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接发言稿十篇

时间:2023-03-17 21:45:02

交接发言稿

交接发言稿篇1

负着上级党组织的重托,承载着_人民的期盼,当好公仆,鞠躬尽瘁为人民;清正廉洁,恪尽职守作表率。小编为大家准备了新老班子交接发言稿范文参考,感兴趣的快来和小编一起学习吧!希望小编的整理能够对你有帮助!

新老班子交接发言稿范文参考一

同志们:

根据师团党委的命令,我团有74名同志的职务得到调整,其中有62名同志提升了职务,有12名同志虽为平职调动,但所担负的工作和责任都是比先前加重多了。这体现了党委对同志们的高度信任;反映了官兵们的一致心愿,是部队培养教育和同志们努力奋斗的结果。我相信同志们在新的工作岗位上,一定能够保持和发扬先前的进取精神,以强烈的革命事业心和工作责任感,再度创建新的业绩,努力为部队的全面建设作出新的贡献!

职务提升对个人而言总是件高兴的事、痛快的事,甚至是求之不得的事。从一定意义上讲,职务的提升也就意味着党委对你先前工作的肯定和赞赏,意味着你在某个阶段的工作成绩是出色的、出众的,意味着你基本具备了胜任高一级职务的起码条件,意味着你有了进一步施展自己才华的新的机遇,意味着你有了更好地锻炼、摔打、提高、发展自己的更大空间。当然,职务提升也必然意味着你要承担更大的责任,要付出更多的心血,要拿出更好的高招,要作出更大的牺牲,要干出更大的成绩,要表现出更强的领导艺术和工作能力。

要说职务提升就完全是件好事,我看也不尽然。它和世界上万事万物一样,也是两重性的,也会引发出多种多样的好的或坏的结果来。有的人把职务提升看作是组织的培养,因而更加感激组织;有的人把职务提升‘看作是自己的能耐,因而更加目无组织、目无领导。有的人把职务提升作为进步的起点,因而进取心更强;有的人把职务提升作为进步的终结,因而自我陶醉,停顿不前。有的人把职务提升看作是更好工作的责任,因而更加卖力,更加实干,惟恐有一点的懈怠;有的人把职务提升看作是谋取私利的工具,因而私欲膨胀,不择手段地捞钱,惟恐“有权不用,过期作废”。有的人把职务提升看作是施展才华的空间,因而更加动手动脑,创造出有个性特色的业绩;有的人把职务提升看作是称王称霸的舞台,因而是讲排场、抖威风,拉帮结伙,惟我独尊,老子天下第一。有的人把职务提升看作是一次的新的考验,因而处处谨慎,事事卖力,样样争先,尽最大所能地做好每一件工作;有的人把职务提升看作是一种心理享受,因而孤芳自赏,洋洋得意,不思进取,逐步丧失原有的朝气。有的人因职务提升而更有作为,总是扑下身子,放下架子,整天从群众身上吸取智慧,不断推进工作向高层次发展;有的人因职务提升而滑向犯罪的深渊,总是忽视学习,拒绝教育,自以为高明,随心所欲地捞名捞权捞利,甚至违法犯罪,以身试法。对待职务提升的不同心态、不同态度、不同行为表现,反映厂不同的人生追求、不同的价值取向、不同的道德标准。周因人格高尚,虽身居高位但仍旧是“三更未睡五更起,临终尤念人八亿”、“位高不移忠贞志,权重不改公仆心”,用手中的权力为人民谋利造福,成了万代敬仰的人生楷模。林彪、王洪文、陈希同、王宝森等,因品质恶劣,私欲膨胀,用人民赋予的重权随心所欲,胡作非为,危害天下,害国害民,手中的权力变成了自掘坟墓的工具,手握的重权演化成了奔向死亡的“催命符”,最终都成为身败名裂、不得好死的千古罪人。我们虽不是什么手握重权的大人物,但自古同理,大小皆然。职务权力对高尚的人是创造辉煌的阶梯,对卑鄙的人则是自毁前程的工具。我在部队二十多年的风雨经历中,亲眼目睹了许许多多的本来很有作为、很有发展潜力的年轻干部,就是因为不能正确对待职务的提升,不能正确运用手中的权力,不能经得起权力地位的考验,不能正确地看待自己,从而骄傲自满,口出狂言,目无组织,心无群众,胆大包天,胡作非为,结果都成了昙花一现的匆匆过客,自己把自己本该煌煌的前程打得粉碎。有些同志至今都让人们感到十分的婉惜。现在的一些集团军的领导、一些很出众的拔尖人物,想当年并不一定就是非常出众的、非常冒尖的侥侥者,但就是因为他们能正确对待职务、能正确看待荣誉,能正确认识成绩,能正确把握自己,能胜不骄、败不馁,始终如一地朝着既定的目标奋进,从而超越自己,超越障碍,超越跑到前边的人,最终跑到历史的最前头,做出了超于常人的成绩,创造出了人生的辉煌。这就说明:职务高了,不等于水平就高了;权力大了,不等于能力就强了;责任重了,不等于经验就够用了;暂时进步了,不等于永远就不落后了。职务的晋升,只能说是新一轮竞赛的开始,如不用心、不用力、不用劲、不得法,就难免要摔跤,就难免要被后来者超过去,就难免被淘汰出局。只有坚韧不拔地奋力拼搏的人,才有可能夺取最后的金牌。如果仅仅因为夺得一次小组赛的胜利就得意忘形,狂妄自大,那就显得太没出息了。请同志们能在这个小小的进步面前保持清醒的头脑,准备迎新的挑战,立志夺取新一个回合的全优成绩。 这次被调整职务的74名同志,绝大部分都要离开原先的单位,都要进入一个新的工作环境从事新岗位的工作。这有利于改变干部生长的“近亲繁殖”现象,有利于干部从新的环境中学习更多的新办法、新经验,有利于干部开阔眼界、增长见识、取长补短。大家到一个新的单位从事一项新的工作任务,人员不熟,情况况不明,经验没有,心中没底。这就要求大家要从零开始,重新起步,找回那种刚提干时“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感觉,非常谨慎、非常积极、非常认真、非常卖力地踢好新的工作的头三脚。

如何才能在新的工作岗位上起好头、迈好步、踢开头三脚、创造新成绩呢?

1.要凭能力领导,不凭权力霸道。作为一名刚从外单位调入的新提职的领导干部,大家的眼睛都在盯着你的一言一行、一举——动,这就要求你要懂政策,讲原则,有点子,会处事;要有见微知著、洞察秋毫、观事于微、料事在先的超前意识;要有深入实际、联系群众、遇事商量、博采众长的民主作风;要有调查研究、抓住重点、认准就于、果断拍板的决策能力;要有一身作则、模范带头、吃苦在前、为人师表的表率精神;要有一视同仁、乐于助人、气度豁达、求同存异的宽阔胸怀。这样,战士们就会自发地敬重你、信赖你、服从你、支持你。如果以权代能,说话语无伦次、颠三倒四,办事主次不分、没有主见,遇到难题束手无策、拿不出办法,碰到困难一筹莫展,想不出对策,无知无权无德,甚至独断专行,横行霸道,这样尽管凭借的是权势,但失去的是人心,影响的是工作,伤害的是战士们的积极性。

2.要凭心诚感人,不凭心狠整人。领导干部应当既是战士的首长,又是战士的兄长。只有当好兄长,才能当好首长。江泽民主席说:“我们的战士总体上是好的,关键在于干部怎样去带……因此,干部带兵,首要的是解决对战士的根本态度问题。爱兵才能把兵带好。”我们对战士一定要诚心相待,以心换心,以情感人。你把战士当成人地看,战士就把自己当成牛地干;你把战士当成牛地干,战士就把自己当成人地看;你把自己凌驾于战士头上,战士就不把你放在心上;你不尊重战士,就休想让战士尊重你。这就是带兵的辩证法。有的干部热衷于用拳头对付战士,打人、骂人、体罚、侮辱人格,狠心地整战士,这是军纪国法难容的,一定要引以为戒。试想,用整人的办法来对付战士,必然加深对立,激化矛盾,使战士们人人自危,心惊胆寒,这哪里还谈得上什么官兵一致、亲如兄弟,恐怕只能引发战士们的不满情绪、对立情绪、离心情绪和反抗情绪。这样带兵是很危险的。

3.要凭正道用人,不凭邪门哄人。领导干部在战士的入党、考学、学技术、转志愿兵、士兵转干、提职晋衔、立功奖励、工作分配等敏感问题上,一定要出以公心,坚持标准,严格把关,一视同仁,做到公开、公平、公正,按正当程序、正常门道秉公办理。顺公意就会产生向心力,逆公意就会产生离心力。决不可无原

则地搞哄骗、许愿那一套,更不能纵容授意战士去“挖门子”、“拉关系”、“走后门”、送礼行贿,搞歪门邪道。领导干部要以宽容、宽厚、宽爱之心来对待部属,不要用干部的标准来衡量战士,不要用老兵的标准来衡量新兵,不要用先进典型的标准来衡量一般人员。对战士的一些缺点毛病,要善意地批评帮助,立足说服开导,不斤斤计较,不耿耿于怀。这样做,就能使战土们感到领导的亲切、宽容、厚道、公正,就会产生积极向上的上进情绪,也才能使战士们心情愉快、无担心无顾虑地做好工作。

4.要凭党性培养人才,不凭私情压抑人才。领导干部要树立积极的“人才意识”,从军队和地方后继有人的高度来积极培养各种有用之才。现在的年轻战士,都有强烈的求知欲望,都有成才“冒尖”的学习计划,都有追求奋斗的人生目标,都想在部队“混出个人模人样来”。陈立德、冯德英、高玉宝等军旅作家都是从战士开始起步、从连队火热生活的沃土里脱颖而出的。所以,对战士的成才欲望,要鼓励,要支持,要积极创造有利条件。领导者就是要使自己所领导的单位不断涌现各种拔尖的人才,成为造就人、培育人、多出快出人才的摇篮。要甘当人梯,让同志们踩着自己的肩膀头向高处攀登,鼓励下级超越自己。这样的领导,下级才是最欢迎的,才能赢得人心,才能激发起上进情绪。领导者如果心胸狭窄,稍不顺意,就断水绝肥,那就永远也出不了人才。更有甚者,乃武大郎开店,容低不容高,生怕下级超过自己。这就容易使人看不到光明,看不到希望,就会觉得没有奔头、没有想头、没有干头,就会使人情绪低落,意志消沉,人心离散。这样的干部是绝对带不好兵的。

5.要凭关心温暖人心,不凭偏心笼络人心。带兵干部要有浓烈的“爱”心,“爱”是融化心头坚冰的一团烈火。要用赤诚之心从多方面来关心下属的思想、工作、生活、身体、家庭等切身实际问题。关心个人利益,可以调动工作积极性;热情关心战士疾苦,可以缩短感情距离。下属的很多实际困难是不愿向领导启齿开口的,我们要主动关心寻问。凡是对下属找上门来反映的问题,领导一定要予以重视,千万不可拒之门外。有些同志找领导反映问题,往往是下了好多次决心才硬着头皮找上门来的,我们一定要体谅他们的心情和为难之处。对有些问题,即使从经济上、物质上解决有一定困难,但我们给他们一个笑脸,给他们一点安慰,给他们出谋划策,应该说是不难办得到的。只要心尽到了,办法想到了,战士们是会万分感激的。有些基层干部,眼中没有战士,心中不关心战士的疾苦,对战士老是绷着个脸,整天懒得和战士说话,这是很伤害战士情绪的。也有些干部,把对战士的关心帮助看作是一种“恩赐”,用偏心来对待不同的战士。有的干部把自己的活动限制在少数人的小圈子里,在一起吃吃喝喝,无话不谈,实际上是以偏心来笼络人心,结果是关照了少数,冷落了多数,这是很要不得的。

同志们,大家就要到新的岗位去工作了,团党委和全团官兵,都对你们寄有很大的希望。希望大家到新的单位之后,要深入到官兵中间,和官兵们交知心朋友,虚心听取官兵的意见反映,全面了解各方面的情况,尽快进入新的角色,尽快着手开展工作,积极而又稳妥地揭开新岗位工作的第一页。希望大家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效益,最大限度地依靠和发挥官兵的积极性,努力开创新的工作任务的新局面。让我们为加强我们部队的全面建设而努力奋斗吧!

