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规工作方案十篇

时间:2023-03-30 18:27:40

合规工作方案

合规工作方案篇1

文物保护工作方案的承担单位通常是行政机关或事业单位,如当地的文化委员会或者文化馆、博物馆等。合规性审查时需见组织机构代码证复印件,复印件上所能提供的基本信息已经能反应单位的基本情况了。工作方案主要包含工作方案名称、建设地点、建设内容及规模(或实施内容)、总投资及资金来源构成、计划开工完工时间,以及其他必要情况。这些内容的合规性审查包含工作方案《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及概算(或实施方案)编制、审查、批准(核准)参与单位及批复情况,以及规划、土地、环保、防洪、库容等手续落实情况。例如笔者所在的重庆市,文物保护工作方案是否重庆市文物局《关于做好2015年度三峡后续自然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方案申报工作的通知》(渝文物[2015]58号)规定,该工作方案是否属于“历史文化名镇基础设施建设工作方案”。可行性研究报告需有当地市或县发展与改革委员会的批复;初步设计方案需提供当地市或县文化局的批复;投资概算需提供当地市或县发展与改革委员会的批复或者是当地财政局的批复;如果工作方案涉及到征用土地的,还需要提供工作方案选址、土地预审、环境保护、地质灾害、水土保持、防洪、涉水及占用库容等前置文件。

二、工作方案合规性审查意见

工作方案的申请单位提交所有合规性审查文件后,咨询部门将对其进行审查并出具《审查意见》。由于文物保护工作属于国家及财政资金拨付范围,所以《审查意见》对国家资金的管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例如笔者所在的重庆市文物保护工作所涉及的补助资金来源于三峡后续移民资金,最终的合规性审查意见将汇总提交给国务院直属的三峡建委(以下简称三建委)。三建委根据《审查意见》和申报方案的轻重缓急,安排年度资金计划。其中合规性审查意见的内容要涵盖以下方面:

1、工作方案是否符合国家宏观政策和有关规定:符合哪类政策及规定,或不与哪些政策及规定相违背。如是否属国家产业发展目录鼓励或限制类产业,是否符合城市功能区定位规划等。

2、工作方案是否符合《总体规划》、《规划优化完善意见》扶持方向和扶持范围,是否已经列入《实施工作方案库》,以及工作方案建设对实现三峡后续规划目标的必要性,应有必要的量化描述。

3、工作方案是否符合年度实施指导意见,具体符合《指导意见》安排重点中的哪一个方面都应有明确的描述。

4、工作方案法人的主体资格是否符合国家相关规定,这就是对组织机构代码证合规性审查的必要性。

5、工作方案是否已经按国家及相关省(直辖市)现行基本建设管理有关规定履行了审批(核准、备案)手续。工程建设工作方案初步设计及概算是否已经审批,在合规性审查中是否提交了批复文件。如果是新建项目的工作方案,同时核查土地预审、环境影响评价、规划选址、节能评估等前期手续批复文件的完备性。

6、工作方案建设方案总体是否合理、可行,是否有相关省(直辖市)文化局或者建委或者发展与改革委员会的批复文件。

7、工作方案资金筹措方案是合规性审查中很重要的部分,资金筹措是否合理,配套资金,特别是经营工作方案配套资金是否能够落实,地方财政局是否有关于资金筹措的批复文件。资本金比例是否符合国家规定,企业财务状况是否良好,审计部门是否提出保留意见,负债、收入、盈利,审计报告是否作假,有相关单位出具的筹资证明、承诺材料,资金配套方式是否有能力实现,这是合规性审查中应有见到的文件。

8、是否与国家其他相关投资重复,如果相重复,必须调整工作方案和资金筹措方案。

9、其他需要说明的情况。

三、合规性审查中的资金审查

与一般合规性审查不同,文物保护工作的合规性审查中,对资金的审查非常重要,主要内容包括:

1.工作方案中哪些内容纳入国家资金补助范围,是否符合规划精神及相关规定,哪些内容没有纳入补助范围,属于地方财政或者是相关单位需要自筹解决的。

2.作为计算补助基数的建设规模有多大,是否在总体规划、规划优化完善意见及相关规定标准内。

3.补助基数的确定。以实物工程量计算补助的,具体有哪些实物工程量作为了补助基数。以实际造价计算补助的,工程单价是否与行业标准和当地市场价格实际水平相一致,造价是否合理,初设概算总投资中哪些部分多少金额做为了补助基数,哪些没有做为补助基数。哪些未按项目审批程序实际内容金额计算补助基数,而是按总规划及现行相关建设标准规定内的内容、规模、投资计算补助基数。哪些有盲目超前、贪大求洋不切实际的提高建设标准、增大建设规模、购置大量高端设备的项目及部分建设内容,未按可研、初设批复额度作为补助基数,而参照当前通行的一般标准、规模及设备作为替代计算补助基数的。这部分内容比较多,有批复的在《评审报告》中直接以文字表述,较复杂的部分需要以附表的形式逐一列出合规性文件的批复,必要时还应给予肯定性意见,即“是”或“否”。

4.计算专项资金理论补助总额:根据确定的补助基数,按照财企[2012]120号规定标准,部分无明确标准的参照相关专项惯例,计算理论专项资金补助额度,描述反映套用补助标准计算理论补助总额过程。

5、确定专项资金补助总额:在二期项目库确定的项目专项资金补助控制数、根据补助基数计算的专项资金理论补助总额、项目单位申请的补助金额四者中就低不就高,确定项目的专项资金补助总额。反映几个数据,比较后明确建议申请补助总额。

合规工作方案篇2

【关键词】 档案

规范化管理

为了更好地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实施办法》,四川省档案局于2005年6月制定了《四川省档案工作规范化管理办法》,并在全省各机关、企业、科技事业单位、各级档案馆开展了评审认定工作。我院于2006年底通过了四川省科技事业单位档案工作规范化管理省二级的认定。成为荣县科技事业单位中首家档案工作规范化管理达省级标准的单位,作为基层综合医院,我们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抓好档案工作规范化管理的。

一 基本情况

我院于1988年就建立了综合档案室,下设2个分室,集中保管所形成的各种门类或载体的档案,分别于1989年、1991年经四川省档案局批准我院档案工作达省三级、二级标准,2006年档案工作规范化管理达省级标准。现有库房面积234平方米,阅览室3间60平方米,办公室面积40平方米,电脑3台,共库存15种门类的档案共444647卷(件、册),每年提供利用档案2000多卷(袋)。

二 抓好档案工作规范化管理的具体做法

近年来医院通过管理年活动的开展,使医院医疗业务建设和发展取得长远进步,同时也对档案的利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医院自身发展的需要和上级贯彻《档案法》力度的加强以及《四川省档案工作规范化管理办法》的制定和《四川省医药卫生档案实体分类试行规则》的下达。医院决定下大力气,按照以上规定,抓好档案工作。其基本做法简要概括性为“一个提高,两个坚持,三个规范,四个到位”。

(一)一个提高。提高对档案管理重要性的认识。档案是一个单位乃至一个国家宝贵的,不可再生的精神和物质财富,是方法的汇集、经验的汇集、智慧的汇集。档案工作,档案建设是一个整体,只要各单位重视档案工作,自觉贯彻《档案法》,提高档案管理工作水平,我国的档案管理水平才能实现提高。

(二)两个坚持。

1、坚持把档案工作列入单位发展规划,档案工作与单位发展是相辅相成的,互相促进的。单位事业发展为档案工作的进步构筑更高的平台和宽松的环境,档案工作的进步又反过促进单位的建设和发展。国家综合医院评审,医院管理年活动的开展,对档案工作提出了不同层次的要求,医院需要做好档案工作。

2、坚持把档案工作纳入整体管理,在把档案工作列入发展计划的同时,应更加重视落实工作,使档案工作与各项工作在年初同时布置,年中同时检查,年末同时目标考核。

(三)三个规范。规范档案管理机构、职能分工和业务建设。

1、规范档案管理组织机构,由一名院领导分管、综合档案室组长主管档案工作,各科室负责人为档案资料员,形成了档案管理网络系统。

2、规范档案管理工作职能分工。医院建立了综合档案室,下设2个分室,配备了专兼职档案工作人员,专人负责档案的管理和文件材料的收集、档案整理、归档工作,监督和指导档案资料员的档案资料形成和收集工作。

