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务工作安排十篇

时间:2023-03-21 14:34:23

会务工作安排

会务工作安排篇1

一、加强学习,转变作风,积极工作。坚持用科学的态度和求实的精神,认认真真、扎扎实实地做好各项工作,树立实践观念,效率观念,质量观念,加强组织纪律性,今天能办的事不拖到明天,用最短的时间完成上级领导交给的各项任务,加大工作协调力度,树立工作的高标准,当好领导的参谋和助手,什么事情要想到前,做到前,切实把工作全面抓好。

二、紧紧围绕刘书记提出的“进万家门、知万家情、解万家难、暖万家心”活动,开展好年的社会救助工作。认真做好低保工作,切实做到不漏保、不错保、应保尽保,动态管理。1、社事科将定期对各社区的低保档案进行指导检查,每季度一次。2、各社区定期组织低保户进行公益活动,维护社区环境卫生,一年不少于4次,要有照片资料。3、要大力开展邻里互助和社区志愿者服务活动,积极开展面向弱势群体的社会救助和福利服务,做好节日期间的救助工作,对平时特殊群体的低保边缘家庭要摸清底数,充分利用慈善超市等平台给予救助,并确保大病家庭的及时救助工作。4、同时做好年回迁户的摸底工作,协助各科室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加强居委会班子建设,进一步完善居委会各项管理制度和科学发展绩效考核制度。1、于12月份组织各科室根据各社区年计划完成情况,并结合考勤情况进行考核,评选出先进社区和先进个人,使管理和考核制度更切合社区实际,发挥其更大的效益。2、合理安排好居委会的培训工作,全年安排大的培训2次,(4月份一次,10月份一次)全面提高居委会工作人员的素质与业务,更好的为群众工作。并根据实际需要安排好其他培训。3、定期通过调研座谈等形式(6月份一次,12月份一次),并邀居民代表参加,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与社区居委会一起探讨如何开展群众工作以及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进一步增强居干部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和宗旨意识的提高,以为社区居民服务的成果和群众的满意度来检验工作的效果。准备在年底开展一次“倾听群众声音、解决民生问题”座谈会,邀请群众代表评价居委会的工作,准备邀请领导参加。

会务工作安排篇2

朱清孟简要回顾了过去一年的工作。他指出,2013年,全省教育事业发展取得新成效,教育改革开放展现新活力,教育保障能力得到新提升,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新贡献,维护教育公平获得新进展,教育系统作风建设呈现出新面貌。

针对2014年的教育工作,朱清孟强调了六个方面。

一要着力强化服务,提升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识与能力

一是切实增强服务意识。主动服务于省委、省政府重大决策部署,从中寻找工作着力点,强化教育服务全局的意识。主动服务于河南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从中寻找工作结合点,提高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动性和贡献力。主动服务于人民群众重大关切,从中寻求工作切入点,把人民群众满意作为衡量教育工作的最高标准。二是不断提升服务水平。要加强学校布局规划建设,使其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特别是基础教育要主动适应我省城镇化进程中人口流动的新变化,进一步贯彻加强城市中小学幼儿园规划建设工作的意见精神,科学配置资源,不断满足人口变化对就学资源的客观需求,努力化解城镇“大班额” “入园难”等矛盾,助推城镇化进程。要加强人才培养创新,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教育教学方法,不断提高各级各类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同时广泛开展各类职业技术培训。要加强科技研发创新,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创新性科技支撑。三是不断完善服务机制。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需要,科学预测和调整人才培养的结构、规模,加强急需、特色学科专业建设。要改革教育评价机制,引入第三方评价,真正做到教育质量由群众说了算,由社会说了算,从而引导学校面向市场、面向社会、面向需求办学。

二要着力深化改革,确保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实质性进展

一是推动办学体制和管理体制的改革。要坚持教育公益性原则,采取多样化政策措施,充分利用社会、市场、民间和国际资源办教育,健全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办学主体多元、办学形式多样、充满生机活力的办学体制。要进一步转变职能、简政放权,切实减少行政审批,严格控制检查、评比、表彰活动,今年将积极推动将中小学高级职务任职资格评审权全部下放到省辖市,各市、县能够下放到学校的权力也要主动下放。要积极推进管、办、评分离,构建“政府管教育、学校办教育、社会评教育”的新格局。教育行政部门要更多地运用法律法规、政策、标准、公共财政和信息服务等手段,引导支持学校发展。学校要立足于依法办学、自主管理,通过加快建设现代学校制度,完善内部治理结构等,充分发挥办学主体作用。社会组织、行业企业和公众将通过评价、监督、监测等方式更多地参与到教育改革发展中来。二是推动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把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贯彻始终。坚持文化知识学习和思想品德修养的统一,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德育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体系之中。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加强学校体育和美育工作,培养学生良好的身体素质和人文素养。坚持特色发展、个性发展,承认差异,尊重个性,为学生的多样化发展和创新拔尖人才成长创造条件。继续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改革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三是积极稳妥地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教育部已经制定了总体方案和相关的5个配套文件,要求各省今年要都出台方案,并选定试点批次。按照提前3年早知道的要求,今年试点省份9月1日前要公布试点实施办法,3年后即2017年开始实施。我省也要尽快开始编制方案,确定启动时间。四是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加快建立“知识+技能”的考试招生制度,推动中高职衔接,打通中职、高职、应用型本科升学通道。五是加强高校分类指导,引导高校特别是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

三要着力加快发展,不断提高教育质量

一是加快发展学前教育。启动实施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继续实施学前教育重大项目,扩大公办园和普惠性民办园覆盖率,2014年年底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79%以上,进一步缓解“入园难”。二是均衡发展义务教育。加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标准化建设,启动实施新一轮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进一步完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推进机制,切实缩小区域、城乡、校际间差距,努力办好每一所学校。三是特色发展普通高中。启动实施普通高色化发展改革项目,引导带动全省普通高中多样化、特色化发展,进一步明晰普通高中的发展方向。四是创新发展职业教育。五是内涵发展高等教育。六是大力发展民办教育。七是开放发展国际教育。

四要着力促进公平,推进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

一是兜底线,保障每个孩子都有学上。要继续抓好贫困地区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学工作,进一步完善各级各类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确保每一个学生都不因贫而失学。解决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问题,并落实好接受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的政策。发挥好学校在留守儿童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构建关爱、帮扶、安全保护农村留守儿童的服务体系。保障残疾人平等受教育的权利。二是促均衡,努力缩小城乡、区域、校际之间的差距。大力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通过实施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等工程,改善农村地区、贫困地区和薄弱学校的办学条件,缩小硬件差距。在县域内进一步扩大教师交流的范围,鼓励优秀的校长和教师到薄弱学校任职任教,缩小师资差距。进一步提高优质高中名额分配到区域内初中的比例,引导学生就近入学,缩小生源差距。发挥优质学校的辐射带动作用,通过集团化办学、城乡托管和结对帮扶等形式,支持带动薄弱学校,提升整体办学水平。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使贫困地区、薄弱学校的孩子通过信息化手段共享优质教育资源。进一步完善小升初免试就近入学办法,合理划分入学范围,规范招生入学行为。加强督导评估,以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评估验收为抓手,督促和引导各地均衡配置教育资源,推动县域内学校间基本均衡,今年将推动25个左右的县(市、区)通过国家评估验收。三是建机制,保障基本公共教育服务的均等化。运用法规、政策、标准、公共财政等手段进行调整和引导,用规则和制度保障广大人民群众能共享教育改革发展成果。各级各类学校要全面推进依法治教和依法治校,坚持用规范管理维护每一位学生的合法权益,促进教育公平。

