团队凝聚力培训感想十篇

时间:2023-04-09 09:53:14

团队凝聚力培训感想

团队凝聚力培训感想篇1

关键词:军校学员;凝聚力;心理行为训练

中图分类号:B8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18-0283-03

精神因素对军人团队的心理和行为所产生的调动、控制作用历来受到各国军队的广泛重视。团队凝聚力是精神因素的主要体现,代表着团队的团结、一致、和谐,也是团队的一个特性。长期以来,人们习惯性地或观念性地将凝聚力问题纳入政治思想工作范畴。其实,军队精神凝聚力不仅是政治思想问题,更是军队集体心理问题。本文从心理学的角度拟探讨心理行为训练对军校学员团队凝聚力的作用与意义。

一、军事团队凝聚力内涵及特征

关于团队凝聚力的内涵,一种观点认为:凝聚力是单维的[1],对其关注和测量比较偏向团队中的人际吸引(interpersonal attraction)。单维观点引起了社会心理学、军事心理学、工业组织心理学等许多学科的争议,争议认为,凝聚力更应被视为是多维结构。多维观点以20世纪80年代Carron根据运动团队的研究提出的新见解最具代表性[2],经过修订后,Carron(1998)将凝聚力定义为“反映团队在追求其工具性目标的过程中和(或)为了满足成员的情感需要,团结在一起、保持一致倾向的动态过程”[3]。他发现团队凝聚力有两个因素,个人从属团队凝聚力(individua1.to.group cohesion):包括归属感、成员价值观和对团队感到的乐趣;团队整合凝聚力(group.as.a.unit cohesion),包括团队合作和人际接近性。同时,每个因素又有任务和社会两种取向(task & social oriented),前者表示团队内共同努力达成共同目标的程度。后者表示团队内人际相互吸引的程度。由于凝聚力与团队绩效关系研究结论的不一致,这种多维结构的观点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总而言之,关于团队凝聚力的定义在军事心理学领域有很多争议,完善的理论框架并没有完全建立起来,但研究者们普遍认为团队凝聚力与部队士气,战斗力和满意感密切相关[4]。

在军事团队的研究中,Griffith也提供了类似的理论框架,指出凝聚力既具有不同的方向,包括横向(horizontal cohesion同级战友之间)和纵向(vertical cohesion,领导和下属之间),又具有不同的功能成分,包括工具性的(instrumental aspect,行动和技能)和情感性的(affective aspect,感受和情绪)两个方面[5]。Griffith的贡献在于,指出团队凝聚力具有多个成分,他为军队团队凝聚力的研究提供了一种可以操作化的理论框架。在执行高风险任务时同伴是非常重要的,在高凝聚力的部队中,成员互相信任尊重,并对自己和团队具有强烈信心,情感上的这种联结能帮助团队克服身体痛苦、危险和恐惧,但这种积极作用是建立在对整个团队成员准确的了解的基础上的,成员们能够了解其他成员的帮助和支持自己的能力和意愿,从而也愿意付出同样的支持[4]。

心理学研究表明,团队的凝聚力具有以下几种特点:1)团队成员“集体意识”的增强,团队成员想到或使用的往往是“我们”而不是“我”。团队对每一个成员有较强的吸引力,成员对团队的向心力较强,成员愿意参加团队活动,无论是工作还是其他活动出席率都较高;2)团队成员在心理上相互信任、相互依存和相互影响。成员之间友好相处,信息交流频繁,互相了解较为深刻,具有和谐民主的团队气氛和较为融洽的人际关系;3)团队成员齐心协力,每个成员都有较强的协作感、归属感、自豪感。成员对团队的归属感,就是成员将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具体定位在所处的团队,认识到团队对自己的重要性,是自己各层次需求得以满足的保障,自己的命运与团队休戚相关。4)团队成员有较强责任感,愿意为团队奉献自己。责任感就是成员意识到自己对团队建设需尽的职责,并乐于为团队的发展而尽职尽责,它是一种自我约束与自我监督的宝贵意识[6]。军队团队凝聚力可以促进军人的责任,可以促进军人价值观的一致性,增加军人的安全感和自信程度,军队团队凝聚力应该是军队建设的一个重要维度。

二、军人心理行为训练的定义及步骤

军人心理行为训练是以现役军人为训练对象,灵活运用理论讲解、示范指导、模拟训练、表象训练等方法,有计划地对军人进行认知、体能等身、心两方面的训练,对军人产生多种正性心理影响,纠正军人紧张、恐惧、焦虑等各种负性心理,从而促进军人良好行为应对的训练过程[7]。心理行为训练与其他训练的主要区别在于,根据所要增强和培养的军人心理品质设置一定的情境和训练动作,通过认知调适和反复训练,使受训人员养成良好的行为应对模式和认知模式,最终积淀成军人必需的基础心理品质。

“立足平时、着眼战时”是军队建设和信息化战争对心理行为训练提出的客观要求,在训练中,要实现两种需要有机结合和协调一致。由于特殊的身份和管理机制,军人往往具有特殊的认知、心理、情绪、应对方式,甚至在人格、个性都有军人特点,在面对多种应激的情况下,出现紧张、恐惧、焦虑、忧郁、沮丧、愤怒、孤独等负性心理的几率增加;对于新人伍人员,在其角色的转变过程中还可出现适应不良或适应障碍。根据军事团队情况,心理行为训练科目主要包含适应军营、团队精神、提升自信、增强意志、拓展思维、抗挫折能力、开发潜能等方面的内容。这些方面均能提升军人心理品质并增强军事团队凝聚力。

心理行为训练有以下步骤。1)体验:参与者成功“破冰”后,充分体验训练项目。这一环节要求训练者要积极引导,充分调动参与者的积极性、参与性。2)分享:认真体验过之后让参与者分享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要求训练者鼓励每个参与者都发言,说出自己的感受。3)交流:综合所有参与者的感受,共同探讨。要求训练者细心聆听,仔细观察,总结参与者的观点。4)提炼:共同讨论过后,从实践中升华出成熟的理论,帮助参与者认清实质,方便以后应对类似情境。在这过程中,要求训练者要具备大量的心理学、管理学、经济学、组织行为学等知识,了解最新成果,这样才能把握全局,点评一针见血[8]。心理行为训练由于其活动内容的新颖性、活动过程的刺激性、活动条件的特殊性以及对参与者生理、心理、智力、合作等全方位的挑战性,对帮助官兵正视挫折,克服挫折,并不断强化挫折承受能力,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和团队合作精神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它既有增强体质、陶冶情操、的共性化功能,更有培养人的适应自然、挑战极限、战胜自我、同舟共济的生存生活技能和开拓发展素质的特殊功能[9]。

三、心理行为训练对军人团队凝聚力的作用与意义

心理行为训练的核心理念是“体验激绪,行为改变认知,习惯积淀品质”。军人心理行为训练通过对军人心理和行为的干预、管理和激励,促进军人间的协作与共享,提高团队的凝聚力、团队信念,由此提高战斗团队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1.心理行为训练有利于锻炼和培养军人的集体意识。集体意识是一支部队的灵魂,集体意识强的团队中成员有强烈的向心力,自觉服从集体,为集体服务。“合力冲击”是培养集体意识的科目,该科目要求学员以组为单位,不借助任何外力,全体攀登上四米墙。一声令下,紧张的空气立刻弥散在周围的空间,所有的人心里只有一个目标:爬上去。怎么爬上去?必须依赖队友才有可能。身强力壮的队员主动趴下来充当人梯,身材敏捷的队员踩着队友的肩膀搭建第二道人梯,一名队员首先爬上去,然后拉别的队友上去。当下面就剩最后一名队员时,从上面倒挂两人下来抓住下面队员的手,大家齐心协力地把三人拉上去。当所有的人都上去之后,发自内心的喜悦与激动洋溢在每个人的脸上,那一刻最真切的感受就是:只有依靠团队,才能战胜前进中的困难[6]。合力冲击训练可以有效地增强参训人员团队精神,培养队员奉献精神,增强自我牺牲的勇气以确保集体胜利,从而有效提高集体战斗力。

2.心理行为训练有利于锻炼和培养军人的信任感和安全感。在团队中,为了实现共同的目标,要求人与人之间相互理解、相互信任,以及相互关心、互相帮助。在险难条件下,人员更需要培养团队中的相互强烈的归属感。只有充分信任战友,融入团队,才能提高集体的战斗力。心理行为训练中的团队科目能让学员充分明白:“1+l>2”的团队合作理念。再比如,“信任背摔”训练,从学员中选出一人,站在1.60米的高台上,背对全队,直体后倒,由队内其他学员将其接住,依次进行。这个科目就是要让参训学员体验安全感,建立集体队员间的互相信任和支持,使学员认识到对他人的信任,不仅可以增强同伴的信心,同时可增强自己的信心,可以使自己得到更多战友的支持,使自己能更好地融入团队,发挥其最大的潜能,无形中增强战友之间的信任感与认同感[10]。

3.心理行为训练可以培养军人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对团队的归属感。协作精神是团队精神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样归属感强的团队凝聚力较高,成员为成为团队的一分子而骄傲自豪。依存共渡科目可以让学员对协作精神产生更深的认识,帮助他们认识到有些时候单凭一个人的力量无法完成任务,只有通过与他人有效协作并信任对方,才能取得共同成功。再如“生死关卡”训练,模拟特别小分队在敌军后方完成破坏任务返回营地途中,遭遇一面电网,后方有敌军追击,要求全队在规定时间内安全通过电网返回营地。通过训练,帮助受训人员培养紧急情境时团队的密切协作能力,增强团队归属感和凝聚力。

