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装艺术论文十篇

时间:2023-03-18 18:08:12

家装艺术论文

家装艺术论文篇1

装饰艺术创作比纯艺术创作更富有理性,是艺术家用装饰的语言和手法来表现个人或集体的观念、情感或为某一个人、某一集团或群体进行的单方面主题揭示;环境装饰艺术是在环境氛围、空间尺度、民众心理等方面与艺术家的想象力、创造力诸因素相兼顾的情势下进行的集创作、设计为一体的过程,这一过程是把构思与计划通过装饰的语言和手段形象化,从而将作品的精神内蕴与形式外延以最适当的方式结合起来,以满足人们的生理与心理需求,并激起观众理念上的思考及理想的情感跃动。在这里,和纯艺术相类似的审美特性诸如形象性、情感性、民族文化意识的积淀性、时代意志的驱动性和时代的理想、认知水平及心理态势均可以实现。在题材的选择上,像环境装饰壁画这类艺术形式更趋于代表永恒和普遍性的审美特质,常常有类似青春、生命、母爱、和平及地方自然、人文特色等人类共有的“群我”品质,因此,装饰艺术是属于大众的。所以,在实际的工作中当时当地的社会公众的关注中心、兴趣所在、期望目标应是装饰壁画创作的最佳题材;当时当地的社会公众容易理解、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和风貌应是装饰壁画创作设计的最佳表现形式。

正确了解公众审美心理,正确把握自身的主体能动作用和尺度,找到各种异向因素之间的最佳交合点,使“群我”意志的趋同和冲破社会审美心理定势的求异相结合,创造新的审美愉悦形式,这才是真正的装饰艺术的品质所在。装饰艺术作为大众艺术的另一个侧面,是它在制作过程中的群体行为。一幅大型手绘或木雕壁画的制作,壁画家要对参与人员的智慧、才能了如指掌,这样才能在工作中既能团结协作,又能在制作过程中做到可贵的即兴和自控的灵性表现。深刻领悟和驾驭装饰艺术的这种制约性是装饰艺术工作者的慧心所在、胆识所在、创意所在、精神所在。装饰艺术思维的规定性和特殊性。

以上的表述是把研究对象作为社会化行为来考察,也包含了装饰艺术在思维形态方面区别于其他艺术的特殊性和规定性。从思维空间的形态来讲,这里还有几点特有的问题值得研究,即装饰艺术在创作思维空间中的形态必须具有浪漫性、理想性和唯美性。这也是装饰艺术最根本的特性,正因为这种特有规定性才使装饰艺术成为人类文化一种永恒现象。在任何情况下,包括作品的意念、情绪、造型、色彩和画面分割等诸方面画面语言结构均是为了实现理想的美的愿望。正是由于高度概括了对生活和自然美的感受,它才具有了广泛的艺术实践价值,从而形成了独特的艺术表现语言,如节奏、韵律、和谐、对比、均齐、对称、渐变等。但在实际工作中,往往只追求装饰的理想性和唯美性,不求表达深刻的思想内涵,从而肤浅地对待装饰设计,使作品背离了艺术和生活,出现雷同、乏味甚至矫揉造作的作品。

近年来,人们争先恐后地涌入装饰设计潮流中,许多作者根本不考虑特定环境的文化品格、文化特征,随意设计一个形象或画个图形做成雕塑或壁画,就称为装饰壁画或装饰雕塑。这类现象严重地损害了装饰艺术的内蕴和固有品格,艺术是在特定环境和具体条件下发生的,艺术家必须凭直觉建构自然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装饰艺术的思维形态还是有情致的,没有情致就没有意味。这就要求艺术家深怀对生活和事业的热爱,用心灵和自然对话,葆有美好的愿望使心地纯净、境界超然。张光宇认为“艺术的至性在真”,“但有假诗文,却无假山歌”,他细细地分析艺术与自然、简约与繁密等辩证关系,并引申到装饰的源泉是生活的积累和美的发现,要求大家重视“先做加法,后做减法”,反复锤炼以至完美。高庄在完成国徽浮雕的设计制作工作时,在整体比例、绶带、齿轮、麦穗和五星的造型处理上,以至每一根线条与线角都精心推敲,使之力度饱和,曲直有致、刚挺浑厚、情致斐然。

作者:李翔 单位: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家装艺术论文篇2

关键词:绿色家装;艺术;科学;发展规律;环保材料

一、科学的认识绿色家装

对绿色家装的理解角度不同从而形成了认识上的各异,就装饰公司而言,绿色家装在某种意义上讲是提高人们生活质量,改善人们生活水平,保护人们身心健康,创造一个舒适、健康的居住环境的一项有效的家庭装饰方案。绿色家装的实现需要家装公司与消费者双方共同努力,需要在家装设计、施工过程、材料选择、后期配饰及维护等方面共同配合。绿色家装是一项受多元影响,需要合理配置、不断完善的系统工程,这就是绿色家装。

(一)绿色家装的构成要素

1、建筑结构的绿色因素。在家装中,慎重对待不能拆改的建筑结构,是绿色家装中首要的“绿色因素”。因为对它的破坏,会给自己及他人带来严重危险,若忽略这个绿色因素,家装就失去了它最基本的意义。

2、家具陈设的绿色因素。大多数人在购买家具时,最关心的是价格款式、做工,而忽视了直接关系到人体健康安全的用材,造成的室内空气污染。

(二)绿色家装的设计层面

从居室装修内容上讲,绿色家装可分四个设计层面:界面形象设计、空间形象设计、使用者的居住行为心理及环境综合质量设计。其中环境综合质量设计是传统居室设计被忽视的内容,指在设计阶段就将环境因素、污染预防、节约能源以及可持续发展等当做目标纳入设计全过程,以环境性能作为设计目标和出发点,力求设计结果对环境的影响最小。从绿色家装设计的实施过程来讲,它又可以分四个环节:绿色设计,绿色选材,绿色施工,绿色验收。专业人员把设计、选材、施工及验收当作完整的系统工程,每个环节均按规范指标进行控制,可大大降低装修污染,较易保证居室环境达到健康的环保要求。绿色室内设计更倾向于强调环境与人的关系,更注重整体设计观,无论是居室内部的生态物理环境,还是使用者心理感受,每个因素都是绿色家装设计中不可或缺的。

二、艺术与科学相互启发促进绿色家装的产生及发展

(一)科学对艺术的影响促进绿色家装的发展

艺术与科学互为启发和补充,但科学影响艺术远比艺术影响科学要大。科学对绿色家装的影响,大体通过四个不同层次发挥作用,这四个方面互相联系而又有区别。

第一层次是科学技术成果在绿色家装中的应用。这主要表现在工具、材料的革新。雕刻、工艺方面。

第二层次是科学理论研究的进展对绿色家装艺术形式的影响。例如空间透视、光色规律等先进科学理论的艺术应用等。使绿色家装的艺术形式产生变革。

第三层次是科学思想、学说对绿色家装艺术观念的影响。新的学说会改变设计家的视角和思路,使之产生新的观念,使绿色家装艺术的内容扩展,促使新的风格出现。

第四层次是科学的进步,改变着绿色家装艺术在人类生活的地位和作用。这种进步改变着人对绿色家装艺术的认识,使传统学说被打破。

(二)艺术对科学的影响促进绿色家装的发展

艺术对待世界以不合逻辑的想象和充满浪漫主义精神的表现方法,帮助人们开发科学灵智,在探求科学创新的过程中达到新的境界。当然,艺术创作并不是在科学研究中会起到直接的决定作用,毕竟,二者的研究指向和研究方法不同。但是,艺术的繁荣与发展通过对社会人文环境的构建和思想精神的培育,将对科学技术的进步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绿色家装就是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居住环境的不断改善,对装修的理念产生了很大的变化,因此对建筑装修工程中不仅要求材料的美观、耐用,同时更关注的是有无毒害,对人体的健康影响及环境的影响。因而艺术促进了科学的发展,又应用于绿色家装。

三、绿色家装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一)绿色家装发展中遇到的问题

目前,家庭装修引发的环境问题备受关注,其对居室环境造成的污染以及对居住者身心健康的危害,暴露了传统家装存在的问题,同时也显现绿色家装从理论研究走向实践的紧迫性。

但绿色家装设计研究理论多,推广难度大,原因多方面,大致有四个:(1)社会各机构和个人提出的理论过于抽象,评价标准与家装服务系统结合不紧密。即使从事居室环境质量研究的技术人员也只是就居室环境质量的影响因素提出见解,将其研究成果转化为设计方法的具体措施尚缺乏足够可行性;(2)标准体系不健全。室内空气质量标准与装修材料标准之间缺少衔接的绿色装修服务标准;(3)环境质量评价存在个体差异。现行居室环境评价标准中,技术数据均是精确的量化结果,但使用者对居室装修后环境质量的评价更多是个人的定性结论,不同使用者因个体差异评价结果也会不同,所以评价结果存在较大个体差异。目前家装设计所遵循的绿色室内设计原则和室内环境评价标准体系正逐渐完善,本文从抽象的绿色室内设计原则和具体的环境评价指标入手,立足设计者的角度,分析寻找绿色的家装设计方法。

