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副校长述职报告十篇

时间:2023-04-07 01:05:20

农村小学副校长述职报告

农村小学副校长述职报告篇1

“这份调查报告是由106名博士,在集中两个月左右的时间,调研上万农户的基础上精心撰写而成的,调研方向包括农村基层政权、减负增收、医疗教育文化、退耕还林和打工者权益等近10个热点问题。”5月12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管学院常务副院长侯军岐在接受《瞭望东方周刊》采访时透露,“这份报告除公开出版外,还将呈送高层决策者。”

侯军岐已为这本即将出版的调查报告起了一个名字:《博士十策》。“我们的博士通过与农民和基层官员面对面的交流,搜集到了许多第一手的资料,希望能为党和政府的决策建言献策,为实现社会和谐贡献力量。”

在此之前,有农业经济管理、农业技术经济与项目管理、园艺等专业学科的106名博士,被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派往陕西的农村。这个被校方称为“百名博士访三农”的活动,被博士们形象地称为“上山下乡”。

农民不是不愿意讲真话

谈到这次“博士访三农”活动的起因时,侯军岐说,“目前解决‘三农问题’,缺少的不是理念和方法,而是第一手的基层情况。解决‘三农问题’如同病人看病,病把握不准,再好的‘药方子’也没用。”

2月21日,筹备了半年之久的“百名博士访三农”活动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启动,首批30名博士奔赴陕西的宝鸡、汉中、商洛和安康。

“以前关于三农问题只是一个观念,只是一个概念,这次下去之后,感觉到了责任。”在读博士王秀娟深有感触地告诉《瞭望东方周刊》,“虽然去之前早有心理准备,但下去之后发现,一些农村的贫困现状还是让人触目惊心。”

2月23日是农历的元宵节,王秀娟把带去的元宵和走访的村民一起煮着吃,“有一个男村民,吃着吃着眼泪就掉在碗里了,说他一辈子还没吃过这么好的东西,听得我们心里特别沉重,也感觉肩上的担子更重了。”

博士们和村民同吃同住。“我住在村长家,村长家的条件还是比较好的,但没有多余的被子,我和村长媳妇盖一床被子。”王秀娟说。

陕西省柞水县瓦房口乡党委书记万维勤对这次“博士访三农”活动“感到非常惊喜”,“现在一些上级领导来农村视察情况,都是事先安排好的,农村有好多地方是需要步行才能到达的,但有几个领导能深入到这些地方去呢?顶多是车能开到哪儿就调研到哪里,会导致调研不够真实和全面。”

一个让万维勤感受深刻的事情是,“现在好多希望小学的选址都是在车能开到的地方,而真正在最贫困最需要帮助的深山里,希望小学却没有几个。”

“好多人有顾虑,担心我们的调查不会得到农民的配合。这是毫无道理的,农民是不敢向他的县官、乡官讲真话,而不是不愿意讲真话。”侯军岐说。

“这次活动对帮助政府解决‘三农问题’是一个有益的补充。”陕西省委政策研究室助理巡视员梦熊在接受《瞭望东方周刊》采访时评价说。据了解,陕西省省长陈德铭对此次活动曾作出批示:这应该是一次十分有意义的调研活动,既可使政府从一个侧面了解行政工作的进展情况和存在的不足,又可使博士们在实践中受到一次国情教育。

“这是一场求解‘三农’问题的民间实验。”华商报社执行总编辑孙晓冰认为。此次“百名博士访三农”活动由华商报社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共同策划,《华商报》对此次活动进行了大篇幅的报道。

后税费时代的农村需求

“我们在调研途中,经常会被农民拦住,咨询一些问题,有好多农民还找到我们的住处问我们,问的有农作物的病虫害防治、种植前景等,农民对科技的需求还是非常大的。”博士生刘天军说。

让刘天军感到疑惑的是,每个县乡都设有农技站,但很多人什么也不懂,“我向农民发了100份问卷,收回有效问卷98份,73份显示农户很需要科技人员,但没有科技人员下去为他们服务。”

商洛市新田地绿色食品有限公司经理李元在听说“百名博士访三农”的活动后,专门来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邀请博士生到他的企业去看一看:“我们的企业在运作过程中总感觉力不从心,想请博士从更高更深层次指导。”

李元毫不隐讳地说,当地政府每年都有好多科技下乡的活动,“但大多是刷刷标语,或者在大街上摆个桌子宣传一下,流于形式。”

对此,柞水县瓦房口乡党委书记万维勤解释说:“乡镇干部的素质比较差,知识层次老化,信息落后,科技人员缺少,这些差异直接限制了经济发展。”

李元向《瞭望东方周刊》讲述了一个让人哭笑不得的真事:“某县农业局的一位领导对农业一窍不通,有一年冬天下大雪,这位领导十万火急地给各乡镇领导打电话质问,‘下这么大的雪,把麦苗冻死怎么办?你们采取了哪些防护措施?’”

“农村现在非常需要科技人才,尤其是农业税减免之后,农村的发展有了更大的利润空间。但现在好多农民纷纷外出打工,把自己可以致富的土地放弃了,舍本求末,因为从土地上他们得不到更多的收益。如何利用科技增收,这是目前解决农民收入的一个瓶颈。”

《瞭望东方周刊》在9月采访宁夏回族自治区撤销陶乐县建制一事时发现,这个总人口仅3.2万人的小县城,竟然有2300多人吃财政饭的,而在政府各部门严重超编的同时,却是各乡镇农业科技人员的严重缺编。

“综观中国农村历次变革,政策从基层来,从实践中来。”“三农问题”专家李昌平称,“所以后税费时代的中国农村需要更多的精英知识分子深入农村,与农民相结合,学习农民的创造力,发现农村的潜力,与农民协作,总结经验教训,寻找农业问题的综合解决之道。”

不过,侯军岐认为:“大学要成为农业科技推广的主体,我感觉难为了大学,大学的利益源在哪里?教师的利益源又在哪里?社会责任感要和利益对接起来。”据介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毕业学生只有不到30%到了农业岗位上,而真正专业对口的不到10%。

高教改革尝试

在读博士生王秀娟目前任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管学院经济系副主任,1996年留校,主要教授课程为《农产品贸易》,“以前讲到农村时只是泛泛来说,现在就有具体的事例了。”

据《瞭望东方周刊》了解,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百名博士访三农”活动开展的同时,中国农业大学也开展了“红色1+1”科技行动,学校12个博士研究生党支部与北京市密云县12个村党支部共建,100名博士生进村,1个党支部带动一个村庄,一名博士生帮扶1个农户。

“学校还从这些党员博士生中选聘6人到密云县挂职,分别任农委、科委等部门副处级干部。”中国农业大学党委书记的秘书王海滨告诉《瞭望东方周刊》。王目前挂职密云县任县长助理。

王海滨称,中国农业大学目前已有多名教授或在读博士生到地方挂职,如在云南红河州有1名副州长和6名副县长,在河南开封有1名副市长和6名副县长,“最近河北涿州市委又到学校联系,希望有人到当地挂职。”

农村小学副校长述职报告篇2

一、引言

引言部分即平时我们写文章时所说的冒,应包括此次外出考察的目的,什么人员参加,到什么地方去,重点考察什么内容等。如本报告在引言部分所写的某县组织各乡镇、有关部门负责人赴外地就项目建设、园区建设、招商引资以及新农村建设进行实地考察,让人知道了此次外出考察的主旨所在,读起来让人一目了然。

二、被考察方工作中的主要做法及成功经验

此部分最主要的是要把被考察方工作中的与众不同之处及成功经验写出来。如本报告所写考察团的感受是当地的思想解放程度高、经济发展势头猛,改革开放力度大,令人震撼,发人深省,为什么当地发展迅速呢?仔细探究,主要做法是当地的干部群众观念新、思路活,加快发展的势头猛、气魄大,招商引资的措施硬、方法多,争先创优的状态好,劲头足。外出考察的主要目的就是学习先进地区的经验,反思自已工作中存在的不足,明确下一步的努力方向。如??市各县可供借鉴的成功经验主要有:超前的思想意识造就了干大事业的大气魄,外向型的经济格局提升了发展速度,完备的发展载体奠定了腾飞的基础,永不懈怠的精神铸就了前进的动力,优越的创业环境推动了经济的跨越发展。总结经验部分是考察报告的重头戏,一定要写深,写透,写全,切忌浅尝辄止,走马观花,做表面文章,那样就达不到外出考察学习的目的,也不可能给没有参加考察的同志以启示,这一点应引起我们的重视。

三、对照先进找差距,下一步拟采取的措施

外出考察结束后下一步的主要工作就是学习人家的成功经验,并结合自身工作实际情况,搞好结合,使之成为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反思工作、改进工作的契机,这里面就有一个如何落实的过程,即下一步怎么办、怎么干,如何加速发展的问题。外出考察的目的就是对照先进找差距,通过此次考察,该县委、县政府就找到了加快发展的方向和下一步拟采取的有效措施“六个突破”。即:在解放思想上实现新突破;在以工强县上实现新突破;在招商引资上实现新突破;在破解瓶颈上实现新突破;在新农村建设上实现新突破,在狠抓落实上求突破。

需要注意的是,外出考察报告中要选好典型事例,尽量用典型引路,事实说话,因为事实胜于雄辨,典型最具代表性。本篇考察报告中就多次例举了当地经济发展中的一些具体事例,用了大量数据来说明当地的发展态势好、速度快,效果非常直观,比泛泛的讲要生动的多,这应引起我们的注意。

考察报告范文(二)

××,男,**年6月出生,汉族,××人,**年8月参加工作,**年8月入党,在职大专,**年8月××师专函授中文专业毕业,现任××劳动人事局副局长。该同志主要表现是:

