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教育论文十篇

时间:2023-03-26 09:39:48

励志教育论文

励志教育论文篇1

[关键词]高职院校;大学生;励志教育;现状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3)05 — 0120 — 02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和《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35号)文件精神,为积极应对高职院校部分大学生出现的精神萎靡不振、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艰苦奋斗精神淡化、社会责任感缺失、学习动力严重不足等问题,笔者将高职院校大学生励志教育的现状做展开分析和深入研究,以期对高职院校在励志教育方面教育的效果和存在的问题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一、 高职院校励志教育的涵义及内容

励志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在教育人、引导人、成就人的教育事业中发挥了无法取代的功能。然而,必须要承认的是,励志教育目前在学科建设上,依然在相关学科和领域中孕育成长着,还没有形成理论化、系统化的独立学科体系,还缺乏独立的研究内容、成熟的研究方法和规范的学科体制。目前社会上普遍认为励志教育主要涵盖励志文学、励志音乐、励志影视、励志讲座等内容。笔者认为,励志教育主要是通过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进行的,其中学校教育是主要方面。目前高职院校中的励志教育主要存在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和《心理健康教育》等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当中。

笔者综合学术界研究成果认为,励志教育的涵义就是运用心理学、教育学、管理学、成功学和自我效能理论等学科理论,通过系统的、科学的教育,唤起学生的自主意识和成就动机,健全学生的身心素质,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自我规划能力,激发学生的潜能的教育。

笔者认为高职院校励志教育是根据高职学生的特点及其在社会中的职业定位,按照职业教育的规律和特点,运用教育学、心理学、成功学等学科理论,通过科学系统地对学生进行人生观、成功观教育,唤起学生的自主意识和成就动机,帮助学生树立自信、自立、自强的意志品质,从而激发其潜能,努力创造条件实现其人生目标和理想的教育。

笔者认为高职院校励志教育的主要内容应该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三观教育、理想信念教育、赏识教育、激励教育、挫折教育和感恩教育等方面。

二、高职院校大学生励志教育主客体分析

(一)高职院校在励志教育方面的认识和实践

党和政府历来高度重视“教育为谁服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的教育方针问题。党的十提出:“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1〕高职院校作为按照国家规定的设置标准和审批程序批准举办的教育单位应该全面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尤其是加强励志教育。高职院校一直致力于励志教育,只是由于目前励志教育尚未形成系统性学科教育,还缺乏统一的教育内容、体系和方法。现阶段高职院校都是按照党委政府文件精神,开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课程对学生进行励志教育。但是仅仅这些是远远不够的,因为高职院校担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应用型专门人才的使命,更应注重对学生自信心的培养。中山大学原校长黄达人在走访了国内20多所部级高职示范校、骨干校、民办高职院校的校长书记后,认为“高职院校的校长更注重对学生自信心的培养,由于高职学生大都是高考体制下的失败者,在他们入学后,学校总是用励志教育等各种办法去消除学生的失败者心理。”〔2〕

近年来励志教育取得较好效果的高职院校主要有福州职业技术学院、陕西服装工程学院。福州职业技术学院申报的“《构建励志教育体系 彰显励园文化特色》喜获2010年全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优秀奖,实现了励志教育在高职院校的新突破”〔3〕。该校以“励园文化”为载体,引导学生树立远大志向,励炼技能本领,励志全面成才,逐步形成以课堂教授励志系统、校园环境励志系统、校园活动励志系统、社会实践励志系统、励志教育服务系统和励志教育综合评价系统为主要内容的高职院校励志教育体系,积极营造构筑具有学院特色的“励园文化”氛围,形成了人本教育、全员教育的思想合力。陕西服装工程学院“《以励志教育为抓手 深入扎实开展思想政治工作》获得2012年首届全国民办高校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优秀成果优秀奖”〔4〕。该校总结:开展励志教育势在必行;励志教育要与时俱进;组建青年干部管理学院,搭建励志教育平台;励志教育成果丰硕。由此可见,提高高职院校励志教育的实效性需要高职院校积极探索励志教育的新思路新途径,逐步形成励志教育的教育系统和评价系统,丰富励志教育的内容和形式,扎实开展励志教育实践活动。

(二)高职院校大学生的特点

励志教育论文篇2

关键词: 家庭教育 励志教育 误区 措施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一样是社会主义国家教育体系的一个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它在“四有人才”的培养教育中有突出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家庭教育是青少年一代健康成长的重要一环。当前,家庭教育中的励志教育还是个薄弱环节,由于传统因素的束缚,家长等各种因素的影响,我国的家庭教育,远远不能适应四有人才培养的需要。因此,进一步突出家庭教育中励志教育的地位,加速家庭教育科学化已势在必行。

一、励志教育的内涵和本质

追溯“励志”一词的本源,“励”即激励、鼓励之意,“志”,一指志向,抱负,亦即理想,励志,指集中心智致力于某种事业。新时代的“励志教育”,是指运用心理学、成功学原理和自我效能理论,通过系统、科学的教育,激发青少年的自主意识和成就动机,培养青少年自我规划和自我管理能力,较为系统地培养青少年的成功品质,激发青少年潜能的教育。励志教育的本质,是帮助青少年树立志向,激发青少年的动力,磨砺青少年的意志,并帮助青少年形成良好的品质修养,从而走向人生成功。

二、传统思想教育下的家庭励志教育

古时候,励志传统教育理念提倡精神层面上的成功,不管是做大事还是做小事,只要实现了原先的既定目标,就是一种成功。而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世人对成功的理解发生了曲解,对于目前各方面压力的增大,家庭励志教育引起了普遍重视。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他们带着能够提高自身素养及综合竞争力的初衷接受励志教育,这无可指责。家长往往要求孩子们阅读各类励志图书,参加各种励志类的培训班,这已经成为一种培训模式,很多人都对此趋之若鹜。但是,这种不正确的家庭励志模式,让孩子只是盲目地参加所谓培训班,而忽视了励志教育的真正内涵。很明显,这种做法是本末倒置的。真正的家庭励志教育是家长要通过言传身教和积极引导,激发孩子在困境中的潜力,使他们在未来的生活中能不畏艰难,为了理想努力奋斗拼搏。家长能够在对孩子的励志教育中真正认识这一点,并且努力改变现状,是家庭励志教育走出成功的第一步。

三、家庭教育中的励志教育

励志教育是家庭教育中的薄弱环节,为实现家庭教育科学化必须更新家庭教育的观念,家长要做好这几个方面的努力。

1.家长首先要正确的理解励志教育

(1)励志教育不等于吃苦教育。教育界有一种误读,很多家长单纯地把励志教育等同于吃苦教育。家喻户晓的“卧薪尝胆”的故事就是一个近乎残忍的励志,勾践固然是复国成功了,但这是以扭曲人性、变态人格为代价的。不可否认,在极端艰苦的环境,鼓励能够使人改变现状。但是,过于艰苦的环境,又容易使人产生自卑心理,损害人的人格健康,造成严重的心理问题。

(2)励志教育不等于挫折教育。无论是励志教育,还是挫折教育,都是为了激发青少年成功的志向和成功的潜能,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二者相辅相成。但是,这不是二者相等的原因。青少年的励志教育,从通俗意义上讲,就是勉励青少年树立志向,并为孩子积极创造条件实现志向的教育。挫折教育的基本任务是提高青少年的挫折认知能力,学会正确使用心理防卫机制和心理调节机制,增强对挫折的排解能力。所以,挫折教育是励志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抗挫折能力的增强有利于提高教育质量。

2.家长要引导孩子正确认识自己。励志教育不仅是口头上的励志,也不只是口头上的鼓励,它应该表现出实实在在的励志行为。励志的首要前提是自知。家长要帮助孩子正确地认识自己的思想和行为,青少年有了自知之明后,就是设立最适合自己的奋斗目标。一代名臣苏颂在他的教育专著《魏公谈训》中也提到了家庭教育应该注重远大志向的培养,这是人生的精神支柱,也是青少年前进的动力。有了奋斗目标就必须有一套切实可行的方案,把人生的终极目标切割成若干小目标。要让孩子明白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的道理,必须落实在一点一滴的行为上。只有踏踏实实地行动,才能达到励志的效果,走向人生的辉煌。

3.将赏识教育和挫折教育相结合。当代青少年面临各种压力,家长也要注重对孩子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加强挫折教育,引导青少年化压力为动力。首先,教育孩子确立合理的期望目标。其次,运用良好的心理防御机制,如补偿法、精神宣泄法,善于自我调节。再次,培养“压弹”能力。“压弹”原是物理学上的概念,泛指物体受压时的反弹,在心理学上,则指个人面对生活逆境、创伤、威胁及重大压力下的良好适应。赏识教育以赏识为先导,通过鼓励表扬,肯定孩子的优点,激励不断追求成功,是家长与孩子相互激发与鼓励的过程。这要求家长有较高的素养,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与实施教育的突破口,创设情境进行教育。家庭励志教育中,家长必须学会寻找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坚持赏识教育。在赏识教育的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是教育者本身所具有的优良品质。

4.重视榜样的力量。家长要帮助孩子寻找生活学习中榜样,榜样的力量往往是超乎想象的。它既是感性的刺激,又是理性的教育。说它感性,因为这样的示范作用直观、生动、鲜明,榜样的事迹是鲜活而真实的,对人的教育作用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实现,也具有很强的持续性,甚至是终身的。说它理性,因为孩子可以通过审视榜样任务的历程,获得更多清醒的、客观的认识,这让孩子获得更多信赖感。对孩子而言,榜样可以是一些著名人物,也可以是高年级学生等。孩子通过观察模仿榜样学习、生活方面的典型案例,可以获得最直观、生动和持久的激励,燃起自信、自强的火苗。家长在对子女进行励志教育时,要以言传身教给孩子做好榜样示范,例如,家长要求孩子遵守固定的作息时间,家长首先就要有规律的生活习惯;要求孩子高效率地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家长交代的任务,家长平时做事情就要雷厉风行,不拖拖拉拉;要求孩子遇到困难、挫折不灰心沮丧,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就要积极乐观地处理问题。总之,家长事事必须以身作则,塑造良好的自身形象,给孩子树立起良好的榜样,把正直、有责任心、言行一致、守时惜时的形象留在孩子心目中,当好孩子的“启蒙教师”。只有既重视言传,又注意身教,把二者有机结合统一起来,励志教育才能取得良好效果。

参考文献:

[1]李阿盈.家庭教育对青少年成长的影响[M].江南大学硕士论文,2008.

