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合教育论文十篇

时间:2023-04-08 21:35:51

适合教育论文

适合教育论文篇1

1.创设适合学生进入语文学习状态的学习氛围

我们一直以来都是比较重视认知教育,认为要通过记忆来学习语文的基础知识。于是,不断总结字、词、句,归纳一些语法要点,以及学生考试中常常用到的一下文学常识等让学生记忆。当然,必要的知识记忆也是需要的。但问题是我们常常因此忽视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要如何唤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呢?我们通过一些尝试发现,学生的学习状态很关键。为此,我们通过创设学习的氛围让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的状态。

1.1我们重视每节课都要有一个口令词。这个口令词对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是很重要的。一个人学习的有效性的决定因素还在于他的情绪。情绪状态好,学生就能够激情满怀的投入课堂的学习中来,相反,一个垂头丧气的学生是无法接纳任何资讯的,更不要说学习枯燥的知识了。我在第一节语文课上就和学生一问一答:"我们的状态是什么?""阳光、快乐、自信、有目标!"学生响亮的回答!我坚持一周或两周,直到学生都认为自己的确很阳光、很快乐、很自信,有目标为止。口令词不宜经常换,也不宜一成不变。经常换,起不到强化的作用;一成不变,师生都会厌烦,起不到调动情绪的作用。一般一到两周换一次。

1.2要注重坚持正面,以正能量引领课堂。我们平时教学中,其实是在以我们老师的磁场感染学生。因此,我们老师自己始终应坚持用正能量来提升自己。虽然,语文的作文写作可以写出学生的喜怒哀乐,酸甜苦辣咸,但作为一个人的追求,一定是要正面、要阳光的。我们要用正能量来引领课堂。我常常让学生把右手手臂抬起,三次收回,连续说:"好、很好、非常好!"把左手手臂抬起,三次收回,下定决心说:"棒、很棒、非常棒!"又常常说:"同学们真了不起!"他们就会回馈我说:"张老师更了不起!"这样,常常可以把人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学习的效率因此也就高涨起来。

1.3要不断强化学生的学习情绪,反复抓,抓反复。我们知道,人都会审美疲劳。激励学生的学习状态也一样,开始时,学生激情高涨,但一段时间后,他可能就会回到常态中。没有激励,就是世界冠军也可能会失败。没有充足的情绪准备,谁都不可能进入创造的状态,也不可能取得进步和自我实现。就像汉朝大将李广,在晚上射虎,第二天发现时,是射进了石头,可是以后再射,怎么也让箭进不了石头。王羲之在朋友聚会时,喝酒应和才产生千古绝笔《兰亭序》。没有那个环境,再也写不出那种味道。李白写诗也一样,为什么说:"李白斗酒诗百篇"?喝酒不是真喝,是为了进入那种陶醉的状态。画家吴道子看完大将军斐昊舞剑以后,一口气画出了他人生中最美的壁画。拳王阿里每次参加世界级的比赛都要对自己说三百遍:"你是最棒的!"有一次,他没有说,结果被打得一塌糊涂。大师做事,都要有情绪准备,都要有自我激励或者环境氛围,何况是我们平常人呢?适合学生的教育就应该创造适合学生的学习氛围,给他们以最大的激情和鼓励。只有这样,我们的课堂才能有效,高效,优效!

2.整体规划,以目标引领学生的学习

适合学生的教育也应该是整体规划的,我们要把新课标的三维目标统一起来,对每一个学段应该达到的目标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但我们也不难看到,有不少老师对于新课标的三维目标的认识是模糊不清的,甚至把他们割裂开来,以为一节课下来,有三个目标,一个是"知识与能力",一个是"过程与方法"还有一个就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他们不知道这三个目标其实还是一个目标,是一个目标下的三种表现形式。只有认识到这一点,你才会把一节课真正作为一个整体把它上好。我们认为,整体目标要优于细节目标,因为整体不等于部分的和,而是远远优于部分的。就好比我们要认识一个人,不论你从多少个角度来描述,你可能还是无法把握这个人的真正面目。但你看他一眼,对他形成了一个整体印象以后,你肯定会留下更深刻的印象。学习也是这样,一味的在细节上花精力,忽视了对学习内容的整体把握,就会给学生增加负担,而且效果不好。整体思维是适合我们中国人的,因为我们的先辈就是这样认识世界的。今天,我们中国要腾飞,更应该把这一优势思维发挥好。

3.以小见大,从简单的地方做起

今天,我们常常喜欢讲"大语文",好像语文作为一门学科有多伟大似的。当然,像前面论述的整体规划,即从"大处着眼"是必要的。但具体做事时,我们更应该讲究的是:"从小处做起"。语文是一门工具学科,它的内容包罗万象,要看的书更是汗牛充栋。一个人就是穷其一生也是学习不完的。我对学生也是这样说的,不要提出自己完不成的要求。要先从简单的地方做起。比如,大家都强调读原著很重要,可是,我们那有那么多时间读原著呢?再说,原著离开我们的时代太远,又有几个人看得下去呢?这时,我觉得还不如让学生看看原著的内容简介和相关评论效果要好得多。

语文教育家魏书生对学生提出的要求就很实在,学生也容易做到。他认为语文最重要的不就是读与写吗?为什么不把它们结合起来呢?他要求学生每天至少写500字读书体会,写不出来也可以抄书,凑够500字。这样的要求是不是既简单,又容易操作呢?适合学生的教育并不复杂,它就是这样具体易行。每天500字,日积月累,也是很可观的进步。每天进步一点点,只要保持这种趋势,谁说语文学不会,学不好?适合学生的,又是最简单的基本要求,在时光的累积下,也会产生突变,产生奇迹。

适合教育论文篇2

关键词:高职教育,中职教育,“双师型”教师,比较

 

高职教育和中职教育都是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职业教育法》中已明确规定:“职业学校教育分为初等、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从办学特点来看,二者都是以社会经济发展和劳动力(人才)市场的需要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中心的教育;都是靠办出职教特色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来赢得生存和社会信誉,由此决定了二者在教师队伍建设的目标上都是以“双师型”为重点目标。但由于二者在教育类型、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模式、学生素质培养等方面的不同,因此,对“双师型”教师能力与素质的要求也就不同。

一、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与中职教育比较,要求高职教育“双师型”教师必须符合高校教师资格

高职教育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类型,是普通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首先在层次上区别于中等职业教育。。

(一)学生的文化基础不同。高职院校的招生对象是参加普通高校招生考试的高中毕业生和中职学校(中专、职高)参加对口升学考试的学生,因此,教育对象都经过了高中阶段文化基础课的学习,具备或基本具备高中文化程度,这为高等教育奠定了基础。进入高职院校以后,在高中毕业基础上接受相应的文化基础课学习,要特别强调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外语和计算机应用水平,以满足适应现代化、国际化的要求。而中职教育的主要对象是具备初中文化程度的学生,其文化基础课的学习是以达到高中毕业生水平为目标的,关键是强调语文、数学和外语等文化基础课的学习。

(二)对学生的专业知识要求不同。高职院校学生的专业知识在宽度与深度上均高于中职学生,以“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为目标,使之具备适应高等技术或复合型人才所必需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而中职学生关键是要“知其然”,以满足专业岗位操作技能所需知识储备的需要。。

(三)对学生的技术应用与能力要求不同。高职院校以提高学生的技术熟练程度为前提,注重培养学生掌握应用高新技术的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使之适应现代化程度和复杂性,从而在高科技含量方面明显高于中等技术人才要求。因此,高职学生要能以过硬的技术应用能力而“独当一面”。中职学生只是要求能适应岗位要求,与他人配合、协作完成工作任务。

由于教育层次的不同,高职“双师型”教师必须符合高校教师任职资格标准,应该具备比中职教师更高理论水平和更强的专业知识能力,从而在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学历结构、专业结构都应该比中职教师要求更高。

二、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与中职教育比较,要求高职教育“双师型”教师实践教学能力更强

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现代企业需要,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具有大专文化程度、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和应用能力的高等技术应用型的专门人才。按照这一目标,高职教育强调在“必需、够用、实用”的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实际动手能力和理论知识应用能力的培养,注重“高等技术应用性,,职业岗位(群)的实际需要。因此,高职教育培养的是技术型人才,是能直接从事将理论、设计、规划或决策转化成物质产品或服务产品工作的工艺师、现场工程师、营销师或服务技师等。

