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力游戏教案十篇

时间:2023-03-17 21:19:12

智力游戏教案

智力游戏教案篇1

关键词: 游戏 培智教学 作用

爱游戏是孩子们的天性,对孩子们来说,游戏是生活的大部分。游戏活动需要多种感官同时参与,能同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动口能力、动脑能力。游戏特别能营造出快乐、轻松的学习氛围,把抽象的教学趣味化,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内在潜能。弱智儿童与正常儿童具有同样好玩、爱游戏的心理,所以在教学中要针对弱智儿童注意力不集中、自制力差、对理性知识和抽象概念理解能力弱、接受效果差等特点,合理地将游戏引进课堂,吸引弱智儿童的注意力,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强化他们的学习效果。

一、游戏能激发弱智学生的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弱智学生的注意力极不稳定,他们集中注意的时间大约在10至15分钟左右,因此,在教学教学中要设计合理的游戏,吸引弱智儿童的注意力,引起弱智学生的好奇和思考,激发起他们强烈的学习兴趣,使他们积极投入到学习活动之中。例如在教学“3的乘法”时,可通过游戏“邮递员送信”进行练习。即教师在每张卡片上写上一道式题,然后把卡片(即“信”)分给学生(即“邮递员”),让学生根据“信”上式题,口算出得数后,迅速把“信”投进写着这个数的“信箱”内,看哪个同学能最快地正确地把“信”送完。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提高了学生的计算能力。

二、游戏能补偿弱智学生的生理缺陷

许多弱智儿童的大脑发育不健全,导致肢体不灵活甚至残疾,而弱智儿童的腕骨和指骨正处在生长过程中,指挥小肌肉群的神经系统的机能尚未成熟,手部动作精确性较差,产生了学习障碍。因此,发展学生小肌肉群是十分必要的。游戏教学则是弥补弱智学生的生理缺陷的重要途径。如在学于号和小于号时,许多学生分辨不清,我采用手指游戏帮助学生认识辨别:右手的中指和食指能搭出大于号“>”,左手的中指和食指能搭出小于号“

三、游戏能培养弱智学生团结合作的意识

弱智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游戏,在游戏活动中合作交流,共享群体智慧,拓宽知识视野,培养交往、评价能力。如在教学“图形的认识”时,用“找朋友”的音乐游戏,就能起到促进学生合作学习的目的。我让每个弱智学生挂上图形卡片,先看看自己身上挂的是什么图形,然后寻找和自己身上图形挂卡相同的“图形娃娃”做朋友,找到朋友后,手牵着手站在一起。在游戏中弱智学生情绪积极、饱满,经过理性思考之后,积极地寻找自己的目标、心中的答案。在寻找的过程中轻度弱智生会主动热情地帮助中重度弱智生,纠正错误。这样将教学活动与音乐游戏科学有机地结合,让弱智学生运用肢体语言团结协作地进行教学活动,既提高了弱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培养了他们的团结合作意识。

四、游戏能让弱智学生回归生活天地

智力游戏教案篇2

以发起幼儿园运动而闻名于世的德国教育家福禄贝尔早在十八世纪二十年代就提出,教育必须遵循儿童的“内在”生长法则,使之获得自然的、自由的发展。为此,他重视教育中儿童“自我活动”的意义,并提出了“游戏教学”原则。他不仅视游戏为幼儿园教育的主要活动形式,而且还为儿童创制了一套玩具,他把这套玩具称为“恩物”,意即上帝赐予儿童的礼物。

我国有学者早在研究中发现,在97%的自由活动中,孩子都是在玩玩具(华爱华,1998)。当然,这个玩具的概念是广义上的,既指专门工业化生产出来的玩具,或成人以及成人和孩子一起自制的玩具,也指可成为孩子在游戏过程中使用到的各种替代物或表征手段的日常用品、自然材料乃至废旧物品等。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如果要让成人(主要指幼儿园教师或父母)全部自己准备或制作玩具和游戏材料,成人的负担会过重过大,并会因此影响孩子游戏活动的正常开展。而且,自制玩具或游戏材料大多较简陋,不甚牢固,不很耐用。

正因为如此,人们一直在寻觅真正既能满足儿童的游戏愿望,有效促进儿童发展,又能切实减轻成人准备或制作玩具和游戏材料负担的方案。我们可以在许多幼儿园看到,蒙台梭利教育很受追捧,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它有一整套可供幼儿操作使用的材料,即它为幼儿园教育提供了一个“有准备的环境”。然而,蒙台梭利教育方案毕竟脱胎于对智障儿童的矫治方案,因而存在诸如对孩子进行严重脱离现实生活的“孤立的感官训练”、操作方法固定不变、缺乏对儿童创造性发展的应有重视以及过于强调个别化学习、忽视儿童社会交往技能和语言发展等方面的不足。

就在这寻寻觅觅中,我们发现了“尼基丁教育模式及其儿童心智促进游戏”,这是由尼基丁(Nikitin)夫妇及其家族历时二十余年研发而成的、以积木为主要材料的儿童教育方案。尼基丁夫妇是20世纪60年代前苏联时期的著名教育家和作家,尼基丁教育模式及其儿童心智促进游戏所体现的关于儿童早期教育的理念及其方法,从前苏联时期一直到今天的俄罗斯都受到了众多专家学者、广大幼教工作者和家长的推崇。尼基丁夫妇有关这方面研究的三本专著一时洛阳纸贵,在地下黑市被高价转卖,甚至有人在报纸上大登广告,征集尼基丁夫妇的三本专著。今天,全俄罗斯有几千家尼基丁俱乐部,人们在这里学习了解尼基丁的教育思想、教育模式、教育方法、游戏方案,讨论交流儿童的早期教育问题,共同探讨更有效的早期儿童教育途径。

