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品教育教学论文十篇

时间:2023-03-18 15:41:02

思品教育教学论文

思品教育教学论文篇1

一、善于学习

为了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更好地完成教学工作,我很注重自身文化素质和业务素质的提高。我先后自费进修了中文专科、本科学业;学习了教育学、心理学;阅读了大量的教育教学杂志;自费订阅德育报纸杂志,并且积累了厚厚的教学一得、教学回顾等。我不仅学量指导教育教学的理论、学纲、钻研教材,使之成为自己教学尺度的准绳,对于那些积极反映社会动态日常小事我也留心收集,这对于密切联系生活实际的思品课,往往具有画龙点睛的作用。这些,为我努力成为合格的德育教师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二、善于提问

提问,是课堂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教学手段。通过教师提问和学生的回答,使学生化难为易,真正理解教育观点,使之变被动为主动地获得知识。提问应先易后难,设计巧妙,在循序渐进中使学生对学习的投入不断强化,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断激发,学习动机也得以维持。

提出问题还应使学生产生悬念和求知欲望,从已知到未知,由具体感知到抽象分析,从已有的知识出发,从自己较熟悉的事例入手,去主动弄清问题,明确道理,才能增强学习效果。

如讲《事物是发展变化的》时,从四季的更迭,日、月的升降圆缺,体会事物在发展变化。在学生已有初步认识的基础上,我补充了一位哲学家的名言:人的脚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我请同学们判断正误。学生刚开始不加思索:“不对!”我鼓励性地引导:“为什么?”学生充满自信地解释,渐渐地露出了破绽,终于不能自圆其说,这时许多同学经过审慎思考认为:“对!”我追问:“为什么?”“这说明什么?”通过讨论辨析,事物是发展变化的唯物主义观点得以确认和深化。

三、善于取材

要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课堂上多开动脑筋,教师必须积极提供可供思维的感性材料,广泛应用各方面知识充实内容,借以明确道理,提高教学的思想性。善于取材,注意材料的典型性和趣味性,直接关系一堂课的气氛和质量。所以,取材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眼:

(一)集中反映某一社会现象,具有丰富内涵的;

(二)与教材内容密切相关的,有助于对教材理解的;

(三)是学生普遍关注又迫切希望了解的;

(四)具有典型思想,便于进行思想教育的。如《诚实的晏殊》一课补充的史实:晏殊以诚实荣任太子师。深刻说明了诚实待人能够赢得别人的信任和尊重的教学要点。司马迁诚实著《史记》不仅留下千古美谈,而且化作辉煌的成就。学生听后,强烈向往做一个诚实的人。

这些材料,只要留心积累,认真思考,就能更好地激发学生正确的学习动机。

四、善于分析

教师发挥示范作用,钻研教材,弄懂概念和原理,善于对实际材料对比分析,通过科学综合,揭示事物本质,才能引导学生思维活动,从而培养学生分析和说明问题的能力。

如讲《看待事物要全面》时,我讲述刺杀尖兵在三胜一负取胜后,奔向对方,表示向对方学习。我问:“刺杀尖兵要向对方学习什么?”学生答:“学习人家败中有胜。”我追问:“刺杀尖兵这样做,因为他看到了什么?”学生答:“他虽然赢得了冠军,但也看到了自己局部的失利。”我立即总结道:“对,这就是全面看问题,既看整体,又看局部。刺杀尖兵一定会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的。”这样既体现了教学重点,又揭示了全面看问题的意义。在这里,我的分析、综合,起到了穿针引线的作用,把学生的思维引入到揭露、分析并解决矛盾中去,体现了逻辑体系,严格遵循并贯彻了系统性、连续性的原则,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启发学生的积极思维,使学生能够更好地领会。

五、善于总结

总结,意味着一节课的结束。如何把强化的知识、激发的情感化作行为实践,为他们的行为实践明确方向,从而使知、行统一有重要意义。总结的内容,宜具体而切合实际、有针对性。

如讲《辨别是非》时,当学生谈了大量的有关事实后,深深认识到明辨是非的益处,不辨是非的危害,学生谈得广泛、深刻,所以,我便只以两句话结束全课:“希望同学们遇事勤动脑,辨是非。这样,才能成为一个让父母放心的孩子,将来对社会有用的人。”言简意赅,朴素实在,扣住了学生的思想脉搏。

思品教育教学论文篇2

教师,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主要引导者和实践者,需要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在言谈举止中为学生树典范、立榜样。“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不仅要进行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在“教书”的同时,更要“育人”。只有让学生为老师的学识才华、高尚情操所折服,才能真正信赖和敬佩老师,从而不断模仿、学习老师,在潜移默化中加强道德观念的认知和价值观的塑造。“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教师的人格魅力、道德水准如同春风化雨般、在日常言行中默默影响学生。教师要做好中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教学,就要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心态和良好有序的行为习惯。

比如,月考成绩下来后,引导学生戒骄戒躁,继续努力。表扬“尖子生”,鼓励“学困生”。尤其是对于一些成绩下滑或者长期落后的同学,可以单独沟通,了解学生的实际困难,从而有的放矢,帮助他们提高成绩,重树信心。另外,可以通过讲解英雄故事、展示艺术作品、开展实践活动、举办小组竞赛等活动激发学生的课堂参与热情,培养他们自立自强、团结合作、奋勇争先、迎难而上等优秀品质。在理论指导和活动开展中,帮助学生认识社会运行规则,端正学习心态,纠正自我行为偏差,树立正确的人生信条。

二、学校和家庭要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潜移默化地加强中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

首先,学校要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学校可以通过校园广播、宣传板、校内报纸和闭路电视等多种媒体形式积极宣扬好人好事,及时、公开表扬学生和老师的良好道德行为,这样就可以让学生随时感受到正能量,培养坚强、乐观的性格。

其次,家庭也是加强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阵地。家庭成员要积极配合学生、老师的教育教学工作。父母是最好的老师,家长在日常的亲子交流和互动中要时刻注重自己的一言一行,为孩子树立好榜样。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由此可见,古代圣贤都很重视德育。只有在学会做人之后,有余力再学习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家长就是进行孝敬老人、尊老爱幼、乐于助人等品质培养的重要阵地。

思品教育教学论文篇3

在高职大学生的教育中,如何把思想品德教育与教学内容相结合,实现教学效率的提高和教学手段的改进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是我们不断要研究的问题。近年来,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和途径取得了一定发展,包括开设专门的思想政治教育课,开展丰富的课外活动、校园文化建设活动等等。但总体来讲,多侧重于直接的、正面的灌输式教育,容易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不能很好地达到预期教育效果。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价值观念的变迁,大学生思想文化领域受到更广、更深的冲击,当代大学生注重自我价值的体现,个性追求突出,主体意识增强,对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方式提出了挑战。