一、能自觉坚持学习,努力提高政治理论和业务水平。该同志能自觉学习马列主义、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能认真学习领会党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学习与工作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并能理论联系实际,在工作中加以应用。该同志在多个部门工作任职过,每到一个新的工作岗位,都能以极大的热情和钻劲,学习本专业的知识,适应新的工作。由于他热爱学习,勤于思考,政治理论素质和业务水平得到了不断提高。

二、政治立场坚定,能与党组织保持一致。该同志讲政治、讲正气、讲党性,在历次重大的政治事件中都能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地与党中央保持一致,站在人民大众的立场。“”中没有参加造反组织和“打、砸、抢”活动;在“”动乱期间,坚持反对动乱;本人以及亲属没有参加“FLG”及其他组织。

三、有较强的工作能力和协调能力。该同志在实际工作中能较好地贯彻执行党的方针、路线和政策,独挡一面地开展工作,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在××任党政办公室副主任和劳动人事局副局长期间,根据上级领导交办的工作,提出工作思路,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积极探索劳动人事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的途径和办法。协调解决了××村因劳力安置长期上访的问题,在招商引资和协调服务工作中也取得了显著成绩。

四、工作认真,事业心强,业绩突出。该同志无论在原经协委工作,还是在××工作期间,都能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工作,出色地完成组织交给各项任务,先后被授予全省经协系统先进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招商引资先进个人;在主持劳动人事局工作期间,先后被市人事局授予人事年报工作先进单位、工资统计先进单位,被××授予招商引资先进集体、文明创建先进集体;在国防工办工作期间,受到省国防工办多次表彰。

五、作风严谨,遵纪守法,清正廉洁。该同志不论是在上班工作时间,还是八小时以外,均能够严格要求自己,自觉遵守法律法规,遵守××的各项规章制度。在任劳动人事局副局长、国防工办副主任期间,作为单位主持工作的牵头人,能做到办事不推诿,遇难不回避,身先士卒,为人表率。能与其他同志处理好工作关系,在科学分工的基础,坚持协作和配合,充分调动了大家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围绕××招商引资,协调服务和基础建设的重点工作,立足岗位职责和领导交办的工作,献计献策。在招商引资、协调服务中能够做到既热情服务,又坚持原则,工作中一般不接受吃请。在负责××办公楼建设和购置办公楼用品工作中,坚持按规定办事,办事谈事,多人参加,公开透明;签合同订协议,讲程序、讲原则,逐级汇报,做到不贪不占,不损害集体利益,努力做到清正廉洁。

考察报告范文(三)

今年3月,先后到一些县市进行考察,就农村教师队伍建设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一、要重视农村教师队伍建设,使之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

农村中小学教师,是目前我国农村人数最多的“知识密集性”群体。他们的状况如何,不但关系当今农村人口的总体素质,而且直接影响农村的未来前途。如果不重视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就不会有高的起点。

《中国共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中央一号文件)指出:“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迫切需要。”而培养造就新型农民,基础在教育,关键在教师,必须按照中央一号文件要求,“加快发展农村义务教育”,“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不但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而且是一项带基础性、先导性、长效性的工程。

近些年来,我省农村教育投入加大,办学条件改善,基本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但是,农村基础教育的基础依然薄弱,城乡办学条件的差距还在不断拉大,农村教师队伍总体素质不高,一些农村学校难以留住学生,辍学率有所回升。必须高度重视并采取有力措施,建设一支数量足够、质量合格、安心农村教育的师资队伍,以巩固普及义务教育的成果,提高农村学校教育质量,加快改变农村教育基础薄弱的状况,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二、要优化教师队伍结构,保证农村中小学有足额师资。

当前,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存在着诸多结构性矛盾,有待积极化解。

一、是农村中小学师资紧缺。省编制、财政、教育三家按XX年在校学生数核定了某市教职工编制,而XX年该市学生人数比XX年增加13.5万余人,教师编制却未增加。有些县,即使编制未满,招聘录用也受到限制,某县实有教职工比核定编制数少409人。据测算,该县“十一五”期间初中教师需补充600人,小学教师需补充1500人。

二是教师的学科配置失衡。一些农村中小学英语、历史、地理、生物、体育、音乐、美术、计算机等课程停开或开课不足,勉强开了课的也没有专任教师任教,只能由其他学科教师兼授,难以保证教学质量。某市农村小学仅英语教师就缺300名。

三、是教师年龄结构老化。某市一些县、区农村教师50岁以上者占45%,某县一些乡镇小学教师平均年龄52岁。老的将退休,青壮的想进城,新的进不来,出现断档趋势。有不少教师体弱多病,某县一所中学初中仅有的四位化学教师,分别患有肺结核、乙肝、肝硬化,还得坚持工作。

四、是农村中小学高、中级职称的职数比例远低于城市学校。按现行规定,农村初中的高级职数设置比县城初中少8-13%;农村初中的中级职数设置比县城初中少3-8%。农村小学的中级职数设置比县城小学少8%。实行评聘分开后,取得高、中级职称资格的农村中小学教师获得相应聘任的几率远低于县城同等条件的教师,有的农村教师获得高、中级职称资格后,要等6-8年才得到聘任。于是人心思走,拿到职称证书的中青年教师设法调到聘任几率高的城市或县城学校去;而在农村学校守老营者,年老病弱的比例大增。有关部门应抓紧落实XX年《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以下简称《国务院决定》),“适当提高乡村中小学中、高级教师岗位比例”,以稳定农村教师队伍。

农村小学副校长述职报告篇3

大连教育学院在2005年~2006年的“分层次培训需求调研”中就已发现,有些校长只注重个人的主观感受,未关注学校发展中的长期困惑点;培训理念、形式变化快,而校长的认识水平滞后,诸多问题引发了我们的思考。为使新的培训更富有针对性与实效性,2007年4月,我院中小学校长培训中心组织了针对全市中小学校级干部的综合素质状况调研。

一、调研对象与方法

本次调研为封闭式全员普查,调研对象为全市中心校(含独立建制学校)以上校级干部,样本1647人,其中正职校长(含校长兼书记)611人,副校长650人,专职书记(副书记)362人,其他24人,涉及学校561所。

信息采集为无记名方式,共收回有效问卷1548份,占应参加调研人数的94%,达到了调研的总体设计要求。我们使用Excel等软件进行信息重构,使用Spss数理统计软件分析相关数据。

二、调查结果:大连市中小学校级干部素质状况

调研问卷的I卷是自然状况(27题);Ⅱ卷是能力情况,包括8项主要能力(40题);Ⅲ卷包括简述(1题)、综述(1题)。调研结果如下。

1、校长自然素质状况

(1)年龄性别方面:年龄结构适当,年轻化趋势明显,但农村地区性别比例失衡。

35岁以下和55岁以上校级干部的比例分别在4.0%左右,36岁~45岁人员占55.6%,46岁~55岁的占36.4%。性别结构总体呈偏态分布,男性占62.1%,女性占37.9‰高中段校级干部男女比例约为4:1,初中段约为3:1;农村校级干部男女比例约为7:1。

(2)学历方面:总体学历达标,但多为后续学历,第一学历水平不高。

校级干部最后学历为全日制本科以上的占71.3%,其中全日制研究生占1.5%,大专学历占24.9%,中专及其他学历仅占3.8%,总体学历达标,但多为职后进修学历。

(3)任职经历方面:职称结构良好,参与教学年限较长,任校级职务年限偏短。

校级干部的整体职称水平较高,副高级以上职称占61.3%,中级职称占38.4%,初级职称仅为0.3%,有较丰富的教学经验。但担任副校级以上职务的年限较短,任职6年以下的占57.4%,10年以上的仅占24.6%。

2、各项能力现状

(1)规划能力:校级干部的规划能力要高于其他能力,城镇校长好于农村校长,正职校长好于其他校级干部,中青年校级干部的规划能力最强。

我们主要用制定学校发展规划来衡量校级干部的规划能力。城乡各有22.0%和34.3%的校级干部混淆了学校发展规划与其他计划的本质区别。正职校长在规划制定方面优势显著,书记、副校长稍显逊色。

36岁~40岁的中青年校级干部在制定学校发展规划方面的能力突出,从41岁开始出现下降趋势,50岁以后规划能力明显呈递减趋势。

(2)行政领导能力:随年龄和任职年限的增加有所提高,但地域差异明显。

26岁~30岁的校级干部的行政领导能力处于最低水平,各年段总体呈现上升趋势,56岁~60岁的水平最高;任职年限越长,行政领导能力越强,二者呈良好的正相关。同时,校级干部的行政领导能力总体上呈现由城市到农村逐渐下降的趋势。

(3)业务领导能力:

①从教学领导能力上看,城镇稍高于农村,副校长要好于其他校级干部。

在校本课程开发和对国家课程标准的把握上,城镇校长好于农村校长;副校长比其他校级干部更胜一筹,校长和校长兼书记均有不同程度的弱化现象,书记则显出了一定的差距。

83.0%的校级干部对校本研修工作有基本的了解,城镇略好于农村,作为校本研修的第一责任人的正职校长并没有显出优势,而副校长对校本研修内涵的理解更准确,书记对这方面的关注还不够。

随着年龄的增长,校级干部的教学领导能力呈逐渐降低的趋势。一般情况下,任职年限越长,脱离一线课堂教学的时间就越长,越会出现学科专业能力弱化的态势,对这方面工作的重视程度可能会有所减弱。

②教育领导能力发展比较均衡,显现地域与年龄差异。

校级干部在对6岁~18岁学生身心特征的把握方面,表现出了较明显的地域差异和年龄差异。农村学校校级干部在此方面显得比较薄弱。46岁~55岁的校级干部在学生成长规律探索方面较其他年龄段的校级干部能力偏弱,而56岁~60岁的校级干部在教育领导能力的各个方面都表现出了优势。