尼基丁教育模式及其儿童心智促进游戏之所以如此受推崇,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他们的教育模式和游戏方案以对自己七个子女成功教育的丰富经验为基础,并由此形成了科学的儿童观、教育观、游戏观等一整套教育理念。他们高度重视对儿童早期感知、注意、记忆、想象、创造力、逻辑思维、数学认知、前阅读和前书写、社会性以及良好学习品质等心智发育的促进工作,这正是当今世界对儿童及儿童教育认识逐渐深化的完整体现。系统的理论建构和完备的操作材料、游戏方案,为成人和孩子提供了极大的便利。700多个以木制玩具为主要操作材料的游戏案例对不同年龄孩子提出了不同挑战水平的游戏任务,不仅让尼基丁夫妇自己的七个子女受益无穷,更使千千万万个儿童受益无穷。正因为如此,近年来,尼基丁教育模式及其儿童心智促进游戏也逐渐风靡欧美诸国。

智力游戏教案篇3

但对于农村幼儿园来说,经费的不足,教师综合素养的相对不高,困扰着大班幼儿区域益智游戏的开展。在这种情况下,巧妙利用各种废旧材料,丰富和发展区域益智游戏,使之成为幼儿自我发现,自主学习,合作分享的平台,就成为农村幼儿园教师的当务之急。下面,笔者就从材料、游戏与指导三个方面来探讨如何开展大班幼儿区域益智游戏:

一、材料

废旧材料品种多样,相互组合起来便可以制作出各种各样不同的益智玩具。比如说:用四块相同大小的牙膏盒,蒙上废旧图书,再进行简单的裁剪便可以做成“立体拼图”;平常用剩下的吸管,经过折、剪、贴等一系列手段,将其按一定的路径固定在废旧泡沫板上,便成为了“立体迷宫”;各式各样的盒子、旧的挂历、各种瓶瓶罐罐、塑料袋、报纸、蛇皮袋、稻草、废旧牙刷、旧袜子、不穿的毛衣、叶子、果冻盒子等等,都可以在老师的巧手匠心之下,变成有利于幼儿智力发展的益智玩具。

当然,一个人的力量毕竟有限,收集废旧材料光靠老师收集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广大家长的支持才能使我们收集到的材料面广、量多。只要让家长明白了废旧材料的利用价值,家长们都会很乐意帮助收集的。在我园开展的区域活动中,几乎各班的家长都能积极的配合、督促孩子从家中带一些废旧物品来幼儿园。通过家长的配合,既让家长参与到我们的主题活动、区域活动中,调动了家长的积极性,又增强了家园的密切联系,无形中影响着家长的教育观念。当然,利用废旧材料制作区域材料还要注意所收集材料的安全卫生,尤其是那些有残留物的材料。因此,教师必须和小朋友们一起做好卫生工作,把收集来的瓶、盒、罐等材料洗干净,放置在阳光下暴晒后方可使用,以免意外事故的发生。在清洗的过程中,也让孩子们得到了一次难得的自我服务的劳动机会。

二、游戏

有了材料的支撑,游戏的多样性就能得到充分的保障。当然,在游戏项目的设置上,我们的老师还需要进行更深入的思考,综合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为幼儿奠定乐意游戏的基础,创设轻松自由的游戏氛围,突出以下特点:

1.趣味性。

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对游戏趣味性的需求,一个新的游戏项目能不能受到幼儿的欢迎,幼儿愿不愿意玩,就在于游戏的趣味性:

例如:趣味小桌球、立体迷宫等,每次幼儿在益智区游戏中,都会抢这些玩具,通过观察幼儿的行为可以看出幼儿特别喜欢有趣的玩具。

2.多样性。

趣味性再强的游戏,幼儿在经过多次反复游戏后也会玩腻。因此,我们在设置游戏项目的时候不仅要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及游戏的趣味性,还应着重关注游戏的多样性,这样幼儿在玩的时候选择面就可以更多一些,师幼在一起探索性的游戏过程中,幼儿的收获也就越大,相应的他们的视野、知识面也会随之增长。

例如:对于大班幼儿来说,他们更希望益智游戏的类型多样,既有对抗性的趣味小桌球,也要有适合一个人安静游戏的立体拼图,还要有能够多人合作游戏的磁铁小人,这样幼儿才能各取所需,各有收获。

3.多变性。

根据幼儿的现实需要,我们发现幼儿特别喜欢玩多变性的游戏,尤其是能够进行一物多玩,拓展性较强的游戏。例如磁力珠、百变拼板等玩具,还有毛线游戏,既可以让幼儿两两合作翻花绳,也可以用儿童图钉将毛线变幻出各种动物、图案,这样,幼儿就能在不同的游戏中探索“毛线”这一简单游戏材料的多变性。

三、指导

对于区域益智游戏来说,教师的指导尤为重要。《纲要》中提倡:教师应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反应,敏感地察觉他们的需要,及时以适当的方式应答,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幼互动。因此,需要教师善于把握机会,在游戏中,更需把握适时、适度的原则,让教师的指导符合幼儿的发展需要。

1.及时发现,适时适当支持和帮助。

在指导益智区的活动中,教师需要特别留意幼儿活动的动机、目标和困难,在适当的时候提出建议,以帮助他们完成任务,使游戏更好地发挥它应有的教育功能和教育价值,在幼儿乐于操作的兴趣中促进其认知发展。

