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档案工作总结十篇

时间:2023-04-06 12:05:09

毕业档案工作总结

毕业档案工作总结篇1

关键词:高校毕业生;函授档案;F状;管理;思考

教学档案是高校档案建设的重要内容,高校学生在进行教学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和图表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随着成人教育的不断发展和普及,高校函授档案成为高校档案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高校函授档案的不受重视的问题,应加强毕业生档案管理的意识和档案管理相关规定。

1 高校函授毕业生档案现状

高校函授档案对函授毕业生来说重要性相当于身份证。高校函授档案是函授毕业生的第一份档案,函授档案的用途对函授毕业生今后的定级转正、职称申报、办理社会保险以及职务晋级都有相当重要的意义。由于之前的高校函授档案的沉寂,毕业后工作中对档案没有太高的要求,毕业生对函授档案的定位不够,导致函授毕业生对自己的档案不闻不问,更不会去办理相关函授档案的手续。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对人才学历证明的要求越来越高。近几年,毕业生在工作中与单位签订劳动合同时,必须要有档案的跟随,对函授档案的要求提高,促进函授毕业生的档案流动。但是还有很多毕业生从来没有重视过档案的管理,导致档案流失,真正使用档案时找不到档案。目前函授档案有三种现象:一是现阶段许函授毕业生工作不稳定,没有找到十分满意的工作,一直处于寻找观望的状态,为了方便将档案留在自己的身边,长时间档案成为“死档”。二是毕业生与单位签订劳动合同,档案会在单位保存,但是由于后期换工作的原因,导致档案无人管理,没有重视自己的档案,最终导致档案成为“弃档”。三是高校函授毕业生将自己的档案放在所在地人才交流中心进行管理,费用虽高,但是提取方便,当地的人才交流中心根据毕业生的工作实际情况,将函授档案放置在正规单位保存,以免成为“弃档”。

2 目前高校函授毕业生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 高校函授毕业生档案管理技术落后

高校函授毕业生档案管理工作要被重视,并且有计划的做好检查和监督,需要技术的支持。但是目前高校函授档案管理的技术落后,管理模式仍然采用传统的纸质管理,基本设施不够先进,没有使用先进的电子管理模式进行档案管理。

2.2 高校函授毕业生档案管理意识落后

部分高校函授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对函授毕业生档案管理不够重视,工作人员的档案管理意识薄弱,高校没有结合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度函授毕业生的档案管理进行教育渗透,让函授毕业生度档案管理的重视程度不够,观念意识落后。部分高校只重视教学档案的管理,忽视函授毕业生的档案管理工作,造成函授毕业生对档案管理出现怠慢的态度。

2.3 高校函授档案管理制度不到位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高校函授档案管理制度的制定不到位,高校档案管理危机体现在高校毕业生函授档案管理制度没有相应的规章制度上。即便部分制定了关于高校函授毕业生档案管理制度,但是并没有进行落实,纸上谈兵罢了。高校函授毕业生档案管理制度不完善的现象非常普遍。

2.4 高校函授档案管理制度缺乏监管制度

高校毕业生函授档案管理制度上缺乏定期检查和监督制度的落实,由于函授毕业生档案的特殊性和社会的复杂性,高校函授毕业生的档案中存在造假现象,高校毕业生函授档案管理工作人员要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监督管理。

3 做好高校毕业生函授档案工作的建议

鉴于目前高校毕业生函授档案管理的现状和问题,各大高校函授点应该加强对函授档案管理相关内容,让各个单位通过高校函授档案来了解毕业生,来增加函授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一是要进行函授档案管理的网络化,在高校的相关平台上可以在认可后查看不涉及隐私的档案内容。高校的档案管理部门要充分与学信网等网站做好衔接工作。将函授毕业生的档案相关信息整理起来,建立全面的个人档案信息数据库,让函授毕业生受益。二是要做好高校毕业生函授档案转交工作。高校应该严格要求函授点对韩函授毕业生的档案进行传递工作,并制定出档案管理相关制度,高校要对函授毕业生进行思想观念的更新,让函授毕业生意识到档案的重要性,并及时将档案转移到毕业生单位或者当地人才交流中心,确保档案安全存在,避免度函授毕业生的就业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对于就业的函授毕业生,一定要清楚工作单位的性质。如果是政府机构、国营企业、事业单位等单位有权保管档案的,放置在单位进行管理;如果是民营企业或者是个体经营是没有权利保管档案的,那么就要将档案放置在人才交流中心进行保管,函授毕业生一定要重视自己的档案。

4 高校函授毕业生毕业档案管理的思考

随着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函授学历在社会中是不被重视的,函授档案更是无人问津。应如何改变这种现状?

首先,高校函授毕业生要提高认识,函授是被社会承认的,并没有因为学历性质而废除函授,充分说明函授是有自身的价值的,函授毕业生签订劳动合同和评职称时都需要有函授档案,我们要正确认识到这点,我们要更新传统的思想观念,认识到函授档案的重要性,并携手努力,关注函授,重视函授档案。函授毕业生对待自己的档案就要像重视自己的毕业证书一样,要爱护自己的函授档案,为日后的工作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

其次,高校也能根据现阶段函授档案的现状和问题,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函授档案管理制度,并明确规定相关内容和流程。

5 结语

综上所述,高校函授毕业生毕业档案管理工作是一个完整系统的工程,要针对现阶段的种种问题,不断进行思考总结,让函授毕业生重视自己的档案,让函授档案工作掀开新的篇章。

参考文献

[1]余丽红.浅论函授毕业生的档案管理[J].办公室业务,2016,(8):136-136.

[2]尉晓莉.高等函授教学档案的收集与整理[J].陕西中医函授,2001,(4):41.

毕业档案工作总结篇2

说起来重要,排起来次要,用起来需要,忙起来忘掉。据了解,“人事档案无用论”正在社会上逐渐流行。随着越来越多“单位人”变成“社会人”,导致“弃档”现象越来越严重,尤其是大中专院校的毕业生,放弃人事档案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导致“人事档案无用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造成:一是人事关系存档费高,导致不少人纷纷“弃档”;二是用人单位与人事档案之间的依附关系不大,加之转档的手续繁琐,或有些人合同末满就想跳槽,为了逃避交纳违约金,很多人在流动或工作转换中放弃档案;三是大中专学生毕业后自谋职业成普遍趋势,暂末找到工作的毕业生将档案放在人才市场后置之不理。通常情况下,不少档案就会长期挂靠无人过问,从而产生了人们俗称的“死档”、“弃档”。

为什么人事档案由昔日的“香饽饽”变成为今天的“鸡肋”?更进一步剖析,不难发现:在计划经济向上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人事档案的作用在淡化,档案与就业、工资、分房等息息相关的现象已渐渐走进历史,档案不再是众多企事业单位考察个人能力的标准。其二,户籍制度改革的深化和户籍观念的淡化,连户口都不如的档案多了一个被遗弃的理由。其三,一些不合时宜的规章制度成了人才自由流动的绊脚石,过高的档案管理费和烦琐的档案调动手续,成了“弃档”的借口。其四,各地人事档案管理单位对档案仅限于保管这一低层次服务,无法给当事人带来就业或成长的指导和帮助,是导致档案日益贬值的重要原因。