五要着力强化保障,为教育改革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一是加强教育经费筹措和管理。要筹好经费,继续落实好财政教育投入,巩固4%的成果。在政府加大教育投入的同时,千方百计地争取利用更多的社会资源投资教育。要用好经费,坚持科学的投入方向,优化经费投入结构。坚持向农村、贫困地区、困难群体倾斜。为杜绝铺张浪费现象,今年将在全省开展“建设节约型校园”活动。要管好经费,探索建立教育经费管理新机制,增强资金分配的科学性,健全完善学校财务公开制度,加强重大项目经费使用过程审计和绩效考评,保证教育经费从分配、使用到评估都在阳光下运行。二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要深入贯彻全省教师工作会议精神,把有关政策措施真正落到实处。要强化师德建设,进一步建立和完善考核、监督与奖惩相结合的师德建设长效机制,引导广大教师践行职业道德,潜心教书育人。要抓好项目实施,认真总结国培、省培、特岗等计划的经验,进一步提高针对性和实效性。加大统筹力度,充分发挥高校青年骨干教师支持计划、高校创新人才支持计划、创新团队支持计划等项目的重要作用。要明确各级各类教师队伍建设的重点,优化中小学教师结构,加快短缺学科教师培养,提升中小学教师队伍素质,加快建立有利于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机制,加强高校高水平教师团队建设和学科带头人及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培训,加大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要深化教师管理和人事制度改革,深入推进高校职称评审改革工作,扩大中职学校教授级高级讲师职称试点范围。三是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要继续加强全省基础教育“三通”“两平台”建设,提升基础教育信息化水平,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实施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计划,加快推进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和中职学校网站建设。四是加强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五是维护教育系统安全稳定。深化平安校园建设,认真解决好食堂饭菜价格、食品安全、交通安全等实际问题,维护师生切身利益。

六要着力转变作风,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和管理效能

会务工作安排篇3

2009年7月24日,我县组织县教育局、县建设局的主要领导及相关部门的负责人到曲靖参加了全市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排查鉴定培

训会议。会后,我们及时将会议精神向*县人民政府县长、分管副县长作了汇报,并严格按照省市的安排部署,精心组织,有条不紊

的开展了校舍安全排查相关工作,现将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增强排查鉴定工作的紧迫感、责任感、使命感。

在全县范围内实施中小学校舍安全排查鉴定工作,是全面掌握中小学校舍安全状况,有效防范重特大事故发生,切保广大师生生命

安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重大举措。县委、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给予了高度重视,全面按照中央、省、市部门的安排部署,进一步增

强了排查鉴定工作的紧迫感、责任感、使命感,扎实有效开展排查鉴定工作,把思想和行动切实统一到全市中小学校校舍安全工程排查

鉴定会议精神上来。

二、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全面建立校舍安全责任制。

一是及时成立了以县长为组长,分管副县长为常务副组长,县教育局、县建设局主要负责人为副组长,国土、水利、地震等部门主

要负责人为成员的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排查鉴定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建设局,为此次检查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二是

及时召开全县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排查鉴定培训会议,常务副组长、副县长曹丽华对排查鉴定工作做了重要指示,各相关职能部门的主

要领导一一作了表态发言。三是从建设、教育、国土、水务、地震等职能部门抽调专业知识精,业务能力强,事业心和责任感强的同志

参与排查鉴定工作,明确了各中小学校校长为第一责任人,为校舍安全检查提供可靠、有力的技术保障,确保排查鉴定任务按时按质圆

满完成。

三、突出重点,扎实高效开展排查鉴定工作。

一是及时拟定了排查方案,制定了排查计划,分解排查任务;二是按校舍选址安全、校舍建筑安全、校舍建筑安全鉴定顺序,分三

个小组进行逐校逐栋认真排查,目前已完成部分的信息采集工作;三是建立健全上下沟通联系机制,报告制度。明确各检查组将当天排

查鉴定出来的重大隐患及时上报县领导小组办公室,由办公室研究整改落实方案。若不能积极解决的,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请示汇报,

请求帮助解决。

总之,*县建设局在贯彻落实中小学校校舍安全工程排查鉴定工作中,在上级领导的高度重视下,充分做足准备工作,制定了有

会务工作安排篇4

一、完善资料。

专门调整了业务档案柜,所今年上半年狠抓了业务资料的规范化建设。重新购置了高规格档案盒,全部更新了统一的档案标签,将司法行政、人民调解、矛盾排查、安排帮教、普法宣传、综合治理、日常工作各类文件、资料、台帐、记录、卷宗分门别类,整理归档。做到存放齐全,管理有序,格式统一,登记规范,档案管理工作基本上达到规范化、经常化的要求。

二、定期排查。

发现得早,依照矛排工作“排查得早。控制得住,解决得好”工作要求,镇司法所坚持每月25日召开一次基层矛排信息员会议,对基层各类矛盾纠纷进行摸底排查,对排查出的问题,明确专人,限时调处。通过各阶段排查,全面掌握和有效调处辖区内存在各种矛盾纠纷和不稳定因素,着力解决影响社会稳定的热点、难点问题,真正将各类矛盾纠纷解决在基层,消灭在萌芽状态。同时,今年上半年,所还积极开展了基层矛排工作站的组建和“六统一”调委会的检查验收工作,促进了基层人民调解工作的进一步规范化开展。

镇共排查各类矛盾纠纷45起,全年。调处率100胜利率95

三、广泛宣传。

镇及时制订了年度法制宣传教育依法治理工作计划,依照本镇五五普法规划的要求和区2007年普法工作要点的布置。并对照计划逐步逐项落实。继续坚持了党政干部集中学法活动,利用每周一上午例会时间,每月布置12次学法内容;认真组织各中小学校开展法制教育活动,每校每学期至少上一次法制演讲会,将法制教育纳入教学内容;积极督促各村、社区采取壁字、专栏、会议、广播等形式定期开展法制宣传活动;通过以上措施的落实,使我镇普法工作开展的既扎扎实实,又轰轰烈烈,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四、深入摸排。

所于去年四至六三个月份,依照区局的安排。分别开展了三期对辖区内刑释解教人员的摸底排查工作,司法所干警会同辖区派出所民警,村、社区干部深入基层,进村入户,调查了解情况,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三期排查中,共排查刑释解教人员54名,已衔接人员36名,最大限度的防止了脱管漏管。通过排查,所的帮教工作量成倍增加,任务繁重,为扎实做好帮教工作,所对全体干警按区域进行了重新分工,明确了各人的职责,做到逐人衔接,逐人立卷,定期帮教,合理安顿,使帮教安排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

五、齐抓共管。

两者密不可分,基层司法行政工作是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有机组成局部。今年上半年,所积极配合相关职能部门参予制订计划、召集会议、布置工作、检查督促等各项活动。周密布置,多措并举,狠抓城区治安防范体系建设,积极参与平安建设、群防群治、平安生产、殡葬改革等专项工作,较好的发挥了自身的职能,为我镇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全面推进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会务工作安排篇5

为认真贯彻中央综治委《关于进一步加强社会治安重点地区排查整治工作的若干意见》(综治委5号),全面落实全国、全省社会治安重点地区排查整治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现就在全县范围内组织开展社会治安重点地区排查整治工作制定如下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保障国家长治久安、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高度,把社会治安重点地区排查整治工作作为维护全县社会和谐稳定和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一项重要工作,坚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标本兼治、综合治理”工作方针,按照“什么问题突出就解决什么问题,哪里问题突出就解决哪里”的工作原则,切实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治安问题,着力消除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平安建设工作中的薄弱环节,为我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和上海世博会成功举办创造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

二、工作目标

通过全县范围内的社会治安重点地区排查整治,推动全县综治与平安建设工作再上新台阶、实现新跨越。具体要求:(一)排查工作全面深入,治安混乱地区和突出治安问题全部见底;(二)严打整治斗争扎实推进,有效打击各类刑事犯罪,治安混乱地区、部位和场所的治安面貌得到显著改观;(三)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健全完善,对动态社会治安的管控能力明显增强;(四)基层政权组织和管理力量充实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平安建设各项措施在基层得到有效落实;(五)社会服务管理工作不断创新,产生治安混乱地区和突出治安问题的土壤和条件从源头上得到治理;(六)排查整治工作长效机制建立健全,排查整治工作实现制度化、规范化和常态化。

三、工作重点

排查整治工作重点围绕以下八个方面展开:(一)治安管理复杂的城乡结合部、“城中村”、老小区、企业、学校周边等重点地区;(二)容易为犯罪分子藏身落脚的中小旅馆、出租房屋等重点部位;(三)容易滋生“黄赌毒”等丑恶现象的歌舞娱乐、洗浴按摩、发廊等重点场所;(四)容易滋生黑恶势力的批发市场、物流运输、建筑工程、征地拆迁等重点领域;(五)人财物流动频繁、不法分子容易混迹其中的车站码头、各类市场等公共复杂场所;(六)容易发生公共安全事故的交通运输、消防和食品药品、涉枪涉爆等重点行业;(七)容易造成现实危害的刑释解教人员、社区矫正对象、吸毒人员等重点人群;(六)、地下钱庄等各类影响人民群众安全感、社会反映强烈治安问题。