3、规范档案业务建设。按照《档案法》及其《实施办法》、《四川省档案工作规范化管理办法》、《四川省医药卫生档案实体分类试行规则》的要求,一是按照档案管理有关业务建设的要求,结合实际,加大了档案管理基础设施、装备、装具等的投入。对业务档案库房进行了扩大调整。二是重视和不断完善档案管理规章制度的建设。制定和完善了符合该院实际和档案工作人员职责、档案管理、利用、保密、鉴定、销毁、库房管理等制度。制定了《荣县人民医院档案管理办法》和分类大纲,保证了新规则在医院有效实施。三是做到档案资料的收集与科技活动、业务工作“三同时”(同时计划、同时检查、同时总结)。有效地保证了档案资料收集及时、完整。四是抓好档案日常管理。明确了各种门类和不同载体的档案资料的归档立卷时间。日常管理重点是档案库房管理,它是档案人员自觉性的管理、责任心的管理。档案工作人员恪尽职守,以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心,对档案温湿度情况,安全状况等,做到每天检查,常年不断,并天天有记录,确保了室藏档案无霉变、无虫蛀、无鼠咬等受损现象。五是搞好档案信息开发利用,档案工作根本目的是利用。我院搞好档案利用,重点放在档案作用的宣传、档案服务方式的转变和提供服务态度等方面,引导档案信息利用,使其在提高医疗技术水平,病人病历咨询等方面收到较好效果。

(四)四个到位。

1、资金投入到位。俗话说经济是基础,没有必要的资金投入,就不可能有与医院发展相辉映的档案管理水平。

2、人员到位。人员的投入以及组织起有效的运作,是搞好档案管理必不可少的,人的因素是决定性的。

3、制度到位。档案管理是一项制度的管理。自觉的管理是非常可贵的,但还不够,必须用制度管人管事管过程。

4、管理到位。管理到位就是工作落实到位。硬件投入了,人员机构到位了,制度也有了,最终靠落实。就是使用上述各要素高效结合起来,有机运转。管理重在过程,抓好过程,才能显现于一时。要重视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过程管理。

三 抓好档案工作规范化管理的几大因素。

(一)领导重视是决定因素。领导重视是搞好档案工作的前提。搞好档案工作管理因素很多,组织机构、挑选人员、资金投入、规范管理等都重要,但领导重视是前提,领导认识到位了,工作重视了,办法就有了。因此,领导重视是搞好档案工作决定性因素。

(二)档案工作人员是关键因素,挑选好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特别是综合档案工作人员是搞好档案管理的关键,档案管理工作是一项细致、繁琐、单调、清苦的工作,这就要求档案工作人员,一要有高度的事业心,责任感和敬业精神,二要有良好的基本素质,兢兢业业,无私奉献。三要淡泊名利,有良好的职业作风。四是要一丝不苟,甘于吃苦。

合规工作方案篇3

关键词: 高校档案管理 标准化 规范化

随着现代化社会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高校的各项管理已走向现代化,档案管理也面临着新的发展方向。档案工作规范化、标准化是实现管理现代化的重要环节,高校档案管理作为档案事业与为教学服务工作的一部分,更应加快现代化进程。高校档案管理工作多年来由于没有一个统一的归档标准,导致档案整理过程比较混乱。《高校档案实体分类法》给高校档案管理注入了生机和活力,解决了长期以来没有一个适合高校档案工作特点的科学分类标准问题,打破了传统档案管理工作的模式,提出了科学、规范、标准的操作方式。国家教委办公厅编著的《高等学校档案实体分类法》和《高等学校档案工作规范》自推行以来,对高校档案工作确实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实践证明,它具有明显的可操作性,使档案工作步入了一个标准化、规范化的轨道,将档案事业引入了社会进步和发展的轨道,促进了高校档案的科学管理。

一、实行高校档案工作标准化、规范化的目的和意义

以实施《高校学校档案实体分类法》、《高等学校档案工作规范》为主要内容的高等学校档案标准化、规范化的主要目的是:

(一)为了适应高等学校档案工作发展的需要。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高等学校档案工作有了很大的发展,档案工作规范化、标准化也越来越为档案界所认识和重视,档案门类由单一发展到多门类,数量越来越多,档案干部队伍素质越来越高,工作范围越来越大,越来越复杂。总之,无论在速度规模方面,还是在档案工作内涵、质量、效益、方法、管理的科学程度等方面都上了新台阶。但是,由于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和规范,在高等学校档案工作的概念、原则、技术方法、工程、程序、操作模式、档号编制标识等方面基本上还是各行其是,各搞一套。

(二)为了适用科学管理和档案工作现代化的需要。《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管理条例》指出:“标准化是现代化的重要手段,是科学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标准化,就没有专业化,就没有现代化,就没有高质量,搞速度。”

高校档案工作的发展,组织由分散到综合,结构由单一向多重,由封闭向开放,功能由保管向利用转变,检索由收购向计算机过渡,要实现现代办公自动化,就必须有相应的基础。没有标准、规范化的实施,就不能实现现代化和自动化,也难以实现真正的科学管理。

(三)为了便于对档案部门进行监督,提高档案干部队伍素质的需要。过去,高校档案工作在培训、指导、检查监督方面没有一个统一的要求,大都按照国家地方或者其他行业的要求去做,要么比较原则,要么主要从地方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实际出发所拟定,不完全符合高校的实际情况,而实行“高等学校档案工作规范”的目的,就是要克服上述不足,使之有一个客观的可供使用和操作性较强的统一标准规范,从而不断提高档案干部队伍的素质。

二、标准化、规范化是实现档案工作现代化的前提

建立完善的档案管理工作制度,是档案管理的有力措施和可靠保证,我校根据学校的现状和需要,建立了档案管理制度,完善了档案管理规章制度,制定了《档案管理人员守则》、《档案保密制度》、《借阅档案守则》、《档案立卷归档制度》、《档案保管制度》、《档案室安全制度》,此外还编制了档案分类方案和保管期限表,使学校的档案工作有章可循,保证了档案的质量。

在标准化与规范化的管理过程中,档案管理要有目标、有程序、有措施,资料要完整,档案要落实,档案工作现代化就必须建立在先进技术、严密分工和广泛协作的基础上。档案的形成必须由收集、整理、归档、登记、移交、传递等一系列环节组成。如果检索工具各搞一套,符号、代码混乱,标引著录方法格式不一,内容平行重复,使用计算机联网是无法实现的,那么计算机也好,缩微设备也好,其优越性就难以发挥出来,所以,现代化必须以标准化、规范化为基础。现代化程度越高,越要标准化、规范化,反过来又会促进档案管理的现代化。

(一)标准化和规范化是提高高校档案工作科学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科学管理包括档案机构的高效化、管理工作计划性、管理方法科学化、管理技术现代化,而这些都是以标准化、规范化为基础的。为使学校档案工作在共同语言、衡量准则、比较的基础、评估依据等方面有一个统一的要求,避免无规可循,克服各行其是的弊端,国家教委制定了《高等学校档案实体分类法》与《高等学校档案工作规范》,从而结束了长期以来高校在档案实体分类和业务建设诸环节不规范、不标准、各行其是的局面。《高等学校档案实体分类法与高等学校档案工作规范》一书把高校档案划分成党群、行政、教学、科研、财会、基建、设备、产品、外事、出版十大门类,拟定了永久、长期和短期等,解决了很长时间没有一个适合高校工作特点的科学分类标准和业务建设规范的问题,促进了高校档案工作特点的科学分类标准和业务建设规范,促进了高校档案工作的科学管理,加强了整体业务建设的深化。

(二)标准化和规范化还要求档案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的提高。面对二十一世纪档案工作的未来,为适当档案岗位发展的需要,就必须拓宽知识面。传统的档案管理对档案人员素质的要求是掌握档案学基础理论和档案工作技能为主,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传统档案管理人员还必须不断更新观念,更新知识,掌握现代管理水平和现代化技术,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以适应新的信息环境。我校专职档案员有综合档案两名、人事档案一名、学术档案一名、财会档案一名、基建档案一名等,另外,我校每个系、处、室还有二十几名兼职档案员。高校档案现代化管理需要学校领导的重视,在改善档案管理条件和工作的同时,我们更应强化业务,提高能力。为此,应培养一专多能的人才,要有计算机应用能力及网络知识,同时还应掌握相应的建设知识及信息存储技术。标准化、规范化对档案人员的素质要求要比传统档案管理高得多,因此,目前,就应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复合型人才,使其既有管理知识,也有科学知识。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创新,每一个档案管理人员都必须努力培养自身具有更深层次、更改的综合素质,这也是信息时代标准化、规范化的要求赋予档案人员的历史使命。

