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与社会教学反思十篇

时间:2023-03-26 12:09:17

品德与社会教学反思

品德与社会教学反思篇1

作为一年级的班主任及《品德与社会》的授课教师,我不断想尝试一种做法:就是如何让刚离开父母视线的孩子因为教师对他们的教育引导和表扬,成为一个极为好奇、爱在教师面前表现、善于积极提问的孩子,充分发挥他们的学习积极性。经过深思熟虑,我决定给这些孩子创立“品德积累簿”,作为学期结束衡量他们品德成长的标准。

一、评价目标

有位教师在《品德与社会》期末测评中,因某学生错字多,字写得很是马虎,作业本弄得脏兮兮的,于是便在素质成长报告册的《品德与社会》一栏里写上了“不理想”。学生家长看后很是不解:“我家小孩不仅尊敬你们老师,大小活动都积极参加,劳动又积极,而且在班级中从不捣鬼,怎么这品德成绩还比不上那些成天捣鬼,不遵守纪律的孩子呢?”教师最终被说得无以言对。这种评测学生道德观的方式,其实已歪曲了评测的初衷,无法对学生在个性成长过程中思想品德的表现进行综合评测。

因此,我尝试通过“品德积累簿”的方法来建立孩子品德成长评测的小档案,以每一周评测的内容作为考查标准,来检查孩子们的品德状况,激励他们,以求思想道德观的进步,促进良好道德习惯的养成。

二、实施过程

既然以周作为评测的标准,接下来的事就是如何落到实处的问题。首先,我在班里拿出自己设计的“品德积累簿”并告诉孩子们:这里面是他们从今天开始品德成长的见证。比如,穿的衣服是否整洁干净,卫生是否洁净,劳动是否积极,上课期间有无认真听讲,举手发言是否活跃,作业能否认真完成,是否能做到尊敬老师和帮助有困难的小同学,放学是否有秩序排路队回家等。其次,我在每周的《品德与社会》课上用15分钟的时间进行评测,只要孩子们有一点道德观的形成,我都在“品德积累簿”上贴上一颗小星星,并且告诉他们:只要努力了就有机会使“品德积累簿”上的小星星更多,学期结束我们比一比谁的小星星多,根据小星星的多少来评定我们的品德成绩。

以后的日子里,我随时注意着孩子们在品德上的一点点进步,我所能做到的就是让每个孩子都能在“品德积累簿”下快乐成长。有一天,我发现班上的一个孩子一直都 没有获得小星星,因为他年纪在班级中最小,所以胆子不是很大,上课也始终不敢回答问题,我一直寻找着机会希望能给他一颗小星星。终于一次班会课上,当问到:“有位小同学忘记带铅笔了怎么办?”这个孩子犹豫着举起了手,我抓住了这一难得的机会让他回答。“我……我……我有。”虽然声音不是太大,但我能感受到他有着进步的思想品德,我高兴地告诉所有的孩子,这是魏同学的第一次发言,他进步了,大家同不同意在“品德积累簿”上给他贴一颗小星星呢?孩子们大声地说:“同意。”他也高兴地大喊:“我有一颗小星星了哦!”让我感受到这颗小星星对他的分量。从此,该生无论是在积极发言,还是在朗读课文上,胆量方面都有了明显进步。小小的一颗星,让孩子们战胜了自我,激励了他们对进步的追求,促进了品德的发展。

此后,我不断激励孩子们的愿望,并希望他们通过努力,使愿望都能够实现,培养他们的自觉性,尽可能的体现品德教育的主动性。变“要我做”为“我要做”。由于农村家长多数外出打工,小孩子自理生活能力差等,造成了班上许多孩子不注意卫生,小手和小脸经常脏兮兮的,我问他们:“你觉得自己是个爱干净的孩子就请举手。”数一数只有十来个人举了手,我又问:“那你们的小手相互比一下看谁更干净的请举手。”很多孩子都自信的举起了手。我微笑着跟他们说:“看来你们都是爱干净的孩子,今天的小星星老师提前发了,相信大家放学回去后一定会把自己打理成一个爱干净的孩子。”之后,我时刻关注他们在卫生方面的问题,发现问题及时指导、纠正,很快,班级里绝大多数小朋友在卫生方面都有了很大的进步。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不是一节课就能解决的,要有适当的坡度和必要的反复。品德评测的目的不在于评价本身,而在于品德自身的提高,品德评测的过程应当成为不断激励孩子道德学习的过程。

不经意中我发现,我班的班风班貌发生了明显改变,这都归功于 “品德积累簿”贴“小星星”的活动,从中孩子们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品德观早已深入内心深处并自觉地转化成了实际行动。

到了学期结束,最后一节品德与社会课上,我让孩子们一起来数小星星。“老师我20颗”“老师我18颗”“老师我最多”……孩子们兴奋的声音好像“小星星”已经贴进了他们的心里。我还请家长有空到校也看看自己孩子的“品德积累簿”,让家长获得更多孩子成长的喜悦。学期结束,每个人的素养成长报告册上我也直接贴上小星星,让孩子们在数星星的喜悦中健康成长。

三、教学思索

“品德积累簿”是孩子们个性自由成长的舞台,同时也是我与他们在平时学习与生活中沟通交流的平台。它让我从孩子们身边了解到他们切身的感受和想法,使我的评测方法也不再单调,而是多了一个非常有效的途径,能帮助孩子看到自己进步的足迹,感受到学习生活的快乐。

品德与社会教学反思篇2

我们的学校教育,希望孩子能成为家庭的一员,融入到他们自己的家庭中去。其实,通过课前调查发现,很多的孩子是自己家庭的中心,但父母只是把他们当作自己全部的希望“供奉”在那里。并不是孩子自己不愿为家庭做一些事情。大多情况都是因为家长过度看重孩子的学习成绩,恨不得孩子将所有的时间都用于学习“你只要好好学习就行了,家里的事情不用管”几乎成了许多父母的口头禅。不经意间,孩子们锻炼和成长的机会被家长的“关心和呵护”剥夺了,孩子对家庭的责任感也就淡漠了。

学习之余,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对孩子的学业和身心的发展都非常有益。适当做家务可以锻炼孩子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有助于孩子逻辑思维能力的提高;有利于培养孩子的自信心。提升孩子的综合能力和生活智慧;有利于强化孩子的亲情观念,通过家务劳动,使孩子有机会与父母进行沟通与交流,体会父母的艰辛,培养孩子对家庭和父母的责任感。

如此有益的一件事,家长何不让孩子尝试一下呢?在培养孩子做家务时,家长可以确立明确的教育目标。孩子从事家务劳动,扫地、洗碗,擦玻璃,不是纯粹减轻父母的负担,而是通过这种形式,使孩子拥有参与家庭建设的机会,培养孩子的家庭责任感,独立性,自信心和动手能力。并增强与家人的配合能力,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品德与社会教学反思篇3

关键词 德育因素;德育;合社会;适应与发展;内化;社会化

德育因素是制约人适应与发展的客观的重要因素之一。人生活在并只能生活在社会中,其存在、适应、发 展都受社会条件、社会关系、社会制度交互作用,其中,那些制约着人适应与发展过程的精神世界、个性品质 、潜能的东西,就充满着德育因素。不论人们主张或不主张、从事或不从事、接受或不接受德育,德育因素都 客观存在于社会现实之中,无所不在、无时不有、无孔不入,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客观地对人的适应与发展 起作用。人在适应与发展中,不受好的德育因素影响,就会受不好的德育因素影响,只是影响的方向程度、效 应不同而已。

