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标先进工作方案十篇

时间:2023-04-09 23:04:30

对标先进工作方案

对标先进工作方案篇1

在高等职业教育迅速发展的今天,如何运用现存教学资料档案与学籍档案为高等职业教育服务,使档案更好地发挥其作用,这已成为当前急待解决的问题。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是使档案工作逐步实现现代化,然而与现代化有关的档案工作标准化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所在。在国务院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管理条例》中就明确指出:“标准化是组织现代化生产的重要手段,是科学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推行标准化是国家的一项技术经济政策,没有标准化就没有现代化,就没有高质量高速度。”这就清楚地阐明了标准化在教学档案和学籍档案管理工作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学籍档案是高等职业学院的宝贵财富。档案工作是一项以提供档案与教学服务的工作,同其它各行各业一样,需要制定各种标准,作为开展工作的依据和准绳。档案工作标准化是实现档案工作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它是指在档案工作领域内,由上级主管机关或会同标准化主管机关以及各有关部门共同协商对档案工作的管理、原则、方法、质量、概念、设施等,制定出科学的统一的规定和技术规范,并予以贯彻执行进而修订的全部过程。目的就是通过科学的制定、贯彻、修订各科标准,使档案工作逐步走向规范化、统一化。它的基本内容有:档案工作名词术语标准、代号代码标准、档案著录标准、标引语言标准、收集、整理、鉴定标准、档案统计标准、提供利用标准、档案编纂及出版格式标准、档案工作现代化建设标准、档案装具、档案制成材料标准等。这些标准从制定到成熟需要一个相当长的发展过程,而且这个过程是有规律的螺旋式上升,档案工作现代化的水平也将随着标准化运动形式上升而逐步提高。因此,档案工作者必须重视档案工作标准化。下面对档案工作化标准化谈点粗浅的看法。

一、标准化是实现档案工作现代化的基础和前提

档案工作是高等职业教育事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职业教育档案工作要实现现代化,首先是档案工作的一系列环节,如名词术语、档案著录、代号代码等都必须有统一的标准,以便在进行工作时有统一的原则和规范。因为档案工作现代化是建立在先进的科学基础之上,如果没有统一的标准不仅不利于档案工作的开展,而且档案的作用也将大大减弱。要实现高等职业教育档案工作的现代化和学籍档案管理的现代化,还须建立档案工作标准化体系,在这个标准下开展工作才能实现现代化。可见实现高等职业教育学籍档案工作现代化首先是档案工作标准化,离开了标准化就没有现代化。

二、标准化是衡量档案工作质量的尺度之一

档案工作是一项专业性的服务工作,对高等职业教育服务的效果直接与档案工作一系列环节中的标准化程序有关。档案工作中的组卷、分类标引、鉴定工作中的保管期限确定检索工具的编制、提供利用、装具设备等都必须制定出统一的标准,对质量规格、工作程序以及要求等相应的做出明确的规定,严格地按标准进行工作,就能促使各项工作早日走向规范化、统一化,从而提高档案工作的质量。例如档案标引工作,它是将文件或案卷的主题内容赋予一定的标识,作为存储和检索的依据,利用者查找档案通过检索标识去判断自己所需的材料,如果检索人员按标准给出的检索标识准确、恰当,利用者就能迅速地找出自己所需要的资料,节约查找时间,而且查找效果好、效益高。如果检索标识不完全,专职性低,文件或案卷就可能被漏掉,使有用的档案被埋没,又有可能检索出自己无用的材料。所以标引工作必须要有标引的规定与规则,保证标引的一致性,使标引工作标准化、规范化。同样道理,高等职业教育档案工作的各个环节都达到了一定的标准,实现了标准化,学籍档案工作的质量才有可靠的保证,才能为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提供丰富的资料。

三、标准化是提高档案工作的工作效率,节约人力物力财力的有效措施

标准化能提高档案工作的工作效率。搞好标准化对节约人力物力财力有重要作用,根据合理地标准化要求,人力物力财力资源都可以得到合理的利用。以整理工作中的组卷为例,过去由于文件和案卷的组卷方法没有统一合理的标准,往往把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组织单位的文件和案卷组织在一起,或者把不应该分割的文件或案卷进行分离组卷,致使文件或案卷本身固有的联系被分割,随意搬家,脱离形成单位,组卷不合要求,给查找者带来麻烦,使利用者浪费了很长时间还查找不到自己所需要的资料,造成人力物力的很大浪费,影响档案的社会效益。通过制定标准既可以把档案的本来面貌反映出来,又能使文件或案卷在来源时间、内容和形式等几个方面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查找迅速、方便、节约人力、使档案工作者省出更多的时间去从事其他工作。在财力方面如能进行装具的改革、创新、制定出技术先进、 经济合理的装具标准,按标准化、系列化集中生产出一批耐腐蚀、耐老化的装具就能降低造价,提高技术水平,节约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加速高等职业教育档案工作现代化。

四、标准化是实现高等职业教育档案工作科学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所谓科学管理就是根据档案形成的规律和特点,运用先进的技术和方法,依据各种科学管理制度对档案进行管理,开展各项工作,科学管理要求做到的标准是:档案管理机构高效化,管理方法科学化,管理工作计划化,管理技术现代化等。要实现高等职业教育学籍档案管理工作的标准化,只有各业务环节都达到标准化,档案工作才能按标准化实现科学管理。因此要实现科学管理必须大力推行标准化。

五、标准化是推动高等职业教育学籍档案管理发展的重要条件

档案学是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之间的一门边缘科学,是一门综合性的科学,实践性强。它既含有档案和档案工作的基本理论,名词术语概念,也包含着实际工作中的技术性和方法性的内容。它的研究成果,经过实践的检验证明是科学的概念、原则、技术和方法,用条纹的形式予以固定化、制度化,作为共同的语言,公认的准则和规范,就是标准。所以标准化本身就是档案学的一个组成部分,标准化工作的开展,必将推动档案学理论的发展,一方面档案学为档案工作标准化提供了理论指导和科学指导,另一方面,标准的制定与贯彻优势将档案理论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取得保证,以便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对标先进工作方案篇2

【关键词】 档案 档案信息化 标准化

档案工作标准化是档案工作领域中的各种标准的总称,是档案工作中有关单位和个人应当遵守的共同准则和依据。在数字化条件下,由于电脑系统在人工智能方面存在先天的局限性,因此在档案信息化建设中所涉及的标准化问题,将更加尖锐和苛刻,也就更需要统一全面的档案信息化技术和规范。