4.心理行为训练可以培养军人对团队的责任感和奉献精神。军人心理行为训练所有的高空科目都是靠拴在背后的保护绳进行保护的,而保护绳就掌握在主保护学员的手中,他的任何一个闪失都将造成严重的后果。因此,军人心理行为训练培养的是学员之间的信任和责任感,这是任何别的方式所不能取代的。在每个科目之前,受训学员都会与保护队员进行交流,当听到保护队员整齐划一的“我们支持你”回答声音时,他们本能的就会放松很多。此时,责任这根“保护绳”连接着受训者和保护队员,担任主保护的学员受到同学们的信任,也承担着巨大的责任。再如,勇攀高峰科目要求两人协作攀登,在不借助任何保护物及辅助设置的情况下,通过链梯、轮胎、高空云梯触及器械顶部。当所有成员具有密切的相互协作精神,并且愿意为集体的成功而牺牲个人利益时,队伍便能够无坚不摧,无往不胜。勇攀高峰的训练可以使受训人员对协作意识和奉献精神产生更深层次的认识,从而进一步增强他们的团队精神。

5.有挑战性和循序渐进的训练任务有利于促进凝聚力的形成。重复和烦冗的常规训练任务会带来倦怠并影响团队凝聚力,而以团队为进行单位,具有挑战性的任务(包括训练,演习或者竞技性体育活动)能够为整个团队带来共同面对压力的经验。这些成功抗压的经验与凝聚力相互关联,高的凝聚力能促使任务成功完成,这将伴随着满意感,促进更高凝聚力的形成。成员会在团队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体验到需求满足感,团队每取得一次成功,团队的士气和凝聚力都会提升,这是一个团队持续成功的关键。由此心理行为训练中应适当安排训练流程,使团队在每次面临挑战时“刚好胜过一点”造成的正面效果最大。

军人心理行为训练让训练者参与一些特别设计的科目,个人和团队需经历一番思考和挑战之后,通过在训练中的充分参与,来获得个人的体验,然后在教员的指导下,团队成员共同交流,分享个人体验,提升认识[10]。行为训练能让学员在参与中体会到团队协作的意义,怎样与别人合作,团伙间相互的关爱和信任对彼此潜能的发挥具有重要的意义。训练使团队中每一个队员在共同的目标下一起体验挫折与成功、紧张与释然。在这种特有的氛围中使得每个人都能敞开自己的心扉,最终达到挑战自我,锤炼团队精神的目的[11]。

参考文献:

[1]Lott, A. & Lott, B. Group cohesiveness as interpersonal attrac

tion: A review of relationships with antecedent and consequent variables.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965:259-309.

[2]Carron, A. Cohesiveness in sport groups: Interpretations and considerations. Journal of Sport Psychology, 1982:123-138.

[3]Carron, A. V.,& Hausenblas, H. Group dynamics in sport (2nd ed.). Morgantown, WV: Fitness Information Technology,1998.

[4]张警吁.军事单位团队凝聚力形成研究[D].北京:中科院硕士毕业论文,2007.

[5]Griffith J.Measurement of Croup Cohesion in U.S.Army Units. Basic and Applied Social Psychology ,1988,9(2).

[6]张晓军,杨小伟.认识自我挑战自我超越自我—浅谈军人心理行为训练对学员心理素质的培养[J].政工学刊,2008,(10).

[7]陈增辉,孟涛,杨杰.军人心理行为训练分析[J].体育文化导刊,2011,(1).

[8]王媛媛,王菲,等.关于心理行为训练的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1,(3).

[9]陈志玮.军事院校学员心理行为训练引入军事体育课之初探[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1).

团队凝聚力培训感想篇2

    [关键词] 拓展训练 团队精神 团队组织能力 团队绩效

    一、前言

    随着企业外部环境的剧烈变化,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已经将人才的培养提到了战略的位置来考虑,团队精神培训作为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的一个亮点正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接受。拓展训练是专门配合现代化企业进行团队建设需要而设计的一套户外体验式模拟训练,这是当今欧、美及亚洲大型生产企业及商业机构所采纳的一种有效的训练模式。本文就拓展训练对团队精神文化的培养做了较为深入、系统的研究,为拓展训练在企业、商业机构、学校等团队组织中,能够更全面、健康、快速地发展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二、拓展训练的内涵

    拓展训练是现代西方国家一种时新的教育方式,它起源于20世纪40年代中期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英国。它是为适应二战的需要而逐步发展形成的一种训练,现被归为冒险体育类,是一种现代人和现代组织全新的学习方法和训练力式。拓展训练通过成功心理训练和团队合作训练以达到对团队精神的培养和团队潜能的挖掘。成功心理训练是一项旨在协助团队队员核心价值的训练过程,通过训练课程能够有效地拓展团队队员的潜能,提升和强化个人心理素质,帮助团队队员建立高尚而尊严的人格;团队合作训练是一套塑造团队活力、推动组织成长的不断增值的训练课程。

    三、拓展训练与团队精神的培养

    1.拓展训练与团队思想

    (1)培养和谐的团队精神

    所谓团队精神简单地来说就是大局意识、协作精神和服务精神的集中体现。核心是协同合作,最高境界是全体成员的向心力、凝聚力。团队精神是一种文化氛围,是一种积极向上、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它对于事业的成功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产生“(1+1)〉2”的效应。

    以团队为基础的工作方式可以提高成员的职业道德水平,团队力量是组织赢得竞争的必要条件。团队精神必须有一个良好的形式载体,要加强维护和巩固,而拓展训练通常利用崇山峻岭、瀚海大川等自然环境,通过精心设计的活动达到“磨炼意志,陶冶情操,完善人格,熔炼团队”的训练目的。如在拓展训练中跨越毕业墙,并且一切都顺利通过,要拿到漂亮的证书还需要再过一道难关。所有学员必须通过高达4米多高的毕业之墙—“光秃秃“的墙,如何才能跨越?还实在是困难重重。此项目是团队训练项目中所有团队必须完成的项目。它包含团队工作中所代表的诸多之义,有聆听、组织、领导、配合、沟通等。它也是整个拓展培训的大结局,学员通过完成此项目,充分感受一个团队在完成大型工作时所表现出来的团队精神与力量。

    (2)不断提升团队凝聚力

    团队凝聚力是团队生存的基础,是维持团队存在的必要条件。团队项目以复杂性、艰巨性为特征,对于改善受训者的合作意识和受训集体的团队精神和凝聚力有很强的针对性。团队之间的凝聚力可以通过拓展训练来不断提升。如:在拓展训练项目中的“求生(绝境逢生)”情景设置是在一个暴风雨即将来临的黄昏,你和外出冒险的伙伴们疲惫不堪地行进在一个无名峡谷中。两边都是悬崖峭壁,你们必须寻找一条可以登高的路,以避开即将奔流而下的急流,这时你来到一个峭壁旁,从这里,也只有从这里爬上去。要求每个成员必须考虑是大家齐心协力上去呢,还是各自为政待在下面等着洪水的到来?此项目训练的目的是团队中角色的合理运用,组织目标的实现需要大家的努力,通过相互的鼓励和支持增加团队的凝聚力,培养团队中的个人奉献精神(甘为人梯),及锻炼在集体中解决与处理问题的能力,促进集体的合作性,增强团队凝聚力无异于增强团队战斗力。在商场如战场的今天,团队凝聚力不言而喻:团队凝聚力建立于目标上的共识;团队凝聚力蕴藏着对团队的尊重;团队凝聚力体现于成员间的协作;团队凝聚力升华于归属感。

    (3)增强团队协作意识

    团队协作是一种为达到既定目标所显示出来的自愿合作和协同努力的精神。“一根筷子容易断,十根筷子抱成团”,团结就是力量。在拓展训练中,团队协作意识及精神总是运用得淋漓尽致。比如:过雷区、过电网、越障碍、过独木桥和珍珠岛任务,这些项目都不再困难,关键就是要运用集体的智慧,充分发挥团队协作的优势,将每个人的力量集中到集体中,共同完成每一项任务。这些项目主要是培养我们的团队合作意识,还有水上训练(扎筏求生),它的训练项目是积极参与、合作的团队精神。其成功的基础是合理的安排活动,注意发挥集体的智慧和力量,一切行动听从指挥,有全局观念、协作意识,积极投入并有必胜的信念。

    2.拓展训练与团队组织能力

    (1)不断发掘团队领导的综合能力

    领袖精神——创业的无形资本。团队精神培养取决于团队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作为团队的组织者,首先要健全一种有效监督和约束机制,营造一种团结干事的工作界限。培养干部职工整体配合的协作精神,形成“分工不分家”心有灵犀一点通;其次,消除不必要的工作界限,形成“分工不分家”“互相支持和努力”的工作习惯;再次,相信每一位成员。让每位成员都能拥有自我发挥的空间,但要破除个人主义,唯我才行,夜郎自大的傲慢心理。把团队成员的力量凝聚到同心齐力的行动上和甘苦荣辱的感受上,树立团队集体主义观念。