狭义上,学校德育与社会德育不同,广义上,所有德育都是社会德育。德育过程不单在学校中,所有社会 成员都有一个接受德育或再德育的客观过程。一个良好的社会德育,乃是社会成员获得合社会适应与发展的必 不可少的重要途径。狭义看,社会德育相对学校德育而言,具有相对的不可控性,但其发生作用的现实却是不 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良好的社会德育促进社会成员合社会的适应与发展,反之则延缓、阻碍甚至损害社会成 员的合社会的适应与发展进程。自觉、合理、科学地调动起所有良好的社会德育因素,实施健康的社会德育, 就是要以人的合社会的适应与发展为根本目标,使社会成员不断内化人类肯定性的精神本质,实现合社会的个 人调谐与合个人的社会调谐之辩证统一,从而加速人的社会化进程,促进社会合理化,推进社会文明。

现代社会中,教育一般地以学校形式出现,科学的学校德育则是青少年个体社会化的首要的和主要的途径 ,也是人的合社会适应与发展的关键。因而,科学的学校德育是学校教育有机整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育系 统中的子系统,它按照特定社会的客观要求,将人类肯定性的精神本质和特定社会的良好规范,内化为青少年 的道德、品格、素质,并与其它各科教育交互作用,使青少年获得合社会的临近适应与发展,导向个体社会化 。这是一种将外在的社会要求转化为个体思想品德,并使外在的社会要求与个体思想品德达到和谐统一的社会 实践活动。在这个意义上,学校德育又是社会德育。

就学校教育而言,学校其它各育与德育相比,是有区别的。首先是具体的目标、任务不同,智育,主要担 负着传授知识、培养智能的任务,体育,主要担负着锻炼体格、增强体质的任务,美育、劳动和职业技术教育 等,其任务也是特定的;其次,具体的手段、方式方法、途径也都不同。然而,根本的区别还在于尽管各科教 育的实际过程都或多或少地包含着德育因素,但在理论上,基本身基本不涉及或少伦及青少年的灵魂深处,一 旦涉及,那便是教育过程中的德育因素在起作用。作为一个合社会临近适应与发展并日趋完善的人,精神世界 是根本的支柱和动力,因此,科学的学校德育必然成为学校教育系统的动力源。当然,如前所述,德育因素无 所不在,无时不有,各科现实的教育过程,德育因素必然发生作用,因此,主动、自觉地将德育容于各科教育 之中,也是被实践证明了的正确德育途径之一。

良好的德育在人的合社会的适应与发展进程中必然起着重要的作用。主要的,一是通过批判地继承人类肯 定性的精神文化(包括政治观念、伦理道德、宇宙观人生观、价值观效益观等等),创造性、建设性、持续不 断地丰富和发展人类肯定性的精神文化宝库,并将其内化为个体的肯定性精神本质,构建主体中具有本质力量 的精神世界,形成合社会行为的动力系统,实现个体精神境界和内在本质的社会化;二是通过科学技术的伦理 化教育,使社会成员道德地运用科学技术,实现个体乃至社会集团在科学技术运用上的合社会性,实现个体素 质现代科技社会中合社会地适应与临近发展;三是与其它各育和各种社会实践交互作用,发掘并巩固个体合社 会的适应与发展潜质,实施精神导向,优化个性心理品质,推进心理保健,使个性和谐发展及其与社会的一体 化;四是通过持续不断的潜移默化,在个体利益追求与社会的适应与发展中不断进行自我调适,达到个人与社 会的辩证统一,保障社会安定,构成社会进步合力,推动社会文明进步。

在我国当代,德育工作曾几起几落,有成功经验,也有失败教训。新形势下,德育既充满着机遇,又再次 面临挑战。由于社会正处于市场经济发展,但发展不充分,民主意识增强,但民主参与机制未健全,参与国际 竞争日多,但多元文化承受力却较弱的矛盾过程之中,德育在促进人的合社会的适应与发展问题上,还存在一 些亟待解决的难题。在教育思想上,或过分强调德育,过高估计德育的地位和作用,陷入了“德育万能论”的 怪圈,导致德育过程非科学化,德育的唯一化使德育在空洞的高声呐喊中无形消解。或只重智育和办事能力, 忽视德育,抽象讲德育,具体无德育,陷入了“德育无能论”的怪圈,导致德育缺失智育扭曲,使人在适应与 发展中失去合社会的精神支柱与动力系统,产生出人才废品;在德育指导思想、目标体系,内容上,忽视人的 合社会的适应与发展这个根本主题,只把德育看作是履行行政职责的必需品或装璜,德育的根本出发点、归宿 点被异化扭曲,陷入“德育盲动主义”的怪圈,社会利益与个人利益、思想行为与个性发展却被无形割裂,既 不能实现德育的本质目的,又沾污了德育的纯洁性;在德育的方法、途径上,缺乏系统化、科学化和道德化, 忽视德育的长期性、长效性和潜在性,构成了“德育短期行为”,命令式、强制性、行政化手段充斥整个德育 过程,失去面对新形势的应变力,不仅违背了德育规律,还使德育过程本身违反了道德,大大消弱了德育的道 德感召力。这一切,都是德育过程中的反德育因素,若不加以克服,德育本身很可能成为新的社会条件下扼制 人的合社会的适应与发展的异己力量。

过去,人们研究德育多从思想品德本身去研究,未跳出自身系统,参照系不明,缺陷较多。改革开放以来 ,德育工作者在教育学、伦理学、心理学基础上,把视野扩大到社会学、行为学等边缘学科,把德育研究放在 更为广阔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大背景中,放在社会的变迁与流动过程中,进行多角度探索,取得了显著成 果,大大增强了德育改革的力度。中央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制订了一系有利于优化德育工作的法规、规章和 政策,这些都是近些年来德育科学研究成果的结晶,不仅阐明了我国德育工作的指导方针、基本思路,还为德 育工作者指明了德育方向、途径和基本方法,是德育工作和德育科研的指南。当前,迫切急需解决的问题,是 如何深入地、创造性地贯彻落实这些德育法规、规章,如何进一步优化德育过程。本文在此提些粗浅看法,抛 砖引玉。

1.优化德育过程必须在实践中研究并遵循品德形成的规律性。

品德形成过程是人在社会生活实践中逐步形成个体特有的思想、道德品质的自我适应与发展的客观过程, 具有多因性、自发性、可塑性、客观性等特点,是一个在实践基础上的品德内化与品德外化的矛盾运动过程。 德育过程则是德育工作者依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根本利益要求,按照品德形成的客观规律,有目的、有计划、 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系统的德育影响,以培养和形成特定社会或阶级所需的思想道德品质,实现个人社会 化的社会实践过程。这一过程具有多样性、反复性、自觉性、能动性的特点。因此,优化德育过程必须以科学 的世界观、方法论为指导,并依据特定社会的既定法规,在实践中研究品德形成的客观过程及其内在规律,遵 循品德形成的客观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分阶段、多层次地对受教育者施加系统的德育影响,培养 和形成个体合社会的思想品德,实现个体合社会的适应与发展,推进社会文明。