一、档案信息化建设现在面临的标准化问题

1、统筹指导缺失,导致系统标准的制定滞后。我国档案计算机管理技术的应用早在上世纪80年代初已起步,并迅速普及到众多的机关和企事业单位;90年代以后,电子文件大量出现,电子档案管理日益成为广泛需要。然而,我国档案计算机管理和信息化建设的相关标准的制定工作直至90年代末才刚起步,严重滞后于实践发展;即便定标工作已经起步,但进展缓慢,已制定出台的相关标准寥寥无几,内容缺乏系统性、配套性,对于实际工作需要杯水车薪i。标准化工作的滞后已经使档案信息化建设因缺乏必要的规范和引导而陷于盲区之中。

从现状看,虽然早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的各类档案管理升级中,国家档案局对企业事业单位和机关、档案馆普遍提出的以计算机技术应用为核心的档案现代化管理要求,在客观上是一种国家推动力,但对工作深入发展的组织力度和后续措施显然不够,因而使工作较多地流于形式而缺乏实效。

2、各自为政,系统、数据不兼容。在社会信息化的大背景下,近年来,各级各类档案机构,尤其是国家综合性档案馆纷纷开展档案信息化建设,在档案管理系统的构建上已经有所突破。但是,由于各自为政,独立开发,首先是致使各机构的档案管理基础软件标准不一,造成档案信息资源的分散孤立,难以共享;其次是采集数据的内容、质量标准各异,良莠不齐,形成基础数据结构的鸿沟,造成信息资源整合上先天困难。

这种现状之下,必然造成极大的人力、物力的浪费,并拖慢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步伐。⑴由于各地区、各单位各行其是、互不沟通,技术研发低水平重复现象严重,影响了档案信息化建设整体水平的提高;⑵由于盲目研发,各地区、各单位出现了大量非兼容的系统和数据库,档案信息化运行中的文件格式、数据内容、库结构的规定各不相同,形成了“信息孤岛”现象,严重影响到档案信息的共享,制约了档案信息资源的价值;⑶增加了工作量,降低了效益,不仅因大量低水平技术重复研发使总成本拉高,更由于日后随着相关标准的实施,新系统研发、原数据库转换等,必然发生二次投入的现象。

3、现有档案管理标准与信息技术契合度低,导致高新科技利用水平低。

我国现行档案管理标准体系基本是针对有形档案资料来制定的,缺乏专门针对信息化条件下的管理标准,从而严重制约了高新技术设备在档案工作中的利用水平。

二、解决档案信息化建设中标准化问题的对策

1、必须以国家战略的指导思想,自上而下地组织对档案信息化的标准制定。档案信息化建设不仅涉及技术,更是涵盖了纷繁复杂的法制、体制、机制问题,档案作为社会性极强的信息形式,连结着复杂的社会关系,协调和解决与之相关的问题,仅依靠社会组织、机构的低层努力,实在勉为其难,因而必须从政府和国家层面入手。社会信息化迅猛发展的机遇和挑战面前,档案信息化建设迫切需要紧密依托政策导向,加强统筹组织,明确工作走向,以求有序、健康、快速发展。与传统的档案工作相比,档案信息化建设更加需要讲求统一的技术体系,更加需要讲求标准化和规范化,因此先天上更加需要统筹规划,以便最终达成高度的信息共享。加强标准化建设,有效规范档案信息化工作已十分紧迫,而此项工作应是政府的职责,因而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根本出路在于制定实施国家战略。

2、档案信息化建设必须贯彻标准化先行的原则。我国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对档案信息化技术研发工作的总体效果并不理想,究其原因,重具体技术研发、轻标准规范研制是重要的症结所在。各地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组织实施的科研中,从课题的内容结构看,几乎都是为了解决各单位个性化问题,仅仅针对和解决各个点上的局部需要,日益增多的课题研究反而加剧了档案信息化建设中的各自为政、分散孤立的信息孤岛现象。这表明,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投入不应仅仅囿于个别和局部,解决具体的微观问题,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必须面向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全局,坚持标准先行的原则,把工作重点从解决具体、局部操作问题转向标准的制定、实施上来,有力提升对档案信息化建设工作标准化和规范化的指导力度iii。

随着整个社会信息化水平的提高和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推进,实现档案信息资源整合已是大势所趋。各级档案部门都应通力合作,协力构建全国统一的网络档案信息资源整合平台,向社会公众提供优质高效的档案信息服务。而在网络环境下,要实现网络档案信息资源的整合,构建统一的网络档案信息资源交换与共享平台,使之能联结各个应用系统,从而为网络档案信息资源的共享创造基础条件。就必须做到所有入网的档案信息都执行统一的数据标准,形成统一的逻辑数据库。因此只有提供关于信息资源系统整合的一系列完整的标准,并在资源的开发、产品化和组织管理的过程中加以遵循,才能实现信息资源的理想整合,所以应围绕标准化来推进信息资源的整合,坚持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标准化先行原则。

3、必须做到目光长远、高屋建瓴的制定适当的标准体系。一方面由于信息处理技术日新月异的飞速发展,而应用研发与实际推广又需要一定时间,因此往往形成技术应用与技术发展的代差,使得广大档案工作者一边羡慕和畅想着新技术的好处,一边抱怨着手中的软硬件设备生涩落后;另一方面,在信息化建设中容易形成希望硬件设备的配置应该是高档次先进的,软件系统的设计应该是面面俱到的想法,好像不这样,不足以体现现代化和先进性。实际上这种认识是不科学的。IT产业有一个著名的“摩尔定律”,即每18个月芯片的运算速度便增长一倍。盲目跟进的结果,将导致原有设备还未充分发挥作用就被新设备所淘汰的局面,损失可想而知。

解决这一问题首先是在制定标准时对技术的发展作出适当预判;其次是设立标准研究的常设机构,形成标准跟随技术进步而衔接发展的常规体系。只有这样,才能在标准体系制定时做到目光长远、高屋建瓴,使标准体系不形成对新技术应用的瓶颈,既可以使档案工作者切实应用到先进技术设备,又可以指导信息化建设的适当水准,不会造成因盲目建设而造成巨大浪费。

参考文献

1 吴品才.档案信息化建设现状、问题与对策.中国学术聚合门户网,2008.7.25

2 陈婷等.档案信息化建设能解决“数据孤岛”问题.江南时报网,2009.5.15

对标先进工作方案篇3

由天津市档案局与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共同完成的“电子公文文档格式转换的研究及相应软件的开发”项目,于2005年2月1日在北京通过鉴定。

“电子公文文档格式转换的研究及相应软件的开发”研究课题,是2004年国家档案局下达给天津市档案局的科研项目。天津市档案局从电子文件归档提交方式、保存形式、利用空间、资源共享几方面提出了研究需求,调研了相关方案与产品。在文件归档转换处理上,结合兄弟档案馆及天津市自身信息化实际,认为电子文件在由各机关办公室向机关档案室提交时自动转为归档文件格式最为方便。在调研的基础上,选型CEB版式文件作为最终存档文件格式,并将公文正文同步由CEB转为XML,用于在其他系统中的文件流转。该项目从2004年5月开始研发,8月安装在天津市政府办公厅的相关实验平台上试运行,实现了不同应用平台下产生的电子公文能够互联互通,把已有的资源整合起来,将文件安全、完整、可靠地归档,解决了应用系统现存的归档信息资源管理与利用问题,实现资源共享来发挥最好的综合效益。