例如,对于立体拼图来说,大部分幼儿都没有玩过,特别是有些立体拼图,四个面都有图案,幼儿很容易混淆。每当孩子们一遍遍地重复,一次次地失败之后,我才会悄悄出现在他身边,低声建议道:“别着急,你先仔细看看,这一块盒子上的四个图案都是什么颜色的?”这时,幼儿往往才会恍然大悟,原来每一面的颜色都不尽相同,有的以黄色为主,有的以红色为主(教师在制作中需要注意这一点),这样他们就能很快地完成游戏,获得成功的体验。

2.分享经验,加强合作和互相学习。

对于孩子来说,最好的老师就是他们身边最熟悉的朋友。因此,对于一些难度并不高的游戏,如毛线游戏,我们往往选择先让部分能力较强的幼儿尝试游戏,待他们熟悉游戏过程后,再让其他能力相对较弱的幼儿进行游戏。这时,已经熟悉游戏的幼儿就可以充当“裁判”、“家长”之类的角色,让幼儿与幼儿之间进行经验的分享。这样,比起教师空洞的说教来,更能让幼儿容易接受。

2.言语激励,增强信心战胜困难。

智力游戏教案篇4

关键词:游戏教学法;局限性;注意力;分组

所谓信息技术游戏教学法,就是根据学生乐学好玩的年龄特征,教师借助益智健康的游戏,指导学生在学中玩,在玩中学,从而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知识的求知欲望,避免枯燥无趣的纯理论知识。运用游戏教学法的目的在于通过对这些游戏软件的操作,提高他们的素质和能力,以及培养勇于创新的精神等。

根据平时的观察及思考,我分析了一些游戏教学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的思路。

问题一:学生被游戏过分吸引以至于不顾其他学习活动的失控现象,使许多教师束手无策,无法进行正常的教学活动。

解决思路:

1.精选游戏,及时监控

计算机游戏教学法对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要求很高,教师必须及时掌控课堂的走向,把握课堂的节奏,不能让学生沉浸在游戏中而忽略了课堂目标。为此教师必须精心挑选教学用的游戏,游戏的篇幅不能太长、太大。

2.严明规则,转移注意力

游戏必然具有自由性、开放性和体验性的特点,但同时也受特定规则的约束。在学生进行游戏之前,要说明游戏的规则,规定学生在限定的时间内完成相应的游戏任务。

3.理智游戏,注重教育

当学生的游戏活动严重影响了学校正常课程学习的时候,教师必须果断加以制止,培养学生正确的游戏价值观和态度,务必适当、适度、适时地进行合理有效的游戏教学,不能以玩代教,因玩误教。

4.及时表扬,积极引导

当游戏结束之后,老师应首先对能圆满完成任务的学生进行表扬,保持学生的积极性,让人有一种成就感。

问题二:适合应用于中学信息技术教学的计算机游戏非常少。

解决思路:

1.开发校本游戏,设计教学方案

教师可以针对自己的选用教材,搜集和查找一些益智健康游戏,然后整理分析能用在什么教学内容中。金山打字通就能用很多节课,有关键盘输入的整块知识都可以用它所包含的游戏进行游戏教学方案的设计。

2.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根据学生对计算机游戏的好奇和对计算机游戏制作的崇拜心理,发动学生去寻找有价值的游戏。还可以适当让学生尝试自己编写游戏。如在Flash的学习中,让学生综合运用形变动画、运动动画等知识自主创造Flash小游戏,使学生在探索中不知不觉地掌握了Flash的各种操作技巧。

3.了解动态,借鉴经验

多了解国内外信息教学的动态,多发掘精良的游戏教学方案。目前,国内外有许多软件公司专门致力于开发适宜教学的软件和游戏,这些资源我们都可以在网上便捷地搜索到,我们可以借鉴他们的宝贵经验,参考这些游戏的设计理念,最终自主研发设计出适合我们学生的优秀游戏教学方案,从而将游戏的教育作用发挥到最大化。

4.整合资源,共享成果

作为一门新兴学科,信息技术学科具有灵活开放的特点。与其他学科进行资源整合共享,更能丰富信息技术课程的内涵。比如在教指法时,我让学生化身小小音乐老师,玩“弹钢琴”的游戏,比比谁的曲子最优美动听,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就会发现,要弹出流畅动听的音乐就必须要练好指法。

问题三:男孩子与女孩子喜欢的游戏类别有很大的不同,比如男孩子对于益智类的小游戏可能觉得比较简单,而不会引起他们的兴趣,而女孩子对于战略类的游戏根本就提不起兴趣。

解决思路:

1.选择适中的游戏

男孩和女孩在计算机游戏教学法中的反应会不会有所不同,一般来说,男孩比较喜欢玩一些比较刺激和具有挑战性的游戏,而女孩则对休闲类游戏比较钟爱。比如,我在教授Photoshop图层概念及简单操作的时候用到了韩国MM换装的游戏,在课堂上我做了调整,如果是给MM换状有些男生可能会不愿意并且不投入,因此,我把换装对象改为变形金刚。我们在选择游戏的时候尽量中性化一点,或者我们可以设置多个有同样针对性的游戏让学生自己选择。

2.适当分组,兼顾男女生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不能只顾一方面,在选择引导学习的游戏时要顾及全体学生的共同兴趣,才能收到好的教学效果。

游戏教学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作用是有目共睹的。它的新颖趣味、操作性强让学生喜爱。“电脑游戏是通往电脑世界的捷径”。通过教学实践,我认为正确地引导学生玩电脑游戏利多弊少。但是,信息技术课还是应以教学为主,游戏为辅;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它只是通过学生乐于接受的趣味、益智的游戏方式,启发学生积极自主探索和实践,训练和培养学生操作计算机的技能技巧,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在全体师生共同完成游戏的过程中,团队协作精神增强了,并且学生能真正体验到成功的乐趣。让“游戏教学法”引领学生进入信息世界,一起快乐学习。