二、加强和改进高职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工作的策略

(一)增强高职院校思想道德建设

1.在课堂教学当中应该渗透思想道德教育,使其充分发挥教书育人的作用。当代大学生因为进入大学的年龄普遍下降,所以生理上和心理上的发育还不完全成熟,思想的可塑性大,如果忽视了课堂这个教育的前沿阵地,那么思想道德教育就会失去很大的优势。人的世界观形成需要很长的时间,并且在形成中还会出现反复,大学时光,是人生观逐渐形成接近成熟完整的人生观体系的最佳时机,所以,我们必须要把德育工作始终贯穿到整个教学活动中,让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接受德育教育,使其能有正确积极的人生观。

2.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增强。我们必须承认,在当前社会条件下,学生所面对的是一个复杂的社会,他们不能避免的会在很多方面产生各种各样的疑惑和问题:如关于政治思想方面的困惑以及人际关系中的纠纷等。所以,在保证学生能正常学习的前提下,应将心理健康教育归入大学生日常的思想道德教育之中,帮助学生排除困惑,使他们在面对人生困难时有积极的反应,能让他们拥有面对困难时候的勇气以及解决困难的智慧。

3.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发挥校园文化的中介、引领、拓展和整合等作用。高职院校校园文化是以校园和学生为依托,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现象,是学校的物质、理念、精神、行为等各种文化形态有机结合的整体。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大量西方思潮的涌入,当代大学生的思想信仰日益出现多元化趋势,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校园文化容纳着多种形态的思想理论和生活方式。校园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紧密相联,是重要的教育工作载体,所以校园文化建设要坚持正确的引导,弘扬主流文化,为先进文化进校园奠定基础和提供条件。首先,校园文化是社会主流文化与大学生的传导中介,校园文化建设一方面要把高品位的文化内容引入校园,另一方面又要把校园精神传递到社会;其次,校园文化对大学生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等方面具有引领作用,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可以发挥内在的教育导向作用,潜移默化的对学生思想行为产生暗示性、渗透性的作用;第三,校园文化活动展示学生风采,满足学生价值体现需要,既可以激发学生创造精神,又可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吸引力,真正拓展大学生综合素质;第四,校园文化整合其中介、引领、拓展三方面作用,在校园精神文明建设中培养学生合作的团队意识、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崇高的理想信念。

4.注重社会实践教育,提高大学生理论认知能力和思想辨别能力。社会实践给大学生提供了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的机会,有利于理论学习与实践运用的结合,可以改善大学生的知识结构和应用能力,从而提高大学生理论认知能力和思想辨别能力。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注重基本知识、基本理论的传授,学生缺乏实践体验,因此教育效果的有效性不强。大学生社会实践恰好弥补这一不足,它要求大学生学会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这符合当代大学生思想活跃、注重参与和崇尚务实的特点。

思品教育教学论文篇4

教师在思想品德课教学全过程中要有意识地进行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接受教育。

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如何培养自我教育的能力呢?

一、在提高道德认识中,进行自我教育

道德认知因素中的品德观察力、注意力、思维力、记忆力等,是进行道德认识活动的重要因素,是从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不可缺少的条件。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教师应善于启发学生借助于道德认知因素,对教材中提供的道德现象、道德信息、道德榜样进行理解、体会和认识,通过分析、比较、抽象、概括,对其加工、内化,从而有效地学习与掌握蕴含其中的道德概念、道德观点。与这个过程相适应,学生将形成对社会道德需要、道德榜样自主自觉的追求,自我要达到的、所期望的新的道德水平,与原有助道德水平之间也将发生矛盾。这个矛盾的自我解决,促使学生把社会道德需要转化为自己的内在需要,自我教育能力能相应得到提高。

例如,有位教师在教《遵守公共秩序》这课时,先让学生一边听录音故事(课文内容)一边看幻灯片(课文插图),使生动形象的画面,伴着三 个伟人感人的小故事,把学生带入一种富有立体感的道德氛围之中。学生认真听,注意看,仔细体会,获得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在此基础上,教师问学生:“列宁、、他们是领袖,这三位伟人是怎样模范地遵守公共秩序的呢?”老师再让学生看幻灯片,引导他们发言。教师接着问:从三个伟人身上我们看到了什么?一个学生说:“我们的伟大领袖地位那么高,工作那么忙,在公共场所部能遵守公共秩序不搞特殊化,他们真是人民的好领袖,我们小学生要向他们学习,遵守公共秩序。”另一个学生说:“遵守公共秩序是一种文明行为,是道德尚尚的表现。三个伟人都是道德高尚的人。我们也要做道德高尚的人。”教师高兴地说:“对,遵守公共秩序是一种文明行为。是道德高尚的表现,如果人人都遵守公共秩序,我们的国家会怎么样呢?”大家争着发育:“大家都会心情舒畅。”“社会风气会越来越好!”“大家都讲文明了,我们的改革开放就会搞得更好!”

这样,学生在感知教材的基础上,理解并体会“遵守公共秩序”的道德观点,积极、主动地完成了从感性到理性认识的飞跃,在明理的过程中进行了自我教育。

二、在培养道德情感中,激励自我教育

道德情感,就是根据一定的社会政治道德标准评价人们的言行、事件时产生的一种情感。它是形成良好思想品德的重要因素,是从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行为的内部动力。

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教师应允分挖掘和利用教材中的情感因素。如果运用得当,则能促使学生的情感产生波动。当他们对其中的道德榜样具有好感,发生热爱时,道德原则和要求便触发了学生的情绪和情感,他们会从内心渴望仿道德榜样,进行自我激励。例如,有位教师在教《个人服从集体》一课时,首先让学生搞清摆在小余叔叔面前的矛盾是什么,是争个人的好名次还是争集体的冠军?

接着,老师提问:当个人利益同集体利益相矛盾时,小余叔叔是怎么做的,为什么会这样想?在行动上他又是怎么做的?小余叔叔为集体而想,为集体而做,牺牲个人的利益,说明了什么?通过谈话引导学生认识到“由于小余叔叔把集体利益看得高于一切,自觉地做到个人服从集体,所以才保证了我国男子乒乓球队夺得团体冠军”。老师接着问:从小余叔叔“个人服从集体”的事迹中,你懂得了什么?我们应向小余叔叔学习什么?学生道德感情的闸门打开了,一个个争着发言,发言中同学们都表达了对余叔叔的尊敬和热爱的感情,也激发了学生在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矛盾的时候,要做到以集体利益为重,自觉放弃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的情感。这堂课不仅帮助学生提高了道德认识,而且强化了道德情感的深刻性。从而激励学生自我教育,使道德要求成为学生乐于接受的和愿意去做的具体行动。

