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产品论文十篇

时间:2023-03-22 16:57:23

工业产品论文

工业产品论文篇1

人通过这种有意识的活动改造了自然,并使自己获得人类的灵气。自然界就被赋予人的意义,出现反映人的意向和活动的世界,"文化"也就开始了它的一发而不可止歇的生命运动。一块天然的岩石不具备文化意蕴,但经过人工打磨,便注入了人的价值观念,进入"文化"范畴。人类适应环境、改造环境并改造自身的过程与产物就是文化。人打磨石器的过程,人在打磨石器的过程中知识和技能的提高,在打磨石器中人与人结成的相互关系,以及最后成就的这件包蕴着人的价值取向的石器,都是文化现象。

文化是指在人类社会的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人类为了以一定的方式来满足自身需要而进行的创造性活动"。"社会的人是动物长期发展的产物。但是,只有当人不满足于坐享大自然的赐予,而开始亲自生产他所需要的消费品时,人类的文化史才开始了。"这种文化诞生于人类最初的"造物"活动之中,可以称之为"造物文化"。只是到了后来,生产力发展了,人的需要丰富了,文化的内涵就由简而繁、由单一到多样,文化的概念也随着文化学研究的深入而被赋予越来越复杂的内涵。但有一点,即人类文化是由一元向多元发展的,没有改变。

一部人类的文化史,无论哪个地区和民族,可说都是从制造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开始的。人类在打制第一件石器作为工具的时候,并不是出于"艺术"和"审美"的考虑,而完全是出于"劳动",利于"生存"的实用目的。也就是俄国普列汉诺夫(1856-1918)提出的"实用先于审美"。因此,从最早的意义上讲,造物活动是综合的、笼统的、实用的。但是,一般的人造物只要一旦作为物质出现,就会具有一定的实用功能;作为物质的存在,就会对人产生精神的影响。在"劳动"、"生存"的实用目的达到以后,就开始了附加上"艺术"和"审美"的考虑,一般的人造物就上升为造物艺术。在长期的历史中,随着人类进行"艺术"和"审美"考虑的越来越丰富,人造物作为它原来的载体已不能充分满足了,便逐渐从中派生出、分离出现在所谓的"纯艺术",由此形成艺术文化,譬如独立欣赏的绘画。以致出现了"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分野。然而,造物文化作为原发性的"母型"并没有被解体,而是沿着自身的轨迹发展。而此时的造物文化也就是造物艺术文化。

人类的造物活动,是以人类自身的创造性获取一种自然界中本来所没有的功能形式,求得在自然中的主动生存的开始,是最本质的文化现象。造物文化就是一种在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之间或之上未经分解的文化,带有原发性和综合性。张道一教授在造物艺术论中把这种兼具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而不可分离的文化称为"本元文化"。并在《跨世纪的造物艺术》一文中说:

"……一般的人造物,按照通常的说法,多称作为''''物质文化'''';它是相对于''''精神文化''''而言的。……严格地说,这方面的''''人造物'''',不能算作纯''''物质文化'''',而是带有文化的综合性,我称之谓''''本元文化''''。即在文化分为多元之前,一种最早的文化形态。随着社会的和生产的分工,文化由一元而分作多元,本元文化并没有被解体,而是同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并行发展。而且由于它同科技的发展同步,又合着生活的脉搏,一直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如以陶瓷为例,从它的历史演变中不难看出,尽管技术变了,生活方式变了,它的制作、式样、用途也随之变化,而且能够看出各代陶瓷和品类式样上的风格差异,成为实用与审美的统一物,但上万年来并没有中断。由文化上的综合性,决定了它在艺术上和美学上的综合性。我们所要研究的''''造物艺术''''及其设计,正是指这一类的文化。"

作为本元文化的造物文化从其出现的时候就具有了实用和审美的双重社会功能。实用功能的发挥是个体的,而审美功能的发挥是整体的。

而造物艺术文化从它形成起就具有了造物文化的性质。前苏联学者卡冈认为,艺术文化从文化形态上是不同于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特殊文化,由此,他将整个文化分为物质文化、精神文化、艺术文化三部分。物质文化是指从自然向文化的转化,包括物质生产的产品和方式;精神文化是指由精神生产创造的意识形态方面的文化,两者是互为的。而艺术文化则是这两种文化有机互融的结果。他认为:"人的艺术活动的这种特殊的精神--物质完整性导致了:定形于艺术活动周围的艺术文化不能纳入精神文化的界限内,它在文化的空间中既区别于精神文化,又区别于物质文化,具有相对的独立性。而这就是说,艺术文化的内部结构具有特殊性,既区别于精神文化的结构,又区别于物质文化的结构,因为它由艺术活动本身的特性所决定。"这里卡冈所说的"艺术文化"就是造物艺术文化。

人类文化的发展,如今已是丰富多样,绚丽多彩。高尔基把大自然看成是"第一自然界",而人类创造的文化是"第二个自然界"。他说:"学者观察着,研究着一切存在在''''第一自然界''''里的现象,教人用这''''第一个''''的力量去创造''''第二个'''',教人关心自己的健康,延长自己的生命。艺术家观察着人的内心世界--心理。"他认为"三个人是创造文化的:学者、艺术家和工人。"艺术是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它的品类更是错综复杂,几乎无法从同一个角度进行分类。一般的艺术,是"纯然"的意识形态,作用于人们的精神,起着认识、教育和审美的社会作用,是易于辨别的。但是也有的艺术门类,并不纯是意识形态,它以物质形态出现,同时又影响着人的精神,这就是造物艺术。造物艺术直接关系到人们的衣食住行,它既是物质文化又是精神文化,是适应着物质生产而发展起来的一种表现的艺术。造物艺术也就兼具了造物文化和艺术文化的特征。

大千世界中,多样的造物艺术已是司空见惯。然而,当我们生活在一切需用之物齐全的环境里,对这些无时无刻不接触的造物艺术的存在以为都是天经地义的。于是便视而不见、熟视无睹了,对这些人造物的"母型"地位也就漠视了,把这种造物文化简单化地归入"物质文化",斥为工匠之作,并排除在艺术与美学之外。特别是我国自先秦以来,奉行形而上之道,以形而下之器为不齿。造物属于形而下的范畴,由此它从思想观念上和社会实践上都被纳入了世俗末流之中,这种思想影响于历代。正是我国这种传统的"重道轻器"思想的沿袭,在实践上强烈的社会需求促使工艺及产品大量介入人的生活,成为一种左右社会和人们心态的物质力量;而在人们观念上却又鄙视这种工肆之人的艺术劳动,不仅大批艺人、工匠得不到应有的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造物活动作为一项文化也没有在整体意义上得到相应的承认和重视。中国古代文人士大夫们甚至"坐而论道":"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致远恐泥,是以君子不为也。"这种"君子不为",不知影响了多少人。

马克思指出:"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因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为基础,人们的国家制度、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而,也必须由这个基础来解释,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做得相反。"我们不能否认造物艺术文化的本质。造物艺术文化是艺术文化的基础和根源,又是艺术文化的一种特殊形态,是视觉艺术语言,是艺术语言的一种表现形式。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造物艺术文化的不断积累,才将人类的艺术文化逐渐充实丰满,才将人类的文明高高托起。

我们知道,人类是自然的一部分。因为自然是一切生命存在的基础条件,人也不能离开自然而完全独立生存。人类的祖先就是这样作为自然的一部分而生活于自然之中。在这种状况下,人类的生存受到当时人们的意志难以改变的、复杂的法则的支配。在自然中固定着自己的位置,不能从自然的循环中摆脱出来。当时,人们依kao树木的果实、优裕的自然而维持生命,遇上严酷异常的自然灾害时,只有冻死、饿死。这样,自然对于人类的存在来说,是绝对的条件,同时,有时也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为此,人类便开始努力,尽可能逃避不利的自然环境,创造出有利的环境以便更容易生存。人类变得有意志和自然相对抗了。拒绝由自然来摆布本身生存的一切,开始作用于自然而又改造自然,对此,人类在人和自然之间,创造出了应称为第二自然的人工环境,借此,从自然的直接的异动中逃避出来,开始调整人类和自然的关系,把自己生存的某部分掌握在人类自己手中。因为"动物仅仅利用外部自然界,单纯地以自己的存在来使自然界改变;而人则通过他所作的改变来使自然界为自己的目的服务,来支配自然界。"

因此,不管自然环境如何多变,随着创造出适应多种情况的人工环境,人类便可以在地球上的任何地方生存。人类创造了制服猎取物的武器,创造了满足各种生活所必需的工具。最初是kao手,尽管所用的材料也往往是原封不动地搬用自然的材料,但已经深深地刻上了人类的痕迹。在保留着打击痕迹的人类第一件工具的石器中,却能看出,人类经过漫长的岁月制造出了最顺手的和最能发挥功能的造物艺术。"可以把一切意识性的、物象化的、符合某种目的的物品都称为产品设计。若一般通俗地说明的话,即,把具有目的,由人类创造出来的所有实体都可称为产品设计"。这些造物艺术都是手工产品,因此,也可以笼统地称为工业产品设计。

可是,随着时代的发展,技巧的熟练,所使用的材料既有取自自然的,也有人工制造的。譬如说,制陶术的发明,是人造物由物理的性质向化学的性质扩延的一次大的成功。人类从此不仅能改变天然物的形态,而且能利用火对粘土的烧结,改变材料的性质。这是中国科技史上的一大发明。这一发明,是烧制出规整、饱满的陶器。从而开扩了工业产品设计的领域和及其性质,艺术的手段可以轻而易举的被体现,只不过当时的工业概念仍然是手工业。

在人类社会文明高度发展的过程中,工业革命开始以后,造物艺术伴随着大工业生产技术和艺术文化的不断融合,并在20世纪初凝聚成为工业设计,并作为一门独立完整的现代学科得以确立,工业产品设计才成其真正意义。

工业产品设计就是对工业产品的功能、材料、构造、工艺、形态、色彩、表面处理、装饰等诸因素从社会、经济、技术等方面进行综合处理,既要符合人们对产品物质功能的要求,又要满足人们审美情趣的需求。

也就是在对工业产品进行外观设计时,不仅要研究工业产品制造的可能性、操作时的可kao性、经济上的合理性、形态表现的艺术性等,同时还要研究工业产品对社会的价值,对环境的影响,对人的生理和心理的作用。这里的"艺术性"是一种综合性的概念,它不仅包括产品的造型处理、色彩处理、纹饰处理与视觉效果相关的结构处理、纹理效果处理,还包括人的触觉、听觉等综合感觉效果的处理。

工业产品设计也是人类创造的物化形态、是一种造物艺术的同时,它已经成为一种综合艺术语言。作为人类造物活动的延续和发展,同样是一种艺术文化。在技术手段上,它拥有以往任何一个时代都无可比拟的现代工业文明;在审美精神上,它又是传承不断的人类创造力与文化传统的延伸与发展。于是,工业产品设计将人类完善自己制造产品的努力从个人性的劳动转变为专业化的社会性劳动,变为运用社会的宏观力量控制和优化人类生活与生存环境的浩大工程。这意味着,人类已不满足于将生产力的发展仅用于从自然中获取财富;人类已觉悟到、并有意识地运用现代工业技术和艺术手段去拓展文化生活中的精神空间,以求得人类自身的不断完善。

工业产品论文篇2

人通过这种有意识的活动改造了自然,并使自己获得人类的灵气。自然界就被赋予人的意义,出现反映人的意向和活动的世界,"文化"也就开始了它的一发而不可止歇的生命运动。一块天然的岩石不具备文化意蕴,但经过人工打磨,便注入了人的价值观念,进入"文化"范畴。人类适应环境、改造环境并改造自身的过程与产物就是文化。人打磨石器的过程,人在打磨石器的过程中知识和技能的提高,在打磨石器中人与人结成的相互关系,以及最后成就的这件包蕴着人的价值取向的石器,都是文化现象。

文化是指在人类社会的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人类为了以一定的方式来满足自身需要而进行的创造性活动"。"社会的人是动物长期发展的产物。但是,只有当人不满足于坐享大自然的赐予,而开始亲自生产他所需要的消费品时,人类的文化史才开始了。"这种文化诞生于人类最初的"造物"活动之中,可以称之为"造物文化"。只是到了后来,生产力发展了,人的需要丰富了,文化的内涵就由简而繁、由单一到多样,文化的概念也随着文化学研究的深入而被赋予越来越复杂的内涵。但有一点,即人类文化是由一元向多元发展的,没有改变。

一部人类的文化史,无论哪个地区和民族,可说都是从制造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开始的。人类在打制第一件石器作为工具的时候,并不是出于"艺术"和"审美"的考虑,而完全是出于"劳动",利于"生存"的实用目的。也就是俄国普列汉诺夫(1856-1918)提出的"实用先于审美"。因此,从最早的意义上讲,造物活动是综合的、笼统的、实用的。但是,一般的人造物只要一旦作为物质出现,就会具有一定的实用功能;作为物质的存在,就会对人产生精神的影响。在"劳动"、"生存"的实用目的达到以后,就开始了附加上"艺术"和"审美"的考虑,一般的人造物就上升为造物艺术。在长期的历史中,随着人类进行"艺术"和"审美"考虑的越来越丰富,人造物作为它原来的载体已不能充分满足了,便逐渐从中派生出、分离出现在所谓的"纯艺术",由此形成艺术文化,譬如独立欣赏的绘画。以致出现了"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分野。然而,造物文化作为原发性的"母型"并没有被解体,而是沿着自身的轨迹发展。而此时的造物文化也就是造物艺术文化。