    (2)合理整合人力资源

    团队组织中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对充分发挥团队的潜能。组织有序,知人善用和合理配置资源是完成使命的重要保障,拓展训练中的“信任背摔”课目中,大家感受到背摔者从臀部至躯干这一段位的落实点所承受的压力较大。也就是说,背摔者主要有站在这一段位的六至八人来承接。表面上看,队列中段以外的其他人只起了辅助作用。事实并非如此,他们的安全保护作用有与队列中段队员的一体化中同样重要。有了这样的认识,我们随之也就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组织有序的集体给人以安全感和勇气。作为一个领导就要善于了解人员的情况,合理分配人员与工作任务相匹配,做到人尽其才,合理分配资源,实现工作目标。知人善用,合理配置资源是一个领导者完成使命的重要保障[2]。

    3.拓展训练与团队绩效

    (1)挖掘团队潜能

    如今人们都非常重视人力资源开发,但是往往存在着组织中才未尽其用或人才堆积,互相耗能的现象。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注重开发团队资源,把团队资源变为团队资本,打造高效能团队。拓展训练是一种体验,是一种由内至外的自我教育过程。这种训练起源于二战期间的英国。当时大西洋商务队多次遭德国人袭击,许多年轻海员葬身海底。人们从生还者身上发现,他们并不一定都是体能最好的人,但却都是求生意志最强的人,拓展训练的目的是通过建立团队的向心力,体现团队精神[3]。旨在通过亲自参与,体验团队建立过程中的人际关系、理解、信任、学习、互助、支持配合等进行自我发现、自我激励、自我超越;挑战自我、开发潜能,最终达成整个团队的成长与突破。

    (2)提高团队战斗力

    怎样提高团队战斗力?这已成为团队越来越受关注的问题。在拓展训练中的野外生存是一种融认知、行为、情绪训练与一体的综合性训练形式,又是一项需要学员完全自愿才能完成的险性科目,最宜于专项进行。学员将携带极少必需品登上孤岛荒滩或者原始山林。学习如何野外定建立营地、觅水、结伴生存一段时间并完成一些高难度的任务。而它的训练目标是促使参训者人与人,人与自然有更为清晰的认识。使对个人身体、意志的挑战,在团队精神中获益很多。在国外,野外生存一直被认为提高情商,增强团队战斗力的重要手段。

    (3)提高团队运作效率

    在拓展训练中有一个游戏是:“信任坐”—每个人都要坐在1.5米的高台上,绑好手脚,然后背对人梯平坐下去。做这个项目时,有些队员因为来自不同的地方,平时交流比较少。活动中的挑战就不言而喻了,培训开始前队员比较生疏,培训中通过平坐任务这个桥梁,队员间相互配合,共同努力,一同挖掘自身潜能,一同完成任务,一同建立最坚实的团队!培训过后,队员之间畅所欲言,已不再生疏,增进了了解与信任。再联系到实际工作,当公司和客户为了一个共同的生意目标,你就应该把合作双方看作是一个团队,团队中的队员对于目标要反应积极并对任务目标理解准确,合理规划、合理运用资源、注重队员间的信任和尊重,不放弃目标,也不动摇成功的决心,在合作中都应该贡献出自己的知识、力量和努力,互相理解、信任、合作、打造优秀的团队,创造优异的成绩。

    四、结论

    1.拓展训练是培养团队思想的有效手段

    团队思想是和谐团队精神、团队凝聚力和团队协作意识的灵魂。只有具备了团队思想才谈得上团队精神、团队凝聚力和团队协作意识。问卷调查表明,拓展训练对培养和谐的团队精神、团队凝聚力和团队协作意识是非常有帮助的,也只有培养了团队精神、团队凝聚力和团队协作意识才真正体现出团队思想。

    2.拓展训练是提升团队组织能力的阶梯

    团队组织能力在当今社会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组织有序,知人善用和合理整合人力资源,再加上领导综合能力的不断提高,是完成使命的重要保障,也是通往胜利的阶梯。

    3.拓展训练是打造高效绩团队的工程师

    “收获最大化,代价最小化”是拓展训练的精髓,而高效绩的团队又是靠精明能干的工程师来铸造,否则,就成了“收获最小化,代价最大化”,更谈不上挖掘团队潜能、提高战斗力和运作效率。

    参考文献:

    [1]钱堃鲍晓娜:基于团队导向的人力资源管理探析[J].商场现代化,2008,144(16):209~210

    [2]杨欣周德群:企业高效团队的建构方式研究[J].现代商业, 2008,60(17):88~89

团队凝聚力培训感想篇3

拓展训练开始先是组建团队,这让我深刻体会到了团队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团队的名称,logo,队歌,口号等信息成为了整个训练时期我们团队的象征。然后就是开始各项拓展项目了。“信任靠”培养了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与合作关系;“机器人”让我们在黑暗无助中体会到了如何信任别人,如何指引别人;“蜘蛛网”则让我们明白了要进行详细的计划以及明确的分工;“珠行万里”培养了我们沟通与协作的能力;“背摔”让我们克服恐惧,并体验到了团队对个人的支持;最后的“毕业墙”让我们感受到了团结就是力量!

这些项目中令我感触最深,收获最大的就是“毕业墙”了。当我们126人刚站在高4.8米的墙前面时,我们根本无法想象能爬上它。足足有3个我那么高,怎么可能爬的上去!这时教练教了我们攀爬的方法:首先由两个人先搭建人梯将一名队员送上毕业墙,接下来由其他队员继续搭建人梯,将其余队员通过“下顶”、“上拉”的形式,依次送上毕业墙。虽然了解了攀爬的方法,但我们依然对成功缺乏自信。当教练问我们多久能完成时,我们大都说2个小时,2个半小时。

翻越毕业墙开始了!一个个身材高大的队员面朝墙壁,站定双脚,探出坚强的肩膀;一个个队员将膝盖顶在了一起。第一个我们组的赵阳在人梯队员的双手托举下爬上了毕业墙,随即,一个又一个的队员一一踩在人梯队员的身上由上面的队员拉引下翻越了毕业墙。当人梯的队员们的衣服早已湿透,上面拉引的队员汗如水下,在下面作保护的大群队员都高举双手,仰望着毕业墙的上方,很多人都被感动了,眼里含着泪水。最后,我们终于成功了,竟然只花了30分钟!这是多么短的时间啊!可以说这是我们事先都没想到的!不知何故,此时的毕业墙显得那么可爱,那么温顺,那么平静;每个人的脸上显得那么坚强,那么自信,那么幸福!

团队凝聚力培训感想篇4

关键词:旅游心理学;团体心理训练;教学;应用

一、旅游心理学课程特点

旅游心理学作为旅游专业课,是从心理学的角度研究在旅游活动中人的行为及心理现象发生发展规律的一门学科,一方面研究旅游者的心理活动及其客观规律,分析旅游行为及旅游决策的影响因素;另一方面研究旅游业开发、经营、管理及旅游从业人员的服务心理,揭示旅游商品设计与销售、旅游资源开发、旅游广告宣传心理,探索旅游企业中个体、群体、领导、组织的心理活动规律,研究如何提高领导管理艺术水平、增强群体凝聚力、有效协调人际关系,以提高旅游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最大限度满足旅游者需求。旅游心理学作为应用心理学的分支学科,其基础理论涉及普通心理学、管理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教育学、法学、消费行为学、人类学、服务学、政治科学等多门学科知识,基础理论广泛,并具有较强的学科交叉性及综合性特点。旅游心理学是一门新兴学科,是心理学在旅游活动中的具体运用,有很强的实践性及应用性。

二、关于团体心理训练

团体心理训练是以团体为对象,运用适当的辅导策略或方法,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团体成员施加影响的过程。团体心理训练是团体成员共同参与的心理训练,能够通过团体成员的互相观察、学习、体验,促使个体在团体心理训练过程中认识自我、探索自我、接纳自我,调整改善和他人的关系,学习新的态度与行为方式,增进适应能力,以预防或解决问题并激发个体潜能的助人过程。

旅游心理学对于旅游专业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和实践能力的提高与锻炼有突出作用,在旅游专业人才的培养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因而更应注重学生的实际解决问题能力。。

三、 团体心理训练在旅游心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以旅游心理学课程中关于团队协作意识以及群体凝聚力的理论知识为例,安排团体心理训练活动。

1.团体心理训练对象

笔者执教对象为旅游管理专业大三学生。每班学生人数为38人。每次活动为一个班级。

2.团体心理训练目的

通过心理训练使学生深刻理解群体凝聚力与工作效率的关系及提高凝聚力的关键:(1)群体凝聚力强越高,其成员就越遵循群体规范。如果群体倾向于努力工作,争取高产,那么高凝聚力群体的工作效率会更高。(2)在一个群体中,组织者应加强对群体成员的教育和引导,及时克服可能出现的各种消极因素,这样才能使凝聚力成为提高工作效率的动力。(3)群体凝聚力和工作效率的关系决定于群体的目标。一个凝聚力强的群体,要求群体成员的行为表现出高度一致性。

3.活动要求

将每班学生分成四组,每组人数9-10人。每组发一张绘图用大白纸和一盒油画棒,每组同学选出一名组长,为自己的小组起一个名字及小组口号。具体要求:限定十五分钟时间,每组同学在纸上自由作画,想画什么就画什么,但彼此之间不允许交流,发现说话的同学则被罚下场,不能继续参加活动。画好以后,每组成员用十分钟时间讨论,给画起一个名字,选出一名同学将画面所有内容编讲一个故事,在该名同学讲解的同时,其他小组同学要用肢体语言进行相对应内容的表演。最后通过评分组评出最优团队。

