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经验交流材料十篇

时间:2023-03-13 18:28:18

德育经验交流材料

德育经验交流材料篇1

“停课不停学”、“隔离病毒不隔离爱”……河各庄中心小学响应上级领导号召开展了疫情期间的本学期德育工作,全体师生结合线上载体用实际行动助力疫情联防联控工作。河各庄小学以《“童”心战“疫”,共克时艰》为德育系列活动主题,以此向广大奋战在一线岗位的医护人员、民警以及人民解放军致以崇高的敬意!

一、凸显品德课堂主阵地,构建“知行统一”的德育。

学校的思想品德课、晨会、班会课和校会,是实施小学生德育的主渠道、主阵地,是以小学生思想品德和人格培养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本学期,我校立足课堂,从学生实际出发,拓展和整合德育和智育的内容,切实改进德育课程的方式方法,注重了从以下四方面入手,做到四个到位,强化品德教学工作。

一是统筹安排,确保师资、时间到位。学校精心安排师德高尚、工作认真、业务扎实的教师担任专职品德课教学。要求班主任对每天的晨会课和每周的班队会都必须做好专题安排。学校通过日常巡查和学生座谈会,经常了解这些课程的执行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二是认真钻研,确保教学研究到位。我校每学期组织教师进行思品课教学活动设计评比,每年的中心校德育工作会议都安排进行思品课教学经验的交流。积极开展小学低、中、高年级思品课教学的模式构建工作。初步形成了低、中、高各年级段的品德课的教学模式。低年级为:(1)激情对话,导入新课;(2)看图学文,初步明理;(3)内化巩固,深化明理;(4)联系生活,辨析导行。中年级为:(1)情境导入;(2)范例感染;(3)主题陶冶;(4)延伸体验。高年级为:(1)看场景,受感染;(2)明事理,晓规范;(3)知做法,为实践;(4)联实际,辨是非。

三是拓展延伸,确保教学内容到位。如今的社会,各种新问题不断出现在儿童生活当中,给他们的道德判断带来了不小的障碍。因此,在思品课,学校要求教师在对班级学生情况有较为全面的了解的基础上,必须把视角适度地扩展到学生家庭、生活中去,找出学生的道德薄弱点,积极开展有针对性的工作。我校曾出现过这样一部分特殊儿童,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爱好,上网,有些几乎发展成为疑似网瘾少年。

四是制度保障,确保教学效果到位。学校建立了品德课集体备课制度,通过以上工作的开展,确保教学效果到位。

二、巧用学科课程资源,追求“润物无声”的德育。

小学各学科都蕴含着育人的因素,渗透着不同历史时期不同民族的精神食粮、人文思想,对学生的成长起着积极的作用。我们要求教师在备课时自觉地把教材中那些能够培养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德育元素充分挖掘出来,使学科教学与德育渗透和谐共生,有机统一。这里,仅以阅读和科学两门学科为例。

一是阅读育德。我校的语文课注重通过阅读欣赏表演,提高学生自我德育能力。新开设的“阅读欣赏”课就是熏陶学生道德情操的一个良好的切入点。我们注重通过阅读欣赏,引导学生走进一个阅读求知、阅读养性、阅读生智、阅读培德的新境界。我校建立了校级和班级两级的阅读交流平台,通过对书中主人翁介绍、点评,让学生在无痕无迹的状态下获得情感体验和道德判断,建立健康向上,积极向善的道德意志。我们还放手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表达自己的德育成果。学生自编自导了《负荆请罪》、《三袋麦子》、《餐桌上的一堂课》、《青蛙看海》等课本剧,在对剧中主人公的褒贬中,学生经历了一次次生动的道德洗礼。

二是科学育德。我校近年来一直把科学与德育的联姻融合作为研究课题之一。我们在高年级学生中推行了“写科学小论文,做科学小行家”的活动。在上学期推荐参加全市小学生科学小论文评比活动的小论文中,有五篇荣获等级奖。活动开展以来,学生的思想理念,思维方式,行为习惯,甚至性格特征,都朝着健康积极的方向发展。这样的德育效果对学生的终身发展都将始终发挥主导作用。

三、积极开展研究,构建富有特色的德育。

在加强品德课程教学的同时,我校不断强化学校德育工作的研究,努力构建学校德育工作的特色。

一是改进方法,实现从知识德育向生命德育的回归。我校通过改进品德课程教学的方式方法,优化教学内容,进行道德情感的培养和行为习惯的训练。通过学习青少年儿童自己的生活中的榜样,培养学生善于欣赏别人,乐于分享精神收获的习惯和意识。

二是以生为本,充分体现德育的自主性。近年来,我校调整了德育工作思路,积极实施目标定位、小处入手的教育策略。我校制订的“十一五”德育特色规划就是《倡导自主道德学习,构建自主教育模式》,以“管好自己的口和手”为抓手,进行基础文明养成训练。在各班自编“自律儿歌”的基础上,使儿童在不知不觉中进行愉快的道德学习,收到了非常明显的效果。

德育经验交流材料篇2

一、加强常规管理,培养良好的习惯。学生从早晨上学到放学,一日的常规是否规范、文明,影响到良好集体的形成及学生各方面的发展。在班主任工作中,我主要从小事抓起,抓好常规管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为学生创设一个和谐、整洁的学习、生活环境。学期初,我就根据班中的实际情况,明确了各个岗位的负责人。如:两操监督员、班级卫生监督员、纪律监督员等。同时,我利用班队让全班同学讨论,明确小学生应做到哪些,不能做哪些。我又组织学生每周进行总结评比,表彰日常行为规范好的同学,评为优胜星,以此不断强化,帮助学生初步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