中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适应社会经济发展要求,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高中文化程度、实用型专业知识和专业岗位应用能力的中等职业技术应用型专业人才。中职学校培养中级技术人员、管理人员以及其他专业人员;技工学校培养中级技术工人;职业高中培养中级技术、管理人员和其他初级从业人员。教育强调的是适应具体岗位要求的动手能力,注重技能训练与技能熟练程度。因此,中职教育培养的是适应各种职业岗位要求,立足于业务一线操作的技术员、业务员、推销员等专业人才。

由于人才培养目标的不同,高职教师应该比中职教师有更强的专业实践能力。“双师型”教师的专业实践教学的目标更高,应瞄准高新技术前沿。

三、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与中职教育比较,要求“双师型”教师的岗位责任能力更强

人才培养模式是指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采取的培养过程的构造样式和运行方式。它主要包括专业设置、课程模式、教学设计和教育方法等构成要素。纵观我国高职教育,其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特征主要表现为: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以“应用性”为主旨和特征,构建理论教学体系,以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为核心进行实践教学;强化“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并视其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强调学校与社会行业及用人部门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产学合作,并坚持以此为人才培养的基本途径。

(一)专业设置不同。虽然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较之一般本科院校的理论型、研究型专业有一定的自由度,但是,作为高等教育的专业又较中职教育的专业设置要求严格得多。中职教育多依岗位设置专业,专业适应面较窄;而高职教育必须以职业岗位(群)为依据,以市场人才需求为导向设置专业。职业岗位(群)是指一个行业岗位或一组相关的职业岗位。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是指坚持面向区域经济主战场,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紧密结合当地产业结构和社会人才需求变化趋势。因此,高职教育的专业面较宽,适应性更强。

(二)课程设置不同。高职教育主要是从高等应用型职业岗位(群)的需求出发,适度淡化理论教学的系统性、完备性,要求理论教学以应用为目标,兼顾现代“高等技术应用性”职业岗位(群)的流动性、变化性和对其长远需求的前瞻性,通过专业课模块的设置和选修课的开设,拓宽专业口径和知识范围。而中职教育主要是强化基础知识、基本应用技术的的传授,追求应用性和可操作性。

(三)理论教学体系不同。高职教育的理论教学着眼于理论知识的应用,注重介绍理论应用范围、应用范例、实际操作和管理规范,其课程体系必须据此来重新设计、组织和构建。因此,公共课中除政治理论课遵循、国家教育部的有关指示精神安排外,还必须从适应知识经济发展的要求出发,强化计算机应用知识和外语教学。专业课主要构建以模块为特征的课程体系,实现相关教学内容的整合,满足能力培养要求,同时,必须加大选修课的份量,增加人文、社会科学类课程,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而中职教育服从于其人才培养要求,立足于知识的应用性、针对性和技能的可操作性来构建理论教学体系,使其理论教学体系呈现为以文化基础课、职业基础课、职业理论和职业技能训练四个方面相互关联、合理配比的课程结构。

(四)实践教学体系不同。强化实践教学,是高职教育质量的保证。高职教育的实践教学主要通过课堂教学中的实训、分阶段实习、综合模拟实习、社会调研与毕业论文等形式来完成。其教学体系包括基本能力实训、专业能力实训、综合素质培养和建立产学合作的人才培养机制。其中,产学合作是关键环节,综合素质培养是主要目的。因为产学合作教育利用了学校和行业、企业不同的教学资源和教育环境,特别是真实的职业环境,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实现教育产品的“适销对路”。而中职教育的实践教学虽然基本形式也包含有课堂实训,分阶段实习、综合模拟实习等形式,但关键是训练学生的职业技能、顶岗操作的能力。

高职教育“双师型”教师是专业建设、课程建设、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的主要承担者。高职人才培养模式与中职的不同,要求高职教育“双师型”教师要比中职教育“双师型”教师应具备更强的岗位责任能力。

四、高职教育在学生素质培养方面与中职教育比较,要求高职教育“双师型”教师综合素质更全面

素质教育是现代教育的基本理念。高职教育与中职教育在素质培养上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一)人文素质要求不同。杨叔子院士曾提出“人文教育,现代大学之基础”,虽有引发人文与科技之争之嫌,但应该说切中我国高校的时弊。作为高等教育,高职必须强调人文素质教育。高职学生的人文素质要求是:具有语言、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的基本意识,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具有一定的文化修养,基本养成诚实、整洁、守时、守信的文明习惯;初步形成以自尊、自爱、自强、敬业、勤奋为主要特征的健全人格;具有商业、市场、价值、风险等现代意识;具备一定的交往能力,尊重他人,易与人合作。很明显,这些人文素质要求对于只具备高中文化程度的中职学生是很难达到的。。

(二)专业综合素质要求不同。高职教育要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出发,致力于提高学生的专业综合素质,高职教育的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的完善,为提高学生的专业综合素质创造了条件。以知识结构为基础,以能力结构为保证,无疑会有助于学生专业综合素质的提高,真正实现其独挡一面的目标要求。而中职教育受文化素质的限制,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必然受到约束,在专业综合素质上显无法与之相提并论。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Z].1996.9.1.

[2]杨淑子.是“育人”而非“制器”---再谈人文教育的基础地位[J].高教研究,2001(2).

[3]李文霞.试论加强大学人文素质教育[J].教育研究,2001(2).

适合教育论文篇3

【关键词】中职学前教育专业 课程设置 适应性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8B-0074-03

学前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的重要构成部分,实行学前教育,有助于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为儿童的成长打下基础。近年来,学前教育越来越受到国家和政府关注和重视。2010年,《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指出:“把发展学前教育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将学前教育事业提上了国家发展议程。为了进一步适应社会对学前教育的需要,2015年教育部出台了《中等职业学校学前教育专业教学标准(试行)》,对学前教育专业课程制定了教学标准。这些意见、纲要和标准将有助于促进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目前,许多中职学校都设立学前教育专业,这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社会对学前教育专业的需求。但是,近年来学前教育专业出现了很多不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课程设置问题,这些问题势必影响到学前教育所培养的师资的规格和质量。由于人才培养的好坏与课程设置的适应性有着重要关系,为了让我国学前教育的事业得到健康发展,有必要对目前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进行思考和研究,并提出适应性的实施策略。

一、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

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一生的人格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幼儿教育不是教会幼儿知识,而是在教学中让幼儿获得健康的身心,从而促进智力的发展。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培养的学生毕业后大多数从事幼儿一线教育,学前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就是培养出一批高质量的幼儿师资队伍,然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设置合适的课程,以为幼儿园提供优质的师资力量。然而,目前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存在如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课程设置结构不完善,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缺乏统一。中职教育需要承担起基础知识和职业教育的任务,既要进一步提高中职学生的基础文化知识,又要传授职业本领,因此,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必须包含基础教育内容的课程和职业技能教育的课程。但是,目前中职教育中基础文化教育的课程常常被忽略或者不被重视。专业理论课程与实践结合不统一,专业技能课程缺乏必要的实训课时,造成学生业务本领不牢固或者不熟练。

(二)课程设置内容单一,课程不够丰富。选修课是丰富课程设置的重要手段,而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侧重于专业理论课程设置,选修课程相对于必选课程所占比例较小,且不全面,选修课的课程局限于专业技能课,人文学科、公共基础课程、专业理论课、实训课则很少,因此课程缺乏丰富性,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和特长的形成。

(三)课程偏重理论讲解,技能操作类课程较少。由于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培养的目标是具有熟练教学技能的能够胜任幼儿教学工作的教师,因此技能操作课程是学前教育重点设置的课程。但是,目前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理论性较强,课程设置较多的是专业理论课程,如学前教育学、学前心理学等理论课程,而技能操作课程相对较少。

(四)课程缺乏专业技能拓展,教师的专业发展不够。中职学前教育学习一般是三年,其中有一年的时间是社会实践,两年的时间是在校学习,需要学量“三学”和“五大领域”理论课程。“三学”是指学前教育学、学前心理学、学前卫生学,“五大领域”是指学前儿童健康教育、学前儿童数学教育、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由于教师教学观念的落后和专业能力的欠缺,导致理论课程与技能实践的脱节,指导性不够,反过来,教师很少从技能实践中进行反思,影响教师的专业发展,导致在理论授课中照本宣科,创新不够。