2.优化德育过程必须在实践中把握德育过程的渐进性、阶段性。

品德形成过程的阶段性、渐进性决定了德育过程的阶段性和渐进性。一般地,德育过程大致可分三个阶段 :(1)教育者将一定社会或阶级的某些思想品德规范作用于受教育者,受教育者有选择地受纳并内化为个体道德 品质意识;(2)积淀在受教育者个体中的道德品质意识形成动机,支配、调节并外化为道德品质行为,反作用于 社会;(3)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依据行为效应和个体品德发展程度,调节教育行为和受教育者品德行为,进入新的 德育发展阶段。在实践中,这三个阶段是一个不断反复渐进的运作过程,无法精确地区分排列,更不能机械地 套用。但品德形成的客观机制制约着德育过程的运作,因此,德育工作者必须具有科学的德育阶段意识,才能 实施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的系统的思想品德教育。

3.优化德育过程必须克服智育化倾向。

在现代社会中,系统的德育主要是通过学校教育来实现的,而学校教育又以教学为主要载体。因此,德育 实践中,人们容易把德育过程与智育过程等同起来,甚至以智育代替德育,形成思想道德品质智育化倾向,在 一定程度上妨碍了德育过程的优化。应该看到,如前所述,尽管智育过程蕴含着德育因素,德育过程也蕴含着 智育因素,都必须依据“知、情、意、行”的心理发展循序渐进、因材施教,二者可以互补,交互作用于人的 合社会适应与发展。但二者必竟是有区别的:其一,贯穿于德育过程的主线是社会实践,德育过程中的“行” ,是社会性的实践,是一种正式的社会交往、沟通和联结,这种“行”一旦发生就与社会利害关系紧密地联系 在一起,而智育过程中的“行”一般说来,仅仅只是一种“练习”或“习得过程”,一般不形成社会利害冲突 。因此,德育与智育对“行”的要求也不同,德育必须严格注意“行”的社会效应,比如,绝不能让受教育者 去实践犯罪、体验犯罪过程。这是德育过程与智育过程的本质区别;其二,德育过程中的“情”、“意”,本 质上都是社会利害关系在教育心理上的反观,是思想道德品质内化的粘合剂,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在思想道德 品质上沟通、接纳的必要条件。而智育中的“情”、“意”一般不具备社会功利特征,至多只是施教者激发学 生学习兴趣的辅助手段,并非必不可少。因此,要使德育过程优化,教育者必须体察受教育者的情感,了解其 态度,并动之以健康的真情,摆明正确的是非观,才能提高德育效果;其三,德育因素具有时空的广泛性和内 容的社会性,因而德育过程还具有同时性、反复性,其循序渐进只是一个大致的过程,无法精确地排序,同时 ,社会因素对德育影响甚大,学生的“熟习”会因个体需要,在自觉或不自觉的利害冲突中“淡忘”,因而, 德育过程中的“知”同时具有三个含义:必须是特定社会或阶级所需的思想道德观念;特定社会或阶级所需的 思想道德观念必须不断反复地作用于个体;可以特定社会或阶级所需的思想道德观念体系中易于为受教育者接 纳的某一方面作为突破口,实现思想道德品质迁移。智育虽然也有“举一反三”的情况出现,但其学习过程的 阶段性是很明显的,知识结构和教育过程都是可以而且必须精确地排序,前后阶段的知识不可能同时出现,同 时,其对“知”的“淡忘”在一般情况下与社会利害关系无关。因此,要优化德育过程,德育工作者必须根据 社会的、区域的政治、经济、文化特点和德育过程双边活动实情,灵活地选择入口,并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德 育因素进行必要、合理的反复教育,避免“一刀切”,避免机械套用和无目的的跳跃。

品德与社会教学反思篇4

【关键词】 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特点;实效性

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分析,成为思想政治教育探究的重要课题。中学生还处于未成年人过渡期,将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心思想运用在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当中,既加快促进中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而且充分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主要特性。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还存在很多缺陷,这将影响中学生成长过程中思想品德的发展。

一、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特点分析

1、社会性质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需要在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形成,所以它是一种社会现象,具有一定的社会性。思想政治教育是在社会环境中影响中学生政治品德的形成,中学生无时无刻都会受到社会环境中各种因素,所以具有很大的可塑造性。因而需要充分利用社会环境积极的因素,依靠于社会的力量,才有可能克服社会环境带来的消极思想,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让中学生形成社会化要求的思想政治品德。

2、实践应用性

因思想政治教育过程需要在社会实践中实施,所以它要达到社会实践客观的发展要求。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途径主要是以实践为主。相互关联、相互作用在社会实践中构成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要素。中学生通过社会实践才能得到思想政治品德上的发展。在养成良好的思想政治品德习惯的同时,需要以社会实践的思想政治品德为规范标准。思想教育过程中,思想教学通过多次印证强化,逐渐建立起中学生思想政治品德上的观念认知,形成规范的社会思想政治行为习惯。思想政治品德的形成及推动的每一个中心环节都与社会实践息息相关,所以只有在丰富的社会实践中,才能得以完成思想政治教育过程。

3、长期反复性

思想政治教育长期反复的过程决定了中学生思想政治品德的形成与发展。中学生的思想政治品德的形成需要经历长期反复的过程。在经过几次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循环,累积一定的思想政治要素,才能让中学生思想政治品德接近于社会标准思想政治品德要求。中学生思想政治品德行为与标准的社会政治品德要求存在一定的差距,二者之间的矛盾将会处在不断产生、解决反复循环的过程。随着社会发展的不断变化,中学生思想政治品德的形成也分多个阶段的。新的思想政治品德形成就会与原本的政治品德要求产生分歧,必然会造成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新的循环反复。如此反复循环,矛盾不断升级,就产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长期反复的特点。

二、中学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特点对教学的影响

1、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不够重视

学校在面对升学压力时,不得不注重中学生的文化知识,虽然学校清楚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重要性,但还是不免忽视思想政治教育,也因此出现“轻思想,重文化”的现象。从学校在安排课程时就体现了对思想政治教育重视程度不够,不但占用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时间,还影响了中学生正常的品德教育。学校的师资都聚集在主要文化课程上面,而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师却寥寥可数,没有权威的思想政治教育师资,学生就不能养成良好的思想政治品德习惯。社会实践活动却可以更好的将理论基础教育转变为学生实际能力、提高思想政治觉悟的主要途径,学校却缺乏这方面的深刻认识。

2、家长的不理解

市场经济发展的社会环境下,较多的注重知识和技能,在这种误区下,家长只重视了学生的专业课程的成绩,忽略了思想政治品德的重要性。家长简单的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只是思想政治课,不打算在政治方面发展,所以忽视了学生思想政治品德的培养。家长不支持学生思想政治品德的养成,学校自然也忽略了学生思想政治品德行为习惯。

3、教师认识的误区

教师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载体,教师表现出的却是“教师厌教”的现象。实用主义理论对人的思想和行为习惯根深蒂固,而社会主义道德的行为准则与个人主义相比,形成强烈的反差,使得教师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就有偏差误区,教学当中更是应付式教育。学校对思想政治教育重视程度不够直接导致教师的忽视程度,教师长期得不到思想政治教育上的学习,自身思想政治领悟不高,因而影响到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实效。

4、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认识缺陷

目前思想政治教育是有效的培养学生思想政治品德的形成,其中健康的心理状态、适应社会的能力、顽强拼搏的意志,为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世界观、价值观、社会主义思想等作了充分保障。但部分学生还是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处于理论意义层面,没有现实应用的价值,不能将理论知识、良好的思想政治品德和实践应用相结合。

