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戏教案十篇

时间:2023-04-07 03:52:39

社戏教案

社戏教案篇1

创意说明:《社戏》之美,美在真诚自然的人性,美在如诗如画的乡村风景,这些皆是在乡愁蛊惑下绘制出的理想故乡的图景。本设计旨在通过整体感知——局部探究——整体感知的教学思路,教给学生一种以整体感知为主的阅读方法。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请同学说说自己童年最喜欢的事情,或者说自己的故乡留给自己最美的因记(预习作业),由此自然的过渡到《社戏》的学习。

二整体感知,把握文脉

1文章围绕看社戏写了几件事?(月夜行船船头看戏月下归航)

2讨论:有人认为本文标题不恰当,因为全文写社戏的内容太少,你是否认同这种说法。

明确:其一,本文直接写社戏的文字确实不多,但其文字都看社戏有关;其二,文中真正有趣的不是看戏本身,而是与看戏相关联的人与物。

三局部探究,感受洋溢于全文的自然美(人性美景物美)

1跳读:找出文中直接赞美社戏好看的句子。文中写在接近赵庄和离开赵庄的时候,各有一处想象社戏美妙如仙境一般的段落。

2研读:社戏并无多大的看头,可文章结尾却写道:“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也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为什么?

明确:所谓“那夜似的好豆”“那夜似的好戏”,代表了作者对天真烂漫自由有趣的童年美好的回忆,充满一种浪漫的理想色彩,表现对人生理想境界的渴望和追求。

3挖掘人性的美。让学生认真研读课文,说说自己喜欢的一个人,并阐述理由。在人性美的挖掘中,一定要结合语言的品析。

4品味景物的美。本文的景物描写极富诗情画意,要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品味。

动词妙用:“点”“磕”“退”“上”“架”等几个动词,十分准确的展示了几个少年架船的情状,熟练的技术去看戏是的愉悦心情。

精妙的比喻:“那航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者孩子在浪花里窜,连夜鱼的几个老渔夫,也停了艇子看者喝起彩来。”“回望戏台……满被红霞罩住了。”这些比喻,更流露了作者内心难以抑制的兴奋。

丰富的感觉:月夜行船一段的景物描写分别从视觉听觉嗅觉感觉等侧面着笔,一片寻常的景物因为承载了作者无限美好的情思,变得让人陶醉,另人向往。

故乡美好的自然风光和热情诚挚的人们,共同构筑了一幅理想中的故乡的图景,让作者难以忘怀,因而借“社戏”这一载体予以倾诉。

四整体感知,把握作者旨意

社戏教案篇2

关键词:地方戏曲艺术;动漫课堂教学;融合;教学案例

一 研究目的

金华的地方戏曲蕴藏着大量的历史文化信息,其历史渊源、艺术形式等方面剧都有教高的研究价值。婺剧因能在一个剧种中原汁原味的保存高腔、昆曲、乱弹、徽戏、等声腔而被戏曲界公认为“徽戏的正宗,京剧的始祖”。

随着社会现代化程度的提高和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金华的地方戏曲艺术,急需以更多、更好的方式去传承和发展。作为本地一所高校的动漫专业,有条件、也有义务去学习并推动地方戏曲艺术的发展。让地方戏曲艺术与动漫专业的课程教学相融合,运用动漫的形式来再现地方文化的艺术精髓,也是弘扬与传承地方戏曲艺术的一种好方式。另一方面,民族的才是最好的,地方的才是最具特色的,对于求创新,求变化的动漫专业而言,古老的地方戏曲艺术可以为动漫专业的课程教学改革提供充足养分和思路,使金华的动漫教育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怎样使以唱为主的戏曲文化艺术,转化成可视性较强,镜头变换丰富的动漫形式?目前,国内的动画戏曲研究也初见成效,2005年,中国艺术学院开始研发“戏曲动画”这一全新的艺术表现形。《中国戏曲经典原创动画》将创作“中国戏曲经典原创动画”百集系列。

中国拥有许多历史悠久的传统艺术,戏曲艺术是其中的一种。中国古老戏曲一直以来为中国动画提供了充足的素材,使得中国动画有其独特的艺术魅力。运用动画的形式来再现戏曲艺术精粹,这无疑对戏曲艺术的弘扬与传承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 具体实践

现阶段动漫专业的课程教学以项目、案例教学为主,通过的一定的研究和分析,能将金华的地方戏曲艺术,作为具体的实际的,项目和案例,融入到教学中去,使金华职业技术学院的影视动画教学真正改革、发展为极具特色的专业教学。通过研究,在文化传播的形式上寻求创新和突破,使文化传播的艺术形式能够紧跟时代的步伐,不仅为金华地方戏曲艺术的“现代化形式”提供了值得思考和借鉴的方式。使地方文化更具活力和魅力,走入年轻人的生活。同时,对当前的高职动画教学拓展了新的思路,极大地丰富和深化了教学案例,推动动画教学的改革。使教学在地方戏曲艺术的支撑之下,能够更具特色。通过实地调查研究、文献资料研究和实验性研究等研究方法,通过对调查资料的记录与收集,以分析性角度整理、组织材料,归纳各要素间的关系与相互影响。

实施计划:第一步,制定具体的研究方案和工作措施。确定所需资料调查和收集的内容。第二步,资料的收集与整理。为了对金华地方戏曲艺术及其装扮、戏服、动作、音乐等各方面有一个全面的了解,课题组成员除了收集有关资料和文献外,还要从戏曲的剧本、文物、版画、历史文献、宗教文献、民俗文献、舞蹈等方面搜集资料,形成了详细的资料附表和附图;同时,对《中国戏曲经典原创动画》的其他地方戏曲的动漫形式进行收集与梳理,分类成各种不同的动漫类别,以便于借鉴与突破。第三步,资料的归类与整理,通过以上长时间的实地调查,通过获得以下材料:1)金华地方戏曲的行头,最具有代表性的服装及道具的实物照片、手绘效果图。2)金华地方戏曲的装扮,化妆造型素材的收集、照片拍摄、文字材料和调查笔记。3)特征问题:程式性、符号性、可舞性和装饰性材料的归纳。第四步,动漫形式的分类归纳,各种类型、各种材质的动画造型设计实践探索。第五步,根据已搜集并整理的材料,探讨地方戏曲艺术动漫专业课程教学的融合方法与进程。

三 研究的价值

(1)传承与发展

地方戏曲艺术与动漫专业课程教学融合过程的研究,首先要对金华地方戏曲艺术的历史和特征问题作系统梳理,对促进中国戏剧文化的研究有重要的认知价值和学术价值。同时,对地方戏曲的动漫形式的开拓与探索,为戏曲形态及其表演本质的研究开辟了新的途径。

(2)传播与推广

地方戏曲艺术与动漫专业课程教学融合过程的研究,从地方戏曲的形式上寻求创新和突破,使艺术形式和指导思想能够紧跟时代的步伐,不仅为地方戏曲在现代社会找到了一条生存发展之路,为地方戏曲艺术的“现代化形式”提供了值得思考和借鉴的方式。使地方戏曲走入年轻人的生活。有助于广大群众对戏曲文化的了解与欣赏,为弘扬传统优秀的地方戏曲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发挥其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 金华市艺术研究所:《中国婺剧史》,中国戏剧出版社,2006年8月.

[2] 孙颖:《剧装图案》编著,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2004年6月.

[3] 周懿:《戏曲动画的特征及传播途径研究》,中国美术学院【网络出版年期】2012年04期,2011年5月.

社戏教案篇3

一、游戏中的作品取样

(一)何为作品取样

作品取样是一种真实性表现评价,目的在于协助教师通过活动与作品记录评价儿童的技巧、知识和行为,主要记录评价孩子的学习历程与结果。有系统地记录与评价每一个孩子的学习历程与结果,对于教师来说有一定难度。

(二)作品取样的内容

作品取样的内容主要是记录幼儿期初、期中、期末不同阶段在游戏中的表现、作品、创意行为等,有规划、有系统、有目的地收集资料,根据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对幼儿动作、行为等方面进行记录和分析。

(三)作品取样的作用

1.作品取样对于教师关注幼儿游戏中的细节问题,特别是幼儿创造能力方面的问题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2.虽然作品取样特别是照片留样工作繁琐细致,但对于观察幼儿游戏水平,日后有针对性地进一步指导幼儿游戏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3.对于每一次游戏结束后教师讲评及深入挖掘游戏内涵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4.帮助老师纵向掌握幼儿的发展动态,有依据地进行作品分析,进行幼儿行为的剖析等。

(四)作品取样的要点

1.在每次游戏中,建议教师和幼儿一起收集作品,让幼儿自己挑选作品。

2.教师要为幼儿作品做批注、整理作品,关注孩子的创造力、语言表达能力等,作出综合评价。

3.使用作品取样系统,本着循序渐进的原则,逐步增加领域、分析内容。

4.与班级合作者共同研讨实施的计划、进度、困惑、实施技巧及案例分析。

5.本着“实践―检核―调整―再实践”的原则,有耐心、信心,用持续性发展的眼光进行操作与分析。

二、游戏中的个案记录

(一)何为个案记录

游戏中的个案记录是指教师对幼儿在游戏过程中产生的个体事件及情况,以文字方式记载下来,并进行分析的文本资料。

(二)个案记录的内容

个案记录内容包括幼儿语言、交往、性格、能力、知识、情感等方面内容,可涵盖的内容较多。如:幼儿自身不同的游戏能力表现有哪些;不同性格幼儿的有哪些不同的游戏表现;游戏对幼儿认知、情绪、社会性的作用;影响幼儿游戏行为的因素(生活经验、游戏氛围);如何促进幼儿的游戏能力发展;如何在游戏中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等等。

(三)个案记录的作用

1.通过记录后的仔细分析,从中得到很多以往在幼儿身上看不到的东西,从而对幼儿有更加深入的认识,形成正确的儿童观。

2.有利于教师追踪观察个别幼儿,从而直观了解该幼儿在游戏活动中的社会性发展与能力发展。

3.便于老师及时给予幼儿正确的引导与指导,让幼儿在游戏活动中获得更多。

4.为游戏中的幼儿提供有效帮助,利于因材施教。

5.为自主性游戏理论的发展提供特殊例证,丰富研究内容。

(四)个案记录的要点

1.明确研究对象和研究问题,在游戏中选择具有典型特征的幼儿作为研究对象,并确定对幼儿游戏中的哪些方面进行研究。

2.围绕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广泛收集与研究对象相关的详尽资料,并对收集的资料进行细致有效的整理加工。

3.收集到个案资料之后,对产生现状的原因进行推测,形成初步假设,探索导致个案问题产生的症结所在。

4.对个案问题做出明确的诊断和假设后,接下来需要针对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指导性意见。

5.搜集多方面的信息检验研究假设,并对个案的表现进行讨论和评估。

6.提出建议,得出结论,撰写研究论文或者研究报告。

三、游戏中的档案袋记录

(一)何为档案袋记录

成长袋记录是对幼儿成长过程的记录,目的在于通过对幼儿作品、照片及相关资料的有意收集,反映幼儿的兴趣、态度及在特定活动中的表现与表达。因此幼儿成长档案不仅是幼儿成长的轨迹,而且反映幼儿的发展水平。

