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师岗前培训总结十篇

时间:2023-03-14 03:04:53

幼师岗前培训总结

幼师岗前培训总结篇1

关键词:农村幼儿园 转岗教师 国培计划 课程构建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14.003

根据《教育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12年“国培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教师厅〔2012〕3号)精神,四川省于2012年9月开始了新一轮国培项目的组织与实施。四川省2012年“国培计划”的主要任务是按照教育部、财政部的统一部署,配合完成“国培计划――示范性项目”,组织实施“国培计划”――中西部项目和幼师国培项目①。

四川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作为省级国培任务承担机构之一,组织实施了农村幼儿园骨干教师短期集中培训、农村幼儿园园长短期集中培训、农村幼儿园转岗教师集中培训、农村幼儿园中青年骨干教师置换脱产研修等4个子项目,共培训630人。其中,包括来自达州市和德阳市的194名农村幼儿园转岗教师集中培训项目。

四川幼儿师专在参与2011年“国培计划”的子项目――农村幼儿园“转岗教师”培训中,对“转岗教师”的培训课程进行了前期调研,并在课程实施后进行了满意度调查,对转岗教师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进行了分析整理,为2012年“国培计划”子项目――农村幼儿园“转岗教师”培训的课程设置提供了有效借鉴。

1 课程构建存在的问题

农村幼儿园转岗教师的培训在实施的一年时间里,也积极探索出了较完善的课程体系,比如,课程设置紧紧围绕“转岗教师”的特点展开;注重课程在知识、技能和态度三方面的重要性、常用性;注重基础理论与实践能力的有机结合等。但在2011年培训结束后的教师反馈意见中还是发现了一些问题:

1.1 前期调研空洞,未遵循“按需施训”的原则

为保证培训课程的实效性,“国培计划”的承训机构都会提前向各级各类幼儿园教师进行培训需求调查或在第一期培训后对学员进行满意度调查,然后根据反馈意见再来进行课程方案的构建。但总体来说,这两类调查问卷在设计中就缺乏效度,问题比较空洞,缺乏针对性,特别是对学员参训后满意度的调查问卷,常常是为完成向四川省国培办递交的总结报告而设计的,如某承训机构对学员的满意度调查:“本次培训项目满足了你的学习需求吗?” “你对本次培训的目标设置与课程设置满意吗?”等等问题,这些封闭式问题太宽泛,未落实到具体的培训课程和培训方案上,从学员提交的问卷中也不能找到改进下次课程方案的良方。因而,也就造成大多数培训内容依然存在重理论轻技能,忽视对农村转岗幼儿教师终身学习理念的培养。

1.2 课程设置不全面

农村“转岗教师”基本都是非学前教育专业毕业,她们在学前教育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能力方面的表现参差不齐。因此,该培训的课程设置应满足不同层次教师的不同需求。但是,在项目的落实中却存在着依据不同专家自身专长、资源来修改课程主题、确定培训内容的现状,因而构建的课程缺乏系统性、缺少情境性、缺少指导性,存在城市化倾向和纯理论倾向,不能完全满足农村幼儿园转岗教师的实际需求。正如第一期培训后有学员产生了这种困惑:培训的结果是让我们在实际教学中反而不知道幼儿园教学该如何组织了。

2 课程构建的目标

目标是个人、部门或整个组织所期望的成果,而培训目标是课程设置的前提和起点。构建科学的课程体系,是实现培训高效性的关键要素,也是打造承办机构培训品牌的精髓。

在四川省教育厅颁发的448号文件中指出:“组织农村幼儿园未从事过学前教育工作的转岗教师、新入职的非学前教育专业高校毕业生进行15天的培训。通过培训,帮助教师树立学前教育专业思想,掌握学前教育基本技能和方法,提高保教能力和水平。” ②

为适应学前教育蓬勃发展对农村转岗幼儿教师专业素质和能力的要求,提高农村转岗幼儿教师的综合素养,促进农村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农村幼儿园转岗教师培训的课程应围绕以下目标构建:

2.1 职业认同感

深化农村转岗幼儿教师对幼儿教师角色、职能以及角色专业化的认识,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提升其职业幸福感和责任感。

2.2 专业能力

帮助农村转岗幼儿教师理解幼儿身心发展的基本规律、年龄特点和学习方式,了解幼儿园与小学教育的共性与差异;掌握基本的保育、教育知识,形成初步的保育、教育能力;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与儿童观,提升促进教师和儿童发展的专业能力。

2.3 示范引领

通过总结与概括,提炼出具有指导、示范作用的农村转岗幼儿教师培训经验,推出一系列培训成果,以便在同行中交流推广。

同时,在课程构建中还应围绕教育部办公厅2012年5月颁发的《“国培计划”课程标准(试行)》(以下简称《标准》)的基本要求,根据《标准》中各项目具体目标任务和培训对象需求,将建议课程内容和自主设置课程内容相结合,以提高培训的实效性。

3 课程构建的原则

3.1 按需施训原则

“按需施训”是国培课程构建的最重要原则,学以致用是教师在职培训的灵魂。农村幼儿园转岗教师在职培训的目的就是要通过培训,既弥补自己专业知识与技能的缺陷,同时要能在实际的教育教学中会用和善用这些知识与技能。因此,在课程的设置中应以转岗教师的现实需要(实际工作需要和个人发展需要)为起点,改变以往“有什么给什么”的课程构建理念,教给农村转岗幼儿教师“应知应会”的知识与技能,最大限度地满足每位参训者的学习要求。

3.2 动态变化原则

人的思想和行为随时处在发展与变化之中。作为培训主体,农村转岗幼儿教师在培训过程中会不断产生新问题和新需求,因此,在课程实施过程中不应是构建好了之后就一成不变,而应根据实施情况,不断修改和完善课程体系,实现课程的动态变化,以满足参训学员的新需要。

3.3 分层分类原则

课程的构建应充分考虑学员之间的差异和学员对培训的多元化需求,在此基础上再进行分层分类构建课程内容,使不同水平的施训者在课程构建方面各有侧重点,以满足不同参训学员的个性化需求。因此,培训机构可以采取订单式培训模式,为学员量体裁衣,制定有针对性的培训目标与培训内容,使参培学员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提升,教学行为有所改变。

3.4 共性与个性结合原则

课程构建既要遵循“国培计划”通知公告中的有关要求,同时还应紧紧围绕“国培计划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既体现国培计划的统一要求,又充分考虑各地的实际情况和教师的发展需要,开发出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课程,如四川幼儿师专结合农村幼儿园特点,构建了“乡土游戏的开发与应用”、“农村幼儿园自制玩教具”、“农村留守幼儿的家长工作”等一系列课程,为丰富农村幼儿园教育活动内容提供了有效借鉴。

3.5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农村幼儿园转岗教师的在职培训要想取得预期效果,必须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既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又注重转岗教师教学技能和方法的习得。培训任务承担机构应从《标准》里的建议课程模块(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中选择不少于培训所设专题总数的50%的专题,并遵循《标准》中的课程结构要求,注重设置实践类课程。按照四川省国培办的要求,农村幼儿园转岗教师培训项目的实践类课程原则上不应少于总课时的30% ,而专家团队里的一线教师比例原则上也不应少于总人数的30%,这样的设置有利于转岗教师有效将理论转化为实践行动,更好地服务于幼儿园教学。

课程是教师入职及职后培训的核心要素,是教师专业发展的生命线。针对农村幼儿园转岗教师的实际需求,构建科学、有效的课程体系,将对促进农村幼儿园的教育质量起到积极作用。

注释:

①②川教函[2012]448号文件.

参考文献:

[1]朱旭东.论“国培计划”的价值[J].教师教育研究,2010,(6):3-8.

[2]郑志辉.教师培训课程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基于课程结构优化的视角[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10):72-76.

[3]朱新卓.“教师专业发展”观批判[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8):32-36.

[4]拓春晔.对有效实施幼儿教师国培计划的调查研究[J].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2,(8):27-30.

[5]彭曦,王余娟.从“国培计划”的实施看幼儿教师培训的有效性[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3):17-19.

[6]徐卫良.“国培计划”有效课程开发五步走――以湖南省置换脱产研修项目课程设置为例[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5):171-174.

[7]徐卫良.“国培计划”有效课程开发所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2012,(8):12-15.

