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的自述散文十篇

时间:2023-03-25 10:09:11

雨的自述散文

雨的自述散文篇1

【关键词】余秋雨;历史文化散文;艺术真谛

在上世纪90年代,余秋雨历史文化散文以其独特的美感在散文界占据了重要的地位,他的写作风格激情却不煽情、通俗却不艳俗,当然,余秋雨历史文化散文的价值并非在于其品读,而是具有更加深层次的内涵。

一、余秋雨文化历史散文中的主体价值

阅读余秋雨的文化历史散文,可以看见大量“我”的形象,他注重描述“我”的价值观与情感体验,直接的表达出来,让读者看到了“我”的个性。在他的历史文化散文中,“我”就像是一个向导一样,为读者讲述历史故事,带领读者游览古迹,更兼顾着评论员的身份,为读者来解读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在《抱槐山西》中,“我”用感性的语言为读者描述具有历史风味的古宅,让读者感受到豪迈的场面,从这种场面中领悟到山西商人的人生风采,跟随着“我”的讲述,读者不知不觉的走入作者的情感中。余秋雨的历史文化散文都带着自己浓厚的情感体验,从开始的困惑、思索、惊讶和彷徨转到最后的寻根式追逐。这是作者的叩问,也是读者想要从历史中获取的答案,利用“我”的追寻,作者将读者带进了主体情感世界,完成了历史的寻根。

二、余秋雨文化历史散文中充满诗意的语言

余秋雨的文化历史散文与学者散文有异曲同工之妙,不可置否的是,余秋雨的文化历史散文集成了前人学者的文风,在语言的表达上实现了感性与知性的融合,有着独特的风味。在他的文化历史散文中,作者利用“我”的价值反思和情感体验来确定主题,并用充满诗意的语言来表达,知性蕴含着感性,强调“审智”,他不会过多依赖自身的情感,他会从原生的世界中寻求多层次的美感,实现了逻辑和审美之间的转化。得益于感性与理性的融合,“我”的形象变得更加生动、丰满。

三、利用故事来抒怀

余秋雨的历史文化散文有着浓厚的主体意识,利用讲故事的叙述模式满足了读者的窥探行心理。在《一个王朝的背影》中,穿插了大量帝王的奇闻异事,很好的将读者的阅读兴趣调动起来,此外,余秋雨也常常在自己的作品中推测历史人物的想法,这与苍白的文献相比,独具趣味,可以很好满足读者的阅读需求。例如,在《遥远的绝响》中,作者描述到:“阮籍傻傻地看着泥塑木雕般的孙登,突然领悟到自己的重大问题是多么没有意思。那就快速斩断吧,能与眼前这位大师交流的或许是另外一个语汇系统,好像被一种神奇的力量推动着,他缓缓地啸了起来。啸完一段,再看孙登,孙登竟笑眯眯地注视着他,说:再来一遍。阮籍一听,连忙站起身来,对着群山云天,啸了好久。啸完回身,孙登又已平静入定,他知道自己已经完成了与这位大师的一次交流,此行没有白来”。

在余秋雨的历史文化散文之中,这种故事是非常多的,但是他却往往不会用详细的笔墨来表述,这种表达方式满足了读者的兴趣习惯,读者并不需要进行反复的咀嚼和回味,可读性非常强。在很多情况下,余秋雨会代替文章中的人物来发言,饱含深情的为读者讲述一个个的故事。在部分情况下,余秋雨还会应用传奇式的表达技巧,为文章赋予了新的韵味。这些曾经不屑被很多大家运用的技巧,余秋雨却娴熟地将其融入进自己的散文中,使他的历史文化散文更亲切,行文更自由。散文显得生动活泼,不拘谨。当然,有时候洋洋洒洒地讲述可能有累赘之嫌,但读者却乐此不疲。即便如此,余秋雨的历史文化散文并不流俗,这主要是因为余秋雨历史文化散文中渗着一股知识分子的历史责任感。

四、以独特的视角探索中国文化

作者不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以独特的视角去看待中国的山水风古迹,更加人道主义,更加深刻、透彻。《都江堰》中,作者认为,都江堰比长城要伟大得多,长城是雄伟的,但更多的是排场,背后是让人惊悸的残暴。而都江堰是质朴的,它造福千年,永久地滋润和灌溉了中华民族。“长城的文明是一种僵硬的雕塑, 而都江堰的文明是一种灵动的生活。”“有了它,才有诸葛亮、刘备的雄才大略,才有李白、杜甫、陆游的川行华章……”作者不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不掩盖历史的创痛和丑恶,指出了长城背后的残暴,而肯定了都江堰的实用与贡献。

参考文献:

[1]宋坚.跟随余秋雨心灵的脚步一起舞蹈――解读余秋雨的《心中之旅》[J].名作欣赏. 2011(03)

[2]孙晓东,翟其敏.“为文而造情”――试析余秋雨历史文化散文的“滥情”倾向[J].理论导刊.2010(06)

雨的自述散文篇2

――题记

对于散文,我一直有这么一个认识:它只会运用一些浮华亮丽的词藻来描写事物,抒发感情,没有写作者这个主体的灵魂在里面。这使我对散文一直有抵触的情绪。我意识到自己认识的浅薄,是在读完余秋雨的散文后。

余秋雨,很早就听说――不就是一个写文章的嘛!但使我走出那个幼稚的认识,品读完他的散文集的,正是他散文中蕴含的情感、精神。

散文集中我最喜欢的是《一个王朝的背影》。《一个王朝的背影》总共有五小篇,讲述了清王朝的功与过,伟大与失败。对于我这样一个喜欢了解中国古代历史的人来说,不失为一次了解大清王朝的好机会。文章从现代人对清王朝的感观认识――一个腐败、没落的王朝入手,但在深入读下去之后,读者会发现它并非是在贬而是在褒。它讲述了康乾盛世的繁荣,搭建承德避暑山庄的神秘……无外乎都是在阐述一个王朝的辉煌、功绩以及它留给后世的背影。

品读完毕,我由衷佩服余秋雨先生。一个与自己相隔2个世纪的朝代,竟能描绘得如此完整、生动,想必是饱读诗书,留心查找资料,用心去聆听、去感受的结果。也许是他一时潇洒的挥动笔墨,也可能是他良久的斟酌酝酿,不管怎样,都让我了解了自己民族的魅力,也体味到了蕴藏在散文中的灵气。

也许散文就是这样,描写抒情,阐述写实。有时会惊心动魄,有时为平平淡淡,然而字符间透露出几许灵动,会使你在毫无防备之时为之迷惑。这让我有一种感慨――散文不只虚有其表。

有人称余秋雨先生为流浪学者,也许不是很贴切。但一会儿从粗犷的陕北大宅院到细腻恬静的江南水乡,一会儿从被誉为“天府之国”的四川盆地到阳光普照的海南,他无处不在。他是沿一种文化的足迹在寻找昨天。“流浪”只是一种形式,收获的是丰满的行囊。为知识的“流浪”没有遗憾,只是旅程或许有几许艰辛。

走出一扇门并不容易,它的路途是充满未知的问号,有暴风雨,有荆棘。走出一扇门,要有足够的勇气和智慧,还有就是付出超乎常人的努力。

后记:

雨的自述散文篇3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许多人往往片面地理解了这种教学转型,以为语文知识可有可无,关键是看学生的“活动”,故而时常把语文实践泛化为生活世界的日常“活动”,导致课堂空前“热闹”:一方面是泛泛的听说读写,一方面则是花样繁多的表演、绘画、演唱、多媒体展示等。一言以蔽之,课堂上一派“乱花渐欲迷人眼”的生动气象,学生所得却往往是“浅草才能没马蹄”。殊不知,语文是一门学科课程,这一课程形态决定了语文课的听说读写必须凸显其“学科”意义。所谓学科,是学术的分类,它是一个知识体系。语文实践的真正目的,其实并不在于“活动”本身,而在于以“活动”为中介,引导学生更有效地经历和接受语文知识,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以阅读教学为例,作为一种语文实践,阅读教学归根到底表现为“思维的实践”:从思维方式上看,它包括直觉思维、逻辑思维等;从思维主体上看,它包括集体思维、个体思维等;从思维客体(内容)上看,它可分为语言思维、话语思维和作品思维三个层次。其中,语言思维着眼于语言的认识与使用,话语思维着眼于读者与文本、作者之间的心灵沟通,作品思维则是从“怎么写”的角度去理解文本,三者构成语文课基本的思维客体(内容)和思维路径。而思维客体(内容)的展开,实际上就是思维主体综合运用各种思维方式的过程,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要作用。从课程论角度说,课程的全部问题一定意义上就是内容问题,课程的目的、课程的设计、课程的实施以及课程的评价,都可以理解为围绕着课程内容的安排及其结果展开的。因此,语文课堂的语言思维、话语思维和作品思维,对于建构语文“学的课程”,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一句话,在奔涌着语言思维、话语思维和作品思维的语文课堂上,我们能诗意地栖居。

