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试用期工作总结十篇

时间:2023-03-16 07:59:21

电梯试用期工作总结

电梯试用期工作总结篇1

一、总体情况

2016年,省厅联合八厅局共同《关于开展既有住宅加装电梯的指导意见》(浙建〔2016〕6号),助推我市加装电梯工作正式提上日程。2017年7月,经过前期政策调研和准备,按照市领导提出的“责任下沉、试点先行”的工作要求,在上城、江干两城区正式启动加装电梯试点工作。8月,成立了杭州市区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住保房管局)。11月,全市第1处加装电梯项目完工。2018年结合试点经验,在上城、下城、江干、拱墅、西湖、滨江等六城区正式启动加装电梯工作,2019年又将实施范围拓展至整个市域范围。截至目前,全市共有622处加装电梯项目通过联审,其中332处已完工、175处在建。

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已基本形成“业主主体、社区主导、政府引导、各方支持”的加装电梯杭州模式,得到了全国人大以及人民日报、新华社等权威媒体的充分肯定。《人民日报》在头版以“杭州破题老小区加装电梯:大家的事,商量着办”为题点赞杭州加梯工作;央视《焦点访谈》栏目将杭州加装电梯列为“人大代表票决制”下为百姓办好民生实事的典型案例;、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制作的大型记录片《我们一起走过——致敬改革开放40周年》专门介绍杭州加装电梯工作;全国40多个城市来杭调研交流加装电梯工作经验。

二、主要经验做法

(一)建立四级联动机制。

建立市、区(县、市)、街道、社区“四级”联动机制。市级层面,组建全市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工作领导小组,由分管副市长任组长,各区政府和相关部门作为领导小组成员,统筹全市加装电梯的政策制定、指导协调、督查考核等工作。通过定期例会、专题协调会、联席会等运作机制,及时协调解决项目推进中的困难和问题,形成联动合力。如市市场监管局主动对接国家质检总局,申请“浅底坑”电梯试点,推进全省首批“浅底坑”加装电梯在江干区三新家园投入使用。区级层面,各区、县(市)政府成立辖区加装电梯工作领导小组,落实专人摸清辖区“需要加装”、“可以加装”、“愿意加装”的老旧住宅底数。街道、社区层面,积极搭建沟通平台,完善协商机制,通过政策宣传、指导协调等方式帮助居民加梯美好愿景落地。

电梯试用期工作总结篇2

【关键词】限速器;安全钳;联动试验;原因分析

中图分类号: U464.136+.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前言

随着电梯的使用日益增加,电梯安全事故也随之频发。电梯限速器-安全钳系统是当失控超速时自动制停轿厢或对重的一道重要防线,是电梯必不可少的安全装置。因此针对限速器―安全钳联动试验失效现象,进行详细原因分析,找出修复方法。

限速器-安全钳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限速器-安全钳系统由安全钳、限速器与其绳轮张紧装置以及其他连接部件所组成。限速器-安全钳系统的工作原理:当电梯运行速度超过了限速器的动作速度,则限速器卡紧机构动作使限速器绳轮停止转动,限速绳也在限速器轮槽摩擦力的作用下停止运动,从而带动安全钳楔块(钳块)停止运动,但此时轿厢(或对重)仍在继续运行,故楔块相对轿厢(或对重)来说是作逆向运动,即楔块被提拉到与导轨紧密相贴,从而制停住轿厢(或对重)。

二、电梯上常见的限速器

图1离心式压绳限速器

离心式压绳限速器(见图1):在电梯超速时,首先由甩块上的一个螺栓打动安全开关,当继续超速时,甩块进一步甩开触动棘爪卡住制动轮,制动轮拉动触杆通过压杆将压块压在限速器绳轮的钢丝绳上,使绳轮和限速器绳被刹住,提拉安全钳,使电梯制停[1]。

三、电梯限速器―安全钳联动试验及失效现象分析

国标GB7588-1997《电梯制造与安装规范》中第9.9.1条规定,操纵轿厢安全钳装置的限速器动作速度应发生在等于额定速度的115%。但应小于:a)对于除了不可脱落式滚柱式以外的瞬时式安全钳装置的0.8m/s;b)对于不可脱落式滚柱式安全钳装置为1.00m /s;c)对于额定速度小于或等于1.00m/s的渐进式安全钳装置为1.50m/s;d)对于额定速度大于1.00m/s的渐进式安全钳装置为 1.25+0.25/v。对于额定速度超过1.00m/s的电梯测定时建议按上述上限值的动作速度核定。第9.9.4条规定,限速器动作时,限速器绳的张紧力不得小于以下两个较大者;a)300N,b)安全钳装置起作用所需力的两倍。

在实际电梯定期检验过程中的要求是:轿厢空载,以检修速度下行,进行限速器―安全钳联动试验,限速器―安全钳动作应当可靠[2]。

试验方法是:1)在轿厢空载情况下,人为动作限速器,下行空轿厢至限速器的棘爪卡住棘轮,同时安全钳动作制停轿厢;2)短接限速器和安全钳的电气开关;3)继续下行空轿厢,曳引绳在曳引轮上打滑。说明限速器―安全钳联动试验成功。

限速器―安全钳联动试验失败,就是意味着限速器或者安全钳无法有效动作,轿厢继续下行无法被可靠制停,从而给电梯运行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联动试验失效主要有以下七类原因:1)因限速器弹簧长期处于反复伸缩状态,使其整定动作速度改变; 2)转动部件长期缺油,阻力增大致使离心甩动部分动作不灵活;3)由于钢丝绳自身的变化延伸,造成张紧装置触地,使钢丝绳张力不够,发生打滑;4)安全钳的连杆拉臂传动部分缺油、锈蚀,致使提升力大大超过300N;5)、主动杠杆末端与安全钳联动开关距离过大,拉臂提起时,开关不能同时动作; 6)楔块与导轨侧工作面间隙过大,在连杆提起进,楔块卡不住导轨; 7)、楔块内油污过多,松开拉臂后楔块不能复位,造成导轨受损。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使该系统成了摆设,而且容易使人产生心理麻痹,潜在危害更大。

四、 限速器―安全钳装置的保养

加强对限速器、安全钳装置的维护保养,防止重大事故的发生十分必要。

限速器保养:限速器的旋转类轴销、张紧装置轮轴和轴套应定期加。限速器的绳索伸长超出范围时,应及时调整绳索。张紧装置的张力应保持一致,每2年要经有关部门检验1次限速器动作速度,确保其动作速度在国家标准规定的范围内。

安全钳保养:连杆机构每月应加机油一次,同时紧固、调整松动的弹簧、螺栓、销轴等零件。定期清洗调整安全钳楔块、钳体,清除里面沉积的油污,保证钳块动作灵活,楔块、钳座定期涂少量凡士林。

五、结论

限速器―安全钳装置是电梯重要的安全装置,该系统的动作失效将给乘客及电梯带来不良影响甚至造成严重后果。由于联动试验失效原因复杂多样化,造成其误动作的因素繁多,我们不仅要加强对电梯的限速器―安全钳装置检查、维护和保养,更要按照国家质监总局规定严格进行安装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确保电梯安全、高效运行。

【参考文献】

[1] 毛怀新. 电梯与自动扶梯技术检验[M]. 北京:学苑出版社,2001.