幼师岗前培训总结篇2

【中图分类号】 G61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21―0032―01

一、研究分析,制订转岗教师个性化培训计划

1. 了解情况,交流互通。幼儿园为转岗教师建立完善的工作档案,经过对转岗教师档案整理,可以发现转岗教师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基础学历高,都是大专及本科以上学历。二是成熟型教师,教龄均在5年以上。三是没有幼教经历,幼教工作的理念缺乏,对幼儿园工作特点不了解。四是大部份在小学从事单一学科的教学,有较突出的音、体、美专业特长的不多。针对这些情况,我们与每名教师交流,鼓励教师加强学习和技能培训,放大优势,补救专业短板,树立工作的信心。

2. 分析问题,制订计划。根据转岗教师的实际特点和存在的问题,幼儿园为每一名转岗教师“量身定制”个性化培训方案和专业成长计划。培训方案详细列出幼儿教师必须具备的基础知识、专业技能、基本教学技巧和家长工作策略等培训内容,对每项内容所要达到的培训目标、时间安排、过程评价都有明确安排和要求。个性化培训方案做到了有的放矢,突出针对性和实效性。专业成长计划则详细列出教师从入职教师、合格教师、专业教师、骨干教师、学科负责人等成长的时间节点、工作内容、工作要求、考核评价。

二、做好入职培训,促进角色转换

1. 加强幼儿园基础理论学习。幼儿园组织学习《纲要》《指南》《幼儿园一日保教常规》《幼儿园一日生活计划》,让转岗教师了解幼儿园教育与小学、中学教育不同之处,奠定转岗教师对幼教工作的理论基础。

2. 加强幼儿园操作层面技能的提升。包括幼儿园工作管理制度、幼儿园一日活动常规安排、幼儿园六大环节的基本要求和职责任务、家长工作要求与做法、主题活动开展评价以及与幼儿互动交流的技巧评价办法等。具体做法:一是上岗前由园长组织专门学习幼儿园工作制度,让教师做到心中有数,分析幼儿园工作制度与中小学工作制度的不同点,工作过程中重点注意的事项等;二是选派有经验的优秀骨干教师对转岗教师进行专题培训,从幼儿晨检接待、室内外活动组织、游戏、离园等,按照幼儿园的作息时间,一个环节一个环节的一对一的培训;三是让优秀班主任用情景模拟的方式,让转岗教师掌握与幼儿交流的技巧,例如,蹲下来、轻声说、纪律口令等,同时以案例的方式讲授与家长交流、家长与家长的纠纷处理等。四是通过老教师做示范课,帮助新教师上好入职第一课“上岗课”,培养自信心。

三、注重人文关怀,加快角色转化

1. 创设良好的工作氛围与人际关系。首先,园领导要经常与转岗教师沟通交流,了解他们的工作情况、家庭情况和困难,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其次,要经常组织各种活动,让转岗教师共同参与,使他们融入到幼儿园的大家庭中,逐步缓解、消除不适应的状态;最后是在幼儿园重大决策、活动策划、环境布置、设备购置、工程建设等方面充分听取转岗教师的意见,让他们真正体会到幼儿园对他们的重视和关注,从而激发主人翁的责任感。

2. 建立竞争与合作相结合的工作激励机制。一方面将转岗教师与幼儿园老员工搭班安排,让他们优势互补,共同进步;另一方面,充分考虑转岗教师的特殊性,在评优晋级和晋职时参考他们的起点,肯定转岗后的进步,使之有成就感。

四、加强专业培训,促进专业成长

1. 立足园本培训。一是同班互助形式。通过“老带新” 、“师徒对”等互助形式,在教学实践中让转岗教师长知识、练本领、增经验、集智慧、促成长。二是发挥骨干教师示范引领作用。通过骨干教师上公开课、示范课,让新教师在榜样示范下,学习模仿各年龄段各领域的授课方式方法、技能技巧等。三是开展“一课多研”。鼓励教师间的取长补短,通过新教师说课、授课,老教师评课、磨课方式,让转岗教师在教学思想的碰撞中加强学习提升自我。四是开展专业技能大赛。

2. 依托各级各类培训。根据转岗教师的实际情况,分层次分类别为他们提供学习培训的机会,如参加国培、“影子”培训、“定岗置换”培训、外出观摩学习等,开阔视野,增强学习。同时建立“学习汇报制度”。每名教师培训回来后, 幼儿园提供时间与机会,让他们谈感想、感悟和今后工作设想,引导教师在学习中反思,在学习中成长,促进教师专业水平的逐步提升。

五、参与课题研究,助推专业成长

1. 树立“问题即课题”的教科研思想。引导教师根据工作实际发现问题,消除教师对课题研究“高深莫测”和“不敢”的心理。从小处着眼,由问题到课题。

幼师岗前培训总结篇3

【中图分类号】G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10-0019-02

引言

为了进一步提升农村幼儿教育质量的提升,财政部与教育部带头实施了“幼儿教师部级培养计划”以此来推动农村幼儿教师队伍的建设工作。转岗教师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转岗教师在幼儿教育中如果没有经过专业的培训,将会使得幼儿教学过程中出现严重的小学化倾向,从而对我国农村幼儿教育质量的提升产生很大的制约。因此,在当前农村幼儿教育发展遇到瓶颈的新形势下来探索农村幼儿园转岗教师的培训模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当前广西农村幼儿园教师队伍的发展现状

(一)农村幼儿教师数量满足不了学前教育发展的需求

目前国家正在大力推行学前教育的普及工作,并出台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对我国学前教育的发展规划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广西作为国家实施的“学前三年行动”的试点省份之一,在每个乡镇都要建成一所规范化的公立幼儿园的规划下,幼儿教师的需求在快速的增加,而目前幼儿教师的数量难以满足当前快速发展的学前教育的需求。

(二)幼儿教师队伍中充斥着大量的转岗教师

转岗教师指的是从中小学教师队伍中转岗而来的或者是没有从事相关的学前教育工作经历的亦或者是非学前教育专业的高校毕业生的幼儿教师。相关的调研工作显示当前广西农村地区的幼儿教师中转岗教师的比例达到了90%以上,其中很多幼儿园都是刚刚从小学中独立出来的,转岗教师由于没有接受过专业的学前教育培训,对于幼儿成长过程中的发展规律和特点了解不多,同时一些开展幼儿活动的基本专业技能也不能熟练的掌握,因此加强转岗教师的培训对于提升农村幼儿教育的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1]。

(三)幼儿教师队伍建设已经引起了高度的关注

随着对于幼儿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幼儿教师队伍建设已经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教育部与财政部于2011年9月启动了“关于实施幼儿教师部级培训计划”,将从事幼儿教育的幼儿教师首次纳入到了国培计划之中,针对农村幼儿园中的教师尤其是转岗教师进行了农村幼儿教师短期集中培训、农村幼儿园“转岗教师”培训和农村幼儿园骨干教师置换脱产研修三种形式的培训活动,对于幼儿教师的培训模式进行积极地探索。

二、广西农村幼儿园转岗教师培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培训课程设置的针对性不强

目前相关的部门已经认识到了对于幼儿园转岗教师培训的重要性,也开展了一些针对农村幼儿园的转岗教师的培训工作,但是在对幼儿园转岗教师进行培训的过程中,出现了培训课程与幼儿园教育工作脱节的情况。在一些培训活动中,其设置的培训内容针对性不高,往往是对幼儿教育理论进行系统的讲解,而实践教学中的一些具体操作环节却没有具体的讲解。导致这种问题出现的原因,一是相关的培训活动的组织部门对于整个培训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没有在进行课程设置的过程中充分考虑到当前广西农村幼儿园的发展现状以及转岗教师在实际幼儿教育过程中遇到的一些实际的困难,从而在制定培训内容时往往只是从宏观的幼儿教育层面来对教育理论和教育方法进行讲解,没有考虑到实际的教学需求;二是目前针对农村幼儿园转岗教师的培训工作在全国范围内来看还处于一个刚刚起步的阶段,在进行课程设置的时候并没有成功的培训先例可供参考,因此在制定培训内容时并没有相关的经验从而出现了一定的偏差,致使培训课程设置的针对性不是很强。

(二)培训过程中没有充分考虑转岗教师的实际情况

转岗教师中既有从中小学教师队伍中转岗而来的,又有刚毕业的没有相关工作经历的非学前教育的大学生,因此转岗教师队伍的构成十分复杂,其自身的水平与相关的教育基础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然而在进行转岗教师的培训工作时,相关的组织部门并没有考虑到转岗教师群体组成的复杂性与教师个体之间存在的差异,在进行培训的过程中往往还是采用传统的大班制的集体授课方式,不能做到依据每个转岗教师自身的实际特点以及需求来进行“因材施训”,致使培训工作没有得到应有的效果。导致这种问题出现的原因有两个,一是当前培训工作的整个发展模式还不是很完善,在培训过程中一些具体的环节还存在着很大的不足,尤其是对于参加培训的转岗教师的个人情况和教育背景的了解程度还远远不够,致使在实际的培训过程中无法依据每个教师的具体情况来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二是当前转岗教师在整个幼儿教师队伍中所占的比例太大,致使需要参与培训的转岗教师数量众多,而由于投入有限导致整个培训工作中的培训资源十分有限,没有能力照顾到每一个参与培训的转岗教师的需求,因此培训活动也很难达到预期的成果。

(三)没有形成完善的培训机制

当前的针对农村幼儿园转岗教师的培训工作还存在着很大的随意性和无序性,对整个培训工作缺乏总体的规划。目前,针对幼儿园转岗教师的培训工作还是停留在集中培训这个层面上,没有建立起一整套完善的培训机制。转岗教师的培训工作应该贯穿于幼儿教学的整个过程中,尤其是在接受完培训之后要对转岗教师进行跟踪指导,从而进一步提升培训工作的效果,而目前广西境内的培训工作还没有延伸到训后工作的指导之中,没有建立起完善的训后跟踪指导机制。导致这个问题出现的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目前针对农村幼儿园转岗教师培训工作的资金投入力度还远远不够,现有的资源无力承担起建立一个庞大高效的训后跟踪机制的需求,因此,针对农村幼儿园转岗教师培训工作所能起到的效果也是极为有限的。