(二)档案袋记录的内容

档案袋记录的内容大部分都是用照片形式记录幼儿在游戏活动时表现出的行为、动作、交往的精彩瞬间。

(三)档案袋记录的作用

1.档案袋记录有利于教师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便于教师连贯性、系统性地观察幼儿的游戏情况,有利于捕捉幼儿游戏活动的第一手资料。

2.档案袋记录结合班级幼儿的主题活动进行制作,捕捉幼儿在新的主题活动中在区域投放的新的材料进行记录,从而及时了解新提供的材料是否符合幼儿的兴趣及幼儿的参与情况如何。

(四)档案袋记录的要点

1.在《幼儿档案袋》记录的评价方式中,在使用过程中,我们发现用照片记录的方法比较方便,可及时捕捉幼儿在游戏活动中的状态。

2.通过照片进行回忆可以及时给予分析,这种形式便于教师分析幼儿的游戏活动状态,同时能够为幼儿积累丰富的游戏活动资料,充实幼儿的游戏活动档案袋。

3.针对照片用文字描述游戏的情况。

社戏教案篇4

关键词:素质;潜能;幼儿;习惯;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今社会,越来越多的家长重视发现孩子的潜能,注重发展孩子个性,关注孩子的未来,如何建立自己的幼儿教学特色,提高幼儿园竞争力,提升幼儿园的品质,在竞争中寻求更好的生存、发展能力,是每一个幼儿园园长和幼儿机构负责人关心的内容。那么,如何让幼儿教学与管理都跟上时代的步伐成为我们不断探索的问题。

一、幼儿教学中的策略

我国当前的教育形式和教育改革方针,提出了教育要以素质教育为主,教师教给学生的不仅仅是文化知识,而且要以培养高素质、高水平的有用人才为目的,开展教育。所谓素质教育是指学生经过一定的学习过程,所具有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适应社会的能力,以及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高尚的品格,正确的审美观、价值观。

1.让孩子养成动手操作的习惯。心理学家皮亚杰曾经说过,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其实,动手操作使人们认识事物、获取信息的重要手段,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需躬行。学生也不例外,动手操作好处很大,获得的经验最直接,更具体,回避了抽象,给人的印象也格外深刻。教材上的一些栏目就很好,有着大量的动手操作活动,比如那些分一分、摆一摆、画一画、圈一圈、数一数等等,让学生在做中想,想中学,积累了关键的学习经验,这些经验是不可替代的,教师无论讲得如何的滔滔不绝,如何的绘声绘色,其效果还是要逊色于学生自己做和自己体验。有了动手操作,再抽象的知识也会去伪存真,给学生以清晰的表象,十分有助于形象到抽象的过渡。

2.激发孩子的问题意识。著名的法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育的真谛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所以说在教学过程中,我不仅仅在传授知识,而是多引导、多激励,让学生自己去做、自己去想,学会方法,最终终身受益。学生不是被知识填满的容器,而应当是被点燃的火把。

3.以传统游戏为主阵地。幼儿比较喜欢游戏活动等,因此,在教学中,我园将儿童传统游戏纳入幼儿园课程,确立了“寓儿童传统游戏于幼儿一日生活”的教育思想,并通过素材征集、素材筛选、素材分类三步做好了素材的挖掘与整理工作,采取阶段项目与民间小游戏相结合、室内游戏与户外游戏相结合、随机游戏与集体游戏相结合、当地民间游戏与民族传统游戏相结合等“四个结合”的组织思路,将儿童传统游戏有序地融入幼儿生活。当然,一定要做到使传统的游戏适应现代的幼儿,比如我们从游戏的活动材料、场地布置、规则等方面进行了大胆的改编与创新,使其更适合现代幼儿的发展需要。

比如幼儿们常玩的老鹰抓小鸡、踢毽子、跳绳等,在这些有趣有益的游戏中,使幼儿乐在其中,不知不觉中培养了各方面的能力,也使幼儿更健康地成长。

二、幼儿管理方面的措施

近年来,各地纷纷对幼儿教育进行了各种形式的改革,办园形式多样化,管理模式现代化,应该说幼儿教育呈现了比较良好的发展态势。但也不可否认,在改革过程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引发我们的思考,拿出必要的措施。

1.实现幼儿园行政管理智能化。在管理中,可利用计算机建立幼儿档案,包括学籍、个人档案、活动记录、学习记录、幼儿作品等,利用电子档案可以方便快捷地查找且可以长时间保留。此外,还可将幼儿园教学、人事、卫生、财务等进行电子管理,按照行政管理、党群建设、教育教学、卫生保健、安全综治分类收集整理,并建立了电子案卷目录,将我园所有文本案卷档案进行了细致的分类与编号,通过查看电子案卷目录就可以快速、准确地找到某份文件资料,使查找资料更快捷、方便,做到了电子与文本的一体化管理。加速了我园现代信息技术的进程,提高了幼儿园科学管理的实效性和广泛性。

2.教师要摆正思想。这里所讲的思想包含三方面,即教师的思想、学生的思想以及家长的思想。教师为了迎合家长的教育需求,所以就采用错误的教学方法,导致错误的教学结果。

社戏教案篇5

沙盘游戏疗法简介

沙盘游戏疗法的概念 沙盘游戏起源于荣格理论,20世纪60年代由卡尔夫创始,是游戏疗法的一种形式。值得一提的是,沙盘游戏疗法和沙盘治疗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这也是目前大多数人容易混淆的两个概念。其中前者尤为强调治疗师的角色像一个“容器”,为儿童提供一个“自由、被接纳和保护”的空间,相比于后者,治疗师较少地介入及与个案互动较少,使得沙盘游戏疗法更适合自闭症儿童使用。

沙盘游戏疗法在自闭症儿童干预治疗中的适用性 一是较少的语言需要:研究表明,沙盘游戏疗法本身的过程不需要儿童过多的语言,这种对语言表达的较低要求特别适用于自闭症儿童或者有语言障碍的儿童。二是有趣的游戏形式:沙盘游戏疗法以多种多样的沙具和游戏的形式,吸引自闭症儿童在游戏过程中的情感表达,通过引发儿童的想象来提高社会交往能力,唤醒自我治愈的潜能。三是安全的治疗环境:“母子一体化”是沙盘游戏疗法的精髓,加之“沙”本身作为能够提供安全感的物品之一,使得自闭症儿童进行沙盘游戏的过程中,愿意通过这种介质自由地表达内心世界和所经历的情绪情感。基于以上三点,笔者尝试以沙盘游戏疗法作为突破口,从沙盘游戏走进自闭症儿童的内心世界,进行交流,从而增进其社交性言语、人际交往能力及情绪情感的表达。

个案及作品概况

个案情况 莎莎,女,12岁,高功能自闭症。父母离异,与父亲及祖父母在一起生活。自发语言多,但社交性语言很少。行为刻板,鲜有情绪障碍。目前接受沙盘游戏治疗数十次,每周一次。

沙盘游戏作品概况 首先,沙盘游戏过程整体描述:她第一次接触沙盘游戏时便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并对每次的沙盘游戏治疗表现出期待。但是她不愿意用手触碰沙子,因此在十次的沙盘游戏治疗中没有出现任何挖沙或摸沙的动作,但在后期(第六次以后)喜欢用小棒理沙,把沙子弄平整。其次,沙具的选择:动物、人物、植物、房屋、交通工具、武器等。她在十次的沙盘游戏过程中均以动物为主,比如海豚、公鸡、袋鼠、狗、蛇、等。偶尔出现房子、船,在后几次的沙盘游戏中均出现了建筑用车这一标志性物品。然后,在沙盘游戏前期主要以自发性语言为主,如“小狗很悲伤”“爱说谎的小花狗”“爸爸买的小兔子”等,偶尔有一些和教师的社交性语言。后期社交性语言明显增加,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能够简单应答,如教师问“这是什么”,答“船”;问“船去哪里”,答“去飘荡”。最后,和教师(治疗师)的关系:早期她不允许教师触碰任何物品,在沙盘作品完成后,一定要自己收盘,并在收盘的过程中不允许他人参与。但在后期,出现与教师的互动,比如会拉起教师说“老师坐在这儿”,并可以和教师一同收起沙盘,并按照教师的指令将沙具放在指定位置。

自闭症儿童的沙盘作品分析

社交性言语的增加 经过沙盘游戏治疗师的记录,以及和该名儿童班主任进行定期的研讨和行为及言语观察,发现该名自闭症儿童在每次沙盘游戏中的社交性言语次数有所增加;在沙盘游戏治疗期间,她的社交性言语呈递增趋势。此外,在班级的日常行为和学习中,班主任也发现,在第七次沙盘游戏治疗后,该名学生与同班另一名自闭症儿童出现社交行为,比如,主动安抚另一名自闭症儿童的情绪,并以“某某某不哭”“不发脾气”等语言表现,以及对其他儿童提出简单的要求等。

情绪情感的表露 在治疗过程中,该名自闭症儿童第一次的作品中出现代表“冬天”的圣诞树及一些代表母性的动物,如袋鼠、海豚等。通过对该名学生的日常了解发现,班主任老师对其说过“冬天去找妈妈”,因此,该名儿童在作品中反复出现冬天。在第十次治疗中,通过和治疗师的互动性言语了解到,她作品中反复出现的船要去飘荡的地方是“北京”(她母亲所在地)。这些可以解读为对母亲的向往,以及母爱的缺失给孩子带来的影响和创伤。

解析自闭症儿童的沙盘作品

在自闭症儿童的沙盘作品中,会反复出现一些沙具或者刻板的摆放规律及行为,但是如何对沙盘进行解读,就会了解到,自闭症儿童的内心世界是沙盘游戏疗法在自闭症儿童干预中的一大挑战。结合本案例情况和沙盘分析结果来看,对沙盘作品的解读,需要从事沙盘游戏治疗的教师以极大的包容和耐心,在沙盘游戏理论的基础上,深入了解自闭症儿童实际的生活和学习状况,才能真正通过沙盘游戏走进自闭症孩子的世界,实现干预和教育的目的。

社戏教案篇6

拼图游戏思维能力肢体运动训练方法拼图(Jigsaw Puzzle),是对一种益智类游戏的通称。游戏内容可称作拼图游戏,其道具称拼图玩具。此类游戏是指将印有局部图案的扁平零片进行拼组,把全部零片拼接起来构成一幅几何平面,平面上最终将展现出完整的图案。智障儿童可以通过拼图游戏,让他们充分锻炼手部运动的能力以及思考的能力,此项游戏的训练,会对他们的身心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一、智障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

由于受某些先天或后天因素的影响,智障儿童可能在身体、心理、智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存在缺陷。

1.肢体活动不协调

智障儿童大多数因为智力上的疾病,从小被父母和家人过度保护,从而导致有些孩子穿衣服、系鞋带、上楼下楼这些简单的活动都无法独立完成。有些孩子因为从小很少进行肢体活动的训练,很难独立完成生活中的任务,信心的缺乏,可能会导致他们对简单的活动产生抗拒心理。

2.学习能力较差

智障儿童因为记忆力较差,注意力极易分散所以很难达到一定的学习效果,有时一些简单的知识都必须通过老师和家长一遍遍的重复才能学会;另外,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较差,对于新学到的知识或经验没有办法做到举一反三,所以很难将其运用到社会生活中。