二、注重干部队伍的培养,实行班级管理民主化、细致化。有句话说:“抓在细微处,落在实效中”,班主任工作只有细致入微,才能使班级管理见成效,而在细致管理基础上还应充分发挥民主。班主任要有意识的让学生参与管理,创设各种表现机会,充分调动全班每个同学的积极性,形成民主管理气氛使学生自我表现心理得到满足,民主意识得到培养,管理能力得到增强。班干部既要有管理能力,又要民主管理。因此每个干部都要清楚地明白自己的职责,及时认真的完成每一项工作。在班干部中,我定期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让大家意识到当班干部不是为了一时的光荣,应该更加以身作则,成为班级中各方面的示范。对于各方面不太自觉的同学,我请小干部和他们结成手拉手小伙伴,班干部进步的同时也要帮助这些后进生一同进步,效果比较明显。

三、注重家校联系工作。教师只凭自己的威信和力量是不可能取得教育成功的,对学生教育离不开家长的配合。我重视与家长的沟通,坦诚相待,使学校和家长对学生的教育有一致的要求和态度,并时常同他们交换意见。家访是学校与家长联系的重要途径,我高度重视,帮助家长共同对待孩子的进步和存在的问题,同家长达成共识,充分调动家长的积极性,配合学校教育好孩子。家长都忙于工作,跟孩子的沟通更少,所以我们更要做好家校联系工作。

德育经验交流材料篇3

(2017-2020)

为更好地组织我校各种教育教学科研的学习交流活动,通过举行讲座、教研组学习、印发学习资料、网络、参加上级组织的有关德育活动以及进行校内外的交流形式,组织教师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转变教育观念,探索现代教育模式和教育教学规律,促进我校的教育改革,特制定以下德语科研工作奖励制度:

一、学校不定期举行各种讲座。通过讲座进行教育新理念的学习、科学育人方法、教科研经验的推广等。

二、教研组学习活动。

各教研组每月组织一次学习,可以是理论学习,也可以讨论学习一些教科研的经验成果等。每次活动做到有计划、定时间,且要认真选定内容、定主讲人、定讨论题。

三、校内交流。

每学期进行一次全校性的德育教科研交流,对我校的德育课题研究、教育教学论文及其它教科研工作进行交流,使大家在交流活动中互相学习、互相启发、有所认识、不断提高。

四、对外交流。

积极参加地区级及以上教科研活动,加强德育信息和德育工作交流。经常走出去或通过网络,学习先进教科研经验,以促进我校教育科研工作向着正规、科学、深入的万向健康发展。

五、充分利用学校德育网站进行教科研工作的指导和交流。

六、每学期收集优秀德育论文、案例进行汇编,便于学习交流与推广。

七、德育教科研成果归档制度。

凡我校的德育教科研成果材料,如获奖论文、发表的论文、开发的校本课程等须及时向德育室申报归档。一方面作为学校档案保存;另一方面也用于作为奖励的依据。

凡在“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工作中,成绩突出者,学校要以不同形式给予奖励。注重自身修养严格自律,为人师表,以身作则能坚持经常地教师,且周围群众对其都有一致好评的教师可作为师德先进个人向上级推荐。被评为校、市、地区级德育先进工作者,学校分别给记入档案,并给予不同形式的奖励。被各级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授予的“师德标兵”,“师德先进工作者”,“德育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的教师,学校要大力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号召全体教师向其学习。

八、评选办法

先进年级组和优秀年级组长,由政教处组织评定,政教处、教务处提供材料,同意报有关会议审批。优秀班主任及先进班集体由各年级初步评定,政教处、教务处提供相关材料;学生先进个人根据有关文件精神、评选条件和分配名额,由班级民主初步评定,年级组同意,报学校德育处审批。凡受国家、自治区、地区级表彰的先进个人不再受校级重复表彰,凡受校级表彰的不再受年级组重复表彰。

九、表彰方式

校级评选的先进集体或个人每年在毕业典礼或开学典礼上表彰一次。年级组评选的先进在年级组进行表彰。国家、自治区、地区级表彰按上级要求进行。

德育经验交流材料篇4

一、课堂教学设计

(一)整体设计意图

在本课教学设计中,我先采用“情境导入法”,通过录像中班长对老师家里的沙发产生兴趣及疑问――“是不是真皮沙发?”自然引入对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的探讨。之后,我力求把主动权主动归还给学生,让他们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整节课中我只是学生的引导者和合作伙伴。在本课各环节中,我有机地把学科学习、技能训练与思想道德教育融合在一起,让学生观看现代新科技的一些新型材料在生活中运用的影片和观看宣传不能过度使用天然材料的图片与文字,采用贴切的音乐熏染,让学生了解制造新型材料是科技的进步,是人类的智慧结晶,同时也教育学生不要过度使用天然材料,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爱护环境的社会责任感。

(二)各环节教学过程及设计意图

1.情境导入

(1)齐读课题,观看录像(录像内容:两位学生在杨老师家,通过镜头向同学们问好)。

学生1:大家好。你们知道我们在哪里吗?

学生2:我们在杨老师家喔。沙发好舒服,是不是真皮的呢?

学生2:我也不知道啊!问一下杨老师吧!

(2)教师因势利导,引导学生说出真皮沙发的皮是用什么材料做的……

设计意图:由班长到杨老师家探访所产生的疑问来导入,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科学”的新课程理念。由于观看的是本班学生及老师的真人摄录,全班学生兴趣浓郁,对班长所提出的疑问,更是一下子就“炸开了锅”,有效激发学习的原动力,使本节课一开始就充满积极探索的气氛。

2.探究天然材料

(1)学生分成四人一小组观察课本第40页的图,需要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分析、讨论、整理、记录并汇报发现的信息。讨论古人用了哪些材料,制作了哪些生活用品。

(2)学生概括什么是天然材料。除了课本上所提到的,还知道哪些?

(3)现代人用天然材料做了什么生活用品?

(4)用天然材料还可以做成什么物品?