三、幼儿园转岗教师培训模式探究

(一)构建多元化的培训课程模式

转岗教师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在进行培训的过程中要针对其特点来开展有针对性的培养模式。在进行培训的过程中,要进一步构建学科课程、实践课程、自主课程与活动课程相结合的多元化的课程培养体系。学科课程主要是对转岗教师的学前教育相关的教育理论来进行培训;实践课程是培养转岗教师的幼儿活动设计与组织能力;自主课程是针对转岗教师自身的特点以及幼儿教育的教学需要来设置一些教育技能自选课程供转岗教师进行选择性的学习;活动课程是在进行培训的过程中通过举办一些转岗教师之间的交流活动等来进一步提升培训的效果。通过构建多元化的培养课程体系来提升幼儿教师的整体素质[2]。

(二)树立新型的幼儿教学理念

转岗教师的培训工作的最重要的一个内容就是通过相关的培训活动来更新幼儿教育的理念,在进行转岗教师培训的过程中要树立起教师的职业认同感。职业认同感的形成不是短期之内就可以一蹴而就的,因此必须将对转岗教师的培训工作当做一个提升幼儿教育水平的必要工作来紧抓不懈,使其能在幼儿教育进行的过程中能够将培训的理念和方法得以运用,从而在幼儿教育的实践与培训课程的引导之中进一步培养其转岗教师的职业认同感[3]。

(三)建立训后跟踪指导机制

转岗教师的培训工作相对于教学工作来讲,其时间还是相对有限的,要确保转岗教师的培训工作真正能够应用于幼儿教育之中并能发挥出实际的效果,就必须建立起完善的训后跟踪指导机制来对转岗教师的实际教学工作进行指导。首先,可以建立其以专业幼儿教师为主的跟踪团队深入到幼儿教育的基层,对于转岗教师的教学开展进行指导,针对其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指证,从而进一步减少转岗教师在教学实施过程中的一些存在误区的教学方法以及教学理念;再者,要利用当今高度发达的网络技术来对转岗教师的发展提供远程的支持,及时对于转岗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面临的实际问题进行解决,使得转岗教师能够在第一时间获得支持;最后要建立起完善的沟通机制,通过成立专门的转岗教师QQ群或者是定期电话联络机制来加强转岗教师与转岗教师之间以及培训机构与转岗教师之间的交流和沟通,进而形成对转岗教师的跟踪支持[4]。

幼师岗前培训总结篇4

近年来,我县学前教育取得了飞速发展,为有效缓解因新建、改扩建幼儿园而出现的幼儿教师严重缺乏等问题,陆续将中小学富余教师转岗到幼儿园工作,然而这些转岗幼儿教师在专业成长方面存在着诸多问题。如何提高转岗幼儿教师的专业素质,以提高幼儿园保教质量,是摆在幼教工作者面前的一大课题。下面,本人结合工作实践,谈几点促进转岗教师专业发展的做法。

一、创设积极互动、双向沟通的和谐氛围。

绝大多数转岗教师满怀着信心和期待来到幼儿园,但每天重复着照顾孩子们“吃、喝、拉、撒、睡”等生活琐碎事情,使他们认为当幼儿园老师就像当保姆一样;虽然他们从事了多年的教育工作,但是中小学教育模式、方法的差异,使得她们来到幼儿园孩子中间,不知如何与幼儿相处、如何组织一日活动、如何回答幼儿各式各样的“怪异”问题、如何与家长沟通。面对诸多新的转变和挑战,转岗教师心理的落差和压力可想而知。因此,我们首先要引导转岗教师正确认识幼儿教育的重要性和幼儿教师的重要作用,摒弃偏见。同时,在精神上予以支持,创设宽松愉悦的环境氛围,与转岗教师们谈心,了解她们的困惑和需要,帮助她们树立信心。

二、开展多样化的教育培训。

提高保教质量关键在教师。针对转岗幼儿教师在专业知识、保教技能和实践经验等方面的欠缺, 我们要从培训入手,通过开展多样化的教师培训,提高转岗教师的专业素质。

一是坚持请进来,走出去,借力于他人经验快速提高水平和能力。一方面要积极创造条件,支持转岗教师走出去,参与国省市各级培训,引导他们边学习边实践边反思,促使其获得专业发展;另一方面把省级学前教育专家、教学名师、优秀班主任请进来,就《指南》、《纲要》、《幼儿教师专业发展标准》等幼教理论知识进行专题培训,使转岗教师真正领会其精神实质,用理论去指导教学实践活动,不断提高儿教学和研究能力;二是开展转岗教师县级集中培训。县级教育培训机构要从幼教理念、保教技能等方面进行培训,通过组织集中观摩示范课、一日活动的组织跟班学习、专题辅导讲座等,使转岗教师内化幼儿教育理念,摒除小学化的教学思想和行为,真正从教育思想上、教育行为上 、个人素养上转变和提高;三是扎实开展园本培训。一方面幼儿园要组织转岗教师学习《幼儿园一日工作流程》、《一日活动目标与管理要求》、《各岗位职责》,定期开展弹、唱、跳、绘画、讲故事、环创、幼儿一日活动设计与组织等技能培训,另一方面转岗教师要加强自身学习,制定个人专业发展规划,从而获取专业发展。

三、以活动促提高,让转岗教师在参与中发展。

根据转岗幼儿教师专业发展方面存在的问题,幼儿园要坚持以活动为载体,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为转岗教师合理搭建平台,创设锻炼机会,促使转岗幼儿教师全方位成长。

幼师岗前培训总结篇5

(西安文理学院师范学院,西安 710065;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西安 710062)

[摘要]为了解农村幼儿园转岗教师的生存状态,分层抽样选取陕西402名农村幼儿园转岗教师进行问卷调查、10名转岗教师进行个别访谈,结果显示农村幼儿园转岗教师一般拥有相对较高的学历水平、职称评定率以及适当的收入水平,但这些较好的外部评价指标主要来自教师转岗前的贡献,其较高的发展起点与现有的发展困顿和停滞形成了巨大落差,反而加剧了转岗教师生存状态内部体验指标的显著降低,他们普遍承受着较大的工作压力,有更多的职业倦怠感,对自己的专业发展现状不满意,离职意愿强烈。为改善转岗教师的生存状态,应秉持生命关怀的关键理念,落实转岗培训,聚焦转岗适应期,激活转岗教师个人的主体性。

[

关键词 ]农村教育;学前教育;转岗教师;生存状态

一、问题提出

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伴随着城镇化进程,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导致中小学数量锐减,1993-2013年我国中小学校数量从76.5万所下降到26.6万,20年间减少了近2/3,其中小学数量减少最为明显,平均每天有66所小学消失。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优化学校教育资源配置、提高农村学校办学水平、促进农村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目的,但也不可避免带来中小学师资富余等负面结果。与此同时,中国城乡对普惠性学前教育的需求日益强烈,“基本普及学前教育”已成为我国当前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因此“充分利用中小学布局调整富余的校舍和教师举办幼儿园(班)”、扩大学前教育资源,就成为完成这一任务的重要举措,也由此形成了“幼儿园转岗教师”这一特殊群体。转岗教师的出现既缓解了富余人员的再就业压力,更解决了扩大农村学前教育资源过程中的师资匮乏问题,是当代中国学前教育在追求普惠与公平的愿景过程中最务实的选择。

然而,随着转岗教师在农村学前教育师资队伍中占比的日渐提高,受其专业化水平的制约,可能进一步拉大城乡学前教育质量差距,为学前教育均衡发展埋下隐患。这些被称为“有经验新手”的转岗教师,一般都未达到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也不具备幼儿园教师入职资格。他们“年龄普遍偏大、知识陈旧老化、结构不合理、业务能力欠缺、学习动力不足”,再加上教育观念的差异、教育模式的不同、教育内容与方法的错位,都成为加剧农村学前教育“小学化”的重要推手。在整个农村教师生存状态堪忧的背景下,这些数量庞大、专业背景复杂的中小学教师目前在幼儿园的生存状态如何,其专业发展与生命价值是否得到关照,理应得到社会的关注,他们不应该再次成为被“富余”的群体。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自编《幼儿园转岗教师生存状态与专业发展调查问卷》,针对陕北、关中、陕南三个地域,采取分层随机抽样,选取31所幼儿园(陕北11所、关中17所、陕南3所;县幼儿园8所、乡镇幼儿园17所、村办幼儿园6所)共457名转岗教师作为研究对象,回收有效问卷402份。然后,从陕北、关中、陕南各抽取1所幼儿园共10名幼儿园转岗教师进行个别访谈。最后,采用IBM spss 18.0对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要研究幼儿园教师的生存状态,首先要构建相关的评价指标体系。已有研究从不同视角出发,或强调以收入水平、学历、职称、人事劳动关系、工作条件、生活条件等外部背景性因素为主要指标,或强调以幸福感、倦怠感、职业认同感、职业忠诚度等内部体验性因素为主要指标,或对这两方面指标均有所涉及。人的复杂性决定了既不能忽视其生存的外部背景性因素,也不能忽视其内部主观体验性因素,教师的生存状态应是其在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下的物质与精神状态的总和,既包括外部评价指标如学历、职称、收入等,也包括内部体验指标如工作压力、幸福感、专业发展等。