二、拼图游戏对于智障儿童的意义

1.生理上

在拼图游戏中,智障儿童的运动器官会得到极大地发展,其中手上动作以及手眼协调的训练会促进大脑机能的改善,从而达到康复的目的。大多数智障儿童都有肢体动作不协调的问题,在拼图过程中,儿童通过不断选取拼图零件可以很好地起到促进智力发育的功能,并且动作过程的反复也会加深他们动作技能的提高。

短期记忆(Short-term memory)是记忆的一种类型。短期记忆是长期记忆的基础,必须通过不断地复述才能完成短期记忆到长期记忆的转化,而对于智障儿童来说,他们短期记忆的能力较为薄弱,因此导致他们记忆能力较差。在老师和家长进行教育的过程中,一件事物的学习可能要经过上百甚至上万次的重复才能完成。一些孩子酷爱拼图游戏,可能会不断地将某一张拼图打乱、拼好、再打乱、再拼好,在他们不断重复这些动作的过程中,完成拼图的时间会缩短,孩子们对于整张拼图的记忆程度也会更深刻。通过拼图游戏,孩子们要经过许多次的辨认、回想、选择、判断,才能完成各零件的整合,这一过程也正训练了他们的短期记忆能力。

2.心理上

拼图过程是一个分析思考的过程,当智障儿童拿到被打乱的拼图时,他们必须通过思考和观察将一堆凌乱的、不规则的零件整合成一幅完整的图案。大多数智障儿童由于缺乏全局思考的能力,没办法把一件事完全统整,因为他们感知事物或者解决问题都是分步完成的,并且每个部分皆独立。通过拼图游戏,智障儿童会在脑海中不断勾勒出整幅图画的面貌,从而在寻找零件,拼凑零件的过程中达到训练全局意识的能力。

在拼图游戏的练习中,智障儿童通过观察各拼图块图案间的联系,找出关键的图案线索从而将一块块拼图拼成整幅图片,如找出色彩范围相似的图块、图案。在经过多次后的练习,他们可以掌握从个体到整体的学习方法,找出事物之间的关键性线索,以达到提高学习能力的效果。

三、如何通过拼图游戏的训练促进弱智儿童的心智发展

1.选择适合的拼图

在选择拼图内容上,家长和老师应针对不同孩子的心智发展阶段进行适当内容的选择。拼图图案应该是较为简单或者孩子们较为熟知的拼图,如印有熊出没、喜羊羊与灰太狼等动画片中常出现的卡通人物的图案。这样,孩子们在拼图过程中极易在大脑中形成整幅图片的印象,有利于孩子们对拼图整体性的把握。

2.加大拼图难度

拼图难度可以通过拼图块数而逐渐加大。先给孩子们提供块数较少的拼图,让他们适应拼图的玩法,掌握规律。然后,再选择块数较多的拼图,这一类的拼图对于孩子们的手部运动和记忆能力就有了一定要求,通过提高块数,加大难度逐渐提高孩子们的适应能力和动手能力。

当孩子们对于平面上的拼图有了一定的了解后,也可以适当让他们进行立体拼图的练习。立体拼图,对他们来说又是一种新的考验,因为智障儿童对抽象概念以及逻辑思维能力很难真正把握,他们往往是靠机械记忆学习的,想象力不丰富。如果把他们认识的东西换了方向、位置就很难辨认。因此,通过立体拼图,他们可以更清楚地了解某一类事物,这对于他们空间感的把握以及分析事物的能力,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3.多多给予鼓励

根据班杜拉的自我效能感结论,在生活中,人们做什么或不做什么,往往受制于个体的效能判断。孩子们往往会根据自己先前的经验而选择自己有信心完成的任务,对于那些超出能力的任务他们则会选择规避。如果一些孩子认定自己无法完成加大难度的拼图任务时,家长和老师应该鼓励他们相信自己的能力,不断尝试拼图。在经过多次失败之后,有些孩子选择了放弃任务,家长和老师应在这时激励他们不要气馁,鼓起勇气继续尝试。

四、结语

因为智障儿童自身的特殊性,他们对于外界的学习与思考多来自于他们感兴趣的游戏。通过游戏的训练,可以使他们在认知、注意、记忆、想象和思维等方面的学习获得极大的提升。在拼图的过程中,孩子们要通过不断翻看拼图的图案、形象,颜色再尝试拼接各零件,他们常常会经过多次选择与比较,才能得到正确答案。在这一过程中,他们的观察能力、问题分析能力以及思考能力,肯定会得到大幅度提升。希望家长及教师们能对此项游戏给予重视度,用游戏提高智障儿童的学习能力,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游戏中提升自我。

参考文献:

[1]王振宏,李彩娜.教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2]刘全礼.特殊教育导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3]张兰香.智障儿童自我效能感的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2009,(S3).

社戏教案篇7

关键词:教学;实例;创造;游戏

问题的提出:创造游戏作为想象与现实生活的独特结合,受到幼儿的欢迎。创游之所以有此之称,就是要让孩子在这种游戏中大胆地创造、想象,从而让幼儿有效学习。也许有的老师会问:“创造游戏为何还要有效教学?有效教学在教学活动中重点体现不就可以了吗?”其实并不如此。对于幼儿热爱的创游,这正是一个非常好的教学时机。教师可以利用一些资源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并更好地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达到创造教育、有效教学。那么如何在创游中做到创造教育?如何在创游中引导幼儿有效学习?如何更好的体现创造游戏中的“创造”一词?下面我就教师在创游前、中、后的预设、指导、评价谈谈自己的拙见。

一、预设情境、充分准备--环境与材料、要求与经验

(一)充分、有用的物质准备--环境与材料。

物质是基础——充分、有用物质准备是有效开展创造游戏的基础。一个良好的游戏环境、提供适宜的游戏材料对幼儿的成长非常重要。幼儿在自由、轻松的空间环境里很容易产生浓厚的兴趣。在兴趣的带动下能充分调动幼儿的自主性,激发幼儿主动学习。

1.以幼儿为主体,创设轻松、愉快、开放性的游戏环境。

教师需要引导幼儿共同参与游戏环境的创设,让幼儿按自己的意愿,以自己的方式进行游戏,让幼儿在自主性游戏中学习,在自主性游戏中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同时,教师要善于发现幼儿游戏的需要,适当启发幼儿游戏的动机,帮助幼儿学会确立主题,从而创设相应的主题游戏环境。

案例:我班在主题活动《可爱的动物》中,与幼儿一起创设了一个《快乐的农场》游戏。环境中的一些材料——奶牛、食槽、大公鸡等等都是幼儿与老师一起制作完成的。并且,师幼共同布置游戏环境。有了幼儿自己的参与,她们更是喜欢这一游戏,更能大胆的想象,创造出了更多情境。同时,由此延伸出了其它一些列的游戏——动物服装秀(各种动物的服装,幼儿自己创造设计,进行表演)、动物妙妙屋(幼儿通过折纸、绘画、捏贴等方式制作各种小动物)、动物创想曲(幼儿跟随音乐大胆创造、想象做出各种小动物的不同姿态)……

这些创造游戏的建立来源于幼儿的需要,符合幼儿意愿。开放性游戏环境的布置更是加入了幼儿的参与。他们在游戏时,变得更加投入,更具有主动性和创造性。

2.以适宜为原则,提供有意、有效、可操作的游戏材料。

以往我们提供游戏材料,总认为投放越多、越真实、越漂亮,孩子们就越喜欢。其实实践告诉我并不如此。

案例:刚开始,创设游戏《豆豆超市》时,里面的物品全是我精心收集来的各种食物的包装纸盒、饮料罐、生活用品的纸盒等。游戏就这样进行了两周。通过观察发现,刚开始幼儿对于超市游戏还是比较喜欢的,可是时间一长孩子们就失去了兴趣。由于材料的单一,

幼儿的游戏兴趣便很难维持。我们辛辛苦苦准备的材料,孩子们欣赏几天就不再理它了。于是我们就尝试减少游戏材料,然而材料一下子从多到少又不能满足幼儿需求。我们便在超市中提供了许多半成品,引导幼儿用橡皮泥加工出了饼干,慢慢的结合各种节日出现了月饼、粽子等物品,孩子的兴趣也越来越浓厚。

从实践中,我们可以看出半成品和废旧材料更有利于幼儿在游戏中以物代物。半成品材料会使幼儿玩时任意组合、加工和变形,自己变出多种玩法,让幼儿创造的游戏。通过这样的以物代物,既丰富了幼儿游戏材料,又发展了幼儿想象力,同时能调动幼儿游戏的兴趣性和积极性。真正让材料变得有效,让幼儿与材料相互作用,感受游戏带来的快乐和学习彼此的经验,促进幼儿主动性、独立性、创造性的发展。

(二)明确、丰富的心理准备--要求与经验。

在创造游戏开展之前,除了物质的准备,幼儿的心理准备更是必不可少。首先,幼儿必须明确各个游戏的要求与规则、了解游戏材料的玩法、正确感知游戏环境。其次就是幼儿关于游戏的经验准备。幼儿在掌握一定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知识越多,生活内容越丰富,游戏的主题和内容也就越新颖、越充实,幼儿在游戏中的创造学习就会更有效。

案例:结合主题活动《多彩的秋天》,我们创设了一系列创造游戏——秋日diy、秋日美食、树叶贴画等。为了能更好的引导幼儿游戏,在游戏前,先让幼儿了解游戏的方法与要求。例如:秋日diy。游戏前,老师带领幼儿去公园、社区等地方“找”过秋天,引导幼儿观察秋天中的情景,做好充分的经验准备。游戏时,幼儿与老师一起布置游戏环境——各种颜料、秋叶、画笔、彩纸等。幼儿通过这些材料大胆想象、创造地表象自己喜爱的秋天。孩子们在创游中很兴奋。真实、丰富的经验准备;充实、有效的游戏材料,让幼儿能更好的创造性地进行游戏。 二、选择时机、适时指导--观察与介入、讨论与探索

准备是有效开展创游的“基石”,而游戏中教师的观察、指导则是幼儿创造性游戏的“台阶”,有了这“台阶”幼儿才能登上创游的山峰,才能腾飞在创游的天地中。

(一)仔细观察、择时介入。

1.教师在游戏中要注意观察,观察是正确引导的前提。

教师要观察幼儿的游戏情绪;观察环境材料与幼儿间的互动;发现幼儿活动的兴趣点;观察他们在游戏中语言与动作;观察幼儿活动的水平及不同幼儿在活动中的个体差异……如此之多的观察点,如果要老师面面俱到、各个方面都观察仔细是不可能的,所以我们需要根据幼儿发展水平选择适当的观察点,有详略地观察幼儿。同时,我们需要选择适合的时机才介入幼儿游戏中,不是一发现问题就马上阻止或是帮助。

案例:有一次,在建筑区,孩子们在搭建马路边的建筑物,刚开始还是很有秩序的,过了一会就传来了小陈的哭声:“你为什么总把我搭的房子弄坏!”“我不是故意的。……”于是,我悄悄地走了过去,观察了一会儿,并没有马上阻止他们。原来,建构区里的空间稍小了一点,他们去箱子里拿积木走过的时候 会不小心碰倒建筑物;另一个原因就是在这个区域的幼儿太多了,使得小小的建构区更加地拥挤。了解清楚事情原由后,我也介入到游戏中,让经理对员工分早班和晚班进行轮流搭建,减少区域中的人员,这样孩子拿积木的时候就不拥挤了。经过教师适时的介入引导,建筑区恢复了安静,孩子们搭建得很有秩序,还能合作将大家的建筑连在一起,在拿积木的时候也会观察一下身边有没有搭好的房子,倒塌的现象也不会出现了。