(5)出示课件,讲述古代人与现代人在使用天然材料上有技术含量的区别。人类过度使用天然材料会造成不良后果。

设计意图:通过分配学生四人一小组进行合作和交流汇总后,由于已有所得,学生会积极举手把组内所得分享给全班。这凸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体现了学生是课堂的“主角”。教师只是引导者,给学生创造探讨知识的时间和空间。通过课件的图像、音频、文字,把思想教育渗透在课堂,培养了学生的环保意识,保o生态平衡的情感态度。

3.探究人造材料

(1)引出人类出于主观的需要和在科学技术的掌握基础上进行人造材料。

(2)概括什么是人造材料。

(3)观看有关人造材料的视频。

(4)动手实践,感知人造材料的过程。让学生动手做实验、观察前后材料的变化,知道实验后材料发生变化,巩固人造材料的概念。

(5)引导要合理使用人造材料。

设计意图:播放关于人造材料的视频,让学生认识到在现实生活中新型材料用处很大,已广泛使用在许多领域,但不能过度使用人造材料。创设第二次四人小组的合作机会――实验操作,其难度和要求是本课的重难点之一。但为了能让学生更好地感知人造材料的概念,必须让学生亲自展开做“塑料”的实践,并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精神。

4.区分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

以科学实验室的门、窗、桌、椅等身边的物体为小组探究对象,分析它们是用什么材料做的,是天然材料还是人造材料。小组需记录、汇报探究结果。

设计意图:创设第三次四人小组的合作机会――布置小组以科学实验室里的物品为探索对象,区分它们是天然材料还是人造材料,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整理、记录和汇报能力,加强培养学生与人合作、与人分享的意识,加强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善于思考、运用学到的知识解决问题。

5.课堂总结

(1)学生说说这节课自己有何收获。

(2)要求学生向学校所有的少先队员进行宣传,号召大家要合理使用材料;课后阅读有关新型材料的知识。

设计意图:学习时间不只限于课堂时间,课堂上所获以及重新产生的问题都很多,学生的好奇心也没能满足。所以教师向课后延伸,让学生课后阅读有关新型材料的知识,也更好地进入第二课时的教学。教师向队员们宣传环保,促使品德教育得到升华。

二、课后反思

本教学设计是我在科学课堂中长期坚持渗透德育的其中一个课例,其产生的德育效果不只源于单一的课例。因为只有在长期的每课时教学中教师才能清楚要达到哪些德育要求,而且采用既定而又灵活变化的环节予以实践,师生的德育交流才能和谐,德育效果也就更强,所以坚实有效的德育效果是来自长期在课堂中进行德育渗透。本课例已达到的德育要求如下:

(1)培养学生遵守社会公德的意识和文明行为习惯。

体现环节:让学生四人一小组动手做实验前,先开展文明协作和环境卫生教育。

(2)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态度,辩证地看问题、想问题。

体现环节:观看人造材料的视频后,引导学生认识:在现实生活中新型材料用处很大,已广泛使用在许多领域,但也不能过度使用人造材料。

(3)培养学生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保护、关心科技新发展等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行为习惯,提供内在动力,从而使学生形成爱学习的品质。

体现环节:布置学生向学校所有的少先队员进行宣传,号召大家要合理使用材料,并在课后阅读有关新型材料的知识。

(4)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不弄虚作假、诚实守信,对自己的探究结果持谦虚开放而又自信的态度,欢迎质疑、乐于与别人交流、讨论、合作。

体现环节:创设三次四人小组研究,让学生在已有知识、经验和现有材料的基础上,通过个人和小组的实践与思考,作出解释或结论,并在班上分享,接受别人的质疑和验证。

(5)培养学生理解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知道人类向大自然索取资源促进自身发展的同时,必须保护好自然环境,保护好生态平衡。

体现环节:引导学生明白人类过度使用天然材料会造成不良后果时,教师的语言以及课件穿插的图像、音频、文字起到震撼心灵效果。

小学科学教师为能更好地实现科学教学与德育的有机结合,取得学科教学与德育双丰收,为全面提高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素质发挥重要的作用,首先,要重视备课,必须深入钻研课时教学内容,只要善于思考,就能从教材中挖掘到大量的德育因素;其次,在设计教学活动时要有德育为先的意识,设计一些符合小学生年龄特征的问题或活动环节。

例如,本课例采取小学生喜欢的小组动手操作实验,同时实验可采取课内外相结合的实践方式,提供机会让学生体验课外德育的延伸;最后,结合各环节的教学情境,适当通过师生的语言交流、课件中的文字、音频和视频熏陶,渗透一些德育观点,能让学生在获得生动具体的科学知识的同时,提高品德素质,落实科学教学和德育的有机结合。

三、结语

德育经验交流材料篇5

从传统的《品德与社会》课来讲,它是我国德育工作的一种静态教育,它注重学校德育对学生品德形成与发展的主导作用,注重教师对学生进行长篇大论的说教。然而一个人的道德素质的形成并不是学校德育的单一产物,还有一个人的家庭教育及其所处的社会环境等等因素也无时无刻地对其道德素质的形成和发展起着影响与制约作用。现在我就肤浅地谈谈乡村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走向。

一、我们要认识乡村《品德与社会》课教学中的常见问题

(1)教师队伍缺乏统一理念,学科教研教学没有活力。大多数乡村小学由于条件艰苦,师资力量薄弱,基本上教师都是以语文或者数学为主任课,品德与社会为附带课,这就造成了教师在教学中对品德与社会课的随意性,由于这种思想也造成了教研工作人员不把它当成教学教研的主改方向,致使教学课堂上教师缺乏太多的热情,学生少了活泼积极的动力。整个课堂让学生意如“走马观花”,形如“死记硬背”。而教研上也让教师不去钻研教材,很少研究教法,纯粹是相沿传统的应试教育,只关注学生的教学成绩而不关注学生的德育发展。

(2)教学观念陈旧,教学过程缺乏生活与实践性。乡村小学《品德与社会》的教学由于没有开展专门的教研活动,平常没有任过此学科的教师对《品德与社会》教学的基本环节和基本规律都搞不清楚。比如:以语文为主课的教师直接用语文的教学模式来套用课堂,从而使课堂成了语文课中的看图说话,或者只注意讲解课文而不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违背了新课标对《品德与社会》课目标中强调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诸多方面的协调发展这一原则。这样的例子在农村小学里比比皆是,说明了我们乡村《品德与社会》教学偏于一隅,根本不能把《品德与社会》课的社会性、生活性、情感性、实践性融为一体。

