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事档案管理制度十篇

时间:2023-03-13 22:46:09

人事档案管理制度

人事档案管理制度篇1

目 的

第一,保守档案机密。现代企业竞争中,情报战是竞争的重要内容,而档案机密便是企业机密的一部分对人事档案进行妥善保管,能有效地保守机密。

第二,维护人事档案材料完整,防止材料损坏,这是档案保管的主要任务。

第三,便于档案材料的使用。保管与利用是紧密相联的,科学有序的保管是高效利用档案材料的前提和保证。

人事档案保管制度的基本内容

建立健全保管制度是对人事档案进行有效保管的关键。其基本内容大致包括五部分:材料归档制度;检查核对制度;转递制度;保卫保密制度;统计制度。

(1)材料归档制度。新形成的档案材料应及时归档,归档的大体程序是:首先对材料进行鉴别,看其是否符合归档的要求;其次,按照材料的属性、内容,确定其归档的具体位置;再次,在目录上补登材料名称及有关内容;最后,将新材料放入档案。

(2)检查核对制度。检查与核对是保证人事档案完整、安全的重要手段。 检查的内容是多方面的,既包括对人事档案材料本身进行检查,如查看有无霉烂,虫蛀等,也包括对人事档案保管的环境进行检查,如查看库房门窗是否完好,有无其他存放错误等。

检查核对一般要定期进行。但在下列情况下,也要进行检查核对:

——突发事件之后,如被盗、遗失或水灾火灾之后:

——对有些档案发生疑问之后,如不能确定某份材料是否丢失。

——发现某些损害之后,如发现材料变霉,发现了虫蛀等。

(3)转递制度。转递制度是关于档案转移投递的制度。档案的转递一般是由工作调动等原因引起的,转递的大致程序如下:

①取出应转走的档案;

②在档案底账上注销;

③填写《转递人事档案材料的通知单》;

④按发文要求包装、密封。

在转递中应遵循保密原则,一般通过机要交通转递,不能交本人自带。另外,收档单位 在收到档案,核对无误后,应在回执上签字盖章,及时退回。

(4)保卫保密制度。具体要求如下:

①对于较大的企业,一般要设专人负责档案的保管,应齐备必要的存档设备。

②库房备有必要的防火、防潮器材。

③库房、档案柜保持清洁,不准存放无关物品。

④任何人不得擅自将人事档案材料带到公共场合。

⑤无关人员不得进入库房。严禁吸烟。

⑥离开时关灯关窗,锁门。

(5)统计制度。人事档案统计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项:

①人事档案的数量。

②人事档案材料收集补充情况。

③档案整理情况。

④档案保管情况。

⑤利用情况。

⑥库房设备情况。

⑦人事档案工作人员情况。

二、人事档案利用制度

目 的

第一,建立人事档案利用制度是为了高效、有序地利用档案材料。档案在利用过程中, 应遵循一定的程度和手续,这是保证档案管理秩序的重要手段。

第二,建立人事档案利用制度也是为了给档案管理活动提供规章依据。工作人员必须按照这些制度行事,这是对工作人员的基本要求。

人事档案利用的方式

人事档案的利用有多种方式:

(1)设立阅览室以供利用查阅。阅览室一般设在人事档案库房内或靠近库房的地方, 以便调卷和管理。这种方式具有许多优点,如便于查阅指导,便于监督,利于防止泄密和丢失等。这是人事档案利用的主要方式。

(2)借出使用。借出库房须满足一定的条件,比如:本机关领导需要查阅人事档案; 公安、保卫部门因特殊需要必须借用人事档案等。借出的时间不宜过长,到期未还者应及时催还。

(3)出具证明材料。这也是人事档案部门的功能之一。出具的证明材料可以是人事档案部门按有关文件规定写出的有关情况的证明材料,也可以是人事档案材料的复制件。要求出具材料的原因一般是入党、入团、提升、招工、出国等。

3.人事档案利用的手续

在通过以上方式利用人事档案时,必须符合一定的手续。这是维护人事档案完整安全的重要保证。

(1)查阅手续。正规的查阅手续包括以下内容:首先,由申请查阅者写出查档报告,在报告中写明查阅的对象,目的,理由,查阅人的概况等情况;其次,查阅单位(部门)盖章。负责人签字;最后,由人事档案部门审核批准。人事档案部门对申请报告进行审核,若理由充分,手续齐全,则给予批准。

(2)外借手续。

人事档案管理制度篇2

关键词:人事制度改革;人事档案管理;影响;措施

中图分类号:G27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6)05-0286-01

人事档案是员工社会实践的历史记录,是对其成长经历的主要反映。同时,人事档案也是对人事进行管理的关键依据,是评价人才的通用工具。自从实行市场经济后,我国对人事制度进行全面改革,特别是近些年,一些事业单位和企业聘用人员的制度不断深入改革,给人事档案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困难,但同时,也为改革档案管理提供了机遇。

一、人事制度改革后人事档案管理出现的问题

1.制约了人才的流动。事业部门聚集了大量的高素质以及高层次人才,通常这些人在单位处于专业要求较高的岗位中,因为这些人的发展前景、专业特点以及学习需要等原因导致其流动性较大,而合理的人才流动利于国家人力资源的充分利用以及合理配置。但是传统的档案管理方法为事业单位防止人才流失设置关卡提供了便利,用人单位能够利用档案限制人才流失。很多人才也是由于用人单位不放档案,导致不能去自己想去的工作和学习的地方。

2.制约了考核的科学性。当前,除了人事档案,我国缺乏科学的员工考核依据和评价标准,很多用人单位都是根据人事档案对员工进行工资晋级和职务晋升,而不是根据员工的贡献价值、工作能力以及知识水平,用人单位缺乏公正、合理、科学的考核标准,对员工的工作积极性造成影响。