祝同志们首战告捷,马到成功,胜利是属于你们的!

新老班子交接发言稿范文参考二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好,我叫***,在今天所有被提拔的干部中间,我是进入开发区的时间最短的一位,可以说是一个新***人。我的第一学历是中专,而我通过自学,现在的学历是大学本科;我原来的身份是事业单位普通工作人员,后来通过公务员考试成为一名人民警察,再后来又成长为一名公安派出所的所长。期间多次被组织派往***局等重要岗位挂职锻炼,还被县委组织部借用工作近两年,曾两次参加公开选拔领导干部考试,两次入围***县**局副局长人选,去年11月份进入开发区工作。这一路走来,得到了身边领导和同事的充分认可。回望过去,我想之所以我今天能站在这个台上作表态发言,靠的是组织上的关心培养,靠的是领导和同事的信任支持;靠的是虚心学习、用心工作;靠的是踏实做事、诚信待人。

刚才,会上宣布了组织上对我的任命,在此我衷心感谢组织上对我的信任和关心,感谢各位领导对我的器重和厚爱,感谢同事们对我的信任和支持!这次任职对我来说,不仅是一种认同与接受,更是一份希望和重托,让我有机会在一个更高的平台,为***服务,为***添彩。同时,也是一次巨大的挑战和考验。我将把今天作为一个新的起点,尽快进入新的角色,勤勉尽职,扎实工作,有所作为。

在此,我作四个方面的表态:

一是“勤学”。要深入学习拆迁安置和国土岗位相关业务、学习有关政策,注重调查研究,在学习与实践当中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业务素质和领导能力。

二是“务实”。 要多着眼全局谋大事,多立足本职抓落实。坚持实事求是,发扬真抓实干、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做到察实情、讲实话、出实招、重实绩、办实事、求实效。

三是“团结”。要讲团结,顾大局,找准坐标,当好主要领导的参谋和助手,与班子其他成员坦诚相待、团结协作、有功不居、遇过不推、补台不折台,尽心尽力做好分管工作。

四是“廉洁”。 要自觉遵守反腐倡廉的各项规定,老老实实做人,勤勤恳恳干事,清清白白任职,时刻保持清醒头脑,处处严格要求自己,自觉接受大家监督。

同时,对于我个人的一些不足,希望领导和同志们随时批评提醒,我一定认真加以改进。决不辜负组织、领导、同事对我的信任、希望和重托。

以上是我的表态,谢谢大家!

新老班子交接发言稿范文参考三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组织决定我担任市委、海原县委书记,这是对我的高度信任,也是对我工作能力的重要检验。一地政权,一域发展,一方稳定,责任重于泰山,不能有丝毫懈怠。今后,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将继续尽职尽责、认真做好本职工作,全力以赴加快海原发展。在此,我郑重表态:

一、坚持抓学习、提素质,做学习实践的带头人。

继续把学习作为一种责任、一种信念、一种追求,刻苦学习、勤奋学习。重点学习十七大以来党的方针政策及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准确把握当前经济危机形势,进一步提高自身的政治理论水平。把学习科学理论与具体实际联系起来,与做好工作联系起来,不断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

二、坚持抓发展、求实效,做真抓实干的带头人。

坚持维护群众利益高于一切、关心群众疾苦重于一切、解决群众困难先于一切,牢固树立“大干大发展,小干难发展,不干不发展”的理念,善于将上级政策和海原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只争朝夕,加快发展,使群众得到更多的实惠。要进一步改进作风,求真务实,扎实工作。严格奖惩激励,说了算、定了干,高效率、快节奏,强力推动海原新区建设、工业招商、生态建设等各项工作,不断开创海原改革发展新局面。

三、坚持抓班子、带队伍,做团结务实的带头人。

切实增强全局观念,自觉维护班子团结,平时多沟通,遇事多协商,做到作风民主,公道正派,诚实守信,与人为善,努力形成一种思想上互相学习、组织上互相监督、作风上互相促进、工作上互相支持、感情上互相尊重的良好氛围,努力营造一种身体累、精神不累的工作环境,把人心凝聚到干事创业上来。

四、坚持抓廉政、促政风,做勤政廉洁的带头人。

始终把权力看成是一种责任,把职位当岗位,把名利视为身外之物,坚持讲修养、讲道德、讲廉耻、讲人格,以自重铸就品德,以自醒管好小节,以自警慎言慎行,稳得住心神,管得住身手,经得起考验,认真抓好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落实,同时,管好部门、家庭和身边工作人员,不给组织添乱,永葆共产党人本色。

以上承诺,真诚希望各位领导和同志们监督。

交接发言稿篇2

记者发回采访新任东京都知事的内参稿

石原慎太郎,1932年出生于日本兵库县神户市,是获得日本文学最高奖――芥川奖的日本小说家,也是画家。1968年当选参议院议员,是日本著名右翼保守派代表,既反华也反美。1999年4月11日,他以高票当选东京都知事。他当作家、议员时,口无遮拦,经常发表极端的反华反美言论,这是人们所熟知的。现在,他当选了东京都知事,身为政府官员,在处理中日关系上会发生什么变化呢?

《人民日报》驻日记者于青敏感地抓住这个新闻线索,与《北京日报》驻东京记者合作(因为北京与东京结为友好城市),主动于4月18日与石原事务所取得联系,次日得到答复,同意20日中午12时半接受中国两家报纸记者15分钟的访谈。记者忠实记录了与石原的访谈材料,及时发回《新当选东京都知事首次接受中国记者采访(肩题)石原慎太郎谈话纪要(主题)》的内参稿。

内参稿开头突出石原谈话七个要点:一、使用“支那”一词,是我不知历史经纬。日本文化来源于中国,我没有轻视中国的意思。今后不再使用“支那”这个称谓。二、决不反对东京和北京业已建立的友好合作关系,继续发展友好合作,促进两城市民的交流,不失为一件有意义的事情。三、通过相互交流与借鉴,东京和北京可在改善交通、治理污染等方面继续进行卓有成效的交流与合作。四、完全是中国人自己的事情,今后怎么办,结局会怎样,完全取决于中国人自己。但不欢迎中国以武力解决。五、从未讲过当选知事后邀请李登辉访日的话,日本媒体报道有失实之处。六、必要时,愿意接受访华邀请,非常高兴到北京和中国内地去看一看,但要师出有名,目的明确。七、东京和北京宜共同为两城市民做些有新意、对双方都有益的事情,表示对友城之间交换电视节目有兴趣。石原最后还表示:当国会议员期间,接触过中国记者。当选东京都知事后还是第一次。我并不想吵架,误解归误解,加强交流有助于消除误解。

于青内参稿的主要观点是:石原是日本右翼势力的代言人,短期内不会改变他对中国社会体制、南京大屠杀、问题等的错误观点。当选知事后,石原意识到日本一些媒体有意在与东京都知事无关、涉及中日关系的问题上做文章。因此,近日发表谈话(包括对日本媒体),在北京和东京的友城关系,“支那”用语、等方面,态度略有变化。

没有料到内参一发出就受到批评

1999年4月21日上午,报社国际部收到记者从东京发来的内参稿,部主任陈特安打电话给我,请示如何处理为好。我说内参稿按程序,部主任就可以签发送中央和报社有关领导参考。但鉴于这份内参涉及石原慎太郎这样敏感的政治人物,为慎重起见我建议可先送社长审阅。邵华泽社长收到国际部的这份内参稿后,很快作了批示:“请速传关根同志、赵启正同志。”根据社长的意见,国际部即将内参稿原件于21日上午电传给了和国务院外宣办两位领导同志。

21日当天下午,邵华泽社长接到分管媒体宣传的副部长徐光春打来的电话,他说上头领导要了解一下这份内参稿的采访经过,为什么中国主流媒体正在公开批判石原反华言论的时候,发这么一份内参稿?有什么背景?希望报社送份报告来。徐副部长的话说得很平和,但透出的“上头领导”批评的口气,是一听就心中有数的。

于是,邵社长当即召集我和国际部主任陈特安到他办公室,研究落实报告的事。陈特安说,国际部没有布置记者采访石原,是记者自己决定的。于青这个记者政治比较敏感,新闻专业责任心比较强,很可能是在国内媒体集中批判石原反华言论时,要切实了解一下石原本人是如何反应的,所以就主动约《北京日报》驻东京记者一起去直接采访石原。

我接过陈特安的话,也谈了自己的看法。作为日本著名的右翼保守派力量代表石原慎太郎,在他当作家、画家和国会议员时一贯肆无忌惮地发表极端反华、反美言论,这是大家所熟知的。而现在他当选东京都知事、跨进政界后,作为政府官员的他,对中日关系的真实看法(不是政治作秀)是不是有所变化?反华言行会不会有所收敛?这显然是我国外交部门和宣传部门十分关注的事。所以,记者能敏锐抓住这个新闻价值的节点,直接采访石原本人发回内参稿,应当是值得肯定的事。

邵社长基本上同意我们的这些看法,但同时也说中央正部署主流媒体公开批石原反华言论,记者要采访发内参,应当先请示报告才对。接着,他对国际部如何给报社编委会写报告,提了几点具体要求。然后说,他明天会直接写信给长丁关根同志,把国际部的报告呈送给他,看他有什么反应再说。

4月22日上午,邵华泽社长亲笔给丁关根部长写了信,丁关根同志收到这份报告,于24日作了批示:“需要提高认识,认真对待。建议编委会作为一个‘案例’进行讨论,总结教训。如何处理,请编委会定。”