四、工作措施

各镇、各有关部门要坚持统筹谋划、突出重点、标本兼治、分步实施,迅速掀起社会治安重点地区大排查、大整治的强大声势。要切实加强社会治安重点地区的源头治理,坚持着眼建设、规划先行、因势利导、堵疏结合,进一步夯实管理基础、创新管理手段、提升服务水平,努力从根本上消除产生治安混乱地区和突出治安问题的土壤和条件。

(一)全面深入地开展排查工作。要按照“属地管理”和“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原则,组织力量深入一线、深入群众,大力开展排查工作。要坚持定期排查和滚动排查相结合、全面排查和重点排查相结合,按照“镇不漏村、村不漏户、户不漏人”、“全面摸排、不留死角”的要求,对每个地区、每个行业、每个领域进行排查摸底,真正把治安混乱的区域、部位、场所和影响群众安全感的突出问题摸清、摸全、摸透。要充分运用各级综治委成员单位的基层工作力量和工作体系,通过组织开展明查暗访、召开座谈会、情况通报会、征求意见会等形式广泛听取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的意见建议。通过公告、设置举报电话、信箱,设立网络举报渠道,建立举报奖励制度,广泛收集违法犯罪线索。县综治办和公安局要进一步明确社会治安重点地区的排查标准,从现在起至3月中旬,各镇、公安机关及有关部门要开展一次大规模拉网式摸排,根据摸排情况,县将确定一批治安混乱地区和突出治安问题挂牌整治。各镇至少确立一个治安问题易发地区。

(二)组织开展严打整治斗争。对排查出的治安混乱的重点地区、部位、场所,要根据问题产生的原因,逐一明确责任单位和协作单位,逐一制定整治方案,逐一明确整改时限,集中时间、集中力量,全面开展整治行动。要坚持严打方针不动摇,将重点地区整治与当前正在开展的全县“冬季侦破攻势”严打斗争紧密结合起来,进一步加强对重大现行犯罪、涉黑涉恶犯罪和“两抢一盗”等多发财犯罪的打击力度,加大破积案、打流窜、摧团伙、追逃犯、端窝点的工作力度,依法严惩一批严重违法犯罪分子,对方面性、倾向性突出治安问题,要及时组织开展专项治理行动,绝不让其滋生蔓延。要认真贯彻宽严相济的刑事 司法政策,按照“两减少、两扩大”(对初犯、偶犯、未成年犯、老年犯中一些罪行轻微的人员,依法减少判刑、扩大非罪处理;非判刑不可的,依法减少监(来源:文秘站 )禁刑、扩大适用非监禁刑和缓刑)的原则,多做教育、感化、挽救工作。

(三)健全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要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针对严打整治斗争中暴露出的突出问题,有针对性地采取加强管理和防范的措施。要强化社会面巡防管控,大力实施社区警务战略,逐步建立与新型社区管理体制相适应的警务工作机制,实现动态环境下对社会治安的有效控制。组织充足的警力和群防群治队伍,围绕案件高发的重点部位、场所、路段和城乡结合部,开展街头路面巡查、排查,提高打击现行犯罪的能力。牢固树立“技防是第一防范力”的理念,切实加大技防建设的推进力度,按照“防范技术融合应用、防控时空无缝衔接、防控目标全网追踪、防控区域城乡覆盖”的要求,以涵盖县城和农村小城镇的技防城建设为载体,以技防小区、技防家庭、技防场所单位建设为重点,着力打造全方位、全天候、立体化的科技防范网络体系。扎实开展技防入户工程建设,推动技防设施向基层防范单元延伸,扩大技防建设的覆盖面。加快建立县、镇二级技防专业队伍,建立健全科学规范的技防工作管理制度,确保技防设施正常运转,工作机制有效运行,技防功能充分发挥。

(四)大力加强基层组织建设。要把“治乱”与“治瘫”、“治软”有机结合起来,积极争取地方党委政府的支持,对治安重点地区的基层党政组织和政法综治组织进行整顿,特别要选好配强领导班子,尽快改变其软弱涣散的面貌。建立健全基层党政组织和群众自治组织,加强村(居)委会、综治办、治保会、调委会等群众自治组织建设,不断增强其凝聚力、战斗力和影响力。切实加强基层公安派出所、人民法庭、司法所、社区警务室和国家安全人民防线建设,在人力、物力、财力上向基层倾斜,充分发挥其在排查整治工作中的骨干作用。深入推进镇政法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整合资源,整合力量,统筹协调开展排查整治工作。进一步加强各类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等内部保卫组织和保卫力量建设,大力推进综治组织进单位、进企业、进市场,为巩固整治成果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五)加快推进规划建设改造。城乡结合部、“城中村”、老小区治安秩序混乱,集中反映了整体规划缺位、服务管理缺失等问题。要立足于这些地区的长远发展,把排查整治与建设改造有机结合起来,把集中整治城乡结合部、“城中村”、老小区等重点地区放到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大格局中,纳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作为政府实事工程和民心工程,制定实施完善配套的长期、中期和短期规划。要高度重视城乡结合部、“城中村”的经济发展、基础建设、环境整治和规划调整,加快老小区改造步伐,完善社会公共服务,维护群众合法权益,解决群众特别是困难群众的实际问题,创造环境安全、服务优良的局面。要把治安防范设施建设改造纳入总体方案,切实落实好人防、物防、技防措施,不断增强群众安全感。

(六)完善创新社会服务管理。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切实完善和创新社会服务与管理,着力解决和改善民生问题,从源头上化解社会矛盾,从根本上减少诱发违法犯罪、影响社会稳定的因素。加强和改进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探索“以证管人、以房管人、以业管人”的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新模式,引导出租人员和租用人员依法办理房屋租赁、税务登记和暂住手续,推进出租屋及其租住人员信息的采集、录入和反馈等管理信息化工作,并通过做好劳动保障、子女教育和社会保险等工作,切实维护流动人口合法权益。对闲散青少年、流浪未成年人、农村留守儿童、服刑在教人员未成年子女等特殊群体要摸清底数,了解他们的生活情况和实际困难,有针对性地做好教育、管理和服务、救助工作。认真落实刑释解教人员帮教安置和社区矫正各项工作措施,加强对吸毒人员的戒毒帮教工作,切实把各类重点人员管理好、服务好、教育好、转化好、控制好,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违法犯罪。对有现实危害和暴力恐怖倾向的高危人群,要建立常态化的管控机制,严格落实管控责任,加强互联网、手机短信中有害信息管理,构建网上网下结合的网络虚拟社会防控网,提高网上发现、侦察、控制、处置能力,加强道路交通、消防公共安全监管以及危险品治安管控,预防减少安全事故发生,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加强和改进社会服务管理工作,着力提高服务管理效能。

(七)扎实开展群防群治工作。要按照社会化、市场化、职业化、规范化的总体思路和权责利相结合的原则,不断拓宽新形势下群防群治工作的新路子,充分发挥广大干部和党员、团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广泛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和人民群众参与治安防范工作。大力加强专职群防群治队伍建设,扎实开展群众性义务巡防“红袖标工程”建设,积极有序发展壮大保安员、治安志愿者、治安中心户长、治安楼栋长、治安信息员、综治协管员等多种形式的群防群治队伍,不断整合社会防范资源,构建防范打击犯罪的铜墙铁壁。加强群防群治队伍的管理、教育和培训,不断提高群防群治队伍的素质和履行职责能力。

(八)深入推进系列平安创建。要把推进基层系列平安创建作为改变治安重点地区面貌和巩固整治成果的有效抓手,将治安重点地区的所有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以及家庭纳入创建范围,通过每个基层单位的平安实现整个地区的平安。进一步完善基层系列平安创建的体制机制,丰富创建内涵,创新创建形式,提高创建实效,实现行业经营管理与系列平安创建活动良性互动、共同发展。