人类的造物活动,是以人类自身的创造性获取一种自然界中本来所没有的功能形式,求得在自然中的主动生存的开始,是最本质的文化现象。造物文化就是一种在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之间或之上未经分解的文化,带有原发性和综合性。张道一教授在造物艺术论中把这种兼具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而不可分离的文化称为"本元文化"。并在《跨世纪的造物艺术》一文中说:

"……一般的人造物,按照通常的说法,多称作为''''物质文化'''';它是相对于''''精神文化''''而言的。……严格地说,这方面的''''人造物'''',不能算作纯''''物质文化'''',而是带有文化的综合性,我称之谓''''本元文化''''。即在文化分为多元之前,一种最早的文化形态。随着社会的和生产的分工,文化由一元而分作多元,本元文化并没有被解体,而是同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并行发展。而且由于它同科技的发展同步,又合着生活的脉搏,一直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如以陶瓷为例,从它的历史演变中不难看出,尽管技术变了,生活方式变了,它的制作、式样、用途也随之变化,而且能够看出各代陶瓷和品类式样上的风格差异,成为实用与审美的统一物,但上万年来并没有中断。由文化上的综合性,决定了它在艺术上和美学上的综合性。我们所要研究的''''造物艺术''''及其设计,正是指这一类的文化。"

作为本元文化的造物文化从其出现的时候就具有了实用和审美的双重社会功能。实用功能的发挥是个体的,而审美功能的发挥是整体的。

而造物艺术文化从它形成起就具有了造物文化的性质。前苏联学者卡冈认为,艺术文化从文化形态上是不同于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特殊文化,由此,他将整个文化分为物质文化、精神文化、艺术文化三部分。物质文化是指从自然向文化的转化,包括物质生产的产品和方式;精神文化是指由精神生产创造的意识形态方面的文化,两者是互为的。而艺术文化则是这两种文化有机互融的结果。他认为:"人的艺术活动的这种特殊的精神--物质完整性导致了:定形于艺术活动周围的艺术文化不能纳入精神文化的界限内,它在文化的空间中既区别于精神文化,又区别于物质文化,具有相对的独立性。而这就是说,艺术文化的内部结构具有特殊性,既区别于精神文化的结构,又区别于物质文化的结构,因为它由艺术活动本身的特性所决定。"这里卡冈所说的"艺术文化"就是造物艺术文化。

人类文化的发展,如今已是丰富多样,绚丽多彩。高尔基把大自然看成是"第一自然界",而人类创造的文化是"第二个自然界"。他说:"学者观察着,研究着一切存在在''''第一自然界''''里的现象,教人用这''''第一个''''的力量去创造''''第二个'''',教人关心自己的健康,延长自己的生命。艺术家观察着人的内心世界--心理。"他认为"三个人是创造文化的:学者、艺术家和工人。"艺术是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它的品类更是错综复杂,几乎无法从同一个角度进行分类。一般的艺术,是"纯然"的意识形态,作用于人们的精神,起着认识、教育和审美的社会作用,是易于辨别的。但是也有的艺术门类,并不纯是意识形态,它以物质形态出现,同时又影响着人的精神,这就是造物艺术。造物艺术直接关系到人们的衣食住行,它既是物质文化又是精神文化,是适应着物质生产而发展起来的一种表现的艺术。造物艺术也就兼具了造物文化和艺术文化的特征。

大千世界中,多样的造物艺术已是司空见惯。然而,当我们生活在一切需用之物齐全的环境里,对这些无时无刻不接触的造物艺术的存在以为都是天经地义的。于是便视而不见、熟视无睹了,对这些人造物的"母型"地位也就漠视了,把这种造物文化简单化地归入"物质文化",斥为工匠之作,并排除在艺术与美学之外。特别是我国自先秦以来,奉行形而上之道,以形而下之器为不齿。造物属于形而下的范畴,由此它从思想观念上和社会实践上都被纳入了世俗末流之中,这种思想影响于历代。正是我国这种传统的"重道轻器"思想的沿袭,在实践上强烈的社会需求促使工艺及产品大量介入人的生活,成为一种左右社会和人们心态的物质力量;而在人们观念上却又鄙视这种工肆之人的艺术劳动,不仅大批艺人、工匠得不到应有的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造物活动作为一项文化也没有在整体意义上得到相应的承认和重视。中国古代文人士大夫们甚至"坐而论道":"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致远恐泥,是以君子不为也。"这种"君子不为",不知影响了多少人。

马克思指出:"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因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为基础,人们的国家制度、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而,也必须由这个基础来解释,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做得相反。"我们不能否认造物艺术文化的本质。造物艺术文化是艺术文化的基础和根源,又是艺术文化的一种特殊形态,是视觉艺术语言,是艺术语言的一种表现形式。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造物艺术文化的不断积累,才将人类的艺术文化逐渐充实丰满,才将人类的文明高高托起。

我们知道,人类是自然的一部分。因为自然是一切生命存在的基础条件,人也不能离开自然而完全独立生存。人类的祖先就是这样作为自然的一部分而生活于自然之中。在这种状况下,人类的生存受到当时人们的意志难以改变的、复杂的法则的支配。在自然中固定着自己的位置,不能从自然的循环中摆脱出来。当时,人们依靠树木的果实、优裕的自然而维持生命,遇上严酷异常的自然灾害时,只有冻死、饿死。这样,自然对于人类的存在来说,是绝对的条件,同时,有时也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为此,人类便开始努力,尽可能逃避不利的自然环境,创造出有利的环境以便更容易生存。人类变得有意志和自然相对抗了。拒绝由自然来摆布本身生存的一切,开始作用于自然而又改造自然,对此,人类在人和自然之间,创造出了应称为第二自然的人工环境,借此,从自然的直接的异动中逃避出来,开始调整人类和自然的关系,把自己生存的某部分掌握在人类自己手中。因为"动物仅仅利用外部自然界,单纯地以自己的存在来使自然界改变;而人则通过他所作的改变来使自然界为自己的目的服务,来支配自然界。"

因此,不管自然环境如何多变,随着创造出适应多种情况的人工环境,人类便可以在地球上的任何地方生存。人类创造了制服猎取物的武器,创造了满足各种生活所必需的工具。最初是靠手,尽管所用的材料也往往是原封不动地搬用自然的材料,但已经深深地刻上了人类的痕迹。在保留着打击痕迹的人类第一件工具的石器中,却能看出,人类经过漫长的岁月制造出了最顺手的和最能发挥功能的造物艺术。"可以把一切意识性的、物象化的、符合某种目的的物品都称为产品设计。若一般通俗地说明的话,即,把具有目的,由人类创造出来的所有实体都可称为产品设计"。这些造物艺术都是手工产品,因此,也可以笼统地称为工业产品设计。

可是,随着时代的发展,技巧的熟练,所使用的材料既有取自自然的,也有人工制造的。譬如说,制陶术的发明,是人造物由物理的性质向化学的性质扩延的一次大的成功。人类从此不仅能改变天然物的形态,而且能利用火对粘土的烧结,改变材料的性质。这是中国科技史上的一大发明。这一发明,是烧制出规整、饱满的陶器。从而开扩了工业产品设计的领域和及其性质,艺术的手段可以轻而易举的被体现,只不过当时的工业概念仍然是手工业。

在人类社会文明高度发展的过程中,工业革命开始以后,造物艺术伴随着大工业生产技术和艺术文化的不断融合,并在20世纪初凝聚成为工业设计,并作为一门独立完整的现代学科得以确立,工业产品设计才成其真正意义。

工业产品设计就是对工业产品的功能、材料、构造、工艺、形态、色彩、表面处理、装饰等诸因素从社会、经济、技术等方面进行综合处理,既要符合人们对产品物质功能的要求,又要满足人们审美情趣的需求。

也就是在对工业产品进行外观设计时,不仅要研究工业产品制造的可能性、操作时的可靠性、经济上的合理性、形态表现的艺术性等,同时还要研究工业产品对社会的价值,对环境的影响,对人的生理和心理的作用。这里的"艺术性"是一种综合性的概念,它不仅包括产品的造型处理、色彩处理、纹饰处理与视觉效果相关的结构处理、纹理效果处理,还包括人的触觉、听觉等综合感觉效果的处理。

工业产品设计也是人类创造的物化形态、是一种造物艺术的同时,它已经成为一种综合艺术语言。作为人类造物活动的延续和发展,同样是一种艺术文化。在技术手段上,它拥有以往任何一个时代都无可比拟的现代工业文明;在审美精神上,它又是传承不断的人类创造力与文化传统的延伸与发展。于是,工业产品设计将人类完善自己制造产品的努力从个人性的劳动转变为专业化的社会性劳动,变为运用社会的宏观力量控制和优化人类生活与生存环境的浩大工程。这意味着,人类已不满足于将生产力的发展仅用于从自然中获取财富;人类已觉悟到、并有意识地运用现代工业技术和艺术手段去拓展文化生活中的精神空间,以求得人类自身的不断完善。

前"全苏工业设计科学研究所"所长尤里·苏罗维夫曾把工业设计评价为人类的"第二文化":"从属于文化,即由各种产品创造出来的''''第二文化'''',反映了由社会经济体系、意识观念的差异和物质与精神之间的矛盾所产生的全部结果的复杂性以及冲突。将工业设计这一行为和其成果(产品)内潜的长处和短处,与社会经济的形式及其设计所适应的社会文化分开来考虑,这已是不可能的了。"因此,一方面,工业产品设计必须依赖具体的文化环境;另一方面,工业产品设计本身,也创造了文化。工业产品设计的本质,也就是用艺术的语言(造型语言)体现造物文化,是艺术质的造物文化活动。在艺术质的造物中,艺术因素是一种本质的要素,它的存在实际上是将使这种造物更具文化的意义和深刻性。

大工业生产的产品不只是为了满足自给自足的生产和狭隘范围集团的要求而生产,而是以广阔的市场为目的。在加工技术机械化的同时,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新材料也不断产生了,过去不存在的各种工业产品渐渐进入到了人类的生活之中,过去不曾有的艺术手法纷纷显现于工业产品之上。工业产品设计向全社会生活普及和渗透。如今,塑料、汽车和电视,在现代生活中深深扎下了根,而我们却已忽视了工业产品设计的本质。

参考文献

1.张道一.张道一文集(上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351页。

2.陈筠泉、刘奔主编.哲学与文化.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64页。

3.普列汉诺夫哲学著作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227页。

4.张道一.造物的艺术论.福州:福建美术出版社,1989,37页。

5.卡冈.美学与系统方法.89页。

6.张道一主编.工业设计全书.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1030页。

7.刘俊田等译注.四书全译·论语.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8,323页。

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574页。

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517页。

10.(日)大智浩、佐口七郎合编.设计概论.杭州: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1995,3页。

工业产品论文篇3

关键词:装饰性元素产品体积审美疲劳DIY历史的反复

对工业产品外观的美化在现代产品设计中是决定一件产品能否受市场欢迎的一个重要因素,特别是在消费群体日益年轻化和人为计划废止制度不断提前化的今天。

在当今的世界,随着商品经济的蓬勃发展,社会的工业化程度也得到了空前的提高。工业产品无论在数量还是在质量上都有了很大的发展,于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被各种各样的现代工业产品所“包围”。而消费大众从来也没有像今天这样用挑剔的眼光打量着身边的这些产品。这样就促使工业产品的生产者想方设法地提高自己产品的质量和改进技术,降低价格,并以此来和其他的同类产品生产者相竞争。但在信息技术和科技进步的现代,大多数的工业产品在各个方面都日益的“同质化”,产品之间的差异性变的越来越小。而今天的消费大众已经厌倦了长期面对传统或统一的产品外观,求新求变的心理在人们中普遍的存在。这样就使得工业产品外观的装饰性元素被越来越多的展现了出来,成为左右一个产品设计上是否成功,是否会受到消费大众青睐的重要因素之一。

工业产品的外观装饰性因素有哪些,它受到产品自身哪些方面的影响,又是什么因素促使它如此被重视呢?这些都是值得产品生产者和产品设计者思考的一件事情。

一、工业产品的生产的目的性与装饰性元素

要探讨工业产品装饰性元素的相关问题,就必须先在概念上清楚哪些产品是工业产品,什么是工业产品的装饰性元素?又是哪些工业产品需要运用装饰性的元素。首先工业产品在生产技术上是区别于一般手工业制品的,是大工业化生产和机械化的产物。在生产过程当中实现了生产管理和产品零部件的标准化。其次工业产品的生产有其特定的目的性,它是以满足人们物质与精神需求为生产的目的。产品的使用功能的实现依附于技术和物质条件;而产品的精神审美的功能则要*产品的装饰功能来实现。工业产品的装饰性元素的使用与否,装饰性的是繁是简要由该工业产品生产的目的性来决定。