励志教育论文篇3

关键词:新升地方本科院校;励志教育;师资队伍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20-0029-02

一、新升地方本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励志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必要性

2012年11月29日,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指出,每个人都有理想和追求,都有自己的梦想。十明确提出了“中国梦”的概念。“中国梦”的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社会和谐,其特点是把国家、民族和个人作为一个命运的共同体,把国家利益、民族利益和每个人的具体利益紧紧联系起来,即“中国梦”就是整个中国社会和每个社会成员的“励志梦”。因此励志就成为当代中国社会倡导主流性的行为模式。高校一直以来是我党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育的主阵地,因而也应该倡导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励志教育。新升地方本科院校是由地方专科院校通过合并、重组、转制升格的普通本科院校,它的思想政治教育由于起点不高和力量较为薄弱存在较多问题,其中思想政治教育教师队伍的问题最为突出。

教师是教育实践活动的主体,是学生学习活动的指导者,也是主要的教育影响源。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就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颁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指出:提高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质量和水平的关键在于教师。因而新升地方本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励志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强化,是保证新升地方本科院校能否紧扣励志时代主题,为“中国梦”的实现输送具备励志人生观、价值观和励志行为能力高素质人才的关键因素之一。

二、新升地方本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励志教育师资队伍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目前新升地方本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基本上实现了新老交替,形成了以青年教师为主的教学科研团队。其特点是:一是团队思维紧扣时代主题,积极支持和倡导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中开展励志教育;二是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并积极探索和大胆实践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提高思想政治励志教育的实效性。但目前团队暴露出来的问题也较多,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新升地方本科院校普遍存在“重专业课,轻思想政治教育”的情况,即思想政治工作“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具体体现在: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教师的待遇偏低。由于理想与现实存在差距,有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经不住其他行业高待遇的诱惑,对本职工作三心二意,缺乏对如励志教育的研究,导致励志教育的教学知识内容老化,知识结构不合理、知识面过窄,难以适应学生的学习需求。另一方面经费投入不足。新升地方本科院校中真正能为思想政治教师提供的教学、科研条件非常有限,这无形中打击了教师的积极性,造成部分教师心理失落、浮躁、压抑,缺乏对励志教育研究的动力。

第二,高职称、高学历人才匮乏,造成学科带头人稀缺。新升地方本科院校普遍存在“千金一求专业课人才,摆摆样子思政人才”的观念。在人才引入方面不仅克扣思想人才名额,甚至出现老教师不退休,就不进新人的现象,造成高职称、高学历人才匮乏,学科带头人稀缺,从而制约了励志教育的高端化发展。

第三,新升地方本科院校中思想政治教师留校生居多,缺乏对其他院校人才的引进,无法给思想政治教育注入新活力。加之学校给予思想政治专业校外交流培训的物质支持较少,使得教师知识结构单一,在开展实际工作中缺少新的工作方法和思路。

三、针对新升地方本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中励志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意见

1.培养团队高度的职业精神

思想政治领域的励志教育本身就包括励志职业观教育。励志职业观教育是由励志职业理想、职业励志态度、职业责任、职业技能、职业纪律、职业良心、励志职业信誉、励志职业作风等基本内容组成。它的实践途径是敬业、勤业、创业、立业。因此在新升地方本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中,要培养教师高度的励志职业精神,增强教师的时代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要把握的具体问题是:首先,应该树立思想政治教师为人师表的形象,让思想政治教师在道德、人格、心灵、境界、情操等方面成为学生效法的楷模。其次,通过物质和精神奖励等方式,增强教师的成就感、荣誉感和幸福感。最后,为团队树立“勤于钻研、敢于实践、勇于创新”的教师典型。

2.提升团队的教学水平

第一,开展集体备课,集体攻关,提升励志教育课堂水平。集体备课是在个人备课的基础上,集思广益,群策群力,博采众长,成一家之言。要把握的具体问题是:一是备教材。目前还没有关于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励志教育的专业教材。笔者认为有实力的新升本科院校可以结合校情、区情和省情组织人员编写适合教材。无能力编写教材的新升本科院校,可以通过集体备课首先明确教学目标,制定教学大纲,框定知识版块,吃透,挖深重、难点,制定最好的教案。二是备学生。教师在教学中只有充分摸清学生的智能结构、学习能力、学习风格,才能因材施教、有的放矢。三是备教法。目前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励志教育课堂运用的教学方法有很多,如讲授法、谈话法、读书指导法、讨论法等。教法是教师智慧的结晶,备教法就是教师对各种教学方法进行选择和运用,找到教法与教学内容的契合点,达到“教学有法”与“教无定法”的和谐统一。

第二,通过开展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励志教学示范课来强化教学实践。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励志教学示范课不仅能传递新的教学思想、展示新的教学手段,还能使上课教师自身得到锻炼和提高,并为听课教师提供借鉴,促进同课教师互相交流、取长补短。

第三,通过教学反思,提升教师教学水平。心理学家波斯纳说过:教师的成长是经验和反思组合的过程。教学反思就是由一个从反思到提升,从提升到再反思、再提升的过程。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励志教学反思能促进教师个人水平的增长,提升团队的整体素质。

3.提高团队的科研水平和创新能力

鼓励教师对励志教育理论进行研究,一方面可以为今后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确定清晰的富有特色、不断创新的二级学科学术方向提供经验;另一方面可以提高教师业务能力。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要使教师对工作感兴趣,必须引导其走上科研之路。虽然新升地方本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团队缺乏高层次人才,但依然可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二级理论研究。这里建议将能保证理论的全面性的团队研究和具有理论的长期深入性的教师个人研究结合起来,为高层次的励志研究课题奠定基础。

4.完善团队的培养机制和激励机制

一是进一步完善思想政治教师的培养机制,为思想政治教师创造条件安排外出培训和到校外参加会议交流学习。二是将精神激励和物质激励有机结合。精神激励能激励思想政治教师对教育事业真挚的热爱,以及乐于为其献身的进取精神,使之能从工作中得到成就感。物质激励能满足思想政治教师日益增长的物质需要,稳定教资队伍,调动教师个人的积极性。

5.提升团队的人才层次

就目前新升地方本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师生比而言,仍然缺乏专业教师,因而要提升团队的人才层次:一是要增加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人才的引入。二是要积极支持本校现有教师的学历和职称提升。三是要努力培养和挖掘思想政治专业学科带头人。

参考文献:

励志教育论文篇4

关键词: 民办高职院校 学生自励意识 路径探析

“自励教育”是中华传统文化“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精神的传承与弘扬。“自”即自信、自立、自强,“励”通“砺”,即磨炼,振奋。“自励”教育既体现了素质教育的“自主”特征,又体现了科学发展观中的发展目标。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善于利用“自励教育”点燃学生心中自我要求、自我激励、自我奋斗之火。如何将提升民办高职院校学生这一特殊群体自励意识,并将其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机结合,对于当前民办高职学生的教育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现阶段民办高职学生的特点

职业教育经历着从工业社会到信息与服务社会的深刻转变,在经济全球化、教育国际化、人才流动化中已经或即将通向高新技术世界和挑战型事业,是发展地方经济和文化的生力军。随着高校扩招,特别是江苏省2011年实行注册入学的政策,一方面给广大学生提供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另一方面注册入学对一些厌学的学生敞开高等教育大门,导致学生素质良莠不齐,加大了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难度。当前,民办高职学生基本具有以下特点,应值得关注。

1.1理想信念功利,价值取向扭曲。随着社会步入转型期,商品经济高度发达,各种思想融合交汇,某些学生价值观倾向于享乐主义,凸显出现实性与功利性色彩,而忽略了心灵的净化。

1.2个性张扬,特立独行,集体观念淡薄。由于家庭教育宽松,社会环境开放,某些大学生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追求与众不同,希望被人注意和认同,排斥他人过多的干涉和打扰,自主意识过强,表现出强烈的个人中心主义。

1.3思想活跃,观念开放,情绪偏激易波动。大学生生活在信息时代,海量的信息使他们的思想更为早熟,思路更加开阔,思维更活跃,对事物的认识往往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但同时由于社会阅历浅,个别人理想信念不坚定,价值观多元,时常处于波动、迷惘之中,情绪起伏不定,易冲动。

1.4求知欲、成功欲强,抗挫能力与实践能力差。当前的大学生,从小生活在信息化、全球化时代,获取知识便捷,易于接受新鲜事物,求知欲很强,功利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观促使他们渴望自己职业理想和生活理想的成功,但部分家长不当的管教态度与期待增加了学生的身心压力,使学生容易丧失体验生活、面对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与承受挫折的忍受力,缺乏坚强的意志和求真务实的精神,抗挫能力与实践能力差。

1.5缺乏自觉与自治能力,无法做好情绪管理而成为心理障碍的高发人群。据统计,现代人群中存在心理障碍的比例已从上世纪80年代的23%增长至上世纪90年代的25%,步入新世纪以来,已经超过30%。究其原因除受网络、家庭、社会等环境的影响外,更深层次的原因就是人生观、价值观不正确,意志薄弱、情绪不稳定,心理易冲突,缺乏自信,自我评价失调。

综上,如果能探索出提升民办高职学生自励意识的机制,对于完善当前大学生的人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从根本上消除心理障碍,树立准确的人生观,增强自信,使大学生健康成长为社会主义建设的合格人才,将有不可估量的重要意义。因此,实施自励意识提升的教育非常必要且迫在眉睫。

2.民办高职学生励志教育与提升自励意识相互融合的重要性

自励意识的提升属于自我教育的范畴,指个体主动通过对自身的了解和认识,适时地激发和鼓励自己的活动,是一个不断向前发展的动态过程。

目前,民办高校对大学生提升自励意识教育开展得并不太理想。一方面,大多学校非常重视学生的安全教育、心理健康等方面的教育,但往往不是从大学生思想根源上进行全面系统的教育,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其实在教育过程中应该深刻认识到:“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加强自励意识教育可以提高大学生自觉实践、应对挫折等能力,从根本上增强免疫力。另一方面,高校提升自励意识教育手段单一,脱离实际,主要形式多是读书励志、理论课教学仍然采用传统的“灌输、说教”模式,缺乏实效性。

民办高职学生成才发展需要学校励志教育和学生自励意识提升的互动。这一互动机制,应该通过学校的励志教育,采用各种行之有效的激励方法,做到时代性、目的性、开创性和实用性的有机统一,不断激发大学生的上进心,使之不断内化。任何事物的产生、发展,都取决于自身内部的矛盾。同样,个体内在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也要通过自身内部的矛盾运动实现。我们要从民办高职学生这一特殊群体角度出发,针对其可激励性需要,不断激发他们的内驱力和原动力,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给他们激励的自。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发展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在大学生个体全面发展中,大学生自我激励、自我奋斗是成才发展的依据,学校的励志教育是促进大学生成才的外部条件,励志教育通过作用于大学生群体和个体发生作用。外在的各种激励必须转化为主体内在的需要、动机,转化为行动,才能实现教育目标,促进学生个体自励意识的提升。