(二)通过科学做好装修前环境质量的检测

装修前先收集毛坯房现场空气环境质量的技术数据,计算一定空间容积的房间对主要空气有害物质的最大承载量,并以此为参考初步制定设计方案。

(四)遵循绿色选材的原则

提高低污染材料使用量,充分使用天然可再生材料、再利用材料和可回收材料。多应用天然装饰材料,挖掘自然光、水和植物潜在的居室装饰作用。例如太阳能做动力支持居室水体景观运行,也可作室内装饰的辅助光源。以再利用材料、可回收材料代替高污染装饰材料,最大限度提高回收人造板材、回收装饰器件、回收墙地砖以及可回收的金属、玻璃制品等材料的利用率。转变装饰观念,使用除污材料作原材料的装饰品,例如用活性炭做成装饰品来净化空气等。

参考文献:

家装艺术论文篇3

    论文摘要:本文主要论述现代艺术思潮影响下中国现代陶艺表现形式的本土性,并分别从艳俗艺术风格的独特性、装置艺术风格的超越性、新表现主义风格的原始性三个方面论述了中国现代陶艺的影响,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命题。

    在艺术文化史上,一种艺术思潮往往代表了一个时代的艺术特征、艺术风格,乃至艺术发展的方向。不论哪个时代,它辉煌的文化成就,都给人留下了这样的印象:一种主要文化思潮影响着文化的发展,影响着文化的风貌,以及影响着文化的生产和创造。

    一、中国现代陶艺的崛起

    从时间上来说,中国现代陶艺的开始并没有确切的年代,大约在十九世纪五十年代中国陶艺家才开始尝试着从传统古典陶瓷艺术中剥离出来,但是由于当时的政治原因和经济环境,在改革开放前,现代陶艺所倡导的自由、开放的意识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

    八十年代中期,美籍陶艺家李茂宗访问大陆,在国内一些艺术院校进行了一系列的学术讲座与交流,重点推介了美国和台湾的现代陶艺作品及发展状况,在中国陶艺界产生很大影响,中国陶艺界第一次把审视的目光转向自身,动摇了固有的观念。

    80年代末90年代初,中国的现代陶瓷艺术逐渐活跃起来,一批具有深厚艺术功底和丰富社会经验的艺术家涌现出来。直到今天,仍有一大批陶艺家在从事现代陶艺的创作,并形成了一支比较专业的创作队伍。九十年代后期,中国现代陶艺的发展呈现迅猛之势,陶艺的交流与展览此起彼伏,现代陶艺的呼声几乎点燃了所有艺术院校青年师生的热情。

    二、中国现代陶艺的本土性

    中国现代陶艺是在西方艺术思潮诞生出来的新生儿,所以或多或少地带有西方的艺术理念,但是无论从形式方面还是表现方面都具有明显的本土性。

    (一)艳俗艺术风格的独特性

    艳俗艺术是90年代在中国兴起的,主要以反映大众文化为主。在当代中国美术的发展中,艳俗艺术是指一种倾向或风格。艳俗艺术家大多采用移花接木的手段模拟现实生活中的庸俗,在讥讽中又时时透露出善意的嘲弄。

    一些艺术家就借用了陶艺材料的独特性,来进行艳俗艺术的创作,表现个人对现实社会的关注,把自身的感悟物化为艺术作品。艳俗艺术的创作题材是以大众文化中的符号、图像、形象为主,表达中国现代社会的现实。通常以写实的手法,对现实物品进行直接挪用,这种具象的物品比架上绘画更具体、生动。另外,艳俗艺术在色彩的表现效果上,最典型的就是“媚、艳、丽、俗”,以突出农民暴发户式的审美趣味。

    (二)装置艺术风格的超越性

    装置艺术从诞生的那一天起,就散发着后现代的气息,在一定程度上说,装置艺术就是在后现代背景下得以存在和发展的,装置艺术是后现代背景下的艺术对应,装置艺术就是后现代艺术。装置艺术也可称之为“环境艺术”。 装置艺术不受艺术门类的限制,可以自由结合使用绘画、雕塑、声响、灯光、影像、行为等任何能够使用的元素,是一种非常开放、自由的艺术手段,打破了传统的艺术分类原则。

    (三)新表现主义风格的原始性

    新表现主义在现代艺术中和观念艺术一样不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但也是八十年代较有影响力的艺术,它主张放弃抽象表现主义无具体的描绘,也反对极限主义、装置艺术和观念艺术缺乏技法、否定技术的立场,是对六十年代到七十年代流行艺术的对抗。通过对八十年代后现代艺术思潮及作品的分析,国内现代陶艺的艺术面貌不可避免地呈现出“东西和合,古今碰撞”的特点。现代高科技的发展带来的是信息快速的被现代社会所接受,导致个人观念加速同质化,国内现代陶艺的发展也是一样。

    三、结束语

    时代的变迁,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的精神生活不断丰富,社会的发展形成了当代多样化的艺术创作风格,以及多元化的评判体系。然而,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现代城市环境的浮躁,以及人们心灵深处对纯朴的自然、恬静的生活环境的渴望更加强烈,于是现代设计艺术出现了“返朴归真”的趋势。一个有着悠久历史,有着完备审美体系的中国现代陶艺,正在由一代新人进行着现代追求和改造,使其具有现代感,又具有我们民族自己的特色。

    简单的说,现代艺术思潮对现代陶瓷的艺术设计有着很直接的作用,他不仅仅让陶瓷艺术在地域性方面和民族性方面得到了扩展,而且对现代陶瓷艺术的发展也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所以说,我们要在陶瓷艺术创作中打破原有的思想束缚,创造出更加符合现代潮流,符合时代的陶瓷艺术,来丰富我们的精神生活,促进我们人类社会的文明发展。

家装艺术论文篇4

关键词:陶瓷艺术;家庭环境;装饰

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进步,人们不断追求生活中的各种美。作为中国传统艺术的陶瓷艺术在人们的生活中得到不断的发展。陶瓷作为一种工艺美术载体,是由不同的陶瓷材质造型与不一样的装饰手法组合形成的。目前,陶瓷艺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现代家庭环境装饰中,成为现代家庭环境装饰中对特别的艺术载体,为现代家庭环境装饰提供更为艺术化的独特情调。

1陶瓷艺术的发展历程

陶器是我国最原始的陶瓷制品,作为现在闻名世界的彩陶,就是古代最为先进的陶瓷艺术品。在古代,人们就开始进行彩陶的制作,彩陶造型的主要特点为圆、工整、简练、装饰精巧等,完全体现出当时人类的艺术敏感性与创造力。而这种结合人类智慧、勤劳的原始艺术,既方便了人们的生活,也美化了生活。直到今天,彩陶依然通过它独特的美感染着人们,唤起人们对陶瓷艺术美的追求,使人们更加地去追求那份返璞归真的陶瓷美。彩瓷对人们的影响是比较深远的,其造型与装饰为日后的陶瓷艺术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而且陶瓷不仅是人们生活中的简单日用器皿,还是一种美丽的艺术品。在我国,陶瓷的发展较早,发展较快。在汉代时期,陶瓷就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尤其是在东汉末年,陶瓷工艺开始进入高峰时期。而在六朝时期,我国瓷器迎来工艺美术时代,经过唐、宋、元、明、清时代的不断发展,陶瓷工艺的发展达到鼎盛时期的,无论是平民百姓,还是皇亲贵族,陶瓷以及开始出现在每家每户当中。陶瓷艺术不管在任何时代,都会有其不一样的艺术特色。在秦汉时代,陶瓷主要以雄浑、博大、古拙为特点,如兵马俑般雄伟壮观,气势磅礴。而在魏晋南北朝时代,由于该时代崇尚清瘦飘逸,因此在陶瓷上多出现圣贤高士形象。而唐代的唐三彩造型较为饱满、富丽堂皇,意味着唐代的国泰民安,经济繁荣。陶瓷的发展,为人类保存了重要的艺术成就与物质精神财富,其表现不仅是在技艺上,还体现在装饰与设计上,对人们的生活带来极大的影响。

2陶瓷艺术与现代家庭环境装饰

现代陶瓷器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可划分为日用瓷、建筑瓷、陈设瓷、特种陶瓷以及工业用瓷等。从古代到现代,陶瓷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在人们的生活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生产数量多,使用范围广,是人们生活中的必需品。在现代家庭中,日用瓷的品种较多,如餐具、茶具、灯具、酒具、咖啡具、文具等。而且陶瓷是一种具有较强的可塑性材料,其艺术造型的丰富多彩。作为我国最负盛名的陶瓷生产基地,景德镇的陶瓷艺术能通过不同的装饰手法生产出符合人们对陶瓷艺术欣赏的要求。这也是陶瓷艺术最为突出的特点之一。在家庭装饰中,造型自由化的陶板、瓷瓶以及雕塑瓷等应用非常广泛。而卫浴陶瓷则在家庭装饰中扮演着美化环境、清洁卫生的角色。因此,我们要根据时代对陶瓷艺术的追求,加强对陶瓷装饰市场的充分了解,并运用信息技术结合陶瓷艺术的特点,创造出符合现代家庭装饰要求的陶瓷造型与装饰风格。一般,陶瓷艺术在家庭环境装饰中的应用的主要有:陈设物、地面砖、卫浴、墙砖以及洗脸盆等。现代陶瓷装饰风格的形成与时代风尚、现代工艺材料、科学技术填平以及现代审美观是分不开的。

