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文实训总结十篇

时间:2023-04-10 23:56:45

水文实训总结

水文实训总结篇1

【关 键 词】初中;作文成绩高低分组学生;写作训练;比较;建议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4)02-0113-03

写作训练是语文各项技能训练的重要环节,可以说写作训练效果的好坏决定着学生作文成绩的高低。作文成绩高低分组学生的写作训练状况是否相同,他们之间又存在着怎样的差异,教师应该如何根据这些差异来平衡写作教学,值得我们探讨。本文拟以某市汉族初中作文成绩高低分组学生为研究对象,运用自编的写作训练调查问卷,从三个维度了解作文成绩高低分组初中生写作训练存在的差异,并在分析问题的基础上,提出问题解决的建议。

一、调查设计与实施

1. 调查设计。调查工具设计:根据《现作教程》所描述的写作原理和写作教学理论,笔者自行设计了由写作训练内容、训练方法、训练评价方法等3个维度组成的写作训练调查问卷。其中写作训练内容(15道题)、写作训练方法(7道题)、写作训练评价方法(8道题)共30道题。答案类型为等级式答案,分别由非常多、比较多、一般、比较少、没有等5个等级组成。每个答案分别赋值5、4、3、2、1分。均值1≤A

调查对象设计:调查对象采取整群抽样的方式,选取延边州某市两所汉族初中学校的一、二、三年级各两个班的学生。高分组为作文成绩在51~60分的同学,低分组为作文成绩在36分以下的同学。

调查数据统计:本次调查所获得的数据运用SPSS17.0统计软件,分别对作文成绩高低分组学生的写作训练总体水平、各维度水平及各个具体项目进行描述统计;对作文成绩高低分组学生的写作训练总体水平、各维度水平、各具体项目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以此了解调查对象的写作训练水平、写作训练各维度及各个调查项目的群体差异及其可能的成因。

2. 调查实施。本次实际发放调查问卷650份、回收问卷650份、回收率100%,其中有效问卷627份,有效率96%。调查过程中,由调查者集中给被调查者讲述每个问题的内涵和回答要求,要求同学们根据自己的经历、体会和态度,如实地进行回答,由调查者当场回收问卷。

二、调查结果

1. 作文成绩高低分组学生写作训练总体水平比较。通过描述统计可知,作文成绩低分组学生写作训练量总体感受一般(均值3.2777),其中写作训练内容(均值3.3736)、写作训练方法(均值3.1272)、写作训练评价方法(均值3.2294)三个维度也处在一般的水平。三个维度的排序为写作训练内容>写作训练评价方法>写作训练方法。作文成绩高分组学生写作训练量总体感受也处在一般水平(均值3.4213),其中写作训练内容维度处在比较好的水平(均值3.5169),而写作训练方法(均值3.1828)和写作训练评价方法(均值3.4507)两个维度处在一般水平。三个维度的排序为写作训练内容>写作训练评价方法>写作训练方法。这说明作文成绩高低分组学生在平时训练中,对于写作训练内容的感受要好于写作训练评价方法以及写作训练方法。

通过对作文成绩高低分组学生在写作训练总体水平及各维度训练水平的独立样本T检验中发现,他们在写作训练总体水平、写作训练内容和方法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而在写作训练评价方法上存在0.05水平上的显著性差异,且高分组高于低分组。这说明作文成绩高低分组学生在写作训练总量、写作训练内容和和训练方法方面的感受差不多,而在写作训练评价方法的感受上差距比较大。

2. 作文成绩高低分组学生写作训练内容水平比较。写作训练内容包括:观察训练、中心思想训练、审题训练、提纲撰写训练、写作规范训练、题目撰写训练、作文结构训练、描写训练、扩写训练、缩写训练、思维训练、语言训练、修辞训练、记叙训练、修改训练等15项。通过对作文成绩高低分组学生在写作训练内容各项目的独立样本T检验中发现,高低分组学生在写作基本规范训练和作文结构训练两项上存在0.05水平上的显著性差异,在描写训练和修辞训练两项上存在0.01水平上的显著性差异,且低分组均低于高分组学生。这说明作文成绩高分组学生在写作基本规范训练、作文结构训练、描写训练和修辞训练项目上的感受要好于低分组学生,低分组学生明显处于感受不足或不够的状态。

3. 作文成绩高低分组学生写作训练方法水平比较。写作训练方法包括:模仿范文训练、片段撰写训练、摘录经典训练、口头陈述训练、总结名篇名作训练、运用成语训练、互相批改训练共7项。通过对作文成绩高低分组学生在写作训练方法各项目的独立样本T检验中发现,高低分组学生在写作训练方法的七个项目中都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并且,低分组与高分组学生在口头陈述训练上的均值差值为正值,而其余六项训练项目的均值差值均为负值。这说明作文成绩高低分组学生在写作训练方法的各个项目的训练感受差别不大,其中低分组学生的口头陈述训练量比高分组学生略多一些,而高分组学生在其他写作训练方法的训练量比低分组学生略多一些。

4. 作文成绩高低分组学生写作训练评价手段水平比较。写作训练评价手段包括:教师批注、朗读评价、修改评价、综合评价、对比讲评、典型讲评、专题讲评、网络检验法共8项。通过对作文成绩高低分组学生在写作训练评价手段各项目的独立样本T检验中发现,高低分组学生在教师综合讲评、对比讲评和专题讲评三项上存在0.05水平上的显著性差异,在教师批注这一项上存在0.001水平上的显著性差异。并且,低分组与高分组学生在这些项目上的均值差值均为负值。这说明作文成绩高低分组学生在教师综合讲评、对比讲评、专题讲评和批注四个项目接受的训练量差距比较大,而且高分组学生这些项目的训练量均多于低分组学生。

三、分析与讨论

1. 作文成绩高低分组学生写作训练内容的差异及影响分析。通过统计结果可以看出,作文成绩高分组学生感受的写作规范训练、作文结构训练、描写训练和修辞训练的训练量比低分组学生多,且训练效果更好。那么,高低分组学生在这些训练上的差异对作文成绩的高低有何影响呢?

老师在批阅作文时,首先会从写作规范的角度评阅学生的作文,包括卷面的整洁程度、标题和段落格式、标点符号和文字的正确使用等等。由于作文成绩高分组学生在写作规范训练上感受多、效果好,所以在这些方面往往做的很好,卷面整洁,段落清晰,给老师的第一印象就是一目了然,老师在评阅时自然心情愉悦,印象分就相对高。而作文成绩低分组学生在这些方面做的很差,他们通常字迹潦草,随意更改段落格式,作文中错字连篇,老师在评阅时有时根本看不懂他写的是什么,读起来很费劲,印象自然就不好,成绩也就不高;作文成绩高分组学生的作文结构清晰,他们能更好的做到开头与结尾相呼应,段与段之间的相互独立与联系,每部分想要表达的主题明确,给阅卷老师留下的印象是该生思路清晰。而低分组学生在作文结构上显得十分混乱,他们通常在整篇作文中只有两个自然段或自然段非常多,无法分清作文的主体段,也不知道每段所要表达的意思,有的作文甚至看不到结尾段,故事的结束就是文章的结束,这样的作文自然拿不到高分;初中生在作文中运用描法比较多,如描写人物、景物、事情发生的经过等。作文成绩高分组学生通常能够根据被描写事物的逻辑关系进行描写,表达较为有序。而低分组学生在进行描写时通常东一句西一句,有时顺序颠倒,逻辑关系较为混乱;在作文中,老师比较注意学生对修辞的运用,修辞句或段落往往是学生作文的加分点,高分组学生在这方面运用的比较好,很容易在其作文中发现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而低分组学生的作文中很少出现修辞,出彩点很少,分数相对较低。

2. 作文成绩高低分组学生写作训练方法的差异及影响分析。通过统计结果可以看出,作文成绩低分组学生接受的口头陈述训练方法比高分组多,而在其余六项训练方法上比高分组少。那么,高低分组学生在这些训练上的差异对作文成绩的高低有何影响呢?

低分组学生在平时的写作训练中,更愿意用口头陈述的方式呈现自己作文,而一旦将写作训练落实到笔头上,如模仿范文写作训练、片段撰写训练、摘录经典训练、总结名篇名作训练、运用成语训练,他们就容易犯懒惰的毛病。与低分组相比,高分组学生虽然在口头陈述训练上相对较少,但他们更愿意将写作训练落实到文字上,他们知道写作最终还是要看书面上的文字,说得再好但是写不出来是没有用的,所以在平时的写作训练中,他们勤于动笔,用写的方式来对各种方法进行训练。

3. 作文成绩高低分组学生写作训练评价手段的差异及影响分析。通过统计结果可以看出,作文成绩高分组学生接受的教师批注、对比讲评、综合讲评和专题讲评的训练量比低分组学生多,且训练效果更好。那么,高低分组学生在这些训练上的差异对作文成绩的高低有何影响呢?

在批阅学生作文时,教师通常对作文成绩中上等学生的作文批注较多,因为这些学生的作文版面清晰,阅读起来比较轻松,很容易在文章中发现学生的优点与不足,并做出批注。而作文成绩差的学生作文版面通常乱七八糟,教师在批阅的时候十分困难,有时根本看不懂学生写的是什么,老师也就没有心情再对其作文进行批注,而是直接给一分数。这样循环下去,高分组学生得到老师的批注、点评、修改建议越来越多,而低分组学生始终得不到老师的指点,导致高分组学生分数越来越高,低分组学生一直没有进步;老师进行对比讲评时,通常会拿高分组学生的作文作为正面例子,而拿低分组学生的作文作为反面例子,这样的点评方式会使高分组学生的写作自信心更高涨,但容易使低分组学生对写作失去信心,惧怕写作,这样的逆反心理使学生不愿意接受老师的点评,导致成绩越来越差;作文成绩高分组学生更加注意老师的综合讲评和专题讲评。在这些讲评过程中,他们更善于把各种题材、文体的作文进行归类,指导自己日后再写同类作文时应如何来写。但低分组学生没有意识到到综合讲评和专题讲评的重要性,不善于对作文归类总结,导致日后再写同类作文时还是不知道应该怎么写。另外,老师采用多种灵活的评价办法时,往往成绩好的学生成为了课堂的主人,成绩差的学生被边缘化、甚至成为被差评的对象,这样就导致了成绩差的学生对多种多样的评价方法感受比较少或差。

四、建议

目前,作文成绩高低分组初中生写作训练总体水平一般,且在写作训练评价手段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在写作训练内容和写作训练方法中的几个项目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影响着高低分组学生在写作上的共同进步,亟待改进。

1. 作文成绩低分组学生应加强写作规范、作文结构、描写和修辞的训练。低分组学生的写作规范和作文结构混乱是导致其作文成绩低、训练效果差的直接原因。教师应着重对低分组学生写作中的文字、标点、段落结构等进行纠正和加强训练,学生应自觉避免写作时字迹潦草的坏习惯,保证版面的干净清晰。在写作前构思好自己的文章结构,不要提笔就写,要想清楚每一段要表达的中心思想,做到文章结构清楚明了。在此基础上,教师应在平时加强对学生描写和修辞的训练,经常为学生提供一个环境,来训练他们用正确的逻辑思路进行描写的能力,并训练学生运用各种修辞的表达方式描写一个事物。学生在作文中进行描写时,应首先梳理好自己所要描写事物的时间、空间等的逻辑关系,然后再进行描写。低分组学生应自觉养成在作文中运用修辞的手法描写事物,以此来吸引阅卷老师的眼球,得到更高的分数。