为小组设定名字及口号,是为了让小组成员清楚共同目标,同时让大家对自己的团队有归属感;通过评分评选出最优团队,是为让小组成员意识到压力及共同的价值观;一定的惩罚规则是为体现在团队中必须遵守一定的规范,否则就可能影响到整个群体的发展。

4.评分标准

评委由每组选派出的两名同学共同组成,当自己的团队进行表演时不参与评分。评分标准主要看两方面:一是讲演者是否能够将所有画面呈现的内容编讲成一个完整且情节合理的故事,另一方面要看团队其他成员在表演时是否全部积极参与,及表演内容与故事内容之间的吻合度。最高分为五分,可以保留一位小数点,最后以平均分的最高分评出优秀团队。

四、 评价总结

通过活动,同学理解并体会要想提高群体凝聚力,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1.合理的压力与群体规范

压力是增强群体凝聚力的重要条件。当评分准则公布后,每个小组都希望在活动中能够胜出,群体成员间的关系更紧密,增强了个体在组织中的归属感,必然加强群体凝聚力。群体凝聚力越高,其成员就越会遵循群体规范。良好的群体规范会有效提升工作效率。

2.组织者的良性引导

如果组织者能够及时鼓励并正确引导组织成员,团队会树立一种自信、和谐的氛围,增强完成任务的力量感。

3.培养协作意识

大家一致认同:要想取得好成绩,需要每个人都有效沟通、真诚协作。在一个团队中,真诚付出、有良好的协作意识,才更有利于群体凝聚力的形成,以及群体目标的实现。

4.明确个人目标与群体目标的关系

团队精神要求群体成员要把个人目标和团队目标结合起来,通过实现团队目标和利益来实现个体目标和利益。活动让同学深刻体会到想要实现个体目标,在一个组织中仅依靠个人力量不可能完成,必须将个体目标与团队目标、个体利益与团队利益、个体价值实现与团队价值实现紧密联系,忠诚于团队,有较高的协作精神,才能最终实现个体自身的利益、目标及价值。

5.充分挖掘群体成员优点

很多同学通过活动更进一步了解了其他同学的特长与优点。通过活动中大家的共同合作,同学的优点和思维特质在短时间内凸显出来。群体成员的优点被及时发现,并根据不同成员的优势安排合适的任务角色,激发个体最大潜力,让每个成员为群体目标的实现都做出最大贡献。

论文仅以群体凝聚力训练为例,在旅游心理学课程内容中,几乎所有基础理论知识内容都可以结合团体心理训练进行讲授。活动证明,该教学模式可以大大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及对知识的理解与实践应用。对于团体心理训练在旅游心理学教学中的应用,笔者只做了初步的探索,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将不断进行改良、修正和补充,以期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刘纯.旅游心理学(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23.

团队凝聚力培训感想篇5

拓展训练结束了,我们战胜了心魔,更由内心的极大恐惧到无所畏惧,经历了心理与生理的考验,真正实现了认识自我、挑战自我、超越自我的目标,更熔炼了一只坚强、团结的优秀团队。相信每一个人都从中得到了或多或少的启发,但我们是否能真正把拓展中的精神运用到工作中去,能否把得到的启示运用到生活中去,还需要一个更长的磨练过程。在训练中,我们团队取得的成绩虽然不算好,但是我们得到了团队成员之间强烈的集体荣誉感。通过完成一个个集体项目,我们手牵手,心连心,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个人的潜能都有效发挥出来了。

1、感情与凝聚力

一个团队要有凝聚力,团队成员之间必须有感情。这个团队是讲感情的,但感情不等于凝聚力。凝聚力需要多方面的因素结合,有时过份地讲感情,不分是非,不讲原则,反而会破坏凝聚。响亮的口号与宏伟的规划并不能使企业快速发展;发挥我们的聪明才智,运用我们的智慧,踏踏实实干好每一件事情,做好每一个工作,才能使企业发展壮大。

2、凝聚力与竞争力

成功的团队来自于区别对待,即保留最好的,剔除最弱的,而且总是力争提高标准。一个团队有很强的凝聚力,无疑会形成这个团队的较强的竞争力。"抱团打天下"必然比单打独斗要强得多。但凝聚力同样也不等于竞争力。竞争是要优胜劣汰的,一个团队参与社会竞争,要优胜劣汰;同样,在团队内部也要形成一定的竞争,也要有优胜劣汰,这样这个团队才能有竞争力,才能在参与社会竞争时能够生存下来,不被淘汰。毕竟优胜劣汰是市场经济的规律。团队的信任。每个人的力量都不可缺少,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作用,即使错了也不要相互责备,彼此信任才能真正达到团结。是团队的奉献。全力以赴、深入实地、至诚奉献、实干精神是至关重要的。团队就是一个人!

3、我们是一个人

每一次拓展活动开始之前我都在想该用什么办法来度过这个难关.这正说明了在面对每一次困难的时候都不能逃避,只有永不止步的心态去面对每一个困难才战胜它!我是一名酋长.我不可以退缩.只有前进才能通过训练.我有责任对我的每一个团员负责.在前进的步伐中要保证我的团员的安全.这也需要团队每一个人的互相信任.考验着团队的凝聚力和每个人的协作能力!在以后的工作中.公司就是一个团体,员工是一个人的原则!在第四天的下午开始了最为艰难的团队活动,从1喊到140,这个活动训练了团队之间的协作能力和高度的凝聚力.只要任何一个人放松了都没办法通过。每一个阶段没通过都有惩罚,刚开始的时候可能存在一个团体中的某个人精力不集中.第一阶段我们失败了.随后惩罚也到来了.团队的人围着我跟另一为女领袖看着我们受惩罚.刚开始还存在有某些人在笑.可一个阶段一个阶段的失败我们两个人趴下了.团队中慢慢的听到了哽咽的声音。在这时,每一个人都能体会到团队的作用,之间如果不和谐,没有高度的协作能力的话必将被淘汰。在高度竞争的市场上想站住脚是需要一个团队的每一个人的努力通过相互之间的协作才能做到的。一个团队要存活不被市场淘汰必须都要有高度的协作能力合竞争意识!当我们又站起来的时候团队的队员泪水都在眼睛里走动。这个时候只有提高大家的气势勇敢的面对困难才能通过这次的考验,当我们喊出:“我们是一个人”整个团队的气势出来了.从刚开始的一分多钟才能喊完的时间一直不断的向前推进,距离我们的目标也越来越进了!一直到最后我们通过了,开心的泪水一随之流了下来!新晨:

团队凝聚力培训感想篇6

关键词:社会群体;篮球;凝聚力

一、社会群体概述

1. 社会群体的定义

社会群体从广义上来说,泛指一起通过持续的社会互动或社会关系结合起来进行的共同活动,并有着共同利益的人类集合体;狭义上的社会群体,指由持续的直接的交往联系起来的具有共同利益的人群。篮球队亦是如此,篮球队是通过训练与竞赛等社会互动,为了能够取得各项竞赛的胜利,交往联系起来的人群。

2. 社会群体的特征

社会群体无论从广义还是狭义上来看,都有着一些能与其他人群区分开来的共同特征。

(1)有明确的成员关系。特定的社会群体中的成员都会称自己是该社会群体中的一员而有某些行为,而又不希望其他非该群体中的人来做某些行为,所以该群体就会用一些特殊的标志来区分开来,这样他们就能被自己的社会群体认可,同时非该群体的人也会认为他们是属于该群体之中。就像篮球队里每一名球员的球服、球服上的队名或者商标都是该群体的区分标志,这样在比赛中自己的球队队员与对手球队、裁判、观众等社会群体就能很明确地区分开来。

(2)有持续的相互交往。群体成员之间都有着长久的交往过程。比方说篮球队里的队员之间、几个教练员之间的交流互动,或者是教练员与球队队员的教学训练互动等。这样的相互交往并不是临时性的,通过持续的相互交往,球队的水平才有机会得到提高。

(3)有一致的群体意识和规范。通过长时间的交往过程后,群体成员会形成一些共同的观点与态度。球队队员在长时间的磨合交流后,会在思想以及行为上形成一些共同的看法。

(4)有一定的分工协作。不论在什么群体中,都有明显或者不明显的领导与服从的关系,以及伴随着关系的内部权威。在篮球队中,教练与队员之间,教练担任的是如何安排训练计划如何将思想灌输给队员,队员则是将自身的运动水平提高,并将教练员的思想付诸于实践中。

(5)有一致行动的能力。篮球队的成员都有着共同的目标,而在这目标以及球队规范的作用下,球队成员就会产生一致的行动来提高自身的水平以在竞赛中取得胜利。

二、群体凝聚力的定义及其作用表现

1. 群体凝聚力的定义

群体凝聚力也称群体内聚力,指群体吸引其成员,把成员聚集于群体中并整合为一体的力量。篮球作为同场对抗的集体项目,无论是比赛还是训练,都要求全体队员和睦相处,队员间有非常高的协作能力。体现在球队的成员一起协作努力而达到共同目标。一个松散的力量是薄弱的,而当他们成为了一个整体,他们的力量整合起来就非常强大。每一场篮球比赛所取得的胜利,不仅仅是球场上运动员能力的简单累加,更是所有运动员生理与心理潜能的激发从而密切配合最终获得“1+1>2”的结果。这也说明了凝聚力对于球队的重要性。