(4)人力资源管理能力:城乡差异不明显,正职校长略显优势。

在中层干部选拔与聘用的全程监控问题上,书记的表现十分突出,副校长差距较大。面对发展性教师评价、教师反思、教师专业发展等问题,完中和九年一贯制学校的校级干部在各项能力指标上均表现出明显的强势;除职业高中之外,城乡之间、职务之间的差距不太明显。

(5)公共关系能力:总体偏低,城镇高于农村,正职校长略高。

在处理与上级行政机关的关系、执行上级决定的问题上,城乡中小学校级干部的态度基本一致。校长们在对突发事件,尤其是对校园伤害事故的处理方面还不够成熟,但无论城乡,正职校长在处理突发事件方面的能力要明显强于专职书记,副校长在这方面的能力最弱。

(6)自我发展能力:

①与其他几项能力相比,校级干部的此项能力最弱。

在这方面,我们主要调查了校级干部的自然科学知识、人文科学知识和获得知识的方法。从调查结果看,干部们基于网络环境下的多视角、多渠道获取全方位信息的能力一般。男性校级干部的自然科学素养优于女性,女性校级干部则在人文素养方面显出了一定的优势。本科学历的干部在此方面并未显示出明显的优势。

②校级干部的法律基础知识水平较低。

约有97.0%的校级干部对社会关注度较高的热点问题和无异议的法律常识掌握较好,而对学校中的常规法律问题等重视不够,认识模糊。

(7)信息技术能力:有较明显的地域及年龄差异。

通过对常见搜索引擎、网络通讯、数理统计分析软件应用三方面内容的调研,我们发现,城镇校级干部的整体水平高于农村,随着年龄的增长,此项能力从整体上呈下降趋势。总体看来,校级干部对网络的熟悉程度还不够,充分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提高自身能力的意识还有待加强。

(8)语言表达能力:总体呈中等偏下水平,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呈逐渐下降趋势。

调研中,只有10.0%左右的校级干部语言和书写能力得了高分。26岁~40岁年龄段的综合分析能力较强,46岁以后出现明显下降趋势。一部分校级干部对政论文的结构把握不准,不能开门见山提出论点,在展开论述部分不会深入剖析,层次不清晰。文章中表现出来的理念比较陈旧,说理无深度,思维不够连贯,逻辑性不强。

93.1%的校级干部对教育行政部门严格要求的、必须亲自动笔写作的常用文体,如述职报告等的内容和写法,把握比较准确。

三、总体结论

1、年龄结构合理,但基础性素质结构尚待优化

大连市36岁~45岁段校级干部的比例最大,在27%以上;男性校级干部的比例占近2/3;学历达标,但第一学历较低,职后学历的含金量明显不足;岗位实践经验不足5年的占半数以上。优化这支队伍的整体素质,是今后工作的重要课题。

2、在发展规划、人力资源开发和教学领导三大能力方面总体均衡发展

不同的角色地位,使校级干部显示出各自的能力优势:

正职校长在学校发展规划、人力资源开发方面的能力较强,并且不存在地域和学段间的明显差异。但出于对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依赖,使大多数校级干部认为自己不需要具备发展规划能力和人力资源开发能力。

书记在学校人力资源开发,尤其是中层干部的选拔和聘用方面表现出较强的能力。

副校长在教学领导和德育管理能力等方面显示出一定的优势,对校本研修内涵的理解更为准确、到位。

3、行政领导、公共关系、自我发展、信息技术和语言表达能力待提高

近1/3的校级领导缺少独立的财务核算意识。

副校长和农村地区的校级干部公共关系能力较弱。

专业倾向和性别对校级干部的自我发展能力产生较大影响。理科专业的男性校级干部对基本的数学问题的直觉判断能力较强,显示出自我发展能力的优势。

校级干部个人的信息意识不强,信息技术能力一般,对信息技术人员的依赖性过大,农村校级干部在此方面的能力偏低,且能力水平与年龄成反比。

校级干部的书面语言表达能力总体呈中等偏下水平,缺少亲自动笔写作的意识。读书量不足是最主要的原因。

4、在法律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方面整体水平较低

校级干部对法理和从法律角度需重新认识的“习惯看法”等掌握得不好,对与学校中不经常发生的事情有关的法律知识掌握一般。这与缺乏实践经验有一定的关系,更与许多校级干部不重视法律知识的学习,缺少法理知识,不能很好地理解、掌握和运用相应的法律知识有直接的关系。

5、学校年段和类型对校级干部各项能力的发展影响较大

在人力资源管理能力方面,尤其是在中层干部的选拔和聘用方面,中等职业学校的校级干部与其他学段的学校差距不大,但在规划能力、业务领导能力方面存在一定的差距,这与中等职业学校的特点有密切的关系。

四、政策建议

1、进行分类、分岗培训

针对不同区域、不同性质的学校的实际和不同职务的校级干部,在进行能力和需求差异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分类、分岗培训。

继续加强对校级干部,尤其是对正职校长的培训,使“第一责任人”的观念真正落实在行动上。借助校长发展工作室、校长成长档案等形式,提炼学校管理经验丰富的校级干部的成功经验,加强对新任校长的工作指导。适当加强对副校长和书记的专项培训,提高其业务素质和管理水平。

加大对农村中小学校级干部的培训力度,提高农村校级干部的综合素质。提升中等专业学校校长的整体素质。针对中等专业学校的工作性质和特点,设计专门的培训内容,选择合适的培训方式。

2、提高干部的自我发展能力

通过各种途径,强化中小学校级干部自主学习、自主读书的意识。在培训班中加大自主读书学习的力度,开展各种形式的读书论坛和沙龙,并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开展网上读书、论坛活动。要定期组织全市范围内的校长论坛,营造大连市中小学校长互动交流、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文化氛围。

3、加强信息化素养培训

(1)加强现代信息技术培训。使所有的校级干部都能借助网络自主学习、自主发展,改变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形成终身学习的能力。

(2)加强网络培训课程建设。通过开设必修、选修模块,提高校长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通过实施网络培训的学分管理,满足不同层次、不同地区校级干部的培训需求。

4、提升处理公共关系的能力

农村小学副校长述职报告篇4

        述职报告是任职者陈述自己任职情况,评议自己任职能力,接受上级领导考核和群众监督的一种应用文,具有汇报性、总结性和理论性的特点。为此收录了一些范文,希望能为大家提供帮助。

我——强xx,xx县xx乡拉车村大坡组人,****党员。20xx年8月参加拉车村委工作,20xx年5月起任拉车村党支部书记。在“三个代表”精神的指引下,在平凡的农村基层支部兢兢业业地工作,在xx乡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关心支持下,在村“两委”班子的共同努力下,在各组干部各部门的协助助下,在全村村民的积极拥护下,立足我村实际,在干部队伍建设、基础教育、带领群众致富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回首往昔,倍感欣慰,展望未来,知任重道远。我在村支部书记这一平凡的岗位上,在平淡中书写伟大,用激情撰写人生。在此换届选举之际,特拟写此述职报告,望以赐教。

一、狠抓班子建设 增强战斗力和凝聚力

从20xx年8月开始,特别是20xx年5月以来,作为支部书记的我深知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决心建设打造一个强有力的领导班子,实现村级工作的龙头效应。我紧急抓住落实科学发展观、创建“五好”基层党组织为契机。在班子建设、制度规范、村民自治上大做文章。一是以强化班子自身建设为首任,狠抓班子日常学习教育,加强村两委班子对各项方针政策的学习与理解,提升班子整体政治素养。二是抓制度,规范干部行为。我们对村两委委员,全部实施目标管理考核,村干部实行责任分工到片,管理到人,既分工又合作,以用人而知人,布局能控局的管理模式。我们抓住以村民组织长为骨干,以党员为示范,以各项协作为推动力,发挥各级组织的积极性和重要性的作用,以培养人才,维护稳定,增强村民法制教育为重点。以规范制度为抓手,通过建立党内监督制度、“村务、财务”双公开制度等,增强了村务公开的透明度,融洽了干群关系,营造了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良好氛围。通过开展创“五好”基层党员组织活动,班子建设明显增强,工作机制逐渐规范,发展业绩得到了群众的普遍认可。

二、勤政为民 做群众的贴心人

众所周知,村级工作难办,基层工作千头万绪。咋办呢?我把自己融入到父老乡亲中去,和群众打成一片,把自己作为群众中的一员。为了团结和带领干部群众拧成一股绳,加快全村发展步伐,我始终抱着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想法,多干、快干、狠干,自己作表率,冲锋在前,享受在后,从而在全村形成了干部群众在身后紧随猛赶,一呼百应的局面。

支部书记官不大,事不少,生、老、病、死、打架的事都得管,这些事看起来是小事,但这是做好工作的基础,不能马虎。我常常是白天忙工作,晚上忙群众的“家务事”。最难管的就是邻里之间的矛盾处理,公说公有理, 婆有理,一碗很难端平,两头跑,两头作难。但我都耐心细致地做工作,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用疏导的方法把这些工作做好做实。使我村呈现出和谐、平安的良好社会风气。

三、循序渐进 成绩喜人

在乡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村农村党员现代远程教育工作开展的如火如荼。作为村校结合的拉车小学远程教育副校长,我始终坚持贯彻落实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强化宣传,以拉车小学作为阵地,积极开展“小手牵大手”等系列活动,宣传党和国家防治政策,全面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落实党的xx大、xx大精神。圆满完成了上级交给的各项指标任务。

近年来,由于领导重视,班子团结,措施得力,我村在各方面的取得了喜人的成绩。在支部创先争优活动中优了良好的开端,朝着班子好、党员队伍好、工作机制好、工作业绩好、群众反映好“五好”目标大踏步前进。我村经济、文化教育取了较大的发展,我本人也被乡评为20xx——20xx年度“优秀党员”。