(一)农村幼儿园转岗教师生存状态的外部评价指标

1.较高的学历水平。

本研究中,达到专科及以上学历的转岗教师达到306人,占样本总数的76.1%,显著高于2012年全国农村专科以上学历幼儿园教师占59.3%的水平。这主要是由于幼儿园转岗教师中绝大部分来自于中小学,而中小学教师的入职标准在学历方面的要求高于幼儿园教师,当他们转入幼儿园工作以后,自然就提高了转岗教师群体的学历水平,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推升了整个农村幼儿园教师的学历水平。不过,这种高学历并不意味着一定会给转岗幼儿园教师带来更多的荣耀、自信,或者有力助推其专业发展,如一位全日制本科毕业的转岗教师在接受访谈时抱怨到:“我上的学比他们(指其他幼儿园教师)多,学历比他们高,能力比他们强,但因为不是这个专业出身,现在工作起来反不如那些中师毕业的顺手,当不了骨干,也没有她们收入高。”

2.较高的职称评定率。

转岗教师中已经评定职称者达到69.4%,显著高于全国农村幼儿园教师28.1%的职称评定率。这反映出农村幼儿园转岗教师的来源更多是具有教师职称的中小学教师,本研究中84.33%的转岗教师即来自于教师岗位,并有65.9%的转岗教师是在25-40岁这个年龄阶段转入幼儿园的。他们在原来的学校已经工作了若干年,实现了从新手教师到熟手教师的转变,职称也评到了一定级别,面临专业发展的高原期,因此他们比新人职或有高级职称的教师具有更强烈的愿望来“换一个环境试试”,或者在面临分流择业时,因为“已经定型”“没有发展潜力”而被迫转入幼儿园。不过,无论是主动还是被动进入幼儿园,这些已经评定了职称的教师在新的岗位上却较难发挥原来的专业优势,普遍适应不良、专业发展动力不足,因此其中很多教师表示短期内“没有考虑再去评职称”。

3.收入水平隐性下降。

教师的收入水平“不仅会影响劳动者对于教师职业的从业意愿,而且会影响教师队伍的流失率,从而对教师队伍的规模产生影响”,是反映教师生存状态的重要指标。在本研究中,28.9%的转岗教师月收入在2000元以下,41.5%的教师月收入在2000—3000元之间,29.6%的教师月收入在3000元以上。就整体收入水平来说,与转岗教师的工龄、资历、职称等基本相符。这主要源于教师转岗前一般属于公办学校编制,其工资、养老、医疗等问题由国家或地方财政承担,转岗只是岗位的调整,待遇基本保持稳定。

同时,只有13.7%的教师反映收入较转岗前提高了,67.1%的教师反映其收入水平在转岗前后基本没有变化,还有19.2%的教师认为自己现在的收入水平较转岗前降低了。如果考虑到工龄增加、资历提高、货币贬值等因素,可以说收入没有变化的转岗教师的收入水平实际上隐性下降了。

(二)农村幼儿园转岗教师生存状态的内部体验指标

1.沉重的工作压力与强烈的离职意愿。

本研究结果显示,64.9%的转岗教师反映工作压力“较大”或者“很大”,28.9%的教师反映压力“一般”,只有6.2%的教师反映压力“较小”或者“没有压力”。这与其他相关研究结论基本一致,即幼儿园教师普遍感到在工作中承受着较大的心理压力。这不仅仅源于幼儿园教师工作的繁重性、琐碎性、封闭性等特点,也包括对“幼儿安全问题”的高度关注,尤其对转岗教师而言,教育观念冲突、教学模式陌生、教学技能欠缺、教学经验迁移困难等都可能成为工作压力源。

沉重的工作压力不仅会影响保教工作质量,更会严重影响教师的职业满意度和心理健康,造成他们离职意愿强烈。在本研究中,当在回答“如果有幼儿园之外的新的工作岗位供您选择,您会怎么办”时,42.8%的转岗教师选择会离开幼儿园。

2.新岗位带来更多的倦怠感。

幸福感指向个体对现实生活的感受和对未来的期待,是衡量个体工作生活质量的重要心理学指标。本研究让接受访谈的10名转岗教师反馈其职业幸福感指数,数字1-5分别代表当前在工作中体验到的由低到高的幸福感,其平均分为2.50+1.35。显然,转岗教师在工作中并未体验到应有的幸福,相反他们更多体验到的是职业倦怠感。如有37.6%的教师表示当前的工作给他“更多的倦怠感”,29.6%的教师表示“说不清楚”,只有32.8%的教师表示有“更多的幸福感”。很多转岗教师都认为从中小学到幼儿园工作是“降低了一个档次”,“当幼儿园老师就是给孩子当保姆”,对工作有消极、抵触之感,体验到更多的倦怠感也就是很自然的。

3.专业发展陷入停滞。

教师的专业发展就是教师由非专业人员成为专业人员的过程,是“教师内在专业结构不断更新、演进和丰富的过程”。对于转岗教师而言,实现专业的良性发展,既是其顺利完成转型的基础,也是其转型成功的标志。然而调查的结果并不乐观,在本研究中,40%的转岗教师对自己的专业发展现状“不太满意”,10.9%的转岗教师甚至“很不满意”;在掌握基本的幼儿教育规律和教学方法方面,有63.7%的转岗教师表示只“知道一点”,10.%的教师甚至表示自己“不清楚”;在个人专业发展动力方面,67.2%的教师表示源于“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的需要,这说明转岗教师明确意识到了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还比较欠缺,对自己的专业发展现状不够满意,具有较强烈的专业发展内在动力,然而这种发展动力未能得到有效支持,如只有46.5%的教师表示自己想要进修与学习的要求“有时能”得到支持,40%的教师则表示“机会很少,基本得不到支持”。这反映从政府到幼儿园对转岗教师群体专业发展需求还不够重视。

四、改善建议

(一)应秉持生命关怀的关键理念

教育关注人的发展,以人的成长和发展为目的。回归对儿童和教师的生命关怀,是教育的本真追求。政府在推进幼儿园教师人事制度改革的过程中,幼儿园在组织管理的过程中,社会舆论在维护转岗教师的生命价值和尊严的过程中,都应秉持生命关怀的理念。具体来说,第一,要实现从被动分流到主动转岗的根本转变。转岗分流应充分吸收教师个人意见,综合考量教师的年龄、专业、特长等因素,避免一刀切、被动转;第二,要切实提高幼儿园教师的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在编制、晋级、职评、薪资等方面向转岗教师进一步倾斜,以吸引高素质、达标准的中小学教师进入幼教师资队伍;第三,要建立健全“能进能出”的良性流动机制,确实不适合在幼儿园教师岗位工作者,如经过转岗培训、幼儿园培训及一段时间保教工作的实践锻炼,仍不能独立承担保教工作且本人离职或再转岗意愿强烈者,经过个人申请(或者组织谈话)等程序,应允许其转离教师岗位,这样也有利于保证转岗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第四,政府、社会、幼儿园要为转岗教师创设宽松、愉快的工作氛围,进一步提高生师比,多途径降低幼儿园教师的工作量和工作压力。

(二)落实转岗培训

转岗培训是中小学教师向幼儿园教师转型的起点,也是中小学教师突破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壁垒的关键性事件。“合理有效的职前培训,不仅可以帮助转岗教师弥补自身在技能技巧方面的欠缺,也能够增强他们的人职自信心,对他们进入新岗位,尽快完成角色转变,适应新工作,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是否能够接受系统、科学、有效的转岗培训,将决定转岗教师顺利完成转型的时间和专业发展的高度。中小学教师从事幼教工作既拥有文化知识广博、教育理论扎实、教学经验丰富等突出优势,也存在知识结构、认知方式等差异和不足,这就要求培训机构扬长避短、查漏补缺,从培训内容、方式、时间和形式的创新人手,构建四维立体化转岗培训模式:在培训内容上,应侧重转岗教师所亟缺的技能技巧、专业理念等;在培训方式上,应突出实践教学的比例,开展类似影子实习、返岗实践、虚拟现场等实操性较强的教学活动;在培训时间上,应保证至少为期3个月的集中培训;在培训形式上,既要注重集中学习,也要注重分散实习,还要注重返岗后的远程学习。