笔者认为:人事档案是一个人的人生履历,非常重要。档案如果长期“沉睡”或丢弃,会给档案所有者的人生道路带来始料不及的麻烦,以至影响一生,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1.影响养老金的领取。办理养老金领取的时候,要经过档案的审核,工龄、工资、待遇、职务、社保受保时间等都是以个人档案的记录为依据的。除了养老金外,其他社会保险,也与个人档案相关。

2.影响转正定级和计算工龄。有很多毕业生找到工作后,没有及时办理参加工作的有关手续,几年以后仍是学生身份,从而影响转正定级和工龄及退休金的计算。

3.影响职称评定和工作调动。大学毕业后,学生档案需要经过转正定级后,才能成为干部档案,才能正常调动。而某些毕业生档案在毕业后没有提交单位,也没有存在政府指定的人才服务中心,职称评定就会因手续不全而受到影响。

4.影响考研、出国等手续办理。考研、考公务员、出国升学、结婚、生育等,这些事情都需要政府所属人才市场开具相关证明,缺少档案将无法办理这些证明。

因此,做为档案管理工作者,要充分重视此项工作,采用科学管理的工作方法,才能顺应新时期文书档案管理发展的需要,继而利用档案材料和档案信息在日常工作的有效价值,指导和服务于管理工作,实现其工作的特有职能。

(1)提高对人事档案重要性的认识。一是做好咨询服务工作,要让广大毕业生充分认识到,毕业生人事档案并不是可有可无的,它对毕业生今后的就业、生活方面都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人事档案是反映毕业生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是用人单位选贤举能的重要依据,是对毕业生本人进行定位的重要参考,即使不设人事档案的企业、公司也是十分重视人事档案所提供的人才信息;二是加强自身学习,提高管档人员素质。管档人员要充分认识到毕业生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在人才资源开发中的重要性,不断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开发、管理和利用好毕业生人事档案这一信息资源。

(2)加强对毕业生人事档案的规范化管理,做到档案的收集、整理、鉴定和保管等各个环节科学规范。一是全面普查案卷,对接收到的毕业生档案应重新整理,并编写页码、目录、标题,一一对应,装订成册;二是加强收集工作,完善档案内容。结合本地实际注意收集那些能体现毕业生实践能力、思想品德、政治素质等方面的材料,准确、客观地反映毕业生的综合素质与现实表现,提高档案的利用价值;三是实行专门统一管理。将所有毕业生的人事档案统一整理,分门别类,按照人员年龄、学历、专业、姓名等统一编号,并建立多种检索方式,便于查找与利用。建立专门的毕业生人事档案库,实行科学、规范的管理。

毕业档案工作总结篇3

(一)资金缺乏,人事档案管理手段落后

这是目前基层单位普遍存在的问题。基层档管工作由于种种原因,特别是经费不足,仍处于原始的人工操作阶段。即使利用计算机管理,也仅限于将名字与档案号输入、输出与检索的管理,计算机现代化管理的潜力完全没有发挥出来,没有人根本上转变手工操作,造成运转慢、利用率低、效率低下等问题。

(二)档案管理主管不专管,专管不专业

在基层,说得严重些,这是多年形成的一个积重难返的问题。其根本原因是,长期以来有关人事领导部门,对毕业生人事档案工作重要性认识不足,档案意识不强,没有充分认识到毕业生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在人事工作的地位和作用;对待档案工作“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管理人员不固定,有些档案管理人员没有档案作用意识和参与意识,仅仅是“看门保管”,不固定、不专业、不专职。据调查所知,地、市、县基层基本上没有专职的毕业生档案管理人员,大部分是由人事档案管理人员兼管。这样的人员安排,势必严重影响毕业生人事档案管理工作质量与效率。

(三)当事人人档分离,人事档案利用率不高

据国家人事部门透露,在全国各级人才流动中心为15.4万个国有和非国有单位代管的330万份人事档案中,有60多万份已与主人失去了联系。中国人才交流协会也作过估测,在实现工作流动的人才中,约20%的人未携带人事档案,要么人档分离,要么彻底弃置。我们也做过统计,在代为托管的8652份学生档案中,有347份已与主人失去联系。等于这些毕业生已是用非所学或学所不用,是人才培养的一大损失。

二、做好新时期毕业生人事档案工作几点设想

(一)加强宣传,提高认识

加强宣传,提高认识是当前首先要做好的工作。人事档案部门应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手段组织学习宣传做好毕业生档案管理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最终达到各级有关领导端正态度,积极认真、切实有效地抓好此项工作;其次利用多种渠道向毕业生宣传有关人事档案管理的知识,要让他们充分认识到,毕业生人事档案对今后就业、生活各方面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特别应让学生知道,毕业生档案是反映毕业生综合素质的一个方面,是行政事业单位、企业单位录用的主要依据,是用人单位选贤举能的重要参照。这项工作,应在大中专学生毕业前,由学校的人事档案部门作为一项专门内容向学生宣讲,组织学生学习讨论,切实提高他们的认识,改变“档案可有可无”的错误认识;再次,应向国营企业、民营等大中型企业宣传,录用人员要做到一看成绩、技术,二查档案,不可盲目用人。

(二)加强领导,完善制度

这是做好毕业生人事档案管理的关键环节,应从如下三个方面抓起:

1、明确领导、责任到人。人事部门要建立毕业生及行政人事档案领导小组,明确一名负责领导为组长,下设办公室。组长全面负责对档管工作的指导、监督、析查;小组成明确分工,各司其责。

2、健全制度,严格要求。各地应根据本实际,建立健全一套易于操作、完整的的规章制度。如材料收集补充、鉴别归档、检查核对、保管保密、查(借)阅、传递;管理人员工作制度及相关薄册,做到制度上墙,责任到人。

3、评比激励,促进创新。要依据本地区制定的档案人员《岗位职责》,定期检查,年终总结评比。对那些工作认真,富有创新的人员,要落实规定,给予适当奖励,鼓励人们争优创新,做好工作。

(三)稳定队伍,提高素质

随着时代的前进,对档案工作人员的要求越来越高,加强档管人员队伍的建设已是一项迫不及待的任务。应从以下几项工作着手:

1、稳定队伍,安心工作。按照《档案法》规定,每管理千份档案配备一名专职档案员,严格执行执业资格证书制度,把好队伍的入口关;不轻易调动他们的工作,保持相对稳定;做到不兼职或少兼职,让档管人员能安心本职工作,做好本职工作。

2、多方培训,提高素质。随着档管工作的不断发展,对档案管理人员能力、经验、专业知识的要求在不断提高。“打铁还须自身硬”。各级领导和档管人员重视对他们的培训。档管人员也主动增强自身学习。培训以在职学习为主,离职学习为辅。

