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导论论文十篇

时间:2023-03-29 16:53:23

信息技术导论论文

信息技术导论论文篇1

【关键词】信息技术;激发兴趣;低段作文;指导法

小学语言教学作为人文基础学科富有强烈的情感性。抓住这个特点,从情入手,激发学生的兴趣,往往能够诱发出他们的创造力。而作文对于小学生来说,就是一种创造,即把他们在阅读课中乃至在其它学科和生活中的初感所思、所悟创造性地加以表达。因此,我认为在小学低段作文教学中,教师应重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要善于创造“兴趣效应”。近几年来,我结合所学的现代信息技术知识,在教学实践中有以下一些认识。

一、要善于把学生的兴趣转化为学习写作的内驱力

低年级学生的行为很大程度上受到情绪支配,而积极的情绪又往往来自兴趣。在写话训练时,我从激发兴趣入手,做了以下尝试:

1.组织有趣的阅读,激发和培B学生的兴趣

兴趣能激发和引导人们在思想、情感和意志上去探索某种事物的真相,是学习和创造的重要前提,是成功的先导。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在《论语》中指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好学、乐学是求知的源泉。兴趣是学习自觉性的起点,没有学习的兴趣就不会有智慧和灵感。

利用视频教学的优势,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率。学生要想迅速有效地学习知识,必须去看它,听它和感受它。以文字的形式呈现的书本内容是单维、扁平、静态的,只利用人的视觉能力来感知世界、获得信息。而视频文件包含文字、声音、动画、影像等诸多元素,其呈现的知识信息内容是多维、立体、动态的,人的视觉、听觉、动觉能力协调配合,参与学习,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加理解深度,从而提高了学习效率。

利用视频的优势,结合孩子善于接受具体生动事物的年龄特点,我把屈原、李白、杜甫、安徒生、高尔基等著名人物的故事,制作成音视频,让学生们自由选择阅览,然后让学生讨论谁是我最喜欢的作家,激发他们拿起笔来学做“小作家”的内驱力。为了进一步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我非常重视对低段孩子阅读兴趣的培养,不仅向他们推荐那些具有强烈感染力的读物,而且注意培养他们阅读的习惯。我要求学生每天都读一点课外书,每人准备一个阅读本,记载每周阅读情况;开展每周评选“一句话新闻奖”活动;引导学生摘抄好词佳句,优美诗句,利用上电脑课制作“采蜜集”;开展阅读竞赛,比一比谁读书多。聪明在于学习,天才在于积累,这是写作的成功之路。而积累的主要途径之一就是大量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通过加强课外阅读,学生不仅语言得到了发展,同进对周围世界也逐步加深了认识,知识也得到了丰富。

2.开展有趣的实践活动,把实践中体会到的“趣”转化为说和写的欲望

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不仅能激发学生表达的愿望,而且能为学生的作文提供丰富的素材。孩子们喜欢小动物和植物,于是我们组织开展“自力更生”种植、养殖活动;要求孩子们不能请教家长,可以查书籍和上网查询及组成小组协同进行。种西红柿、辣椒;对养小动物孩子们兴趣更浓,除了养猫、狗,孩子们还喂养了金鱼、小虾、乌龟。我适时地把学生这种“玩”的兴趣转化为“学习写作”的兴趣,指导学生观察植物的生长情况和小动物的生活习性,记下种养植过程,记观察日记。在老师的引导下,孩子们逐步养成了细心观察的习惯,作文的题材丰富了,观察能力提高了,动手能力增强了,对植物、小动物产生了浓浓的爱意,说和写的兴趣越来越浓。

每年都有不少的意义的节日,利用网络的特点或培养孩子们动手能力,我抓住这些节日开展活动,使学生学会关心他人,关心社会。“三八”节鼓励每个孩子为妈妈做一件事,然后用简单的几句话写一写;“教师节”为老师做一张精美的卡片,写一写自己最想向老师说的话;每期开学,写一句话鼓励你最想帮助的同学……

由于地域的差别,生活环境的限制,对图画中的某方面的事物,有些地区的孩子是陌生的,如“雪花”对于北京儿童是司空见惯的东西,但对于我们这些中南部很多年,甚至几十年才能偶遇降雪的地方的孩子来说,他们就不知道“雪”为何物;大多数的农村孩子不知道“公园”是什么样子,而城里孩子则不知道南瓜会长到搬不动那么大。针对这些情况,进行有关内容的看图说话,写话训练,就要让学生尽可能感知这些他们陌生的东西,有条件的最好亲眼见识见识。如教学看图说话《玩雪》前,就尽可能通过信息技术手段让学生感受“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北国风光。比如组织视频,制作PPT。然后学生才能真正理解《玩雪》中的欢乐气氛,《扫雪》中的火热场面。

二、要善于把学生的兴趣化为说和写的实际能力

有说和写的兴趣,仅仅是学习写作的第一步。使动机成为写作实践,在实践中锻炼能力和智力,才是小学作文教学的归宿。根据小学语文的学科特点和孩子们的年龄特点,这一过程也必须是有趣的,生动活泼的,而不是刻板枯燥的。因此,作文指导必须追求一个“活”字。贴画、写话训练就是一种灵活的训练形式;另一种就是利用多媒体的优势也是一种训练形式:在学生们在纸上做好准备后,再在多媒体室展示,利用孩子们好比赛的心理特点,以小组进行展示比赛,从小培养孩子们的探究学习习惯。

为了进一步使孩子把话写好,寒暑假期间我要求学生每天写一句话,不论长短,不规定内容,不苛求用词,只要句子通顺,能正确使用标点就行。孩子们假期在家写好后可以利用邮箱传给我或同学(这必须借助家长的支持,没网络的可由家长用短信形式发)。大家互相打星、评论,开校进行展示。我还让他们将内容相互关联的贴画编成完整的故事。例如“狐狸医生去给小鸡看病,敲门后会怎样?请你想一想,然后编出来。”学生对这样练习很感兴趣,有说狐狸医生治小鸡病的,有说狐狸骗小鸡开门后吃掉小鸡的,也有说聪明的小鸡想办法赶走了狐狸的续编故事,不仅训练了学生续写作能力,对发展学生的想象力,推理能力都大有益处,而这一切都是在“活”和“乐”的过程中实现的。另外,可能有人会提出这样的问题:这方法看起来挺不错,不过似乎花时间,因为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的小学生,几句评语是不能解决问题的,但是全班续写的故事又不可能一一给以指点。不过,据了解现今许多课外开设的活动已让学生不觉有味,也无教育意义了。正好这就是一个广阔的空间。课外活动时开展互评、互学竞赛,学生好胜的心理激发他们积极参与,又娱乐于教,不止是两全其美吗?

总之,教师在指导小学低段作文时,始终应注意理论必须与具体实践相结合才能发挥其重大意义。课前根据自己学生的实际特点,做好适当的指导准备;课堂上要把课前指导巧妙的相结合运用,同时善于抓住学生的兴趣,善于运用学生的兴趣,善于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从而有效的完成训练目的和教育任务,为以后的作文训练铺好基础。

参考文献:

[1]朱晓娟.低年级说话写话训练策略[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14)

[2]曹敬涛.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的说话写话能力[J].学周刊.2012(13)

信息技术导论论文篇2

一.教师需满足信息技术与中学语文教学整合的要求

1、观念先行,创新思维。在信息技术为背景的教学环境下,教师需要在传统的教学模式基础上注入新的教学理念,教学要处处体现学生主体性原则,无论是课堂教学还是作业设计都要以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为前提;其次,拒绝固化的教学思想方法,教师在教学中要多建立起“联系”,语文与其他学科间的联系、学科内部的联系等等,避免单一、激进的教学。

2、知识广博,具备创造能力。以信息技术为背景的语文教学对教师的要求有了进一步的提升,教师不仅要具备扎实的语文功底,还要在掌握多媒体技术的基础上具有开放式、信息化思维,教学不能只局限在单一的教授环节上,要整合一切有利于教学的信息资源,不断开辟新领域,新思路。

二.信息技术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分析

1、设置多媒体教学情境,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热情

在形象化的教学情境当中,学生的潜能能够最大限度的激发出来,中学生的个性心理更是符合这一特征。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尽可能调动各种信息资源和多媒体手段,通过设置教学情境让学生不遗余力地投入到语文学习中来。例如,在《荷塘月色》这篇文章的教学活动中,通过设置教学情境,学生不仅掌握了课文知识,还接受了“美”的熏陶。教师在具体讲授时以放映生动的荷塘景色画面为教学背景,再环绕优美的音乐,此情此景以名家的朗诵贯穿其中。学生在多媒体的情境教学中对课文的理解自然是印象深刻。所以,教师在课文教学时,对于那些远离学生实际生活的课文,如果一味着眼于课本内容,不让学生进入到情境之中,课文教学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2、利用信息技术引导学生进行创新思考