下面以笔者教学冰心散文诗《荷叶母亲》为例,谈谈语言思维、话语思维和作品思维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特点和作用。在落英缤纷的语言丛林里

语文课的语言思维,以语言的认识和使用为直接目的,因而它在阅读教学中一般都交织着语理和语感两个基本维度。亦即通过语感实践,敏锐而直觉地领会语言的意义;通过语理分析,把握语言事实中具有普遍性的语言规律,二者之间是辩证统一的。

请看下面的教学片段——

师:课文标题已经明示这是一首“散文诗”。“诗”的主要特征之一,就是借助具体形象来抒发思想感情。本文中的主要形象是——

生:荷叶、红莲。

师:对了!请大家先浏览课文中描写红莲的语句。

(生浏览)

师:红莲是全文着力描写的重点。请同学们参照下面的示例。给描写红莲的句子作批注:

那一朵白莲已经谢了(“烦闷”之情,怎一个“谢”字了得),白瓣儿小船般散飘在水面(多可爱的“小船”!“散飘”又见多少惋惜之情)。梗上只留个小小的莲蓬,和几根淡黄色的花须(这是“繁杂的雨”摧残的结果。“只”、“个”、“几根”等词语,凸显出现实的残酷和作者的伤感情绪)(白莲的遭遇,是否预示着红莲的命运?令人担忧)。

(生作批注,教师个别指导)

师:好了,下面我们来展示交流各自的学习成果。展示的方法是,大声读句子,小声读批注。(教师示范)

生:“那一朵红莲,昨天还是菡萏的,今晨却开满了”,句中的“开满了”表现红莲开得茂盛,透露出“我”的喜悦之情。

师:又用一个“却”字,是不是更能传达出“我”的庆幸和欣喜之情呢?

生:“亭亭地在绿叶中间立着”中的“亭亭地”,写出红莲的美好情态,“在绿叶中间立着”暗示夜雨中的红莲可能得到过荷叶的遮蔽。

师:哦,这样写是不是也为下文写荷叶护莲做了铺垫?

生:“那朵红莲,被那繁密的雨点,打得左右攲斜”中的“繁密”表现雷雨之猛、雨点之多;“打”字表现风雨力度之大。

师:这两个词抓得好!不过,它们在字面上写的是风雨,不是红莲啊……

生:是红莲,从侧面写红莲。

师:那有没有正面写红莲的词语呢?

生:有!“左右技斜”,它写出了红莲的危险境地。

师:从“我”的角度看呢?

生:也流露出“我”对红莲生存境遇的同情和担忧。

师:有通过正面写“我”来侧面写红莲的句子吗?

生:有!“在无遮蔽的天空下,我不敢下阶去,也无法可想。”这里的“不敢”既说明风雨之猛,又说明“我”想去帮红莲却又不能去,心里很着急,从侧面烘托红莲的处境危急。

师:还有“无法可想”,这个词语是不是更能表现此刻“我”的焦急和万般无助之感呢?不过,一朵小小的红莲,谢了也就谢了,何以令“我”如此焦急和无助呢?真实吗?

生:好像有点儿夸张……

生:一点也不夸张,因为作者十分喜爱红莲,不忍心看到它受到伤害。

生:这是一种真情实感,因为课文中的“我”是一个小孩子,在“我”眼里,红莲此刻被雨“打”,就好像是“我”自己正被雨“打”一样。

师:说得真好!这的确是一种儿童所特有的情感体验。作者以儿童的眼光来打量这个溢满风雨的世界,这个世界于是就因一个孩子的注视而显现出人性的至善至美,雨打红莲的一幕因此成为一桩揪心的往事,荷叶护莲的一幕更是成为母爱的风景,情真意切,感人肺腑……

上述教学片段较好地处理了语理和语感的辩证关系。一方面,运用示例法引导学生进行语感实践。即提供“白莲”批注示例,暗示批注方法,让学生给描写红莲的语句做批注。所谓作批注,就是直接接触语言材料,就是语感实践,就是语言“涵泳”,浸润式习得,温儒敏教授称之为“语文阅读教学最佳的境界”。通过作批注,学生品出了红莲“开满了”带给“我”的喜悦之情,品出了红莲“亭亭”的美好情态,品出了“繁密”一词传达的雨势之猛,品出了“不敢”一词透露的心理之矛盾,以及这种矛盾心理与红莲之间的关联……这样,每个词语就不再是静止的符号,而是充满了生命活力的文化载体,显示出红莲形象的丰富意蕴。

另一方面,运用点拨法引导学生进行语理分析。例如在成果展示中,当学生说出“今晨却开满了”中“开满了”的含义时,教师马上引导学生揣摩“却”字的表达作用;当学生指出“在绿叶中间立着”暗示夜雨中的红莲可能得到过荷叶的遮蔽时,教师马上引导学生思考这一描写对下文写荷叶护莲的铺垫作用;当学生说出文中写雨的句子是对红莲的侧面描写时,教师马上引导学生寻找这个句子中正面描写红莲的词语(“左右攲斜”),从中领会红莲的危险境地,继而又引导学生从“我”的角度来思考这个词语的含义,即“我”对红莲生存境遇的同情和担忧,再引导学生找出文中通过正面写“我”来侧面写红莲的句子,牵出对“不敢”、“无法可想”等词语的品析;当学生理解了“我”的焦急和万般无助之感后,教师又启发学生进一步思考“我”如此焦急和无助的真实性,这实际上是关于课文叙述视角的追问:“作者以儿童的眼光来打量这个溢满风雨的世界,这个世界于是就因一个儿童的注视而显现出人性的至善至美……”总之,围绕着红莲的形象,教师从词义、句义、描写方法和叙述视角等方面,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品析。其中并没有过多使用概念术语,更没有架空分析,知识线索始终结合语感、贴着语境展开,因而适应七年级学生的具体学情,教学效果自然不言而喻。

走进作者微妙的心灵世界

语文课的话语思维,就是听话人通过文本实现与说话人心灵沟通的思维活动。由于说话人不在场,听话人的注意力主要就集中在对文本信息的把握和回应上。其中的“把握”是指站在说话人的立场上来理解文本,领会说话人的原意;“回应”是指站在听话人的立场上来理解文本,形成听话人的理解或评价。请看一个教学片段——

师:请一位同学来朗读课文第6~9自然段。

(生朗读)

师:这位同学读得好,仿佛年轻的冰心在向我们讲述一个儿童眼里的荷叶怎样在雨打风吹下,勇敢地、无私地为弱小的红莲撑起一方宁静的天空,进而联想到生活中母亲对自己的呵护。下面请同学们再次默读课文,思考几个问题,并且从中任选一个来谈谈自己的看法:

①默读课文第6段,说说其中两个“旁边”之间有何内在联系。

②默读课文第6段,说说其中“忽然”、“慢慢”、“正”等词语的含义。

③默读课文第7段,说说应怎样理解雨势的“不减退”和红莲的“不摇动”。

④默读课文最后两段,说说其中蕴含的思想感情。

⑤你心中的母爱和作者表达的母爱含义相同吗?

(生默读并思考)

生:我选择问题①。“我”的“旁边”是母亲,体现着母亲对女儿的呵护;红莲的“旁边”是大荷叶,表现荷叶对红莲的呵护。作者意在用后者隐喻前者。

师:也就是说,作者把两幅画面组合在一起,是为了形象地表现母亲对儿女的呵护。

生:我选择问题②。“忽然”一词,表现事情发生得很突然,“我”没想到;“慢慢”一词,表现荷叶的“慈怜”;“正”字表现荷叶对红莲的倾情呵护。

师:“慈怜”、“倾情呵护”,说得好!不过,“忽然”一词,是不是含有“我”看见大荷叶“倾侧下来”保护红莲时的意外和惊喜之情呢?

生:我选择问题③。雨势虽“不减退”,但因为有荷叶的蔽护,红莲才会“不摇动”。作者这样写,意在突出母爱的力量。

师:可见荷叶母亲是多么勇敢啊!

生:我选择问题④。课文结尾蕴含着作者对母爱的感恩之情:母亲就像荷叶护红莲一样,用自己的生命为我们撑起一方温暖的晴空;只有伟大的母爱能永远保护我们度过人生道路上的风风雨雨,坎坷磨难。

师:这仅仅是对母爱的感恩吗,是不是也包含着作者对母爱的哲理思考呢?