在众多的工业产品当中也并不是都需要应用装饰性元素的,是否应用装饰性元素主要还要依据该类型产品与人类个体的物质和精神需求的关系是否密切。也就是是否以产品具有物理上的使用性和精神上的愉悦性来满足个体或群体的需求。例如一些同样是工业产品但不具有以上属性的产品可以不考虑其装饰性元素或者可以最大限度的减少应用。以武器为例,武器的设计和使用和人类历史的进程几乎是同步的,它的设计和使用有其特定的目的性,即治他人于死命和保护自我。所以其装饰性元素是可以不予考虑或最大限度的被减少的。近现代武器设计史上一个著名的例子是1851年英国的“水晶宫”世博会上一举成名的美国柯尔特“海军”型左轮手枪,它在实现产品的功能性上达到了极至,而全无装饰性元素。当然一些为体现使用者身份地位和财富的特殊设计除外。

另一些产品如农业设备、工业机械等虽然也是工业产品,具有物理上的使用性,但和人们自身个体或群体的精神愉悦性关系并不密切,因而也可以将其装饰性元素忽略不计或者可以最大限度的减少应用。

二、工业产品的外观体积与装饰性元素

一般来说,一件工业产品的造型、装饰元素(色彩、材料肌理、图案等)都要依附于产品的一定形体体积来实现,脱离了形体体积的载体,装饰性的元素的实现和充分发挥是受到制约的。

例如,一个电子计算器所使用的“纽扣”电磁,由于它的体积微小,所承载的装饰性元素必然会减到最小。当然,这另一方面也是由于其产品的价值所决定的。不过体积较小产品也并不都是必须减少装饰性元素,有些体积小的产品却必须在装饰性元素的应用上下大工夫,例如香水的包装物和容器的装饰往往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消费者的选择。再让我们再来看一看一些较大体积产品的例子,从中也会有一些体会。如家用的冰箱、电视机在界面设计上就有更大的空间和多种的形式可供应用装饰性的元素。可以从最基本的材质、色彩入手;也可以从功能形态、界面构成上寻求变化。

产品的尺寸分为实用尺度、舒适尺度和心理尺度。合理的体量感本身就是一种很好的装饰性元素,在一些情况下心理尺度被凸显了出来。例如在中国的唐代是以女性的身材丰盈为美;而之后的宋代以女性的杨柳细腰为美;到了明代富贵人家以女性小脚为美,既“三寸金莲”,这种审美风潮一直延续到清代。这些都是不同时代人们对于体量感所带来的审美感受的不同理解,这一理解也被延伸到了同一时期的工艺品和其他制品上。如中国的明清家具,明代家具以人体基本比例为依据,体量适中,而到了清代,家具的体量感有所增大,特别是身份、等级意识被与家具的体量相关。现代的工业产品从某种程度上也继承了这一特点。德国和日本两国的工业产品在世界上是闻名的,德国工业产品是以优异的产品质量体系而被公认,同时产品的体量感很强,给人以心理上的安全感。而日本工业产品则是以做工精细小巧而著称,其产品的体积往往较小。这些特征从两国所生产的汽车上也能够得到反映。

由此可见,工业产品的外观体积本身也具有装饰性元素的一些基本特征。设计在线.中国

三、产品的价值与装饰性元素

一件工业产品装饰性元素的繁与简还与该产品自身的价值有关。例如还是以电子计算器上所使用的“纽扣”电磁为例,由于它的价值很低,增加装饰性元素就要增加生产的工序和材料成本,所以其装饰性元素必然就会减到最小。产品价值大的工业产品有理由,有更多的资金来进行造型的美化、材料应用研究和外观装饰的应用。

四、大众心理对工业产品装饰性元素的影响

大众心理层次的需求对于工业产品装饰性元素的应用有着重要的影响。“喜新厌旧”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人类的本能,也可以说这种本能是人类社会之所以进步的思想动力。在对待身边工业产品的态度上人们更是如此,不同时代消费群体对于工业产品的外观和依附于其上的装饰性元素,理解和喜好是截然不同的。

曾经在上个世纪90年代初出现的“大哥大”移动电话,体积“巨大”、外观粗糙,样式单一,在使用和携带上也都不方便。像这样装饰性元素全无的工业产品本应该不被人们看好才是,但却受到当时人们的追捧,这是很值得引起我们思考的一件事情。在当时消费大众的审美情趣已经有了相当的提高。特别是青年人更乐于追求时尚,欣赏和购买具有新功能有,有很好装饰性的工业产品。“大哥大”这类产品可以说是简单的不能再简单的功能主义产品的典范,但却成为当时人们身份和地位的象征,也成为了一种时尚和前卫的代表。现在看来它是如此的丑陋,可以看出人们对于产品的装饰性元素的看法是受到心理需求影响的。将时间转换回今天,我们又看到了似曾相识的“面孔”,新一代“大哥大”又出现在人们的视野里。除了在技术和功能方面与当今流行的手机一致,产品体积缩小到更适合人的把握外,在外观上还是基本保持了老式“大哥大”的基本特征。简单按键和小屏幕的显示器和毫无装饰的黑色机身,确实给人能给今天的一些人以震撼,这也许就是年轻一代所追寻的“酷”吧!另一方面,也有一部分年轻的消费群体对于标准化的工业产品的装饰性元素感到不满,而进行再加工的,这也就是今天风靡世界的产品“DIY”。“DIY”可以被翻译成“自己动手做”,这一新事物的出现可以被理解为人类进入“后工业文明”时代的产物。工业产品规模化、标准化以后产品虽然在使用功能上满足了不同消费群体的需求,但是在产品的审美情趣上却过于单一和缺乏个性差别。使人们感到“审美疲劳”。特别是对于现代工业产品的第一消费群体——年轻人。他们越来越追求自身生活的个性化,喜欢在各个方面表现自我,紧跟时尚。“DIY”正适合了年轻一代对于自我审美的个性需求。于是工业产品被进行了“第二次设计”,设计的重点在于对原有产品外观装饰性元素的个性化改造上。例如时下风靡世界的“手机DIY”,“汽车DIY”等。从以上的例子我们不难发现大众心理对工业产品装饰性元素有着重要的影响。而这一影响同时也反映出产品设计思想上也存在着历史反复的问题:从工业革命前的“为装饰而装饰”,到工业革命初期的“为装饰而设计”,再到十九世纪末艺术与手工艺运动所倡导的“为设计而装饰”,最后发展到今天的“为设计个性而装饰”,产品装饰形式上的“繁与简”经历着历史的轮回。

五、工业产品的材质与装饰性元素

现代工业产品在材质方面的表现力从未象今天这样富余表现力,并且还深刻地影响到产品的装饰性元素。在二十世纪20年代第一把以不锈钢为主要材料的钢管椅在德国诞生的那一刻起,人们开始真正意识到新的材料比传统的材料如:铁、木材、布、皮革更富表现力,更富于装饰性效果。另一种材料——塑料的诞生使产品在功能和结构上变得更完善,装饰性元素上的表现力也更强了。今天的塑料已经可以被赋予玻璃的特性,材质和纹理处理的像木材一样,泡沫具有了记忆能力。事实证明新材料的出现和应用总是能够带给人们新的惊奇和新的审美感受。*新材料设计师们更容易实现一些材料机理效果、色彩对比效果、物理和化学变化效果,甚至是光学变化效果的控制。从而将产品的外观引入更多更新,更有趣味的装饰性元素。

当今设计界共同追求的理想设计理念是以人为本,而以人为本所应该做到的就是最大程度的满足人类不同各个体的需求。这与大工业化的工业产品设计、生产背景存在着矛盾。如何在工业产品标准化的前提下突出个性差异这是值得每一个设计者思考和探索的事情。一些可变性装饰元素的应用已经得到了很好的效果,例如在产品的外观材质上模仿自然形成的木纹纹理、无意识性的机理变化等都是很好的尝试。

今天的人们在生活中所接触到的信息量是空前的,而且今后还会变得更多。各种各样的思想意识和不同的审美情趣都会反映在新的产品设计当中,认识到这些因素的影响,把握好产品设计过程中装饰性元素与其它元素的相互关系,对于产品生产者和产品的设计者来说无疑值得重新进行一番审视。

参考文献:

[1]李砚祖《产品设计艺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4月

[2]{美}普林斯顿建筑出版社编《材料的处理》中国建筑出版社2005年9月

工业产品论文篇4

1.1保障消费者身体健康

保障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应当是食品工业发展的根本性原则。食品生产过程中经历原材料加工、储存、运输、包装等一系列步骤,中间必然要添加各种化学物质,任何一个细微的环节控制不好受到了污染,或是加工工艺本身存在安全漏洞,都有可能对消费者的身体造成危害。

1.2可提高食品企业的经济效益

对于食品企业来讲,产品质量安全是企业的根本。企业做好食品的质量管理措施,不仅可以在经济市场中赢得顾客的信赖和口碑,而且在利用先进检测技术降低了产品的不合格率之后,可以起到有效控制原材料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1.3可促进食品工业产品的良性竞争

市场经济环境中,良性竞争机制是各行业发展的有效推动力。而提高食品质量检测措施,将好的产品流通到市场之中,必然也会促进同行业的良性竞争,使得其它企业纷纷效仿,努力优化自身食品的生产和质量检测流程,从而在市场中建立起自己的质量优势,最终丰富食品市场的产品种类,提高产品的整体质量。也会使得食品工业在市场经济中领先于其它行业发展。

2我国食品工业产品检测现状及问题

2.1供应渠道问题

我国食品加工原材料供应渠道多且混乱,给食品质量检测带来了难度。有些企业为了节约成本,在市场上采购一些低价格、劣质的原材料,或者是供应商通过内部关系取得原材料供应权,而没有通过正常的竞争手段,使得食品供应链出现混乱、复杂的现象。

2.2认识程度不够

据食品部门的统计数据,我国食品行业中有90%以上都是中小型企业,其中又以传统食品的中小型企业占多数。例如街边小食摊、小作坊、流动盒饭等传统小型企业,给食品产业的规范增加了难度,这些传统企业与大型食品加工企业并存在市场中,客观上降低了消费者对食品生产、加工程序的标准和要求,从而影响到了人们对于食品质量检测的普遍认识,产生一种忽视的心理,也使得企业的食品生产、加工降低了质量检测要求。

2.3食品质量检测问题

多数中小型食品加工企业自身质量检测人员少,整体检测设备、检测人员专业技能相对较为落后,有些食品质量检测人员甚至连国家相关标准、食品要求的检测项目都不知道,有的检测人员明明知道食品中肯定添加了违规物质,但因企业检测技术和设备的限制,无法对有害物质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导致检测结果不了了之。

3食品质量检测中的要点

(一)、宏观方面

1.加强管理,提高检测质量

食品质量检测的前提宏观条件是加强食品的安全管理,只有通过加强食品安全的管理才能从整体上改善食品卫生情况,进一步杜绝细菌的感染,若想加强管理,建议从以下几方面着手,首先,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完善的制度措施是社会发展的软实力,所以只有加强法律体系建设,才能进一步完善食品管理机构的职能。

2.从食品生产企业入手

食品企业使食品生产的摇篮,企业在生产过程中要想加强质量检测管理建设,前提是明确企业目标,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要建立食品质量阶段性的目标,这样才能对员工有一个行动上的支持,使职工从自身角度上认识到食品质量检测问题,无形中形成了合理分配和利用资源效应,同时建立食品质量目标还会刺激员工的工作热情,员工只有拥有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才能进一步加强食品质量检测工作的顺利开展实施。因此对企业而言,建立一个好的企业质量管理目标,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二)、微观方面

1.样品的采集与制备

(1)食品检测首先应抽取有代表性的检测样本,采样过程中应遵循随机抽取原则,特别注意记录好样本的批号、生产日期、数量等相关信息,并保证所采集样本数量满足质量检测要求,以便于检测、复检以及备案等一系列工作的开展。

(2)通常不同形态的食品其取样方式也是不一样的。取样工具必须满足卫生要求,对于固体样本应在不同部分取样,然后将其粉碎混合均匀,做脱水处理之后按照四分法取样,之后再次进行混合取样,从而保证样本的代表性。

2.检测设备和试剂

(1)检测设备是食品质量检测的基础,包括设备仪器的先进性、工作效率以及使用过程中操作的规范性与否等内容,都直接影响着质量检测的结果。检测仪器和设备除了定期检修之外,日常使用中也应当做好维护和保养,如自校验设备(天平)应注意在校验期限内使用,并定期对其进行自校。而对于自制蒸馏装置等气密性要求严格的设备,应注意在使用前进行气密性检测,保障设备的安全可靠性。

(2)检测过程中化学试剂的选择和用量,对于检测结果有着决定性影响。因此应注意定期检查化学试剂的存放条件和环境,观察试剂在存放过程中相关性能是否发生变化。

(3)选择正确、合理的检测方法。食品企业质检人员应在送检前充分分析样本,并且针对不同的样本成分选择不同的检测方法。检验方法中的第一法为仲裁法,对检测结果有争议的也可以选用仲裁法。实验室条件有限不能运用仪器进行检验的,可以采取化学分析的方法来进行检验。

4.检测人员的自身素质

人才是企业发展的关键,企业若想在食品质量问题上获得突破,加强检测人员的自身素质显得尤为重要;检测人员的专业技能会影响到食品质量检测的全部过程和结果的准确性,因此,检测人员除了应应熟练掌握试验设备、方法、指标、流程等各项基本能力之外,还必须具备对检测结果的分析能力,以此保证检测的顺利进行。