3.民办高校提升自励意识教育的路径

3.1促进高校德育教育与大学生自我教育、生涯发展教育相融合。德育教育对于促进大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应该积极倡导大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三自”理念,特别注重大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同时,帮助大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和崇高信念,与生涯发展教育相融合。鉴于民办高职学生自身的复杂性,某些学生对自己放任自流,没有前进与努力的方向,既不培养对专业的兴趣与爱好,又不了解社会经济发展对大学生专业与能力的需求,导致专业思想薄弱,学习针对性不强,并最终导致就业竞争力匮乏及职业发展目标迷茫。这就对民办高职的教育者提出了更高要求,在这一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必须将德育教育与大学生生涯发展相结合,在加强大学生政治品质、思想品质和道德品质培养的同时,帮助大学生进行科学的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使他们既有远大志向,又能结合自身实际,着眼于未来的职业生涯发展,有自我激励的落脚点和着力点,增强大学生自励意识提升的连续性和长效性。

3.2搭建成才发展平台,丰富大学生自励意识的载体。从管理心理学角度来说,一般情况下个人对自己参与决策的工作最感兴趣。一旦学生对学校事务有了更强的参与感和更多的自主性,他们对学习和工作的责任感就会大大加强。因此,民办高职院校应该积极构建团学组织、社团联、自管会等为载体的学生成才发展平台,开展素质拓展实训,包括“科技学术与创新创业”、“社团活动与社会工作”等,让学生在参与处理学校事务和建设与发展中起到积极作用。与此同时,学校要注重加强对学生专业素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并在社团建设过程中通过团组织、主管单位对大学生进行正面引导与教育,逐步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运作模式和机制,在“全员育人”理念指引下,推进大学生社团建设,实现社团的育人功能。

3.3培养学生的社会能力,如社会交往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单纯依靠“灌输、说教”进行励志教育,不容易使学生产生融合情绪,所以要将励志教育潜移默化地渗透于各种社会实践和校园文化活动中。学习应积极整合教育资源,鼓励大学生投身各类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开展特定主题的社会调查,拓宽大学生认识社会与相关行业的视野,同时依托行业背景,以就业实习、专业实践形式安排组织学生进入各类机构与企业锻炼,切实提高认识与实践能力。同时,鼓励学生假期开展社会调查、勤工俭学、志愿者公益活动,做各类兼职等。通过社会实践创造挫折环境,接触社会教育,在挫折中认识自己,认识社会,从而提高职业能力,为职业理想做准备。

3.4建立学生自励意识提升的教育体系。教育者要善于运用赏识教育,寻找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将赏识教育、挫折教育及激励教育三者合一,相互促进,相互作用,形成合力。首先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人生道路中必然会遇到各种挫折,挫折给人带来烦恼和忧虑的同时也能激发人奋发图强。只有在挫折中奋进才能证明自己的能力,树立自信,体验成功的快乐。其次在挫折教育、赏识教育的同时进行激励教育。只有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教育才能最终取得效果。可通过愿景、动机、爱心激励,从学生的理想、目标、心愿等出发进行激励,从老师、家人、亲朋的爱心和希望出发进行激励。还可以树立典型,发挥榜样的示范作用,及时通过树立班级、学校、社会中的典型激励学生,教育者更要率先垂范,以个人魅力感染、激励学生,发挥榜样作用。

3.5要结合心理教育,重视情绪管理。自励意识提升教育立足于学生潜能的发挥,立足于学生的终身成功和幸福,教育只有立足于学生的心理需要才能真正走到学生心中。因此,我们在教育过程中,要重视学生心理上的引导,促使学生以健康积极的心态认识和处理问题,学会稳定和控制情绪,学会自我觉察,自我控制,正面思考解决心理冲突,积极应对心理挫折让自己保持身心平衡,具备幽默感、同理心,培养定力、自我成长,让心得到美化和安宁,快乐学习,快乐成才。

参考文献:

[1]慧宽.自在人生必修七堂课.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1.

[2]倪和林.试论大学生的励志教育[J].消费导刊,2007.

[3]张弛.大学生道德选择矛盾性研究[J].青年研究,2003(06):23.

[4]王贞志,马奇柯.如何对青年进行励志教育[J].中国青年研究,2006(08):85.

[5]邓江,王军华.大学生励志教育与自我激励机制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上半月综合版),2007(7).

[6]戴春平.高职院校励志教育调查分析――基于广东省部分高职院校的问卷调查[J].人民论坛,2009(18).

[7]许冰.“90后”大学生心理危机成因与预防措施[J].教育教学论坛,2011(9).

励志教育论文篇5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学 励志教育 三维目标 社会实践

励志,根据《汉语大词典》解释,意为奋志,集中心思致力于某种事业。汉朝班固《白虎通·谏诤》:“励志忘生,为君不避丧生。”其中,“励”即激励、鼓励之意,“志”,一指志向、抱负,亦即理想、目标;二指意志、决心、态度,亦即对理想、奋斗目标追求的强烈程度。“励志”,意为振奋精神,奋发志气,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从而实现远大目标。

励志教育指的是教育者根据受教育者的身心特点,综合运用心理学、教育学、成功学等知识,通过系统化、科学化的教育,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自主意识,鼓励学生自我规划、自我管理,全面培养学生的成功品质,唤起学生潜能的教育。就此而言,励志教育是新课程改革下思想政治教学的重要方法,对当代学生的学习、成长、成才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励志教育在思想政治教学中的必要性

1.体现思想政治教学新课程改革理念,促进第三维目标的实现。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化和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新课程改革倡导课堂教学要实现三维目标,即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是传统教学合理的部分,是我们应该从传统教学中继承的东西。而新课程改革倡导对学与教的情感体验、态度形成、价值观的体现,是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目标基础上对教学目标深层次的拓展。正因为如此,对很多思想政治教师来说,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其实是一个新课程改革之后产生的新生事物,而且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与传统知识点不一样的地方在于,它不能够通过讲解的方式,“教”给学生。一般说来,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可能是没法“教”的。本质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都是一种主观选择,是受教育者对人生、对他人或社会的一种主观认识和主动反应,所以,在课堂教学中,第三维目标的实现,就成为每一名思想政治教师共同关注的问题。我多年的教学实践表明,励志教育通过典型案例、励志音乐、励志电影,能够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改变学生对某一事物的态度和看法,最终能够形成对某一事物的正确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从而较好地促进第三维目标的实现。

2.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学科成绩。

高考是任何一所中学无法回避的现实。著名教育家人大附中刘彭芝校长说:“我们要正确认识高考。素质教育不是不要高考成绩,高考成绩好也不是应试教育的结果。我们应当理直气壮地抓高考,这是实践‘三个代表’的具体体现。通过高考进入自己理想的大学,是学生梦寐以求的,代表了广大考生及其家长最根本的利益。”思想政治学科对很多学生来说是一门比较抽象枯燥的学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浓,学习动力不强,最终导致学生成绩下降,为了能够解决这一难题,励志教育将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在一次教学实践中,因为某班学生作文不够认真,学习态度较差,班主任请我利用班会课时间给学生做一次讲座,我给他们做了一个以《谈谈作业》为主题的带有励志性质的讲座,用特色作业导入,一个小学教师给学生留了一个奇怪的作业,让大家拿一个生鸡蛋,护蛋一周。学生们小心翼翼、担惊受怕地过了一周,老师告诉他们,你们的父母就是这样呵护你们的。一个生鸡蛋让学生们感受到了父母的辛苦。这样的导入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之后询问学生喜不喜欢这样的作业,学生都表示喜欢,接着又与学生达成谅解,我们不太可能布置这样的作业,因为有着高考的压力,将作业与高考联系起来,让学生明白做作业的目的是巩固所学的知识,打好基础,在将来的高考中正常发挥,考上理想的大学。最终,这节班会课取得圆满成功,甚至其结局令我有些意想不到,在一周后的学年段模拟考试当中,该班虽然是一个理科班,但是学生的思想政治考试成绩突飞猛进,甚至超过了文科重点班。从中可以看出励志教育所能发挥的激励作用。

3.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物质财富膨胀的同时,享乐主义和拜金主义风靡一时,人们过分追求金钱、利益、权力,导致了精神家园的荒芜。在这样一个多元化的社会里,越来越多的学生缺乏信仰,沉迷于物质享受,忽视了精神追求和人生价值。这时,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尤其显得重要。思想政治学科本身就具备了一定的德育功能,通过励志教育,则是一个由外烁到内生的反思过程。它唤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坚持教育形象化、生活化。通过丰富的活动,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感悟,升华情感,从而形成道德认同,增强爱心行动,建树完整的人格,最终可以净化心灵,唤醒良知,激发潜能,回归人性的本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开展励志教育的方式

1.在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渗透。

课堂既是传授知识的殿堂,又是思维火花碰撞的场所。比如在《经济生活》板块《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教学中,我就引用了李嘉诚的案例故事,香港巨富李嘉诚在乘坐汽车的时候,把一枚一毛钱的硬币掉在了地上,硬币滚向阴沟,他便蹲下来准备捡,旁边一位印度籍的保安员便过来帮他拾起,然后交到他的手上。李嘉诚把硬币放进口袋,然后从口袋中取出一张100元作为酬谢交给他。有记者曾问起这件事,李的解释是,若我不去捡那枚硬币,它就会滚到阴沟里,在这个世界上消失。而我给保安员100元,他便可以用之消费。我觉得钱可以去用,但不能浪费。然后组织学生对这一案例展开讨论,谈谈自己的看法。学生发言甚至争辩,教师进行引导,无形当中使学生树立了正确的金钱观和消费观,这不仅是一种知识的传授,更多的是一种人生观、价值观教育。

2.在励志教育校本课程中深化。

在思想政治课堂教学过程当中,确实可以渗透励志教育,可是课堂教学毕竟还是学校开展应试教育的主阵地,无法充分发挥励志教育的作用,因此开设以励志教育为主题的校本课程则是一种较为可行的办法。思想政治老师以校本选修课为载体,前期在学校里通过问卷调查、学生座谈会等形式,了解学生的想法和需求,然后安排课程内容和活动,之后撰写课程纲要,利用网络、励志书籍、生活体验搜集素材,设计课例,以励志讲座、名人讲坛、实地参观、社会调查、电影欣赏、辩论赛等灵活多变的教学形式组织课堂。上完课,应撰写教学反思,进行课堂评价,总结成果,反思论证,提高励志校本课程教学的有效性。

3.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内化。

综合实践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是新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是学生励志教育的重要环节,对于促进学生了解社会,增长才干,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一方面,学校要尽力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社会实践机会,积极探索和建立社会实践与学习相结合、与励志教育相结合的管理体制,增强社会实践的效果,使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另一方面,学校应通过素质拓展活动、学生社团活动,让学生在校内活动中体验励志,从而实现认知上的内化。

思想政治老师上课所教授的思想政治原理、方法论,随着时间的流逝,学生很容易遗忘,但思想政治老师通过励志教育所给予的积极暗示和正面激励是难以忘记的,这在毕业生返校交流中得以证实。事实证明,励志教育将对学生一生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因而思想政治老师不可推卸这一责任和义务。

参考文献:

[1]百度百科词条:三维目标.