2. 群体凝聚力的作用表现

群体凝聚力对于群体的形成以及保持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它能保持群体的整体性、协调性,控制群体成员,保证成员的自信心与安全感。一个球队的凝聚力能够看出这个球队不论在平时训练还是在竞赛中是否是一个整体,整个球队的运行是否协调流程,成员是否将球队的目标当成自己的目标。就比方说球队在竞赛中的战术体现,一个拥有很好凝聚力的球队在战术中能感觉到进攻形如流水般的顺畅,或者体现出防守中密不透风的严密,队员们心理上也建立起信心,在整个比赛中势如破竹。而一个凝聚力较差的球队则是进攻拖拖拉拉无法成功有效地得分,防守上也是漏洞百出,无法坚守自己的阵地,队员的积极性受挫,这样对整场比赛的胜负就造成了非常大的影响。

三、群体凝聚力的影响因素

1. 群体的吸引力

一个群体是否对成员有吸引力,以及成员是否能感到它的吸引力,对一个群体的凝聚力很重要。当有能够吸引成员的魅力并能让成员自觉意识到这一点,那就可能诱发出成员的忠诚感而提高群体的凝聚力。从球队上来说,这就需要一些创新元素,比方说日常训练中一直重复一样的训练类容,这不但使训练内容单一,而且枯燥无味,无法提起队员训练时的积极性。反之,将训练的元素多样化,或者提高训练难度,多尝试创新一些新的练习,不但使队员的各方面素质得到提高,而且能够提高队员的积极性,进而能一定程度上提高队员对于球队的凝聚力。

2. 个人与群体的利益是否达成一致

个人与群体的利益是否一致也影响着群体的凝聚力。古人说的“道不同不相为谋”亦是如此。如果两者的利益都不同,甚至完全冲突,那么这不但不能维持群体的凝聚力,反而会破坏凝聚力。一个球队是否能够达成成员的目标,是否能够有足够的魅力来实现成员的价值,这就是一个球队的吸引力!球队每个成员都有着自己的目标,更想通过这个群体来实现自己的价值,而当这个群体都有条件能实现时,那么这个群体的成员就愿意为这个群体而出力,从而实现自己的目标与价值。

3. 群体中成员之间的关系结构

群体中的成员之间关系结构是群体内部和谐的重要方面。群体成员间的年龄、性格、能力、气质等因素是否一致或者能够互补,都能够不同程度地提高群体间的凝聚力。相一致的成员之间吸引力强,很容易形成紧密团结的群体;相互补的成员之间则更能弥补双方的不足,使整体能力最大化,这样也能增强群体凝聚力,形成一种缺一不可的情景。篮球队中,不论是队员间还是队员与教练员之间都需要这样的关系结构。在这样的关系结构下,不管是日常训练的训练效果、技战术施行时的能力发挥、竞赛中的默契配合,都能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4. 领导的权威以及被认同情况

一个领导是否有着丰富的知识能力,是否有合法的资格,是否具有良好的个人魅力等这都是成员对领导是否信任与拥护的决定条件,同时也是决定凝聚力的一个必要条件。一个好的教练员能够对队员的训练有科学的方法来提高队员的运动水平并且还有着不错的人格魅力,这对于队员是否愿意听从教练员安排有着决定作用。如果教练员不能够有效地提高队员的运动水平并且人格恶劣的话,会使队员产生疑虑以及厌恶感,从而影响整个球队的凝聚力,使训练效果以及竞赛水平大打折扣。

5. 外界环境的压力与威胁

当一个群体面对巨大的压力与威胁时,凝聚力也会大大提高。就比方说在篮球竞赛时,当遇到比自己球队还要强大的队伍时,每个人都会绷紧神经来全面应战。每个人都会通过相互之间的帮助与配合同仇敌忾地与对方进行竞争以获得比赛胜利,这时的凝聚力就得到了很大提高并得以体现。

四、建议

1. 树立明确的团队目标

只有有了相同的目标,才能整合不同的个体,个体与团队才能协调一致、高效行动。而教练员应当根据球队的实际情况具体分析,并给出合适的团队目标。当团队目标与个人目标一致时,运动员才可以积极地融入团队之中;当团队目标与个人目标发生冲突时,必须牺牲甚至放弃个人目标,从而保证团队目标的成功实现。

2. 丰富训练内容,提高训练难度

将训练的内容多样化,这样来提高队员对于训练的积极性,多方位地进行系统训练,在一定程度上能免去重复训练的枯燥乏味;提高训练内容的难度,以给予队员更高的挑战,则能激起队员不服输的挑战热情,同时也提高了队员的竞技水平。

3. 球队内要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只有建立了球队内部良好的人际关系,在比赛过程中才能了解对方的风格与习惯,更信任对方,配合才能更加默契,技战术才能得以充分发挥。篮球是一项多人运动,只有将每一位球员有效地结合在一起,才能充分发挥整个球队的真正实力。训练时也是一样,球队成员应当互帮互助,共同提高,充分相信自己的队友,不能因为丧失了一次好的得分机会或者漏防了一个人就不再信任对方以后会有好的表现。

4. 不断提高领导者的能力

领导者作为整个球队的“龙头”应不断地提高自己的能力与充实自己的知识,通过日常的指导训练使队员运动水平得到有效提高,这样队员才能更加信服你。

5. 多与强队进行对抗

通过与强队进行对抗,不但可以对自己球队的薄弱环节有所了解、对之前训练的训练效果有所检验,还可以激起队员对胜利的渴望,增进整个群体的凝聚力。队员只有通过整个球队相结合的力量,才有可能战胜强队,赢得比赛。

五、小结

群体凝聚力作为社会群体的一个重要力量能够保持群体的整体性、协调性,控制群体成员,保证群体的自信心与安全感,对达到社会群体的目的有着关键的作用。而影响群体凝聚力的几个因素分别是:群体的吸引力、个人与群体的利益是否达成一致、群体中成员之间的关系结构、领导的权威以及被认同情况、外界环境的压力与威胁。所以,通过以上要素的相关分析后,篮球队作为一个社会群体,要提高整个球队的群体凝聚力,要树立明确的团队目标;丰富训练内容,提高训练难度;球队内要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不断提高领导者的能力;多与强队进行对抗等方面来入手,进而提高整个球队的群体凝聚力。

参考文献:

[1]吴频波.探讨如何培养篮球队凝聚力[J].企业导报,2011(21).

团队凝聚力培训感想篇7

关键词 高校 团学组织 团队凝聚力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识码:A

高校团学组织是指在学校党委、团委领导下的先进青年的群众性组织,是党的得力助手和后备军,担负着团结教育和引导广大团员青年的重要任务。是学校学生思想管理和行政管理工作的重要力量,是学校联系学生的桥梁和纽带。高校学生团学组织主要包括校团委、院系分团委、团总支、班级团支部和校学生会、院学生会、班委会;以及其他各级各类学生自主组建,由共青团战线指导、管理的学生社团。

团学组织的团队凝聚力是指团学组织这个团队对其成员的吸引力,成员对团学组织的向心力,以及团学组织成员之间的相互吸引。社会学理论认为,团队凝聚力就是团队成员的吸引力,是团队成员在团队内积极活动和拒绝脱离团队的感召力。当这种感召力达到一定程度,而且团队成员资格具有一定价值时,团队就具有相对的凝聚力。团队凝聚力的大小,对团队目标任务的完成具有十分重要的控制作用。团学组织的团队凝聚力不仅是维持团学组织存在的必要条件,而且对团学组织在团结教育和引导广大团员青年的潜能的发挥方面有很重要的作用。一个学校的团学组织如果失去了凝聚力,就不可能完成校党委、团委赋予的任务,本身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条件。

1 高校团学组织团队凝聚力建设的意义

(1)有助于广大学生干部更好的认同学校的办学目标,校党委、校团委的教育目标和管理目标,对学校重大事件与原则性问题,建立起共同的认识与评价,因而能更好的践行学校的办学目标。(2)可以更好的倡导和组织同学进行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教育。一个有凝聚力的团学组织遵循和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积极组织有益于同学们成长成才的学习、科研、文体、公益等活动,努力为全校同学服务,搭建平台,促进同学们全面发展。(3)促进团队工作效率获得提高。一个有凝聚力的团学组织,其成员都有强烈的归属感,都乐于在组织内工作。个体行为由于得到团队的支持而进一步强化,工作动机得以激发,工作效率因而提升。(4)对学生干部个人能力的发展有积极意义。一个凝聚力高的团体,能使每个成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精神不断得到加强与提高,进一步促进每个成员个人能力的成长与发展。

2 高校团学组织团队凝聚力建设面临的问题

(1)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的矛盾与冲突。高校团学组织成员基本为在校学生,当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发生冲突不能合理协调时,学生干部容易面对来自自身、同学甚至专业课教师的各种压力,学生干部对于团学组织会产生负面情绪,这种情绪一旦扩散,团学组织的团队凝聚力便逐渐涣散。(2)制度建设不够科学,责任划分不够明确,容易造成制度难以落实形同虚设,各部门各成员互相推卸责任的局面,从而导致团学工作难以推进,团队凝聚力下降的恶性循环。(3)高校普遍存在的工作成绩导向的选拔和评价制度,对团学组织工作氛围带来负面影响,进而影响团队凝聚力。强烈的成就动机使给学生们带来较大的工作压力,一旦成绩不显著,学生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受到打击,也会挫伤组织凝聚力。(4)经费短缺局限了团队凝聚力建设方案的实施。许多高校在团学组织的团队凝聚力建设方面进行了积极尝试,引入了一些企业管理的建设方案和激励机制,但由于经费的局限往往难以落实。