三、在指导道德行为中,强化自我教育

小学生的自我教育是建立在自我意识的基础上的。自我意识在人的思想品德形成与发展中起着催化与调控作用。

小学阶段是小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主要时期,但发展不够充分和成熟,需要加以训练和培养。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和思想实际,在指导道德行为中强化自我教育意识是行之有效的,如教了《劳动不分贵贱》,老师设计了这样一道题:“小刚对小华说:‘我长大了要跟我爸爸一样,当一名高级工程师,工程师的工作既不累又干净,坐在实验室上班多舒服呀!’小华说:‘你这是什么思想,我们长大了要当农民,劳动不分贵贱嘛!’”组织学生讨论、辨析。同学们各抒己见,发言热烈。通过讨论、辨析,大家认为小刚有远大的理想是对的,但认识不明确,工程师的工作是脑力劳动,为四化建设也要付出艰辛的劳动,并不是像小刚说的那样很舒服。工程师从事的工作和别的工作一样,都是杜会的需要是分工的不同,并不高人一等。小刚的理想如果不能实现,他应该服从祖国的分配,到需要他的岗位上去工作。小华也不对,他不该把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对立起来,如果大家都去当农民,那谁去当工程师、科学家、艺术家、外交家呢?四化建设需要各种劳动,各行各业都是社会所需要的,当农民光荣,当工程师、科学家也同样光荣,劳动没有贵贱之分。

思品教育教学论文篇5

近年来,我教研室把帮助中学生树立正确的义利观作为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内容贯穿于思想政 治课教学中。

一、从教师队伍抓起,在教学中注意“引”

首先从提高政治教师的主导意识和业务素质入手。近几年来,我们先后派教研员和多名政治教师到北京、 石家庄、唐山、秦皇岛等地学习研讨,回来后对我市政治教师进行培训辅导,让外出学习的同志讲授理论知识 ,传授先进经验。通过培训学习,使全体政治教师认识到:在我国改革开放大潮中出现的一些贪污盗窃、走私 贩毒、等丑恶现象是资产阶级义利观在社会现实生活中的反映,这些,也严重危害着青少年一代的健 康成长,对此绝不可掉以轻心。从而提高了教师对学生进行正确义利观教育的主观能动性。

同时,我们引导教师挖掘教材,对全书进行综合归纳,把握教材中关于正确义利观教育的知识点和基本理 论,并在教学中用这些基本理论有的放矢地引导教育学生,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例如:有的政治教师在讲述 “个人主义”概念时,通过阐述“个人主义”产生的根源及其赖以存在的社会基础,引导学生认清了一切剥削 阶级特别是资产阶级唯利是图的反动本质,从而使学生对我国改革开放中出现的不正之风有了正确认识;有的 教师在授课时通过讲述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特征,引导学生认识在我们社会主义祖国,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 利益的一致性,从而增强了学生树立正确义利观的自觉性;有的教师将初一第三课作为基础理论课,以培养学 生正确义利观为根本出发点,讨论“如何从身边做起”,并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公益劳动,用正确的理论指导实 践,深受群众的好评,市电视台对此进行了采访报导。

二、把握学生思想动态,注意“联”

注意把握学生思想动态,在教学中联系学生的思想表现是我们培养学生正确义利观的第二点做法。随着我 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发展,社会上出现的不正之风也刮进了学校,学生的思想也开始动荡。我们通过对十 所中学的学生进行调查,发现“有钱就萧洒漂亮”、“将来只要能抓大钱就是有能耐,有没有文化无所谓”等 不良倾向已在个别学生中影响很深。针对这种状况,我们列出以下专题:[1]有钱就有一切吗?[2]不义之财要 不得![3]从某些大款、富翁看拜金主义。[4]不要让他人贿赂你自己。让教师在教学中诱导学生展开讨论,让 学生联系社会现实和自己的思想表现展开争论,并由教师结合教材内容用正确理论对学生的争论进行综合评述 和正面分析开导,从而澄清了学生的混乱思想,提高了学生对社会上某些人投机倒把、偷税漏税、缺斤少两、 掺杂使假坑害消费者利益等不良现象的辨别能力,扭转了学生的错误认识。在此基础上,我们还重视学生家长 对学生的影响,通过做家访与学生家长沟通思想,将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紧密联系起来,从而阻止了某些学生 家长“以钱奖学生”的做法,进而在学生的思想中树立起正确的义利观。

三、寓教育于活动、榜样之中,注意“渗”

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续和补充。为了加深学生对共产主义义利观的认识,我们指导政治教师培养学生 正确的积极的思维,配合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开展了一系列课外活动。在这些活动中发展学生的积极思维, 慢慢向学生的头脑中渗透正确思想,在潜移默化中用正确理论占领学生的思想阵地。其中,开展为学生树立榜 样的活动有:各校召开学习雷锋、赖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保护国家财产英勇献身事迹的报告会;召开 学习徐洪刚等为保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勇斗歹徒的英雄事迹报告会;举行为灾区人民义捐先进人物报告会等。 与此同时,开展了学雷锋、学赖宁、学徐洪刚,为烈军属、孤寡老人和家庭有困难的同学献爱心送温暖活动。 另外,还开展了参观企业、访问先进企业家活动,写调查报告,看爱国主义影视片写评感等活动,在这些活动 中让学生受到教育。如北司徒中学一学生看了有关影视片在日记中写道:“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然后带动大家 共同富裕是国家所提倡的。但先富应靠自己的诚实劳动、合法经营,而不应见利忘义、不择手段。心狠手黑抓 的钱是不义之财,要不得!我们要做共产主义接班人,只有像雷锋、赖宁、徐洪刚那样成才,才能适应我国社 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又如,各校活动开展后,很多中学的学生主动办板报,写报道,大力讴歌为国家 、集体和他人做出积极贡献的模范人物及发生在自己身边的好人好事;还有的个体户子女回家后向父母宣传正 确义利观的知 识,以此教育自己的家长勤劳致富,守法经营。

思品教育教学论文篇6

作为一名教师,我认为要经常在实践中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教育教学的本质是什么?不断领会挖掘甚至拓展教育的内涵和外延,与时俱进,为教育事业增砖添瓦,否则,我们就会迷茫。历史是人民创造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社会在不断发展,教育也在不断发展,这应当是一个永远而常新的话题,尽己所能,从最高、最深、最广、最全的角度关照自己的教学行为,不至于发生根本性、方向性的错误,误人子弟,进而思考如何提高教育教学的品质,改进教育教学的方法,有意识地培养树立教育教学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我们国家的总设计师邓小平高瞻远瞩地说:“教育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这就启示我们要有海纳百川般开放的胸襟和勇气,要锻炼全面分析和正确抉择的智慧能力,要善于学习。数字化、信息化时代,世界就在我们面前,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触手可及。我们自信,但也绝不可偏执,我们拥有无穷的智慧和勇气,参与对未来的预测和创造。

放眼世界,回望历史,传统的教育思想博大精深。我国古有传道、授业、解惑之说,今有五育并举,德育为首之倡。它们之间有同有异,一脉相承,我们要不断去伪存真,不断地赋予它新时代的内涵和意义,而不是急功近利,断章取义,极端化,让它走偏了。