(3)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严重停滞。乡村教师学习交流的机会很少,因而在教学活动中大多运用传统的教授法,而新课标明确规定以“儿童直接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要教学,强调寓教育与活动中”,许多适用于这一特点的教学方法如:故事启迪、讨论辨析、分组活动、游戏表演等等一般很少用。还有乡村各学校受条件的限制,现代化的教学器材分配不平衡,无法实现教育资源共享,致使偏远贫困学校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面临困难,这也严重影响了《品德与社会》课教学目标的实现。

(4)乡村留守儿童群体教育存在“错位”。在广大乡村,留守儿童已经越来越成为社会所关注的对象,绝大多数留守儿童是被托付给其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形成了隔代教育,监护人的文化素质和思想觉悟严重束缚了学校德育的进程,使得这群特殊的学校群体很大一部分逐渐形成任性自私、性情孤僻、自我为中心的性格特点,使得教师在课堂上对其行为、习惯及情感语言上的沟通造成障碍,使得教师们对他们失去德育的信心,于是干脆任其发展。这一问题在儿童身心发展方面存在的问题日益凸显,作为学校应该在德育工作中给以多加关注。

上述几个方面,制约了新课程改革的推进,与《品德与社会》课所担任的教学工作极不相符合,违背了教育新课标的诠释精神,影响了《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效果,解决这些问题已刻不容缓。使得如何让学生在课堂中学得快乐、学得主动、学得富有成就感都是我们乡村小学德育工作的重点。

二、结合乡村《品德与社会》教学实际应采取的教学措施

(1)端正思想,提高认识。品德与社会是国家重视小学德育工作的重要体现,同时也是对学生进行德育工作的重要工具,因此,对品德与社会的重视与否,课程上得好与坏,是德育能否取得良好效果的关键,提高认识,就要从思想上端正态度,加强《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工作,让品德与社会触及儿童的内心世界,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们的心灵世界。多让学生到生活中去体验、实践美。学生的一些认识和新的道德观念在生活中是否能够得到广泛的认同,这是儿童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实践产生冲突的根本原因,儿童的一些正确善良的思想在生活中往往会遇到各种挫折,使学生对《品德与社会》课教学产生怀疑。例如:

在教学四年级下册《我们的民俗》中,交流“各族人民的风俗习惯”时,突然有学生站起来发问:“老师,现在地球上的水资源越来越少了,可是傣族人民过节却要泼掉许多水,这不是在浪费水吗?”这一问题显然出乎大家的意料,老师没有轻易加以否定和批评,反而对学生大加称赞,并请学生们展开讨论:泼水节这一天人们为什么特别高兴?这里的“水”到底是什么含义?经过讨论,得出了结论,水不仅仅是一种自然资源,还有深刻的文化内涵,它象征着尊敬、友爱和祝福。因此我们教学所给予学生们的不是一个简单的结论:“该做什么”,而是要让学生们走向生活,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在社会的大环境里学习和探索,从而在生活中真正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善恶观,建立自己的道德标准。只有这样,才能让我们的教学向生活开放,让学生到生活中去感受、实践、知、行统一,逐步发挥品德与社会课程的重要作用。

(2)结合学校实际,让道德教育工作富有特色。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常常需要学生课前准备相关材料,由于教学内容不同,学生在材料的准备上当然也有不同,而作为教学内容的前提介入,学生们无法判断要去准备哪些材料,这些材料会派上什么用场。因此,我要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对学生们讲清楚课前准备的材料内容和用途,以便让学生有目的地区准备材料,学生也容易目标接受,就能收到较好的效果。明确了方向,就要让学生能顺利地获取相关的材料。教师就要帮助指导学生在课前准备相关的材料的路径,尽量让学生少遇挫折,顺利取得相关的材料,产生成功的喜悦。

让学生从教师提供的材料中整理出有用的相关材料同样是重要的环节。让他们从这些素材中整理出相关有用的材料以备上课之用,是在学生学习任务较紧或者材料准备的渠道有限的情况下采取的一种有效的常用方法。如向学生提供相关的书报、画册、影视材料等等,当然教师向学生提供的素材内容要多、范围要广,这样学生才能有选择地寻找,归纳出相关的材料,为上课所用。如果不这样,课前准备就会失去意义,成为表面的空洞的口号。

德育经验交流材料篇6

1.要激发学生的情感,寓德育于情感体验之中

作为政治教师,要重视教学情境的创设,采用情境教学法,让学生身临其境,产生情感体验,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思想政治课学习中来,刺激思考,自觉地接受德育。教师不应作过多的说教,而是根据教学要求创设教学情境,使学生置身于充满爱的气氛和富有情感色彩的情境中,自然而然地受到感染和熏陶,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在备课时要注意备情感,要充分挖掘教材中能引起学生兴趣、激发学生情感的内容。上课时必须饱含丰富的情感,让学生在爱的情境中,受到情感上的陶冶。教师可以充分运用学生身边的事例来进行教育,使他们感到亲切,也可以结合自己的切身体会,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当学生与教师的感情产生共鸣时,就是教育的最好契机。情感的渗透还可以延续到课后,教师应该与学生多交朋友,经常与学生交流感情,以掌握学生的思想脉搏,并寻找恰当的机会,结合课文内容,在师生情感交融的情况下对学生进行教育。

2.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寓德育于活动之中

当代中学生有较强的自主意识和社会参与意识,他们已不再满足课堂中的教学内容,渴望走向社会,深入生活。根据这一特点,我们要认真钻研教材,挖掘教材适于社会实践的因素,教师要尽可能地为学生创设实践、体验的机会。思想政治课新教材已涉及到不少当代的社会生活、政治经济等领域。我们可以根据思想政治课的内容,通过少年法庭、听取讲座、采取警校共建的形式进行法制教育;还可以组织学生到社会上去调查、参观、访问,搜集材料,探究经济问题、政治现象,在课堂上进行展示交流,达成共识;还可以同政教处、团委等部门联系开展志愿者活动、献爱心活动、手拉手活动、社区服务活动;或者与班主任联系开展阅读书刊、办板报、组织兴趣小组及各种竞赛等活动。在动态的活动中接受教育,使学生觉得思想政治课是一种有意义的“活动”,这样就能更好地发挥德育的主渠道作用。