(三)聚焦转岗适应期

如果我们把转岗教师的发展阶段分为转岗准备期、转岗期、转岗适应期和转岗成功期四个阶段的话,转岗准备期是主动转岗或被动分流前的时期,主要任务是明确新岗位的去向;转岗期是脱离原岗位之后、走向新岗位之前的时期,在这个阶段部分教师会接受转岗培训;转岗适应期则是走向新岗位之后到转岗成功前的时期,主要任务是适应新环境、迁移旧经验、构建全新专业体系的过程;转岗成功期指教师完全适应新的岗位工作,能够得心应手地开展幼儿园保教工作的时期。显然,改善转岗教师生存状态的关键时期是转岗适应期。本研究访谈结果发现,转岗适应期的长短具有显著的个体差异,平均为3年左右,度过转岗适应期并实现成功转岗的主要标志是能够独立开展具有示范意义的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如取得幼儿园赛教活动等业务奖或者被授予“优秀教师”等荣誉奖。在这个阶段,幼儿园要聚焦转岗适应期教师的心理落差和专业鸿沟,为转岗教师减压,引导、支持转岗教师学习,帮助转岗教师开启一个全新的工作、生活状态。

幼师岗前培训总结篇6

摘要:学前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相比义务教育,学前教育的支撑体系显得零散脆弱,与其重要地位、任务和作用极不相称,学前教育仍然是各级各类教育中的薄弱环节。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学前教育,《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对学前教育发展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本文就中等职业学校学前教育专业建设提出了 改革建议和实施策略。

关键词 :中职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就加快职业教育发展作出重要指示。他强调,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广大青年打开通往成功成才大门的重要途径,肩负着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职责,必须高度重视、加快发展。这对新形势下职业学校学前教育的专业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社会需求

近年来,我国学前教育虽然得到了大力发展,但幼儿园专任教师配备仍难以满足现实需求,待遇、社会地位等因素困扰着幼儿教师群体的未来发展。据调查,大连市民办幼儿园教师月工资在1300元至1700元之间,公办幼儿园合同制教师月工资在1700元左右。北京市普通合同制幼儿教师的月工资也仅有2000多元。在南方相对发达地区如广州、深圳、珠海等地合同制幼儿教师最高月工资仅在3000元至3500元之间,幼儿教师已经成为低收入群体。

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填补了本科层次师资不足的空缺,而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的毕业生又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较高的职业素养和现实的就业定位,能够承担起幼儿园保育和教育的双重职能,完善的成人教育也为其学历提升提供了保障,这就为中职学校开办学前教育专业拓宽了空间。

二、构建“校·园合作三阶段”人才培养模式

深化校·园融合,探索并实施“校·园合作三阶段”人才培养模式。“校·园融合”是通过在学校内部与幼儿园合作共建对外服务性实训幼儿园,使学生在校内(顶岗实习前)就能够在真实的幼儿园环境下,进行工作情境下的教学实践学习,感受行业文化,学习知识技能,体验岗位实践,真正实现教学内容与岗位内容、学习过程与工作过程的交融。

通过实施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学生在学校教育环境中,通过课堂学习获得岗位标准所需的文化知识及思想道德素质,经过校内的“校·园融合”的实习实训教学,进行了岗位见习,掌握岗位实操技能,完成了顶岗前的岗位培新,在此基础上学生进入幼儿园顶岗实习,通过行业的实际教学环境的教育实践,强化学生职业道德的养成和职业能力的提高。

三、课程体系改革

在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依据课程体系构建框架和培养目标要求,形成以活动项目为主要内容的培养综合职业能力的课程体系。通过课程体系的建设工作,围绕幼儿教学活动项目,使学生具备了相应的专业知识、技能和素质。

优化“公共课程+核心课程+教学项目”课程体系,进行教学资源的开发,开发教学软件,开发多媒体课件,编写校本教材,打造核心精品课程。在进行精品课程建设过程中,与行业专家共同制订教学计划、课程标准,建立教学资源库,实现电子教案、多媒体课件、实训项目、教学案例、考核试题等资源共享。通过课程体系建设工作,使学生能够掌握音乐、舞蹈、键盘、美术、保教、制作等幼儿教师基本技能。

四、“幼儿教学活动导向”教学模式改革

实行“幼儿教学活动导向”教学模式改革,以工作过程为导向,采用项目教学、模拟教学、场景教学等教学方法,增强学生对幼儿园教学活动的感性认识。整体规划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幼儿模拟实训室、舞蹈实训室。校内实训幼儿园包括:美工技能训练室、奥尔夫音乐室、仿真幼儿园活动室、蒙台梭利观察实训室、微格教室等。同时把实训基地建成专业群内共享、共融的综合性校内实训基地,营造良好的职业氛围和环境,为学生适应岗位需求提供保障。

五、评价模式改革

构建校内评价和社会评价相结合的全面多元化评价体系。由用人单位、行业协会、学校多方共同参与的评价方式与评价机制,加大企业、行业对学生的评价力度(由原来评价比率40%提高到50%),构建多方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采取单项评价与综合评价相结合、主观评价与客观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建立人才需求、人才质量、专业人才的适应性等信息收集和反馈系统,形成人才培养与生产需求之间的主动适应和不断更新机制。

六、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运行机制建设

幼师岗前培训总结篇7

保育员工作培训心得范文精选   通过这次保育员培训,我不仅学到了专业的幼儿园教育理论知识,学到了教学技能,而且还发现自己在教学工作中的不足。

  初冬季节,寒风瑟瑟,我的内心却沐浴阳光,温暖似春。16日我有幸参加了“国培计划”陕西省乡村幼儿园“保育员”培训。我非常感谢园领导给我这样一次学习的机会。这次培训,在咸阳职业技术学院采取集中培训的方式进行。在短短7天的集中培训中,我聆听了来自省内外专家、教授和骨干教师们的精彩讲座,他们用鲜活的实例和丰富的知识内涵及精湛的理论阐述,给了我强烈的感染与深深的理论引领。还参观了机关幼儿园。无论是理论上的学习,还是实地考察活动都收获颇丰,感触很深。现将我的感触总结如下:

  首先使我重新认识幼儿教育,明确幼儿教师的角色定位。培训中我聆听了国培专家欧从容老师的《静待花开,润泽生命》从教育理念,对幼儿专业化的管理是我很受启发。张丹枫老师的讲座内容是我对学前教育有了新的认识。美女老师王双伟的音乐律动课使人难忘。窦敏娜老师的讲座《保育员职责与价值》和《学前儿童生理解剖特点及卫生保健》,窦敏娜指出了幼儿园保育员职责与价值———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关注重每个孩子的快乐成长,明确了新时期的保育员基本素养———“保”“育”结合,表面安抚与内在需求的有机统一。讲座让老师们明白了,做好各项保健工作,其主要是耐心、细心的对待幼儿。保育员是幼儿园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幼儿园教师的助手,她辅助幼儿教师负责幼儿的保健,并协助教师对幼儿进行教育。老师们将用更高的热情投入到今后的保教工作中。

  让我认识到了幼儿教师在其职业生涯中需要扮演多种角色。对幼儿而言,幼儿教师应是促进儿童个性化发展、丰富儿童精神世界和情感生活的“导师””;在幼儿园教学管理中,幼儿教师应是能够协调各种人际关系的艺术家,能够促进家园之间形成教育合力;对教师自身而言,幼儿教师则应扮演好“学习者与学者”的双重角色。

  而我们的责任则要保护他们的安全,教导他们提高安全意识,学会自我保护,从一日常规开始,从各方面加强幼儿园安全工作,让我们的小朋友做一个健康,快乐的宝宝,在健康方面除了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良好外,还要加上道德健康,只有这四个方面的健康才算是完全的健康。我们教育中的一点一滴将直接影响到一个孩子的未来,我作为一名小学教师转岗到幼儿园老师必须得不断反思,分析自己的教育言行,努力审视自己的教育行为,才有可能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确立新的目标,规划新的发展,使每一个孩子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展示。

保育员工作培训心得范文精选   20xx年7月5日——7月19日,我与全省幼教界的700多名园长相聚在美丽的避暑之都贵阳,共同参加贵州省幼儿师范学院组织的贵州省幼儿园园长岗位培训,在这短短的15天时间内,我们聆听了专家的讲座,参观了著名幼儿园,观摩了优质教育活动,听取了知名园长的管理经验介绍,课余时间我还与来自全省各地的部分园长同行就办园经验、管理方略、幼儿园特色等问题进行了交流。这次培训活动不仅使我开拓了视野,增长了见识,更让我经历了一场深刻的教育思想观念的洗礼,给我注入了新的动力。

  一、聆听讲座,更新理念

  此次园长岗位培训班受到省教育厅、省师资处领导的高度重视,省教厅副厅长李厅长、幼教处处长谢晶亲临现场并作重要讲话。最近发生了两件与学前教育有关的大事情:首先,国务院出台的《国家教育规划纲要》里面,有一章节是专门写学前教育的;其次,国务院专门召开常务会研究学前教育并且下发了《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国发[20xx]41号),从中央到乡镇都召开了学前教育会议,这是有史以来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它让我看到了“学前教育事业规模空前发展、多元化办园格局已形成、管理体制基本理顺、制度基本建立、公办优质幼儿园辐射作用强化、建立了较完整的教师培养培训方式;贵州省《三年行动计划》的制定了更让我领略到了省的政府逐年在学前教育加大财政投入的欣喜。随着乡镇教师培训、骨干教师培训、园长培训等紧锣密鼓地展开对学前教育的前景充满期望,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学前教育的盛夏已经来临了。