毕业档案工作总结篇4

关键词:毕业生;档案;转递;高校

中图分类号:F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33-0215-02

收稿日期:2013-09-25

作者简介:赵湘渝(1963-),男,河南林州人,副研究馆员,从事档案规范化管理与方便利用模式探讨研究。

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模式是毕业生本人与用人单位直接面议、双向选择、多次比较后签订三方协议书、报学校就业指导中心确定分配派遣方案,经省教育厅批准后执行的分配就业方案。这种分配就业模式给用人单位和毕业生双方都提供了更广、更多的选择机会,人才资源市场化配置的结果是人才流动更加频繁,单位退档、毕业生跳槽、毁约改派、鼓励毕业生到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外企、民企、私企等中小企业就业,允许毕业生在毕业后两年之内有一次改派机会等促进就业政策措施,特别是高校的扩招和民办高职院校雨后春笋般的兴起,致使每年有更多的毕业生涌入人才市场,高校毕业生档案转递去向由过去的清一色“单位人”,变为今天的就业单位无人事管理权而委托人才交流服务中心管理的“社会人”,这给高校毕业生档案“安全、及时、准确、完整”转递到用人单位或人才交流服务中心提出了更高要求。笔者认为只有抓住了“档随人走”的人——即个人人事档案的当事人要主动关注自己的个人档案去向与动态(档案的当事人要及时查询并确认自己档案是否转递到指定的位置),与此同时,学校方面要切实做好以下几方面的规范工作,才能确保高校毕业生档案转递任务的顺利完成。

一、开展学生档案知识讲座,让毕业生了解个人人事档案相关知识和归档转递流程要求;学校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并精心组织相关人员通力协作,切实做好毕业生归档和转递工作

(1)让毕业生了解个人人事档案的相关政策法规,知悉毕业生归档材料的清册内容,毕业生归档材料包括哪些材料,提高毕业生对个人人事档案重要性的认识,更多地了解毕业生归档材料要求、档案归档与转递流程、毕业生派遣工作程序、毕业生立卷归档(个人档案)要求等的相关信息。如《报到证》应是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建立人事关系并到用人单位报到的凭证,报到证管户口和档案的转移去向,即除北京和上海市外的任何一个城市上户口落档案。《学籍卡》是学籍认证、考学、考职、评聘职称评定、转正定级等的重要依据。个人档案内相关材料的缺失会导致本人以该档案材料为依据的个人证明等无法办理,这会直接影响到个人合法利益的维护和正常社会经济活动的参与。(2)让毕业生了解机要文件转递档案是怎么一回事,机要文件转递有哪些前提条件、要求和须知:机要局规定县团级以上的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必须与机要局建立了机要投递关系后,方可为该单位投递机要文件,否则不给投递机要。如没有机要投递关系的中学就只能将机要文件投递到他的上级机关教育局;如外企、民企、私企没有国家人事部门规定的人事管事权,就只能将员工的人事档案委托给当地的人才中心进行管理。机要文件查询规定在一年内凭机要文件编号协助查询,超过一年期限后机要局就不再协助查询了。(3)个人档案是组织建立,并由组织保管和使用的个人人事材料,具有查阅和凭证作用。本人及亲属不能接触到本人的个人人事档案。个人人事档案在转递过程中,本人应当及时查询档案的转递动态,并及时到档案转入机构查询和确认个人档案是否已经准确转入到档案管理单位。(4)毕业生派遣工作规定两年之内变换用人单位必须经过改派,每位毕业生两年之内只有一次改派机会。改派必须有原单位的解约函(证明信)、交回第一个报到证、提供第二个用人单位的调档函或劳资协议书。改派在学校就业指导中心办理,报省教育厅批准后执行。改派后持报到证到户口迁出地公安机关改变户口迁入地并加盖公章。改派后持报到证的附件通知书到个人档案所在单位转递个人档案,将通知书交给个人档案所在单位,请求将过时的通知书取出销毁,将新通知书装入个人档案并按照通知书上的转入单位转递个人档案。(5)“档随人走”是档案转递的原则,包括人档不能分离,毕业生上户口时要求见该毕业生的个人档案后,才能上户口。深圳市人才中心要求毕业生档案与户口同步管理。

二、通过机要方式转递毕业生档案校院分工及注意事项

(1)档案馆专职档案员负责找好“时点”拷贝学生处就业指导中心的《毕业生派遣数据》,打印“机要转递四联单”,裁切“机要转递四联单”,在“机要转递四联单”上加盖公章。负责联系省机要局上传下达机要文件转递要求,了解机要接收单位的要求,确定学校毕业生档案送到省机要局时间,订专业车辆、定人员和搬运工人。(2)档案馆安排布置本校各二级学院归档、整理、移交时间、召开培训会、下达文件、确定联系人员建立联系(专职人员指导监督、兼职人员)确定各二级学院的装档时间。(3)毕业生档案以个人为归档单位,该生的所有归档材料都应夹在该生的《毕业生登记表》中,包括学年鉴定、思想品德鉴定表、学籍卡、体检表、党团材料、奖惩材料、报到证等。(4)学院分班为装档单元,按要求规范整理毕业生材料,并在专职档案员的检查和指导下完成装档封袋工作。(5)学院分班提取毕业生的高中档案,检查、清点、确认毕业班各班学生的高中档案准确无误后签字验收;然后按学号排序(小号在上,大号在下)检查是否有误,检查无误后方可与大学期间产生的档案材料合并装档。(6)学院提前安排专人到档案馆粘贴机要文件信封,并负责将《机要转递通知单》和《机要转递回执单》装入机要信封。专职档案员负责检查机要转递信息是否准确无误!接收机要文件单位是否建立了机要文件投递关系,机要文件信封的书写是否符合机要文件投递要求。(7)学院分班汇总毕业生在校期间产生的档案材料,特别是存放在党支部书记处的党员材料,应当归入毕业生的个人人事档案袋内,学院应当安排专人负责将学院带来的大学期间档案材料与入学前的高中档案合并后装入本人的机要信封,同时对照《毕业生归档材料清单》检查每一位毕业生材料归档情况,确认每个毕业生已经装档的材料名称和份数。专兼职档案员共同确认全部个人档案材料装完后,再进行检查,经过抽查无误后封袋转递。(8)学院负责将异常情况在《毕业生归档材料清单》的备注栏内特别注明,确认是专升本、本校保研、考上本校或外校研究生、存档或缓期转递、留降级、待补考延迟毕业等情况。(9)学院根据以上情况分门别类处置毕业生档案,按《本校专升本、本校保研和考上本校研究生清单》、《存档或缓期转递清单》、《留降级、待补考延迟毕业清单》要求,分别打綑向档案馆移交以上学生档案。(10)对正常毕业生和考上外单位研究生的档案,按照每一张《机要转递清单》上的顺序排列和打綑毕业生档案等待转递,在等待转递过程中《机要转递清单》上的档案发生变化,如毁约改派、要求存档或缓期转递的,必须在《机要转递清单》上特别注明情况,处置人必须签名。(11)档案馆负责“安全、及时、准确、完整”地将毕业生档案材料转递到用人单位或档案托管机构(毕业生档案材料齐全,机要文件袋严密包封)。