三、解决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特点实效问题

1、重视思想政治教育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强调的是诚实守信、互惠互利等,只要具备了良好的思想政治品德就能保障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才能保护市场经济中主体利益。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也是德才兼备的人才。家庭作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启蒙点,需要正确的引导学生思想政治品德的形成,也为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起了潜移默化的作用。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人文素质的中心。中学生应该不断地进行自我教育,抵制不良的唯心主义、个人主义等思想,提高对思想政治品德的觉悟,培养成社会化综合人才。

2、改变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方法

素质教育所说的,最主要的是思想政治教育。增强学生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思想,被称为素质教育的精髓。因此学校应该重点落实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刻认识。首先,学校不能只一味的注重升学质量,不强调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二是强化专业教师队伍,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觉悟,建立专业的教学团队,相关部门定期监督检查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情况,针对现有问题及时反馈、及时完善。三是提高专业教师的待遇保障,保证职称的评估。四是增加专业教师思想政治领悟,定期进行学习思想政治精神,用先进的教学方法提高教育质量。五是学校注重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形式,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培养良好的思想政治品德行为习惯。

再者重点加强实践教学。将理论基础与社会实践相融合,让学生更多的参与社会实践中,对于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觉悟展现了重要内涵。可以通过社会实践调查、社会服务等形式完成。比如参观一些优秀的企业,先进单位、纪念馆、博物馆等,访问一些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英雄模范、全国劳动模范代表等;社会调查选择社会热点问题、普遍存在问题,可以从社会风气、治安等方面,还可以从思想现状、经济状况等;社会服务内容可以涉及广泛一些,可以是工厂、农村、养老院等参加义务劳动,也可以在公园、荒山植树造林,帮助残障人士等多方面。

在教师、学生自身主体与社会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要求之间矛盾日渐尖锐的情况下,现代化社会为人们选择提供了多样的基础,也为思想政治教育自主性提供了前提和可能。与此相应,教育主体与学生在社会化主流价值观相冲突时,所表现出更高的自主性、创造性。这种现象直接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运用状况和运行实效,所以更应该引起社会的重视。

【参考文献】

[1] 韦冬雪.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特点新探[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

品德与社会教学反思篇5

聚焦云雾,表现为六“差”:

--单一招生制度与学生的全面发展存在着“反差”;--改革的社会现实与学校传统的德育内容及方法存在着“反差”;--开放的社会环境与学校德育相对封闭性存在着“反差”;--学校的正面教育与社会的负面影响存在着“反差”;--学校全面发展的目标与家长的单一要求存在着“反差”;--学校德育的不变性与青少年学生思想的时代性存在着“落差”。

总之,改革开放的社会大潮,一日千里。我们教育的航船却慑于大潮冲击,蹒蹒跚跚前进,有的学校不思适应而遁入桃花园里,颇赞尝高打院墙。紧锁大门,有封闭式,所谓“桃花园里好教育”。

面对学校德育层层困惑,我们认为需要采取必要的对策。与市场经济的潮汐共涌,与时代脉搏共振,对此,提出如下建议:

一、改革招生制度的德育考核,促进德育工作的加强和落实。

升学考试是个“指挥棒”。现存的高校和中等专业学校招生主要是凭文化考试成绩录取,至于德育素质却很少考虑。这种招生制度必须改革,增加德育考核成绩的录取比重,才有利于德育工作的加强和落实。

1、可通过学生座谈,问卷了解,班主任的反映等途径,对考生进行品德考核,作为录取新生的第二大依据。

2、取消不切实际的“三好”生,“优干”生的优惠加分。

3、改革政治课考试办法,政治课成绩要与平时思想品德表现挂起勾。只有这样,才有利于克服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倾向,使德育工作落到实处,使社会、家长都来关心德育。

二、面向改革时代,转变教育观,改革教育内容。

1、解放思想,更新观念。

我们教育的对象是改革开放时代的青少年,要确立符合商品经济发展需要的德育观点。这就要做到既坚定社会主义方向,又必须剔除形式主义和“左”的影响;既要进行传统美德教育,又必须借鉴外国的伦理道德教育;既要进行艰苦创业教育,也必须进行消费教育等。

2、要压缩超越当代少年思想接受能力的部分德育内容,增加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观念的新知识,贴近时代,贴近学生生活和思想实际。学生是社会大环境中学生,脱离现实的德育,是收不到好效果的。

3、要建设好一支有时代特点的德育队伍。搞好班主任,政治课教师,团干部的培训。

三、走向社会,建立基地,变学校德育封闭式为开放式。

改革开放的年代,学校封闭式的德育当然是行不通的。应引导学生走向社会,了解和认识社会,学会运用辩证的观点和方法,去看待林林总总的大千世界,从而锻炼学生的生存能力。

要充分利用本地的德育资源,建立德育基地,对学生进行传统的思想品德教育,特别是要以市尝商店为基地,进行改革开放的商品经济观念教育,提高学生的商品意识,培养学生将来适应市场经济的能力。

四、优化教育环境,建立学生、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

1、公安、文化和教育部门要共同整顿文化娱乐、书刊市场,清除“病菌”,净化育人大环境。

2、建立社会德育管理委员会。

可由当地政府、团组织、学校、家长等各界代表,吸收退休干部和教师组成。

3、建立家长学校。

品德与社会教学反思篇6

(一)环境因素及影响

环境因素包括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和学校环境。教学实践和心理学研究表明,这些外部因素对学生品德的形成有着重要影响,良好的环境因素是实现德育目标的必要条件。

社会环境由社会舆论、大众媒介传播的信息,成年人(尤其是党政部门领导人)的榜样作用等构成。社会环境对中学德育有着较大影响,并且这种影响在信息社会呈上升趋势。学校的青少年不可能与社会隔绝,他们在接受学校德育之前,总是通过各种渠道已经接受或正在接受来自社会各方面的影响,学校德育要完全排除外部社会环境的影响是根本不可能的,关键在于我们如何控制它,抵制其消极因素,利用其积极因素。近年来由于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诸多的传统道德理论开始逐步丧失其权威性,旧的道德理论体系开始逐步转型,而新的道德体系尚处在发育之中。在这种形势下学生对新思想、新理论的接受还缺乏足够的理性认识,而且不善于做出选择,因而不可避免地产生兼而取之的现象,反映到学生身上便是对部分问题认识的混乱,以及对这种模糊的混乱思想的传播,使整个学生群体的思想表现更具多样性、复杂性和广泛性。这无疑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有着重要影响,同时给学校德育工作带来更大的难度。

家庭环境是由家庭作风、家长作风、家长对待子女的态度和家庭教育方法等构成。家庭教育理论认为:在家庭教育中,教育者(父母)与受教育者(子女)有着天然的血缘亲情关系和供养关系,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更具有情感互动优势,因而更容易产生“教育共振”效应。正是从这个角度出发,我们认为家庭教育在学生德育过程中成起到的全面性、权威性和及时性是不可低估的。美国心理学家佩克(R.Peck)、哈维格斯特(R.J.Havighurst)曾采用测验法、评定法与谈话法对青少年进行研究,发现学生的态度和品德特征与家庭的作风关系甚为密切。