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目的,引导学生进行创新思考就需要教师摒弃以往单一的口耳相传,而是利用信息技术教学手段引导学生进行创新。例如,古诗词的教学就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对学生进行引导,古诗词一定不能只机械的强调背诵。以李清照和苏轼的词为例,课堂以放送两位大家的朗诵录音开始,学生在收听朗诵录音的过程中直观感受两种词风的异同,也就是豪放词派与婉约词派的异同。教师在此基础上给学生抛出问题:豪放词和婉约词各自有什么特点,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继续听朗诵录音,教师再辅以相关的投影展示等等。这样一来,机械的古诗词教学通过信息技术手段的引入变成了一个融各种形象元素于一体的艺术熏陶课堂,诗词从平面化的课本中走入了立体化的艺术空间,学生的吸收能力、自我探索能力自然会步入新的台阶。

3、利用信息技术建立语文论坛、语文资源库等

信息技术不仅仅可以应用于语文课堂教学环节,还可以延伸至课堂之外的教学领地。现代信息社会的网络资源丰富浩繁,信息处理难免存在不确定性,所以,在语文教学之外建立起专门的学科资源库是十分必要的,例如名家名篇资源库、优秀课件教案资源库、语文练习题资源库、经典著作资源库等等。学生在课堂之外汲取知识都可以通过这些网络共享资源;另外,ASP技术主导下的语文论坛也是中学语文课堂之外可以尝试建立的信息资源平台,每个学生在论坛中都会拥有一个账号,学生在论坛里可以讨论语文学习心得、分享语文学习经历、发表文章、评论作品等等。除此之外,论坛里还有用户等级设置的功能,等级和权限相匹配。

结束语:

当然,应用信息技术必须要学会扬长避短,信息技术手段应与语文教学目的统一起来、多媒体手段的审美价值应与中学语文课程的审美教育意义统一起来、信息技术的应用应与教学规律统一起来,多媒体手段与传统语文教学框架完全能够融入到一起,这样才能用信息技术服务于语文教学。因此,信息技术应用体现了教育的现代化,也成为了语文学科发展的外部动力,广大中学语文教学工作者必须对此予以充分重视,将信息技术用好,发展好,培养出更多适应时代要求的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蒋京碧 语文课堂中情境教学初探[期刊论文]-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1.7

[2]袁利燕 中学信息技术课程整合现状、瓶颈及对策 2007

[3]孙文红 信息技术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期刊论文]-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09.11

信息技术导论论文篇3

周宏仁,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常务副主任,曾任第三届上海市信息化专家委员会主任、上海市互联网经济咨询中心主任。他在1962年7月毕业于北京航空学院(现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动控制系。1984年6月毕业于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电机系,获得控制科学博士学位。他在1990年5月在联合国经济与社会事务部任跨区域高级顾问,2003年5月兼任联合国信息与通讯技术工作组高级顾问。

其主要研究领域:战略规划与信息管理、电子政务、信息应用。

信息化是什么?很多人认为,信息化就是信息技术在各行各业的应用,还有什么可深究的。不仅国内这样,国外很多人也是这样认为的。这个观点没有全错,但也不全对。

从发达国家的情况看,各国在信息化的推进中有“三争”:第一,争核心技术和产业;第二,争经济结构转型;第三,争应用水平。发展中国家的信息化推进战略与发达国家存在着重大差异。对绝大多数的发展中国家而言,信息化推进只能停留在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这个层次上,而且,许多的应用还仅仅停留在公共领域,无法染指发达国家信息化的“三争”。

这就是为什么安德逊(R. H. Anderson)将世界各国信息化推进的情况按深度和性质分为三类:第一类,在信息技术的前沿非常活跃,并且富于创新的国家;第二类,依赖他国研发的先进信息技术,但在相关软硬件产品的生产方面非常活跃的国家;第三类,利用他国的技术和产品,在应用方面比较活跃的国家。按照这个分类,我国大抵属于第二类。毫无疑问,只有处于上述第一类的国家才能牵住信息化的“牛鼻子”,才有可能引领时代的潮流,从信息化的大潮中获取最大的利益。仅从这一点看,将信息化理解为“现代信息技术在各行各业中的应用”是不够的,因为用得再好,也不过是一个信息化推进的三流国家。

四要素构成理论框架

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L. S. Stavrianos)在《全球通史》一书中指出:“人类历史中的许多灾难都源于这样一个事实,即社会的变化总是远远落后于技术的变化。这是不难理解的,因为人们十分自然地欢迎和采纳那些能提高生产率和生活水平的新技术,却拒绝接受新技术所带来的社会变化――因为采纳新思想、新制度和新做法总是令人不快的。”这句话,值得我们深思。为了避免可能发生的许多灾难,我们在研究信息化的理论与实践问题时,一定不能只看到技术的一面,而忽略了社会的一面。事实上,只有将注意力放在信息技术所带来的经济社会变革上,才是真正抓住了构建信息化理论体系的最本质、最核心的动因。

所谓体系,是一套按照一定的思维逻辑组织起来的、相互关联的思想或原则。那么,什么是与信息化相关的基本逻辑关系呢?信息化缘何而来,又向何处去呢?

首先,是信息技术的出现。计算机的发明,开创了人类文明史上一个信息技术唱主角的新纪元。在过去60多年中,现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计算机在人类社会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不断演变和增加,并在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引发了一系列的技术改进或技术革命,推动了人类社会生产力的巨大发展。显然,信息技术是信息化的根。

其次,是信息革命。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无处不在的应用,使得人类生产体系的组织结构和经济结构产生了一次新的飞跃,导致了信息革命的发生。恩格斯最先给出了产业革命的定义:产业革命是指生产体系的组织结构和经济结构的一次飞跃。这个产业革命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工业革命。在英文里,它们是同一个词,即Industrial Revolution。长期以来,我们将这个词翻译为工业革命,将工业(industry)定义为第二产业,并因而导致对工业革命和工业化(industrialization)的误解。这是一个非常严重的失误,长期以来,对我国的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产生了极为不利的影响。这种影响,直到今天,依然挥之不去。

第三,是信息革命引发了一个全球性的信息化进程。正像工业革命在全球引发了一场工业化的历史进程一样,信息革命也在全球引发了一场信息化的历史进程。工业革命发生在英国,工业化将英国的工业革命推向世界;信息革命发生在美国,信息化将信息革命推向全球。为什么呢?因为每一个国家、每一个民族,都希望利用这一系列的技术改进或技术革命,促进本国生产力的巨大发展,为本国、本民族在全球竞争中求生存,求一个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

第四,信息革命和信息化将人类社会导向何方呢?导向信息社会。就像工业革命和工业化的进程将人类社会由农业社会导向工业社会一样,信息革命和信息化的进程将会使人类社会由工业社会步入信息社会。信息社会因而也成为与时俱进的现代化概念的一个基本方向和目标。离开了信息化和信息社会,我们的现代化就有可能迷失方向。

因此,与信息化理论体系相关的基本逻辑关系是:

信息技术信息革命信息化信息社会

相应地,研究信息化的理论体系,就是围绕上述基本逻辑关系中的四个要素,研究它们的理论问题及相互之间的关系。

信息化的理论体系或许可以用一棵“信息化理论树”来描绘。信息技术、信息革命、信息化和信息社会这四大主题构成这株理论树的树干。围绕这个树干,可以延伸出许多树支,即信息化理论体系的分支,包括与信息化相关的需要研究的许多理论和实践问题。

在三化论中找寻定位

人类文明发展的历程可以用三化来概括,即农业化、工业化和信息化。这三化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三条平行的轨迹。是否还有第四化,比如说,农业技术、制造技术、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和其他技术的融合是否会带来新的产业革命,目前还不清楚。

从人类文明发展的历程来看,农业化、工业化、信息化并不是相互排斥的发展过程,也不是一先一后、你方唱罢我登场的关系,而是一个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的过程。不是说工业化后农业化就结束了,信息化后工业化就结束了;也不是说工业化后就不要农业化了,信息化后就不要工业化了。三者并不彼此对立。农业化也好,工业化也好,信息化也好,都是一个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渐进发展的过程。促进它们的相互融合,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永恒的主题。

三化论为信息化找到了一个比较好的历史定位,也比较好地解决了对三化本身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问题。以三化论为基础,研究人类文明发展一共包含7个领域:即农业化、工业化、信息化自身问题的三个研究领域,以及三化之间相互作用的四个研究领域。三化之间一共有四个关系,即:农业化与工业化的关系(工业化怎样影响农业化,农业化怎样促进了工业化)、农业化与信息化的关系(信息化怎样影响农业化)、工业化与信息化的关系(信息化怎样影响工业化,工业化怎样促进信息化),以及农业化、工业化与信息化三者之间的互动关系(经济社会转型和信息社会)。围绕这四个关系,有许多重要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值得研究。