合规工作方案篇4

一、增强农村合作经济审计档案执法意识,在完善档案法规体系上下功夫

增强全社会的农村合作经济审计档案意识是做好档案工作的基础。只有让社会了解农村合作经济审计档案事业,从法制的角度来对待农村合作经济审计档案工作,才能促进农村合作经济审计档案事业的不断发展。首先,要广泛深入开展“一法一条例”的宣传。采取各种形式,宣传档案知识和档案法律、法规。比如,在街头设立宣传站,张贴标语(挂过街横幅),散发传单,召开学习宣传“一法一条例”的座谈会;开辟宣传栏,请领导撰写文章,发表广播电视讲话;与电视合录制专题片,举办档案知识竞赛和演讲会等。通过上述活动,大张旗鼓、理直气壮地宣传档案工作,并把“一法一条例”纳入“四五”普法规划之中,有效提高档案工作认知度和社会地位,提高全社会特别是领导干部的档案执法意识,切实推进全民依法治档进程。其次,要不断完善档案法规体系。档案工作要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必须健全和完善档案法规体系,保证“一法一条例”的有效实施,做到依法行政、依法治档。为实现档案工作法制化、规范化,我们要根据“一法一条例”和其它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完善以《档案法》为核心的档案工作法规体系。具体分为:A、由省级制定的条例、规范、规章制度,比如《黑龙江省档案管理条例》、《机关文书立卷归档操作规范》;B、由地(市)、县级政府和档案部门制定的档案工作规范性文件,比如《牡丹江市档案馆开放档案实施细则》、《宁安市机关档案工作业务建设规范》;C、由档案部门与其它机关联合制发的业务规范;D、由企事业单位内部制定的档案工作制度、细则。由此从上到下构成一个比较具体实用、操作性强,又与《档案法》相配套的法规体系。在完善档案法规体系方面,既要立足于现实,又要着眼于长远,统筹安排,合理布局,使档案工作的各个环节都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二、建立执法机构和队伍,在提高执法人员素质上下功夫

为了保证“一法一条例”的贯彻实施,必须进一步强化农村合作经济审计档案行政部门执法主体意识,尽快建立健全档案法制机构,配备专兼职执法人员,形成档案执法网络,这是档案法制建设的有效措施。一是设置档案法制机构,加大执法力度。建立执法机构和队伍,为农村合作经济审计档案执法提供组织保证。县级农村合作经济审计档案执法机构应着重在执法和监督方面加强力量,要选拔那些思想作风好、政策业务水平高的农村合作经济审计干部做执法人员,形成一支高效、务实、奉公守法的农村合作经济审计档案执法监督队伍。随着农村合作经济审计档案执法主体资格的确定,以县(市)档案局为主体,抽调业务骨干及重要部门档案人员组成农村合作经济审计执法监督委员会。有条件的县(市)最好能增加档案局(馆)的人员编制,以加强专职人员对农村合作经济审计档案的执法力量,避免由于兼职人员过多而形成自己监督自己的弊端。同时,对农村合作经济审计档案执法人员进行法律知识培训,经考核由政府法制办公室颁发执法证书,建立档案,持证上岗,定期开展执法检查活动。二是以培训为重点,不断提高农村合作经济审计档案执法人员素质。1、提高农村合作经济审计档案执法人员的政治素质。要对农村合作经济审计档案执法人员进行党的基本路线、“三个代表”重要 、爱岗敬业精神等一系列思想教育,使之具有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基本修养,有正确的伦理道德和价值观念,有高尚的情操志趣,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对国家、民族、社会有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2、提高农村合作经济审计档案执法人员的执法素质。要组织他们认真学习《档案法》,掌握精神实质,融会贯通,做到有法可依、执法必严。同时还要学习相关的法律知识,形成以《档案法》为主体,其它法律法规为辅助的农村合作经济审计档案执法理论依据,以便有的放矢地处理实践中发现的违法问题。3、提高农村合作经济审计档案执法人员的业务素质。业务素质的高低对农村合作经济审计档案执法人员来讲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方面。农村合作经济审计档案执法人员必须具备较高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这样才能及时发现违法行为,进行执法监督。

三、开展农村合作经济审计档案执法检查,在不断强化监督职能上下功夫

合规工作方案篇5

1.概念

总图竖向与管网综合设计是充分利用、合理改造自然地形,满足建筑物、构筑物、交通设施、室外活动场地、绿化景观设施、工程管网等要素的使用要求,在基地现状和相关法规、规范的基础上,进行总平面图中竖向设计与工程管网设计的一种综合设计。总图竖向与管网综合设计是规划设计全过程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与规划设计、机电设计、景观设计密切联系而且不可分割。

2.目的:

(1)匹配规划设计要求,满足建筑物、交通组织、停车布置等的功能要求。

(2)合理衔接总图中各栋建筑物内部管线、总图综合管线与市政管线。

(3)合理组织总图竖向给排水设计。

(4)匹配景观排水设计、绿化种植及保证景观设计效果。

(5)配合市政相关报批报建。

(6)满足基础埋深,减少土方、防护工程量,有效控制成本、加快施工进度。

二、基本流程:

1.工作阶段

总图竖向与管网综合设计的总体工作原则是尽量先行,按照时序,该项工作分为三个阶段,分别为:(1)宗地资料分析阶段(对应项目进展阶段是投资分析阶段);(2)总图竖向与管网综合设计方案阶段(对应项目进展阶段是规划设计阶段);总图竖向与管网综合设计施工图阶段(对应项目进展阶段是施工图阶段)。

2.主要工作内容:

(1)场地竖向设计:道路竖向设计标高、坡向;建筑物、构

筑物地坪标高;场地地表水排除方式;土方平衡工程;满足景观要求的相关设计。

(2)市政管网综合设计:市政配套站点、用房的设置;给排水、电气、暖通、燃气、有线电视、网络市政外线接入方式;区内市政管线合理布局、走向;满足景观设计、物业管理与维护要求的相关设计。

3.内容及成果:

(1)宗地资料分析阶段

宗地基础资料分析对项目立项的决策有重大影响的内容,其成果以及具体解决措施应在《可行性研究报告》中体现。宗地基础资料分析阶段需完成以下工作:

收集宗地基础资料,基础资料包括:①宗地图、规划条件及附图、周边市政道路图(投资部提供)。②宗地周边市政四源(水、电、气、热)的接入条件、路径、容量;雨污水接出位置、容量(投资部提供)。③完成地质分析报告(合约部确定勘察单位,勘察单位完成初勘报告,项目部配合实施)。根据基础资料完成宗地基础资料分析报告,相关内容进入《可行性研究报告-宗地基础条件》。根据宗地基础资料,完成意向性场地平整方案。意向性场地平整方案包含初步的土方平衡计算以及建议场地处理方式――平坡式或台地式(建筑、结构、设备参与)。意向性场地平整方案分析报告应进入《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发展成本》。 根据宗地基础资料、意向性场地平整方案,提出对

概念规划布局的建议。例如:地形、地貌、市政道路、市政管线接入条件、地质条件对单体布置方式的影响、建筑朝向、间距、日照、通风、规划要点的影响(建筑、结构、设备参与),此项建议形成规划设计影响因素,进入《可行性研究报告-规划设计可行性》。

综合宗地基础资料分析报告、意向性场地平整方案、规划设计影响因素,完成密度分析及项目盈利预测报告,相关内容进入《可行性研究报告》。

(2)方案阶段

正式取得土地后,按照宗地资料分析阶段取得的各项成果,完成地块密度分析之后,进入总图竖向与管网综合设计方案阶段。方案阶段需根据密度分析确定的规划布局、路网结构、初步产品配比、经济技术指标、空间形态等内容,对规划布局、单体方案的深入等内容形成指导性意见。总图竖向与管网综合设计方案阶段需完成以下工作:

1)总图道路高程与竖向设计方案图:结合规划结构确定雨水排除方式、场地平整工程的竖向控制坡度、坡向,完成总图道路高程与竖向设计方案图(此图由方案设计单位完成)。出图后由建筑专业牵头,建筑、结构、设备专业联合审核。

2)主要市政站点布局方案图:根据规划确定的户数、人口规模,确定各专业市政站房所需面积、建造方式以及合理的布局,最后完成主要市政站点布局方案图(此图由方案单位完成)。出图后由设备专业牵头,建筑、结构、设备、景观专业联合审核,审核完成后填写第二份会签表。