  丹麦幼教总监蔡伟忠对“幼儿园园长领导力研究”提出的每个人身上都有现实的或潜在的领导力这种观念让我对加入幼儿园园长队伍充满了信心,听了他关于领导者的专业解释更是对领导者有了重新的认识,懂得了领导者与管理者的区别,知道了领导者应该是行政者、管理者和领导者等多重角色的综合体,也知道了园长与校长是不同的,更重要的是根据中国教育报学前教育周刊总编苏令教授提出的“五向度模型”对照自己,认识了自身的优势和劣势。

  贵州大学法律系教授陈玉斌的“幼儿教育政策法规”让我回顾了幼儿园触目惊心的安全事故;了解了幼儿园事故产生的僚本特征;懂得了幼儿园安全事故处理可遵循的原则,如过错责任原则、无过错责任原则、公平原则等;学习了幼儿园安全管理与事故处理的政策法规。

  贵州省幼儿师范学院副校长翟里红教授的“标准”视野中的幼儿园教师专业成长探讨向我们解读了幼儿教师专业标准:了解幼儿教师发展的历史,才知道是1981年颁布的《幼儿园教育纲要》第一次提出了幼儿园教师,也就是把有幼儿教师归入专业队伍中了,名称变了,地位也提升了,相应的收入也提升了。而幼儿园教师的地位不高跟专业性直接相关,现在整个教师队伍正朝这个方向走。也学习了幼儿园教师专业化必须具备的的六大特征。

  听了杨先予博士的讲座后,我对如何开展幼儿园园本教研有了更深的认识。目前幼儿园的园本教研存在着很多的问题:首先是教研内容指向不明;其次是园本教研组织建构缺少活动;最后是园本教研策略缺乏系统设计。造成了活动形式单一,大部分是研教材或是同课异构,我们的教师大都是在模仿,而不是原创,不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杨教授在分析了这些问题后并指明了园本教研的出路:园本教研的内容指向应该是帮助教师建构学科知识也就是PCK,所谓PCK,就是指领域学科知识加教学法知识再加教育情境知识。并指出教研改革应基于教师的PCK以领域分类选择首席教师,建构首席教师负责制的新型教研制度。

  二、跟岗实践,参与管理

  参观了贵州省第五幼儿园,现代第九幼,E智幼儿园,真是让我眼界大开,不论是总园还是分园,无论是室内还是室外,每一处、甚至每一个角落都布置得独具匠心。绿草、大树、花园生机勃勃,点缀着美丽的幼儿园。各种专业设施和教玩具齐全,墙面的装饰与布置展现出积极、博爱、专业的文化氛围。我禁不住感叹:这才是孩子幼年的幸福摇篮啊。

  第五幼儿园是一所省示范幼儿园,在建园以来,迎来了累累硕果。在生活中学,在规则中养,在探索中寻,在行动中知是他们幼儿园教育的核心。通过“师徒结对“充分发挥高级教师、骨干教师的作用;通过”基本功比赛“使新教师尽快提供业务能力;通过“教学沙龙“提高教师教科研的能力,幼儿园就这样通过通过多途径的教科研、园本培训使教师由经验型转变为学者型的优秀教师。如何通过园本教研来提高青年教师的业务水平不正是我们这些乡镇中心园园长最困惑的一大课题吗?此次在机关幼儿园的`跟岗实践,无疑让我们茅塞顿开呀!的确,通过园本培训、园本教研,帮助青年教师在业务上成长起来,已成为我园师资队伍建设刻不容缓的任务。

  另外,我们还跟岗观摩了“贵州省语言文字教学活动研讨会”,通过听专家讲座、名师上课、专家评课等形式,让我们今后对如何开展幼儿早期阅读、如何选择适宜的幼儿早期阅读图画书有了更深、更准确的认识,收获很大,对今后的幼儿早期阅读活动的开展很有帮助。

  通过实践引领,我不断深化自己的认识,不断总结自己的管理得失,不断提升自己的管理策略,从而获得持续的专业成长。

  三、交流互动,分享经验

  在这次园长培训开班仪式上,谢晶处长就向我们所有成员提出几点要求,其中最重要的两点就是要我们在培训中积极互动,及时反思。我们不仅在专家讲座时积极互动,在跟岗实践时,我们与跟岗幼儿园的领导、教师甚至保育员也不时地交流、沟通。另外,在餐桌上、寝室里也会不时的听到我们交流办园心得、互传管理经验。当然,这种交流还延续到了培训后,我们培训班专门建立了一个QQ群,我们跟岗实践小组也另外建了一个QQ群,以供以后继续交流、学习。

  最后,真诚地感谢贵州幼儿师范学院的各位领导以及班主任王新华老师的付出,给了我们这次开阔视野、激活思维、交流学习的机会,让我能学习别人的长处,学习各领域的知识,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面。我一定能以此次培训为契机,好好总结,好好反思,争取早日把学到的理论知识用到实际当中去,使幼儿园的各项工作不断迈上新的台阶。

保育员工作培训心得范文精选   2012年3月23日,在教育局的关心与爱护下,在园领导的支持与指导下,阳光幼儿园进行了幼儿园保育员岗位培训,全区各幼儿园都派员参加了这次培训会。经过一天的培训我学到了很多知识,作为一名保育员,我很高兴能够胜任这个工作。虽然只是一天的培训,但通过学习与培训还是引起了我的深思:怎么做好一名幼儿保育教师呢?怎么样照顾每一个孩子?怎么引导孩子们健康快乐的成长?我在心中有了自己的答案,回家看了一些保育的书籍及其儿童成长方面的书籍,我悟出了我认为“宽严结合”是幼儿教育的基础,“沟通合作”是幼儿安全的保障。现将培训后的心得记录如下:

  首先,要关心和热爱每一个幼儿,关注每一个孩子的点滴成长,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满足孩子发展的需求,树立起“一切为孩子”的崇高思想。

  其次,在生活中对孩子要奉献我无私的 “爱”,因为“爱”是幼儿园教育的前提和核心。我坚持用“细心、耐心、爱心、热心”对待孩子,我把每个孩子都当成自己的孩子,从心底里关心爱护他们,努力做到对他们的生活照顾更多、更细。我以亲切的语调、温暖的拥抱、细致的照料、友善的笑容来吸引幼儿。

  从开始进园起就要努力营造舒适干净的环境以迎接小天使们的到来,早上第一次见到幼儿开始,我们就是细心的观察每个幼儿的穿着与精神状态,一旦有不正常的现象,立刻引起注意加以防范,平时发现幼儿有小的失误与过错,当耐心说理不责骂他们,对每一个幼儿

  都要有爱心,关心他们的饮食起居,特别是体弱幼儿更当给予更多的关怀。在小孩进餐时,也就从进餐的各个环节加以重视:如偏食的幼儿,要注意纠正;进餐时间与速度上要不紧不慢;进餐的量上不宜过饱等等。当幼儿午休起床时就及时加衣与梳洗,同时还要看看有没有小朋友把大小便弄到了身上或床上。

  再次,在日常行为规范教育上对幼儿要从“严”要求,“严”其实是幼儿园教育的一种负责任的“爱”。俗话说:“没有规矩,难成方圆”。如果我们不严格要求,而是放任自流,就会给孩子们养成一些恶习,甚至误人子弟。良好的常规可以使幼儿的生活具有合理的节奏,使神经系统得到有益的调节,可以为他们的生活和学习打下良好基础,当然常规也不是以牺牲幼儿的个性、快乐为代价。我们班个别幼儿生性好动,比较调皮,我相信如果和其他老师步调一致,共同合作,重抓教育,使小朋友逐渐能互相帮助、关心集体,捣乱的小朋友少了,热爱劳动的小朋友多了。。

  最后,加强“沟通与合作”也非常重要:保育员与老师沟通合作,能使幼儿在每个时间点上得到大人们的关爱与保护,能使保育员与老师更全面的了解幼儿的学习生活情况,更好的表扬他们的点滴进步,及时遏制一些不良现象。

幼师岗前培训总结篇8

【关键词】 农村幼儿园;教师;转岗;管理

近年来,随着国家《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的贯彻落实,农村幼儿教育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特别是农村幼儿教育得到了快速发展,各县区乡镇公办幼儿园数量快速增加,发展迅速。相对来说,这些幼儿园办园条件好、教师队伍稳定、管理规范,代表了农村幼儿园的发展趋势,是农村幼儿教育的主力军和领路者。但在办园水平、管理理念、评级机制、卫生保健等方面仍存在一定问题与不足,特别是教师队伍,由于大多数为小学转岗而来,缺乏系统的专业理论知识,且工作经验不足,存在许多突出问题,制约了幼儿园的健康快速发展。因此,如何快速全面地提升农村公办幼儿园教师整体素质,促进农村幼儿教育健康快速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一项紧迫而重要的工作。下面,笔者就自己对目前农村公办幼儿园教师队伍方面存在的普遍问题和管理策略谈谈自己的一点粗浅认识。