信息技术导论论文篇4

论文关键词:信息技术;服装专业课程;整合

一、信息技术与服装专业课程整合的内涵

所谓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就是通过将信息技术有效地融合于各学科的教学过程来营造一种新型教学环境,实现一种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教与学方式,从而把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较充分地发挥出来,使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结构发生根本性变革,从而使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真正落到实处。

笔者结合长期的高校服装专业教育实践经验与教育技术学基本理论研究,总结得出信息技术与服装专业课程整合的内涵为:

在系统科学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多元智能理论等现代先进教育思想、理论的指导下,在熟悉信息环境和把握服装专业课程内在元素的基础上,进行信息化教学设计,充分利用和发掘以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优势,把信息技术与信息资源、人力资源和专业课程内容有机结合起来,使信息技术成为教师教学情境的构建工具、学生自主协作学习的认知工具和交流工具,积极探索网络信息资源运用的途径和方法,调动教师的创造性与学生的参与意识、创新意识,提高教与学的效率。wWW.133229.cOm实现教学过程的最优化,共同完成专业课程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最终达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培养全面发展的服装专业技术人才的教育目标,

信息技术与服装专业课程的整合不是被动地纳入,而是主动地适应和变革服装专业课程的过程。信息技术本身不能自然而然地引发服装专业课程的变革,但却是服装课程改革的有力促进条件。

信息技术与服装专业课程的整合是一种全方位的整合,即将信息技术充分融合到服装专业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包括服装设计、服装结构制图、服装材料、服装cad等课程的教学,包括服装课题研究。包括专业考察、毕业设计、生产实习等等。信息技术与服装专业课程的整合应该有利于营造全方位的学习环境,进而营造新型的学习型社会。

二、信息技术与服装专业课程整合的意义

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信息技术的应用已渗透到社会的每一个层面,它使人类认识和实践活动的范围得到前所未有的拓展。我国教育部纺织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在对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教学指导方案中指出,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因其传授信息量小,手段落后,直观性差等,已远远不能满足人们学习知识、获取信息的要求。各级学校应充分利用多媒体和网络技术,开展立体化教材建设,为教师提供整体的教学解决方案,进行远程教学,实现资源共享。因此,信息技术与服装专业课程整合是信息时代教育发展的需要。

中国服装业已经不是原本意义上的传统劳动密集产业,而是融合了高新技术和信息技术的产业,跟服装的工业化紧密联系在一起,其行业的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中国服装协会常务副会长蒋衡杰指出,目前我国服装工业缝制技术装备水平已经达到国际领先,但是服装科技水平在全球仍然比较低。如果要实现服装强国的梦想,首先就要成为服装科技领先的强国。拥有强大的自主研发能力。

我国目前人事、财务、办公自动化软件在国内服装企业的应用率达到90%以上,服装cad应用率接近90%,cam、erp、pdm、scm等应用也接近20%。产品设计信息化、管理信息化、生产过程控制自动化、制造设备数字化、企业间协作网络化成为信息时代服装企业发展的总趋势。相应地,服装企业迫切需要大量适应性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对这类人才在业务上要求具备准确地解决专业岗位要求的实践能力、掌握处理时尚流行信息和市场情报的分析能力,在企业的变革中要求有较强的应变能力和发展潜力,换句话说,要有信息化的审美能力、服装设计能力,现代信息化的服装生产管理能力、市场营销能力,计算机与网络技术应用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和服装专业cad能力等。

服装高等院校是为服装企业培养各类专业人才的摇篮,为了向企业输送合格的专业人才,服装专业教育必须与时俱进。信息时代服装专业教育应该不仅仅是传统的设计技法教育,更是一个开发学生智慧和创造能力的系统工程。从当今的服装专业教育现状看,课堂教学的改革在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指导下。运用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是一条可行和有效的途径。将多媒体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等用于服装专业教学中,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增强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协作意识,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信息技术与服装专业课程整合适应了服装专业学生个性创新化、群体多样化的教学要求,因此,它在给传统的服装专业教育带来冲击的同时也注入了新鲜的活力,进而推进服装专业教育的改革,最终完成为企业培养合格人才的使命。因此,信息技术与服装专业课程的整合更是信息时代服装专业教育为企业培养合格人才的需要,

三、信息技术与服装专业课程整合的理论依据

(一)系统科学理论是整合的指导思想

系统科学理论是研究系统的一般模式、结构和规律的学问。系统理论的核心思想是系统的整体观念。任何系统都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世界上的各种事物、过程都不是彼此孤立的杂乱无章的偶然堆积,而是一个合乎规律的、由各要素组成的有机整体。服装业就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各个方面的密切配合,服装专业教育也是如此,各个专业既要分工明确,又要密切配合。既然服装具有系统属性,服装系统包含于社会系统之中,如何体现服装专业课程教学各元素在教学活动过程中相协调以及怎样使教学的效率达到最佳,是服装专业教学应当重视和解决的关键问题。运用系统科学的思想原则进行服装专业教学的指导,以服装学科知识的学习为载体,把信息技术作为工具和手段渗透到服装专业课程的教、学中,必然可以培养师生的综合能力与素养。大大提高专业课程的教学质量。

(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整合的理论基石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认知学习理论的一个重要分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对事物的理解不是简单由事物本身决定的,人是以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来建构自己对现实世界的解释和理解,学习是一个积极的意义建构过程,教学并不是把知识经验从外部装进学生的头脑中,而是要引导学生从原有经验出发,生长(建构)起新的经验。由于建构主义所要求的学习环境得到了当代最新信息技术成果的强有力支持,这就使建构主义理论日益与广大教师的教学实践普遍地结合起来,从而成为国内外学校深化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

现代服装样式之多、时尚变化之快都是前所未有的,当今的服装专业人才,要具有敏锐的目光和观察力,要运用机灵的头脑、灵巧的双手时时更新知识体系,才能跟上飞速变化的信息时代,创作出时代精品。基于服装专业的这种特点,我们服装教育培养的服装人才不仅要基础知识扎实,动手能力强,还要具有快速获取信息的能力,与人协作的能力等。有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引导,教师注重对学习环境的创设,通过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在教学中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支持和帮助,培养学生通过协作学习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和教师教学效率,

(三)多元智能理论为整合注入了崭新的理念

多元智能理论是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以来风行全球的国际教育新理念。它是由美国当代著名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加德纳博士于1983年首先系统地提出,并在后来的研究中得到不断发展和完善的、一种全新的人类智能结构的理论。它认为人类思维和认识的方式是多元的,亦即存在多元智能:言语语言智能、数理逻辑智能、视觉空间智能、音乐韵律智能、身体运动智能、人际沟通智能、自我认识智能和自然观察智能。每个人都拥有多种智力潜能,这种多元的智力并非完全与生俱来的,而是在特定的文化环境下可以激活和发展的,教育的任务就是提供激活适合个体强势智能和弱势智能协调发展的文化环境,开发和培育学生的多元智能发展。

多元智能理论指导下的信息化教学设计模式,主要是在学生主体化、教师主导化、教学环境信息化、教学目标智能化和教学活动丰富化等方面区别于传统的教学设计模式。因此,服装专业课程的信息化教学设计就是要在教学活动中将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重视学生的多种潜在智能训练,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信息化学习环境,有意识地营造立体多维的学习氛围,激发艺术灵感和创造性,促进其多元智能的开发。多元智能理论蕴涵丰富的教育教学理念对整合具有明确的引领作用。它对于我们认识和把握整合的宗旨,正确定位整合都具有显著的价值。

四、信息技术与服装专业课程整合的现状

(一)整合的实践正处于积极的探索阶段

我国各级各类服装院校的专业教育在教育改革的大环境下也在不断地从传统的教育教学观念中解放出来,改革主要围绕着办学模式、产学研的结合、培养目标、教学模式、课程设置等方面有序而火热地进行着,并且也取得了比较显著的阶段性成果。然而经过一定阶段改革的服装专业教育仍然存在着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比如教学内容多与课堂教学课时少的矛盾就是一个突出的问题,专业领域发展越迅速,教学内容就越丰富,而课堂教学课时量却是极为有限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后使得课堂教学能够在多媒体形式下表达海量的信息资源,网络资源的共享为课堂课时量的延伸创造了有利条件,于是整合成为解决这类问题的首选。