3) 市政管网综合设计方案图:结合规划路网结构、景观示范区位置、道路分级、场地内各主要市政管线走向、路由等元素,完成市政管网综合设计方案图(此图由施工图单位完成),对各主要道路的管线敷设做道路断面设计。完成市政管网综合设计方案图后,由设备专业牵头,建筑、结构、设备专业联合审核。

4) 室外竖向工程和管线工程指标分析报告:根据总图道路高程与竖向设计方案图和市政管网综合设计方案图,牵头合约部、项目部完成室外竖向工程(包含土方平衡、挡土墙、护坡等工程)和管线工程指标分析报告。

(3) 施工图阶段

规划设计定稿方案完成后,进入总图竖向与管网综合设计施工图阶段。随着总图竖向与管网综合设计的逐步深入,确保规划、单体以及景观园林设计在技术实施方面具合理性、可操作性。总图竖向与管网综合设计施工图阶段需完成以下工作:

1)规划定稿方案设计确定小区出入口、各单置、出入口、路网设计、地库范围及地库出入口、户型。

2)景观方案总图:景观方案总图(此图由景观设计单位完成)出图后,结合景观道路、微地形、水景等对总图消防路网、场地竖向、地库覆土结构承载和风井初步位置进行审核,此项由景观专业牵头,建筑、结构、设备专业联合审核。注意:景观方案设计与总图竖向设计、总图消防设计是一个互相穿插审核、互相不断修改、优化的过程,并不分先后。

3)总图竖向设计施工图:规划定稿方案评审通过后,根据总图竖向设计方案图及规划定稿方案评审优化意见,由建筑施工图设计单位完成总图竖向设计图(以景观总图为基础图),出图后由建筑专业牵头,建筑、结构、设备、景观专业联合审核,审核完成后填写竖向设计评审表。

4)总图消防设计施工图:规划定稿方案评审通过后,根据总图消防设计方案图及规划定稿方案评审优化意见,由建筑施工图设计单位完成总图消防设计图(以景观总图为基础图),出图后由建筑专业牵头,建筑、结构、设备、景观专业联合审核。

合规工作方案篇6

关键词: 法律视野 高校编外人员 人事档案 管理工作

一、加强高校编外人员人事档案管理的必要性

(一)高校实现育人目标的客观需要。

新世纪以来,高等学校持续多年扩招,规模上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本科高校全日制在校生规模一般都在万人以上,数万人规模的高校已比比皆是。但是,伴随着在校生规模的快速扩张,就全国而言,高校的事业编制数量增幅却远远滞后,事业编制得不到及时补充,编制内新增教职工的通道几乎被封堵,为了维持基本的教学、生活秩序,不少高校自行聘用了大量的编外人员充实到教学、科研、管理及教辅岗位。皖北部分高校的编外人员数量甚至已达到教职员工总数的40%。高校的根本任务是育人,高校新增教职员工的根本目的也是育人,无论是教学、科研、管理还是服务岗位,都存在育人的职能。为了保证人才培育的质量,高校有责任对编外聘用人员的综合情况(特别是道德水准)进行全面考核,而查阅应聘者的人事档案就是考察的重要环节。同时,通过建立编外人员人事档案并给予同工同酬待遇,将有利于增强他们的归属感,调动其工作积极性,进而提高育人的质量和水平。

(二)高校保证工作连续性的需要。

编外人员分布在高校的教学、科研及管理等各个岗位,而相关工作都有较强的连续性,如:科研连续的试验数据积累,教学工作一般以学期或学年为周期,学生班级管理的周期为4至5年等等。一方面高校的许多工作需要连续进行,另一方面多数编外人员又来自地方人才市场,相对于编内人员,流动性较强。如果高校加强了这部分员工的人事档案管理,按规定建立用工台账,全面落实各项社会保障政策,可以减少编外人员的无序流动,也不至于出现“人走断线,工作中断甚至终止”的尴尬局面。

(三)法律视野下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国家要求用工单位依法用工、规范用工,《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以下简称《劳动合同法》,于2008年1月1日起施行)的颁布实施,有力地加快了高校编外用工规范管理的步伐,使得那些本来游离于《劳动合同法》管理的事业单位,如高校,也纳入到《劳动合同法》的管理范畴。一方面法律对不按照要求管理的用工单位,规定了严格的罚则,另一方面编外人员的法律意识、维权意识逐步增强。用工单位不但要依法依规与编外聘用人员签订劳动合同,而且需要将其存入编外聘用人员的人事档案,用于编外聘用人员调出时社保关系接转及劳动争议举证。实践证明,规范地为编外人员建立人事档案,及时将包括劳动合同在内的档案材料归到人事档案中去,是有效防范和化解劳动纠纷的重要举措,也是构建和谐校园、和谐社会的客观需要。

二、当前高校编外人员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高校缺乏为编外聘用人员建档的内部动力。

高校普遍存在未将建立编外聘用人员人事档案工作统一列入学校档案事业规划之中,特别是列入编制内人员档案建设规划中。甚至认为,编外人员的人事档案大多数托管于各类人事机构,用人单位仅作为档案材料的产生地和中转站[1]。高校编内人员的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在国家一系列规范化文件的指导下,均按照统一标准予以建设,同时国家和省级层面还建立了定期对干部人事档案进行检查评估制度,保证了相关工作的持续、健康发展。但是,在对待编外人员的使用与管理上,高校往往只是分配工作任务并在任务完成的基础上发放相应的报酬。有些高校甚至连聘用(或劳动)合同也未签订;有的高校即使签订了聘用(或劳动)合同,因为当事人保管不当,在维权等情况下需要提供这些材料时也无从查起。由于高校大量编外聘用人员没有建立人事档案,导致这批人员在流动时,新的用人单位难以了解应聘者的工作经历、现实表现、能力与水平,难以做到人岗匹配。另外,由于没有档案材料作为支撑,作为当事人来说,应聘到新单位后,工龄达不到连续计算,甚至社保手续也难以续接。高校在编制数不足,现有管理队伍又跟不上事业发展步伐的情况下,本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工作思路,缺乏为编外聘用人员建档的内部动力。

(二)相关政策法规不配套。

政府档案主管部门及人社部门对事业单位编外聘用人员建档工作未引起高度重视。对高校在建档问题上,针对编制内、外人员事实存在的差别化对待的情况熟视无睹,认为编外人员流动性大,没有档案无所谓。正是在这种指导思想的指导下,各级档案管理部门在对高校人事档案检查、评估工作中才没有把编外人员档案及档案建设工作纳入工作范畴。换句话说,就是档案管理部门,对高校编外人员的档案及建档工作不作任何要求,尽管这部分人员在高校人员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承担的工作任务也越来越多。

(三)编外聘用人员档案材料收集、归档存在困难。

高校教学、科研岗位中聘用的编外人员,不少是受过高等教育的高技能、高学历人员,他们了解人事档案对于个人的利用价值会不断凸显,所以,他们会选择将自己的档案委托地方人才交流中心。由于作为用工单位的高校,对于这部分人的档案建设采取消极的态度,导致年度考核、聘用合同(含续聘合同)、工资审批表等档案材料得不到及时收集和补充归档。由于档案材料不全且收集滞后,不能保证档案的现实性和真实性,难以反映当事人的现实状态,导致档案的利用价值难以得到体现,甚至根本无法提供使用。

(四)高校及其所聘编外工作人员存在维权风险。

伴随着《劳动合同法》、《社会保险法》的相继实施,国家对用工单位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对编外人员的权利保障也更加全面。高校过去那种粗放式的用工模式(甚至连聘用合同也不愿签订)必须彻底加以改变,否则将面临劳动执法机构执法和编外聘用人员维权的双重法律风险。高校即使按照法律规定履行了所有应尽的义务,但是如果没有及时、规范地建立编外人员人事档案,一旦遇到用工纠纷将出现难以举证的局面;同样,编外人员要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人事档案无疑也是最好的原始凭证。

三、规范高校编外人员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思路

(一)法规配套,提高高校编外人员人事档案建设的水平。

政府要加强立法,规范包括高校在内的事业单位编外聘用人员的人事档案管理。档案主管部门和人社部门要根据分工,加大执法力度,定期或不定期组织专项检查。档案主管部门主要督查编外聘用人员人事档案的建档率、档案材料收集是否齐全、及时,档案整理、转递、保护、提供利用等环节是否符合规范;人社部门主要通过检查编外聘用人员人事档案来考察高校用工管理是否合法,对编外聘用人员的各项权利是否给予了充分保障。