例如,对于课堂教学,有学者研究认为,在不同的时期,教育界对其有着不同的理解,并赋予它不同的内涵。第一种理解,认为课堂教学活动本质上是传授知识的过程,或者是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过程。显然,这种看法是比较传统的,它强调学生学习的主动权在教育的执行者手中,学习者只能处于被动接受状态。在这样的教育理念指导下,教学过程往往以教师活动为主,教学活动的基本形式大多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说,学生记。这种把教学当做是传递,把学习当做是听讲,把学生当做是容器的课堂显然是落伍的,也不符合当代教育发展的实际。第二种理解,认为课堂教学的本质是师生双方的共同活动,是由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组合起来的共同活动过程。如果没有学生的学,教师的教就只算独白而非教学;没有教师的教,学生的学就只算自学而非教学中的学,因此构成这个教学过程的基本成分有:(1)讲解(教师的活动);(2)学习(学生的活动);(3)教材。此观点认为:教学就是在这样的(教师的)教、(学生的)学与教材三者的相互作用中展开的。其中教与学是以教材为媒介的,是师生双方共同的认识活动。这种对教学活动本质的重新认识,确实可以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第三种理解,即后现代教育观认为,课堂教学的本质是对话、交流、沟通,教学实际上是师生以教学资源为中介的相互影响的过程,是一种特殊的人际交往活动的过程。这种认识以实践理论为依据,强调人与人的交往实践活动对人生存与发展的决定性影响,主张教师通过对话、交流与学生实现共同活动,学生在交往活动中习得知识、掌握能力,学生是这种交往活动中的最大受益者,教师作为交往的另一方,更多的却是责任,是想方设法地给予学生交往的环境与机会,让学生在交往中获得有效的、有意义的学习与发展。所以,交流、交往、沟通,在一定意义上反映了后现代教学的本质特点。从把教育的本质看做是传授知识或师生共同活动,转变到把教育看做是一种交流、交往与沟通,并且是在教师的组织下学生的有效性学习活动,这一切无不体现了教育的传承与发展,同时是为了更有效地实现教育的社会功能与社会责任。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教学之路漫长修远,每一个生命都是一个奇迹的诞生,每一个学生都是一片不可限量的新天地,只有怀着对生命、对学生、对知识、对教育的尊重、热爱甚至敬畏之情,在不断地学习探究践行反思中前行,才能不断地领悟教学本质。

一堂有品位、高质量的课总会让人留恋,情不自禁地反复咀嚼,课虽终,意未尽,自有难得精妙之处。首先,要让学生学有所得,并且感受到所学与收获的快乐兴奋,它将鼓舞我们再接再厉,此刻,万不可吝啬赞美之词,难道这不是让大家最高兴的吗?还要凸显美感,师生互动中的和谐美,表达中的言行美,感悟到的思想美,个人的精神形象气质美等让人有赏心悦目,如沐春风的感觉。另外,还要能拨动学生的心弦,激发学生的情感兴趣,唤醒学生的潜意识,真正触动学生的灵魂。因为思想指导行动,行动决定未来和命运。要有知识沉淀的厚重感和引领风骚的时代感,教学过程不是走套路、秀形式,而是处处用心,在传承中发扬。知识性、情趣性、思想性、过程性、灵动性和时代性等科学的积极的教学特征都有恰到好处的体现。要有尽现个人魅力的创新感,教与学不仅是模仿,是对一般教学内容模式的习得与应用,还要有独立思考的创新,表达个性化的见解,展现属于自己的魅力和风格,与大家共享。

思品教育教学论文篇7

(一)家长观念的影响

家长观念对小学生思想品德学习的形成以及好坏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通过日常生活,学生受到家长观念潜移默化的影响。现今,小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受到来自家长的宠爱甚至是溺爱,这不仅不利于他们综合素质的培养,更加不利于他们未来的成长。受到家长观念的影响,学生认为任何事无须努力父母就可以为他们办好,长久发展下去,学生缺乏竞争意识,许多学生出现诸如不懂分享,凡事依赖家长、懒惰等情况。

(二)教学方法单一

现今,部分学校小学思想品德法依然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法,以说教为主。实际上,教育学生的方法多种多样,尤其是面对小学生,教学方法更应多样化,并且还要方法得当。正确的教育教学方法,学生受益匪浅;而错误的教育教学方法,学生不仅学习不到知识,更有可能对他们未来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如教师采取奖惩措施来鼓励学生学习,但奖惩措施要适度,如过度的奖励,会让学生产生虚荣心和错误的价值观,给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带来不利影响。

二、小学思想品德教学应注意的几点问题

(一)注重培养学生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

当前,社会发展速度过快,使得人们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社会竞争激烈,人际关系错综复杂。小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独自长大,同时他们也面临着各种压力,因此,教师有责任培养学生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通过思想品德教学,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培养他们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为未来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在社会竞争愈发激烈的今天,合作精神越发重要,因此,小学思想品德教师更要着重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在思想品德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运用小组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来引导学生之间开展合作学习,提高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注重培养学生的性格

小学生性格正处于形成阶段,他们性格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未来学习、工作的成败,因此,思想品德教师有责任帮助学生塑造良好的性格。要让小学生学会自爱、自立、自律和自强,更要让他们懂得乐于助人、服务他人和勤于求真。

三、在新课标下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进行素质教育

(一)注重行为习惯养成和情感熏陶相结合

新课标下的基本理念要求思想品德教育教学在培养学生行为能力的同时,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师既要重视学生的认知发展,更要重视学生的情感发展状况。因此,思想品德教师要将各部分学习内容进行整合,以便于学生能够融会贯通。同时,教师的课堂教学要善于与学生生活实际相联系,发掘生活中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素材,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学生通过发表意见、谈看法,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最后得以规范自己的行为。

(二)课堂教学保持综合性

教材依然还是课堂教学的基本,教师要认真深入的钻研教材。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密切联系社会、学校、家庭的关系,把握教材前后的连贯性,尤其是要加强不同学科间的融合,在保证学生学到知识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进行课堂教学前,就要知道学生做好课前准备,查阅相关资料,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学生课上积极参与。教育教学中,鼓励学生采取多种方式表达自己的感受,如、提问、回答、写作、绘画、表演等方式。教师可以将学生的各类作品进行分类、整理并选择适当时机进行展出,从而更好的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多维的思维方式,更能够增大课堂教学容量。

(三)新课标下小学思想品德教学方法

1、建立平等自由的教学环境

新课标下的良好的教学环境是指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学生有主动学习的状态。良好的教学环境是小学思想品德教学的前提,优质的教学需要教师与学生之间进行平等的对话。教师与学生不再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更不是对立关系,而是整个教学过程中和谐统一的整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尊重学生,尤其是要重视学生的提问认真解答。