(二)组织讨论、引导探索。

教师对于幼儿游戏的指导是幼儿游戏提升的一种重要途径。教师要鼓励幼儿遇到问题相互讨论、自由探索,让幼儿探索尝试解决问题。而不是一味地干涉,“帮助”解决,要善于等待。教师要经常加入幼儿的探索过程,成为幼儿探索、发现过程的目击者和共同参与者。因此,教师对幼儿要抱有具有弹性的可变的期望,教师不是一个教导者而是一个促进者。教师不要生硬地去抢幼儿的“球”,只在幼儿把“球”抛向自己的时候,以适当的方式去接,并以适当方式把球抛回给幼儿。在接抛的过程中不露痕迹地促进幼儿的发展,起到介入的目的。

案例:一次,在创造游戏——我show我自己中,小演员们兴高采烈地戴好了的装扮——新疆帽、太阳镜、漂亮的头箍等等。可是当音乐响起时,他们却不知道应该干什么。除了佳艺、肖睿这两个小朋友听到音乐后会自己稍微动动外,其他幼儿只知道找有什么装扮自己的东西,不知道打扮好了该表演了!他们只是呆呆的站在舞台上。这时,我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后,以导演的身份介入到游戏中进行指导,组织小演员们相互讨论,应该怎样安排我们的节目。经过探讨,我们一致决定:第一个节目是唱歌、第二个节目是舞蹈,由贾肖睿等演员来表演的……我通过一些语言提示去引导幼儿集体讨论、探索游戏方式。“思想的撞击才有火花”,经过幼儿一个个小主意的碰撞之后,“大火花”让这个游戏更加有趣。幼儿在游戏中也在不断提升。

三、整理游戏、科学评价——整齐与快速、尊重与提升

(一)创想新法、学习

游戏后的整理环境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幼儿游戏的发展水平。在整理游戏材料时,教师需要很好的激发幼儿想象、创造,想出更好的方法又快又好的整理游戏材料。

案例:一次创造游戏结束后,我弹了收玩具的钢琴曲。我特意观察了一下平时整理玩具都不是很快的“小舞台”。孩子们都在认真的可是他们的整理就是把自己身上的东西拿下来,塞进小柜子里,柜子里便是一塌糊涂。我看到后,便把这个问题提了出来,让幼儿讨论应该如何整理小舞台的玩具。在一旁收拾娃娃家的文文竟冒出这样一个好办法:可以在小柜子上贴上各种物品的贴纸呀,这样不就能分辨得出各种玩具的家了嘛?经过大家的讨论,一致赞同文文的方法。从那以后,小舞台的游戏整理变得更快更好了。

(二)尊重幼儿、科学评价。

创造游戏后的评价,是整个游戏的一个收尾部分,这个“尾巴”收的好不好,有没有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有没有让幼儿的游戏的经验得到提升,就要看此环节中教师的引导了。要做到尊重幼儿、科学评价,老师首先要明确评价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幼儿的发展,引导幼儿开展讲述、讨论、分析,帮助幼儿整理获得的零散经验,引导幼儿修正错误的经验,让幼儿分享成功的快乐,也为下一次的活动提出新要求。

案例:一次娃娃家游戏后,结合幼儿发展水平、经验基础,我先组织了幼儿进行集体评价,让幼儿多说,尽可能把他们想说的说出来,表达他的各种想法,表现自我,让幼儿介绍在活动中是怎样玩的?出现了哪些问题?是怎么解决的?这样可以锻炼幼儿的语言表达和自我评价能力。之后个别的过程评价,我根据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进行不同的适当评价。在评价的过程中,我们需要站在幼儿的角度来思考问题,从而做到有效评价,这样不仅能够真正反映活动的实际水平,能使教师及时地发现活动的质量,更能促进幼儿的游戏水平的提高。

在一次次的实践中,我体会到了创造游戏的重要性。同时,也感受到创造游戏对于幼儿的重要影响。陶行知先生曾这样说过:我们发现了儿童有创造力,认识了儿童有创造力,就须进一步把儿童的创造力解放出来。现在幼儿园的一日活动中,都非常注重幼儿的创造学习。对于创造游戏,作为教师的我们更应该重视,抓住每一次机会,引导幼儿大胆想象、创造,在游戏的环境中提高幼儿各方面的能力;更好地做到创造教育;更好地引导幼儿有效学习;让创造游戏的“创造”一词得到更好的体现;让幼儿在创游的天地中真正展翅高飞!

参考文献:

【1】刘道玉.《创造教育概述》.[m].武汉大学出版社.

【2】《陶行知教育文选》.[m]. 教育科学出版社.

【3】徐卓娅 张晖. 《幼儿园课程与实践》.[m].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社戏教案篇8

关键词:儿童 角色游戏 亲社会行为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1-0255-01

亲社会行为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中所表现出来的谦让、帮助、合作和共享等有利于别人和社会的行为。儿童的亲社会行为可以通过后天的教育和培养获得,而角色游戏比单纯的教育活动更有利于培养幼儿亲社会行为。幼儿在角色游戏中,不断地修正自身存在的与群体需要相存的行为,学习和掌握良好的行为方式、行为准则,以使自己适应群体、适应他人,这样就会增加幼儿的积极交往行为,减少行为问题的出现。

1 案例分析

案例一(小班):角色游戏时,胡星彤和周鑫宇是娃娃家的爸爸妈妈,当我在和玩具城的小朋友玩的时候,鑫鑫“哇”的一声哭了出来,我走上前问“鑫鑫,你怎么啦?”“她抢我的煤气灶。”鑫鑫指着胡星彤说。“彤彤你为什么要和他抢东西呀?”“他不把煤气灶给我烧菜呀!”“你们今天在娃娃家里当的什么角色呀?”“当的妈妈和爸爸”他们异口同声地告诉我。“那你们的爸爸妈妈在家里要不要抢东西的呀?”他们两个直摇头,“对呀,爸爸妈妈是一家人,要相亲相爱,你们今天当的是爸爸妈妈,所以也要相互谦让,好吗?”他们俩听了以后使劲地点了点头。

分析:由于小班的幼儿刚刚开始接触角色游戏,对角色游戏很感兴趣,并且喜欢扮演爸爸、妈妈的角色。但是在玩的时候又会忘记自己扮演的角色,特别是在争夺某一件他们共同喜欢的东西时,他们就完全忘记了自己的角色,于是就出现上述情况。所以在自主活动中,我们经常会提醒他们,生活中爸爸和妈妈是怎样做的?宝宝又应该怎么做?经过我们的提醒,争抢的事慢慢少了。

案例二(中班):记得一次角色游戏时。大家都投入到了游戏中,我发现星宇静静地站在旁观看着,我走过去问道:“为什么不参加游戏呢?你看小朋友们玩得多高兴啊!”他看了看我说:“我不想做游戏。”说完低下了头。我知道星宇是个倔强、任性的孩子,硬是拖他去做游戏肯定不愿意,于是,我起身来到娃娃家,邀请一名实习老师扮演的“妈妈”一起去菜市场购物,在购物的时候,我引导“妈妈”发现今天的菜市场有哪儿不好,“妈妈”大声说:“今天的菜市场有些乱。是不是菜市场的管理员忙别的事了,那谁来当呢?”我和“妈妈”一起开始在教室的四周寻找人选,“老师,能找星宇来当管理员吗?只有星宇好像没什么事。”“妈妈”发现了他,“好呀,我们一起请他来。”“星宇,快来啊,今天菜市场很乱,你快来帮个忙,当个管理员吧!”“妈妈”把他请了过来,经过“妈妈”的推荐,星宇接受了这个角色,开心的与其他的小朋友一起游戏。

分析:中班角色游戏具有自由、自选、独立而主动的特点,幼儿在游戏中最感兴趣的是角色,但是往往只考虑个人的愿望而不善于分配角色,因此教师在指导中,应正面提醒幼儿注意游戏的集体性,提示幼儿扩展游戏情节,充分展开想象,把生活中的新鲜事件引进游戏里,从而增强幼儿角色扮演的创造性和游戏内容的新奇性,加深幼儿对角色及其关系的理解和游戏内容的思考,从而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

案例三(大班):今天到娃娃家游戏的幼儿有李纯、李开阳、王美懿、许冲四位小朋友,分别扮演爷爷、爸爸、妈妈、孩子这几个角色。他们计划玩“为爷爷过生日”的游戏内容。游戏开始时,爷爷说:“早晨空气好,我要出去遛一遛,宝宝你去不去?”孩子高兴地和爷爷走到门口,妈妈马上来到跟前,对孩子说:“听爷爷的话,一会儿回来吃早饭。”说完还不好意思地对爷爷说:“爸爸您慢点。”在家里,爸爸妈妈共同做早餐、摆碗筷,收拾屋子等,一家人一起吃早餐,然后锁上门去买菜、买蛋糕。回来后,他们分别进行过生日的情节,有的做面条、有的插蜡烛、有的为爷爷做礼物,待准备工作就绪,爸爸将时间卡换成“晚上”,并招呼大家坐在一起,给爷爷唱起生日歌等,共同为爷爷庆祝生日。

分析:在这次活动中,孩子们有了初步的时间转换意识,知道妈妈称呼爷爷为“爸爸”;能利用钟表和时间卡等表示时间和游戏的内容,丰富了游戏情结。更重要的是他们能够懂得自己的角色身份,相互之间利用角色身份进行合作游戏(妈妈、爸爸共同做饭、买菜、过生日等),增强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与交往,促进了幼儿在角色游戏中社会性等方面的发展。

2 不足之处

在观察中,我们发现小班幼儿的合作意识、自制能力较差,游戏多为无共同目的的玩耍,合作性的规则游戏较少;中班幼儿的合作意识、自制能力有一定发展,但还不稳定,他们之间的合作游戏有所增多,但依旧不多。从大班起,随着幼儿合作意识的不断提高,自制能力的不断增强,幼儿之间的合作游戏逐渐增加。据此,我们可以说随着幼儿合作意识和自制能力的不断发展,幼儿之间的合作游戏不断增多,他们之间的合作行为也不断增多。

3 建议

3.1游戏活动中,体验亲社会行为

幼儿的生活是游戏,游戏是幼儿体验社会生活的最好方法。游戏中幼儿需要与同伴交往,与同伴配合,与同伴协商,一切一切自我中心化的表现都会阻碍游戏的进行。因此,我们应该充分利用游戏这一有效的手段进行诱发,引导,练习和巩固亲社会行为。

3.2教育活动中,萌发亲社会行为

教师是幼儿每天接触最多的成人之一,教师如何灵活运用各种方法促使幼儿亲社会行为的萌发,对幼儿来说是个关键。为此,在幼儿社会观点采择能力培养的同时,我们创编故事情景,设计矛盾冲突“现场”,提供真实事迹展现,创设行为表现场景,运用多种教育手段,让幼儿通过对他人观点需求的理解,作出相应的亲社会行为。