(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安静润)

念好“五字经”

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湖北宜城市档案局党员干部把先进性体现到实际工作中,围绕“高”“管”、“特”“新”“先”五字做文章,自我加压,自我鞭策,确保各项工作目标完成。

“高”:充分利用高科技产品开发档案资源,完成当年报送的现行文件目录和馆藏档案文件级的微机输入工作,逐步实现档案馆全文数字化管理;

“管”:积极推行档案目标管理工作,确保全市新增10家行政事业单位档案工作达到省二级以上标准,其中3家单位达到省特级标准,力求用三年时间实现全市正局级单位档案工作达到省二级以上标准的目标;

“特”:在大力开展依法治档宣传的同时,借助政府行政手段,争取全市人口普查、计划生育、复退军人、农村税费改革、防治非典等特色档案接收进馆,丰富县级国家档案馆特色档案的馆藏;

“新”: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和重大活动,积极探索档案创新工作,一方面配合全市招商引资工作,上半年完成《宜城在外人员名录》的编著工作;一方面抓好农村土地二轮延包,以及流水镇西瓜、孔湾镇大白菜、板桥镇板栗等“涉农”档案和城镇居民社区“涉民”档案的建档试点工作;

“先”:积极开展保先争优活动,确保机关的全省档案系统先进单位的称号,确保现行文件利用工作在襄樊地区领先的地位。目前,宜城市档案局把全年各项工作任务分解成5项共性目标和26项职能职责目标,采取百分制进行考核,力争以实际工作成果来检验先进性教育的成效。

(湖北宜城市档案局 姜尚学 王翠玲)

走进白鹿原

由原西安市蓝田县档案局局长卞寿堂著,西安太白文艺出版社出版的《走进白鹿原――考证与揭秘》一书日前与广大读者见面。这部书是卞寿堂局长多年来翻阅大量档案史料、文献典籍,拜访许多名人、学者,踏遍蓝田的山川原岭、村庄院落、历史遗址,对蓝田的历史人物、古今事件、轶闻趣事、民俗风情等进行考证、收集和研究整理的结晶。全书共34万字,由小说《白鹿原》的作者,著名作家实先生提写书名,《西安日报》、《西安晚报》高级记者、副总编牛象坤作序?鸦这部书对《白鹿原》中所涉及的地名、人物、事件、传说、民俗、方言等探源寻根,是揭秘《白鹿原》的一把钥匙,对于研究《白鹿原》这部名著具有重要意义。而且,这部书对于研究蓝田乃至关中的人文历史,宣传西安、宣传蓝田具有积极的意义。

(王文利)

评议制局长

日前,江苏省连云港市灌云县档案局局长李琴正式到任,这是江苏省档案系统第一位采取评议制任命的档案局局长。

长期以来档案部门一把手均采取任命制,由组织部门通过任前考察直接任命,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拟任同志对拟任岗位的适合度。今年以来,该县加大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力度,创造了直选制、直选制和评议制等新的干部任用方法。评议制是将拟任人选在正式任职前半年,从而给组织部门一个考察期,给拟任同志一个适应期,半年后再由组织部门组织有关人员进行评议考察,根据考察情况决定是否任职。这种做法有利于将合适的人才选拔到合适的岗位上,是对档案事业和个人均十分负责的好办法。

(江苏省连云港市档案局

黄永艳臧秀柏)

档案违法举报制度

对标先进工作方案篇4

1 现阶段档案管理现代化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1.1 对档案管理的科学认知不足

就目前情况来看,大部分人对于档案了解并不多,对于档案记录的信息也并不了解,大部分人认为档案所记录的是人员基本信息以及工作情况记录,并且在正常的工作生活中,如无特殊必要,很少有人会进行档案的调动查取,甚至有一些档案管理部门的领导对于档案的科学认知也并不足,所以对于引进新的档案管理技术并不热衷,严重影响了档案管理现代化的进程。

1.2 档案管理经费投入不足

在档案管理工作中,由于很多管理人员对档案管理并不了解,所以不会积极主动地进行档案管理新技术的探寻工作,也不会主动向上级神奇管理经费,很多领导对于档案的重要性也并不重视,多以在设备上的投入很少,并没有购入先进设备进行档案管理。不仅导致了管理手段的落后,档案管理的模式也并不规范,档案记录数据也并不完善。经费投入多少与档案管理部门领导对档案的重视程度是成正比的,所以由于很多领导对于档案管理工作现代化实行并不以为然,也就导致了很多地方的档案管理工作经费并不充足,并不能满足其先进设备的引进。

1.3 现代化的档案管理工作并没有制定统一的管理规范

只有有一定的管理规范,才能保证档案管理工作现代化的有效进行。现阶段的档案管理现代化中并没有制定完善的管理规则,所以在管理中常常出现责任不明、管理结构不清晰的情况,对档案管理工作造成了严重影响。所以在档案管理现代化的推进中,要针对管理人员、管理部门以及不同行业都制定不同的管理规范,明确管理目标,保障各个环节的有序进行。

1.4 档案管理工作标准化程度低

在档案管理的工作中,实现档案管理的标准化可以有效地保证档案管理的现代化实现,在现阶段的档案管理中,由于受到传统管理模式的影响,很多管理部门各自为政,并且各个区域的管理模式各不相同,管理结构有较大差异,记录、查询模式也不尽相同,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档案管理现代化的进程,也导致了档案数据不够完善,甚至有些档案信息重复,及占用容量,也不能带来利益。

1.5 档案管理人员素质不高

实现档案管理现代化必须要以现代化设备作为基础,现阶段的档案管理人员自身知识水平以及职业素养并不能保证其对于先进设备完全了解,更甚者有些人对于设备的基本操作并不熟练,这就会导致管理设备的应用率降低,不能完成其利用价值。只有保证档案管理人员自身具备一定管理知识,并且保证其对于档案管理的重要性有一定的认知,才能保证其对于档案管理工作的热情,以及其对于先进设备的操作熟料度。

2 档案管理现代化的改进措施

2.1 重视档案管理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建设

在进行档案管理实践中,想要真正地确保实现档案工作的标准化,必须根据需要制定一系列的切实可行的实施标准,确保档案管理的秩序,达到最佳效益,这是实现档案管理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手段和前提。若在档案管理时仅仅有技术方面的保证,专业化和标准化的程度不够,那么很难真正提高档案管理的质量和速度。所以,在进行档案管理现代化的过程中,必须先进行档案管理标准化以及规范化的建设,这样才能给档案管理现代化奠定一个好的基础。