2. 作文成绩高低分组学生应加强各种写作训练方法的训练。低分组学生在保证口头陈述训练的同时,应克服懒惰的毛病,把写作训练真正落实到笔头上,要意识到作文成绩的高低还是得看卷子上的文字,光说的好是不够的。高低分组学生都应注意各种写作训练方法的训练,如模仿范文训练、片段撰写训练、摘录经典训练、总结名篇名作训练、运用成语训练、互相批改训。在这些训练的同时,低分组学生可以进一步加强写作规范的训练,高低分组学生在互相批改训练中可以学习对方的优点,发现自己的缺点,共同进步。并且,通过模仿范文、摘录经典、总结名作、运用成语的训练进一步提升自己作文的文化底蕴,以此来提高作文成绩。

3. 初中语文教师应注意对作文成绩低分组学生的评价方法。教师应耐心评阅作文成绩低分组学生的作文,善于用发现的眼光发觉学生作文中的闪光点。对于低分组学生,教师应给予更多的批注,细致指导其作文中存在的不足,并要求学生按照批注进行修改。教师在对比讲评时应注意讲评方式,尽量用不具体的点名方式指出学生作文中存在的不足,不要直接抨击,多使用鼓励的话语来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在专题讲评和综合讲评时,应注意帮助低分组学生对作文类型进行归纳总结,对何种题目应用到哪些题材的作文进行进一步讲解。多对学生作文进行综合讲评,善于发现作文中的优点,不要抓住其缺点不放。

参考文献:

[1]刘淼.作文心理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朱晓斌.写作教学心理学[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

水文实训总结篇2

一、总体目标

1、加强公司高管人员的培训,提升经营者的经营理念,开阔思路,增强决策能力、战略开拓能力和现代经营管理能力。

2、加强公司中层管理人员的培训,提高管理者的综合素质,完善知识结构,增强综合管理能力、创新能力和执行能力。

3、加强公司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提高技术理论水平和专业技能,增强科技研发、技术创新、技术改造能力。

4、加强公司员工的学识培训,提升各层次人员的科学文化水平,增强员工队伍的整体文化素质。加强公司操作人员的技术等级培训。

5、加强各级管理人员和行业人员的培训,不断提升操作人员的业务水平和操作技能,增强严格履行岗位职责的能力,加快规范化工作步伐,进一步规范管理。

二、原则与要求

1、战略性培训与适用性培训、提高性培训相结合。

2、面向全员,突出重点。

3、集中管理,统筹安排,责任明确。

4、盘活资源,注重实效。

5、坚持自主培训为主,外委培训为辅的原则。

6、坚持培训人员、培训内容、培训时间三落实原则。

三、培训内容与方式

(一)公司领导与企业高管人员

1、中央、国家和政府的大政方针的学习,国内外政治局势、经济形势分析,国家有关政策法规的研究与解读。通过上级主管部门统一组织调训。

2、开拓战略思维,提升经营理念,提高科学决策能力和经营管理能力。通过参加著名企业高级培训师的高端讲座,开阔眼界,明确奋斗目标。

3、学识培训、扩大知识面。邀请方略公司总经理莅临我司培训,组织参加著名企业管理讲座学习。

(二)中层管理干部(主管以上者)

1、管理实务培训。生产组织与管理、成本管理与绩效考核、人力资源管理、激励与沟通、领导艺术等。请方略来公司集中授课与公司自我培训相结合;组织相关人员参加专场讲座。

2、学习文化和专业知识培训。系统学习相关公文写作常识的学习与练习。

3、开阔眼界、拓展思路、掌握信息、汲取经验。组织中层干部座谈讨论生产经营情况,总结成功经验。

(三)专业技术人员(生产、销售、客服、财务、仓储、配送)

1、由各业务部门定期进行专题业务知识讲座,并充分结合公司新产品及市场、客服质量管理知识等专项培训,培养创新能力,提高研发水平。下半年内培训安排少少于15次:

2、组织现有员工座谈讨论、总结学习彼此经验,开阔视野。下半年内计划安排五次大型培训。

3、加强培训人员的严格管理,培训后要写出书面材料报培训科,必要时对一些新知识在公司内进行学习、张贴、推广。

4、对会计、监核、统计、仓管、化验等组织专业培训,通过计划培训和考核等渠道提高会计、监核、统计、仓管、化验人员业务水平。

(四)员工基础培训

1、新工入职培训

年下半年继续对新招收的员工进一步强化公司的企业文化培训、法律法规、劳动纪律、安全生产、团队精神、质量意识培训。每项培训年不得低于8个学时;

通过实行师傅带徒弟,对新职工进行专业技能培训,各部门的新员工师徒达标率必须达到100%,不定期期进行考核,考核不合格,新员工予以辞退,考核优秀者给于一定的奖励。

2、转岗员工再培训

年下半年要继续岗员工进行企业文化、法律法规、劳动纪律、安全生产、团队精神、择业观念、公司发展战略、公司形象、项目进展等方面的培训、每项不得低于8个学时。

四、组织领导

水文实训总结篇3

一、粮食生产得到重视,效益农业发展良好。

(一)落实各项政策措施,保障粮食生产安全。为了贯彻落实中央、省委1号文件精神,加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确保粮食生产安全,县政府出台《关于做好2005年度X县粮食生产意见》和《关于做好2005春耕备耕工作的通知》两个文件,加大政策措施和检查督促力度,坚决制止耕地抛荒,狠抓早稻面积的落实,全县落实计划早稻播种面积1.8万亩,在保持原有的扶持粮食生产政策的基础上,各乡镇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如桥头镇、桥下镇、西溪乡对种粮大户每亩追加补助100元,上塘镇每亩追,加补助50元,瓯北镇、乌牛镇、沙头镇等乡镇每亩追加补助10元。

(二)继续推进农业结构调整,效益农业发展态势良好。

①春粮生产。全县春粮总面积13.56万亩,同比减少3.4 %。

②畜禽生产。畜牧业保持稳步增长态势。全县肉类总产量5089吨,同比增长1.4%。其中生猪产量3855吨,家禽产量990吨,禽蛋产量926吨,猪的存栏数达15.1万头,家禽存栏162万羽。

③蔬菜生产。全县蔬菜播种面积约5.5万亩,其中大棚蔬菜5700亩,比上半同期增加300亩。

④特产经济。由于受“3.12”雪灾影响,今年我县乌牛早茶叶损失严重,乌牛早茶叶总产量170吨,同比减少80%,产值损失近1亿元,水果总产值2万吨,水果产值估计损失5000万元。

⑤渔业生产,第一季度水产品总产量340吨,其中:养殖产量260吨,捕捞产量80吨,稻田养鱼面积2万亩。

二、培育和发展特色农业,农业产业化水平进一步提高。

1、围绕畜牧、蔬菜、茶叶、水果、田鱼等五大支柱产业,努力打造特产优势农产品基地。第一季度新增蔬菜基地面积1800亩,优势特产基地面积900亩,其中乌牛早茶叶基地面积2000亩,名优水果基地2000亩,东魁杨梅5000亩。另外,建设乌牛早茶叶无公害示范基地1万亩。

2、扶持培育农业产业化经营主体市场。①是大力扶持农业龙头企业,今年以来,通过调查摸底,确认全县农业龙头企业60家,在资金、技术和信息等方面给予帮助,积极扶强、扶大、扶优。②进一步加快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今年我县发展了3家专业合作社,涉及药材、水果特产等方面。目前,全县共有农民专业合作组织39家,其中专业合作社29家,协会10家。

三、“十村示范、百村整治”工程有序推进。

1、明确今年的工作思想和总体目标,按照以人为本和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整合部门力量,加大财政投入力度,以村庄环境整治为重点,大力推进欠发达地区和沿路沿江的环境整治,加快新农村社区建设。总体目标是完成所有中心村的规划编制,全面推进15个示范村建设,新启动55个村的环境整治。

2、开展调查摸底工作。对今年乡镇上报要求启动环境整治的80多个村进行调查摸底,把村班子团结,群众有信心,有一定经济基础的村确定为今年启动村。

3、开展自查工作。组织相关部门对我县申报第二批“市级村庄整治合格村”的15个已基本完成整治任务的村进行自查考核。第一季度共启动了15个村的环境整治,拆除旧房2300平方米,新建房屋5700平方米,新增道路7100平方米,新增自来水使用人口4600人,新增绿化面积9200平方米、公厕7座、垃圾箱475个,消除露天粪坑249个,投入建设资金785万元。

四、农村劳动力培训工程进一步深入

为了进一步深入实施“农村劳动力培训工程”,根据市委工作任务,我县第一季度着重做了以下几项工作:

(一)严格考核,认真总结。一月份,对全县各乡镇和四个专业培训小组的工作情况进行年度考核,及时召开领导小组会议和全体办公室成员会议,认真总结经验,不断完善提高。

(二)调整机构,制定计划。为了加强工作力度,适当调整了我县劳动力素质培训领导小组和办公室成员。根据市委要求制定了《永嘉县2005年度劳动力素质培训实施意见》,落实培训经费250万元,明确各专业培训小组和各乡镇的培训任务。

(三)结合实际,开展培训。出台了《X县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基地认定办法》,对各培训基地进行了充分的整合。2月份县教育局成立了永嘉县先进制造业培训基地,开展泵阀实用操作技术培训,培训经费由县农培办、乡镇、学员各承担1/3。目前第一期50名学员已开始了为期6个月的培训。培训结业后,由瓯北镇的较大规模以上泵阀企业录用为正式员工。县人事局、经贸局、农业局等部门也按照县委要求和部门实际,针对农民需求,进行了不同内容、不同形式的培训。第一季度我县共培训农村劳动力670人。其中技能培训260人,农业实用技术410人。

五、加快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绿化造林进展良好

进一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今年要抓好全县1.5万亩标准农田建设,推进我县“千库保安”、“万里清水河道”、“百万农民饮用水”等工程项目建设,努力改善水利基础设施。第一度新增灌溉面积0.11万亩、旱涝保收面积0.6万亩;改善灌溉面积3.2万亩,新增节水灌溉面积0.73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6.75万亩,新建、改建乡村供饮水工程21处,受益人口3.2万人。完成河道治理21.7公里,开展小流域治理面积0.32平方公里。春季造林成绩显著:全县完成迹地更新3.1万亩,四旁植树20万株,林木育苗70亩。结合楠溪江旅游开发、青山白化治理、村庄整治工作,完成了5公里沿江防护林带的建设任务。

总的来看,我县农业和农村形势良好,但是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和制约因素,主要表现在:

一、县区域经济发展极不平衡。沿江经济发展迅速,沿江6个镇的工业总产值和财收入均占全县总额的97%,山区32个乡镇仅占3%。这种差距仍然在逐步拉大,山区经济发展的缓慢,已经严重影响我县全面发展奔小康的步伐。

二、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制约因素有增无减:1、化肥、农药、农用物资等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增加农业生产成本,增产不增收现象严重。2、山区交通不便,市场信息闭塞、农产品销售成本较高。3、农民文化素质不高,技术水平低,农村劳动力就业难,4、农业资金投入不足,农业信贷资金难和水、电等生产资料供应不足都严重制约了农业的增效、农民的增收。