社戏教案篇9

1900年12月6日,周贻白出生于湖南省长沙市坡子街。据长沙县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员朱茂怡撰文称:“周贻白祖籍为长沙县北山区塘冲源,与著名教育家、原武汉大学校长周鲠生为本家。塘冲源周姓为当地望族,周贻白家自祖父起即已家道中落”⑤。父亲周庆光早年在长沙湘剧“普庆班”唱过湘剧,排名为“庆”字辈演员。中年后改营商业,为坡子街“裕丰祥”店铺业主,改名“庆光”为“觐光”。周庆光初妻何氏,与湘戏老生康近云是连襟。继妻江氏,即周贻白的母亲。江氏有三姐妹,大姐嫁给顾家;二姐嫁给开绸缎庄的左家;江氏行三,还有个堂弟叫江少松,开过湘绣馆。

长沙坡子街在湘江侧畔,自清末起就成为长沙金融、药业集中的繁华地带。二十世纪初,这里钱庄、银行林立,为长沙第一繁华处所。坡子街里还有座“火宫殿”,又名“乾元宫”,始建于清乾隆年间。每年农历六月二十三,这里都举行群众性的祭祀活动,人群熙攘、热闹非凡,尤其是“火宫殿”的炸臭豆腐非常有名⑥。周贻白就出生在这样一个热闹繁华的市井环境里。古语所谓:“家近通衢,不问而多知”,加上父亲常带年幼的贻白逛戏园、会票友。在这样的环境熏陶下,周贻白从小便喜交游、爱湘剧。自言“13岁已对湘戏略窥门径”⑦,年幼时,他还师从湘剧武生潘复阳习武,练功的艰辛不仅磨练了周贻白“长沙老几由来硬,走遍天下不信邪”(欧阳予倩诗)的性格,还为他以后浪迹江湖、闭门著书锻就了坚韧的意志品质和良好的身体素质。

长沙坡子街在近代名人辈出,其中最有名的是曾国藩和叶德辉。曾国藩曾经就读于长沙岳麓书院,咸丰二年(公元1852年)奉诏在长沙办团练,寓居于坡子街“存养书屋”。他“书生带兵”创建湘军,以“扎硬寨、打死仗”著称,他的“多条理、少大言”,“莫问收获、但问耕耘”之说曾为所激赏。到了光绪中期,“存养书屋”又住进另一位名人,这就是叶德辉。叶德辉号称“湖南第一读书种子和晚清第一藏书大家”,在中国文学史研究上颇负盛名的日本汉学家盐谷温也曾就学于叶德辉。清末民初,叶德辉在坡子街另筑“观古堂”。时谓“观古堂”藏书富甲海内,是海内三大私家藏书楼之一。叶德辉还对坡子街的繁荣起了不可小视的作用,20世纪前20多年内,坡子街上最著名的去处火宫殿一直由叶德辉掌管,在叶的经营下,“火宫殿”庙产之富裕,周围市面之繁荣可与南京夫子庙媲美。叶德辉还为坡子街的文化事业做出了不小的贡献。1910年,叶德辉将坡子街口的私宅怡园,改建成湘剧剧场“同春园”, 1912年又在火后街创办丽泽小学(今火后街小学)并亲任校长。周贻白出生时坡子街正是长沙第一商业、文化繁盛的处所。曾、叶二人及其开创的坡子街繁荣局面对周贻白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曾国藩做人的守拙和坚挺,叶德辉做学问的深博与精审都深深影响了周贻白的人生道路和治学态度,建国后周贻白藏书之富和位居海内集邮四大家之列便可见出叶德辉影响的痕迹。

1906年,六岁的周贻白入读长沙丽正小学⑧。此时长沙变法维新风气早开,1897年梁启超即受湖南巡抚陈宝箴之邀任长沙实务学堂总教习⑨。周贻白上学时的小学所设课程已非专注于古文诗经、孔孟之道,而是增加了修身(后来改作“公民”)、体操、音乐、手工、图画、数学、博物(自然科学)等。小学国文教本,还出现了华盛顿砍樱桃树的故事和拿破仑跟约瑟芬恋爱的韵事⑩。

1910年,周贻白从长沙丽正小学毕业,升入长沙长郡中学读书,随后著名的音乐家吕骥、戏剧史家张庚也进入该校读书 。周贻白在长郡中学后期,中国著名文学史家陈子展(田汉的同学)也到长郡中学任教,陈子展1927年离开长沙到上海,后为复旦大学教授,1949年前一度任复旦大学校长 。陈20年代后期直到新中国成立后一直在上海复旦大学执教并与田汉联系密切,虽无确切材料证明陈子展是周贻白的师或友,但就二人时间上的重叠的和人际上的交叉来看,周贻白和陈子展应该是较为密切的关系。陈子展1935年所著《角抵百戏考》、1930年著《青木正儿的支那近世戏曲史》、1932年著《民间戏曲之研究》等文章都与周贻白戏剧史学思想有相通相合之处,对周有启发的作用。特别是他1931年发表于《社会杂志》的《民间戏曲之研究》和1935年发表于《湘声》的《湖南民间戏曲》两篇文章对周贻白将民间戏曲纳入戏剧史的研究范围具有启迪作用,周贻白在《中国戏剧史长编》中专作一节讨论“各地方戏剧的发展”,甚至他在1952年所作的《湘剧漫谈》一文都和陈子展的《湖南民间戏曲》一样,对自己家乡的戏曲充满了深情。

对陈子展影响很大的是胡适,陈所著《最近三十年中国文学史》是以胡适《最近五十年中国之文学》为底本,是为田汉所办的南国艺术学校讲课所用的教材。此时周贻白亦是田汉“南国社”成员,再加上二、三十年代以后湖南学人在上海的密切交往,可以推断,周的师承学问与陈子展有莫大关联,由此推断周贻白的学术传承应可上溯至胡适。胡适治学的两大方法论,历史的方法和实验的方法,在周贻白所著戏剧史中都有体现。周的第一本《中国戏剧史略》使用纯粹的白话文撰著,包括标点符号以及脚注、尾注等体例,既是同时代戏剧史著中最早使用的现代论文格式,又清楚地显示出是对胡适所提倡的现代学术范式的响应,周贻白还是最早使用该体例的学者之一。另外,从前期批判胡适时,陈多、傅晓航、祝肇年等人对周贻白资产阶级唯心主义史学思想的批评也可反证出周与胡适思想的一脉相承。

据朱茂怡文章:“周贻白在中学读书期间,喜爱戏剧活动,每有纪念集会,他便粉墨登场,扮相之美,音韵之佳,动作之逼真传神,极为观众称许。因此与当时长沙一些唱文明戏(即早期通俗话剧)的演员,如陈曼侬、谢花影等深相契合。后又投身湘剧科班,演唱旦角”。据长沙85岁的老艺人王华运说:“周贻白的长相,好像当时艺名周缣凤的演员(周缣凤是“同春班”名旦毛巧云的得意弟子,与汤彩凤、王金凤齐名,色艺俱佳,极为叫座)。后来不知什么缘故,周贻白又脱离舞台,久不见其踪迹(武昌高师读书去了)。又说周曾在北京拜名票程君谋(宁乡清代进士程颂万的儿子,当代电影名演员程之的父亲)为师,学唱京戏,不久又复弃去(此或是传言,未有证据)。另有说,周贻白在文明戏班、湘剧班、京剧班都演过戏,又参加过杂技团,搭棚演过杂技,当过一段街头艺人,过着流浪生活”。

1913年初,欧阳予倩来到长沙与“社会教育剧团”合作搞戏剧,演出了《家庭恩怨记》,引起轰动。欧阳予倩还针对长沙官场现状,基于义愤编《运动力》一剧揭露讽刺辛亥革命后湖南新贵们的种种丑态。不久欧阳予倩的同志会与社会教育团分离,独立组成“文社”,上演《热血》、《不如归》和《社会钟》等宣传革命的新戏。文社的活动受到长沙一些革命党人和开明士绅支持,产生了很大影响,给湖南播下了新剧的种子 。周贻白在悼念欧阳予倩的文章《一笛秋风唱尾声》中谈到,他在1913年就看过欧阳予倩在长沙所演之戏,认为:“这种戏与平日所看的戏大不相同”。周贻白辍学之后加入的文明戏班正是曾与欧阳予倩合作的长沙社会教育剧团,这样的机缘遇合也为他1927年在南京与欧阳予倩的结识和终身为友打下了基础。

孟度在《话剧在开倒车》一文中,回顾民元时候的新剧运动“真是令人低徊不置。那时候的新剧演员也是轰轰烈烈干过一阵子的。旅行各地演出的新剧团体往往给予当地的风气以巨大的影响;临了还有一批热情、幻想的青年男女会跟了戏班一块儿踏上征途” 。周贻白就是在这样风气的影响下,才最终走出家门投身戏剧事业的。

1920年,经过4年多的江湖演艺生涯之后,周贻白满怀对知识的渴望凭借在辗转各剧团演出时省吃俭用的100多元钱,冒名顶替到武昌高等师范学校预科班学习。 受教于黄侃、陈独秀、李汉俊等多位名师 ,他非常珍惜这来之不易的读书机会,苦读国学典籍,为之后从事戏剧史学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古文基础。在武昌高师他如饥似渴般地接受无政府主义(安那其)和新文化运动思想的洗礼。武昌高师此时名列民国六大名校之一,黄侃自1919年离京后便在此执教。作为国学大师章太炎的首席弟子,黄侃论成才有云:“通一经一史,文成一体,亦可以为成人矣。” 黄侃常对人说:“学问须从困苦中来,徒恃智慧无益。”他以为“治学如临战阵、迎敌奋攻,岂有休时!所谓扎硬寨、打死仗,乃其正途” 。考察周贻白后期的学术之路,心无旁骛、专攻一门,学术踏实、求深求邃,正是黄侃语录的最佳注脚。同年,陈独秀在武汉高师演讲传播无政府主义思想,周贻白史学思想中反映出来的进化史观与白话文的使用,及以早期的无政府主义思想应是得自于此时的陈独秀等人。

1924年,周贻白回到长沙,在善正小学代课,业余为《湖南工报》撰稿并广交同好。他通过世界语学者黄华瘦 与王鲁彦结识,开始信仰无政府主义 。

1927年,周贻白离开长沙去寻早在1921年就熟识的《湖南自治新报》主编郑天疣,在南京巧遇《湖南工报》撰稿时结识的编辑朋友蒋寿世(田汉的表舅),与蒋一起去上海参加田汉、唐槐秋、唐琳等人发起创办的“南国电影剧社”与田汉一见如故结为终生好友。同年,田汉率领“南国社”集体到南京筹办国民剧场,被的秘书陈立夫拉入政府,周贻白也同其他“南国社”成员一起进入政府,任总政治部准尉司书,蒋寿世任少校股员,欧阳予倩任戏剧顾间,唐槐秋任戏剧股长。周贻白以周夷白的名字登记加入。