5.相关检测项目的检查

有些食品中的检测项目具有相关性,通过对其相关项目的检查也可以发现检测结果是否准确,如通过对蜜饯产品的色泽进行检验,可判断出其二氧化硫含量的高低,白酒中的总酯和已酸乙酯,如果已酸乙酯含量高,总酯的含量也会高。

5.结语

工业产品论文篇5

色彩运用对于工业产品设计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产品设计与色彩运用是紧密相关,不可分割的两部分,可以说色彩即产品的外部特征,在进行工业产品设计时能否实现良好的色彩运用直接关系到人们的消费欲望,色彩不仅可以对产品的外观起到装饰作用,还可以创造低成本高附加值的竞争力,因此,我们说,色彩运用对于工业产品设计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具体来说,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产生视觉冲击,树立良好的第一印象

产品外观对于产品自身而言也是不可忽视的,这也就是说色彩在产品设计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现代的工业产品设计过程中不仅要注重产品的质量,也要注重产品的外观,要进一步提高产品的审美价值。成功的工业产品需要搭配适合的色彩设计,二者相辅相成,这也是产品视觉设计中的第一要素。众所周知,性对于其他元素,色彩给人的印象是特别强烈的,冲击强烈的色彩会使人产生强烈的视觉冲击,加深人们对产品的印象。

(二)提升销售数量,提高产品竞争力

目前,工业产品已经普遍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产品设计需要不断的创新才能提高自身的竞争力,而色彩信息会对消费者的消费行为产生巨大的影响,因此,合适的色彩搭配可以激起消费者的购买欲望,成为提升产品竞争力的重要途径,这也就意味着加强工业产品设计中的色彩设计与外观设计对于产品竞争力的提升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成功的色彩设计会对产品的销售数量起到推动作用,吸引消费者前来购买。

(三)提高产品附加值,展现产品的商业价值

现如今,工业产品设计十分广泛,工业产品的光环逐渐退去,变成一件人们熟知的很普通很大众的产品,在这种情况下,就要积极思考其他因素来展现产品的商业价值,而色彩设计正是提高产品附加值,展现产品商业价值的最佳要素。色彩已经成为影响产品销售的主要因素之一,根据统计,只需要在色彩设计方面增加少量的投入,就可以帮助产品提高15%-30%的附加值,色彩设计往往作为商品价值的主要依据之一,在进行工业产品设计时是不可忽略的考虑因素,因此,工业产品设计要充分发挥色彩运用低成本高收益的优点。

二、工业产品设计中进行色彩运用需要注意的问题

色彩在工业产品设计中的运用是十分重要的但并不是盲目的,在工业产品设计过程中进行色彩运用的同时也要注意一些问题,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点:

(一)立足实际,考虑不同人群的接受心理和审美趣味

受各种条件的限制,色彩运用要从实际出发,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职业不同的人对色彩的选择通常会存在很大差异,例如幼儿园、快餐店在选择工业产品颜色时往往会选择一些明快鲜亮的颜色,而医院、博物馆在选择工业产品颜色时往往会选择一些肃穆庄严的颜色,其次,地区差异也会导致色彩选择的不同,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对颜色也有不同的爱好,所以在进行产品设计时要考虑使用者好恶,例如北方地区偏爱于一些热烈活泼的颜色,南方地区则偏爱于一些素净柔和的颜色,另外,在进行工业产设计时色彩的运用一定要考虑到消费者的年龄,符合消费者的年龄阶段特点,同时要符合消费者的接受心理和审美趣味,满足不同人群的审美要求。

(二)进行重点配色,注意产品的视认度

一件工业产品具有多个组成部分,在进行色彩运用时应该注意重点配件的配色,在主色调确定的前提下,对某个颜色进行重点配置,进而对整个产品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工业产品中的重点配色通常用于商标、厂标、运动部件等重要开关,因此,在进行产品设计时要对这些重要开关重点配置,选择更为强烈的色调使其与其余部位区分开来,可以选用与主色调相对比的调和色,考虑产品整体的视觉效果。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在工业产品的设计中,明度对比决定视认度的高低,明度差异越大,视认度越高,反之,明度差异越小,视认度越低,因此,色彩的设计将会直接影响操作的安全性和工作效率,工业产品设计中色彩的运用要充分考虑到以上两点,确保产品良好的艺术效果和操作的安全性。

(三)树立民族特色,注重产品内涵

近几年来,我国工业发展十分迅速,取得了不少成绩,但在世界工业产品设计中我国仍然处于较为落后的地位。产品设计应该融合本国的民族特色,打造自己的产品特点,而产品的特色取决于民族历史文化的沉淀和习惯。在我国,工业产品设计普遍存在“复制生产”的现象,产品设计与色彩运用往往陷入单纯的模仿状态,每个国家工业产品的特色都与他们的民族文化息息相关,我国虽然现代工业造型设计起步较晚,但发展潜力巨大,在进行产品设计的色彩运用时应该充分利用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在设计中融入中国元素和中国符号,决不能生搬硬套别人的设计经验,色彩运用要注重创新,综合中国民族艺术元素,在借鉴发达国家产品设计的思想和理念的同时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工业产品,为产品注入深厚的内涵。

三、工业产品设计中进行色彩运用的要求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工业产品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工业产品不仅要方便人们的生活,还要给人以美的享受,满足人们的情感需求,如何科学合理的进行色彩运用已经成为了工业产品设计的重点内容,作为文明发展的重要标志,色彩运用也是有技巧可言的,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首先,在进行工业产品设计时要发挥色彩的重量感、运动感、体积感等特点,合理利用颜色间的对比关系,形成强烈的视觉刺激,注意色彩之间的主次关系,突出主色调,加深消费者对于产品的印象,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另外,要以色彩为载体,清楚的传达设计者的理念,综合考虑色彩的透视、冷睚、强弱等变化,色彩是不能单独存在的,要考虑形体、位置、空间、肌理、面积等多方面的因素,只有这样才能发挥色彩的装饰性、实用性以及环境性。成功的色彩配置不仅要进行色彩创新,还要结合产品的材料、文化、造型等元素,只有这些元素达到和谐统一的状态,才会使工业产品的设计更加完美也更加人性化,丰富的色彩设计将会为工业产品增添魅力。

结语

工业产品论文篇6

关键词:生产型文论;审美生产力;阿多诺

欧美生产型文论长期以来一直被学界有意无意地忽略了,实际上,欧美文论中存在着清晰的生产型文论发展脉络,无论是古代欧洲世界对艺术的思考——将艺术视为生产、制作,还是近现代欧洲学者对艺术的思考——艺术作为生产(无论是德国古典美学家、近代古典经济学家,还是空想社会主义理论家都对文艺生产问题有过角度各异的深入思考和论述),乃至于马克思及其后学对艺术生产问题持久不息的追问都如涓涓细流、滚滚浪潮,形成了欧美生产型文论源远流长、一以贯之的传统,生产型文论范式是欧美文论中不可忽略的重要范式。

视艺术为生产这种思路显然根源于生产型社会。在生产型社会中,生产是社会生活的枢纽,制作、产出是社会的灵魂,生产型社会深刻塑造着置身其中的芸芸众生,也必然先在地规定他们的眼界、思维模式和问题意识。由此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古希腊罗马和中世纪的哲人、艺术家都把艺术视为制作技艺。在现代欧美,正如比格尔和伊格尔顿所揭示的,即使是康德、黑格尔之类重视精神超越、内在心灵、审美特质的德国古典美学家也难以逾越生产型社会的思维范式。“康德的命题中的资产阶级性恰恰在于要求审美判断的普遍有效性”①。“康德的道德法则的特征也就是商品结构的特征”②。如此说来,康德的艺术理论堪称商品社会世相的理论抽象,与现代性文化和大工业生产息息相关。

马克思及其后学对艺术生产问题的崇论闳议更为世人所熟知。欧美各国的新马克思主义理论家都曾对文化艺术生产问题发表过各自匠心独运的高论,卢卡奇、葛兰西、布莱希特、本雅明、阿尔都塞、马谢雷、戈德曼、威廉斯、伊格尔顿、詹姆逊、哈贝马斯、马克·波斯特、列斐伏尔、鲍德里亚等众多理论家的有关论述形成了视角各异、各具特色的复数化的生产型文论。①

在新马克思主义的欧美生产型文论中,西奥多·阿多诺关于文化工业和审美生产力的论述别具一格,非常值得重视。阿多诺对于大众文化和艺术审美的论述就其文化批判立场和审美主义情结而言与其他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的生产型文论并无不同,但他的理论中显示了一种与众不同的彻底、决绝的否定性精神取向,这与其他人文主义的马克思主义者迥乎不同。他对工业文明、工具理性、启蒙神话的质疑和彻底否弃、否定的辩证法的理论取向显示了超越启蒙现代性文化、工业文明的后现代眼光,显示了与传统西方马克思主义人本主义、启蒙理性大为不同的崭新理念。他对工具理性和工业生产体系的全面否定也与经典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力至上的信条、历史进步主义、启蒙理性信念明显异趣,带有明显的后马克思主义色彩。与布莱希特、本雅明充满乐观气息的美学政治化诉求和艺术生产言说不同,阿多诺对他生活时代艺术和审美的透视是悲沉而忧郁的。与法兰克福学派许多理论家秉有的德国式逻辑思辨的理论话语和线性因果的理性主义思维方式不同,出生于美因河畔的法兰克福的阿多诺从小饱受音乐熏陶,系统学习过作曲和钢琴演奏,深受勋伯格无调性的表现主义音乐影响,阿多诺的哲学思想、美学理论带有明显的无调性色彩,显现了一种走向后现代思潮的新趋势。众所周知,阿多诺的思想发展受到过多重影响,阿多诺的思想星丛中有马克思主义、美学现代主义、文化保守主义、犹太文化、解构主义等多种影响因子,黑格尔、康德、韦伯、弗洛伊德、胡塞尔、克尔凯郭尔、克拉考尔、霍克海默、列奥·洛文塔尔、瓦尔特·本雅明、布洛赫、乔治·卢卡奇都对他也产生过不容忽视的影响。这种杂交性使他对文化生产问题也有着有别于其他欧洲新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的独特体悟。阿多诺还借助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和马克思的商品交换理论,洞察到了文化工业不仅诉诸意识,而且投机性地操纵人们的无意识。有别于前此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他把无意识领域视为文化生产的关键所在。无意识领域由此成为比意识、理性更重要的文化角逐的战场。

现代性文化批判是贯穿阿多诺一生众多著述的一条红线,《启蒙辩证法》开启的对启蒙理性的深刻剖析、他对大众文化的严厉批判、对“否定辩证法”的执着倡导、对现代主义文艺的充分肯定、对文艺未来的沉郁瞻望都与此息息相关,具有内在的逻辑联系。阿多诺对大众文化和文化工业的批判正是基于其启蒙辩证法思想展开的。由此也直接导向了他一生倡导的否定的辩证法。和卢卡奇、马尔库塞等西马理论家一样,阿多诺和霍克海默合写的《启蒙的辩证法》是站在文化批判、社会反思的高度立论的,它不是简单地批判文化工业、流行艺术,而是深挖文化工业的社会、文明基础,对工业文明、工业生产体系进行严厉批判,进而对工业文明的思想基础——启蒙蜕变为神话的启蒙辩证法、“工具理性”法则进行深层次的审视和批判。

在18世纪臻于鼎盛的启蒙理性精神如韦伯所说实现了对世界的祛魅,祛除了世界的神秘性和形而上学之“魅”,人类借助理性开启了一个无神的时代,似乎人类可以借助理性控制一切事物。霍克海默和阿多诺的批判由此开启,在他们看来,启蒙理性是资产阶级时代的意识形态,理性在给世界祛魅的同时也日益走向极端,启蒙精神必然走向自身的对立面,启蒙精神不仅以工具理性控制自然,进而还从征服自然向管理社会扩展,全面掌控和奴役人类社会。这时的启蒙理性恰恰重复了它一度反对的神学和形而上学的弊病,理性已经堕落为神话。与康德、韦伯大为不同,在阿多诺看来,启蒙理性本身就有着内在的缺陷,“管理万物的精神与创造万物的神相似”,② 致力于根除神话之魅的启蒙精神和神话在根本上却是一致的。因此,阿多诺不是简单地关注理性对世界的祛魅,而是要祛除理性自身之“魅”,由此也对启蒙作为进步意识形态的历史观形成了冲击。阿多诺对大众文化和文化工业的批判正是基于这种启蒙辩证法思想展开的。阿多诺细致研究了文化工业的运行机制、结构模式,特别关注它对文化的非同一性的扼杀,对文化生态的消极影响。文化工业的出现不是偶然的,而是社会整合水平提高的结果,没有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经济的和行政的集中化,文化工业也就不可能大行其道。社会控制日趋整体化、被管理社会的形成、工具理性一统天下使得社会主导文化成为了同一性的、肯定性的文化,非同一性的、另类的文化类型日益边缘化,日趋萎缩。传统艺术的严肃性、超然性、对物欲的拒斥、造反精神、抵抗政治潜能消失殆尽。这就是阿多诺对文化工业深恶痛绝的根因所在。在阿多诺看来,文化工业的畸形性质源于启蒙现代性文化本身的畸形性质,“文化的内在矛盾在于,它许诺的人道主义建立在不人道的、压抑人的社会形态基础上。最终,当它作为文化产业而完全遵从商品生产规律时,它自身就变了样”。①文化工业的弊端从表层来说在于它弱化了大众的想象力、能动的思维和批判意识,起到了社会水泥的作用,构成了统治阶级的帮凶。从深层来说,在于它同资本主义时代的一切社会现象、文化现象有着内在的逻辑关联,文化工业在根本上是一种与商品化逻辑、现代性文化同质的肯定性文化、同一性文化,它使一切文化形式日益标准化、相似化、平面化,阻断了人文精神的复归,扼杀着艺术和审美自由伸展的天性。