2.2 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

在档案管理现代化建设中,人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想要现代化管理真正的实现,必须改变人的思想观念。档案管理人员必须真正认识到档案管理现代化是档案管理的发展趋势,在新的形势下各种新的档案不断形成,想要保存好这些新档案和以往的档案,必须利用先进的技术和手段来进行管理。管理人员必须认识到自身工作的重要性,不断地提高对自己的要求,不断地接受各种培训,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和专业技能。

与传统的档案管理人员所需要的简单技能不同,现代化的档案管理人员需要掌握丰富的理论知识,拥有较强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最好还能具备较强的开拓创新意识,进而加快档案管理的现代化进程。在这种情况下,首先要建立严格的选拔制度,选拔合适的档案管理人才,这些管理人才要拥有较高的道德水平和职业素养。其次要通过各种有用的形式加强对人才的培训,如聘请专门老师教授档案管理人员计算机方面的相关知识,以讲座形式教给其档案管理方面的前瞻性知识和技能等。通过教育培训,使管理人员逐渐拥有全方位的能力,能够应对现代化档案管理中存在的任河问题,不断提高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达到提高档案现代化管理的质量,确保档案管理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的目地。

档案业务培训是档案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档案现代化管理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根据档案工作新的规定和要求,档案管理者需要不断地再学习,再提高,这就要求在指导和培训时,需要探讨和摸索新形势下基层档案工作变化的特点,根据不同时期档案工作新的要求,新的标准来制定培训内容,培训中用理论联系实际,看示范,有针对性,能使档案人员听得懂、学得会,能独立完成单位归档文件整理工作,认真贯彻执行档案工作的法律、法规,规范档案工作业务建设。

2.3 强化管理意识,加大档案管理现代化经费的投入

想要真正实现档案管理现代化,必须将大量的资金以及先进设备投人进来。各级领导必须真正地意识到档案管理的地位和重要性,积极推动档案管理现代化工作的顺利开展。要加大对档案管理现代化资金、设备方面的投人,在建设档案室时,必须做好通风、采光、安全以及防潮方面的措施,根据实际的需要要充分运用和发挥将电脑、监视设备、空调等设备的作用,这不但能保证档案的安全,还能确保不出现资料丢失的情况。

对标先进工作方案篇5

【关键词】档案管理;信息化

档案管理信息化指的是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强档案信息资源的收集、整理、开发和利用。为了能够更科学、高效推进档案管理信息化,我们在这个过程中必须基于传统档案管理方式的主要弊端以及现代化档案管理的突出优势等多种情况采取一系列切实可行的举措。

1.加大资金投入,优化软、硬件设施

很多机关档案数量冗余而且不断增加,纸质档案保管条件差,容易遗失、老化而且查找利用率低,这些问题对档案管理工作造成了越来越大的压力,而计算机的强大的存储功能能够很好地解决档案信息保存困难的问题。但是,很多档案管理部门所使用的计算机等信息管理设备相对陈旧,而且型号规格不一,甚至各自系统软件不能通用,以致于工作人员在使管理设备过程中,也无法及时有效地进行档案管理或资源共享,这些硬件问题也极大地阻碍了档案管理信息化的进程。为此,笔者有以下几点看法。

1.1档案管理信息化必须依靠先进的计算机设备

计算机高效的处理功能和强大的存储功能不仅可以节省人力、物力和财力,而且可以提高档案工作的效率。因此,相关部门要想推进档案管理信息化,首先就要加大资金投入,更新计算机等基础性硬件设备。

1.2构建科学档案管理信息系统,可以提高计算机管理功能与效率

目前,档案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软件多且乱,这一问题严重阻碍着计算机档案信息管理的功能与效率。在先进的计算机设备这一硬件的支持下,档案管理信息系统这一软件的构建也十分重要。标准化、规范化的信息管理系统可以灵活使用各种图形、表格等技术对档案进行分门别类,同时查找着可以随时迅速地查到所需信息,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1.3在档案管理工作中还需要优化其他设备

比如在档案袋、档案夹、档案标签等工具的购买、使用或更换过程中,既要做到同类统一又要对不同类型有所区分。这样做既科学美观,保证档案质量,又能够提高查找者的效率,节约时间。

2.加强管理队伍建设,培养信息化档案管理人才

档案管理信息化离不开专业的管理人才,这就要求管理人员具有较高的专业知识和先进的管理技术。目前,多数档案管理工作者对档案管理信息化方面的知识技能的了解相对匮乏,很难在推进档案管理信息化过程中发挥工作人员的先进性作用。因此,相关部门要重视提高档案管理工作者队伍素质,不断调整更新档案人员专业技能和知识水平。

2.1提高现有管理者的管理技能

为此,一方面,相关部门要为现有的档案管理工作者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让档案管理人员及时了解档案管理的发展趋势和现代科技在档案工作中的应用,提高工作人员的现代管理意识,进行复合型的信息化管理培训,使其能够快速适应档案管理信息化的需要;另一方面,现有档案管理人员要注重提高自身能力,积极参与信息化教育培训,不断提自身的专业知识,提高管理技术和水平。

2.2要引进已经具备相应的信息化档案管理能力的专业人才

这一类的专业人才可以在工作过程中运用其所掌握的先进理论、先进新技术来指导和优化档案工作。引进专业人才还可以更好地调整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结构,通过科学的人员分配,可以提高档案管理系统的整体水平,进而提高档案管理信息化的效率。

3.建立健全档案管理标准和制度

在推进档案管理信息化过程中,一套科学、系统、规范的的管理标准和制度可以更好地让档案管理工作者在工作中有的放矢,进而更高效地推进档案管理科学化、标准化、规范化。同时,信息查找人员可以根据档案管理标准和制度更加迅速地找寻所需信息材料或工作人员,这也提高了档案管理的服务性和共享性。

3.1统一档案管理标准

档案管理标准化是推进档案管理信息化的重要条件。包括:档案整理标准、统计标准、服务标准、各项技术标准等,它是衡量工作效率高低的尺度。目前,在档案管理过程中缺少明确的管理标准,使得一些工作人员只能根据个人喜好或工作经验进行管理,以致在档案管理过程中有失规范。详细而明确的管理标准可以让档案管理者明晰相关责任,保障信息安全,认真行使自身职责,促使工作标准化、规范化。

3.2建立健全档案管理制度

对标先进工作方案篇6

[关键词]档案管理;现代化;讨论

中图分类号:G3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29-0209-01

档案管理工作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管理内容,其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传统的档案管理模式的基础上,应用现代化的管理方法及管理模式实现档案管理工作的现代化,是时展的必然需求,同时是档案行业实现自身的突破与发展的需要,本文就主要对档案管理的现代化进行简单分析探讨。