[2]马静,刘利才.论当代大学生励志教育.团学术论坛,2008.8.

励志教育论文篇6

[关键词]励志,激励,励志教育

当前,很多青年存在一种心理困扰:一方面对自己生存的环境压力感觉比较大,对未来前途忧心忡忡、茫然无助;但另一方面缺乏明确志向,一天到晚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浑浑噩噩,没着没落,感到空虚、茫然、郁闷、无聊与无奈,可谓“空洞的眼神”、“焦灼的灵魂”、“荒芜的精神家园”。有人认为,这是一种“无目标状态”(陆小娅:《活出新感觉——青春热线咨询手记》,中国青年出版社,1997年出版)。人的一生中最可怕的是无目标状态,表现为有理想无目标,无理想无目标,无信心无目标,但归根结底是缺乏励志目标。

一、古往今来,“尚志”为先

古今中外,都十分注重励志教育。励志的“励”是指激励、鼓励、勉励之意;“志”有志气、志向、意志之意,追求上进的决心和勇气,要求做成某事的气概,表达要做什么样的人的意愿和决心,决定达到某种目的而产生的心理状态。“励志”意为振作精神,奋发志气,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去实现远大目标。

中国古今中外历来尚志,注重人生志向的确立与坚持,并把这看作人生事业能否取得成功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志是一种精神因素,是理想目标的感召力和实现目标的意志力的统一,对人的行为有重要推动作用。尚志是目标激励和意志砥砺的结合,是立志、砺志、行志的结合。中国古代的尚志理论对志的精神动力作用作及其发挥了充分的论述,是我国古代精神动力理论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志包括志向、志气、意志等含义,尚志,就是对人的志向、志气、意志的崇尚和提倡,要求人要有志向、有志气、有意志(骆郁廷:《精神动力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__年出版)。首先表现为志向,尚志的基本内容就是强调人要有志,要立志,要确立人生的远大志向,“志谓心志。”([宋]真德秀:《真文忠公文集》[卷三一][问志气],四部丛刊本)所谓“志”,就是“心之所之(止)”,是心中的理想和目标。立志,就是在心中确立人生奋斗的理想和目标。志是学习和成才的强大动力,立志是成才的先决条件。“大凡为学,须先立志。”(张履祥:《初学备忘录》[卷上],丛书集成本)墨子说:“志不强者智不达”([宋]真德秀:《真文忠公文集》[卷三一][问志气],四部丛刊本)。只有远大的理想和坚强的意志,才能激发人的学习动力,发展人的智力,促进人的成长。其次表现为志气,志为气之神,气为志之形,志为气之帅,气为志之用,志持于内,气动于外,志以动气,气以实志。有了志,立定了志向,才能统率、调动和运作人之气,使人形成恢宏的气魄与气量,并把气转化为力,推动人的行为。第三,表现为意志。中国古代不仅强调人要立志,有志向,有志气,而且强调人要笃志、固志、坚志,以顽强的意志始终不渝地坚持和实现自己立下的志向。《周易·乾卦象传》有一句名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指人们为了实现人生的志向和理想而自强不息、奋斗不已的精神。这种精神就是顽强的拼搏精神和坚强的意志。所谓意志,就是在坚持和实现既定志向和理想目标中表现出来的坚定的意念和顽强的毅力。中国古代学者不仅强调任要有坚强的意志,而且强调要在艰苦的生活与环境中磨练意志。孟子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孟子全译》,[告子下])一切成就大事业的人,都免不了经历这样的磨练。

在我国,适合市场经济的励志教育尚处于起步阶段。在社会青年教育方面,活跃在企业培训市场上的主要有陈安之、李践、李强、林伟贤等。在青年学生教育方面,北京新东方做了有益的尝试,其励志教育已经成为新东方学校的核心价值和品牌特色。新东方的优势体现在新东方的文化,这个文化是从新东方的教师和员工之中体现出来的,也是从新东方的课堂上体现出来的,它始终会在工作的环境里,在学习的课堂上使学生热血沸腾,为美好的未来奋斗。新东方已经超越了英语教学本身,超越了课堂。学生认为,到新东方学习,不仅仅是学英语,更重要的就是体验渗透到新东方的每一个角落的文化或者新东方的精神,新东方每一个课堂上的激情都是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徐小平:《我的新东方人生咨询》,光明日报出版社,20__年出版)。

西方主要发达国家特别重视对青年的励志教育,近20年来,风靡全球的成功学教育就是一个例证。出现了包括卡耐基、拿破仑·希尔、安东尼·罗宾等成功学传播大师。全世界千百万人,在他们的激励下,实现了自己的人生梦想。

二、青年励志,志在何方

人各有志。应该说有不少青年是有自己的志向的、有目标的。但是现代社会的诱惑太多,“莫过于海陆空电波把各种各样的正统文化、亚文化、低俗文化、大众文化等以无时不有、无处不在的态势包抄家庭的上上下下、孩子的方方面面”,是非观、善恶观、荣辱观、公私观、义利观、得失观模糊不清,很容易让人把那些诱惑错当成目标;而且在一个开放的社会里,会有很多的参照系,于是很容易把别人的目标当成自己的目标,最终导致“美好的理想和愿望在残酷无情的现实面前破灭了”。励什么样的志,有一个合理选择的问题,包括理论选择、理想选择、价值选择、道德选择、美的选择、人才选择、职业选择、伴侣选择等等。

现在各种励志教育的内容充斥着市场,内容几乎无所不包,助你实现内心平衡,正确对待痛苦和挫折,到教你如何赚大钱、享受人生,十分周全,青年生活在到处弥漫的幸福感中停滞了……有的励志总是教导青年放弃所有的世俗欲望,满足于一种虚假幸福的状态。这种状态出现在某个人身上无足轻重,但如果大规模地流行于青年群体之中,就可能演化成一场巨大的灾难,毁了我们的事业,正如一位哲学家所言:“你能告诉我青年在想些什么,我就能告诉你我们的未来是什么样子的。”

“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风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同样,“一个人,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风格,不可能成就一番事业”。真正可以励志的,还是那些经过时间和实践检验

的,从思想史诗的经典著作和轰轰烈烈的伟大实践中提取的精神营养,既包括中华民族几千年传承下来的优秀文化,也包括当代中国的时代精神;既有世界上富有开创性的人类精神传统的借鉴,也有当今世界先进管理理念赋予的思想精髓。梁启超老先生说过“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无论哪个时代,有志的青年人都应该无怨无悔地把自己的热血和青春献给国家建设、社会进步、人民福祉中,青年人更应该勇担责任、凝聚团结,用青春谱写出一首首绚丽的诗篇,奏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雄壮交响乐。

把青年人比作早上八九点钟的太阳,寄托了青年人在推动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上的勃勃生机;邓小平在青年人身上寄予了党的事业发达的光辉前景;指出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有希望,未来发展就有希望;强调:“一个有远见的民族,总是把关注的目光投向青年;一个有远见的政党,总是把青年看作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前进的重要力量。”“广大青年特别是青年学生,要自觉走与实践相结合、与人民群众相结合的道路,在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第一线,积累经验,经受锻炼,增长才干,汲取从书本中无法得到的丰富营养,真正成为祖国现代化建设的有用之才。”艰辛知人生,实践长才干,这是古往今来许多人成就一番事业的经验总结,也是当代青年励志成才的必由之路。通过励志教育,主要解决某些青年不同程度地存在的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团结协作观念较差、心理素质欠佳等问题。

三、励志教育,任重道远

1.学会赏识,寻找闪光点

当今社会经常可以看到主体与客体之间,特别是服务者与服务对象之间的相互抱怨,又以青年职业生活体中这方面的抱怨日渐突出,都没有看到对方的“闪光点”。如何寻找“闪光点”,需要学会赏识。

教育过程中“学会赏识”的理念来源于赏识教育,赏识教育最初是由一个父亲在教育他的聋童女儿中发现和诞生的,逐渐推广到学校教育。主要是针对学习成绩差或后进的学生,尤其是针对在应试教育制度下,被压抑了学习积极性、创造性,处于极其自卑的学生们,从这点上看,赏识教育是对应试教育、抱怨教育乃至惩罚教育的反动,有其积极的现实意义。

学会赏识,是以人为本,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相互激发与激励,以赏识为先导,激发被教育者的主观能动性和潜在的巨大能力或者是人的良知与自觉性,从而让教育顺理成章地自然发生。学会赏识,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共同受教育的过程、是共同成长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对教育者是要有相当的要求的,牢固树立人人都可以成才的观念,不仅教育者自身要有相当的素养,还要善于发现受教育者的闪光点与实施教育的入口处,善于随时捕捉甚至是创造这样的教育情境,在赏识中,教育便潜移默化地开始发挥其功效了。由此可以发现,赏识教育成功的关键在于教育者自身的品质,这是一种既能使教育者自身在赏识教育过程中不断地发挥与成长的品质,也能发现和促使受教育者在受教育过程中不断从打开接受以至成长、完善的品质。

总体上看,赏识教育的实施过程与自身发展是有其阶段性的,第一阶段是先赏后识,以赏为主;第二阶段是以识为主,识而后有赏;第三阶段是赏中有识,识中有赏,赏识交融;第四阶段是即赏即识,即识即赏,无所谓孰先孰后,也无所谓谁主谁辅,完全自由自在的境界。

2.学会激励,增强内动力

有了明确的志向,更重要的是如何激励。“激励”是一种精神力量或状态,是起加强、激发和推动作用,并指导和引导指向目标。简而言之,激励就是激发鼓励,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心理学研究发现,一个人如果没有受到激励仅能发挥其能力的20—30,如果受到正确而充分的激励,其能力将发挥80-90。我们传统的激励和奖励大都属于外在激励,它们表现为控制反馈模式,并不唤醒人们的内在激励,它们是通过控制进行激励的,而不是通过唤醒自我和激发自控意识。