3.档案秩序混乱。当前,很多用人单位已经充分认识到人才对单位和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因为,纷纷采取相关的优惠政策来吸引专业人才。在原用人单位限制人事档案不能办理工作调动的情况下,用人单位使用三不要做法,不要迁移户口、不要人事档案、不要调出手续,这种做法虽然暂时解决了人才的后顾之忧,但造成了档案秩序出现混乱。

二、对人事档案管理进行改革的相关措施

1.正确认知人事档案管理。要正确认知人事档案管理,建立正确的管理理念,促进管理工作的全面开展。第一,管理人员要充分重视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提高管理地位,从整体安排管理工作,合理配置管理人员,建立和完善档案管理的监督体系;第二,管理人员要大力宣传人事档案的管理理念,使企业以及机关等每位员工都是档案管理的参与者,将档案管理当做基础工作来做,引导相关管理人员执行自己职责,在实际工作中提高工作水平,促进管理工作的提高。只有全员重视档案管理工作,才可以使档案管理更好的为全体人员服务。

2.改进档案管理方法。相关单位要改进档案管理方法,为提高管理水平提供条件,对人事档案进行管理要从传统的分散模式向统一模式转变。加强事业企业同社会管理机构的交流合作,整合档案信息资源,促进档案管理集中化以及统一化,加强档案资源的应用和开发。同时,还要建立完善的档案管理条例,科学制定管理方法,使档案管理充分满足市场经济的需求,促进档案管理水平的提高。

3.做好对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人事制度的深化改革对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提出高要求。在新时期下,领导一定要选择责任感强、工作态度认真严谨的人员从事档案管理工作,建立一支具有高水平管理能力和专业素质的管理团队,并且对其进行培训教育,提高管理人员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水平。同时,还要聘请专业档案管理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树立正确科学的管理理念,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档案管理,更新档案管理方式。

4.充实档案内容。聘用书、工作协议、劳动合同等相关法律文件是人事档案的关键组成因素,一定要进行及时归档,同时,解聘、辞聘以及考核等相关资料也要及时存入档案中,充实档案内容、丰富个人信息,为以后的查阅提供便利。

5.成立档案管理机构。当前,因为人员流动频繁,人事档案不能由所在企业或者单位完全控制,要成立专门的、中立的、社会性的管理机构。档案管理机构要遵守国家档案管理、劳动以及人事的相关政策、制度以及法律,接受档案管理部门、劳动部门以及国家人事部门的检查和监督,制定科学的管理条款。

6.改变传统的人员身份分类制度。在以往的人事档案中,通常按个人身份分为军人档案、工作档案、干部档案以及学生档案。传统的档案中对人员身份划分比较明确,并且享受不同的身份待遇。人事档案管理一定要破除传统的不公平的身份分类,将岗位需求同档案管理有效结合。

三、结语

综上所述,人事制度改革以一项复杂的工程,涉及部门众多,对人事档案管理更是影响巨大。因此,在新时期下,相关单位一定要对人事档案管理进行改革,不断地优化相关管理制度和工作方法,要提高管理意识,更新管理方法,紧跟时代步伐,进一步促进相关单位和企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柏茹.分析人事制度改革对人事档案管理的影响[J].办公室业务,2015(16).

人事档案管理制度篇3

【关键词】创新;人事档案;管理制度

1.引言

随着市场化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化,各单位为适应新形势下社会发展的需要,不断创新管理制度,提高管理效率。人事档案是记录和反映职工的学习经历、思想品德、工作经历、日常表现等内容的记录档案,是各单位日常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在当今社会人才流动频繁、流动量大的背景下,人事档案管理制度的科学性和高效性显得更加重要,探索一条适应社会发展的人事档案管理制度势在必行。

2.我国人事档案管理制度的现状

人事档案管理制度在我国的发展建立相对于西方发达国家来说相对滞后,虽然最近几年国家加大了档案管理的立法力度,逐渐健全人事档案管理制度,但由于发展时间较短,还存在一些问题。首先,人事档案存在的“弃档”现象严重。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人们对个人档案管理重视程度不足,当个人工作或学习单位发生变化时,并不能及时将档案随本人一起转至新的单位,根据相关部门的统计数据,现在已有70多万份“弃档”。其次,人事档案内容不完善。现阶段我国人事档案中的内容主要包括学习经历、日常表现、工作经历等内容,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这些内容已经无法真实反映一个人在社会活动中的主要内容,如个人诚信、道德素质、特殊技能等方面。第三,人事档案管理机构缺少专业化人才。目前我国人事档案管理机构工作人员的专业化水平较低,很难实现人事档案的科学化和高效化管理,一直处于一种被动的工作状态,档案管理不仅仅是档案的整理和保管,还要进行规范分类、档案修复等工作。所以,在当今社会快速发展,人才流动频繁的新形势下,加快人事档案管理制度创新势在必行。