父母的态度、家庭的作风是影响青少年态度和品德的重要因素。但这种观点并没有被家庭教育者普遍认识和接受。目前随着独生子女比例的不断增大,物质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家长在教育子女的过程中,更多地表现为:过度关心子女的物质生活条件,忽略对子女的了解研究;过度的感情投入,忽视了对子女爱而勿溺、严而有格的家庭教育方式;过高的目标期望,忽视了对子女的榜样示范教育。正因为如此,在许多家庭教育的实践中,家庭因素的积极优势和效应不但未得以充分发挥,而且不少家庭最终陷入了子女教育的误区。更为重要的是由于社会环境成造成的认识混乱,往往又通过家庭反射到了子女身上,使他们过早地对一些不能够理解的社会伦理思想形成定格。一旦发生错误定格,将会给今后的学校德育增加更大的负担。

学校环境主要由教风、班风、校风和学生校内外交往关系等构成。学校环境是学生思想品德形成和培养的最重要的外部环境。在品德教育过程中,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是学校德育必须考虑的两个因素,但这也是学校德育无法实施全程控制的因素,唯学校环境是可以被控制和操纵的。优秀的中学德育工作者在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时,总是把建立良好的学校环境做为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中心任务,并借助良好的学校环境去教育个体。当然要发挥学校环境因素的积极作用,其基本途径就是通过学生自身的交往与活动促使学生自觉接受。活动是学生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学生的道德观念开始总是具体的,这就决定了其行为的单一。随着学生活动与交往的增多,认识能力的提高,这种道德观念不仅在数量上会增多,而且会逐渐形成抽象性的道德观。所以以一定原则和目的开展的持续性学校群体活动,最终将成为学生道德观形成的基础,同时也决定了学生的群体活动是学生品德形成的重要动力。群体的凝聚力、规范力都会对个体发生巨大的影响。学校教育要充分利用这一基本德育手段,发挥群体活动的积极作用,利用群体活动所产生的群体动力实现德育对学校环境的控制与操纵,尽力避免出现过分强调学习而忽视群体活动,或者在群体活动时缺少自愿的原则,没有根据学生的爱好、特长和兴趣来进行,使学生的心理能量不能得以正确宣泄,无法形成正确的群体凝聚力;而中学生心理的闭锁往往造成与学校德育背道而驰的逆反心理。

中学德育是一项系统工程,三方面的因素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统一地发挥着作用。如果片面强调或忽视某一因素的作用,都会造成整个德育工作的失衡。因此如何控制、协调三要素的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环境因素的控制

中学德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要求和受教育者道德品质形成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道德影响的一种过程和行为。由于受教育者在时间上和心理上的发展具有稳定的周期性,这就决定了中学生德育的对象是可以控制的。同时学校德育在任务、目标、原则、方法上也同样具有相对的固定性,因而决定了整个中学德育过程是可以控制的。

所谓控制,就是通过反馈实现有目的的活动。反馈是控制论的灵魂。学校德育工作要实现对德育过程的控制,就必须牢牢把握住这个灵魂。家庭环境、社会环境、学校环境对学生施加的各种教育和影响,实质上都是外部环境以主体身份向学生发出的信息,学生在接受这些影响(信息)后,总会在行为上、思想上以不同的方式表现出来,这种表现又是以学生主体身份向教育者发出的反馈信息。教育者在接受这些信息后,必须认真对待,积极研究、调整德育的相应内容和方法,然后再以主体身份向学生反馈出以指导和引导为原则的信息。如此循环往复的信息传递与反馈过程,使教育者可以逐步掌握一个群体的德育规律,从而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

教育者在对环境因素实施控制的过程中,必须注意把握以下原则:

1.及时性原则。教育者在接受学生反馈的各种信息后,必须及时调整德育方法和内容,适时地将指导性的信息合理地传递给学生,使学生反馈出的某些不良信息及时得到引导,避免此类信息在学生群体中传播扩大。

2.激励性原则。教育者及时将信息传递给学生后,学生在这种指导信息下行为思想有所改正时,教育者要及时采取表扬、鼓励等方法让学生知道自己的进步,这样会在学生心理上产生相当大的激励作用。因为学生知道自己的行为结果及后果后,可以激起进一步学好的愿望,同时,通过反馈的作用又可以及时看到自己的缺点错误,及时改正,并激发起上进心。当其他学生看到这种行为效果后,心理上自然产生“造型模仿”作用,从而可以实现整个群体的“替代强化”。

3.开放性原则。中学德育是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进行的,这样可以使学生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接受较为稳定的思想教育。但随着学生主体能力的不断增强,社会因素、家庭因素渗透能力的不断增强,教育者要把学生封闭在学校这个狭小环境中是不可能的,强制封闭只能引发学生更大的逆反心理。因此,逐步扩大学生与外界联系的范围与深度,锻炼其辨别善恶美丑的能力,在社会实践中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社会学习心理,是教育者必须注意的一个重要问题,这也就是心理学当中所说的“社会学习理论”。

4.反复性原则。中学生的心理稳定性较差,特别是各种外部环境因素的不断刺激,某些不良信息可能反复作用于学生德育过程,使学生的思想、行为经常性地对这些不良环境信息作出应答反应。对此,教育者在获得反馈信息后,要针对这些不良环境信息对学生进行相应的反复的强化刺激;通过反复的强化刺激,使学生学会辨别周围环境。

5.导禁结合的原则。整个德育控制过程中,教育者应坚持以疏导为主的教育原则。中学生心理发展的最大特色是心理的闭锁性,这就决定了过度的禁止只能导致学生的对立,而教育者开明、民主的作风则较容易与学生产生交流,消除心理的对立情绪,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教育者在坚持以疏导为主的同时,切不可忽视禁堵的作用,适时地要运用一定的制度、纪律等强制措施去规范和约束学生的思想、行为,促使学生把外部的行为准则与自己的自觉要求结合起来,使学生在对持续的社会要求与期望作出反应的过程中,形成较为成熟的人格品质。

6.学校为主的原则。在整个德育过程中,教育者应充分考虑社会、家庭、学校三方面的因素。目前形势下社会、家庭的影响在学生品德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已大为增强,但这种影响基本上都是自发的、无组织的,没有严密性与科学性,对学生传递的信息又是良莠混杂,因而不可能把社会、家庭环境作为德育的主渠道。教育者只有以学校教育为主导,将社会、家庭等各方面因素有机地结合到学校环境的作用中,才能真正把握德育工作的主流,避免各种因素的相互干扰和抵消,取得最佳德育效果。

坚持上述控制原则,教育者就可以基本控制环境因素的影响,进而可以稳定地控制中学德育的主体——学生。《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明确地提出了学校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要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使中学德育工作面临更高、更新的要求,运用控制论探索中学生德育的最佳途径,合理利用环境因素的作用,为我们在新形势下进行德育工作提供了有利的指导。

品德与社会教学反思篇7

一、结合青少年思想品德现状,突出德育针对性

德育工作成功与否的关键在于能否抓住学生的思想实际。因此,德育内容的切入点一定要准确,要贴近学生的思想实际,要同学生当前所关心的学习、做人、友谊、升学、生活、就业等问题结合起来,提出与学生的内心需求相吻合的道德要求,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存在的思想问题。

德育工作者,除在一些传统的纪念性节日(如:清明节、青年节、“七一”、国庆节、“一二·九”)举办常规的活动外,还应该结合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在学生较为感兴趣的“流行时尚”话题、“网络世界”话题、“异性朋友”话题、“城乡发展”话题、“进城务工”话题、“依法治校”话题等方面进行大胆尝试,激发学生参与德育活动的热情,满足学生的情感需求和认知需求。

