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骚赏析十篇

时间:2023-03-22 14:00:34

离骚赏析

离骚赏析篇1

一、多重境界的三维展示

简单地说,文章结构就是指文章在内容层次上的一种安排方式。通过一定程度上的内容划分对内容结构进行分析,这是对文章结构分析的简单理解。在进行文学研究时,就不仅仅是要对文章内容进行结构划分了。每一部文学作品都是由复杂而又多层次的结构组成的,我们每研究一部文学作品都要对它进行多方面的思考,不能过于简单化。应从不同的视角、不同的侧重点出发,来解析其价值,观察其所构成的不同地域风貌和文化习俗。由于文学作品具有这一复杂、多层次的特点,它不仅为我们提供了一定的观赏价值,还为我们提供了巨大的研究价值。

《离骚》具有复杂、多层次的结构特点。对《离骚》的结构研究应在传统的结构划分基础上进行改进、创新,突破其局限性,从多个方面着手,开发出多个视角,从而使文章的研究构成一个新体系。《离骚》结构鲜明。诗人将自己的真实生活经历写入其中,首先,诗人与自己的现实生活进行斗争,同时又有国破家亡的失意,我们能够从中体会到诗人自己的情感斗争。其次,诗人表达了自己的理想遭遇现实的残酷打击引发的情感然后,又将自己的情感进一步升华,表达出想去国却又终究不能离去的情感。

二、心灵力量的极致发挥

有位ト嗽经说过:“生命就是这样一种差异统一的能力。”在文章中,作者往往会将自己的情感加入其中,通过文字来表达自身的情感。不论是从字面含义看,还是从文章内涵看,我们都能体会到作者心灵深处的感受。文章如若成为一件艺术品,那它将会感染、去震撼人们的心灵。而这件艺术品,它不仅仅是各个部分的简单组合,更是一种相互依赖、相互依存的整体,我们将在其中得到更大的收获。伟大的文学、艺术或者哲学作品都能够带给人们感染、震撼心灵的效果,用具有凝聚力的结构来表达内心深处波涛汹涌的情感。如此一来,研究者就会形成学术上的一些不同见解,这对于进一步深化我们的文学研究有重要的意义。

例如,在我们将《离骚》的结构清楚地划分为四个部分的同时,我们也需要倒回去再看看作者的一些心路历程。作者为我们留下了一条线路,即先是被疏忽,然后到再次被疏忽,最后到自己疏忽,将祖灵界作为一个归宿。这条线路不仅仅是作者的一个人生经历,也是一个心。作者的心路历程又可以转化为另一条线路,即先是遭遇了一种失败,然后又遭遇了另一种失败,紧接着我们还可能看到胜利的曙光,但最后作者主动地选择了失败。作者放弃了一种成功,却又获得了另一种成功,这让读者的心灵受到了极大的震撼,同时也相应地产生了一些疑虑。

三、辩证思维的深层驱动

在我国,文学作品的思维问题一直是一个比较有争议性的话题。思维有很多种,如形象思维、情感思维、逻辑思维,等等。当这几种思维形成对立的情况时,我们对文学作品的研究就会受到相应的质疑和挑战。在一般的诗歌当中,很难发现相应的具有连环性的因果关系,一般的抒情诗当中更是绝无仅有的。在形象思维和情感思维当中,我们所能了解到的是一些让事物得到发展的表层的关系,而我们自然需要更深层次的一种关系。因此,我们更应该运用辩证的逻辑关系来对诗歌进行鉴赏和分析研究。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看似矛盾,实则是在一定程度上相互统一的两种思维,它们都在不同层次中起着不同的重要作用。

例如,在之前的心灵升华的赏析中,我们能够看得出作者所表现出的心灵情感的变化已经具有非常鲜明的连贯性。在一条心灵线路中可以看出我们的分析研究并未结束。在辩证的逻辑思维中,作者运用否定之否定的逻辑关系,运用一种螺旋式的上升结构进一步升华了文章的逻辑性。我们从中可以看出,在运用形象思维、情感思维和逻辑思维分析研究诗歌时,并不是相互对立的,在一定程度上我们应该将它们结合起来对诗歌进行进一步的鉴赏和分析。这种逻辑思维是一种更深层次的思维,而这种思维方式也是具有推动力的思维方式。

离骚赏析篇2

关键词:古代文学;作品;改革;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3-0123-03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以下简称作品选)课程为高等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学生专业必修课,是中国古代文学史课程的进一步深入和提高。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在熟悉并掌握一定数量的古代文学作品的基础上,培养学生阅读、鉴赏和分析具体作品的思想内涵和艺术特点的能力,提高他们的文学鉴赏水平。由于本课程是中国古代文学史的后续课程,是对该课程的丰富和完善,而且选本中大部分篇目学生在中学阶段或文学史课程中都涉及过,那么如何处理好本课程与文学史及中学选文、文学史例文的关系,如何在有限的教学时数中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使学生的文学鉴赏水平得以真正提高,是上好这门课首先要解决的问题,也是深化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命题。

一、明确教学思路,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教育教学理念直接影响着教师的知觉、判断,进而影响其教学行为。具有明确的教学思路和清晰的教学理念是上好一门课的前提和保证。根据作品选的课程特点和教育教学目标要求,在讲授过程中,我首先明晰并处理好以下几层的关系:

1.关于与文学史的关系。作品选读是文学史的后续课程,讲授时一定要体现出连续性。其目的,一是回顾文学史中的重要问题,不至于使其被淡忘或生疏。二是为将要讲的作品做铺垫。如讲《逍遥游》之前,一起回顾《庄子》文学特征中“三言”并用的表现形式,了解《庄子》散文多以寄托的方式析理和上至天,下至地,随目所见无所不取,一片天机烂漫的“恣肆”、“恢诡谲怪”之风。有了这样的铺垫,在分析《逍遥游》时,才能更好地悟解其寓言的含义,更好地辨析其事例、说理中重言前后的差异,以及片断与片断的跳跃间难寻的意脉。讲乐府名篇《陌上桑》前,先从是否可以歌唱的角度,将汉代诗歌分成诵赋和歌诗两类,从而梳理出汉代诗歌由汉初流行的楚歌向以娱乐为主的新声流变的轨迹。进而分析促进这一变革的原因,是汉帝国的统一强盛和社会经济的繁荣,以及多民族文化融合为新诗体产生注入的活力。有了这样宏观的背景,对作品的解读就会不局限于作品本身,而是彰显出其透显出的时代内蕴。另外,文学史课程学时有限,对于一些内容不能完全展开,那么作品选课正可以是个补充。如在选讲魏晋南北朝辞赋名篇――王粲《登楼赋》时,可以先把骚体赋这一体式的渊源流变加以梳理,再与原初的屈骚和汉代骚体赋加以比较进行分析,同时对其在文学史上的典范意义进行评定。