五、职责分工

社会治安重点地区排查整治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管理系统工程,是党委、政府和各有关部门的共同任务,需要全社会各方面力量的积极支持和共同参与。要采取有力措施,努力形成党委政府统一领导、综治部门牵头协调、有关部门齐抓共管、人民群众广泛参与的工作机制,切实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和工作合力。

各镇、各部门综治机构作为排查整治工作的牵头部门,要加强组织协调和检查督导,广泛动员各成员单位和社会各方面力量积极参与排查整治工作。公安机关作为排查整治工作的主力军,要充分发挥打击、管理、服务职能作用和熟悉辖区治安状况等工作优势,积极主动地开展排查整治工作,要进一步加强国家安全人民防线建设,严密防范、严厉打击影响国家安全的各类违法犯罪活动。纪检部门要严肃查处排查整治工作中发现的干部违法违纪行为,对被实施一票否决地方的领导干部,按照有关规定进行责任查究。组织部门要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对排查出的软弱涣散、不能发挥应有作用的基层党组织及时进行整顿。 宣传部门要加强舆论宣传工作,大力宣传排查整治工作中涌现出来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努力营造浓厚的社会氛围。民政部门要进一步加强社区、村民自治工作,对排查出的“重点村”、“难点村”集中组织整改,切实做好社区服务工作。司法部门要加强司法所建设,着力化解各类矛盾纠纷,切实做好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和社区矫正工作。建设、房管、规划等部门要积极将社会治安重点地区建设改造、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纳入城乡建设整体规划。文化部门要加强对社会治安重点地区特别是城乡结合部、“城中村”文化娱乐场所的监督管理。工商部门要加强市场秩序监管,大力整治无照经营等违法经营活动,认真开展打击传销执法行动。安监部门要加大对存在公共生产安全隐患地区的排查整治。共青团要加强对闲散青少年、流浪未成年人、农村留守儿童、服刑在教人员未成年子女等重点青少年群体的帮助、教育、服务和管理。其他成员单位也要发挥相应的职能作用,共同推动排查整治工作深入开展。

六、工作要求

社会治安重点地区排查整治工作任务重、要求高,各镇各有关部门要切实提高认识,把这项工作摆上突出位置,迅速动员部署,制订周密计划,精心组织实施。

(一)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要把治安重点地区排查整治作为一项民生工程、民心工程,认真制定本镇、本部门排查整治工作总体方案和措施,切实抓出成效。财政部门要建立健全排查整治工作经费保障机制,保证排查整治工作顺利开展。为加强对排查整治工作的组织领导,县综治委成立社会治安重点地区排查整治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简称县重点地区整治办,设在县公安局),负责统筹组织部署、协调推进排查整治工作。各镇、各有关部门也应成立相应机构,并从有关部门抽调业务骨干开展日常工作。

(二)严格落实工作责任。要严格实行治安重点地区排查整治工作责任制,并将领导干部抓排查整治工作的成效记入综治实绩档案,作为任免奖惩的重要依据。治安重点地区的党政主要负责同志是本地区排查整治工作第一责任人,要亲自动员部署,亲自督促检查,亲自协调解决问题,对排查不细致、工作不到位而发生在省、市、县有较大影响的治安乱点和突出治安问题的地方,要实行责任倒查,严肃追究有关领导的责任。要根据省综治委制定的《全省社会治安重点地区排查整治工作考核验收办法》,坚持将其纳入综治与平安建设年度考核内容。对排查整治工作成效突出的要予以表彰;对被省、市、县综治委挂牌整治的重点地区要逐个形成专题工作报告。经检查验收,整治工作不力、治安面貌没有明显改变的,要坚决实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一票否决。对整治工作开展不力的镇,将取消年度综治与平安建设综合评先评优资格。

(三)切实强化督查指导。要采取多种有效形式,加强对排查整治工作的督促、指导和检查,狠抓各项措施的落实。要加强对基层单位的工作督促指导,及时帮助解决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各级综治机构要及时了解和掌握辖区(系统)整治工作进展情况,对排查整治成效突出的地方,要通过召开现场会等形式,及时总结推广经验。对行动迟缓、工作不力、效果不好的地方,要通报批评。对情况复杂,经反复整治问题仍得不到解决、效果仍不明显的,要由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和有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亲自包点督办,同时派出工作组驻点督导,做到局面不改则人员不撤、工作不停。县综治委各成员单位也要分别挂钩联系县级挂牌整治重点地区,督促整改落实。

(四)建立健全长效机制。要充分认识治安混乱地区和突出治安问题的动态性、相对性和反复性,充分认识到治安环境好的地区也会有相对薄弱的区域和治安问题,治安混乱地区和突出治安问题虽经打击整治也可能会出现反弹,坚决克服麻痹松懈思想,把排查整治作为加强治安混乱地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突破口,坚持不懈地抓紧抓好,抓出成效。要及时总结推广基层在排查整治工作中创造的好经验、好做法,并将其上升为长期发挥作用的制度规范。要坚持边排查、边整治、边建设,进一步明确部门职责,完善工作措施,健全工作机制。要建立健全滚动排查整治、各部门信息共享、联动执法、经费保障等工作机制,着力推进排查整治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实现排查整治的经常化、常态化,不断巩固整治成果,防止出现反复。

会务工作安排篇6

市长 谢玉堂

二00二年三月二十九日

第一条 为保障残疾人劳动的权利,促进残疾人就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山东省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办法》,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市行政区域内的机关、团体、事业单位以及各种所有制形式的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以下统称用人单位),应当按照本规定安排残疾人就业。

第三条 凡具有本市常住户口符合法定就业年龄、有一定劳动能力和就业的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的无业残疾人,为本规定按比例安排就业的对象。

第四条 本市安排残疾人就业,实行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针。

政府鼓励并扶持社会各界兴办福利企业安排残疾人就业;全面实施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大力扶持残疾人自谋职业和自愿组织起来就业。

第五条 市、县(市)区残疾人联合会分级负责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工作。各级残疾人联合会设立的残疾人劳动就业服务机构,具体承担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的组织、管理和服务工作,业务上接受同级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的指导。

劳动和社会保障、人事、财政、民政、税务、统计、工商行政管理等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配合同级残疾人联合会做好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工作。

第六条 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工作按照下列分工办理:

(一)市属机关、团体、事业、企业,驻济中央、省属企业,外地驻济单位由市残疾人劳动就业服务机构负责实施;

(二)县(市)区级及以下机关、团体、事业、企业,由县(市)区残疾人劳动就业服务机构负责实施;

(三)无主管部门的企业,在市及其以上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注册的,由市残疾人劳动就业服务机构负责实施;在市以下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注册的,由县(市)区残疾人劳动就业服务机构负责实施。

第七条 用人单位必须按照不低于本单位在职职工总数1. 5%的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安排一名一级盲人的,按安排两名残疾人计算。按比例计算不足安排一人的,可按差额比例缴纳残疾人就业保障金,也可选择安排残疾人就业。

第八条 用人单位安排残疾人就业可由各级残疾人劳动就业服务机构推荐,也可以自行向社会招收,并按规定办理录用手续,依法订立劳动合同,参加社会保险。

第九条 用人单位应当在每年第一季度内,向有管理权的残疾人劳动就业服务机构报送上年度本单位在职职工总数和残疾职工花名册等报表。凡有残疾职工者,须提供残疾职工养老保险手册、残疾人证原件。

第十条 未安排残疾人就业或安排残疾人就业达不到规定比例的单位,应当于每年第二季度按实际差额人数向有关的残疾人劳动就业服务机构缴纳上年度残疾人就业保障金。每人缴纳的标准按县级以上统计部门公布的上年度本地职工年平均工资额计算。

第十一条 用人单位上年度发放在职职工年平均工资达不到当地职工年社会平均工资额的,可按实际发放工资额计算缴纳残疾人就业保障金。

第十二条 用人单位应当自收到《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缴款通知书》之日起30日内直接缴纳或者以委托方式足额缴纳应缴款项。逾期不缴纳的,按日加收5‰的滞纳金。

第十三条 用人单位缴纳的残疾人就业保障金,机关、团体和事业单位从单位经费中列支;企业从管理费中列支。

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纳入财政专户,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平调、挤占或挪用。