(二)转变观念,重视编外聘用人员档案的管理工作。

国家以立法的形式赋予编外人员更大的维权权利,法律规定了编外聘用人员在社会保险、劳动报酬、工作条件、劳动保护、职业危害防护、休息休假等诸多方面应该享有的权利。高校作为用工单位,要在依法规范用工的同时,高度重视编外聘用人员的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尤其是负责高校人事档案管理的部门在实施该项工作时应参照编内人员人事档案管理的要求,把编外聘用人员的档案建好、管好、用好,充分开发档案信息资源[2]。这样,高校在用工期间一旦出现编外聘用人员用工纠纷,就可以调用编外聘用人员档案中的原始材料作为解决用工纠纷的重要依据,达到保护高校和编外聘用人员双方合法权益的目的。

(三)广泛宣传,不断提高档案意识。

首先要提高高校领导及管档部门工作人员对加强编外聘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重要性的认识,从高校事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高度,从强化人才队伍建设的角度,从构建和谐育人环境的实际,多视角、多维度地提高认识,强化管理。切实将强化编外聘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统一列入学校档案事业规划之中,特别是列入编制内人员档案建设规划中。

其次是不断提高编外聘用人员的档案意识。人事档案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要因势利导,开展档案工作的宣传活动,要通过多渠道、多形式、多层面深入宣传《档案法》、《劳动合同法》、《社会保险法》、《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暂行规定》及其相关政策法规,讲透建立编外聘用人员人事档案在维权和享受社保权益等方面的极端重要性,提高编外聘用人员的档案意识。

(四)区别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档案服务与管理工作。

1.对于自愿将人事档案交地方人才服务机构托管者

高校应为这部分人员建立人事档案副本,并将聘用期间形成的档案材料及时、完整地移交给相应人才服务机构归档。除按照中组部规定的干部人事档案归档范围收集相关材料外,特别是要加强对聘用合同签订及其变更情况资料的收集,注意对编外聘用人员参加社保资料的收集归档。

2.对于无档者及愿意移交档案者

对无档者,应及时给予建档。建档立卷方法:以个人为单位,一人一卷,每人分别给予一个固定唯一的号码作为全宗号,并以此作为档案检索的标识。[3]通过组织填写履历表、验证相关原始证书、文件,向原毕业学校或原工作单位索要等方式,收集反映本人基本情况和相关业绩的原始资料;在此基础上,按照规范要求,将聘用期间形成的档案材料及时、完整归档。

对于愿意移交本人人事档案者,要向档案寄存部门函索档案,通过机要转移档案。接到档案后要检查档案材料的规范性和完整性。对缺少单位印章或缺少档案材料形成时间等不规范的材料要与档案材料形成单位联系完善;对档案材料收集不完整的部分(如工资变动审批表、年度考核材料等)要请当事人协助,向有关单位收集。

(五)档案提供利用及转递要规范、及时。

建档的最终目的是使用档案。对于申请查阅档案的个人和单位,只要手续齐全,除按规定需要保密的内容外,高校管档部门还应提供查档便利。

对于因合同终止、工作调动或其他情况离开现工作单位而需要转递档案的,高校应积极予以配合,在保障档案安全的前提下,及时转递档案。

参考文献:

[1]谢莹,谢贤.事业单位编内人员与编外人员人事档案管理之比较分析[J].黑龙江档案,2012(1):82.

[2]初爱华.规范非固定人员人事档案管理[J].兰台世界,2008(8):21.

合规工作方案篇7

【关键词】档案管理;规范化;个旧市

档案是历史的真实记录,如何规范管理档案,充分发挥档案“存史、资政、为民”的作用,一直是个旧档案工作者思考的问题。为此,个旧市档案局以问题为导向,创新工作方式,多措并举,推动个旧市档案规范化管理,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领导重视,确保档案规范化管理工作顺利开展

一是自2009年起,将档案工作列入市委、市政府各项工作目标考核内容之一,并明确市档案局负责考核各单位档案管理工作,认真确定档案工作考核内容,以此推动个旧市档案规范化管理。二是个旧市始终有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分管全市档案工作,协调解决档案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三是根据《云南省企业事业单位档案工作规范化管理认定办法》《红河州党政机关社会团体档案工作规范化管理示范单位认定办法》,结合个旧档案工作实际,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先后下发了《云南省企事业单位、红河州党政机关社会团体档案工作规范化管理示范单位认定办法有关通知》(个办发〔2013〕61号)、《关于印发〈个旧市乡镇区机关文件材料归档案范围和文书档案保管期限规定〉的通知》(个办发〔2013〕61号)以及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档案工作的实施意见的通知》(个办发〔2015〕15号),确保个旧市的档案规范化管理进一步统一标准和明确目标的工作顺利开展。

二、措施有效,确保档案规范管理工作有序推进

旧市档案局创新工作方法,认真做好档案规范管理工作的指导、监督和调查研究工作。一是明确分工,落实责任。将市直各部、委、办、局、乡镇(包括下属单位)的档案业务指导工作落实到全局每个干部,明确责任。二是抓好调查研究工作。要求所有干部在开展业务指导工作时,善于发现档案规范化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解决问题,对带有共性和一时难以解决的问题,要多作思考,认真总结,出调研报告。三是集体讨论找出解决办法。通过集体研究讨论,找出最为合理的解决问题的对策和办法,以做到发现一个问题解决一个问题,最大限度地做到档案工作规范、标准和统一。四是结合档案规范化管理的要求,建立和完善各立档单位综合档案室的各项管理制度,认真组织专题培训,确保各单位开展档案规范管理工作不走弯路。五是利用“12.4”法制宣传日及“6.9”国际档案日,在个旧电视台、《个旧时讯》等媒体宣传个旧市档案工作,增强社会档案意识。六是加强企业档案工作,深入民营企业,帮助其建立和规范企业档案,维护其合法权益。七是通过开展年度执法检查,对各单位贯彻执行《档案法》《云南省档案条例》以及国家档案局8号令等档案法律法规的情况进行检查,指导各单位规范管理档案。八是切实做好政府机构改革中的档案管理工作。根据《关于将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后部门文书档案移交个旧市档案馆管理的通知》和《关于将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后部门印章移交个旧市档案馆管理的通知》,市档案局积极开展相关档案业务指导。目前,涉及机构改革的8家单位已将机构改革中撤并前的全部印章档案规范移交进馆。九是市档案局通过建立档案业务指导QQ群方式开辟档案业务指导新渠道,采用现代化的科技手段,开展全市档案业务指导。据统计,2016年上半年,市档案局各业务指导组通过各种方式进行业务指导200余次。

通过这些措施,个旧市档案工作规范管理示范单位认定工作形成了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全市档案工作规范化管理活动健康、有序、全面开展,并取得了实效。随着“档案工作规范化管理示范单位认定工作”的深入开展,个旧市党政机关、乡镇政府等单位的档案管理体制进一步得到完善,档案管理制度进一步得到健全,档案安全保管保护的设备设施得到进一步改善,档案工作步入规范化、科学化的管理轨道。截至2015年底,全市有市委办、鸡街镇、市环卫处、大屯村委会、建设社区等80家单位完成认定工作,示范单位认定数量居全州第一。

三、取得的成效

一是个旧市档案馆馆藏档案种类不断丰富,馆藏结构不断改善,截至2016年6月,馆藏总量达108779卷、193868件,案件排架长度1915米,其色档案、专门档案、涉民档案总量达33854卷、66620件,馆藏档案数量居全州第一。

二是2016年上半年,市档案馆共计接待档案利用者4683人次,调取案卷7565卷(册)、525件、提供复印资料9542页,为基层单位和广大人民群众解决了政策落实、社会养老保险、劳动保障、机关事业单位参加养老保险等大量民生问题,“死档案”变成了“活信息”,档案在服务民生、服务和谐社会中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参考文献】