2.关于与中学选文、文学史例文的关系。作品选教材中百分之九十以上篇目都是中学学过或文学史课程中涉及过的作品。那么如何才能突出作品选课的课程特点,使学生获得与以往学习中不一样的收获呢?我认为重点篇目讲全、讲透,熟篇讲出新意既是对教师教学水平的更高要求,也是实现上述教学目标的关键。如像《离骚》、《逍遥游》、《项羽本纪》中学、文学史都讲过或涉及过。但中学所讲均为节选:《离骚》、《逍遥游》都是只选取第一部分;《项羽本纪》选“鸿门宴”一节。而文学史课涉及到这些篇章时也只是作为例文为所讲内容服务。那么对于这些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作品,在作品选读课程中就要讲全、讲透,以体现它们各自的特征和地位。如作为中国古代第一首政治抒情长诗,对《离骚》的解析重在对其情感脉络的梳理。通过勾勒出屈原禀赋美好,满怀理想,遭群小排挤,君王疏远,理想受挫,退而自修――就重华陈词,坚定了信念,明白过错不在自己,而是不遇时,无明君――上天寻求遇合之君、理想同志,以失败告终――向灵氛、巫咸求告,劝他离开楚国,到理想国度实现人生目标――周游四方,但最终不可能离开楚国,陷入极度悲痛――在进退艰难、矛盾难解之时唯有从彭咸之所居这一情感脉络,使学生深切地体会到,这是一首屈原用血泪凝成的诗篇。它把作者一生所有理想、追求、痛苦、挫折、矛盾尽情表现出来,因此说它达到了抒情诗的最高境界。熟篇能否讲出新意更是这门课成功与否的关键。像《陌上桑》、《行行重行行》这些篇目,同学们很熟,甚至能够背诵。但它们确实又是汉乐府和文人诗的精品,不可回避,而且其影响力和典范意义又很明显。对于这种情况就要把篇章的讲授放在汉代诗歌创作,甚至中国古代诗歌发展进程中去解析。如关于《陌上桑》我设计了“好女”与时代基调、“采桑”与桑间濮上传统、“夸夫”与汉乐府叙事特征三个问题作为切入点,以对此篇的主题特征、历史文化蕴含及其带有汉乐府叙事特征的不求细节真实与情节完整,突出对理想特征的描绘及夸张、排比与铺陈等手法进行总结归纳。而《行行重行行》篇的分析重点则放在其内蕴阐释上。通过其与《诗经》相思伤别类作品的比较,得出其并非传统题材的重复,而是增加了更为深沉的内容,即人生短促的生命意识的结论。同时再结合儒家诗教传统引导学生讨论,为什么说《十九首》中男女相思之情等世俗情怀的袒露,为文人抒情诗创作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这样一个贯穿中国古典诗歌发展脉络的问题。

这样以选篇为基点,再深入到本阶段诗歌创作乃至整个诗歌发展进程去理解、分析该诗作价值地位的方法,会使我们的作品选课程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二、加强教学实践,锻炼学生自学能力

1998年10月,在巴黎召开的世界高等教育大会通过的大会宣言《21世纪的高等教育:展望和行动》中指出:“在当今日新月异的世界,高等教育显然需要以学生为中心的新视角和新模式。”[1]作品选课程教学大纲涉及选讲篇目很多,而教学时数有限。因此,只靠课堂上的学习是远远不能满足或实现教学目标的要求。而充分加强实践教学,突出学生的中心地位,锻炼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是解决这一难题的有效途径。

1.课堂讲授与学习探究相结合。古人云:《诗》无达诂,文学作品的解读不同于科学计算,它没有一个固定的结论,而是根据鉴赏者身份、经历、情感、水平的不同得出各异的认识。因此,在课堂讲授中,我设置一些有争议或需要深入研讨的问题,让学生通过课下查找资料和讨论交流的方式,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诗经・东山》篇写的是一位久从征役的士兵在归途中思家的诗,属于《诗经》战争与徭役诗的范畴。而《诗经》这类作品在情感趋向上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思乡怀归,据此,我设置了“《诗经》中的征战诗为什么多表现思乡怀归主题?”这样一个问题。屈原的《离骚》“是屈原在政治上遭受严重挫折以后,面临个人的厄运与国家的厄运,对于过去和未来的思考,是一个崇高而痛苦的灵魂的自传”。[2]同时,屈原又是我国著名的爱国文人,因此在梳理《离骚》篇情感脉络的基础上,设置“如何理解屈原的爱国精神?屈原的爱国与后代有什么不同?”这样的思考题,请同学讨论交流。通过讨论使学生能深入理解到,《诗经》战争徭役诗中多思乡恋土情感的表达,是与周人以农业为主的社会生活和在此基础上生成的以家庭为核心的生活观念相关。屈原能把自己真正和整个国家融为一体,与当时楚国还仍然保留着较强的封建宗法意识有关。这种极强的家族血缘意识,使氏族成员对自己国家的眷恋,远远超出于一般公民对国家的情感,也使屈原永远也不能把自己和楚国分开。楚国就是他的家,楚国的生命就是他的生命。这种把自己和国家完全融为一体的爱国主义精神,在中国历史上的确是没有第二人的。有了这样的讨论和交流,同学们就会达成一个共识性的理解,即今天我们学习屈原的爱国主义,并不是说要像他那样去爱楚国,而是要像他那样,执着于对我们今天的伟大社会主义祖国的爱,对今天的中华民族大家庭的爱。因此,探究式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个体或小组学习的目标更明确。这对于深化篇章的理解、锻炼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同样是大有裨益的。

2.课堂精讲与学习指导相结合。为了既突出讲授重点,又涵盖大纲内容,同时锻炼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我采用了课堂精讲和学习指导相结合的形式。精讲即教师利用课上的时间对重点篇目及具有典范意义的篇目进行深入阐析,以使学生了解并掌握分析不同文体样式和题材作品的方法和途径,掌握分析鉴赏文学作品的技巧。学习指导即是对大纲中其他篇目采用发放学习指导材料的形式,以学生自学为主。所下发的学习指导材料包括了选篇的主旨、思想蕴含、艺术表现特征、思考题、参考书目等内容,这既保证了学生对作品的特点和价值有明确的认知,同时,也可引导他们在拓展阅读或思考探究中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三、改革考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多途径又具实操性的考评方式,是激发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保证。根据本课程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水平,我采用了个人平时成绩和小组集体成绩相加两种考评方式。个人平时成绩意在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这包括课堂上对所留思考题回答的踊跃和准确,也包括展示个人学习水平的知识竞赛。如对于魏晋南北朝和唐代诗歌,学生熟悉度较高,自学起来也比较容易,我设置了在规定的时间里背写一个时代诗歌的作者、诗名、诗意的竞赛内容,以写得最多最准者为胜。这样的方式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取胜愿望,同时,也使学生对作品的掌握程度得以提高。合作、探究能力的提高对现代学生而言也是诸多学习能力中的重要环节,因此,我尝试将激励机制与群体互动方式引入教学,以激励学生为团体荣誉而努力。对此,我将班级中的同学分成学习小组,根据大的主题要求,让每组自定题目、自做策划方案、自行准备,同时,由学生推举出主持人、评委、计时、计分等成员,在课堂上集中展示汇报各组的学习成果。如在“走进司马迁,重读《史记》”实践教学活动专场,各小组分别设置了一站到底――《史记》知识竞猜;对话史哲;“鸿门宴”新片会;“渑池会见”新片会;司马迁与《史记》专题学术研讨会;《史记》原稿考古发现新闻会;关于司马迁民族观的形成;史记中女性人物形象纵横谈等主题活动。各组成员积极准备,实践教学活动现场精彩纷呈。他们采用的知识竞赛、新片、新书、学术研讨等形式,再辅之以现场表演和场外录像,丰富了教学内容,也使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得以创新。同时,让学生评委进行点评,并为每小组打分的活动设计,也使学生个人潜力和集体荣誉感都得到了充分的展现。