阿多诺对大众文化的思考是长期一贯的,早在1938年,阿多诺就在《论音乐的偶像性和欣赏的退化》等论文中论析了大众文化问题。1941年,阿多诺在助手的协助下《论流行音乐》。该文旗帜鲜明地对流行音乐生产的标准化和伪个性化特征、流行音乐消费的被动性质、流行音乐作为社会黏合剂的意识形态属性进行了揭示。1947年,阿多诺和霍克海默合作出版了法兰克福学派大众文化批判理论的奠基之作《启蒙辩证法》。之后不久,阿多诺又出版了《现代音乐哲学》。这些著述对文化工业、流行艺术特别是其中的两个主要领域通俗音乐和大众传播媒介进行了广泛深入的剖析。《启蒙辩证法》中的《文化工业:作为欺骗群众的启蒙》一文专章详尽论析了大众文化和文化工业问题,尤其值得重视。阿多诺的大众文化批判理论直接来源于马克思关于“商品拜物教”的思想。在阿多诺看来,大众文化不是艺术品,它已经沦为文化工业,体现了商品拜物教的鲜明特点。文化工业的产品从生产到流通、消费,都严格遵循商业逻辑运行,“电影和广播不再需要作为艺术,……它们的结构都是由工厂生产出来的框架结构”②。在后期写作的《文化工业再思考》中,阿多诺曾回顾了他和霍克海默的考虑,他指出在《启蒙辩证法》的草稿中他们使用的是“大众文化”(mass culture),在正式出版该书时则使用了“文化工业”(culture industry)这个术语,原因在于他们认为大众文化与文化工业有着很大区别,流行艺术恰恰不是从大众本身产生出来的,而是商业生产者小众精心策划制作的标准化、批量化、模式化的商业产品。文化工业的显著特征是批量生产、模式化复制,这势必导致艺术生产的标准化和艺术产品的齐一化。阿多诺曾论述了这种标准化、模式化的产生原因,他认为标准化了的形式是在商业竞争中发展起来的,当某一首流行文艺形式获得巨大成功时,必然引发跟风效应,大规模经济集中化使标准化过程制度化。这类艺术商品虽然是针对消费者心理量身定做的,但意在自上而下整合它的消费者。消费者的主体性遭到了毁灭性消蚀,被客体化。消费者仅仅沦为了机器的附属物、商业经济链条上的一环。“文化工业”这个词说明了现代社会中艺术生产就像工业制品生产一样生产的是标准化、模式化的批量产品,体现的是工业生产的工具理性、技术理性原则。尽管它未必严格遵循流水作业的工业流程。

这些按配方和程序制作的标准化、模式化产品使艺术从根本上丧失了风格,失却了自由的创造精神,生机黯然。现代艺术已步入歧途,成为了商业利润和交换价值的奴隶。在大众文化盛行的时代里,不仅艺术和艺术家不断被整合进商业体制中,丧失了自律性。而且受众也被大众文化和主流意识形态操纵。大众文化和文化工业还行使着维护和捍卫现存意识形态的功能。由于整个世界都得通过文化工业这个过滤器,因此,社会中的每个人都难以逃脱文化工业产品的熏陶、操纵。在阿多诺看来,大众文化是虚假的、带欺骗性的,它提供给人们的只是一种虚伪的满足感、令人麻醉的幻象和幸福承诺。大众文化是轻松的、平面化的,它不需要受众积极自动地去思想、品味,会抑制人的主观创造力和反思能力,使大众的文化想象力日渐萎缩,消解了大众的反思精神和反抗意识。由此大众文化成为了资产阶级统治者操纵大众思想意识和深层心理的工具和手段,是巩固现实社会文化秩序的“社会水泥”。这种意识形态控制不仅靠提供标准化的煽情作品实现,还靠提供貌似批判现实、发泄愤懑的程式化情感产品实现,“与自由时代不同,工业化的文化可以像民族文化一样,对资本主义制度发泄不满,但不能从根本上威胁资本主义制度,这就是工业化文化的全部实质”①。在此,他触及了当代文化艺术深度商品化,爱恋、怀旧、绝望,甚至仇恨、反叛、革命都被作为原材料用来加工文化商品的沉重现实。令阿多诺深切忧虑的是艺术的否定性、批判性精神被严重消蚀,即使貌似激进、革命的行为,实质上却是如此暗合和适应主导性社会趋势,不过是现代社会体制为自身预设的构成了自身一部分的他者而已。

工业产品论文篇7

摘要:阿多诺的文化工业理论从科技逻辑、资本主义经济社会、反启蒙等视角展开了对资本主义文化工业的批判。依据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观,该理论有积极意义,也有来自资本主义固有的局限性。当前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文化庸俗化、商业化倾向与阿多诺时代的文化产业状态有趋同现象。因此,阿多诺的文化工业理论对当代中国的文化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文化工业;批判;文化产业;中国文化

20世纪初,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新的技术被应用在文化艺术上,使文化艺术作品可以按工业的形式,作为商品批量生产,从而催生了一种全新的“文化工业”。“文化工业”首先是由法兰克福学派著名的理论学家阿多诺提出,并终其一生将其作为研究对象,坚持对文化工业的批判。在阿多诺的理论中,文化工业是资本主义工业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而产生的,并且以新的传播技术为推动力,依据市场的需求将文化产品及服务以工业化、商业化的流程提供给消费者;文化工业在现代社会中已成为一种新型的控制手段和统治方式,对人民发挥着麻痹和欺骗的控制作用,是稳定资本主义制度的政治手段,是一种全新的文化形态和工业形式。

对照当前中国文化现状,我们不难发现,阿多诺所批判的那种以商业化、娱乐化、感官化的文化工业已经充斥于我们的生活之中。在十八大提出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大趋势下,文化工业批判思想对于我国现今反思文化产业和促进文化大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阿多诺文化工业理论及其局限性

文化工业批判理论传入中国以来,经历了推崇到全盘否定,再到扬弃的历程,伴随其沉浮起落的恰恰是中国文化工业的不断发展。那么对阿多诺的文化工业理论到底应该怎么去理解,是过时了要彻底抛弃,还是在当今依然有重要意义,依然能够运用在对中国文化大发展的审视上,这就需要我们用历史的眼光来剖析文化工业理论。

文化工业理论的产生是在20 世纪初,当时的美国已经把工业结合到文化艺术行业中,用新的技术手段推动大众对文化产品和服务的消费。

阿多诺正是这个时候随着法兰克福研究所到了美国。在美国的浓郁商业氛围中,文化工业无处不在,利用大众传播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已经在大众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阿多诺作为一个文化艺术精英主义者和保守主义者,以一个外人的眼光对美国的文化工业进行审视,进行批判。同时,作为一名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他认为资本主义国家的文化工业是由统治阶级进行控制,营造虚幻的幸福世界,使人失去思想和批判的能力,按照统治阶级的期望生活着,失去了革命的热情,所以促使他对文化工业进行了彻底的批判。

第一,对科技逻辑进行批判。阿多诺认为科技进步促使了文化工业的产生,是文化艺术被科技逻辑渗透而产生的。阿多诺的文化工业理论批判的正是科技发展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第二,对资本主义经济社会进行批判。阿多诺认为文化工业是由资本主义经济直接催生的,而科技只是催生剂。经济资本所带来的变化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趋势,不由大众的意志所决定。经济通过文化和艺术挣取利润,奴役和统治大众。

第三,对反启蒙的批判。文化工业的根本驱动力是经济资本,通过工业化模式批量生产、传播文化产品。阿多诺认为文化工业是“作为大众欺骗的启蒙”,带有强烈的反启蒙性质。

阿多诺对工业文化的批判促使人们对文化产品的价值、对人与社会的影响等方面进行深入的思考。但是,作为20世纪中的批判理论,阿多诺的工业文化相对今天来说,具有不可避免的局限性。

首先,对产生于资本主义社会的文化工业理论来说,各种不同形态的资本主义社会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笼统地对文化工业现象进行批判,不能准确地说明文化现象的社会影响。

其次,阿多诺曾尝试发掘文化工业中的批判要素,但是,阿多诺忽略了大众的主体性和批判性,而对于文化工业及文化产品的功能和力量的判断过于绝对,不应一概否定文化工业。

第三,阿多诺在对文化工业进行批判的时候,带有强烈的个人情绪。同时,他在批判理论中并没有给出合理的建议,没有提出我们应如何面对并摆脱文化工业。

二、当代中国文化工业的发展及现状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割裂的世界逐渐整合成了一个整体。经济文化的全球化使文化工业从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转移到了发展中国家。我国建国后一直将文化视为意识形态领域,通过严格的控制,使之发挥为人民服务的公共事业的作用。和传播党的政策方针的政治功能。自改革开放之后,文化领域、经济领域纷纷冲破枷锁,谋求全新的发展。经济政策的放宽,私营业主的出现,促进了文化工业的兴起。在国外思潮和经济形式的冲击下,文化工业的一整套模式被移植到了国内经济和文化发展中来。

人的需求不外乎物质与精神,文化就是满足人的精神需求。所以,面对日益增长的人民群众的文化精神需求,文化的大众化理应成为主流。实现文化大众化最好的形式其实就是文化工业,借助工业的大批量规模生产和高科技的实现,文化工业能够最大程度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为了区分阿多诺贬义批判的文化工业,我们用文化产业来代替了文化工业的概念。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文化产业的兴起从最开始满足了被压抑了许久的人民群众的文化需要,到现在越来越多的商业性质,反而使其最大程度地向阿多诺的文化工业靠拢。电影、电视、报纸杂志、广告,所有生活中赖以获得文化需求的媒介都充斥着商业符号、标准化模式等。

很大程度上,如今的文化产业又回到了阿多诺那个时代的文化工业上去。更加可怕的是,大多文化产业产品已经不是满足人的文化需要了。失去了其本身的使用价值,表现出来的仅仅是满足人的欲望。比如,现在很多的电影在结尾都留有悬念,吸引观众等待续集的出现。其实无论电影的首部还是续集,大多数都是好莱坞文化工业模式下的产物,仅仅是为了勾起观众想知道故事如何发生和对未知好奇的欲望,从而成功地赚取票房,促进周边产业的销售。很多大制作的电影,用一个简单脆弱的虚构的故事情节为主线,却辅以大量的高科技感官效果,多数人花钱去看的仅仅是效果而已。同时,大量的无意义、被商品符号占据的电视剧充斥在大众的荧幕上,模式套路高度统一,看这种电视剧味同嚼蜡。但大多观众乐此不疲,有的看明星,有的看剧情,有的只是为了消磨时间。同样,各种歌唱类节目、选秀节目、明星真人秀节目等等,都充斥着低俗、商业和标准化。虽然不能否认依靠先进的科技,文化中心已经不再单一,多元的文化中心也已形成,但是无法与主流的大众文化产业相抗衡,同样存有文化工业影响的阴影。

现今中国的文化产业发展逐渐向资本主义社会的文化工业趋同,文化产业的发展并没有带来文化的繁荣和发展。究其原因,个人认为有如下几条:

一是社会的不协调发展。市场经济在中国的发展时间里程短,成就显著。但从另一面看,在市场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社会治理、文化发展、公民教育等问题的发展不平衡。一切向钱看、消费为主、经济逻辑为主等观念蔓延在整个社会中。所以,文化产业被经济所绑架,仅仅表现出了工业的性质,却丧失了文化的实质。

二是文化审查制度的不完善。改革开放之前,文化领域一直被视为意识形态被国家严格管控。尽管改革开放之后,文化开始大繁荣大发展,文化的多样化,在工业模式下的爆发发展已经超出文化审查制度的预期。对文化种类、形式、内涵等没有做到有效的归类及限制。思想反省、政治批判的文化作品由于审查制度的政治特性,并没有完全放开;但是对于低俗的文化作品并没有制度性、规范性的审查约束,基本通过通知性的禁令进行治理,这就造成了阿多诺文化工业式的文化产品大行其道,在某种意义上促使了文化产业向文化工业转变。

三是文化批判思想和批判氛围的缺失。国内缺少文化领域系统的批判理论。目前,国内文化产业的发展已经不能机械简单地套用阿多诺的文化工业批判理论,迫切需要构建符合中国文化发展需要的文化批判理论。同时,在文化产业发展中,中国社会学者的话语权太少,越来越多的人在迎合中国文化发展向文化工业蜕变。简单的行政管理禁令及文件已不足以抵抗文化工业的拓展。

三、在对文化工业批判与再批判中促进中国文化发展

目前我国的文化发展主要依托文化产业的发展。对于国内文化产业的现状,综上已有论述,在大众主流范围内,已经趋同于阿多诺所批判的文化工业。所以要促进中国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在目前国内没有原生的文化批判理论的基础上,应该从对文化工业批判和再批判中来正确解读促进中国文化的发展。

1.正确认识文化工业批判理论的局限性,保持对文化工业批判的再批判,促进文化产业健康发展

在社会与科技发展到现今的这个高度,完全按照阿多诺的理论全盘否定文化工业形式,已完全没有意义。文化与科技与工业的结合是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的,文化产业的发展对文化的繁荣有积极的促进作用。电影、广告已经呈现出其艺术性质,也具有批判和公益意义,有时甚至可以揭示和反映深刻的生命、社会和历史内涵。我们抛弃阿多诺个人情绪化的成分,认真区分国内外地域特征,科学合理地进行文化交流,引导大众的自我判断和思考。

2.运用文化工业批判理论审视中国文化产业发展

在中国文化产业发展进程中,我们应该坚持运用文化工业批判理论中的深刻批判思想来审视文化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应该避免中国文化产业与资本主义文化工业趋同,防止文化产业出现庸俗化、同一化,防止文化产业遮蔽大众主体性,防止文化产业对艺术及人文精神的冲击。这种批判思想应该深入到文化部门中,深入到经济主体中,深入到人民群众中,让整个社会都习惯用批判的眼光去看大众文化,保证文化产业的正确发展。

3.构建符合中国实际的文化产业批判理论

我们借鉴阿多诺的文化工业批判理论来审视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并不能完美地解决文化产业中存在的问题,因为文化工业批判理论毕竟源于西方。我们更需要伴随我国文化产业兴盛而发展起来的本土的文化产业批判理论,用以来促进精英文化、大众文化和主导文化在文化产业中的合适位置,用它来传承我国传统文化在文化产业中的繁荣,用它保留世俗文化中的人文精神;用它来引导公众理性看待文化产业的产品和服务。

参考文献

[1]凌海衡.阿多诺的文化工业批判思想[J].外国文学评论,2003(2).