二、课程适应性的内涵及特点

纵观国内外已有的相关文献,适应性问题研究已经在课程改革中被研究者关注,如从学校组织的角度、从教师的角度进行研究,而以课程作为研究对象的却很少,因此有必要理清课程适应性的内涵。百度百科指出,适应性是生物学的一个术语,即通过生物的遗传组成赋予某种生物的生存潜力,是指生物体与环境表现相适合的现象。其从生物学衍生到其他学科,建立了模型的适应性。模型的适应性是指在一个模型中,当受到对应的外在环境发生变化后,模型是否还仍然成立。由于外在环境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因此,模型必须面对外在环境的改变对自身进行调节,以达到与外在环境相互作用的平衡,这种平衡的程度就是模型的适应性。如果我们将课程视作适应的主体,而社会发展则是外部环境提出的新要求,那么课程适应性的内涵就是课程能够因外界的变革要求,做出合理设置,从而使课程实施保持与外部环境要求的平衡。一个专业的课程不是一成不变的,专业课程会受到社会发展、政策变革、市场需求的影响,如何设置一个专业的课程,在外在环境的作用下,课程能够不断进行调节,从而达到与外在环境相互作用的平衡。通俗意义上讲,就是专业的课程设置能够满足政策的改革要求,培养的对象能够满足社会发展和市场的需求,从而让专业课程富有生命力。因此,为了更好地增强课程的活力,提高课程的适应性,对于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适合教育论文篇4

[关键词]杜威的教育思想 教育 社会

[中图分类号]G40-0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1)07-0006-01

引言

教育与社会的关系问题是理论界广泛争论的一个问题,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杜威认为,教育是社会的,教育的首要功能是社会化。他提出了“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和“儿童中心论”的观点。教育必须使受教育者去适应社会生活,从而实现社会化的思想。其次,杜威的社会学思想的直接目的就是通过教育来改良社会,教育在改进社会中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本人就是通过以上杜威的两个教育观点,从政治、经济、文化、人口等角度来讨论教育的社会功能,从而体现教育是一种社会过程。

一、教育对社会的功能

在杜威看来,教育是一种社会过程,主要通过教育的社会功能体现出来。教育的社会功能主要有教育适应社会功能与教育改造社会功能,具体表现在教育适应人口、政治、经济、文化的需要和教育改造人口、政治、经济、文化这两个方面。

(一)教育与人口

1.教育适应人口需要。古代社会,社会生产力较落后,生产的发展与经济的增长主要靠劳动力,劳动力的数量促进中国经济的发展。可是在现代社会,当今世界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人口多意味着国家的负担更重,要求国家提供的教育机会增多;居民的素质低下要求国家多办教育机构来适应社会的发展。

2.教育改造人口质量。教育具有改善人口质量、提高民族素质的功能。当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达到高度科学技术化后,经济的发展越来越依赖于科学技术、知识、智力的积累与发展,人口质量成为现代生产发展和经济起飞的关键因素,教育已成为提高人口质量的主要工具。

(二)教育与文化

1.教育适应文化需要。教育作为培养人的活动,对文化有着传承和普及的作用,使人类积累的文化代代相传,并且由少数人传向多数人,由一个地域传向另一个地域。教育传承文化不只是促进文化的发展,更重要的是提高受教育者的文化能力,促进人的发展。

2.教育改造文化。教育改造文化主要体现在教育促进文化交流、融合、创新上。教育从两个方面促进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一方面通过教育的交流方式,促进不同文化间的相互吸收、相互影响;另一方面,教育过程本身通过对不同文化的学习,对文化进行选择、创造,对旧的文化进行变革、整合,形成新的文化,促进文化的不断丰富和发展。

(三)教育与经济

1.教育适应经济需要。当今世界正处于第三次科技革命,科技的迅速发展使知识、人才成为现代经济增长的核心。科技的发展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也需要一大批知道如何使用高科技机器和企业管理的高素质人才。这就需要教育提供这些方面的人才,跟上时代的节奏,适应变化发展的经济状况,促进经济的发展。

2.教育改造经济。现代教育通过人的素质的提高和专门劳动力的培养,对经济的发展直接起着决定性作用。知识、人才是现代经济增长的核心,教育负有促进经济增长的直接重任。教育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科技人才,他们是生产力发展与社会进步的不竭动力。

(四)教育促进政治民主化

民主问题是现代社会教育与政治关系的核心问题,教育的政治功能主要是促进政治的民主化,主要体现在:

1.教育适应政治民主。教育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当今世界,政治民主化已成为许多国家的发展目标。教育民主化本身是政治民主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民主化是现代教育改革的目标,它表现为教育权利的平等和教育机会的均等。作为教育民主化重要体现的全民教育,受到了国际社会的重视。

2.教育改造政治民主。现代社会,教育能够传播知识,提高人的思想意识与民主观念,成为社会变革的内在动力。真正民主的教育不仅停留在提高领导阶层的民主教育,重要的是要普及到每个学生,使他们在民主教育中增强民主意识,并把民主思想一代又一代地传承下去。

二、结语

教育与社会的关系问题是杜威教育理论的主要问题,反映当时美国社会,也是教育对美国社会转型的回应。杜威教育与社会思想具有时代性,同时又具有现实性,是教育史上的创举。

【参考文献】

[1]惠彦森,马丽.现代社会的特点及教育的适应与超越问题探析[J].教育教学探索,2010.

[2]刘焱,陈建平.试论教育与社会改造[J].比较教育研究,2005.

[3]吕达等著.杜威教育文集(第4卷)[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4]王道俊,王汉澜著.教育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5]吴式颖著.外国教育史教程[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适合教育论文篇5

关键词:体操课程新体系;体操;人文;健康;评价育人;隐性课程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612(2006)01-0101-03

1 问题的提出

根据目前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总体趋势(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合)和高等体育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的要求(体育教育与健康教育相融合),构建体操与人文、健康三者相融合的新的课程体系就显得必要而迫切(图1)。

2 结果与分析

2.1 确立新体系的教育理念――通过体操练习手段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相关研究表明,长期以来高等体育教育专业体操技术课的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没有摆脱竞技体操教学与训练的模式”,并且在教学要求上“与中小学体操教学相脱节”。虽然已有部分高校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但大部分高校仍然以竞技体操教学为主。其实,高等学校体育教育专业的体操教学属于教育领域,而非竞技领域,其教学内容也非竞技体操范畴。因为学校体操教学所指的体操,其上位概念为体育(指学校体育),而体育的上位概念为教育;竞技体操的上位概念是竞技(或运动),而竞技的上位概念是娱乐。可见,体育与竞技(或运动)是并列的两个相对独立的概念。现借用国内学者宋继新教授的图示来说明体育与竞技的区别,同时也说明学校体操教学内容与竞技体操内容的区别(图2)。

体育与竞技既有区别也有联系,它们的联系主要在于“二者互为手段……是不同归属的、平行的、交叉的关系”。因此分别位于体育和竞技下位概念的学校体操与竞技体操也同样存在上述关系。这就给我们一个启示:体育教育专业的体操教学仅是以竞技体操为手段,而要培养具有从事未来学校体操教学能力的专业人才,还要将体操与人文、健康紧密地融合在一起,并注重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自学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健康教育教学能力、社会体育指导能力及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其最终目的是要通过体操练习手段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可以说,学校体操教学所要求的标准和追求的目标与竞技体操有本质的区别。

高等院校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的毕业生将充实各级学校尤其是中小学校的体育师资队伍。因此,体操与人文、健康相融合的体操理论体系要本着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紧密结合、专业教育与健康紧密结合的原则,有针对性地培养《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方案》所提出的能“掌握未来学校体育教学、健康教育教学、体育锻炼学、运动训练和竞赛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较强的自学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的专门体育人才,并相应地融合“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等培养目标,在培养出合格的、能胜任未来需要的体育教育专门人才的必备条件下,充分体现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教育理念。

2.2 新体系体操课程内容的设置

2.2.1 体操内容的重新确定 体操从其产生时起,其内容就一直在发展中变化着。从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运动”时期的跑、跳、投掷、攀登、摔跤、舞蹈、骑马、军事游戏等锻炼身体的一切活动,到现代奥运会初期的双杠、单杠、吊环、鞍马、跳马、自由体操、跳远、跳高与跳远综合跳、撑杆跳、爬绳、50公斤举重等内容,都充分体现着体操的内容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变化。现代体操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体操仅指竞技体操,而广义的体操所包括的内容较为丰富,本文讨论的是广义概念的体操。这里综合国内各版本的体操教材列出体操的内容,包括队列队形练习、徒手体操、轻器械体操、专门器械体操、器械体操、技巧运动、跳跃、自由体操、艺术体操、蹦床运动、健美体操、实用性体操、团体操等内容。有的学校将体育舞蹈和形体训练也纳入到体操的内容体系当中,如吉林体育学院已正式将体育舞蹈和形体训练列为选修课。