3.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增强德育的直观形象性

利用多媒体教学是发挥思想政治课德育功能的重要手段,通过创设富有感染力的、真实的道德情境,促进学生的切身体验,往往能做到声情并茂,增强德育的效果。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师要广泛采集相关信息和资料,开发、设计出能吸引学生注意力的色彩鲜艳、动感丰富、并配备美妙音乐的具有个性化的课件,在教学中,结合教材内容,适时地运用多媒体教学,播放有关的录像片段,或下载的相应歌曲,或用时事新闻和其他社会生活资料佐证、充实教学内容,使干巴巴的照本宣科变成多感官的刺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教材“活”起来,使课堂也“活”起来。利用多媒体教学增强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生动性和感染力,容易引起学生的道德情感体验,使学生产生深刻、久远的印象,成为引发道德行为的动力。

4.培养学生的主体性意识,加强德育。

德育经验交流材料篇7

一、课前收集品德课程资料有效性缺失的表现

“品德与生活(社会)”是一门综合课程,教材编排以一个个“范例”“话题”呈现,几张图片和几句文字说明只起示范和开阔思路的作用,具有极大的弹性空间。因此,收集、整理、分析和运用资料成为了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学生必须依靠这一方式围绕“话题”丰富认识,运用新学知识解决问题,从而把书本学习与生活紧密结合起来。而今,收集、整理、分析和运用资料已经是品德与生活(社会)课上经常出现的教学环节。这给品德教学带来了可喜的变化。但由于各种原因,学生这方面的能力并没有得到切实的提高,一些问题也随之出现。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内容与主题不符

【案例1】执教《圆明园在哭泣》一课时,老师课前布置学生收集有关林则徐的资料,以及抵御西方外来侵略,虎门销烟的事。课上:

师:课前布置同学们收集有关林则徐的资料,谁来交流一下收集的资料。

生1:林则徐,字元抚,又字少穆、石麟,晚号俟村老人……(学生拿着一张满满当当的纸读起来)

生2:老师,我跟他收集的资料一样的。

师:那林则徐此生有哪些事迹?你又收集到哪些信息呢?

生3:林则徐于道光十八年(1838年12月)受命赴广东禁烟。在虎门当众销毁没收的鸦片烟237万斤,取得禁烟运动的胜利,名震中外……(该同学读了长长的一大段,其他同学听得云里雾里)

上课前,教师布置了资料收集作业。课堂内,学生拿出了所谓的整大张资料,似乎完成了课外收集资料的作业。但大部分学生不清楚自己找了什么内容的资料,更不清楚和教材有多大的关联。虽然有课前让学生参与其中,通过自己的方式去了解学习,但收集到的资料与主题关系不大,效果并不明显。

2.寻找途径单一

【案例2】在上《品德与社会》五年级《日新月异的交通》一课时,布置学生课外寻找身边的交通工具。课上:

师:我们现在的交通工具主要有哪些?最早的火车和飞机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发明者是谁?你是通过哪些途径收集和了解到的?

生1:当然是电脑啦!(几乎所有学生一致赞同)

师:电脑还真是好助手啊,那还有其他途径吗?

生2:书也可以嘛。

师:说得对,那你是从哪些书里查阅到的呢?

生2:嗯……(学生没有具体查阅过书籍,支支吾吾说不清楚从哪些书可以收集到本课的资料)

随着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计算机越来越多地进入了家庭,网络也越来越多地被人们所利用与青睐。一说要收集信息,网络就成了学生的首选。尽管网络是信息的海洋,只需动手输入关键词,大段的资料便图文并茂地呈现在眼前,殊不知,网络搜索也存在着“信息饱和”现象。对于整理、分析信息能力不强的学生来说,阅读、辨析这些信息所耗费的大量时间及精力,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了网络搜索所带来的便利性,而且网络信息的真实性也存在很严重的问题,局限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3.成果形式单调

【案例3】这是学校组织教研的一节试教课《炎黄子孙》。老师先通过导入课题了解炎黄子孙的传说这一环节。课堂中老师问道:“炎传说中指的是我国古代的炎帝,黄指的是黄帝。关于他们的传说故事有很多呢!你知道吗?”学生纷纷举起小手,因为准备过了,所以显得特别“自信”,小手如林。老师赶紧请学生来回答。“我收集到的是炎帝的故事。相传炎帝…… ”学生拿着从网上下载的密密麻麻一页文字资料,照本宣科地读起来,疙疙瘩瘩的,显然对资料不是很熟悉。再请一位,还是被资料中的一些难读字或一些拗口的句子给难住了。几个学生读得磕磕巴巴,听讲同学个个无精打采。四十分钟,想要交流的同学很多,但很多同学来不及交流。最后老师请一位相对比较优秀的孩子来汇报,“我收集到的是黄帝的故事。传说他……”总算比较流利了,可孩子的有些汇报根本与本课内容无关。学生的听课效果明显不高,课堂也变得沉闷起来,时间就在沉寂中过去了。

原本这节课内容有趣、生动,学生乐意去学。但学生资料收集的时候,选择了最方便的电脑搜索,打印出一张张资料,应付交差。因此造成了收集资料成果形式单一,不够丰富。人手一张资料,收集成果只有文字,让课程失去了原有的活力,也影响教学目标的实现。

出现以上种种现象,归根结底,原因在于我们没有领会贯彻课标要求,对于培养学生能力未给予重视和关注。不管在收集资料途径,整理资料方法上,还是在资料汇报组织上,都未能扮演好组织者、指导者、合作者的角色,出现为收集材料而收集的形式主义。