生:我选择问题⑤。我心中的母爱是母亲对儿女的爱,作者表达的母爱却不只是母亲对儿女的爱,比如像母亲一样爱大自然

师:有道理!母亲爱自己的儿女,是至真至纯的;像母亲一样爱大自然、爱社会、爱他人、爱自己,也是至善至美的啊!前者可以叫“母亲的爱”,后者可以叫“母性的爱”,后者包含前者,是对前者的深化或哲理升华。课文中所讴歌的正是这种“母性的爱”,它就是冰心所顶礼膜拜的不分生、死、人、物,使万物调和的“万全的爱”……

上述教学片段清晰地区分了属于说话人的言内之意、言外之意以及属于听话人的言后之意。

言内之意,即文本中写了什么。例如文中写了两幅画面的叠合:“我”的旁边是母亲,红莲的旁边是荷叶;写了“一回头忽然看见红莲旁边的一个大荷叶,慢慢地倾侧了下来,正覆盖在红莲上面……”;“雨势并不减退,红莲却不摇动了”等。这些内容都是学生一望而知的内容,但却是阐发言外之意的基础和根据。

言外之意,即说话人的意图。它一般都隐含在字面意思的背后,若隐若现,往往需要经过一番咀嚼玩味才能获得确切的理解,故而是阅读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所在。上述教学片段中的前四个问题,实际上就是针对“言外之意”来设计的。例如,问题①要求学生说出第6段中两个词语“旁边”之间的联系,就是为了引导学生去发现“荷叶护莲”和“母亲护我”两幅具体画面之间的同一性,即作者表现母爱的真实意图。问题②要求学生说出第6段中“忽然”、“慢慢”、“正”等词语的含义,就是为了引导学生透过这些词语的字面意思,领会其中隐含的“我”的惊喜、大荷叶的“慈怜”及其对小红莲的倾情呵护。通过这些问题,教师引导学生成功地完成了对文本的深层解读。

言后之意,即在听话人身上产生的效果。例如问题⑤要求学生思考自己心中的母爱和作者表达的母爱含义是否相同,这实际上就站到文本之外,从读者的立场上来评价作者的思想感情。师生通过区分两种“母爱”的不同含义,一方面进一步加深了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另一方面又从中获得了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最终达成了与作者心灵的沟通。

语言作品是智慧开出的花朵

语文课的作品思维,是指从“怎么写”的角度出发来解读文本的思维活动。这里的“怎么写”,不是撇开了内容的纯粹的形式,而是指作者在写作过程中“怎么想”,它具体表现为内容的有序组织和有形呈现的思维过程。因而,从“怎么写”出发的文本解读,主要就是从文本内容的组织和呈现入手,把作者的写作思维过程“还原”出来,把创作的智慧凸显出来。比如:

师:请同学们看屏幕(屏显小诗)。这里是选自冰心《繁星》的一首无题小诗,请全班齐声朗读这首小诗:

母亲啊!/天上的风雨来了,/鸟儿躲到它的巢里;/心中的风雨来了,/我只躲到你的怀里。

师:这首小诗与课文的结尾很相似,它们都采用儿童视角,借助具体形象来表达母爱的情感和哲理。不过,小诗属于自由诗,课文则属于散文诗。散文诗兼有散文和诗的特点,它融合了诗的形象和散文的细节。所谓“诗的形象”,是指融入了诗人思想感情的客观物象,如“几处早莺争暖树”中的早莺;所谓“散文的细节”,是指散文中所描写的人、事、物、景等方面富有特色的细枝末节,如朱自清《春》中所描写的春草、春风、春花、春雨以及蜜蜂、蝴蝶、风筝、孩子等具体细节。请同学们比较课文和上面这首小诗,分别从人、事、物、景等方面,具体说说课文融合了哪些“诗的形象”和“散文的细节”?

生:(七嘴八舌地)荷叶、红莲、白莲、莲蓬、白瓣儿、菡萏、绿叶、雨声、雨点、雷声、浓阴的天、无遮蔽的天空、……

师:这是景物细节,人物呢?

生:祖父、母亲、三姊妹、我……

师:如果从事件细节看呢?

生:朋友送来两缸莲花、祖孙月夜赏莲、白莲谢了红莲开了、雷雨打得红莲左右攲斜、母亲唤我到她身边、大荷叶护住小红莲。

师:如果再从心绪角度看呢?

生:有些烦闷、仍是不适意、不宁的心绪散尽了、深深地受了感动。

师:所有这些景物、人物、事件、心绪,都是围绕着哪两个形象展开的?

生:红莲、荷叶。

师:课文通过这两个具体形象,表达了一个什么主旨?

生:对母爱的赞美和哲理思考。

师:同学们从不同角度,找出了课文中所融合的“诗的形象”和“散文的细节”,领会了“散文诗”融合“诗”的形象和“散文”的细节来抒写思想感情的基本特点……现在老师把大家的思考归纳一下,请看屏幕:

五幅画面:两缸莲花、月夜赏莲、莲谢莲开、雨打红莲、荷叶护莲(情景交融)

四种心绪:烦闷、不适意、不宁消失了、感动(心绪变化呼应莲的处境变化)

三次看莲:看莲谢莲开、看雨打红莲、看荷叶护莲(情节跌宕有致)

二个形象:红莲、荷叶(主要形象,串起为数众多的形象群)

一个主旨:母爱的哲理(形象背后的意蕴)

由上述归纳可知,课文有点有面、有详有略、有实有虚、情景交融、情理相生,“诗的形象”和“散文的细节”达到了自然而完美的结合……

从作品思维角度看,上述教学片段有一条明晰的教学线索:作者是怎样融合“诗”的形象和“散文”的细节来表达对母爱的哲理思考的?它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

雨的自述散文篇4

关键词:滑坡; 概率密度函数; 联合概率结构; Dirac δ函数序列; 混合分布模型

中图分类号:TU312;O21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4764(2012)05005707

降雨型滑坡预测方法主要分为2类:基于过程的预测模型(亦称为物理模型)和经验模型。雨水渗入导致岩土体内的孔隙压力增大、有效应力减小和岩土体的抗剪强度降低是降雨型滑坡发生的主要机制[1]。滑坡预测的物理模型则从上述机制出发判断滑坡的状态,即充分考虑降雨数据、降雨入渗过程及其对岩土体的影响,结合岩土体滑坡的稳定性分析,最终确定引发滑坡的降雨量,从而判定滑坡是否发生[29]。然而,该模型所需输入信息,如局部地形条件、岩土的力学参数和水文学参数等都很难准确获得,阻碍了该模型的实际应用[10]。经验模型则部分体现了滑坡产生的机制,仅通过对降雨和滑坡的历史数据进行统计给出滑坡的降雨阈值。模型不同,降雨阈值所采用的控制变量亦不相同,所适用的地区亦不相同。但由于简便易行,经验模型是目前滑坡预测中最为实用的方法。范文亮,等:滑坡概率分析中降雨的联合概率结构〖=〗

本质上,无论是物理模型还是经验模型,均是通过将降雨数据和滑坡的降雨阈值进行对比来判定滑坡的发生与否,只不过前者的降雨阈值是基于物理机制分析得到的,而后者则是通过经验统计给出的。借鉴可靠度理论的概念,滑坡概率Pf可表示为。

式中:Pr{·}表示事件发生的概率;R表示当前降雨数据,类似于可靠度分析中的效应;[R]表示降雨阈值,类似于可靠度分析中的抗力。然而,由于降雨型滑坡影响因素的复杂性,很难由单一控制变量判定,因此R和[R]均为向量,而在可靠度分析中,效应和抗力均为标量。

目前,关于降雨型滑坡的研究主要集中于降雨与滑坡的关系、降雨的入渗和边坡的稳定性分析方面[1116],即更多地关注[R],对于降雨数据R的概率描述鲜有研究涉及。笔者力图针对重庆地区的历年降雨数据,建立可用于重庆地区滑坡概率预测的降雨特征的概率模型。

欲建立R的概率模型,必须先将其具体化,明确其分量。文献[10]详细列举了各研究者曾经使用过的控制变量,包括日降雨量、前期累计降雨量、降雨强度和降雨持时等共25种。结合文献[13]和[17],笔者取日降雨量和前期累计降雨量为控制变量,且取10 d为前期降雨的计算时间段。1 滑坡概率分析

若记日降雨量为R1,10 d累计降雨量为R10,与之对应的阈值分别为[R1]、[R10],那么式(1)可改写为式(2)。

值得指出的是,现有研究中关于R1、R10的处理方式是截然不同的。日降雨量往往用降雨等级表示,即将R1视为离散变量,而10 d累计降雨量则采用真实的数据,即R10视为离散变量,然后根据日降雨量的不同等级再结合10 d累计降雨量的具体数值判定滑坡状态。

一般而言,根据日降雨量大小可分为4个等级,即等级1(小雨,R1∈[0,10) mm)、等级2(中雨,R1∈[10,25) mm)、等级3(大雨,R1∈[25,50) mm)和等级4(暴雨,R1∈[50,∞) mm)。若记第i个降雨等级为Ei,那么式(2)可进一步改写为

若已知Pr{Ei}·pR10|Ei(y)和p[R10]|Ei(z),则滑坡概率计算颇为简单。本文则着重于关注Pr{Ei}·pR10|Ei(y)的获取。由于Pr{Ei}·pR10|Ei(y)描述了2个变量的联合概率结构,但是此2变量分别为离散变量和连续变量,因此,文中将称之为离散连续混合变量的联合概率结构。2 离散连续混合变量的联合概率模型 由上所述,Pr{Ei}表示事件Ei发生的概率,pR10|Ei(y)则表示随机变量的条件概率密度,本质上仍属于概率密度函数。根据降雨历史数据可以方便地给出Pr{Ei}的统计值,但是欲较为准确地确定pR10|Ei(y)的模型则较为困难。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由采样数据确定随机变量概率模型的方法是假设检验方法。该方法的优点在于可以给出一个简单的可用概率模型,但其确定亦是显而易见的,即只能确定单峰的概率密度模型。然而,由于影响因素的复杂性,现实中的许多随机变量并不能采用简单的单峰,往往呈现出多峰性态。笔者拟由密度变换解获得概率密度函数的近似值,然后引入混合分布模型对其进行建模,并通过回归拟合确定关键参数,最后确定联合概率模型。