在现代家庭环境装饰中,对日用装饰陶瓷的需求越来越多。在人们用餐时的过程中,造型美观的陶瓷餐具,能为人们提供了一种愉悦的用餐心情。而在房屋的摆设中,又能点缀出家庭中的温馨气氛。一套好的陶瓷茶具,即可在客厅环境中扮演装饰的角色,也能为人们沏上一壶清茶,让人感受到家庭主人的品味与大方。就算是一个陶瓷小烟缸,也独具艺术气味,即可以保持家庭环境的清洁,也能使客厅中的装饰环境变得更加的融洽,给人一种返璞归真的感觉。在西方国家,他们的生活中比较讲究美食美器,讲究食物的美味可口,而且必须要有装饰漂亮、造型美观的器皿。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人们的审美情趣也在不断提高,对陶瓷的要求日益升高,促进了陶瓷业的不断进步,从而满足人们对精神文化与物质文化的需求。目前,在现代家庭装饰中,陶瓷艺术的运用越来越广泛。相对于中国画式的装饰作品,人们更加热衷于瓷瓶、瓷板画、雕塑瓷等在家庭环境中的应用。瓷雕陈设在客厅中,瓷板悬挂在客厅墙壁上,即显示了主人的文化修养,也彰显出主人的艺术品位。在现代家庭装饰中,陶瓷艺术与家庭环境已经浑然一体,无论是瓷瓶、瓷板画,还是雕塑瓷,都能为现代家庭环境增添生活情趣,使整个家庭环境变得既美观又大方。

3陶瓷艺术在现代家庭装饰中的发展

在科学技术不断进步的今天,陶瓷艺术在家庭环境装饰中的使用就要与科学技进行统一与整合。如感应冲洗面盆,都是科学技术与陶瓷艺术相结合的体现。而且陶瓷艺术的表现力也能得到更好的发展空间。在家庭装饰中,人们既享受科技带来的物质享受,也享受着陶瓷艺术所带来的精神享受。同时,在家庭环境装饰中的陶瓷艺术能充分体现出艺术家的装饰手法与个性风格。在进行陶瓷的创作中,经常尝试与各种艺术进行结合,从而体现出那个时代的气息与背景。新时代的陶瓷作者,通过结合生活,其陶瓷作品能体现出现代生活的特点与个性。而陶瓷艺术对现代家庭环境装饰的发展起到推动的作用。

4结束语

综上所述,陶瓷艺术具有我国传统文化的底蕴,充分融合了古代人民的智慧与勤劳,是一种独特的文化艺术载体。经过不断的实践与积累,现代陶瓷艺术能体现出新时代的精神文明。在现代家庭环境装饰中,陶瓷艺术的应用非常广泛,为人们的生活带来精神文明物质享受。

参考文献:

[1] 吴军勇.浅议陶瓷艺术与现代家庭环境装饰[J].陶瓷研究,2012,01(15):86-88.

[2] 郑丰银.论陶瓷艺术在现代家庭装饰中的意义[J].中国陶瓷,2009,06(16):62-63.

[3] 李成.陶瓷艺术与现代家庭装饰的关系[J].美与时代(上),2010,03(14):99-101.

家装艺术论文篇5

关键词:李格尔;《风格问题》;形式主义理论;艺术史

李格尔的早期著作《风格问题》谈的是装饰艺术的历史,他在书中不仅系统阐述了几何纹样与植物图案等装饰艺术形成、演变、发展的历史,而且将一向来被视为次要艺术的工艺美术纳入到了美术史的视野之中。更重要的是,他认为,装饰艺术的这一演变的历史有着从未间断过的连续性,并且同样的纹样也在进行着不断的创新。这说明装饰艺术是完全独立与外界条件和人类活动之外的。在李格尔的理论中,存在着一个作为核心的基本纹样,这个核心具有从不间断的历史连续性,这证明了艺术的自由与独立性。更近一步说,主导这种自由与独立的不是别的,正是极端自律而绝对的“艺术意志”。“艺术意志”推动着艺术朝着一个既定存在的目标发展着(这在李格尔后来的著作《后期罗马的工艺美术》中有更详细的阐释)。

由于李格尔将工艺美术的发展上升到历史的高度,他的这一学说也就进入了艺术史书写的视野之中,即(包括装饰在内的)艺术,都是独立于生活、社会、政治等人类活动而不依附于任何事物的;(装饰)艺术史是存在目标并不断向着这一目标发展的过程。

在李格尔的这一理论中,我们既可以看到早期美术史家瓦萨里、哲学家黑格尔的影子,也可以嗅出未来的形式主义的味道。

我们知道,瓦萨里在他的《著名画家、雕塑家和建筑师传记》将艺术史的发展进程形象地比作人类的生命周期:从产生、成长、衰退到消亡。在他看来,从契马布埃到米开朗琪罗,即从14世纪到16世纪,正像人类的婴儿期、青年期、成熟期三阶段一样,契马布埃、乔托代表着艺术的再生,而米开朗琪罗则代表了艺术的理想和完美。我们可以看到,这正是一个绘画与雕塑的艺术史在不断发展、不断向着某一个目标在前进的模式。

这一模式在黑格尔那里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黑格尔认为宏观的、无论装饰还是绘画的艺术史,其发展的目标虽然不为我们所见,但却是一个实际的存在,支配艺术前进的是高高在上的“绝对理念”,这正是李格尔“艺术意志”的“父亲”。李格尔将这一绝对的理念应用到了工艺美术乃至艺术史的发展之中,是对这一理念的延伸。他认为,艺术意志是(装饰)艺术发展的根本动力,是风格演变的支配力量,也就是说,一部艺术史就是一部风格史。在这里,他动摇了瓦萨里的以艺术家生平与作品为主线的美术史编年制度,而将装饰与纹样、艺术家与作品置入了风格演变的长河之中,也就是说,李格尔继承、批判了瓦萨里的理论,发展了黑格尔的精神,同时又开启了艺术史书写的另一扇门。

上文我们提到,李格尔认为装饰艺术是独立于其他事物之外而自身演变发展的观点,已经属于早期形式主义的理论,但是,真正建立起形式主义美术史方法的人是沃尔夫林。与李格尔及其前辈一样,沃尔夫林也认为艺术史的风格演变背后有一个绝对的原则在主导,在他看来,这是早期阶段、古典阶段与巴洛克阶段的循环往复。他将这个原则或者规律,比作一块正在滚下山坡的石头,“根据斜面的坡度、地面的软硬等等而能够做不同的运动,但所有这些可能性都为同一个地心引力的规律所支配”。原则即是那个无所不在而又无比强大的“地心引力”。在这里,沃尔夫林更想借此建立起一套分析艺术作品的模式,如线性的与图绘的、开放的与封闭的、平面的与纵深的等。正是这些分析模式的建立,沃尔夫林体现出了与李格尔的区别:他更偏重于实证的、具体作品的形式分析,从而引伸出对风格的界定,设立出艺术史的整体框架,而不是如李格尔般从哲学的角度论证风格的历史演变。也正是因此,沃尔夫林真正建立起了形式主义的理论方法。

沃尔夫林的主要研究方向是文艺复兴与巴洛克的艺术,而随着现代艺术的兴起,形式主义得到了继承与进一步的发展,这一成果由罗杰・弗莱完成。弗莱认为,艺术作品的形式是纯粹而独立的,是不受历史、社会、政治等因素制约而完全自律与自由的,这一点也符合李格尔的理论论述;而作为一位艺术批评家,弗莱偏爱于塞尚等艺术家偏重结构、构图等方面的作品,他认为,艺术作品的价值在于是否有创新的形式,而作品的内容只是吸引一般观众关注作品的“诱饵”,真正感动观众的,仍然是作品的形式,即结构、构图、色彩、材料等。在这里,弗莱隐含了反对再现性艺术的观点――虽然他本人并没有这样说过――至少是认为偏重纯粹形式的抽象艺术地位要高于再现性艺术,现代艺术也在形式主义的理论基础之下形成了一股走向抽象的趋势。

罗杰弗莱的理论在美国的传播归功于格林伯格,他在继承形式主义基本观点的基础上,更加强调艺术作品的媒介,他的理论已更偏重于社会阶级、意识形态的解读,如他认为,现代绘画是前卫的文化,是由精英阶层领导的,这就决定了绘画自身的批判性,而这种批判性的具体表现为:绘画要独立于其他艺术形式,就要将自身独有的特点发挥到极致,这个特点即“平面性”。绘画在自我批判的过程中,会不断地抛弃三维空间的影响,并以此不断走向抽象。这种批判的极端结果,即绘画“平面性”的极致就是只剩可见的媒介。在他的理论影响下,极少主义在美国兴起。这种抽象到没有内容与主题,甚至没有形象,没有构图与色彩,只剩下媒介的艺术,确实是格林伯格理论的最佳实践者,却也暗藏着现代主义艺术在不知疲倦的追求风格与形式的创新所走向的另一个极端。

不同于罗杰・弗莱等人的形式主义,另一位艺术理论家帕诺夫斯基的图像学,则更注重艺术作品的内容与意义。在图像学的理论方法中,帕诺夫斯基借鉴了形式的分析,作为他的图像学分析的第一阶段:前图像志分析;而区别于形式主义中形式重于内容的观点,他认为对于作品内容题材的分析是必不可少的,即他的第二阶段:图像志分析;进入第三阶段:也就是最高阶段的图像学分析,帕氏认为作品的意义是由形式与内容组成的,而这个意义的赋予,来自作品产生的时代、历史背景、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等一系列的结构网络,作品的意义并非取决于形式,形式也并非独立于一切,相反,它是受以上诸多因素影响的。通过对作品的图像学分析,我们也可以重新认识这些历史、文化因素,也就是说,阐释这种文化意义,才是理论家与艺术史家真正的任务。