4月26日,邵华泽社长把丁关根部长的批件批给许中田总编辑和我阅,并指定我作准备,下次开编委会时讨论丁部长的批示。当时,我就把丁部长的批示认真地看上几遍,作深入领会。我明显觉得丁部长对国际部的陈述性报告是不满意的,所以,一开头他就强调“需要提高认识,认真对待”。并进一步要报社编委会就这个“案例”进行讨论,来帮助国际部提高认识、总结教训,最后还提出编委会要对这次记者采访石原事件“如何处理”,作出决定。

外交部《快报》对内参稿作出积极评价

就在我们发出于青内参稿的21日当天,我国外交部新闻司根据这份内参以最快速度编发了一期《快报》,提供给中央领导参考。《快报》标题:《石原慎太郎就其言论向我作出澄清》,主要集中在石原的三方面态度:

一、对华认识及“支那”称谓问题。石原称, 自己已不再使用“支那”一词,也并无轻视中国之意,并认为“与俄罗斯相比,中国是个有魅力的国家。在邓小平的倡导下,进行改革开放,提出一国两制,并且初见成效”。中国在“中国辛亥革命时使用过‘支那’,后来不再用。我本人看了有关报道后,我就不再用这一称谓了,实际上我并没有轻视中国之意”。

二、及邀请李登辉访日事。石原称,“这完全是中国人自身的事情,我们没有资格说三道四。但如果发生战争,则是很不好办,不仅日本,整个亚洲都会感到不安。我绝对不欢迎武力解决。但今后怎么办,结局会如何,完全取决于中国人自己。”“我从未说过邀请李登辉访日的话,这种担心是多余的。现在外界对我当选知事后猜测很多,有些是失实的。”

三、北京市与东京都交流问题。石原称:“我决不反对发展友好合作关系,促进两城市市民之间的相互交流不失为一件有意义的事情。”“ 我非常期待着访问北京,愿意接受邀请。除北京外,还希望到内陆地区去看看。当然,访问要师出有名,有明确的目的才行。东京和北京应该共同做些有新意、对双方都有益的事情。”

《快报》还补充说:据悉,石原在接受采访时还主动用中文作自我介绍,并强调,“我做事干脆,凡是发现错了,就会马上改正,自己认为正确的,就顽固坚持。”“我并不想吵架,误解归误解,加强交流有助于消除误解。”

外交部新闻司这期《快报》,独具新闻慧眼,从“向我作出澄清”的角度,概括出三个问题,简洁明了,要义明确。从《快报》看出,我国外交部门对本报与《北京日报》驻日记者采访石原慎太郎,发回内参稿,是给予积极肯定的。他们把石原对我记者的谈话,判断为是对其近期反华言论作出“澄清”性质的行为,反映了其对中日关系、、与北京合作交流等问题上的态度和认识的新变化,因此具有外交工作的参考价值。

外宣办召开座谈会研究有关石原的宣传

在本报记者发出采访石原的内参稿,以及外交部新闻司发出《快报》以后,国务院外宣办紧接着向北京主流媒体发出通知,决定21日下午3时半,在外宣办召开座谈会,研究对石原慎太郎的报道与评论问题。

我与首都各大主流媒体负责国际报道的领导人等,参加了这次座谈会,同时还邀请了《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中国青年报》和《北京日报》等在京的驻日记者到会。座谈会由外宣办主任赵启正主持。赵主任开宗明义就说,上午收到《人民日报》记者采访石原慎太郎的内参,丁关根同志与我交换了一下看法,按照关根同志的意见,下午外宣办紧急召开这么一个座谈会,一起研究一下最近中央部署的批评石原的宣传,根据实际情况应当作些什么调整,请诸位直言不讳地谈谈看法和建议。

会上最活跃的是各报在京的驻日记者,他们根据自己对日本情况的了解,都畅所欲言。大家认为前些时候,对石原在竞选东京都知事过程中发表的反华言论进行比较集中的抨击,是必要的。但资产阶级政治家在竞选前后的言论普遍存在反差,竞选前往往是政治作秀,为了选票,竞选后就变了。现在石原当选了东京都知事,对他的报道和评论应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作适当调整比较好。《人民日报》驻日老记者孙东民(于青是他的接任者),更直言不讳说,石原反华言论很可恶,批他一下是应该的。但他在日本政界算不上是个显要人物,我们一部署批他,各大媒体齐出动,十八般武器都用上(指报道、评论、漫画、政府发言人等),有这个必要吗?不是太抬举他了?过去批日本政界人物也存在这样的问题,日本一些政界大佬和民众反应都不大好,归结说是“共产党中国舆论垄断”的现象。他建议目前不必急着批石原,待他就任东京都知事后,根据他的具体言行再做宣传部署比较好。

我在座谈会上也讲了三点意见:一、本报驻日记者采访石原,发回内参稿,不是报社授意的,是记者的主动作为。他的政治敏感和职业责任心是值得肯定的。二、采访准备得并不充分,采访时间也有局限,所以对石原反华言论中如问题、南京大屠杀问题等几个要害问题没有涉及,是个缺陷。三、内参稿对我国外事部门和宣传部门的工作,是有参考价值的,至少可以供我们分析判断作家石原与都知事石原,对中日关系等问题的认识和态度上的区别。

赵启正主任最后对座谈会做了总结,肯定了多数与会者的意见,对石原当选东京都知事后,不急于批评,先作耐心观察,根据他就任后的实际表现,再作对外宣传的部署。他强调在新世纪之交的新形势下,要加强对外宣传的政策、策略、方式方法和技巧上的调查研究,加以改进,以取得更好的宣传效果。

报社编委会就内参稿的是非统一了认识

1999年4月28日,报社召开编委会,把讨论丁关根同志对国际内参稿的批示列入议题。讨论时,邵华泽社长和许中田总编一开始就带头作了自我批评。他们说,批判石原反华言论是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记者要采访批判对象,必须事先请示报告,得到报社同意后进行,这是应该遵守的外宣外事纪律。这次关根同志要我们抓住这个“案例”总结教训,提高认识,认真对待。我们一定要从组织纪律性高度,主动检查我们在遵守外宣外事纪律上存在的问题,汲取教训。过去,编委会向驻外记者进行外宣外事纪律教育不够,主要责任在领导,我们要做自我批评。

我在两位主要领导表态后,谈了自己对这个“案例”的思考和看法。开头我也先作自我批评,说这次记者采访石原自行其是、违反纪律,具体责任应该首先落在我这个分管国际部的副总编辑身上。今后确实需要加强驻外记者的外宣外事纪律教育,这是这次应当总结教训的重点所在,也是关根同志批示的主要精神所在。

接着,我把自己摆进去,说如果记者事先向我请示采访石原写内参,我一定会同意支持的,我不会想到要进一步向请示。因为,我考虑问题的出发点,是驻外记者的职责与重视内参作用的问题。我们的驻外记者不仅要做好党和人民的喉舌,同时要做好党和人民的耳目。就是说,在执行中央部署的宣传任务同时,还要敏锐地收集各方情况以内参形式提供中央参考。所以我认为,发内参与公开执行中央宣传任务是不矛盾、不冲突的,反而是相辅相成、并行不悖的两面一体的职责。从这个角度来说,驻日记者于青主动采访石原发回内参稿,应当给予肯定,不存在接受处理的问题。否则,以后驻外记者谁还愿意写内参呢?关键在于我们把关者,掌握政策,判断是非,如果不具内参价值,或观点有错、有碍我外交大局,我们不发就是了。而不是先作决定授不授予记者采访权、写作权的问题。

更重要的是从实践效果来判断,这份内参稿当天便被外交部新闻司采用,编发《快报》发中央各部门参考。同时,关根同志也重视这份内参的作用,当天要求国务院外宣办赵启正主任召开座谈会研究,听取媒体领导人和记者的意见,及时调整了对石原的原有批判的宣传安排。所以,从内参的实际效果来看,也证明记者的采访活动是正确的,他的政治敏感性和新闻专业责任心是值得肯定的。

作为分管的副总编,我最后提议编委会对记者的这次采访和内参,免予处理。他在外宣纪律上的瑕疵不足,由我负主要责任做检讨,并让我代表编委会与他谈一次话就了结了。

交接发言稿篇3

 一、了解写作背景,构思好讲话稿的结构和内容,体现限定性

 写讲话稿首先要了解清楚会议的相关情况。如是什么样的会议,面对的听众是什么样的人,文化素质高低,参加人员多少,是否有上级领导在场等。然后根据会议召开的有关背景,在弄清场合的大小,摸清讲话对象,与会人员的多少及其知识水平的高低等方面的情况后,再有针对性地构思讲话的结构和内容。要把握好讲话稿的内容,当说什么就写什么,模糊之词尽量不要用,不该说的内容坚决不要写进讲话稿,以体现限定性原则,这样才能收到比较好的效果。

 二、把握写作分寸,使讲话稿有理有据,情景交融,体现指导性

 讲话稿首先要实而有情。讲话稿是运用实话实说的形式与人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使人信服。讲话稿的写作,切忌言之无物。其次要大而有理。讲话稿离不开讲大道理,要始终站在比普通人高的角度看问题、分析问题。写讲话稿要把握好分寸,大要大得恰如其分,高要高得合情合理,若有可能,可以把大道理拆成一个个便于大家理解的小道理,这样就会让人更容易接受,切忌大而无当的大话、空话和套语。第三要教而有诚。尤其在写应吸取的教训和批评教育方面的讲话稿时,要多把自己摆在受教育者的位置上,进行换位思考,揣摩受教育者的真实想法和做法,以体现出针对性。要把握好讲话的轻重分寸,既能点到痛处,又要尊重对方,把善意贯穿于施教的全过程,使人们能为讲话者的真诚所感动,乐意接受讲话者的批评。

 三、领会写作意图,使讲话稿适合讲话者的口味,体现适合性

 与其他类型的文章相比,讲话稿写作的最大特点是属于被动型写作即“要我写”,而不是“我要写”。要想以自己之笔写出讲话者的心中所想,变被动为主动,就必须把讲话者的意图搞准摸清楚。讲话者对自己将要作的讲话,有时会提出比较成熟的见解和构思,但更多的时候是只有想法和见解,甚至连要点都没有。讲话者已有成熟见解和构思的,比较容易处理,只需毫无遗漏地将其记录下来并转化成顺畅的文字就可以了。对讲话者的要点和意图,则要敢于将自己考虑到的,在拟稿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一次性提出来,请讲话者明确指示处理意见和办法,切忌在动笔之后再三番五次找讲话者问这问那;对连要点都没有的拟稿任务,则要全面思考,深刻分析,力争写出高质量的讲话稿,避免不断返工。因此,撰稿者平时就要多站在讲话者的角度去观察问题、分析问题,注意从客观上把握一段时间本地区、本单位工作的中心和重点,注意了解国家的大政方针政策,并力求贴近讲话者的所思所想。要经常主动地接近讲话者,多与讲话者进行一些面对面的交流,以沟通思想,交换对某些问题的理解和看法。一旦发现分歧,要在充分尊重讲话者意见的基础上,尽量作一些深层次的分析和探讨,弄清分歧的原则,以提高认识,达到共识,切忌唯唯诺诺,不懂装懂,白白放弃深入了解讲话者意图的良机。

 四、突出个性,形成鲜明的语言风格,力求最大限度地赢得听众,体现鼓动性

 讲话稿的写作者要想使讲话者的讲话打动别人,首先要打动自己。因此,写作讲话稿时就要突出讲话者的个性特征,形成鲜明的语言风格,从而最大限度地赢得听众。要使讲话者的讲话突出个性特征,就要科学地组织讲话材料,巧妙地运用语言艺术,切实为实现讲话者的工作目标服务。另外,强调讲话稿的个性,也是为了讲话者的讲话有助于完成既定的工作目标,这就要求讲话稿中能充分展现讲话者的自信和魄力,正视前进中的困难,坚信事业能够成功,不屈不挠,勇往直前。讲话稿只有突出个性,才能够紧紧抓住听众,引起听众强烈的共鸣,最大限度地赢得听众,从而使讲话化作听众的意愿和自觉行动,成为促进工作目标实现的强大动力。

交接发言稿篇4

[关键词] 组稿阶段 策划编辑 社交能力 方法

[中图分类号] G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5853 (2013) 06-0025-03

[Abstract] The paper focuses on how to improve the social competence of the commissioning editor at the commissioning stage. The commissioning stage consists of four sub-stages: the stage to identify the author, the stage for the author to write on the given topic,the stage to sign the contract, and the post-coordination stage for the works. 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four stages, the methods and skills for improvement of social competence are introduced.