3 高校团学组织团队凝聚力建设的策略

3.1 确立团学组织的核心价值观,并通过各种途径引导广大成员接纳和认同之

一个高校以其校训为中心,围绕办学宗旨会衍生出一系列的价值观。团学组织的管理者,应该结合本组织的特点,围绕学校的核心价值观,确立属于该组织的价值体系,并积极弘扬与宣传,使其深入人心。可以通过学生干部入职培训,专题学习,网络宣传等渠道进行核心价值观教育。此外,通过与核心价值观一致的徽标、旗帜、会歌、工作服等具体文化符号将其外化,也是行之有效的方式。

3.2 确定共同的工作目标,增强团队凝聚力

组织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需要有一个共同的目标。高校团学组织的目标应围绕其核心价值观产生,团学组织的领导队伍与成员建立共同的目标,融团队目标与个人目标于一体,使个人目标与团队目标高度一致,可以大大提高团学组织的工作效率和凝聚力。

3.3 树立良好的领导队伍形象,充分发挥领导队伍对团队凝聚力的积极作用

团学组织的领导者在决策、沟通、授权、激励等方面的能力产生着强烈的影响。组织凝聚力与团学组织领导队伍的能力是息息相关、密不可分的。团学组织领导队伍是整个团学组织及广大师生的典范,是凝聚力的启动者、合力的创造者、团结的维护者。因此,领导队伍要随时注意自身形象,以形成无形而有力的人格力量。具体而言,应做到以下几点:(1)团学组织的领导队伍要“严于律己、宽以待人”。(2)团学组织的领导队伍必须带头树立“为学校及广大同学服务”的思想。(3)领导队伍须互相激励、互相学习、互相支持,协同一致开展工作。(4)实施以人为本的民主管理。

3.4 建立科学有效的工作制度,并积极保障制度的充分落实

一般来说,团学组织的制度制定应包含考勤制度、档案资料管理及总结制度、人员奖惩及晋升制度、财务制度等。一套科学有效的制度,应该是广大学生干部工作的依据,为学生干部工作提供具体方法和指引。责任划分明确,保障组织运行流畅,避免成员之间出现推诿责任的现象,这样能够对团队凝聚力建设起到积极作用。

3.5 促进有效沟通

沟通不畅易导致工作不能正常有效完成、团学组织人员流失、内部人员矛盾等问题,将严重影响团学组织的团队凝聚力建设,因此,有效的沟通机制是保证团学组织凝聚力的软性条件。对于团学组织工作中的沟通有以下几点建议:

(1)保证足够的沟通时间。根据工作需要,安排固定时间或适合时间进行工作分配,定期汇报任务进展情况及新想法、新问题,以便能及时调整,避免人力物力浪费。如定期召开团学工作会议、学生会例会、班长团支书例会及各班班会团会,经过一系列沟通对近期工作进行安排和汇报,保证工作及时有效的进行,上情下达、下情上知及时到位,会大大增强团队合作和凝聚力。

(2)团学组织成员沟通应有适宜的空间或渠道。各大高校应在资源许可的前提下,为团学组织成员沟通提供适宜的场所和条件,如办公室、会议室、教室等,渠道可以有面对面交流、电话交流、网络交流等,场所与渠道的多样性与优质性可以方便团学组织成员间进行快捷、有效的沟通,保证信息在内部的畅通以及知识和信息的共享。

(3)团学组织内部应建立起良好的沟通氛围。良好的沟通氛围就是要让各成员敢于表达、愿意表达、能够表达自己的思想,从而集思广益。营造良好沟通氛围应注意成员之间应相互信任、相互尊重彼此的想法、把交流的中心集中在任务上,对事不对人,避免伤及他人感情。团学组织领导队伍对成员发言进行评价时要慎重,避免伤害发言者或欲发言者的积极性,为了让成员打开思路,可以对其发言进行追问,不要急于评定其想法的优劣。在积极的表率与带领下,在团学组织内部建立起一个成员间平等对话,相互尊重的良好沟通氛围。

3.6 满足成员的发展需要

根据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需要是人的积极性的动力源泉,一个人只要有某种需要,他就会有追求满足这种需要的行动动力。清楚地了团学组织队伍成员的需要,并从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创设相关条件,有针对性地采取一定的措施予以满足,就能有效地增强成员归属感,从而加强凝聚力建设。

(1) 满足成员的精神发展需要。在日常工作与沟通中,应使团学组织成员在得到尊重、赏识和激励的氛围中不断发展,进而增强团队凝聚力。尊重首先体现在“诚”上。应以诚相处,以理服人。而赏识即要肯定每个人的工作成果及长处,特别是要通过职务晋升等制度、给予荣誉、表扬、奖励等方式,使工作作出成绩的学生干部得到被赏识的幸福感,并从中获得满足。最后是发展,要能满足成员发展自身各方面素质的需要。在日常工作与一个个活动的进行中,努力创造条件、合理分配工作,使成员通过学习、工作与实践等多种形式,提高自身素质,为未来的发展奠定基础。

此外,通过定期开展户外拓展训练、工作之外组织一些文体交流活动等也能起到放松成员身心,加强团学组织内部成员沟通,培养成员间的感情并不断增强凝聚力的作用。

(2)满足成员的物质需要。物质需要是一个人生活、工作的基础,任何人都有这方面的需要。作为团学组织的成员,其本质是为服务广大同学,所以在工作环境、设施配置等方面要体现以应用为本,在工作环境上以固定、方便为主,这样便有利于团学组织队伍工作氛围的培养。

4 结语

团学组织的团队凝聚力建设的好坏直接影响团学组织的工作成效,各高校都应不断加强团学组织建设特别是团学组织的团队凝聚力建设,以更好的贯彻党中央、团中央的教育方针,做好广大团员青年的思想引导和教育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 刘期彪.试论高校团学组织管理效率影响因素及对策.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9.8:187-188.

团队凝聚力培训感想篇8

一、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手段,增强工作针对性、有效性

目前我们的员工队伍呈现出不同于以往的显著特点,年轻员工多、学历水平高、发展要求高。面对复杂的基层员工队伍的现状,过去传统的单项灌输式学文件、读报纸、讲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方式已经不能适应形势的发展,而应该向双向交流沟通型、教育手段实用型、活动载体多样型发展。

一是要由灌输型向沟通型转变。要坚持“以人为本”和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的原则,从教育者的角度向倾听者的角度转变,认真倾听员工内心的真实想法,以诚相待、真诚沟通,少些说教、多些讨论,晓之以情、动之以理,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是要把抽象的思想政治工作抓出实实在在的内容。思想政治工作作为企业生产经营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需要抓出实实在在的效益,空洞、缺乏针对性的说教,必然难以收到好的效果。思想政治工作要与社会发展的实际相结合,引导员工纠正错误思想的影响;要与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相结合,引导员工树立热爱企业、献身企业发展的信念;要与组织开展社会活动相结合,引导员工树立事业心、增强责任感。只有把思想政治工作落实到实实在在的工作中,工作才能有抓手,才能收到好效果。

三是要开拓多种思想政治工作载体。进入信息时代后,人们接受信息的渠道更加多样,信息传播的速度也在不断加快,传统报刊、影视媒体以及网络媒体无处不在。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不断创新教育载体,除了传统的宣传板报、报纸刊物、影视资料外,还要充分利用网络信箱、博客、网站等新的教育阵地,提高教育覆盖率,消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死角。

二、建设学习型员工队伍,搭建员工成长平台

员工队伍具有不断学习、不断提高的能力,才能保证战斗力、执行力的持续增强。因此在员工队伍建设工作中,要把学习型员工队伍的建设放在突出的位置上抓好。

一是要努力营造有利于人才成长的良好环境。尤其是对青年员工,要为其明确发展目标,制定清晰的发展规划,放心大胆的使用,使员工个人的发展与企业的发展有机统一起来,真正做到用事业成就人才、用环境凝聚人才、用机制激励人才,推进人才队伍的协调发展,使人才各得其所、各尽所能。

二是要落实安全教育培训,强化全员安全素质。在培训内容上,要根据安全生产工作的需求,就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以及作业标准、操作规程、危险危害因素辨识与防范、隐患排查治理和事故案例教育等内容进行全面培训,增强培训内容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在培训方式上,采取仿真训练、模拟操作、岗位练兵、技术比武等培训形式,做到学以致用、以用促学,提高培训质量。

三是强化绩效考核的激励作用,督促员工不断学习提高。执行力建设的关键在监督考核,通过阶段性的监督考核,把外在的监督压力转变为员工自觉学习提高的内在动力,才能推动员工队伍持续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和执行力。要建立完善计划管理体系,每个部门、每个岗位都要建立年度、月度、每周的工作计划,并定期对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考核。考核方案要明确考核内容、评分标准等,使每名员工明确自己该做什么、怎么做、做到何种程度,树立明确的工作目标。