图像学方法可以看作对形式主义的纠偏之举,而社会学的方法则是对图像学的深入发展与补充:它更加注重艺术创作的社会背景、经济水平与意识形态,简单来说,如果面对同一幅作品,弗莱看到的是结构、色彩与线条;帕诺夫斯基看到的是作品背后蕴含的文化意义;而作为社会学方法代表的克拉克、豪塞尔等看到的则会是左右这幅作品创作的经济条件、赞助人制度等。社会学的方法是艺术史方法论自身不断更新的结果,同时也更适于分析与社会关系更密切的观念艺术等。

艺术史的书写模式与作品的解读,后来还经历了后结构主义、解构主义、符号学、女性主义等等新的理论方法,而到今天我们已都在谈视觉文化与跨文化的艺术史研究。我们看到艺术史的历史是理论家、学者们对于前人方法的不断继承批判并进行自己合理的创新,可以说,艺术史书写本身也有一个“自律”的演进过程。

当然,“他律”的因素也有很多,有关艺术史书写的理论同时也是与当时的艺术相呼应的,它有时也是伴随艺术的演变而不断更新发展的,它的更新甚至还可能影响到艺术的下一步走向。如上文提到的沃尔夫林的理论专门用于研究文艺复兴与巴洛克艺术,帕诺夫斯基的图像学更擅长研究再现性艺术,而社会学、视觉文化等则不会惧怕观念艺术等当代艺术的不断挑战;弗莱的形式主义使许多艺术家找到了走向抽象艺术创作的理论基础,格林伯格更是一手扶植了抽象表象主义与极少主义。另外,这一理论也受到社会思想的深远影响,如社会学方法之于马克思主义思想,女性主义之于后现论。

李格尔的《风格问题》开篇即提出一个问题:装饰艺术也有一部历史吗?而在这里我们通过对本书方法论的分析,以及对这一方法的前身与后续的概况介绍,可以看到,艺术史书写方法的历史同样值得深入研究,它与艺术运动的关系也同样是复杂而有趣的。

参考文献:

[1]阿洛瓦・李格尔.风格问题――装饰艺术史的基础[M].刘景联,李薇蔓译.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

[2]易英.学院的黄昏[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1.

[3]易英.纽约的没落[M].石家庄:河北美术出版社,2004.

[4]乔治・瓦萨里.著名画家、雕塑家、建筑家传[M].刘明毅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5]曹意强,麦克尔・波德罗.艺术史的视野――图像研究的理论、方法与意义[M].北京: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7.

[6]安・达勒瓦.艺术史方法与理论[M].李震译.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9.

家装艺术论文篇6

南通大学坐落于素有“江海明珠”、“历史文化名城”美誉的沿海开放城市——江苏省南通市,是江苏省人民政府和交通运输部共建的综合性大学。学校的办学历史最早可追溯到近代实业家、教育家张謇先生于1912年创办的私立南通医学专门学校和南通纺织专门学校。2004年,南通医学院、南通工学院、南通师范学院三校合并组建南通大学。经过一个世纪的办学历程,南通大学现已建设成为一所规模结构合理、学科门类齐全、教学质量优秀、办学效益明显的地方综合性大学。

南通大学现有4个校区,占地面积3700余亩,有25个学院和1所大型综合三级甲等附属医院,有全日制在校生3.5万余人,设有97个本科专业,涵盖文学、理学、工学、医学、艺术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历史学、管理学等10个学科门类。学校始终坚持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2007年以优秀成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学校拥有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教育部第一批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江苏省品牌专业、江苏省特色专业、江苏省重点专业,以及教学团队、教学成果奖、国家精品课程、国家立项精品资源共享课、国家精品教材、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江苏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等一批优质教学资源。学校是江苏省首批教学工作先进高校。

学校是国务院批准的首批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2003年成为联合培养博士生单位,2013年正式成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学校现有基础医学、临床医学两个博士后流动站,基础医学、临床医学、信息与通信工程3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7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4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拥有省高校国家重点学科培育建设点、江苏省重点学科、江苏省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二期项目、省临床医学重点专科、省高校优秀学科梯队等,构建了较为完备的学科体系和学科建设长效机制。

学校坚持科技强校与自主创新,拥有省高校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建设点和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省级重点实验室、省级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省级工程中心、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以及省高校优秀科技创新团队、江苏高校协同创新中心等一批高端科技创新载体。合并组建以来,共承担“973”计划课题2项、“863”计划课题3项、国家科技支撑项目1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1项、国家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基金438项,获发明专利授权266项,荣获包括国家技术发明奖、中华医学成果奖、全国高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江苏省科学技术奖、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在内的多项高层次奖励。学校连续多年被评为江苏省科技工作先进高校。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工3200多人,其中高职以上1222人,博士、硕士生导师933人,拥有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首届江海杰出英才奖获得者、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人员、教育部优秀骨干教师、江苏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江苏特聘教授、博士计划、省六大人才高峰、省“333”工程培养对象、省高校“青蓝工程”培养对象等各类杰出人才。

学校广泛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与英国、美国、德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韩国、马来西亚、阿根廷、香港、台湾等11个国家和地区的49所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开展多个国际交流项目。

学校是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典型“莫文隋”精神的发源地,江苏省思想政治工作优秀单位,江苏省文明单位标兵,江苏省文明学校,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和江苏省研究生招生管理工作优秀单位。校党委被评为“江苏省高校先进基层党组织”,校党校获得“江苏省红旗基层党校”称号。

二 、相关学院简介

(一)艺术学院

学院现有教职工113人,其中专任教师98人,有教授11人,副教授39人,博士4人,硕士64人,硕士生导师24人,聘请了南开大学范曾等十多名全国教授为兼职教授。学院拥有四幢艺术楼和相配套的教学楼,其中有多媒体教室、电脑机房、画室、雕塑室、模型设计室、染织设计室、漆画设计室、展厅、琴房、演出厅等较为完善的教学实训设施。

学院现有美术学、音乐学两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点,设有美术学(师范)、美术学、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产品设计、工业设计、动画、音乐学(师范)、音乐表演等九个本科专业,培养德才兼备、品学兼优的高层次专业人才和硕士研究生。毕业生受到企事业用人单位的普遍欢迎,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7%以上。另外,学院设有与英国格林多大学“2+2”和“3+1”艺术学中外合作办学项目。

学院先后承担了包括国家世界银行贷款项目在内的一批高水平研究课题,目前有在研项目20项,其中主持省级以上科研项目5项,编辑出版专著、教材二十余部。近五年,在国内外主要学术刊物及主要学术会议上三百多篇,其中核心刊物一百余篇;获省级(含)以上科研成果(含作品)奖励三十余次,指导学生获省级(含)以上奖励四十余次;每年组织教师作品展、音乐会十余场。

(二)纺织服装学院

学院设有纺织工程、轻化工程、服装设计与工程、服装与服饰设计(含服装艺术设计、服装设计与表演2个专业方向)和非织造材料与工程5个本科专业。学院是纺织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纺织工程、纺织化学与染整工程和服装设计与工程等三个学科招收硕士研究生。学院现有本科生近1500人,研究生50余人。

学院现有教职员工87人,拥有一支高素质、高学历、知识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专任教师中有教授15名、副教授22名、高级工程师和高级实验师5名、讲师和实验师27名,获得博士、硕士学位的比例达87%,其中多人曾到美国、日本和韩国进修深造,聘请中国工程院姚穆院士为兼职教授。学院设有1个实验中心和1个工程训练中心,拥有炭纤维应用技术研究所、交通纤维材料应用技术研究所、染整技术研究所、蓝印花布艺术研究所等4个研究所和江苏省中小企业纺织新材料产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南通市新型碳材料重点实验室、南通市纺织服装技术研发与产品检测公共服务平台、南通市特种与功能化纤维及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4个省、市级科技平台,并与多家家企业共建了“江苏大生纺织工程技术中心”、“逸谷服装创作设计中心”和“通大云幅服装设计中心”,服务于教学和科研工作。学院教师致力于科学研究和科技开发工作,近5年来承担了多项省、市级科研项目,其中21项成果获得省、市级科技进步奖。

纺织服装学院是南通大学创立最早的院系之一,建院以来已为我国纺织服装业输送了数千名优秀的高级人才,许多毕业生已成为纺织服装战线的科技精英和领导骨干。近几年来毕业生就业率100%,每年均有多人被重点大学录取为研究生。

三、招生专业介绍

(一)美术类专业

1、美术学(师范)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美术学基本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能够进行美术理论、创作研究、艺术管理等社会应用方向以及高等、中初等学校进行美术教育的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艺术概论、美术教学理论与方法、中外美术史、艺术美学、中外画论概要、雕塑、绘画(中国画、油画、壁画)专业技法、各类艺术设计技法、书法、技法理论、材料研究、计算机应用(绘画与设计)等。

2、视觉传达设计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能够独立或加入团队从事平面媒体、广告设计、商业美术、展示空间设计、网页制作和多媒体技术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能胜任在出版社、报社、电视、网络等大型传媒单位或设计机构从事产品设计市场调研、艺术设计、策划和设计管理等工作。

主要课程:图形设计、字体与版式设计、标志与企业视觉识别设计(VI)、平面媒体设计(广告、海报、POP、DM)、书籍装帧、装饰设计、包装设计、网页设计及展示设计等。