一、小学转岗教师存在的普遍问题

1、角色转变较慢,不能尽快适应幼儿园工作

各乡镇公办园的教师大部分都是小学转岗而来,这些教师在小学教育岗位上有着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教学经验,转岗来到幼儿园,潜意识里有种被“留级”的感觉,角色一时间转变不过来,所学知识技能和教学经验用不上,因此,会产生许多的不适应,比如不适应幼儿园的工作琐碎;不适应幼儿园的孩子小,不听话;不适应幼儿园的家长对教师要求高;不适应孩子的生活管理内容多等等,而没有从自身方面寻找原因,积极地去调整心态,认真学习有关幼教法律法规和专业理论知识,充实自己的头脑,指导自己的工作实践,提升工作效率,适应较慢。

2、缺乏扎实的专业基本功,影响保教活动的组织

对于转岗教师来说,在小学阶段,是以教学为主的,而且,在教学中,基本上是每人只带一门功课,比如语文或者数学,专业性比较强。而对于幼儿园教师来说,各项基本功都有严格的要求,比如弹琴、唱歌、跳舞、绘画、手工制作、讲故事、教学活动设计等等。这些必备的基本功都要从零开始,边工作边学习,速度较慢,影响了保教活动的有效组织。

3、工作方法简单,缺乏耐心

幼儿园里无小事。每天的工作都是琐碎细致的。诸如打扫卫生、洗杯子、洗碗、拖地、洗毛巾、消毒等等,每一个环节都需要我们有足够的耐心和细心。一日生活中,从幼儿到园与晨检、集体活动,户外活动、餐前餐后到离园,每个环节都有详细的操作规程,我们必须严格遵守。特别是孩子每天的生活管理。就拿小班刚入园的孩子来说吧,他们会焦虑、会哭闹的、会流鼻涕、会尿裤子、需要老师喂饭等等。当这些转岗教师面对这一切的时候,会手足无措,会无所适从,甚至会变得浮躁不安,缺乏耐心,影响了幼儿园的保教工作。

4、组织活动形式单一,有重教轻保现象

由于认识上的偏差,这些转岗教师在工作中普遍存在重教轻保现象。比如,管理方面重视教学管理,轻视卫生保健和安全管理;教学活动中重视语言和数学领域的教学,其他领域的教学相对薄弱;组织教学活动中,以集体教学为主要形式,不能将集体教学、小组活动、自选活动有机结合;教育评价中以知识技能为主,情感态度、行为习惯方面相对薄弱等等,不利于孩子的全面健康发展。

5、与家长沟通缺乏技巧与方法,家园共育滞后

家园沟通是幼儿园工作很重要的一个方面,特别是对于农村幼儿园的孩子,有很大一部分孩子父母在外地打工,由爷爷奶奶带,属于留守儿童。爷爷奶奶对孩子过度溺爱,总是有太多的不放心,每天送孩子来园时会有很多的嘱托:“老师给我的孩子多喝水”; “老师中午把贝贝外面的衣服脱了”;“老师这是孩子的药,按时吃”;“老师我家妞妞说有小朋友打她了”;“老师我的孩子本子丢了”;“老师我家孩子不会写字,”……面对家长每天的叮咛、询问甚至质疑,有些教师会产生不耐烦情绪。在和家长沟通的过程中,缺乏耐心,欠缺方法技巧,效果不是很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幼儿园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解决问题的对策与思考

1、加强学习与培训,全面提高园长专业能力

园长是一个幼儿园的领头雁,主心骨。一个好的园长,可以引领一个幼儿园更快更好地发展。而农村乡镇公办幼儿园的园长大部分是小学校长转岗而来,对幼儿园的规范管理、保教活动、一日生活、幼儿园课程体系等都不是很了解,在管理上缺乏经验。因此,应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学习与培训,比如岗前的集中学习与培训,在岗期间的定期学习与培训,针对突出问题的专题学习与培训,经常性地组织各乡镇公办园园长经验交流,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法,学习其他幼儿园先进的管理经验等等,全面提升园长自身素质和管理水平,从而端正办园思想,提高办园质量。

2、配齐教师编制,稳定教师队伍

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幼儿园每个班级必须配备两教一保,但在农村有些幼儿园,每个班级只有两名教师,工作时间长,工作量大,教师队伍不稳定,有流动现象,影响了幼儿园工作的正常开展。因此,要克服困难,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为农村各乡镇公办幼儿园每班配齐“两教一保”,减轻教师的工作量,让老师有更多的时间来学习业务,练习基本功,反思自己的教学活动。同时为教师配备教学用书、教参、幼儿教育理论等书籍,加强园本培训,安排教师多外出观摩学习,邀请外面的幼教专家来园培训,加强幼儿教师基本功的练习,短期内让教师尽快适应幼儿园的工作,成为一群优秀的幼儿教师团队。对于临时聘用的教师,一要严把入口关,吸收幼师专业的人员,从一开始就处在一个较高的起点上;二要提高她们的工资待遇,稳定队伍,避免频繁的教师流动。

3、多种形式加强教师培训,全面提高教师业务能力

首先,要建立起农村幼儿园教师培训网络。县级中心幼儿园要负责指导并组织部分教研、观摩活动,骨干教师要分点指导,把教研活动的面覆盖到农村公办幼儿园。同时,深入开展下乡支教、名园孵化活动,在各县区中心幼儿园选派骨干教师到各乡镇公办幼儿园进行支教,把他们成功的经验和做法复制张贴到各乡镇公办园,使各乡镇公办园快速成长起来,以达到全面提升的目的。其次,教育行政部门应牵头,联合教师培训中心、职业高中、师范学校及学区教研室等相关单位、部门,组织具有普及性的培训或讲座,重点关注资格不达标教师的培训,同时还应注意培训的周期性,不断提高所有幼教师资的业务水平。第三,在培训内容及组织形式方面进行探索、改革,不断改善培训效果。对于培训内容,不仅要介绍幼教基本理论、幼教政策法规,还要介绍新的教育理念、教师基本的学习、幼教信息;五大领域各科的教学方法;幼儿教师基本的练习;或征求教师意见,针对教师在工作中遇到的困惑进行研讨、答疑,加强理论与实际的联系。培训方式要多样化,如讲座与讨论结合、研讨与总结结合、现场观摩与点评、讨论结合等。集中培训可考虑根据教师的工作经验等情况分层进行,尽可能地满足不同教师群体的多样化需要。有条件的幼儿园应组织园本培训。

4、认识家园沟通的重要性,做好家园沟通工作

幼儿园的各项工作离不开家长的支持、配合和参与,做好家园联系工作,及时到位地与家长沟通、交流,增强家园工作的合力,促进幼儿园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因此,要积极主动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家园沟通与联系,比如开办家长学校、召开家长会、举办家园宣传栏、家访、利用接孩子时间的随机交流、利用网络和电话沟通交流,开展半日开放、亲子活动、家长助教等等,一方面让家长真正了解幼儿园的工作,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家园达成一致,共同实施对孩子的教育。同时,让家长参与到幼儿园的保教活动中来,为幼儿园的发展出谋划策,为孩子的健康快乐成长尽自己的一份力量,家园携手,家园互补,形成教育合力,促进幼儿园各项工作顺利高效开展。

农村幼儿教育是全民幼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教师实施素质教育是关键。在目前幼儿教育发展的大好形势下,我们要正视问题,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策略,全面提升农村公办幼儿园教师队伍素质,促进农村幼儿教育健康快速发展。

幼师岗前培训总结篇9

如何发展农村学前教育,既是教育改革发展的重点,也是难点。在发展农村学前教育的过程中,政府必须承担起更多的责任,坚持公益普惠的基本方向。

首先,要继续大力发展农村公办幼儿园。由于历史原因,农村公办幼儿园数量总体偏少,且各地不平衡。近年来,尽管一些地区大力推进幼儿园民办转公办工作,但公办幼儿园数量和比重仍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因此,每个乡镇必须举办一所公办中心幼儿园,发挥乡镇公办中心幼儿园在学前教育质量方面的引领、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对单纯靠市场调节难以举办合格民办幼儿园的边远农村山区,乡镇政府应承担起开办公办幼儿园(或公办幼儿园教学点)的责任,使适龄儿童能接受质量合格的学前教育。

其次,积极扶植农村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目前,许多地区都出台了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管理办法,对普惠性民办园采取诸如生均公用经费补贴、教师培训经费补贴、教师工资或社会保险补贴等多种扶持鼓励政策,并按照普惠性民办园的不同类型,实行分级分类扶持与管理。但仅有这些还不够,还需要明确补助经费的使用范围和比例,通过制度规范引导幼儿园举办者把更多的经费用于幼儿园建设、优质师资聘用、师资培训。还要加强对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的日常监管和考核评价,用政策机制激励民办幼儿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和提高办园质量。对群众反映好、综合办园水平高、园所办学条件改善怏的普惠性民办园予以奖励。