[2]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TSG T7001-2009 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规则―曳引与强制驱动电梯[S]. 2009.

[3] 庞振平. 电梯维修技术[M]. 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

电梯试用期工作总结篇3

摘要:本文通过实例介绍了地下室顶板上施工电梯基础设计及加固形式,通过综合分析比较,确定了满堂红架体加固方法,并提出了施工注意事项,解决了电梯位于顶板的加固问题,取得了好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施工电梯满堂架体格构柱地下室顶板

一、工程概况

泰州万达广场工程位于泰州市海陵区,为万达集团第三代城市综合体项目,集购物、家居、办公、休闲等多种业态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建筑群体,其中住宅区总建筑面积约133931m2,3幢住宅楼地上33层,建筑总高度100m,联体地下车库为无梁楼盖结构,楼板厚度400-500mm,住宅楼为剪力墙结构。

二、施工电梯设置及定位

根据本工程现场条件,考虑到材料运输能力,1#楼设置3台,2#楼设置1台电梯,3#楼设置2台施工电梯,安装高度约100m,2、3#楼车库顶板已施工完毕,电梯基础设置在车库顶板上,1#楼车库顶板未施工且厚500mm,经过计算,可将电梯预埋支架在顶板浇筑时植入,不再单独设置电梯基础。

三、施工电梯基础设计及楼板加固设计

本工程2、3#楼安装SCD200/200型施工电梯,升降机搭设高度为100m,共67节,每节自重173kg,吊笼规格3m×1.3m×2.5m,混凝土基础为4.1m×5.6m×0.4m,强度等级C35,配筋双层双向12@200, 位于地下室顶板。

3.1基础承载力验算

技术参数:吊笼重(双笼)2×1600kg,外笼重1100kg,轨道架重67×173kg,载荷重2×2000kg,对重重2×1000kg。

(1)电梯总自重=吊笼重+外笼重+载荷重+对重重+轨道架重=(2×1600kg+1100+2×2000kg+2×1000+67×173)/100=218.33KN

取荷载系数1.4,则G1=218.33×1.4=305.66KN

(2)附着架、连杆、过道、电缆按总自重的70%计算,G2=218.33×0.7=152.8KN

(3)基础自重G3=4.1×5.6×0.4×25=229.6KN

考虑到动载,自重误差及风载对基础影响,取系数n=2

则基础总承载:G1+G2+G3=305.6×2+152.8 +229.6=993.7KN

基础承载力=993.7KN/(4.1×5.6) =43.3KN/m2>40 KN/m(顶板设计承载力)

结论:基础顶板承载力不足,需对顶板底部加固。

3.2楼板加固设计

3.2.1格构柱加固

在车库顶板混凝土达到强度后,在车库顶板下标准节受力位置设置450×450mm的钢格构柱,其主肢采用9号角钢、缀板采用330×200×10mm钢板,格构柱上部焊接钢板与顶板顶紧,格构柱下部浇筑1000×1000mm×200mm,内配12@200的钢筋混凝土基础,如下图示意:

单肢格构柱截面验算

(1)格构柱力学参数(L90x10)

A =17.17cm2 i =2.74cm I =128.58cm4 z0 =2.59cm

每个格构柱由4根角钢L90x10组成,格构柱力学参数如下:

Ix1=[I+A×(b1/2-z0)2] ×4=[128.58+17.17×(45.00/2-2.59)2]×4=27739.63cm4;

An1=A×4=17.17×4=68.68cm2;

W1=Ix1/(b1/2-z0)=27739.63/(45.00/2-2.59)=1393.25cm3;

ix1=(Ix1/An1)0.5=(27739.63/68.68)0.5=20.10cm;

(2)格构柱平面内整体强度

Nmax/An1=993.7×103/(68.68×102)=144.69N/mm2

格构柱平面内整体强度满足要求 。

(3)格构柱整体稳定性验算

L0x1=lo=3.00m;

λx1=L0x1×102/ix1=3.00×102/20.10=14.93;

单肢缀板节间长度:a1=0.50m;

λ1=L1/iv=50.00/1.76=28.41;

λ0x1=(λx12+λ12)0.5=(14.932+28.412)0.5=32.09;

查表:Φx=0.93;

Nmax/(ΦxA)=993.7×103/(0.93×68.68×102)=155.58N/mm2

格构柱整体稳定性满足要求。

(4)刚度验算

λmax=λ0x1=32.09

单肢计算长度:l01=a1=50.00cm;

单肢回转半径:i1=2.74cm;

单肢长细比:λ1=l01/i1=50.00/2.74=18.25

分肢稳定满足要求。

3.2.2钢管满堂架加固

在负一层和负二层相应楼板处约6×7m面积处采用48×2.75的钢管搭设满堂支架,立杆纵横间距均案700mm布置,钢管上方布置45mm×80mm木方,并使木方与楼板紧密接触,步距采用1100mm,周边外侧设置连续剪刀撑,中间设置水平剪刀撑。

(1)顶板加固验算

为保证建筑结构安全,按二层车库顶板无载荷计算加固杆件受力,即采用48×3.0钢管支撑承受电梯、基础及防水保护层的全部荷载,通过钢管支撑将全部荷载传递至一层基础底板。

防水层防水层的混凝土厚度为90mm加防水卷材按100mm计算载荷

则G2=6×7×0.1×25/42=2.5KN/m2

顶板荷载:25×6×7×0.4/6x7=10 KN/m2

取静载荷系数为1.2

则顶板静荷载=(2.5+10)×1.2=15 KN/m2

基础总荷载=43.3+15=58.3 KN/m2

底部加固脚手架要求:

采用D48x3.0钢管为立杆,立杆间距600mm,横杆步距1100mm

脚手架立杆稳定计算:

每根立杆承受的上部载荷为:58.3x0.7x0.7=28.57KN

立杆稳定性计算:σ=N/φxA≤【σ】

=28570/0.784x397=91.8N/mm2

式中N-每根立杆承受荷载;A-钢管截面积(mm2);φx-轴心受压稳定性系数,根据钢管长细比l/i=1100/16.0=68.75,查表得φx=0.784。

3.3方案的技术、经济分析与比较

综合考虑两种方案的可行性、安全性、经济性及施工周期等因素,对以上方案逐个进行技术分析与比较见下表:

表3.1 方案技术分析比较

序号 比较内容 工艺做法

满堂红钢管架加固 格构柱加固

1 产品性能 质量轻、强度高、满足要求,可重复利用 结构强度高,满足要求,重复利用率低

2 施工周期 施工周期约3天(原有排架间距700mm,未拆除的可继续使用) 加工及施工周期约10天

3 施工便捷 便捷 便捷,但需工厂加工现场焊接

4 成本 成本(每台):1.12万元

成本总计:4.48万元 成本(每台)1.67万元

成本总计:10.02万元

方案选择 采 用 不采用

方案改进 本工程1#楼地下车库顶板未施工,板厚500mm,电梯预埋支架可在顶板浇筑时植入,电梯基础与顶板连为一体,顶板采用满堂红钢管架加固;经验算满足电梯运行要求,验算过程同上。

通过以上方案在可行性、施工周期、经济性等方面综合比较后,最终选定方案(一),即“采用满堂红钢管架加固”。该方案用材料成型快、施工操作简单、可靠性好、工期短等特点,有效解决了地下室顶板承载力不足现象,方案为完成整个工程垂直运输施工任务提供了安全保障。

四、施工注意事项

(1)电梯基础或顶板浇筑(顶板做基础)时,需留置2组同条件试块,施工电梯安装前先压混凝土试块,待强度达到85%以上后,方可进行安装。

(2)支撑搭设应严格按《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要求执行,且支撑立杆上下部与结构见必须设置垫板(方木),电梯试运行期间应定期对支撑系统进行顶紧处理,并严禁碰撞顶紧立杆。

(3)与楼板连为一体的电梯基础,在楼板厚度小于300mm时,不宜采用。

(4)施工电梯安装前,必须做好顶板加固验收工作,应有项目技术部门组织安全、质量人员会同监理一起根据施工图进行验收,合格后方可安装使用。

(5)施工电梯运行过程中,应定期检查满堂加固排架情况,并做好记录,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使用,待加固验收完后方可继续使用。

电梯试用期工作总结篇4

【关键词】电梯;轿架强度;试验

0.前言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社会的迅猛发展,我国的高层建筑物不断出现,与此同时,电梯也被广泛使用于居民建筑之中,电梯在人们的生产以及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近年来因电梯故障而引发的事故频频发生,因此,我国质检总局已将电梯列为重点检查的特种设备,而电梯轿架作为运输乘客和货物的关键部件,其强度试验也是重中之重。

1.电梯轿架强度试验的重要性

电梯轿架是由上横梁、轿底、立柱以及拉杆四边框架组成的,是电梯的主要承载构件。电梯轿架不仅要支撑整个电梯各个构件的重量,而且在电梯运行过程中,还要承受各类工况载荷下的作用力,因而只有电梯轿架具有足够大的机械强度,以承受在电梯正常运行、安全钳动作以及轿厢撞击缓冲器的作用力,才能保证电梯可靠并且稳定的运行。

2.电梯轿架强度试验中的问题

目前,在电梯轿架设计过程中,工程师常常采用理论计算方法来对轿架的强度进行校核,并且对电梯的轿架进行受力分析和约束分析,之后再利用静定结构对轿厢架的各个组成部件进行了强度计算。此外,还有一些工程师会采用CAE分析方法,来对轿架的强度进行校核。该方法首先建立电梯轿架的三维仿真模型,接着利用非线式有限元方法对电梯的整体结构进行综合的强度仿真分析,再根据电梯轿架的空间静不定结构,分析复杂的受力情况。为了简化计算,在理论计算时,一般将轿架简化成平面支梁模型,采用集中载荷加载或者均布载荷材料力学知识,对电梯轿架静载荷的最大应力进行校核,因不能精确计算整个构件的载荷与应力分布关系,从而造成选取的安全系数过大,并且对各工况的评价不精确。

3.电梯轿架强度试验问题的解决方法

针对选取的安全系数过大以及对各工况的评价不精确的问题,在对电梯轿架进行试验分析时,应当采用试验方法,利用测试仪器及物料应变仪、吊装设备、数字示波器、应变片、重块、手提电脑、试验工装等,分析其在各种工况下的应力及变形情况。

3.1编制静载试验应力测试图

进行静载试验时,首先在电梯正常运行的情况下,只需测量轿架一侧的应力,采用电阻应变测量法对载荷工况进行应力测试,从而得到轿架强度,其次结合理论分析,再考虑试验是否存在干涉等问题,最后确定轿架的应力测试点位置,并且做好现场操作及数据的记录工作。

3.2测试仪器的安装与调零

组装测试仪器时,在不损害应变片及接线的条件下,将各部件组装成试验机,并且将贴有应变片的部件与轿架安装于同一侧,以便于测量。此外,为了修正轿架重量对试验结果的影响,必须在测试前对测试仪器进行调零操作。之后,在不施加外力作用下的条件下,将轿架安装于墩台座上。

3.3试验测量

由于在电梯的使用过程中,乘客站立的位置是随机的,因此电梯正常运行时存在不同载重的均载或是偏载的状况。因此,在试验测量这一环节中,必须根据电梯使用要求充分考虑各种条件下的正常以及异常工况,并分别用疲劳与短期载荷进行评价。静载试验项目包括均布载荷和偏载两项。

3.4测试结果分析

由电阻应变测量法分析以及试验结果可得:

①由于轿架的上轿底及以上的重量全部通过防振橡胶传递到轿底架,导致应力过于集中,常常使轿底架边梁防振橡胶处、后梁连接以及上轿底边框与防振橡胶连接部处于危险临界点,因此,可以通过对轿底架以及上轿底防振橡胶部位进行二重框架组合的局部加强,以满足设计要求。

②通过理论计算得到的理论数据与试验数据对比表明:因承载以及受力位置的不同,各构件包括同一构件之间的应力在分配上,常常存在不均衡的现象,从而造成构件安全余量过大。因此,可以根据试验测试结果,对电梯轿架设计进行适当的优化与调整,可通过加强筋或者改变材料型号的方法,来增加局部截面系数,从而对应力值较大的构件进行加强;同时,还可以在保障结构强度的基础上,减小应力值较低的构件的材料型号,并且进行结构轻量化优化设计,以降低轿架自身重量对整个点电梯的影响,同时尽可能的降低生产成本。

③理论计算得到的理论数据与试验数据的应力趋势基本一致,但数据关联性不明显。

④对电梯轿架薄弱部位进行加强使轿架强度满足设计要求的最为有效的方法。

4.针对问题应当采取的措施

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我们应当采取以下几点措施:

(1)在电梯轿架生产与加工的过程中,采用大量的板材折弯以及型材制造,并且用螺栓连接取代焊接构件连接。

(2)构件连接处、构件开孔处以及板材折弯圆角处非常容易出现应力集中的现象。因此,在生产装配电梯时,应当采用扭矩扳手对螺栓件进行紧固,也可以采用抗剪螺栓或销钉等方法加以紧固,从而防止因滑动而导致连接破坏现象的发生。

(3)当发生安全钳或缓冲器动作时,轿架的主要部件必须保证没有断裂和明显异常变形,以避免轿架导轨的脱落,从而保证电梯的正常使用运行。

(4)因曲面加工特性,对于板材折弯部件以及圆角处,在生产加工时折弯与圆角不宜过小,以避免应力集中。

5.结束语

综上所述,由于轿架具有空间静不定结构特性,在简化成平面模型计算时,常造成分析误差相对较大,对各工况的评价不精确的结果。试验方法的采用可以较精确得到载荷与应力以及变形的分布关系,从而为电梯轿架的设计提供有效的依据。

【参考文献】

[1]肖永恒.电梯轿架强度的试验研究[J].湖南工业大学学,2012,5(3):47-48.