总之,明确的教学理念和思路,强化的实践能力训练,多渠道的考评方式,是我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课程教学与改革过程中的实施方略,也是本门课程获得良好教学效果的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

[1]李嘉曾.“以学生为中心”教育理念的理论意义与实践启示[J].中国大学教学,2008,(4):54.

[2]章培恒.中国文学史[M].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144.

离骚赏析篇3

楚江湄,湘娥乍见,无言洒清泪,淡然春意。空独倚东风,芳思谁寄?凌波路冷秋无际。香云随步起。谩记得、汉宫仙掌,亭亭明月底。

冰弦写怨更多情,骚人恨,枉赋芳兰幽芷。春思远,谁叹赏,国香风味?相将共,岁寒伴侣,小窗静,沉烟熏翠袂。幽梦,涓涓清露,一枝灯影里。

【前言】

《花犯·水仙花》是宋代词人周密的作品,是一首咏物词。词人借咏水仙花表现自己高洁的情操,上片融神话传说写水仙不同凡艳的清姿与高洁的人品,下片抒写对水仙的悼惜之情及赞美水仙耐寒的品性,寄寓着词人自己的主体人格。

【注释】

⑴花犯:词牌名。周邦彦自度曲。“犯”:意为“犯调”,是将不同的空调声律合成一曲,使音乐更为丰富。

⑵楚江,楚地之江河,此处应指湘江。

⑶湄:河岸,水与草交接的地方。

⑷湘娥:湘水女神湘妃,舜二妃娥皇、女英 。相传二妃没于湘水 ,遂为湘水之神。此处喻水仙花。

⑸乍见:忽然看见;猛一见。

⑹芳思:美好的情思。

⑺凌波:本指起伏的波浪,多形容女子走路时步履轻盈。

⑻谩:徒,空。

⑼汉宫仙掌:汉武帝刘彻曾在建章宫前造神明台,上铸铜柱、铜仙人,手托承露盘以储甘露。

⑽亭亭:直立的样子;独立的样子。

⑾冰弦 :指筝 。《长生殿·舞盘》;“冰弦玉柱声嘹亮,鸾笙众管音飘荡 。”此处喻水仙。

⑿骚人:指屈原,其有《离骚》赞兰芷芬芳。后亦泛指诗人,文人。

⒀芷:草本植物,开白花,有香气。

⒁国香:指极香的花,一般指兰、梅等。亦用于赞扬人的品德黄庭坚《次韵中玉水仙花》:“可惜国香天不管,随缘流落小民家”。此指水仙。

⒂岁寒:指岁寒三友,指松、竹、梅三种植物。因这三种植物在寒冬时节仍可保持顽强的生命力而得名,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高尚人格的象征,也借以比喻忠贞的友谊。

⒃沉烟:指点燃的沉香。

⒄翠袂:喻水仙叶。

⒅幽梦:隐约的梦境。

⒆涓涓:细水缓流的样子。

【翻译】

那清秀的水仙花高洁无比,仿佛是楚江江畔满含幽怨的湘妃,她默默无言洒下清泪点点,透出春意清新淡然。独自空倚春风,满怀心序芳情向谁托寄?又踏着水波盈盈走来,一路上秋色凄冷,茫茫无边。随着她那轻盈的步履,升腾起香云香气。我还依稀记得,她正像捧着承露盘的金铜仙女,在明月下亭亭玉立。

我仿佛听到她弹奏起琴瑟冰弦,更多情地抒写着心中的哀怨,屈原抒发牢骚怨恨,徒劳地将芳香的兰草幽洁的白芷歌叹,竟忽略了多情的水仙。水仙含着悠远的春意芳意,谁来欣赏叹惜这天姿国色的风味?我将把水仙作为岁寒之友结成友伴。小窗儿明净,沉水香缕缕轻烟将她的翠袖熏染。从幽迷的梦境中醒来,只见一枝水仙沾着点点清露,独自立在灯影里。那情味,更令人意远神迷。

【赏析】

《花犯·水仙花》是一首咏物词。它所吟咏的是水仙花,突出其风神韵致。开头即以湘妃比喻水仙,来写水仙的芳魂玉魄。“凌波”、“香云”“仙掌”,极力状写水仙飘逸高洁的品性。由一“怨”字为水仙传神写态,借咏水仙寄托遗民之恨,其情无限缠绵,以淡语写深情,回味无穷。

上阕主要描写水仙的绰约风姿。起三句“楚江湄,湘娥乍见,无言洒清泪”。水仙种于布小鹅卵石的水盆中,叶丛中挺生花茎,上开白色带黄的伞状花。根茎色白如玉,茎叶初生含绿色,上面也渗些水,便使人觉得浴露凌波,为之神爽。水仙这冰清玉洁的样子,便如湘江边上,湘水女神娥皇、女英凌波现身一样,仿佛还在无言地落泪。下句说“淡然春意”。水仙花生于冬春之交,含有淡淡的春意,淡然也就是不粘滞于尘事,不着意于色相。

“空独倚东风,芳思谁寄。”作问语,是从鉴赏者角度写的。水仙独临东风而立,美好的情思寄托给谁呢 ?自然是无所寄托的;拟人则是高洁难有知音。“凌波路冷秋无际,香云随步起”,湘娥凌波微步,带起香云 ,描写水仙在水中的倩影。《洛神赋》有:“凌波微步,罗袜生尘”句。虽然不是秋天但凌波的水仙散出无限轻冷的寒意,在春天气氛中给人以秋感。高观国《金人捧露盘·水仙花》:“有谁见罗袜尘生,凌波步弱,背人羞整六铢轻”,却嫌着色相。上阕结尾两句:“谩记得、汉宫仙掌,亭亭明月底 。”看她凌波微步,观者的思绪不禁随之飘远,想起汉宫前捧承露盘的金铜仙人在明月下的亭亭玉影。

离骚赏析篇4

摘 要: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是实行新课改后对高中语文教学的要求,但目前高中传统文化教学存在诸多问题。主要以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为例,探究高中语文教学中中国传统文化的教学途径和具体措施。