3.人事档案管理制度与模式的探索

3.1创新人事档案管理制度遵循的原则。人事档案管理制度应该符合现阶段人才市场流动性大的特点,能够对人员流动做出快速的反应,创新人事档案管理制度需要遵循以下几方面:3.1.1人事档案内容要与时俱进,保证完整性。人事档案记录的内容必须要准确、详细、全面,新型人事档案的内容能够真实反映一个人在各个阶段的生活、工作或学习情况,增加个人道德素质、特殊技能等方面的记录内容,这样就能给国家提供一个详细和准确的档案信息。3.1.2人事档案管理标准化。人事档案要依据国家有关档案管理规定进行管理,各地方和单位不得随意违反有关法律法规,保证人事档案规范统一。3.1.3人事档案管理要以服务为原则。人事档案是全面反映一个人的履历资料,是求职者向用人单位证明自己的重要材料,所以人事档案的建立和管理要以服务个人为原则,能够适应市场化需要,对人才的流动管理有很大帮助。3.2创新人事档案管理的措施。针对目前我国人事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今后创新人事档案管理要从以下方面着手。首先,打破现有人事档案管理统一的现状。现在人事档案都是有各单位或政府人事部门进行统一管理,实践证明这种管理模式存在种种弊端,效率低、不科学。人事档案应该是每一个公民都应该具有的,不受职业、身份等因素的限制,而实际社会中只有在正式工作单位工作的人员才有人事档案,而自由职业者、农民等特殊群体没有自己的档案,这对于社会管理来说存在很大的困难。人事档案管理可以根据不同人群进行分类管理,对于事业单位、企业、学校等类别人员的人事档案可以转交给个人所在单位进行管理,组织各单位档案管理员进行专业培训,学习先进的人事档案管理知识。对于像自由职业者、农民等无固定工作单位人员的人事档案可以转交给当地所在居委会或村委会,这类人员的人事档案内容无需像企事业单位人员的档案内容一样详细,只需要体现个人最基本的信息即可,这样降低基层部门对人事档案管理的难度。人事档案分类管理不仅可以提高档案管理效率,而且对于现在人才流动频繁造成档案跟进不及时的问题有很大帮助。其次,人事档案平等性。人事档案管理要遵循平等的原则,我国人事管理制度规定政府工作人员、科研机构研究人员、国有企业员工、高学历人才等特殊人群才能够建立档案。一般情况下,不具备人事档案的人员在享受社会福利、就业、入学等方面会有很大差别。所以,人事档案制度要消除档案身份限定,对全社会公民建立人事档案,由各单位或政府档案管理部门进行管理。最后,建立电子档案管理制度。传统的纸质档案存在管理和携带不方便、容易丢失、不易保存等缺点,而现在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大数据和云存储技术的不断完善,建立电子人事档案是今后人事档案管理模式的发展方向,电子人事档案可以进行快速查找、调用,便于集中管理,更加高效便捷。

人事档案管理制度的创新需要国家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完善我国的人事档案管理制度,坚持以人为本,秉承服务于民的宗旨,结合我国的国情建立一套符合我国现状,顺应社会发展趋势的人事管理制度,促进社会稳定发展。

作者:徐鹏 单位:黑龙江省有色金属地质勘查七O二队

参考文献:

[1]朱传芳.关于创新人事档案管理制度与模式的探索[J].黑龙江史志,2014,(23).

[2]杨群英.新时代人事档案管理制度与模式的创新探索[J].劳动保障世界,2015,S1:37.

人事档案管理制度篇4

一、我局干部人事档案工作由人事科负责,管理人员必须是政治可靠、作风正派、责任心强的中共正式党员。

二、干部人事档案管理部门的主要职责:

(一)保管干部人事档案,积累档案材料:

(二)收集、鉴别和整理干部人事档案材料:

(三)办理干部人事档案的查阅、借阅和转递:

(四)登记干部职务、工资变动情况:

(五)为有关部门提供干部情况:

(六)做好干部人事档案的安全、保密、保护工作:

(七)调查研究干部人事档案工作情况,制定规章制度,搞好干部人事档案的业务建设和业务指导:

(八)推广、应用干部人事档案现代化建设管理技术:

(九)办理其他有关事项。

三、干部人事档案的内容和分类

干部人事档案是出入境检验检疫系统人事部门按照相馆党的干部政策,在培养、选拨和任用干部等工作中形成的记载干部个人经历、政治思想、品德作风、业务能力、工作表现、工作实绩等内容的文件材料,是历史地、全面地考察了解和正确选拨使用干部的重要依据,是国家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内容和分类如下:

第一类履历材料

第二类自传材料

第三类鉴定、考核、考察材料

第四类学历和评聘专业技术职务材料(包括学历、学位、学绩、培训结业成绩表和评聘专业技术职务、审批材料等)

第五类政治历史情况的审查材料:

第六类参加中国共产党、共青团及派的材料:

第七类奖励材料(包括表彰奖励活动中形成的有关材料)

第八类处分材料(包括纪律检查、监察、法院和行政管理等部门工作中形成的有关材料)

第九类录用、任免、聘用、转业、工资、待遇、出国、退(离)休、退职材料及参加各种代表会的代表登记表等材料:

第十类其他可供组织上参考的材料。

四、干部档案管理范围应与干部管理范围相一致。其保管范围如下:

(一)干部(科级以下)档案正本,由本局保管,副处级以上干部建立档案副本。

(二)干部辞职、退职、自动离职、被辞退(解聘)后,未就业的,其档案仍由本局保管;另就业的,其档案转至有关的组织、人事部门保管,不具备保管条件的,装人事部门所属的人才流动服务中心保管。

(三)干部被开除公职后,未就业的,其档案由本局保管;另就业的,其档案转至有关的人事部门保管。凡通过劳动部门就业的,其档案由有关的劳动部门保管。

(四)干部出国不归、失踪、逃亡以后,其档案由本局保管。

(五)干部死亡以后,按照《干部档案工作条例》规定保管:

(六)干部退(离)休以后,档案仍由本局保管。

五、干部档案的收集、临别及归档按规定执行。收集的材料必须经过认真鉴别。归档材料应真实、完整齐全、文字清楚、对象明确、手续完备。需经组织审查盖章或本人签字的,盖章签字后方能归入干部档案。归档材料均按《干部档案整理工作细则》进行整理立卷,做到认真鉴别,分类准确,编排有序、编号、目录清楚,装订整齐。

六、干部档案应统一按国家档案案卷标准规格制作。档案材料按时间、内容、层次不同排序。编号归档材料统一保管,设专用库房,按《库房管理制度》做好管理工作。

七、干部档案的保管原则应是安全保密、便于查找,建立登记和统计制度,严禁任何个人私自保存他人的档案。对利用档案材料营私舞弊的,应视情节轻重,予以严肃处理。对违反《档案法》、《保密法》的,要依法处理。