2、设计丰富多彩的教学过程

小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注意力难以长时间集中,因此,思想品德教学就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师首先要培养的就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小学思想品德课堂不仅是学习政治历史等理论知识,更是要让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健康的心理状态是进行素质教育的基础。现代化教学手段能够使思想品德课堂更加生动活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更加符合儿童的心理特征。因此,教师可以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根据多媒体课件让学生更为直观的了解知识要点。对于抽象的知识,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年级特点,制作形式多样、题材丰富的影视资料。学生在学习中获得快乐,学到知识,更加热爱学习。

四、结语

思品教育教学论文篇8

【关键字】思想道德;一二三课堂

一、引言

随着改革开放、经济全球化的日益发展,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国内经济秩序发生了一定的变化,物质极大丰富,国际交流频繁,思想道德教育一直以来受到各界的关注,国外的思潮、价值观不断涌入。各种不良的社会风气冲击着校园文化,非常容易侵袭学生的精神世界,使传统的价值观逐渐被弱化,学生的思想观念也会随之改变,这对于培养我国二十一世纪的接班人提出了更加严峻的挑战,这也是思想品德教育丞需解决的问题,一直备受社会各界及成员的关注。

而学校对学生开展的相关课程则被视为思想品德教育的主战场和主阵地,原本应该鲜活、生动、形象,然而却被看作是向学生灌输思想的工具课,枯燥乏味,使学生产生了畏惧,教师也怕教的趋势。尤其把升学率看作是衡量学校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指标的今天,学校片面追求成绩,一味的迎合考试、重视分数,轻视甚至忽视思想品德教育,学生自我意识太强,以自我为中心,参与协作能力差,造成一些学生思想素质低下。

在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学生存在于社会生活中,使其通过各种喜闻乐见的活动直观的接受思想品德教育,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仅限于学校开展的课堂教学中的四十分钟是不能达到教育目的,因为思想品德教育不仅是在课堂上的教学,也为校园活动以及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品德教育不是空洞的说教,而是通过一二三课堂的整合,让学生在积极活动中去体验,发掘生命的活力,进而不断的使道德理念得以提高升华,达到德育教育的目标。

因此,对学生进行全方面、多侧面的教育,必须梳理一二三课堂研究近况,采取综合的方法,才能达到预期的教育教学效果,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为培养德智体美劳都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人打好坚实的基础。

二、研究近况分析及结论

从查献来看,对思品一二三课堂资源研究的资料较多,概括起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对“中学思想品德课第一课堂”的研究

第一课堂的研究成果比较丰富, 学者们主要是围绕着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目标与教学理念、教学内容与过程、教学方法与途径、教学模式与效果展开研究。

关于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目标与教学理念的研究。范贵富在《试谈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如何有效实施素质教育》(《科海科教论坛》2010年第5期)一文谈到在实施素质教育中,不仅要对教育观念进行转变,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特别是对学生的心理、习惯的养成进行培养。他强调让学生走出书本走出课堂,注重与实践相结合,特别是要精心设计活动课,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相结合,在学习和生活中做到知行统一。戴洪才在《新视域下初中思品课中目标教学的运用》(《文科爱好者》2011年第6期)一文提到在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充分运用创设情境教学目标等六个环节进行实施,有利于优化课堂结构,促进师生共同发展,提高课堂效率。郑丽红在硕士论文《初中思想品德课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研究》(2005年)中谈到从新课程改革等方面详细的阐述了其重要性,并针对如何有效的实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进行阐述和论证,最后提出自身实践中的一些体会。

关于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内容和过程的研究。吕志莲《关于思品课创境激趣教学环节的几点思考》(《教育学刊》2012年第2期)一文中提出思想品德课创境激趣环节要与其学科门类相衔接。在表现形式上要能够为学生提供展示特长的机会,注重多媒体课件的运用,让学生在探知、求索的引导下享受快乐的学习生活。

关于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方法和途径的研究。乔铭礼《思想品德课导入法之我见》(《教育学刊》2012年第2期)一文中提到了教师应将具有创造性的导入法深刻地融进教学中,介绍了巧设疑问等六种方法在思想品德教学中具体运用。

关于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模式和效果的研究。毛文兰《初中思想品德课“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建构与思考》一文中提到“学案导学”教学模式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源头,其实质是教师指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变被动为主动的过程,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意识,就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革新。刘朝明《浅谈如何提高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效率》(《科海科教论坛》2010年第5期)一文中提出教师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培养他们的独立性进而发现其身上的独特个性;教师还应在教学中充分的发挥主导。合理的运用声像,加强教学的效果,调动其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其求知欲。

学者们对第一课堂的目标、理念、内容、方式方法、教学设计、过程步骤、模式、评价标准等方面进行了深入而细致的研究,反映出第一课堂在初中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作用。特e是围绕第一课堂教学目标,结合学生个性特点和不同学生的需要,把握教材教学特点,提出了如情感法、创景激趣法、头脑风暴法等各种生动而有实践意义的方法途径,这为第一课堂在初中思想品德教育中更好地发展提供了参考咨询,是初中思想品德教师学习成长、相互交流进步的理论依据,同时也丰富了目前对初中思想品德教育的现有研究,也启发了笔者对已有研究成果中的新理念、新思路、新方法、新标准的共鸣和渗透,为笔者在研究第一二三课堂的整合时,提供了借鉴和创新的源泉。

第二,对“中学思想品德课第二课堂”的研究

姚小丽《在活动中体现德育教育的直观有效实施》(《教育学刊》2012年第2期)一文中谈到实践活动是紧密联系学生个人生活和社会生活的桥梁,也是体现他们对知识的综合利用。且对学生产生直接的经验,尤其是活动内容的三个特性。让德育教育具体融入到活动之中,达到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的效果,让学生在积极活动过程中去体验。

张雪兰《浅谈思想品德教学生活化》(《才智》2012年第8期)一文中提出教学生活化要以学生发展为本,让教学生活化,营造一个和谐的学习氛围;要结合时政热点,培养学生责任感;要使学生多参与社会实践,培养学生能力,陶冶学生情操。注重学习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参与和亲身体验,更具活力和生命力。

第三,对“中学思想品德课第三课堂”的研究

蔡俊成《浅论如何上好品德与社会课》(《科海科教论坛》2012年第5期)一文中谈到以生活基础,课程也始于生活,促进学生在社会性方面的发展。提出以生活为本,在生活中向生活学习,让学生快乐的享受生活。

陈明明《环境调查活动的开展--初中政治社会调查活动初探》(《政治课教学》2004年第1期)一文中提到初中思想品德课不仅要关注学生生活,还要与社会实践的联系相结合,通过学生积极的参与各种活动,对知识结构和能力进行逐渐地完善,提升生活经验。以环境调查为对象,让学生进行社会调查活动,强调了实践活动的重要性。