经笔者调查研究,当前全国各级各类服装院校正如火如荼地开展着各门专业课程的精品网站建设,如东华大学、深圳大学、湖南工程学院、大连工业大学职业技术学院等的服装结构设计、女装设计与工艺、服装材料学、立体裁剪等课程的精品网站都在积极建设申请中。而天津师范大学的《中西服装史》率先于2009年获得部级精品课程。

(二)整合的理论总结处于低迷阶段

笔者从事一线服装专业课程教学十多年,在实践中努力探索有效的教改之路,主持完成了省教育厅的服装专业教改课题。在信息技术冲击下对信息技术与服装专业课程整合进行着实践探究,并以硕士论文形式进行了阶段总结,论文《信息技术与服装专业课程整合的模式探索与实践》得到评委的肯定,取得良好成绩。但是笔者进入中国知网。输入“信息技术服装整合”进行搜索,结果是“共有记录0条”,令人难以置信,但输入“信息技术课程整合”,结果有记录一千多条。在这一千多条记录中笔者能找到的是信息技术与医学、计算机、英语、体育等各学科整合方面的论文标题,没有找到信息技术与服装课程整合方面的论文。笔者又进入百度、谷歌搜索,终于搜到四篇:“信息技术与中职服装专业教学的整合”、“与信息技术整合优化服装设计与工艺教学”、“信息技术与服装设计课程的整合”“信息技术与中职服装专业教学的整合之探索”,可见在理论总结上,整合可以说还是个空白的领域。

五、对信息技术与服装专业课程整合的建议

(一)上层决策者与教育者的教育观念要与时俱进地更新。教育改革,观念先行。教育观念是无形的、隐性的,它是通过具体的教育活动过程表现出来的,它决定着教育的成败,影响着教师的工作方式。制约着教育活动的方向,更是教师立教的根基。整合首先就是要让上层决策者与教育者树立现代化最新教育理念。服装专业课程中信息技术的应用,不仅是教育手段改革的问题,而且是学校办学目标、学生培养目标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创新人才培养为核心的一个重要基础。教育者在教学一线的实践中已经意识到了信息技术对教学的重大影响力,但是只有在决策者的鼎力支持下。整合才得以顺利有序地实施。换而言之。整个教育战线上至决策者下至一线教师要统一认识、团结协作,才能真正促进整合。

(二)加强教育技术学培训。提升服装专业教师运用信息技术进行课程整合的综合素养。教师是教育改革直接的承担者,信息时代服装教育的发展要求专业教师既精通专业领域,又具备信息技术能力。当前大多数服装专业教师的专业理论知识扎实、专业技能过硬,但是对教育技术学明显比较陌生,因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属教育技术学范畴。很多院校的服装专业设在艺术设计学院或是艺术设计系下面,这里的专业教师不熟悉教育技术学当属正常现象。但这现象于整合是极为不利的。因此,加强服装专业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学的培训刻不容缓。

培训的内容重点应放在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和信息技术及运用上,而且针对性要强。因为服装与其它学科有着不同的学科特征,整合也没有可套用的固定模式,只有针对服装专业学科的培训才能大大提高培训效率,

培训的方式可以灵活多变。有些院校可以直接利用本校教育技术中心的力量与资源组织教育技术等级培训:还有去专业的教育技术学培训机构学习,去兄弟院校取经;邀请专家来开专题讲座;召开教育技术成果交流展示会:观摩示范公开课,等等。

总之,教师要用教育技术理论武装头脑,用终身学习精神提升教育技术能力,信息技术与服装专业课程的整合才能落到实处。才能出成效。

信息技术导论论文篇5

一、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内涵

信息技术与任何一门课程进行整合不仅仅是单纯地将技术与课程进行简单地拼凑在一起,它需对所要承载的信息的技术的缺点、课程目标、课程和教学环节设计等因素作充分的考察,将课程理论、教学理论和教育技术等进行良好地结合,发挥出信息技术和课程本身的各自优势,做到取长补短,达到聚合效应。

(一)信息技术的定义

广义而言,信息技术是人类在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中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过程中所积累起来的获取信息,传递信息,存储信息,处理信息以及使信息标准化的经验、知识、技能和体现这些经验、知识、技能的劳动资料有目的的结合过程。该定义强调的是从哲学上阐述信息技术与人的本质关系。

狭义而言,信息技术是指利用计算机、网络、电视等各种硬件设备及软件工具与科学方法,对文图声像各种信息进行获取、加工、存储、传输与使用的技术之和。该定义强调的是信息技术的现代化与高科技含量。

(二)课程整合的理解

课程整合(Curriculum Integration)就是使分化了的教学系统的各要素及其成分形成有机联系、成为整体的过程。课程整合意味着对课程设置、各课程教育教学的目标、教学设计、评价等诸要素作系统的考量与操作,也就是说要用整体的、联系的、辩证的观点来认识、研究教育过程中各种教育因素之间的关系。

(三)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解

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应强调信息技术要服务于课程,应用于教育,其出发点应当是课程,而不是信息技术。从课程的整体出发,使用信息技术,创建数字化的学习环境,创设主动学习的情境,创造条件让教师与学生能最大限度地接触信息技术,让信息技术成为老师和学生的认知工具,最终达到改善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的目的。

二、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原则

1、基于主导――主体教学理论的原则

信息技术与课程相整合的过程决不仅仅是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过程,它必将伴随教育、教学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主导――主体”教学理论是构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学模式最主要的理论依据。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让学生对教学内容进行自主学习、自主思考。教师则在教学过程中起学习内容的选择和学习过程的组织,帮助与指导等主导性作用,使学与教有机地统一起来。只有让学生自主建构知识意义的教育思想和教学观念,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教与学的关系,才能使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顺利进行。

2、注重创设情景的原则

创建与课程相关的情景,让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在整合的过程中,应多创建一些生动丰富、形象有趣的画面以此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学习热情。只有这样才使得“整合”有意义。

3、要注意运用“学教并重”的教学设计理论来进行课程整合的教学设计

这种理论也正好能适应“既要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要充分体现学生学习主体作用的新型教学结构”的创建要求。在运用这种理论进行教学设计时,要充分注意的是,对于以计算机为基础的信息技术(不管是多媒体还是计算机网络),都不能把他们仅仅看作是辅助教师“教”的演示教具,而应当更强调把它们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与情感激励工具,并要把这一观念牢牢地、自始至终地贯彻到课程整合的整个教学设计的各个环节之中。

三、信息技术在学科课程中的实践应用

1、在信息技术课程中,信息技术作为学习的对象

信息技术课程作为一门专门的学科开设,主要学习信息技术的基本技能和基本工具的使用。而大多数的信息技术课程都是以教师演示,学生学习为主。

例如在《office word2003》这门课中,几乎所有知识点和操作要点,都需要教师边利用实例进行演示,边讲解操作步骤和要求。而通常都采用屏幕广播的形式,在这种教学形式下,教师忙于演示和讲解,缺少与学生的互动,教学效果不是很好。利用信息技术对学科整合后,可以使用“屏幕动作录制”软件将所有实例演示过程录制下,然后制作成完整的课件。在教学时,老师可以边播放课件,边讲解。这样老师与学生一起观看课件,在讲解过程中,老师可以随时了解学生动态,做到师生互动,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达到了教学的目的。

2、与其他学科的整合,信息技术作为教学工具

学生在老师的组织下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信息技术完全为其他学科的教学服务。在这种整合模式下,老师和学生在信息技术的帮助下,分别进行教学和学习。

例如:在电子专业的教学中,大多数的课程除了在课堂上学习理论知识,而更多地是到电子实验室中进行实际操作和实习。这种真实的实验受现实器件和仪器设备的约束,耗材成本高,教学效率低,存在着弊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有了虚拟仿真实验,在教学中引入仿真实验后可摆脱实验室条件的限制,在计算机上即可完成各种电子虚拟实验。这样真正实现了无纸化的实验报告,还加深了学生对电子学理论的感性认识,使枯燥的教学变得更加生动直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无论哪一种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都应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为教与学服务,并提供广阔的舞台。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多媒体功能,从文字、图像等多方面给学生以全方位的认知刺激和启发,使学生在信息技术营造的情境中轻松愉快地获取知识,提高能力。

信息技术作为认知工具的课程整合将是信息时代中占主导地位的课程学习方式,必将成为21世纪学校教育教学的主要方法。因而积极倡导和探索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的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浅谈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 作者:刘李楠

[2]2009.9 中国电化教育 总第272期 何克抗著《对国内外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途径与方法的比较分析》