三、充分发挥企业文化作用,凝聚力量推动企业发展

基层员工身处生产经营第一线,他们在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的同时,本身也在创造着企业文化,是企业文化的“载体”,是企业文化的承载者和实践者。只有充分发挥企业文化的凝聚力和感召力,才能把员工的力量凝聚到推动企业科学发展的目标上来。

一是要加强企业文化的宣贯,树立一致的发展目标。无形的文化比有形的机器、设备对企业更为关键,“无形胜有形”。把企业文化深深地根植于每一名员工的心中,并使其自觉转化为自己的工作行为,是企业文化宣贯的关键。而这种认同感、归属感一旦形成,就会持久地影响员工对企业的忠诚感和对事业的责任感。因此,加强企业文化宣贯,就成为增强员工队伍凝聚力和向心力的内在要求。

二是要充分发挥榜样的力量,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要注重发挥榜样的示范作用,在员工中树立起形象化的学习榜样,将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三老四严”、“四个一样”等企业精神具体化为可见、可感的具体形象,树立起看的见、摸的着、够的到的学习榜样,避免空洞的说教,激发员工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

四、充分发挥党群组织的作用,推动员工队伍建设深入开展

党、工、团等群团组织是员工队伍的核心和桥梁纽带。充分发挥党、工、团组织的作用,是确保员工队伍和谐稳定的基础和前提。

一是推动基层党建工作制度化、规范化。从事企业基层党建工作的员工大多为兼职,安全生产工作较为繁忙,要把党建工作的开展与安全生产工作相结合,在不影响安全生产工作正常开展的前提下,不断提高党务工作水平,真正做到两手抓、两手硬。要细化党群工作的要求,对、党员联系点等基础工作提出具体的要求,使基层党支部明确工作内容、工作标准,提高基层党组织处理实际工作的能力,真正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团队凝聚力培训感想篇9

既然以团队凝聚力为题,那研究的就应该是这种力量,这种存在于组织中的、能使成员主动地向团队核心靠拢、全心全力为团队的目标奋斗的领导能力。团队凝聚力,结果体现的是人心之所向,所以只是说说行为层面的事儿,显然不扣题,或者说有些浅薄了。

一般来说,团队领导者对团队凝聚力的追求往往首先始于行为层面的。每个团队领导这最初对团队凝聚力的理解,大概就是从“鸡鸣而驾,塞井夷灶,唯余马首是瞻”的感觉开始的吧?

这实在不好。这是团队管理者内心小宇宙的自我膨胀,幻象中一帮随从前呼后拥的虚荣体面的幼稚空想;也或是骨子里幻象出自己纵横天下,一帮死士不计报酬不计条件死皮赖脸骂了不走打了还留的成年人童话癔症。

团队凝聚力之于领导者,不是装饰品,也不是具体的工具。如果你把团队凝聚力视为装饰品,那么你追求的是员工外在的无条件服从,那么你会把追求团队凝聚力的过程演变成为“暴君”式的强权压制。如果你把团队凝聚力视为具体的工具,那么你很可能会痴醉于各种管理学研究领域的“江湖神汉”、“演讲大师”,天天痴迷于感恩教育,成功学讲座,在不知不觉中,毁了自己,还坑了下属,而且,不自知。

这尼玛太2B了吧?

那么,团队凝聚力对于领导者,究竟应该是什么?老孙认为,要回归本源,把团队凝聚力还原成为一种领导者身上的能力。这种能力,也就意味着,能凝聚团队成员的,才是具有团队凝聚力的。值得注意的是,团队凝聚力,不是一时演讲的煽情,不是一次虚伪的关怀,不是一种铿锵的口号。团队凝聚力的拥有,是最需要时间的验证的,是需要顺境和逆境都进行洗礼的。

所以,团队凝聚力绝不会靠着几天的培训学习、户外拓展,就声称自己拥有了此种神技,这无异于掩耳盗铃蒙眼偷灯捏着鼻子上茅房。团队凝聚力是建立在将个人目标与团队目标的一致性整合的基础上,是借助于在团队管理者的管理境界、沟通技能、人格魅力等的个人要素实现的。当然,团队凝聚力也一定会受制于管理体制、时势环境等因素。但显然,这两个因素,不是咱们要讨论的。

将个人目标与团队目标进行整合,这对每一个管理者来说都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如何将员工从对眼前的、物质的追求中解脱出来?这不仅仅需要你有高超的沟通技巧,更需要你能真的帮他们实现眼前的、物质的追求。画饼的方法,人人都曾用过,效果或好或坏,但终究不治本。你描绘的未来如果失去了他们在眼前就可以实现短期利益的印证,那个未来就不见得会进入员工的心中。

所以,塑造你的团队凝聚力的第一步就是,先想法儿让下属赚到钱吧,这是你赢得他们信任的前提和基础。

第二步,才是目标的整合。你得知道下属要什么,团队要什么。你甭指望一个想去广州的人,会坐上你这辆往北京的火车。这是团队组建的过程中必要的筛选工作。

第三步,展现你的管理技巧和人格影响力吧!让这些乘坐上了前往北京的火车的团队成员们开始他们的快乐旅行,这就是你团队的日常管理中体现的凝聚力。

你可能问了,老孙你为啥不谈谈团队成员的凝聚力呢?

其实这个命题是不对的。团队成员所有的,不是凝聚力,而是向心力。凝聚力和向心力是具有耦合作用的。没有团队管理者的凝聚力,成员的向心力自然也就没有了去向。离开了,下属的向心力,当然说明管理者的团队凝聚力上出了问题。

团队凝聚力培训感想篇10

[关键词]合唱 校园文化 思想政治教育

[作者简介]孙宏斌(1971- ),男,江苏高邮人,南京审计学院党委宣传部部长,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杨飞(1981- ),男,江苏扬州人,助理研究员,博士,研究方向为大学文化建设;李绘(1969- ),男,江苏淮安人,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学。(江苏 南京 211815)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1年度审计文化与教育博物馆立项课题“南京审计学院校史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SJB201106,项目主持人:孙宏斌)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05-0187-02

富有特色的校园文化建设是大学培养高质量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需进一步完善组织制度、提升活动层次、丰富载体形式、扩大影响范围,从而使校园文化逐步多元化、制度化和常态化。合唱活动是一项参与面广、影响力大、吸引力强,具有纪律性、组织性和高艺术性要求的团体活动。作为一种贴近师生,具有广泛参与性的独特艺术形式,非常适合在校园中推广。南京审计学院(以下简称“我校”)将合唱引入校园文化建设中,以节日的方式推出,形成传统,作为我校的固定文化项目,现已举办六届,参与师生超过6万人,成为校园的节日和盛典,师生同台、参与面广、互动性高、主题鲜明,比赛可观赏度在参赛人数、比赛水平、表演风格、表演形式等方面均有很大突破,为在全校形成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增强我校文化软实力作出重要贡献,现已成为校园文化建设和传承南审精神的重要载体。

一、合唱艺术是培育大学精神,锻造大学品质的有效途径

1.合唱艺术将体现校训与践行校训有机结合。大学精神是一所大学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它是大学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行为规范体系,以及体现这种规范体系的独特气质。大学校训是大学精神的浓缩和精华凝聚。我校的校训是“诚信、求是、笃学、致公”。“诚信”是一种道德素养,居于首位,强调德育为先;“求是”指追求科学,探究真理,“诚信”是“求是”的前提;“笃学”强调治学的精神,“笃学”是“求是”的路径;“致公”就是我们的职业操守,也是“诚信、求是、笃学”追求的彼岸。校训全面而深刻地提炼出我校培养的学生应该具有的人文素质,彰显了审计人才培养特色,揭示了我校所培养人才的质量规格,明确了师生努力的方向。我校各部门、全体教职工以校训为价值核心,共同创建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在合唱节中体现校训,践行校训。精诚团结、互信互爱、力求诚信是合唱基本前提;用艺术表达美是走向真理、求是求新的另一种方式;刻苦训练、点滴提高、笃志于学是合唱渐入佳境的唯一选择;把“小我”融入“大我”致公致用是合唱的最高境界。

2.合唱艺术将打造品牌与树立形象有机结合。大学形象,是大学精神和文化内涵的外在显现。大学不仅需要品牌活动,而且需要通过对活动的塑造和传播,弘扬文化理念和价值观念,树立大学社会形象,提升大学品牌效应。“秋之润”校园合唱节是南审精神的具化,是南审的名片和品牌,反映了我校的灵魂和旗帜,具有强大的感召力、向心力和凝聚力。在合唱节建设中,我校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品牌意识,坚持把“人”作为办学之根本,使得合唱节能够在一个较高的起点上运行。合唱节凸显我校的形象、特色、风格和水准,以其特有的感召力和凝聚力塑造着大学的文化,不断丰富大学的精神内涵,升华大学人的精神境界,使我校的每一员都拥有良好的精神风貌、振奋的精神状态和高尚的道德情操,从而在更高的层次上加强校园的凝聚力,提高大学的文化创造力和竞争力,促进大学稳定、团结、和谐发展。2010年“秋之润”校园合唱节荣获教育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二等奖以及全国教育系统“祖国万岁”万人大合唱活动优秀组织奖,如今合唱节在我校已广为人知,深入人心,成为建设健康向上、和谐团结校园文化的重要力量。