学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强化德育意识,深入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抓准德育的切入点,灵活及时进行德育渗透,把学科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有机结合,使课堂教学成为德育工作最直接、最经常、最具针对性的渠道。

二、结合市场经济社会现状,突出德育的时代性

1.要充分认识德育与市场经济的关系,市场经济不仅是商品经济,也是法制经济和道德经济,合理健康的道德信念和规范构成了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必要的公共伦理信念和道德规范,是市场经济普遍可能和持久进行的前提条件之一。诚实守信之于交易行为,勤劳节俭之于资本积累,团队精神之于企业的组织发展,社会道义和人道精神之于经济管理等,就是最好的说明。可见,思想品德教育与市场经济关系极为密切。

2.在德育内容上要抓住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基本国情、近现代史、时事政治的教育和道德品质的培养,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要站在面向新世纪和参与全球竞争的高度,明确自己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把升学、就业的理想升华为建设小康社会、推动民族振兴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懂得作为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建设者,不仅要具备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同时还必须有良好心理素质、竞争意识,敬业精神。从而为学习提供有力的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

3.在德育目标方面要从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培养学生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政治观点、道德情操、心理素质、文明行为、人际关系以及社会应变能力。帮助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惟利是图与社会责任的关系,损人利己与互惠互利的关系,金钱至上与实业兴国的关系,破产倒闭与艰苦创业的关系,安逸享乐与健康文明生活方式的关系,使学生既能清醒理智地认识和分析纷繁复杂、光怪陆离的社会现状,同时又能为投入社会提供理智的心态和健全的人格。

三、结合教学实际和社会实际,突出德育的层次性

德育的层次是由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特点和道理品质形成的规律以及社会道德水平决定的。一方面,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依据学生年龄的不同确定德育的内容,使德育内容的安排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教师要把思想政治教育、品德教育、纪律教育、法制教育作为中学德育工作长期坚持的重点,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确定不同教育阶段的内容和要求。中学特别是高中阶段,要注重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马列主义、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基本观点教育。教师要加强国情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法制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和养成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另一方面,对同一教育阶段的不同学生,教师要依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志趣爱好、品行优劣、认知能力、求知态度,来确定德育内容和方式,不可满堂灌,不可一刀切,要因材施教,要因势利导。再一方面,要依据社会主义道德发展水平,确定德育内容的重点,使德育内容符合社会发展的实际。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们的思想道德发展水平很不平衡,而且差异很大。因此,应把“必须做到的”和“坚决反对的”作为德育工作的重点。任何好高鹜远、急于求成的做法只能影响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四、结合德育工作实际,突出德育的务实性

德育内容固然应该反映社会对理想道德和理想人格的追求,但理想道德和理想人格终究不会成为社会现实中普遍的道德现象,不应成为学校德育孜孜以求的唯一目标。德育的理想化追求必须立足于现实,客观地反映社会现实,使德育内容具有真实可信性。一方面必须紧密联系社会实际讲解道德理论,用真理、实理去说服学生,把道德讲深、讲实、讲透,使教育能够入耳、入脑、入心。德育不应回避现实中存在的问题,应当把现实的真相告诉学生,切忌虚伪、虚假,否则“假作真来真亦假”,会从根本上损害德育的基础。另一方面,树立的典型要真实,表扬要恰当。如果过分夸大,甚至弄虚做假,当学生了解真相后,会在认识上推而广之,认为所有的典型都有“水分”,所有的表扬都言过其实,所有的教育都有虚假,势必损害德育工作的威信,使学生对整个德育工作产生反感和逆反心理。

五、结合学校发展规划,注重德育的长期性、反复性

品德与社会教学反思篇8

在美国中小学开设已近百年,涵盖历史、地理、公民与政府、经济、哲学等方面的内容。在美国K-1(2幼儿园至12年级)教育阶段,社会科是学校公民教育和道德教育的课程载体。与其他学科相比,社会科教师在课堂中的角色更加多样,包括教导的角色(信息的获得与知识的掌握)、思考的角色(解决问题的过程与方法)、情感的角色(情感、伦理与价值观的形成)。社会科教师的“专业品性”以及在教育活动过程中的表现,更容易对学生的道德观、价值观、世界观、政治观的形成及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对社会科教师的“专业品性”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NCATE与美国社会科教育领域最大的专业组织——“美国社会科全国委员会”(简称NCSS)协作制定了专门的《社会科教师全国标准》(以下简称《标准》)。该标准基于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从学科知识标准和教学策略标准两个维度规定了社会科教师进行有效教学所应具备的知识、技能和专业品性。根据《标准》提出的有效社会科教学的几点原则,将社会科教师的“专业品性”列举如下:

1.以价值观传递为首要目标

社会科的诞生是基于满足民主生活以及大批新移民美国化的需要,社会科教育的基本目的即塑造美国社会的合格公民,以意识形态目标为核心,培养学生树立爱国、节俭、诚实、平等、公正、自由等价值观。《标准》规定,教师在教学实践和教学策略中需要体现出价值观教育的目标,“引导学生思考事物的道德维度,解决争议性问题,关注反思共同利益,为社会价值观的应用提供平台,对相关社会问题做出基于价值观的决策;使学生意识到事物中蕴含的价值观念及其复杂性,在行动过程中,考虑到对个人和不同群体的利弊,形成与民主社会政治观念相一致的合理立场。同时,将价值观教育的理念进行跨学科整合,如对于“平等”这一价值观,可以体现为性别平等、选举平等、种族平等、教育平等、经济平等等诸多方面,通过跨学科整合,将其蕴含在历史学、公民学、经济学等各个社会科教育的分支中,实现立体化和全方位的价值观教育。

2.以提升公民意识和促进政治参与为主要任务

社会科教学承载着为美国社会培养“好公民”的教育任务。“好公民”不只是品质高尚的道德人,还应该是对美国社会有所贡献的政治人、社会人、经济人。因而,培养学生良好的公民意识,促进其积极有效地进行政治参与是社会科教学的关键所在。《标准》提出,社会科教师需要培养学生“将社会、历史、哲学、法律、政策等方面的理解应用到实际生活中”,使其具有责任意识、公德意识、民主意识等基本意识。同时,“对文化相似性和差异性保持敏锐,具有社会责任感”。更重要的是,“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将知识、技能、信仰、价值观、态度和有效的社会、政治行动联系起来”,使学生在参与社区生活、公共生活、政治生活时,有效地利用公民知识和参与技能,真正践行美国价值观。

3.以培养学生反思、批判、合作等精神品质为重点

社会科教学除直接的知识传授、全方位的价值观渗透外,精神品质的培养也是达到社会科教学目标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其中,反思、批判、合作精神是学生未来成为积极参与的公民所必备的精神品质。《标准》提出,社会科教师应成为“不断反思的教育实践者和终身学习者”,培养学生对学习过程的反思,以及“自身对教学设计、实施和评估的反思和调整,能够反思在教学实践和策略中体现出的价值观”。此外,培养学生对学术领域和现实问题的批判性思维一直是美国教育的重要目标,社会科亦不例外,“鼓励探究性思考,使教学更具挑战性”。学生只有提出质疑,接受不同观点,才能创造性地思考和分析问题,进而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同时,《标准》也主张“社会科教师和学生、家庭、同事、社区协同合作,具备与其建立积极关系的职业领导力”,并将培养团队合作的精神品质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