体育舞蹈是体育、舞蹈和音乐的有机结合体,而舞蹈与体操自古以来就有很深的渊源,将之列为体操内容体系之中虽然存在一定争议,但也在情理之中,可以进一步加以探讨。形体训练的练习手段可以采用徒手姿态操、韵律操、健美操、太极、按摩、健身跑以及各种舞蹈动作,也可以采用把杆、绳、圈、带、球、肋木、哑钤、杠铃、壶钤等,以及各种特制的综合力量练习架,也可以采用现代开发出来的多功能的一些健身器械。”可以看出,形体练习所采用的手段,绝大多数属于体操练习内容。因此,将形体训练纳入到体操内容体系之中也是有据可依的。

2.2.2 体操技术课内容的设置 依据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规格的要求,以及体操与人文、健康相融合的需要,参照《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方案),将体操技术课设置为必修课(普修课)和选修课(表2)。

2.2.3 体操理论课的内容设置 新的体操课程体系要求体操与人文、健康紧密融合,不能人为地将体操教学划分为体操、人文、健康三个相对独立的教学板块,而是要在体操教学中时刻紧密融人人文与健康教育。因此,体操理论课的内容设置可以采取“理论术科化”的方式进行,即在进行技术课教学时,适时地将与所教技术有关的理论内容加以阐述。理论术科化所讲述的内容包括:引导学生把体操练习内容与中小学“体育与健康”教育结合起来;在体操练习中教会学生如何保护与帮助及相应的理论;在课堂实习中教会学生如何进行教学设计及相应理论等。对于一些理论性较强、术科化相对不易实施的理论,如体操概论、学科体系、中小学教材救法分析等理论,可以单独安排几次课进行系统讲述。

2.3 新体系体操课程的实施

2.3.1 体操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 体操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属于体育美学的范畴。体育美由“身体美”、“运动美”和“健康美”三部分组成。“身体美”的指标主要包括体型、骨骼、肌肉、皮肤、毛发、形体等内容。“运动美是指身体的运动之美,是人在体育活动中表现出的美,这种美是社会文化生活的反映,它已逐步形成一种特殊的审美对象……可以包括竞技美、技术美、动作美、服装美、器械美、行动美等丰富多彩的子系统”。在体操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对学生审美情趣的培养,培养学生对美的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以及对美的鉴赏能力,鼓励其对美的内在体验和自觉的审美意识。

2.3.2 体操教学与社会生活紧密联系 伴随着终身教育的兴起,终身体育也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的重视。培养学

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和行为也自然属于学校体育教育的目标范畴。学生在离开校园步人社会后,并不意味着其体育生涯的终止,而应该是能运用学校里学到的体育知识从事终身体育锻炼。这就要求在体操教学中,要时刻注意引导学生树立终身体育意识,而把体操练习手段与社会生活紧密联系是学生树立终身体育思想并维持其终身体育行为的有效方法。如在体操教学中要及时引导学生时刻联系所学的练习手段,并将之直接或有所创新地运用到日常的体育锻炼之中。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积极参与意识,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2.3.3 重视并充分发挥隐性课程的作用 体操教学中的隐性课程是与显性课程相对应的,它们皆屑于体育显性课程与体育隐性课程的范畴。

体操教学中要重视隐性课程所发挥的作用,适时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教育,并与显性课程紧密结合、共同育人。教师要适时创设情景培养学生团结协作、互帮互助的团队精神,并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培养学生的从教职业道德、责任心及“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教学理念。

2.3.4 “成功体育”思想在体操教学中的运用 成功体育,简单地说就是体育要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oj。

在体操教学中,可以运用因材施教的原则,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设定不同的练习目标,让每个同学都有体验成功的机会。

2.3.5 五大目标的渗透及融合 “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虽然不是针对普通高校体育专业提出的教育目标,但作为未来从事体育教学的体育专门人才,他们应该通过亲身体验这五大目标,进而在自身体验的基础上进行深切领会。这对他们以后从事专门的体育教学、训练、科研将会有很大的益处。因此,在体操教学中,要注重这五大目标的积极渗透和有机融合,并在教学过程中有意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归纳和总结,为他们将来从事专门的体育教学奠定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2.4 新课程的评价体系

2.4.1 技术评价目标 新体系要求的体操技术评价目标,以略高于中学体操练习要求为主。为了激励不同基础学生的学习热忱,我们可以借鉴南京体育学院的评价考核方法,即在教学过程中将体操技术动作划分为A、B、c三个等级的基础上分别进行考核,既照顾到个体差异,又实行了分层次教学,同时也排除了学生的畏难心理。最难能可贵的是,这种灵活的、创造性的教学及考核方法,对学生未来从事体育教学将产生莫大的启示和鼓舞作用。

2.4.2 理论评价目标

2.4.2.1 “理论术科化” 在体操教学中,前文提到了“理论术科化”的方法,我们不防把体操理论的考核方式也界定在“理论术科化”的范畴内。其指导思想为:要求学生不但能做(动作),而且还能讲、能教。如吉林体育学院一直以来就采用此种方法对学生进行教学能力的培养。具体操作如下:考核时每名学生任意抽取所学内容的一个技术动作进行教学示范,包括该技术的动作名称、动作示范(实际操作)、技术要领、动作规格、教学方法或步骤(要求实际演练)、保护与帮助的方法(要求实际演练)、易犯错误及纠正方法(要求实际演练)、健康价值或原理。这既是对学生进行体操技术理论考核,也是对其教学能力的一种检验,以督促其早日具备学校体操教学能力。

2.4.2.2 理论口试 对于体操的学科理论考核,吉林体育学院一直采用理论口试的实施办法。具体操作方法如下:对于“理论术科化”无法系统讲授的体操学科理论,设置计算机试题库。考核时采用微机随机抽签进行口试的办法对学生进行评价。评价时要求学生以教师的角色,站到讲台上对假定的学生(两名以上评定教师)讲授所抽到的试题。评价时对板书设计、教态、仪表、语言流利程度、讲解的逻辑性等都有不同程度的要求,为其将来从事室内课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3.结论与建议

1)树立体操与人文、健康相融合的体操课程新理念,把“通过体操练习手段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作为体操教学活动的指导思想。

2)在体操教学中,注重发挥隐性课程的作用,并与社会生活紧密联系,同时应加强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

适合教育论文篇6

论文摘要: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是现代社会多元化人才结构的要求。即要为每个学生的发展提供适合的教育。其一,为每个学生的发展。每个学生,就是要惠及全体,一视同仁。发展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就是学生必须有充分的成长空间,包括德智体,包括情商。其二,提供合适的教育。所谓适合的教育,就是因材施教,开发潜能。教师要尊重学生,相信学生,理解学生。相信每个学生都有潜在的发展能力,人人都能成才。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研究学生,了解每个学生的特点和特长,因材施教,扬长避短,充分发挥学生的优势。

一、高等教育发展史

人类早期的高等教育活动萌芽于各文明古国。古希腊的“雅典大学”、古埃及的“亚历山大大学”以及古代中国的稷下学宫、太学,都是具有高等教育性质的机构。

独立形态的高等教育,始于欧洲中世纪大学。其后,欧洲高等教育经过近代化历程,获得较快发展。19世纪初,洪堡提出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及学术自由的思想,并在柏林大学成功地进行了实践。至20世纪初,美国形成了私立大学与州立大学,研究型大学与初级学院并重的体系,并最终确立了高等学校的三项职能,现代高等教育体系由此初具雏形。

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始于19世纪末。蔡元培成功地对北京大学进行了改革,民国制定了多种高等教育法规,形成了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体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经过“院系调整”,社会主义的高等教育体系得以确立。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中国高等教育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开始朝着现代化方向发展[1]。