智力游戏教案篇5

【关键词】教育游戏;小学数学;应用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教育游戏,可以进一步延伸数学学习任务,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最重要的是通过游戏,利用小学生的好胜心理,将教学过程和课后作业转变为游戏的形式,让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完成知识点的学习与巩固,对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积极性有着重要作用。

一、教育游戏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价值

小学生的好奇心理和探索心理都是很强的,而教育游戏具有很强的趣味性、挑战性和探索性,能够适应小学生的心理。因此,教育游戏在数学课堂上的应用能够有效提高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使他们在课堂上集中注意力,积极地参与课堂,从而取得更好的学习成果。教育游戏还有一定的挑战性和竞争性,能够激发学生的好胜心,因此他们就会更好学,更积极地学习数学。教育游戏的开展还能使课堂变得更丰富和多样化,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教育游戏更加生活化,而且具有戏剧性特点,它能够反映人们的理想,在故事情境中包含着丰富的情感,学生作为游戏者需要融入到故事角色之中去体验情感变化,这样可以加深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逐渐学会换位思考,使学生的身心健康得到全面的发展。

教育游戏在数学课堂上的应用还能一改数学课堂沉闷的氛围,使课堂气氛变得活跃起来,在轻松的课堂中学习更有利于学生对新知识的接受,使学生更愿意在课堂上展现自己,课堂教学效率自然而然就提高。

二、教育游戏在小学数学中运用的具体策略

(一)教师合理编写数学教案,做好游戏教学的准备。编写教案是为了使游戏教学更加全面,这样教师在进行备课的过程中,就应该围绕一个教学中心进行游戏设计,以通过教育游戏实现教学重难点的有效结合。例如在学习人民币方面的知识点时,教师就可以围绕购买文具都需要哪些小面额人民币设计游颍在备课的过程中写好游戏的名称、准备工作、规则和分组等,帮助学生合理利用金钱。当然教师在进行备课的过程中,还应该对学生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和了解,这就要求教师对学生多一些关爱,在教学过程中真正做到以人为本,以综合考虑小学生的实际水平,做好教学过程的动态变化,控制好整个课堂节奏和频率。

(二)根据数学教学需要,教师选择多样化的游戏形式。虽然数学是一门十分抽象的学科,但是数学的世界还是很美妙的,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将游戏与课外探索延伸有机地整合在一起,开发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例如,在数学课外活动中,教师可以让学生玩《阿达儿童脑力训练》的游戏或者《川岛博士脑力训练》游戏,这类游戏能够开发学生的智力和发展认识能力。

动作类游戏在市场上很受欢迎,这类游戏具有流畅性和刺激性。国外的教育游戏网站为学生创造了很多在线交互游戏。里面的Inkster 游戏能够帮助学生提高自己的数学运算能力。在这个游戏中,只有在规定的时间内,乌龟被撞的次数少于三次且玩家能够将三道题的答案正确填上,才能闯关成功。

课后作业练习对巩固学生学习的数学知识是十分必要的,在数学练习中应用教育游戏,符合小学生心理特点。采用数学游戏代替一定比例的课后作业,能够有效降低学生的作业压力,而且提高了学生在课后进行继续学习的积极性。例如教师在讲授乘法知识时,在学生完成课堂学习之后,给学生预留和乘法相关的游戏,如《拼翅膀》《电唱机》等,让学生在课后做和乘法相关的游戏,通过这种游戏不断加深对乘法知识的理解,从而在游戏中完成和家庭作业相同的学习效果。

(三)在课堂进行过程中,教师及时做好游戏介入和调控。在小学数学游戏化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把握好自身的引导作用。首先小学生玩性比较严重,在进行游戏教学的过程中,小学生的自发组织极容易偏离教学目的,这样教师就应该在小学生出现违反游戏规则现象的时候,及时进行游戏引导和更正。此外是教师应该合理把握游戏时间,提高小学生的时间观念,即要合理安排在什么时间进行什么游戏,在什么时间开展什么课程,以保障游戏的高效性。

(四)课外学习中数学游戏的应用。数学自身属于抽象性较强的学科,单纯利用在学校有限的时间来进行学习是不够的,课外学习对小学数学的学习,拓宽学生数学视野是十分必要的,而教育游戏在课外学习中的应用,能够获得更好的效果。数学教学不仅仅和教学活动有关,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都会对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效果造成影响。为此,应该在数学课外知识的学习过程中适当加入教育游戏,如《脑力训练》等,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包括记忆力、观察力、注意力等的训练,通过这些教育游戏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争取获得更好的数学教学效果。

三、结束语

在传统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对教材的依赖程度偏高,教学方法也比较单一,难免会导致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潜意识里觉得数学学习枯燥无味,难以进一步提升他们数学学习的兴趣。这样随着新课改的不断实施和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教师应该在关注小学生自身发展规律的基础上,积极进行教育游戏,在游戏的过程中逐步提高小学生的兴趣,促进小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孙倩.教育游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4.

[2]单燕红.游戏化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3.