4.以创设尊重、全纳、真实的教学环境为支撑

教学有效性的提高依赖一定的外部因素,由于社会科教育的特殊性,创设尊重、包容、真实的教学环境意义更为重大,能为社会科教育功能和目标的实现提供有力的支持条件。《标准》要求,社会科教师要“尊重自身的教师角色以及作为学校社区成员的角色,起到榜样示范作用;尊重学生的想法,形成合理的论证,而不是不假思索、不负责任地提出观点;尊重和关怀学生个体和多元化的学生群体,以及一切合理的立场和观点”。此外,社会科教师应当“鼓励学生成为独立自主的学习者,并在真实情境中运用知识和技能,而不是向学生直接提供、解释相关知识”。社会科教学尤其注重将知识和技能转化为学生实际的行为表现,基于真实情境进行社会科教学更能提高教学的有效性。综上所述,《标准》中的“专业品性”以学科知识、教学策略为基础,是教师信念与价值观的外在表现,是教师职业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最终为有效的社会科教学服务。这些内容往往会影响到学生政治参与、人际交往、道德养成、信仰建立等多方面内容的形成。因此,对社会科教师专业品性的制定和研究得到了美国政府、教师专业组织和学者的广泛关注。

二、对我国师德建设的启示

通过对《标准》中的“专业品性”进行分析,结合目前我国师德建设的实际,可以从中得出如下启示:

第一,追求更高层次的职业素养,提升师德建设的目标站位。《标准》中的“专业品性”不同于伦理层面和道德意义上的师德规范,它强调教师在职业道德、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等方面的综合表现,包含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专业自主性、专业素养以及独特的专业精神,从而确保课程和教学的有效性。师德规范的内容更多体现的是一种底线伦理规定,如遵纪守法、爱岗敬业、关心学生等,是作为教师所必须具备的道德素养,遵守这些伦理规范还不足以成为一名“好教师”。“好教师”还应当把教师道德的理论标准与教育实践结合,将内在的态度、价值、信念等外化为日常的工作表现和行为倾向,即具备“专业品性”,在交往中感染和熏陶学生,真正体现为师之德。我国在一系列关于教师标准的文件中将教师专业标准的内容划分为“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其中“专业理念与师德”就其内容来看,更注重教师的个人道德修为,即师德规范,而非更高层次的“专业品性”。近年来,为推动师德建设,教育部相继颁布了《关于建立健全中小学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和《关于建立健全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等相关文件,旨在解决目前我国师德建设面临的困境与挑战。通过分析“专业品性”的内涵,启示我们在师德建设过程中应提出更高的目标站位,不仅要守住“红线”,还应让教师不断追求更高层次的专业素养和职业精神。

第二,制定特定教师群体的专业标准,提高师德建设的可操作性。NCATE在《教师教育机构鉴定的专业标准》中提出所有教师要遵循的总体标准的同时,还根据不同教育学段,如早期儿童教育、小学教育、初等教育、特殊教育、超常教育、环境教育,以及不同学科,包括英语、数学、科学、社会科、计算机科学、技术、体育、外语等,与各专业协会合作,制定了体现不同学段、不同学科教师特点的具体专业标准,《标准》即为其中之一。为使这一标准在实践中得到贯彻实施,NCSS还特别制定了两个配套标准——《社会科教师职初培训课程标准》和《教师教育机构社会科教师指导培训手册》,形成了完整的教师专业标准体系,提出了更为细化的“专业品性”要求,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实践中的可操作性。目前,我国有根据不同学段制定的教师专业标准,但鲜有针对某一学科教师的标准,学科性的教师专业标准通常由该学科的课程标准代替,而学科的课程标准主要强调课程的基本理念、设计思路、课程目标、内容标准等,缺乏对教师“专业品性”的直接关注。针对通用教师标准对“专业品性”的规定相对泛化的问题,建议教育主管部门可以借鉴美国制定教师专业标准的做法和经验,制定体现学科特色的教师专业标准,进而整合学科课程标准、师德规范和通用教师标准中对“专业品性”的规定,提高师德建设的可操作性。

第三,建立多维度的评估机制,增强师德建设的实效性。有效的评估机制是保证教师质量的关键。对于教师职业道德的考核评估不应该只局限于评判教师是否遵循了师德规范所提出的最低标准,还应该在职业道德基础之上,对其在教学中的实际行为表现,即是否具备了适当的“专业品性”进行衡量。同时,教师的“专业品性”与知识、技能具有相互促进的内在联系。根据杜威的观点,“品性”这一人类品质是可以通过教学经验进行培养的,是可以被习得和发展的。教师发展知识和技能去满足学生的需求时,“专业品性”随之得到深化。因而,师德建设的过程中应建立起包括“专业品性”在内的多维度的评估体系,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教师对于“专业品性”的不断反思和终身学习,对“品性”的发展和教师质量的提高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标准》是教师专业标准,同时也是评估标准,其中包含了专门的评估准则和要素,地方和各类学校颁布的教师标准中也制定了符合自身实际的教师教育评价措施和评估体系,对于教师的评估贯穿于教师的整个职业生涯。我国在师德建设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将相关教师标准和师德规范作为队伍建设、教师管理、教师培养培训、自身发展的依据,还应将其作为考评的依据,同时建立起多维度的评估体系,增强师德建设的实效性。

三、总结

品德与社会教学反思篇9

--单一招生制度与学生的全面发展存在着“反差”;--改革的社会现实与学校传统的德育内容及方法存在着“反差”;--开放的社会环境与学校德育相对封闭性存在着“反差”;--学校的正面教育与社会的负面影响存在着“反差”;--学校全面发展的目标与家长的单一要求存在着“反差”;--学校德育的不变性与青少年学生思想的时代性存在着“落差”。

总之,改革开放的社会大潮,一日千里。我们教育的航船却慑于大潮冲击,蹒蹒跚跚前进,有的学校不思适应而遁入桃花园里,颇赞尝高打院墙。紧锁大门,有封闭式,所谓“桃花园里好教育”。

面对学校德育层层困惑,我们认为需要采取必要的对策。与市场经济的潮汐共涌,与时代脉搏共振,对此,提出如下建议:

升学考试是个“指挥棒”。现存的高校和中等专业学校招生主要是凭文化考试成绩录取,至于德育素质却很少考虑。这种招生制度必须改革,增加德育考核成绩的录取比重,才有利于德育工作的加强和落实。

1、可通过学生座谈,问卷了解,班主任的反映等途径,对考生进行品德考核,作为录取新生的第二大依据。

2、取消不切实际的“三好”生,“优干”生的优惠加分。

3、改革政治课考试办法,政治课成绩要与平时思想品德表现挂起勾。只有这样,才有利于克服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倾向,使德育工作落到实处,使社会、家长都来关心德育。

1、解放思想,更新观念。

我们教育的对象是改革开放时代的青少年,要确立符合商品经济发展需要的德育观点。这就要做到既坚定社会主义方向,又必须剔除形式主义和“左”的影响;既要进行传统美德教育,又必须借鉴外国的伦理道德教育;既要进行艰苦创业教育,也必须进行消费教育等。