二、提高学生课程资料收集有效性的策略

1.按图索骥,明确要求

为了便于引导学生有效收集相关的课程资料,根据品德课程内容的不同,其课程资料的收集方法和途径也有所不同。结合课程标准和教学实践,归纳整合了以下的收集方法、途径及具体要求。

平时教学,只要依据内容类别,学生可以自己明确收集途径和方法,达到相关的资料要求。教师也避免了每一节课上重复要求学生可以收集哪些资料,可以通过哪些方法收集等。根据教学内容、要求不同,教师和学生也可以适时调整资料收集的要求。

2.依据难度,形式灵活

(1)教师示范收集。历史题材的品德课初看涉及的范围较广、内容较杂,但主题比较明确,所以我们围绕主题并提炼出典型事例或缩小范围,就会有助于学生收集与裁剪资料。

【案例4】执教《悲愤的吼声》,教师可以事先“下水”收集、分析、整理资料,因为理清资料的重点,心中的底气就足了。教师有针对性地要求学生收集细菌战、南京大屠杀、奴化教育等与文本相关的资料,除此以外,教师还可以提出更高的要求:请同学们自学课文15~16页,结合自己收集的材料和老师的补充材料,想一想,确定哪一个内容进行深入研究,感受帝国主义给我国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和屈辱。在资料上找一找、画一画和主题有关的资料,如触目惊心的数据、血淋淋的事例、凄惨的描述等,进行简单记录。

这节课从资料收集、充分展示来说,这位老师已经潜意识中向学生渗透品德课程资料收集的各种有效方法,以及展示成果的形式。如文字介绍、图片展示、名人访问、录像播放等。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实践、调查、探究等,来体验和感受品德课程的魅力。

(2)师生互补收集。《我与家乡》这类教材实践性较强,具有较强的针对性,贴近学生的生活。这类内容学生和老师共同参与,教师可做到收放自如。

(3)生生合作收集。《我与社区》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操作性强,有利于学生体验和感受生活,真正体现了品德课程从生活中来,又回到生活的理念。如“热闹非凡的市场”“走进大工厂”等。对于这一类内容的教学,教师可大胆放手让学生学习,把课堂交给学生。

这种教学形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自然而然喜欢上了品德课程。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收获的宝贵资料和经历,让他们心生自豪感。本课中,学生是主导者,自由发言,展示合作成果,教师则充当欣赏者的角色。在交流中,学生的体验感受可谓弥足珍贵。

(4)家长协助收集。可在假期或双休日,家庭出游、旅行等形势下进行。如《我来做个小导游》,关于杭州的名胜古迹,由家长带领学生,在游玩之前或之后收集相关的资料。课堂上,学生在课上拿出了照片介绍,因为他们有目的地了解身边的人文景观、生活的环境,收集了大量的材料:有上城区的“河坊街”“元宝街”“吴山广场”,有下城区的“小营巷”“百井坊巷”,拱墅区的“信义坊”“卖鱼桥”,西湖区的“北山街”,等等。通过社区延伸性的调查活动,在调查中学生不断地反思,不断地获得新的信息,重新对自己的认识有了正确的判断,实现自我评价,提高自我反思的能力。

品德课程提倡“轻知识、重体验”。通过教材梳理,目标整合概括方法,再结合“教师示范收集”“师生互补收集”“生生合作收集”“家长协助收集”等不同方式,最大限度发挥教材作用,做到始终关注学生的课前、课堂、课后体验,并积累丰富的生活经验。

3.多元评价,形成能力

教师就学生收集的资料进行适当评价,让学生逐渐明白可以这样收集,可以选择更多的呈现方式,收获更多调查体会。教师还应指导细节。正确的指导评价,正是教给了学生某一种资料收集、实践探究的能力,并且逐渐形成这种能力。

总之,资料收集是品德课程教学中一项必不可少的环节。通过实践,活跃了我们的课堂,让更多的学生喜欢上这门学科。学生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也逐步养成了敏感的信息意识,形成了有效收集资料和分析资料的能力,在体验、实践中形成了热爱自然、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为更大空间发挥品德课程的特色,作为教师,更要善于挖掘师生之间、社会之中的各种资源,对教材进行质疑和分析,敏锐地捕捉生活信息,积极组织引导学生参与到品德课程的活动中去。当然,“无论在类型上,还是方法上,抑或内容方面,实践都具有多样性、复杂性、丰富性,进而决定了它的生成本性,它不会机械地固守某个既定的程序”。笔者的研究还在继续中,今后还应在教学实践中收集丰富的案例来反思、研究。让我们的品德课程彰显无穷的魅力,让我们的课堂充满无限的活力。

参考文献:

[1] 刘旭东,马 丽.提升边界的渗透度:教育的实践性诉求[J]. 教育研究,2012(6).

[2] 杨会良,王胜霞,张朝伟.后喻时代高校师生关系的嬗变与重构[J].教育探索,2011(10):19.

德育经验交流材料篇8

一、从幼儿身边的事物和现象出发,选择幼儿科学探索的课题

《纲要》指出:“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和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的确,对于幼儿来言,身边的事物和现象都能成为科学探索的对象,科学并不遥远,科学就是他们每天能遇到,每天都会做的事。水是幼儿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幼儿们每天都离不开它,正因为水与幼儿们的生活有着密切联系,幼儿们经常都接触到了水。但水是一种什么样的物质?它又有哪些特性?幼儿们却不一定都知道,她们对水的认识只是表面的、肤浅的。要让幼儿们对水有一个初步的认识,这就要求我们老师在平时的学习活动中,有意无意地进行引导。幼儿天生就爱好玩水,她们在玩水的过程中,发现了很多有趣而又新奇的现象,提出了很多关于水的问题。如:水是一种什么样的物质?它有哪些特点?为什么有些东西放在水里就化了,而有些东西放在水里就不化呢?……《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引导幼儿对身边常见的事物和现象的特点、变化规律产生兴趣和探究的欲望,要尽量创造条件让幼儿实际参加探究活动,使他们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体验发现的乐趣。为满足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我设计的这一科学活动,意在通过活动,增强幼儿对科学的探索兴趣,喜欢探索水的秘密,对水的变化感到好奇;能用多种感官感知水的特征有水的溶解现象,大胆实验;并进行简单的判断;了解水的作用,有节约用水的行为。通过引导幼儿积极参加小组讨论、探索等方式,培养幼儿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学会用多种方式表现、交流、分享探索的过程和结果。