三、新农村建设步履艰难。由于我县山区集体经济增收困难,有400多个村无集体经济收入,用于农村公共设施建设资金的村很少,村庄整治和环境建设步伐缓慢。用地指标的控制,严重制约了农村示范村建设的顺利开展。

四、农村文化教育卫生条件的改善、农民的社会保障、二轮土地承包政策的落实和农村定销户问题的处理等问题的解决难度仍然很大。

水文实训总结篇4

一、 领导高度重视,建立相应的工作机构,制定了相应的工作制度。

1、 为了把__市农民科学素质行动落到实处,且有强力的组织保障,__市农业局成立了“农民科学素质行动领导小组”,时任局长邓英华任组长,副局长刘勇、安跃斌任副组长,各部门负责人任领导小组成员,“农民科学素质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__市农广校,负责日常工作的安排和组织协调。

2、 在农民科学素质行动领导小组的直接领导下,制定了一系列的相关工作制度和措施,明确了各个部门的职责和任务。使得工作得以有序有效进行。

二、 动员宣传,深入调研,切实了解农村农民农业的需求。

3、 在行动初期,主要工作就是全面展开动员宣传,并深入到各镇、村、社进行细致的访问、调查和研究。切实了解农民的实际需求,了解农村、农业发展工程中的具体问题。

4、 在深入细致全面的调查研究基础上,制定了《__市农民科学素质行动工作实施方案》,明确在十一五期间的工作目标和任务。

三、 积极组织行动的落实和实施。

在《__市农民科学素质行动工作实施方案》的具体指导下,以实现 “搭建科技服务平台,注重技术创新,为农业产业化提供技术支撑,加强农民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培训。促进科学发展观在全社会的树立和落实。以重点人群科学素质行动带动全民科学素质的整体提高。科学教育与培训、科普资源开发与共享,农民提高自身科学素质的机会与途径明显增多。”为基本目标,全面组织落实,在领导小组办公室的牵头下,各部门通力合作,结合本部门的工作内容,合理安排农民科学素质行动的实施。

在十一五期间,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实现农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

1、农业实用技术培训

紧紧围绕__市特色效益农业发展项目建设,以重点发展优质粮油、晒烟、食用菌、蔬菜、中药材、茶叶、猕猴桃七大优势种植业为主导,开展农业生产技能和相关知识培训,提高广大农民的生产能力和经营水平。

具体培训内容主要有:农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培训;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培训;农业标准化生产技术培训(包括食用菌、蔬菜等);农产品质量安全培训 ;沃土工程、秸秆还田腐熟技术培训基本口粮田建设培训;粮油高产创建培训;优质水果栽培技术培训;优质茶叶栽培技术培训;中药材种植技术培训;杂交水稻、杂交油菜种子生产人员和制种农户培训;优质水稻、优质小麦及优质油菜的品种选择、种植技术、田间管理以及贮藏、加工、销售等产前、产中、产后的技术要领培训,优质水稻、优质油菜的制种及引种技术培训;晒烟栽培技术培训。

2、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包括返乡农民工培训。如:农村能源建设人员培训等。

3、专业农民培训。如,杂交水稻制种技术员、基本口粮田建设施工员、农业标准化建设技术员、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检测员、农村基层专业会计和农村经营管理人员、农村经纪人等的培训。

4、绿色证书培训。农业“绿色证书”教育和致富新技术培训主要是针对有一定规摸的,以种、养殖为主业的农村养殖专业户(专业农民)而开展的旨在普及推广种养殖新技术的应用水平和进行从业资格认证的教育培训。

5、大中专学历教育(涉农专业)培训。在国家新形势、新政策的指引下,进一步加强涉农专业的学历教育培训工作。以及培养为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热爱农村农业工作的>!

6、积极探索农村社区各类教育

文化活动的开展,丰富全市农民精神文化生活,推进乡风文明。比如,积极关注留守儿童的教育和培养。对“386199人员”更多一些关注,进一步为构建和谐农村、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好务。

文化培训和文明教育则根据农村城市化进程和产业结构调整对农民整体素质提出的新要求,围绕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方向,开展各类文化进修、科普讲座、普法宣传、道德实践活动、农村家庭教育指导培训等。全面提升农民的思想修养,道德规范,文化素质和生活质量。 四、 搞好后期总结和未来规划。

“十一五”农民科学素质行动马上就要结束了,我们将在全面总结过去成果的基础上,更好的谋划未来,为科学的制定“十二五”规划提供科学的依据。

(一)、总体来说,值得肯定的经验有以下几个方面:

1、创新培训模式,保证了农民教育培训的针对性、有效性

不断创新农民教育培训的方式方法。农业技术人员深入生产第一线,采取农业专家-技术指导员-技术示范户-带动户一条线的培训服务形式和“一场专家讲座、一张明白纸、一本技术手册”的培训模式,组织广大农业科技、教育培训人员,深入农业生产第一线,进村入户开展手把手、面对面的技术培训指导。充分发挥农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的作用,利用广播、电视、互联网等现代教育培训手段和巡回课堂、农业科技热线12316、科技赶场、科技直通车等形式,开展面广量大的实用技术培训,把科技送到千家万户。要鼓励农村中的各类科技户、示范户和经营大户积极参加培训,支持和引导龙头企业和专业协会等社会力量就地、就近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要坚持培训与市场挂钩,鼓励和支持“定单”培养,根据企业对员工的技能要求和劳务市场反馈的信息,开展有针对性的定向培训。

2、培训工作人员深入农村社区,广泛开展调查研究,根据社区需要,适时实地开展培训,并对培训内容和形式进行及时的调整和修改。做到与时俱进,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势利导,因材施教。

3、切合实际的、强有力的工措施也是行动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

⑴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全局农民培训工作。由农广校牵头负责培训的日常工作,充分发挥综合协调作用,统筹规划培训工作。

⑵各联镇人员充分发挥技术纽带作用,搞好调研,对所联系的镇、街道办农民对培训各阶段的要求和希望,及时汇总反馈。

⑶农民素质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收集农民培训的具体材料,协调安排培训计划,上报培训结果,制定相应激励机制,年末由局领导小组进行检查评估。

⑷行动办提出培训教师建议名单,具体授课教师由联镇人员负责联系。

⑸由培训相关部门和培训教师负责培训教材、资料的编写,加强教材的实效性、时效性,增加乡土教材比重。培训教材经农业局专家小组审定后,由培训办统一编辑发行。

⑹加强农民需求调查,制定培训计划后,还要加强和农民实际需求的紧密结合,反复征求意见并随时修改完善。

⑺农民培训工作纳入部门及个人季度和年度考核。

4、紧紧围绕“三农”这个核心,密切关注“三农”问题发展的新形势,新动向,新现象,切实搞好调查研究,及时制定新措施新方案,调整策略。总之,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个主题,不断更新我们的行动内容,加快我们的行动步伐。比如,对新出现的留守儿童及家庭的关注、对现代农业及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新形势的关注等。

(二)、关于“十二五”期间农民科学素质行动的计划如下:

1、中专学历招生1000人(涉农专业)

2、农民实用技术短期培训300000人次。

3、培训骨干农民20__人。

4、培养新型农民3000人。

5、绿色证书培训1000人。

水文实训总结篇5

关键词:速度训练;体育舞蹈运动员;影响

1、前言

体育舞蹈也称国际标准舞,是集体育、舞蹈、音乐于一体的新型运动项目,是体育与舞蹈的结合,是舞蹈的运动化,又是运动化的舞蹈,具有运动与艺术的双重性。体育舞蹈在我国开展时间较短,上世纪80年代才开始进入我国,外国专家及优秀选手纷纷来华讲学、表演、交流、培训,推动了体育舞蹈在国内的迅速发展与推广。近年来,体育舞蹈在我国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技术水平在不断提高,随着体育舞蹈竞技水平的不断提高,一些快节奏、强旋转、混合多元的技术动作被引进到成套动作之中,要求体育舞蹈选手除了要掌握基本技术之外,还应具备较好的速度素质,以准确、协调的完成各种突然启动、快速急停、迅速转体等动作。体育舞蹈比赛的竞争日益激烈,高水平选手之间的技术差距不断缩小,任何细微的差异都有可能导致比赛结果发生重大变化,作为体育舞蹈运动员应具备的基础素质之一,速度素质的发展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体育舞蹈运动员技术水平的高低,已经成为制约选手运动成绩的主要因素之一。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速度训练对体育舞蹈运动员的影响。

2.2、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通过中国期刊网、Google、舞讯网等专业网站查询有关体育舞蹈专项素质训练、体能训练方面的期刊、论文,为研究开展奠定理论基础。(2)专家访谈法。针对速度训练对体育舞蹈运动员的影响、体育舞蹈训练中如何开展速度训练等问题,走访或电话访谈国内体育舞蹈领域相关学者、资深裁判,以此获得体育舞蹈速度训练的方法。(3)实验法。①实验分组本研究的实验对象为北京辅仁音乐学校体育舞蹈代表队队员,样本含量为12,均无伤病。队员被随机分成两组,每组6人。Ⅰ组为“速度训练组”即实验组;在传统训练中融入速度训练,Ⅱ组为“传统训练组”即对照组。实验中实验组的训练安排是:先进行一定强度的力量、柔韧及耐力训练,之后采用实验方案中规定的训练方案进行训练。②实验过程的控制为了本次实验的结果更有说服力,在实验过程中对两组运动员的训练时间和训练内容进行了严格的控制。在训练时间的安排上,每周进行两次训练,分别是周三和周六早8:00-9:30分,训练时间严格控制在1小时30分钟,训练周期都为三个月。在训内容方面,实验组除添加表2的训练内容之外,其余训练内容与对照组完全一致。③实验结果的评定实验结束后,采用体育舞蹈华尔兹金牌套路对两组的技术完成情况进行技评,技评是教师根据技术动作的规格和技术评定的标准,对学生技术动作进行评定。本文要求北京辅仁音乐学校体育舞蹈代表队总教练代本人进行实验结果的评定,以《体育舞蹈评判标准》为依据。为了研究更加谨慎,并提高实验的科学性和准确度,在实验前先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测试数据进行了独立T检验分析,经过分析后证明两组各项测试成绩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后,才进行实验。实验结束后,采用配对T检验分别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前后数据进行组内比较分析。(4)数理统计法。采用MicrosoftExcel工作表,对实验结果进行整理、统计,提炼出有价值的数据并对其进行定量分析,从而为研究提供坚实的数据支撑。

3、结果与分析

3.1、实验前两组技术水平的比较

技术水平的测试指标包括时值和基本节奏、身体线条、整体动作、节奏表现力、步法技巧五方面,单项分值满分为10分,总成绩为50分,以《体育舞蹈竞赛规则》中的评定标准,分别对学生进行体育舞蹈华尔兹银牌规定套路动作和金牌套路动作进行测试。实践表明,在进行实验之前,对照组完成华尔兹铜牌套路动作的技评成绩为41.12分,实验组完成华尔兹铜牌套路动作的技评成绩为41.13分,经统计学检验显示两组在总成绩方面并没有显著差异(P>0.05);在单项测试成绩方面,对照组在身体线条、节奏表现力、步法技巧三项指标方面的成绩高于实验组,但在时值和基本节奏、整体动作两项指标方面的成绩比实验组差,但统计学检验显示两组运动员在单项指标方面的差异也不显著(P>0.05)。实验前的测试结果表明,实验组与对照组运动员在华尔兹铜牌套路动作方面的成绩并没有显著差异,说明两组运动员的技术水平基本是相同的,说明分组合理,两组具有可比性。