智力游戏教案篇6

关键词:主体地位;设置游戏;开发智力

幼儿是成长的关键时期。幼儿时期的教育目标是促进幼儿身体正常发育、身体机能协调发展,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生活习惯和参加体育运动的兴趣。同时,还要开发幼儿的智力,增强他们的求知欲望,使他们拥有感受美和表现美的能力。研究表明,要想达到以上教育目标,游戏无疑是最好的方式。

一、游戏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孩子是游戏的主角,而老师只是一位引导者。在游戏中,老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老师在设置游戏情境时,一定要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如制作蛋糕和酸奶的游戏环节,老师可以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但是绝不能干涉他们的制作过程。老师还要有足够的耐心等待每一个孩子的创作,避免中途喊停打消孩子们的积极性。孩子们制作完成后,要留给孩子们展示自己作品的机会,并及时给予肯定评价。此外,老师在设计游戏时,除了要有趣味性和挑战性,还要注意把握游戏的难度,增加幼儿成功的体验。

二、针对不同的教学目标合理设置游戏

游戏的种类有很多,根据使用目的的不同可以分为一般游戏和专项游戏,一般游戏用于准备活动当中,或者单纯为了调节课堂的氛围,这样的游戏组织起来比较简单。专项游戏的目的性比较强,是为了让幼儿获得某项技能而设置。所以,老师在设置专项游戏时,一定要考虑幼儿的心理承受能力,幼儿不是运动员,不一定要有多高的技能,而且幼儿的兴趣爱好也不尽相同,老师在设置游戏时一定充分考虑教学的吸引力,这才是成功的关键。

三、利用游戏开发智力

人的大脑就像肌肉一样可以锻炼,动脑越多,智力就越高。幼儿处于开发智力的最佳时期,在课堂上老师不妨多设置一些益智类游戏,让幼儿多动脑子,不断提高他们的智力水平。

益智类游戏有很多,最常见的就是搭积木。搭积木为幼儿提供了更多的空间去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孩子在搭积木之前首先要想好他们要搭建什么,其次还要观察和思考选用什么样的积木,才能搭建出他们脑海中的形状。所以搭积木也是发展孩子空间知觉和创造力的过程,而且积木有各种各样的形状,这就为孩子们的图形学习奠定了基础。此外,益智类游戏还有拼图、数字表格等,它们对孩子的智力开发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四、在游戏中获取知识

游戏不仅是玩的过程,也是获取知识的过程。将知识的教学贯穿在游戏当中,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氛围,还可以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如,在教幼儿数数时,老师可以一边播放《数鸭子》的歌曲,一边邀请小朋友走上讲台扮演小鸭子。当歌曲唱到“快来快来数一数,二四六七八”时,我们让八位小朋友学着小鸭子的动作,分别从讲台上走过,其余的小朋友数他们的个数。这样幼儿就在欢快的氛围中掌握了数学知识。老师也可以针对识字展开游戏教学。如老师在黑板上写一个“人”字,让学生为它添加笔画,让它变成另外一个字,笔画数不受限制。“人”字上加一横就变成了“大”字,“大”字再加一点就可以变成“太”字或者“犬”字,“人”字加两横可以变成“天”字,“天”字出头又可以变成“夫”字。汉字变化莫测,学生有很多发挥的空间,在这个过程中他们还可以加深对汉字的理解和记忆。

五、利用游戏增强孩子们的体质,掌握动作要领

孩子们天生爱玩爱动,他们喜欢不走寻常路。在马路上行走时,更喜欢跑向马路两旁的台阶,从一个台阶跳向另一个台阶。遇到坑洼之地,大人们通常绕过去,而孩子们直接进入到里面,再爬上来。针对孩子爱玩爱动的天性,老师可以设置体育类游戏,如《连环跳》的游戏,老师把20个呼啦圈分为4组,每组5个呼啦圈一字排开,把幼儿也分为4个小组,每组幼儿分别从呼啦圈上跳过,哪个小组用的时间最短,即为获胜者。这样幼儿在玩的同时,增强了体质,掌握了一定的幼饕领。

六、在游戏中培养幼儿的良好品德

幼儿在玩游戏的过程中难免会与小伙伴发生磕磕碰碰。比如,在共同搭建积木时,意见不合,游戏无法进行。又比如,在玩捉迷藏的游戏时,两人选择了同一个躲藏的地点,争吵不休。所以,老师在陪同幼儿玩游戏的过程中要注重对幼儿品德的培养。在游戏之前为他们讲一些有教育意义的故事,如《孔融让梨》的故事,有一天家里吃梨,桌上摆了很多梨,而孔融拿了一个最小的,把大的留给了哥哥和弟弟。幼儿从故事中受到启发,懂得了谦让的传统美德,在此基础上,老师要慢慢引导他们用美德的标准约束自己,促使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总之,游戏化教学在幼儿教学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老师要合理设置游戏环节,利用不同游戏的不同特点,达到教学的目的。

参考文献:

智力游戏教案篇7

人类的活动离不开思维。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一般特性和规律的一种间接的、概括的反映过程。进行思维训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数学学习不仅要让学生学会一些数学知识,掌握一些数学技能,更重要的是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开发学生智力潜能。只有加强数学思维能力的训练,才能掌握数学知识、培养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因此,我校开展了思维训练课程,旨在发展学生能力,提升学生的思维。

四巧板又称T字之谜,是一种类似七巧板的汉族传统智力玩具。四巧板由一块长方形分解的4块不规则形状组成。其中有大小不同的直角梯形各一块,等腰直角三角形一块,凹五边形一块。这几个多边形的内角除了有直角外,还有45?、135?和270?的角。四巧板源自中国,在日本叫“博士板”,因为这种板不仅用来作为课外活动的玩具,而且还用来测试智能,根据拼图的难易,分成九档。这种拼板在日本还有一个名称叫“吉四六之谜”,意思是“难解之谜”。中国古代称它为调合板,是拼出的图块很协调的意思。西方叫它为T字板,因为它能拼出一个T字来。将四巧板拼成大写的“T”字母形状据说是最难的。

二、研究目标

1.在研究如何拼摆四巧板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创意逻辑能力。

2.通过玩四巧板游戏,提高学生的注意力,训练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图形分析能力。