1929年春,回到湖南长沙的周贻白在一家茶座任帐房先生时,结识了来茶座喝茶的“狂飙社”发起人之一、时在长沙中学、大麓中学任教的向培良。 向此时已经写出了中国现论批评史上第一部戏剧批评著作《中国戏剧概评》(1926年)。该书作为一部断期的话剧史,回顾了中国新兴话剧近20年的发展状况,将“五四”以来的话剧创作批评得几乎体无完肤:“呈露在我们面前的,只是漆黑一团,在这漆黑一团中,戏剧发展停滞不前,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其一,戏剧观念模糊、不明确,“戏剧是什么东西,在中国还是许多人不能明了的问题”;其二,研究戏剧的人不多,剧本稀少,舞台不发达;其三,胡适、陈大悲、熊佛西、丁西林、郭沫若、田汉等人创作的作品,充满了社会问题、趣味、教育与感伤,却不曾表现人生,传达真正的情绪” 。在这本著作中向培良“情绪动作”说也初现端倪,他认为戏剧是一种艺术,绝非用来宣传与教化的工具,“真的戏剧是应该忠实表现人生,忠实地传达情绪的”。向培良的激情和戏剧观深深打动和影响了周贻白,“戏剧是一种艺术”的观念长久影响着周的戏剧史观。

周贻白在其所著1946年永祥书局出版的《中国戏剧小史》中也表达了与向培良观点一致的对新兴话剧的批评:“话剧在今日,似已展开极度兴盛的局面。除一部分地域,其发展方式或有不同外,若以今日上海及平津一带的趋向而言,则实质方面似乎没有什么进步。虽然剧作者连续不断地发表着新作品,但有一极普遍的现象,即为将外国剧本或电影改成中国形式,而冒为创作。甚至明为外国名著,而为人所熟知,亦咬着牙不予承认。这风气的造成,恰好似以前文明戏一样。”

向培良“舞台是戏剧的本体”思想直接开启了周贻白的“戏剧非奏之场上不为功”这一立体戏剧的崭新观念。周贻白1936年出版的《中国戏剧史略》和《中国剧场史》二著,已经具有案头、场上并重的意识。1950年,他在三卷本《中国戏剧史》序言中,首次提出了“戏剧本为上演而设,非奏之场上不为功”的观点,并贯穿于周的整个中国戏剧史研究之中,从而扭转了自王国维以来视戏曲为文学的研究模式。

周贻白1929年赴沪亦是受向培良所邀请,是为了一同组织上海“狂飙社剧团”。周贻白在无锡国学专修学校和苏州社会教育学院以及上海美术专科学校被聘为国文讲师讲编剧法、中国戏剧史等课程,都是向培良推荐所致。上述周贻白的《中国戏剧史略》和《中国剧场史》二著亦是向培良主编戏剧小丛书约稿之作。

1930年冬,周贻白经无政府主义者上海劳动大学学生汪夫申介绍,至无政府主义(安那其)的重镇——福建泉州西隅师范学校、黎明高中和泉州中学教国文课 。据沈继生在《泉州人文风景线》一文中介绍:“当时在泉州的学界中,有一位被目为‘左倾分子’的张炳铭(时任泉州中学教务主任,他本是北京大学化学系毕业生,接受过“五四”运动的新思潮),很支持周贻白在泉州中学里教书。当时周是没有什么学历的,但张炳铭“不拘一格用人才”,十分赏识周贻白的才能,吸收周一起参加社会活动(当时开展抵制日货,破除迷信等社会工作),张也成为周的至交。通过张炳铭的介绍,周在泉州结识了南曲名师邱志行,多次观看了梨园戏和木偶戏的演出,并多次从事泉州地方戏曲的社会调查。当年这三家中学的学生,都知道周老师会唱戏。有一次上课,讲到‘景阳冈武松打虎’,他的‘戏兴’来了,比手划脚,做起表情动作来” 。

泉州期间周贻白还与同在黎明中学任教的王鲁彦,平民中学任教的巴金,同乡兼校友吕骥、张庚等交好并日常往来。教师当中有一位爱好戏剧的老师邵怡先生,周与邵合作导演苏联名剧《夜未央》,由英语教师郭安仁(后来的散文家丽尼)扮演男主角。在泉州武庙(黎明高中校址)的舞台上,周贻白还曾粉末登台演出日本名剧《父归》(独脚戏)。一九三一年,周与泉州中学教师吴藻汀(中山先生所领导的同盟会会员)发起组织“通俗剧社”,用戏剧形式进行社会教育。他还在泉州普及教育委员会创办的《双江日报》担任副刊编辑。周贻白离开泉州,与黎明高中闹有关。当时的军阀政府有一个军官向医院一位护士逼婚,造成女护士自杀。学生罢课声援护士。加上学生从事抗日活动,开展进步戏剧运动。当局诬周为幕后策划者,逼周离校 。

在泉州期间,周贻白系统地调研了“南音”、“梨园戏”、“高甲戏”、“布袋戏”等,并且研究过泉州开元寺中飞天、乐使雕梁的乐器和形态,翻检过泉州府志,反复观看地方戏曲、曲艺,访问当地的父老、曲师,抄录南曲曲谱,从而对历来的南戏遗响产生了新的看法。

1935年春,周贻白再次到南京,找到在27年在武汉共事的旧友张铁君。张此时仍在劳工部任司长,他请周贻白到上海为中国劳动年鉴收集资料。蹲过长沙大狱、组织过“安那其”运动被逼走出泉州的周贻白此时在思想上对当局已经不满,他知所谓“收集资料”的最终目的是为的改组派发展组织,拉拢工人服务。因此他并没有接触工人,仅写了两次说谎的报告,便被直接领导许闻夫看破,停止了津贴。从此,周贻白便在上海寄居在劳动生路自强小学的楼上,以“剑庐”为笔名,写一些与中国戏曲有关的短文,发表于各种小报,无固定职业,生活颇为困苦 。

1935年5月,周贻白遇见了在汉口相识的赵班斧(金山的二哥,金山原名赵默,母亲金氏),经他介绍,改名周慕颐进入中华全国海员工会任调查科文书干事,月薪50元。

1936年,周贻白在上海与湖南籍戏剧家欧阳予倩、田汉、陈子展、唐槐秋、向培良等人交往密切,同时他对自身的要求和学术上的追求更加严格自觉。由于受向培良《戏剧之基本原理》(1931年,《小说月报》)的影响和约稿,他于1936年写成了《中国戏剧史略》和《中国剧场史》两书。这两本小书于1936年9月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发行。前者划出了中国戏剧“通史”的概貌,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第一部中国戏剧通史;后者成为研究中国剧场艺术“前无古人的开山著作” 。

1937年7月,抗战军兴,海员工会南迁,周贻白留居法租界,参加抗日救亡协会。与欧阳予倩一起从事京剧改良,协助欧阳予倩编排鼓吹民族气节的京剧《梁红玉》、《渔夫恨》和《桃花扇》、《长恨歌》等。

1937年10月7日,文化界、戏剧界三、四百人在关闭了多年的卡尔登戏院(现长江剧场)召开大会,欢迎离沪三年的田汉先生归来暨成立上海戏剧界教亡协会。尤竞先生报告这次集会的意义,接着大会推选出欧阳予倩等七人为主席团,欧阳予倩任主席团主席。他在发言中,阐述了田汉先生在中国戏剧运动史上光荣的地位,希望他继续为戏剧运动而努力。随后,他又介绍:上海话剧界在抗战开始后,已组织了十余队救亡演剧队,出发到内地工作。而上海各难民收容所、伤兵医院等也开展了积极的话剧活动。旧剧(平剧)界现己成立了组织,共同为救亡而努力。话剧界救亡协会扩大为戏界救亡协会,主要是以适应时代并担负起时代的使命为目的的 。周贻白与会并加入协会,同时开始撰写《中国戏剧史》。

1939年,《中国戏剧史》初稿完成。由于郑振铎先生在1938年于上海意外发现了《脉望馆钞校本古今杂剧》,这是二十世纪元曲研究的大事,这一发现大大开阔了对元杂剧的认识。40年代周贻白因为《脉望馆钞校本古今杂剧》的发现,大修《中国戏剧史》原稿,他在《中国戏剧史》序言中所谓“一郗往来,无间风雨。仅得目录一页”便是指此事。

1939年2月,周贻白参与阿英在沪所编刊物《文献》杂志,与之交好,并与阿英同组“新艺话剧团”。与此同时还在上海美专、复旦等校代课(与同在上海美专的向培良,复旦的赵景深、陈子展交往密切)。

1939年6月3日,周贻白和海员工会同事杨钰女士喜结百年之好。由阿英做媒人,在上海的石景园饭店举办了婚礼 。

1947年1月,卜万仓从香港归来,约请周贻白、欧阳予倩、顾仲彝三人赴香港永华公司任编导员。据吴祖光《从影三十年》一书回忆:“永华公司有一个专职的编剧班子,是著名的三位老戏剧家,即欧阳予情、周贻白和顾仲彝先生。李祖永深以得此三老的参加为荣,曾不止一次对我提到过。在我记忆中这三位前辈都没有为永华写出剧本,但还是经常为公司审阅和组稿。我到永华公司导演的第一部影片《山河泪》,就是顾仲彝先生组织来并推荐给我拍摄的剧本” 。

1949年秋,周贻白被永华影业公司解聘。 10月,新中国成立。年底欧阳予倩和田汉从北京函召周贻白进京,筹备中国戏剧学院建院工作。

1950年11月27日至12月10日,周贻白参加了文化部在北京召开的全国戏曲工作会议。出席会议的代表共219人。沈雁冰部长致开幕词,田汉的报告题为《为爱国主义的人民新戏曲而奋斗》,周扬作了总结报告,接见了全体代表并讲了话。这次会议,进一步明确了以历史唯物主义和爱国主义的观点作为审定剧目的主要标准。鼓励各种戏曲形式、风格的自由竞赛,以促成戏曲艺术的繁荣局面。会议规定今后戏曲工作,应统一由各地文教主管机关领导,不许轻率禁戏,凡必须禁演的剧目,应由文化部处理。会议根据代表们的意见,提出了《关于戏曲改进工作向文化部的建议》,由文化部报告中央。以此为基础,几经修改,同志亲自签署了1951年5月5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关于戏曲改革工作的指示》。这一指示后,立即得到全国响应,成为戏曲改革政策的准绳 。

1952年初,中央戏剧学院建立戏剧戏曲学教研室,祝肇年、傅晓航、余从、谷剑东四人相继调人戏曲史组,在周贻白的直接培养下,既是进修者又担任助教辅导。周教导他们说:“搞戏剧史需要‘志愿军’,要从冷板凳坐起。坐不了冷板凳的不要来。不要急于求成,准备50岁以后再出成果” 。

1956年,周贻白开始集邮。他自述本来喜欢收集书画、瓷器、铜器等艺术品。在一个偶然的机会,同已故书画鉴定专家张珩同志一起去中国集邮公司为小孩子购买邮票时,自己亦深深为邮票的丰富内容和绚丽多彩所吸引,于是开始收集起邮票来。六七年间集邮册已经多达上百册。

1958年10月,时任文化部长,兼任文学所所长的郑振铎因公殉职。继任文学所所长何其芳先生决定将郑振铎先生主持的《古本戏曲丛刊》列入文学研究所的规划项目。因编委会中郑振铎和杜颖陶二人已逝世,增聘了阿英、赵景深、周贻白三位先生。