第十四条 残疾人就业保障金主要用于下列事项:

(一)自办、联办、委托社会办学培训残疾人;

(二)补贴残疾人各种技能培训费用;

(三)残疾人培训和就业基地建设;

(四)扶持以安排残疾人就业为目的的新办企业;

(五)有偿扶持残疾人集体从业或自愿组织起来从业;

(六)无偿扶持有一定劳动技能的无业特困残疾人个体开业(提供开业必需的劳动设备及工具等)。

第十五条 残疾人联合会按照第十四条规定的范围使用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应当严格按照财务管理制度,报同级财政部门批准。

财政、审计部门应当对使用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的情况进行监督。

第十六条 县(市)区缴纳的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应当按年度收缴总额6%的比例上缴市残疾人劳动就业服务机构。

会务工作安排篇7

一、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切实增强做好安置工作的政治责任感

我省是兵员大省、驻军大省,多年来安置工作任务一直处于全国前列,十分繁重。去年,省委、省政府、省军区隆重召开了全省表彰大会,总结我省八年来安置工作成绩,表彰了111名全省模范干部、先进集体和优秀工作者。大力宣传了我省受全国表彰的14名先进模范代表的事迹,营造良好的安置氛围。各级党委、政府以及组织、人社、等部门,按照省委、省政府对安置工作的部署要求,采取有效措施,克服种种困难,圆满完成了国家下达我省的1763名干部安置任务。全省自主择业管理服务工作进一步加强,4600多名自主择业干部的各项待遇落实到位;干部专业培训不断完善,个性化培训稳步推进;企业退休干部生活困难补贴标准大幅度提高,社会养老和医疗保险得到改善。这些成绩的取得,既是各级党委、政府和驻陕部队高度重视、狠抓落实的结果,又是各部门、各单位从事安置工作的同志克服困难、共同努力的结果,也是广大干部顾全大局,密切配合的结果。在此,我代表省委、省政府,向所有从事和关心支持安置工作的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今年,全国有3.9万余名军队干部转业地方工作,我省要接收安置1754名干部,全国安置总数比去年减少3000名,我省接收安置总数减少9名,排名由去年全国第9名上升到今年全国第7名,安置任务依然艰巨。军队干部转业到地方工作,是党、国家和军队的一项重要制度。做好安置工作,是加强干部和人才队伍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必然要求,是促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客观需要。同时,转业也是每一名干部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做好安置工作,涉及千家万户,涉及到每一名干部的切身利益。广大干部在部队服役期间,为国防稳固和国家长治久安作出了重要贡献,在完成急、难、险、重任务时不怕牺牲、冲锋在前。在今年发生玉树地震、舟曲泥石流以及我省陕南特大洪灾等抗震抗洪救灾中,人民、武警和公安现役部队官兵不畏艰险,挺身而出,充分发挥了突击队的作用,为完成抗震抗洪救灾各项任务作出了突出贡献。全省各级各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安置工作会议精神,从党和国家的大局、从加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从改革发展稳定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做好安置工作的重要意义,进一步发扬我省双拥工作的光荣传统,以满腔热情,把完成安置任务当作一项严肃的政治任务来抓,切实增强做好安置工作的政治责任感,确保把每一名干部接收好、安置好、使用好。

二、突出重点,统筹安排,扎实做好今年安置工作

各级各部门要坚持“妥善安置、合理使用、人尽其才、各得其所”和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以指令性分配为主,以政法、执法、监管等重点系统行业安排为主,以重点安置师团职、功臣模范和艰苦边远地区干部为主,拓宽思路、统筹安排,不折不扣地完成好今年的安置任务。

第一,要切实安置好计划分配干部。今年,我省需要安置计划分配干部1554名,这是我们做好安置工作的重中之重。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将批转下发省安置工作小组等6部门拟定的《2010年干部安置计划》,计划一经下达,必须无条件执行。一是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要带头接收干部。特别是省级和中央驻西安单位今年要接收安置560多名干部,一定要发挥好表率作用,带头接收安置好干部。中省垂直管理单位要及时落实驻各市所属单位接收的干部的编制和工资总额,确保安置任务落实到位。二是要把师团职干部的工作、职务和随调配偶安置作为重点。各市、各部门要把师团职干部的安置纳入领导班子建设规划,统筹考虑,有计划地选调师团职干部到市、县级领导班子或者事业单位、国有企业领导班子任职。要采取使用空出领导职位和按规定增加非领导职数等办法,安排好师团职干部的职务,组织、人社部门要按实际接收安排的人数,增加相应的非领导职数。同时,要通过建立社会养老和医疗保险的办法安置干部随调配偶。三是要继续完善干部考试考核分配办法。要照顾安排好功臣模范以及长期在艰苦边远地区和从事飞行、舰艇等特殊岗位工作的干部。各市还要结合实际制定一些优惠政策和措施,积极引导干部到中小城市和基层一线工作。特别是要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引导省直接收的干部到中小城市工作,缓解省直安置压力。

第二,要加强自主择业干部管理服务工作。全省自主择业干部总人数累计达到4760多名(今年接收200名),对自主择业干部,要同计划分配的干部一样重视,一样关心,一样爱护。一是要切实加强管理服务工作。要建立健全管理服务机构,完善配套保障措施,规范管理服务的内容、程序和标准,特别是要把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作为管理服务的重要内容,促进自主择业工作健康发展。二是要把退役金发放和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障待遇按时按政策落实到位。没有为自主择业干部建立医疗保险的困难县区,所在市必须帮助解决。三是加大就业创业扶持力度。要利用各种有利条件和优惠措施,帮助有就业愿望和就业能力的干部实现就业创业。四是要加大管理服务工作经费保障力度。各级财政部门要落实管理服务工作经费,确保自主择业干部管理服务工作和党员组织活动顺利开展。

第三,要不断改进和加强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各级组织、人社、部门,要把干部教育培训作为党政干部教育培训和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及提高干部适应地方工作能力、增强发展后劲的重要手段来抓,按照“先培训,后上岗”的要求,对干部进行适应性和专业培训,提高他们的工作能力。同时要加大对个性化培训基地专业设置的指导力度,不断完善自主择业干部个性化培训工作。

第四,要继续抓好部分企业干部解困和稳定工作。当前,虽然我省企业干部总体保持稳定,但重点人的活动并未停止,省安置工作领导小组会议要求,要进一步健全完善解困维稳工作机制,明确各部门职责分工,强化工作责任,建立健全责任倒查追究制度。目前,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在全省人社系统开展干部下访5000名企业干部活动,深入基层,大力宣传政策,开展谈心,化解矛盾,主动解决生活困难,把矛盾和问题解决在基层,体现了预防为主、关怀为主,一定要把这项活动开展下去。同时要采取部门联动和有效稳控手段,切实抓好重点人转化工作,确保全省企业干部稳定。

第五,要积极解决干部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干部把宝贵的青春年华贡献给了国防和军队建设事业。转业到地方工作,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一些实际问题和困难,尤其需要社会各方面给予更多的理解和帮助。我们要设身处地为干部着想,千方百计帮助他们排忧解难,不仅要把干部安置好,还要把干部的家属子女安排好,妥善解决好他们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使他们切身感受到各级组织的关怀和温暖,激励他们继续保持人民军队本色,继续发挥自身优势特长。

三、加强领导,狠抓落实,确保完成安置任务

各级各部门要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积极采取有力措施,确保月底前完成干部的定职定位工作,并向部队发出报到通知,月底报到工作基本结束。

一要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各级各部门要切实加强对安置工作的组织领导,把安置工作列入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把安置工作落实情况纳入领导班子、领导干部考核内容,作为评选双拥模范城(县)的重要标准,纳入年度目标考核范围,将完成安置任务情况作为评选年度优秀单位等次的重要指标。主要领导要切实履行第一责任人的职责,分管领导要具体抓好安置工作的落实。

二要加强协作,密切配合。各级组织、人社、编制、、财政、建设、公安、教育等部门要树立“一盘棋”思想,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加强协调,积极主动做好安置工作落实、师团职干部职务安排、增加编制和工资总额以及住房、随调配偶安置、子女入学、户政关系迁转等工作。军地双方要继续发扬团结协作精神,密切配合,共同做好安置工作。