3.通过玩四巧板游戏,使学生的注意力、平衡性、记忆力、左右手的协调性等方面得到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研究内容

1.了解四巧板的制作方法和历史文化。在经历“任意拼”“主题拼”“依形拼”“记忆拼”等活动后探索四巧板的拼摆方法,掌握四巧板的拼摆技巧。

2.观察学生能否在游戏中提高注意力和观察力,学会有序思考。并观察学生的图形分析能力和记忆力如何变化。

四、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通过对期刊、网络、书籍等文献资料进行查找,了解相关的研究现状,借鉴已有的研究成果,为本课题研究提供理论基础与方法论。

2.调查研究法:调查教师在四巧板游戏课堂教学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如何改进;调查如何有效进行课题研究,调整活动安排,突显研究效果。

3.案例研究法:基于在四巧板游戏课堂教学中的实践,收集、整理教学案例,既为课题研究提供实证材料,又可丰富课程资源。

五、研究步骤

1.准备阶段(2015年12月―2016年3月)

(1)尝试玩课题中的游戏器具,确定研究游戏的器具。

(2)运用文献研究法,广泛搜集有关四巧板游戏方面的资料,以及最新的相关理论。

2.研究阶段(2016年3月―2017年4月)

(1)参加课题成员会议,研究课题开题事宜,在集中学习的基础上,撰写实施方案,明确课题组成员分工。

(2)随机采访研究班级学生,了解学生对四巧板游戏的认知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做好前测工作。

(3)针对调查显示的问题,分析影响学生思维受阻的因素,针对这些问题探寻开拓学生思维的方法。将方法用于四巧板游戏课堂教学。通过案例研究,收集、整理教学案例,总结经验教训, 重点探索和研究利用四巧板游戏开拓学生数学思维的教学模式。

(4)研究过程中,参加课题研讨阶段展示会,交流会,进行阶段总结,推动课题深入有效的开展,适时撰写研究心得,研究中期进行研究自检和小结。

3.结题阶段(2017年5月―6月)

进行资料的整理和分析,作数据分析,撰写论文。

六、预期研究成果

智力游戏教案篇8

1 设计有助于提高观察力的益智游戏

良好的观察力是在生活实践中经过系统的训练而获得的。比如益智游戏“帮小动物找家”:在一张空白纸上画出天空、海洋、陆地、森林、草原等背景,故意把小动物的图片放错位置――蝴蝶飞进海里、小鱼跑到天上、小猪上了树……然后我要求幼儿仔细观察图片,找出哪些动物位置有错误并且予以还原。该游戏需要幼儿认真观察,然后根据已有生活经验判断对错,进行纠正。

观察力不是单一存在的,有时需要各种能力的融合。比如在益智游戏“我是小神童”中,我在桌子上出示积木、铅笔、易拉罐以及玩具娃娃等10种物品,先请幼儿仔细观察,然后要求幼儿闭上眼睛,并把桌上的东西偷偷拿掉一个藏在身后。让幼儿睁开眼睛,仔细看看桌子上什么东西没有了,先说对的幼儿获胜。这个游戏还可以分组进行,以竞赛的形式激发幼儿兴趣。在游戏中提高幼儿的观察力、注意力和记忆力。

2 设计有助于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的益智游戏

幼儿时期是口头语言发展的最佳期,因此教师必须抓住这个时期努力发展幼儿的语言,而益智游戏是发展幼儿语言能力的有效手段。

在阅读活动中,我有时会准备一些小动物和物品的图片(红袋鼠、火帽子、跳跳蛙、盘子、饺子、笤帚、红袋鼠妈妈等),设计益智游戏“看看谁说得棒”:把这些卡片画面朝下放好,请幼儿随意翻开两张,根据画面内容造句。比如,翻开的画面是“红袋鼠”和“妈妈”,幼儿可说“红袋鼠爱妈妈”,也可说“红袋鼠帮妈妈干活”。幼儿轮流翻图造句,直到卡片翻完为止。在幼儿学会用2张卡片内容编成一句话的基础上可再提高要求,让他们翻出3张、4张或5张等造句。

在阅读活动中,我有时会准备水果、蔬菜、交通工具、娃娃等各类物品,设计益智游戏“你说我猜”:幼儿两人一组,要求其中一名幼儿描述出此种物品的特征,但不能说出名字,另一幼儿不准看我手中的图片,根据伙伴的描述说出物品名称,在一定时间内,看看哪组说的多就获胜。比如我出示图片“西瓜”,一幼儿描述“夏天经常吃的一种水果,大大的、圆圆的像个皮球。外面是绿色的,里面是红色的,很甜”。另一名幼儿需根据描述正确说出“西瓜”。这种游戏不仅能巩固幼儿对物品特征的认识,而且对于培养幼儿连贯讲述的能力有很大的帮助。

3 设计有助于提高数学应用能力的益智游戏

前苏联教育家加里宁说过:“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教师应设计有助于提高数学思维能力的益智游戏来发展幼儿学习数学和应用数学的能力。比如益智游戏“迷宫小转盘”:(1)找一个蛋糕盒盖做底衬。在底衬上用铅笔画上迷宫路线;(2)把废旧的泡沫塑料坐垫剪成一条条细长条,按照迷宫路线粘在底部,变成一个立体的迷宫图;(3)准备一个玻璃珠,放在入口处,然后双手晃动小转盘,让玻璃球按自己的推理在迷宫中回旋前进。又如益智棋类游戏“你追我赶”:我在棋盘上画出弯弯曲曲的行走路线,让幼儿从4个角出发,猜拳决定谁先掷骰子。骰子面朝上的数目为所走棋的步数,走到所在的点,按提示做。如:1+8=?(回答正确前进6步,回答错误后退6步)这样依次类推,先到终点为赢。在不同的点上我有不同的提示,而这些提示和要求涵盖了很多领域的知识,从而提高幼儿学习和应用数学的能力。