第四,对“中学思想品德结合一二三课堂运用”的研究

经查阅相关文献,有关中学思想品德整合一二三课堂教学的研究论文论著基本没有,只有在高校、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中有相关的论文论著,但都少见。

王多明《整合一二三课堂教学资源 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昌吉学院学报》2008年第4期)一文中提到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全方位的促进全面发展。因此,我们要对思想教育的纵深度进行不断地挖掘,将第一课堂的主渠道作用得到全面地发挥,大力建设第二课堂的精品文化活动,紧密结合第三课堂的实践活动,全面整合三类课堂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发挥育人的作用,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综上所述,学者们从各个不同的方面对思想品德课堂教学问题进行了研究,各具特色。但笔者认为,研究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表现在:研究仅仅局限于国内的经验介绍,对本文有开拓思路的作用,对国外的中学思想品德课堂教学问题的研究尚未检索到相关论文,没有从根本上起到对比借鉴作用;有些理论性的研究,往往停留在教师对中学思想品德课堂教学问题理论研究的表面层次和部分地方,缺乏对理论的系统和深刻的研究和剖析,对思想品德教育在实践中的意义指导不太明显;有些实证性的研究往往局限于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实施过程中的某几个或一个环节,如模式、内容、途径、目标、效果评价等,不能从整体上把握其规律,针对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第二三课堂的关注也比较少;已有研究往往只是停留于单一内容的描述,而对第二三课堂的重要性等问题缺乏深入的分析与论证,对于如何解决三个课堂相互联系和补充的问题缺乏系统的理论探讨。有关一二三课堂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现状的研究尚未检索到相关论文,可见加强对它的研究具有很大的必要性,同时也具有巨大的研究空间。

三、研究意义

一二三课堂资源的研究,既是全面适应社会政治、经济和教育的发展需求,也是把思想品德教育的理论付诸于实践,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开展各种各样有利于学生成长的精品活动,在活动中体验思想品德教育的乐趣,加强思想品德教育的渗透力和感染力,提高初中思想品德教育教学水平,增强教育的实效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有助于丰富思想品德教育理论,创新教育方式及手段。对制约本地区中学思想品德教育三类课堂质量和影响中学思想品德教育工作提高的突出问题,深入研究并总结对初中思想品德教育及学生成长有实质性指导意义的理论观点和操作方法,进而从发展的角度进一步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和实践的影响,思品教育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有助于提高思品教育的实效性,丰富三类课堂发展的教育理论,创新教育方式,为社会教育机构、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加强思品教育管理提供决策依据和工作参考。

思品教育教学论文篇9

1当前高校思想品德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分析

从当前高校思想品德教育活动具体开展状况来说,其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为:首先,整个思想品德教育活动缺乏系统化的教学理念,无论是具体的教学思维,还是准确的教学定位,均与实际需要之间存在较大差距。特别是很多老师仍然是从传统的思想品德教学角度出发,无论是具体的教学理念,还是相应的教学方案,其都未能展现理想的教学效果。因此,在整个思想品德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想要实现理想的教学效果,就必须充分注重创新教学理念,优化教学方案,完善教学内容。其次,当前思想品德教育活动开展过程中,其普遍缺乏教学新意,无论是选择的教学素材,还是整个教学理念的实施状况,更多都只是将其看做一门普通的课程来教学,无论是学生的具体参与度,还是其教学实效,都未能与学生实际学习之间产生相应关联,特别是在互联网资源对学生的影响日益提升的今天,将互联网理念融入到整个思想品德教育活动中,通过丰富教学理念,从而才能优化教学效果,提升教学实效性。当然,最重要的是必须转变对思想品德教育活动的全面认知,相对于其他教学学科来说,思想品德教育不仅仅是知识上的教学,更为重要的是对学生思维理念和行为方式上的具体引导,因此在开展这一教学活动时,要从思想内涵引导与教学活动相结合的视角来具体切入,通过创新教学理念,从而才能实现理想的教学效果。此外,当前思想品德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大多只是将其看做独立的一门课程,既与其他学科之间缺乏互动,同时也未能融入到整个学生素质培养体系之内。思想品德教学想要实现理想的教学效果,就不能脱离其他教学科目,尤其是不能将思想品德教学与学生其他素质培养单独开展,通过对当前高校思想品德教学活动开展的具体状况进行分析,可以看到多数教学活动中,都是将其割裂开展,因此,无论是具体的教学活动,还是相应的教学效果,都与实际期待之间存在极大差距。最后,当前多数高校在开展思想品德教学活动时,其只是以问题解决为开展导向,忽略了思想品德教学的价值作用,未能将问题预防与解决系统化结合。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不是一门普通的课程,从教学内容的选择,到教学活动的具体实施,其实际上都需要从预防学生出现相应心理问题入手。如果整个思想品德教学活动只能从某一个点来切入,那么无论其具体的教学效果,还是学生的心理成熟度,其实际上都与具体需要之间存在极大差距。因此,随着当前学生培养要求不断提升,优化思想品德教学的具体思路就极为必要。

2茶性人文的具体内涵认知

通过对我国茶文化理念进行分析,我们可以从中看到丰富的人文理念,乃至人文关怀,尤其是其中所倡导的价值理念和行为规范,正是引导人们形成全面完善理念的基础和关键。而茶性人文,最根本的就是整个茶文化理念。因此,系统化认知其中所存在的具体内涵,对于我们利用和了解传统茶文化,有着重要推动力和影响力。在茶性人文体系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正确、积极向上的思想内涵。因此,如果我们能够将茶文化中所蕴含的教育素材进行提炼,并将其融入到整个教学活动和学生素质培养过程中,那么其必然能够为整个教学活动开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当然,在这一过程中,也实现了传统茶文化的继承与发扬。茶文化体系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如果能够将其中所具备的茶性人文理念系统化融入到整个品德教学活动中,其必然能够实现对学生成长有效推动的最佳教学效果。通过对我国高校思想品德教育工作开展的具体状况进行分析,我们可以看到,目前整个教学活动中缺乏必要的教学理念创新以及教学方法融入,所以探究茶性人文的具体内涵,并将这一理念融入其中,无疑是当前大学生思想教育过程中的重要补充元素。茶性人文理念在融入过程中,其重点和关键在于人文理念的实质性融入,特别是对学生学习效果的有效关注。人文内涵的系统化融入,必然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思维内涵和价值理念。