四、展望未来 信心倍增

今后,我们将继续以“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为主题,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和农村基层党建工作“三级联创”活动,设岗定责、评星挂牌、依岗承诺地引导广大党员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我们将根据拉车村具体实际,走“以教兴村”之路。大力办好拉车小学,以“建设人民满意、社会满意的教育”为主题,围绕教育改革、搞好教书育人。发挥在我村境内有“沙厂中学”“拉车小学”两所学校的优势,实现资源共享,把我村建设成为“书香村”、“文明村”和谐发展村。

农村小学副校长述职报告篇5

一、鼓励劳动者在*就业和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就业创业

1、全县劳动力转移工作重点向就地转移倾斜。从20*年起,县委县政府不再对各镇、县经济开发区下达劳务输出任务,改为根据县内重点工业企业实际需要,定期确定用工保障目标任务,分解到各镇、县经济开发区。

2、县内重点工业企业职工子女入学,享受城镇居民子女同等待遇,在义务教育阶段实行就近入学。

3、在县内重点工业企业就业一年以上的农村职工,可携子女转为睢城镇常住人口。

4、在县内重点工业企业就业的农村职工,凭企业和职工本人签定的一年以上(含一年)劳动合同,经县劳动保障部门审核后,由职工户籍所在地镇政府补贴职工本人当年的“一事一议”费用。

5、返乡就业的外出务工人员,由县劳动保障局优先安排就业。

6、返乡创业的外出务工人员,享受招商引资企业同等待遇。吸纳城镇下岗失业人员达到省有关规定要求比例的,可以享受小额担保贷款、社会保险补贴等优惠政策。

二、严厉打击非法劳务中介活动,整顿规范全县人力资源市场

1、实行《职业介绍许可证》制度。整顿现有劳务中介机构,禁止任何单位或个人未经批准擅自开展职业中介活动。县内各职业中介机构,必须首先保障县内企业用工需求。违反上述规定者由县有关部门依法从严处罚。

2、加强劳务广告管理。加强对全县劳务招工、职业技能培训、职业技术学历教育等广告信息的管理工作。招工及职业技能培训非学历教育广告信息,必须经县劳动保障局审核同意后方可;职业技术学历教育广告信息,必须经县教育局审核同意后方可。未经审批擅自劳务广告信息的,由县有关部门依法严厉查处。县内重点企业的招工广告,经县招商引资督查考核办公室审核同意后,可免费在县电视台、广播电台、报纸等广告媒体上。

3、鼓励各职业介绍机构通过在外地设立分支、就地合作等方式,招引外地劳动者来我县就业。对表现突出的劳务输入机构,由县有关部门按政策予以奖励。

4、加强整顿我县劳动力市场秩序,对恶意破坏秩序的中介机构和个人,由县劳动保障、公安、工商等部门联合进行查处。

三、加强职业培训机构管理,确保培训资金落到实处

1、培训补助资金向重点企业用工保障倾斜,鼓励各类职业技能培训机构根据县内重点工业企业用工需求,及时调整专业设置,加强师资力量,提高培训质量。培训学员优先满足县内重点工业企业用工需要。

2、各类职业技能培训机构不得以任何形式从事劳务中介业务。违反上述规定者由县有关部门依据规定实施处罚,直至吊销其《社会力量办学许可证》。

3、规范我县职业教育秩序,改变单纯与苏南职业学校联合办学的模式,鼓励、引导毕业生在*就业。依法取缔在睢的违规外地招生机构,打击非法招生行为。

4、充分发挥培训券导向作用。重点将农村劳动力培训券用于县内重点工业企业职工岗前培训。各定点培训机构需保证70%以上(含70%)的培训学员在县内企业工作,否则不予发放培训券,并取消下一年度定点培训资格。对违返本规定发放培训券的县相关部门,要追究相关责任人责任,不予兑付培训券补助资金。

5、享受“国家助学金”补助的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要加强与县内重点工业企业的联合,采取“校企联办”方式,扩大定向培训的规模,保证毕业学生(除升学外)的县内就业率不低于70%。

四、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考核激励机制

1、成立*县企业用工保障工作领导小组,由县委常委、组织部长李敬峰任组长,县委常委、副县长蒋荣强,副县长郭梅,副县长田传国任副组长。县委宣传部、县经济开发区、县发改经贸委、县招商引资督查考核办、县重大项目办、县劳动保障局、县城管局、县公安局、县财政局、县扶贫办、县教育局、县农业局、县广电局、县新闻中心、县总工会、团县委、县妇联、县工商局和各镇的主要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劳动保障局,刘玉石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

2、各镇、县经济开发区要明确一名分管领导负责劳动用工保障工作,充分发挥镇级劳动保障所的作用,负责对辖区内的适龄劳动力的动态管理、培训计划拟定、劳动力情况上报等方面工作。

3、县劳动保障局负责对各镇、县经济开发区、县各有关单位完成用工保障情况进行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上报县委、县政府,计入各镇、县经济开发区、县各有关单位的年度综合目标考核成绩。

4、设立用工保障专项经费。省委、省政府安排的相关专项资金重点用于县内工业企业用工保障,需县财政配套的就业再就业资金要在财政预算内足额安排,纳入财政专户,专款专用。

5、对完成用工保障情况较好的机构和个人实行奖励。

(1)培训机构(含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对培训学员县内就业率在70%以上(含70%)的培训机构(含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由县劳动保障局根据实际录用人数以100元/人的标准予以奖励。

(2)职业中介机构:对介绍劳动者到县内重点工业企业就业的职业中介机构,由县劳动保障局根据实际录用人数200元/人的标准予以奖励。对全年组织人员较多的职业中介机构,由县劳动保障局根据实际录用人数以100元/人的标准予以额外补贴。

(3)各镇、县经济开发区:对完成工业企业用工保障年度任务的镇及县经济开发区,由县劳动保障局根据实际录用人数以100元/人的标准予以奖励。

对用工保障工作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除享受上述奖励政策外,由县委县政府再给予奖励。

五、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优化用工环境

1、依法规范企业用工行为。县劳动保障部门要依法督促企业与录用员工签订劳动合同,为员工进行就业登记,购买社会保险;县企业家协会要充分发挥作用,切实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2、县各用工单位要合理规定工作时间,提供合理的劳动报酬;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对企业员工实行人性化管理,增强企业凝聚力和吸引力,做到“招得进,留得住”。

农村小学副校长述职报告篇6

按照考核要求,现将杜尔基镇2008年度工作完成情况述职如下:

一、实绩考核目标完成情况

二、主要工作

2008年杜尔基镇按照县委、县政府的总体工作部署,树立“营造大环境、培育大产业、实现大发展”的理念,以新农村建设统领工作全局,优化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致力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推动了镇域经济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二)加速环境营造,推进招商兴工。一是切实强化招商措施。以产业延伸、产业多元和产业升级为目标,抢抓经济发达地区的产业梯度转移、资本外溢以及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等发展机遇,结合我镇实际,面向重点地区,坚持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创新招商方式,引导干部群众牢固树立了“投资者是上帝、引资者是功臣、机关干部是公仆”的思想,让亲商安商成为干部群众的自觉行动。今年共向上争取项目5个,争取资金200万元。二是切实发展流通业。我们采取了政策引导、资金扶持、信息服务等一系列的措施扶持粮食流通业的发展。全镇50余个农副产品收购部,消化、流通玉米、绿豆、高粱等农副产品万吨,安置人就业,当地农民由于减少销售环节开支及集散地价格优势,户均增收元左右。三是切实优化服务环境。围绕农业产业化产前、产中、产后三个环节的服务找不足,对农户实行项目引导、扶持、跟踪服务,缺哪个环节就补哪个环节。今年我们成立了4个专项推进组,每个组由2名镇党委成员及两名镇机关干部专抓,有力地推动了产业化项目的落实推进。四是深化环境整治,建设新型小城镇。加强了镇政府所在地基础设施建设,完成了二道街绿化和边沟砌筑工程,完成了政府办公场所建设和院内硬化、绿化。对镇内卫生死角,进行了集中清理,人居环境不断改善。引导村民“四改四清”,为村民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杜祥村十分重视环境建设,今年在县建设局的帮助下,新建了三 处休闲广场,绿化了四条主要入村公路,村内5条小巷全部治理,共栽植垂榆、金丝柳、优质杨树等绿化树14000余株,有效地改善了村容村貌,提高了群众生活质量。加强了公共交通、个体经营场所、沿街商贩摊点的规范管理,建立了正常、整洁、有序的经营秩序。

(三)加速促进社会事业,推进和谐社会建设。一是维护社会安定团结。深入开展“五五”普法宣传,提高了全社会法律意识。开展安全创建和专项整治活动,消除了各类隐患。深入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及时化解了人民内部矛盾。高度重视人民群众来信来访,接待群众来信、来访件,建立完善了群体性事件

预警、应急、处置机制,提高了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二是繁荣发展社会事业。为义务教育阶段寄宿制学校学生提供交通补助,为全镇1800多名中小学生购买校方责任保险,实施贫困学生救助,解决贫困家庭学生就学难问题。抓好基层文化站建设,提高了无线电视覆盖面,扩大了收视率。以迎奥运为契机,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提升了人民群众健康水平。三是提高社会保障能力。健全救灾救济和社会救助体系,农村低保扩面685人,保障弱势群体基本生活。实行现役军人家属优待金统一发放,为90岁以上老年人发放长寿补贴金。加快农村危草房改造步伐,年内改造危草房110户。开展了农村特困户医疗救助,受益群众1400人,缓解了群众“看病难”问题。深入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参合农民达到1.3万余人,报销医药费万元,有效解决了群众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投资18万元,建设计划生育服务中心,解决了我镇多年来计生服务无单独场所的问题,并为全镇490名独生子女家庭女孩购买平安保险。完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落实奖励扶助政策,倡导婚育新风,稳定了低生育水平,人口出生率控制在8‰以内。 三、存在的问题虽然我镇改革开放、经济建设和各项事业都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种植业优质化率不高,畜牧业比重低,整体抗灾能力不强。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规模小,带动能力弱,缺少对全局具有牵动作用的大企业和好项目。社会事业发展不平衡。村镇规划建设零乱无序,农民素质参差不齐。基层组织建设还需要加强,基层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不明显。这些问题,我们将认真研究,努力加以解决。