八、因工作需要查阅和借用干部档案,须遵守下列规定:

(一)查阅单位应填写《查阅干部人事档案审批表》,按照查阅干部人事档案的规定办理审批手续。不得凭借调查证明材料介绍信查阅干部人事档案:

(二)人事科应根据规定,确定是否提供和提供什么材料:

(三)凡查阅干部人事档案,利用单位应派中共党员到人事科查阅:

(四)档案一般不外借。对必须借出使用时,要说明理由,经过主管领导批准,要严格履行登记手续,限期借还,不得转借他人:

(五)任何个人不得查阅或借用本人及直系亲属的档案:

(六)查阅档案,必须严格遵守保密制度和阅档规定,严禁涂改、圈划、抽取、撤换档案材料。查阅者不得泄露或擅自向外公布档案内容,违反者按有关规定给予处分以致追究刑事责任。

(七)借用、查阅档案的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拍摄复制档案内容。因工作需要从档案中取证的,必须经主管领导审批,获准后才能复制(拍摄)。复制的材料必须加盖公章,否则无效。

九、干部调动或职务变动后应及时将档案转给新的单位。转递档案应遵守下列规定:

(一)干部人事档案应通过机要交通转递或派专人送取,不准邮寄或交干部本人自带;

(二)转出的档案必须完整齐全,并按规定经过认真的整理装订,不得扣留材料或分批转出:

人事档案管理制度篇5

一、人事制度改革下高校人事档案的发展现状

从九八年第九届人大常委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以来,中国各高校开始实行教师的聘用制。聘用制旨在于实现教师和学校的平等,实行双向选择,教师与高校签订相关的合同,在合同中规定教师享受的权利和要履行的义务。教师的聘用制让教师间的竞争加强,使各高校的综合竞争力增强。由于改革的深化,高校之间的变动加大,不仅仅是各高校的合并,还有专升本的一些内容,都造成了教师的调动、升职、辞退等增多,这些内容都增加了人事档案管理的难度,造成如今高校人事档案管理的混乱,很难凭借档案正确估量教职工的个人能力及素质等。其次,各高校在进行相关的招聘时,首先会调用应聘人员的档案进行详细的阅读和检查,一旦其入职进行学校,则人事部会对档案进行相应的记录,记录教师在任教期间的思想等各方面的表现,但由于改革的加深,教师的调动频率越来越大,因此对教职工的档案记录更新不及时,不可避免的就造成了档案的不完善,导致各高校在进行人才储备时,没有客观的档案作为判断标准。第三,由于人事档案与个人的升职,加薪等有关,很大程度上关系到了相关人的经济利益,因此在实际的调查中发现了很多的虚假信息,比如年龄越填越少,工龄越算越长。

二、高校人事档案管理的改进策略

由于改革背景下高校人事档案的管理的发展状况不容乐观,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为了健全高校人事档案管理,因此提出了一些措施来解决目前人事档案管理中遇到的问题。主要的策略有完善人事档案管理细则,强化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及时更新和填充档案。

1.完善人事管理制度

要想解决档案管理中最关键的问题,首先要进行的就是制度的健全。人事管理制度是用来规范人事档案,保证档案的真实完整和为高校的人才储备进行相关的参考。对于艺术类院校来说,教职工的人事档案中不仅仅要包括教师的学历等内容,同时也要对教师的作品进行相关的收录。人事管理制度对档案管理有很强的约束力,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规范人事部门的行为。就现在而言,各高校,尤其是艺术类院校的人事档案管理制度相当不完善,甚至出现了很多虚假的内容。因此在实际的管理中,相关部门要进行详细的制度制定,在制度的规范下进行人事档案管理,制度要做到详细完善,确保人事档案的真实性和可靠性,确保各高校能通过人事管理档案对教师进行正确的招聘。另外,想要完善人事管理制度,要借助于科技的帮助,艺校应充分发挥计算机的功能,档案要进行电子版存档,以防档案丢失的现象出现。

2.强化档案管理人员的职业素养

档案的管理人员是进行档案管理的执行者,对档案的管理工作至关重要。如果档案管理人员的职业素养不高的话,就算制度足够健全,更新足够及时也很难保证档案的准确性。档案管理工作是相当枯燥的,对于工作人员来说,要有足够的责任心和耐心,如果一个没有耐心的人去做这份工作是很难胜任的。可以说耐心和责任心是档案管理人员首先要有的职业素养。其次,档案管理的工作不是一件机械的工作,还需要有相关的知识储备,和对档案管理的正确认识,因此,相关的工作人员应定期在单位接收技能培训和基础知识的学习,与此同时,在培训中应培养从业人员与时俱进的观念,要求其能熟练的运用计算机进行档案的管理。另外,从业人员要有较高的素质,做到不弄虚作假,不收受贿赂,随意帮人更改档案。

3.及时更新和填充档案

人事档案管理制度篇6

[关键词]卫生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档案管理

[作者简介]农克平,南宁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三级美术师,广西南宁530011

[中图分类号]D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10)08-0164-05

随着卫生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和人员流动政策的逐步放开,人才竞争现象日益加剧,随之而来的卫生单位档案管理问题亦愈来愈突出,因此,必须探索和研究人事制度改革中的卫生单位人事档案管理的新模式。