2.1 累计降雨量的条件密度变换解及其数值逼近

式中:δρ[·]表示Dirac δ函数序列;ρ为适当小量;N为观测数据数量;H(θq)表示θ取θq时的累计降雨量,H0=maxθ∈ΩHθ,由于累计降雨量已由实测获得,因此H(θq)和H0实际上表示第q个实测样本R10,q和所有实测值的最大值;Pq=p|Ei(θq)Δθq表示点θq的赋得概率,由于概率守恒,其数值等于H(θq)出现的概率。不失一般性,可假设各观测数据出现的概率均等,即Pq=1/N。于是,式(9)可进一步改写为式(10)。

2.2 混合变量的联合概率模型

根据由式(10)获得的条件概率密度函数计算值,可采用如下的混合分布模型对其进行建模,即[19]

重庆市气象局提供了重庆市自1980年至2009年共30 a的小时降雨数据和2003年至2009年间的分钟降雨数据。基于以上数据可获得日降雨量和10 d累计降雨量的联合观测样本共10 818条。其中,日降雨等级为小雨的样本10 007条,日降雨等级为中雨的样本530条,日降雨等级为大雨的样本211条,日降雨等级为暴雨的样本70条。

需指出的是,10 007条小雨样本中日降雨量为0且累计降雨量很小的记录占有很大比例。一方面,这样的降雨基本不会引起滑坡,另一方面,这些数据会极大地引起建模困难。例如,两者均为0的样本约占16.7%,而理论上连续随机变量取任意值的概率均为零。为简单且便于应用,对日降雨等级为小雨时累计降雨量的概率建模时仅考虑了累计降雨量超过20 mm的数据,共3 763条。此时,E1发生时滑坡的概率为

3.2 10 d累计降雨量的概率密度估计

首先,利用条件密度变换解的Dirac δ逼近对降雨等级为小雨实测样本中选取的3 763条累计降雨量超过20 mm的样本子集进行累计降雨量的概率密度估计,结果如图1所示。为验证密度估计的准确性,将其与频数直方图和经验累积分布函数进行了对比。图1(a)和(b)分别表示与等间距直方图和等频数直方图的对比,其中等频数直方图分10个等频率区间,图1(c)表示与经验累积分布函数的比较,下同。不难发现,计算结果和三者均吻合良好。

类似地,可给出降雨等级为中雨、大雨和暴雨时的密度估计,结果分别示于图2~4。通过与直方图、经验累积分布函数的比较可知上述密度估计是合理且准确的。

值得注意的是,图2中等间距直方图和等频数直方图在累计降雨较小时存在着显著差异,甚至体现于图形趋势上。究其原因在于此区间存在大量样本,在等间距直方图内均位于同一条带内,不能描述出更精细的概率变化;而等频数直方图可以较好地弥补了这一缺陷。

3.3 10 d累计降雨量的混合分布概率模型

显然,上述密度估计值是不便于应用的,为此需建立解析的概率模型。

首先,采用常用的概率模型对其进行建模。由于累计降雨量存在明显的边界(即≥0),因此,可尝试用对数正态分布和3参数Weibull分布对其进行建模,建模准则为均值和标准差一致。将不同降雨等级的建模结果与直方图、密度估计结果进行对比,分别示于图5~8,其中(a)图均为与等间距直方图的比较,(b)图则为与等频数直方图的比较。

图6和图7表明此2种情形对数正态分布较Weibull分布更接近于计算结果,但效果均不理想;图8表明降雨等级为大暴雨时无论是对数正态分布还是Weibull分布均与实际分布相差太远。为此需要采用式(11)所描述的混合模型对此三者进行建模。

根据试算,可得到降雨等级分别为中雨、大雨和暴雨时累计降雨量的混合模型分别为式(17)、(18)、(19)。

3.4 联合概率模型

由式(12)可知,欲建立日降雨量与累计降雨量的联合概率结构,除累计降雨量的条件概率密度模型外,尚需确定Pr{Ei}。根据降雨实测数据,可统计出不同降雨等级的频度函数,如表1所示。

将表1的频度函数和第3.3节累计降雨量的条件概率密度模型代入式(12)即可得到重庆市日降雨量和累计降雨量的联合概率模型。

4 结 论

降雨型滑坡的概率分析和预测中,作为主要输入的降雨是关键参数。笔者以日降雨量和累计降雨量为降雨量的控制参数,结合重庆气象局提供的降雨观测数据,建立了日降雨量和累计降雨量的联合概率模型。与经典意义上的联合概率结构不同,文中沿用降雨型滑坡分析的习惯,将日降雨量视为离散变量,而累计降雨量为连续变量。在此基础上导出了离散变量和连续变量的联合概率模型和条件密度变换解及其Dirac δ函数序列逼近,并提出了基于上述计算结果建立可用的联合概率模型的思路。然后,将上述思路用于重庆市的降雨数据,建立了适用于重庆地区的日降雨量和累计降雨量的联合概率模型。

值得指出的是,文中借鉴可靠度概念建立的滑坡概率分析方法思路清晰、简单、直接,但相比较而言,对相关数据的要求却更为严格,除了降雨量的概率模型之外,尚需获得降雨阈值的概率结构。

参考文献:

[1]李长江. 降雨型滑坡预报的理论、方法及应用[M]. 北京:地质出版社. 2008.

[2]Montgomery D R, Dietrich W E. A physically based model for topographic control on shallow landsliding[J]. Water Resources Research,1994,30:11531171.

[3]Wu W, Sidle R C.A distributed slope stability model for steep forested basins[J].Water Resources Research, 1995, 31:20972110.

[4]Dietrich W E.A processbased model for colluvial soil depth and shallow landsliding using digital elevation data[J]. Hydrological Processes,1995,9(3/4):383400.

[5]Montgomery D R,Sullivan K,Greenberg H M.Regional test of a model for shallow landsliding[J]. Hydrological Processes,1998,12:943955.

[6]Iverson R M.Landslide triggering by rain infiltration[J].Water Resources Research,2000,36(7):18971910.

[7]Borga M.Assessment of shallow landsliding by using a physically based model of hillslope stability[J].Hydrological Processes,2002,16:28332851.

[8]Casadei M, Dietrich W E, Miller N L.Testing a model for predicting the timing and location of shallow landslide initiation in soilmantled landscapes[J].Earth Surface Processes and Landforms,2003,28:925950.

[9]Tsai T L, Yang J C.Modeling of rainfalltriggered shallow landslide[J].Environmental Geology,2006,50:525534.

[10]Guzzetti F.Rainfall thresholds for the initiation of landslides in central and southern Europe[J].Meteorology and Atmospheric Physics,2007,98(3/4):239267.

[11]林孝松.滑坡与降雨研究[J].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2001,12(3):17.

LIN Xiaosong.The study of landslide related to rainfall[J].Journal of Geological Hazards and Environment Preservation, 2001,12(3):17.

[12]张友谊,胡卸文,朱海勇.滑坡与降雨关系研究展望[J].自然灾害学报,2007,16(1):104108.

ZHANG Youyi,HU Xiewen,ZHU Haiyong.Prospect of research on relationship between landslide and rainfall[J].Journal of Natural Disasters,2007,16(1):104108.

[13]张珍,李世海,马力.重庆地区滑坡与降雨关系的概率分析[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8,24(17):31853191.

ZHANG Zhen,LI Shihai,MA Li.Probability analysis of relationship between landslide and rainfall in Chongqing area[J].Chinese Journal of Rock Mechanics and Engineering,2005,24(17):31853191.

[14]李汝成, 王复明. 降雨入渗对泥岩土混填路堤稳定性的影响[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8,27(11):22602266

LI Rucheng,WANG Fuming.Effect of rainfall infiltration on stability of mudstonesoil mixture embankment[J].Chinese Journal of Rock Mechanics and Engineering, 2008, 27(11):22602266.

[15]王军.降雨入渗对流变介质隧道边坡稳定性的分析[J].岩土力学,2009,30(7):21582162,2167

WANG Jun.Analysis of stability of tunnelslope with rheological medium under rainfall infiltration[J].Rock and Soil Mechanics,2009,30(7):21582162,2167.

[16]张卢明.降雨入渗对滑坡渗流场和稳定性的影响分析[J].铁道工程学报,2009(7):1519.

ZHANG Luming.Effects analysis of rainfall infiltration on the landslide seepage field and stability[J].Journal of Railway Engineering Society,2009,7:1519.