一、 档案管理现代化的意义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各项技术都取得了进步与发展,各个行业都在科技的带动下取得了一定的突破与进展,新时期发展背景下,档案管理行业想要实现科学、高效的发展,就需要在时展过程中,不断的完善自己,实现现代化发展,这样才能保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较强的竞争力水平,同时,档案管理工作实现现代化发展也是时展的需求,现代社会中各个行业都在高科技水平下快速发展,如果档案管理行业不能实现自身管理模式及管理方法的转变,积极应用现代化的管理方式,那么其就难以跟上时代的发展脚步,容易与时代的发展脱轨,难以实现良好的发展前景,由此可见,现代社会中,实现档案管理工作的现代化是非常必要的。

二、 档案管理现代化的主要内容

档案管理现代化是一个动态的、发展的、相对的概念,社会发展过程中,不同时期,对于档案管理现代化的内容要求具有一定的差别,现代社会的档案管理,从内容上来讲,主要包括这样几方面的内容:档案管理标准化、档案管理手段的现代化、档案保护的现代化、档案资源的信息化,下面就对这几方面的内容进行简单分析。

1、 档案管理的标准化

档案管理工作中,要想实现现代化管理,其基础就是要实现其管理工作的标准化,这主要是由于在档案现代化管理工作中,要建立在广泛协作、严密分工、先进技术的基础之上,在实际的档案管理工作中,要想实现其标准化的管理,应该根据实际的管理需求,制定出严格的标准与规范,并要在实际工作中积极贯彻相关的标准与规范,使得相关的分工协作及技术应用能够遵循统一的标准与依据,最终实现档案管理工作中各相工作的有机联系与统一,并在相关的管理模式之下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2、 档案管理手段的现代化

要想实现档案管理工作的现代化,就需要在现有基础上,应用各种有效的现代化管理手段,这主要包含理论手段与技术手段两方面的内容,首先对其现代化的理论手段进行简单分析,这主要是指实现档案管理方法理论的现代化以及其应用层面的现代化,在档案管理过程中,要积极的学习与借鉴已经发展成熟的现代化管理方法及管理理论,并结合自身的档案管理需求,在档案管理实践中不断的提升自己,最终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档案管理现代化理论体系。另一方面,要积极的将现代化先进技术手段应用于档案管理工作中,在实际的档案管理现代化实践中,要能够积极应用现代社会中的先进技术设备、技术手段及技术成果,最终高效、全面的实现档案管理的自动化与专业化。

3、 档案保护的现代化

传统概念上的档案保护现代化通常指的是:实现档案载体保管保护、档案管理设施、档案库房等的现代化,随着各种先进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与广泛应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及新型存储介质快速发展,档案信息的载体也表现出多样化的发展趋势,声像档案、电子档案、机读档案等信息的档案载体不断应用于档案信息管理工作中,与传统的档案信息存储方式相比,新型档案载体在档案信息的记录与存储工作中,更加的高效、全面与方便,这也对档案保护现代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相关的档案管理部门应该在现有技术上,对新型档案的存储及管理方式进行深入的研究,应用各种有效的保护方式,实现档案保护的现代化。

4、 档案资源的信息化

现代社会已经步入信息化时代,在这种大的时代背景之下,各行各业的发展都开始以信息化发展作为主导,先进的信息化技术在社会及国民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取得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档案管理工作中,应用各种高科技信息技术,实现其信息化发展是非常必要的,这就需要在实际的档案管理工作中,应用科技化的手段对档案管理程序及相关的档案资源进行信息系统加工,使其能够在计算机网络中实现整体的传输与运转,最终能够有效的实现档案管理资源的开发利用与合理配置,这对于档案信息资源共享程度的提升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 档案管理现代化的相关要求

1、 加强档案馆基础工作的管理

档案馆基础工作的有效管理是实现档案管理现代化的基础条件与基本保障,这就需要在实际的管理工作中,依据档案馆的运行特点及实际需求,全面、细致的做好其各项基础工作,这对于档案管理现代化的顺利开展具有积极的作用。

2、 实现档案馆管理的现代化

实现档案馆管理的现代化,首先需要实现其管理思想的现代化,这就需要在思想上改变档案管理人员对于现代化概念的认识,并要要求所有管理人员以勇于改革、更新观念、认清形势的思想作风开展档案管理工作,并要在实际的工作中不断的探索新的管理途径与管理模式。

3、 对不同内容、不同载体的材料进行妥善管理

现代社会中,档案馆中各种档案信息的种类多种多样,其材料载体也是多种多样的,除了传统的纸质档案,还有磁盘、录音磁带、录像带、照片等各种不同种类、不同载体的档案信息,这就需要相关的管理人员在实际的管理工作中,应用合适的管理方法,保证其管理水平的提升。

4、 实现管理手段及保管条件的现代化

在档案现代化管理中,对于管理手段及保管条件具有较高的要求,这就需要在实际的管理工作中,对档案库房的温湿度进行有效控制,并要保证档案载体材料的微小化、现代化,并要能够应用计算机等实现存储信息的检索,这对于档案管理的现代化发展是非常必要的。

结束语

随着社会市场经济的发展,档案管理工作中,实现其现代化发展是非常必要的,本文就主要对档案管理现代化的意义、内容及相关要求进行了简单分析,对于档案管理的现代化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对标先进工作方案篇7

一、确立目标

招商策划是招商过程的第一步,那么,招商策划程序的第一步又是什么呢 策划程序的第一步是确立目标。只有目标确立了,策划工作才能做到有的放矢。确定目标包括三个方面:第一,要达到的目标是什么;第二,围绕目标进行随后的一切工作;第三,目标是否得到了实现。比如,要策划一次海外的新闻会。在策划过程中,首先得确定这次新闻会的目标是什么 我们要达到一个什么目的 通过新闻会,我们或者是要让世界了解我们的投资环境,了解我们的优惠政策,提高我们的知名度;或者是推出多少项目。目标确立之后,随后要围绕目标搜集各种资料,制定各类方案,最后检查目标是否得到了实现。