[Key words] Commissioning stage Planning editor Social competence Method

社交存在于我们工作、生活的各个环节。成功的社交可以帮助我们顺利完成既定的目标,可能带来更多的机会,创造更多的财富。对于策划编辑来讲,社交的意义更为突出。策划编辑不仅要从容面对各种被动的社交场合,而且要主动社交,自觉社交。一次成功的社交,既可能带来短期的财富,也可能带来长远的影响,不仅关系着策划编辑自身的事业前途,也关乎出版社的生长命脉。

社交在组稿工作中显得最为重要,因为组稿是策划编辑为已有的选题寻找合适的作者并说服作者按照选题意图完成书稿编写的过程。能否找到合适的作者,能否让作者按照选题意图完成书稿,社交的技巧和方法非常重要。笔者将组稿过程细分为寻找作者、写作、签订合同和后期协调四个阶段,分别从这四个阶段着手,探讨每一阶段应注意的社交细节,以期和广大同行交流提高策划编辑社交能力的方法。

1 寻找作者:用心沟通

“沟通从心开始”是中国移动的一句广告语,此广告语很贴切地抓住了沟通的要点,就是任何沟通形式都一定要源于内心,是发自内心的真情实感的外在表象。在策划编辑定下选题并开始找寻作者写作之前,应该确信自己已经为与作者的沟通交流做好了准备,已经站在作者的角度把问题考虑周全。在沟通交流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以下交流技巧和语言技巧,以保证沟通交流取得好的效果。

第一,让对话在友好的氛围中展开。与作者的对话以面对面的直接交流为好,一方面能引起作者的重视,另一方面交流起来容易深入。如果条件不具备,先选择信件、邮件、电话也可以。交流前,最好先平和一下自己的心态,微笑一下,让作者感觉到你的诚意,态度保持谦虚,使作者愿意与你沟通。

第二,迂回说明约稿意愿,试探作者的兴趣所在。在与作者交谈的过程中,要快速捕捉作者对于选题的兴奋点,就此展开讨论,并注意引导作者,使其就选题展开话题。因为很多时候,策划编辑的选题思路并不完善,与作者的交流会使选题思路更加明晰。所以,尽量让作者多提建议。但作者毕竟不是编辑,并不一定了解出版,所以,在沟通交流过程中,策划编辑应把握出书原则,引导作者思路。但是,策划编辑应以建议的口吻与作者交谈,要让作者觉得主意最后还是由他定,在谈话过程中,不要抢占上风,要尽量站在作者的角度去思考问题。

第三,当发现约稿有困难时,比如作者因为时间、稿费等问题对约稿持犹豫态度时,策划编辑应该以一种高尚的出书动机来感动作者。例如,出书立言是造福子孙的好事,是毕生工作的总结,是有益于社会发展的动力等。因为每个人都有被社会认可、实现自我价值的需求,出版图书其实就是实现自我价值的一种途径。所以,以此说服作者,作者通常都会接受。

第四,如果发现自己的观点与作者观点有偏差的时候,不应与作者争执,有时还要先主动承认错误,让作者占据主动地位。对于必须坚持的原则,可以换个时间、换种形式再与作者沟通解决。

第五,倘若作者实在不接受约稿,可以让作者举荐一些合适的人选。作者拒绝一定自有他的道理,也许他真的觉得有比自己更适合的作者,这样的话,不必强人所难,可以从他那里寻找线索,找到有意愿的作者。

沟通能力是衡量社交能力强弱的关键指标,直接关系着能否物色到合适作者。策划编辑必须通过适宜的交流方法,用心与作者沟通,才能打动优秀作者,为选题实现找到最合适的人选。

2 写作进程:严肃告知,热情鼓励,委婉反馈

策划编辑在为书稿物色到合适的作者后,就需要让作者按照出版要求、读者对象、出版意图进行写作。大家都知道,每个人有每个人的写作习惯和思考方式,各不相同,并不统一,但是作为出版来讲,却有一些硬性要求,如体例格式、写作框架等。同时,作者也许对选题的读者对象不十分明确,这可能导致作者的写作与选题意图不一致。所以,在写作阶段,策划编辑需要掌控全局,引导作者去完成作品创作。在写作的不同阶段,策划编辑要用不同的社交方式与作者沟通。

在写作初期,策划编辑必须仔细严肃地告知作者书稿的编写原则及体例要求。术业有专攻,作者对这些编写方面的原则和要求一般都会接受,而且要求提得越认真、越仔细、越严格,越会让作者感觉到编辑和出版社的认真与负责,非但不会引起作者的反感,相反还能树立编辑和出版社精益求精的形象。这个阶段,策划编辑还应协助作者拟定并完善书稿大纲。这个阶段的社交原则,是设法处于主动地位,掌控全局,要求作者理解并接受相关要求。

当写作中,策划编辑采取的社交方式应与编写初期的有所不同。这个阶段,策划编辑仍要控制全局,但与作者交流沟通时,语气应缓和,态度要委婉,因为作者的写作过程通常充满艰辛,需要来自编辑的肯定和精神鼓舞,否则可能半途而废。策划编辑不能打击作者的写作热情,对于已经创作完成的内容,应以赞许为主,同时用委婉的语气指出不足,提出修改建议,纠正作者错误的方向,使书稿臻于完善。

在书稿完成后,策划编辑一般会组织专家审稿,然后将审稿意见反馈给作者并请作者据此对书稿进行修改。反馈审稿意见是一件很有技术含量的工作,审稿意见中肯但反馈方法不好,可能引起作者很大的反感。所以,策划编辑在反馈审稿意见时,要把握住一个角度的问题,就是站在为提高书稿质量的角度上,这个角度是作者和策划编辑的利益统一点。一般而言,作者都希望自己的书稿质量高、受读者欢迎,因而容易接受关于提升书稿质量的中肯意见。当然,在书稿修改过程中,策划编辑如果能协助作者做一些辅助工作更好,因为这个阶段策划编辑做的任何工作,都会让作者觉得编辑是在帮助自己,而不仅仅是为了出版。这会让作者更加信任编辑,并可能使作者将编辑视为朋友,从而为以后的图书出版储备坚实的作者资源。

总之,组稿阶段的社交,策划编辑必须掌握主动权,因为这是决定书稿质量和后期销售的关键环节,如果在这个环节把握不好,书稿内容不过关,后期再好的设计、印装、营销,都难以发挥作用。

3 签订合同:态度坚决守住底线,适当让步实现双赢

书稿完成后是签订合同阶段,这一阶段策划编辑的主要工作是与作者谈判。要使谈判成功,策划编辑必须在事前做好功课,包括了解相关法律法规,预估书稿的出版成本、销量及盈利情况,明确谈判底线。在谈判过程中,既要努力争取最大的权益,也要留有余地,争取出版社与作者双赢。

首先,要了解相关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出版管理条例》《宗教事务管理条例》等。对作者提出的不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要态度坚决地予以拒绝,以免造成后期纠纷。出版合同大部分条款都为固定格式,策划编辑只需要重点关注填写内容就可以,但如果作者提出修改个别条款的要求,策划编辑一定要谨慎处理。

其次,要预估书稿的成本、销量及盈利,这样在谈判过程中拒绝作者提出的超过底线的要求时才能心中有数。策划编辑在与作者签订出版合同的过程中,首次商谈可以在底线的基础上有所上浮,但空间不宜过大,然后,经过商量、让步,最终达到预定值。这样,作者在谈判过程中也会获得成就感,是比较常用的谈判方式。

再次,合同最终的签订应留有余地,这主要体现在出版日期及支付稿费日期等方面。策划编辑应该将合同约定在自己有把握完成的日期上,要估计到一些特殊情况,也可以在合同中约定一些细节,比如由于作者原因导致书稿未按期出版的责任归属。当然,在后续的出版过程中,策划编辑一旦发现可能延期出版,就要细心留存文字证据,以备万一产生纠纷时使用。

最后,谈判过程中,策划编辑应尽可能争取最大的授权,包括作品的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的专有使用权和网络出版权等,这些都是关系到出版社切身利益的权益。当然,向作者争取相关附属权利,也应尽量实现作者与出版社双赢。

4 组稿后期:协调多方利益,避免意气用事

图书进入出版环节,仍有很多需要跟作者沟通解决的问题,所以,策划编辑与作者的博弈依然存在。

博弈过程是人与人之间心理较量的过程。策划编辑在工作中,由于与作者站的利益角度不同、观点差异等原因,不可避免地要与作者进行博弈。即使出版合同已经签订,书稿进入组稿后流程,策划编辑与作者之间的博弈也未停止,比如,策划编辑为提高书稿质量要求作者进一步对书稿进行修改完善,为推进出版进度要求作者严格遵守校样修改时间等。这个时候,策划编辑同样应该细致分析作者心理,寻找与作者的共同目标并与之达成一致。如果作者感觉到策划编辑提出的所有要求都是为了提高出版质量,那策划编辑的要求通常都会得到满足。但如果策划编辑与作者确实因为彼此所处利益角度不同或观点差异而产生分歧,策划编辑就需要仔细分析作者意图,站在作者角度去思考作者的想法,然后权衡利弊,与作者协商解决分歧。当然,在与作者协调分歧的时候,不论是向作者妥协、让步,还是跟作者争取权益,策划编辑都要有全局观,不能因一时意气用事而毁了全局,要知道有时候一步错、步步错,进而导致全盘皆输。