1958年3月12日,田汉同志往访中央戏剧学院周贻白教授,向他讲述了自己《关汉卿》写作计划和剧情。周贻白热情支持老友的想法,借给他一部《元典章》,并把元代的政治、法律以及对文学、戏曲的禁令、政策条款一一作了标记。针对元朝的一条禁令:“妄撰词曲、犯上恶言”者处死,田汉说:“这一条是裸的反动政策,我这个戏很需要这条法律依据”。他还说:“有了这一条,说明我们这戏是从历史真实出发的。我原先设想关汉卿写戏,元代统治者视若洪水猛兽,看来是想得对了”。他还感激地说:“贻白今天给我提供了很好的元朝制度的真实史料” 。

1961年秋末,周贻白随田汉赴湘赣两省出席文代会,回到阔别几十年的家乡。周贻白和田汉一道返回长沙,受到省、市两级文艺界的热烈欢迎。据当时在市文化局工作的黄曾甫老人回忆说:“周贻白谈到长沙的老郎庙、湘春园、同春园、新舞台等处的往事,历历如数家珍” 。

1966年春,在展开对田汉《谢瑶环》一剧的批判运动中,周贻白被勒令执笔,初稿为“谢剧教育意义何在?”在系内讨论时被认为战斗性不强。周贻白在会上直言田汉并未。他说:“谢剧,找不到切实根据,你们看戴什么帽子合适,拿来给他戴上就是。”在此严峻的政治形势下又表现出了“长沙老几由来硬”的风骨。

1966年夏,伙同抛出了《部队文艺工作座谈会纪要》,把建国十七年来的文艺界说成是“黑线”,并将文艺黑线追溯到三十年代。很快,周扬、夏衍、阳翰笙、田汉被打成反革命的“四条汉子”。周贻白也被作为文艺黑线的重要人物拖出来挂牌批斗。

1970年,周贻白与妻子杨钰被遣送到河北省玉田县张各庄装甲兵部队养鸭子,进行“劳动锻炼”,两夫妻分隔住在两村将近一年。

1971年冬,周贻白下肢走动困难,允许其单独回家,次子华斌到河北省玉田县张各庄把蹒跚的父亲接回京,自此以后下肢瘫痪。

1975年,邓小平同志复出,着手拨乱反正,虽然几经周折,终于恢复了“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洋为中用、古为今用”、“三者并举”等一系列戏曲政策,并恢复了被迫害者的工作和正常待遇。各地的戏曲剧种和院团、学校恢复建制,奋力进行剧目建设、培育人才。中国戏曲艺术得以复苏。10月,周贻白被抄查的大部分书籍由北京市文物管理处发还,很多珍本书上还盖有康生藏书的印章,此时先生已经无力一顾自己的几十年搜集的心血结晶了。一个月后,周贻白病情突发,高烧破坏神经,自此卧床不起,不再能讲话。

1977年12月3日晚7时半,周贻白因心力衰竭在北京协和医院观察室病逝,终年77岁。

一周后,文化部批文下来,给周贻白。十二月十六日,文艺界、戏剧界同仁及生前友好在八宝山排着长长的队伍,给周送行。茅盾眼疾很重,派人送来了花圈。周扬夫妇排队在第一个,然后是曹禺等人。梅兰芳家的许姬传、梅葆明也赶来。送花圈的还有文化部教育司、中央戏剧学院、中国戏曲学校、文化部文学艺术研究所。文化部、戏剧界有关单位领导和各界同人友好二百余人列队参加遗体告别。

1983年,欧阳予倩于1950年2月14日所写的信函《致周贻白信并附诗》,在征得周贻白夫人杨钰女士的同意后,刊载于《湘江文学》,1983年第2期。原文如下:

贻白兄:

弟有两电拍到香港,促兄归国,顷奉手教,不意兄已抵家,闻之快慰。寿昌兄长戏曲改进局,亦盼兄即入都。春节兄必在家团聚,俟驾于灯节前五重后如何?敬盼。

惠复,当先为准备住处。可告嫂夫人,北来较香港电影公司为更可放心,从此耶和子夜之歌永成绝响,代之以“咱们工人有力量”矣!

专此奉复,敬请双安。

弟予倩手上

问秋同此

二月十四日

赠贻白:

曾磨铁砚点铅黄,击楫临风意气扬。

毡垫何曾因自暖,钳锤亦复为人忙。

择仁不为严刑改,嫉俗翻惊恶梦长。

只有坚贞堪自傲,湘山湘水意偏长。

桃花不拟庵主哼哼韵,与仲彝、贻白二兄同寓九龙之庙街将迁居有感。

无聊天气乍晴阴,幸有良朋共苦吟。

见解略殊争亦美,微言谈中感弥深。

添香何必迟红袖,煮茗还期惬素心。

难得知交同运会,坚贞不怯乱愁侵!

贻白、仲彝两兄教正 弟予倩末是草。

《无题四绝呈姬公华裔》:

作品游街理太差,随时拂袖好还家。

长沙老几由来硬,走遍江湖不信邪。

活该懒问短和长,老子当场有主张。

国士无双如不识,耶和子夜管他娘。

帽子横飞不用慌,先生早已设重防。

寄情千载分前后,大胆摊书尽古装。

余子纷坛不搭山,大江高唱入云间。

浮生万事聊从俗,鸥鹭何曾一日闲。

注释:

①周华斌:《周贻白传略》,傅晓航、周华斌《场土案头一大家——中国戏剧史家周贻白百年诞辰祭》,北京:知识出版社,2000年,第288页。

②见《中国大百科全书·戏曲曲艺卷》,第612页“周贻白”条,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3年8月版。

③沈燮元编:《周贻白小说戏曲论集·编后记》,济南:齐鲁书社,1986年,第683页。

④周龙斌:《周贻白与〈中国戏剧史〉》,《艺海》,2000年,第4期。

⑤ 朱茂怡:《我县著名戏剧家周贻白》,《长沙县文史资料·第七辑》,1989年版,145页。

⑥ 参见周华斌未刊稿:《周贻白传》。

⑦ 周贻白:《一笛秋风唱尾声——悼欧阳予倩同志》,《周贻白戏剧论文选》,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612页。

⑧ 董旸:《场上案头一大家·周贻白传》,《中国戏剧》,2003年,第1期

⑨ 谢冰:《时期的湖南巡抚陈宝箴》,《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2年01期。

⑩ 参见巴金:《巴金自传》,《中国百年传记经典》,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99年版。

董旸:《场上案头一大家·周贻白传》,《中国戏剧》,2003年,第1期

丁进:《驰骋诗骚一楚狂——陈子展和他的文学研究》,《古典文学知识》,2004年03期。柳珊:《我本楚狂人——记陈子展先生》,《书屋》,2000年10期。

朱茂怡:《我县著名戏剧家周贻白》,《长沙县文史资料·第七辑》,1989年版,145页。

苏关鑫:《欧阳予倩年表》,《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3年,第1期。

孟度:《话剧在开倒车》,小天地,1945年,第5期。

董旸:《场上案头一大家·周贻白传》,《中国戏剧》,2003年,第2期

参见武汉大学校史。

引自网络“天涯社区”煮酒论史板块,网络传记文学《民国文林》。

1913年黄华瘦在长沙创办世界语专门学校,1920年成立湖南世界语研究会。1920年至1925年间,在的母校湖南第一师范和他创建的或从事过革命活动的地方如船山学社、平民大学、长沙青年会开办过世界语班。著名作家王鲁彦、北大毕业生吴克刚在这里教过世界语。

周贻白:《悼鲁彦》,《现代文献》,1946年,第1卷,第3期。

董旸:《场上案头一大家·周贻白传》,《中国戏剧》,2003年,第3期。

向培良:《中国戏剧概评》,传媒大学馆藏复印本。

周贻白:《中国戏剧小史》,永祥书局,1946年版。

董旸:《场上案头一大家·周贻白传》,《中国戏剧》,2003年,第3期

董旸:《场上案头一大家·周贻白传》,《中国戏剧》,2003年,第3期。

沈继生:《泉州人文风景线》,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9年。

韩守泉:《巴金与泉州情缘》,《炎黄纵横》,2007年,第1期。

董旸:《场上案头一大家·周贻白传》,《中国戏剧》,2003年,第2期。

赵景深:《中国戏剧史·序》,见《中央日报》,1947年7月18日,“俗文学”副刊。

吴梦铿:《田汉年表》,《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班),1984年,第2期。

董旸:《场上案头一大家·周贻白传》,《中国戏剧》,2003年,第2期。

吴祖光:《从影三十年》,《吴祖光选集》,河北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周贻白:《我在中央戏剧学院的十七年》,傅晓航 周华斌编著.场上案头一大家.知识出版社,2000年08月第1版.

马少波:《戏曲战线50年散忆》,《马少波文集·卷八·文艺评论·五》,北京:北京出版社,2008年版。

傅晓航:《回顾与自省》,傅晓航、周华斌主编:《场上案头一大家》,知识出版社,2000年版。

刘肇宁:《访集邮家周贻白教授》,王力军、李艳芬编:《集邮》(精选本1955—1966),北京:中国集邮出版社,1987年版,第310页。

藜之彦:《田汉创作关汉卿侧记》,《戏剧论丛》,1982年,第一辑。

社戏教案篇10

关键词:教育游戏;自主开发;行为变化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03(2015)09-0011-05

一、引言

对于教育游戏的研究,国外的研究早于国内的研究,对于我们既是参考借鉴的良机,又是发展落后的危机。目前,教育游戏的概念逐渐被人们接受,相关的研究发展很快,教育游戏存在着巨大的发展空间。但在国内,教育游戏走入课堂的机会很少,从近几年的研究文献来看,学者们都将研究重点放在理论研究或自行开发游戏软件上。很少涉及让学生自行开发游戏,并将游戏开发作为第一课堂知识来呈现,同时,也没有谈及在开发过程中行为变化的研究。

学生的行为变化直接影响教学动机。在开始教学前,教师都会进行学习者特征分析,我们以教育游戏自主开发作为平台,针对高中一年级的学生,研究他们的行为变化,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是学生主动权分析,通过对学生主动权的研究,可以了解教师与学生在游戏开发中的角色定位;回答教育游戏开发是否真的适合学生学习等问题。第二是学校、家庭、社会三者对学生课堂内外行为的影响研究。学校、家庭、社会三者构成了学生学习生活的环境,每一个方面都对学生构成影响,影响有多大,在对待游戏教学这个问题上,每个方面的作用又是什么,这些都是我们研究关注的问题。通过两年时间的研究,我们发现教育游戏的自主开发,能够使高中学生得到综合能力的提高,也激发了我们对教学进行重新思考。

二、开放式的游戏开发设计系统

所谓的开放系统,是指在整个过程中设计者是独立自主的制作者,游戏知识点的选取是开放的,团队人员的搭配是自由的,没有任何的环节是受限制的,流程公开、透明。当然,系统开放并不意味着步骤杂乱,我们以工程的理念指导设计过程,同时参考研究性学习的流程,形成教育游戏设计模式构建教学的工程。