我们应给予青年充分而真诚的激励。这里主要推荐四种方法:

(1)愿景激励。用愿景做激励,就会触动每一个人。青年教育的一个重要的任务是采取各种方式激发青年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景,提高他们的期许,并愿为之付出努。要改变过去的教育取舍上强调“我让青年知道什么”、“青年应该知道什么”的教育者本位做法,开始转向既兼顾前者,又突出和强调“青年喜欢什么”、“青年想知道什么”的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互动做法。马克思说:“人不是一件东西,他是一个置身于不断发展过程中的生命体,在生命的每一时刻,他都正在成为,却又永远尚未成为他能够成为的每个人”。拿破仑曾经说过:“一个人最大的幸福就是他潜在能力得到最大程度地发挥”。志当存高远,目标越高,动力越足,部分青年之所以心灵日渐贫瘠、空虚和憔悴,正是因为他们没有愿景,没有激情,内心孤寂,所以,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必须像一支火把一样,去点燃和照亮每一个青年的心灵,充分发掘青年的期待动力,以促使他们勇敢地去追求愿景,追求成功。

(2)动机激励。人的动机心理主要包括亲和动机、权力动机和成就动机等,成就动机往往起主导作用。安东尼·罗宾说:“唯有以诚挚与无私的襟怀去奉献,才能体验到生命中最大的快乐;真正的成就感”。当前,有很多青年对学业水平要求不高。这种对学业成绩的抱负水平直接反映出青年的成就动机。成就动机强的人,对成功感到骄傲,对失败却不那么沮丧。他们的情绪积极健康,敢于大胆追求,对未来成功希望的估计比较高。而成就动机弱的人则相反,他们对成功没有多大追求,却非常害怕失败,思想负担重,焦虑程度高,心情压抑,对未来成功的希望估计偏低。虽然追求成功和回避失败都能促使人去学习,但在心理上的作用却不同。追求成功使人振奋、积极进取,乐学好学,学习效果也好;回避失败使人忧心忡忡、焦虑压抑、消极被动、怕学厌学,学习的效果也不好。而成就动机也是刻苦和自觉学习的动力。因此,我们应教育青年以学业进步、创业成才为奋斗目标,而不能以成绩、证书为学习目的,要努力提高自己的成就动机。

(3)爱心激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人类社会最美好的感情,爱心是一切成功最大的秘密,强力能够劈开一块盾牌,甚至毁灭生命,但是,只有爱才具有无与伦比的力量,使人们敞开心扉。著名教育家林崇德说过:“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我们怎样对待青年,决定了青年的命运。不少青年失望地说,社会对我们总是戴上了各种“有色眼镜”,诸如“成才有色镜”过滤了青年的天性,只剩下成绩和证书;“情感有色镜”过滤了应有的情感交流和心理疏通,只剩下教育絮叨。在这样的氛围中我们想要培养具有爱心的后一代是非常困难的。如何去爱?关键要带有感情,并经常深入到青年中去,尊重青年,信任青年,引导青年,对青年的每一个进步都表示赞赏。

(4)兴趣激励。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成长的一种内动力。人们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总是力求认识他,研究它,这就必然从中获得丰富的知识和技能。一个具有广泛而深厚读书兴趣的青年,就能孜孜不倦博览群书,学得广,钻得深。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过:“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青年教育的一项责任就是唤起青年的兴趣并发展成热爱。如何激发青年的学习兴趣?首先是用长。按自己的思维长项来寻找自己的学习定位和创造定位。第二是寻弱。分析当前的薄弱环节,从而找到自己学习和创造的突破点。第三是聚焦。贝索是爱因斯坦的朋友,被誉为“相对论的助产士”。他知识渊博、思维敏捷,但是他一辈子也没有什么建树。为什么?因为他兴趣过于分散,没有将知识与能力聚焦。第四是应用。就要求我们不仅在学习某一种知识时,要时刻考虑它最大的价值创造域是什么,而且在学习之前,要考虑到如何从最大需求的角度,去

选择最适合学习的领域。

3.面对挫折,迎难而上

当前,青年面临各种压力,我们要积极引导青年化压力为助力,过一个更为充实而美好的精神生活。第一,要引导他们体认生活的意义。心理学家傅兰克(Frank)认为:作为一个人生活的基本要件,即在于了解并坚守生活中的责任,能够对自己和他人负责地生活,就是有意义的生活;一个人即使在毫无压力下生活,也不会感到满足,人们惟有在面对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责任中,才会感到满足与充实,生活才有意义。第二,确定一个对自我有激励性的合适目标。第三,合理安排生活任务,做到有条不紊,切记松松垮垮。第四,适当运用良好的心理防御机制,如抵消、合理化、升华、幽默等。第五,制造欢乐的气氛,体验主观幸福感。第六,培养“压弹”素质。“压弹”原本是物理学概念,泛指物体受压时的反弹。在心理学中则是指个人面对生活逆境、创伤、威胁及其他重大压力的良好适应,也是个人面对生活压力和挫折的反弹能力。

4.励志佳作,精心品味

知识给人以力量,给人以智慧,给人以启迪,给人以素养。人类社会的精神和性格日渐颓靡雌化的今天,有选择性地阅读励志佳作,将是我们这个时代青年享用不尽的精神盛宴。如《大长今》、《做最好的自己》、《智慧背囊》、《狼图腾》、《一生中要懂得200个哲理》、《一生的阅读计划》、《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哈佛女孩刘亦婷》、《心灵鸡汤系列》等等,充满着青春、活泼、真挚与真情,充满着关爱、激情、智慧与哲理,她们以浅显的语言表达着人间真情;她们以至深的情感述说着五彩人生;她们在每一个角落把真情的火炬点燃;她们的每一缕清香在尘世间悠悠流传;她们让真情在心灵的碰撞中凝固成永恒。

励志教育论文篇7

关键词:高职生;特点;励志教育;平台;构建;素质培养 

 

随着社会分工的不断细化和专业化,劳动力市场对高素质中、高级技工的需求不断攀升。然而,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仍存在一定的脱节。高职毕业生的素质水平与市场需求的不对等使原本艰难的就业形势变得更加严峻,同时,也沉重打击了高职生的求职自信心。因此,如何针对高职生的特点。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培养他们的积极心态和健全人格,搭建高职生技术成才的最佳平台,是高职院校培养高素质专门人才、解决就业问题的重大课题。 

何谓励志教育 

“励志教育是指运用心理学、成功学原理和自我效能理论,通过系统、科学的教育,唤起大学生的自主意识和成就动机,培养大学生自我规划和自我管理的能力,较为系统全面地培养大学生的成功品质,激发大学生潜能的教育。”励志教育主要从心理学角度出发,是通过人生观、成功观教育,激发学生潜能并促使他们以坚定的意志和毅力创造条件努力实现理想目标的教育。 

目前,我国的励志教育多见于教育培训机构,其教育目标不免带有较强的功利性。近年来,尽管国内一些中小学尝试开展系统的励志教育,如王军教授等人创立的“三大步育人模式”的励志教育体系。但对于高职院校而言,励志教育仍属于鲜少涉及的领域。 

高职生的心理特点以及对其开展励志教育的必要性 

(一)高职生的心理特点 

高职生在认知与价值取向上普遍存在偏差 社会转型过程中出现的多元价值取向不断地冲击着高职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一些学生面临双重甚至多重价值标准的选择,而社会舆论对高职生形成的刻板印象也影响着高职生对自我和社会的认识,使他们在认识上存在一定偏差,从而导致他们在价值追求和定位上陷入迷茫和困惑。 

高职生自主意识增强,有理想,但比较现实和功利 高职生无论身体,还是思维水平都日趋成人化,他们追求独立,敢说敢做,对未来也有较清晰的认识。对大多数高职生而言,学习知识就是为了就业。有调查显示,“掌握知识,发展才能”和“获得一份理想工作”是高职生入学的主要目的,“求知”和“求职”同等重要。可见,高职生学习目标比较明确,比较现实和功利。 

高职生有自卑心理,自我效能感低 大多数高职生本身学习基础比较差,而社会舆论对高职院校存有偏见,家长对学生亦是放任自流,因此,他们对自我的认识容易有偏差,对自我价值和生活价值缺乏客观正确的判断,容易产生自卑心理,自我效能感低下。 

高职生易产生情绪波动,易冲动,焦虑水平较高 高职生情绪变化容易外显出来,他们情绪波动比较大,自我调控能力不够,外界的一点小事就可能引起他们情绪的变化。由于高职生在进入学校时正处于身心成熟的关键期,而高职院校学制较短,高职生所面临的学业、人际关系和就业压力很大,焦虑感较强烈。 

(二)针对高职生开展励志教育的必要性 

有利于引导高职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伴随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利己主义、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的价值观的盛行,给社会带来了较大的负面影响。励志教育中的思想性内涵如理想信念和爱国主义教育能够鼓励高职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坚定个人的理想信念和爱国情怀,同时使高职生在自我发展的实践过程中,体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现实指导意义。 

有利于激发高职生为理想而奋斗的决心和毅力 首先,励志教育要求学生立志,即树立人生的远大志向。只有确立了远大的志向,行动才有目标,才能激发源源不断的动力。其次,励志教育强调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和自强不息的精神。揭开社会评价“标签”,高职生也同样抱有远大理想和对成功的渴望。但各种外在因素,如就业压力以及社会对高职生的负面评价等,使他们对自我的要求和定位有所降低,甚至在遇到一点点困难时就会选择放弃。因此,对高职生开展励志教育有利于激发他们为想做而不敢做的目标付出不懈努力的决心和毅力。 

有利于帮助高职生树立自信,不断完善自身发展需要 励志教育要求教育者善于运用赏识教育,寻找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并及时给予肯定和赞扬,从而发挥激励作

[1] [2] [3] 

用。高职生由于在学业方面心存自卑,更渴望得到教师的鼓励和肯定。同时,由于自我效能感低,他们体验成功的机会相对较少,而励志教育正好能为高职生创造经过个人努力可以达到成功的情境,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增强自我效能感。 

有利于提高高职生情绪的自我调控能力 励志教育从心理学角度出发,在遵循高职生心理发展的客观规律的基础上,激发他们的自主意识,培养他们对自身知、情、意体系的自我管理和协调能力,同时,最广泛地调动个体心理的积极因素,激发各种潜能。有调查显示,高职生心理健康各因子(如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等)均分要高于全国青年常模水平。励志教育的开展将有利于提高高职生情绪的自我调控能力,促进高职生个体心理活动过程的协调统一。 