一、当前档案管理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事业单位是中国特有的现象,无论是称谓,还是性质,都是中国所特有的。但是,随着人事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事业单位普遍实行了岗位聘用制,建立了公开招聘、解聘、辞聘制度,人员流动日益频繁、人员的隶属关系不断变化,对人才的管理也由“单位所有”变为“社会所有”,仍然靠单位自行管理显然不利于人员的合理流动。当前卫生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体制及档案模式已不适应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需要,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对干部人事档案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重视不够,没有把卫生单位人事档案工作提到应有位置,人事档案工作长期处于维持现状被动应付的状况。(2)管理力量薄弱,管理水平不高。随着卫生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向纵深推进,机构调整、精简裁员,人事档案人员身兼数职较为普遍,力量比较薄弱,造成对人事档案工作精力投入不足,严重影响了人事档案管理水平。(3)卫生单位档案管理人员缺乏档案管理的专业性,事业单位受人员编制的束缚,一般由人事科工作人员管理人事档案,缺乏档案管理的专业性。(四)卫生单位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不到位,材料收集的机制不健全,把关不严渠道不畅,严重影响人事档案质量。(5)随着聘用制在事业单位的普遍实行,人员的流动性增强,流动人员档案得不到及时处理,易造成档案管理的缺失。(6)在人事档案信息的开发利用方面则显得比较薄弱,没有充分发挥人事档案应有的利用价值。随着卫生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不断深化,传统的档案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已不适应新的形势,卫生行业和体制改革,必须以人事制度改革为保证。档案管理工作遇到了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改进并完善档案管理工作势在必行。

二、新形势下人事档案管理的要求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的人事管理一直是身份管理,当前的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使人事管理由以前的身份管理向现在的岗位管理转变,实行以“聘用制”为核心的用人制度,竞争上岗,优胜劣汰。“聘用制”导致人才流动频繁,目前许多事业单位都存有流动人员档案。档案工作已逐步延伸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旧的人事档案管理体制及模式已不适应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需要。例如:改革的不断深化和人员流动政策的逐步放开,人才竞争现象日益加剧,流动人员的数量也逐年递增,随之而来的流动人员的档案管理问题亦愈来愈突出。在计划经济条件下被认为是职工身份证明、关系到个人切身利益的人事档案,在人才竞争激烈的当今却被冷落到无人问津的地步,形成“弃档”、“死档”。因此,人事档案管理也应与时俱进,对管理模式与管理方法做进一步的改善,使之适应人事改革。加强档案管理工作,使之适应改革开放新形势的需要。改进并完善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对于进一步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和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三、对策

(一)档案管理创新应与改革同步实施

根据《关于深化卫生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人发[2000]31号)、《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人事部关于在事业单位试行人员聘用制度意见的通知》([2002]35号)等人事制度改革相关文件精神,南宁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于2002、2005年进行了两次人事制度改革,全面建立并实施了全员聘用合同制。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工作方式发生变化,档案的数量和种类越来越多,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难度也越来越大。结合实际情况,笔者认为:(1)改革当前的人事档案管理体制,建立起一种国家所有、公共管理、社会共享、个人知情的新型人事档案管理体制。由各级档案馆建立人事档案信息共享平台。(2)应在严格管理的基础上拓宽人事档案的利用渠道,强化档案的服务功能,将工作的重心转移到开发利用的环节上来。(3)针对人事档案管理岗位的特殊性,设立与之相应的聘用期限,以保障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连续性。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重点是实行了岗位聘用制。这种改革打破了身份的界限,有利于人才的合理流动,但在实际操作中,一般是实行一刀切的,未对特殊岗位设立不同的聘用期限。比如人事档案管理岗位,这个岗位需要人员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和丰富的经验,在聘用期限上应该要设置得比其他岗位长,保障档案管理队伍的相对稳定,否则不利于人事档案的妥善管理。

(二)增强档案管理意识,完善档案管理机制

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水平的发展、医疗制度和国家人事制度的改革,对于卫生事业单位档案的管理模式、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提出了新的要求。档案工作的政治性、服务性,决定了档案专业人员必须具有较好的职业道德素质。建立一支高素质专业化档案管理人员队伍,档案人员要增强服务意识;更新服务观念,深化服务内容,优化服务方式;要依法管理,依法利用,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如:南宁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的两次人事制度改革,形成大量的档案材料。第一次改革时。档案管理意识不强,未将档案工作摆到应有的位置,造成改革档案材料收集不完整。针对这一问题,在第二次实施改革时,档案管理人员参与到整个改革制定过程中,及时收集、整理每个阶段形成的材料,严格把关,认真进行核查验证,剔除不规范的材料,根据档案建设的要求及时督促有关人员在规定的时间内形成完整、规范的材料。档案工作是最平凡的工作,但是,又是最光荣的工作,它记录了单位、社会的历史变迁过程,档案人员就是历史的记录员。文书档案是档案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记载社会发展的历史过程,客观地反映着问题处理、领导决策、基本建设、研究开发等方面过程和成果。

(三)大力推进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和数字化进程

档案管理现代化是时代赋予档案事业的重任,也是档案事业发展的必然。档案管理现代化,就是利用现代化的信息网络,使档案信息资源得以共享,是档案管理走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利用计算机管理档案,大大地提高医疗单位各种档案的利用率。采用现代化手段大力开发利用已势在必行。

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出“大力推进信息化,加快建设现代化”,“推进电子政务”。随着卫生事业单位人事改革,无纸化办公的快速发展,档案管理趋向微机化管理,这就要求档案管理人员充分利用现代信息,做好档案电子文件的技术处理、保存、提取利用等工作。以电子文件归档为管理重点,尽早开展电子文件归档管理工作,有利于档案工作与电子政务尽早接轨,为单位提供有效服务的同时,又能抓住机遇依托电子政务平台推进档案信息化的进程。根据国家《电子文件归档与电子档案管理办法》的要求:“至少一式2套,一套封存保管,一套供查阅使用。”档案资源信息化,将成为各项档案工作的重要管理平台和技术支撑,是新时期档案管理现代化的核心内容,应在深化人事制度改革中逐步予以完善。