3.2、实验后两组技术水平的比较

实验过程中,对照组按照传统训练计划进行训练,实验组在传统训练计划之中融入了部分速度训练方法,主要包括:30m加速跑、持续10抄快速的原地高抬腿、快速跑楼梯、20-30米的快速后蹬跑、仰卧快速收腹举腿、仰卧快速收腹抬上体、采用俯卧快速两头翘、结合舞步进行快速的步法练习以及部分劲舞练习等9项。实验组在训练中遵循如下基本训练原则:(1)速度训练安排在训练课的前半部分,以保证中枢神经系统处于适宜的兴奋状态;(2)训练时强度要大,重复次数要少,每组练习时间不超过10秒,休息时间要充分。每次课中练习速度素质的总时间不超过30分钟;(3)进行速度练习时应注意肌肉的放松,不要僵硬用力。(1)组内的比较(2)组间的比较试验后实验组与对照组华尔兹铜牌套路动作技评成绩的比较,实验组除身体线条方面的得分比对照组低之外,其余无论是总成绩还是其它四项单项测试指标都高于对照组。在总成绩方面,实验结束后实验组总成绩为43.98分,对照组为42.18分,实验组比对照组运动员高1.8分,统计学检验显示两组总成绩有显著差异(P<0.05),说明速度训练有助于提高体育舞蹈运动员的整体技术水平,提高动作的熟练程度,有助于加速动作技能的形成。其中,试验后两组在单项测试指标方面,除身体线条没有显著性差异之外,时值和基本节奏、整体动作、节奏表现力及步法技巧等方面实验组和对照组皆有显著差异(P<0.05)。其中,在时值和基本节奏方面,试验后实验组得分为8.85分,对照组为8.58分,实验组比对照组运动员高0.27分;在整体动作方面,试验后实验组得分8.79分,对照组为8.31分,实验组比对照组运动员高0.48分;在节奏表现力方面,试验后实验组得分8.79分,对照组为8.31分,实验组比对照组运动员高0.48分;在步法技巧方面,实验组得分8.63分,对照组为8.00分,实验组比对照组运动员高0.63分。比较结果说明,速度训练能够通过提高运动员对时值和节奏的把握、提高整体动作完成质量和节奏表现力,以及提高步法技巧等方式,提高体育舞蹈运动员的技术水平。

4、结论

作为体育舞蹈选手的基础素质之一,优秀的速度素质可以促进体育舞蹈运动员竞技能力的进一步提高,主要是因为良好的速度素质可带动其他素质的进一步的发展,可以帮助选手更好地把握摩登舞技巧以及处理音乐节奏,还能使选手更好地完成难度更高的复杂动作。不仅能够加快主动腿推进的速度,还有助于主动腿发力;加快训练中的音乐速度,提升选手的速度素质;预先加大难度练习等。

参考文献:

[1]熊文.拉丁舞选手应具备的身体素质探讨[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2,(06).

[2]曾芳桂.中西方体育舞蹈选手运动水平的差距研究[J].科教文汇,2009,(24).

[3]刘涛.高校摩登舞专业学生专项素质训练的探析[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1,(52).

[4]程瑾.标准舞专项选手柔韧素质、力量素质及速度素质训练的初步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1,(31).

[5]王渤.浅析普通高校体育舞蹈身体素质训练[J].体育时空,2011,(06).

水文实训总结篇6

关键词 渔业;阳光工程培训;现状;需求;对策;吉林省

中图分类号 F32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05-0346-03

按照吉林省农业委员会和吉林省财政厅《关于印发吉林省2012年农村劳动力培训阳光工程项目实施方案》[吉农科字〔2012〕300号]文件的要求,2012年,吉林省阳光工程示范性培训任务14.6万人,农业职业技能培训6.7万人,农业创业培训1 000人,农业专项技术培训7.8万人[1],其中渔业职业技能和专业技术培训300人。

文件中将阳光工程培训具体任务名额分配到各地、市、县及个别省直科研、推广单位,吉林省水产科学研究院在这次阳光工程培训中承担渔业职业技能及专业技术培训100人名额,为了实施好2012年渔业阳光工程培训工作,加快提升吉林省渔业从业人员的技能和综合素质,为现代渔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提供人才支撑,吉林省水产科学研究院成立了项目调查组,深入到全省渔业主产区,进行了渔业阳光工程培训的需求调研。调研的主要对象为吉林省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各地市渔业行政主管部门、技术推广部门、渔业专业合作社、水产养殖龙头企业、水产养殖专业大户以及产业链条的其他利益相关者。

调研方法为到省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地市渔业行政主管部门,让其介绍省、地区渔业整体情况,到渔业主产区请水产龙头企业、渔业专业合作社、养殖大户座谈和填写问卷。调查内容主要为吉林省渔业劳动力的基本情况、渔民对渔业技术需求现状及技术来源途径、渔业培训机构的培训能力等情况。通过对全省渔业技术需求情况进行全面而细致的摸底调研,对吉林省农村渔业劳动力培训需求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今后渔业阳光工程培训项目实施中应采取的主要措施,以期促进该省阳光工程培训工作的顺利开展。

1 吉林省渔业生产与渔业劳动力现状

1.1 吉林省渔业资源

吉林省水域总面积60.1万hm2,在全国内陆省份中位居第8位,人均水面占有量位居第3位。吉林省河流众多,长度在10 km以上的河流987条,100 km以上的河流33条;流域面积在5 000 km2以上的河流18条,它们分属松花江、辽河、鸭绿江、图们江、绥芬河等五大水系[2]。现有湖泊191处、水库(含塘坝)2 519座、池塘2.45万hm2,主要渔业水域有松花湖(5.33万hm2)、查干湖(4.00万hm2)、月亮湖(2.00万hm2)、白山水库(1.33万hm2)、云峰水库(1.00万hm2)等。吉林省鱼类140种,既有鲢、鳙、鲤、鲫等广布种,又有大马哈鱼、细鳞鱼、花羔红点鲑等洄游性、冷水性土著珍稀鱼类。

吉林省属于内陆渔业省份,渔业经济总量不大,但是区域特色显著,生态优势明显,发展潜力巨大,根据资源分布和市场条件,目前总体形成了东部冷水鱼类养殖、中部湖库池塘名优鱼类养殖、西部大水面绿色水产品增养殖的明显区域分布特点。

据2011年中国渔业年鉴[3]报道,全省水产品总产量17.5万t,渔业产值28亿元,渔业经济总产值50亿元,水产品加工出口创汇7 688万美元。渔民人均收入6 979元,高于同期种植业农民收入。

1.2 渔业生产现状

水产养殖总产量呈逐年上升趋势。2002年水产养殖的总产量为10.5万t,至2011年达到17.5万t,产量提高66.7%,平均年产量提高7.4%。池塘、水库、湖泊养殖3个主体产业的产量也分别逐年提高。池塘养殖的产量由2002年的4.04万t增加至2011年的6.98万t,水库养殖产量由2002年的2.72万t增加至2011年的5.16万t,湖泊养殖的产量由2002年的1.25万t增加至2011年的3.12万t[3],9年间产量增幅分别为72.8%、89.7%、149.6%。

水产养殖单位面积产量在逐年增加,2002年水产养殖产量为450 kg/hm2,至2011年达到712 kg/hm2。2002年池塘、湖泊、水库养殖的单位面积产量分别为2 000、210、260 kg/hm2,至2011年分别达到3 100、510、390 kg/hm2[3]。

水产养殖产业呈多元化发展趋势。除了传统的池塘、湖泊、水库养殖以外,还开发了稻田等其他养殖产业。从2005年开始,发展了围栏、网箱、工厂化等具有高科技含量的集约化养殖产业,并取得了初步成效,使水产养殖行业体系更为完善。

1.3 渔业劳动力现状分析

全省现有国有水产养殖企业110家,农村集体(承包)和个体养鱼户2.8万户(其中专业户占15%),渔业总人口近20万人,渔业劳动力13.4万人。其中性别比例为:男性劳动力占64.2%,女性劳动力占35.8%。年龄结构为:20~65岁的劳动力占总劳动力数的77.82%。受教育程度为:文盲或半文盲占3.92%,小学文化程度占47.06%,初中文化程度占28.43%,高中文化程度占20.59%。此外,渔业专业合作组织39家,入社会员总人数2 106人,渔民会员1 998人,带动渔户4 800户[4]。

调查还发现,经济发达地区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的比例有逐渐加大趋势,这对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加快支柱产业发展、解决劳动力就业和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必将成为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生力量。

2 吉林省农村渔业劳动力培训需求

2.1 渔业劳动力培训的需求意愿

对全省9个地区的渔民,发放360张问卷进行调查,其中收回有效问卷322张,占发放问卷总数的89.4%,统计结果显示,以前参加过各类渔业技术培训的渔民,75.8%对培训内容比较满意,80.5%认为培训内容对自己帮助比较大,71.8%认为培训内容符合渔民的期望。渔民希望通过培训增加对渔业新技术的应用,提高产量和质量以实现增效。目前,渔民获得渔业科技信息的渠道不够合理。调查得知,通过广播、电视获得渔业科技信息的占53.5%,通过邻里效应获得渔业科技信息的占23.8%。通过这些渠道获得的信息,距离掌握一项技术的差距还很大,通过参加培训效果会更加明显,而目前吉林省的渔民培训供给相对不足,尤其是渔业科技方面的培训。就渔业阳光工程培训而言,吉林省从2010年开始培训,且当年只培训100人,培训人数只占吉林省渔业从业人员数的0.75%。

2.2 渔业劳动力对培训要素的选择

在培训地点的选择上,渔民倾向于选择本村或邻村,占78.5%;在培训时间的选择上,渔民认为5 d以内更为合适,并且时间安排在渔闲季节,占92.8%;在培训费用上,由于技术培训能使渔民掌握科学的先进技术,能够增加渔民收入,或增加收入的概率较大,有的渔民愿意支付少许费用参加培训,占44.8%,受渔民文化程度、家庭收入、社会资源和社区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有的渔民不愿意自己承担费用参加培训,甚至要有补助才去参加,占38.3%。也有渔民表示无所谓,说明尝到培训致富甜头的专业合作社渔民、养殖大户、渔产品加工企业老板等新型渔民,对培训有着较大的潜在需求,占16.7%;从培训的内容看,养殖新技术、养殖新品种、鱼病防治、水产品质量安全等方面比较受渔民欢迎,占84.8%,渔民期望培训内容是与当地渔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紧密相联的;就培训形式而言,实地实践培训,边看边学,边交流边学,深受渔民欢迎,占78.4%,而新技术和新的管理知识培训需要渔民有一定的文化基础,因此在农村教育程度和经济水平相对高一些的地方,集中授课也被渔民视为有效培训形式的选择。

2.3 吉林省渔业阳光工程培训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2.3.1 加快农村经济的发展。渔民完全可以学到想学的先进技术,学以致用,增加收入。据调查,参加过各种技术培训的渔民中,均比培训前增加10%~30%收入,并且带动周边的渔民增加收入。渔民培训对渔民收入的贡献率超过70%。在渔业阳光工程培训过程中,所有专业均进行免费培训,使渔民充分享受到了国家的优惠政策[5]。