信息技术导论论文篇6

【关键词】信息技术;高职专业;协同教育;路径

一、引言

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创造了一个信息共享化和资源化的时代。以多媒体、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在各行各业中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越来越深入地影响着人们的工作方式、生活方式、学习方式和思维方式。为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要求,开发人才资源主要任务是要培养和造就第五支人才队伍,即培养具有较高技术素质的技能型、应用型人才队伍。高职高专院校作为国家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基地,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适应信息时代的教育要求,必须与时俱进,转变教育观念,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高职专业建设也应该与行业、与信息技术协同发展,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和素养,适应社会的信息化需求。

教育界重视以协同创新为引领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提出了推动高等学校优化结构、办出特色、构建协同创新发展新模式。鼓励高职学院建立不同形式的人才培养联盟,完善多种主体联合培养模式。建立健全协同创新体制机制实施卓越教育人才培养计划,突出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探索应用型人才的协同培养。

高职院校在实现协同教育具体操作层面上,逐步建立和提升“校企合作、校行合作”,实现教育协同发展。同时,对于内部机制管理,也进行专业之间,专业设置与相关教学协同教育。其中,利用信息技术,对高职专业(非计算机信息类专业,下同)进行升级、完善,就是实现协同教育一个体例。

本文基于构建高职院校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各专业协同教育研究,提出相应思考、路径。近年来“慕课”(MOOC,发端于过去的资源、学习管理系统以及将学习管理系统与更多的开放网络资源综合起来的课程开发模式)出现,是实现信息技术与专业教学协同教育一种载体,强化了信息技术对各专业教学影响力度、层次。

二、信息技术对构建高职专业协同教育的意义

协同教育模式的核心是协同。所谓协同, 就是各个参与要素共同作用与相互协调。由于各个要素的协同作用, 使整体能够创造和演绎出局部所没有的新功能, 产生新结果。高职院校信息技术教育与专业设置协同教育模式主要是信息技术教育及相关技术溶入专业建设、教学。针对传统专业教学的不足,运用信息技术对专业进行升级、建构专业教学内容、方法与形式,适应新时代需求的协同教育新模式,实现高职专业教学新的超越。例如,全国文科高职专业已占高职教育的三分之一,正受到人们的青睐顺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文科高职的快速发展已成为一种不争的现实,文科类高职专业提升的重要着力点是信息技术运用和在现代技术引导下实现与其他教育资源协同。

1.“信息文化”对高职专业教育的影响

随着信息技术发展和新时代教育对信息技术需求,信息技术已从一种教师的教学工具、学生的认知工具发展为教学重要的材料形态和主要的教学媒体,引导教育技术发展,形成“信息文化”。信息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文化对高校的专业教育产生的影响也不再是简单一种技术支持,以文化的形态对专业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组织形式、技术操作等层面都产生了影响,促进专业教育的重构。

2.信息技术在协同教育中影响

随着网络技术飞速发展以及现代教育理论应用,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协同教育成为教育领域研究的新热点。现在协同教育研究者更多的精力放到协同教育资源的设计、开发与利用及提供个性化的教育服务上。在国外,美国和加拿大等欧美国家已构建了支持学校、家庭、行业和社区教育的较为完善的社会教育信息服务网络系统。在国内,由于网络技术水平发展以及一系列的评估、精品课建设等客观需求,教师通过网络与学生交流、与相关行业建立资源共享机制,师生运用信息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信息技术支持的高校专业协同教育实践取得了一定成果,协同教育的应用研究与发展将成为未来主流研究之一,信息技术与协同教育关系与作用是一个重要研究课题。

3.信息技术对高职专业建设作用与意义

我国高职类专业教育经过十几年的建设,已得到很大发展。然而,客观地审视今天的高职院校的专业教育,在蓬勃发展的同时,在办学规模、师资水平、管理制度、教学资源、设施等方面仍有诸多亟待解决问题。从教育技术角度分析,信息技术对高职专业教育影响包括:

(1)顺应高职类专业教育全球化趋势:利用信息网络技术借鉴国际上先进的教育理念、教学方式以及国际、国内教育资源。

(2)加强专业教学与行业联系:充分利用网络等手段与行业联系,及时获取行业方面最新信息和教学资源(如法律类专业的法律、法规,案例等),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

(3)改善教学资源环境:利用网络信息环境,开发学校和行业协同教学资源,是改善高职类专业教学资源环境的一个有效方法。

(4)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已经进入到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主要面向第三产业培养人才的文科高等职业教育面临了许多亟需研讨的新问题,有必要在信息技术环境下,探讨与教学实践的基础上进行总结和提升,进行分类指导,以促进文科高等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

(5)为专业教育实现“慕课”教学,提供开放课程教学提供技术支持(慕课”(MOOC),“M”Massive(大规模),“O”Open(开放),“O” Online(在线),“C”Course(课程))。

三、信息技术环境下选择高职专业协同教育内容、方法及实现过程

对于信息技术和协同教育的研究,目前有一些论文和书籍,也有学校着手实践如何在专业教学进行与行业相关的协同教育,但针对实现信息技术与协同教育指导文章不多,如何把信息技术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的协同教育研究理论凤毛麟角。从信息技术支持专业协同教育视角出发,针对高校专业教学改革和现实需要,选择某个专业群(如法律类)为案例,研究构建信息技术系统与高职专业协同教育模式及其实现策略,在理论研究、实践探索、技术手段等方面剖析和阐述专业教学的各个环节,形成系统的兼顾理论性和实践性研究成果,指导专业建设和设置。高职专业建设和教学与其他方的协同教育,其实现路径包括内容、思考策略和方法。

1.构建高职专业协同教育主要内容

在研究信息技术支持专业教学平台(网站和数据库)基础上,分析当前我国高职专业教育现状和教学改革发展需求,通过深入调查研究、经验总结、案例分析、行业结合和建立支持共享信息资源平台等方法,研究构建信息技术环境下高职专业教学与行业的协同教育模式与实现策略。主要内容有:

(1)信息技术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本质探讨。实现协同教育,主要体现信息技术教学本质与高职专业教学本质内涵有关联,有需要协同发展地方。如法律专业需要借用信息技术最新查询应用,法律为信息技术发展(如安全、版权)提供保护是二种专业内在联系。

(2)协同教育与高职专业需求分析。高职专业是与社会,特别是本地产业发展,需求一致,需要与本地的社会、科技、经济等协同发展,需要有协同教育理论指导。

(3)调查高职类专业教学与行业、信息技术教学相协同的现状、课程设置。信息技术教育者也与专业教育者之间相互讨论工作少,相互之间教学难于溶入、影响,需要建立相互融合引导机制。

(4)高职专业教学协同教育的障碍与信息技术改善策略。由于高职教育受传统教育率方式、方法影响,仍存在与社会、行业分离,与其他专业不关联问题,实现协同教育现实中存在许多障碍。

(5)专业教学与信息教学相互溶入的协同教育技术框架系统设计。为实现二者之间协同教育,需要有具体措施。如建立信息技术与传统专业融合,设立新的专业。针对某种边缘学科形成的专业进行研究,如司法信息安全专业是典型的计算机信息技术与法律相关的新型专业,需要针对性专业教育研究。

图1

(6)慕课实现。通过专业网站建设,引导学生学习,形成老师教学研究平台;建设Web多媒体网络教学环境下实现高职专业协同教育模式与评价体系;师生通过在线课程开发模式,互动学习。提高他们分析、筛选、加工和运用网络资源的能力,锻炼学生的创造性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终身学习意识,使学生走上社会后能把信息技术整合到工作中去,确保他们一进入工作岗位就能有效地使用技术,把信息技术真正地与实际工作整合起来打下基础。

2.构建高职专业协同教育路径思考

协同教育研究涉及二个以上主体,需要规范,协调从二者出发研究思想路。本文选择现阶段需要提升的文科类高职专业(如法律)为研究样本,其思路形成路径如图1所示。

3.实现协同教育具体方法

研究实现协同教育方法即有传统的协同教育理论研究,通过调查研究高职类专业教学实现协同教育基础、现状及教学改革需求。更主要是要引进信息技术,开发协同教育网站和数据库,搭建实践研究平台。组织信息技术法律专业教师,打破不同专业老师之间教学和科研上无交集现状,在分析研究实际需求基础上,针对高职专业(如法律事务、人民调解等专业)教学和改革需要,收集行业信息(如相关人民法院、社区的人民调解),研究理论与实践方法。

四、基本观点

计算机和网络将成为协同教育研究领域的一个主角,信息技术在高职专业协同教育实践和研究中具有平台和支撑作用。以某类高职(如法律类)专业为体例,建立一套切实可行的信息化协同教育机制,突破现有的专业教育技术平台的困境,为高职专业改革探求方向,为推动高校实现协同教育的发展提供借鉴,为建立新型专业奠定基础。

通过研究、选择高职专业协同教育的内容、方法路径,有利于形成高职专业在信息技术环境下适应行业协同教育的专业设置、课程设置和改革措施;研究信息技术整合专业课程教学实践,改变专业教学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方式;建立高职专业教学、信息技术教学与行业互动合作协同教育模式,树立新的教育理念;重构信息技术教学与专业教学关系,以某类专业(如法律类专业)为案例,探索实现协同教育的方法(法律专业教育、信息技术教育和行业资源利用三者协同),为新的专业设置、建设、课程教学奠定理论基础与操作参考指导。

参考文献

[1]刘志文.转型与构建:网络教学变革的理论研究[M].中国出版集团2009.