在设计幼儿益智游戏时,教师应坚持以下几项原则:

1 坚持趣味性原则,增加吸引力。在设计益智游戏时,教师要尽可能提高游戏本身的趣味性和吸引力,使幼儿乐意参与游戏。比如在益智游戏“小动物找家”中,有的动物可以只出示半个头部,有的动物可以只出示一只脚印,让幼儿根据形状特征来辨别是哪种动物。这样的形式能增加游戏的趣味性,调动幼儿参与游戏的积极性。

智力游戏教案篇9

建构区内,孩子们在认真地搭建“房子”,每人一座,“房子”不高但各具特色。

“大班了,怎么还处于平行游戏的水平?”教师心里有些着急,但并没有马上干预,而是蹲在旁边观察起来。

“好了,每个小动物的家都搭好了,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让游客从哪儿进、先参观哪一家吧。”过了一会儿,一个小女孩站起来招呼小伙伴。

其他孩子听从了小女孩的建议,开始着手一起铺设道路,设计参观路线。这时,有孩子发现“老虎”没有被关在笼子里,而是被放在了房顶上,他认为这是不对的。孩子们争论起来,除少数孩子认为可以放在房顶上外,大多数孩子觉得不应该把“老虎”放在房顶上。搭建“老虎园”的小男孩好像做错了事一样,满脸通红。

“轩轩,你能给大家讲讲为什么要把‘老虎’放在房顶上吗?”老师蹲下来询问。

看到老师鼓励的眼神,孩子稍微平静了一些:“它生病了,需要多晒太阳。”

噢,原来是这样啊!小朋友和老师都恍然大悟。

“但是,这样对游客来讲不安全啊,怎么办呢?”老师启发孩子们想办法。

“那就在房顶上搭建一个笼子吧!”有幼儿提议道。

分析:

在这个案例中,教师拥有正确的教育理念,且能做到适时地介入幼儿游戏,带给我们一些启示。

游戏中,当教师有疑惑、感觉孩子不会合作时并没有马上进行干预,而是进一步去观察,发现幼儿并非没有合作,而是先协商,再分头搭建,最后合作共建。

当幼儿发生争执、无法协商解决问题时,教师进行了适时的介入。先是借助孩子们抛过来的问题,了解幼儿的真实想法,然后再把问题抛给孩子,启发幼儿想办法,让幼儿在协商中解决问题,以此帮助幼儿提升游戏水平。

这一类的案例,映射的是教师在游戏中的介入和指导问题的能力。作为教师,如何科学把握介入的时机以及如何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指导来促进幼儿游戏水平的提升,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一、在观察的基础上适时介入幼儿游戏

为了最大限度发挥游戏的功能,促进幼儿的发展,教师对幼儿游戏进行不同程度的介入是非常必要的。但教师千万不要盲目介入幼儿的游戏,这可能会打断幼儿正在进行的游戏,也会影响幼儿独立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以及与伙伴间的相互作用,甚至会让幼儿对教师产生依赖。

介入时,教师应在充分观察的基础上,合理掌握介入时机,既要满足孩子进一步拓展游戏情节的需要,还应尊重幼儿的意愿,支持幼儿的游戏行为,避免不必要的干扰。介入时,教师不应急于直接指导幼儿的游戏,而应给幼儿充分的操作时间,让他们在探索中体验成功和失败,尝试自己纠正错误,以培养幼儿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通过指导促进幼儿游戏水平的提升

幼儿智慧的火花是要靠教师用教育去点燃的。在游戏中教师应以引导者、支持者的身份参与活动。要相信孩子的智慧,让他们尝试自己解决游戏中遇到的问题。孩子只有真正体验到区域游戏的自主选择性和成功解决问题的快乐,才能真正喜欢上区域游戏。在游戏指导中,教师既要放开思想,采用适宜的方法指导启发幼儿创造性地进行活动,又要大胆放飞孩子的想象,让幼儿用多种方法表达自己的内心思想,促进其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当幼儿之间出现他们自己无法解决的“冲突”时,需要教师直接介入,及时调节;当幼儿游戏方式单一时,需要教师作为玩伴介入游戏,引导幼儿模仿、创新;当幼儿因游戏材料而发生“冲突”时,需要教师补充材料或调整材料;当幼儿在游戏中遇到困难或不知所措时,需要教师发问或提示,启发帮助幼儿明确想法,促进游戏顺利开展;当幼儿对游戏失去兴趣时,教师要及时帮助幼儿拓展思路,创新主题,提高幼儿活动的积极性。

智力游戏教案篇10

关键词:幼儿教育;民间儿童游戏;运用

和进入义务教育阶段的小学生不一样。相比于传授基础知识,对幼儿的智力启蒙占据了幼儿教育的重要比重,因此要将游戏最大限度的融合进幼儿教育中。民间儿童游戏贴合实际生活,并且其学习和模仿的难度并未超过幼儿的接受范围,以做游戏的方式让幼儿通过对游戏的学习启蒙幼儿的智力是至关重要的。

一、民间儿童游戏在幼儿教育运用的现状

随着科技的发展,电子游戏产品可谓是数不胜数,这愈发威胁到传统民间游戏的地位。再加之游戏活动的空间受到限制,无法开展需要较大空间的民间游戏,如老鹰捉小鸡、捉迷藏等等。过去在幼儿教育中还极度依赖儿童民间游戏的幼儿园伴随着以上现象的发生,似乎已经渐渐遗忘了这些趣味性极强的民间游戏。纵观现在的幼儿园,幼儿教师简单组织幼儿参与少数的民间游戏,使本来趣味横生的民间儿童游戏沦为一种教学上的单调任务,阻碍了游戏价值的发挥。