(四)全面深化的人事制度改革,进一步推动人事档案管理社会化

随着改革的全面深入,“聘用制”逐渐代替“终生制”,这势必导致人才流动频繁。人员能进能出,对人才的管理也由“单位所有”变为“社会所有”,这种变化引发了就业制度的变革和就业渠道的拓宽,使“人档分离”成为可能,弃档现象随之日渐增多。人事档案管理制度跟不上人事制度改革步伐。“档随人走”是人事档案管理的一贯制度,即人到哪儿,人事档案也送到哪儿,以保持“人档一体”管理的一贯格局,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建立新型的人事管理制度“人事”,改变“人档统一”的管理模式,即人事档案实行社会化管理,与用人单位分离,人事档案交与人才服务机构管理。“人事”制度,解决了“人档不分,档随人走”被动局面,聘用与解聘都不涉及他们的人事档案转递。根据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单位的新进人员要实行人事,最终实现由单位人向社会人的转变。实行人事也是卫生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的一项改革措施。

人事档案管理制度篇7

【关键词】人事档案管理;问题;措施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一师人才交流服务中心成立于2004年11月,隶属一师党委组织部,负责一师流动人员和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工作,现存放各类档案3800余份。

一、人事档案管理的重要性

人事档案是党政军群机关、企事业单位在管理所属人员时形成的以各个个人为单位集中保存的一种特殊的专门档案,是全面地历史地考察和了解一个人的依据,是党的组织工作、人事工作不可缺少的重要参考依据。人事档案管理又是人事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人事档案管理与利用存在的问题

(1)历史遗留问题多,升级达标工作任务繁重。人事制度改革前,师直单位的人事档案归师人事部门和各单位自行管理,由于人员配制问题、管理方式不同等历史原因,导致出现档案管理制度规范不一,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2)人事档案管理硬件不足。一师由于办公条件限制,虽然管理3700余份人事档案,但没有实现“三室”分开,即档案库房、阅档室、办公室分开,人事档案库房没有配置防盗门窗、去湿机、加湿器、温湿度表等硬件设备。(3)专职档案管理人员缺乏。我师主要是由人事部门配备兼职人员兼管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很难静下以来细心整理档案,这样势必影响了组织人事部门其他工作的顺利开展,而且这种管理模式,缺乏对人事档案管理人员政治素质、业务能力、管理水平的培训与提高,使我师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理论探讨与深化,自身改革与发展受到限制。(4)师直单位人事档案意识不强。为规范我师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我师印发了《一师档案材料收集归档制度》和《一师档案材料借(调)阅制度和传递制度》,可是有些单位仍不能认真对照制度,及时将需要归档的人事档案材料报送,借(调)阅人事档案时也不能认真履行相关手续。这样,不利于档案资料的不断更新,从而影响人事档案材料的利用效果。(5)信息开发利用率差,发挥服务作用程度低。目前,我师人事档案信息管理还处于封闭或半封闭状态和被动服务层面,人事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不高,大多只限于干部考察、发展党员、工资套改等方面,未能真正起到应有的作用。(6)档案管理手段落后。现代化的管理技术和手段尚未得到有效的应用。计算机在人事档案管理中,只发挥了简单的档案材料目录的录入作用,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功能尚未开发。

人事档案管理制度篇8

[关键词]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制度;优化

事业单位和政府部门一样属于公共服务部门,他不同于其他民营和个人单位,服务性和公共性是其主要职能,事业单位的运行不以获利为目的,主要是为了推动社会公共设施和公共服务的建设,为我国居民提供更加快捷、更高质量的服务。档案管理工作同样也是事业单位的一项重要工作,对事业单位工作的正常运行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但事业单位工作量大、种类繁多、部分工作不透明都给档案管理工作带来了阻碍。因此,如何优化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制度对事业单位的工作质量起着关键性作用。

1.事业单位档案管理的重要性

事业单位工作种类复杂多样,并且由于其工作特殊性,许多工作都需要存档记录,这就导致事业单位需要进行存档储存的资料量巨大,也为档案的整理和管理工作带来了较大的难度。当前我国事业单位的工作运行尚没有完全实现透明化运行,部分工作具有隐蔽性,因此对事业单位日常工作的检查和监督就需要通过对档案资料的检查和管理来完成,所以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是事业单位工作项目中一个关键的环节。在现代管理概念中,档案管理的质量水平同样也能够反应事业单位的整体管理水平。因此,事业单位需要建立完善科学的档案资料管理制度,尤其是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部门一定要深刻认识到档案管理的重要性,在日常档案管理工作中一定要认真负责,因为一旦档案资料在管理过程中出现问题或违背了相关规定的话都会影响到事业单位工作的正常运行,还会给群众一种事业单位的管理存在问题的印象,由此可见事业单位档案管理的重要程度。

2.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制度中存在的问题

2.1缺乏足够的档案管理意识

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工作是一项服务性的工作,在日常工作中十分容易被忽略。这可能是由于事业单位对档案管理还缺乏足够的重视,没有良好的档案管理意识,使得档案管理和档案监管的力度不够,并且也没有为档案管理工作提供必需的人力和经济支持,甚至一些事业单位没有将档案管理工作归入到年终工作考核中,这些因素都导致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工作受到阻碍。

2.2没有建立完善的档案管理制度

目前,我国大部分单位还没有建立完善、科学、全面的档案管理制度和规范,并且档案管理规范覆盖的范围也不是很全面,部分单位甚至没有一个档案管理的规范守则,使得日常的档案管理工作中缺乏执行标准和参考守则,从而使得档案管理工作变得繁琐复杂且杂乱无章,没有明确的档案存贮制度和档案回收方法也使得档案的查找和使用变得更加困难。同时,一些事业单位在档案管理方面也缺乏足够的执行能力,使得档案管理工作的实施缺乏权威性导致档案管理工作效率不高,管理人员的责任心不够强也使得档案管理工作出现管理职能上的空缺,阻碍了档案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2.3缺乏信息化的档案管理