三要加强检查,严肃纪律。要维护中央和省委的权威,确保政令畅通。各级党委、政府的督查、督办机构,要把安置工作作为督查、督办的重要内容,坚决制止和纠正违反安置法规和政策的行为,防止和纠正工作中的不正之风。对无正当理由拒不接收干部的单位和部门,要按照相关规定追究责任。

会务工作安排篇8

一、认清形势,提高认识。

认识决定效果,定位决定成败。开展行政效能监察工作,是规范行政机关依法行政、改善行政管理、提高行政效能的重要手段。我们着重从三个方面提高认识:一是切实转变思想观念,正确把握执法监管与服务企业的内在关系。全局同志以市委文秘杂烩网陈书记在全市机关干部思想作风建设大会上的讲话精神为指导,深入开展思想作风剖析整改,联系工作实际,分析思想观念上存在哪些与新形势、新要求不相适应的地方;通过多种渠道广泛征集基层、企业、人民群众对安监工作的意见和建议;排查自身服务经济、服务企业方面还存在哪些问题,针对存在问题和不足,采取切实有效的整改措施。二是切实加强学习,不断提升工作能力和服务质量。随着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和经济结构的调整,经济的科技含量越来越高,安全监管工作的专业性、技术性更强,涉及行业、门类更多,要做好安全监管工作,既要掌握相关的法律法规,更要了解熟悉相关行业的专业知识、行业标准、操作规程,要把学习法律知识和专业知识作为提高自身素质的重要措施,常抓不懈。新的情况、新的形势需要我们更加清醒地认识到安全监管工作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保障社会经济更好、更快发展,全局同志必须创新工作思路,既要依法行政,履行职责,更要为企业提供优质服务;既要加强监管,规范企业的安全生产行为,更要准确把握法律条文的立法本意,杜绝机械执法,要立足于帮助企业解决难题、消除安全隐患,实现安全发展。三是切实落实责任,增强做好安全监管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安全生产工作关系到社会、经济的稳定、和谐发展,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责任重如泰山。开展效能建设,切实改进安全监管工作,创新工作方法,进一步扩大安全监管覆盖面,要深入到企业调查研究,要把安全服务送到企业,帮助企业增强安全意识,完善安全管理,改进安全技术,消除安全隐患,不断提升企业的本质安全度。全局每个同志只有在接受监察中不断改进工作作风,创新工作方法,才能提高服务质量,提升自我素质,优化部门形象。

二、明确目标,落实责任

开展综合行政效能建设是做好安全监管工作的内在要求。我们党组专门成立领导小组,并根据市纪委、市监察局的部署要求,结合安监工作实际,制定了具体实施方案,明确综合行政效能建设必须达到六个方面的目标:

①各项工作制度进一步健全完善,使安监工作进一步制度化、规范化;

②有效制止违法行政行为,确保依法行政,政令畅通;

③充分体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机关作风明显好转,杜绝“三乱”、“四难”现象;

④工作效能进一步提高,各项承诺和限时办结制度做到有效落实;

⑤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确保取得实质性成效;

⑥及时圆满完成市委、市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安排部署的各项工作任务。

根据目标任务,将“贯彻落实工作部署情况”、“政务公开情况”、“依法行政情况”、“工作作风、工作效率情况”和“信访举报处理”等五个方面作为行政效能建设的重点内容。细化了时间安排和工作步骤,对学习动员、排查问题、整改提高、总结考评,每个阶段都安排了具体活动内容和工作要求,每一个阶段既要有形象进度,更要有实实在在的阶段性成果。党组成员积极带头参加各项活动,做到带头转变思想观念,提高认识;带头排查问题,剖析原因;带头整改。创新工作方法表率。局机关工作人员踊跃参与,按部署要求做好各项规定动作,局党组还明确工作纪律,严格考评,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确保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三、突出重点、认真整改。

开展机关行政效能建设,关键是要进一步转变机关作风和提升服务质量。我们把工作重点定位在围绕中心、服务经济发展大局上,体现在加强安全监管,为企业提供优质安全服务、帮助企业消除安全隐患,为建设更高水平全面小康新高邮提供安全保障。我们把排查问题、剖析整改作为关键环节,抓实、抓好,通过个人排查、组织排查、到基层走访、开门接受评议等多种形式,把问题找准、不足排全、分析认真、剖析透彻,对排查出的问题,对症下药,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做到边整边改。局党组、局长室研究决定向市委、市政府、向社会作出公开承诺:从现在起,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中,坚决贯彻市委、市政府的决策,大力宣传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做到服务为先、注重教育、加强指导、帮助企业消除安全隐患,在工作中慎用处罚手段,慎用强制措施,积极构建高邮经济和谐发展,安全发展的大环境。

在全局推行优化软环境、服务企业九项工作措施:

㈠切实强化服务意识。积极主动深入企业指导,督促企业抓好安全生产,消除安全隐患;

㈡推进政务信息公开。即时公开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规定,行政许可和行政执法依据;

㈢严格执行各项收费规定。市安监局对所有安全生产行政许可一律采取零收费服务;

㈣严格执行对企业的行政处罚原则上不罚款。以下三种情形实施零处罚:

⑴轻微违法无严重后果不处罚;

⑵及时整改不处罚;

⑶按时整改不处罚;

㈤严格实行行政问责制度。认真执行首问负责制、行政执法责任制、行政不作为和乱作为追究制;

㈥建立举报制度。向广大人民群众开通24小时举报电话,接受群众来信或电子邮件形式举报,凡是举报都必须认真调查核实,对举报属实的,安监局将认真处理,并将处理结果回复给举报人。接到事故、事故隐患及安全生产违法行为举报后,第一时间组织有关人员到达现场调查处理,对实名举报的,5个工作日内回复。受理企业、群众对安全生产监察执法人员违法、违规和违纪案件的投诉,5个工作日内办结;

㈦对企业实行分类监管。到企业开展安全检查,注重指导,坚决不允许干扰企业常的生产经营活动;

㈧加强对安全中介机构的管理。督促中介机构提高服务质量,降低收费标准;

㈨认真落实“一站式”办理。所有行政审批项目全部由市行政服务大厅窗口受理,实行所有审批项目“一条龙”服务,“一站式”办结。服务窗口受理的行政审批事项,在各项资料齐全的前提下,确保24小时办结;

㈩加强安监队伍自身建设,强化服务意识,提升服务能力,提高服务水平,严格执行安监干部“十不准禁令”,做到廉洁从政。局机关上下牢记工作职责,进一步统一思想,细化措施,竭尽全力为大项目、为所有企业提供安全保障服务;进一步严肃工作纪律,提高工作效能,将安全监管工作做出成绩,让上级领导放心,使人民群众满意;进一步增强责任意识,想投资者所想,做投资者所需,帮投资者解难,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

 

四、细化措施,组织“冲刺”。

切实开展行政效能建设,是做好当前工作的推进器。今年是一个特殊年份,全国性的要事多、喜事多,全国“两会”的召开、举办奥运会、残奥会,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等等,安全生产的保障任务十分繁重;国务院安委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年”活动、安全生产百日督查活动,省政府决定在全省范围内开展道路交通安全集中整治,任务多、要求高,虽然经过方方面面的共同努力,各项工作都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时近年终,正是安全监管的重要时段,任务更为繁重。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还要继续深化,少数地区、部分企业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还未真正启动、防控责任还待进一步落实,对前期排查出的隐患还要督促整改到位;安全生产百日督查工作还要开展“回头看”;道路交通集中整治工作还要进一步深入,各项整治措施要落到实处。尤其我市是全省烟花爆竹的主产区之一,第四季度烟花爆竹将进入生产旺季,市场需求在不断扩大,烟花爆竹安全生产监管的压力在不断加大,来不得半点马虎和丝毫松懈。我们必须始终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把开展行政效能建设工作作为做好当前工作的推进器,科学安排时间,紧张有序、协调配合,组织“冲刺”,统筹做好各项工作,确保全年各项工作任务圆满完成。在细化工作措施上做到“三个结合”:

一是把行政效能建设与推进重点工作有机结合。紧扣“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年”的目标、任务,把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作为安全生产工作的主题、主线、主抓手,不断加大排查治理广度、深度,认真组织排查隐患,整治隐患,消除隐患,杜绝重大事故,减少一般事故,继续保持全市安全生产形势的稳定好转;