二、合唱是传承历史经典,繁荣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

1.合唱艺术将弘扬经典与凸显品位有机结合。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应当弘扬经典,突出高品位,体现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更好地培育和弘扬大学精神。优秀的传统文化中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是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是发展我校文化的深厚基础和建设和谐校园的重要支撑。作为优秀的校园文化,合唱节通过对传统经典的挖掘和阐发,将弘扬经典和凸显时代风格相结合,成为鼓舞师生员工前进的精神力量。在合唱节期间,唱响“爱党、爱国、爱校、爱生活”的主旋律,唱出合力,唱出和谐。通过飞扬的歌声吟唱难忘岁月,让熟悉的旋律演绎青春激情,在美丽的校园中回荡青春的旋律,引吭高歌共铸教育事业新的辉煌。“秋之润”校园合唱节每年十月举办一届,从班级、分工会选拔开始,历时一个月,最后全校集中比赛。2007年以来,我校已举办六届“秋之润”校园合唱节,主题分别为“在灿烂阳光下——南审之声”“与时代同行,为南审喝彩”“歌唱祖国,祝福南审”“美好生活,一路飞歌”“光辉岁月,灿烂前程”“民族韵长,中华情深”。“秋之润”校园合唱节作为我校固定文化项目,作为校园节日,师生同台,参与面广,主题鲜明,现已成为校园文化建设和传承南审精神的重要载体。

2.合唱艺术将普及推广与精英示范有机结合。我校成立校园合唱节组织委员会,协调合唱节的具体事宜,将普及推广与精英示范有机结合,营造了良好的校园氛围。通过宣传报栏、校园BBS、电子海报、网络平台进行全方位的宣传,营造“人人唱红歌,班班有歌声”的活动氛围。我校搭建多层次的合唱表演平台,把合唱带入社区,把合唱带入班级,开展“红心向着党,青春在路上”“青年心、中华魂”“祖国万岁、红歌永唱”“盛世迎华诞、红歌唱金审”“我为祖国唱首歌”等班级合唱比赛,从基础组织上拓展合唱的覆盖面,让广大学生在参与合唱的过程中不断提升人文修养、道德内涵、欣赏品味、综合素质,领悟艺术魅力、美好生活、生命价值、人生真谛。校园合唱节组委会在确立合唱节主题后,根据主题确定各代表队的演唱曲目,我校各基层组织积极参与,在院系内部组织红歌赛,通过层层选拔,组建参赛代表队。面向全校师生举办“合唱指挥培训班”“钢琴即兴伴奏培训班”“主持人选拔培训班”等,以合唱节为契机培训文艺业务骨干。同时,邀请中央民族乐团、江苏省演艺集团“爱之旅”合唱团、上海女企业家合唱团、飞扬乐团等来校表演,为广大师生奉献音乐的盛宴,高水平的华美乐章。在此基础上,我校还组建了“向日葵”合唱团、老干部合唱团、大学生合唱团等专业合唱团,聘请音乐名家担任客座教授和合唱指挥。全校师生精神面貌焕然一新,不仅学到了演唱的技巧,更懂得了挖掘音乐的真正内涵,校园文化氛围日益浓厚。

三、合唱是进行思想教育,开展艺术教育的生动舞台

1.合唱艺术将传播价值与寓教于乐有机结合。合唱艺术一直是人类音乐文化宝库中的一颗明珠,合唱曲目涉及面广,风格多样。我校在合唱曲目的选择方面,兼收并蓄,博采众长,增强合唱活动的时代感和吸引力,做到每届合唱节都有鲜明的价值指向。既反映广大师生的爱国热情、振奋民族精神,也反映当代大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和高雅健康的审美追求,激发全校师生创业激情,抒发我校师生的美好情怀,营造团结、友爱、积极、向上的校园氛围。思想政治工作要虚事实做,就要在思想观念和工作方式上不断创新,这样才能更具实效性。合唱节带有一般思想政治工作的目的,但是又超越了一般的思想政治工作。思想政治教育要取得实效,必须坚持贴近师生,凝聚人心,把广大师生凝聚到对一种共同的理想信念的追求中,这种共同的理想信念,就是独特的大学精神。塑造一种积极向上、健康和谐的大学文化氛围,不仅可以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凝聚力,而且可以增强思政工作的渗透力。坚持通过合唱节的载体,寓教于乐,以师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以优美的旋律,直观的形象,充沛的激情,磅礴的气势,融思想性和艺术性于一体,陶冶情操,愉悦身心。在合唱节活动开展过程中,人心得到凝聚,情感得到抒发,价值观得到弘扬,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就达到了。

2.合唱艺术将正面教育与潜移默化有机结合。艺术教育对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具有重要作用,能够促进大学生人格完善、心理健康和个性发展。我校坚持正面的文化导向,壮大文化的主流影响,提高文化的辐射力和渗透力,改变过去合唱曲目内容陈旧和模式单一的一元状态,积极鼓励原创作品和改编作品,秉承“走近大师、感受经典、陶冶情操、提高修养”的合唱艺术教育理念,普及音乐知识,普及高雅艺术,不断提高学生艺术素质和审美能力,培养人文精神,促进健全人格的形成。和谐校园文化的建设要在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下才能全面推进。在注重学生精神文化教育的同时,积极构建学生展现个性和特长的舞台,让和谐的文化艺术如春雨一般,以最深刻最微妙的方式渗入学生的灵魂深处。通过师生共同创造我校的校园文化,校园文化又反过来影响着校园内师生的思想和行为。从总体上讲,是先人创造文化,文化影响后人。在合唱过程中,震撼的合唱场面、高亢的合唱歌声、绚丽的合唱伴舞、激情四溢的啦啦队给师生以直观上的强烈冲击,从而更好地激发我们内心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革命歌曲的演唱,可以让学生了解祖国的英烈为新中国建立付出的鲜血与生命,而当代的歌曲,让学生感受改革开放所带来的翻天覆地的变化,从而更加珍惜今天美好的生活,热爱自己的祖国。通过合唱,展现面对新未来、新挑战的新一代青年学子朝气蓬勃的风貌,彰显青年热爱祖国、忠于祖国的赤子之心,以及为祖国奉献一生的热血豪情。

四、合唱是凝聚师生人心,激发生活热情的良好手段

1.合唱艺术将师生互动与激情青春有机结合。大学是青年人聚集之地,积极、健康、阳光的青年在学习之余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不仅重要而且必要。我校提倡树立正确的生活观,以生活视为主题,倡导生命化教育,引导学生理解生命,热爱生活。合唱节是发挥音乐“成于乐”的重要功能的有效手段。建立在平等和合作基础之上的艺术形式,不仅有利于合唱队内部成员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更有利于不同合唱队之间的学习与借鉴,通过人际间的交往,获得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群体,群体与群体之间的和谐统一,使群体中的个体获得认同感和愉悦感。通过艺术的改编,产生一批反映我校特色的合唱曲目,如《走江苏,爱南审》《中国朝前走,南审朝前走》《南审之恋》《去一个美丽的地方——南审》《南审颂》等,通过艺术的形式反映我校的建设与发展,增强广大师生的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激励广大师生将爱国爱校热情化作学习和建设我校的实际行动。合唱节中,各二级学院积极参与,组织学生文艺骨干、学生干部、辅导员召开不同规模的研讨会,围绕主题,讨论歌曲立意,了解歌曲创作背景,采用头脑风暴、汇集创意等方法收集合适的艺术表现思路,广大教师以积极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到训练和比赛中,以求达到最好艺术效果。师生共同参与,把握立意,挖掘歌曲深层内容,积极通过舞蹈、伴唱、朗诵、场景再现、竹板伴奏、交响乐伴奏、民乐伴奏等形式提升艺术的感染力,师生互动密度大为提高,感情愈加深厚。

2.合唱艺术将唱出合力与唱出和谐有机结合。文化建设需要一种文化自觉。大学的主体是师生,人生的主题是生活,大学生活的主旨是学习。合唱需要全体师生的自觉认同才能形成广泛参与的良好局面。南审之所以能成功举办六届合唱节,正是由于我校对广大师生主体地位的肯定和广大师生对大学生活的热爱。由于合唱是众多人参加的艺术形式,对每位演唱者的单独演唱能力以及合作能力都有较高的要求,它需要所有的合唱队员与指挥之间、队员与队员之间的良好合作,才能共同演绎一部作品,而队员的丝毫失误都有可能导致整首歌曲的演唱失败。通过合唱的排练努力做到众多人员和声音的全方位的和谐统一,具有整齐美观的外表,纯正统一的音色,良好的共鸣,声部过渡的顺畅,吐字的准确,能够有效地培养南审人的集体荣誉感及协作精神。我校是一所年轻的院校,事业起步阶段尤其需要凝心聚力,团结拼搏。我校正是因为有团结的氛围,才取得一项项发展硕果。南审“到2020年建设成为国内外有重要影响的特色名校”,这一发展战略目标尤其需要凝聚力、向心力。通过合唱,师生得以相互了解、相互鼓励,进而相互欣赏,通过为艺术歌唱、为生活歌唱、为理想歌唱,每个人打开心扉,“人心”自然凝聚。

合唱艺术是具有多种功能的文化载体。通过合唱节,我们期望并且能够实现:培育大学精神,锻造大学品质,传承我校历史与文化传统,繁荣校园文化,维系我校情感纽带,强化我校凝聚力,成就文化育人的远大理想。

[参考文献]

[1]顾明远.大学文化的本质是求真育人[J].教育研究,2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