计算机技术已经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为人类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便捷,近年来信息化档案管理的优势越来越加突出,他使得档案管理工作变得更加方便、快捷,极大的节省了人力、避免了资金的浪费。但当前一些事业单位还没有将信息化的管理技术全面应用在档案管理工作中,使得档案管理工作变得低效耗时,甚至对已有的电子档案也缺乏足够的监督管理,使得信息化档案管理工作无法正常的开展。

2.4缺乏专业的档案管理人员

档案管理工作不仅具有较强的制度性,同时也要求管理人员具有较高的专业素养和高水平的管理技术。对于档案管理人员来说,不仅应该具有良好的职业责任感还应具有较好的专业管理水平。但是目前我国的一些事业单位还没有专业的、固定的档案管理人员,有的单位还依靠其他部门的人员来兼职管理档案工作,这就使得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职责不够明确、无法随时随地的处理档案管理工作。并且有的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人员变动频率较高,将档案管理工作视为应付上级组织的检查,使得档案管理人员缺乏足够的管理知识、对业务不够熟练,从而使档案管理工作不能正常进行。

3.优化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制度的途径

3.1重视档案管理工作的宣传

通过各种途径宣传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制度的改革,如结合单位的具体档案管理情况通过报纸、杂志、网络等途径普及档案管理在事业单位人力资源开发方面的重要性等。人民群众通过一系列的宣传教育工作可以了解到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及其对社会服务的关键性,从而推动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的发展。

3.2重视档案管理制度的执行和制定

档案管理制度的制定是档案管理工作正常进行的基础,因此事业单位要重视档案管理制度的制定和执行。并且在对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制度进行优化时一定要注意对制度的落实,规范档案管理人员的行为准则,严格按照管理制度进行操作,同时建立相应的监督管理守则和绩效奖惩制度,促进档案管理人员自主的执行档案管理工作制度,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在工作中不断改进已有的管理制度使得档案管理制度变得更加全面和完善。

3.3加强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培训

新的档案管理形势要求档案管理人员必须同时掌握传统的档案管理技术和当代的信息化管理技术,所以我们必须建立专业水平较高的管理人员队伍以跟上档案管理制度的前进步伐,对档案管理人员进行定期的培训以增加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和档案管理知识。

4.结语

档案管理是事业单位必不可少的工作内容,不仅仅具有日常工作的特性,还是保障事业单位工作正常进行必不可少的一项关键内容。事业单位的全部工作人员,尤其是档案管理专业人员都要重视档案管理的重要性,建立全面完善的档案管理制度以保障事业单位高效正常的运行。

参考文献:

人事档案管理制度篇9

1.1缺乏足够的档案管理意识

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工作是一项服务性的工作,在日常工作中十分容易被忽略。这可能是由于事业单位对档案管理还缺乏足够的重视,没有良好的档案管理意识,使得档案管理和档案监管的力度不够,并且也没有为档案管理工作提供必需的人力和经济支持,甚至一些事业单位没有将档案管理工作归入到年终工作考核中,这些因素都导致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工作受到阻碍。

1.2没有建立完善的档案管理制度

目前,我国大部分单位还没有建立完善、科学、全面的档案管理制度和规范,并且档案管理规范覆盖的范围也不是很全面,部分单位甚至没有一个档案管理的规范守则,使得日常的档案管理工作中缺乏执行标准和参考守则,从而使得档案管理工作变得繁琐复杂且杂乱无章,没有明确的档案存贮制度和档案回收方法也使得档案的查找和使用变得更加困难。同时,一些事业单位在档案管理方面也缺乏足够的执行能力,使得档案管理工作的实施缺乏权威性导致档案管理工作效率不高,管理人员的责任心不够强也使得档案管理工作出现管理职能上的空缺,阻碍了档案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1.3缺乏信息化的档案管理

计算机技术已经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为人类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便捷,近年来信息化档案管理的优势越来越加突出,他使得档案管理工作变得更加方便、快捷,极大的节省了人力、避免了资金的浪费。但当前一些事业单位还没有将信息化的管理技术全面应用在档案管理工作中,使得档案管理工作变得低效耗时,甚至对已有的电子档案也缺乏足够的监督管理,使得信息化档案管理工作无法正常的开展。

1.4缺乏专业的档案管理人员

档案管理工作不仅具有较强的制度性,同时也要求管理人员具有较高的专业素养和高水平的管理技术。对于档案管理人员来说,不仅应该具有良好的职业责任感还应具有较好的专业管理水平。但是目前我国的一些事业单位还没有专业的、固定的档案管理人员,有的单位还依靠其他部门的人员来兼职管理档案工作,这就使得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职责不够明确、无法随时随地的处理档案管理工作。并且有的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人员变动频率较高,将档案管理工作视为应付上级组织的检查,使得档案管理人员缺乏足够的管理知识、对业务不够熟练,从而使档案管理工作不能正常进行。

2.优化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制度的途径

2.1重视档案管理工作的宣传

通过各种途径宣传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制度的改革,如结合单位的具体档案管理情况通过报纸、杂志、网络等途径普及档案管理在事业单位人力资源开发方面的重要性等。人民群众通过一系列的宣传教育工作可以了解到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及其对社会服务的关键性,从而推动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的发展。

2.2重视档案管理制度的执行和制定

档案管理制度的制定是档案管理工作正常进行的基础,因此事业单位要重视档案管理制度的制定和执行。并且在对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制度进行优化时一定要注意对制度的落实,规范档案管理人员的行为准则,严格按照管理制度进行操作,同时建立相应的监督管理守则和绩效奖惩制度,促进档案管理人员自主的执行档案管理工作制度,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在工作中不断改进已有的管理制度使得档案管理制度变得更加全面和完善。

2.3加强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培训

新的档案管理形势要求档案管理人员必须同时掌握传统的档案管理技术和当代的信息化管理技术,所以我们必须建立专业水平较高的管理人员队伍以跟上档案管理制度的前进步伐,对档案管理人员进行定期的培训以增加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和档案管理知识。