会务工作安排篇9

__区下辖2乡9镇、 1个街道办事处、1个经济开发区、1个城乡统筹发展实验区, 171个村、19个社区,总人口52.34万人,农业人口39.7万。__区城乡差别大、贫富差别大、东西部发展不平衡的区情决定了民政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和特殊性,决定了人民群众对民生保障强烈期盼和需求性。

全区14乡镇(街道、开发区、试验区)均设置了民政办公室,共有民政工作人员39人,平均每个乡镇为2.7人。各乡镇均设置了便民服务中心,按要求民政办要安排1人到中心工作,面上工作力量平均为1.7人。人员情况如下 :

人员构成:公务员21人,民政社工14人,临时工4人;专职民政干部24人,兼职15人,兼职近40%。

年龄结构:50岁以上的15人,40~50岁的5人,30岁以下的19名。

文化结构:大专及以上文化19人,中专5人,高中15人。

(一)思想认识上存在“三个误区”

1.重经济发展轻社会事务。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大环境下,由于民政工作“只花钱,不挣钱”,无法直接体现经济效益和财税收入增长,GDP政绩“出不了彩”,部分乡镇党委政府存在重经济发展轻社会事务的倾向,对民政工作持既重视又忽视,既需要又忽略,既有为又无位的双重观念,造成基层民政部门的地位始终不高,基层民政组织机构建设难以加强。

2.民政做好事出不了问题。大多数乡镇领导认为民政部门是做好事做善事的部门,出不了问题,在力量安排上多是安排从领导岗位上退下来的老同志担任民政办主任,在配备民政助理员时,大多安排的是退居二线的老同志。

3.民政资金上级统一安排。由于体制原因,乡镇一级普遍认为民政各项资金都是由上级统一安排,加上大多数乡镇财力紧张,部分乡镇要靠区财政补贴,因此在乡镇财政预算安排上,主动投入不足,存在等、靠、要的思想,由此导致部分乡镇民政办缺钱办事。

(二)工作任务存在“三个偏多”

1.业务工作偏多。一是工作职责多,随着各级党委政府对民生的高度重视,民政工作职能职责不断增加和扩大。2010年以来新增加了12项职责和业务工作,如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养老服务及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高龄老人

“幸福津贴”、社会组织党建和反腐倡廉工作等,以及区政府出台的地方性政策“大病关爱基金”、“关爱困境少年儿童”幸福__阳光基金等。二是服务对象多,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由原来的补缺救助型转向适度普惠型,服务对象急剧增加,民政直接服务对象就达20万人,其中社会救助对象达9.6万人,占总人口18%,且绝大多数分散在偏远的乡村,服务半径更大。

2.兼职工作偏多。全区14个乡镇仅有2个乡镇民政办干部没有兼职,39名乡镇民政工作人员中兼职人员为15人,占总数的38%。主要兼职为机关会计、残联、扶贫、人民武装、移民后扶等工作。

3.参与中心工作偏多。基层民政干部在本职工作十分繁重的情况下,还必须从事乡镇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据统计,乡镇民政干部参与的中心工作主要有:三万活动、四心工程、联系村工作、土地确权、精准扶贫、“我为群众办件事”等六大项,中心工作花费时间平均为50—70工作日,有5个乡镇中心工作占到法定工作日的50%(乡镇要求每月到村工作必须达到12天),造成民政干部无力抓主业,本职工作只能靠加班加点完成,质量不高,疲于应付。

(三)队伍建设存在“三个偏低”

1.文化程度偏低。全区39名民政工作人员中,高中文化的就有15人,占总数的近40%。

2.工资待遇偏低。各乡镇的民政社工年收入仅为3万元(含五险),临时用工更低,年收入只有1.5万元—2万元,低于乡镇其他非在编人员收入(乡镇其他非在编人员年收入为3.5万元—4.5万元)。

3.履职能力偏低。大部分乡镇民政办为老少搭配,年龄结构断层。老同志大多年龄大,不懂电脑操作,表格填报审核吃力;年轻同志热情有余,能力不足。总体上,乡镇民政办履职能力偏低,很多工作达不到“精、严、细、实”的要求,工作任务完成不及时,质量不高,执行政策规程不严格。

(四)工作保障存在“三个不稳”

1.分管领导不稳定。由于乡镇党委

政府对民政工作认识上的误区,多是安排新进班子的年轻同志分管民政,且新近班子的年轻同志变动过于频繁,致使对民政工作情况不熟、研究指导和解决问题不够。据统计,全区分管民政三年以上的分管领导只有3人。2.干部队伍不稳。一是不愿意干,由于民政工作本身职能职责多,工作量大,人员配备不足,人少事多,任务压力大,风险大,再加上民政干部兼职多、参与中心工作多,本职工作只能靠加班加点完成,十分辛苦,部分同志不愿从事民政工作。二是不安心干,即使被安排到民政工作岗位上,也不安心,找机会找理由,一心想走。据统计,全区39名民政工作人员中,从事民政工作3年以上的有11人(其中民政社工8人), 5年以上的1人,10年以上的6人。三是留不住人,民政社工待遇偏低,编外人员存在雇佣思想和临时思想,加紧备考公务员和事业单位人员,想办法跳槽。据统计,目前14个乡镇中,有9个乡镇民政办工作人员存在不安心的现象。

3.经费保障不稳。经费保障水平不平衡,多数乡镇民政工作经费安排不足或没有安排。全区14个乡镇(街道、开发区、试验区)民政办,2015年安排民政工作经费 5-6万元的有3个乡镇

,2-3万元的有2个乡镇, 1万元的有3个乡镇,还有6个乡镇没有预算民政工作经费,占42%,经费保障不到位,影响民政工作的正常运转。

(五)干部思想存在“三个偏大”

1.工作压力偏大。一是基层民政办普遍存在人员配备不足,力量薄弱,人少事多、工作任务压头。二是服务对象范围广、数量多,工作量压头。三是党委政府、社会、服务对象对民政工作的要求高,期望值高,工作要求压头。

2.风险压力偏大。新常态下,一是民政公共服务机构及民政服务对象安全风险大;二是民政资金管理廉政风险大;三是民政政策涉及千家万户,公正、公平难保证,依法行政的追责风险大,乡镇民政干部处于落实政策的第一线,直接责任不可逃避。

3.思想情绪偏大。一是由于人手少,工作量大,任务重,要求高,工作繁琐,本职工作还要靠加班加点完成,普遍存在抱怨情绪和消极被动情绪,极大地影响了干部队伍的工作激情和责任心。二是基层普遍反映乡镇其他部门安排专项工作都有专项工作经费,且经费下拨及时,有效推进了工作的进展和完成,但民政部门只安排工作没有经费,加重了基层的抱怨情绪。

(六)工作绩效存在“三个不优”

1.工作效率不优。由于人员素质结构不优,工作效率普遍偏低,制约了民政工作精细化和标准化,以及长期以来粗放式管理,导致民政业务工作质量不高。据统计,在“工作效果自我评价”方面,14个乡镇有60%的认为“一般”。

2.工作质量不优。人少事多,工作量大,另外乡镇还安排其它工作,不得不挤占时间从事民政以外的工作,致使民政部门安排的工作任务不能按时按质完成,工作的规范性和规范化建设水平低,致使工作被动应付,质量不优。据统计,70%的乡镇对上级民政部门布置的工作任务,只是一般性的应付和基本完成,30%的乡镇表示没精力抓。

3.工作落实不优。由于多方面的原因,乡镇民政办对上级民政部门安排的工作任务难以落实,有些工作需要一而再、再而三的催促才能完成,有些工作甚至是不了了之。

(一)增加人员,配齐配强民政干部。山区县市区山大人稀,根据乡镇规模和工作量配备工作人员,人口在1万人左右的小乡镇配2—3人,人口在2万人—3.5万人的中等乡镇,配4人,人口在3.5万人以上的大乡镇配5人。由于乡镇编制紧且大量空编,乡镇机关普遍缺人,难以充实民政力量,而公益性岗位是临时救助政策,有三年一换的明确规定。建议省厅争取省政府支持,改公益性岗位人员为社工,采取灵活用工方式或购买服务方式,按全省各乡镇规模及需要补充人员,划拨专项经费,由县市区统一择优招考,从根本上解决人少事多的问题