2、要压缩超越当代少年思想接受能力的部分德育内容,增加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观念的新知识,贴近时代,贴近学生生活和思想实际。学生是社会大环境中学生,脱离现实的德育,是收不到好效果的。

3、要建设好一支有时代特点的德育队伍。搞好班主任,政治课教师,团干部的培训。

改革开放的年代,学校封闭式的德育当然是行不通的。应引导学生走向社会,了解和认识社会,学会运用辩证的观点和方法,去看待林林总总的大千世界,从而锻炼学生的生存能力。

要充分利用本地的德育资源,建立德育基地,对学生进行传统的思想品德教育,特别是要以市尝商店为基地,进行改革开放的商品经济观念教育,提高学生的商品意识,培养学生将来适应市场经济的能力。

1、公安、文化和教育部门要共同整顿文化娱乐、书刊市场,清除“病菌”,净化育人大环境。

2、建立社会德育管理委员会。

可由当地政府、团组织、学校、家长等各界代表,吸收退休干部和教师组成。

3、建立家长学校。

品德与社会教学反思篇10

关键词:小学思想品德课 回归 生活

目前,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效益较低,其原因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学生“学”与“行”的脱节。造成这种后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然而一个重要的原因恐怕是现行德育教育的“理想化”――过于注重“未来”,而忽视了“现实生活”;过于站在成人的角度说教,而忽视了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实际。这样教育的结果只能是使思想品德课脱离了生活实际,陷入困境。强调思想品德课堂教学“回归生活”,目的就是让学生参与社会生活,使学生所拥有的经验尽量丰富,在“现实”中不知不觉渗入“未来”,以改变过去那种与社会生活相脱离的德育灌输。让思想品德教育回归生活,才会有学与行的和谐统一,才会让思想品德课成为学生喜欢的一门生活课程。怎样才能让思想品德教育回归生活呢?

1.积极提倡实施体验教育,这是让思想品德教育回归生活的良好途径

青少年学生的思想品德的培养受到家庭、学校和社会多方面的影响。从当前学生的思想现状来看,要实施素质教育,首先要从学生的认知需求出发,把德育工作渗透到学生生活的各个层面,结合于平时的教育活动中。比如,可通过开展多层面的规范养成教育:以个人卫生、仪表仪容的检查和“文明生”的评比促进养成教育。还有“公民道德规范”的教育、法纪教育等等。在形式上则通过讨论会、报告会、辩论会等活动,鼓励学生和教师平等对话,向教师提问和发表异议。注意学生的心灵需求,以学生能够平等参与的体验活动为主要载体,把培养学生品德,塑造学生的健全人格放在教育目的的第一位。

除了通过生动活泼的正面思想体验教育外,也可采用反面的体验教育,也许能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开学初,学生卫生习惯还未养成,常乱丢废纸。单纯的正面说教效果不甚理想,教师可利用班会课让学生把自己书包里无用的废纸清理出来并随便丢于地上,可以想象,不一会儿,整个教室就像一个垃圾场。好多学生不明白是怎么回事,有的学生就反问说,废纸不是应丢在垃圾桶里吗?教师反问,这样不是很方便吗?对此,很多学生提出反对的意见。这样,不用教师讲道理,这种反面的思想体验教育将会是学生养成良好的环境卫生习惯,增强环保观念的新起点。

2.科学合理地利用现有教材

遵从教材体系安排,但教学内容、形式不能拘泥于教材。时代在变,学生在变,教法在变,教学内容岂能不变?因此,我们在使用手中的课本时,就应该特别注意创造性地使用,既善于利用课本,又敢于跳出课本。其实课本只是一个蓝本,特别是思品课,三分得于课内,七分得于课外。我们的课堂应既包括课本内容,又应充实生活内容、现实内容和时代内容。因此,对现有部分教材内容必须灵活变换。

(1)将教材内容由大变小。小学生的品德教育尚处在“学会最起码的做人道理、养成最初的道德行为意识”阶段,因此教育内容要由大变小。让学生从力所能及的小事做起。如十二册《让世界充满爱》一课,培养学生的国际主义精神,对小学生来说,白求恩、罗盛教这些英雄人物离他们生活实际太远,因而目标太大。为贴近学生实际,可补充现实材料。让学生通过看新闻、读报纸等方式,关注了解重大国际事件,关心世界各国小朋友生活状况(尤其是贫穷落后的国家),珍惜、热爱世界和平。

(2)把教材内容由繁变简。小学学生认知的实际水平决定了只有认知对象越具体,他们的认识印象才会越深刻。如九册《神州巨变》一课,课文从1949年-1990年我国钢、原煤、发电量、原油产量各增长了几倍等这些方面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内容繁多,学生印象不深。在教学中,可重点选其中学生较熟悉的一项――体育,从奥运会金牌零的突破到奥运会金牌名列第四,亚运会第一位等相关内容作生动具体的描述。这种介绍更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起到教育的作用。

(3)让教材内容由虚变实。教学内容运用故事、寓言等的目的是:将抽象的道理通过浅显通俗的形式使之更形象化,有助于学生理解。但有时其内容与学生实际相脱节。如《古人刻苦学习的故事》一课,是用古人“头悬梁,锥刺股”等刻苦学习故事作为教材内容的,与我们现代的生活实际已经有较远距离。这可补充班内优秀生介绍是怎样合理利用时间刻苦学习的内容。再如讲尊重残疾人,不如让学生坐上轮椅驱车爬坡;讲拾金不昧,不妨让学

生换位体验,体验失主的心情,这样更能增进对残疾人、失主的理解和同情。

3.让学生积极参与,产生连锁的反应,做到学与行的统一

思想品德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学生所学的道德知识必须在日常生活的真实环境中去感受、体验,才能得到巩固、深化,变成自己的精神财富。因此,教师还要使教学向学生的生活领域拓展、延伸,让学生在现实生活的特定环境中进行探索,自主地运用所学的道德知识推理、判断,选择道德行为,独立地解决自己遇到的各种实际问题,从而发展创新思维能力和道德实践能力,使教育具有针对性、实效性、创新性。如教学《当老师不在的时候》一课时,我特意离开教室一会儿,让大家自习。上课了,学生有做作业的、画画的、看书的、讲笑话的、做游戏的……然后我走进教室让学生自我评判:当老师不在的时候,我在干什么?对不对?谁在干什么,值得我们学习?谁还需要改正?学生对自己的实际行为进行剖析,非常乐于参与。教育也落到了实处。

如教学《祖国河山多壮丽》,让学生讲讲自己所知道的祖国名山和风景区,然后用幻灯片介绍泰山、华山、黄山、武夷山、喜马拉雅山、长江、黄河、西双版纳、大兴安岭等,让他们领会名山之秀,景色之奇,引发对祖国美丽河山的由衷热爱。改变教学方法形式,采用多媒体教学,可大大地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听其形”、“观其声”、“动其情”、“悟其理”,从而强化了感知理解,丰富了想象思维和情感,深化了道德观念,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总之,强调思想品德课“回归生活”是基于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新课改思想;让思想品德课立足于课内外结合,课堂与生活实际联系,促进教学知行统一的有机结合。“回归生活”是建立在学生生活经验基础上的,根据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内在规律安排思想品德教育活动的开放性教学。这种教学思路既能为广大教师所认同,也能为全体学生所接受。只有这样实施教学,才能使思想品德课真正成为所有学生喜欢的、真实有效的生活课程。

参考文献:

[1]林秀娟.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案例.福建教育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