二、高等教育追求的最高价值在于适合

教育在中国历史悠久,最有深远影响的教育制度科举制存在了一千五百多年。当代新中国的社会主义社会是知识信息时代,人才是国家富强不可缺少的因素,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形成了中国人独特的教育思想,将学校教育列为人生终身教育第一本位。家庭,社会,政府,国家,都将教育放在突出的地位,国家为培养出优秀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不断改革教育制度。现今的教育已不单是传授知识,而是追求更高的价值。教育应当是促进人的自由和解放的最有效途径,其目的是从无到有的创造。教育的生产价值在于促进个体生命的成长,挖掘其创造的潜能,发展人性的丰美内涵。在教育普及的时代,如何培育出有能力的人显得更为重要。

为此,我认为教育追求的最高价值在于适合。何为适合?适合在词典中解释为适宜,符合。就是符合某种特质。中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家孔子就曾展示过适合教育,他所谓的适合就是因材施教。著名的例子即是孔子在对待其不同的两个学生的态度。《论语》曰: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 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这个故事的意思是子路和冉有向孔子请教的是同一个问题:听到一个很好的主张,是不是应该马上去做呢?孔子却对不同的人作出不同的回答。他对子路说:家里父兄在,你应该先向他们请教再说,哪能马上去做呢?而对冉有却是加以肯定:应当马上就去做。站在一旁的公西华想不通,便问孔子这是为什么呢?孔子开导说:冉有遇事畏缩,所以要鼓励他;子路遇事轻率,所以加以抑制。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针对不同事物的不同特点[2]。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矛盾。可见因材施教是与学生发展相关的。纵观国内外教育,由于处于不同的国情背景,教育方式有所区别。中国实行高考制度,义务教育是统一的教育,学生坐在教室里接受统一的知识,大多数老师只是单向传授,也许有个别老师会与学生互动,以寻找出适合学生学习理解的方法。但并不能改变整体的局面,学校更注重的是学生能否得到高分。十二年苦读考上大学,依旧是教师单一教育,成绩依旧很重要。不同的是大学不仅仅是学习,更有更多的社团活动,可符合学生兴趣,挖掘出学生的潜力。从某方面说来,有些接近于适合教育。相比中国而言,外国的教育似乎更能培养出有技术的人才。国外更注重学生的兴趣,不会嘲笑任何一个有奇思构想的学生,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而不是一味学习知识而没有实践。但是因为受种种因素的影响,中国的教育无法与国外一样,但对教育方式方法的追求不能放弃,唯有不断改革教育才有希望。

三、教育适合就是要适合当代中国社会的经济发展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特别是在高等教育数量大扩张的背景下,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也越来越多地收到社会各方面的关注。我认为,适合教育就是其中重要的一个方面。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迅速扩大,教育“质量不足”是个不争的事实,我们既不能用精英高等教育质量的标准来衡量大众化高等教育的质量,也不能借口高等教育质量多样化而忽视质量不高的现实[3]。

新中国的高等教育在计划经济条件下经历了四十多年的运行阶段,形成了以公有制为主体的高等教育体系。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高等教育一直不断的接受挑战,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中国在新世纪新阶段作出的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决策。深化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创新工作机制,适应和适合人才强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时代赋予高等教育的艰巨任务[4]。

四、教育适合就是适合人的内在发展

适合教育归根结底说是以人为本的教育。适合是因材施教,在这个教育过程中,学生是主体,注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很重要,在这个过程中应该注重以人为本。教育的本体是人,教育的本质是生命的成长。这是教育的根,是教育的本性。叶澜教授说:“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通过人的生命、为了人的生命质量的提高而进行的社会活动,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中最体现生命关怀的一种事业。”只有回归生命,才能感受到生命的存在与力量;只有追求真实的生命成长,才能发现学校教育所蕴涵的生命资源。从这一高度出发,教育就是要保护人的天赋,保护人的自主意识,保护人的创造个性,保护人的完整人格。换言之,教育应依据人的生命特征,遵循人的生命发展的规律和原则,促使人的生命走向更加和谐与无限的境界,一句话,教育要引导人的生命进入实践、创造、发展的新天地。教师的职责,最重要的并不是教给学生多少知识,而是激发出学生生命成长中的自尊自信、自立自强、自爱自省的精神。以人为本的适合需要的是平等的对待每一个学生,不产生差别对待。过分看重分数,以成绩作为衡量学生优劣的唯一标准,对违纪的学生严厉粗暴,缺乏宽容,缺乏耐心,对学生的心灵成长缺少足够的关怀,这些现象都不是以人为本的适合教育。以人为本教育主要以“教育、管理、引导、服务”的理念相结合来体现高等教育以“人才培养为中心”的宗旨,结合当代大学生的爱好、兴趣、特长及理论水平进行人文关怀和人文教育,在注重品德第一位的前提下,开展专业知识教育,同时必须坚持深入浅出地长期开展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党的基本理论、路线、方针、政策教育,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始终要将中国革命传统教育、中华民族优秀品德教育、中国的古典文化教育、西方经典文学和哲学教育、美学教育、艺术教育、礼仪教育及中华民族精神贯穿其中。使当代的大学生明白事理、分清是非,从而提高他们的鉴别能力、分辨能力、鉴赏能力、学习能力、交际能力及人文底蕴,使他们自觉地具有选择性地吸收不同来源的信息和知识的能力,自觉地抵制腐朽思想和反动势力的宣传,自觉自愿地开展各项有意义的有利于大学生成长的学习活动、文化娱乐活动、体育锻炼活动及其他的社会实践活动,以达到教育青年、引导青年、感化青年的目的,从而使我们培养的大学生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

五、适合教育必须与时俱进,科学发展

适合教育必须适合社会经济的发展,适合人内在的自然的发展这两方面发展。适合教育不光需要教育者的努力,必须要使家庭、社会、学校共同营造育人环境,全社会所有成员都必须重视教育,受教育者本人也必须主动接受系统教育和配合教育,要创造全社会尊师重教的良好社会氛围。全员育人意识和全员参与意识是高等学校以“人才培养”为中心决定的,也是社会和人民赋予的重要历史使命,人才培养的质量事关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问题。因而与时俱进,科学发展适合教育是高等教育体系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体现。

参考文献:

[1]周川.高等教育学[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13.

[2]安德义.论语·先进篇[m].北京:中华书局,2010:42.

适合教育论文篇7

关键词:职业教育 非笔试考核 职业能力

教育是人类传承和发展文化的主要手段。而通常我们所说的教育是指现代的学校教育,即集群化、现代化、规模化的高效率教育,旨在用最少的时间使人类文化得到最优化的传播,使受教育者在继承前人文化的基础上能够对其发扬光大。

教学是学校教育的实施过程的总称。由教和学两方面组成,学的方面是以学生为代表的受学群体,他们是教育的内因,是教学目的体现的载体;而教则是教学的另一个方面,是教学过程中所有能够影响受学群体的所有因素的总称,是教育的外因,外因要通过内因起作用,即使受学群体能够在适当的外因条件下最高效率地接受文化精髓。

一、职业教育的教学特征

现代化的教育的重要特征之一是教育的适应性,即在教育过程中不断改变教学的方法以适应教学对象和内容的变化,以适应教育的自有规律,提高教育的效率。

教学过程在形式上主要由两个方面组成,即教学过程和考核过程。教学过程相当于对产品的加工过程,而考核则相当于产品的检验,其目的是检测教学的结果是否达到教学的预期。

职业教育是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教育系统中与经济联系最紧密的产业,其特征是教育目的的具体化。

职业教育的教学过程主要包含理论和实践两个主要方面的教学。

其理论教学的考核方法是笔试考核。“笔试(应试)考核”是现代化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他对现代的高效率、标准化的教育中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是现代教育过程的主要检测手段。其主要方法是学生独立地通过笔试定时回答试卷中所提出的问题,考试时学生只能携带笔试答题工具,不能携带与考试有关的资料,教师根据试卷中学生提供的答案正确与否来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笔试考核”的主要特征是答案,是唯一的即标准答案。“笔试考核”方法的特点是在宏观上强调文化的传统属性,而忽略了文化的创新发展属性;在微观上突出了教方的权威性,而忽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种方法比较适合于常识性知识和理论课的考核,可以通过这种方法检验学生的记忆效果和理论分析能力。所以“笔试考核”的方法有一定的适用范围,比较适合于知识或理论类课程的考核。其缺点是对学生的自有能动性调动不足,这样的方法培养了学生被动性能,压抑了学生主动性能。

实践教学的考核方法是多样性的,上述的“笔试考核”方法基本上不适合对实践教学的检验,由于实践教学考核方法对检测实践教学的效果有重大影响,对实践教学考核多样性的讨论对职业教育有指导性的意义。“非笔试考核”是对“笔试考核”的补充,其方法是多样性的,其特征是考核的目的是广义的,没有唯一的正确答案。