农村小学副校长述职报告篇7

智库流变

“改革开放初,中央需要制定很多改革方案,找不着人,便在各部门中搜集人才。”国研中心原副主任鲁志强在一次研讨会中说,最初是不定期地召集人到中南海讨论研究,后来才成立了研究机构。

当时最引人注目的是中央农村政策研究室和国务院农村研究中心,分别是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重要智库。1983年,杜润生担任两个智库的主任。从1982年到1986年,连续5年,中央每年颁发一个“一号文件”,关注农业问题。中央农村政策研究室参与其中,成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直接推动者,杜润生因此被誉为“中国农村改革之父”。

同时期成立的还有中央政策研究室、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体改委)。

近些年来开始发挥重要作用的是国研中心,它成立于1981年,可谓是国务院智库的“集大成者”。至今,国研中心下设十余个研究部,宏观经济研究部、农村经济研究部是重要的组成部分,聚集的专家更是达到130多位。

吴敬琏、刘国光、樊纲等皆是国研中心出身。该中心原副主任陈清泰曾是十四届三中全会、十五届四中全会、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的起草人之一;而2004年至今,研究员程国强曾参加过7个“一号文件”的起草工作。

此外,几乎每个“五年计划”和长期规划,国研中心都有参与。向高层报送各类研究报告,更是中心每天都在做的事情,2012年一年报送的研究报告就达572篇。

上世纪90年代成立的国家行政学院同样具有智库色彩,和国研中心并称国务院“一政一经”两大智库。

国务院重大政策出台前夕,往往会在行政学院办一个省部级领导专题研讨班。

1998年之后,这种专题研讨班形成惯例,一般每年举办一两次。内容多是紧扣热点,比如2000年的“西部大开发战略”、2007年的“社会管理”和“社会保障”等。

国研中心和国家行政学院是较为开放的两个智库。每逢部级会议前后,媒体记者都可以比较轻松地采访到国家行政学院的竹立家、汪玉凯等权威专家。而在国研中心,除了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之外,金融研究所的副所长巴曙松、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李佐军等,都是媒体记者近年来采访得最为频繁的专家。

党政两个系统

与国务院倚重的国研中心和国家行政学院两大智库类似,中共中央也有中央政策研究室和中央党校两个重要智库。

1989年后,合并成立的中央政策研究室,开始为中央政治局研究政治理论、草拟文件,也因此,该研究室被认为是中共中央的最重要的智库。

2002年10月起,王沪宁担任中央政策研究室主任,一直到现在。从中国最年轻的副教授,到中南海“第一智囊”,并在十当选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他的故事为人津津乐道。

1995年以前,王沪宁历任复旦大学国际政治系主任、法学院院长。之后,进入中央政策研究室,出任政治组组长。

调入北京后,王沪宁接受的第一项任务就是参与起草十四届五中全会文件,负责在报告中阐述“十二大关系”,即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等十二个方面的关系。

“党的建设、思想理论研究”是中央政策研究室的职责之一,显然也是王沪宁的强项,1998年,出任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后,王沪宁开始以“国家主席特别助理”的身份,陪同出访,此后,他协助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此做出了重大理论贡献。

到了担任中共中央总书记期间,王沪宁由副转正,直接参与了“科学发展观”理论的起草。

自2013年3月履新至今,王沪宁依然是总书记的出行保留随员,视察行程涵盖京、粤、冀、甘等省市,在多次出访外国时,王沪宁的名字经常出现在陪同人员的第一位。

说到王沪宁,就不得不提起国务院研究室主任宁吉。中央政策研究室和国务院研究室,一个直属于党中央,一个是国务院的办事机构。

虽然王沪宁和宁吉的服务对象有所不同,但两人都是“学而优则仕”的典型:曾辅佐三任总书记的王沪宁是国际政治专业出身,而服务于总理的宁吉则是经济学博士。

国务院研究室前身是1975年设立的政治研究室,中间经过合并、撤销,1988年恢复建制。与其他智库机构不同的是,国务院研究室相对“私人”,职责是服务于国务院主要领导,提出咨询意见,起草重要讲话。除此之外,它还有一项职能为人熟知,就是负责起草《政府工作报告》。

从理论到实际

近年来,除了参与起草党代会报告,负责其中的理论部分,比如阐释“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中央党校逐渐成了一个“吹风”的地方。

1992年6月9日,距离十四大召开不足百天,在中央党校发表讲话,列举了当时关于建立新经济体制的三个提法,并说:“我个人的看法,比较倾向于使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个提法。”三天后,邓小平表示赞成。历时两年多的姓“社”姓“资”争论有了答案。

自此以后,历次党代会召开前,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发表讲话几成惯例。从1997年的“5・29讲话”到2002年的“5・31讲话”,再到2007年的“6・25讲话”,都被认为是为随后的党代会定调。

参与党代会报告起草的机构还有中国社科院,1977年建院初期,同样是偏重于基础研究。1991年,还曾提出要把社科院建成“马克思主义的坚强阵地”。随着时间推移,社科院逐渐从理论研究转向现实问题。在其几十个研究所中,经济研究所、财贸研究所、金融研究所等涉及经济的部门越发重要。

2003年,李长春考察社科院时,明确要求其“努力成为党中央、国务院重要的思想库、智囊团”――这成了社科院的新目标。

农村小学副校长述职报告篇8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目标,以促进学校内涵发展为抓手,以提高中小学校长和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为目的,以强化内部管理体制为重点,以深化制度改革为动力,切实加强领导,加大投入,狠抓落实,力争用5年左右时间,建设一支政治素质好、业务能力强、管理水平高的中小学校长队伍;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数量充足、结构合理、富有活力的中小学教师队伍,切实将全市教育事业发展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

二、工作原则

坚持满足需求与提高效益相结合的原则,正确处理数量与质量、规模与效益的关系。坚持教师资源配置均衡性原则,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坚持全面提高和突出重点相结合的原则,把加强农村中小学校长、师资队伍建设放在突出位置。坚持开放、流动、竞争、有序的原则,正确处理流动与稳定的关系。坚持依法治教的方针,依法保障校长、教师的合法权益,依法管理和壮大教师队伍。坚持以人为本、以德为先的原则,健全完善中小学校长、教师培养、培训、提高的体制机制,不断提高校长的管理能力和教师教书育人的能力。

三、目标任务

(一)切实加强中小学校长队伍建设

1、严格中小学校长任职条件和资格。校长必须热爱教育事业,有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良好的品德;善于团结协作,作风民主,有较强的改革创新精神;具有履行职责所需要的专业知识和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爱岗敬业、遵纪守法,以身作则、廉洁自律,具有中级以上(含中级)教师专业技术资格职务,一般应从事教育教学工作5年以上,熟练掌握一至两门学科教学工作。校长须在副校长岗位上任职2年以上,副校长须在学校中层岗位上任职3年以上,具备一定的教育教学能力、教科研指导能力和管理经验,身心健康,能胜任工作。完全中学、高级中学和初级中学校长应具备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小学校长应具备大专及以上学历。

2、加强和改进中小学校长管理和选拔任用工作。进一步完善中小学校长管理制度,理顺校长管理体制。改进中小学校长选拔任用工作,探索建立组织推荐、民主推荐、差额推荐等多种形式的校长人选提名机制,建立干部任免部门与教育主管部门联合考察制度,加大公开选拔、竞争上岗等竞争性选拔力度,确保选优配强中小学校长。加强对中小学校长的考评考核,加大轮岗交流力度,稳步推进校长职级制改革试点工作,建立能上能下的用人机制,形成体现中小学校长工作特点和规律的管理制度,做到用人和治事相结合。

3、建立中小学校长后备队伍培养制度。制定中小学校校级后备干部队伍建设规划,建立后备干部档案,选择一批30岁左右具有相应教师资格和学校中层以上干部任职经历,思想政治素质好、教育教学水平高、有组织领导才能的优秀教师进行重点培养。优先从校长后备干部中选拔任用校长、副校长。

4、实行中小学校长任期制和任期目标责任制。校长每届任期为5年,无特殊原因,任期内一般不调离、不交流,任期届满,重新选聘,可以连任。校长在同一所学校任职一般不超过两届。校长上任后,根据教育事业发展的总体规划和教育行政部门的要求,结合本校实际,提出任期发展目标,经学校职代会讨论通过并报教育行政部门审批后作为校长任期责任目标,由校长负责组织实施。校长聘任后应与教育行政部门签订任期目标责任书,明确校长的责任,并由教育行政部门颁发聘任证书。

5、进一步完善和落实中小学校长负责制。校长是学校法定代表人,在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下,全面负责学校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校长必须全面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执行国家的法律、法规;依法组织制定、实施学校发展规划、年度计划和学校规章制度,确定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改革目标及具体措施;管理学校设施和资产;组织教育教学和教改活动,深入实施素质教育;依照国家有关规定考核、奖惩教职员工,提名或推荐副校长人选,通过民主方式确定内设机构负责人人选;制订学校安全防范预案,确保师生人身安全;主持校务会议或校长办公会议,研究学校重大事项。