[2]李玉杰.论法兰克福学派的文化工业理论及其当代价值[J].前沿,2010(8).

[3]陆扬.文化工业批判的再批判[J].社会科学,2011(2).

工业产品论文篇8

【正文】

[中图分类号]A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6285(2000)12-0013-03

正确认识第三产业,是我国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中的一个重要问题。近几年来,我国学术界对第三产业是否创造价值曾进行过广泛讨论。这对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无疑具有积极的意义。当前,第三产业创造价值的观点似乎已成定论,其实不然。其中有的同志根据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总体工人的论述,得出了第三产业创造价值的结论,我认为这是不妥的,因“总体工人论”并不能说明整个第三产业都创造价值。本文想就“总体工人论”与第三产业创造价值的关系作几点分析。

有的同志断言,马克思关于总体工人的论述,“正是第三产业的价值创造的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的理论根据。”这种把第三产业的劳动者完全纳入总体工人范围从而论证其创造价值的观点,是对马克思总体工人论的曲解。

关于总体工人,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第四篇第十二、十三章中阐述相对剩余价值理论时曾几次作过分析,而第五篇第十四章只是对第四篇的小结。总体工人是相对个体生产者提出的一个概念,分析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说明,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剥削范围扩大了,剥削程度提高了,从而使雇佣工人更加隶属于资本(这同整个相对剩余价值理论的分析是一致的);同时也说明个体生产者转化为总体工人,总体工人中的直接生产者、科技人员和管理人员共同生产商品,共同创造价值,这是社会化商品生产发展的一般规律。

在简单协作中,个体工人正在向总体工人转化,产品成为许多人协同劳动的结果,而资本的确占有了由此产生的新的社会生产力,捞到了不少的好处。通过对工场手工业的考察,马克思指出:“工场手工业把工人变成了畸形物,”“成为某种局部劳动的自动工具。”“在工场手工业中总体工人从而资本在社会生产力上的富有,是以工人在个人生产力上的贫乏为条件的。”也就是说,工场手工业由于企业内部专业化分工而使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是以工人终身成为局部工人畸形发展,从而大大压抑工人全面发展的积极性为代价的。显然,马克思在这里所指的总体工人,就是手工业工场内部局部工人的总和,它没有超出一个企业的范围。

在工场手工业中,虽然局部工人畸形发展,但作为总体工人一部分的局部工人,还有一定专门技术特长,熟练劳动力还不容易被排挤。然而在机器大工业中,机器代替了许多局部工人的局部劳动过程和熟练技术,把工人则变成了局部“机器”。因此,总体工人即结合工人的构成也发生了根本的变革。同工场手工业时期相反,现在,只要可行,分工的计划总是把基点放在使用妇女劳动,各种年龄的儿童劳动和非熟练工人劳动上,总之,就是放在使用英国人所谓“廉价劳动”上。这一情况不仅适应于使用机器或者不使用机器的一切大规模结合的生产,而且也适应于在工人的私人住宅或者在小工场中进行生产的所谓家庭工业。资本除了把工厂工人、手工工场工人和手工业工人大规模地集中在一起,并直接指挥他们,它还通过许多无形的线调动着另一支散居在大城市和农村的家庭工人大军。”而且,“现代工场手工业中对廉价劳动力和成熟劳动力的剥削,比在真正的工场中还要,……在所谓的家庭劳动中,又比在工场手工业中更加。”在这里,马克思对总体工人的分析又深刻了一层。第一,总体工人是指不同性别、年龄和技术水平的生产工人的总和;第二,总体工人既包括机器大工业工厂的工人,也包括配合大工业加工零部件的手工工场工人、手工业工人以及家庭工场的工人;第三,从总体工人看,资本在机器大工业条件下的剥削范围更大,剥削程度更高。这样,就有力地驳斥了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的发展会给工人阶级带来幸福的资产阶级理论,证明机器的资本主义应用会给工人阶级带来灾难。从这里我们还可以看出,由于社会分工协作和机器大工业的迅速发展,总体工人的范围已经超出了本企业,进一步扩展到与大工业企业密切相关的其它中小企业和家庭生产者,这是机器大工业本身发展的客观要求。机器大工业不仅使那些厂外直接生产工人纳入总体工人,而且使一大批不直接参加生产的科技要员和管理工员加入总体工人队伍。这是由于,大工业的发展不仅为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客观物质基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且也为科技成果的大力推广应用开辟了广阔的场所,科学越来越多地渗透到了生产力当中去。马克思指出:“大工业则把科学作为独立的生产能力与劳动分离开来,并迫使它为资本服务。”“大工业把巨大的自然力和自然科学并入生产过程,必然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这一点是一目了然的。”所以,从事科学技术工作的劳动者必然成为总体工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同直接的生产工人一样也创造价值。无论他们是在企业内部,还是在企业外部已经成为独立的科技部门,其实质都不会改变。不过在后一种情况下,他们实际上既是间接生产者,成为总体工人的一个器官,同时又成为独立的技术商品的直接生产者,因而同样创造价值。与此同时,机器大工业是社会化大生产,客观上需要管理。因为“一切规模较大的直接社会劳动或共同劳动,都或多或少地需要指挥,以协调个人的活动,……一个单独的提琴手是自己指挥自己,一个乐队就需要一个乐队指挥。”因此,被资本所雇佣的管理者也是非常重要的,因而也成为总体工人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总体工人中包括科技人员和管理人员这一点,马克思曾讲的十分明白,他说:制造社会产品的总体工人中,“有的人做管理工作者、工程师、工艺师等等工作,有的人做监督者的工作,有的人做直接手工劳动者的工作或做十分简单的粗工,于是劳动能力愈来愈多的职能被列在生产劳动的直接概念之下,这种能力的承担者也被列在生产劳动概念之下。”

由上可见,马克思讲的总体工人,无论是直接生产者还是科技工员和管理人员,都是指参与社会化商品生产的雇佣劳动者,并没有超出这个范围。正是基于这种分析,才在第五篇第十四章分析生产劳动时对总体工人作了如下小结:“产品从个体生产者的直接产品转化为社会产品,转化为总体工人即结合劳动工员的共同产品。总体工人的各个成员直接地或较间接地作用于劳动对象。因此,随着劳动过程本身的协作性质的发展,生产劳动和它的承担者即生产工人的概念也就必然扩大了。为了从事生产劳动,现在肯定要亲自动手,只要成为总体工人的一个器官,完成它所属的某一种职能就够了。上面从物质生产性质本身中得出的关于生产劳动的最初定义,对于作为整体来看待的总体工人始终是正确的。但是,对于总体工人中的每一单个成员来说,就不再适应了。”怎样理解马克思这段论述呢?如果把它和上述关于总体工人的分析联系起来,我们就不难看出:第一,总体工人是商品生产社会化发展的必然产物,由此使一般性的生产劳动和生产工人概念必然扩大,这就为分析资本主义生产劳动和生产工人的特殊性打下了理论基础;第二,总体工人包括直接参加生产的工人和间接参加生产的科技人员和管理人员,他们共同生产商品,创造价值;第三,单个工人如果离开总体工人,就无法生存,因此,雇佣工人更加隶属于资本。但资本对总体工人的剥削加深了。这就是机器大工业的资本主义发展和社会化商品生产作为资本生产力表现的必然结果。版权所有

从上述马克思的整个分析来看,总体工人是指直接从事社会化商品生产的生产工人和间接参与社会化商品生产的科技人员和管理人员,它并不包括其它领域的职工。马克思根据社会化商品生产一般规律得出的这个结论无疑是正确的,对于指导我们当前的理论探讨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有着重要意义。

马克思在十九世纪中期对总体工人的分析,难免受到当时历史条件的局限。一百多年来,世界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而马克思未曾设想的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也有较快的发展,出现了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然而,马克思这一理论的基本点并未过时,无论社会化生产程度如何提高,总体工人三个部分的比重如何变化,第三产业如何发展,但只有生产商品的抽象劳动才会创造价值,总体工人始终和社会化商品生产相联系,它并没有也不可能超出这个范围而扩大到其它领域以至于整个第三产业。事实情况也正是如此。在现代以自动化生产为基础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中,主要从事体力劳动的直接生产工人的比重大大减少,而主要从事脑力劳动的科技人员管理人员的比重大大提高,同时,不仅需要企业内部的直接生产工人和管理人员、科技人员,而且需要大量的协作厂家和某些专门机构的直接生产工人和管理人员、科技人员,所有这些人都是从事商品生产的生产工人,他们分别成为总体工人的组成部分,执行不同职能,共同生产商品和创造价值。例如,所谓现代资本主义的“无人工厂”中并非无人,无论自动化程度有多高,机器人的作用有多大,自动化设备和机器人本身既不会生产商品,也不会创造价值。“无人工厂”里不仅有一定数量的工人操纵机器人等自动化设备,而且有更多的人从事机器人和自动化设备的设计、研制、安装、维修、调节、控制和对生产的监督管理等等。总体工人范围的确扩大了,但它的扩大不可能离开自动化、社会化的商品生产,其实,在现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中,虽然第三产业无所不包,但也并没有把第三产业中的职工都看作总体工人,或说他们都创造价值。例如说,总统、警察、教师、演员等都是总体工人,都在创造价值,显然是不符合客观实际的。那末,在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条件下,总体工人是否已经扩大到整个第三产业呢?也没有。因为在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中,除了从事商品生产的总体工人外,客观上存在着大量从事商品的交换、分配和生活消费以及其它为发展商品经济服务而属于第三产业的广大职工。只有前者创造价值,而后者一般地说不属于总体工人,也不创造价值。总体工人是就商品生产而言的,它并不等于全体职工、全体人员等等,比如,专门从事商品流通的商业职工(商业运输、包装、保管、储藏等生产过程在流通领域里继续劳动的除外)、专门从事货币流通及证券交易的银行职工和证券交易所职工、社会科技工作者、教育、文化艺术、体育部门的工作者等,尽管把他们都可看作第三产业的劳动者,但却不可能都纳入总体工人范围。在我国,知识分子已经成为工人阶级的一部分,这是就其政治地位和阶级属性而言的,决不是说所有知识分子都是生产工人,都创造价值,至于把国家党政机关,不从事生产和经营的军队、警察等看作第三产业,这本身就是欠妥当的,对于他们来说,根本就不存在是否是总体工人的问题。在第三产业中,的确有不少部门、行业、企业或其中某些劳动是创造价值的,然而这并非因为它们被纳入总体工人才创造价值,而是因为它们本身就是作为商品生产者的总体工人的一部分。所以,这里的关键问题在于如何理解现代商品生产这个概念,如果把它仅仅限于传统的物质商品生产范围当然是不正确的。在现代商品经济中,商品生产概念的外延扩大了,不能作过于狭隘的理解。比如除了最基本的物质商品生产外,还有大量的非物质商品生产,主要指交通运输业的生产(它生产的结果是客货场所的变动)和服务商品的生产(即理发、洗澡、照相、旅馆和医疗等行业通过劳务活动,为人民生活消费提供各种服务);兼有生活和服务二重性质的邮电、饮食、修理、城市公共交通等行业的商品生产;技术商品的生产(这是由于科技成果商品化的结果)。总之,现代化商品生产不是单一化的,而是综合多样化和相互交叉的。只要我们把握住这个关键,就比较容易理解第三产业中的不少劳动创造价值的,进而探讨这些不同形式的商品其价值量决定的特点。