另外,这一阶段的博弈不仅出现在策划编辑与作者之间,而且出现在策划编辑与其他工作人员之间。所以,策划编辑还要注意协调与稿件加工人员、排版人员、设计人员等其他相关人员的关系,以期成功实现选题意图。

5 结 论

策划编辑在组稿的四个细分阶段需掌握不同的社交技巧,但总体而言,策划编辑与作者的交往应本着一个基本原则——互惠互利。策划编辑应尽最大可能取得与作者彼此间的相互信任,通过有效、友好的交流沟通达成共识,共同努力将书稿完美地呈现给读者。

参考文献

[1]昌光水.第二期全国科技出版社策划编辑培训班学员论文集[C].北京:金盾出版社,2007

[2]方卿,姚永春.图书营销学教程[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8

[3]张得.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4][美]格罗斯主编;齐若兰译.编辑人的世界[M].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2006

[5]方卿,邓香莲.畅销有理:畅销书案例评析[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5

交接发言稿篇5

论文摘要:中国历史上第四次翻译高潮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日益提高而在神州大地蓬勃推进,外事翻译作为冉冉升起的一颗新星越来越受人瞩目,外事翻译的政治敏感性、时事性、纪律性使它有别于其它翻译。

翻译作为一种社会文化活动,深受社会文化发展变化的影响。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外事翻译的工作量也不断增多。外事翻译已成为一个具有独特专业性的翻译领域。本文试图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角度,对外事翻译的特点做一探讨。

一、坚定的政治立场

外事翻译不同于其它翻译,有其特定的要求。总理曾经说过,“外交人员是不穿军装的”。外事翻译工作者作为外交人员,工作在国际斗争的最前线,只有对祖国忠诚、政治立场坚定的人才能够经受住考验。政治觉悟是区分外事翻译和其他类型翻译的最重要的特点。外交部翻译室前主任曾讲过这样一个例子,她在英国做论文期间,曾到英国国家外交部调研进入该部需要经过哪些考试,结果科目繁多,包括心理测试、调查备选人员的家庭、在英国居留时间、家庭的政治倾向、犯罪记录、生活方式等。她曾向英国外交部政策规划部部长问过这样一个问题:“作为外交人员的标准是什么?”部长回答说:“为政府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也许是对外交人员,包括外事翻译标准的最好诠释。

二、把握国家政策

国家元首之间的官方会谈、国际谈判、会议都不免涉及到国际国内事务,及时掌握本国政府的立场和观点,翻译才可以做到准确到位。例如,2000年外交部新成立一个办公室“外交部处理日本遗弃在华化学武器问题办公室”。那么如何翻译“日本遗弃在华化学武器”呢?日方的翻译是“abandoned chemicalweapons of japan”和“japanese abandoned chemicalweapons”。从这两种翻译中可以看出日方希望强调“日本化学武器”而不强调是谁遗弃的。很明显,日本人希望弱化事件的性质。为了将原意表达准确,译文应为“office of the ministry of foreign affairs forchemical weapons abandoned by japan in china”或简称“jacwoffice of the foreign ministry”。

外事翻译所译文章大都涉及国家外交,文稿要字斟句酌。使用外交辞令,翻译时要熟悉有关背景情况,细心揣摩字里行间的政治倾向性。比如:我外交部发言人曾就巴基斯坦局势发表看法:“我们十分关注巴基斯坦的局势,并正在进一步了解情况。”翻译成“we are very much concerned about the develop-ments in pakistan and making further investigation intoit.”新闻会后,巴基斯坦驻华大使立即到外交部要求澄清。大使说巴基斯坦和中国是全天候朋友,中国怎么能同西方国家用几乎同样的词来阐明自己的观点?他是指译文中的“very much concerned”。单词“concerned”含有否定意思,即有不好的事情发生时,某人对此表示“关注”。对于肯定和否定的理解在这里主要是语境的不同。“肯定(positive)”的语境指,“a facts-finding mission may be sent to investigateinto a matter. this apparently will constitute a kind ofinterference into the internal affairsof another country inthis case.”“否定(negative)”语境是指,“it may simplymeans to wait formore informationtocomeout aswe donot have a full picture of what has happened.”根据中国对巴基斯坦的一贯立场来看,这句话应译为“wehave been watching the developments in pakistan veryclosely and are waiting for further information.”

三、精通业务

外事翻译接触到的文件多与国际社会密切相关。工作中还经常与处理国际、军控、条法等事务的机构打交道,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无所不包。总的说,大至国际大势和重大争端,小至各国经济、社会发展;上至外层空间,下至大洋海底,翻译的资料无不涉及。这一特点就要求翻译人员必须具备广博的国际知识和某些专门知识。

例如一位翻译在翻译国家领导人的发言稿时,其中有句话为”加速国民经济信息化”。翻译译为“toaccelerate the developmentof the information-based na-tional economy”。但是这句话强调的不是“国民经济”,加速经济发展有时对经济的发展并不是必需的对策,保持国民经济以恰当的速度发展更适合一些。“信息化”的含义是指信息技术的发展、对经济发展的贡献以及加大it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信息化包括软硬件。如果翻译对经济方面的知识多了解一些,就不会这样翻译了。

此外,外事翻译人员还应普遍具有较高的语文水平。尽管中文是母语,但中文水平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译文的质量。比如翻译有时会碰到领导人引用文言文和诗词,如果理解有问题,就不会准确翻译,而且好的中文功底也可为译文添彩,避免表达意思时留下“隔靴搔痒”的遗憾。尤其是领导人在官方场合使用的语言必然和普通人日常聊天所用的语言层次不同,所以外事翻译的语言也应符合翻译对象的身份,与其使用的语言层次相一致。

四、严守纪律

1、严谨的工作态度。外交部翻译室是国家外事英法文翻译的权威机构,从翻译室出稿的文件无论长短,都必须经过“四道关”:一是翻译室秘书根据工作人员工作量分配稿件后,由翻译人员翻译;二是专家改稿,译员按照修改稿重新誊写;三是译员请除专家之外的两位同事进行“三合”,即一人念重新誊写稿,一人对照专家改写稿,译员则根据所念的誊写稿在原文上逐字逐句标记,以避免漏译;四是请除上述参加人员之外的工作人员对照原文再审。无论是国家领导人身边身经百战的“名译”,还是在翻译室工作多年的鬓发斑白的老专家,都是严格按照这四道程序出稿。严谨的工作态度是外事翻译的进门功。

同时,翻译人员必须自我严格要求,严守国家机密。

2、时间观念。外事翻译大都是为领导人出访、迎接国外代表团、参加或举办国际会议服务的,其翻译、印制的时限有时会十分紧迫,特别是会议文件要赶在会议召开前分发或在会议进行过程中随时分发。如几种正式语文的文本不能及时分发,翻译部门就是失职,这就要求外事翻译在保证准确性的前提下还要增强时间观念。

五、外事翻译的文体要求和标准语汇

1、外交讲演和祝酒辞。这一类文体具有书面语言的主要特征,相当礼貌和正式,有时充满激情,讲究修辞手段。

2、涉及礼宾事宜的外交文书。这类文书传递信息较少,主要用于建立、维持和发展国家间的关系,执行的是社交功能。此类型包括大使在递交国书时发表的讲话,表示哀悼、祝贺、慰问或感谢的电报或函件。其语言相当简单,没有复杂的长句或难词,要特别注意格式规定或礼节规范。

3、交流性外交文书。用于日常外交事务、传递信息,指正式照会、正式外交函件、普通照会、备忘录、外交便函和外交电报,应采用统一形式和格式。

交接发言稿篇6

关键词:交替传译;同声传译;特点;素质

一、引言

高级翻译可分为初级阶段的即席翻译和高级阶段的同声传译。同声传译又可分为有稿、有准备和无稿、无准备情况下的同声传译。[1] 即席翻译也是我们经常说的交替传译(逐次通U、Consecutive Interpreting)。交替传译是同声传译的基础,而同声传译是口译的最高目标,具有很强的学术性和专业性,因此对译员素质要求非常高。同声传译(同r通U),简称同传(Simultaneous Interpretation),又称同声翻译、同步口译。是译员在不打断源语言话语者发言的情况下,用一种语言把另一种语言所表达的思想和感情,以与源语言发话人几乎同步的速度,用口头形式重新表述出来的一种口译形式。[2]目前,世界上 95%的国际高端会议采用同声传译。同声传译根据方式不同,又可分为以下情况:无发言稿件以及无翻译稿件的“常规同传(通常同r通U)”、有源语言发言书面讲稿的“视阅传译(サイトトランスレ`ション)”、在传译服务对象身边小声传译的“耳语传译(ウィスパ`リング通U)”、将外国电视广播报道翻译成本国语言的“广播传译(放送通U)”,日语称为“r差同r通U”、将声音语言译成手语或将手语译成声音语言的“手语传译(手通U)”。此外,还有译员事先已获得以目标语言翻译好的稿件的“同声传读”。

本论文主要以常规同声传译的特点及译员所需具备的素质作为探讨对象。常规同声传译是指:具备电子通讯设备和同声传译厢的会场,在同声传译过程中,译员通常没有发言稿件,更没有已经翻译的稿件,传译工作仅仅依靠辨听、分析、预测话语者的源语言信息,经过大脑的瞬息加工整理后,以几乎同步的速度完成同声传译工作。[2]

二、常规同声传译的特点

2.1 可推测性及不可推测性

常规同传面对的最大难点是没有发言稿件和已翻译的稿件。但是,一般在接到同传任务的同时可进行推测。例如:2007年4月总理在日本国会《为了友谊与合作》的演讲,通过发言或会议的主题可推测出同传内容的大概范围或部分的内容。然而,在现场发言时,讲话者所说的具体内容因人、因时、因地而异,使得同传的内容又具有不可推测性。

2.2共时性和可预测性

同传是受时间严格限制的高度复杂的语言转换活动,同传在讲话者发言后1-2秒开始翻译,同传的平均时间间隔为3-4秒,最多不超过十几秒,而最后与讲话者基本同时结束。其时差间隔非常短,基本是共时的。而且,在某些情况下,译员的优秀预测能力甚至会让这种时差间隔消失。预测是人们根据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历史经验等对事物未来发展状况或趋势进行事先分析、推断的过程。[3]例如:このC会をお借りいたしまして……/このC会をお借りしまして……(中文译:借此机会。)这是非常常用的句子,根据说话的语境,只要听到“このC会”就可以翻译了。译员可以通过译前的精心准备,可以根据目标语言的词汇、短语的固定搭配、常用词句、语篇结构、利用丰富的百科知识和翻译经验等做出有效的预测。

2.3多任务处理模式

同声传译是一个由话语辨别、储存机制、转换、表达及表达监督机制等组成的复杂的信息处理过程。[4]Gile于1995年创立了独特的口译多任务处理模式(又译脑力分配模型)(Effort Models),Gile认为同声传译包括听解分析(listening and analysis)、言语生成(speech production)、短时记忆(short-term memory)、协调(coordination),即:SI=L+P+M+C。[5]接踵而来的信息的输入和输出,听、译、说、监听基本在同一时间分析处理,因此译员必须很好地协调分配各项任务的处理能力,做到“一心二用”甚至“一心多用”。