[17]Crozier M J.Prediction of rainfalltriggered landslides: a test of the antecedent water status model[J].Earth Surface Processes and Landforms,1999,24:825833.

[18]范文亮,李杰.广义密度演化方程的δ函数序列解法[J].力学学报,2009,41(3):398409.

FAN Wenliang,LI Jie.Solution of generalized density evolution equation via a family of δ sequences[J].Chinese Journal of Theoretical and Applied Mechanics,2009,41(3):398409.

雨的自述散文篇5

省作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王朔,省作协党组成员、创研室主任汪政,省作协副主席叶兆言、储福金,省作协联络部主任傅晓红,《雨花》杂志社主编姜琍敏,江苏省报纸副刊协会副会长何敏翔,《雨花》杂志社原副主编梁晴,《雨花》杂志社编辑部主任刘春林等参加了研讨会。高邮市领导倪文才、张秋红、钱富强出席研讨会,高邮市老中青三代作家代表参加了研讨。

高邮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张秋红致欢迎辞。张秋红首先对省作协、《雨花》杂志社多年来给予高邮文学及经济社会发展的帮助表示感谢。其次,表明了这次研讨会目的与意义,她说,此次召开姚正安散文作品研讨会,只是以他的作品为例子,目的在于科学审视高邮文学创作的历史和现状,公正评判文学作品的得失与优劣,并借此问道于专家,问计于学者,全面提高高邮市散文以及文学创作的整体水平。她希望高邮的作家、文学爱好者顺应时代要求,感知人民期盼,深入生活,深入实践,深入民众,用真情、用心血谱写不负时代重托的优美赞歌。

省作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王朔代表省作协致辞。王朔认为,高邮是文化古城,自古人才辈出,是文学发展的一块沃土,他希望通过对姚正安作品的研讨交流,促进地域文学创作的广度和深度,特别是推进本土文学创作上一个更高层次和台阶,提高文学爱好者的创作积极性。

研讨会由《雨花》杂志主编姜琍持。

姚正安现任高邮市委宣传部副部长。他于1986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四年前出版了第一部散文集《我写我爱》,今年他的第二部散文集《记忆》又面世。该作品集仍延续其一贯的风格,用白描的手法,写普通人的情感世界,抒写亲情、乡情、心情,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生活气息和爱的气息。大家普遍认为姚正安朴实的语言仿如晨曦中一颗颗闪亮的露珠,折射着生活绚丽的色彩,洋溢着生命跃动的光芒,为广大读者呈献了美好而弥足珍贵的精神盛宴。

研讨会上,来自省作协、《雨花》杂志社和我市的文化艺术界的知名人士,分别就姚正安散文集《记忆》的思想内容、创作特点、文章风格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叶兆言认为姚正安的散文通常以白描的手法为主,通过口语式的写意与独白,表达出内心深处所思所感。以自娱自乐、信手拈来的文字,与读者在情感世界进行交流、引起读者的回忆。储福金从解读“来此为甚”进入姚正安的散文,他认为一个人的作品是凸显作者个性的,分析姚正安散文已经超越作者的本体意识,进入积极、健康的精神意识状态。梁晴的发言以《老姚和他的记忆》为题,讲述她与作者的交往,并通过理性分析,解读姚正安散文的韵致,层层剖析姚正安从容淡定坚强纯粹的生活态度。傅晓红评价姚正安散文文如其人,文品见人品,她评价姚正安的精神诉求,是一种令人敬佩的孝道情感。何敏翔赞扬姚正安散文从采撷一些细微的感动入手,直接穿透读者内心,激起了读者最深层的诉求,使读者都为之动容,为之感动。

高邮市政协主席倪文才从他对姚正安几十年坚持业余创作的精神谈起,称赞《记忆》语言朴实,情感真挚,是一部可引起读者强烈共鸣的作品,能让现代人在不知不觉中感受到生活的美、高邮的美、人性的美,也是一段可以传承的“记忆”,可以让后人通过作品了解这个时代人的生产、生活状态。张荣权则认为姚正安的散文富有个性,文字清新,清丽脱俗,作品感情真挚,有益于世道人心。高邮市副市长钱富强及陈景国、后金山、许伟忠、薛序、周荣池、夏涛和黄士民在发言中,也纷纷表示喜欢姚正安的创作风格,特别对姚正安用自己的文字,感恩生活,讴歌真、善、美感到由衷的赞叹。

汪政在总结中谈到了自己对官员写作、地域创作、文学人口等问题的看法,希望姚正安以及高邮的作者能以更加宽广的胸怀,更加独特的视角,更加个性的表述,更加鲜活的素材,更加理性的思维,创作出精品力作。

雨的自述散文篇6

那么如何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呢?《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各个学科、领域要相互融合渗透,以达到提高幼儿审美情趣和艺术创造能力的目的。也就是说,幼儿审美能力的培养,不只是艺术课的任务,还可以渗透到其他领域,如从文学――这一基础审美领域开始。文学作品欣赏活动是幼儿语言教育活动中的一种重要的活动类型,它在培养幼儿听、说、读等语言能力的同时,还承载着发展幼儿审美能力的重任。通过文学作品的欣赏活动,可以使幼儿感受、理解、体验真善美,懂得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用心去感受美,让幼儿在美的氛围中、美的体验中健康成长。

那么,如何让幼儿在文学作品欣赏活动中提高审美能力呢?如何引导幼儿感受、理解进而表现文学作品的美呢?通过实践,我们认为通过环境的创设、开放的教学、自主的表现来让幼儿感受文学作品的美,效果是很好的。

一、创设丰富环境,帮助幼儿感受美

环境在幼儿教育活动中具有积极的意义,《纲要》中也特别提出要为幼儿创设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需要的环境。因此,我们积极挖掘环境的影响作用,为所开展的文学欣赏活动创设相宜的环境,通过其对幼儿多感官的作用增强幼儿对文学作品中美的感受。如,在开展散文《落叶》的教学活动时,由于孩子们注意力、观察力发展的特点以及生活经验的局限,面对落叶往往视而不见,并不觉其美。于是,我们就选择了秋天叶落时节带孩子们走进大自然去看、去听、去摸,开展教学活动时我们配上舒缓的轻音乐,展示视听结合的多媒体课件,孩子们很快就投入到散文的意境之中了。

另外,在文学活动中教师的朗诵、讲述也是表现作品的重要手段之一,孩子们可在倾听的过程中感受文学作品的美,体验文学作品美的内涵。因此教师与文学作品相衬的语态、语调、语气都直接影响着孩子们对于文学作品美的感受。

二、运用多媒体教学,帮助幼儿感受文学作品的意境美

多媒体技术可以将静态、呆板的画面变成动态、生动的情景。一些比较抽象的、离幼儿生活经验较远的作品就可以借助多媒体手段进行教学。比如《春雨的色彩》,作品描述出绵绵的春雨、欢快的群鸟等万紫千红的美丽画卷,但仅凭幼儿的想像力或借一幅静态的画面,实难有好效果,然而运用了多媒体技术,在诗情绽放画意流动的教学情景中,幼儿的注意力被吸引了,幼儿的兴趣也被调动起来了,他们就能积极主动地配合老师,把听到看到的春天告诉他人。情景交融、有声有色的活动可以让幼儿充分感受到散文与诗所表达的意境,从而更直接地感受文学作品的语言美、情景美。又如,在为幼儿朗诵散文诗《春雨》时,幼儿对语言文字描述的内容缺少直观的感受,而在Flas的演示中,幼儿很容易就产生了身临其境的感受,加上幼儿的现场模仿互动,更真切地理解了诗的具体含义,并能结合语言和画面进行动感的想像,体验散文诗的动态美。这样,运用动画与文学的结合,就可以有效地再现文学作品所表现的景、物。画面情境的创设,拨动了幼儿心灵的琴弦,使幼儿入情入境,从而感受意境美带来的愉悦。

三、运用背景音乐,帮助幼儿感受美、理解美

因为音乐是一种抒情性极强的艺术形式,容易激起幼儿情感上的共鸣。选择与幼儿文学作品相通的乐曲,把音乐与文学结合起来,以优美的旋律创设美妙的情境,渲染气氛,使幼儿耳听心动,更容易进入文学作品所描绘的情境。例如在文学活动《动物的雨伞》中,活动一开始,以歌表演《春天在哪里》引入主题,欢快的乐曲可以迅速给幼儿以强烈的冲击,进而提高注意力。当幼儿沉浸在快乐的氛围中时,我有感情地为幼儿讲故事《小金鱼找朋友》。这样就会使幼儿从欢快的音乐中初步感受到故事的语言美。当故事讲完,有些幼儿可能已经有自己的想法了,这时我应该鼓励他们大胆说出对美的理解。当有的说“这个故事真美”,有的说“故事和音乐一样好听”,有的说“草地上的花真美”,有的说“蝴蝶很美”,还有的说“小甲虫也很美”……这时,文学作品的意境与乐曲的意境已融合在了一起,幼儿也已经与文学和音乐融合了。这样,《春天在哪里》欢快的旋律为《动物的雨伞》奠定了情感基础,孩子们被美所感染了,所以就自然而然地随着老师的讲述进入《动物的雨伞》所描写的美妙意境中,在内心形成了一道和谐的风景,从而受到了美的熏陶。