三、毕业生因特殊原因需申请办理档案暂缓转递规范

毕业生延缓转递个人档案程序:本人写出书面延缓转递个人档案申请书,说明为什么要办理个人档案暂缓转递理由,经学院考证、审批同意并明确给出处理意见(须审批人签名加盖学院公章),然后申请人持批准后的申请书到档案馆学生档案室签订《毕业生档案暂缓转递协议书》,最后由专职档案员在整理归档完成后,在转出该生档案之前抽出该生档案留下即是。

常见的延缓转递申请理由有:(1)用人单位要求有工作试用期3~6个月不等;(2)用人单位确认录用该毕业生,但是进人编制指标待审批落实;(3)西部志愿者、村官等政策允许留存的个人档案;(4)用人单位是总公司签约给出的待遇条件较高,而实际用人单位是下属子公司,学生报道上岗时才发现总公司签约给出的待遇条件不能兑现而毁约改派;(5)毕业生盲目签约或有多家用人单位表示愿意录用后,该生毁约后改派正在办理中,不能转递个人档案;(6)毕业生报道后,用人单位体检或试用期不合格,将毕业生和档案退回学校;(7)毕业生签约单位在外地离家较远,学生父母亲不愿意子女远行致使毕业生未报道而重新派遣;(8)考生父母属于支边或“三线”建设工作多年,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学生家长已经调往内地工作,毕业生毕业时派遣回原生源所在地而学生本人要求改派;(9)博士入学考试时间安排较晚,录取和发出调档函时间就更晚,这部分毕业生主动要求个人档案暂缓转递;(10)学生考上博士后调档的须在进站开题后,才能办理档案转递事宜;(11)外地生源分配到北京市或上海市工作,报道时间为1~30天,但是这两个城市要求必须有入城指标才能上户口落档案,工作单位为了避免退档和方便上户口主动要求学校办理档案暂缓转递,以便用人单位落实进城反指标。

毕业档案工作总结篇5

[关键词]教学 档案 教学管理

教学档案是指在教学管理和教学实践过程中所形成的,对学院具有参考价值和凭证作用的文件材料,包括教学管理、学科建设、招生毕业、学籍管理、课堂教学与教学实践、教学保障、教学研究等方面的文字材料和声像载体。它是学院教学方面整体工作的记录、经验的总结、参考的依据,它能够完整、准确、真实地反映教学管理的全过程,直接为教学工作服务,是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院档案工作的主体。科学、系统、规范的教学档案对强化教学管理,促进教学改革,提高育人质量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将从教学档案的分类、作用及管理诸方面做些粗浅的探讨。

一、教学档案的分类

我院教学档案分为以下十类:

(一)教学组织。重要教学工作的规划、计划、总结、决定、通知;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计划;教学工作制度、规定、办法、细则;教学建设总体改革计划、方案、总结、报告等,这些都是贯穿学院整个教学过程的指导性文件,是不同时期教学工作的宗旨,是学院教学的永久档案。

(二)教学实施。教学实施计划、安排、课程表,课程标准,课程教学实施计划,课程考试样卷、试卷分析、成绩总表,教学质量检查、评估、分析材料。

(三)招生毕业。招生工作计划及总结,招生简章、专业介绍,新生名册、统计表,毕业生质量调查材料、统计表。

(四)学籍管理。学员注册名册,学籍、学历、学位电子注册数据,学员奖惩情况,学员毕业决定。

(五)学科建设。学科建设的规划、计划、方案、总结、综合情况统计表,课程建设的规定、总结、评优等重要文件材料。

(六)教员工作。教员培养规划、计划、总结,教员名册、考核、工作量统计,教员获奖等情况。

(七)研究生工作。研究生工作的规划、计划、规定、总结,学位授权点申报文件,研究生考试试卷、成绩表,名册,培养方案,教学计划,课程表,成绩总册,学位申请、论文答辩、授予学位决议。

(八)函授自考。函授自考的计划、报告、通知、总结,学员名册,教学计划,成绩总册,学籍、学历、学位电子注册数据。

(九)教学保障。教保工作规划、计划、总结,信息化建设方案、报告,教学设施、器材、设备统计表,教材建设规划、计划、通知、总结、统计表。

(十)其他。学院协作工作、评价工作重要文件材料。

教学档案包括教学工作的诸多方面,从具体内容来说,更是十分庞杂和多样性。为此,在实际工作中,如何将教学档案分门别类、内容细化、立卷清晰,规范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二、教学档案的作用

(一)为改革教学方法提供素材。

教学方法的优劣,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的高低,也影响到教员的教与学员学的积极性。好的教学方法,不仅可以使教员教的轻松,还能使学员学得愉快,其效果可想而知。通过教学档案,可以革除以往教学方法的弊病,发扬继往教学方法的优点,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为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依据。

学院的主要任务是教书育人。学院的教学质量如何,怎样提高教学质量,这些都与教学档案息息相关。只有吸取已有的经验和成果,并在原有的基础上加以完善和提高,才能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

(三)为加强教学管理提供参考。

学院教学管理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院的教学质量,如何提高教学管理水平是学院管理的主要工作,这在很大程度上得依靠教学档案。通过对教学档案中有关内容的分析、总结、预测,从宏观上可以明确学院的发展方向,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更好地安排师资,并可根据实际需要制定短期规划和长远规划,特别是根据师生的奖惩材料、思想汇报材料等,可以适时调整对师生的思想工作,解除他们的思想包袱,使他们全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工作中。

三、目前的教学档案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收集困难。

大多数教员对教学管理工作认识不足,甚至对教学档案的归档持抵触态度。有的教员认为教学成果是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取得的,理应由自己来保管,不愿将成果交给档案部门。有的教员担心材料移交后,经档案部门立卷、归档,便被充公或以后使用不方便。这就需要档案人员深入一线,耐心说服,将有价值的档案收集到档案室。

(二)经费缺乏。

每年投入到教学档案建设的经费相当少,勉强维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档案信息化迫在眉睫,只有投入足够的经费,才能提高教学档案管理的现代化水平。

四、加强教学档案管理的建议

(一)转变观念,提高教学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教学档案是教学管理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对于正确评估办学水平,研究教学及其管理规律,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必须切实重视教学档案的重要性,除加强宣传教学档案在社会上取得的效益外,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档案在实际工作中发挥的效用,也就是说,只有当档案发挥了作用,人们确实需要它的时候,它的重要性就会凸显出来,它的价值就得以实现。所以,我们要及时向教学部门提供教学档案的归档范围,定期到各部门了解、检查教学档案的收集情况,宣传档案业务知识,成为教学工作的信息咨询部门。