2.4即时性

同声传译时,译员必须在接收源语言信息的只言片语,在无法完全明确完整句子或语篇意义的条件下,需从词汇或短语语义出发,对讲话人意欲表达的思想和感情不断做出预测。译员“按照自己听到的原文的顺序,不断地把句子切分成单个的意群或概念单位,再把这些单位比较自然地连接起来,翻译出整体的原意。”[6]译员应该尽量顺译,及时处理每一个意群。如果因为断句或语义不当、预测偏差等,出现卡壳或错译时,必须即时用重译、改译、转译、补译等翻译技巧迅速更正或补救。

2.5高难度、高压力

同声传译主要用于大型的国际会议、大型的研讨会、紧急新闻播放等。对译员的高要求、瞬间的反应时间、翻译内容的专业性、紧张严肃的话题和现场氛围等都会对译员造成生理和心理的极大影响。所以,专业化的同声传译工作一般都是2-3人一组,一人做20分钟左右,另一个人继续,交替进行。例如:在联合国中文同传翻译一般是3人一组,一人做20分钟左右,交替休息。[7]在同传的翻译要求上,根据 AIIC(国际会议口译员协会)的规定,同传译员只要翻译出演讲者内容的80%就已经算是合格了(90 %~100 %的“同传”几乎是不可能的)。只要保证主要意思不丢、能够译出80%左右,就可以过得去,被接受。做到合理简约、语调一致、整体等值。

三、同声传译译员所需具备的素质

无论是交替传译还是同声传译,都是翻译的高级阶段,对译员所应具备的素质具有一定的共同性。要成为一个称职的口译人员,应具备以下的素质:(1)拥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对专业知识和语言交流有极大的兴趣并不断努力;(2)拥有扎实的双语能力和优秀的语言表达能力并不断磨练翻译技巧,总结经验;(3)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性格品德,拥有极强的记忆力、反应能力、忍耐力和精神集中力;(4)掌握丰富的百科知识,努力使自己成为各个领域的半个专家;(5)拥有客观的判断能力、稳定的适应能力、保持一定的想象力,自信冷静;(6)遵守职业道德规范,成为受他人信赖的译员,对待事情始终保持忠实可信的态度。

但是,根据上述常规同传的特点,同声传译译员的素质还应该有以下侧重点。

3.1 瞬间反应能力

在各种国际会议上,同传译员需要以“闪电般的思维”和高超的语言技巧,成功克服多重任务间的交织和干扰,因此需要具备迅速敏捷地反应目标语言语义的能力。

3.2 译员的多任务处理能力

对于同声传译的复杂的信息处理过程,译员需要不断使用有效的训练方法训练和提高多任务处理能力。

3.3 语言的加工能力和处理不同语言结构的能力

同传的即时性特点要求译员具备对目标语言的加工能力和处理不同语言结构的能力,需要不断地练习翻译的技巧和积累经验。

3.4 团队合作精神

同传的高强度、高难度、高压力的特点,要求译员组成一个和谐的整体,互相协作、合理分工、做好准备、提高效率。

3.5 跨文化素质的要求

语言的翻译不能只停留在词句和结构上,对源语言和目标语言国家的文化、现象、风俗、习惯、行为方式、语言使用情况等要有充分的了解,才能更好地进行同传翻译。

3.6 预测能力

预测能力是同传译员应该具备的重要能力,是译员理解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可通过逻辑法、经验法、概率法等进行译前和译中预测。达妮卡・赛莱斯科维奇(1984)在她的《口笔译概论》中不吝笔墨详细论述了预测在理解中的地位。她认为预测能力体现在两方面,一是语义预测;二是意思预测(赛莱斯科维奇,1992)。[8]

3.7视译能力

所谓视译是看着稿子将源语言译为目标语言。译员一面看稿件,一面跟发言人的速度将源语言口头译出。视译练习可以为同声传译打下良好的基础,因它们在翻译速度、节奏方面、翻译策略上具有一致性。

四、结束语

同声传译除了广泛应用于国际会议之外,也在外交外事、会晤谈判、商务活动、新闻传媒、培训授课、电视广播、国际仲裁等诸多领域被广泛使用。同声传译是翻译所追求的最高目标,同传人士也被外界称之为“语言金领”。同传是一项难度高、技巧高、强度高的工作,因此对译员的素质提出了极高的要求。而能完全达标的人却“凤毛麟角”,所以同传人才是全球稀缺人才,也是最难培养的人才之一。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翻译系的仲伟合教授认为,培养一个合格的同声翻译者需要大量的培训以及翻译技巧的实践,要有深厚外语和汉语的语言功底,还要具备无障碍的语言表达能力,只有牢固掌握母语和外语,才能在两种语言间游刃有余。这些都需要平时长时间的积累。良好的教育背景亦是基本素质要求,成为同声翻译人才,就要有意识地扩大自己的知识面,不断强化和丰富自己视野,不断地培训让自己见多识广。

参考文献

[1]周殿清.同声传译[M]. 第五版.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6.

[2]吴枫.日语同声传译教程[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0:5-6.

[3]扬跃,齐涛云.关联理论与口译推理思维[J].外语教学,2008(5):93.

[4]Moser-Mercer,B.Beyond curiosisy:can interpreting research meet the challenge?[A].

Danks,et al.Congnitive Processes in Translation and Interpreting[C].Sage Publications,1997.176

[5]Gile,D.Basic Concepts and Models for Interpreter and Translator Training[M].

Amsterdam/Philadephia: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1995:168-169.

[6]张维为.英汉同声传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9:41.

[7]仲伟合.英汉同声传译技巧与训练[J].中国翻译,2001(5):42.

[8]赛莱斯科维奇.口笔译概论[M].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2.

交接发言稿篇7

演讲是一种面对面的宣传、教育、鼓动和交流的好形式,直接产生社会效应,作用很大。“鼓天下之动者存乎辞”。演讲目的是说服听众,但在特定的时间和场合还要对听众产生感染力。而作为演讲底稿和依据的演讲稿,其作用一是理清思路,确定内容,还可以安定和调整情绪;二是细心推敲,表达完美。有了演讲稿就有充分的时间来修改;三是掌握时间,调整速度。一般广播是每分钟280个字。演讲速度要慢一些,大约200-250个字。演讲一般要求是10分钟,也有15分钟的,2000-3000字。注意:竞争上岗演讲稿还有10分钟左右的答辩。

一、竞争上岗演讲稿的特点

(一)议论性

在文体上,演讲稿属于议论文。因而,演讲稿具有议论的本质特性。首先,演讲稿的目的和内容是说理。发言者要讲出自己的道理,也就是自己对公务新颖、深刻的认识及最为稳妥有效的工作意向。这样,演讲稿对于未来的工作又具有指导性和计划性。其次,这种认识的论述过程从主体上也可以就是一个逻辑论证过程,要有中心论点即主题,还要有分论点即层义以及段义,更要有事实(自身情况、组织情况以及国内外环境情况)和理论两种主要材料。演讲稿要进行分析、归纳和演绎等科学论证。再次,在议论性的基础上,建立了演讲稿的说服性和鼓动性。演讲能够直接产生社会效应,是一种基本的人际传播,目的是说服听众,让听众一道办理在共同认识主导下的公务。要总结出一个集中议论的句子即主题句——口号、标语、广告语,深入人心,作为标题并贯穿全文,符合记忆规律(7个字左右),最好让听众口耳相传。

(二)策略性

这是关键和重点内容。提出自己的工作要点计划,要“许诺”。具体来讲,一是提出自己的规划方案,即目标措施。如6字方针:“(我提出的目标是)知名度(省内外和国际知名度)、翻两番(任期内业绩、单位总收入和职工收入)。”二是整体性。建立在对社会组织及其国内外环境深刻认识基础上的对于社会组织发展的整体性、长期性(起码一个任期)的意见和安排。三是针对性。针对社会组织及任职范围内的工作问题,进行分析,作出答案,提出安排。这个问题,是听众和考评员都非常关心的普遍问题,能够产生强烈共鸣。

(三)通俗性

演讲面对会议听众,要尽可能让个性不同、情况各异的与会者全部听懂,这就决定了演讲稿必须具有通俗性。对于与会者来说,演讲稿的内容应当是通俗易懂的,是听众熟悉的讲演者及社会组织的情况。即使是专业性、学术性很强的内容,也要尽可能明晰准确,以与会者理解为标准。演讲稿的形式更是通俗的。结构是格式化的,语言则是口语化的。演讲稿不同于一般的科学文章,更不同于一般的公文,最明显的一点是语言的口语化。一般的科学文章,主要诉诸人们的视觉,要让读者理解,语言就要概括精炼,甚至讲究专业性。而一般公文尤其是行政公文,语言是规范的,有的格式用语甚至是特定的,最重视的是准确、明晰和简练。相反,演讲稿的语言则由讲话的自身性质所决定,必须口语化。由于讲话是声入心通的、人和人之间的传播活动,需要更加适应人们的接受心理,拉近讲话者和听众的心理距离,这就特别讲究语言的大众化、口语化。

(四)艺术性

演讲稿的艺术性是讲话的魅力所在,直接影响着讲话这一艺术生命体。这样,写作演讲稿必定要联系整体的演讲活动特点来进行。演讲一词,可以分为两个字来看待,即“演”和“讲”。“演”,是表象的整体的艺术生命体,又称“讲演”或者“演”。“讲”,是主体的实质性道理。演讲既是一门学问,一项活动,更是一门艺术——整体生命的投入、表现甚至升华。但是,有的演讲重“讲”,有的重“演”。毛泽东才华横溢、气魄雄伟的讲话风格,可以说是东方思维为主导,比喻很多,深入浅出,应该说重“演”;周恩来严谨科学、坚定有力的讲话风格明显不同,可以说重“讲”。列宁的演讲正如斯大林所说,有一种强大的逻辑力量。而希特勒的演讲,却有一种蛊惑力,使人像“中了电一样浑身颤抖”(见《第三帝国的兴亡》)。一些宗教人物的布道往往达到天花乱坠或者单口相声一样的效果。当然,我们希望两者并重。写作演讲稿,最好从上述对演讲总的认识出发。演讲稿的艺术性,还表现在语言要有感情和个性。这就要注意分析并体现演讲者的个性特点,将感情发展过程形成一种有规律可循的内在结构。最终,演讲成为一种整体生命的投入和表现。

二、竞争上岗演讲稿的写作

(一)确定主题

演讲稿这种带有艺术性的论说文,正如所有科学文章一样,一定要明确树立一个鲜明的主题,即一个判断句,还要在演讲稿中反复突出。提取对现实公务的认识,一定要从客观上考虑社会组织成员普遍关心的问题,针对问题作出自己的解答。要适应受众的心理需要,使之产生亲切感、参与感和冲击力。演讲稿的主题一般是明晰的,但是,比起一般的事务性公文写作来说主题要集中、新颖、深刻得多。演讲稿的主题要概括全文内容,即对社会组织公务情况的深刻认识及办事意向。确定主题,这是讲话稿写作首要而且最为重要的工作。