6、实行中小学校长轮岗交流制度。加大校际之间,尤其是城乡学校之间校长的交流力度,统筹校长配置。城市学校和教育教学质量高的学校校长要定期到所托管的农村薄弱学校指导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农村薄弱学校要选派负责人到城市学校和教育教学质量高的学校挂职锻炼,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中小学校长在抓好学校管理工作的同时,要把主要精力放在抓管理、抓教学、抓质量上,并兼任一定的教学工作。要深入教育教学第一线,坚持听课、评课,积极参加教改教研活动,带动和指导教科研工作。

7、健全校长培训工程。实施名校长培养工程。通过开展“牵手工程”等项目,创建区内外校长交流研讨平台,选派中小学校长到发达省区教育机构挂职锻炼,培养一批名校长。把学校发展业绩作为衡量校长工作的重要标准,着力加强校长的教育教学能力、学校管理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建设。倡导校长树立终身学习、终身从教的思想,促使校长规范办学行为,端正办学思想,创新办学理念,提升学校管理水平和办学效益,努力成为适应现代教育的教育家。进一步加强对中小学校长的培训力度,全面提高中小学校长的素质。校长培训包括:新上岗校长的任职资格培训、在职校长提高培训、高级研修培训、骨干校长研修培训及有关专项培训。新任中小学校长必须参加任职资格培训,并取得“任职资格培训合格证书”,实行持证上岗;在职校长每五年必须接受累计不少于240学时的提高培训,并取得“提高培训合格证书”,作为继续任用的必备条件。要选派富有办学经验并具有一定理论修养和研究能力的骨干校长,参加国家、自治区组织的研修培训或高级研修培训。

8、完善中小学校长考核机制。进一步建立健全校长考核制度。依据中小学校长相关管理办法,由教育行政部门按照德才兼备、实事求是、客观公正、注重实际的原则对中小学校长进行考核。考核工作要深入群众,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做到客观、全面、公正。校长考核分为平时考核、年度考核和任期考核。平时考核根据工作需要随时进行,年度考核,依据中小学校长相关管理办法,对校长做出优秀、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的评价。根据考核结果,在系统内通报并进行奖惩。对市区初级中学、乡(镇)初级中学、九年制学校、市区小学、农村中心完小当年考核排名末位者和农村小学当年考核位居倒数5名者,责令校长向市教育局写出书面检查并提出整改措施;对连续2年排名末位者和农村小学连续2年排名倒数5名者,对校长进行解聘,解聘后的新校长人选通过竞聘办法产生。

9、健全中小学校长奖惩机制。实行优秀中小学校长奖励制度,市委、政府每三年评选一批全市优秀中小学校长,并采取多种形式予以奖励;校长因,,,或因指挥不当、管理不善,致使学校发生重大事故,或给国家、学校和群众利益造成损害的,可予以解聘或停职,并视其情节,根据有关规定,给予相应的党纪政纪处分;情节严重,触犯刑律的,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10、健全中小学校长监督机制。实行中小学校长年度和离任审计制度。教育行政部门要对学校的经费来源及支出情况进行年度审计监督,中小学校长离任前,须经过离任审计。实行校长年度述职述廉制度,校长每年须向教职工代表大会和教育行政部门作个人述职述廉报告,接受群众评议和监督,并主动接受纪检、监察机关的监督。

(二)切实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

1、实行中小学教师编制动态管理。建立中小学教职工编制动态管理机制,在核定的编制总额内,按照“总量控制、城乡统筹、结构调整、学科配套、有增有减”的原则,由教育部门按学年提出中小学教职工编制调整意见,经编制及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审核同意后,调整和使用中小学教职工编制,合理配置教师资源,对农村边远地区实行倾斜政策,保证基层特别是农村中小学教师力量的配备。

2、完善中小学教师补充机制。教育行政部门在每年年初对当年本系统自然减员情况进行摸底核实,及时与编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协调,将空出的编制全部用于补充教师。不得挤占和截留。对占用学校编制的非学校工作人员,限期与学校脱离关系。对擅自离岗、辞职、考录公务员及其它事业编制的教师,在一个月内办理停发工资和解除聘用合同手续。

3、加强对教师录用的统筹工作。完善并严格实施教师准入制度,严把教师入口关。坚持中小学教师公开招聘制度和教师资格制度,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吸引和鼓励优秀人才从事教师工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和教育行政部门要做好中小学教师的招聘录用、职务(职称)评聘、培养培训和考核等工作。实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认真做好特岗教师公开招聘、岗前培训、跟踪管理服务和三年服务期满考核转正等各项工作。教育、编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财政部门做好国家免费师范毕业生的定向就业安置工作,确保有编有岗。继续实施“三支一扶”计划,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农村等偏远地区从事义务教育工作。

4、建立中小学教师轮岗流动机制。加快建立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在辖区内定期轮换、城镇教师到农村学校任教服务、骨干教师巡回授课、紧缺专业教师流动教学制度,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城镇教师晋升高级教师职务以及参评优秀教师和特级教师应有农村学校任教一年以上的工作经历。凡无农村学校任教经历的城镇教师,学校应有计划地安排其到所托管或对口帮扶的农村学校支教、巡回授课。

5、提高教师的学历层次。积极采取多种形式不断提高教师学历层次。到2015年,使全市中小学教师学历全部达标,小学教师具有专科及以上学历的比例达到75%以上,初中教师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的比例达80%以上,高中教师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比例达到5%以上。其中沙坡头区高中教师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比例达到8%以上,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的比例达到35%以上。

6、实施骨干教师培养培训计划。全面实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全员岗位培训计划,每五年为一个培训周期;组织实施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计划,加快建立市、县(区)骨干教师培训体系,每两年遴选培养一批市级骨干教师。

7、探索建立中小学教师退出机制。对年龄偏大、长期有病且不适应教育教学要求的教师,市(县)教育部门应会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做好分流工作。工作年限满三十年的或距国家规定的退休年龄不足五年,且工作年限满二十年的,或因患大病、特大病不能正常上班者,本人自愿提出申请,经批准,可以提前退休。进一步优化教师资源配置,解决教师学科结构、年龄结构不合理和师资不足的问题。

8、实行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倾斜政策。在实施骨干教师培养、教育教学能力提升等项目时,要向农村中小学倾斜。事业单位岗位设置要向基层特别是农村中小学校倾斜,逐步提高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比例,鼓励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服务基层。绩效工资要向农村艰苦地区教师倾斜,向一线骨干教师倾斜,对长期在农村基层和艰苦边远地区工作的教师,在工资、职务、职称评审等方面实行倾斜政策。将具有一次性本科以上学历、户籍在沙坡头区以外住房困难的教师纳入市政府公租房保障范围,教育行政部门要积极争取教师周转房建设项目,切实改善特岗教师、“三支一扶”教师及边远山区教师住宿条件。

9、大力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坚持依法治教、从严治教,严格按照《教师法》、《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要求,规范教师思想行为和职业行为,坚决杜绝教师违背职业道德要求的不良现象。教育行政部门要定期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排查和整改,增强师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要把师德表现作为教师工作考核、职务评聘和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将师德建设作为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学校要主动接受学生、家长和社会各方面对学校师德建设进行评议。引导广大教师合法表达利益诉求,对违反《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教师,予以严肃处理;对触犯法律的,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10、完善教师奖励机制。从实际出发,积极改善广大教师的工作、生活条件,为广大教师营造相互交流提高、潜心教书育人的良好环境,保障教师依法行使好权力、履行好义务。实行骨干教师奖励制度,对自治区、市、县(区)骨干教师要分别给予相应奖励,并逐步提高奖励标准。落实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健康休养制度。定期安排一定数量的骨干教师进行疗养。

四、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加强中小学校长队伍和教师队伍建设规划和相关工作措施,大力营造校长、教师队伍建设的政策环境和社会环境,扎实推进教师队伍建设工作。教育行政部门要把校长、教师队伍建设工作放在重中之重,切实抓好各项工作措施的落实。财政部门要充分发挥公共财政的保障职能,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为校长队伍和教师队伍建设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编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要进一步完善有利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相关政策和管理机制,形成政府统筹、部门分工协作、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2、强化责任主体。教育行政部门要坚持依法治校、从严治教,切实建立校长和教师管理责任体系,健全规章制度,明晰职责,落实责任。要建立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度,对教师队伍发生的问题要界定责任,严肃处理。校长是学校管理的第一责任人,要全面承担起教师队伍建设管理的职责,进一步建立健全教师管理制度,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不断规范教师从教行为。

农村小学副校长述职报告篇9

“‘十一五’期间,铁道部共要修建548座新客站,其中有一批要建成百年不朽的客站。”近日,铁道部副总工程师郑健首度向记者披露了关于铁路客站的规划。

“十一五”期间,铁路系统将投资1500亿元新建或改建548座客站,并在全国建成六大枢纽性的客运中心和十大区域性客运中心。按照城市等级来分,省会级以上城市客站25座,地级城市客站95座,县级城市客站428座;如按照铁路等级来分,则客运专线要建158座客站,城际客站是83座,一般干线客站是292座。(《羊城晚报》)

“保护学生安全”

首次写入师德规范

教育部对外公布刚刚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备受关注的“保护学生安全”首次列为中小学师德规范。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上一次修订还是在1997年。新修订的中小学教师师德规范条数有所减少,表达更为简洁准确,并在具体内容上表述得更有针对性。特别是在“关爱学生”条目中,新版规范增加了“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等内容;另外,新规范不但出现“素质教育”“创新精神”“终身学习”等颇具时代特色的新规,还增加了具体的要求,教师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自觉抵制有偿家教。

教育部表示,新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划将成为全国教师共同参与、共同完善和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京报网)