2.3.2 提高渔民素质和科学养殖技术。通过培训,进一步挖掘了农村地区的就业潜力,拓宽了渔民就业增收的渠道,参训渔民接受了比较专业和系统的渔业技能培训,相当数量的渔民通过岗位职业技能鉴定,具有稳定就业和增收致富的能力。

2.3.3 起到示范带头作用。通过形式多样的培训,使每个参训渔民掌握一定的实用技能,能够涌现出一批懂技术、会经营的乡土能人,较好地发挥示范带头作用,为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坚强的人才保障,促进了渔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在培训过程中,专家将成功案例通过学员推广到周围的群众中去,很快形成了“一户带十户,十户带一村,一村带一业”的局面[5],优化渔业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农村经济稳步发展,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2.3.4 具备阳光工程培训的能力和条件。2012年吉林省渔业阳光工程培训任务共由3家培训机构完成,分别为吉林省水产科学研究院、吉林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吉林省渔政渔港监督管理站。从3家培训机构的条件、培训能力、培训质量、培训效果来看,吉林省水产科学研究院和吉林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均有农业部认证的渔业职业技能鉴定站,具有多名实践经验丰富、长期在科研和生产一线工作的副高级以上科研人员任教,师资力量雄厚,有多年从事渔业职业技能培训和渔业技术培训方面的经验,历次办班培训都比较规范、正规,深受渔业的欢迎。吉林省渔政渔港监督管理站在渔业创业培训上具有丰富的办学经验,具备了职业技能培训的能力和条件。

3 吉林省渔业阳光工程培训的主要措施

3.1 培训前对培训需求调研

培训机构在培训前,对参训的渔民进行技术需求调研,充分了解渔民技术需求,做到按需施教,形成培训课程与渔民的实际需求零距离相对接,以确保培训的质量。

3.2 制定培训计划

培训机构应根据农业主管部门下达的培训任务数量,精心地编制培训计划和课时计划,报省阳光办审批后按计划实施,以确保培训人数、培训时间、培训内容真正地落到实处。

3.3 遴选培训师资

培训机构加强对培训师资队伍的建设。聘请了解农村、熟悉渔业,贴近渔民,具有一定资质和丰富实践经验、感染力强的培训教师、专家特别是基层渔业技术人员作为阳光工程培训师资。聘任的专家或教师要有职业技能上岗证书。

3.4 编发培训教材

培训机构要根据培训内容编写培训教材,教材编写要通俗易懂、针对性强,免费发放给参训渔民,保证每个参训学员人手1套。

3.5 组织培训考核

培训班结束时,培训机构组织参训渔民进行考试,考试分笔试和实际操作2个部分,对考试合格学员颁发结业证书。

4 吉林省渔业阳光工程培训的实施效果

4.1 发挥了示范带动作用

2012年,在吉林省农委的统一部署下,省阳光办精心组织,广泛宣传,认真开展渔业阳光工程培训工作,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社会的关注。通过阳光工程项目的示范培训,带动了渔民各项技术培训工作的开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4.2 提高了农民的整体素质

渔业阳光工程培训,一方面大大提高了渔民的整体素质。另一方面通过引导性培训,提高其遵守法律、法规和依法维护自身权益的意识和能力。通过培训,提高了渔民的科技素质,切实增加了渔民的收入,使渔民得到了真正的实惠。

4.3 深入民心

通过渔业阳光工程项目的实施,渔民普遍认为通过学习增长了知识,开阔了眼界,学到了技术,感受到了国家和政府对渔民的关心和支持,享受到了党和政府的温暖和关怀。渔民普遍反映阳光工程是“农民满意、政府满意”的惠民工程。

4.4 整合了社会教育培训资源

阳光工程项目较好地整合了面向农村的教育培训资源,充分发挥现有教育培训资源的作用,特别是许多民办培训机构也能参与进来,基本形成了整合利用全社会教育培训资源开展阳光工程培训的良好局面。

5 存在的问题

5.1 培训任务下达时间过晚

调查发现,各地的阳光工程培训任务一般都是下半年到达培训机构,并且要求培训机构在年内完成培训计划。而北方渔业生产的忙季是从4月到年未,下半年培训渔民没有时间参加学习,即使培训内容再新、培训时间再长也很难招到学员。因此,建议每年年初下达培训计划,在渔闲前完成培训任务。

5.2 培训规模过小

根据对吉林省渔民培训需求意愿的调查,渔民对渔业技能培训的希望值相当高。吉林省现有渔业从业人员达到13.4万人,并且从业技能普遍缺乏,2012年吉林省渔业技能培训计划只有300人,仅占从业人员的2.24%,还有近99.8%的渔民没有机会接受系统的培训,建议国家和吉林省加大在政策资金方面的支持力度,争取大多数渔民都有接受系统培训的机会。

5.3 经费不足

《吉林省2012年农村劳动力培训阳光工程项目实施方案》规定专业技术培训人均补助标准100元,并且1年培训2次,标准偏低。由于财政补助经济少,向渔民收取培训费又相当困难,各培训机构只能通过缩短培训时间、减少培训环节等方式草草地完成培训任务。

6 对策

6.1 坚持渔民需求导向原则,确保培训质量

把满足渔民多样化、个性化需求作为培训的出发点,充分尊重渔民意愿,确定培训内容,选择适合渔民学习特点的时间和地点,采用渔民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教育培训,不断提高渔民培训针对性、实效性,在培训的方式方法上要有创新,要转变以课堂教学为主的培训模式为课堂教学与现场指导、现场示范和参观考察相结合的多样化培训。面向渔业生产、经营服务和渔业社会管理等不同对象,根据区域、产业服务和经营管理领域等不同特点,因地制宜,分类开展不同层次、不同形式、不同内容的培训。在培训内容的安排上要更加科学、实用,要大力开展以渔业生产及管理技术为主要内容的渔业技术培训。

6.2 加强培训前期的需求调研,科学合理制定培训计划

本着实事求是、分类指导的原则,在开展培训之前可通过调查问卷、沟通交流等形式摸清当地生产水平、产业结构、劳动力等现状,充分掌握渔民实际需求。按照不同地区的技术需求安排不同的师资,讲授不同的内容,做好基础性工作,因地制宜、分层次、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最大限度满足渔民多层次、多元化的学习需求。

6.3 技术培训与素质教育培训相结合

在对渔民实用技术的培训目标定位上,必须重视具体技术的培训和渔民的综合素质培训相结合,以实现实用技术与综合素质同步提高的目标[6]。开展技术培训的同时,辅助开展以国家渔业政策法规、渔业安全生产、水产品质量安全、经营管理常识、道德素质、科普知识等农村公共知识为主要内容的引导性培训,提高渔民的科技文化水平和综合素质。

7 参考文献

[1] 吉林省农业委员会,吉林省财政厅.吉林省2012农村劳动力培训阳光工程实施方案[EB/OL].(2012-07-05)[2012-09-05].http:///gztz_list.asp?id=1413&action=view.

[2] 谭淑荣,许传才.吉林省渔业现状与发展分析[J].吉林农业:学术版,2011(2):184-185.

[3] 农业部渔业局.中国渔业年鉴[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1:101-102.

[4] 祖岫杰,刘艳辉,刘铁钢,等.吉林省渔业专业合作组织的调查与分析[J].中国渔业经济,2012,30(3):37-41.

水文实训总结篇7

8月20日,华宁县总工会举行2010年度“金秋助学”活动仪式。在县委县政府和上级工会的重视支持下,县总工会为符合条件的华宁白塔山建筑陶瓷有限公司郭瑞、华宁马龙化建公司王美芳等22名考取大学的困难职工子女给予资助,共发放“金秋助学”资金25200元。此次活动深受社会各界以及困难职工的赞誉。(范学友)

马龙县总工会:

首次举办企业会计财务培训

8月20日,马龙县总工会和县财政局联合举办了“云南会计节”宣传周暨工会财务培训,参加培训的有全县8个乡镇、8个乡镇卫生院和企业工会会计共55名。

曲靖市总工会财务部长段惠琼为学员讲解《工会新旧会计制度》及账务处理,还邀请县财政局会计股长张党然讲解《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参加培训人员还进行了模拟练习,为下步做好工会财务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张彤云)

双柏县总工会:

为8名困难学子圆大学梦

8月18日下午3点,县总工会举行2010年“金秋助学”活动助学金发放仪式。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县总工会苏秀华主席为考上大学的8名贫困学生发放了总计9500元的助学金,给受助的困难家庭送上党和政府以及县总工会的关怀与温暖。受助学生和家长纷纷感谢各级党委、政府和工会组织的关怀,表示一定刻苦学习,决不辜负各级党委、政府和县总工会以及社会各界的期望。(杨家荣)

新平县总工会:

举办禁毒防艾演讲比赛

8月13日,新平县总工会联合新平县禁毒委员会、新平县防治艾滋病委员会、共青团新平县委共同举办“文明健康生活共建和谐家园”禁毒防艾演讲比赛。

通过初赛、复赛,共有13名选手脱颖而出进入决赛。演讲台上,选手们结合身边事例,向人们阐述了、艾滋病的严重危害,呼吁大家珍爱生命。相关领导亲临现场,并分别为获奖者颁发奖状和奖金。此次活动营造出崇尚健康、文明生活、人人参与禁毒防艾的良好氛围,促使禁毒防艾工作再一次深入人心。

大姚县总工会:

举行2010年“金秋助学”活动

8月18日,大姚县总工会举行“金秋助学”活动捐助仪式,捐助25名困难职工子女圆梦大学。

为开展好“金秋助学”活动,五年来,大姚县总工会多方筹集资金,积极争取上级工会支持,为48名困难职工子女提供了资助,资助金额达4万余元,为部分困难职工子女圆了大学梦。今年,大姚县总工会筹集资金1.47万元,共同资助25名大学生圆梦大学。受助学生也纷纷表示,一定发愤图强,刻苦学习,努力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张建梅)

盐津县总工会:

举办服务业技能培训

8月10日,县总工会举办2010年度服务业技能培训。来自县城各大宾馆、酒店的80多名员工参加了培训。

为搞好此次培训活动,县总工会特地从昭通师专培训基地聘请2名资深的教师前来授课。教师采取多元化教学方式,运用投影,结合实例,就餐厅服务、客房服务规范标准,提升服务水平。为期一个星期的培训结束后,还将对参加人员进行统一考试,成绩合格者将免费颁发《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刘祥)

富宁县总工会:

举行第十三届省运会青年志愿者培训活动

8月5日,富宁县总工会举行“第十三届省运会富宁分赛区青年志愿者礼仪服务培训”。活动邀请文山州二中祝红老师就志愿服务礼仪、团体意识、专业知识、医疗常识等方面的知识进行授课,参与省运会服务工作的60名富宁青年志愿者以及县内规模以上酒店的礼仪服务工作人员参加了此次培训。

在省运会期间,志愿者们参与富宁分赛区的场馆服务、礼仪接待、交通咨询等服务,用热情的服务为省运会增添一道亮丽的风景,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

鲁甸县总工会:

与司法局联动配合加大弱势职工维权力度

鲁甸县总工会以县司法局法律援助中心和全县12个乡镇司法所及法律服务所为基础,构建法律维权援助网络,向全县行政事业单位及各级基层工会中的困难职工和农民工提供六个方面法律援助和服务:一是免费提供法律咨询;二是参与劳动争议及相关矛盾纠纷调解;三是受侵犯的劳动争议案件和其他相关事务;四是为基层职工、工会组织提供法律援助;五是开展相关法律知识的普及和宣传工作;六是承办有关诉讼、非诉讼业务。(昭通市总工会)