关键词:高中语文;传统文化;学习兴趣

继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责任和使命,也是促进中华民族文化发展的主要途径。为了实现我国“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高中语文教学要做好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任务,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加强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能力和鉴赏能力,从而实现高中语文教W中开展中国传统文化教学的目的。

一、高中语文中传统文化教学的意义

语文教育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内容延伸,对人精神领域的“深”和“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新课标中已经明确提出的人文素养包涵的内容:“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情感、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显而易见,利用传统文化来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是目前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也是国家对“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策略,从而促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发展进程。因此,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要重视传统文化的熏陶感染,使其与教师的人文素养相通,不断拓展传统文化的宽度、深度、精度,从而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细度与高度,实现高中语文教学的目的。

二、高中语文教学中中国传统文化教学的有效途径

1.完善教材内容

完善针对传统文化教学的教材内容是提高传统文化教学有效性的前提条件,编写或是使用较为科学、系统的教材会使传统文化教学有理可依,打破了以往传统文化教学中存在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对教学有效性的限制,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顺利开展教学活动。在编写传统文化教材时,编写人员要坚持求“广”不求“深”的原则。例如传统文学《易经》中的“先天八卦图”和“阴阳五行”这样高深的知识就不适合高中生学习。但是在人教版教材中的《离骚》《赤壁赋》等具有文学代表性和历史代表性的传统文学,难易程度适中,很适合高中阶段的传统文化教学。教材内容要有层次性,由易到难,深浅适当,循序渐进。例如传统节日、《静夜思》《咏鹅》等过于简单的传统文化不适合高中阶段的学生,编写内容时要避免过于简单或是过于复杂。另外,要选择与高考相关的内容,例如,传统的服饰文化或是古玩文化这样和高考没有太大联系的内容不适合高中传统文化教学。教材内容的大纲主要是成语故事、格言家训、经典古诗文、百家经典选集等等,选择适合的教材内容,可以让学生易于理解和掌握传统文化知识,并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2.以课堂教学为中心

在高中阶段的中国传统文化教学中,由于高中语文教育的属性和高考因素,传统文化的教学要注重学生的语文水平和人文精神的培养。因此,传统文化教学要以课堂教学为中心,全面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并通过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传统文化中人物精神的学习,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塑造学生的人文精神。例如,在人教版语文教材《离骚》中,讲述了屈原一生对政治理想的抱负,并深刻抨击了当时的黑暗势力。教师可以透过课堂上《离骚》的教学内容,为学生分析屈原的性格特点和个人事迹,使得学生更容易理解《离骚》中蕴含的深刻含义和主题思想,让学生感受屈原不向恶势力低头的不屈精神和至死不渝的爱国情怀,激励学生学习先人不屈的精神和优良的传统美德,从而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另外,教师在传统文化的课堂教学中,可以引入情境教学方法,对传统文化作品中的历史故事进行解构故事情节,编写剧本进行分角色扮演。例如,在人教版语文教材《鸿门宴》中,教师可以提前布置学生制作剧本,并对刘邦、项羽、范增、张良等主要人物进行角色扮演,在课堂上布置一场“鸿门宴”的谍战大戏,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教师还可以让学生整理和识记名人名言,让学生感受名人名言中优秀的传统文化内涵,引发学生座右铭的形成。

本文通过对高中语文教学中中国传统文化教学的分析和探究,让我们知道了目前的高中传统文化教学存在两个明显问题,一是教师对传统文化教学的不重视,二是由于教材过于复杂,导致学生对工具书的依赖性很大。对此,本文从完善教材内容和提出课堂教学有效方法两方面解决以上问题,从而加强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能力和鉴赏能力,实现高中语文教学中中国传统文化教学的目的。

参考文献:

离骚赏析篇5

近年来,新课改的春风带给我们清新扑面的感觉,正如崔永t教授所说“变革课堂就是让学生的学习增值”,也就是保障每一个学生与生俱来的学习权,这也是新课程的出发点和归宿。

基于此,在教学方式的转变上要实现四大转变:一是变教师灌输知识为引导学生自己省悟知识,二是变教师发问为诱导学生提出问题,三是变题海战术应试训练为指导学生应用所学解决实际问题,四是变强制性教学管理为科学、民主的人本化管理。一句话,就是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并不排斥教师讲,而是主张教师“精讲”,有利于培养学生主体性、创造性地讲,在课堂教学中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学思案”这一载体走进了语文课堂。虽然在实际教学中,课堂教学模式百花齐放,但关注学情是我们不变的坚持。总的理念就是“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让效果好起来”。

接下来我从四个方面谈谈学思案的引入提高了教学的有效性:

一、课前预习的有效性

一直以来,学生对语文的漠视几乎从未改变,老师布置的预习内容学生要么浮光掠影地看一下,要么直接忽略,所以每一节课学生几乎都是以“零预习”的状态走进课堂的,这样的课堂有效性势必大打折扣。

“学思案”的引入将预习落到了实处,学思案分为五大板块,其中“我学我记”、“我学我问”和“我学我思”三个板块是课前预习内容,“我学我用”和“我思我疑”两个板块是课后巩固内容。

其中“我学我记”板块注重基础知识的落实,“我学我思”板块注重对课文内容的落实,“我学我问”板块是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这样三个板块的预习内容就使得学生预习真正有效起来。

这是教师要下功夫的地方,精编“学思案”会大大提高课堂的有效性。

根据《离骚》这篇课文的特殊性,“我学我记”“我学我思”这两个板块设置如下内容:

我学我记:

(一)了解屈原和楚辞

1.简介屈原生平

2.简介楚辞

3.小结

我国诗歌传统――①《诗经》代表着现实主义;②《楚辞》代表着浪漫主义。合称“诗骚”,或者“”。

(二)解题

1.简介写作背景

《离骚》作于公元前305年左右,即屈原被楚怀王流放汉北后的两三年中。怀王16年,屈原因草拟宪令,主张变法和联齐抗秦,被内外反对力量合伙陷害而失左徒之职,又因多次上疏,终被流放。

关于《离骚》的创作缘由,司马迁在《史记・屈原列传》中引刘安《离骚传》说:“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又说:“屈原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屈原的“忧愁幽思”和怨愤,是和楚国的政治现实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离骚》就是他根据楚国的政治现实和自己的不平遭遇,“发愤以抒情”。由于其中铺漫曲折地抒写了诗人的身世、思想和境遇,因此也有人把它看作是屈原生活历程的形象记录,称它为诗人的自传诗。

2.解释“离骚”

离――通“罹”,遭遇;骚――忧愁。遭遇忧愁,抒发心中感慨。

(三)基础知识识记

1.给加点的字注音

苗裔 孟陬 揆 肇锡余 扈辟芷 汩搴 o骐骥驰骋

2.重点句子翻译

(1)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

(2)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

(3)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

(4)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5)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

3.背诵名句

(1)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2)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3)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4.我学我思

(1)你认为屈原追求的理想是什么?请结合具体诗句赏析。

(2)诗人诉说自己美好的出身,是在炫耀自己吗?谈谈你的理解。

(3)《离骚》中写了很多香草树木,结合本文看,诗人有什么寄寓?