然而,如果我们不做具体分析,人为地把第三产业统统纳入总体工人范围,而笼统地论证其创造价值,这不仅会造成许多理论上的混乱和矛盾,而且对于指导实践也是非常有害的。从理论上讲,它不仅把劳动价值论从生产领域转移到了几乎一切领域,把商品生产和产业混为一谈,似乎任何劳动都创造价值,从而使其逐渐脱离商品生产而失去科学性,而且混淆了生产力与上层建筑的严格区别,违背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还抹煞了工商、农商矛盾,降低了国民收入再分配的意义等等。从实践上看,它也为当前市场上的第三产业乱涨价、乱收费提供了理论依据,使人们认为只要从事第三产业,就都会创造价值,由此形成全民经商热潮。企图都靠流通领域来发财致富。教育部门片面追求创收捞钱,少招计划内学生,多招委托培养和自费走读生,严重影响教育质量的提高和教育事业的发展。文化艺术部门脱离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服务、为广大劳动群众服务的方向,追求金钱,劣质作品市场泛滥,门票价格成倍上涨,给人们的精神世界带来严重损害。诸如此类,枚不胜举。当然,第三产业创造价值论就目前看,在客观上对于推动第三产业的发展也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作为科学探讨,不应含混不清,追求形式,而应该实事求是地揭示其本来面目,作出具体科学的分析。由上可见,第三产业并非都创造价值,马克思的总体工人论也并不能说明第三产业都创造价值,把第三产业统统纳入总体工人从而论证其创造价值是缺乏科学根据和实践基础的。

第三产业是否创造价值本身是一个不科学的、含混不清的概念,统统把以产业或部门来划分是否创造价值很不准确,这种方法是不可取的。要从创造价值的角度去认识第三产业,就不能一概而论,必须进行具体分析。要充分认识第三产业中不同部门、不同行业、不同企事业单位的特点;把第三产业中从事商品生产、创造价值的劳动和其他方面的活动、不创造价值的劳动严格区别开来;把第三产业的收入与其本身创造的价值严格区别开来。这样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一概肯定或否定第三产业创造价值的观点都是错误的。

[收稿日期]2000-06-20

【参考文献】

[1]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工业产品论文篇9

关键词:产品内分工;产业升级;规模经济;产业集群

中图分类号:F11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731(2011)05-0071-06

分工与专业化的发展是近代经济史的主要特征,是推动现代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分工在经历了产业间分工、产业内分工、产品间分工后,逐渐进入到了产品生产的不同阶段或工序在不同国家、不同地区进行,形成以工序、环节为对象的产品内分工(Intra-product Specialization)阶段。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中国对外贸易特别是加工贸易尤其快速和活跃的增长则证明了不论主动或被动,我国已经参与到产品内分工的进程当中,基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分工程度正在迅速加深,对分工双方产生多方面的效应。而产品内分工理论在国内的研究刚刚开始,对于很多具体问题的研究欠缺,从理论角度来讲对国内外产品内分工理论进行文献的梳理和述评是有意义的,从现实来讲可为产业政策制定提供启示。

一、国外产品内分工研究述评

(一)国外产品内分工效应的研究现状

第一,关于产品内分工促进产业升级的研究。工业的发展提供了产品在内部进行分工生产的条件,Ardnt(1997)指出发展中国家可以通过参与劳动密集类型的生产环节和阶段而实现工业化的目标,对于产业升级有重大的意义。Hummels,Ishii&Yi(2001)直接提出产品内分工为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工业化进程中的产业结构升级提供了新的路径。Grossman&Esteban(2006)对兴起的“工序贸易”(tasks trade)进行了基本描述,对其产生的经济效应进行了分析和评述。他们认为在信息时代运输成本和通信成本大幅度下降,工序贸易和最终产品贸易共同成为了当代贸易的主要形式。通过工序贸易这种新的贸易形态,产品生产可以在成本更低的区域进行。一个产品工序如果是在不同地区完成,那么作为这道工序的特定要素的生产率将提高,也会促进技术进步。产品内分工通过带动东道国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进而实现就业率和工资的提高。Feenstra(1996)的连续模型作为产品内分工效应的经典模型,经常被国内外学者参考。这个模型分析了国际分工对参加方的产业升级效应和技术进步的带动作用。

第二,外商直接投资(FDI)技术扩散的效应研究。FDI是一种国际资本的流动行为,是跨国公司为主体的国际分工形式。小岛清(1978)的边际产业理论直接地解释了FDI对于分工双方技术水平的影响:对于东道国来说,投资国FDI一般从比较优势小的边际产业开始依次进行,由于这些技术与东道国的技术水平较为接近,东道国容易学习接受,进而激发东道国的潜在能力;对于投资国来说通过把一定的生产环节放到了成本更低的国家或地区,可以节省精力致力于高端技术的研发和高增值的环节。更新的研究表明外包活动,尤其是偏重于用户和生产商互动关系的外包活动对于技术革新,特别是产品创新的正相关作用较大,外包活动如果是跨越国境的并且依然在组织内部,那么该活动则有着明显的创新趋势。

第三,产品内分工的产业集群效应研究。产品内分工深化形成的规模经济推动了产业的集聚和产业集群的诞生,企业为了获取外部规模经济,也就是协同创新的环境,共享辅工作的服务和专业化劳动力市场和方便顾客等,会引起地理上的产业集聚。Krllgman(1991)对产业集群给予了高度的关注,应用不完全竞争经济学、递增收益、路径依赖和累积因果关系等解释产业的空间集聚现象。当企业和劳动力聚集在一起以获得更高的要素回报时,本地化的规模报酬递增为产业集群的形成提供了基础。藤田昌久(2004)深入研究集聚现象,指出集群的优势在于它促进了紧密的经济人之间的信息传播,而且较低的交通费用等非市场交流费用也促进了企业选择集聚在同一地方。当运输成本降低促进产品内分工,现代部门和创新部门都会集中到同一个区域去,而其他区域则专业化生产传统部门的产品。现代部门中企业的数量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上升,产业集聚和分工互相促进。

(二)产品内分工影响因素的研究

第一,比较优势与规模经济因素是产品内分工的直接动因。比较优势推动了产品内分工的发展,传统国际贸易理论的基石就是比较优势。斯密和李嘉图这两大古典经济学派的代表人物就是以绝对比较优势和相对比较优势为理论核心进行了一系列经典的分析,并得出结论:如果一个国家所有的劳动产品成本都比另外一个国家高,但是只要这些产品的劳动成本于贸易伙伴来说是不同的,那么就能通过专业化生产成本相对低的产品在贸易中获得利益。从国际贸易的角度来分析,产生产品内贸易的原因与最终产品贸易并没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引起最终产品贸易的根本性原因同样也是引起产品内贸易的根本性原因,用现有的成熟国际贸易理论是可以解释产品内贸易产生原因的(Krugman,1990)。同样持这种观点的还有Jones&Kierzkowski(2001),Grossman&Helpman(2005),Bhag-wati&Dehejia(1994)用“万花筒式比较优势”(Ka-leidoscope Comparative Advantage)来说明比较优势对产品内国际分工的影响。Deardorff(2001)在扩展的李嘉图框架下和扩展的H-O框架下分别分析了产品内分工与产品内贸易,认为对于一个开放的贸易小国来说,中间投入品的市场价格才是决定生产和贸易的主要条件,若价格较低,该国就会将这个中间投入品转移到外国进行生产;若价格比较高,本国就进行专业化生产。他们还提出一个重要的观点,即参与产品内分工可能使该国在原来没有比较优势的产品生产上也能获得比较优势,这为发展中国家参与产品内分工与贸易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支持。Ishii&Kei-Mu Yi(2001)等在新贸易理论的框架下,指出比较优势和规模经济都是产品内分工的主要动因,但比较优势是最基本因素,它通常决定了国家之间的生产分工与贸易的模式,而规模经济则强化了分工模式。

第二,制度、关税政策等是产品内分工的宏观环境。制度因素通常被纳入到影响外包活动的外部因素当中去,除了经济因素,如行政规定、社会规则、文化特征和风俗习惯等制度因素都会影响产品内分工。产品内国际分工是早期一国出于避税考虑进行的分工行为:Dixit&Grossman(1982)将两阶段生产模型从阶段生产模型(Staged Production Model)扩展为多阶段生产模型(Multi-stage Production)分析关税等政策变动对产品内国际分工的影响。

第三,跨国公司是产品内分工的推进主体。Gereffi(1994)认为在全球商品链两端的买、卖双方都可以推动分工的进行:跨国公司作为世界范围内垂直一体化的主导者,从价值链条的一端进行产品内国际分工;或由采购者(一般由劳动密集的大型零售商充当)从价值链条的另外一端进行产品内国际分工。Feenstra&Hanson(2004)运用产权模型分析了在发展中国家,当加工企业签订不完全契约的加工贸易合同时,并在发达国家跨国公司拥有加工企业的产权而加工企业管理者控制中间投入品购置权的情况下,所得收益要比两权都由一方控制时大,通过对中国的实证研究表明进料加工贸易已成为跨国公司偏好的产品内分工形式。

(三)对国外产品内分工研究文献的评价

第一,产品内分工理论不断趋于现实。对于产品内分工的研究就是不断放松经济学假设条件,令理论一步步逼近现实。基于不断扬弃与革新的精神,采用新思想和新方法,让产品内分工理论不断得到补充和完善,从而也丰富了国际分工理论、国际贸易理论的知识体系,使产品内分工这一活泼的经济实践现象得以更贴切合理的阐释。Grossman&Helpman(2004)将新制度经济学中的制度分析和不完全契约理论引入产品内国际分工理论,形成了全球生产组织理论范式;在经济学与管理学交叉领域,研究人员对价值链进行了分析研究(Porter,1985),对产业聚集区形成机制和形态的研究(Schmit,1995),对模块化生产网络(Modular production networks)问题的研究(Sturgeon,2002),都从不同侧面对产品内分工现象进行了剖析。

第二,产品内分工的实证研究开始活跃。纵观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走向,从传统国际贸易理论到新国际贸易理论,再到引入了交易成本、交易效率的制度经济学分析工具,逻辑起点从比较优势、要素禀赋、完全竞争市场演进到规模报酬递增、不完全竞争市场和交易费用的提出;考察对象从宏观国家层面(投资国、东道国)、产业集群和区域(产业集聚)深入到分工的主体跨国公司。以上的研究其方法起初都是以理论推导为主,缺乏实证的基础,Hummels,Ishii&Yi(2001)针对这一问题对于分工的测度进行研究,最终对20个OECD国家和4个新兴市场的投入产出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是进行产品内分工实证分析的先驱和引路人。

第三,现有产品内分工理论还不够成熟。在信息时代和全球网络生产时代,交易方式改变和交易效率提高的情况之下,现有的分析框架并不成熟:一是产品内分工并未形成经典的、成熟的分析范式,也并未得到学术界的广泛认可,如针对产品内分工,就有学者提出异议(魏后凯,2007)。二是国外更多是从发达国家的角度和立场进行研究,对于发展中东道国通过分工实现后发、经济增长的目标是否达成,以及东道地区在分工中遇到的“路径依赖”和“低端锁定”问题研究较少。三是对于产品内分工直接相关的产业集聚和影响因素的研究不够深刻,对产品内分工效应的传导机制、产品内分工影响因素实证研究较少。

二、国内产品内分工研究述评

(一)产品内分工和产业升级的研究

我国在国际分工中处于较低端的位置,要提高产品内分工的地位,从价值链低端向上攀升,通过技术扩散和研发学习切入核心技术领域,提高核心竞争力,打造自主品牌,促进我国产业升级。

第一,产品内分工与国家产业升级研究。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中国政府应通过政策措施降低种种交易费用,提高交易效率,使更多企业融入全球生产网络,从全球分工体系中不断实现角色地位提升与产业升级。从跨国公司行为的角度对于产品内分工与产业升级关系进行的研究包括:我国在产品内分工中大多数环节处于劳动密集型,按照动态比较优势原理,通过提高产品内分工的工序地位促进我国产业升级。国际外包对发展中国家产业升级有重大影响,发展中国家通过承接国际外包可以发挥比较优势,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产业技术水平的提升,更好地实现对产业升级的促进作用。

第二,产品内分工与地区产业升级研究。杨继军,张如庆和张二震(2008)考察了承接国际服务外包对于长三角产业结构升级的现实意义。针对上海外向型经济中低端制造业密集的特征,上海产业发展应有自己的路径和对策。大珠江三角洲的产业升级观点是调整和完善地区的生产体系,提高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内生发展能力。针对中部地区相对封闭的现状,要弱化招商引资的“资金补充功能”,着力构建自身的要素集聚能力,提升要素结构水平,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第三,不同行业的产品内分工与产业升级的研究。制造业产品内分工与产业升级的研究包括:发展中国家按照比较优势发展劳动密集型行业与重视产业升级发展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这两种貌似冲突的升级路径不矛盾,通过从事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中的劳动密集型生产环节便可实现。通过垂直专业化的计算方法来对我国制造业的产品内分工现象进行分析,也得出类似的结论。通过对中国零部件贸易的深入分析,认为中国的制造业升级必须从提升零部件尤其是核心零部件技术开始。服务业产品内分工与产业升级研究包括:我国参与分工的行业从原来的纯制造业转向生产型服务业、生产企业的服务性内容。我国学者研究也从制造业延伸到服务业:卢锋(2007)偏重于对服务业外包产生根源进行深入探讨,有关研究还包括运用超面板数据进行回归分析的实证方法来证明其对行业效率的作用。总之,制造业外包为主向现代制造业和承接服务业外包并举的转变正在进行。