在文学欣赏中,利用音乐情感的直觉性,渲染文学作品的情境,使文学作品中所描绘的景和物,所倾吐的情和意,扣击幼儿的心灵,让幼儿对文学情感的体验、共鸣更加深刻、强烈,给幼儿以美的享受,从而也培养了幼儿的审美情趣。随着教育现代化的逐步深入,多媒体教育手段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用课件可以把文学作品中的“境”再现出来,使活动充满童心、童趣,让幼儿在图文并茂中更真切地感受到文学作品中的人物、情境的美。

四、示范朗诵要声情并茂。帮助幼儿理解文学作品的美

“美文”需要用“美语”来传达,才能让听者感受它的美。作品能否引起幼儿的学习兴趣,教师的示范朗诵也很重要。由于受生活经验和认知发展水平的局限,幼儿对散文诗的欣赏与创造不能像成人那样直接通过阅读文字轻而易举地来把握,而是要依靠教师声情并茂、形象生动的语言传递来学习。散文诗教学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帮助和引导幼儿去欣赏、创造散文诗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本身对散文诗的理解以及在具体教学过程中的解说水平,会直接影响幼儿的学习效果。儿童散文诗一般以抒情为主,侧重于通过画面内容的描写和气氛的渲染来传递作者的情感,即散文诗在画面深层蕴涵和承载着作者的情怀。如果仅引导幼儿单纯去理解散文诗中的语言及其所描绘的画面内容,那么就不能算完全了解了散文诗,或者说仅是对散文诗浅层次的一种解读。只有让幼儿去感受、把握散文诗作品中跳荡着的思想感情脉络,才能真正懂得作者要表现的全部。在散文诗教学中,教师首先要找准作品的情感基调,是明快开朗、活泼有趣,还是轻松诙谐、幽默风趣,都应该符合文学作品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在示范朗诵作品时所投入的感情还应该是真实充分的,这种感情应该是真挚的,是教师本人在充分理解作品基础上的一种自然流露,而非矫揉造作或随意曲解。教师的情感在教学中真实充分地投入,

是帮助幼儿有效接受散文诗的一种重要方法。散文诗所承载的很多情感信息,往往不是靠教师直接的“告诉”或理性的讲解,而更为主要的是以情激情、以情感人,让幼儿在欣赏的过程中去主动感悟、体会。幼儿的思维是直观形象的,如果没有教师真实情感的充分投入,幼儿就难以形象地理解和体会作品中抽象的语言。

五、扮演角色,体验情境,帮助幼儿感受美、表现美

角色扮演是幼儿喜欢的一种游戏,孩子喜欢表演,也喜欢看别人表演。通过扮演文学作品的角色,能使幼儿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在活动室创设语言区――墙上布置背景图和道具(手偶、头饰等),幼儿可以套上指偶或带上头饰在背景图的衬托下自由表演充满幻想的童话故事。还可以操作手偶进行角色表演。如在欣赏故事《小兔乖乖》后,让幼儿扮演小兔和大灰狼,在角色扮演中体验聪明小兔和大灰狼的情感变化,即:害怕一一勇敢兴奋――高兴。在此情此景中,每位幼儿都兴奋不已,如同身临其境。幼儿在扮演角色中进行体验,从而对文学作品美的感受会特别深刻。

六、留下一个展现作品魅力的空间,帮助幼儿表现美

在教学的舞台上孩子是主角,在文学活动的学习中,孩子更多的应是主动参与感受和表达作品的审美价值。在诗歌《春雨》教学活动时,我们说:散文里说的春雨美吗?你愿意用什么方法来表现散文美丽的景象?鼓励孩子用画、身体动作、器乐、歌曲等方式来表现,通过这样的活动使孩子进一步加深对作品中春雨美的认识;在诗歌《春雨的色彩》教学后,我们鼓励孩子用画的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感受。此外,我们还有效发挥日常生活及游戏区角的有利条件,在语言活动区中为孩子提供作品的图片、图书,让孩子尽情地表述对作品的理解;我们还为孩子提供了文学作品展现的小舞台,孩子们可以进行配乐诗朗诵、诗伴舞、童话剧表演等,以展现文学作品中精彩的部分。

相信我们教师都能把握好这一针对幼儿的重要审美环节,也祝愿所有的幼儿都能在这一环节里获得美的感受,进而发现美、爱好美,在美所创造的和谐情境中健康成长。

课程经验化――就是在课程组织中将课程内容在学习环境中转化为学生的学习经验,让学生在经验中学习,以达到预期的课程目标。学习经验则是学习者以已有的经验、心理结构为基础,在一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中就,与他能做出反应的环境中的外部条件之间的相互作用。学习是通过学生的主动行为而发生的,学生的学习取决于他自己做了什么,而不是教师做了些什么。在新课程改革中,开发学习环境,将课程经验化,是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途径。

雨的自述散文篇7

《永无坦途:吴冠中自述》本质上更是一本先生散文集,上篇包括“我的苦瓜家园”、“茅草窝里要出笋”、“青春期的草木都开花”、“风雨独行人”和“在夕照中创新”共五章。以时间为线,从农民出生,辗转求学,弃工从艺,任教生涯,下放,荣誉等身,一直到晚年“一边创作、一边毁画”,在自述“趣事”中,原汁原味呈现他内心的情绪万千,愤怒、激烈、欢乐与哀愁……也还原了那一幅幅蜚声世界杰作背后的“十月怀胎”和那一颗赤诚之心。

吴冠中先生在《我的苦瓜家园》中自叹,苦,永远缠绕着他。“我这一辈子啊,很孤独。我有亲人,但一步步往前走时,亲人渐渐不理解,你走得越远,中间的距离就越远。至于朋友,只能某一段同路而已,过了这一段,各走各的路。一辈子的同道,几乎没有。”因为“叛逆”,除了艺术,别的一切,他都感觉虚无,所以孤苦,“一百个齐白石不抵一个鲁迅”、“中国的美术还不如非洲,譬如画院应该统统关闭”、“我要是出任主席,头一件事,美协解散!”……

当然,吴冠中先生的“苦”,还有另外一层意思。他曾说:“真正的艺术家都是苦难中成长的。社会不养诗人、画家;艺术家没有吃过苦、没有感情和心灵的波动,成长不起来。”所以,他提醒那些报考美术学院的学生:“学美术等于殉道,将来的前途、生活都没有保障。如果他学画的冲动就像往草上浇开水都浇不死,这样的人才可以学。”正因为如此,虽然他的画作总成交额达14.6亿元,但直到去世,依然住在老旧的公寓楼里,房间简朴之极,生活中硬是只肯花两元钱找“蹲摊”的理发师傅“剃头”。

《永无坦途:吴冠中自述》的下篇,包括“魂寓何处”、“雨雪霏霏总相忆”和“手抚沧桑”三篇文选。“魂寓何处”一文,主要讲美术中的民族气息。先生强调民族文化传统,但又忧虑:“若传统成了越来越厚的板,必将压死子孙”。所以,先生一生追求在“中西合璧”中彰显艺术的民族特色,但同时大批渗入了艺术制作中的那些“无爱的婚姻”,直言“中、西结合属异国婚姻,其美满者亦必缘于爱情”。

“雨雪霏霏总相忆”一文,是讲他和群的故事。随着时间呈现翻天覆地的历史背景,从杭州艺专相识,直到2000年入选法兰西学院艺术院通讯院士,成为首位获此殊荣的中国籍艺术家,通过艺术的形、色、韵、情,详述65年的真诚情谊,“我们间永远惦念的,都是彼此的苦难时刻,雨雪霏霏总相忆”。在“手抚沧桑”一文中,先生再说“手抚沧桑,辛、辣、酸、甜,遍尝世间苦乐”,也特别提醒后来者“成见是知识分子的天职,创造新意境、新审美,更属于艺术家的身家性命,亦是对后人的全部贡献”。

先生说:“画家,那是路边的野草,被人践踏而仍吐出晶莹的花朵;是黄山石隙中生长的松树,缺乏足够的营养,依然倔强生长而终成风骨。”吴冠中先生的一生,就像一个孤独的“文艺青年”,学不会老成与世故,“执迷不悟”或“死不悔改”,按照自己的真性情来生活。“文艺青年”的本质不在文艺而在风骨,追求“文艺”者,总会感觉“山重水复疑无路”、“有心栽花花不发”,而追求“风骨”者,则会“无心插柳柳成荫”,在不知觉中“柳暗花明又一村”。

读完《永无坦途:吴冠中自述》,先生无意留念诸如“抽象美”、“形式美”、“形式决定内容”、“笔墨等于零”等关于“美”之见地,而是在逃无可逃的永无坦途中,“不愿当地上地下之走狗”,避免在“满腹的功利,一脸的麻木”中退化成“水泥的脑袋,塑料的眼睛”,而是“竭力探寻属于自己的所爱所思”,让“自己的脚印连成了自己的生命之轨迹,每一个脚印都踩得深深的……”孤独的“文艺青年”吴冠中,你可以不认识他、不喜欢他,却不能不理解他、不敬佩他。