3、环境设计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从事环境景观艺术的总体规划设计、室内外设计、公共艺术设计、园林设计等设计、教学与科研工作、德才兼备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中外美术史、美学概论、艺术概论、素描、色彩、速写、雕塑、设计基础、计算机应用软件、中外环境与建筑艺术史论、漆艺、陶艺设计、材料、工程概算、设计表现、透视与制图、景观艺术规划及设计、园林设计、室内空间设计、会展设计、模型制作、人体工学、毕业设计及论文等。

4、产品设计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能够适应现代化经济发展需要的、具有产品设计专业水平和实践应用能力、德智体全面发展,能在企事业单位、专业设计部门、教学和科研单位从事产品开发、工业产品设计、家用纺织品设计、视觉传达等设计、研究和教学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机械设计基础、电工电子学、工业美术、造型设计基础、造型材料及工艺、人机工程学、心理学、计算机辅助设计、各专业设计等。

5、服装与服饰设计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能从事服装与配饰设计和研究,具有较强的设计能力和动手制作能力;具有较强的市场设计意识和市场竞争能力;掌握服装企业、服装市场的基本运作知识,以及时尚潮流;掌握流行预测的基本方法;能在服装生产和销售企业,服装研究单位及新闻出版机构等从事服装设计、服装产品开发,市场营销管理,服装理论研究及宣传评论等方面工作的高级人才。

主要课程:服装设计学、服饰图案、服装画技法、服饰配件设计、服装结构设计、服装立体裁剪、服装材料学、服装史、成衣纸样与工艺、服装市场营销、服装CAD等。

(二)音乐类专业

1、音乐学(师范)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品格和文化素养,掌握一定声乐、钢琴、器乐演奏、钢琴伴奏和舞蹈表演所必备的音乐基础理论与相关知识、基本技能,具备心理学、教育学等理论素养的从事音乐教学和研究的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声乐、钢琴、器乐、基本乐理、视唱练耳、基础和声、曲式与作品分析、中国音乐史与名作赏析、外国音乐史与名作赏析,中国音乐史学基础、合唱与指挥、学校音乐教育导论与教材教法、形体训练与舞蹈基础等。

2、音乐表演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音乐表演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有较强的演唱、演奏能力,专业技能突出、适应面广、综合能力强、富有活力和艺术热情的高级音乐专业人才。本专业为各种演出团体培养专业演员,为各种大众传播部门、文化基层部门、演出公司培养从事音乐创作、编辑和策划的组织人才。

本专业分为声乐演唱、钢琴演奏、器乐演奏等三个专业方向进行培养。

主要课程:声乐演唱、钢琴演奏、器乐演奏、舞蹈、基本乐理、视唱练耳、基础和声、曲式与作品分析、民族民间音乐、中国音乐史与名作赏析、西方音乐史与名作赏析等。

(三)服装表演专业

1、服装与服饰设计(按服装设计与表演方向培养)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服装设计与表演专业基础理论和技能,能从事时装模特、时装表演编导、模特经纪管理以及服装设计、形象设计、服装营销等职业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服装表演、形体训练、服装表演编导、形象设计、影视表演基础、服装设计学、服装结构设计、服装心理学、服装史、服装市场营销等。

四、报考条件

1、符合高考报名条件,身体健康。

2、美术类(校考)、音乐类(校考)专业只招收文科考生,服装与服饰设计(按服装设计与表演方向培养)(校考)专业文理不限。

3、美术类(校考)及音乐类(校考)专业招收山东和安徽省籍的考生(考生需取得所在省艺术类专业统考合格证)。

4、服装与服饰设计(按服装设计与表演方向培养)(校考)专业招收黑龙江省籍1994年9月1日以后出生的未婚青年,身高最低要求男180cm、女170cm。

5、音乐表演专业招收具有音乐专业技能者。

五、专业考试

(一)报名、考试时间和地点

类别

省份

报名地点

报名时间

考试时间

联系电话

服装表演

黑龙江

黑龙江东方学院(哈尔滨市平房区哈南工业新城核心区哈南十九路1号)

3月18-19日

3月23日

0451-86655180

音乐类

安徽

安徽艺术职业学院(合肥市经济开发区大学城丹霞路8号)

1月20-21日

1月22日

0551-3876268

山东

山东省潍坊市富华国际会展中心

2月2-26日

3月1日

0536-8271777

美术类

安徽

安徽艺术职业学院(合肥市经济开发区大学城丹霞路8号)

1月20-21日

1月22日

0551-3876268

山东

山东省潍坊市富华国际会展中心

2月2-26日

3月1日

0536-8271777

注:美术类(校考)专业拟在山东和安徽两省共招收本科新生60名以上,服装与服饰设计(按服装设计与表演方向培养)(校考)专业在黑龙江省招收本科新生10名,音乐类(校考)专业拟在山东和安徽两省招收本科新生27名。各省参加校考的考生只能在所在省指定地点报名考试。

(二)报名时应办手续

(1)交验本人身份证及相关省2015年普通高校艺术专业考试准考证明;

(2)缴纳报名费、考试费(美术类150元,音乐类及服装表演专业200元);

(3)领取《南通大学艺术类专业考试准考证》。

(三)考试科目、内容

1、服装与服饰设计(按服装设计与表演方向培养)专业(满分400分)

(1)身体条件:测定身高、三围、形体比例等(自备泳装);

(2)才艺:自选舞蹈或健美操(自备音乐带、服装,时间不超过3分钟);

(3)台步:步态展示(自带高跟鞋);

(4)口试:语言表达能力及其他专长。

2、音乐类专业(满分400分)

(1)视唱;

(2)专业技能:考生在声乐、钢琴、器乐中任选一项,考生准备曲目2首(抽其中一首为考试曲目);

(3)加试:考生在声乐、钢琴、器乐、舞蹈中任选一项作为加试科目,加试科目不得与专业技能科目重复。

3、美术类专业(满分400分)

(1)素描 (2)色彩

(四)成绩公布

我校于4月1日前寄发《南通大学艺术专业考试合格通知书》,考生也可根据专业考试准考证号在南通大学校园网上查询自己的成绩。.

六、录取原则

1、音乐类及服装表演专业:取得我校专业考试合格证,参加高考文科类考试(服装表演专业文、理兼收),其文化成绩达到所在省艺术类本科最低控制线,填报我校志愿的进档考生,我校将根据其专业考试成绩由高到低分省按计划数择优录取。

2、美术类专业:取得我校专业考试合格证,参加高考文科类考试,其文化成绩达到所在省艺术类本科最低控制线,填报我校志愿的进档考生,我校将根据其文化与专业相加后的总分由高到低分省按计划数择优录取。

七、联系方式

地址:江苏省南通市啬园路9号南通大学招生办公室

邮编:226019

家装艺术论文篇7

论文关键词:书法,包装,设计,原则

 

包装设计既是大众传媒活动,又是智力创造过程,或者说是艺术化的智力创造。在现代社会,包装设计一方面呈现出显著的大众化特征,另一方面,又呈现出鲜明的民族特色。由于“既是文字语言,又是视觉语言”的书法艺术广泛运用于现代包装设计,从而使现代包装设计因表现出强烈的民族文化特征而走向广大民众,走向国际市场。

无数成功的现代包装设计事例证明,现代设计所具有的强烈文化特征吸引力来源于古老的民族艺术文化特色。“泸州老窖”和“日本食品”包装(见图示)设计的创新实践就是一个现代设计与传统书法文化有机结合、相得益彰的例子。在这两个成功的现代包装设计中,体现民族文化特质的中国书法艺术成为现代包装设计的重要艺术元素———或者说深层文化根基,为现代包装设计赋予了深厚的文化内涵。与此同时,现代包装设计也使古老的传统书法美学特质在新时代焕发出夺目的光辉。

只有从文化的视角深刻理解包装设计与书法艺术的内在联系,准确把握书法艺术与现代包装设计的关系,掌握书法艺术在现代设计中的生成原则,才能把书法艺术与现代包装设计有机融合,从而使现代包装设计焕发迷人的文化魅力。鉴此,笔者拟对上述问题作一粗略的探讨,诚请读者参考指正。

1 书法艺术与包装设计的内在联系

从艺术学角度讲原则,传统书法艺术与现代包装设计是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但只要深入考察便会发现二者有着必然的内在联系。为什么二者能在现代社会中相融相生?其深层根源就在于二者都包含着对民族文化的归同与价值选择上的趋一。

1. 1民族文化的认同

书法艺术之所以能融入现代包装设计,关键在于书法艺术与包装设计二者在文化上的归同。中国书法艺术几千年的发展史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史,在其艺术形质表象背后体现的是一种深厚的华夏民族文化,正如学者所谓“书法体现的是一种文化的意义。”从这种意义上讲,书法是文化的载体或者表现形式。

包装设计从本质上讲,同样是文化的载体或者表现形式。包装设计要赢得市场和民众,离不开思维想象和创造,更离不开对传统民族文化的理解、吸收与发挥。包装的色彩、造型只能给予人们视觉的感受,而包装设计体现的文化则能激起民众心灵的共鸣论文格式范文。从这种意义上说,人们认同了包装,实质上是认同了文化。没有文化内涵的包装必然是苍白的。因此,书法艺术与包装设计的内在结合点在于文化,是二者对民族文化的认同。