(4)作为现代中国的青年学生,你如何看待屈原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以上内容学生要通过课前自主学习来完成。因为有了这个载体,改变了以往学生由于对语文的不重视而没有预习走进课堂的现象,大大提高了预习的效率。

二、教学内容选择的有效性

顾泠沅教授通过调查研究指出,影响学生学业成就的三大因素之一就是“合适的学习时间和有效的学习体会”,所以在课堂上鼓励教师少讲精讲,那么其内容源自哪里呢?主要源自教师批改“我学我记”和“我学我思”中学生仍存在的问题和学生在“我学我问”中提出的有价值的问题(有些简单的不具有共性的问题教师直接在“学思案”中给予回答或面授)。而且通过批改教师会发现哪部分内容对学生来说是薄弱点,在课堂上要重点强调。

比如“我学我记”板块中重点句子的翻译中,第(2)、(5)小题学生普遍翻译不准确,“我学我思”板块的第1、3题学生的理解不到位,这就给课堂提供了最真实有效的信息,教师在有限的课堂四十分钟内就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课堂教学,实现课堂教学的最大优化。这样选择教学内容就有详有略,学生不会的详讲,学生会的就略讲或者不讲,因为源自学情所以课堂变得更加有效。

三、教学流程安排的有效性

在教学流程的设计中,既要考虑课堂的完整性和流畅性,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更加注重学生的学习情况,灵活处理各种生成情况,所以个别环节会由学生来完成。

如这就是屈原一生执着追求的理想,你觉得能实现吗?屈原认为能实现吗?依据源于文本。这一环节比较简单,主要在前一个环节理解屈原的理想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筛选、整合文本信息,重点在对“内美”和自我修养自我价值两方面,从而引出内外兼修是屈原对自己的高度自信,这既是他实现美政理想的原动力,又是他的悲剧根源。

整堂课的流程就是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完成的,既有像这个例子一样鼓励学生自由讨论、自主探究的环节,又有教师重点参与点拨的环节,课堂最后还会留出一定的时间给学生提问答疑,如果仍有问题则写在“我思我疑”板块中上交。

不论采用哪一种教学流程,都是从学情出发,而“学思案”的引入,使我们对学情有了更真实准确的把握,更有利于有效的课堂流程的安排。

离骚赏析篇6

语文作为基础学科,对于培养高中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品质具有重要意义。“学语文,就是学做人”,叶圣陶先生曾简明扼要地概括了语文与德育之间的关系。中国自古就有“文以载道”“文因道存,道以文显”的说法,“文”和“道”是不可分割的。德育因素在语文学科中并非是直接的,但它往往借助于文学形式间接地表现出来。文学作品是语文教学的内容,学生通过学习课文、分析人物形象、理解作品思想内涵,受到情感意志等方面的陶冶,从而无形之中完成人格的塑造。

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是语文课程教育的基本要求、基本任务。语文学科对学生德育,具有得天独厚的的优势,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离骚》一文隐含的德育主题

古诗文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璀璨明珠,是前人的思想文化的结晶。学习古诗文,不仅能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而且还能激发爱国情感,陶冶他们的道德情操和审美情趣。《离骚》作为中国古典诗文的杰出代表,不仅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其蕴含的人文精神与德育作用是值得我们深入探讨的。从人教新课标版的选文来看,结合教学实践,可以归纳出这些德育主题:

1、热爱祖国的品质,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这是《离骚》的主题,也是屈原人格中最突出的特点。作为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志士,屈原爱祖国爱人民、坚持真理、宁死不屈的精神千秋万世同日月争辉,感召着无数中华儿女在国家民族处于危难之际浴血奋战以身报国。“爱国”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个人层面的第一要求,也是德育的主旋律。因此,爱国主义教育是学科教学中渗透无痕德育的重中之重。

2、辩证的唯物主义历史观

辩证看待屈原爱国忠君的行为。在教学过程中要全方位、多角度地评价历史人物,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方法相结合,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屈原生活的时代距我们已有两千余年,他的作品必然带有历史和阶级的局限性。要科学和全面地分析研究《离骚》思想倾向。同是爱国,不同时代和不同历史条件下就存在着一定的历史差异性。一是“国”的概念问题,处在列国分立纷争的春秋战国时代的爱国,很难与我们当今的爱国同日而语。二是在漫长的奴隶制和封建制社会,君主与国家几乎是同义词,导致过去时代的爱国与忠君难以分辨。三是旧时代的爱国者在国破君亡之时,往往采用杀身成仁来自我了断,从表面上看是至死不渝,究其深层次原因则可能是腐朽的名节观念。

3、树立目标,刻苦学习,提高修养

屈原在“纷吾既有此内美兮”的情况下,又坚持美政的理想,“朝搴o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刻苦自励,提升自我,这对高中生树立目标和刻苦学习都有一定的激励作用。

4、创新精神

从政治层面上说,屈原敢于变革,提倡美政,敢于打破不合理的旧制度;从文学的层面上看,他继承《诗经》的优良传统,结合楚地方言,开创了楚辞新诗体,对后世文学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作为一个伟大的诗人,屈原的出现,不仅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集体歌唱到个人独创的新时代,而且他所开创的新诗体楚辞,突破了《诗经》的表现形式,极大地丰富了诗歌的表现力,为中国古代的诗歌创作开辟了新天地。

5、自尊自爱,诚实正直

“沉思高举洁白清忠”,屈原出淤泥而不染,不与小人同流合污,怀瑾握瑜,为人正直。“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即使别人不了解他,他也依然坚持自己的操守。其高尚品德为后人所敬仰。

二、在《离骚》教学过程中渗透无痕德育要把握六个环节

1、合理设定教学目标

首先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定位上,就应该明确:通过学习和鉴赏《离骚》诗句,体悟诗歌中“香草美人”的意象,总结主人公的形象特征,学习屈原追求美政、忧国忧民的高尚品德。

2、作者生平及写作背景介绍不可或缺

屈原为实现楚国一统诸侯的大业,对内变法图强,对外联齐抗秦,使楚国一度出现国富兵强、威震诸侯的局面。但由于屈原的改革触动了楚国腐朽贵族集团的利益,屈原遭到群小诬陷和怀王疏远,最后被顷襄王流放江南,辗转流离于沅、湘之间。《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作品深刻揭露了楚国政治的黑暗、楚国贵族集团的腐朽和楚王的昏庸,表现了他坚持“美政”理想、“虽九死而犹未悔”的斗争精神;同时表现了他忧国忧民、矢志不渝的爱国情怀。这里通过对当时社会背景和屈原生平的介绍,激发学生想要进一步了解屈原的欲望,同时也使屈原这位忠贞不渝的爱国者形象也在学生心中留下一个较为完整的印象。