住宅夜间噪声禁超30分贝

国家环保部首次公布了《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明确规定医院病房、住宅卧室、宾馆客房等以休息睡眠为主、需要保证安静的房间,夜间(22:00至次日6:00)噪声不得超过30分贝,白天(6:00至22:00)不得超过40分贝。从今年10月1日起,市民将可根据新出台的噪声标准判断所处区域的噪声是否超标。

环保部还同时公布了《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其厂界外噪声限值与社会噪声基本相符。(《京华时报》)

由卫生部等六部门制订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残疾人康复工作的意见》中提出,到2010年,在城市和中等以上发达地区的农村,有需求的残疾人普遍得到康复服务;欠发达地区的农村达到70%以上;到2015年将实现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

我国残疾人康复逐步拓展到白内障复明手术、低视力康复、盲人定向行走训练、聋儿听力语言康复训练、智力残疾康复训练、肢体残疾矫治手术及康复训练等多个领域。截至2007年底,通过重点工程得到不同程度康复的残疾人已达1524万人。

所谓康复,是指采用医学的、工程的、心理的、社会的和教育的各种手段,使残疾人的功能恢复到尽可能好的水平,以便在身体、精神、社会活动、教育就业等方面的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北京青年报》)

国家体育总局起草

《全民健身条例》

群众性健身运动更深入

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北京残奥会中国体育代表团副团长冯建中透露,全国已有超过一半的省市制定和颁布了《全民健身条例》,由国家体育总局起草的全国性《全民健身条例》也已经提交国务院法制办,以待尽快颁布实施。

冯健中表示,筹备和举办奥运会和残奥会等大型运动会,会大大激发群众的体育热情、广泛普及体育知识、深入推动群众性体育锻炼热潮。他说:“利用北京奥运会的巨大影响力,将使群众健身运动开展得更加广泛和深入。”

目前,我国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步伐加快,群众健身设施明显改善,初步形成了覆盖城乡、形式多样、亲民便民的全民健身场地设施服务体系。以社区为重点的城市体育活动、 以乡镇为重点的农村体育活动、以青少年为重点的学校体育和校外体育活动均丰富多彩,体育社区数量不断增加,已经形成了从中央到地方各级体育社会团体的层次结构,基本覆盖了全国城乡的广大地区。(光明网)

社保转移接续方案将出台

养老账户可随人流转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胡晓义日前透露,该部已经拟定农民工养老保险和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关系转移和接续办法,并且正在广泛征求意见。

胡晓义表示,社保关系的转移接续问题主要是养老保险关系的转移接续问题。其中,难度较大的是农民工养老保险办法。正在研究的农民工养老保险权益,集中体现在养老保险个人账户上面,个人账户可以随着本人的流动而流转,将来农民工无论是回到农村还是留在城市养老,都会把他所有的养老权益转移到养老地的社会保障体系中去。也就是说,“把他所有的权益都累积起来,然后计算支付。将来如果他回到农村,就在农村的养老保障体系里计算支付,如果留在城市,就根据城镇职工养老保障计算办法折算支付。”(《竞报》)

到二零一五年残疾人均享康复服务

由卫生部等六部门制订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残疾人康复工作的意见》中提出,到2010年,在城市和中等以上发达地区的农村,有需求的残疾人普遍得到康复服务;欠发达地区的农村达到70%以上;到2015年将实现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

我国残疾人康复逐步拓展到白内障复明手术、低视力康复、盲人定向行走训练、聋儿听力语言康复训练、智力残疾康复训练、肢体残疾矫治手术及康复训练等多个领域。截至2007年底,通过重点工程得到不同程度康复的残疾人已达1524万人。

所谓康复,是指采用医学的、工程的、心理的、社会的和教育的各种手段,使残疾人的功能恢复到尽可能好的水平,以便在身体、精神、社会活动、教育就业等方面的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北京青年报》)

长三角2018年将成为世界第一大都市圈

上海交通大学中国都市圈发展与管理研究中心近日对外公布《2007中国都市圈评价报告》。《报告》显示,从2005年起,上海都市圈综合竞争力连续三年位列全国18个都市圈首位。预计到2018年,长三角都市圈将在总量上成为世界第一大都市圈。

上海交大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王方华表示,若以11%的增长速度计算,长三角都市圈GDP到2020年将达到15.92万亿元,若以每年2%的发展速度预测纽约都市圈和东京都市圈的增长,并保守预计2007-2012年美元兑人民币汇率为6:1,2012年以后汇率为1美元兑5元人民币,到2013年左右其经济总量将超过世界著名的纽约都市圈,到2018年左右赶上东京都市圈,在总量上将成为世界第一大都市圈,其战略地位将不言而喻。

农村小学副校长述职报告篇10

关于乡镇农村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调查报告

为深入了解农村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现状,切实推进农村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笔者利用在乡镇挂职锻炼的机会,采取走访、座谈、问卷等形式,对乡镇农村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进行了调查,现将调查报告情况如下。

一、工作主要措施及成效

在组织领导上,乡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成立了“xx”普法工作领导小组和办公室,由乡镇主要领导任组长,相关机构和人员任成员,将普法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做到普法工作与全镇总体工作统一安排,统一检查,统一评比,确保了普法工作目标任务的贯彻落实。

在普法教育上,突出对重点对象的法律服务和法制宣传。对于乡镇领导干部、乡镇直单位负责人和村干部以规范依法行政行为为主,提高干部依法执政水平;对镇企业管理人员、个体工商户加大税法宣传力度,提高企业、商户依法经营意识;对普通党员、群众广泛深入开展《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教育,提高村民依法自治水平;对青少年学生加强交通、消防、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等法律法规的学习宣传,增强学生自我防范和遵纪守法的意识。

在依法治理上,大力推进“民主法治村”创建活动。把法制教育、依法治村与“民主法治村”创建活动有机结合起来,有效地推进了农村基层民主法治建设进;全乡镇普遍实行了村民自主选举村委会,建立了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制度,农村基层干部依法管理、依法办事的观念开始树立,农民积极参与村级事务管理的意识明显提高。

在活动载体上,普法工作与党委、政府中心工作、与法治实践活动相结合。开展“法律进企业”活动,增强企业经营从业人员的法治意识、公平竞争意识;开展“法律进乡村”活动,为农民和外出务工人员开展法律咨询,提供法律服务;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社会热点、难点和群众关心、关注的问题,开展法治主题实践活动,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开展“法律上门”服务活动,加大对弱势群体和经济困难人员的法律援助力度,受到群众的欢迎。

二、存在主要问题及原因

1、对农村普法认识不足,思想上有偏差。调查发现,当前农村中“重人治、轻法治”的思想以及执法不公、有法不依、知法犯法等不良社会现象依然存在,导致学法用法脱节,挫伤了农民学法的信心,给普法工作带来了消极影响;有的基层干部认为抓普法教育是一项“软”指标,既花钱又费力,积极性、主动性不高;有的则认为普法就是要农民守法,强调群众义务多,宣传群众权利少;还有许多基层干部群众对法律存在实用主义思想,遇到问题才想起来去找法律,不能做到事前学习和预防。

2、农村普法干部队伍力量薄弱,法律素质不高。乡镇司法所3人,专职工作人员不足,工作压力重;村(街、居委)普法干部全部都是由分管综治的村干部兼任,这些村干部主管工作多,完成镇、村中心工作任务繁重,对农村普法工作不以为然;不少村干部文化素质不高,自身法律学习不够,在实际工作中需要宣传法律时,要么避而不谈,要么凭主观臆断,对复杂、疑难的纠纷更是显得束手无策,不知道依法该怎么办;有的在调解民事纠纷、处理村级社会事务时,涉及法律宣讲不到位,导致民事纠纷扩大和无序上访事件时有发生。

3、农村普法宣传手段和形式简单落后,亟待突破创新。除了进村入户散发些法律宣传品或是上集市设个法律咨询台之外,就是放广播,搞宣传栏、标语进行普法宣传,传统形式多而创新形式少;传统普法“被动式”的教育由于成本高,加上组织难已不受组织者和农民的欢迎;从调查情况看,大多数农民获取的法律知识主要来源于电视、报刊等媒体,如《焦点访谈》、《今日说法》等法律新闻类节目,从其它方式获取法律知识的途径很少;大多数村(街、居委)法制宣传阵地建设薄弱,正常开展法制教育活动不多。

4、普法工作不能适应新形势下农民群众的需求。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农村各种新型矛盾逐渐产生,农民对学法用法有新需求,如在信访维稳工作中,面对个别“上访户”的诉求,法律宣传的技巧显得极为重要,这对乡镇农村普法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农民经济意识的不断增强,农村多数青壮年外出打工或在企业就业,留守在家的主要是“老弱病妇小”,他们法律知识接受能力差,自我依法保护意识不强,导致普法教育组织难,时间落实难;加上镇流动人口多,组织松散,都增加了普法的难度。

5、农村普法经费没有保障,制约工作开展。司法所无专项普法经费,宣传活动经费要临时筹集,列支主要依附综治经费报销,数量少、效果差,完全不能保障普法工作的正常需要;村(街、居委)普法,没有经费,落实起来难,自然什么事也办不成。

三、工作建议和对策

针对农村普法调研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乡镇农村普法实际,现提出如下工作建议和对策:

1、进一步更新农村普法观念,纠正基层干部群众对普法思想认识的偏差。党委、政府各级领导要从群众需要出发开展普法工作,真正把服务农民、提高农民法律素质、切实维护农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农村普法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逐步培养广大人民群众对法律价值的尊重和法律知识的追求,引导基层干部依法决策、按章办事;引导群众遵纪守法、依法维权和依法参与村民自治;要把普法与依法解决农民的实际法律问题结合起来,针对法治实践中群众关心的难点、热点问题,通过具体的参与法治实践活动,树立法治的权威,使人民群众养成崇尚法治的行为习惯。