水富县总工会:

举办2010年农民工技能培训班

8月2日至6日,水富县总工会在水富县就业局举办2010年农民工技能(餐饮与客房服务)培训班。

昭通师专职业技能培训站的李开萍老师结合实际,采取学习理论和实践操作相结合方式,从餐饮服务人员的素质要求、礼貌用语及服务礼仪等方面进行培训。经过五天培训,来自云水宾馆、金江宾馆等酒店的82位学员,基本掌握了培训内容,提高了专业技能,增强了服务意识,并顺利通过了结业考试,合格率达100%,为促进劳动者实现就业和稳定就业打下了坚实基础。(颜平翠)

西双版纳州总工会:

举办新《工会会计制度》培训班

8月4日至5日,西双版纳州总工会在州委党校举办新《工会会计制度》培训班。来自景洪城区及基层的220余名工会财务人员参加了培训。

省总工会财务部副部长黄越红、会计张晓露就新《工会会计制度》有关内容及账务处理方面的基本知识作了详细的讲解,使参训人员学到了新的知识,这对下步做好工会财务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学员们反映这种培训方式好,既节约时间,又学到新知识,为基层经费困难节约了开支,这样的培训班办得好。(王军江)

红河州总工会:

认真学习普发兴同志先进事迹

近日,州总工会组织机关全体党员干部观看电影《村官普发兴》,学习普发兴同志先进事迹。大家一致认为要以普发兴同志为榜样,以他的先进事迹为动力,永葆先进的爱岗敬业精神和一心为民的无私奉献精神,以身作则,扎实工作,在创先争优活动中用大力提高服务好大局、服务好职工的能力,努力维护全州职工队伍的团结和工会组织统一,为推动红河新发展建功立业。(沈书院)

漾濞县总工会:

圆满完成职工技能培训工作

近日,漾濞县总工会筹集资金1.2万元,组织210名职工开展技能培训。本次技能培训分三期,分别对90个乡镇职工、60个返乡农民工和60个下岗失业职工进行了培训。培训内容涉及扑火专业知识、扑火演练、扑火器具的使用和保养、外出务工常识、核桃嫁接技术和管理及创办你的企业等方面的知识,都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受到了参培职工的一致好评。通过培训,有120人取得岗位培训合格证书。(常绘政)

昭通市总工会:

认真组织参加第七期医疗互助培训学习

水文实训总结篇8

关键词 班组培训;量化评价;班组文化;短信互动

中图分类号 TM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6)170-0148-01

随着国网公司“三集五大”体系建设的深入,基层生产建设快速发展,班组标准化建设步伐的不断迈进,对电力企业现代化班组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2]。要提高生产一线员工作业能力,既要突显“专”“精”,又要体现“广”“综”。“专”“精”说明了专业化岗位技能要求的重要性,“广”“综”则要求具有专业的广度和技术的综合性,由此,提升班组培训的技术水平,对班组培训进行量化评价就显得尤为重要。

同时,加强班组文化建设,凸显出以人为本的理念,体现人文关怀的精神,调动班员积极性,对提升班组凝聚力和战斗力有着强大的作用,在多年的标杆班组建设经验中,本文提出了基于人文关怀的班组文化建设,构建短信互动平台。

1 基于量化评价的班组培训

将培训项目与数值计算相结合,兼顾基层生产班组培训常态化、层次化、差异化、精英化的特点以及班组培训方式,利用量化数值对班组培训成效进行评价,不断提升班组培训的技术水平,促进现代化班组的建设。

1.1 班组培训特点

根据班组培训提高全员技能素质的要求,以“全员参与、全面提升”为目标,在各层面、各领域开展相应的技能培训和岗位培训,并与实际工作相结合,使得班组培训具有了常态化、层次化、差异化、精英化的特点。

1)常态化。培训作为班组标准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全员普及,树立“不在工作就在培训中”的常态思想,体现了班组培训常态化的特点。

2)层次化。由于岗位不同,技能不同,所评定的能级也不尽相同,在进行培训时要分层分级,切合员工的技能实际和岗位要求,体现了班组培训层次化的特点。

3)差异化。“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处于同一水平、同一层次的员工,因工作环境、技术掌握的熟练程度与先后差异,应根据班组人员结构层次制定差异化培训计划,比如通过技术问答、现场演练等培训方式,提高培训实际成效,体现了班组培训差异化的特点。

4)精英化。员工技能水平的不同,通过劳模示范、名师授课、专家指导等多种形式,彰显榜样的力量,突显出岗位能手、技术精英,体现了班组培训精英化的特点。

1.2 班组培训方式

将参与培训的人、财、物通过一定的模式组织起来,提升投入成效比,将理论学习与多方实践相结合,达到协同最大化。

1)培训寓于工作。加强培训管理,落实责任,对班组成员严格要求,有工作任务就有培训,根据年、月、周计划,制定有成效的作业方案,注重细节,现场演练,技术比拼,着重于操作技能和处理能力的培训,提高培训实际成效。

2)劳动技能竞赛。以赛促培,技能比赛尽可能地全员参与、基层选拔、层层比武、获胜重奖,调动了员工积极性与学习热情,达到了技能培训的目的。

3)先进经验交流学习。通过影像、书刊、报告会、网络大学等多种途径,学习先进经验,举一反三,总结创新。

4)建设技术交流学习平台。利用网络大学相关模块和专题,建设技术型、专业化的培训平台,促进先进技术、生产经验的大范围传播及交流,提高将技术转化生产力的效率。

1.3 班组培训评价

1)建立培训项目需求库。所需求培训项目一是来源于具有指导性的工种和岗位技能所需的培训项目,可由公司层面研讨后下发。二是来源于基层生产班组,每人都提出共性和个性的培训需求项目,汇总后排列选举出一定数量的培训项目,按性质分类[3]。

2)培训项目评价量化。对于每一个培训项目从培训项目选型、培训实施难易程度、培训效果这三大方面进行指标的筛选,包括了培训的重要性(需求性、必要性、时效性),培训项目所需资金(人机料准备、聘请培训师、培训现场安排)、培训周期(课时)、培训对其他工作的影响,培训预期效果、培训实际成效、培训记录、培训促就的成果(培训感想、报道、技术总结、专业论文、专利)等细化的指标。各指标评分值可采用百分制评分、优良中差等级、加权平均等形式,或交叉综合采用,并拟定非数值化描述对应一定的数值。

2 基于人文关怀的班组文化建设

从以人为本的理念出发,加强班组文化建设能极大地提高班员的积极性,形成一股更强的合力,提升全员的生产战斗力,更有利于现代化班组建设的开展[4]。

在重要节假日、单位重大事项(比如可提前预知的重要检查、重大比赛)、平日的温馨问候等方面往往提示不足,有时导致一部分员工,特别是基层生产员工对企业动态了解少甚至不知道,这样不利于企业文化的实处建设和班组传播。同时,在使用企业门户系统办公时,由于基层工作任务量大经常下现场,出差、在外培训等特殊时期时,往往导致协同办公文件处理不及时,影响信息系统使用指标。基于此,本文提出构建基于人文关怀的短信互动平台。

2.1 构建基于人文关怀的短信互动平台

1)重要节假日的问候。例如,在三八妇女节对女职工以及男职工配偶发个温馨问候的关怀短信;在五一、中秋、国庆、元旦、春节等重大节日发个节日问候短信,特别对坚守岗位的职工给予鼓励和问候。

2)单位重大事项的短信提示。比如可提前预知的重要检查、重大比赛,给单位相关职工发个提示短信,让职工了解企业重要事项,关注上级检查,关注为企业增光的比赛进程。

3)平常工作中的温馨问候。日常工作中,特别是基层生产人员工作环境比较恶劣,也比较枯燥,发个温馨问候的短信或小笑话等,都有利于调节气氛,更充分感受班组文化的关怀魅力。

4)协同办公文件超期短信提醒。对未处理的协同办公文件在快要超期时,给相关人员发个超期短信工作提醒,让相关人员尽快办理,以免影响信息系统使用指标。

3 结论

加强电力企业现代班组建设,才能促进电力企业发展方式的改变,才能促进企业的不断进步。从日常的生产实践中总结提炼,本文从班组培训和班组文化两方面提出建议,对促进电力企业现代班组建设有一定的作用。但是,在建立丰富的培训项目需求库和构建短信互动平台软硬件设备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参考文献

[1]湖南省电力公司.湖南省电力公司“三集五大”体系建设宣传手册[R],2012,5.

[2]李鸣青.关于电力检修班组创新现场培训形式的思考[J].中国电力教育,2010(24).

水文实训总结篇9

关键词:农民工;人力资本;非农收入;样本选择性偏差

中图分类号:F32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07(2011)06―0040―07

引言

人力资本是体现在劳动者身上的一种资本类型,它以劳动者的数量和质量,即劳动者的知识程度、技术水平、工作能力以及健康状况来表示,是这些方面价值的总和。人力资本理论的开创者西奥多・w・舒尔茨认为人力资本是通过投资而形成的,像土地、资本等实体性要素一样,在社会生产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大量的理论与实证研究表明,在决定个体收入的诸多因素中,人力资本是最重要的因素,而且其对劳动报酬的影响越来越明显。各种关于社会结构转型趋势的研究结果也显示,随着产业发展的知识化和信息化,人力资本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但是在针对农民工劳动力市场的研究中,人力资本的作用并未得到一致的认同。许多学者研究发现部分人力资本如培训、健康等变量对农民工非农收入的影响不显著甚至是负影响,与传统人力资本理论存在着较大分歧。由于我国长期存在的二元经济结构形成了劳动力市场的分割,使得劳动力市场划分为两个或多个具有不同特征和不同运行规则的领域,不同市场在工资决定机制、工作稳定性等方面有着明显的区别。在农民工市场中,关于人力资本作用的分歧究竟是因为我国劳动力市场分割的使然,还是由于研究本身存在着偏差?正确回答上述问题对指导制定提高农民工收入的措施,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安徽省合肥市农民工市场的调查,采用相关统计分析方法和计量经济模型,对上述问题进行探寻,并根据研究结果,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一、人力资本对农民工非农收入影响的文献回顾

传统上人力资本是指影响人们经济生产力的教育和健康水平。而广义的人力资本则包括知识、技能以及人们生活和工作必需的种种能力。在针对农民工人力资本对其非农收入影响的相关研究中,前期的研究者主要选择了人力资本变量中的教育、培训、健康状况等变量。下面就常用人力资本变量对农民工非农收入影响的相关研究成果作一简要概述。

Gisser,Hufman和Hanson等以农业劳动者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和实证分析发现,工资性收入与农业经营者文化程度呈显著正相关。在国内,陈玉宇和邢春冰、陈至发通过对农民工的调查发现,农民工受教育时间越长,其外出收入越高,劳动力的工资水平与其受教育水平呈正相关。但是,有部分学者的研究结论相反,认为教育对我国非农就业者工资的影响并不明显,甚至为负值。如都阳和魏众的实证结果。