二、广泛搜集各方面资料

招商策划程序的第二步是广泛地、大量地收集信息,获取情报。信息收集对招商工作来说,显得尤为重要。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招商过程就是一个收集信息、寻找机遇、寻求合作伙伴的过程。一个地区、一个单位的信息流量大、信息面广,就有可能获得较多的招商机会,取得较好的招商成绩。如果信息闭塞,与外界交往甚少,要想招到较多的项目是不可想象的。因此,在招商策划中,收集资料、获取信息是非常重要的一环。收集信息时要把握如下几个要点:第一,既要注重信息的针对性,但也不要放过信息的广泛性。如我们策划新闻会时,事先理所当然要重点收集与新闻会相关的资料及信息,但也不要放过附带而来的一些资料及信息。因为有时稍加留心就可以获得一些意外收获。这一点在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招商史上不乏其例。如某广场项目就是偶尔从报刊上获得的一则消息而因此引进的。第二,要注意改进收集资料、获取信息的手段。信息瞬息万变,信息交换日益频繁,信息流量不断增加,获取信息的方式也在不断更新。我们要尝试采用各种先进的手段来收集信息。第三,要对信息及时加以处理,并提高加工处理信息的能力。信息是有时效性的,一定期限内信息才有价值,过时的信息是一钱不值的。我们要提高对信息的分析、处理和加工能力,对信息进行深加工,从而使信息的价值量大增。

三、制订各类招商方案

制订方案是招商策划的一个重要程序,因为方案的优劣直接影响招商策划后几个程序的进行,直接关系到招商效果的大小。因此,必须极为重视招商方案的制订这一环节。

招商方案的制订要考虑两个因素:一是方案的可行性,二是方案的可选择性。

制定招商方案要切合实际,制订的目标要能够实现,或者说经过努力能够实现。不能不顾实际和可能凭空拍脑袋,不切实际,制订无法实现的方案。所谓方案的可选择性,就是指要同时制订各类方案,以利于决策人物能比较选择其中最优的方案。为什么要同时提出各类招商方案 这是因为方案的提出与实施之间有一个时间差,在这个时间差里,可能会由于政策、市场或政治、军事、文化等因素的变化而使整个招商环境发生改变,从而使原先制订的招商方案无法实施。如果我们同时制订几类招商方案,当一个方案不可行时可以实施另一个方案,这样就能化被动为主动。比如,在策划海外的新闻会时,可以预先提出在美国、德国或日本举行等几类方案,以利比较选择。

四、比较选择各类方案

各类招商方案提出来了,比较选择其中最合适、最理想的方案也就成为招商策划中一个带有决策意义的重要环节。如果方案选择得好,继而进行的招商工作就有可能取得好的成绩;如果方案选择不当,就会影响效果。

那么,如何比较选择各类招商方案呢 第一,要考虑招商方案是否与我们招商工作的长远战略目标相一致。前面已经提到,招商是一项系统工程,我们对本地区、本单位的招商工作要站在战略的角度进行准确的目标定位,在组织一项具体的招商活动时,首先要考虑招商方案是否与我们长远的招商目标相一致。第二,要选择成功率较高的一种方案。成功率的大小与方案的科学性和创造性有关,也与外方的政治、经济、宗教、文化、地理等因素有关,要选择双方有良好合作意向,把握较大的招商对象。第三,要选择成本较小,而效果又相对较好的一种方案。成本包括机会成本和货币成本。机会成本是指我们在得到一个机会时而又去另一个机会所付出的代价。如我们决定到美国招商的同时,失去了在日本招商的可能性。我们在比较选择方案时,要选择机会成本和货币成本都较小,而效果又较好的一种方案。

五、方案的实施

方案的实施就是将招商方案付诸实际、付诸行动的过程。一般说来,实施的方案是在各类招商方案中经过了严格筛选和充分论证的,是可行和可靠的方案。因此,实施过程中要遵守原方案中制订的程序、原则和操作办法,不得随意变更时间、地点、出席会议的人员等,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才改变会议的有关事项。方案的实施一般是一段较为集中的不太长的时间,如举办一个招商会一般只是一星期左右。在方案的实施期内,参加招商会的有关人员最好一天开个碰头会,交流当天的工作情况,明确下一天的工作任务。这样做可以避免工作的盲目性,使大家做得心中有数,有利于在工作中互相支持,加强协调。招商会有其自身的特点,招商方案也有其不同一般的特性。招商方案的实施过程中,尤其要注意信息的捕捉和资料的收集、储存、整理,这样才能保证招商会获得尽可能大的收获。因此,在整个招商活动期间内,需组织尽可能多的力量,主动出击,广交朋友,挖掘新的信息,建立新的招商渠道。

六、方案实施后的跟踪和反馈

对标先进工作方案篇8

[关键词]档案业务;技能;途径;分析

新时期下,档案管理部门要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加强技能水平培训,对传统的档案管理方法进行优化,保证档案整理的质量。在具体的档案管理工作中,要针对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找出应对的措施,应用先进的技术,提高档案业务的管理水平。本文对提高档案业务的技能途径进行了分析,以供参考与借鉴。

一、改变传统观念,提高档案管理工作质量

档案管理人员要改变传统观念,提高对档案整理工作的重视程度,学习新的知识,引进先进的管理理念,以适应新时期对档案管理部门发展的要求。档案存放单位要对传统的管理体系进行创新和改革,领导者要更新管理理念,做好对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提高工作人员的技能水平,提高员工的责任心和创新意识,明确分工,各尽其职。另外,上级部门要做好监督与管理工作,做好资源的配置工作,改变业务模式,提高工作人员的素质,这样才能保证档案管理的质量。

二、加强业务学习,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技能水平与专业素质

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直接影响着档案的保管、开发、利用的效率。档案工作要求档案管理人员要具备坚定的政治素质,贯彻“保守机密,依法治档”的行为准则,积极做好档案的开发利用工作。档案管理工作量大、周期长、枯燥单调,容易产生厌烦感,易导致服务质量的下降。在实际工作中,要树立“爱岗敬业,服务第一”的思想,使档案管理人员热爱本职工作,忠于职守,具有高度的工作责任感、良好的职业道德、细心的工作态度以及乐于奉献的工作精神。还要加强对档案人员的培训力度,强化继续教育,坚持学用结合,按需施教,重视实效的方针,对档案管理人员开展多元化、全方位的继续教育,加强档案工作业务学习, 使他们对档案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烂熟于心,熟练操作,提高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同时,档案管理人员要顺应时代的发展潮流,根据新形势的要求努力学习计算机操作技能。面对着电子文件的大量增加和信息载体多样化,档案管理人员要掌握这些新知识、新业务,提高综合实践能力。

三、引进先进技术,提高档案管理的现代化水平

档案工作现代化是指档案的记录、存贮、整理、加工、查找、传递等工作过程用先进的科学技术装备起来,实现工作手段的现代化。广泛运用电子计算机技术、印刷技术、复制技术、缩微技术、声像技术,使用计算机进行档案的检索、编目、库房管理、阅览管理及各种统计工作,把电子计算机与现代化的缩微技术、通讯技术有机结合起来,将会有效地实现档案管理自动化。