游戏开发过程经历选题、概要设计、编码、测试、维护提高五个阶段,研究分析以这五个阶段展开。

1.提出问题

提出问题是指提出研究的课题和设计研究方案。在工程中这部分是问题的定义阶段和可行性分析。通过问题定义阶段的工作,研究的学生应该提出关于问题性质、工程目标和规模的书面报告。通过对游戏的实际用户的访问调查,学生分析员扼要地写出他对问题的理解,并在小组会议上认真讨论这份书面报告,澄清含糊不清的地方,改正理解不正确的地方,最后得出一份文档。这个过程需要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其目的为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与问题意识,提升学生的想象力与创新意识。

2.总体设计

总体设计是指收集整理资料、提出科学假设、实践论证得出结论。这个部分包括工程的概要设计、详细设计、编码及测试,是整个教育游戏设计的主要环节。

概要设计阶段必须回答的关键问题是:“应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学生收集整理资料,首先考虑几种可能的解决方案。例如:目标系统的一些主要功能采用什么技术实现;如果设计角色扮演类游戏场景如何布置;人物图片资料来源如何;游戏数据库如何设计……通常至少应该考虑游戏高视觉的解决方案、游戏高技术的解决方案、高质量的“十全十美”的系统这几类可能的方案。教师根据学生小组成员的特征进行引导,要求学生使用流程图或其他工具描述每种可能的系统,评估每种方案的可行性,同时充分权衡各种方案的利弊,推荐一个较好的系统(最佳方案)。

总体设计阶段以比较抽象概括的方式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办法。详细设计阶段的任务就是把解法具体化,也就是回答下面这个关键问题:“应该怎样具体地实现这个方案?”。这个阶段的任务是设计出游戏的工程蓝图,学生应用相应的软件进行作品的创作。

3.编码与测试

编码的过程是对游戏技术有要求的小组提出的,不同的游戏制作工具对编码的要求不同,这个阶段的关键任务是写出正确的容易理解、容易执行的游戏任务。

最后是测试阶段。这个阶段的关键任务是通过各种类型的测试(及相应的调试)使作品达到预定的要求。这个阶段也是学生对知识再次复习巩固的阶段。

4.维护提高

维护提高是指研究成果的交流、展示、评审。这个环节可以看做是作品维护提高的过程。但其与工程中的维护又有本质的不同。工程维护是在软件已经交付使用之后,为了改正错误或满足新的需要而修正软件的过程。这个过程对于时间有要求,同时软件已经交付使用。我们没有要求所有学生的作品必定交付使用,在展示和评审时教师对作品做出正确的评价,给予制作小组创新性的肯定,其中,选取好的游戏作品进行交付使用。后期作品的维护人员也不再是之前的制作成员。

开放的教育游戏设计系统是立足于任务定位及探索的思想,要求学生自主独立,同时,具有工程开发的意识,结合研究性学习的开展,更好地对教育游戏进行理解,充分激发学习积极性。另一方面,教师以多样性的角色在模式中出现,可以是合作者、可以是引导者、可以是解惑者,但绝不是主导者。

三、学生主动权分析

1.学生在选题阶段主动权的问题分析

教育游戏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全新的接触。自己开发、设计游戏更是对他们具有吸引力。学生对计算机游戏并不陌生,他们谈起游戏,眉飞色舞、神采奕奕。让学生自主开发游戏,在前期只需要让他们明白游戏是可以具有教育功能的,他们设计的游戏是给他们自己使用的。明确这点后,来看实例――学生选择主题,积极进行社会调查,给出合理的结果,这部分的活动是没有教师参与的过程。

学生自行设计调查表,自行进行统计,最终给出选择的理由。统计数据表明,近一半的学生对历史知识没有太大兴趣,也不了解历史知识可以运用于什么方面,而这往往与枯燥的学科知识是相关的。如果可以通过游戏,让青少年对历史产生兴趣,那么,学生自然会主动了解历史知识,当熟练地掌握了某些历史知识后,自然而然就会运用到生活中去。开发出一款吸引青少年主动学习、与时代接轨、健康且有教育意义的游戏是小组努力实现的目标。

很多小组都有自己的自主活动,这些实践证实学生在选题过程中是积极的参与者,活动的主导者。

开放系统的设计模式中,没有哪个环节是封闭或半封闭的。也就是说,学生的工作是对学校、家庭、社会三者同时开放的。在学校,我们借助研究性学习的课堂指导学生,这部分时间很短,开发小组大部分的设计时间在课后完成。学生按小组分工来完成选题的资料搜索;召开小组会议讨论游戏主题及游戏对象。

学生的主动权在选题阶段发挥得很好,同时,完成工作的效率也很高。我们以一周7天为工作时间,活动次数也以7次为准,制作统计图后发现,学生积极参与,不论是活动次数还是参与时间都高于教师的统计数据,这一方面说明教师的引导地位,另一方面也说明学生掌控了选题阶段的主动权。

2.学生在概要设计主动权的问题分析

学生在概要设计阶段同样是活动的主要参与者,不论是学生的参与时间还是学生自主活动次数都远远高于教师的统计,这也是我们教学的目的所在,要让学生真正成为教学的主动者。统计周期以1周半(10次)活动为准(如图1)。

3.学生在编码主动权的问题分析

编码阶段的时间较长,但教师仍然处于辅助的地位。设计的工作应留给学生足够的空间,让他们充分发挥特长。实践中,我们发现教师指导过多或过少的小组,总体评价不高。过多的指导带来学生的惰性,加剧依赖思想的产生;过少的指导让学生目标不明确,设计中的困难无法解决。我们寻求的教学手段应该是适当引导下的参与,督促学生行使自己的主动权。

4.学生在测试主动权的问题分析

学生在测试阶段的主动权得到充分的应用,同时,我们应用最终作品的质量统计来进行比较,如表1和表2所示,教师参与度与学生参与度的比例高的成员最终作品的质量偏低,教师参与度与学生参与度的比例低的成员最终作品的质量偏高,当然,统计是符合正态分布的规律,两边小,中间大,说明教师的指导适当,学生作品的质量就会较好,任何时候我们都应该对学生的学习有所放手,但又不能完全不管。学生主动权的使用应是恰到好处的。

5.学生在维护提高主动权的问题分析

维护提高阶段活动安排中,学生的活动课时多于教师。虽然我们已进入评价阶段,但学生还是要继续行使其自,我们评价的结果大部分来于小组的自评和小组互评。实践中,我们发现学生对其他小组的游戏作品评价详细,他们会认真地试玩几遍游戏,给出自己的评语,这样的效果正是我们希望得到的。学生通过游戏,又可以对其他组设计的知识进行学习,这也是展示作品的教育目的。

四、学校、家庭、社会三者对学生课堂内外行为的影响

从我们设计影响学生自的因素量表来看,学校教育及教师参与度在课堂内外的影响是不同的。

建立线性方程模型,验证各因素对学生行为影响估计:

ST=C1*M*T*P+C2*M*T*P +C3*M*T*P

其中,ST为学生行为影响;

C1、C2、C3分别为家庭教育背景、学校教育背景、社会教育背景,取值各为5个等级:1级教条式教育、2级极多教条+极少实践、3级适中教条+适中实践、4级极少教条+极多实践、5级互动实践;

M为性别设定,男取值为1,女取值为1.5;

T为模式应用时间,取值为课堂外与课堂内,用学生选题阶段主动权判定图(如图2)中的参与时间计算;

P为教师参与度,分为完全参与、部分参与、没有参与,取值同样用学生选题阶段主动权判定图中的教师参与时间计算。

通过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1.选题阶段分析

男女生教育背景影响首先从家庭教育背景来说,如图3中大部分的点处于3―4的阶段,说明男女生在家庭中受的教育――适中教条+适中实践,这个阶段的学生,家庭教育不极端,有一定的自,对教育游戏的开发设计能够产生兴趣。再看学校教育的影响,男女生大部分都在4―5等级,这是极少教条+极多实践的等级,学校目前的教育就是这个方向,我们创造给学生的学习氛围良好,对于游戏的限制学校能够正确对待。当然,这个结果和我们选取的统计学校有关系,数据大部分来源于甲级优秀学校,在这些学校,教育改革实施得较好,学校提倡互动实践的教学模式。最后来看社会教育背景的影响,男生大部分分布在3―4等级,女生在4―5等级,社会教育的影响主要与学生玩游戏的多少有关系,女生平时玩计算机游戏少,受到的限制也少。

从图4和图5两幅图中可以看出,学生在选题阶段,家庭教育背景、学校教育背景及社会教育背景对课堂内外都有影响,但三个方面对男生(取值为1的区间)的影响没有特别的趋势变化,而对于女生(取值为1.5的区间)来说,三个方面在课堂内外的影响以社会教育背景偏高,学校教育背景影响其次,家庭教育背景影响稍差的层次在图中显现。这可以说明,女生平时对计算机游戏不是太痴迷,家庭在这方面对其的约束也较男生少;男生自身对游戏的偏爱引起家庭、学校、社会对他们更多的关注,影响也更复杂,不管是在课堂内还是在课堂外,学生的表现可以体现这一点。

2.概要设计分析

在概要设计中,教师参与的时间增多了一些,概要设计是需要学生总体把握的步骤,要求是学生的归纳、全局分析、统筹等的综合能力,这方面的能力来自家庭的指导、学校的教育以及社会的影响,我们不能单纯地判断哪个方面对学生影响最大,其三者是互助互协的关系,在学生的学习、生活过程中是潜移默化的。

3.编码阶段分析

男女生编码阶段课堂内教育背景影响比较不是很明显,在课堂内接触的知识几乎一样,所以,三者对学生的影响变化不大。主要来看课外的时间,课外时间主要由学生来支配,他们活动的空间很大,编码耗时很长,这个阶段家庭、学校和社会对男女生的影响都有明显的起伏变化,随着设计的深入,学生通过不断的学习,所具有三者的教育背景发生改变,游戏的开发设计激起男孩子更深的喜好,家庭、学校和社会对他们学习的影响整体高于女生。另一方面,编码阶段是具体设计的阶段,女生通过这部分的学习对游戏开发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平时也会有意识的去接触游戏领域,所以,社会影响会高于其它两个影响。

4.测试阶段分析

男女生测试阶段课堂内教育背景的影响比较研究,学校、家庭、社会三者的曲线变化不大,测试时教师参与的时间占少数,同时学生分布在各个班,学校联系少,所以,学校影响不大,家庭和社会大部分采用教条式+实践式的教育,这样的影响在课堂中变化也不大,说明我们对学生的教育成分课堂内占的比例不大。

男女生测试阶段课堂外教育背景影响比较图的曲线变化较大(如图6)。统计中我们发现,学生自主参加测试活动的家庭、学校、社会的课外影响都很高,学生学习的同时伴随着三个维度的变化,再次证明了教与学的2:8关系,我们的教学手段不能强迫学生去学,要让他们知道学的乐趣,真正意义上的投入学习,这样教学才是有益的。

5.维护提高阶段分析 维护提高阶段,学校、家庭、社会三者对学生课堂内外行为的影响变化都不是很大。在图7和图8两幅图中三条曲线都很接近,学校、家庭、社会的影响是互补、互促的。可能有时我们的教育含有教条主义的成分在其中,但维护提高阶段对于男女生的影响不是很明显。这个阶段时间短,评价工作多以表格形式提交,教师处理好的评价标准,学生一般不会再去深究,这就需要我们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注意这个问题,即评价的标准应该更详细。

五、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