(二)加强学习,提高教学档案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档案手段日益现代化,只有熟练掌握先进技术,才能科学、高效地管理好教学档案,使之在教学管理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三)注重教学档案的收集与积累。

要制定明确的教学档案目标管理标准,建立一套适用于学院的教学档案管理制度。要注重教学档案的收集和积累,及时收集有价值的教学文件资料。针对教学特点,将教学档案工作纳入教学计划、规划,纳入各级管理人员的岗位职责,作为考核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的标准之一。下达教学任务与提出教学文件材料的归档要求同步;检查教学工作与检查教学文件材料形成积累情况同步;评审、鉴定教学质量、教材、优秀教学成果与审查、验收档案材料同步;毕业分配、上报评审考核晋升与档案部门出具归档证明同步等。

(四)注重教学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档案的生命在于它的实用性。收集档案的目的在于利用,如果不积极开展档案的利用工作,只是把它锁在铁柜里,成为“死档案“,就失去了它的使用价值。因此,档案管理人员要主动参与管理活动,进行调查研究,及时了解和掌握各部门教学活动情况,避免教学文件材料乱扔乱放。主动为教学工作服务,为深化学院的各项改革提供信息。

毕业档案工作总结篇6

关键词:毕业生,人事档案,机制创新,信息资源

 

毕业生人事档案是由学籍档案转变而来,是指大中专生毕业后,在其学籍档案中放入该生的报道证,然后由学校将档案移交毕业生就业单位的人事部门或委托的人才交流机构,这时的学籍档案就正式成为人事档案,是毕业生个人信息的重要载体,它全面、准确地记载着毕业生的经历、思想、品德作风、学习成绩、实践能力及个人特长等信息,是反映毕业生综合素质的最重要依据。因此,管理好毕业生人事档案,对于人才资源开发乃至经济发展都是十分重要的。

一、毕业生档案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毕业生人事档案虽然重要,但是从目前大多数地方毕业生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来看,都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一)毕业生对人事档案不够重视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人才流动等外部环境的逐步宽松,“先审阅档案后决定是否录用”的用人方式被打破,并且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工作中心的转移,特别是组织人事政审工作相对减少,一些毕业生就认为人事档案的作用不大了,加之一些在私企、民企、外企等没有人事主管权的单位就业的毕业生,更是忘记了自己的档案,抱着一种要不要档案无所谓的态度,却不知将来政审、调资、出据证明、职称晋升等均要以档案材料为依据。这种对人事档案重要性的错误认识,势必会影响人事档案在人才资源开发中所起的作用,也给组织人事部门的管理带来了混乱。

(二)档案管理手段相对落后

目前,许多地方档案管理仍以传统的手工操作为主,整档工序繁琐复杂,加之每年都有新材料增加,档案管理人员常年忙于材料的收集、入袋、整理、拆、装、订等大量简单的、重复性的劳动,使得档案管理人员根本没有时间和精力考虑开发案卷的内在信息。即使利用计算机管理,也仅限于名字与档案号输入、输出与检索的管理,计算机现代化管理的潜力不能完全发挥出来,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手工操作运转慢、利用率低、效率低下等问题。

(三)档案管理工作不规范

管理档案的部门只照搬中组部下发的《干部人事档案材料收集归档规定》,没有形成自己的实施细则和工作制度,在执行过程中也存在执行不严格的现象,没有把档案材料及时归档,导致了许多归档范围内的材料流失,破坏了人事档案的完整性;同时档案管理人员在管理上流于形式,只当档案“保管员”,对接收到的毕业生档案,只是按学校或接收时间在原档案袋上直接编号,这些不规范的操作导致了档案内容不全、管理混乱等问题,影响了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严肃性。

(四)缺少专业的档案管理人员

长期以来,由于对毕业生人事档案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档案意识不强,没有充分认识到毕业生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在人事人才工作和档案事业中的地位和作用;对待档案工作“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管理人员不固定、不专业、不专职,一些档案管理人员没有档案使用意识和参与意识,仅仅是“看门保管”式管理。

(五)档案利用率不高

据国家人事部透露,在全国各级人才流动中心为15.4万个国有和非国有单位代为管理保存的330万份人事档案中,有60多万份已与主人失去了联系。中国人才交流协会也作过估测,在实现工作流动的人才中,约20%的人未携带人事档案,要么人、档分离,要么彻底弃置。

二、做好毕业生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对策

目前毕业生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已远远跟不上市场经济发展的步伐。为此,毕业生人事档案管理部门应增强创新意识,更新工作方式,提高工作效率。。

(一)加强领导,完善制度,保证档案质量

1.明确领导。人事部门应加强对学生人事档案工作的领导,成立“毕业生人事档案工作领导小组”,并明确一名负责同志为组长,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组长负责对毕业生人事档案工作进行业务指导、监督、检查。

2.健全制度。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建立了材料收集补充、鉴别归档、检查核对、保管保密、查(借)阅、转递;管理人员责任和移交材料归档等制度,规范档案管理的利用;建立健全毕业生人事档案管理的相关簿册和工作规章制度,做到制度上墙,责任到人。

3.评比激励。定期开展毕业生人事档案管理工作评比活动,及时表扬先进,并对不足的提出建议,认真整改。

(二)强化宣传,重视管理,明确档案作用

1.端正领导对档案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结合普法教育、人才资源开发工作与本地区、本单位人事档案管理的实际,充分利用传媒渠道,广泛宣传人事档案管理在人才资源开发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通过宣传教育,使各级领导认识到,一个不重视人事档案管理的部门和单位,一个对人事档案所蕴藏的丰富的人才信息资源没有充分认识的领导,就不可能更多地发现人才、更好地使用人才,更不可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2.提高毕业生对人事档案重要性的认识。开展对毕业生的教育,做好咨询服务工作,利用多种渠道向毕业生宣传有关人事档案的管理知识,要让广大毕业生充分认识到,在改革开放的今天,毕业生人事档案并不是可有可无的,它对毕业生今后的就业、生活方面都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人事档案是反映毕业生综合素质的依据之一,是用人单位举贤选能的重要依据,是对毕业生本人进行定位的重要标准,即使不设人事档案的单位也是十分重视人事档案所提供的人才信息的。

(三)稳定队伍,提高素质,加大综合投入

1.稳定档案员队伍。“打铁还须自身硬”,为此,必须切实加强队伍的自身建设。按照《档案法》规定:每管理1000份档案配备一员专职档案员,严格实行执业资格证书制度,把好队伍的进口关;不轻易调动他们的工作岗位,保持相对稳定。制订档案人员的岗位职责,明确工作纪律、工作态度、业务能力等考核标准,坚持用活机制,兑现各种奖惩。落实人员津贴,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2.加强自身学习。新时期人事工作面临许多新问题,同时也给毕业生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要定期组织管档人员学习、交流,探讨业务知识、专业知识、现代化管理知识,以及新技术的学习和掌握。