[2]张文欣.ANSYS在电梯轿厢强度计算上的应用方法[J].中国科技财富,2011,8(18):122-124.

电梯试用期工作总结篇5

关键词:电梯;安装检测;探讨

Abstract: This paper combining with the practical work experience, analyses and introduces the elevator installation detection method, elaborated do on-site detection safety measures.

Key words: elevator installation detection; discussion;

中图分类号:TU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电梯产品是一个复杂的机电一体化产品,其质量的好坏与否直接影响乘客的生命安全,影响到电梯的安全性。设计、制造、安装、调试、维保是影响电梯质量的五个环节,如同人的五官一样,每个环节都是非常重要。而安装过程动态性较强,不同的条件、不同的环境、不同的场合安装质量就有可能不相同。《特种设备安全监督条例》第二十一条明确规定了电梯的安装过程要实施过程监检。作为一名电梯检验人员,深感电梯安装过程监督检验的重要性,笔者认为:电梯安装过程的监督检验,应从电梯的可靠性、安全性、功能性、经济性和舒适性等几方面入手,分别从井道机房土建、开箱验收、轨道安装、主机安装、厅门安装、轿厢安装、慢车运行、快车运行调试、功能试验等全方位对电梯的整个安装过程实施过程监督检验,明确安装监督检验过程的停止点,确保安装质量达到国家对电梯安装验收的相关规范,做到未雨绸缪。

电梯是指电力驱动,利用沿刚性导轨运行的箱体或沿固定线路运行的梯级(踏步),进行升降或平行运送人和货物的机电设备,包括载人(货)电梯、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等。目前,垂直升降的电梯和自动扶梯是电梯行业的主流品种,其中垂直升降的电梯占现有电梯总量的80%左右。在我国电梯属于国家特种设备安全监察范围。国务院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核准的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对电梯实施强制性的监督检验。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先后于2002年和2003年颁布实施了《电梯监督检验规程》(以下简称检规)《液压电梯监督检验规程》《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监督检验规程》和《杂物电梯监督检验规程》。电梯的监督检验包括对新装电梯的验收检验和在用电梯的定期检验,定期检验每年进行一次。我国电梯的制造安装主体标准等效采用了欧洲标准,如GB7588-2003标准等效采用了欧洲标准

EN81-1:1998《Safetyrules for the constructionand installation of lifts》,GB16899 -1997《自动扶梯和行动人行道的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等效采用了EN115-1995 《Safetyrules for the constructionand installation ofescalators and passenger conveyors》等。这些监督检验规程和标准的实施,对我国电梯安全运行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从事故发生概率上看,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电梯事故仍呈高发态势。

1 目视检测

电梯的目视检测主要是外观检查,通过手动各种功能开关的动作试验以及利用游标卡尺、钢直尺、卷尺和塞尺测量并通过计算来检查或试验电梯相关设施和零部件设置的有效性、功能开关的可靠性以及各种安全尺寸的符合性。在检测工作开始前,检验量具需经计量部门按照有关标准校准,且只能在校准期内使用。

2 检测现场安全管理的特点

电梯检测同其它特种设备检测具有不同的特点,其检测过程是一个动态过程,检测的绝大部分时间,设备都是处于运动状态,而检测地点大多数还不具备电梯运行条件,如机房通道、机房孔洞、机房照明等电梯运行必须具备安全条件还有待完善,因此,检测人员到达现场后,首先,并不是立即投入检测,而应当由检测负责人召集有关方面人员了解电梯前期测试有无异常情况、电梯安装过程中有无安全事故发生、电梯运行环境是否良好等。这样做的目的是对检验现场先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对在检测中可能发生的安全问题有一个心理上的准备。

3 电梯曳引钢丝绳的漏磁检测技术

电梯曳引钢丝绳承受着电梯全部的悬挂重量,在运转过程中绕曳引轮、导向轮或反绳轮呈单向或交变弯曲状态,钢丝绳在绳槽中承受着较高的挤压应力,因此电梯曳引钢丝绳应具有较高的强度、挠性和耐磨性。钢丝绳使用过程中,由于各种应力、摩擦和腐蚀等,使钢丝绳产生疲劳、断丝和磨损。当强度降低到一定程度,不能安全地承受负荷时应报废。

目前,我国电梯钢丝绳的判定依据正在制订。钢丝绳无损检测采用漏磁检测方法。早期的仪器主要是检测钢丝绳的局部缺陷即LF检测法(主要是断丝定性和定量检测)。进入20世纪80年代,国内外开始出现金属截面积损失(LMA)检测法,此法弥补了LF检测法不能检测磨损和锈蚀的不足,但对局部缺陷(小断口断丝和变形)检测灵敏度低。为弥补该两种方法检测的不足,出现了LF和LMA双功能检测仪器,满足对LF和LMA两条曲线的同时检测并与距离对应。

电梯曳引钢丝绳检测的探头采用了永久性磁铁,钢丝绳内穿过磁铁,通过霍尔元件或感应线圈等探伤传感器采集漏磁场的变化信号,检测信号经放大和滤波等处理后由计算机采集和判别,钢丝绳运行的位置由光电编码器编码后输入计算机,计算机对位置编码器发出的脉冲信号计数,通过计算处理后得到钢丝绳当量断丝数和当量磨损量的具体情况和相应的位置。

目前国内外生产电梯钢丝绳检测仪器的型号有我国的MTC,TCK和KST系列、波兰的 MD 系列、美国的 LMA 系列以及俄罗斯的INTROS系列等。

4 检测现场安全管理

4.1 检验现场安全对检验员的要求

检测工作开始以前,检验负责人应根据现场的具体情况制定检测方案,同时应将检测步骤告知检测人员,在检测过程中检测人员之间必须随时保持联系,做到相互有回应后再做下一步,这一点对检测人员尤其重要,例如我们在对某医院一台电梯进行新安装验收时,因检测人员之间一时疏忽,在机房检测人员做完缓冲器实验后,未及时通知底坑内的检测人员而是直接将转换开关转为正常,此时,轿外正好有一呼梯信号,使电梯在底坑人员不知晓的情况下突然起动,险些发生事故。检测方法应依据“电梯监督检验规程”上的有关内容进行,对可能造成人员安全和健康损害时,检验人员应中止检验,为保障人员和设备的安全,检测应按一定的顺序进行如:125%载荷下行急停试验应在安全钳试验有效,平衡系数测定合格、底坑内无任何人员后方可进行。当检测现场无配合人员、电梯技术资料欠缺时,检测人员不应贸然行事,应在相关配合人员到达现场后进行检测,这样做是为了最大限度保障设备的安全。检测人员到达底坑等危险区域时应保证两人以上前往,在进人底坑时厅门外必须留人。检测人员应具备良好的职业习惯,严禁酒后检测,若身体不适应立即停止检测,检测负责人应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作为检测现场的组织者及指挥者,有权对妨碍检测工作进行的人员进行制止。