再次,加强农村普惠性幼儿园师资队伍建设。目前,农村幼儿园优质师资总量仍显不足,农村幼儿园教师的事业在编人数、持证上岗人数等方面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因此,各地应适度加大事业编制幼儿园教师的定向投放,将新人编教师优先安排到农村普惠性幼儿园任教。可通过定向招收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毕业后按协议予以编制安排的做法,这样既有利于吸引一批优秀生源,又有利于更快地改善幼儿园教师队伍结构。在选拔在岗的农村幼儿园教师进入事业编制时,应单列指标,并坚持公开招考,进一步规范招考程序,适当放宽年龄条件,从严把握教师素质要求,以便选拔出在岗位上兢兢业业、教育业绩优良、教育教学能力出色的教师人编。还应将农村幼儿园教师培训全面纳入教师培训体系,将在岗的非事业编制农村幼儿园教师列入培训范围,实施继续教育学分制考核。鼓励城区的优秀教师到农村民办普惠性幼儿园任教,其任教经历可列为评聘高一级教师专业技术职务的优先条件。

(《中国教育报》2014年11月9日用 浊/文)

幼师岗前培训总结篇10

关键词: 农村学前教育 师资队伍 培养

学前教育在我国虽然一直属于学制系统中的一环,基础教育的组成部分,然而,由于其一直未能纳入义务教育之中,长期以来未能得到应有的重视。分析我国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现状,并与世界各主要国家的学前教育相比较,可以发现,我国的学前教育只能说是水平很低的准公益性公共事业[1]。落后的学前教育事业与我国飞速发展的经济相比较显得非常不协调。与近几年农村中暴露出的“入园难”相比较,城市的“入园难”仅仅只是入优质园难,而许多农村尤其是经济落后地区的农村学龄前儿童几乎无园可入或入不起园。近年来我国一直致力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力求实现教育的民主与公平,然而,农村儿童学前教育的缺位导致他们在开始接受义务教育时,已与城市儿童形成差距,造成了起点上的不公平。

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关系到我国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提高国民整体素质,最大限度地实现教育公平的重要因素。《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2010—2020年学前教育发展的三大任务之一是重点发展农村学前教育。在今后较长一段时期内,我国学前教育发展的重点将在广大的农村地区。2010年11月,总理在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时指出:“国家要从今年开始,实施推进农村学前教育项目,重点支持中西部地区乡村幼儿园建设。”由此可见,我国对农村学前教育重要性的认识正在逐步增加。可以预见的是,国家与地方财政将逐步向农村学前教育事业倾斜,农村学前教育机构数量上将获得较大幅度的增长。然而,长期以来,城乡二元分治使得我国农村经济发展远远落后于城市,相对于城市而言,农村落后的建设、医疗、教育很难真正吸引人才。国家可以通过财政政策倾斜在短期内改变农村学前教育硬件建设,但是要想很快建设一支高素质、稳定的师资队伍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本文就农村学前教育师资队伍培养做一些思考。

一、加大政府投入,不断改善农村幼儿教师待遇

财政投入是发展农村学前教育的重要保障。然而,长期以来,我国中央财政性教育经费预算中没有学前教育专项经费,多数省(市)的地方财政性学前教育经费也不能保证。[2]经费的匮乏使得农村幼儿教师的待遇极其低下。多项调查研究显示,我国大部分农村幼儿教师人均月收入均在千元以下,如此低的收入,很难保障在职农村幼儿教师的正常生活,更不能吸引优秀幼儿教师和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到农村任教。要改变这一现状,就要大幅提高农村幼儿教师,尤其是村一级幼儿园教师的收入,使其收入水平不低于义务教育阶段教师收入。由于学前教育属于公益性公共事业,并不能依靠提高学费来实现这一目标。中央财政要提高学前教育资金投入比例,设立农村学前教育专项基金,形成以财政投入为主的农村学前教育经费投入体制;地方各级政府必须将学前教育的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地方公共财政政策要向农村地区倾斜;各级政府要拓宽经费来源渠道,多方筹措资金,形成由政府投入为主、动员社会各界投入、家庭合理负担的投入机制。[3]

二、明确身份,切实提高农村幼儿教师地位

农村幼儿教师的身份和地位是保证其合法权益,建设一支稳定的师资队伍的重要前提和基本保障。现实情况是我国农村幼儿教师不仅待遇低,而且社会地位低,处于被严重边缘化的地位。尽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明确指出幼儿园教师是我国教师队伍中的组成部分,然而,由于相关法规文件的不同解释和执行,我国幼儿教师尤其是农村幼儿教师并不能真正享受教师的待遇和地位。如,1994年国家教委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实施说明中的解释,民办教育中的教师被排除在教师队伍之外[4],而当前农村民办幼儿园教师已占农村幼儿教师队伍的绝大多数。农村幼儿教师也基本无缘教师编制和教师职称评定与晋升。农村幼儿教师承担着异常繁重的劳动却未能享受到作为一名人民教师的尊严和地位。解决农村幼儿教师地位与身份问题已经成为一项稳定与发展农村学前师资队伍的刻不容缓的任务。首先,国家要完善准入制度,通过考核为符合幼儿教师条件的申请者颁发幼儿教师资格证,确立幼儿教师的教师身份;其次,设立农村幼儿教师职称晋升制度,保证其专业发展需求的实现;最后,地方教育主管部门设立农村幼儿教师注册制度,保障其教师权益的实现。

三、非学历培训为主,提高农村幼儿教师素质

当前,我国农村在岗的幼儿教师来源较为复杂,但总体呈现出学历水平较低,专业不对口,缺乏必要的实践教学能力等问题。真正学前教育专业出身的教师凤毛麟角。因此在农村幼儿园的实际教学上极易出现两种极端现象,一是很多文化水平较低的农村幼儿教师简单地认为自己的工作就是帮家长“看孩子”;二是许多农村幼儿园“小学化”教学现象严重。

“输血”不如“造血”,引进优秀师资不如培养优秀师资,对这些在岗的农村幼儿教师进行继续教育和培训是提高农村幼儿教师素质的重要途径。当下,旨在提高在职教师学历水平的各种成人教育形式在各高校和培训机构开展得如火如荼。然而,由于学习者和培训者双方的功利主义,此类培训除了使参加学习者增加一纸文凭,为统计者提高学历达标百分比,为培训者增加一笔收入外,实际上很难使学习者的实际水平有所提高。国家应该投入专项资金,开展针对提高农村幼儿教师教学技能水平的专门培训,培训教育应着重提高幼儿教师的教育能力,包括教育理论、教学水平、教科研能力、教育的技能技巧,帮助农村幼儿教师树立正确的幼儿教育理念,使之能够按照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和幼儿园教育的规律组织教学。在培训内容上,既要提高幼儿教师的文化知识水平,又要帮助他们掌握儿童音乐、舞蹈、绘画、游戏等技能技巧。此类培训班必须免费和带有一定的强制性,而其培训考核结果将记入档案,与职称晋升和待遇提高直接挂钩。

四、送教上门,努力形成合理的城乡教师流动机制

虽然教师培训能够有效提高农村幼儿教师素质,但是现实情况是许多农村幼儿园原本师资就非常缺乏,很多人根本无法长时间离开工作岗位参加脱产培训,而且一次培训投入巨大,很多地方政府无力承担。由于历史的原因,许多地方的优质幼儿师资力量都集中在少数几个城区公办园当中,而上这些幼儿园,已成为城市优势阶层子女的专享特权。为使这些优质师资力量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城乡间应建立合理的教师流动机制,鼓励城乡幼儿园之间对口支援,鼓励师资力量较强的城市幼儿园每年派出部分教师到农村幼儿园挂职支教或传授经验。城市的优秀教师到农村幼儿园支教,有助于在更大范围内发挥优秀教师的榜样、引领作用,带动农村幼儿园教师提高教育教学能力,进而提高农村幼儿园的教育质量。也可以邀请农村幼儿园老师到城市示范幼儿园参观学习,参观城市示范幼儿园的设施、环境布置、教学工作。为了更快地提高农村幼儿园教师的教育素质,还可以创造机会让她们到城市示范幼儿园跟班学习。[5]为保证城乡、校际师资的有序流动,地方政府应结合当地实际,制定出教师流动的整体规划和实施方案,对流动周期、流动对象、操作程序,以及实施步骤等做出明确规定。同时,地方政府还应出台相关政策和评价激励机制,如可以将城市幼儿园教师的农村支教经历作为其职称评定、待遇提高的重要依据等,切实保障师资流动的顺利、有效进行。

五、扩大“特岗计划”范围,造福农村学前教育事业

2006年,教育部、财政部、原人事部、中央编办下发《关于实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的通知》,联合启动实施“特岗计划”,公开招聘高校毕业生到“两基”攻坚县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任教。原则上安排在县以下农村初中,适当兼顾乡镇中心学校。从2009年起,实施范围进一步扩大。[6]“特岗计划”实施以来,极大地改善了中西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师资状况,为提高农村义务教育阶段教学质量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然而,农村学前教育阶段并不在“特岗计划”福泽范围之内,延伸“特岗计划”实施范围,将改善农村学前教育师资纳入“特岗计划”范围之中是快速建设一支高素质农村学前教育师资队伍,最大限度地实现基础教育起点公平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2][4]中国学前教育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组.中国学前教育发展战略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7,9,105.

[3]张作岭等.农村学前教育发展面临的困境与对策[J].教育探索,2011,(3).

[5]汪冬梅.农村学前教育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