培训是影响农民工非农收入的另一重要因素。研究者就培训对农民工非农收入的影响展开了调查和分析。侯风云对山东、河北、江西等15个省市农民工的调查显示,其他培训和工业技术培训对于增加农民工收入起了重要作用。平均而言,参加培训可增加27.89%的收入,并且认为培训的作用甚至大于正规教育所起的作用;蔡荣生、赵亚平、金驰华的研究显示,2000年受过专业培训的农村转移劳动力人均汇寄款为5143.22元,比农村转移劳动力总体人均汇寄款4522.15元高出13.7%。但Yang的研究成果显示,培训对农民工非农工资的回报并不是很高;陆文聪、叶建利用1997―2002年浙江和湖北省农村固定观察点数据,基于面板数据模型方法,研究发现受过职业教育和培训劳动力的回报与普通劳动力的回报没有显著的差别。

有许多研究者就人力资本中的个体健康程度与其工资性收人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如Schultz&Tanselll钉对科特迪瓦和加纳的研究发现,健康和工资性收入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但是有的研究结论并不支持健康对工资有正向影响的观点,如Sum―ner[1 的研究认为健康对非农工资率的作用不显著。在国内,魏众利用1993年中国营养调查数据,从微观层面对中国农村地区非农就业者健康与收入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健康对其收入的决定并没有表现出显著性影响。侯风云用霍尔沃斯(Halvorsen)和帕姆奎斯特(Palmquist)方法进行实证研究的结果也表明健康状况对于农村劳动力非农收入的影响不显著。

从以上可知,人力资本对农民工非农收入的影响,不同的学者在不同时间、针对不同地区的研究结论并不统一,许多研究结论甚至相反。通过分析,本文认为在针对农民工人力资本对其非农收入影响的先前研究中存在以下不足,需要进一步完善。其一,研究缺乏对实证结论尤其是有悖于人力资本理论的结论即人力资本对农民工非农收入没有影响或者有负面影响的解释。其二,在分析人力资本对农民工非农收入影响时,没有剔除其他变量的影响,即没有考虑控制变量的设置。例如对行业变量的控制,即使人力资本几乎完全一样的农民工双胞胎,因为工作的行业不一样,收入也可能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因此要想得到人力资本变量对农民工非农收入的净影响,必须对诸如行业的相关变量进行控制。其三,在缺少样本整体信息即全体农民工(包括参与和未参与打工的农民工)相关信息的条件下,分析人力资本变量对农民工非农收入影响时,没有考虑选择性样本偏差的影响。

基于上述考虑,根据当前我国农民工劳动力市场现状以及调查走访信息,文章就人力资本对农民工非农收入的影响重新进行分析并推测如下: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工业化程度越来越高,知识和技能对劳动生产率的贡献越来越大,教育对农民工收入的影响理应越来越明显。因此,就教育对农民工非农收入的影响作如下假设:

假设1:教育对农民工的非农收入有正的影响,农民工受教育时间越长,其非农收入越高。

培训能够让农民工掌握更多的技能、提高其工作效率,其收入也应该得到相应地提高。但是在对农民工的调查中得知,部分农民工虽然接受过相关的培训,但是培训质量令人堪忧。部分受访农民工反映他们接受的政府培训就是一种形式,没有实质性的内容,部分培训点甚至根本没有进行培训就给农民工颁发了培训证书。此外,农民工到工作单位接受的培训主要是熟悉公司的规章制度以及工作安全教育等,培训并没有使他们掌握一门专门的技能。因此本文推论,培训不一定对农民工的非农收入产生正的影响。为了进一步验证上述推测,调查问卷中增设了受访者是否拥有非农技能的问题,用于对

照和比较。农民工如果拥有一门非农技能,无疑能够提高其收入水平,因此我们作如下假设:

假设2:农民工是否接受过培训对其非农收入的影响不一定显著;但是否拥有非农技能显著影响其非农收入水平,拥有非农技能的农民工的非农收入要显著高于没有非农技能的农民工。

劳动力的健康时间越多,人力资本也就越多,体能、精力就越充沛,相应的人力资本的投资效率和收益率也就越高。但是通过调查发现,在目前劳动力市场中,主要是以体力劳动为主,相同工种、相同岗位的农民工收入基本相同。由于我们调查的都是在岗的农民工,既然在岗,说明受访的农民工在接受调查时的身体状况能够胜任当时的岗位,因此对处于同一岗位的农民工而言,即使自测身体健康状况不同,其收入也基本没有差别。而那些身体真正欠佳的农民工被排除在我们的调查之外,没有进入研究样本,造成了样本选择性偏差。样本选择性偏差的存在使得农民工的健康状况与其非农收入间的关系难以得到真实的反应。基于上述考虑,我们推断:

假设3:农民工自测的健康状况对其非农收入的影响不一定显著。

此外,工作经验是影响劳动者收入的一个重要因素,对于农民工也不例外,工作经验越丰富,其收入也应该越高,在此我们假设:

假设4:农民工工作经验对其非农收入有着正的积极影响。

二、研究方法

(一)调查方案及数据来源

基于人力资本理论,本文引入受教育程度、培训状况、是否接受过非农技能培训、工作经验(用在外累计打工时间代表)以及自测身体健康状况作为农民工人力资本变量。为获得人力资本对农民工非农收入的净影响,本研究加入了控制变量,这些控制变量包括性别、年龄、周工作时间以及工作所处的行业等。围绕着上述相关变量调查问卷共设计了19个问题。

本次调查于2009年3月至5月在安徽省合肥市进行。采取抽样调查的方式,在调查过程中主要以采访和座谈的形式一对一进行,这样不但可以让每个受访者能够清楚地理解每一个问题的正确含义,保证所获取的数据能够代表他们真实的想法,而且能够获取在问卷中不能够反应的信息如培训质量等,从而有利于分析研究。

本次调查只限于在合肥打工的农民工,与其户籍所在地无关。按照农民工的严格定义:年龄在16―60岁,从事非农产业工作,具有劳动能力的农村户籍人口。本次调查共收回有效问卷221份,文章分析均基于这221份有效问卷的信息。

(二)实证模型

本文参照Mincer于1974年提出的半对数函数作为分析人力资本对农民工非农收入影响的模型,检测人力资本对农民工非农收入的影响,所使用的横断面回归模型如下:

其中EDU、EXP分别代表受教育年限和工作经验(以累计工作时间代表);TRA、SKIJ和HEAL为虚拟变量,分别代表培训、拥有非农技能和身体健康状况,受访者接受过相关的技能培训,TRA取值为1,否则为0;受访者拥有非农技能,SKI取值为1,否则取值为0;受访者自测身体状况良好时,HEAL取值为1,否则为0。SEX和AGE分别代表性别和年龄。考虑到农民工年龄变量对其收入的影响通常呈U形状,即随着年龄的增长,收入呈先增后减的趋势,因此把年龄的平方AGEz引入到模型中。考虑到不同农民工每天工作时间不同,因此引入周工作时间变量WTIM,作为控制变量。IND:表示受访农民工所从事的行业,本研究中受访的农民工所从事的行业涉及建筑业、制造业、清洁工、门卫或保安、小商贩、街头临时工、家政服务业以及其他8个行业,因此本文引入7个行业虚拟变量,作为模型的控制变量。本研究的分析均使用的是SPSS12.O软件。

三、实证研究结果

(一)描述性统计分析

1.受教育程度与农民工非农收入。在被调查者中,高中以下学历的农民工有186人,占样本总数的84.16%,在这部分人群中,又以初中学历为主,有

从表1

和图1

可以清楚地看到,中专及其以下文化程度农民工的收入差距并不明显。收入最高的是初中学历,为1502.23元/月,最低的是高中学历,为1383.93元/月。但是学历为中技和大专的农民工收入水平要明显的高于文化程度在中专及其以下的农民工。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因为中专及中专以下文化程度的农民工所从事的工作主要以体力为主,对学历没有很高的要求,也不需要很专业的技能,因此收入间没有明显的差距。但是学历为中技或者大专的农民工,通常学有所长,从事着对专业技术有一定要求的工作,创造的价值较高,因此获得的报酬也相应较高。

通过表2

可以看出,在被调查的221个样本中,接受过非农培训的有84人,占样本总体的38.O%,平均月收入为1 596.43元;没有接受过非农培训的有137人,占样本总体的62.O%,平均月收入为1 443.87元,两组收入绝对差值为152.56元/月。拥有非农技能的有107人,没有非农技能的有114人,分别占样本总体的48.4%和51.6%,这两部分人的平均月收入分别为1 669.16元和1344.82元,两组收入的绝对差值为324.34元/月。在被调查的农民工中,身体状况良好的有182人,一般的有33 94人,占样本总数的42.53%。表1列出了不同文化程度的受访者工资水平状况。

2.培训、拥有非农技能及健康状况与农民工非农收入人,差的有3人,比较差的有3人,身体状况良好的占总体样本的82.4%,平均月收入为1541.81元,身体欠佳的(非良好)占总样本的17.6%,平均月收入为l315.38元,两组收入绝对差值为226.43元/月。

从上述统计数据可知,不同人力资本状况的农民工,其非农收入存在着差异,但是从统计意义上说,上述差异是否显著存在呢?为了解答上述问题,本文对不同人力资本状况的非农收入进行了独立样本T检验和非参数Mann―Whitney检验,具体结果见表2。对于培训变量而言,独立样本T检验的结果表明接收过培训组与没有接收培训组的非农收入在统计意义上没有差别,但是Mann―Whitney非参数检验结果表明两组收入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下存在着显著性差异。对于是否拥有非农技能变量而言,无论是独立样本T检验还是Mann―Whir―ney非参数检验,拥有非农技能农民工组的收入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均要高于没有非农技能的农民工收入组。对于健康变量而言,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表明健康状况良好组的收入水平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高于健康状况欠佳组,但非参数检验结果并不支持上述结论。

上述分析结果表明,无论是参数检验还是非参

通过表3

中模型(1)可以看出,性别、年龄、受教育年限、是否拥有非农技能、工作经验变量都在不同程度上通过了显著性检验,即上述各变量均对农民工非农收入水平产生显著影响。其中,男性农民工

数检验均支持拥有非农技能对农民工非农收入有着正的积极影响;但是关于培训和自测身体健康状况对农民工非农收入的影响,参数检验和非参数检验的结果并不一致。

(二)横截面回归结果分析

虽然描述性统计分析对各人力资本与农民工非农收入的关系进行了粗略的判断,但是分析结果一方面没有考虑其他变量的影响,另一方面也没有回答各个人力资本因素在多大程度上决定非农收入的问题。为了进一步探讨各个人力资本对农民工非农收入的影响,本文按照第二部分设计的模型,利用调查数据进行了横截面回归模型分析,具体结果见表3。的收入在5%的显著水平下高于女性农民工;年龄变量回归系数为正,但不显著,年龄的平方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结果表明农民工年龄变量对其收入的影响呈U形状,结果同预期相同。受教育年限在5%的显著水平下通过了t检验,回归系数为O.017,说明农民工的受教育程度每增加1年,收入会上涨1.7%,结果同假设1相一致。

是否拥有非农技能变量在5%的显著水平下通过了t检验,而且回归系数为正,表明拥有非农技能对农民工的非农收入有着积极的影响。但是培训变量的回归系数不显著,而且方向为负,不符合传统人力资本理论。考虑到模型(1)中同时纳入了培训和是否拥有非农技能变量,可能存在变量信息重合的问题,因此在模型(2)中删去了是否拥有非农技能变量。但从表3模型(2)的结果可以看出,培训变量的符号依然为负,且不显著。综合模型(1)和模型(2)的结果可知,培训变量对农民工的非农收入的影响的确不显著,实证结果同假设2相一致。为了进一步提高模型的精度,存模型的(1)基础上,删去不显著的培训变量,其他变量不变,具体结果见表3中的模型(3)。模型(3)同模型(1)、模型(2)相比,整体拟合效果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调整的拟合优度(Adj―R2)从O.32提高了0.33,F值也提高到了8.33,除了是否拥有非农技能变量的显著性所有降低外,其他各变量的符号及其显著性均未发生变化。