3、充分利用诵读法这一语文学习的基本手段

教师示范背诵,学生集体朗诵。在朗读过程中,注意朗读准确,通过反复诵读,进入诗歌情境,对于情绪激昂的地方要读出抑扬顿挫,如“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乎此度也”“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等。诗人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对人民苦难的深切同情,对国家命运的无比关切,对奸佞小人的严厉呵斥都要读得有声有色。通过诵读,既加深了对必考篇目的记忆,又对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怀和坚韧不拔的意志有了更加深入的体会。

4、通过细节探究深入理解文章内涵

设置一些细节性的问题加以剖析,如:诗歌开篇强调自己的先天禀赋,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诗人感到流年似水后又是怎样做的?“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在行文上有何作用?“岂余身之惮殃兮,恐皇舆之败绩”两句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通过对这些问题的设置,让学生真正读懂诗歌,理解屈原的爱国情怀和政治理想。

5、引导学生进行全面的、辩证的人物形象分析

屈原的人物形象分析,是本篇学习的重点之一。应引导学生在全面了解屈原的情况下,对其人物形象做具体的、一分为二的全面的分析。屈原出身显赫、自尊自爱、品德高尚、才能卓著、勤于修能、追求真理、忧国忧民、洁身自好、怀才不遇、忠君爱国、嫉恶如仇。他具有远大的政治理想和不向黑暗现实妥协的斗争精神。然而就屈原一生的政治表现和刚烈的性格来看,他并不是一个十分成熟的政治家。先求适应再求发展,是任何政治家实现抱负的第一要义。屈原在心理上有以自我为中心的倾向,遭遇困顿时过于苛责环境,而没有从自身找问题。他性情严厉、因此孤独无友。这些弱点是导致他在政治上难以成功的内因。

6、通过开放性探索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和人生信念

一是对屈原投水自尽的探讨。通过这个问题的探讨,让学生学会以正确的眼光看待历史问题,同时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死观,积极乐观,热爱生命。应明确:屈原有着强烈的爱国之情。然而,就算他出身贵族,他的理想也只有在君王支持下才能实现,他的高洁的节操只有君王帮他力排众议时才能保持,当君王不赏识他,他便失去了支撑的柱石,屈原的自沉是黑暗的政治环境下的无奈之举。从另一方面来看,屈原虽遭楚王放逐但楚国人民并没有抛弃他,他自感理想无法实现便抱石沉江,他的心理有其冲动和脆弱的一面。战国时期,有许多政治家如苏秦、吴起、张仪等,离开故土后反而有更大的作为。屈原应坚强地活下来,因为活着便有希望。屈原的行为启示我们要坚定理想信念,不随波逐流,如果像“墙头草”一样“随风倒”,人生就会失去方向;但如果改变不了环境那就应该积极地改变自己,生命高于一切,要坚信“车到山前必有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离骚赏析篇7

【关键词】高中语文 古典诗词 情感教育

一、高中语文古典诗词教学中情感教育不到位的原因

1.语文课堂教学过于呆板和功利

受到高考的应试压力影响,不少高中语文教师教学古典诗词的方式显得呆板单一和过于功利性,一定程度上扼杀了学生们学习古诗词的激情。有的高中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时,非常重视讲授古典诗词的考试重点,重视其工具性的特点,却忽略了古典诗词蕴含的深刻的人文性,把那么美的古典诗词分析成了一句句重难点的文言句子、古今异义、词类活用、句子翻译等等。同时,在教学的方式和手段上缺乏灵活性,总是简单地进行逐字讲解,教师在台上“滔滔不绝”,学生在台下低头“快快抄写”,把古典诗词的鉴赏课变成了文言文的读写课,课堂气氛沉闷,学生也变得功利和浮躁,难以体会古典诗词的情愫。

2.忽视了高中生与古代作家间的时代距离

古典诗词虽蕴含深刻,但由于时代久远,那种时代的“代沟”就横亘在高中学生与古代作家间。无论是作品的形式,还是内容的表达,都会给现代的高中生带来一种距离感,一种陌生感,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往往不能简单、直接地理解作家所处的时代背景和人生经历,更难以直接明了作家通过作品所表达的情感及为何要表达这种情感的缘由。同时,古诗词的字面理解、押韵对偶等方面对高中生来说,都是较难理解的,障碍较多。这本就需要高中语文教师在教学时进行精心的引导,但仍有不少教师却忽视了这个问题,导致学生不能真正理解作品的情感表达。例如,在教学《离骚》这首楚辞时,虽然《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也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长的一首浪漫主义的政治抒情诗,但由于“楚辞”兴起于战国时期,年代久矣,这样的“楚辞体”、“骚体”对高中生来说很是陌生,理解起来也有障碍。如果教师在课堂教学的时候没有加以注意和恰当的引导,对于课文《离骚》节选部分的学习,学生是难以真正理解和体会到诗人自述身世、品质、政治理想及自己的忠诚不为君王理解的苦闷之情,表现了屈原坚持“美政”、至死不悔的高尚节操,抒发了诗人忧国忧民、献身理想的爱国情感的。

二、将情感教育有效地渗透到高中语文古典诗词教学的策略

1.提高教师个人教学专业素质

高中语文教师要有效将情感教育渗透到高中语文古典诗词教学中,作为古诗词情感教育的实施者,就不能单靠空洞的说教,还应该有扎实的教育教学专业技能,良好的个人教学魅力,要深入钻研教材和教学资料,挖掘阅读教材中更深层次的情感因素。同时,教师要灵巧地借助自己的引导,为学生与古典诗词间搭建一个良好的桥梁,让学生们可以真正地接触到那些经历了时间洗礼的璀璨的古典作品,丰富学生们对古典诗词的知识信息,感悟其中所包含的情感。例如,在教学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时,教师要先深入研究这首诗的特点,理解李白的思想性格,了解诗歌所表现出的诗人的情怀,深入赏析李白诗歌的艺术特色,想想学生怎样会更容易理解学习诗歌的表现手法,领会诗歌的美质和其中蕴含的深刻情感。教师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想想学生怎样才能更好地超越时间和文体的隔阂,有效地学习这首诗,进而设计教学活动。如此一来,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才能确切地体会到,李白“梦游”是通过一个离奇变幻、自由壮伟的极乐梦境,表达自己对自由乐土的向往和对理想境界的热烈追求。神仙世界的五彩缤纷,反衬出人间社会的极端丑恶,诗人借此表达对黑暗现实的强烈不满和憎恶。也正是这种追求自由的内心要求,使诗人蔑视权贵,唱出了时代的最强音。