二、职业教育中实践教学的考核方法

职业教育的教育对象是人,职业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的职业能力,职业能力实际上就是社会需要的并能够被社会承认的人的思维能力和行为能力。职业就是人通过职业能力在适当场合应用并能获得报酬的生存途径。

人的思维能力包括逻辑思维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人的行为能力是多方面的,主要有接收能力和执行能力,其中的接收能力是通过五官和皮肤对光、声、量化气体和液体及温度、压力等的感受能力;执行能力是指表情、语言与文字表达和肢体行为能力,其肢体行为能力的表达因素有速度、力量、协调性、灵活性、柔软性、应激性、准确性等。人的思维能力和行为能力是不能够完全分开的,只能是在应用时以哪个能力为主而已,所以在这里讨论的思维能力和行为能力是相对的。

考核就是针对要检验能力进行有效测试,并能给出量化的结论。显然笔试考核的方法比较适合对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的考核,对于人的形象思维能力和肢体行为能力的考核用笔试的方法并不适合。

形象思维是对形象信息传递的客观形象体系进行感受、储存的基础上,结合主观的认识和情感进行识别,并用一定的形式、手段和工具创造和描述形象的一种基本的思维形式。进行形象思维能力培养的职业化课程主要有艺术设计类、文学创作类、音乐创作类等,形象思维能力的考核方法基本上应采用非笔试考核的方法。具体采用的主要方法是“命题创作”。命题应有一定的宽容性,目的是充分调动应试者的不可预测的想象力,不但允许学生对题目的狭义理解,也可以接收学生对题目的广义理解,甚至允许对题目的幽默与讽刺理解和荒诞理解,以及其他不可预测的理解。这也是职业培养目标所决定的,形象思维的教育重要目的是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过程是可控的、有目的性的,但是其培养结果是不可预测的,这个结果的正确与否是要由社会实践来检验的。社会实践的检验标准有主流标准和非主流标准,这种标准是相对的,也就是有一定的时效性,任何的主流标准都是从非主流发展而来的。所以在判定形象思维能力的时候应该强调主流标准,但也不应当遏制非主流的标准,这样才能使我们在传承生存文化的基础上来促进发展文化。

逻辑思维是人们在认识过程中借助于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能动地反映客观现实的理性认识过程,又称理论思维。理科教育中的绝大部分的课程是在传授科学文化的同时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其考核方法也很经典有效,就是“笔试考核”的方法,但这不是唯一的方法。其他的考核方法有讨论、辩论、答辩、专题分析与论文的撰写等,这些考核方法旨在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能够发挥并验证其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推理、论证等常用的逻辑思维方法的应用能力。由于理论的结论容易理解,但是在理论指导实践时常常会被误导,原因是有些理论的正确性是有一定的前提条件和时代背景的,如果不正确了解理论的存在前提,在指导应用时就会被理论束缚手脚,甚至扼杀有前途的应用和创新发展,通过上述的考核方法可以加深对理论的认识,目的是能用理论正确地指导实践应用。尽管如此,有的时候往往某些理论就是通过上述方法也不能搞清楚理论的应用前提,这时就只有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方法”,用实践来证明理论的正确与否,尽管有时这种方法的代价是高昂的。

行为能力的考核是由人的接收能力和执行能力两个部分组成,其主要的考核方法是指标测试、竞赛、演讲、汇报、制作、工具的选择与使用、调查报告、表演等方法。接收能力的考核应该以指标测试为主,主要测试感官接收的灵敏性,如职业“嗅觉师”要求对空气中几十种微量气体有灵敏的感知,对指标量化比较困难可以用比较的方法进行检测。而单一执行能力的测试方法繁多,但具体的测试则比较简单,也可以用指标测试的方法,但是指标的设定则要根据执行能力的职业要求来定,如体能的速度、力量、准确性和应激性的量化比较容易,但也有肢体的协调性和柔软性等量化比较困难的测试则可以用比较(比赛)的方法测试。综合执行能力是大部分的职业所要求的人体执行能力,他是以执行效果为能力判别的载体,这可以用命题考核的方法,用讲演、汇报等上述的方法来完成命题的要求,类似于形象思维的“命题创作”,不同的是在这里的考核命题是职业化的,其目的是具体的。这种考核种类比较繁多,而且判别结果的一致性较差,不同的裁判给出的结果不尽相同。这就需要在制定判分标准上尽可能地作一些量化限定,以求对能力判别的公正性。

现代社会的发展是以生产力来体现的,生产力的种类有人、产品、工具三个要素,即生产者、生产对象和生产资料。人只有通过合理使用工具才能高效地生产产品,所以工具选择和操作能力是职业化的需要。工具(生产方案)的选择考核是对人的逻辑思维能力与职业结合综合测试,其测试方法可以用设计工艺流程、施工方案及实施工具的选择等方法,其结果是以上述设计与选择是否最优化以及是否可行来判别的能力。而工具的使用(操作)能力考核则可以用实际的应用工具,提出相应的职业目的,通过学生对工具的熟练程度、操作速度、结果的完备程度、安全意识等比较容易量化指标来判别工具的使用能力。

上述的各种非笔试型考核方法在企业有大量应用,但是在职业教育中的使用还是比较少,原因是我国的职业教育脱胎于非职业的义务教育和学历教育,其考核方法主要还是沿用了传统的笔试考核,讨论并研究非笔试考核方法是职业教育的需要。

三、结论

国家的发展、进步离不开高素质的劳动者,离不开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素质建设者和专门人才,而保持和提高劳动者的整体素质,教育是根本保证,其中职业教育为大多数群体提供了接受教育保障乃至就业保障,为国力增强、国家强大提供了科技应用型的人才,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但是职业教育本身也应不断调整自己以适应社会的发展,考核方法和标准是检验教学过程的手段,也是指导教学的方向标,用考核内容与方法来模拟或接近职业化的要求可以事半功倍地拉近学生与职业人的距离,改变学生毕业找工作难和企业招人难同时并存的怪现象,让职业教育更好地为经济发展提供动力。

参考文献:

[1]刘宝存.大学理念的传统与改革.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2]周满生.世界教育发展的基本特点和规律.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中国教育绿皮书.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4]房剑森.高等教育发展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适合教育论文篇8

关键词:职业教育 文化基础教育 知识型技能人才

随着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科学技术领域不断推出高新技术成果,科技成果的转化要求职业教育迅速为生产一线充实大量高素质知识型、实用型、技能型、管理型人才。但是由于传统职业教育受到重专业技能,轻文化素质教育倾向的影响,造成许多职业学校学生理论知识欠缺,文化基础薄弱,知识面窄,人文素养达不到应有的水平,思维简单呆板,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较弱。这样的学生是难以适应市场经济对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随着国家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为了确保企业竞争力和产品质量,企业对技能人才的培养也提出了愈来愈高的要求。以市场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加快培养大批知识结构合理,人才规格适需、职业道德高尚的建设者,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显得尤为重要。

一、文化基础教育内涵

文化基础教育包括基础知识、基础能力和基础素质。其中基础知识不仅包括自然科学知识,还应包括人文科学及专业基础知识。基础能力指综合职业能力,它包括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要求学生除掌握专业技能外,还应涵盖运用该技能所必要的理论知识、工作态度、经验以及主动发现知识、获取知识的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等。基础素质包括思想、职业道德素质以及身心素质等。

二、培养知识型技能人才的思考

时代要求职业教育应当将培养目标定位于把学生培养成既能适应专业技术要求的“职业人”,也能适应社会和自身发展需要的“社会人”。我国职业教育先驱黄炎培先生也认为,职业教育的首要目的就是“谋个性之发展”,他提出“办理想职业教育者,必须注意于个性之发展”的办学原则。职业教育的核心是就业教育、谋生教育和生涯教育,应将其重点转向“保障全民基本技能”,实现“学历社会”向“学习型社会”的根本转变。职业院校应从剖析专业人才所必需的知识、能力结构要求人手,对各专业职业岗位(群)人才需求状况进行全面分析,在充分调研和分析综合的基础上,总结出专业人才必需的知识水平和职业素质,采取相对应的方法实现知识型技能人才的培养。