3高校思想品德教育活动开展的具体要求

随着当前高校思想品德教育活动开展不断成熟,如今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要求不断提升,无论是对学生的教学要求,还是整个教学环境的复杂性和多样性,都使得我们必须创新整个品德教育活动,通过完善教学元素,优化教学内容,从而实现理想的教学效果。具体而言,其要求主要表现为:整个思想品德教育活动要与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等一系列内容相结合,通过打破传统的知识为主的教学理念,融入必要的思想品德教育理念,从而实现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培养。思想品德教育不仅是一种教学过程,更重要的是一种教育理念,尤其是要引导学生形成全面完善的思维理念。因此,思想品德教育活动开展时,必须创新教学理念,完善教学元素。不仅如此,当前在高校思想品德教育活动在开展过程中,必须充分注重将文化理念融入其中,融入文化内涵,是提升思想品德教育活动效果的基础和关键,更是解决长期以来学生教学活动内涵缺失问题的重要要求,文化内涵有着重要作用和价值,完善的文化要素是当前整个高校思想品德教育工作创新完善开展的重要要求。而融入传统文化,其不仅能够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理念,更为重要的是让学生通过对传统茶性人文理念进行系统化学习,从而构建自身完善的思想品德素质体系。当然,在当前高校思想品德教育活动开展过程中,应该充分认识到其整体作为一项教育创新,无论是教学元素的选择应用,还是教学理念的创新融入,都必须结合当前整个时代特点的具体发展状况,通过理念内涵的全面融入,尤其是时代性元素的系统化融入,从而实现理想的教学效果。高校思想品德教育活动在开展过程中,应该充分注重与时代特点的系统化融合,尤其是要认识到很多学生的思想品德问题,都是在时代变化特点下所形成的,因此,结合时代形式和特点,正是整个教育工作创新开展的基本要求。

4茶性人文在高校思想品德教育中的具体运用思路

茶性人文作为整个传统文化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完善的茶性人文理念不仅能够有效引导学生形成全面的素质理念,更是能够弥补当前学生在思想品德教育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而想要应用好茶性人文理念,就需要做到:首先,要针对当前高校思想品德教育活动开展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通过系统化分析,从而探究茶性人文的合适切入思路。实际上,茶性人文作为一种重要的人文理念,其中不仅系统化融入了我国传统文化体系中的价值理念和行为规范,更为重要的是其中所具备的行为规范正是当前学生培养过程中所欠缺的内容。因此,探究茶性人文的核心理念,并将其系统化融入到整个思想品德教育活动中,才能够实现其理想的教学效果。其次,必须全面认识到在信息技术成熟发展的今天,无论是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是整个教学活动中的元素应用,都需要结合互联网这一广泛应用趋势,进行融入,也就是说只有借鉴互联网形式开展思想品德教育活动,才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参与热情和积极性。当然在这一过程中,借助互联网媒介,实际上也是整个思想品德教育活动的创新与完善。事实上,在这一过程中,无论是学生的具体接受效果,还是其整体教学传播效果都实现了超越以往的成熟发展。最后,当前在将茶性人文应用到高校思想品德教育活动时,必须充分注重理论与具体素材的完善性,尤其是不能机械的将这一系列元素进行嫁接,必须通过创新与完善,尤其是将生活的事例融入到整个思想品德教育活动中,从而实现茶性人文理念的成熟融入。茶性人文理念是一种价值理念,无论是具体的价值思维,还是其对学生的影响,都是内涵性和导向性的,因此在整个高校思想品德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必须注重具体元素理念的融入,特别是要将生活内涵融入其中,从而使其能够实现理想的教学效果。

5结语

对于高校思想品德教育活动开展来说,想要实现理想的教育效果,不仅要注重完善高校思想品德教育活动开展的机制,同时还要充分注重对教育体系进行完善,尤其是要注重将多样教育元素融入其中,通过创新思想品德教育理念,从而必然能够实现整个高校思想品德教学的理想效果。茶文化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和内涵,完善的茶文化理念,不仅能够对学生形成健康思想理念提供基础,同时也是解决当前高校思想品德教育问题不足的重要切入点。因此探究茶性人文的具体内涵,极具传承价值和意义。

作者:丁言 单位:永城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董世全.探析如何在民办高校的大学英语教学中融入人文教育[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3(2):54-156.

[2]张志伦,高校教师如何在专业教学过程中渗透人文教育[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4(12):135-139.

[3]尹淑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高等教育创新的使命与挑战[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5):266-268.

思品教育教学论文篇10

[论文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理论;三观教育;历史沿革;经验教训

建国以来,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三观”教育在各个历史时期都是我国普通高校教学内容及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随着党的中心工作的转变,普通高校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三观”教育在课程设置及教学内容上也发生了多次变化,从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历史发展过程。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三观”教育的历史沿革及其经验教训进行深入研究,对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开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局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对这方面的研究情况作一简要综述。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三观”教育的历史沿革

有的学者认为,在高校开设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是我国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特征,它是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根据所掌握的资料,可将新中国成立以来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课程设置划分为六个阶段。(1)围绕新民主主义教育设置的政治理论课(1949--1952年);(2)适应过渡时期总路线要求的政治理论课(1953--1956年);(3)以“社会主义教育”为基本内容的政治理论课(1957—196o年);(4)以反修防修为主要内容的政治理论课(1961--1966年);(5)以“无产阶级下继续革命的理论”为基本内容的政治理论课(1970__1977年):(6)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1978年至今)。

为加强对大学生的“三观”教育,特别是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我国在高校别设置了“思想品德”课,有学者对这门课程的建设和发展过程进行了总结。他们认为,我国高校“思想品德”课程的建设,至今已有20多年的历史,回顾它的发展历程,大约经历了一个创立、发展、完善和调整改革的过程。

思想品德课程的创立和发展时期(19811987年)。从1981年开始,我国一些高校先后成立了德育教研室(也有的称“共产主义思想品德教研室”),并以课堂教学的形式,有计划有目的地向大学生讲授一些与他们的人生发展有密切联系的专题。1982年教育部总结和推广了这一创造性做法,并于1982年10月下发了《教育部关于在高等学校逐步开设共产主义思想品德课程的通知》。文件规定:共产主义思想品德课的任务是对大学生进行革命人生观教育和共产主义道德品质教育。同时制定和颁发了高等学校《共产主义思想品德课教学大纲》。在许多高校开设思想品德课程的基础上,教育部于1984年9月颁发了《关于高等学校开设共产主义思想品德课的若干规定》。文件对共产主义思想品德课的任务、内容、教学原则、考核标准、教师队伍建设(编制、职称、进修)、机构设置等作了明确规定,提出在高校成立“共产主义思想品德教研室”,又称“德育教研室”。

思想品德课程的逐步完善时期(1987—1991年)。这个时期的主要特点可以概括为:日常思想教育常规化,课程性质明朗化,课程内容系统化,教学管理规范化。

思想品德课程的调整改革时期(1991—1997年)。1992、1993年国家教委社科司、思政司分别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教学改革与建设研讨会纪要》、《新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建设座谈会纪要》的形式发文,提出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的改革要与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改革统筹考虑,要以增强说服力和有效性为目标,以改进内容和方法为重点。