2、要进一步加强普法工作队伍建设。按照有关文件要求,切实解决司法所人员、编制、职级待遇等实际困难;进一步整合农村人民调解员、司法助理员、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和法制宣传志愿者等农村法制宣传教育人才资源;加强对村(街、居委)普法员的选聘、培训工作,把大学生“村官”或者具有高中以上学历的农村两委干部选聘到普法队伍中来,使他们成为各村(街、居委)农村普法教育的宣讲人;实行农村普法宣传辅导员制度,在公安派出所、法庭、司法所等部门中选派政法干警到各村(街、居委)、各中小学校担任普法宣传辅导员,指导村(街、居委)、学校开展普法宣传,提供法律服务。

3、要进一步创新普法宣传教育方式方法。加强农村法制教育阵地建设,镇设立法制辅导站,行政村建立法律图书角,依托公开栏设立法制宣传栏;在继续利用传统法制宣传教育阵地的基础上,采取以案说法、图片解法,组织旁听审判,组织反面典型现身说法、法制文艺、法律咨询、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网、网络博客等贴近群众的新形式,把多姿多彩的法治文化和法律服务送到农村千家万户。

4、要进一步把普法工作与新农村建设、平安建设相结合,增强工作灵活性和针对性。按照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和任务,把开展法制宣传教育与民间纠纷排查调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实践活动结合起来,引导农民依法调整社会利益关系;要紧紧抓住有利时机,有效地推进农村普法工作;譬如,抓住党员冬训时机,对党员干部进行法制专题教育;抓住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时机,对广大村民进行《村民委员会组织法》、《选举法》等法律法规宣传教育;抓住春节民工返乡时机,对他们进行《治安管理处罚法》、《信访条例》等法律法规的宣传;抓住禁毒、禁赌、反对xx等专项治理活动时机,大力开展相关法律法规宣传活动等;此外,普法工作还要突出重点村(如信访村、宗姓村)、重点人群(如刑释解教人员、外来务工人员)、重点年龄层次(如15-25岁青少年)的宣传教育,增强普法工作的针对性。

5、进一步加大农村普法的经费投入。县、乡镇党委、政府要对司法所日常办公所需经费与普法经费共同纳入财政预算,使农村普法有专款,专款能专用,保证农村普法的必要支出;要利用匹配资金修建司法所办公用房,购置交通、通讯、微机等必要办公用具,为司法所工作正常开展提供基本物质保障。

附: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调查报告

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是一项长期、艰巨、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认真抓好青少年法制教育,培养和造就适应社会改革发展的新一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合格人才,是强化青少年法制教育的根本措施,直接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人民安居乐业,更关系到依法治国战略、和谐社会建设的顺利实现的大问题。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结合全区实际,对全区青少年法制教育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采取有力措施,开展了多种形式的青少年法制教育活动,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一、全区青少年法制教育工作的现状

经济技术开发区目前共有公办中小学43所(其中普通高中2所,职业中专1所,初中8所,小学32所),在校生42500余人,普遍都开设了法制课,聘请了法制辅导员或法制副校长;有成人中专、教师进修学校、业余体校各1所;社会力量办学机构65家,教职工3000余人;高等教育院校5所,学历教育在校生6xx人,一个多元化的大教育格局初步形成。在高校中建立了法制教育基地。随着开发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我区的外来务工人员急剧增长,目前小学在校生23356人,借读生6954人,借读生占在校生总数的29.77%;初中在校生8705人,其中借读生2505人,借读生占在校生总数的28.78%。全区借读生总数近10000人,法制教育也显难度和重要地位。

二、青少年法制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

通过走访调查,我们发现一些学校存在着以下主要问题:一是有些学校对师生的普法教育不重视,对法制教育有流于形式现象;二是忽视法律操作方式方法的传授,宣传教育往往强调事后的依法追究;三是许多学校非常重视法律知识的课堂学习,并以考试的成绩作为评价普法效果的主要指标,客观上使普法教育坠入了单纯追求分数的误区;四是有些学校寄希望于通过每年或每学期一、二次法制讲座来解决普法教育所存在的突出问题;五是学校作为法制教育的主要阵地,有一个具体的操作的问题。现在许多学校虽然也经常开展了法制教育,也可讲出一些工作成绩来,但并没有真正花力气来抓,或者并没有抓到点子上;六是大专院校不同程度地存在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工作不力、效果不明显、少数学生中还存在着潜在的犯罪因素的现象,相当数量的大学生到毕业还不知道“xx”普法是在做什么,有的教职员工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意识不强,法制观念淡薄,个别的甚至出现违法行为。

三、思维超前,形式新颖,突出青少年法制教育特点

针对我区青少年法制教育的情况和存在的问题,我们突出抓好以下工作。

(一)提高认识,强化领导,落实措施

抓好青少年法制教育,使之从小就学法、知法、守法和用法,树立社会主义法制观念和意识,是我国民主法治建设的基础工作,是关系到科教兴国战略、依法治国方略顺利实施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大问题,也是一项长期艰苦的社会系统工程,任重道远。因此,我们必须从根本上认识到青少年法制教育的重要性、长期性和艰巨性。多年来,开发区非常重视青少年法制教育工作,把青少年法制教育工作纳入普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及时对青少年法制教育工作进行全面规划和部署,提出明确的目标和要求。确定以学校教育为主渠道,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有机结合的青少年法制教育工作思路,建立了工作制度,明确了工作要求,强调青少年作为普法重点对象,要从小抓起,构筑起学校、社区和家庭齐抓共管的社会教育体系。每年在人大代表视察和向人大常委会报告普法工作中,将青少年法制教育工作作为重要内容,争取人大代表的重视和支持。在创建“平安西海岸”工作中,把加强青少年法制教育工作作为重要的考核目标,每年进行考核验收,确保青少年法制教育工作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有效地增强青少年的法律意识。

(二)突出重点部位,创新教育形式,拓展教育空间

青少年作为普法的重点对象之一,始终是我们工作中关注的一个重点群体,根据“xx”普法规划的总体要求,我们积极开展创新思维,力求与时俱进,全力将我区青少年法制教育工作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经过认真调研、反复酝酿,在全区大中小学校开展了一系列法制宣传教育活动。一是组织开展加强青少年法制教育调研活动。xx年4月,对全区43所中小学校和规模较大的30余所民办院校进行了调查,摸清了学校法制教育的情况和问题,为科学决策提供了可靠依据。二是进行现场警示教育。组织中学生到区看守所内的监区,由在押未成年犯以其自身经历现身说法,讲述了自己走上犯罪道路的过程和失去人身自由的感受;使中学生到场接受教育,活生生的教材和在押人员的泣泪讲述使参加活动的中学生们的思想和心灵受到了震撼和洗礼,他们发表感言,表示决心以此为鉴,加强自身修养,远离不文明和违法犯罪。三是建立法制教育基地,法制文艺进社区,增强青少年法制意识。我区与科技大学联姻,在该校建立法律知识培训基地,组建业余法制文艺宣传队。编排法制文艺节目到学校、进社区进行演出,使学生更加直接地受到法制教育。四是积极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图片巡回展览活动。我区制作了内容涉及政法、治安、交通、消防、劳动、计划生育、安全生产、经济犯罪以及防范和处理邪教工作,九大类70余块法制宣传教育图版,在中小学校、各大院校进行了巡回展览活动。有10万余青少年参观了展览、接受了教育,受到了广大青少年的好评。这是我们在广泛深入开展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同时,大胆探索,勇于创新,在法制宣传教育工作中摸索出的切合我区实际,具有开发区特色的新的法制教育形式,对提高青少年法律素质,促进创建“平安西海岸”活动的顺利开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五是坚持法制副校长聘任制度化。为全区43所中小学校和30余所民办院校聘请了法制副校长或法制辅导员,积极指导和参与学校法制教育活动,帮助学校开展依法治校工作。六是积极了开展创建“平安校园”活动。积极探索有效的教育方法,健全青少年学生法制教育网络,突出了学校法制教育的综合性、实践性和针对性;不断探索新时期创建“平安校园”的新思路、新措施。如黄浦江路小学开展形式新颖的普法教育形式,在教育的方法上以“活”字为抓手。改变过去呆板说教的方法,以“活”融入法制教育活动的始终。如利用清明节扫墓时机,对学生进行爱国教育。在法制教育的形式上以“新”字为主线,采取读书演讲式教育,让青少年学生在法制教育中得到法制理论水平的提高和思想认识的深化。大家都暗下决心,不但从小要学法守法,还要以优异的文化成绩参与高考,争当法学教授、法学博士。在法制教育的氛围上以“广”字为平台,开展了“小手拉大手共读一本书”活动。通过开展读书活动,进一步加深了大家对法制内容的理解。在法制教育的效果上以“实”字为层面,使青少年的法制教育取得实效,着眼于减少和预防青少年的违法犯罪工作,以抓好单亲家庭的青少年学生的法制教育为重点,对这些学生的法制教育由所在班的班主任负责,定期进行家访,有针对性地经常进行个别法制教育,重点给予关心和爱护。对“问题学生”由法制副校长重点进行帮助教育,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七是充分发挥了区普法讲师团作用,开展以案释法教育活动。从普法讲师团中抽调部分经验丰富、热爱关心孩子成长并从事过教师职业的政法干警分批到各中小学校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以案释法。先后组织了30余场专题法制教育讲座,为4万余名中小学生上了法制教育课,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八是充分发挥律师和“12348”法律援助作用,为青少年维权提供法律保证。根据青少年特点,建立了律师维权岗,培养了一支关心青少年事业的律师队伍,担任校外法制辅导员,帮助学校和青少年解决法律难题,不断提高青少年的法律素质。建立了青少年“12348”法律服务咨询平台。每年为全区青少年和外来青工提供法律咨询服务和法律援助达4000多人次,有效的维护了青少年的合法权益,促进了全区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