1.职业教育的现状

长期以来,职业教育被定为技能教育,把培养学生的技能作为职业教育的重点,忽视了文化基础教育和综合素质培养。没有处理好文化基础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关系,使职业教育的育人功能被严重弱化。因此,打造职业学校技能教育和人文教育并重的双引擎,就成了当前的首要任务。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教育形势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职业教育的教学改革无论在教育观念、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方面都存在许多问题,特别是文化基础课教学问题尤为突出,亟待改革。

2.职业院校学生特点

随着本科及本科以上教育的不断升温,社会对职业教育存在一定的歧视,认为职业院校的学生素质较低:首先,从知识水平上看,职业院校的学生学习不理想;其次,从学习心理上看,职校学生存在一定的厌学现象;第三,是从社会认识上看,进入职业院校是学生及家长的无奈之举。按照培养知识型技能人才的目标要求,职业院校教育教学存在着一定的困难。但仔细剖析,职业院校学生一般来说,形象思维强于空间思维,具有一定的可塑造性。

3.职业院校办学方向

一些职业院校仅把培养学生的技能作为职业教育的重点,忽视了文化基础的教育和综合素质的培养。没有充分认识到文化课的地位与作用。没有处理好文化基础教育与技能教育的关系。职业教育不能仅仅局限于师傅带徒弟似的技能培训,职业院校也不是单纯的技能培训所,它是一种理论与实践相融合的高等教育,必须注重对学生文化素养、人生观与价值观的培养,必须实现“文化基础宽厚、技能素质全面”的职业教育目标。为毕业生今后职业生涯的发展和继续教育奠定基础。

三、培养知识型技能人才的措施

1.要确立知识型技能人才培养的目标

教育部《关于制定职业学校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中强调指出:职业学校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服务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具备一定文化基础,懂得生活,懂得欣赏,具有品味,有终身学习能力,拥有一技之长的人才。

2.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

(1)转变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观念

我国职业教育的奠基人黄炎培先生,曾对职业教育提出了一个比较完备的概念,即“职业教育的定义,是为用教育方法,使人人依其个性,获得生活的供给和乐趣,同时尽其对群之义务。其目的:一为谋个性之发展;二为个人谋生之准备;三为个人服务社会之准备;四为国家及世界增进生产力之准备。”由此可见,职业教育的目的首先是人的个性发展,其次才是能力发展。从关注人的社会属性来看,职业教育应重视学生生活能力的全面提高;从关注人的精神属性来看,职业教育应考虑学生精神世界的满足。确立知识型技能人才的新概念,提高对知识型技能人才培养重要性的认识,改变职业教育“重技能,轻知识”的现象,重视文化基础教育,是当前的首要任务。

(2)改革教学内容与方法

我们将课程设置分为:文化基础模块、专业理论模块、专业技能模块三部分。由于教学时数的限制,在实施的过程中,往往忽略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注重基础文化课、专业理论课、专业技能课、综合素质课的有机结合,要将文化素质教育融合到专业教育之中。在专业理论课及专业技能课教学中,要求教师将人文知识、文化素养融合到专业课教学中,活跃课堂气氛,丰富知识内涵,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人文知识,促进文化素质的提升。在专业理论课方面,要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创新能力方面下功夫。要进一步加强文化基础教育,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给学生创造更多的机会提高自身文化素养。如组建各种兴趣小组,结合学生实际把高雅艺术请进校园,塑造浓厚的校园文化环境;定期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在学生中开展各种能力或素质的竞赛等等,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3)必须加快培养一支高素质师资团队

树立知识、能力、素质融为一体的现代教育理念,以素质教育为主线,把培养师资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教学改革的重点,以高技能、强适应性为方向,加强教师技能训练,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型高素质师资,以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适合教育论文篇9

高职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出具有高素质的全面发展的人才,即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所以高校的教育质量对我国技术型人才的素质有着非常大的影响。高职体育作为高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是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保持身体的良好状态,与高职学生的就业素质和就业能力有关,甚至与我国需要的建设人才素质相关。所以,高职院校应加强“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改革,体育教育改革也应该树立以就业为向导的观念,不断地发展和创新。

1 以就业为专业提供论文写作和写作服务,欢迎您的光临lunwen.   1KEJI AN.  C OM导向的高职体育教育改革的重要性

1.1 符合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需要

教育部在相关的文件中提出高职教育的目标是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培养符合生产和建设以及服务等第一生产线所需的全面发展的技术型人才。①我们从这个目标中可以看出,高职教育的培养对象是在生产和建设以及服务等第一生产线所需的全面发展的技术型人才,是在基层做实事的人才。但是高职学生要适应这一目标,就必须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健康的身体。所以,高职院校的教育改革应以就业为导向作为培养人才的目标。

1.2 符合高职学生的职业能力需要

职业能力是指人们从事某一工作所需的综合能力。职业能力可以是技术能力,也可以是非技术能力。技术能力主要是与专业的知识与技能有关;非技术能力主要与人际沟通和心理素质以及身体能力等有关。其中身体能力主要是指劳动者在从事某一工作时身体具备的抗疲劳能力和主动参与的能力。所以,高职体育教育需要提高高职学生的身体素质,就需要以就业为导向的体育教育改革。

2 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体育教育改革的现状

2.1 高职体育教育改革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目前,高职体育教育没有得到高职院校的领导和体育教师的足够认识,同时他们也没有提高高职学生的综合素质的认识,所以在高职院校中培养学生的方向主要倾向于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却忽略了对高职体育教育的功能选位和定位的重要性。在他们的意识中,体育课的主要功能是传授体育知识,即对学生的体能训练和技能的教育,对培养高职学生的心理素质和适应社会的能力的重要作用没有足够的认识,也没有形成体育改革是具备就业特点的观念,对于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体育教育的改革是不利的。

2.2专业提供论文写作和写作服务,欢迎您的光临lunwen.   1KEJI AN.  C OM 高职体育教育的教学改革目标不明确

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和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具有适应社会发展的综合能力。高职体育教育作为高职教育的一员,它的教学改革目标应该依据学生的需求来建立。但是目前的高职体育教育的教学改革目标还不明确,其改革的内容和普通高等教育差别不大,主要是忽略了高职学生就业的需求。而高职院校和普通高等教育是有着本质的不同的,普通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学术型和工程型人才;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是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所以,高职院校在明确教学目标的同时,应该根据自身的现状,借鉴普通高等学校的教育经验,摸索整理出一套适用自身特点的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模式。

2.3 高职体育教育教授的理论无法满足学生的实际需要

高职体育教育传授体育理论知识是很少的。目前高职体育教育的理论教学的课时很少,与学生的实际需求不相符。发生这种现状的原因是:(1)高职体育教育的课(下转第35页)(上接第13页)时和其他的学科的课时相比,就少了很多,导致其理论课时的减少。(2)体育理论知识教学没有得到教师和学生的足够重视。(3)体育教师选择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需求不相符,应选择与学生毕业后就业和就业的重要性相关的知识。

2.4 缺乏高职体育教育的相关设施

有些高职院校的经费短缺,使其没有配备完善的体育教学的场所和体育教学的配套设施。而且有的高职院校的教学材料缺少时代的气息,体育教学的软件跟不上现代化的发展。

3 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体育教育原则

以就业为向导的教学和职业技能培训是不等同的,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是以知识和能力以及素质合并的教学。高职体育教育作为高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育的改革方向应以就业为导向为主要的发展方向。体育教育的改革要遵守以下原则:(1)系统性原则。体育教育的改革是一项庞大而发展的系统工程,其改革的方向必须与我国国情相符,适应现代化的发展,为社会服务,培养出国家发展所需的人才。(2)健康性原则。体育教育作为一门培养学生训练身体、树立健康的观念,达到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的综合教育。(3)适应性原则。教师在体育教育是选用的教学方法和理论知识要和企业的需求相适应,以便学生在毕业后可以将所学的体育技能和理论知识运用到企业中去,促进企业文化的进步,使企业的体育文化更加有活力。(4)目标性原则。体育教育必须要有目标性,传授学生的体育教学内容是为了让学生在毕业后,可以将所学的知识在企业中展现出来,使学生能够得到企业的认可。(5)灵活性原则。每个学生在身体、心理等方面都有很大的不同,高职体育教育的进行改革时,既要与大多数的学生的需求相符,也要将少数学生的需求考虑进去,所以需要运用灵活的教学方式,全面培养学生。(6)综合性原则。学校作为一个小型的社会,是学生走向社会的一个过渡的综合的培训场所,即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同时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具有综合素质的人才。