要注意的是,最好提炼一个口号(广告语),贯穿全文,反复突出,进行宣传鼓动,成为听众的流行语言。

正如灵魂的高低决定着人的水平一样,主题句的高低也决定着全文的水平,也就是说主题句具有层次性。作者一定要充分发挥主观性,让主题句达到更高的层次。主题句可以有五个层次。一是客观特色层次。主题句最基本的层次应该是客观层次,即主题句准确反映了演讲稿中心内容的本质真实和客观特色。如:“建设经济效益高的……”二是时代特色层次。时代特色中最突出的是科学技术。这种主题句是具有科学技术新颖性和先进性的认识。如:“建设信息时代的……”三是文化色彩层次。这就要求作者的思想文化修养的提高。如:“建设小康(大同)的……”四是哲理意味层次。哲理简单地说就是具有普遍性和永久性的理趣。如:“建设世界性的、永久性的……”五是审美生命层次。黑格尔认为美学是哲学的高度发展,而哲学又是人类所有认识的精华。所谓美,其实就是促发人们积极意义的高级生命及其自由创造的本质。据此,笔者以为,主题句最高的层次应该是审美的生命认识。如:“建设全新的自由人联合体(马克思语)的……”

主题句的位置:标题大多是主题句。开头一般要在段尾写出主题句。中间主要采用分析法——分出二三层来,说明主题为什么(主张)和怎么样(措施),行文中兼用其他论证方法如列举事实的例证法。在中间部分的*后处突出主题句。结论重申主题句,可以在字句上变化,或更深入一步。

(二)选择材料

演讲稿一定要有材料。正如一般的议论文,材料主要有两种。一是事实材料,在讲话稿中叙述或者说明(如数据)出来。这种材料包括结构中两个重要部分:自身简况和优势,包括建立在对社会组织以及国内外环境的认识基础上的计划。二是理论材料,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及各种下行文中的方针、政策,还有群众语言。又分个人材料和单位材料。

(三)安排结构

1.遵循格式化外在结构:

(1)标题。演讲稿的标题可以说有两种:一是演讲主题型,二是直接以“竞争上岗演讲”作标题。

(2)称谓。称谓是演讲稿特有的,是对听众的称呼。称谓要根据听众对象而定。如“各位考评员、同志们”。称谓放在标题之下正文的开头,有时根据需要在正文中间适当穿插使用(一般采用提行的写法以拉近两者心理距离)。

(3)正文。演讲稿正文的写法依据讲话场合和对象而定。正文结构包括开场白、主体、结束语三部分。

①开场白。方式多种。有的开篇入题,又叫开门见山,如“我主张……”;有的介绍内容如“我要向各位谈谈……”;有的采用设问式;还有借题发挥,或者表示感情等。开场白要平直、概括、简短,要具有吸引力,使听众产生兴趣。

②主体。主体一般要分析证明主题,这就要条理分明,层次清楚。主体有两种层次安排方法,即纵向排列(层层递进,环环相扣)和横向排列(各层次独立性强,共同论证主题的正确)。每一层次都要有一个小的主题,写成层义句。层义句,一般写在层次前面,或者每一层次前后都要写出,也有的层义句写成了小标题。层次中间要恰当运用材料。可以是口号(主题句)的反复。

主题具体落实在三大部分:一是自我简况(要突出成绩,给人印象,作为依据)。二是优势(有利之处,与他人相比的长处)。三是工作设想,即计划。

③结束语。一是结束语,多种多样:有的概括要点,强调主题;有的抒发感情,激励人心;有的展望未来,鼓舞斗志;有的饱含哲理,发人深思。二是表示态度,竞争上不上的态度。三是表示感谢。

2.简介竞争上岗演讲稿的模式:

【标题】主题型:一句话。

直接型:“竞争上岗演讲”

【开场白】设问法(能与听众交流)

开宗明义(主题)

【主干】(1)简介自身:简历和优缺点(要突出成绩,给人印象,作为依据)

(2)优势:有利之处(与他人相比的长处)

(3)工作设想:提出策略即目标和措施,这是重点内容。

要领:抒情化议论主题;分成几个层次,每层次前有主句(还可以反复);材料作血肉;进入高潮时,使演讲现场成为整个社会的一个聚焦点;运用排比、反复和比喻;向听众呼吁,手势动感强,引人进入一种创造境界,仰视上空。

【结尾】(1)强调主题;或抒发感情;或展望未来。

(2)表示态度,竞争上不上的态度。

(3)表示感谢。

3.谈谈演讲稿的内在结构和写作要求:

演讲稿是有内在结构的,这就是情感的发展。演讲者要调动情感,争取引起听众的共鸣,融为一体,打成一片。演讲稿就要以情为文:情感是结构内在线索,要有一定的律动起伏,呈现一条向上的曲线(陡起后下落,再一节比一节高地升起,达到最高峰时戛然而止)。演讲稿写作时可以标注上在演讲时的注意事项,如点明在高潮到来时如何运用眼神、排比句式和手势动作等。

竞争上岗演讲稿的写作要求主要有两条。一是掌握社会组织情况。首先,要对社会组织清楚了解。要进一步把握社会组织的目的、宗旨。其次,要顾及听众对象。要结合听众迫切需要得到解答的问题,有的放矢,提出自己的演讲稿主题。还要考虑听众的思想文化层次,提炼演讲稿的主题内容和语言方式。二是变文字为有声语言。在写作演讲稿的时候,一定要随时考虑到演讲时的情况。这就要注意文字变成有声语言的特点。(1)讲究语言生活化、口语化、大众化。(2)多用短句子,注意长短交*合理,随物(公务和感情)赋形。(3)慎用文语(古语和欧化语),作点缀之用。(4)少用单音词。(5)避免同音不同义或易混淆的词语。(6)不随便用简略语。(7)还可以适当增加语气词如“吧”、“吗”之类。(8)为了方便聆听,有些标点符号还要用文字代替,如顿号改为“和”,破折号改为“是”,引号表示否定时加“所谓”,括号补充另用文字说明等。(作者:陈功伟,本文摘自写作学科核心期刊——《应用写作》2002年第3期,邮发代号:12-59)

交接发言稿篇8

春节前夕,各地省级两会密集召开。不铺红毯、不封路、取消茶歇和彩旗、缩减开支等成为各地改进会风的普遍举措。亲民、朴素、节约的会风被舆论称道。而此间各级领导人的语言风格、伙食标准等规定亦特意凸显亲民之风。

各地的政风革新之举源自此前中央政治局提出的“八项规定”。2012年12月4日,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提出八项“严控”:严格控制新建和装修办公楼;严格控制各种会议;严格控制各种庆典活动;严禁公款大吃大喝、挥霍浪费;严格控制用公款安装住宅电话或购买移动电话;严格控制各种检查,禁止形式主义的评比和达标活动;严格按规定配备和更换小汽车;严格管理公费出国(境)。

会议明确:“首先要从中央政治局做起,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先要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以良好党风带动政风民风。”

《环球时报》评价“八项规定”时认为,“这次开弓没有回头箭”。中央表率被认为是作风转变的“发令枪”。此后,各地陆续响应中央号召出台践行细则。

“素颜”会议

八项规定被提出后的第4天,2012年12月8日,考察深圳。考察行程途经深南、滨河、滨海等多条主干道,当地交警未封路。这是深圳首次对高级别交通勤务不封路。

观察国家部委、各省市等陆续制定践行八项规定的实施意见,具体措施数目略有不同,内容则趋于一致。

教育部从九个方面提出20项具体要求,国家海洋局党组从十方面提出23条具体措施,中国气象局从七方面提出21条具体措施,地方政府如广西制定了包括五个方面的30条具体要求等。

内容一致性较多,均是对精简会议文件、规范出访活动、厉行勤俭节约等方面进行细化并一定程度契合部门特点,如教育部在实施意见中规定,不出席地方、学校自行举办的表彰庆祝等活动,不以个人名义题词或发贺信、贺电;多接触教师学生,多进教室宿舍食堂等。

转变文风会风为中央一直强调,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曾明确提出:“从领导机关做起,大力整治文风会风,提倡开短会、讲短话、讲管用的话,力戒空话套话。”

在减少领导人报道、减少文山会海等方面,八项规定的提出首先是针对政治局委员,是党的最高领导集体决心以身作则的态度公示。

十之后中央在转变风气上率先垂范,从开会不准念稿、发言不讲客套话到考察不封路、开会不定调等,引发了各地行动上的“蝴蝶效应”。

各地的“素颜”会议即是例证。2013年1月19日,政协云南省第十一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开幕,会场设置精简化,小组讨论会议室不设布标;取消会场礼兵哨;大会所需的文件材料,如大会发言材料、新闻宣传材料等实现电子化,降低纸质材料的印发数量。

高层力推“脱稿”

“参加王某人的会,不准念发言稿,要学会深刻思考。”2012年11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纪委书记在主持中纪委组织的专家学者座谈会时说。

座谈会上,8位专家每位有10分钟的发言时间。第一位发言的专家开头提到“尊敬的王书记”,话没说完,被打断,他请在场专家“不说套话、少念稿子、多提观点”。

脱稿受到外界一致赞誉,被认为是避免开会空谈和形式主义的重要手段之一。曾说“谁要念稿子,我就打瞌睡以示反对”。朱镕基也曾谈及脱稿的意义,“看稿子不能吸引人,脱稿讲能收到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要脱稿,必须熟记讲稿,要下苦工夫记背,要把讲话提纲印在大脑里,把大量的数据输入脑海”。

十后,新一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屡次对会议讲话方式作出表态。2012年11月21日,在中南海国务院第一会议室主持召开全国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工作座谈会时,环环相扣连续发问,并要求官员不要念稿。5天后,与防治艾滋病的民间和国际组织座谈时,又打破事先安排,鼓励参会者自由发言。

除了脱稿,亲民的语言风格亦被认为是改善会风的一大表现。

2012年11月15日上午,新一届中央政治局常委首次亮相。讲话的朴实语言风格瞬时被广为热议,评论称“通俗语言道出民生大事”,“没有空话套话,态度诚恳,温暖民心”。

而早在2010年,《学习时报》曾刊发在中央党校2010年春季学期第二批入学学员开学典礼上的讲话,讲话中他明确反对“长、空、假”的文风,倡导“短、实、新”。

2013年1月7日晚,人民日报官方微博发出征集令:“讲话没有不重要的,鼓掌没有不热烈的;领导没有不重视的,看望没有不亲切的;完成没有不圆满的,成就没有不巨大的……官话套话空洞无物,多年来相沿成习,会议中官话套话至今不绝于耳。现向网友征集你最反感的官话套话。”

1月9日,《人民日报》选登了一部分读者反感的官话套话,比如“高度重视”、“亲自过问”、“现场指挥”、“积极、及时、立即、确保”。官话套话一定程度上映射出官场生态和官员作风。与民众隔离的话语体系和语言风格,被认为是一种“话语腐败”。