1. 2价值追求的趋一

从整个中国传统书法艺术的发展长河去考察,不难发现,中国书法,不仅是传情、寄感、造意的艺术手段,更是几千年来中国传统价值追求的折射。中国从春秋战国时期开始,虽然百家并存,但在中国思想文化史上主导地位当属儒家和道家。儒家倡导“天人合一”;老子主张“清静无为”。两种主流思想的碰撞,形成了中国文化传统的儒道互补,刚柔相济,即所谓“一阴一阳之谓道”,构成了书法艺术的“中和美”、“和为贵”的价值观。

同样,“天人合一”、“和为贵”的传统价值追求也是现代包装设计的基本思想和理念。在包装设计实践中,一样讲究和谐之美,追求使用价值和审美价值的内在统一。从价值角度讲,包装要创造更大的附加值,必须充分尊重和考虑人们的共同价值追求,必须依托其所包含的国度文化、企业文化、哲学思考、消费心理等文化信息的传递,实现价值观的趋同,才能赢得消费者。从工具角度讲,包装是产品营销的工具,设计者必须充分考虑给予消费者更多的人文关怀,使包装产品既能满足人们的物质需要,又能满足人们的精神价值追求。因此,书法艺术与包装设计有着共同的价值理念和追求,这也是二者能够相融相生的内在联系。

2 书法艺术与包装设计的关系

书法艺术成功运用于现代包装设计实践,使现代包装设计获得了迷人的文化魅力,也使古老的书法艺术焕发出时代的青春。从一个包装设计的整体构成来考察原则,二者的形式关系表现在两个方面:

家装艺术论文篇8

关键词:装置艺术;当代艺术;教育手段

装置艺术是什么,恐怕一般人很难给他定义。维基百科是这样解释的:装置艺术(Installation art)是一种兴起于1970年代的西方当代艺术类型。装置艺术混合了各种媒材,在某个特定的环境中创造发自内心深处的和/或概念性的经验(根据装置艺术家陈箴的编辑)。装置艺术不受任何艺术门类的限制,能综合使用各种艺术手法,是艺术门类的开放性使用,或者是取消艺术分类之始[1]。短短几十年它已经成为后现代艺术中最显著的艺术形式,在当今的各种国际艺术展览占据了重要位置。不仅如此,装置艺术甚至已经进入大大小小各种形态的美术馆、画廊(虽然这有点违背它的艺术原则)。如英国装置艺术博物馆、纽约的当代艺术中心都为装置艺术的展览、保存专门设计建筑空间。它曾经是艺术家高举叛逆前卫的一面旗帜,曾经是世人眼中离经叛道的怪物,曾经在评论家那里关于它的界定众说纷纭。

装置艺术是门综合性极强的艺术,对它的学习如果只是一种训练学生实际动手能力或运用材料表达能力或对场景空间的设置都还不够,更重要的是通过它培养解读当代艺术、社会的能力。当今的艺术形式无比多元,艺术理念无比宽泛,如何判断选择对艺术家、艺术专业的学生都是不可回避的问题,不了解当代艺术就是与时代脱节,更谈不上理解,没有理解又何谈艺术创作。

笔者认为把装置作为一种美术教育的方式至少能起到以下的一些作用。首先,在制作装置中能充分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逻辑能力,与他人的协作能力,组织能力。这远比设计课程中仅仅利用纸张板材做模型复杂的多,也比雕塑课仅仅使用较单一的材料丰富的多。在动手之前需要的是详尽严密的构思安排,一个装置艺术家的草案经常是令人吃惊的。接着艺术家将各种物品进行复杂的组合。1961年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举办的“装配艺术”展览上,主持者Wiliam c seite对装置艺术的界定是“它们主要是装配起来的,并不是画、描、塑或雕出来的;第二,它们全部或部分组成要素,是预先形成的天然或人工材料,物体或碎片,而并不打算用艺术材料”。我们发现优秀的装置艺术家往往有超强的动手能力并且还有各种知识:小到木工、电工,大到物理化学、机械原理,多媒体、天文地理、医学、音效…都懂那么一点,真是练就十八般武艺。从脑力到体力对创作者是全方面的锻炼。同时一个作品有时候是需要艺术家与他人共同协作完成,那么如何把握自我的节奏;如何处理展览中各种无法控制的情况;如何利用人力资源;如何协调已有的展览场地效果;如何安排和其他展览艺术家作品的关系等等,装置艺术家所要具备的能力已经远远超过仅仅作为创作者所掌握的了。

当前装置艺术对于材料的探索和表现到了眼花缭乱的地步。对于发掘材料的各种表达方式甚至于新材料的研发是其他传统艺术形式难以企及的。以当今的艺术现状来说,无论是纯艺术或是商业艺术,每一种新材料的使用或是材料新的表达方式改变的是人们视觉观念,进而转变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比如塑料的产生使产品设计跨入了一个全新时代,它所具有的可塑性、绚丽的色彩、低廉的价格完全改变了设计者传统的设计理念,它不仅是技术上的革新更是视觉感知上的革新,它使我们日常的生活方式也变得更加快捷廉价,以至于我们的时代被称为“塑料时代”。

虽然装置艺术对材料的应用是个人化、极端化的,很难和实际的设计相结合,但在过程之中能使学生熟悉不同材料特性,更重要的是由此激发出来的想象力。例如中央美院设计系开设的材料课程,课程将材料单独提炼出来进行研究。教师腾菲新颖的以“盒子”、“皮肤与我”、“镇石”等命题,引导启发学生利用不同的材料进行表达。“满怀游戏般的乐趣,面对开放的空间、无限的实验材料和自由的实验手段,将双手实实在在地与材料融为一体,感受它、把握它。通过对材料软与硬、抽象与具象、粗糙与光滑、新与旧等并置的体验以及改变材料原有属性的使用,择取其中最生动贴切的材料或材质间的关系,结合课题,使之深入、完善”[3]。每种材料不仅是视觉上的,更是背后丰富的意蕴。例如废弃物品呈现出无数的使用痕迹;瓷器、玉片不单纯是温润、雅致而且更是中国传统文化品性的象征。

其中一个学生在“皮肤与我”的课题中利用蓝色的纱布和大头针制作成模仿皮肤的感觉,并围合成一个供观者进出的悬空的桶状。观者在流动的观看时通过感受纱的透明与针的尖锐联想到肉体的美与脆弱,甚至有疼痛之感。另一学生“试图用经过加热后的有机玻璃变异形态与有序木质构架的冲突,表现皮肤颤动的瞬间”[4]。这些手法虽然简单也很难称的上是成熟完整的作品,但它转达了创作者独特感性的理解。学生不断地体会“自我―材质”,“制作―表达”,“感性―理性”之间的关系。

装置艺术也是空间的艺术。徐淦在《装置艺术》一书中谈到它的几个特征,其中:“装置艺术首先是一个能使观众置身其中、三度空间的‘环境’。这种‘环境’包括室内和室外,但这要是室内”。“装置艺术是艺术家根据特定展览地点的室内外的地点、空间特地设计和创作的艺术整体”。“观众介入和参与是装置艺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装置艺术是人们生活经验的延伸”。装置艺术家讲究作品产生的“场”,这个“场”包含了作品本身的空间构成与空间关系;自己作品与其人作品的空间关系;作品与观众的空间关系等。对展示环境的使用和其他涉及空间的艺术门类有差异。传统的空间艺术强调重复观看的价值,表达较含蓄,手段比较单一,呈现作品的方式比较静态,观众参与性不强。而装置艺术注重的是现场精神,因此按照某种意义来说它是不可复制的。它对观众的刺激经常是全方位的:看、听、触、闻、尝、行,空间一定是流动的。在人们被视觉信息轰炸的今天,如何吸引关注成为无论是纯艺术更是商业艺术不可回避的问题。装置艺术的手法为创作者提供了丰富新鲜的想象力,如何经营独特的展示空间,如何提高观者的自发参与性,如何利用声、光、电、多媒体等所有可能利用的先进科技手段也成为课程的内容。

装置艺术实际是当代艺术和社会现状的一面镜子,解读它的过程就是理解艺术和社会的过程。每一种艺术运动无疑都反映了在视觉性中的时代特征。装置艺术怎么兴起,怎么发展,怎么从古代宗教场所(有评论家认为也是一种装置艺术)到杜桑的“小便器”,怎么从波伊斯的“行为雕塑”到安迪沃霍尔的“重复”,怎么从谷文达的“头发”到徐冰的“天书”再到蔡国强的“火药”,梳理这些艺术现象为在艺术创作才起步的专业学生提供了更全面的视野。

今天的装置艺术不仅仅是前卫艺术家的试验品,艺术家更是以艺术的方式直面社会问题:弱势群体的生存状态、女权问题、环境保护、种族矛盾等等,甚至达到改变社会的目的。以美国艺术家Tyree guyton的《海德尔贝格装置》为例,经过长达20年的时间,他锲而不舍的带领社区的学生把一座座废弃破屋的外墙、房柱直至房顶,画上五颜六色的圆圈,把令人可怖的弃屋,转化为迪斯尼式的幻境。他把树上挂满色彩鲜艳的塑料器皿、在台阶上排列形状各异的废弃家用电器、在空地上排列破旧运动鞋,把整条街转化成巨大的装置,改变了海德尔贝格破烂、衰败、高犯罪率的形象,在美国社会以及艺术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教育实际是一座通向社会的桥梁,学生学习的是通过技术的方式去思考问题、关注社会、关注他人、表达自己,这无疑对这些独生子女培养社会责任感是有益的。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艺术是与时代同步的,艺术教育也同样需要不断调整、创新。墨守成规任何一种教育方式在多元化的今天看来都是极其可笑的。装置艺术作为一种教育方式不仅是训练学生思维和操作能力的手段,更重要的是使他们不会与当代文化生活脱节,不会迷失在当今眼花缭乱的视觉轰炸之中。

参考文献

[1] 徐淦. 装置艺术[M]. 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3.(p5).