4.2 检测现场安全对安装单位要求

在电涕检测中安装单位通常扮演着配合检测的角色,由于目始至终都要参与到检测中去,他们本身若有一丝马虎同样也会给自己和检测人员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因此,安装单位在电梯验收前应对电梯进行自检,并针对检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整改,这一点对保证检测人员的安全是十分必要的。我们在对某大学一台改造电梯检测中发现,更换的限速器竟然装反了,如果发生断绳事故,安全钳将无法动作,检测人员的生命无法得到保障。如实将安装中存在的问题向检测人员作技术交底,是每一个安装单位应尽的责任。电梯检测时安装单位应安排安装该梯的人员配合检测人员对该梯进行检测,安装单位配合人员应了解检测步骤及配合要领,随时和检测人员保持联系。安装单位应定期对安装人员进行现场安全培训,使其树立安全意识。

4.3 检测现场安全对使用单位要求

电梯使用单位虽然大多数是以旁观者的身份出现在检测现场,但他们为我们提供一个良好的、安全的检测环境,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首先,电梯使用单位应在电梯验收前贴出安民告示,以避免一些闲杂人员进人检测现场

。同时,应确保机房通道畅通,及时填补机房大的孔洞,接通机房照明,保证底坑干燥清洁等前期准备工作,以保证检测现场环境的安全。在检测过程中应听从检测人员的指挥,不到危险的检测区域逗留。

5 电梯综合性能测试技术

电梯综合性能测试技术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通过一台便携式设备实现多种性能测试。电梯在运行中,利用专用电子传感器采集信号,经专用软件的分析处理,能够得到电梯安全参数的测试结果。德国检验机构 TUV 开发的 ADIASYSTEM 电梯诊断系统以专用电子传感器、数据记录仪及 PC 机获取与在线电梯安全相关的参数,是一种测量、存档有关行程、压力、质量、速度或加速度,钢丝绳曳引力和平衡力,电梯门特征及安全钳设置的综合测试设备。可快速准确地测量和处理相关安全数据,测量结果可方便地进行存储并与特定准则进行比较。

6 结束语

电梯检测是一项非常危险的职业,检测过程中大部分时间设备都是处于运行状态,通常电梯检测的时间较长,涉及的人员也较多。设备的本身也存在着许多不可预知的不安全因素。如何保障电梯检测的安全性是我们每一个从事这项事业的从业人员值得思考的问题。因此,在电梯安装阶段,进行现场综合调试和对电梯安装质量的全面自行检查,合格与否是保证电梯安全可靠运行的一项极其重要工作。

参考文献:

[1]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S].

电梯试用期工作总结篇6

法定代表人:职务:

卖方:

住所地:

法定代表人:职务:

本买卖合同由买方和卖方共同签订,买方同意买入和卖方同意售出以下商品,并遵照以下条款和条件执行。

1、商品名称、数量、型号和价格:

1.1商品名称:电梯;

1.2商品数量、型号和单价:共部电梯,具体型号与单价见附件一《居住小区电梯统计表》;

1.3合同总价:共部电梯,总价为rmb¥(大写:人民币元整)(含进口关税和中国国内增值税)。此价格不含安装、维修费。

2、商品规格:

2.1详细规格见附件二《电梯参考规格表》,如《电梯参考规格表》与买方认定的电梯施工图不一致时,以买方认定的施工图为准;

2.2如经买方同意电梯规格变更,费用和交货期另议。

3、制造者和部件原产国家:

3.1本合同所指的全部电梯的制造商为。

3.2电梯主要进口部件产地见附件三《电梯进口部件清单》。

4、包装:

4.1卖方提供的全部货物,均应采用国家或专业标准保护措施进行包装。电梯设备均由木箱包装,使用长途公路或铁路运输,并有良好的防湿、防潮、防震、防腐蚀的能力,电梯设备的导轨为可以妥善保护的软包装,若由于包装不妥引起的货物锈蚀、损坏和损失均由卖方承担。

4.2在每个包装箱表面,应印明有关订货合同号、装箱号、商品名称、体积、毛重、净重和“勿倒放”、“小心轻放”、“避免潮湿”的字样。若单个的木箱重量为2吨或2吨以上,在箱面上须标明重心和起重点,以便装卸和搬运。

5、电梯设备的交货、货物保管:

5.1交货方式以及地点:卖方将本合同项下设备运到买方指定地点交货,交货地点:。电梯设备的运输、装卸等费用,均由卖方负责。

5.2交货期限:

5.2.1本合同项下部电梯的交货,为分期交货。

5.2.2本合同签订之后,卖方根据买方建筑图制作电梯施工图、装潢式样图于

年月日之前交付买方,买方应在收到该电梯施工图、装潢式样图后日内予以书面确认或提出书面异议;卖方在收到买方书面确认通知后最迟在个月内将全部运到买方指定地点交货(部电梯因属分期交货,具体交货、安装期限与数量待买方、卖方在卖方提交电梯施工图、装潢式样图之日起个工作日内予以书面确认,形成《住宅小区电梯分期交付进度表》以便执行)。

5.2.3若买方需要延迟收货,应提前天通知卖方,但延期不得超过天。

5.3货物保管:买方和卖方共同对运抵的所有货物进行拆箱验收后,由卖方自行负责保管直至货物安装验收完毕。货物保管期间,货物的灭失、受损等后果均由卖方负担。买方在卖方通知交付前,将协助卖方寻求合适的货物堆放场地。

5.4本合同项下所有设备运输途中、保管期间、安装阶段的保险事宜由卖方负责。

6、电梯设备的货到验收、安装、安装验收:

6.1货到验收:在本合同第5.2.2款规定的交货时间内,在每一期设备到达交付地点后个工作日内,买方和卖方共同对运抵的所有货物进行拆箱验收(数量、规格)。卖方必须保证货物与装箱清单数目、规格一致,若发现货物与装箱清单数目、规格不符合时,应由卖方无条件补齐或调换;在交货日期以后发现货物与装箱清单数目、规格不一致的,也不能排除卖方对此的保证责任。

6.2卖方应提供进口部件的相关海关证明文件。

6.3安装:货物经开箱验收合格后,由卖方指定的有资质的、合格安装人员依据本合同附件五《电梯设备安装合同书》进行安装。卖方应派出技术人员负责监督安装、调试。

6.4安装验收:在电梯安装完毕后日内必须报请官方验收。卖方应按照设备安装地电梯质检部门的有关规定,对安装调试完毕的电梯设备进行报检,买方应积极配合卖方。若安装验收没有通过的,卖方有义务在该结论被出具之日起十五日内完成整改并报请第二次官方验收。若因卖方原因导致安装验收没有通过而给买方造成交房延误等责任的,由此产生的买方损失由卖方承担。