二、激发幼儿科学探究的兴趣

幼儿的科学教育重在感官的充分运用与训练。只有让幼儿不断地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又动脑,才能让幼儿不断发现科学奥妙,激发其学科学的兴趣。为了激发幼儿的探索兴趣,教师要创设丰富的物质环境,提供多样、适宜地操作材料,幼儿只有运用多种感官感知事物,不断动手操作,主动探索,动脑思考,才能获得知识。幼儿的好奇心较多表现在对事物表面的兴趣上,看见什么都想自己去摸摸,去摆摆,不像小学生那样规矩、听话,凡事都要自己动手去做、自己去看才会相信。因此,我根据幼儿的这个特点,在准备活动材料时,特地为每个幼儿都准备了数量充足、种类齐全、便于操作的物质材料,目的是让幼儿们在活动中人人有事做,人人都参与,人人都亲自观察,亲历科学探索的过程,以此诱发孩子们的创造潜力,从而培养幼儿的科学探究兴趣。

三、注重幼儿探索的过程

让幼儿探索,并不是说不给幼儿一点启发、指导。教师应在他们有危机、挫折时,在精神上、材料上、策略上给予适当的引导,做一个“热情而积极的鼓励者、支持者、有效而审慎的引导者”。那么,活动中教师启发性的语言相当的重要。教师应善于采用启发性的指示或暗示,鼓励幼儿创造性思维。在科技活动中幼儿通过亲自动手实践,必然会遇到许多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在过程中引导幼儿会创造性思维的方法,提高创造性思维的质量。科技活动教学,正是要求幼儿凭借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积极主动地思考问题,并培养幼儿主动探求知识,多方面、多角度、创造性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在探究水的特性中,先让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说说水是什么样子的;再让幼儿亲自运用多种感官观察、验证自己的观点是不正确。在幼儿探究水的溶解过程中,我先让幼儿认识桌面上材料,猜测这些物质中哪些物质会溶化在水里,变成什么水?然后让幼儿亲自试验,证明自己的猜测对不对。

四、鼓励幼儿的讨论和交流,培养幼儿探索的意识

在科学探索活动中,教师应重视组织幼儿与同伴交流自己的操作过程和发现。同伴之间的交流有利于他们分享经验、积累经验、获得方法,还能提高孩子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他能使幼儿理清思路,更清晰地了解某些事。在探索过程中,语言伴随动作同步进行,同伴间的交流、争论有时也是一种催化剂,教师要及时地捕捉并以此为契机,鼓励幼儿运用已有的经验,大胆地进行猜想和解释,按照自己的想法来验证,把问题弄个水落石出。如:在幼儿做完“会变的水”的实验探究活动后,教师引导幼儿相互交流自己在实验探索过程中的发现:你发现了什么?放进杯子里的东西到哪里去了?变成了什么水?通过实验操作、相互讨论交流,让幼儿们知道了有些东西放进水里是能化的,有些东西在水里是不化的。幼儿在获得科学知识的同时,科学探究的意识和倾听习惯也得到了培养。

德育经验交流材料篇9

一、通过化学史教育开展科技伦理道德教育

化学史是对化学科学的形成,产生和发展历史过程的描述,揭示了化学科学的演变规律,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哲理和可以供给对学生进行科技伦理道德教育的素材。(1)通过化学史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 化学先驱们追求科学的顽强毅力、献身科学的无私奉献精神和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也会对学生科学态度的形成产生深远的影响。科学的探索过程充满了困难。为了研制氟单质,英国化学家戴维、乔治、托马斯严重中毒,鲁耶特和尼克雪不幸殉难。但是,法国化学家莫瓦桑不怕牺牲,坚持不懈,终于获得成功。发现了放射性元素钋和镭,开创放射化学新领域的着名化学家居里夫人因为长期接触放射性物质,造成了恶性贫血即白血病而失去了宝贵的生命。(2)通过化学史教育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科学技术的发展要求在科学创新活动中进行广泛的交流与合作。新中国成立后在化学技术上的发展成就,从两弹一星上天、结晶牛胰岛素的合成到超导材料的研制、纳米技术的应用,再到“神舟”号飞船的发射和准确回收。这些成就的取得不是哪一家单位或者哪一个人的努力,是交流与合作的结果。其中,结晶牛胰岛素的合成凝聚了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化学所、上海有机化学所、北京大学等单位多名学者的心血。居里夫人与与别人合作分析纯金属镭,并测出它的性质,为化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化学家们精诚合作的故事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通过化学教材内容开展科技伦理道德教育

教材本身处处体现着科技伦理道德教育的内容。例如,苯的分子结构,乙烯的分子结构,与C60的球体结构等等,它们的和谐,对称,均匀,从结构中我们可以看出化学的严谨性;化学反应中质量守恒,能量守恒,氧化还原反应中,得失电子守恒等等化学中的许多东西都有维持自己不变的天性;元素周期律的表现形式--元素周期表,元素排列成尽可能和谐的层次和系列,显示了良好的简洁性,自洽性和预见性,这是化学理论之严谨性;课堂中晶莹剔透的玻璃仪器,流畅的装置设计,教师的规范操作,它的严谨、准确、有序,都是科技伦理道德教育的很好途径。