现代技术手段在档案管理中的应用还很不完善,要树立档案信息资源共享意识,加快设施、设备和技术现代化的应用步伐,全面提高档案管理的现代化工作水平。及时配备档案管理现代化所必需的计算机、光盘刻录机、高速扫描仪、互联网设备等现代化办公设备,利用光盘技术、网络技术在档案管理中的作用,借助档案管理软件的辅助,加快档案信息数字化处理步伐,实现资源的共享,提高查阅的效率,节省检索的时间,保证检索的正确率,提高档案的安全性,确保档案的完整性。

四、采取双套模式,构建手工操作与现代化管理的关系

这里说的双套模式是指档案管理机构实行纸质档案、电子档案“双套制”并存管理的模式。存储介质的不稳定性使电子档案的完整性与真实性大幅降低,电子文件的载体都具有重写性,复制和更改电子信息就变得非常简单了,难以确保电子档案的真实和原始。过于依赖计算机设备,就使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严重缺失。如果计算机出现硬件故障或病毒干扰,那整个档案信息系统就瘫痪了,存储的文件也会丢失。另一方面随着文件资料数量的不断增多,各地档案库房日趋饱满,随着时代的发展,纸质档案已经老旧退化,急需新技术的开发利用。现代信息载体和记录方式的多样化,使很多活动的记录已不使用纸张形态,这要求现代档案管理必须随着时代的进步而进步。

档案管理现代化的实现,不是短时间内可以完成的,需要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手工操作与现代化管理将是并存的。档案管理的基础工作,例如归档管理和档案基础材料的收集、鉴定、整理等,主要还是靠手工作业,不能提到档案管理现代化就完全放弃传统的手工操作。因此,我们在积极引进现代化技术的同时,也要重视传统技术的研究和改造,使传统技术与现代化技术有机结合起来,避免因计算机硬件或软件出现的风险,导致档案的丢失或者恶意删除。

五、重视规范化,完善档案业务工作标准和体系

为防止在档案管理工作中出现无法可依,无章可循的混乱局面,档案管理工作现代化首先就要实现档案工作标准化,没有标准化就没有现代化管理。档案工作标准化是建立最佳档案工作秩序,取得最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保障,同时也是促进档案理论研究和发展的重要手段。在档案标准制定的过程中,需要在系统内取得一致的认同,为提高和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和机会。同时,档案标准的制定,必须汲取相关学科的知识,来充实和发展档案管理学的内容。

通过制定档案管理工作的组织标准、业务规范标准,更好地、更科学地开展档案管理工作,指导档案管理工作顺利开展。在档案管理工作现代化进程中,现代化的设备、现代化的技术方法都需要具备现代化思想的人去掌握运用,以目前档案管理人员的知识素质不能充分发挥现代化设备的作用。尚有一些档案管理部门的现代化设备没有充分发挥作用,甚至处于闲置状况,其关键是管理人员素质的问题。所以,建设一支具有较高知识素质和业务能力素质的档案管理人员队伍是档案工作现代化的基本保证,没有这样一支队伍,现代化就无从谈起。

对标先进工作方案篇9

进一步加强监督管理机构能力建设

县水土保持监督管理机构(水土保持预防监督站),要进一步强化水土保持监督管理职能,充实配备与执法任务相适应的专职监督管理人员,定期参加监督执法培训和考核;改善现有办公场所条件,在20xx年前配齐与管理工作相适应的电脑、打印机、传真机、扫描仪、照相机、摄像机、全站仪、录音设备、GPS等办公设备,在监督执法时由县水务部门保障用车;建立健全稳定的水土保持监督管理工作经费渠道,保证监督管理工作正常开展,确保监督检查、案件查处公正、公平;建立健全监督管理数据库和标准规范的水土保持方案审批、监督检查、验收及案件查处等相关档案资料,达到查阅方便,统计准确,操作规范的要求。

进一步加强监督管理工作规范化建设

1、方案审批规范。建立水土保持方案审批流程图,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履行水土保持方案的受理、审查、批复、送达等工作,坚决杜绝逾期审批、越权审批、“人情”审批和“吃拿卡要”等现象。

2、监督检查规范。县水务部门每年至少对本级及上级审批水土保持方案的生产建设项目进行2次以上监督检查。对违法违规的生产建设项目单位要给予批评、通报和曝光,并依法进行处理。

3、设施验收规范。实行水土保持验收许可制度,严格按照水土保持设施验收程序、标准进行验收,做到档案齐全、程序规范,杜绝逾期验收、越权验收和故意刁难建设单位等现象。

4、规费征收使用规范。水土保持设施补偿费征收程序、标准、方式和使用管理规范,公开透明,坚决杜绝擅自降低标准或超标准征收现象;征收的费用主要用于水土保持勘测、规划、宣传、培训、差旅补助、奖励和监测仪器设备及交通工具的购置、维修。除生产建设单位无力治理的,不得违规征收水土流失防治费。

5、案件查处规范。立案查处水土保持违法违规案件,做到依据充分,执法身份、取证方式和程序合法,法律适用正确,文书规范。

进一步加强水土保持监督管理制度建设

1、督查制度。对人为造成水土流失的现象,随时发现、随时检查、随时处理;深入监督检查水土保持措施的落实情况及工程质量情况;建立并落实好水土保持违法违规案件的督办制度;全县水土保持监督执法工作随时接受县人大及上级主管部门的监督检查。

2、报告制度。对于上级水行政主管部门要求的上报事项,做到及时准确上报;对于重大水土流失事件(一次水土流失1000立方米以上),县水务部门要在事件发生1周内正式向市水行政主管部门报告,特殊事件(一次水土流失10000立方米以上)随时报告。

3、管理制度。县水务部门设立水土保持专业技术评审小组,对从事水土保持方案评审、设施验收、技术咨询等技术支撑服务的工作人员制定规范化工作制度和廉政制度。实行严格的“进出”考核制度,依法约束执法人员行为,保证执法队伍纯洁。

4、社会监督制度。建立完善水土保持监督管理公示、公告制度,公告水土保持方案审批、验收等行政许可的依据、程序、条件、时限、内容和结果,公告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成果和其它重要事项,自觉接受社会各界监督。设立举报电话、邮箱,规范举报的记录、接收、处理、协调、反馈等各环节工作。

进度安排

从20xx年到20xx年5月,分四个阶段,实施水土保持监督管理能力建设。一是启动阶段(20xx年12月底前)

1、结合全县实际,制定实施方案,明确、细化监督管理能力建设的目标、任务、要求;

2、全面启动监督管理能力建设各项工作。二是培训阶段(20xx年1月—6月)

1、组织工作人员参加国家、省、市水土保持监督管理能力建设培训班,进行全面业务培训;

2、对照本次能力建设标准,完善配套规章体系,提高监督管理能力,明确监督管理规范化要求,健全监督管理工作制度。三是全面推进阶段(20xx年7月—20xx年8月)

1、依据能力建设要求和标准,对照《河北省水土保持监督管理能力建设综合评价指标》查漏补缺,不断推进各项能力建设工作;