3.强化业务指导。主动要求上级主管部门和专业档案部门进行指导,并且多请示汇报。同时做好咨询服务。。

4.落实必要经费。每年在单位的财务预算中,设定专项资金用于档案工作,确保档案工作按时顺利完成,并要解决库房,添置档案箱柜、空调、计算机及文档一体化管理软件,档案整理装订用具等设备。

(四)与时俱进,更新手段,创新管理机制

1.分类归档管理。将所有毕业生的人事档案统一整理,分门别类,按照人员年龄、学历、专业、姓名等统一编号,并建立多种检索方式,便于查找与利用。对毕业生的“弃档”、“死档”进行清理归并。

2.信息化管理。建立毕业生人事档案数据库系统,实施档案动态管理,利用计算机、扫描仪等现代化设备和技术,将档案资料整理输入微机,通过相应技术处理,将文字、图片甚至声像资料变成数据资料,使毕业生档案数据化、信息化,在档案的查阅、借阅、归档、统计等日常工作方面实行微机化操作。在此基础上,要积极创造条件,同全国各地联网,形成覆盖全国追踪性极强的个人电子档案网络,从根本上克服传统人事档案管理神秘化、分散化、低效化等弊端。

3.内容更新管理。对接收到的毕业生档案应重新整理,剔除无用的案卷资料,对所保留的案卷资料重新组卷。按照《干部人事档案材料收集归档规定》文件精神,结合本地实际制定相应的制度,全面收集材料,特别是对人才信息需要完善的档案内容,注意收集那些能体现毕业生实践能力、思想品德、政治素质等方面的材料,了解其近期经历,将其培训进修登记、科研成果、等新记录补充进档案内容。重新组卷尽可能将那些相互关联的资料组合在一起,并编写页码、目录、标题,一一对应,装订成册。

4.整理手段创新。改变部分材料的归档形式,改书本式档案为活页式档案,这样既可减轻装订档案的劳动强度,又利于档案保护。在这方面档案工作者也要善于思考,多动脑筋,搞一些小创造、小革新,起到事半功倍之效。

(五)梳通渠道,开发信息,建立人才储备库

1.建立信息资源库。通过对毕业生人事档案的整理熟悉其人事档案内容,选出其中可反映毕业生知识水平、实践能力等方面的信息,统一输入到计算机,并建立以姓名、年龄、学历、专业等为标题的多种检索方式,建立专门的毕业生人事档案信息资源库,作为政府的人才储备库。必定会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更有力的人才保障。

2.梳通信息渠道。将人才储备库推向市场,形成地方的人才品牌,利用多种渠道向社会宣传这一品牌,向各用人单位推销储备人才,充分做到人尽其才。利用市场运作,使我市人才资源配置更为科学、合理。

(六)规范,提供服务,解除后顾之忧

1.成立机构。将各级党委组织部门或政府人事部门授予所属人才流动服务机构的人事档案管理权收回,成立专门的全额拨款事业单位专门负责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做到集中、统一和规范管理,在严格人事管理权限的基础上对用人单位提供无偿服务。

2.完善职能。。在保管的人事档案中及时增加职业资格认证、职称评定、职务升降、工作单位变动等方面的内容,以增加其使用价值。

3.加大力度。随着市场就业机制的实行,毕业生择业时间进一步延长,根据这种情况,应加大为广大毕业生实行人事的力度,使人事成为毕业生就业的有力保障。在继续做好“个人”的基础上,积极向各高校联系,宣传人事政策,并制定对毕业生实行人事的优惠政策,对毕业生实行以学校为单位的“集体”,的内容进一步完善,对毕业生的身份、转正定级、落户手续、养老保险等方面实行全方位,彻底解除毕业生的后顾之忧。

总之,在新形势下做好毕业生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既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我们人事人才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将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把毕业生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做得更好、更扎实。

参考文献

1.刘淑杰《对加强高校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思考》《决策探索》2007-03-28

2.董毓贵《浅谈医院人事档案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淮海医药》2000 年 8 月第 23 卷 第 4 期

毕业档案工作总结篇7

【关键词】学生;学籍档案;档案管理

学籍档案记载了每个学生在校学习的基本情况,客观地反映了每个学生在学校期间德、智、体、美等方面发展状况,也是一个人接受某种教育程度的经历和他所达到学识水平的信用凭证。学籍档案主要包括:(1)学生学籍记录表;(2)新生入学登记表及各年级学生花名册;(3)学生在籍注册表;(4)学生学习成绩表;(5)学生转学、转专业、休学、复学、留级、退学、出国等学籍变动情况登记表;(6)对学生的奖惩文件及登记表;(7)修订学籍管理条例的各种文件;(8)实习总结、毕业生论文;(9)学位申报审批表、毕业证书、学位证书及结业证书;(10)毕业生学员鉴定登记表、毕业生调配表、档案转递单、毕业生报到证存根及领取证书的印刷编号及毕业、结业情况等。

学籍档案从发生、发展、形成到保管利用主要包括档案的收集整理、立卷归档、档案转递及保管利用等几个阶段。但由于学籍档案种类繁多,形式多样,在实际管理工作中往往容易出现问题,甚至造成严重的后果。因此,重视高校学籍档案质量,切实抓好和不断提高高校学籍档案质量显得十分必要。

一、学籍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收集整理是建立档案起始,真实性是这一阶段管理的核心内容。在具体工作中,首先应做到内容详实可信,不能夸大;其次应保证字体工整、清晰,便于永久保存;最后要注意一些细节问题,如,姓名使用同音字代替,出生日期农历、公历混淆,与户口产生冲突等。

2.立卷归档是将上一步骤收集整理的档案材料分类汇总,工作重点是确保档案材料的完整性。存在的问题主要有档案管理人员档案意识淡薄,未按要求及时归档,或者材料未及时补充完善,甚至归错档;此外,档案管理方法陈旧,设备和设施老化也是造成立卷归档完整性差的客观因素之一。

3.档案转递的特点环节多、人员杂,容易丢失造成错投、误投及“死档”等情况。学籍档案在转递的过程中,经过的中间环节较多,从学生本人--学校立卷各院系--就业指导办(教务处)--机要邮寄部门--地市级教育局(人事局)--县级教育局(人事局)--就业单位人事部门等,无论中间某环节出现差错,都会影响学籍档案的顺利转递,从而影响毕业生的正常工作和学习。

4.档案的保管利用。档案的最终目的是保管利用,因此,档案的日常维护尤为重要,而该环节常常与档案的利用结合在一起。完整的学籍档案不能散存于个人手中,应由专门的档案管理部门来保管,并要求档案管理部门要有一套完整的保管利用借阅制度。常常出现有借无还、涂抹、篡改等现象,造成档案材料遗失或者信息二次失真,内容失实等。