合规工作方案篇8

关键词: 新建学校 档案工作 内容 方法

学校档案是学校改革与发展的真实记录,是学校的重要资产和信息资源。学校的教学和管理,需要档案工作的支撑与保障。维护学校的合法权益,必须有完整、准确、系统的档案为依据。档案的凭证和法律作用是其他材料不可取代的,没有档案,学校的基础就不牢靠,学校的持续发展就会受到影响。建立档案,对提升学校整体管理水平、维护自身利益、保持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新建学校往往在初期因各项工作千头万绪而忽视档案工作,也因人员来自不同地方,工作方法和工作习惯不尽相同,工作后形成的文件千差万别,甚至造成文件材料的遗失,给学校造成不必要的损失。所以新建学校应重视档案工作。

档案工作是一项具有专门内容的基础工作,它与学校的其他工作有着根本的区别,有着特定的性质。档案工作属于学校的基础管理范畴,但它又渗透于各项职能管理和其他基础管理之中,是其他管理工作的基础和条件。

一、档案工作的内容

档案工作一般由两部分组成,即档案业务管理工作和行政管理工作。

1.档案业务管理工作。

档案业务管理工作是依据相关业务规范和标准,对档案材料进行多环节的加工、控制、使用等业务处理的过程。这是学校档案工作的主体部分,它的具体对象是学校的档案实体。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档案的搜集。通过搜集档案,学校各项工作和活动中产生和形成的各种门类和载体的档案分别向档案部门集中,由档案部门负责统一管理,为学校科学地管理和有效地利用档案信息资源提供物质基础。

(2)档案的整理。包括对学校档案全宗进行划分,对档案实体进行分类、编号和排架。通过档案整理,实现档案材料管理的有序化。

(3)档案的保管。通过严格的档案管理和采取相关的保护技术,保护档案的完整与安全,防止或减少档案的损坏,延长档案的寿命;维护学校的自身秘密,确保学校信息安全。

(4)档案的鉴定。通过严格的程序和方法,对学校档案的保存价值和保管期限作出评价和进行划分,确保具有保存价值的档案,妥善处理没有保存价值的档案。

(5)档案的检索。通过对学校档案文件进行著录与标引,建立档案检索体系,逐步实现档案检索自动化,提高档案检索的速度和准确性。

(6)档案的编研。通过对档案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形成各种档案参考资料,满足学校各项工作和活动中人们利用档案的需要。

(7)档案的利用。通过采用各种手段和方式,提供档案信息服务,满足学校对档案的利用需求,保证各项工作和活动的顺利开展,实现档案应有的价值,体现档案工作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8)档案的统计。实质是档案工作的统计,通过确定具体的统计项目和学校,建立科学、适用的统计指标体系,对档案工作各方面的情况进行数据采集和汇总分析,为规划和管理学校的档案工作提供依据。

2.档案行政管理工作。

档案行政管理工作是按照有关政策、法规和制度要求,对学校档案业务管理工作进行相应的管理和控制。档案行政管理工作是以学校档案工作为主要对象的。主要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

(1)统筹规划。按照党和国家有关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的要求,从学校长远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对整个学校档案工作进行总体规划,确定中长期发展的方向和近期工作计划,保证档案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2)统一制度。依据党和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考虑到学校的性质、职能和运营方式,从学校自身的规律和特点出发,制定和实施学校档案工作的规章制度,对档案工作的内容、要求、程序和方法等作出统一、具体的规定,实现档案工作的制度化和规范化。

(3)组织协调。通过对档案工作方面的各种内外部关系的整合处理,正确处理宏观与微观的关系,“块块”与“条条”的关系,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内部建设与外部环境的关系,为学校档案工作的顺利开展营造良好的内部秩序和外部环境。

(4)实施监督。由档案工作部门依法履行职责,通过开展执法检查等形式,对学校内部各部门及有关人员贯彻执行档案工作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情况实施监督,查处并督促解决存在的问题。

(5)业务指导。由档案工作部门的业务人员通过多种方式,对本学校各部门及有关人员进行文件材料与档案管理方面业务问题的具体指导。

二、新建学校开展档案工作的一般方法

学校档案工作一般应实行综合管理,就是将学校形成的各种门类、各种载体的档案由专门设立的综合档案工作机构进行统一归档保存、分类整理和开发利用。综合管理作为我国学校档案工作的基本经验之一,已经成为我国提倡的一种管理模式。综合管理并不代表集中保管,而是指集中学校内部档案工作的各项管理职能;统一制定学校档案管理规章制度,纳入考核,使之成为共同执行的基本制度;把学校档案作为一个整体,统一档案工作业务规范和要求。开展此项工作的一般方法如下。

1.建立档案工作的管理体系。

是指学校内部档案工作的管理体制,涉及学校档案工作的领导关系、学校档案工作机构设置及其职责、学校档案工作人员的配备等方面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方面的工作。

(1)确定分管档案工作的学校负责人。档案工作涉及学校党、政、群各个部门和各个方面,需要协调各种问题,因此每个学校都应由一位学校行政领导具体分管档案工作,并将档案工作方面的有关领导责任列入其职责范围,作为考核其政绩的一方面内容。确定一位学校行政领导具体分管档案工作,是学校加强对档案工作领导的具体表现。

(2)确定档案工作的发展规划和计划。依据上级有关学校档案工作的发展规划,结合本学校的实际,制订档案工作发展规划和计划,并且列入本学校的总体发展规划和计划之中,有效地加以组织实施,使之与本学校其他各项工作和活动保持同步协调发展,更好地为本学校各项工作和活动服务。

(3)设置适宜的档案工作机构。按照集中统一管理的要求,设置适合本学校实际的档案工作机构,明确档案工作机构的领导关系和职责范围,使之成为整个学校档案资料的储存基地和利用中心,负责统筹、协调、组织和管理本学校的全部档案工作。

(4)建立档案工作队伍。根据档案工作机构的职能和任务,配备一支精干高效、数量适度、结构合理的档案工作队伍。同时在各个部门、各个下属学校设立专兼职人员,在档案工作部门的监督和指导下开展工作,搞好所在部门文件材料和档案的管理,形成一个覆盖整个学校的档案管理网络。

2.对档案工作给予必要的投入。

针对新建学校普遍存在的档案用房紧张的情况,要加大对档案工作的投入力度,设置专门的档案工作用房或专门的橱柜,并配备必要的设施设备,以达到档案保管要求,确保档案安全。

3.推进档案工作的制度化建设,制定必要的业务规范文件。

制定和修订档案工作规章制度,形成一整套规章制度。把档案管理方面的有关要求,作为本学校基础管理制度的内容,纳入本学校各有关工作制度和要求中。对于各种档案工作制度都要有效地加以组织实施,还要对实施的情况进行考核,与经济责任制挂钩,使档案工作的各个环节有章可循,有条不紊,逐步实现规范化、标准化。新建学校必须首先制定的规章制度与业务规范文件主要有以下三个,其他的可逐步完善。

(1)档案管理规定。主要包括总则(包括制订的依据、本学校档案、档案工作的内容、档案工作的基本原则等);档案管理体制及其职责;文件材料的形成与归档;档案的管理(包括档案的收集、整理、保管、鉴定、统计、利用等规定);奖励与处罚。

(2)文件材料归档制度。档案工作能否做好,关键在于归档制度是否健全和完善。归档制度既是学校职能部门开展归档工作的基本规范,又是学校档案部门指导、监督和检查文件材料归档工作的依据,还是做好档案收集工作的依据。建立、健全文件材料归档制度的意义在于从根本上保证档案的质量。归档制度的内容包括:归档范围、归档时间、归档份数、归档要求和归档手续等。

(3)档案分类编号方案及保管期限表。这是我们开展档案业务工作的基础。主要包括档案分类的原则和方法,案卷类目标识及档号的编制,档案分类大纲,案卷排架,各类文件的保管期限,等等。

4.积极采用以计算机为中心的现代技术进行档案管理。

提高档案工作的专业化程度,提高效率,减少重复劳动,全面提高学校档案工作质量。

5.加强对学校档案工作人员的培训、教育。

更新档案人员的知识结构,提高业务水平,以适应本学校档案工作的开展需要。

参考文献:

[1]王晓颖.对学校档案管理工作的探析[J].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6).

[2]李红.论新形势下的档案管理现代化[J].中国水运,2006,(2).

[3]李金霞.高校档案编研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云南档案,2007,(3).