“两课”课程设置新方案中的思想品德课程(1998年至今)。1998年4月23日,党中央研究决定了普通高校“两课”课程设置新方案。其中,关于思想品德课的三门课程是:法律基础(34学时)、思想道德修养(含职业道德教育)(51学时)、形势与政策(平均每周1学时)。与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更多地关注国家意识形态的灌输,科学世界观、方法论的确立以及对社会宏观问题的释疑解惑相比,思想品德课更关注大学生个体成长中的困惑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确立。

之后,随着2001年中共中央《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教育部党组《关于教育战线学习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通知》、教育部《关于普通高等学校“两课”教育教学中贯彻同志“七一”重要讲话精神的通知》、2003年教育部《关于印发(“两课”贯彻十六大精神教学指导)的通知》、《进一步深化“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进”工作的通知》等一系列文件的下发,思想品德课在指导思想上进一步强调了“必须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在课程开设目标上进一步明确了“不断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的基本经验,“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在教学内容的设置上高度关注“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

有的学者认为,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到党的十四大,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恢复、巩固和加强阶段。这个阶段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是深刻反思前一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失误,总结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的教训,纠正忽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倾向,改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被动局面。第二阶段:从党的十四大特别是1994年《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的颁布到党的十六大,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加快改革和发展的阶段。这个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扭转被动局面和巩固加强的基础上,加快了改革的步伐,积极探索适应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深化高等学校办学体制的新情况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思路。第三阶段:从党的十六大至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这个阶段工作的重点,是适应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任务、新要求,整体规划大中小学德育体系,建立健全与法律法规相协调、与高等教育全面发展相衔接、与大学生成长成才需要相适应的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的制度体系。

二、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三观”教育的经验教训

有的学者认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高校积极探索德育工作的新途径,积累了一些比较成功的经验,主要表现在:在指导思想上,坚持了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把育人放在首位;在工作原则上,虚事实做,求实务实,重在落实;在工作体制上,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坚持党对德育工作的领导,坚持党政齐抓共管的原则;在工作队伍上,坚持专职为骨干,兼职为主体,建立了精干高效的政工队伍:在工作途径上,以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为主渠道,深入开展社会实践,大力建设校园文化;在工作方法上,坚持分层次教育,分类指导,教育与管理相结合,重视班集体建设,注重发挥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作用;在教育内容上,突出抓好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教育,拓宽教育内容,加强人文素质的培养。

有的学者认为,高校思想品德课创建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在对大学生进行“三观“教育、培养跨世纪的社会主义“四有”新人所采取的一个创造性举措,是在高校思想理论教育工作中所实施的一项基础性:十几年来,它经历了摸索试验、初步发展和全面建设等几个阶段,其主要成绩和基本经验可大体归纳为这样四点:(1)遵循教育规律和大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及其发展规律与特点,把对大学生成长具有普遍意义和重要作用的教育内容作为课程重点,纳入教学计划,规定必要课时,确立课程地位,与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并称为“两课”,作为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2)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要求规范化、基本内容系统化,有针对性地回答了在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科学性和说服力,对于启迪和引导大学生健康成长与成才,对于保持稳定与发展,发挥了较大的作用,产生了较好的效果;(3)推动并深化了对大学生思想品德形成、发展和变化规律的研究,形成了一大批有份量、有影响的研究成果,使思想品德课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4)促进高校广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学习理论,充实知识,研究问题,提高水平,增强素质,涌现出了一批有理想和信念、有科研成果、有教学经验、有工作能力,受到学生欢迎和社会好评的优秀教师。

有的学者认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在不断改革发展中,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教育在学校德育工作中的主渠道、主阵地地位,有效维护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性;坚持紧跟时代和社会发展的步伐,不断改革、更新课程体系、教学内容与方法,体现了“两课”教学的时代性;坚持用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大学生,保证了“两课”服务社会、培养人才的方向性;坚持把“两课”教学置于高校党委的直接领导下,保证了“两课”实施和改革发展的稳定性:坚持以学科为依托进行课程建设与队伍建设,增强了“两课”教学的科学性。

有的学者认为,我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有比较好的传统,系统和全方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在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牛观、价值观,增强理论思维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才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取得了显著成绩。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围际经济、政治格局的变化,特别是市场经济×义重效应的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和心理状态出现了新变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遇到了挑战。影响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效果的因素很多,但主要是知行转化问题。受教育者知而不行、知行不一的现象比较普遍。

有的学者认为,党的十一届t中全会以来,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广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不断改进和加强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成绩应该充分肯定。但也应看到,由于多方面的原因,目前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改革明显滞后于现实。从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体系看尚有不尽如人意之处:从教学内容i:看,联系社会实际和学生思想实际不够,中学和大学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有交叉重复现象;从教学方式上看,部分教师虽然比较敬业,但仅满足于从书奉到书本注释马克思主义的一些基本观点,不能紧紧抓住社会现实和学生关注的热点,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去分析问题,更不能从改革开放的实践中去总结一些东西,因此使学生感到理论教育“不解渴”,不能帮助他们分析解决现实问题。一些理工农医类院校的学生感到克思主义理论十分深奥,难以接受。这必然导致思想政治珲论教育失去应有的吸引力、战斗力,使大学生对此失去兴趣,产生淡漠感。要解决这‘问题,应注意以下几点:在全社会形成重视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良好氛围,是克服部分大学生淡漠情绪的前提;高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是解决部分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漠视问题的重要保证;进一步加快改革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步伐,增强其吸引力;思想政治理论谍教师要多练内功,并善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有的学者认为,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和宦传中,还存在着理论脱离实际的问题,影响了大学牛的学习热情和认同感。一些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和宣传的形式、方式和方法过于僵化、呆板,落后于当前社会形势的发展对教学、宣传手段的要求。其中,最突出的问题是教学和宣传中“大”和“空”的现象,一味地戴理论高帽,空话、套话多,其结果往往使大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学风不够端正,形式主义比较严重。结合社会发展的实际提出问题、回答问题、解决问题的针对性、实效性不强。

有的学者认为,我们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实践除了必须坚持发挥其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的功能,实现对大学生进行正面的思想政治教育这一价值尺度之外,还必须认真探索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客观规律,坚持按照科学尺度进行工作,才能保证其教育的实效性。据此探讨了“以知识教育为依托实现科学价值观教育”、“以能力培养促进科学价值观的形成和巩固”、“德育各环节相互配合、补充和促进的系统运作”、“‘两个课堂’和‘两个队伍’相结合”、“教书育人过程中德育主客体交替与互动”、“鼓励个人多样性价值取向与坚持主导价值观教育相结合”等方法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中的实际应用。

有的学者认为,教育和引导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其方法和途径是多种多样的。作为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者,应该强化理论指导,帮助大学生确立科学的人生价值观的认识基础;应当从当代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规律入手,帮助其进行自我教育;应当重点引导他们确立正确的人生追求。

正如《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所指出的,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的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但也要清醒地看到,国际国内形势的深刻变化,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既面临有利条件,也面临严峻挑战。这就要求我们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三观”教育,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