二、完善学籍档案工作的管理建议

1.增强档案意识。加强《档案法》宣传,增强各职能部门及学生本人对学籍档案工作的档案意识,克服人们对档案管理工作的偏见和错误的认识,激发人们自觉收集档案、保管档案、利用档案,真正使大家认识到档案工作是普通高校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领导应重视档案管理,把档案建设纳入教学计划,纳入管理制度,要给档案管理人员培训的机会,并在经费、设备、库房等方面给予支持,改善工作条件,充分发挥管理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2.建立健全收集与补充制度。明确工作职责范围,岗位职责要制度化、规范化。要制定每项任务的工作程序,必要时做出工作流程图,要有完善的管理制度。努力做到档案材料归案率、准确率符合标准,档案按存放分类清晰,案卷摆放系统有序。学籍管理制度统一标准,克服各行其是的局面。要建立健全收集整理、检查核对、保管保密、转交与管理职责等各项规章制度。在日常工作中,用制度去规范管理工作,使学籍管理工作逐步走向规范化。

3.加强队伍建设,提高专、兼职档案员的素质。档案管理工作是一门管理科学,随着科技的发展,大大加收了档案管理工作的现代化,这就要求专职档案员不仅要学习档案专业知识、学习档案法规标准,还要懂得计算机管理档案的技术和外语知识。档案工作的职业决定了档案员不仅要有一定的档案专业知识和热情服务的工作态度,还要具有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否则,会给学校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所以要不断强化高校专职档案员的职业道德。

4.大力开发利用学籍档案信息资源,主动提供服务。学籍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学籍档案管理工作的最终目的,也是学籍档案管理部门的职责。有条件的高校可建立学籍档案数据库,如新生录取登记卡、学生注册表、学生成绩、毕业证书编号、学位证书编号及档案转递情况等,以方便师生们通过计算机网络检索,获得自己需要的学籍档案材料。如学历、学位认证、出国留学等提供有效信息。

总之,学籍档案与个人的利益息息相关,以后就业、提拔干部、晋级、考评、转正和晋升工资等都离不开学籍档案。建立健全一整套高校学生学籍档案管理体系,管理好学籍档案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底红艳.对高校教学档案管理的几点认识[j].晋图学刊,2002,(3).

毕业档案工作总结篇8

西南大学教务处教学档案管理办法完整版全文第一条 为了进一步加强教学档案管理工作,充分发挥教学档案在教学管理、教学改革与建设中的作用,根据教育部《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工作规范》精神,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教学档案是在教学管理工作中反映教学管理、教学运行、教学改革、和教学建设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文字、图表、声像、电子载体等重要材料。

第三条 教务处应落实一名处领导主管教学档案工作,贯彻有关档案工作的政策和法规,做好档案工作的监督、检查和指导。

第四条 教务处应确定一名档案工作人员,具体负责对档案材料进行整理、组卷和移交,保证归档文件材料的完整性、准确性和系统性。

第五条 教务处各科室要指定人员负责档案材料的收集、归类、装订、移交及保管工作。各科室均要设置专用档案资料柜,使教学档案材料保管做到集中、妥善、安全。

第六条 综合类档案

(一)上级主管部门有关教学工作的文件。

(二)学校及教务处有关教学管理工作的规章制度、办法、规定及有关教学文件。

(三)学校关于教学工作的计划、总结及教学工作的各种统计报表。

(四)学校向上级主管部门递交的有关教学、教务工作的汇报、请示和批复。

(五)教务处及其科室职责、岗位责任制、机构沿革材料。

(六)教务处召开的教学工作会议的相关资料。

(七)教务处及各科室的工作计划(要点)、工作总结等。

第七条 教学基本建设

(一)专业建设

1.专业设置、专业建设、专业调整及特色品牌专业的有关材料。

2.各专业培养方案制定与修订及课程计划的有关文件。

(二)课程建设

各级重点课程、课程建设规划、管理有关材料,各级精品课程建设立项、审批、中期检查、结题验收的材料。

(三)教材建设

1.教材建设规划及管理的系列材料。

2.本科教材使用及优秀教材、CAI课件评选材料。

(四)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1.实验室建设及评估系列材料。

2.实习基地建设相关材料。

第八条 教学运行管理

(一)教学常规

1.培养方案、学期教学工作执行计划,培养方案变动申请表。

2.教学任务书、授课进度计划表。

3.课程表、调课、停课、代课申请表。

4.关于考试和成绩管理的文件和有关规定。学生期末考试卷、评分标准、试卷分析及学生原始成绩单、学生成绩总册、考试通报、总结、分析和处理情况。

(二)学籍管理

1.学籍管理、学籍异动的有关文件及其相应的附件材料。

2.毕业生资格审查的规定及历届毕业生资格审查材料,毕业生名册、结业生名单及有关审批材料,学位授予审查材料、授予名册。

3.新生登记表、学生学籍卡片、学生名册。

4.专升本有关文件与材料,推荐免试硕士研究生有关材料。

(三)实践教学环节

1.毕业设计(论文)及毕业生优秀设计(论文)评审资料,优秀毕业设计(论文)集。

2.实验课程、实验项目一览表,实验教学大纲汇编,实践教学管理文件汇编。

3.实习计划、实习大纲及其相关材料。

第九条 教学质量管理与评价

(一)办学水平评估、专业评估、课程评估、教学质量评估、教学督导等资料。

(二)教学检查、各类教学情况调查总结材料,教学评价总结,优秀教学奖评奖办法、评奖结果与记录。

(三)各级各类听课记录、学生评教、教学竞赛、示范课或公开课资料。

(四)各类技能竞赛组织、参赛、获奖等资料。学生职业技能鉴定相关资料。

(五)教师培训有关材料。

第十条 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

(一)各级教学研究文件。

(二)历次本科教学工作会议、各种教学改革与研究活动等系列资料。

(三)部级、省级、校级教学研究项目申报及其系列材料。

(四)学校优秀教学成果评奖办法、申报与评审材料、获奖名单。教师的教学研究论文、教学研究成果等。

第十一条 教务处和各科室要将教学档案管理工作列入年度及日常工作计划。凡以本处行文的文件,必须由处办公室归档管理,每年定期汇总、整理、保存。凡与岗位相关的通知文件,除交处办公室一份外,各岗位必须存档保存。

第十二条 教学档案实行按教学年度立卷归档。每年9月至11月,各部门应将上一个学年度形成的教学文件材料进行整理、立卷和向档案室移交。

第十三条 综合类档案由办公室集中统一收存、立卷;其它属各岗位业务档案的由各岗位集中整理立卷。如需交综合档案室长期保存,各岗位需保留交存档案目录。

第十四条 档案管理实行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

二七年六月二十一日

毕业档案工作总结篇9

【关键词】电大;开放教育;成绩;归档

学生从报名入学开始,历经每学期的学习、考试,取得课程成绩通过几个学期的学习,最终修完教学计划规定课程,取得相关学分,获得教学计划规定的毕业最低学分即可毕业。在这其中,每个学期考试后的成绩归档就显得尤为突出,它最终衡量的是学生成绩是否符合要求,能否顺利通过毕业审核以及毕业后归入学生个人学业档案等方面的成绩是否客观、真实、有效,是我们日常工作不容忽视的一项重要工作。