合规工作方案篇9

一、关于我市保障被调查处理人合法权利的主要实践

在案件调查处理过程中,被调查处理人不论错误大小,都是帮助、教育的对象,都应得到同志般的对待。即使是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的人员,其享有的各种权利只要没有被依法限制和剥夺,就是合法权利,纪检监察机关就有责任予以维护。工作中,我市针对少数办案人员依纪依法履行职责不够严格、办案程序不够规范、对被调查处理人合法权利保障不够到位等问题,围绕案件调查处理的不同阶段,大胆探索创新,强化监督检查,有效维护了被调查处理人的知情权、人身权、财产权、申辩权和申诉权等各项权利。

(一)积极实施“两规‘四书’”制度,及时告知被调查人享有的权利。作为对涉嫌严重违纪党员采取的党内审查措施之一,“两规”在查办重要或复杂案件方面具有其他措施不可替代的作用。为从严掌握、慎重使用“两规”,做到既有利于案件的查办和突破,又保护好被“两规”对象的合法权利,我市在严格遵守“两规”使用条件、程序、时限的基础上,以保障被“两规”对象及其亲属的知情权为重点,围绕使用“两规”措施的不同阶段,由调查人员适时向被调查人或其所在单位出示由纪检机关出具的“四书”,即:《实施“两规”措施决定书》、《被调查人的权利和义务告知书》、《实施“两规”措施告知书》和《解除“两规”措施决定书》。其中,《实施“两规”措施决定书》主要内容是将实施“两规”的决定告知被调查人,让其知道自己已被实施了“两规”措施;《被调查人的权利和义务告知书》主要内容是规定被调查人在调查阶段的权利和义务;《实施“两规”措施告知书》主要内容是将被调查人已被实施“两规”的决定通知其工作单位,由单位在12小时以内将“告知书”内容通知被调查人家属;《解除“两规”措施决定书》主要内容是对主要违纪事实已查清或经查证涉嫌犯罪的被调查人,需解除“两规”措施的,由案件主办人向其宣布解除“两规”措施。上述“四书”经告知人、被调查人、被调查人单位签字(盖章)后入卷存档。实行“两规‘四书’”制度后,被调查人对自己的权利、义务非常清楚,实现了与办案人员之间应有的信息对称,既保障了被调查人员的知情权,又为其实现其他各项权利奠定了基础。

(二)不断探索办案业务适度公开,督促调查人员正确履行职责。调查人员直接向被调查人进行询问取证是办案工作的重要环节,其间,调查人员能否正确履行职责,严格依纪依法文明办案,不仅关系到被调查人的人身权、申辩权等权利的实现,而且关系到整个查办案件工作的质量。为规范调查人员的行为,保证被调查人的合法权利不受侵害,防止出现错证、伪证甚至冤假错案,市纪委在建立健全办案工作纪律规定同时,加大办案硬件投入,在“两规”案件办案点添置了监控设施,明确专人负责,对整个办案过程进行录音录像,实行全程监督。在此基础上,市纪委定期开展“社会各界代表看‘两规’”活动,邀请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派人士视察办案点,通过查看监控录像、开展询问等方式,加强外部监督,保证被调查人员的合法权利能及时有效地得到维护。

(三)全面推行案件“审前监督”,及时查纠侵犯被调查人合法权利的行为。案件审理部门既是纪检监察机关办案的审核把关部门,又是纪检监察机关的执纪监督部门。为切实加强案件审理部门对办案工作的制约和监督,及时查纠办案过程中可能存在的侵犯被调查人合法权利的行为,市纪委前移审理监督关口,在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全面推行“审前监督”制度,即在每个违纪案件调查结束后,案件审理人员向被调查人员发放《调查情况询问表》、《违纪款物核对表》,就查办案件的程序、案件材料的形成、违纪款物的收缴、被调查人的权利保障特别是申辩权的保障等方面,逐一征询被调查人的意见,并对其反映的问题区别不同情况进行处理。对案件调查中没有查清的问题,立即向案件调查组反馈,由案件调查组安排人员重新调查核实;对被调查人提出的比较简单的问题,如属于对政策、法规认识方面的问题,审理人员可直接做好相关的咨询解释工作;对被调查人提出的办案人员违反“‘两规’四书”制度及其他办案纪律的,由案件审理室会同干部室进行调查核实。经查证属实的,报请纪委常委会研究,视情节对有关人员进行批评教育、组织处理、党政纪处分,直至移交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四)认真组织被调查处理人学习党政纪条规,增强其认错服纪的自觉性。在以往案件处理过程中,由于少数被调查处理人对党政纪条规学习不够,对自己的问题认识不深,总认为组织上对自己的处分过重,不断提出申诉。对此,市纪委从提高思想认识入手,适时向被调查处理人提供有关党政纪条规资料,让其自我学习、自我认识、自我量纪,提高纪律观念,增强认错服纪的自觉性,从而有效避免了一些不必要的申诉的发生。今年年初,市纪委在处理葛某受贿4000元问题时,葛某起初认为自己受贿数额不大,千方百计托人说话,想逃避纪律处分。市纪委及时组织其学习《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有关规定,让其对照条规进行自我定性、自我量纪。通过学习,葛某认识到自身问题的严重性,主动接受组织处分。

(五)积极开展审理助辩和公开审理,提高案件审理透明度。为及时反映党员和监察对象的意见,解决以往案件审理中书面审、内部审、缺乏透明度的问题,促进案件审理工作公平、公正,去年以来,市、县纪委积极推行“审理助辩”和“公开审理”制度,被处分人有权参加案件审理进行申辩,并聘请其他党员为其辩护。对本地有影响的大要案、审理部门与调查部门有一定分歧的案件、有利于开展以案论纪教育的案件、适合公开听证的申诉案件等四类案件,在调查人员、被调查人及辩护人和其他相关的列席人员、旁听人员、监督人员的参与下,由案件审理部门组织,分调查、质证、控辩、评议和总结五个阶段,对有关案件进行公开审理,从而不仅为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利提供了制度平台,也为纪检机关不办错案,做到不枉不纵提供了保证。

二、我市保障被调查处理人合法权利工作的主要成效

“‘两规’四书”、“审前监督”、“公开审理”等制度作为纪检监察办案工作思维理念和方式方法的创新,经过一年多的实践,其综合功效逐步显现。

一是增强了案件查处透明度,维护了纪检机关的良好形象。过去由于办案程序和管理上不规范,有时被调查人被实施“两规”后,组织上没有及时告知被调查人单位及其家属,引发被调查人单位及其家属四处找人,甚至有少数别有用心的人在社会上散布谣言。有的违纪人员由于对党纪条规不了解,对组织上不信任,不服处分,反复申诉,等等。这些都影响了执纪办案工作的顺利开展,损害了纪检机关的形象。实施“‘两规’四书”、“审前监督”、“公开审理”制度后,被调查人员对自己所享有的权利明明白白,被处理人员应承担的纪律责任也可以拿出来公开辩论,从而使案件查办工作变神秘为适度公开、变封闭为适度透明、变单纯执纪惩处为惩处维权并重,既促进了纪检机关依纪依法办案,又消除了社会上少数人的误解和猜疑,维护了纪检机关的良好形象。

二是强化了调查人员的维权意识,促进了依纪依法办案水平的提高。权利与义务相辅相成。强调保护被调查处理人的合法权利,要求案件检查、审理人员必须不断强化案件质量意识,严格依纪依法调查处理案件。如,通过开展审前监督,给被调查人提供申辩的机会,一方面促使调查人员严格遵循办案程序,提高案件检查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水平;另一方面,审理部门通过及时反馈收集到的意见,帮助检查部门弥补调查工作中存在的不足,既提高了办案效率,又保证了案件质量。去年7月,市纪委在对市医药公司副总经理耿某收受回扣案进行审前监督谈话时,被调查人提出以前收过业务单位的一个信封,他多次退还都没有退成,信封还在其家中,但调查人员没有实地取证,而是根据他估计的数额做了笔录。对此情况,审理人员迅速向检查部门进行了反馈,检查人员随即到被调查人家中提取了该信封,并当面对钱款进行了清点,不仅消除了被调查人的思想疑虑,同时也进一步保证了办案质量。

三是使案件查处更加人性化,维护了被调查人的合法权利。去年以来,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共对46名被调查人员实施了“‘两规’四书”制度,对68件案件开展了“审前监督”,对36件案件实行了审理助辩或公开审理,被调查处理人和助辩人共提出要求或意见71条,被采纳48条,受处分党员干部无一人因不服处分而提出申诉。去年5月份,市纪委在对市直某医院药剂科长徐某实施“两规”时,正值徐某女儿中考填报志愿,徐某根据办案人员向他出示的《被调查人的权利和义务告知书》的有关规定,向调查组提出要与其妻见面商量女儿填报志愿事宜,调查组了解属实后,及时安排徐某与其妻会面商量,经过一番反复权衡比较,最终确定了其女儿的报考志愿。充分体现了对被调查人的人性化关怀。