公务接待“减肥”

2012年12月30日21时50分,新华社“新华视点”微博贴出了29日考察河北保定市阜平县时的晚餐菜单。当日22时47分,“新华视点”微博又发了“记者补白”:这份菜单的饭菜是一桌十位客人共用的。

4个热菜:红烧鸡块、阜平炖菜、五花肉炒蒜薹、拍蒜茼蒿;一个猪肉丸子冬瓜汤;主食水饺、花卷、米饭和杂粮粥。特别交代不上酒水。

2012年12月8日和10日,在广州战区考察,与基层官兵共进午餐时说“自己动手,丰衣足食”,自己盛饭盛菜。

同样,一张吃泡面的照片亦引起注意。2012年最后一周,新华社连续三天“中共高层新阵容”系列人物特写稿,并配发大量旧照。在的系列旧照中,有一张是2008年1月31日,他在四川省川北山区宣汉县老君乡紫云村察看灾情、慰问群众后,和随行陪同人员边吃方便面边研究救灾工作的照片。

中央高层对公务接待的简朴化要求成为亲民风格中又一亮点,各地亦纷纷效仿。

炒白菜、肉片汤,不上烟、不敬酒,这是2013年1月18日河南许昌市襄城县颍桥回族镇招待上级的“午宴”。

浙江省委、省政府印发的《贯彻落实中央政治局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八项规定及实施细则的办法》中规定,省领导到基层考察调研一般到机关食堂、农家乐就餐,不安排宴请,有条件的地方可安排自助餐;中餐不饮酒,同城活动不安排用餐。

海南省委常委会议审议通过的《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规定》明确,今后海南省内公务接待要按标准定点接待,不喝酒,不赠送礼品或土特产,不上高档菜肴,严禁上野味。

事实上,相似举措早已散见于各地方性规定之中。2012年7月5日,温州市委市政府下发《关于改革和加强公务接待管理的通知》,规定公务人员在市内从事公务活动,一律吃工作餐,每人每餐不超过60元;不得食用高档菜肴、高档酒以及高档香烟,野生黄鱼、鲍鱼、鱼翅、辽参,茅台、五粮液等都在禁点之列。

交接发言稿篇9

有了钱后,他开始干“大”的――倒腾老油画。一次,他在一位古玩商那里买艾中信的画,对方问他:艾中信的手稿要不要?他想,既然收藏艾中信的油画,为什么不同时收他的手稿呢?这样对他的油画理解会有帮助。从此他一脚踏进了“荒山”。

从几年淘邮票中,他深知,在“荒山”上觅宝,必须要有识宝的眼睛。为了练出一双火眼金睛,从进入“荒山”开始,他就大量有计划地学习,仅购买关于油画艺术方面的书籍前后就花了有二三十万元,同时,还向业内人士虚心请教。很快,他从不懂到深谙这些艺术品的相关知识。

北京潘家园是破烂的集散地,逛潘家园久了,他发现手里永远有货的就是那么一群人,他有意识地去结交认识他们,很快,他拥有了一大批“线人”。是的,他是赵庆伟。

2014年春,一场名叫“小雅・观心――赵庆伟藏重要名家书稿、手札专场”拍卖会开始。全场95件拍品,其中手稿:王朔的《海马歌舞厅》剧本以28万多元的成交价成为全场最高价,冰心的《记一件最难忘的事》成交价34500元,丁玲的《记左权同志话山城堡之战》成交价32200元,王蒙的《一九八四部分短篇小说一瞥》成交价18400元,铁凝的《来了,走了》成交价13800元……

最引人瞩目的是莫言的《苍蝇・门牙》手稿,刚在预展上露脸,就有不少人表达竞拍意向,还没开拍,价格已逼近百万元。不过,最终这件拍品按照莫言的意见,将手稿无偿归还给莫言,莫言请崔永元牵线,随后将其赠予现代文学纪念馆。

这些拍品都是这些年来赵庆伟从“荒山”中觅来的。“线人”中,专门从文化单位收废品的有数千人,这数千人几乎个个手里都有赵庆伟的手机号码,他们知道哪儿正在搬家,哪儿有大量的破烂要卖,哪儿会有赵庆伟喜欢的“好东西”。

“线人”们很愿意把破烂卖给赵庆伟,因为卖给废品站每公斤4元,卖给他10元。有一次线人田永中给赵庆伟打电话,他一到潘家园,就有百八十号人围上来,把给他准备好的货,一麻袋一麻袋地装上车。王朔的《海马歌舞厅》等手稿就在这批货中,避免了被打成纸浆的命运。

2002年,“清河八家”废品站的人给他打电话,说一家出版社卖出一整辆“面的”的废纸,3000元。赵庆伟说你给我拉来,我加你2000元。莫言的手稿《苍蝇・门牙》就夹杂在这一大堆残书破纸中。

2003年夏,赵庆伟接到“线人”电话,说有家杂志社清理出33箱东西,每箱1000元。买下后,当他拂去积在手稿上的尘埃,看到那些在时光中已经躺了近20年、泛黄的纸片上,出现了石鲁、吴冠中、李可染、冰心等名字时,他的心狂跳不止。

2010年年底,赵庆伟举办的第一场“小雅・观心”拍卖会上,有1.4米长的周思聪素描,有《半夜鸡叫》的原稿,这些被一些人瞧也不瞧扔出门外的“破烂”,竟拍出了两千多万元。

赵庆伟成了进入“荒山”满载而归的人,除了手稿,他还收集了自清代到上世纪80年代的100多万张老照片,是他以每麻袋200元收进来的,如今单张或许就能卖上万元了。

赵庆伟在“荒山”淘宝,并不单是为了钱,对于这些珍宝的去处,拍卖只是途径之一。他说,炒高这些东西的价格,只是为了让人重视这些尘封于历史中的瑰宝,不要随随便便当作废纸打成纸浆。

对于部级的宝物,如与电影工作者在一起的留影,邓小平与日本天皇、皇后的合影,的信函,宋庆龄的批件,郭沫若以为已在日军轰炸闸北时被毁的作品手稿,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在人民大会堂排练的文字和图片,人民大会堂建设工程的详细图片史料,茅以升设计建造最终又亲手炸毁的钱塘江大桥的设计蓝图……只要国家有关部门愿意接受,赵庆伟会把它们无偿地交出去。

同时,赵庆伟把藏品也送给志趣相投的朋友。一位朋友建版画博物馆,他便将七八千件版画送去;上千张黑胶唱片送给了一位建唱片档案馆的朋友;上万张漫画原稿送给建漫画博物馆的朋友,1万多盘电影胶卷送给了崔永元的电影传奇馆……

没送出去的,赵庆伟打算自己办各种文化专题的档案馆、博物馆:如建“中国诗歌博物馆”,因为他手里攥着数万篇诗人的原稿;他已累积五线谱原稿数百公斤,众多文艺演出团体的广告单、节目单、剧照和录像带、录音带、唱片,其中包括全国总政文工团200多本各地巡演、采风的图文资料,完全可以建一所“中国音乐博物馆”;还有“中国戏剧博物馆”,他已藏有数千张戏曲唱片及大量的戏剧脚本。

交接发言稿篇10

离职演讲稿的基本写法 1、标题 离职演讲稿的标题是灵活多样的。以“离职演讲稿”为题,可突出文体类别;以“××公司经理离职的演讲”为题,可显示公文特点。此外,还可采用文章标题的方法,例如“拜谢 拜托 拜请——一位教研室主任的离职演讲辞”。 2、称谓 指对现场听众的称呼、这种称呼,一要表明演讲对象的不同身份,二要给人以谦和礼貌之感。一般采用类似“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朋友们”这样的称呼就可以了。 3、正文 (1)开头。为调谐气氛,点明主旨,开篇可用致谢语表明态度,导入正题、例如:“感谢上级领导对我的理解,批准我辞职。”“谢谢给我这样的机会,让我在离职之际能够对大家说说心里话。”无论采用什么样的开头语,都要力求简洁自然,真切得体。 (2)主体。这是文稿的重点和核心。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首先,需要明确交代一下有关离职的背景情况。无论是因为任期已满去职,还是由于特殊需要离任(如调职、撤职、辞职等),都要如实加以说明。这样写就可以使听众在了解真实情况的前提下,消除疑虑,避免误解,同时也会激发听众对离职者的关注和信任。 其次,可以简要回顾自己的任职经历,进行概括性的总结。要实事求是地写,既要肯定任职期间取得的成绩,总结经验;又要反省履行职责出现的失误,吸取教训。成绩归功于大家,向领导和同志们表示诚挚的谢意;失误归咎于自己,向大家致以真切的歉意。这样讲,就能够给听众以谦诚的印象。 再次,应当对自己原任职岗位的工作提出一些建议。既要结合自己工作的实践体会来谈,又要给人以理性的思考。真正使这些建议富有启发意义和创新价值,从而有助于继任者更好地开展新工作,开创新局面。这不仅是责任心的反映,也是高素质的体现。同时,为了让大家了解自己离职后的打算,还可以简略谈谈个人意向,以表达一种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3)结尾。这是演讲的结束语。不能画蛇添足,也不可草率收场。一般来说,要运用简洁而富有感情色彩的语言,表达自己对原任职单位和部门的深切希望和美好祝愿,要能够给听众以强烈的感染和巨大的鼓舞。 三、离职演讲稿的写作要求 离职演讲稿的写作质量直接关系到现场演讲的表达效果。因此,为了写好演讲稿,执笔者除了应当了解和掌握文稿的基本写法外,还必须注重以下三点基本要求: 1、突出现场交流感 离职演讲是在诸如告别会、欢送会之类的特定场合下进行的。这特定的场合,本身就会营造出一种或热烈。或深挚的时境氛围。这种氛围,要求演讲者必须调适自我心态,体察听众情绪,在演讲过程中实现心灵的交融。为此,写稿时,就要把现场气氛。听众反应等因素纳入整体构思之中,并运用变换人称。插入呼语等多种表达方式,体现演讲者与听众之间的相互照应,从而突出现场的交流感。 2、注重语言分寸感 离职演讲是一种社交性的实用演讲,一般不具有某种特定的功利目的。因此,演讲稿写作语言的主体格调应当是朴实谦和的。无论是交代背景、解说事因,还是总结工作。提出建议,都要实事求是,恰如其分。切忌词句不当,褒贬失度、要特别注重语言的分寸感,做到不夸大。不缩小、不虚浮、不矫饰、这样就能给听众留下求真务实的好印象。 3、强化表达真切感 离职演讲的情感倾向性是很强的、演讲者在离开工作岗位的时候,话别领导和同事,流露的应当是真情实感、不言而喻,任何虚情假意的叙说,矫揉造作的表白,都会引起听众的反感、因此,写稿时,执笔人一定要进入角色,投入情感,运用真诚恳切的语态技巧,强化现场表达的真切感。只有这样,才能更有效地使离职演讲获得最佳视听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