4 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体育教育改革的措施

4.1 转变高职体育理念

高职专业提供论文写作和写作服务,欢迎您的光临lunwen.   1KEJI AN.  C OM体育教育是高职学生接受体育教育的最后阶段,所以这个阶段的体育教育有着重要的任务,就是树立学生终身锻炼的理念。②高职学生在就业后,将要面对的问题有很多,其中就需要面对劳动强度大和缺乏锻炼身体的时间,所以要重视高职体育教育培养高职学生毕业后终身锻炼的能力,并以职业的需求为出发点,培养学生终身锻炼的能力和习惯。

4.2 以职业特点为基础进行高职体育教育改革

高职教育设置的专业很多,但大部分和学生今后的就业相差甚远。以就业为导向的 高职体育教育改革,能够帮助学生提高在今后职业中的适应能力,所以高职体育教学应从高职学生所从事的职业特点出发,分析每一个体育专项特点,了解学生毕业后所从事的职业对身体的要求,从而根据实际需求对课程进行制定,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5 结束语

适合教育论文篇10

关键词:适合 教育 尊重 发挥优势

一、高等教育发展史

人类早期的高等教育活动萌芽于各文明古国。古希腊的“雅典大学”、古埃及的“亚历山大大学”以及古代中国的稷下学宫、太学,都是具有高等教育性质的机构。

独立形态的高等教育,始于欧洲中世纪大学。其后,欧洲高等教育经过近代化历程,获得较快发展。19世纪初,洪堡提出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及学术自由的思想,并在柏林大学成功地进行了实践。至20世纪初,美国形成了私立大学与州立大学,研究型大学与初级学院并重的体系,并最终确立了高等学校的三项职能,现代高等教育体系由此初具雏形。

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始于19世纪末。蔡元培成功地对北京大学进行了改革,民国制定了多种高等教育法规,形成了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体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经过“院系调整”,社会主义的高等教育体系得以确立。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中国高等教育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开始朝着现代化方向发展[1]。

二、高等教育追求的最高价值在于适合

教育在中国历史悠久,最有深远影响的教育制度科举制存在了一千五百多年。当代新中国的社会主义社会是知识信息时代,人才是国家富强不可缺少的因素,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形成了中国人独特的教育思想,将学校教育列为人生终身教育第一本位。家庭,社会,政府,国家,都将教育放在突出的地位,国家为培养出优秀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不断改革教育制度。现今的教育已不单是传授知识,而是追求更高的价值。教育应当是促进人的自由和解放的最有效途径,其目的是从无到有的创造。教育的生产价值在于促进个体生命的成长,挖掘其创造的潜能,发展人性的丰美内涵。在教育普及的时代,如何培育出有能力的人显得更为重要。

为此,我认为教育追求的最高价值在于适合。何为适合?适合在词典中解释为适宜,符合。就是符合某种特质。中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家孔子就曾展示过适合教育,他所谓的适合就是因材施教。著名的例子即是孔子在对待其不同的两个学生的态度。《论语》曰: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 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这个故事的意思是子路和冉有向孔子请教的是同一个问题:听到一个很好的主张,是不是应该马上去做呢?孔子却对不同的人作出不同的回答。他对子路说:家里父兄在,你应该先向他们请教再说,哪能马上去做呢?而对冉有却是加以肯定:应当马上就去做。站在一旁的公西华想不通,便问孔子这是为什么呢?孔子开导说:冉有遇事畏缩,所以要鼓励他;子路遇事轻率,所以加以抑制。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针对不同事物的不同特点[2]。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矛盾。可见因材施教是与学生发展相关的。纵观国内外教育,由于处于不同的国情背景,教育方式有所区别。中国实行高考制度,义务教育是统一的教育,学生坐在教室里接受统一的知识,大多数老师只是单向传授,也许有个别老师会与学生互动,以寻找出适合学生学习理解的方法。但并不能改变整体的局面,学校更注重的是学生能否得到高分。十二年苦读考上大学,依旧是教师单一教育,成绩依旧很重要。不同的是大学不仅仅是学习,更有更多的社团活动,可符合学生兴趣,挖掘出学生的潜力。从某方面说来,有些接近于适合教育。相比中国而言,外国的教育似乎更能培养出有技术的人才。国外更注重学生的兴趣,不会嘲笑任何一个有奇思构想的学生,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而不是一味学习知识而没有实践。但是因为受种种

因素的影响,中国的教育无法与国外一样,但对教育方式方法的追求不能放弃,唯有不断改革教育才有希望。

三、教育适合就是要适合当代中国社会的经济发展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特别是在高等教育数量大扩张的背景下,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也越来越多地收到社会各方面的关注。我认为,适合教育就是其中重要的一个方面。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迅速扩大,教育“质量不足”是个不争的事实,我们既不能用精英高等教育质量的标准来衡量大众化高等教育的质量,也不能借口高等教育质量多样化而忽视质量不高的现实[3]。

新中国的高等教育在计划经济条件下经历了四十多年的运行阶段,形成了以公有制为主体的高等教育体系。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高等教育一直不断的接受挑战,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中国在新世纪新阶段作出的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决策。深化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创新工作机制,适应和适合人才强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时代赋予高等教育的艰巨任务[4]。

四、教育适合就是适合人的内在发展

适合教育归根结底说是以人为本的教育。适合是因材施教,在这个教育过程中,学生是主体,注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很重要,在这个过程中应该注重以人为本。教育的本体是人,教育的本质是生命的成长。这是教育的根,是教育的本性。叶澜教授说:“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通过人的生命、为了人的生命质量的提高而进行的社会活动,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中最体现生命关怀的一种事业。”只有回归生命,才能感受到生命的存在与力量;只有追求真实的生命成长,才能发现学校教育所蕴涵的生命资源。从这一高度出发,教育就是要保护人的天赋,保护人的自主意识,保护人的创造个性,保护人的完整人格。换言之,教育应依据人的生命特征,遵循人的生命发展的规律和原则,促使人的生命走向更加和谐与无限的境界,一句话,教育要引导人的生命进入实践、创造、发展的新天地。教师的职责,最重要的并不是教给学生多少知识,而是激发出学生生命成长中的自尊自信、自立自强、自爱自省的精神。以人为本的适合需要的是平等的对待每一个学生,不产生差别对待。过分看重分数,以成绩作为衡量学生优劣的唯一标准,对违纪的学生严厉粗暴,缺乏宽容,缺乏耐心,对学生的心灵成长缺少足够的关怀,这些现象都不是以人为本的适合教育。以人为本教育主要以“教育、管理、引导、服务”的理念相结合来体现高等教育以“人才培养为中心”的宗旨,结合当代大学生的爱好、兴趣、特长及理论水平进行人文关怀和人文教育,在注重品德第一位的前提下,开展专业知识教育,同时必须坚持深入浅出地长期开展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党的基本理论、路线、方针、政策教育,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始终要将中国革命传统教育、中华民族优秀品德教育、中国的古典文化教育、西方经典文学和哲学教育、美学教育、艺术教育、礼仪教育及中华民族精神贯穿其中。使当代的大学生明白事理、分清是非,从而提高他们的鉴别能力、分辨能力、鉴赏能力、学习能力、交际能力及人文底蕴,使他们自觉地具有选择性地吸收不同来源的信息和知识的能力,自觉地抵制腐朽思想和反动势力的宣传,自觉自愿地开展各项有意义的有利于大学生成长的学习活动、文化娱乐活动、体育锻炼活动及其他的社会实践活动,以达到教育青年、引导青年、感化青年的目的,从而使我们培养的大学生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

五、适合教育必须与时俱进,科学发展

适合教育必须适合社会经济的发展,适合人内在的自然的发展这两方面发展。适合教育不光需要教育者的努力,必须要使家庭、社会、学校共同营造育人环境,全社会所有成员都必须重视教育,受教育者本人也必须主动接受系统教育和配合教育,要创造全社会尊师重教的良好社会氛围。全员育人意识和全员参与意识是高等学校以“人才培养”为中心决定的,也是社会和人民赋予的重要历史使命,人才培养的质量事关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问题。因而与时俱进,科学发展适合教育是高等教育体系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体现。

参考文献:

[1]周川.高等教育学[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13.

[2]安德义.论语·先进篇[m].北京:中华书局,2010:42.

[3]毕诚,刘建武.高等教育与国家创新体系建设[m].郑州:大象出版社,2005: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