家装艺术论文篇9

一、学校概况

青岛大学是国家公办普通高等学校,是山东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位于美丽的海滨城市青岛,坐落在黄海之滨、浮山之麓,依山傍海,风景秀丽。

目前,在校学生达到44000余人,其中研究生近8600人,本科生34000余人,留学生1400余人。学校设置了文、艺、史、哲、理、工、医、经、管、法、教等11个学科门类,开设了100个本科专业,拥有31个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175个二级学科硕士授权点;6个一级学科博士点,35个二级学科博士点;9个博士后流动站。

学校拥有国家重点学科2个,山东省重点学科20个;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7个;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3个;特色专业7个,省级特色专业15个,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3门,省级精品课程51门,教学成果二等奖5项,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9项,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与工程技术研究中心9个;中央与地方共建高校基础实验室与特色优势学科实验室17个。

学校实施特聘教授人才工程,拥有教授、副教授等高级职称人员1200余人,院士11人(含双聘),“”4人,长江学者1人,“百千万人才工程”2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7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4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泰山学者18人。

学校与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70余所院校建立了交流合作关系,设立了交流学生、交流学者、学术合作、联合办学、留学生教育以及海外孔子学院等120余个交流项目。

1、音乐学院概况

学院拥有教授7人,副教授16人。小提琴家吕思清担任名誉院长,歌唱家戴玉强、舞蹈家李春华、唢呐演奏家左继承、长号演奏家赵瑞林、圆号演奏家朱昆强担任我院兼职教授,作曲家徐沛东先生担任客座教授。一批高学历的专业人才、国外留学归来的专家及教学经验丰富的教授担任各个系科的主任和教学骨干。

学院现有音乐学、音乐教育、舞蹈、声乐、键盘、作曲、西洋管弦和民乐八个系科,开设音乐表演、音乐学、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舞蹈学四个本科专业,具有音乐与舞蹈学一级硕士学位和艺术硕士(MFA)专业类型学位授权点。学院拥有100间教学琴房,两个舞蹈厅、一个大排练厅和一座1200座席的剧场音乐厅,教学设施国内一流。

学院注重国际交流,与美国密苏里大学音乐学院、德国陶森根音乐学院、俄罗斯国立艺术大学等国外高校建立了互派留学生和教师进修互访关系,并聘请国外的艺术家、演奏家担任兼职教师。

学院现有双管制的交响乐团、合唱团、舞蹈团、民乐团等音乐实践演出组织,大学生交响乐团连续三年承担“教育部高雅艺术进校园”高校巡回演出活动,学院教师与学生多次参加国内外重要比赛并荣获奖项。

2、美术学院概况

学院是山东省最早的美术院系之一,拥有教授10人,副教授17人。全国中青年画家王绍波教授担任院长,其水彩作品《渔歌》荣获第十届全国美术作品金奖。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山东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山东省教学名师2人。

学院以培养新型高素质艺术人才为宗旨,开设环境设计、视觉传达设计及绘画三个本科专业,共含十个专业研究方向:(1)环境设计专业含有室内设计、景观设计、装饰雕塑与陶艺三个方向;(2)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含有平面艺术设计、数码媒体艺术设计、纺织艺术与装饰设计三个方向;(3)绘画专业含有水彩、油画、版画、国画四个方向。学院拥有美术学一级学科硕士点,设计艺术学、美术学两个学术类型硕士点,以及艺术硕士(MFA)和工程硕士(艺术设计)两个专业类型学位点。美术学为山东省重点学科,水彩画为山东省特色专业。

学院设有中国美协水彩画艺委会青岛学术研究中心,水彩教学成果荣获国家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学院坚持教学、科研和社会实践相结合,成果卓著,教师在学术展览中获大奖、金奖7项,其他奖项80余项,学生作品多次入选全国美术作品展和艺术设计展,并获多种奖项。

3、纺织学院概况

学院拥有教授17人,副教授39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名、“泰山学者”1名、“山东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名、“中国十佳时装设计师”1名。

学院专业教学历史悠久,纺织、服装学科独具特色。学院下设4个教学系,2个学科实验室和1个CAD中心。具有纺织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3个二级学科硕士点,1个工程硕士点;具有设计艺术学(服装设计方向)硕士点和工业设计工程领域工程硕士点。

学院开设纺织工程、服装设计与工程、服装与服饰设计三个本科专业,其中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含有服装设计、服装表演两个专业研究方向:(1)服装设计方向培养掌握服装设计理论与实践、服装材料性能和服装加工工艺的基本理论,能从事服装艺术设计、服装品牌运作、服装生产管理与营销、纺织品艺术设计、成衣工艺研究和技术改造的高级专门人才;(2)服装表演方向培养掌握服装艺术设计、服装表演的基础理论和技能,可从事服装表演、服装表演编导与组织、服装设计、公关礼仪等工作,并能担任高级服装模特、服装表演师资或教练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服装表演和服装设计学生多次获得国际和全国比赛大奖。

二、招生计划(山东省外)

1.美术类专业招生计划(专业校考)

专业 类别 专 业 名 称(方向) 学院 层次 学制 招生 科类 招生 计划 招生 地区 绘画类 绘画(水彩、油画、版画、国画) 美 术 学 院 本科 四年 艺术文 艺术理 20 安徽 黑龙江 湖南 江苏 江西 设计类 视觉传达设计(平面设计、数码媒体设计、纺织装饰设计) 本科 四年 艺术文 艺术理 30 环境设计(室内设计、景观设计、装饰雕塑与陶艺) 本科 四年 艺术文 艺术理 30 服装与服饰设计(服装设计) 纺织 学院 本科 四年 艺术文 艺术理 20 注:学校将根据各专业在各省份生源报考情况,对招生计划进行微调。 2.音乐类专业招生计划(采用各省专业统考成绩)

专业名称(方向)

招生范围

层次

学制

安徽

黑龙江

湖南

山西

键 盘

钢琴、手风琴

本科

四年

2

2

2

2

西洋管弦

双簧管、单簧管、大管、圆号、小号、长号、大号、长笛、西洋打击乐、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低音提琴

2

3

2

2

民族管弦

二胡、琵琶、古筝、扬琴、柳琴、竹笛、大阮、中阮、唢呐、笙、民族打击乐

2

2

2

2

声 乐

美声、民声

2

3

2

2

舞 蹈 学

中国古典舞、中国民族民间舞、芭蕾舞、现当代舞(不包含爵士舞、体育舞蹈)

本科

四年

3

家装艺术论文篇10

议装饰艺术对社会品味的引导 更 多精 品源 自 3 e d u 课 件

装饰是人的一种潜在需要,爱美是人的本性,炫耀是所有动物的本能。从原始社会开始,人们已经不不自觉地开始对自己进行装饰。原始人把打猎得来的鸟类羽毛和动物骨头戴在自己身上,炫耀自己的能力的同时,装饰也无形地附加于这种行为之上。

装饰与审美的区别仅仅在于,它将一种纯精神,纯知性的范畴以实在的物体或行为固定下来。作为一种潜意识的形态,它既不是永恒不变的,也不是倏忽即逝不可捉摸的。可以肯定装饰的存在及发展有其内在的逻辑性和规律性。那么,外在地解说装饰及其艺术仅仅只是一个开始,而利用其潜在规律,引导它的发展趋势才是最重要的尝试。也许这样才是黑格尔所谓绝对自由一种对必然的支配,而不是受必然的支配而“停留在奴隶的处境上”。

首先,保持艺术与大众的交流几乎是一个不可偏离的方向。艺术虽然被定义为“属于一部分人的艺术”。但并不意味着艺术与另外一部分人就脱离了关系。成功的艺术总是把身边的“异教徒”纳为自己的“信徒”,而失败的艺术却在对自己力不从心的维持中。正如罗杰在《作家是观众的学生》一文中所提到的“一出戏的演出要成功,必须是演员和观众之间的血液交融...... 缺少这两者之间的适当融合,便没有成功的可能性。观众越容易把新的血液吸收到他们的血管中,越说明作家的技巧高”。视觉艺术也是如此。

而装饰艺术又是艺术范畴中那个更接近大众的艺术地带,艺术追求一种形而上的终极境界,因而它代表了一种较为个性化、贵族化的倾向,而装饰艺术就必须深入地研究大众的品味,结合时代特征,进行创造。正如马克思理论中的“物质决意识”一样。我们必须从群众中学习、研究。然后再创造。从而使“意识反过来又影响物质”。

所以,装饰艺术必须是以大众为基础的,装饰艺术与大众关系密切这一结论是我们讨论的基础,关键在于之后我们的选择一是被动地受这个规律支配还是主动地去利用它,是满足于一种奴隶的自由还是去追寻绝对自由。无肄后者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装饰艺术不能依靠自我标榜维持,而是应该保持与大众的交流,寻求一种可以为大众所接受的发展道路,从而达到发展自身与引导大众的双重目的。