(二)保障经费,改善民政工作环境。根据乡镇规模和工作量安排民政工作经费预算,小乡镇安排资金2万元,中等乡镇安排5万元,大乡镇安排7万元。民政工作经费主要用于:一是乡镇民政干部参加上级民政部门培训和考察学习;二是村干部民政业务培训;三是民政政策宣传经费;四是走村入户、定期核查各种民政对象和救灾的交通费用。资金来源可由乡镇安排一部分、区级民政部门补助一部分、省厅以奖代补补充一部分。

(三)提高待遇,稳定基层民政队伍。鉴于区、乡两级供养负担重,财力不足,民政干部待遇低,尤其是民政社工的待遇低,人心不稳,工作积极性不高,建议省厅按乡镇社工每人3—4万元补助资金,从根本上解决区乡两级财力不足的根本问题,提高民政基层工作人员的工资福利待遇,保持民政队伍相对稳定性和民政工作的连续性。

(四)加强培训,提升干部队伍素质。加强民政业务培训,有组织有计划地加大对镇民政干部的培训力度,建立定期培训制度和新上任民政干部培训制度,通过开展系统业务培训,使他们及时掌握民政业务知识,提高业务能力与服务水平。同时建议省厅加大对基层民政干部的培训力度,把培训范围扩大到乡镇民政助理员,开展民政实务培训和参观考察,拓展他们的视野和知识面,着力建设一支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基层民政干部队伍。

会务工作安排篇10

论文关键词:加强 监考工作安排 探讨 实践

论文摘要:考试是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对过去教学工作的一种检验,以及对学生整个学习过程的一种总结和信息反馈。监考工作是保证考试质量、提高考风考纪的主要手段之一,其工作方法安排得当与否,直接关系到教务人员的工作效率,影响到考试工作的顺利实现。本文针对监考工作的安排问题进行了探索.提出了几种切实可行的监考工作安排方法。

考试是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对过 去教学工作的一种检验,以及对学生整个学习过程的一种总结和信息反馈。为了保证这一环节的正常运行,正确分析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漏洞,及时反馈教学信息,提高或改进教学手段,监考工作就显得尤其重要。考试工作能否顺利实施,以及考试的公平性和公正性能否得到真正地体现,这些都需要通过监考工作来保证。监考的质量将直接决定选拔人才的质量和整个教育的水平。监考人员的素质高低、能力强弱、责任心大小,至关重要。同时,监考工作安排方法得当与否,不仅关系到提高工作效率,而且还影响考试工作的顺利实现。

1目前我院监考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1教务人员安排监考工作难度大

由于我校地理位置特殊,教师住宅 区和主校区之间相距 30多公里,监考人员监考一次耗 时至少要三小时,而监考费通常为 15元次。因此监考耗时较多,个别教师不愿主动承担监考任务,造成监考工作安排难度大、效率低。尤其遇到晚上或周米考试,安排监考人员就更加困难,往往都是人情胜于义务,致使监考工作安排成为令教务人员颇为头疼的问题之一。

1.2监考人员监考责任大、压力大

由于监考通知通常均提前于考试几天而下达,监考人员须牢记监考时间,以免忘记。但有时难免会有各种意外情况,造成监考不能按时到场,导致发生教学事故。因此,个别监考人员因担心发生教学事故,接受监考任务很被动,接到任务也很紧张,使监考工作变成一种负担。同时,因为高科技的迅速普及和应用,学生的作弊手段也越来越高明,监考压力也越来越大。因此,个别监考人员本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原则,在接受监考任务时能推就推,能溜就溜,造成监考工作安排难度大,工作效率低。甚至有的监考人员在网上公开发表声明,“拒绝监考全国英语四、六级考试”,并用十二种观点阐明自己的观点,响应者也不少。这些都是因为监考压力太大,致使监考人员无法承受而作出的反应之一。

1.3个别监考人员工作责任心不强

个别监考人员监考责任心不强,监考只是 出于工作义务不好 推脱而勉强来完成,有一种应付心态。因此监考过程中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求时间快点结束,对监考工作把关不严,未真正发挥监考的作用。有失监考的公平性和公正性。

2加强监考工作安排所采取的对策

2.1建立稳定的监考人员队伍

稳定的监考人员是考场管理规范化的最基本的条件,是加强考试考务管理、严肃考风考纪的关键。建立稳定的监考队伍,有利于加强考点考务工作的管理,是Ji~,N实施考试工作安排的最基本的保证。我院在做这方面工作时。优先考虑年轻教师和具有教学经验的老教师组合。老教师工作贸任心强,能坚持原则,经验丰富,可以带动中青年教师学习其优秀品质,学习有关考试制度、规定,掌握考试工作程序和特点,把好监考第一关——感情关,使中青年教师迅速成长起来。成为监考队伍的骨干,也是稳定的监考队伍的保证。

2.2采用各种对策安排监考任务

2.2.1采用下发监考通知单的办法

对于一些经常不愿接受监考任务的人员,采取下发监考通知单的方法,令其完成监考任务。如本人确有不便无法按时完成监考任务,也应亲自处理监考任务,寻找有监考资格的人员替代,并讲明监考规则和程序,将替代监考人员名单上报学院教务办备案,而不是由教务人员再去重新落实。这样不但可以避免电话通知中的直接推脱或拒绝,同时还可以防止监考人员忘记监考时间和地点,可以方便其随身携带,随时查阅。其缺点是造成纸张浪费,增加教务人员的工作强度,而且因为教师没有固定的办公地点造成下发监考任务单不及时,工作效率低。

2.2_2 自由选择监考任务

提前统计每学期总的监考任务和监考人员名单,确定每位监考人员应该承担的_监考次数,以文件形式下发考试通知,明确任务,请监考人员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和喜好 自由选择监考任务。针对个别不愿主动承担监考任务而总是寻找各种借口或理由渚如开会、出差、上课等)的人员,考试管理人员灵活处理,可提前安排多场考试,供其挑选满意、合适的监考机会。因监考次数已经确定,承担监考任务是必须完成的工作,因此大部分监考人员都能主动要求承担监考任务,教务人员工作压力明显减轻,监考安排工作效率明显有所提高。缺点就是统计每学期的考试课程和监考任务所需总人次强度太大,教务人员需要详细了解每学期有哪些考试需要安排监考人员、哪些人员该学期能够参加监考工作安排,工作量巨大,花费精力太多。

2.2.3设立流动监考人员,降低监考事故的发生

针对每学期期末统考、全国英语四、六级考试等这样比较集中又需要大量监考人员的情况,对于每场次的监考工作。教务人员在安排监考任务时一般都会有所准备,预留 3-4名流动监考人员 。填补个别监考人员因身体原因等各种突发情况而产生的无法及时完成监考任务的漏洞 ,减轻部分承担监考任务人员的心理压力,使监考工作更加人性化、合理化。

2.2.4鼓励任课教师考核方式多样化

对于一些理论性不是太强的科目和一些公共选修课程,鼓励其改革考核方式,减轻考试安排的压力。考核通常是为了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多样化考核方式不仅在于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更重要的是给学生一个学习目标,促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学习目的,能够掌握重点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提高其综合应用能力。

2.2.5提倡诚信应考

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推行“考试纪律提醒单”制度,倡议学生诚信应考,避免考试舞弊现象的发生,形成良好的考试氛围。这也是对学生的一种善意提醒。我校也在积极鼓励学生班级申请免监考场,倡导诚信应考,也可以减轻监考的压力和负担。

实践证明,在学校教学工作不断深人改革的过程中。如果说,实行教考分离是对提高教学质量的有力促进的话,那么,抓好监考工作则是对学习风气和学习态度的正确引导。

考试无小事。我们应当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纠正不足,使考试的管理工作更加科学化、规范化,使监考工作更加人性化、合理化。

参考文献

[l]包红梅成人招生考试考场规范化管理的探索[J]内蒙古电大学刊,2005(2):67~ 68.

[2]徐丽香,万家富眉标教学法和多样化考核形式在教学改革中的应用.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3):10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