书名:《永无坦途:吴冠中自述》

雨的自述散文篇8

关健词:叶紫 散文 题材 抒情 小说笔法

叶紫散文题材选择比较广泛,涉及的内容可分为三个方面。首先是反映旧社会衰颓凄惨的生活景象的,如《还乡杂记》、《南行杂记》、《岳阳楼》、《长江轮上》、《古渡头》、《插田》等。作品描绘的是没有生机如地狱般的家乡、没有活路去做山间强盗的普通百姓、日日都有人赴岳阳楼上吊自杀的无奈、因无钱坐船被毒打流产的孕妇以及更多如老渡夫般家破人亡的悲惨命运。其次是反映军旅生活,如《行军散记》、《行军掉队记》、《流亡》、《夜的进行曲》等。之前的作家由于生活经历所限,甚少在散文中描绘军队生活,叶紫的军旅题材散文堪称对当时散文创作的创新和拓展。叶紫以一名下层士兵的亲身体验,写出了旧军队的腐败和混乱,展现出军阀世界的罪恶和倾轧,其中的胡乱拉浮⒖丝劬饷、贩卖烟土、军官嫖妓、强抢民资的事件描写,令人们对军队有了最真实的观感和了解。三是反映家庭及个人的困难经历,如《夜雨漂流的回忆》、《好消息》、《殇儿记》、《玉衣》、《鬼》等。作品中家庭和个人的悲惨遭遇都是与时代背景紧密相连的,大革命失败致使父亲姐姐被杀,连年的水旱灾害让家乡的姐姐、小孩挣扎在死亡线上,失去至亲的伤痛困扰着活着的人,因此读者能以小见大,从叶紫的家庭和个人遭际中看到广大普通民众的苦痛。

叶紫的散文大多是叙事性的,并且“我”在作品中是事件的亲身参与者,“我”的心境与事件过程、景物描写融为一炉,所以散文的抒情都是自然地从心中“流”出来,而不是刻意营造出来的。《好消息》里,姐姐来信诉说家乡遭受水灾的艰苦情形。我还未曾看信就知道信的内容不妙。因为“字迹模糊,信壳和信纸都是用草纸做成”,字“是用烧焦了的小树枝写的”。读信的时候,我的“手发着抖”,“鼻子一阵阵地发酸”,又不能让年迈的母亲知道真相,只好态度安闲地告诉母亲信里都是“好消息”,可是在把借来的三元从邮局汇给姐姐后, “眼泪便再也忍不住地流下来了”。①这里“我”的心路历程一览无遗,字里行间传达的悲戚情感深深感染着读者。《夜雨漂流的回忆――在小饭店中》里中年寡妇带着儿子和童养媳勉强靠小饭铺生存。老板娘向“我”哭诉生活不易令人心生怜悯和同情,而十一岁的小媳妇被逼去笼络客人却给“我”以强烈的精神刺激。所以无论散文叙述的事情是否与作者有密切联系,情感的表达总是与之紧密相连,激发读者的情感共鸣。

叶紫的散文与小说一样,都是反映底层百姓疾苦和社会黑暗现实的作品,人物和故事同样会激发出人们的悲愤情感,可以说是以小说笔法来写散文。首先是“我”的姓名的不确定性。散文中的“我”与小说中的叙述者不同,理应是真实的,但细读文本,会发现“我”的姓名如小说中的人物一样,经常变换,如《还乡杂记――变了》中是“德哥儿”,《长江轮上》是“汉生”,《流亡》里是“黄文彬”,《玉衣》里是“佳”,文中的故事情节读来真实可感,然而主人翁名称的更迭变换又似乎是在讲述一段他者的故事。其次是运用气氛渲染、场面描写、细节刻画的方式来组织内容。《夜雨漂流的回忆》写的是父亲姊姊死难后作者漂泊无依四处逃难的日子,看见的景物听见的声音嗅到的气味都在映衬着作者悲苦绝望的心境,堪称环境烘托的经典之作。《夜的进行曲》里,细致刻画了山路的崎岖险峻和身体的困饿疲乏给人带来的巨大心理考验,“三日三夜的饥饿和奔波的劳动,象一个怕人的恶魔的巨手,紧紧地捏住我们的咽喉”②,揭露了底层士兵痛苦的精神生活和肉体磨难。再次是借鉴古典小说的章回体结构。叶紫的散文很多都是分节写作,一节就是一个故事,节与节连接起来是一个整体,共同指向同一个主题。如《还乡杂记》记叙了从归途到家乡的全过程,“湖上”船老板的贫困和善良,“在小饭店中”童养媳的无辜和凄惨,“变了”里空空的村落和浮荡的冤魂,一直到“有什么值得我的留恋”,都在控诉剥削阶级的统治给人民带来的巨大伤害。

叶紫小说中的人物和故事虽然都取材于生活原型,但小说的文体性质决定了其中部分内容的嫁接和想象,散文则是对生活时间客观记录,所以阅读叶紫的散文其实有助于我们去评鉴、理解叶紫的小说。

注 释

①叶紫.《好消息》.叶紫文集(下卷)[M].胡从经编.湖南人民出版社.1983年11月初版第481页

雨的自述散文篇9

其文化散文以其学者的独特视角,独到的表现方式以及深沉思考得到高度评价。

余秋雨散文评价

1.余秋雨在类似《道士塔》《阳关雪》《上海人》《一个王朝的背影》等散文中,所表现的诚然是一种“感性体验”,同时又包容着他的理性思辨。他的“感性体验”发自对帝王将相、才子佳人、典章经籍、山川风物、世俗人情的领略、体悟,他以双重文化人格对它们予以谛视与观照,既是深受中国文化传统影响、积淀文化传统基因的大学教授,又是受西方文化思潮碰撞、为当今改革大潮与商品大潮所拥抱的现代人。于是他以继承文化传统、又批判文化传统的悖论,导入他的审美观照,因而生成某一种文化的与哲学的焦虑,一种浸濡历史沧桑感的困扰,以及走出困扰的使命意识,即他自己所称谓的“文化苦旅”。其实这正是余秋雨既与历史“撞击”、又与现实“撞击”,既欲走出历史、又欲走出现实的思想的“苦旅”。(吴周文《90年代:中国散文现在时》)

2.余秋雨散文对当代散文的超越,不仅表现在思想文化境界上,还表现在强烈的主体意识方面。余秋雨的散文之所以有很强的感召力,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作家把自己鲜活的文化生命融入了笔端,而这个具体的文化生命又是由深厚而沉重的现实历史积淀而成的。现实历史的重压,使作家的文化生命如“万斛泉源,不择地而出”,于是,一处处人文景观便成了历史的浓缩,再由历史显现出文化,最终由文化而透显出民族的存在状态。就这样,余秋雨的散文终于摆脱了以往40年散文的樊篱,从“小体会”“小摆设”“小哲理”等小家子气的审美规范中走出来,树立起了一座真正高大独立的主体形象。……余秋雨散文中鲜明的主体意识固然来自作家渊博的文史知识和良好的文学天赋,但如果只靠这些,也只能写出掉书袋式的怀古悼亡之作,决不会将一座“精神道场”弥漫于天地之间。因此,真正纯净的主体意识,需要对历史的洞察,对现实的忧患,对未来的执着,对人生的定力以及对整个人类文化的感悟,借用先贤的话说,就是要摆脱“小人儒”而达到“君子儒”的境界。余秋雨的散文对俗常生活乃至社会政治层面上的东西已无所关注,而是从更高的层次上对现实历史进行着极其深切的眷顾,其中的欢愉、忧思、欣慰、苦恼都与历史、现实和未来紧密契合,与当前处境中的高尚与卑微、深刻与虚浮息息相关,由此而构成了散文的多维结构立体化的主体意识,这种主体意识以其丰富、高大和纯净的特质把当代散文推向了一个新的里程。

(冷成金《论余秋雨散文的文化取向》,《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3.如果说余秋雨从人生的角度给出了文化以丰富生动形象的涵限,是从微观角度出发的话,那么立于民族、国邦角度的关切,则是宏观上对文化的构架。

这种关切体现于作者把祖国山水、民族感情、华夏文化三者交融浑然为一体。他视文化为民族的魂灵,把对民族的情感又付之于山水之上。《道士塔》中作者由莫高窟的文物遗藏联想到外夷入侵、民族劫难,“一位年轻诗人写道,那天傍晚,当冒险家斯坦因装满箱子的一队牛车正要启程,他回头看了一眼西天凄艳的晚霞。那里,一个古老民族的伤口在滴血”。何止是几箱文物被运走了,作者分明看到了一个民族的精灵──文化,在列强刺刀下伤痕累累、血迹斑斑,一个高大的文化巨人在时代面前痛苦着、着。