高职院校实施励志教育的基本原则 

(一)思想性原则 

励志教育通过激发学生志向,培养他们的意志力,促使他们养成良好品德修养从而走向成功,是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励志教育首先应坚持思想性原则,在价值观引领中体现社会主流价值的主导和核心作用,尤其是在学生有价值冲突时应及时起到调整和驱动作用,引导学生在树立个人远大理想的同时,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 

(二)体验性原则 

励志教育旨在唤醒学生的自主意识,通过体验成功,增强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因此,体验性原则是励志教育的一项基本原则。情感体验是励志教育的重要方法。通过教育者对成功情境的刻意创设,在达到既定目标时,学生所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情感又能进一步激励他们向难度更大的目标努力。积极的情感体验不仅能激发他们的成功意识,同时也能促成他们成功的实践。

(三)示范性原则 

示范性原则是指在励志教育实施过程中,应始终体现榜样学习的重要性。榜样生动而贴近学生实际的亲身经历更能引起学生的共鸣,无疑比劝告更具说服力。励志教育中的榜样可以近到学生身边的同学、教师,也可以远到古今中外历史长河中的任一成功人士。除让学生被动接受教育者提供的榜样资源外,教育者还应引导学生学会自己主动挖掘身边丰富的榜样案例。 

(四)实践性原则 

实践性原则是励志教育的一项重要原则。励志教育不仅要有理论引导,更要注重实践,否则将流于口头说教而无法取得实效。不可否认,言语劝导在励志教育中也经常使用,但它的价值多少取决于它是否切合受教育者的实际,否则不仅会使教育者失去威信,甚至会降低受教育者的自我效能感。因此,只有联系高职生的思想现状,组织他们开展各种类型的实践活动,才能使他们在实际参与中磨炼意志,锻炼品格。 

高职励志教育平台的构建 

(一)学业教育中的励志教育平台 

尽管学业成绩不是衡量学生进步的唯一标准,但却是学生获得自信的重要来源。对基础相对薄弱的高职生而言,学业上的被认可,无疑是巨大的动力。因此,高职院校首先应搭建起学业教育中的励志教育平台。高职院校应充分利用学生管理平台,根据学生的学业进展情况进行分类管理和开展励志教育。()针对学业落后的学生建立学困生档案,开展个性化的跟踪教育管理,设立专门的学习进步奖;建立学业预警机制,及时对成绩差、自律性差的学生进行督促和激励;形成由系领导、班主任、辅导员以及家长共同构成的教育支持体系,开展党员、班干部结对帮扶活动。()针对学业优秀的学生建立明确的奖励机制,除已有的奖学金制度外,根据学生自身的特点,设立专门的奖项予以表彰,同时,优先为这部分学生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如优先推荐给优秀企业等。此外,任课教师还应努力挖掘教材中的励志素材,融励志教育于专业教育中,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第二课堂中的励志教育平台 

第二课堂是高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职生人格塑造的重要阵地,它主要包括社团活动、社会实践、科研学术竞赛、文体竞赛等。学生社团是学生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重要组织。高职生自主成立的各种社团和志愿者组织,可利用课余时间和节假日开展与专业相关的社会公益活动,在为他人服务的活动中体验成就感,同时使自己的专业技能得到锻炼,不仅能实现自我价值,还能为社会发展贡献一份力量。高职院校所举办的各类学科竞赛,不仅为高职生提供了验证所学知识的机会,也让他们在竞争的激励中不断超越自我。近年来,全国范围内开展的大学生科技创新创业项目申报活动有效促进了高职生的专业技能、团结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等综合素质的提升,增强了高职生的自信心。 

(三)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励志教育平台 

励志教育论文篇8

一、挖掘历史名人少年时代的故事开展励志教育

历史名人在少年时代境况各异,有的出身贵族,有的家境贫寒,学习条件千差万别,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胸怀大志,因而都发奋学习,积极进取,始终坚持不懈地追求自己的人生目标,最终在史册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例如我国无产阶级革命家,他出身于一个佃户家庭,父母靠租种地主的土地养家糊口。原来有十三个兄弟姐妹,因为家里太贫穷无法全部养活,后来只剩下八个,这种家庭的艰难可想而知。读书用的学费大多是东挪西借来的,心怀祖国和人民,立志报国,因而发奋学习,勤于思考,先后去德国和苏联留学深造。在中国革命事业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是开国十大元帅之一。我们可以拿这些历史名人的少年故事去教育学生,激励学生,让历史名人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在教学操作上,如果课文上有资料,我们可以就地取材对学生进行教育,如八年级上册第8课《辛亥革命》的课文提示材料,就是孙中山少年时代的一个励志故事;如果课文没有资料可查,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讲述或用多媒体展示出来,也可以发动学生自己去查阅相关资料。

二、搜集历史名人的有关立志名言开展励志教育

这里所说的历史名人的有关立志名言包括名人本人的名言和别人对他的评论、赞语。历史名人的立志名言往往精炼简洁、寓意深刻,是对其本人人生理想和生命意义的一种诠释。因为名人名言文字较少,便于记忆,读起来琅琅上口,学生乐于用名言来作为自己的座右铭。在教学过程中,当讲到某篇课文中的某个历史人物时,如果教师能套上一两句有关他的立志名言,学生定能牢记在心,并或多或少地受到名言的启迪。下面的一些历史名人的立志名言,就很适合用来激励学生。例如屈原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有关项羽的名言“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语);诸葛亮的“志当存高远”;有关岳飞的名言“精忠报国”;林则徐的“海到无边天作岸,天登绝顶我为峰”;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三、通过历史名人的正邪对比开展励志教育

有些历史名人是反人民的,他们已被历史定格为千古罪人。我们在讲到这样的反面名人时,可以用正面名人去跟他对比,让学生在正邪的对比中,学习正面名人的优秀人格和品质,而摒弃反面名人的恶劣影响,从而使学生树立起爱国爱民的思想,立志为人民为社会服务,而不要堕落成为千古罪人。例如在讲到秦桧这个人物时,可以拿岳飞去跟他进行对比。通过这一对比,学生就会很快产生憎恨秦桧残害忠良、祸国殃民而同情岳飞精忠报国、伸冤无门的情感。又如讲到希特勒这个人物时,可以拿邱吉尔、罗斯福或等正面人物去跟他进行对比,学生就能很容易地分出人物的正邪,从而认识到保卫和平、保卫人民是历史的英雄,而制造战争、杀戮人民是历史的罪人。

四、利用历史名人的奋斗与贡献开展励志教育

励志教育论文篇9

关键词:励志教育;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04-0261-02

1 励志教育的历史与时代内涵

“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这句《为学》中的点睛之笔,在我们小学时代就告诉了我们立志的重要性:志之所趋,无远勿届,穷山复海不能限也;志之所向,无坚不入,锐兵精甲不能御也。“励志”,这一词语在我国古籍中也均有记载,“励”,古同“厉”、“砺”,有磨炼、振奋、劝勉之意。“志”有志气、志向、意志之意。即追求上进的决心和勇气,要求做成某事的气概,表达要做什么样的人的意愿和决心,决定达到某种目的而产生的心理状态。“志谓心志,”所谓“志”,就是“心之所之(止)”,是心中的理想和目标。而“励志”在《辞海》中解释为“激励心志,集中心力干某种事业”。

《周易•乾卦象传》有一句名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指人们为了实现人生的志向和理想而自强不息、奋斗不已的精神,这种精神就是顽强的拼搏精神和坚强的意志。所谓意志,就是在坚持和实现既定志向和理想目标中表现出来的坚定的意念和顽强的毅力。中国古代学者不仅强调人要有坚强的意志,而且强调要在艰苦的生活环境中磨练意志。墨子曰:“志不强者智不达”,孟子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这些话都告诫我们一切成就大事业的人,都免不了经历这样的磨练,也就是需要经历一个“砺志”的过程。

朱熹曾经解释“志”的含义为“志者,心之所之也”,即“志”是“心”所指向和用力的地方。“励志”意为振作精神,奋发志气,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去实现远大目标。在中国历史上,宋代教育异常发达,私人讲学授徒亦蔚然成风,其中以南宋书院的兴盛最为引人注目。南宋书院把“励志教育”的内涵界定为“为人――修己以敬的道德意识,为学――志于道的求索精神,为事――以天下为己任的使命感”。

我们当代与古代所提倡的励志教育虽相去甚远, 但在其精神实质上是一脉相承。在南宋书院教育中被奉为经典准则的“以修身为本”的理念,也适用于现代社会。 而现代社会的励志教育主要是成功地运用了心理学、成功学和自我效能理论,最终通过系统的科学教育,激发学生的自主意识和自主动机以及成功欲望,培养自我规划和管理能力,并全面激发学生的潜能以培养学生的成功品质。从生活上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积极乐观的面对生活,并激励他们为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而不懈的努力,勉励学生树立志向,引导学生拼搏奋斗,并为学生实现志向创造条件;从学业上讲,励志教育还要帮助学生树立切实可行的学习目标,并端正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态度,同时还要积极地为学生营造优良的学习环境和竞争氛围,巧妙利用励志环境来激发学生学习潜能。

励志教育属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德育范畴,励志教育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着眼于人的全面塑造与发展,并采用外部激励法等各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来帮助大学生“内知荣辱,外树新风”,成为德才兼备的天之骄子,激励他们为实现目标拼搏奋斗。吴铭,邓江认为:“德育范畴内的励志教育不仅应帮助大学生立志,树立大学期间的奋斗目标,而且应该着眼于大学生今后的职业生涯,增进大学生自我激励的连续性和长效性,坚持“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并根据大学生的普遍规律和特点,加强大学生生涯发展观念的引导与建立。

2 当前大学生励志教育所面临的现实问题

(1)大学生注重追求物质利益,缺乏明确的理想追求。

理想和信念,是一个人,更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支柱,如果没有了精神支柱,就等于没有了灵魂,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加强大学生励志教育是培养大学生健全人格、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根本要求。伴随着改革开放以及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物资财富迅速膨胀的同时,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开始风靡一时,人们过分追求金钱、地位,荒芜精神家园,导致精神缺失。在这种物欲横流、精神失落、道德沦丧的环境里,大学生表现出明显的精神空虚(焦躁、烦躁、急躁、浮躁、暴躁)。究其原因,是因为大学生一味地追求物质利益,甚至盲目的攀比、炫富,缺乏理想追求,缺乏坚定如一、执著不变的人生目标和精神追求。只有加强励志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增强道德修养,内强素质、外塑形象,才能获得个体素质的全面提高。