三、联系实际开展科技伦理道德教育

为适应21世纪绿色化学的发展要求,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教材把许多问题放在社会的大背景下启发学生思考,使学生了解化学与社会、生活、生产、科学技术等的密切关系,增强了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经济效益观念,这有利于学生理解所学的知识和学以致用,有利于学生培养正确的科技伦理道德观念。如学习环境保护知识后,让学生了解环境污染的成因以及人类在改普环境方面所作出的努力,从而使学生认识化学在造福人类和社会的同时,也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它客观上要求把保护生态环境作为保护人类健康的根本措施。在化学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授课内容介绍酸雨、噪音、温室气体、全球变暖、沙尘暴、大气与污染、森林面积锐减、物种灭绝、水土流失、洪水泛滥、干旱与荒漠化以及城市垃圾等威胁到人类自身的生存与可持续发展的现象,对学生进行科技伦理道德教育。一些高污染企业在利润的驱动下,不考虑自然界的承受能力和持续发展能力,做出违背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的举措来。在运用科技手段制造商品时,也向自然界排放污染物质,使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受到严重污染,威胁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曾经在日本发生的水俣病就是由于一座氮肥厂排放的废水中的有机汞含量过高而导致发生的;肥料化学只注重如何使农作物近期内多产而忽视了化肥的长期使用对耕地的副作用;农药化学只研究什么样的农药能最有效地杀死害虫而忽视其对土壤、江河、动植物以及人的危害作用。这些内容可以引导学生反思以“毁灭性索取生态、环境为代价,追求最大经济利益”的观念,建立新的伦理道德观,自觉维护生态环境与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四、展望科技发展培养良好的科技伦理道德观念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以结合教材向学生介绍最新的科学研究成果,展望科学技术发展未来。在讲授原电池和电解池的时候,我们可以介绍当前倍受重视的燃料电池技术的研究和开发。燃料电池技术被认为是21世纪首选的洁净、高效的发电技术。燃料电池是一种电化学的发电装置,不同于常规电池。其主要原理是:燃料电池等温地按电化学方式直接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它不经过热机过程,因此不受卡诺循环的限制,能量转化效率高(40~60%);几乎不产生NOx和SOx的排放,CO2的排放量也比常规发电厂减少40%以上。教材与科技发展前沿相结合,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培养科技责任感。

德育经验交流材料篇10

关键词: 农村小学 《品德与社会》 创新教学

《品德与社会》课程以“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为总目标,是实施小学德育的重要途径,对培养学生从小具有良好思想品德和文明行为习惯起着奠基作用。然而,在现实教学中教学研究活动少,流于形式,脱离现实,教学评价不科学,应试教育氛围浓等问题,使农村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的作用得不到充分发挥。因此我们要提高认识,结合实际,对农村小学《品德与社会》课进行创新教学,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农村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的教育教学质量,本文就此浅谈农村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的创新教学。

一、深入教材,实施创新教学

教材是教学的素材,是帮助学生学习的材料,而不是束缚学生思维的枷锁。老师在教学中要大胆抓住学生现实生活中的道德需要、道德困惑、思想难题及学生中的热点问题,对教材进行适当的增、删、添、改,充实教材,开放教材资源,科学地整合教学内容与资源,使教学内容与资源不再局限于传统意义的教材资源,而扩展到学生的整个生活空间。小学《品德与社会》教材不仅是传递知识信息的载体,更是学生进行学习活动凭借的话题、范例。学习教科书不是目的,而要调动学生进行心理活动、思想活动,促进学生交际。及时把社会中新的信息、学生生活中新的问题和现象都吸收到课程内容中,才能不断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提高整体教育质量。换言之,老师在实施课程的同时还担任着课程开发者的角色。教师将思想品德、自然、社会、生活、劳动等课程的内容有机整合起来,成为一门综合学科。采用信息技术、大量音像资料,不仅为学生学习提供更广阔的学习背景,更让学生置身宽松、优美的学习环境之中,使学习充满美感。

新课程标准指出:“在教学时要善于调动学生已有的经验,结合学生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的问题,共同探究学习主题,不断丰富和发展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在获得内心体验的过程中,形成符合社会规范的价值观。”根据这一课程理念,教师要积极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积极构建小组合作、同伴互助交流的学习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参与,尊重学生的活动体念,使课堂真正成为师生、生生交流的活动平台。

二、走出教材,实施创新教学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教学要面向学生的生活实际,创造条件让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体验社会生活,逐步提高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教师要创造条件,让学生通过一系列力所能及的实践活动,广泛接触和了解社会。这些实践活动包括观察、体验、调查、访问、游戏等。

偏远山区农村小学在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过程中,往往均采用单一的、古老的说教式教学模式。这种以说教为主的思想品德教育在现实社会面前显得很无力。要改变思想品德教育现状就要改变过去以说教为主的教学模式。引导儿童从小懂得热爱生命,获得快乐生活的情感和意识是《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因此,随着农村小学生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在《品德与生活》课堂教学中,许多要求都要在无痕的课堂教育教学中渗透。杜威认为,知识与活动不可分离,知行统一,欲知必行。他还提出“做中学”的理念,就是主张通过儿童充分自主的活动丰富经验,通过实践经验促进发展,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让生活化的课堂教学方法真正运用于《品德与生活》课堂,走进学生的心里。

如果教学真正植根于真实的社会生活,真正走进学生特殊的生活世界,教学实例来源于学生的生活实际,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在学生最熟悉的、最普通的生活情境中呈现问题,引导学生用独有的心理、眼光观察生活中的问题,引导他们以自己认可的方式解决生活中出现的问题,引导他们用自己的语言表达生活的感受,那么,“我们选择一种什么样的教育,就为孩子选择一种什么样的生活”。这种源于学生生活实际的教育活动,必将引发他们内心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必将引发他们真实而非虚假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知。

三、落实教材,实施评价创新

《品德与社会》课程的评价要从每个学生的原有基础出发,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强调以鼓励为主的发展性评价。在农村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教学效果的评价很少引起重视,上级部门对其教育效果的评价考核只是轻描淡写,因此,学校对本课程的评价不管是评级内容还是评价方式都只是形式。这些现象导致《品德与社会》课常常被语文课、数学课挤占,而三至六年级的品德与社会课到了考试时,学生就只能死记硬背,应试教育氛围浓。

四、延伸课堂,实施服务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