[2]盛永彬.高职类高职院校法律专业设置原则[J].广东教育,2009.

[3]刘树桥.高职法律职业教育模式的路径选择[J].企业家天地,2008.

[4]黄立新.网络环境下的协同教育研究[J].科学出版社,2010.

[5]何克杭.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层次整合理论[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2009.

[6]李运林.协同教育是未来教育的主流[J].电化教育研究,2009.

[7]肖坤.协同创新: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二次转型―基于政策分析的视角[J].高等职教,2013(16).

信息技术导论论文篇7

论文关键词: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信息技术教学,教学过程

 

信息技术教学由于现代媒体的参与与教学内容的信息化,使学生学习容易由被动转为主动,其自主性更大大得到增强,其中信息技术课程中网络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更是处处凸显着以人为本的教学理想,从教学的指导理念,教学过程的设计和支持信息资源的硬件、软件设备及潜件资源的利用,都渗透着人本主义的自然人性论。尊重学生,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自由学习,教师的任务是激发学生的潜能等人文化教学理念,借助信息技术创造的虚拟情境,克服了传统学习理论下信息技术教学的不足,优化了其教学效果,促进了信息技术教学的良性发展。

一、信息技术教学理念趋于认知与情感的统一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在教学和学习过程中认知与情感综合的观点是尊重生命、培养健全个体思想在学习领域中的反映,引导并启发信息技术教学有了一种全新教学理念。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⑴重视学习者的内心世界。人本主义学习理论重视对学生内在的心理世界的了解,以顺应学生的兴趣、需要、经验以及个别差异等,达到开发学生的潜能,激起其认知与情感的相互作用。这正是新课标下的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信息素质培养的要求与内涵体现,通过对学生信息情意的激发,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知识的兴趣教育教学论文,从而提高学生的信息能力。

⑵对学生的本质持积极乐观的态度。和谐的信息技术教学环境的营造,要求教师充分地尊重、了解与理解学生,创设自由的、宽松的、快乐的学习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促进学生的成长与学习。目前,多媒体教学环境、网络教育环境、传统教学环境下信息技术教学,都在运用信息技术开启学生的乐学、愿学、好学的学习态度。

⑶对教师的态度定势与教学风格的重视论文范文。信息技术教师由于具有较好的信息素养,大多重点研究那些涉及人际关系与人际感情,诸如自我概念与自我尊重、气氛因素及学生对新的学习的知觉方式的调节、学习能力的获得、持续学习等问题,促使教师从学生的外部行为理解其内在的动因,帮助老师更好的教,学生更好的学。

⑷重视意义学习与过程学习。人本主义学习理论重视意义学习,强调过程学习,这对于克服我国传统教育中存在的过分重视书本知识的作用和价值,忽视在实践活动中学习的偏向不无启示。信息技术手段的多样化,使得学习模式、学习方法、学习时空、师生关系变成了可持续发展关系,在教学中容易消除老师与学生、学和做、目的和手段之间的距离和对立,使学习成为乐趣。

二、自我实现是信息技术教学目标的核心内容

罗杰斯提出人为什么要学习的原因无非是为了实现自我的需要,把自我实现看成是促使人生长和发展的最大内驱力,甚至是推动社会前进时的动力。目前,学生的自我实现成为信息技术教学目标的核心内容。信息技术教学由于先进的媒体的运用,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可根据情况的变化、条件的不同进行灵活地运用和调整,具有学习的自由性和充分的灵活性。在具体学习开始之前,学习者分析学习环境,树立目标,制定计划,结合自己的特点和经验,分析所面临的学习任务和学习情境中的相关因素,根据自身的条件,提出个人的实现目标和需求,然后,根据这一特定目标安排学习步骤,选择学习方法,建立解决问题的方案。在实施过程中,可以随时随地对自己的行为监控、反馈,依据学习结果,正确评价自己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和水平,及时找出自己的差距,加强薄弱环节,真正地发展和完善自我。

此外信息技术教学由于先进技术的运用为自由学习、个别化学习提供了可能,它改变了传统教学在教师的严密组织管理下进行教学,教师不再直接控制教学,教学过程转变为学习过程,这使得教学生会学习尤为重要。信息技术教学为教师的移情提供了先进的媒体和渠道教育教学论文,利用信息技术,可以改变教学过程的设计和安排,充分向学生传授知识,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也到人本主义崇尚人的尊严、民主、自由和美德的价值观。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教学目标-自我实现正好为信息技术教学目标的设定提供了方向性的理论依据。

三、信息技术教学资源的建设彰显人性化

信息技术教学资源是指支持、促进信息技术教学的物质、能量、信息等方面的内外因素与条件。相对于其它类型的教学而言,信息技术教学对资源的依赖性更大,因此有人称信息技术教学是基于技术和资源的教学。下面主要从以“三件”划分的信息技术教学资源,即“硬件资源”、“软件资源”、“潜件资源”来论述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对其的影响。

1.信息技术教学中“硬件资源”建设的人性化

首先,由于信息技术课程本身的特点与发展,现代的信息技术已经发展到网络信息处理时代,其主要特点是因特网(Internet)广泛应用,实现了世界的信息资源共享。目前,国摘要以多种形式筹借资金用于此工程的建设,积极营造信息技术环境,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克服传统环境的限制,充分运用信息技术的优势,克服时间地域限制,让每个学生都享有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的权利,这些也都是信息技术教学中硬件资源人性化的表现。

另一方面,为了更好的推进信息技术教育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学校配备了很多信息技术设备,如为了保护学生的视力而运用液晶显示屏、积极扩充实验设备和扩建实验场所,大力开展情景教学,从各方面为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这些人性化的措施,是真正从学生出发,为学生着想和考虑。硬件资源建设的优化更好的为学生创造自由的学习气氛和情境,而且能提供丰富而广泛的学习资料,从而充分利于学生学习时自由地发挥自身在认知、情感方面的潜能,实现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独立性、能动性和创造性,达到真正意义的学习论文范文。

2.信息技术教学中“软件资源”建设的人性化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认为,教师应为学生提供大量的学习资源,并精心设计这些学习材料的呈现方式,以使学生在进行切合自身实际需要的学习过程中,优化知识与个人经验的整合。因此,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以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因此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应利用各种各样的软件资源为学生建构真实的教学情境,成为教学资源的整理者和设计者。从目前的各种计算机教学软件、网络教学资源、电视教学节目的设计来看,整体设计十分人性化。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不管从界面的块状布局、颜色搭配、导航链接、音频、视频内容的选择和呈现方面充分尊重了学生的视觉、听觉及心理特点,使教学达到视听结合,其教学的生动性、形象性、感染力都大大增强,也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使学生在快乐中进行学习。像模拟、游戏型教学课件教育教学论文,它们都是用计算机提供仿真的环境进行训练,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自己自主进行选择,学生在模拟的真实情景中进行意义学习,这些都充分展现了信息技术课程软件资源建设中的人性化。使学生在获得信息技术知识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意志、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3.信息技术教学中“潜件资源”建设的人性化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课程也逐步实现了教学的网络化,网上教学、网络学校的诞生和发展,不但开辟了教育教学交流的新渠道,也是信息教学的人性化的优势体现的愈加明显。例如在虚拟现实教学中,学生能享受到一个完全人性化的学习氛围,在那里老师与学生是完全平等的,学生与学生也是完全平等的,学生有任何问题都可以在网上讨论,没有现实中人际关系的压力,学生的个性能得到充分发展,学生的自尊心能得到最大的保护,这种以人为本建设人性化,不光使教学有了一个良好学习氛围,而且这些潜在条件优势充分体现了在信息技术教学中人本主义崇尚的人的尊严、民主和自由。

总之,要使信息技术教学得到一个较好的教学效果,就离不开教师的情感渗透,离不开学生的积极参与总之,而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反理智重情感、反灌输重创造,反强制重自我的新姿态而使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有了新的活力,所以要充分发挥人本主义理论的优势使信息技术教学能够得到最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于夕真.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对信息技术与大学英语课程整合的影响[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4):175-178.

[2]冯锐.论人本主义理论对现代教学技术的影响[J].中国电化教育,2006,(10):71.