(2)大学生对人生观、价值观认识模糊,思想政治素养不高。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是学校教育的根本性问题。目前在大学生中“主观为自己客观为别人”的合理利己主义的思想非常盛行。有一部分大学生认为,人都是自私的,在做任何事情时应该尽量的保证自己的个人利益,并把人与人的关系视为交换关系。有些同学公开宣扬损人利己不道德,大公无私太虚伪太高尚,最安全的做法是利己不损人。因此时时处处都从“利己”出发,对集体活动毫不热情,对同学漠不关心,缺乏责任感,一旦集体与个人发生矛盾,或牢骚满腹、怨天尤人或大吵大闹、不讲道理。这部分同学虽然不经常公开自己的观点,但在集体活动、集体生活中表现的消极态度、抵触情绪,往往对他人产生不良影响,甚至导致集体纪律涣散、毫无生气、整体素质下降。而在评优和评奖学金等关乎个人利益时却挤的头破血流、互相猜忌、争斗,导致班集体内部的不团结。

(3)大学生励志教育的内容不充实、形式不鲜活。

当前大学生的励志教育主要集中在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上,其内容主要是对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理想信念的树立与培养教育,而大学生在课后所接受的励志教育内容主要是通过阅读励志教育书籍,目前市面上所销售的励志教育书籍鱼龙混杂,泥沙俱下,最近《中国青年报》揭露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没有任何借口》是“伪书”,使“励志”书籍陷入信誉危机。这本“伪书”已流行了大半年,据称已卖出了200万册。其实,“伪书”之盛,正说明“励志”之热。当今的“励志”业,舶来品最俏,而且内容大多相似并且空洞乏味。鲜活而生动的励志教育书籍应该是来源于生活并能够应用于现实而改变现实,目前市面上所销售的励志书籍大多只能够使年轻人暂时激愤一下懒惰的神经,而无法从根本上从生活中解决问题。给我们大多数人留下的映像是:“励志书当时看起来好像是那么回事,实际工作中一点用处都没有。”

3 创新大学生励志教育的实践途径

3.1 励志教育与校训教育相结合

大学校训指导大学精神,形成统一的大学文化,塑造受教育者的人格和品质,为科研、学习提供良好的人文氛围和学术环境,倡导社会进步文化,充实和丰富社会文化体系。校训作为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校训德育功能的发挥在很大的程度上是一个隐性的过程,它通常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在潜移默化,不知不觉中影响学生的道德情感、道德品质和学习行为。好的校训可以磨砺学生的意志,在我国的众多大学中,有着不同内容的校训,可以用来激发人们奋发向上、坚持不懈、顽强拼搏。如清华大学的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体现了人奋斗的力量和德性的美好,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也成了清华大学人的标志与骄傲。校训并不同于其他的教育工具,有形有色有声,但校训可以寓于人们的生活当中,学生可以时刻感受到它并加以内化,在朝夕日染长久的熏陶下,学生在无形中将校训所倡导的精神变成自身的一种行为倾向和价值追求,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学校可以把校训的精神传承下去,对于丰富校园文化,优化学校校风有着积极的作用。

校训的激励功能是指校训对学校的师生员工的思想和行为施加影响,并使人产生一定的心理变化,激发人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能够挖掘人的潜能,导向人的行为,使人的潜能得到更大的发挥,并且使人的行为受体产生最大的收益和效益。校训的激励功能影响着人的内在需求和动机,并能加强和引导,维持人的行为。一则好的校训往往具有较高的立意和深厚的人文情怀,它能够唤起学生超越自我、挑战自我的动力和勇气,在关键时刻还能够给学生警醒、催人奋进、激励学生不断的追求,是学生前进的动力和航标。三峡大学以“求索”为校训,简明扼要,取义高远,它的激励功能体现在它以“爱国、自强、求真、创新”为特定内涵,鞭策整个三峡大学的学生探求真知、勤奋学习、立志成才、报效祖国,同时也激励着三峡大学的全体职工锐意进取、不断探索、勇于创新、勤劳奉献。

3.2 励志教育与社团活动相结合

高校学生社团是大学生自我教育能力培养的一个重要载体,把励志教育的思想和宗旨应用到社团活动中,可以充分发挥社团的育人功能。2005年1月13日,、教育部联合出台的《关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团工作的意见》中指出,高校学生社团活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方式,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引导学生适应社会、促进学生成才就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是新形势下有效凝聚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织动员方式,是以班级年级为主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补充。励志教育是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德育的一个重要环节,如果把励志教育与社团活动渗透在一起,可相互补充并发挥出相得益彰的作用。例如三峡大学每一年一次的社团读书月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获得了人生意蕴的全面体验,进而陶冶了人格、充实了生命。学生的理想信念更加坚定,学生关心社会、热爱学校、热爱专业的思想更加强烈。营造了积极向上、热爱学习、努力学习的良好氛围,巩固了学风校风建设。

3.3 励志教育与职业生涯发展教育相结合

目前很多大学生都面临着一种困惑,过去的奋斗目标是为了上大学,为了这个目标他们废寝忘食、日拼夜搏。但等上了大学后,有一部分同学认为目标实现了,因此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虽还有一部分同学仍然保持着奋斗进取的热情,但是对于自己的下一部目标却很茫然。针对这些普遍情况,应该把大学生的励志教育与大学生的职业生涯教育相结合。德育范畴的励志教育不仅应帮助大学生立志,树立大学期间的奋斗目标,而且应该着眼于大学生今后的职业发展,让大学生保持自我激励的长效性和连续性。坚持“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并根据大学生的普遍规律和特点,积极引导大学生职业生涯的发展和规划。2004年7月三峡大学成立的“人生发展设计工作室”就成功实现了励志教育与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教育的完美结合。三峡大学设置的“人生发展设计工作室”是一个建制式高校德育实验室,是思想品德课理论教学的合理延伸,它致力于大学生在校期间的思想品德养成和人生发展倾向的跟踪关怀与观念指导。其涉及的领域包括:大学阶段的人生发展规划、贫困大学生的人生发展指导、大学生的人际困难疏导、大学生的情感冲突调适、女大学生的人生发展商谈、人生价值的取向与实现、人生态度与挫折应对、大学生的道德选择等等。五年来,人生发展设计工作室为迷茫的学生拨开眼前迷雾,找到人生的灯塔;五年来,人生发展设计室帮助绝望的学子重拾信心和勇气,找到人生的动力;五年来,人生发展设计室疏导和化解了无数大学生的思想困惑和心理压力,让他们充溢着饱满的热情和坚定地信念积极面对生活。励志教育与生涯教育的完美结合,明确了大学生的目标,激励了大学生的意志,为建设“和谐校园”作出了贡献。

对于当代大学生的励志教育,如何适应时代的发展和需要,体现时代的脉搏和气息,还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地探索。根据当代大学生所处的时代环境和背景,以及大学生成才发展的普遍规律,不断地加强励志教育,使励志教育无声地浸润到大学生日常生活中去,使励志成才成为中国大学生特有的精神品质。

参考文献

[1][宋]真德秀.真文忠公文集(卷三一)(问志气)[M].四部丛刊本.

励志教育论文篇10

关键词: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23-0135-03

一、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的措施

1.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日益丰富的文化生活成为人们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志愿服务文化也在社会上逐步受到重视。志愿服务精神源于西方,在西方社会中有一定的文化底蕴基础。现阶段,中国党和政府将志愿服务文化放在了较为重要的位置,注重志愿服务文化的培育,重视提升志愿服务文化的社会认同度。为大学生提供良好的志愿精神培育的文化氛围,可以让大学生更好地、更深入地理解志愿精神的实质。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首先,丰富思想政治教育课的内容。高校可以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着重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价值观教育和大力弘扬志愿服务精神。潜移默化的将志愿精神渗入到大学生的思想中。在重点培育大学生理想信念的同时,也要增强大学生的文化底蕴和内涵,重视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等基础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

其次,加强大学生志愿文化的培育,提高大学生志愿服务意识。在大学生实践课堂以及外界的社会实践中加强志愿服务文化的培养,引导大学生积极的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并通过总结会、报告会等形式激发大学生对志愿服务参与的兴趣和热情。在社会实践中,主要是培养大学生志愿者参加志愿服务事业的动机、参与态度,培养志愿者志愿服务过程中独立思考的基本能力与志愿服务的专业技能,培养志愿者志愿服务工作的基础知识与专业知识。

再次,加大宣传力度,为大学生营造一个弘扬志愿精神的舆论氛围。要“充分发挥报刊、电视、广播、网络、手机短信等大众传媒的作用,运用言论评论、公益广告、新闻报道等形式”。

2.加强法律体制建设

伴随着国内青年志愿服务领域的不断扩展,志愿服务环境日趋复杂化,志愿服务已经初步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志愿服务的参与人数逐渐增多,大学生志愿者的服务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无偿服务,在进行志愿服务的同时会遇到很多法律问题的困扰。因此也就需要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规范体系,以支撑当前大学生服务事业的顺利开展。

第一,从中国的基本国情出发,通过立法,以法律的形式确定志愿者的相关法律制度,确定专职部门对志愿服务活动进行统一指挥与调配。我国虽然还未专门针对大学生志愿者的志愿服务制定相关法律条文,但我们完全可以参考国外一些在志愿服务精神培育中取得成效的国家已有的相关规定,为大学生志愿者提供基本的法律保障。

第二,提供完备的法律保障。为大学生志愿服务提供相关的法律、法规的保障,是在维护大学生志愿者权益的同时,推动大学生志愿精神的培育。通过国家相关法律、政策的逐步完善,大学生志愿组织将会在领导体制、约束机制以及考核机制等多方面进一步的制度化,进而保证大学生志愿组织的健康发展。与此同时,对大学生志愿者的基本权利义务、管理培训原则和权益保障等方面做出明确的规定,诸如大学生的人身安全、劳动保护、学习、生活、医疗等各个方面。

3.建立长效的培育机制

高校是青年志愿者的摇篮。建立长效的志愿精神培育机制是我国政府、高校党团委的要求,也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需求。根据志愿服务活动的前期准备、活动中的协调和管理、活动结束后的评价和总结,可将志愿精神培育机制分为招募机制、培训机制、激励机制和保障机制和评估机制。