我们首先探讨一下,艺术在被大众接受时,将受到哪些因素影响。最主要的一方面是文化传统的潜在制约和影响。人们永远都持有一种“先入之见”。崇高,壮美要先于优美,因为前者暗示了主体实践力量强大和征服自然对象之后的成果,因而显得“大器”,而后者表现的是个人比较纤细的情感,因而显得“小器”。空灵,玄虚的表现要优于具体描绘,因为前者表现了一种超越现实,纯智慧、纯精神的境界,因而“有意味”。而后者拘于小节,因而“浅薄”。清代画家邹一桂在评价西洋画时,说“西洋人善匀股法,故具绘画于阴阳远丘不差镏秀。所画人物屋树皆有阴影。其所用颜色与笔,与中华绝异。步影由阔而狭,以三角量之。画宫于墙壁,今人几欲走进,学者能参用一二,亦其醒法,但笔法全无,虽工亦匠,故不入画品”,①在这段话中邹一桂虽然客观地指出西洋画注重光影和写实等特点,但最后却说“笔法全无,虽工亦匠,故不入画品”,显然是受中国画传统的影响。用中国画的评价方式去议论西洋画,未免有一些张冠李戴的性质,但这却是当时大多数中国画家评论西洋画的态度。潜在的偏见会导致对一类艺术风格的钟爱,而对另类风格却排斥也拒绝接受。因此,选择反文化传统的艺术形式便选择了孤军奋战。

另一个影响因素是艺术接受者个体的心理素质、兴趣、爱好,需要等。从根本上说,这仍然是由文化传统制约而形成的。我们把艺术接受者分为各种层次各种类型而区别对待。不同的艺术作品最终完成于每一个欣赏者的艺术想象世界中。例如杜难桑的《泉》,有的人认为这是一件艺术品,而有的人认为仅仅是一个男式的小便器,看不出有什么艺术性,这就是因为个人素质不同而造成的。

既然我们清楚了艺术接受的影响因素,接下来就能够“对症下药”了。

(一)从文化传统入手,以便使装饰艺术得到最普通的承认。

从日本的现代设计成功的经验中,我们可以看到保持文化传统的意义。日本的文化史是基于主动树立一个文化传统的基础上的。公元七世纪到九世纪是日本学习中国文化的历程。从风俗传统、生产技术,及至文字、艺术、都有着明显的中国化倾向,之后又向其它国家学习和借鉴先进的科学技术、文化艺术等。日本的“后来者居上”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这种努力。尽管日本的现代艺术和设计都明显地有各国艺术设计的影子,但我们不得不承认日本的确将这些东西纳入自己的文化体系中。别国的文化传统在日本受到了更好的维护与发展,这是其它国家难以与之并论的。

中国也是一个注重传统的国家,威廉?沃森曾这样描述道:“如果一个日本老派的学者到乡村去隐居,他会饶有兴味地用着最简陋的器具,耐与他相同情形的中国学者,却会在抚弄一件也许已生锈的青铜器或已破缺的陶瓷古玩,这件古器或古玩看上去年人甚远,但它的质量是最上乘的,既不土也不俗。”②中华民族是一个很自大的民族,以致于沉浸于“央央大国”的自喻中沾沾自喜,直到子弹落到跟前才“觉醒”,中华民族又是一个委谦逊的民族,以致于“自家屋内有宝藏,不肯信,却在外面讨乞。”③五千年的文化成果让我们享之不尽,即使是一样样地抛弃,恐怕也不是短时间内的事性,可是这个过程可能无限制地延续下去吗?中国以“瓷国”扬海外“China”一义便是出自于瓷,当我们以一个这样的身份而惊叹别国的瓷艺时,那种悲哀之怀难以言表,艺术家被喻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之一,发扬文化传统既是我们的责任,也是我伞兵机遇。

(二)唯美的艺术容易被大众接受

爱美是人的天性,人类对美的一种共性的追求,也有共性的体验。例如椭圆形比圆形更受欢迎,黄金分割的线段最为人喜爱等等。为什么一些年人久远,早成陈迹的艺术,仍能激动着和感染着的后世。为什么我们要一再地去回顾那些模糊不清,破损不堪的遗迹呢?为什么东方艺术与西方艺术产生于不同的环境,但是能够互相借鉴和欣赏呢?无疑其中有一些共通的东西,用李泽厚先生的话说:“这是人类共同的心理情感本体的物态化”。

非审美的艺术往往会受到群众质疑,甚至遭到拒绝。在这个复杂的社会里,人们希望生活能够简单而美好。唯美的艺术人带来唯悦的感受。因而受到最大范围的认可。假如某种艺术形式的确定通过审美经验不足以辨别而需理性的分析、哲学地思辩,那么这部分艺术就丧失了一部分群众的基础。它是一种贵族化的艺术而存在少数人的心灵体验中,因此它注定是曲高和寡远离群众的。现代艺术之所以为后现代艺术所替代,就是因为它愈来愈脱离群众而失去力量。下流的言行,性幻想、血、肢体残缺,死亡、危险、痛苦、无序,这些成为现代艺术中常见的成份。但是这些对群众有什么意义呢?对我 们的生活有什么帮助呢?假如它真的带来了艺术的剧变的话,这个“剧变”也仅仅存在于少数人眼里,对大众的影响仅仅是对艺术感到迷茫与无所事从,人们应该如何用传统的美学观点去体验那些偏离传统太远的现代艺术呢?我们看到的是公众表面上的热衷与内心的拒绝、艺术家的自我膨胀与群众的嘲讽。诚然,艺术不等于美学,但是完全放弃审美经验实际上就是放弃了被接受的一条最行之有效的途径。

艺术放弃审美经验尚情有可原,但装饰艺术如此就等于自我毁灭,装饰的本意就是美化,就是表现美的事物、美的情感,这也是它比纯艺术更加接近公众的原因。人们不会真的摆一件男式小便器于客厅作装饰,也不会摆一幅性幻想的绘画于大堂。必竟这种艺术与实际生活没有必然的联系。而装饰艺术则不然。实际生活是完美的,而每个人都愿意选择一个更为美好的生活。装饰的艺术便不可缺少了。装饰甚至可以是艺术被接受的一种渠道。例如抽象艺术的被接受问题,从众所周知,这是一个漫长而艰难的过程,而在装饰艺术中,它却能轻而易举地被接受和欣赏。从最早的几何风格装饰图案开始,人们就已经接受了这种填补装修空白地带的装饰品,如建筑中的支柱图案装饰,衣服的花纹等。使观众赏心悦目是装饰设计者们的唯一的目的,因而这些图案就有了自己存在的意义。

可见,艺术一旦被赋予了唯美的形式,就有了成立的理由和接受的前题。

(三)紧扣时代,运用现代手段,扩大接受的可能性

现代的宣传手段有着不容置疑的作用。在信息业高度发达,无形资产地位日益提高的社会里,我们不能将艺术孤立起来。文化艺术的产业化形成了一个必然的趋势,从而有了经营艺术的可能。

当明星琼?克劳馥炫耀地穿着带垫肩的套装出现在一九三二年的经曲影片《Letty Lynton》中,纽约的Maly's百货公司在一年内销售出了五十万件类似的时装。克劳馥用化妆品把她的上唇涂得丰厚以创造“克劳馥式的唇”,结果满街都是这样的妆容。当时还有不计其数的人一窝蜂涌到美发店去做Jeay Harlow的金色短发发型。虽然人们常说,后继者是对原创者苍白的模仿,但这是一种潮流和风格形成的必然历程。人们部是有这种随波逐流的盲目性,这便使我们引导潮流的尝试变得有可以实现。

艺术同样有着这样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往往是潜移默化的,而不像广告词那样张扬。乔治?迪基在论及何为艺术品时,曾提出了着名的“惯例论”,意为人们通常都是按照约定俗成的艺术惯例来给艺术定义的,即由艺术家创造但最终为接受者认可的约定俗成的。反对来说,一个不符合惯例的艺术形式会受到否定。但是惯例并非与生俱来的,而是渐渐形成的。我们努力的方向是如何制造这种惯例,而使自己新的艺术形式更广泛地被承认。在实践“绝对自由”的诸多尝试中,这个是最为主动的,也最有意义的。它能真正达到引导大众向高品味发展的目的。

以凡高为例。第一次面对凡高的艺术作品时未必能产生共鸣,因为这必竟需要极高的艺术涵养。但由于人们一开始就形成了“凡高是伟大的艺术家”之类的观念,因而不会产生断然拒绝接受的心理,而是努力去欣赏它,这便使以后的最终理解成为可能。艺术创作是需要一些特殊的人生经验与体验才能完成,这就要求观者也需要相似的人生经验才能理解。在这之前如果已经产生了拒绝接受的心理,那之后的理解感悟就无从说起了,因此,我们应该尽力让观者形成一种“愿意接受”的心态,甚至是一种在面对艺术品之前就已接受式已带着一种崇敬的心态。新的装饰风格同样可以这种方式形成潮流,而达到我们发展装饰艺术,引导大众的目的。

结束语

在这个自由年代,艺术并没有形成一个令人放心的局面,观念的开放是思想的进步,同时也可能成为放纵的理由。也许我们应该放弃一部追求自我的执着,而重新去审视那些潜在的,普遍的东西,理解它,利用它,由此,我们才接近了所要追寻的东西--绝对自由。

&n 议装饰艺术对社会品味的引导 议装饰艺术对社会品味的引导 :艺术试论 美的追求与人的解放 我对美学方法、学科定位及审美价

议装饰艺术对社会品味的引导 更 多精 品源 自 3 e d u 课 件

bsp; 注释:

1、陈旭光,《艺术的意蕴》,179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贡布里希,《秩序感》22页,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