2、定期召开监督管理能力建设情况汇报会,落实能力建设各项目标要求。各部门密切配合,上下联动,共同搞好监督管理能力建设工作。四是总结阶段(20xx年9月—20xx年5月)

1、20xx年9月—12月,完成能力建设县的总结和自验工作,迎接省水利厅的初验;

2、20xx年1月—5月,按照省水利厅的验收要求,进一步完善监督管理能力建设各项工作,迎接上级抽查复验。同时,向上级水行政主管部门报送总结报告,对事迹突出的先进单位、先进个人报省、市表彰。

保障措施

对标先进工作方案篇10

关键词:档案管理;现代化利用;问题;措施

一、档案管理现代化相比于传统的方式的优势

(一)档案存放的时间长

传统的档案管理主要以纸质文档存放在办公桌上,一般采取堆叠的形式,在天气恶劣的情况下,很容易造成破损,导致信息的丢失,还会受主观因素的影响出现遗失情况。信息化技术的应用使得很多档案以电子文档的形式存放在电脑中,不会受其他客观因素的影响而造成数据的缺失,存放时间长。

(二)档案的提取很方便

传统的档案管理方式受时间年代的影响大,很多年代久远的文档在提取时需要进行查找,往往会出现查找目录不齐全的情况,使得档案提取困难。电子版的档案目录清晰,查找快捷,可以在众多文档中快速的找到需要的资料,使得提档工作快捷有效。

(三)信息资源全面有效可以进行共享

电子设备的存储空间相对纸质材料更大,还能进行及时的更新补充和修改,所以,信息的内容会更加全面具体,还可以通过网络技术将档案信息上传到公共平台上,实现信息的共享,让更多的人进行参考利用。

二、档案管理现代化面临的问题

(一)现代化意识不高

对于档案的概念,很多人都知之甚少,甚至有很多误解,认为档案是属于私人的,具有很强的保密性,档案管理的意识薄弱,对于现代化技术的应用更是毫不重视,导致在进行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工作时开展困难。对于现代化技术的认识不足,很多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工作还局限在传统的方式中,严重制约了档案管理工作的现代化步伐。

(二)现代化档案管理人才不足

要想实现档案管理的现代化就必须有相关的技术人员,当前,对于档案管理的现代化技术的掌握并不全面,很多人员还只是停留在对档案的收集整理上,应该对新技术、新设备进行接触了解,保证整个档案工作的开展现代化程度提高,对于一般设备的日常维修、检查也应该掌握其技术,还应该具备相应的管理技能,对于档案现代化管理不仅需要先进的技术人才,还应该具有专业的管理素养,这正是当前档案管理人才所缺乏的技能。

(三)现代化管理设备技术落后

受资金、成本的制约,很多企业对档案管理的现代化投入少,没有能力购买先进的信息化设备,使得整个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困难重重,档案管理的信息化程度地,使得人才的引入更加困难,相关的先进技术也难以利用。技术的引入成本高,很多领导认为没有必要在档案管理工作上投入这么大的比重,所以,技术与设备的匮乏是阻碍整个档案管理实现现代化的绊脚石。

(四)档案管理的现代化基础薄弱

档案管理的现代化技术是近几年出现的,整个档案管理的规范化和标准化程度在短时间内很难达到现代化要求,所以,现代化的管理基础很薄弱。加之,现代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很多档案的卷宗质量低,检索工具没有做到现代化,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使得档案管理的现代化基础大为削弱。

(五)标准化规范化没有达到现代化要求

档案管理的现代化理论有待进一步提高,整个档案管理的现代化工作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徐要各方面的支持和协调,所以,如果一方存在问题,整个系统的运行就会出现问题,要想达到整个系统运行的规范标准需要进行合理的体系构建,当前,各大企业事业对于档案管理的标准化规范化程度不够,造成整个档案管理的现代化要求没有落到实处。

三、档案管理现代化的利用方式

(一)工作技术以及管理的现代化

现代化技术在档案管理工作中的应用,需要一定的设备为依托,要想全面提高档案管理的现代化需要对相关设备及时进行更新,配备相关的计算机、扫描仪以及互联网设备等,对现代化技术进行利用,运用缩微技术、光盘技术,加快档案管理的数字化处理。对于档案工作的管理是工作重点,运用先进科学的管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指导档案管理的实践工作,实现档案管理的现代化应用,为实现档案管理的专业化和自动化,将先进的技术设备和手段引入档案管理中,应该遵循档案工作的规律,使得档案管理工作更为高效。

(二)档案资源实现现代化

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信息化技术已经应用于各行各业,通过信息化推动现代化发展是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方向,档案资源的信息化是将档案资源和档案工作的管理过程,通过信息和技术加工计算,实现档案资源的合理配置,便于有序有效开发利用,进而实现档案资源的社会共享的目标。信息资源的现代化主要包括两个方面,首先应该对档案信息资源进行合理建设,利用数字技术、网络化技术,将各种数据库和目录库进行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再次是对档案基础平台的搭建,主要工作集中在档案网络建设和管理系统的开发利用,建立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实现档案信息的传输的网络化和信息资源的共享化,档案资源建设在未来的发展主要在于档案资源的信息化。

(三)档案保护工作对现代化技术的应用

档案资源的保护是整个工作的完善环节,对档案资源的保护是保证整个资源实现共享的前提,新型存储介质的出现,信息化处理技术的应用,使得档案管理的载体不断更新,为实现档案管理的现代化起到了一定的促进意义,新的档案载体在形成介质、存储方式的过程中有着自身独特的特点,新型的档案载体的运用使得档案保护工作的安全性和真实性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四)处理好手工操作和现代化管理的关系

在进行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时,要想实现现代化,需要循序渐进,通过一定的过程才能完成,在档案管理现代化过程中是手工操作与现代化管理同等重要,对于不同工作内容处理方式也有差别,档案管理的基础工作,主要还是依靠手工操作进行工作的,包括对档案资源的收集鉴定整理以及建档,这些工作的开展都需要手工操作来完成。

四、总结

经济的发展技术的进步要求档案管理工作的现代化,作为风景区的档案管理的数量很大,需要提高其档案管理的效率,运用现代化手段可以极大的促进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在这一过程中,不仅要有专业的现代化档案管理人才,还要熟练掌握计算机技术,还应该具备专业的政治素养和管理素养,在未来的发展趋势里,档案管理的现代化建设主要以档案资源信息的建设为主,进而推动整个档案管理工作的现代化发展,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各方面的部门进行密切配合,在实践中总结经验促进档案管理工作的科学合理发展,使得整个景区工作的开展更为便捷。

参考文献:

[1]任守海.事I单位档案管理中现代化方式的利用方法研究.[G]《人力资源管理》2017(4)273-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