2.革新教学观念和古典诗词的课堂教学手段

高中语文教师要有效将情感教育渗透于高中语文古典诗词教学中,需摆正自己的心态,更新教育教学的理念,与时俱进,以学生为本,重视人文性。此外,还要改进课堂教学方法,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陶冶情感。将教师个人的情感融入古典诗词的境界中,切身去体会,取得一种和谐统一。这样,可以让自己在教学时通过生动的语言和表情等营造特定的氛围,将古典诗词中的情感与现在高中学生的情感体验沟通起来,诱发学生的情感共鸣。教师还可以通过反复吟诵和现代多媒体技术,促进联想,视听结合,激活思维,让学生体验和丰盈情感。例如,在教学《琵琶行》这个作品时,教师要营造一种良好的教学氛围,可以在导入部分,一边徐徐说来:“《琵琶行》这首诗早在白居易在世时就已经风行全国。”唐宪宗在吊唁白居易的诗中曾写道:“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文章已满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怆然。”到了清代,学者张维平也盛赞此诗,他在诗中写道:“枫叶荻花何处寻,江州城外柳阴阴。开源伐取无人继,一曲琵琶唱到今。”这些都形象的说明《琵琶行》这首诗流传之远,影响之大。与此同时,通过多媒体播放视频:关于白居易的个人介绍,重点介绍进谏贬谪、文学主张、新乐府运动及代表作,以突出介绍重点,便于学生感知诗人,理解课文。这样让学生边看边思考,通过想象去感受那样的一种“同病相怜”的苦闷。

【参考文献】

[1] 文娟. 中学文言文教学中对学生古典情怀的培养[J]. 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08).

离骚赏析篇8

下面的事例并不少见:

营销总监:“本月的销量必须给我超额完成,否则别回来见我!”

区域经理:“……可是……”

营销总监:“没有可是,我只要结果,只要结果,明白吗?”

结果是,销量没有完成,区域经理也果真没有再回来见他,另谋他就了。剩下营销总监一人收拾烂摊子。

在这个案例里面,结果是双输的。区域经理辛辛苦苦开拓的市场,没有等到结果,就黯然离去,到新公司还得从头做起。营销总监辛辛苦苦帮下属培育市场,最后销量没有得到,辛苦培养起来的人也走了,鸡飞蛋打,还得收拾破败的残局,重新培育市场,重新招聘新人。

如果当时这位营销总监可以柔性一些,这样的状况会怎么样呢?请看另外一个案例。

营销总监:“本月的销量必须超额完成,否则我们没有脸面面对公司上上下下!现在你遇到什么问题,需要公司和我提供帮助的,先列出来,我们一起解决。”

区域经理:“现在最大的难题是,竞争对手和终端搞了一个很有吸引力的联合促销活动,拉走了大批的客户,我需要公司能策划一场有针对性地促销活动,把客户夺回来。”

营销总监:“针对这个促销活动,你明天下班前拿出一个方案来,我们研究一下。”

区域经理高高兴兴地准备方案,方案通过以后,区域经理全力以赴,销量的完成指日可待,双赢的结局出现了。

两个案例的不同结果,显示出了刚柔相济的领导风格的高明之处。“本月的销量必须超额完成”,潜台词是“你一定要完成任务”。“否则我们没有脸面面对公司上上下下!”,潜台词是“我和你是一个战壕的,完不成任务对你对我都没有好处,完不成任务连我也保不住,更保不住你了,所以一定要完成。”“现在你遇到什么问题,需要公司和我提供帮助的,先列出来,我们一起解决”,潜台词是“任务虽然很艰巨,但是我和公司会给予你足够的支持,你不是孤军奋战,你要有信心。” “针对这个促销活动,你明天下班前拿出一个方案来”,潜台词是“方案是你拿出来的,如果你再不全力以赴,看你怎么解释。”刚柔相济,可谓让下属“心里暖洋洋的难受”啊!暖洋洋的是领导的关心和支持,难受的是任务的艰巨。

那么刚性营销总监如何对下属实行柔性管理呢?根据我个人多年的营销团队管理经验,给出柔性管理的几条措施,以供大家参考。

1、 第一时间记住下属的名字

每一个下属都希望受到上级领导的赏识与尊重,而记住下属的名字,其实就是对下属的一种无形尊重。我在任某公司事业部总经理的时候,部门上下30多个人。走马上任的第一天上午,我只是简单地和每一个下属都认识了一下,讲了几句话,就结束了。中午,到食堂吃饭,我碰到下属时,非常热情地随口叫出他们的名字,李志刚、赵明亮、邱野……一口气叫出了十几个人的名字,他们都有些欣喜地回应着。事后,有一名下属来到我的办公室对我说,“尚总,原本我已经打算离开这家公司,但现在我决定要继续留下来,真没有想到,刚见一面您就记住了我的名字,真让我感动。同时,我感觉您真的很职业和专业,我相信您会带领我们这个团队走出目前的低谷的。”

而事实上,吃饭前我已经捧着员工通讯录在自己的办公室里面背了大半个小时了。为什么我要这样做?很多人“空降”到一个企业里任高级主管时,都希望新官上任先烧它三把火,引人注目一下,同时震震自己的这帮下属,我个人认为这种做法有待考究。因为一个“空降”到新企业里的高级管理人员,即使你一句话不说都已经够引人注目的啦!过于强势会让下属的内心出现无意识的排斥心理,而低调与职业表现这种柔性的切入模式才能让下属们在感觉上更认可我们。下属因为在感觉上认可了我们个人,他才会无意识地继续认可我们的管理。

2、 对任务的整个完成过程和有关人员保持耐心,给下属源源不绝的信心

一个新的员工进入工作状态或者完成一个销售任务,常常需要一段时间,尤其是在效能型销售企业里,由于单笔业务的金额在百万以上,跟一个单常常需要半年左右。在这个合理的时间之内,作为领导,要保持耐心。因为完不成任务,最着急的其实是员工本人,他急于在领导面前证明自己的能力,急于获得领导的赏识和信任。此时,领导的一句肯定,一句勉励,能给他战胜千军万马的勇气。此时,领导就是下属信心的来源!

当然,任务的完成过程要在自己的掌握之中,这个时间也要在合理的范围之内,一旦凭经验判断迟迟不能完成任务的原因是员工能力或者其他外部解决不了的原因,应及时更改策略。

离骚赏析篇9

“泡”诗入境,旨在感悟。“泡”就是谢冕先生所说的,“要把诗人由繁复的生活现象加以高度精炼的东西,还原到它原先的状态中去。要把浓缩了的东西‘泡’开”。“境”也即意境,它有“物境”、“情境”之分。王国维说:“境非独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其“景物”即言物境,是以描写自然景物为主的诗篇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境界;“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便是“情境”,它是以抒写和表现诗人内在情感为主的诗歌所展示出来的一种艺术境界。但无论是物境还是情境,对于感性形象的把握来说,都离不开对意境的感性观照。

“泡”诗入境,就是要达到这一目的。在教学中则表现为描述诗中所述之情景,借诗句让学生去想象、体味。诗意“泡”开了,境界、情理自然显现。但入境有两种方式:一是因常入境,一是反常入境。