[3]周平儒.浅谈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在教学中的运用[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1,(3):36-37.

信息技术导论论文篇8

关键词:新课标;信息技术;实习教师;信息素养

中图分类号:G45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9-0017-02

对于师范生而言,教育实习是一项重要的实践活动,是不可缺少的教学环节。在教育实习过程中,高等师范院校和地方基础教育学校的合作是必不可少的,随着两类学校的合作日益频繁,对师范类实习生的培养问题,逐渐达成共识。目前,我校为阜阳师范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学院教育实习合作单位之一,共同承担对信息技术实习生的培养,在其推行的“分层逐段推进式”教育实习模式中,我校目前参与第二和第四阶段的教育实习模式的推进工作。新课标下的高中信息技术教育,对信息技术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要求越来越高,如何提升信息技术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应从师范类院校培养的计算机专业在校实习生抓起,让他们更早明确一名中学信息技术教师应具备的技能和素养,为以后走向实际工作岗位打下坚实基础。本文从教育实习基地的角度,针对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探讨实习生应具备哪些方面的技能和素养,以更好地适应新课标的变化,与高等师范院校共同对信息技术实习生进行联合培养。

一、应具备的相关知识结构

信息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知识更新极快,其中硬件设备、软件环境、教学内容、师资队伍的知识结构等,都需要不断地更新。现代教师的知识结构不再局限于“学科知识+教育学知识”的传统模式,而是强调多层复合的结构特征。高中信息技术教师除了其他学科教师所具备的教学基本功,如:板书、教学设计、论文、现代教学手段应用及语言表达能力外,还必须具备必备的信息素养、专业功底、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1.扎实的教育理论素养。信息技术教师要有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用先进的思想作指导,重视教学方法的研究,并富于创造性地工作。信息技术实习教师不但要具备一般教师的多方面的教育理论素养,如:教育学、心理学、伦理学、管理学等,而且还应具备信息技术学科特点的理论基础,包括信息论基础(教育传播学)、学习理论基础(行为主义与新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建构主义)、技术哲学基础(技术主义、人本主义)、视听理论基础(戴尔的“经验之塔”理论)、心理学基础(多元智能理论)。其中最重要的是学习理论,它是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的指导理论。

2.精深的学科专业知识素养。新课标的颁布与实施,不仅对学生提出了明确要求,而且对信息技术教师也是巨大的挑战。信息技术实习教师要上好信息技术课,要在教学中发挥主导作用,首先要在广度和深度上熟知与课程相关的内容,并达到融会贯通、运用自如,才能将知识内化到学生的心中,转化为学生所拥有的精神财富,赋予学生新的品质,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奠定基础。信息技术实习教师的专业知识素养包括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术知识。其中专业理论知识,如:程序设计、数据结构、操作系统、软件工程、多媒体技术基础、计算机网络基础、远程教育技术、信息资源管理等。专业技术知识,如:网络教学系统、多媒体教学系统、数据库技术、人工智能、虚拟现实技术、网络课程开发、多媒体与网络维护等。

二、应具备全面的信息素养

1.熟练的信息能力。信息能力是指信息技术实习教师有效地利用信息技术获取信息、评价和分析信息及开发与传播信息的能力。具体概括为:一是熟练掌握信息系统的基本操作能力;二是具有能在广阔的信息资源中正确地判断、估计、选择自己所需的信息并能理解其含义的信息理解能力;三是具有能利用信息技术浏览与查找各种信息资源、收集必要的教学信息的信息获取能力;四是具有能对各种各样的信息进行分类、分析、加工、重组、存取的信息处理能力。五是具有能通过对诸多的信息归纳,抽象出新的相关关系或因果关系,得出新的结论并以他人容易理解的方式表示自己的研究成果和进行有效传播的信息表达能力。

2.敏锐的信息意识。信息意识是指信息技术实习教师在信息活动中对信息浓度的感知。首先,要意识到信息在信息化社会的重大作用,时刻感受到自己对信息的需求;其次,要善于发现并把握在教育教学中有价值的信息;最后,要具有把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整合的意识。

3.高尚的信息伦理道德。信息伦理道德是指信息技术教师在信息的获取、创造和传播过程中应遵守一定的伦理规范。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信息危机,如信息污染、信息滥用、信息安全。信息技术实习教师作为学生品德形成的促进者和心理行为的指导者,应具备高尚的信息伦理道德,如:具有对社会和他人的高度责任感和良好的合作精神,坚决抵制不良的信息,合理、科学地使用信息,具有较强的知识产权意识,既不危害别人的信息安全也要时刻保护自己的信息安全,成为学生树立信息伦理道德的典范。

三、应具备的其他技能

1.现代教育技术设备应用能力。随着综合国力的提升,国家加大了对教育的设入,现在各类学校都购置了现代教育技术设备,如:电脑、投影仪、电子白板、展台等。大多数学校的现代教育技术设备管理者都是由信息技术教师担当,因此信息技术实习教师必须掌握电脑等设备的操作,熟悉学生学习和教学等相关软件的使用,如:文字处理、课件制作、网页制作、音频处理和视频处理等。

2.语言表达、沟通能力。信息技术实习教师在没有实习之前还是在校学生,语言交流的方式比较单一。但实习后,面对几十位学生,必须能在课堂中言简意赅地表达出自己所传授的知识,能在课堂中有效地与学生进行沟通。

3.教学评价和反思能力。信息技术实习教师在认真组织自己的课堂教学同时,还应多听其他优秀实习教师和指导教师的课堂教学,以及网络优质课程教学视频,从中揣摩深层的教学规律,进行合理科学的教学评价。教学反思可以激活教师的教学智慧,探索教材内容的崭新呈现方式,构建师生互动机制及学生学习新方式。

教育实习时间毕竟非常短暂,要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取更优异的实习效果,就需要师范院校和教育实习基地的指导教师,发挥各自的特长共同合作指导。本文以教育实习基地指导教师的身份,论述了高中信息技术实习教师应该具备的技能和信息素养,以此为师范院校指导教师在指导在校实习生参考,明确新课标下高中信息技术教师应具备的技能和素养,从而在教育培养过程,目标更加明确,以使实习生能更快适应新课标下的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为新教师的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傅钢善,裘国永.计算机学科教育实习指南[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王亚,李欢,楚亚蕴.计算机专业“分层逐段推进式”教育实习模式的探讨[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30(1):99-102.

[3]李蕴.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工作在新课改的出路探索[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27).

信息技术导论论文篇9

关键词:信息技术;初中体育;整合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其已逐渐渗入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素质教育也在向旧的教学传统发起挑战。所以,要想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就必须更快、更科学地处理好初中体育课程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问题[1]。

1.现代教育技术理论

现代教学理论包括苏联心理学家赞可夫的发展教学理论、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的结构――发现教学理论以及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的最优化理论等。该理论给我们的启示是:进行信息技术整合下的初中体育教学,要着眼于学生的长远发展;要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全面发展能力,在发展智力的同时促进情感态度等方面全面发展;要运用信息技术的强大功能创设真实的学习情境,通过教师采用启发引导的方式展开教学,使学生进入学习情境,主动地探索和认知。利用布鲁纳关于动机的相关理论,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创设丰富生动的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动机。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具有信息量大,相比传统板书有时会浪费较多课堂时间而言,能大大提高教学效率。在多媒体辅助教学中恰如其分地融入相关的音乐或图片等背景,可以引导学生潜意识的心理活动,使其与有意识的心理活动相协调,产生良好的学习效果。此外,为了能更好地从整体系统的角度来整合信息技术与初中体育教学,也可以借鉴相应的现代教学理论[2]。

随着课程改革的开展,初中生物《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不断深入,如何深入理解《标准》中提出的课程理念“面向全体学生、提高生物科学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将其贯穿于教学实践中,也就更进一步的成为摆在广大教师面前的重要任务。同时,如何较好的提高教学效果,也是值得研究的内容。现代教育技术包含三个方面的内涵:即运用正确的教育理论指导教学;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系统方法,对教与学的过程和教与学的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利用、评价和管理;最终的目的是促进教育效果优化。

2.现代信息技术在初中体育课程整合的意义

整合的关键是:合理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促进教育深化改革,大幅提升学校的教学质量。要实现初中体育教学与信息技术有效整合,必须在科学理论指导下进行不懈的实践探索。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我国基础教育学校信息化建设日新月异。通过政府和教育部门大力实施“校校通”工程和新课程改革,许多中学已经建成了多媒体教室,配备了多功能投影仪、多媒体电脑、电子白板等多媒体教学设备,不少中学花费巨资建立起校园网和其他的现代教育环境。教学环境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模式等都在悄然改变,但目前由于各种原因我国许多学校的初中体育教学仍然停留在传统的“粉笔+黑板”教学模式上。在新的形势下,加快信息技术与各门学科的整合已经刻不容缓了[3]。