人事档案管理制度篇10

关键词: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思路分析;具体对策

信息时代已经到来,随着信息化的发展,市场的竞争也变得越来越激烈,各个领域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得到稳定的发展,就要从自身的角度出发,人事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就是各个企事业单位应该考虑的重点,而且人事档案的管理水平也会影响企业的稳定运行。信息时代已经到来,将信息技术融入到人事档案的管理中,这样就可以减少人事档案的工作量,也可以最大限度的保证人事档案管理工作能够顺利的开展,因此一定要重视人事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

1 新时期人事档案管理还存在的问题

1.1 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制度不完善

在大多数的单位中,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主要是有专门的档案管理部门负责的,尽管有些单位已经制定了相关的制度,但是从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的方法和手段上来看却并不明确,并没有针对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制定相关的制度,或许者制定的制度并不完善,在这样的情况下,相关的管理人员在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的过程中就会变得随意,在没有制度的规范下,人事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就会变得比较混乱。而且有很多的单位也没有向着具体化、实际化的方向进行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制度的制定,有些职能部门在人事档案的收集上也存在着不规范的行为,这样也就导致了原本应该被纳入到人事档案信息管理中的资料和信息度没有得到有效的保存,这样在人事档案进行变动的时候,就会出现工作移交不清楚或者是档案资料丢失的现象。初次之外,档案目录的标准不统一,在这样的情况下,各个管理部门就会根据自己的习惯和理解来进行人事档案的录入工作,但是各个部门在管理的方法上并没有统一,也就导致了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存在着很大的难度,尤其是在查找的过程中,是极为困难的。

1.2 制度的落实不到位

我国各个企事业单位在不断的改革,在新的时期,各个单位都必须要具备完善的机构,而且各个单位在落实的过程中,必须要不断的对考核目标和规章制度进行完善,这是新时期对企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的基本要求。但是在这些制度在具体执行的过程中并没有取得相应的效果。各项信息化设置都已经达到了相关的标准,但是在执行的过程中,却没有达到相应的标准,在实际的经营活动中也没有充分的发挥着人事档案管理的基本作用。各个部门也没有在沟通上达到一致,在处理基本的业务的时候,还要处理一些公共服务,也为人事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带来了极大的难度。

1.3 档案管理人员的基本素质^低

人事档案的管理人员在档案信息化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是在人事管理的形势下,也缺乏相应的信息化管理人才,这样也就给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带来了安全性问题,从档案管理人员的角度来看,也无法得到信息化人员的基本要求,无法掌握相应的信息技术,在这样的工作状态下,信息的管理就会亮比较混乱,有些从业人员就会出现故意行为和操作失误的现象,而且档案管理的真实性也会出现比较严重的问题,风险性也极大。

2 新时期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方法

2.1 提高管理队伍信息化的意识与制度建设

人事档案信息化建设工作的顺利进行,必须要从根本上提升人事档案管理人员的基本素质,作为企事业单位一定要强化员工的信息化管理意识,加大信息化的宣传力度,还要提升员工对于档案信息化的意识,还要积极的对资料进行整理和收集。从制度上来看,要想最大限度的保证人事档案管理的信息化,相关的法律法规必须要完善,这也是最大限度的保证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的基础,法律有着约束性的作用,可以保证员工和企业的根本权益不受损害。但是在制定制度的过程中,必须要从公司的实际情况出发,提升了人事档案管理的信息化意识,要建立相应的管理机制,作为企业必须要不断提升人事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做好信息化人才的储备工作。

2.2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近几年来,很多企事业单位开始走上信息化人事档案的建设进程中,为实现人事档案信息化建设,首先就是要加强人事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基础。一方面,要强化档案库房的档案保存环境,为电子档案的保存与信息化的设备提供环境基础。针对新建的档案库房制定新的标准,加大其信息化的设备建设,针对已有的建房应着重其改造。对纸质档案的库房管理应保证温度和湿度以及防尘因素,为人事档案的保存提供良好的环境。对于信息化的档案,应加强对信息化设备运营要求的环境建设,对网络中心机房、服务器、电子档案库房等基础设施进行完善。包括一些基本的防静电设施、防磁等基本设施,更要完善防信息泄露以及保密技术等。而对已建成的库房和已有的纸质档案,一定要分区进行保存,做好功能型结构的改造,并逐步完善相应设施。其次,对于档案信息化建设来说,网络环境是非常关键的条件,很多企事业单位在这一方面做得还不够好,网络布线凌乱、设备共享度低、安全隐患多等现象非常普遍。所以,我们必须采取一定的科学措施进行改善。

2.3 对单一档案管理方式进行改革

档案管理工作发展至今,由单一的档案管理方式发展为多类型的综合档案。随着企事业单位的改革不断深入,传统的企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方式已经不能满足每天极速增加的人事档案数量。事实上,人事档案管理向信息化、网络化发展是未来的必然发展趋势,也必然是实现人事档案现代化的方向。所以,在实际的人事档案信息化建设工作中,应将现代化信息技术充分运用起来,切实从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等方面来指导档案管理工作,实现档案工作的现代化发展。同时,通过建立人事档案管理机制和责任机制、以及信息化建设机制,从多个方面共同规范企业的人事档案管理,促进信息化档案管理的建设。除此之外,还应加大对企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的现代化信息技术的投入,并加快现代化管理进程的发展,以充分发挥人事档案的实际作用。

3 结论

总的来说,对于企事业单位的人事档案信息化建设,应充分结合企事业单位的实际情况,通过制定相关信息化建设的标准与相关制度规范信息化人事档案建设,加强信息化人事档案建设的基础设施建设,同时,提高相关人员的意识和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水平,以推进企事业单位人事档案信息化建设的进程。

参考文献

[1]朱庆华.新时期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研究[J].办公室业务,

2014,2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