第一,优化招募机制。大学生志愿者招募是志愿服务工作开展的前提,是志愿服务工作开展最重要的一贯。在招募的计划中,应做采取多种方式相结合的办法,建立宽阔的信息宣传渠道。甄选过程应主要考虑志愿者自身参加志愿服务的动机、服务对象、专业技术水平、服务领域、服务地域、身体素质等综合条件,并通过对多项条件的基本调查,确定志愿服务人员的初步人选。尽可能的招募具有专业服务技能、工作态度认真、对志愿服务工作充满热情,并具有较强奉献精神的志愿者。

第二,完善培训机制。大学生志愿者初步人选确定后,需要对志愿者进行统一的系统培训,确保大学生志愿者在志愿服务的过程中能够发挥正面的积极作用。培训能够更好的激励参与者为组织工作,而在志愿者缺乏相关专业知识和经验的情况下,就无法更好的完成既定的目标。首先,制订培训计划。根据培训的动机、培训对象的特点、培训的时间、地点、培训目标、培训经费等情况的考察,制订培训计划。其次,确定培训内容。大学生志愿者培训的主要内容有基础知识培训即通用培训、专业技能培训和岗位培训等。再次,丰富培训方法,如普通授课、小组讨论、案例分析、技巧示范等。

第三,建立激励机制。建立志愿服务的激励机制,既可以让志愿者得到他人、社会的尊重和认可,又可以帮助志愿者建立自信心。学校可以举办志愿者先进评比活动,对在志愿服务活动中有突出表现和贡献的先进个人或团体,给予精神上的和物质上的奖励,如颁发荣誉证书、授予荣誉勋章,并给予“杰出青年志愿者”、“杰出青年志愿团队”等荣誉称号,并对此进行全校或全省的宣传报道,以此扩大志愿服务活动的影响力。还可以将志愿服务活动加入德育学分制里,鼓励大学生积极的参与志愿服务。外部激励的方式主要包括人际关系激励、工资奖励激励等。

第四,健全保障机制。志愿服务保障机制主要包括:法律保障机制、组织-管理保障机制、经费保障机制、保险机制以及应急志愿服务保障机制等。志愿服务是一项志愿者投入全身的精力与感情且不求任何回报的项目,因此,健全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的保障机制首先要考虑的就是要保护志愿者的热情。当前,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需要得到不只是学校的肯定和支持,更多的是来自社会各界乃至政府部门的广泛认可和鼓励。

第五,建设评估反馈机制。虽然志愿服务组织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形成了展业的评估体系,但当前高校在评估反馈机制建设的研究还相对薄弱。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体系的反馈机制应该转变为组织者与志愿者双向评估监督反馈机制。有利于志愿组织这和志愿者之间更好的沟通与交流,就对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单项评估模式上可以按大学生主体的特殊性分为:志愿服务对象的评估、志愿服务组织的评估、志愿团队内部及自我评估。

4.加强组织间交流与合作

但随着志愿服务事业的不断发展,各种限制发展的因素也随之而来,如信息部通畅、组织活动单一、财力匮乏等,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大学生志愿服务团队的发展。因此,高校志愿者组织应加强各组织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内外合力为志愿服务提供有力的志愿和帮助。

第一,注重与其他志愿组织间的交流与合作。高校志愿组织的发展不能单独依靠本校对志愿精神的研究和组织的实践活动,需要与其他的志愿组织经常交流,团结合作争取达到资源共享。高校志愿组织与这些同盟军可以在志愿服务组织的团队经营管理、拥有的技术手段、信息获取渠道等方面进行资源方面的共享和交流,将本校的志愿服务组织当做是整个社会志愿工作体系的一部分,借助社会化的资源来充实自己,从而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和发展空间。

第二,增进与企业间的交流与合作。高校的志愿组织应积极的与企业间增加沟通和交流,不但通过企业的资金赞助为志愿组织筹资解决困难,对于企业来说,与志愿组织的合作也提高了自身的知名度,塑造了良好的社会形象,进而获得更大的利润。这对于高校的志愿组织和企业来说是一个双赢的合作。但志愿组织在进行企业选择的过程中应在协议中明确规定双发的权利和义务,并制定详细的合作计划,起到一定的监督和控制作用。

第三,加强与研究机构的交流与合作。想要志愿组织能够健康稳定的向前发展,必须要有科学有序的管理。志愿组织近从理论上学习,从整体进行改进是远远不够的,我们需要借助外力,即加强与研究机构的交流与合作。在与研究机构的合作中,可以随时发现志愿组织存在的问题,并进行针对性的研究,及时避免错误的发生。高校可以成立相关的志愿服务研究中心,与社会上或其他高校的相关机构进行共同的理论和实践研究。

5.拓宽筹集资金渠道

志愿服务组织虽然是作为一个非营利性组织而存在的,但其运作的过程仍然离不开市场经济的大背景,因此需要资金的支持。志愿服务工作的组织、志愿服务活动和项目的实施都必须依靠资金的支持,才能为志愿服务提供稳定的物质保障,这是做好志愿服务工作的立足点。志愿服务工作的经费一般是来自慈善和私人捐赠、企业或组织赞助和政府适当拨款。目前,我国高校志愿组织大多都存在资金严重不足的现状,原因是政府和社会支持的经费不足,且筹资的渠道单一,绝大部分的资金支持都来源于行政拨款。从全球志愿服务发展的现状和趋势来看,政府的经费支持也越来越显著。

二、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的方法

大学生在进行志愿服务的同时,拓宽了眼界,建立了信心去迎接挑战,也在自我实现的同时超越了自我。正是志愿服务,实现了大学生主体精神境界的提升、人生阅历和经验的丰富、自身知识储备的扩大、协调沟通能力的增强。但基于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参与形式是完全自愿的,因此,在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的过程中要讲究培育的方法和策略。且必须要有一定的可操作性,通过自身学习、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与社会实践的相互作用,来提升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的成效。

1.理论培训与自我学习相结合

在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大学生一直都处在客体的地位,教育者则一直被作为主体看待,并用单项的思维灌输方式进行着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但在大学生志愿培育的过程中,要将大学生接受培育的过程放在主体的地位,因为大学生本身是具有思想意识与主观能动性的。所以大学生应明确自己的角色,积极的主观的融入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中,以自觉接受,主动学习理论知识的态度才能从根本上理解志愿精神的内涵与精神要旨。进而将其内化成自身的精神涵养。在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中,高校应定期的为志愿者们开设理论知识相关的课程或讲座,用最直观具体的授课方式,将志愿精神、志愿服务的理论基础教受给志愿者们。而大学生志愿者应该意识到自己是教育主体,根据理论培训的情况自己设定学习目标,以积极的心态去主动学习和研究志愿精神的精髓,并在内化成自己的理念之后,对自己的学习生活进行支配、控制和调节,逐步丰富自己对志愿精神的认识,进而达到自己的学习目标和提升自己的精神内涵。所以,进行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过程中进行自我学习与理论培训向结合的方法不仅符合思想政治教育中价值观教育的规律,也提高了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的成效。

2.家庭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家庭是人接受教育的源头,是人成长为“社会人”的第一个关键阶段,对一个人人格的形成有着根深蒂固的影响。一个良好的家庭教育对一个人一生的成长都起着潜移默化却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家庭教育既包括父母对子女各个方面的教育,也包括家庭成员之间由性格、做事风格、为人处世等方面的不同而潜移默化的相互影响的教育。一个和睦温馨的家庭可以使家庭中每一位成员都拥有一种愉快的心情,进而保持一种乐观向上、正视困难的心态和较高的思想道德水平。因此,在大学色志愿精神培育的过程中供应重视家庭该教育。一方面,家庭教育中家长的角色占有重要地位。子女总是通过家长的处事和道德行为来效仿,并作为衡量种种道德规范的标准。家长在日常的生活中要注意将奉献友爱、团结互助的精神渗透进去,这对子女养成良好的品德有重要的作用。家长要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才能以身作则,做好道德模范。另一方面,家长在家庭教育中将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美德放在首要位置,特别是志愿精神。要鼓励子女多参加志愿服务活动,支持他们并做好子女的坚强后盾。还要增强子女的服务意识,帮助子女树立尊老爱幼、乐于奉献、勇于担当的品格,增强他们对家人、团队、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3.学校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学校教育是指受教育者在学校生活中受到的教育,包括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及以上,但这里指的是高等教育中的大学教育。大学生在学校中受到的是具有完备教育体系的理论知识、专业知识、思维方式、做事方法等。这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大学生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发展前景,是大学生思维意识形成的关键时期,更是高校志愿精神培育的重要时刻。重视学校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第一,将价值观教育与志愿精神培育相结合。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对大学生价值观的教育是重要方面。大学生价值观并不完全是由自我选择而形成,虽然具有一定的主体性,但仍需要外在的引导和规划,高校的管理者要在价值观教育的同时认清这一点,这对大学生志愿精神的培育至关重要。2008年,中央文明委下发了《关于深入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意见》(中央文明委〔2008〕6 号),意见指出,“要充分发挥学校的主阵地作用,把志愿精神教育作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纳入学校的教育教学,体现到课堂教学、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中,增强青少年的志愿服务意识。”这体现了教育部对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的高度重视。也为高校的志愿精神培育指明了方向。

第二,通过社会实践为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搭建平台。大学生志愿精神的培育不仅能塑造个人的价值观,更能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但大学生的素质和能力不能通过单纯的理论知识的学习就获得,还要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并采用多种形式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才能获得。首先,高校要鼓励大学生积极的投身到社会实践中去,加强其对志愿精神价值的认同感。高校应本着“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本质开展有针对性的实践活动。如学雷锋活动、学校大型会议晚会的志愿者活动等体现奉献精神的实践活动。如感恩节、劳动节、教师节等体现平等友爱精神的实践活动。再如手拉手、心连心、爱心一元钱等体现互助精神的实践活动,或辩论赛、经验交流会等体现进步的实践活动。使大学生可以在社会实践的活动中,深刻的体会到志愿服务精神的内涵并感悟付出的快乐,从而达到培育志愿精神的目的。

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为了我国志愿服务得到社会的认可、为了公民能够在道德层次上再上一个台阶,为了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能够更稳步的向前发展,我们需要在实践中总结经验,不断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促进高校更好地开展大学生志愿精神的培育,增强思想政治教育中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 丁元竹.发展志愿服务事业促进社会和谐进步――志愿精神是一种重要的社会软实力[J].精神文明导刊,2010,(8).

[2] 刘建萍,陈征.大学生志愿服务及志愿团队的培养[J].思想政治教育,2007,(6):122-123.

[3] 沈杰.志愿行动―中国社会的探索与实践[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4] 贝静红.文化视野中生态青年志愿服务基地化建设[J].当代青年研究,2012,(3).

[5] 郑朝静.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研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