6.5有关开工申报,电梯质检主管部门及其他有关部门所进行的与电梯有关的检验、验收手续及费用均由卖方承担。

6.6电梯产品未经验收合格并发放准运证之前,买方不可擅自使用,否则由此产生的一切后果由买方负责。同时,电梯安装验收通过、交付买方并不排除卖方对电梯及其部件的质量、规格等潜在缺陷的全面保证责任。

6.7电梯经验收合格并发放准运证后,买卖双方办理电梯移交手续。电梯保修期从电梯移交给买方之日起算。

7、本合同总价款的支付方式:

7.1本合同签订后日内买方向卖方支付合同价款总额的%作为定金,即rmb¥(大写:人民币元整)。

7.2在本合同第5.2.2款规定的《住宅小区电梯分期交付进度表》中约定的各批次电梯交货时间之前个月内,买方向卖方支付应当交付的最近一个批次电梯价款总额的%(各批次均支付完本期价款后,其总额为rmb¥,大写:人民币元整)。

7.3在本合同第5.2.2款规定的《住宅小区电梯分期交付进度表》中约定的各批次电梯交货时间之前个月内,买方向卖方支付应当交付的最近一个批次电梯价款总额的%(各批次均支付完本期价款后,其总额为rmb¥,大写:人民币元整)。

7.4在本合同第5.2.2款规定的《住宅小区电梯分期交付进度表》中约定的各批次电梯货到合同指定工地、并经双方拆箱清点确认无误后天内,买方向卖方支付该批次已经到货的电梯价款总额的%(各批次均支付完本期价款后,其总额为rmb¥,大写:人民币元整)。

7.5在各批次电梯经当地电梯质量检查部门验收合格、颁发准运证后天内,买方向卖方支付已经领取准运证的该批次电梯价款总额的%(全部批次电梯均支付完本期价款后,其总额为rmb¥,大写:人民币元整)。

7.6本合同价款总额的%留作质量保证金(rmb¥,大写:人民币元整),有效期至电梯保修期结束。

7.7本条规定各笔款项的支付方式可通过银行承兑汇票或银行转帐。

7.8卖方在每次收款同时应向买方开具等额的正式发票。

8、技术文件:

每台电梯应具备以下整套技术文件并经妥善包装随货物一同发运,若有任何文件遗失,卖方须在15天内将这些资料免费邮寄给买方:

8.1装箱清单;

8.2一整套操作和维修手册(包括电路图);

8.3品质证书。

9、质量保证:

9.1卖方保证其提供的货物是在本合同签署以后开始专门制造的、全新的、未使用过的,是用一流工艺和最佳材料制成的。卖方保证所出售的商品在卖方安装、用户正常使用和卖方的维护下,有令人满意的性能和使用效果,且符合本合同规定的质量标准。

9.2卖方保证卖方提供的电梯均按电梯技术规范(见附件四)、中国的电梯制造及安装安全规范的国家标准、以及双方约定的其他标准(包括卖方的单方承诺)设计制造。设计寿命为年。

9.3电梯保修期自电梯经验收合格、移交给买方之日起个月(起始日按照电梯移交批次计算)。在电梯保修期内,卖方将对除由于买方使用不当或人为损坏之外的原因引起的任何损坏部件负责免费维修、更换。经卖方免费维修、更换以后还是不能符合质量标准以及安全运行需要的,卖方还应当作出赔偿。

9.4如双方对质量问题的认定有争议,由设备安装地技术监督局或质量监督站等电梯质检权威机构检验并裁定。

9.5电梯保修期满后,卖方仍对所供电梯具有永久维修服务的责任,具体约定见本合同附件六《永久维修服务承诺书》。

9.6电梯保修期满后,卖方保证仍对所供电梯持续提供维修必需的备品、备件。

本合同附件七《备品、备件清单及费用》中的报价在电梯保修期结束后五年内有效。

10、违约责任:

10.1买方因其过错若没有按照本合同第7.1款——第7.5款之规定支付合同价款,则交货期限相应推迟。同时,买方因其过错若没有按照本合同的规定延期支付任何一笔合同价款,均应每延期一日按应付而未付的款项金额的千分之五向卖方支付违约金。

10.2卖方因其过错若未能在本合同以及其附件约定的期限内交付货物或交付的货物经拆箱验收后发现不符合本合同约定的,则应每延期一日按延期交货货物价款总额的千分之五向买方支付违约金。同时,买方对下一期的付款期限可以相应推迟。

10.3若因卖方(包括卖方指定的安装方)原因导致货物无法通过安装验收或者安装验收拖延的,则应每延期一日按延期通过验收货物价款总额的千分之五向买方支付违约金。

10.4若因卖方未能及时安装、调试、维修、调换而造成买方工期延误或对买方造成其它损失的,则卖方应承担由此产生的全部责任。

10.5在保修期内,卖方在收到买方通知的合理期限内未能提供维修、调换服务的,买方有权委托第三方进行维修,维修费用由卖方承担,直接从卖方的质量保证金中扣除。

电梯试用期工作总结篇7

合同编号

委托方受托方

单位名称: 单位名称:

单位地址: 单位地址:

法人代表: 法人代表:

联 系 人: 联 系 人:

联系电话: 联系电话:

传真: 传真:

开户银行: 开户银行:

帐号: 帐号:

签订日期: 签订日期:

依据《中华人民共国合同法》的规定,对委托方电梯提供有偿保养服务工作,为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本着公平、诚信、互惠互利的原则,特订立本合同,以便共同遵守。

一、服务范围

受委托方委托,受托方对安装于 的台电梯提供维修保养服务。其中:

1、电梯型号层站 规格; 台

2、电梯型号层站 规格; 台

二、服务期限

本合同服务期限为 年 月 日至年 月 日,共 年。

三、服务方式和服务内容

1、在保养合同期内,受托方按每月派维保人员对委托方电梯例行巡检保养不少于伍次,具体保养时间为。

2、受托方严格按照维保工艺,对电梯进行调整、检查、润滑、清洁等工作,以保证电梯正常运行。

3、在合同服务期内,电梯出现紧急故障时,受托方随叫随到,受托方接到委托方电梯故障电话通知后20分钟内,维保人员赶到现场,及时排除故障。

4、在双方签订合同后,受托方应委托方要求对其合同内的电梯免费进行一次全面调试检修。

四、服务费用

根据服务范围和服务内容,委托方应缴付维保费:

1、单价 元/年/台;

2、单价 元/年/台;