一、学生成绩涉及的要素

(1)形成学生成绩的有机构成。学生成绩并不仅仅只是传统意义上的试卷卷面成绩,学生成绩一般是根据几个部分的成绩加权计算得来,并且不同性质的课程,一般各个部分的权重也会有区别,从宽泛的角度,课程总评成绩一般包括平时作业、考勤、终结性考试试卷卷面成绩等等。当然,在一些课程中,还包括学生参与网上活动、分组讨论、社会实践报告等等。(2)学生成绩原始依据的保管。严格说来,既然课程总评成绩一般包括平时作业、考勤、终结性考试试卷卷面成绩等等,并且其中最重要的一般是终结性考试试卷,那么,作为最终成绩的有机组成部分,不管是平时作业、考勤记录还是终结性考试试卷都应该作为成绩档案予以归档,否则,一旦在成绩认定上有所异议或者日后需要查询,则应该做到有据可依、有案可查,而不是简单理解上的只要保管好试卷即可这么简单。

二、现阶段学生成绩保管流程

(1)有关原始成绩的归集。既然课程总评成绩一般包括平时作业、考勤、终结性考试试卷卷面成绩等等,那么,在我们的管理流程中,一般将学生成绩分为几个大的模块,并且将不同模块根据管理权限分配给相应的管理者,由不同的管理者根据要求将相应的模块成绩进行输入,最后由课程总评成绩管理者对不同的模块进行加权计算,就得出学生的成绩。相应地,有关原始资料一般也由不同的管理者负责整理归档、备查。(2)有关成绩的。现在成绩一般通过电子形式,但是根据管理需要,通常是每学期考试结束,试卷评阅完毕,有关成绩参与加权计算的相关项目录入完毕后,进行成绩合成,再将成绩以班级为单位进行打印后下发,通常是用专用套打纸张打印一式三套,加盖成绩专用章后保管,省校、市州电大及县市电大分校(教学点)各一套,各自作为档案进行保管。(3)学生毕业审核及成绩处理。打印保管的一般是按照学期下发的成绩表,如果归集到一起并与教学计划进行核对,就可以判定学生是否达到毕业要求,申请学位者,还需参照学位申请标准,通常,这些成绩在学生毕业以后就很少涉及,绝大部分都作为永久档案进行保管。但仍有极少部分学生由于各种原因未按期毕业,还需要利用这些档案。

三、现行管理模式下存在的一些问题

(1)轻原始证据留存,重结果管理。打印出来进行保管的成绩表实质上是总评成绩,而形成总评成绩的各分项资料的保管则处于一种边缘状态,除试卷保留一段时间以外,其余资料的保管处于失控状态,虽有保管要求,但因各种原因,实际上是没有进行具体监控,而试卷本身的保管,其形势亦不容乐观,主要原因在于如果长期保管,保管场所是一个老大难问题。其结果是,往往保存不了几年,就因场地问题而不得不处理掉了,既不严肃,也不规范。(2)电子化形势下的隐患。现行的成绩保管除纸质成绩表外,更多的是依赖电子数据形式,但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是,一旦数据服务器出问题,所带来的后果就极有可能是灾难性的,比如黑客入侵、病毒感染及硬件故障等,因此,数据安全尤其是电子状态的成绩数据就显得尤为重要。另一方面,由于电子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电子形式储存的数据信息,有可能由于操作系统及应用软件不断升级、变革等原因,导致无法使用。

四、应对之策

毕业档案工作总结篇10

一、如何提高学籍管理现代化水平

(一)提高对学籍档案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加强高校档案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

学籍档案是指学生自入学之日起,在受教育过程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各种形式的文字材料。它是学生在校期间的学籍、成绩和毕(结)业等情况的重要凭证。作为高等院校的学籍档案管理人员,是学籍管理工作第一线的承担者,必须充分认识高校档案的价值、地位、作用和意义。同时,要充分认识高校档案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性。如果对档案信息服务及档案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势必会严重影响档案信息服务工作的深入开展 。档案现代化建设的好坏是衡量高校现代化水平高低的标尺。搞好档案现代化建设,以促进高校的全面发展。在提高认识的基础上,要切实转变观念,强化信息意识,要树立科学发展观指导高校档案现代化建设。档案管理工作是一项服务性很强的工作,是为高校的全面建设事业服务的,它要求高校档案工作人员具有吃苦耐劳、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有高度的责任感和荣誉感以及正确的行为规范。要牢固树立“服务第一”,一切服从、服务于学校中心工作,全心全意为教学、科研和各项管理工作服务的思想。

(二)建立学生档案数据库,完善学籍档案管理工作。

学籍档案的建立主要包括学生基本信息的采集、档案信息的建立及学生成绩数据库的建立等。

1、做好学生原始信息的采集的工作。学生基本信息采集工作直接关系到电子注册信息的准确性。学生在入学后按照统一要求,在指定的网站进行自己信息的输入。学生的基本信息应由学生本人自己输入,其他人不得代替,如出现错误,后果由相关责任人承担。学生基本信息表包括姓名、性别、籍贯、填写省份及市县、出生年月日、身份证号、入学年份、正式录取年份、现读专业、正式录取专业、招生类别、联系电话、备注栏等。照片则采用网上传输电子版照片。

2、做好学生学籍档案信息建立的工作。学籍档案记载了每个学生在校学习的基本情况,客观地反映了每个学生在学校期间德、智、体、美等方面发展状况,也是一个人接受某种教育程度的经历和他所达到学识水平的信用凭证。学籍档案主要包括:(1)学生学籍记录表;(2)新生入学登记表及各年级学生花名册;(3)学生在籍注册表;(4)学生成绩;(5)学生转学、转专业、休学、复学、留级、退学、出国等学籍变动情况登记表;(6)对学生的奖惩文件及登记表;(7)修订学籍管理条例的各种文件;(8)实习总结、毕业生论文;(9)毕业证书、学位证书及结业证书;(10)毕业生学员鉴定登记表、毕业生调配表、档案转递单、毕业生报到证存根及领取证书的印刷编号及毕业、结业情况等。

二、实施学生信息资源共享,做到合理使用学生信息数据库。

(一)利用信息技术,建立网络化的学籍管理

现代化管理手段是实现高效、公正、准确、科学的学籍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条件。随着招生专业和人数的不断扩大,校际中国整理间的合作日益增多,人工管理无法保证工作顺利进行,应使用计算机进行学籍管理,依靠校园网建立学籍管理信息系统,将科学的信息管理技术引入学籍管理工作中。将学生在校期间的各项信息汇集在一起,建立学生学籍管理档案库,可随时调用和统计分析,使各教学部门能互换信息,也便于各级领导和部门掌握情况。学生可通过网络直接查询学籍信息、考试成绩、课表等,从而实现资源共享,实现学籍管理文件的自动化检索,提高学籍管理水平,使学校学籍管理走向科学化、规范化。

(二)做好学籍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