三、对进一步做好被调查处理人合法权利保障工作的几点思考

我市对“两规”案件实行“四书”制度受到了中央纪委领导批示肯定;推行“审前监督”制度被中央纪委监察部《审理参考》、《中国纪检监察报》采用;开展“社会各界代表看‘两规’”的做法被中央纪委办公厅《要情专报》采用。同时,办案工作实践告诉我们,保障被调查处理人合法权利涉及到案件线索受理、立案、调查、审理等多个环节和办案人员的思想观念、队伍素质、办案方法、法规制度等多个方面,要把被调查处理人的各项合法权利进一步保障、落实到位,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

——必须进一步提高对保护被调查处理人合法权利重要性的认识,树立正确的办案政绩观。办案工作中存在的“重惩处、轻保护”,甚至侵犯被调查处理人合法权利的现象,与案件调查人员不正确的政绩观密不可分。如少数调查人员不能从政治和全局出发,把取得最佳政治社会效果作为办案工作的出发点,而是孤立地、就事论事地看待和处理案件,不讲政策和策略;少数调查人员认为重视被调查人的合法权利,会影响案件的查办,影响自己的政绩,而没有认识到自己既有依法依纪惩治腐败、处理腐败分子的责任,又有保护、教育和挽救干部的责任。因此,要保障好被调查处理人的合法权利,必须进一步加强对案件调查人员的教育,督促其牢固树立正确的办案工作政绩观。一要坚持权利和义务并重。对办案人员而言,既要充分行使法律法规赋予的各项调查权利,也要明确应承担的相应责任;对被调查人而言,既要规定其在调查工作中应尽的各项义务,也要尊重其享有的权利,两者不可偏废。二要坚持实体和程序并重。要坚持把实体和程序贯穿于办案工作的全过程,不能随意减省必须的手续、必经的步骤,更不能只重视结果,当依纪依法办案的要求与所要达到的办案目标发生矛盾时,就放松要求,忽视甚至侵害党员干部的合法权利。三要坚持惩处和保护并重。既要查清问题,依纪依法惩处违纪违法人员,又要澄清是非,保护被诬告、错告对象,切实维护被调查处理人的合法权利。

——必须进一步创新办案思路和办案方法,提高依纪依法文明办案的能力和水平。办案工作实践证明,办案思路和办案手段陈旧落后,缺乏有效突破案件的能力和方法,是导致不文明办案甚至违纪违法办案的重要原因。少数办案人员为了促使被调查人交待问题,在其他调查手段相对缺乏的情况下,便很容易自觉不自觉地侵犯被调查人的合法权利,侮辱、体罚或变相体罚被调查处理人,以尽快获取“口供”。因此,要切实保障被调查处理人的合法权利,必须要在继续规范采用现有办案措施的基础上,进一步创新思路,积极探索和改进办案方式和方法,不断总结新经验,提高依纪依法突破案件的能力和水平。针对新形势下办案工作的复杂性和特殊性,在办案重心上,要着力在搜集证据方面下工夫,加大正面接触谈话前的调查力度,广泛收集书证、物证等关键核心证据,为依纪依法文明办案奠定坚实基础;在办案方法上,要善于综合运用党内法规和法律法规赋予纪检监察机关的多种办案措施,提高依纪依法收集证据的能力和水平;在办案手段上,要学会使用高科技手段突破案件,不断提高办案的效率和质量。

合规工作方案篇10

[关键词]事业单位;档案管理;规范化

档案管理是事业单位管理工作中的组成部分,就目前我国事业单位档案管理的情况来看其在规范化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因此如何有效的促进事业单位档案规范化建设一直是有关事业单位需要不断努力攻克的问题。在对事业单位档案进行规范化建设的过程中,事业单位应积极的从多个方面入手,结合事业单位档案管理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规划。这对于促进事业单位档案管理的规范化,提高事业单位内部管理质量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完善管理制度,建立网络系统

档案管理工作在事业单位中普遍存在,一般而言档案管理工作主要是对事业单位内部人员的档案进行统一的收集与整合,以方便事业单位对企业内部人员的控制与管理。在进行事业单位档案规范化建设的过程中建立起有效的管理制度是关键,具体而言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完善管理制度。档案管理工作在事业单位中一般缺乏有效的发展空间,很少有事业单位会关注单位内部档案管理制度的创新与完善,因此大部分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工作在制度上都存在缺失。鉴于此,有关工作人员应积极的对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制度进行一定的完善,使得有关工作人员可以在制度的规范下进行具体的工作。这是事业单位档案规范化建设的基础。(2)建立网络系统。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网络技术也融入到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在进行档案管理的过程中,有关人员也应将网络技术应用其中建立起有效的网络档案管理体系,将档案管理部门与单位其他管理部分有机的联系到一起,提高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与应用的效率。

二、搞好管理分类,做好档案归档

档案在进行管理的过程中要进行一系列的工作,而档案分类是其中最主要的工作之一。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有关工作人员应搞好档案的分类管理,做好档案的归档工作。档案的分类管理一般要按照档案的内容,档案的先后顺序,档案的实际情况等进行分类,这些分类有利于档案的查询,对于档案的提取与应用有着一定的帮助作用。因此在进行档案分类的过程中,有关人员应对档案的分类进行严格的规定,并采取科学的分类方法确定具体的档案类型。除了档案的分类外,档案的归档也是档案管理中的重要环节。因此为了保障档案归档的质量,防止档案在借阅的过程中丢失,有关事业单位应针对档案的归档建立起有效的规章制度,以明确档案调取与归档的程序,减少档案归档过程中问题的出现。

三、严格档案整理,坚持科学管理

档案在进行存放的过程中,要进行一定的整理针对不同的需要对档案的存放地点,存放方式等进行更改,同时还要对一些受损档案进行修复,对一些过期档案进行集中处理。因此为了有效的搞好档案的整理工作,有关工作人员应严格档案整理工作,对档案管理工作进行细化,针对档案管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有效的修正,采用更加科学的方式进行档案的管理。并针对档案的重要程度以及档案的时间顺序等进行合理的整理。

四、加强法律宣传,搞好保密工作

档案中涉及到了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各项隐私信息,因此事业单位在对档案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应对档案的管理工作给予足够的重视,避免因档案管理不善而造成事业单位员工隐私信息外泄的情况。首先,事业单位应加强法律的宣传,使得档案管理人员可以对档案管理的重要性产生认识,提高档案管理的规范程度。其次,档案管理人员应在档案保密工作上下工夫,制定出有效的档案保密条款,对于档案的取阅,档案信息的公布等进行严格的控制,以此减少档案信息外泄的情况。最后,有关档案管理人员在对档案进行销毁的过程中,应保障销毁的彻底性,要在多人监督的情况下进行粉碎销毁或者燃烧销毁,杜绝一切可能造成档案信息外流的机会。

五、完善档案室建设,注重服务质量

纸质档案需要一定的存放空间,档案越多占有的空间面积越大,同时由于纸质档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影响,经常会产生发霉,受潮的现象。因此有关事业单位应对档案的存放地点进行合理的选择,建立起符合存放要求的档案室,完善档案室的建设,避免档案因存放不当造成档案的损坏。除此之外,档案室管理人员的工作能力也与档案存放的质量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有关档案管理人员应积极的学习档案管理知识,吸取周围工作人员的工作经验,注重提高服务的质量,使得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可以取得长足的进步。

六、建立电子档案,实现信息管理

纸质的档案在存放以及查阅等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因此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建立电子档案成为了事业单位档案管理的主要工作。在进行工在的过程中,有关管理人员通过信息录入的方式,将纸质档案转化为电子档案存放在计算机中,并利用网络技术与各部分进行连通,方便各部分的查阅,有效的提高了档案管理工作的速度,促进了事业单位档案规范化建设的进程。

七、总结

综上所述,事业单位档案规范化建设应从事业单位工作实际出发,结合现代思想理念,将档案管理向着科学化,合理化的方向推进,通过加强档案管理,完善保密制度,建立电子档案等方式,使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可以更加的高效,便捷,符合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促进事业单位档案管理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程巧玲.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科技创新导报.2011(20)

[2]张兵.浅析事业单位档案管理现状及创新对策[J].才智.20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