“常”即常事、常情、常理,也即叶燮《原诗》所言:“揆之于理而不谬,征之于事而不悖,系之于情而可通。”因常入境,就是要调动学生用常事、常理、常情进入诗的意境。这种方法,因有些诗“其言情也,必沁人心脾;其写景也,必豁人耳目。其词脱口而出,无娇柔妆束之态,语语都在目前”。所以,因常入境比较容易。而反常入境却是艺术作品审美欣赏中的一种特殊形态,关键在于作品中的艺术境界不符合宇宙万物的常态,是一种变形的艺术意境。这就需要教师设法打破艺术与现实的隔膜,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拉近感觉的距离,从而获得意境。

如宋祁的《玉楼春》“红杏枝头春意闹”一句。望着枝头红红的杏花,使人感到的是一种春满人间的惬意,而“闹”字一出就莫名其妙了。钱钟书在《七缀集》中说:“‘闹’字把无声的姿态说成好像有声音的波动,仿佛在视觉里获得听觉的感受。”这实际上就是“通感”。学生最熟悉朱自清《荷塘月色》中“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那么前者之惑,则因后者而解。相隔一张纸,一旦捅破便豁然开朗,学生自然兴奋、论辩、品评,那种百花争艳、万花争春的美,倒都被这一“闹”字给闹出来了,意蕴之美溢于言外。

再如李煜《虞美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一句。“愁”只是一种感觉,是词人满怀故国之情的倾泄。而“一江春水向东流”又是一种生动恰当的比喻。愁如江水,形容其多、其大、其不可遏止,成为历代以水流奔腾无涯而喻愁愤连绵无尽的名句。教师可用“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等诗句让学生比较、品味、描述。解修辞,明诗意,便实现了这种感悟。走近了作者,也走入了作品。

王国维说:“昔人论诗,有景语情语之别,不知一切景语皆情语也。”即设景为言情,明理见情,方为领悟。

其实,从“泡”诗开始,学生对于意境的感知并非无动于衷,它同时伴随着强烈的情绪体验。此时,教师最主要的任务便是找出所述之境与学生情感体验的最佳契合点,以激起他们相似的情感体验,从而达到情与景会,心物交融。

《梦游天姥吟留别》的赏析便是极好的例子。前边梦境的赏析结合科幻影片及生活体验,可以激起学生对李白奇特想象力的倾慕,与诗人共同产生一种上天入地的游仙之感,共睹云霞明灭,共著谢公木屐,共登青云之梯,半壁去见海日,空中亦闻天鸡,真是奇妙之至;“千崖万转”、“迷花倚石”,时光不可久留,美景却很迷人,实乃留恋之极;“熊咆龙吟”、“洞天石扉”令人惊魂未定,“老虎鼓瑟”、“鸾鸟驾车”、“各路仙人排列如麻”的场面又叫人沉醉、幸福、激动难抑……这一点点的品尝,学生对作者敬佩之至!但最后一笔那样作结,该如何理解?这就需要结合背景,知人论世。试想,官场失意,被赐金放还的李白,此时又要离亲别友,移情山水。能沉湎于如此美好的梦境该是多大的幸福,但将梦当人生又是多大的痛苦与不幸!试想,世人有几个能梦得这么瑰丽多彩,难道没有他宫廷生活的影子?又有谁知道这不是在诉说他自己的经历与悲哀?一生志在“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此时注定壮志难酬。迷恋、陶醉于梦境,就想长睡不醒啊!然而现实无情,梦也有尽。“忽魂悸以魄动,失向来之烟霞”,情绪忽然跌入低谷。必须面对现实。这多么残酷!在理想与现实的强烈撞击之下,结尾之处天外飞来之笔,一吐长安几年的不快,“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似见李白的义无反顾,拂袖而去!一个“铮铮铁骨,刚直不阿”,“视权贵如粪土”,“不仅具有非凡的想象力,而且也有强烈的反抗精神”的李白形象经学生的描述,就会越来越丰满。与此同时,学生会对社会、人生发出诸多由衷感慨。无奈之余愤激难耐的学生情不自禁地诵读,寻思觅路地背诵就成为心甘情愿的事情。他们会与作品交融,与作者交友,与老师会意。故而用《梦游天姥遇李白》为题进行写作训练,又成为联想、想象思维训练的极好机会。

从自觉的“泡”诗入境,到不自觉地品味感知,再到情不自禁地背诵、仿笔习作、表情达意,应该是欣赏过程中的飞跃。真如严羽在《沧浪诗话》中所言:“读骚之久,方识真味,须歌之抑扬,涕泪满面,然后为识真《离骚》。”

离骚赏析篇10

关键词:比兴概念;运用;作用

我国是诗歌的国度,诗歌的创作传统源远流长,比兴手法给古诗词带来了别样的情思和韵致。

一、比兴概念

“比兴”,朱熹在《诗集传》中明了地解释了含义,他说“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比”就是譬喻,就是抓住不同事物的相似点,用另一事物来描绘所要表现的事物,使其特征更加鲜明突出;“兴”就是联想,是借助一种事物来引起所要歌咏的内容,就是触景生情,托物言志,启发联想和想象。

二、比兴在文学作品中的使用及作用

《关雎》的开头,“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前两句,那在水中的“关关”鸣叫的成双的水鸟,情意深挚,互相唱和,它们多么容易勾起人的联想,让人想起君子和淑女和乐恭敬地相处。“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一句,引入正题,文静美丽的姑娘才是小伙子的理想配偶。在开篇之时,酝酿气氛,使诗意含蓄蕴藉。

《卫风・氓》第三章的“桑之未落,其叶沃若”是起兴,由桑叶的新鲜润泽让人联想到女子年轻美貌,初婚幸福。第四章的“桑之落矣,其黄而陨”也是起兴,由落叶的枯黄和陨落,让人联想到弃妇面容憔悴,被弃痛苦。比兴,勾起了读者的联想,引起读者的情感共鸣,塑造弃妇形象,突出批判主题,加强了诗的思想意义。

《越人歌》里的“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离骚》里的“沅有芷兮澧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两处的比兴,避免了平铺直叙的干涩,为诗词增添了韵致和情思。

《孔雀东南飞》中的“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起兴,用具体的形象来激发读者想象,从美禽恋偶联想到夫妻分离,给全诗笼罩上一种缠绵悱恻的悲剧气氛,起了统摄全诗、引起下面故事的作用。李商隐的《锦瑟》“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这里以锦瑟起兴,追忆华年。商隐享年不足五十,故此借“五十弦”起兴,暗喻生平,引发以下“一弦一柱”之思忆。唐戴叔伦的《三闾庙》“沅湘流不尽,屈子怨何深。日暮秋风起,萧萧枫树林。”诗以沅湘开篇,即景起兴,由沅水湘江,引出屈子千年不尽的怨恨。骚人幽怨,何以形容?好似沅湘深沉的流水,含蓄而蕴藉。

比兴的使用,避免平铺直叙的干涩、枯燥和突兀,能激发读者的联想,加强作品的形象性,增加诗词的情思和韵致,使诗词含蓄委婉、韵味悠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