(二)产品内分工与产业集群的研究

产品内分工与产业集群是相互影响的。许多研究从探讨规模经济与产品内分工的相互促进作用到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壮大,追求规模经济导致企业集聚和产业集群的出现,而集群又反过来促进整个区域的分工深化。在集群内部,市场的规模经济和技术扩散便利能节省交易成本。产业集群的形成是专业化分工的一种空间表现形式。由于分工的深化企业得以发展,而企业为了报酬递增并且减少交易成本,就倾向于向一个地区或中心集聚,因此形成了产业集群。相应的,由于产业集群具有规模效应、成本降低和创新协作的优点,企业可以通过垂直专业化分工和横向经济合作进一步提高交易效率,降低交易费用,反过来促进了分工发展。还有研究则反思了地方工业园区建设实则变成了工业堆积,并未达到最初打造产业集群的目的的问题。

(三)产品内分工影响因素的研究

产品内分工的影响因素很多,其中比较优势和规模经济是直接动因,东道国的宏观环境和交通、运输条件也会影响分工行为。

第一,比较优势与规模经济是产品内分工的直接推动因素。在理论与实证分析的基础上得出低成本劳动力的比较优势是我国制造业参与产品内分工的基础;在网络经济条件下产品内分工的根源是

比较优势和产品制造工序的可分性。林毅夫(2007)针对比较优势战略的研究相当深入详实,对生产区段国际分工现象提出观察和评论,认为中国必须按优先发挥比较优势的战略进行产业布局,实现产业的全面发展。随着经济的发展,市场结构从完全竞争变为不完全竞争,甚至是垄断、寡头垄断的局面,规模报酬递增的时候,规模经济又成为了推动国际分工的另一大因素。规模经济又一般分为内部规模经济和外部规模经济,二者都对产品内分工产生影响。

第二,交通运输便捷和交易成本降低是产品内分工的外部因素和前提条件。一是交通工具越来越发达,产品内分工中间制成品的跨国运输成本急剧下降;二是信息交换的成本下降,通讯技术进步和网络的高度覆盖使传递成本锐减,协调和监督异地生产成为可能。三是网络银行的发展和银行转账的便利降低了交易风险和交易成本(孙文远、魏昊,2007)。技术扩散及学习效应会进一步降低交易成本:通过中国1980-2005年时间序列数据分析,证明产品内分工网络内部存在技术扩散效应。承接来自产品内分工网络的技术扩散,正日渐成为发展中国家企业提高自身技术水平的一条重要途径。

第三,东道国的宏观环境和交通、运输条件也会影响跨国公司的分工行为。国内以东道国的角度探讨其在外包中角色以及对外包影响研究较少,集中在接包方所在国的环境评价体系研究,在宏观经济环境、工业经济环境和对外经济政策环境层面分析了中国吸引跨国外包的环境及政策影响。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安排生产环节和区段,创造全新的产业链。通过外商直接投资,产品就地销售和原材料全球采购系统、甚至是研发机构的异地设立和开发活动以及资本市场异地运作,推动产品内分工。

(四)深化产品内分工促进产业升级对策的研究

第一,关于企业微观层面的对策建议研究。主要包括针对提高“加工制造环节的增值能力”问题,要积极参与国际分工与竞争,提高核心零部件的本土化生产水平,由下游生产商向上游生产商推进,适时向产业链条的研发设计、品牌营销环节渗透,从而逐步提升在分工中的地位。

第二,关于产业中观层面的对策建议研究。中观层面提出对策的学者也较多,其中以产业集群打造为主要趋向。我国企业参与产品内分工时必须优先发展产业集群,重视企业自主品牌的创建。并且我国产业集群发展的任务是孵育创新性的集群,而不是继续打造单纯追逐低成本的集群。这与林毅夫(2007)分析关于“羊群现象”和“潮涌现象”的结论基本一致,类似的研究还有关于地方工业园堆积问题的反思。

第三,关于国家宏观层面的对策建议研究。国家要不断鼓励技术进步,降低交通,通讯等方面的有形成本;不断进行制度创新,放松行政管制等,降低无形成本。

(五)对国内产品内分工研究文献的评价

我国学者在西方学者产品内分工理论的最新研究成果基础上,结合我国产品内分工的具体实践,从产品内分工和产业升级的关系、产品内分工影响因素的现状、产品内分工与产业集群的关系、深化产品内分工促进产业升级对策等方面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研究。取得的成就有:

第一,借鉴新的理论视角进行研究。从理论视角的变迁来说,国内学者从制度经济学视角、新兴古典经济学对产品内分工进行了研究。盛洪(1991)引入分工决定机制、运用分工与交易成本关系的制度经济学视角对于研究产品内分工非常有意义。新兴古典经济学分工与专业化的理论视角对于全球生产网络的出现与日益盛行提供了理论解释。

第二,不断采用新的工具方法进行理论和实证研究。从研究方法上来说,国内学者更加注重运用较新的工具试图分析解决在中国遇到的具体问题。比如运用博弈论来分析分工双方的博弈,卢福财和波(2008)从分工主体企业的微观角度设计了一个博弈模型,专门对中国企业是否采取“突破低端锁定”的行为来进行分析,认为跨国公司的利益在长期受到威胁后再获取核心技术就不可能。

虽然国内学者研究产品内分工这一较新的经济现象取得一定成就,但仍有欠缺之处:

第一,产品内分工理论框架还不成熟。总的来讲产品内分工的理论框架比较松散,没有形成成熟的分析范式。

工业产品论文篇10

     论文内容摘要:法兰克福学派最早提出了“文化工业”理论,对资本主义的文化模式进行了深刻的分析和批判。文化工业是 现代 社会重要的文化现象,在现时代更呈现出一种全球化的趋势。新的文化 发展 状况要求我们对“文化工业”理论重新进行价值评判。

    对于文化工业理论的渊源问题,学术界存在着一些分歧。大多数学者认为,法兰克福学派是文化工业(culture industry)理论的始作俑者。但有的学者指出,最早涉及“文化工业”问题的是马克思,虽然他并没有提出过“文化工业”概念。如在谈到雇佣劳动使得“我的活动成了商品,我完全成了出卖的对象”时,马克思说:“一切所谓最高尚的劳动一脑力劳动、 艺术 劳动等都变成了交易的对象,并因此失去了从前的荣誉。全体牧师、医生、律师等,从而宗教、法学等,都只是根据他们的商业价值来估价了。”[1]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同一种劳动可以是生产劳动,也可以是非生产劳动。例如,密尔顿创作《失乐园》得到5镑,他是非生产劳动者。相反,为书商提供工厂式劳动的作家,则是生产劳动者。·····一个自行卖唱的歌女是非生产劳动者。但是,同一个歌女,被剧院老板雇佣,老板为了赚钱而让她去唱歌,她就是生产劳动者,因为她生产资本。”[2]可以说,马克思的确涉及了资本主义社会中文化商品化、文化市场化现象,深刻地揭示了资本主义文化的本质特征,但是很显然,马克思所探讨的还不是依托 科学 技术的、具有工业生产模式和意识形态“同化”功能的现代意义上的文化工业。文化工业是文化商品化、文化市场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法兰克福学派正是针对自己所处时代的文化状况,在马克思的异化理论和卢卡奇的物化理论的影响下,最早提出文化工业理论的。

    1947年,阿多诺和霍克海默合著了《启蒙辩证法》,在该书的《文化工业:作为欺骗群众的启蒙》一文中,阿多尔诺认为“大众文化”( massculture)一词模糊而不准确,应该用“文化工业”( cultural industry)这一新术语取而代之。霍克海默和阿多尔诺在文中并没有给文化工业下明确的定义,只大致提出它指涉凭借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大规模地复制、传播文化产品的娱乐工业体系。在((文化工业再考察))一文中,阿多尔诺对这个术语作了阐释,认为其中的“工业”不能从字面上去理解,它表示事物本身的标准化和分配技术的合理化,而不是指严格的生产过程,除了文化工业的某些主要部分(如电影工业)之外,个别的生产形式(即构思及创作)仍被保持。因此,文化工业一词并不表示生产,而是表示文化产品的“标准化”和“伪个别性”。“文化工业”概念提出后,法兰克福学派其他主要代表人物马尔库塞、本杰明、哈贝马斯等人也对这个主题加以阐述,形成了法兰克福学派“文化工业”理论。

    法兰克福学派“文化工业”理论体现在《文化的肯定性质》、《单面人》、(机械复制时代中的艺术作品》、《作为“意识形态”的技术和科学》等文本中,由于每个文本都有自己的主题,因而在阐述文化工业时也各有侧重,但总体上都对文化工业采取了批判的、否定的态度。这与该学派的社会批判理论、文化批判理论是一致的。法兰克福学派认为批判精神才是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所在,他们秉承了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精神,对资本主义工业文明进行强烈谴责和彻底抨击,展开了对文化工业的批判之维,这些批判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

    第一、文化工业与文化/艺术的性质相悖。文化工业对文化/艺术产生严重的消极影响,是法兰克福学派批判文化工业的首要之点。文化/艺术彰显个性、独创性、否定性以及超越性等。而文化工业则借助于科技进步和工业化生产,把文化/艺术产品纳人市场交换的轨道,按照从生产到流通到消费的商品操作程序运作,使之服从于市场机制和价值规则,最终蜕变为纯粹的商品。首先,文化工业通过模仿、复制和包装等使文化产品具有了同质化、标准化、齐一化的性质,正如霍克海默和阿多尔诺指出的:“在文化工业中,这种摹仿最终成为绝对的”[3],“达到个性化的努力最终被摹仿的努力所取代”o [4]文化工业使文化/艺术失去了个性、独立自主性,降低了、损害了文化/艺术真正的、内在的价值。其次,文化工业在追求利润、形成文化同质性的过程中,剥夺了文化的批判功能,即其否定的、大拒绝的方式,使文化/艺术丧失了对社会的否定、批判的维度。再次,资本主义文化工业的发展是文化服从于资本的权力、资本的逻辑的结果,在其中,价值原则支配了文化的各个方面,工具理性支配了文化领域,甚至支配着社会生活的一切领域,意味着文化的人文意义和内在价值的全面覆灭。总而言之,文化l艺术沦为商品,带来了文化/艺术产品标准化和齐一化,引起了文化/艺术的质变。

    第二、文化工业与人性相悖。文化工业行使着意识形态的功能,通过大量标准化、齐一化的文化产品的影响和渗透,不知不觉中实现对人的思想、心理的控制。阿多诺清醒地意识到这一点,他认为现代社会对个人的控制程度大大超过以往,这种控制不是通过暴力和恐怖手段实现,而是通过文化工业的意识形态功能完成;马尔库塞在《单面人》中提到:“娱乐和信息工业不可抗拒的产品所带来的是各种定式的态度和习惯以及精神和情感方面的某些反应,这种反应使消费者在不同程度上愉快地与生产者紧密结合起来,并通过后者与整个娱乐和信息工业紧密结合起来。这些产品向消费者灌输某些思想并操纵他们的行为;它们提倡一种不受其虚伪影响的虚伪意识…~.这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他们都致力于说明,文化工业通过文化商品的生产,控制和规范着消费者的需要,成了一种支配人的力量。文化工业造成“启蒙在意识形态方面的倒退”,人们逐步习惯于看似丰富多彩、实际上却单一机械的生活方式,缺乏对社会现实的批判精神和否定意识,丧失了主体意识、感性能力和主动性,失去了从事更有价值和更为充实的活动的潜力。文化工业不仅侵人了人们的生活世界,更渗透到人的“私人空间”。“私人空间”本是人具有内在自由的空间,在这个空间里,人可以成为并仍然是‘他自己”。但是文化下业控制了大众日常生活直至内心意识,一体化的公共舆论侵人了“私人空间”,剥夺了个人的内在自由,使人丧失了‘他自己”。“文化工业的每个运动都不可避免地把人们再现为社会需要塑造的那种样子”,[5]成为与人的本性相背离的物化存在。

    法兰克福学派对资本主义文化的一种模式一文化 工业 进行了深刻的、否定性的分析和批判,其批判的主题是与当时的社会 历史 条件紧密相关的。与法兰克福学派所关注、反映和批判的20世纪40.50年代相比,20世纪后半叶至今的社会状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现时代,文化工业作为文化生产的一种手段,在全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都获得了迅速的 发展 ,即出现了文化工业全球化的现象。就资本主义世界而言,美国学者杰姆逊在《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一书中,着眼于“后工业社会”或“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状况,指出当代资本的一大特点在于其势力已扩张到精神领域、文化领域,资本主义文化已被彻底商品化、工业化;当代资本主义或晚期资本主义的发展、 科学 技术的进步为文化工业提供了重要的前提和基础,使得当代资本主义世界在原有的基础上,形成了更为系统的文化工业体系;而在非资本主义世界,就我国而言,随着市场 经济 体制的建立和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人,文化/ 艺术 的商品化、工业化也成了一种不可避免的趋势,发展我国的文化工业,规范我国的文化市场势在必行。总体而言,文化工业已成了一种全球性的文化现象。

    文化工业的全球化是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相适应的,因为文化工业就意味着文化本身是一种经济,一种产业,在一定意义上也可以说,文化工业全球化的实质就是经济全球化。具体地说,文化工业的全球化是经济全球化的一些重要参量发展变化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