透过余秋雨散文把祖国河山、民族情感与华夏文化融为一体的形式,我们会看到隐含着更深层次的文化意义,那就是华夏文化的精髓和内核──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我甚至想向他跪下,低声求他”,“请等一等,等一等……”,“这里也难,那里也难,我只能让它停驻在沙漠里,然后大哭一场”,……我们仿佛看到作者那颗拳拳赤子之心,充满了对民族文化的珍视和对祖国的深厚情感,他那凄切的乞求和呼唤,不仅仅要保存莫高窟的文化遗产,而且更深刻地蕴藏着爱国的内涵。

……余秋雨的苦旅“文化”,不仅有着强烈的人生感、民族感,而且更富有历史感。余秋雨散文的精邃的思辩、丰富宏魄的内涵,都导源于他的渊博精湛的史家修养。他的“文化”所富有的历史感,并不是对过去僵死的白描,而是把历史作为一条奔腾不息的长河,用文化把过去和现在紧密相连。在他那里,文化如同充满着旺盛生命力的滚滚浪涛,推动着中华民族勇往直前。

作者站在人类历史的高阔视角之上来看待文化,文化成了历史的积淀,文化和历史已经成为不可分割的整体。他的“山水”是“人文山水”,“这是中国历史文化的悠悠魅力和它对我的长期熏染造成的,要摆脱也摆脱不了。每到一个地方,总有一种沉重的历史气压罩在我的全身,使我无端地感动,无端地喟叹”(《自序》)。《莫高窟》一文中的描述更具典型,“大凡至今轰传的历史胜迹,总有生生不息、吐纳百代的独特秉赋”,“莫高窟可以傲视异邦古迹的地方,就在于它是一千多年的层层累聚。看莫高窟,不是看死了一千年的标本,而是看活了一千年的生命。一千年而始终活着,血脉畅通,呼吸匀停,这是一种何等壮阔的生命!”历史的韵味可谓浓矣!《莫高窟》一文哪里是对文物古迹的欣赏,实在是对中华几千年沧桑历史的活生生的再现。他从画像的色流中,竟将几千年文明看了个玲珑剔透。历史在他那里与文化相结合,便没有了冷漠和严峻,历史的生气驱除了“文化苦旅”的单调和干枯,呈现给我们的则是活泼与洒脱,或许这也正是“文化苦旅”津津有味的原因之一吧!(张昭君等《血凝·精灵·积淀──〈文化苦旅〉的文化观》,《社会科学探索》)

4.余秋雨走出了书斋,走出了都市繁华,一个人,悄悄地,从秋风塞北到春雨江南,一任唐朝的风沙宋朝的烟尘的扑打,又黑又瘦,一路探寻着我们这个古老民族的苏生力量和文化更新的鲜活血脉,而对自然山水、风物,面对一堆堆文化的断壁残垣,余秋雨发出了苍凉的人生浩叹。这是真正的大忧患大悲怆,说是历史的泼墨一点都没夸张。你看整个“文化苦旅”,从大西北的敦煌起步,转到大西南的武侯祠、都江堰,再到东南的吴越春秋,最后的落脚点竟是南洋的垒垒丛冢。起初,你还会拥有一份自豪,一丝安慰,因为我们毕竟拥有过一个大唐盛世以及大唐盛世所创造下的辉煌的敦煌文明,尽管后世不肖子孙是如何地把她糟踏了。接着你便感到了寒冷,因为文人的孤魂野鬼出现了,慢慢地你会沉默,你会忧伤,你会呜咽,最后面对一群黑头发、黄皮肤的华裔却不再操华语的异乡故人,你能不悲鸣?中国的文化啊,难道你真的就断送于此吗?难道你真的最终也像古埃及、古希腊一样文明沉沦了吗?不,不会的!

《道士塔》《莫高窟》应是劫后的苏醒。《阳关雪》则早已跳出了“西出阳关无故人”的圈子。《上海人》是在祭奠古上海文明的同时对今上海文明又作了充分的肯定,并提出了“小市民”“大市民”的概念。

余秋雨是那种乐意把笔浸润在历史沧桑之中,眼睛却时时关注着今天,也眺望着明天的文人,经历着山一程、水一程的坎坷,领纳着风一更雪一更的寒冷,这里面怎能没有沧桑?一座破旧斑驳的牌坊,一堵朱红剥落的庙宇的断壁残垣,一条海岸边被风霜侵蚀的废船,那是岁月的层层结痂的痕迹,那是岁月无声却残酷的铁蹄,人类所无法承受的无奈。在这里,沧桑成了一种人文景观,该需要多么高品位的审美心境啊!(田崇雪《大中华的散文气派──余秋雨散文从〈文化苦旅〉到〈山居笔记〉印象》)

5.《道士塔》中,当我们随着作者愤懑冲激,也意欲随作者横立沙漠中,喝阻那些西方的文化强盗浩劫敦煌文物典籍的车队时,忽然又被作者“拦下了车队,又怎么办”的提问所震慑,情感的痛苦转瞬间转为思想的痛苦。

雨的自述散文篇10

写景记游的抒情散文是最常见的一种散文,它的语言力求如诗如画,力求收到情景交融的表达效果。写这类散文时,既要写景,又要言情,正如国学大师王国维先生说的那样,要做到“一切景语皆情语”。在这里,景物是客观的,而写景之人则是有情的。

古今中外,自然之景,千姿万态,人类对它们的描摹不知已有多少,但流传至今的名句却少有雷同,其原因就在于作者笔下的“景”传达出的是作者个人的“情”。自然景物虽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但我们笔下的景乃是眼中之景,没有寄托感情的景物只不过是苍白美丽的“躯壳”,难以感人;其实,观察、描摹景物的过程本身也是作者主观感受的过程。因此,在写景的过程中,要渗透感情,寓情于景,做到情景交融,物我一体。在描绘客观景物的同时,要把自己的喜怒哀乐等思想感情融入到作品中去,与读者产生共鸣,进而给读者带来愉悦之情,使其受到美的熏陶,获得美的享受。

比如朱自清的散文《春》,作者通过对花、草、风、雨的大量描写,营造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意境。文中既有绘画的色彩美,又有诗歌的韵味美。作家把对春天的喜爱之情融于字里行间,因此,几多诗意,几许春色,便从一幅流动的、立体的图画中表现了出来。

再如著名作家孙犁在他的名篇《荷花淀》中写道:“那一望无边挤得密密层层的大荷叶迎着阳光舒展开,就像铜墙铁壁一样。粉色荷花箭高高地挺出来,是监视白洋淀的哨兵吧。”而杨万里笔下的荷花则是“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孙犁笔下的荷花英姿勃发,杨万里描述的荷花绚烂热烈。为什么会有这种见仁见智的分别呢?这就是因为作者写景时是“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散文中的景物,是浸透了作者情感的景物;作者的情感,是附着于景物之中而升华的情感。所以,在散文中,“情”与“景”总是交融在一起,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情景交融”。

在景与情的关系上,情是第一位的。学生要学会根据情感抒发的需要去选景、写景,而不是根据写景的需要去抒情。面对相同的景物,因为抒发的情感不同,描写出来的景物特征就不同。这种不同主要表现在运用不同情感色彩的字、词、句去写景,让“景”中含“情”。比如,同样是写雨景,我们可以根据文章的情感基调、情节发展和人物形象写成饱含喜悦之情的“喜雨”,也可写成满怀忧伤的“泪雨”。

写人叙事的抒情散文往往也少不了景物描写。只是这类文章中的写景,除了上面所述以外,还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要了解景物描写的作用:要么是为了烘托人物性格,表现人物心情;要么是为了交代环境,揭示背景;要么是为了为后文作铺垫,推动情节发展;要么是为了揭示中心,深化主题,升华情感。目的不同,用语不同,写法也不同。

其次,要注意景物描写与全文的联系,不能只是为了写景而写景,使对景物的描写游离于全篇之外,写景必须与全文有机结合在一起。

再次,在景物描写的方法上,必须明确:景物描写往往不是写作的目的,尤其是在写人叙事的抒情散文中,作者描写山、描写水、描写花等,往往是为塑造人物形象或为叙述事件服务的。所以在写人叙事的抒情散文中的景物描写,应该经过慎重考虑,要有所寓意,要“别有用心”,这就叫“借景抒情”。

第四,写人叙事的抒情散文中的景物描写大多是粗略的,而且大多要有人。因为有了人,景物才会有灵性;而要想让读者被你所描写的景物吸引,你必须要用联想和想象的方法让自己所写之景带有你的个性体悟。所以写人叙事的抒情散文中的景物描写,要讲求“恰到好处”,在其应该出现的地方出现,在其应该停止的地方停止。

第五,写人叙事的抒情散文大多借助细节来抒发真情。要知道,表达激越的情感,不一定非得浓墨重彩,也不一定非得连连惊呼感叹,有时使用细腻的笔触,把整个心力倾注于细节中,同样也能够收到强烈的反响。在这类散文中,借助叙事抒发真情,并不是重于叙事、捎带着抒情,而是把浓郁的情感融于对事件的叙述中。这也需要学生在写作时对细节的处理下一番工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