模型(1)、模型(2)和模型(3)的结果均显示健康状况变量对农民工非农收入的影响不显著,结果同假设3相一致。此外,农民工的在外工作的累计时间,可视为农民工的工作经验,在5%的显著水平下通过了t检验,说明农民工在外工作的时间越长,经

针对模型中健康变量不显著,文章推测认为可能是因为样本选择性偏差所致。目前主要有两种检测样本选择性偏差的方法。一种方法是以“参与”特征变量为对象,用二元统计的方法比较“参与者”与“未参与者”是否存在显著的差异。具体到本文,就是用二元统计的方法比较调查范围内农民工群体与被排除在调查外农民工群体在健康变量的取值上是否存在着差异,若两群体间存在着显著性差异,则认为存在着样本选择性偏差。另一种方法是使用多元回归特别是二元概率回归或Logistic回归,该方法验越丰富,收入也越高,结果同假设4相同。

(三)推论的进一步验证与探讨

文章推论认为培训变量对农民工非农收入的影响不显著可能是因为培训质量不高所致,为了进一步验证上述推论,文章利用调查问卷中的信息对农民工培训效果进行了分析。一个农民工参加培训,如果培训质量良好可以使其掌握一门非农技能。因此,可以借助接受过非农培训农民工的非农技能掌握情况对培训效果进行判断。通过表4

可以看出,在接受过非农培训的84人中,有62人拥有非农技能,22人不拥有非能技能,分别占接受过培训样本总体的73.8%和26.2%。在未接受过非农培训的137位农民工中,有45人拥有非能技能,占未接受培训农民32,总体的32.8%,结果说明农民工拥有非农技能不一定都是通过培训获得的,也可能是通过其他途径获得。因此在接受过培训的农民工组中,农民工拥有的非能技能也不一定都是通过培训途径获得的。在此,我们可以粗略地认为接受过培训的农民工组中拥有非能技能来自于非培训途径的比例等同于未接受过培训的农民工组,即32.8%。这样可以测算得出在接受过培训的农民工组中,拥有非农技能的农民工约有20人的技能是来自于非培训途径,剩下的42人拥有的非农技能为通过培训途径获得。经过培训获得非农技能的农民工仅占培训样本的50%,可见目前农民工的培训质量有待提高。可以检测多变量联合造成的样本选择性偏差。使用上述两种检测方法前提都必须知道“未参与者”的相关信息,具体到本文,就是要知道排除在调查外的农民工的健康信息。由于受条件的限制,本研究在问卷调查时并没有对不在岗的农民工进行调查。因此不能直接使用上述方法对模型中是否存在样本选择性偏差进行检测,但是我们可以通过一些间接的方法对模型中是否存在样本选择性偏差进行大致的判断。Goodfellow,Kiernan,Ahern,&SmyerE阳认为样本选择性偏差产生的根本原因是那些“非参与者”不是从总体中随机产生的。正如我们在前文中分析的那样,目前我国的农民工主要从事以体力劳动为主的工作,能够在岗的都是身体健康状况较好的个体,身体状况欠佳的个体被自然排除在相关岗位之外,显然这部分“非参与者”不是从总体中随机产生的。而且,排除在调查外的农民工主要为留在农村的老弱病残,身体健康状况与调查范围内的农民工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因此,无论是依据样本选择性偏差产生的机理还是二元统计比较法,均可以推测认为模型中存在着样本选择性偏差。

四、研究结论及政策建议

水文实训总结篇10

关键词:高层;实验实训楼;设计;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工程概况

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新校区,位于南宁市罗文大道东侧,相思湖北路的南侧。这里是南宁未来的大学区。整齐的规划,使新校区具备交通便利、环境优美的天然条件。该实训楼为高层建筑,场地绝对标高128.85米。

学校规划总占地面积约28万平方米。分为一期与二期,一期主要为实训区、教学区、生活区和体育后勤区,总建筑面积约33万平方米。第一次招标总面积约23万平方米,分为A分标(实训楼及教学楼);B分标(办公楼和体育附属用房);C分标(食堂及部分宿舍楼)。其中广西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单体建筑设计服务采购(A分标)总建筑面积约为12万多平方米,D-1、D-2实训楼总建筑面积:70337.47㎡。D-1、D-2实训楼由A、B、C段组成,A段为两个20层实训塔楼及2层裙房组成,面积为;B段为两栋平行布置的5层教学楼;C段为2层高的美术中心。

二、高层实验实训楼建筑设计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2.1 注意高层实验实训楼的防火事项。

为方便紧急情况下疏导人群,在设计楼道时要注意畅通。为便于人群疏散中快速撤离,要在楼道中设计照明系统或采光设施,防止发生踩踏等意外情况防火分区要合理进行。要考虑到发生火灾时,有消防措施可以应急,就要注意合理安排楼道中消防设施和疏散通道。在同一层楼中,两台消防栓的水枪要保证同时到达。

要确保消防用水量充足,保障灭火设施水压符合标准,以满足建筑物消防系统的要求。虽然设置了增压泵,但水箱设置的高度不够,只凭借水箱的消防蓄水量来灭火是毫无意义的。消防水箱的储量保持一定也是很关键的。消防储水箱水量并不是越多越好,超标蓄水不符合经济合理性,也保证不了水质。

2.2 注意高层实验实训楼的抗风情况。预测到建筑物附近的气流情况以及建筑物所发生的性状。结构不稳定破坏,疲劳破坏,

对高层实验实训楼周边气流情况要充分预测,并分析建筑物在强风状态下的形状。对高层实验实训楼来说,结构不稳定的破坏、过分变形导致的破坏,蔚蓝结构的损坏都是实训楼的潜在不利因素。所以,抗风设计是建筑设计中的不可回避的问题,工程是否安全也涉及到抗风设计的合理性问题。

2.3 高层实验实训楼的电气设计。

2.3. 1 消防用电源及配电要符合标准。

高层实验实训楼的供电要求有两路不同的电力来源,在一条线路发生故障时,另一路仍然可以工作,确保实训楼的正常运行。要有两个不同地域变电站来提供电源。区域变电所和另一方自发电设备互为补充。

2.3. 2 应急照明设备要设计得当。

如果高层实训楼发生火灾,而中断正常照明设备,启动备用照片设施,叫做事故照明。实训楼要在消防电梯、疏散楼梯、配电室、变电室、电源自备室、机房墙面以及水泵房配备应急照明设备。同时要安装出口指示的标志灯和疏散照明指示灯,承担疏散通道的照明工作。

2.3. 3 合理设计电梯。

电梯最大的不利因素是噪声。设计中要考虑合理的位置,避免影响正常教学。为保障师生的出行,要依照实际情况调整最大负荷。在情况紧急时,电梯要具备安全便捷的方法撤离师生。排水设施的设计也非常重要,这关系到消防等工作。要在高于地下室的位置设计变配电站、消防泵房。

2.4 防雷击的问题。

高层实验实训楼的防雷击问题不容小觑。要通判考虑高层实训楼的设计,做好整体防雷措施,突出防雷重点,考虑多套防雷办法。将被雷震、避雷网合理安置在实训楼的顶端,以及容易遭受雷击的位置。引下线采用借助中的主钢筋,姐弟装置为整体的钢筋混凝土。避雷带可采用扁钢,分布于实训楼周围。突出建筑的金属附件或实训楼内的金属构件要接地,以避免静电产生的火花。

三、总体建筑设计规划

校园南北方向的主轴和东西方向的副轴为主题,结合生活区的辅轴形成了这个校园的规划结构,南北的主轴在北端结合地形高差及办公楼入口空间进行了处理。从中轴线的中部开始分成三个台地,每个台地有三级高差,北端也设计了三个9级台阶,把行政办公楼的大台阶下设计为半地下停车场,既突出了办公楼在校园空间中的主导气质,也满足了办公停车的功能求。同时,由南往北引入了城市水系,并完整地循环在校园中。

四、建筑设计思想

实训楼是校园的最高建筑,也是面向城市的最重要的展示面之一,实训楼的位置具有标志性。在空间上,注重分楼层的设计,实训楼是各院系学生的集中实训的重要场地,空间上要符合大跨度的设备布置的要求,在地下室与一层平台的空间处理上巧妙的运用了高差处理,使得艺术楼、实训楼与地下实训室宫廷成为了校园展示空间。实训楼每三层设有共享空间,是学生交流的重要空间,也是校园的立体化绿化空间。在设计上,还要把握如下方面:

4.1 项目的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和新结构的采用都以经济合理为原则,建筑表面材料采取了,水泥纤维预制构件、新型面砖等多种材料用以突出建筑院校的特征,结构采用空心楼板,有效降低结构的高度,提高空间使用率。

4.2 项目以经济适用为原则,在沿罗文大道的城市界面采用了较为现代的立面材料及语言,以形体整体造型为主,尺度为城市造型尺度;在内部沿鲁班广场的两侧则以小尺度的建筑语言为主,追求人性化处理。

4.3 规划、设计应力求可操作性,要求既具有整体控制的刚性原则,统一规划,集中管理,分期实施;又具有适应性和前瞻性,以应对以后的不确定开发需求。

五、平面、立面的建筑设计

5.1 建筑平面设计

D-1、D-2实训楼总建筑面积:70337.47㎡,其中地上部分建筑面积:61466.35㎡,地下部分建筑面积:8871.12㎡,实训楼是校园重要的是实训场地,为了满足大型设备的布置的需求,底层与群房布置为大开间的实训室,两个塔楼在一层设有各自的入口大厅便于校园内外的人流的使用,二层设有共同的入口,利用了平台来组织了人流,先集中再往两边分散,同时也利用平台来组织了艺术楼,与二层大厅的展示长廊,展示平台,把三者空间很好的整合在了一起共同成为了校园的展示区,平台上也布置了绿化是室外的公共交流空间,三层到十九层为各院系实训室,每三层设有通高的共享绿化空间。地下一层为人防机动车停车库。

5.2 建筑立面设计

立面强调了竖向感,整体感、石墙与竖向线条形成虚实对比,合理布置了各体块之间的比例关系,使得立面非常的简洁,具有现代感,在艺术楼的处理上,考虑到使用功能的特殊性,在平台侧设置了大型的展示面,使得单体建筑具有展览性建筑的特性,整体的屋面的处理使得群房与高层形成了一组校园的群体建筑。竖向的百叶的设计满足了实训楼大空间的空调室外机得摆放需求。

六、结语

实验实训楼的设计和建设为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的师生提供了良好的实验环境,改善了办公条件,为提高教学水平打下了坚实的物质、环境基础,将成为该地区的特色建筑之一。

参考文献:

杨时旭.浅谈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的优化设计.中国房地产业.2012年.2

徐鸿.安庆师范学院实验楼建筑设计.安徽建筑.2003.5

陈平.高层建筑外部空间的构成要素和设计手法分析.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15

孙伟.高层建筑设计原理.经营管理者.20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