新课改下,信息技术在现代初中数学教学体系中变得越来越重要,要实现数学教育现代化,必须提倡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整合。现代化的信息技术设备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加立体、生动的数学模型,锻炼学生的立体思维感,再加以教师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逐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兴趣,提高教学的质量。信息技术在现代初中教学体系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也是体现学校硬件建设和教育质量的重要衡量标准。本文通过信息技术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进行分析,并针对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教学的融合与运用提出一些可行性策略,提高教学的质量。

3.现代信息技术与初中体育教学的融合策略

3.1教学内容分层显示和科学原理推敲

利用多媒体的视频、音频技术可以对有关教学内容进行分层显示,诱导学生深入浅出,从而让学生融会贯通,系统地掌握有关知识。例如,利用多媒体技术将体育运动等他们感兴趣的内容或基本原理通过巧妙的方式体现出来,以调动学生积极性。在讲解支撑跳跃动作时,可根据动量定理,利用媒体技术直观形象地分析助跑速度、踏跳和推手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对动作质量的影响;在讲解前滚翻时,可以将有关离心力、向心力的知识用图象等形式体现于课件之中。

3.2现代信息技术在初中体育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3.2.1课前准备

每节课前都进行充分准备,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和学生学习的基础,精心进行教学设计,包括教学资源如教学媒体的选择和使用,教学活动过程的设计等。

3.2.2教学实施

根据教学设计,在选择的教学环境下,将设计好的教学方案进行落实。一般情况下是教师先布置确定明确的学习任务,然后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或协助学习,对问题进行讨论,最后由师生进行总结。教师在讲评某一问题的时候,除了对于共性的问题详细加以分析,对于某些重要问题也要突出给予强调。还必须明确的是: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也同样需要加强教学过程的管理和指导,特别要考虑到是教学实施过程中的师生互动、突发性偶然性事件和灵光一现等问题予以足够的关注。这与传统教学实施过程的关注如出一辙,具有相似性。这对于课后进行教学总结、反思和评价进而提升信息化教学能力最为关键。教学反馈除了依据课堂的氛围感觉、跟学生进行座谈了解和对学生作业进行分析外,还可以参考其他老师的听课评课,从而改进信息技术与初中体育整合的课堂教学。

3.2.3课后拓展

为了对课堂教学及时准确反馈和监控,并进行信息技术与初中体育课外的整合,教师在课外利用方便可行信息技术手段方式例如QQ、博客等,与同行和学生乃至家长等进行沟通。教师除了给学生以直接的指导外,还同时可以组织学生利用网络技术进行自主探究和协作讨论等,必要时教师可以提供相关的方法和步骤等,同时加强学生网上学习文明和安全的指导和教育。

结论

总之,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来进行教学,不仅拓宽学生的求知领域,而且拓宽学生的求知视野,使学生得学习不仅有广度也有深度,既发展形象思维,也发展抽象思维,学习也变得更轻松,更有兴趣。

参考文献

[1]曹丽芳.信息技术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作用及应用策略[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2.02:14-16.

信息技术导论论文篇10

关键词:初中信息;技术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7-337-01

我国将现行的初中计算机课程称为信息技术课,目的是为了说明这门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如何分析应用信息和如何简单操作计算机。但是当前的社会进步发展迅速,学生接触计算机较早,经常认为自己能够不用学习信息技术课也能熟练操作电脑,这就给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带来了很大难度[1]。学生的不重视和信息技术课内容的不明确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工作的发展。

一、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现状及问题

1、理论多于实践,很难学以致用

目前的初中信息技术教材中,多数的概念理论对于初中生来说都晦涩难懂,大多数教师也都将理论知识的讲解作为信息技术课教学的重点。因此每堂信息技术课的概念学习都让学生感到乏味。向初中生灌输生硬的专业知识其实并没有实际意义,学生接触计算机都很早,很多专业知识和理论或许都懂得操作却不懂得如何说明[2]。类似Word这种计算机自带的办公软件,只要学生能够上机进行实际操作,其中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手法经过教师的点拨就能够很容易的被学生学会和记忆。如果过于注重理论灌输,而忽略了实际操作,就会产生提问学生信息技术相关理论时他们能够说得头头是道,但实际上机操作完成任务却不能够顺利进行的现象发生。

2、不受重视,缺乏针对性教学方法

初中信息技术课程不是初中生需要学习的主要科目,但却是能够培养学生认知信息技术的重要学科。在这一方面,大多数的学生和教师都不够重视,教师在进行信息技术教学时没有系统性的教学方式,常常在信息技术课时让学生拿出教材自学,做不到引导学生参与进入信息技术学习,学生也普遍对信息技术持有满不在乎的态度,认为信息技术课是多余的,将信息技术课当做一堂自习课来对待。教师不能做到系统教学,学生也无法做到系统的学习,如果不摆正信息技术教学的位置,找不到正确有针对性的教育方式,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难点就会一直客观存在。

3、教学模式较为单一,缺乏兴趣培养

教师在进行信息技术教学时,大多缺乏对学生的引导,缺乏对学生创造性和兴趣的培养,只采用较为单一的“你背我考”的教育模式,让学生体会不到信息技术课的乐趣,也体现不出信息技术课的特点。这其实是与信息技术这门课的开放性不相协调的,信息技术的进步促进了互联网的发展,现代社会的一切都与互联网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课堂上却毫无开放性可言,教师几乎都照搬其他科目的同一套路,用粉笔和黑板的结合传授学生死板的理论知识,忽略学生其实是对计算机有着浓厚兴趣的这一事实。长此以往,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难度将越来越大,学生上课对着书本发愣,却在放学后“研究信息技术”,非常不利于信息技术的教学。

二、针对初中信息技术教学问题的对策

1、以理论结合实践,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

教师不能将理论考试作为学生理解书本的标杆。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理论概念固然重要,而这也是学习信息技术的基本方法,但却不能将学生对理论理解的优劣当做学生信息技术学的好坏的标准,正确的做法是,教师应当以理论联系实际操作,在进行信息技术理论教学的时候与学生探讨实际操作时该怎么做。另外,在上机课时,教师不能照本宣科,教材里写什么就希望往学生头脑里印什么,应当鼓励学生主动在全班面前操作演示,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所思所想,可以用自己的方式记忆书本理论,只要能够在实际操作时不慌不忙,按部就班,理论也就可以随之深入人心了。

2、明确信息技术重要性,改进教学方法

在现代化的今天,电脑的普及和互联网的发展都预示着信息技术将是未来发展的重点。初中的信息技术学科虽然浅显,却应当是学生最早接受的信息技术专业知识启蒙。首先让学生明确信息技术科目存在的重要性,改变单一的教学方法,才是解决初中信息技术教学难点 [3]。初中生年龄尚小,简略分析下来,不难发现初中生都喜欢能够与生活实际相关的信息技术知识,因此初中信息技术教师在教学内容的选取上,可以不完全按照教材,可以选择一些更加贴近生活实际的信息技术知识,并且重点讲解计算机的使用和工作原理,让学生能够明白简单的电脑操作和结构。重点考虑学生的综合素质全面发展,不要让信息技术教学沦为升学的踏板,而是让学生真正认识到信息技术的重要性,能够掌握和利用信息技术所带给他们的便利。

3、优化教学模式,发展学生多元兴趣

长期采用同样的教学方式会让活泼好动的初中生感觉枯燥乏味,兴致缺缺,因此注意力也会下降,最终将会导致对信息技术学习效率的下降[4]。学生普遍对枯燥的理论没有兴趣,但对实际上机的操作很感兴趣,教师可以针对学生这一特性,在理论课时以与学生聊天的方式提问有趣的计算机问题。例如:有谁知道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是在哪年诞生的?谁是这台计算机的“父亲”吗?如果让同学们展开想象,你们想要拥有一台具有什么功能,拥有什么设备的计算机呢?这种亲切又不失趣味的问题会拉近学生与教师的关系,并且能够在愉快的氛围中进行信息技术的教学。如此一来,学生的兴趣得到提升,初中信息技术的教学也能轻松进行了。

初中信息技术是一门基础浅显的学科,教师在进行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时,应该时刻谨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为了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考虑,用创新型的教学模式提升学生兴趣,促进学生信息技术的实际应用效果。就目前来看,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还存在诸多困难,教师需要找到根本原因,从根本上认知信息技术的重要性,调动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积极性,让信息技术成为一门学生真正喜欢并且能够学以致用的学科。

参考文献:

[1] 侯双双.试论初中信息技术课高效课堂的构建[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5(07)

[2] 刘华.浅析信息技术教学[J]. 好家长.201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