总计 元 大写 人民币 元整

在维保合同期内,电梯如需要更换700元以下的配件,由受托方免费提供。700元以上的配件费由委托方支付。

五、付款方式

1、委托方在本合同生效后,认为受托方试用服务期两月内优良,第一次付款为每年合同总价50%计4000元整。

2、余款在本合同服务期限内分4次支付,受托方与委托方每隔6个月办理一次结算。

六、服务质量

1、受托方维保人员对电梯进行例行巡检保养工作和电梯故障维修工作,按照受托方《保养施工要求》进行。

2、受托方维保人员对电梯例行巡检保养工作和电梯故障维修工作质量,应达到国家标准gb7588的要求,并通过委托方所在地质量技术监督局年检。

3、受托方维保人员每次对电梯例行巡检保养工作和电梯故障维修工作,必须做维修、保养记录。该记录单由委托方具体负责人签字认可后,作为合同执行记录和服务质量、结算依据。

七、受托方责任和权利

1、帮助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通过正常维修、保养,确保电梯的正常运行。

2、负责对需要更换的配件向委托方提出说明,在委托方同意后,受托方进行更换(材料费实报实销或由委托方提供材料)。受托方有义务协助委托方计划、采购、储备配件及材料。

3、根据电梯中修、大修周期(三至五年)要求,按期提供中修、大修方案及计划,供委托方参考、决策。

4、委托方要求受托方提供超越合同所列的服务内容时,所有支出应由委托方承担,受托方以报价单形式经委托方签署承诺后实施服务。

5、服务期限内,因受托方保养不到位而造成的设备损失或人员伤害,其损失由受托方承担。

6、对委托方提供的技术资料、情报有保密的义务。

7、负责联系委托方所在地质量技术监督局进行电梯年检(年检费用由委托方承担)。

8、如合同到期需继续履行,则优先履行并保证在原合同价位以下。

八、委托方责任和权利

1、负责建立健全正常的管理制度。

2、负责电梯每日巡检,并作好巡检记录。(附件:《用户日检记录单》)

3、在受托方的指导下,负责每周对电梯的主要安全装置、主机油位、各部分润滑情况和电梯运行情况进行检查并做好记录,对整个设备主要部位(厅门、轿厢、机房等)进行清洁工作。

4、负责提供电梯全套技术资料。

5、负责审定受托方的修理方案、计划并及时予以实施,负责制定设备材料、备件储备计划。

6、负责协助受托方的保养工作。

7、负责将电梯机房、基站、层门的钥匙交一套专管部门或专管员管理,其它部门和人员不得持有,以明确电梯的安全管理责任。

8、如委托方使用管理不当,或人为损坏,其责任界限由当地技术监督局鉴定确认,与之产生的费用由责任方负责。

九、本合同不承担的项目

1、本合同所述产品的改造及附属设备(如井道壁、井道工字钢、井道灯、井道防水、井底隔离网、机房电源等)的一切翻新、修理、加装、更换、清理或维修工程。

2、修理或更换工程中的土建工程。

3、各种因国家或政府机关命令、要求而修改的设备,或增加新标准附件工程。

十、违约责任

1、受托方在对电梯进行维保作业时造成电梯损坏,由受托方负责修好并支付全部的费用。

2、由于受托方原因,电梯不能正常运行或委托方工作不满意,委托方有权单方终止合同并要求受托方对委托方由此造成损失进行相应赔偿。终止合同需提前一个月书面通知受托方。

十、其它约定

电梯试用期工作总结篇8

[关键词]电梯 制动系统 监测

中图分类号:TU2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18-0367-02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近年来我国电梯保有量迅猛增加,预计在未来10年将保持每年20%的增速。电梯作为高层建筑的重要交通工具,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确保电梯的安全运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电梯数量庞大、维护管理人手紧缺的状态下,如何及时发现电梯故障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处理,成为电梯监管部门和维护保养单位关注的课题。近年来,随着对电梯检测监测技术的发展,国内学者不断提出新的解决电梯运行状态监测的新方法、新应用。徐璐等人通过对电梯检测现状和对电梯检测高可靠性的考虑,设计了基于CAN总线的电梯曳引及制动性能检测系统。张清鹏等人通过对新的电梯检测系统ADIASYSTEM的介绍,说明了该系统能对电梯的距离、速度、钢丝绳受力、加(减)速度、压力、电梯门特征等多项特性参数进行测量,测得的数据经过计算机处理以曲线图表的形式显示。李中兴等人提出了基于STM32的电梯实时监测系统。彭莉萍等人提出了电梯远程监测及故障诊断专家系统,该系统采用分布式监测系统,故障诊断专家系统中采用框架知识表示形式,混合推理策略,具有知识获取能力,诊断过程解释功能,系统实现了电梯的远程实时监测,大大提高了故障诊断效率。

1.装置设计方案

1.1 硬件整体设计方案

如下图1所示,本硬件系统使用了2个开关电源,电源一通过DC-DC隔离模块,给装置的电路控制系统供电,电源一在隔离前为4路LED提示灯供电,并通过达林顿管芯片ULN2803实现对提示灯的控制。拉压传感器使用电源二供电,电源一和电源二通过导线连接地线实现共地目的(图1)。

1.1.1光耦隔离电路

该装置采用8路数字输出隔离电路,其中使用了2个TLP521-4光耦,以实现高速数字信号输入功能。装置采用的芯片可以实现4路隔离数字输出,实现隔离且保护电路功能。

1.1.2模拟电压信号ADC采样电路

单片机C8051F040有一个片内12位ADC、一个多路选择开关和可编程增益放大器。理论上ADC工作在100ksps的最大采样速率时,可提供12位的测量精度,最小分辨率为±1LSB。对于C8051F040器件,ADC有其专用的VREF0输入引脚;可编程增益放大器接在模拟多路选择器之后,通过软件可设置增益为0.5、1、2、4、8或16。当不同ADC输入通道之间的输入电压信号范围差距较大时,该放大环节就比较有用。

1.1.3电压基准

在模拟装置中,采样模拟电压信号时,所使用的是专用VREF0输入引脚所对应的电压基准。使用TL431芯片产生2.5V稳定的电压基准,它可以产生稳定、低漂移的电压基准。

在电梯制动器制动系统动态监测模拟装置中使用的是测量信号为0-5V电压输出的拉压传感器,显然该输入范围超过了单片机可以测量的最大范围,那么在本部分的电压信号采集电路测试过程中,需要使用可编程增益放大器对两路传感器电压输入信号进行衰减,衰减到原来输入电压信号的0.5倍。采取该措施可以满足电路测试时,系统ADC对传感器输入电压的要求。

1.1.4蜂鸣器、继电器、PWM脉冲

通过控制微处理器P1.7引脚的高低电平变化,实现对装置内蜂鸣器鸣叫的控制。该装置的控制电路可以实现2路继电器通断输出及3路开漏控制输出。通过对P1.1、P1.2引脚的控制可以分别控制两路PWM脉冲输出。