许多家长虽然支持孩子参与游戏活动,但是碍于工作没有多余的时间陪孩子做游戏,部分家长害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硬是在孩子本该无忧无虑不需要承担任何学习负担的阶段为孩子灌输文化知识。孩子做民间游戏的时间因此被很大程度的挤压掉,孩子在幼儿园做游戏的时间才显得极其宝贵。

另外,从幼儿自身的角度来看,许多民间游戏不仅仅趣味性高,还需要一定的技巧,许多幼儿碍于技巧上的复杂、难以模仿不敢参与游戏,这也为民间儿童游戏在幼儿教育工作中的顺利的推进造成了不小障碍。

在对某省级典型性的重点幼儿园进行调查的过程中,发现绝大多数的教师虽然肯定民间游戏在幼儿教育中发挥的作用,但却依然不能改变教师对于民间游戏在教育中的运用缺乏深入探究的现状。比方说许多老师对于民间游戏的运用本着“拿来就用”的观念,并没有结合幼儿智力上的特征对民间游戏进行适当的改良或二次创造。这就造成了民间游戏往往和教育内容之间的联系不够紧密,对于幼儿智力上的启蒙似乎根本不奏效,因此这就导致了许多幼儿教育工作者认为组织幼儿玩民间儿童游戏纯属浪费时间。

二、民间儿童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价值发挥

1.促进对儿童的启蒙教育

上文已经提到幼儿的智力并未发育完全,正因如此幼儿在智力发展上才具备较大的可塑性,这就需要幼儿园担当着对幼儿进行智力启蒙的任务,有些民间游戏由于具备着各地民俗文化的特征,有的则融合进了大自然或者社会的常识,可以说每个民间游戏的背后都潜藏着比趣味性价值更高的其他因素,这些对幼儿认知能力的发展都起到了较大的促进作用。比方说讲故事游戏,幼儿在参与的过程中可以大大扩展自己的想象力以及创造力等。

2.全面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幼儿时期是智力发展的关键时期,同时也是身心健康发展的关键时期,众所周知儿童游戏结合了跑、跳等运动特征需要耗费一定的体力,因此学生在玩游戏的过程中,满足了玩乐需求的同时也有效锻炼了自己的体能。像官兵抓强盗、跳绳等游戏提升幼儿呼吸、血液循环等活动,增强弹跳能力使骨骼肌肉得到健康的发育。滚铁环和打弹珠这样的游戏对儿童神经系统的发育、身体协调性也起到了较大的帮助。

除了促进身体上的健康,这些民间游戏对于心理健康发展也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很多民间儿童游戏由于需要全班共同参加,因此也相应的减少了幼儿独处的现象。游戏的过程中必定需要幼儿之间互相协助,在互相协助顺利完成游戏的过程中,可培养幼儿对于周围小伙伴的信任感。比方说幼儿教师组织学生参与警察抓强盗的游戏,几个学生充当警察剩下的学生充当强盗,充当警察的学生依靠自己的能力抓住了强盗,也必定会提升学生的自信感。可以说民间游戏对于幼儿身心健康的发展都起到了类似“助力器”的作用。

三、在对幼儿教育的过程中对民间儿童游戏的运用

1.搜集整理原始素材

民间游戏是日常生活的产物,对于游戏素材的搜集必定需要深入民间,幼儿园可以发挥自己教育主体的力量,鼓励家长站在同一阵线上利用各种有效的途径收集民间游戏素材。再对搜集到的游戏素材结合幼儿的思维特征和和时代的需求进行适当的改良,教师需要树立一个观念不论是怎样的儿童民间游戏,在对幼儿教育中进行运用的主要目的便是能达到对幼儿智力上启蒙。因此在收集游戏素材上的环节上,需要甄别怎样的游戏是有益于幼儿的,在改良上也需要思考怎样将游戏进行改良才能让游戏本身能释放出更大的价值。或者在原有游戏价值的基础上进行M一步的扩展,经由幼儿教育工作者的思考使该游戏被加工改良到具备更多的作用。

2.创造良好的游戏环境

大多数名民间儿童游戏都需要占据较大的场地,在空间大小上的要求是其中一个方面,也需要考量到游戏环境布置、搭配等多个要素。在游戏场地的设计上可以指导幼儿们共同参与设计,启发孩子的审美力,向幼儿提倡变废为宝。在游戏环境满足了幼儿的审美角度后,自然也能相应的激发幼儿学生参与游戏的热情度,做到使民间儿童游戏在较好的游戏环境中发挥出更大的价值。

3.在教学中有效的融合进游戏

做游戏并不是幼儿教育工作的全部,但针对幼儿智力上的特征,例如注意力维持时间不长等等,幼儿教育工作者也不应该将游戏和其他教育内容进行分离,最好是在其他教育工作中穿游戏,或者以游戏的形式向幼儿展开其他方面的教育。通过这样的方式延长幼儿维持注意力的时间,让游戏渗透进每一个教育环节,才能保证知识的有效传递。

四、结语

针对民间儿童游戏在幼儿教育中运用的现状,幼儿教育工作者应该认识到民间儿童游戏的诸多好处,加大力度改善不良的现状,将收集整理游戏原始素材、创造良好的游戏环境,在教学中有效融入进游戏。这些方案有效落实于实际工作,才能有效保证民间儿童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并能发挥到最大化。

参考文献:

[1]杨婷.多触点幼教游戏模板的设计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