1.1.5Max485通信接口设计

为了实现隔离485数据通信功能,该装置使用了HCPL2630光耦和6N137光耦两种高速隔离光耦实现隔离通信目的。所采用485通信芯片为MAX485芯片。

1.1.6电路恒流源设计

根据LM334的工作原理,在恒流源电路中增加1只硅二极管(1N457)和1只电阻,就可以利用硅PN结的负温度系数对LM334的正温度系数进行补偿。因此就可以实现零温度系数的恒流源。通过LM334原理电路可知,R12=10*R10,R13=10*R11,而具体选择电阻的阻值大小就可以决定恒流源输出电流的大小。

1.1.7CAN总线接口设计

为实现隔离CAN总线通信功能,该装置使用了HCPL2630光耦进行隔离通信。所采用CAN总信通信芯片为82C250芯片。

1.2 软件设计方案

1.2.1软件整体设计方案

如下图所示为程序设计框图,在电梯制动器制动系统动态监测模拟装置的设计中,考虑并使用了两种模式的模拟监测情况。第一种情况是在没有传感器输入情况下,可以通过选择旋钮模拟监测模式的方式,对两路单圈旋钮输入进行采样,作为制动器制动力矩输入,同时对相应输入状态进行LED提示、蜂鸣器报警及液晶显示,第二种情况就是在接入拉压传感器时,手动地将模式切换到监测传感器测量模式。同时在两种模式情况下都可以对设定的监测条件进行修改(图2)。

1.2.2电压信号采样软件设计

在C8051F040单片机中,A/D的转换有4种启动方式,它们分别是软件命令、定时器2溢出、定时器3溢出和外部信号输入。可见该触发方式可以比较灵活选择。AD转换结束后会有一个状态位进行指示,或者产生中断(如果中断被使能)。在转换完成后,10或12位转换结果数据字被锁存到两个特殊功能寄存器中。这些数据字可以用软件控制为左对齐或右对齐。因此,该ADC电压信号采样过程的实现比较简单。

2 监测装置及功能介绍

2.1 监测装置

如图所示为电梯制动器制动系统动态监测模拟装置正面图,在正面板上包括液晶显示、提示灯、单圈旋钮输入、模式切换开关(图3,4)。

如下图所示为电梯制动器制动系统动态监测模拟装置后面板图,在后面板上包括装置电源开关、电源接口、左右两路传感器信号输入端。

2.2 功能介绍

在装置的后面板上有一个红色电源开关,打开开关后,开关电源灯点亮,该装置开始工作。

在装置的正面板的左上方是液晶显示屏,用于显示当前电梯制动器制动力情况。右上方是四个LED提示灯,红色为警报灯,绿色为允许工作灯。左下方有两个单圈旋钮,单圈旋钮的输入大小可以通过旋钮刻盘度读出。调节两个旋钮旋度大小,就可以模拟两个制动力矩传感器的输入情况。

在装置的正面板上有一个船型模式切换开关,用于切换两种不同的输入模式:开关向下拨时,装置进入模拟制动力输入模式(模式1),利用两个旋钮模拟两路制动力输入;开关向上拨时,装置进入实际拉力监测模式(模式2),同时液晶屏上分别显示两路传感器的输入值情况。

3 实验结果

为了检验研发的电梯制动器制动系统动态监测模拟装置的可用性、正确性以及可靠性,进行了多次实验室及现场测试。

将装置测试所使用的拉压传感器通过变送器接入到模拟装置后面板相应的航空插座接口处。航空插座接口分为左输入、右输入两路,可以分别实时监测两路拉压传感器输入情况。

电梯制动器制动系统动态监测模拟装置所使用的拉压传感器安装在电梯制动器弹簧外侧。

3.1 模拟测试过程及测试结果

将测试对象摆放在水平桌面上,船型开关向下拨(进入模拟输入测试状态),通过装置内的四个按钮设定测试值,对旋钮操作进行装置模拟输入的工作测试。记录测试数据。再调节设定的上下限测试值,继续进行模拟测试。监测的过程通过模拟装置主面板上的液晶屏实现实时显示当前输入情况,且利用4路LED灯及装置内的蜂鸣器实现相应的声光报警提示。

测试表明,电梯制动器制动系统动态监测装置工作正常。

3.2 传感器输入测试过程及测试结果

3.2.1测试准备

给电梯制动器制动系统动态监测模拟装置通电,打开电源开关,等待装置系统初始化完成。该过程大约需要5~7秒。输入测试电源为工频220V交流电源。

3.2.2测试过程

将测试对象摆放在水平桌面上,将船型开关向上拨(进入传感器输入测试状态),对接入电梯制动器制动系统动态监测模拟装置的应变式负荷传感器施加拉力,进行测试实验,并记录测试显示数据结果。

测试结果表明,电梯制动器制动系统动态监测装置工作正常,测试误差在可接受范围内。

电梯试用期工作总结篇9

[关键词]电梯;日常检修;保养

中图分类号:TU8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06-0127-01

如今,在现代建筑物中,已经开始广泛运用电梯,其在较大程度上影响到了人们的生产生活。但是部分新生产的电梯,会有故障出现,严重的话还会发生事故,因此,就需要定期检查和维护保养电梯。但是,投入使用电梯之后,很多使用单位粗放管理电梯,没有将专业的维修保养给开展下去,并且业主没有较高的安全防范意识,因此,就很容易出现恶性安全隐患。因此,相关单位就需要科学维护和保养电梯,避免出现电梯事故,促使电梯运行的安全性得到保证。

1 电梯运行要点

1.1 正常运行基本控制功能

要将逐项试验的方法运用过来,能够正确传递、登记和执行实验厅外召唤、轿厢内选层以及司机发出的操作指令,能够准确启动运行电梯;在层站和轿厢内要能够正确显示试验轿厢运行的位置、方向;能正确操作试验门的自动操作和手动开关门,在开门或者门没有关时,不能够运行。

1.2 检修运行功能

在检修运行方面,轿厢自动运行和门的自动操作需要取消,但是安全装置的作用依然需要发挥。要设计双稳态的检修―正常转换开关,在检修运行轿厢时,对于外呼、内呼召唤信号等自动操作,试验运行电梯不响应。在检修运行的过程中,需要对检修装置的上下行按钮持续按压,借助于人力,方可以将上下行位置保持下去,手放下去后,电梯运行立即停止;同时,对各个电气装置和门的电气触点逐个断开,立即停止检修运行中的电梯,不能够启动停止的电梯。

2 电梯维修的内容和要求

在维修保养电梯的过程中,主要是日常检查、调试和电梯,预防检测可能出现的故障,避免有较大的故障或者事故出现于电梯运行当中。将电梯的日常检修保养给开展下去,可以促使电梯使用寿命得到延长,故障发生率得到有效降低。在具体实践中,需要从这些方面来努力:

首先是制定周期维护保养制度;电梯负责人员需要对机电设备定期清扫和吸尘检查,促使电梯保持清洁状态;每周负责人都需要重点检查主要的电气部分和安全设施,每月都需要细致检查其他的电气设备和机械部件。

其次对维修保养专人负责制进行构建,要设置专门的工作人员来定期维修保养电梯,值班人员需要对各个部件系统的运行情况经常检查,及时排查和检修可能出现的隐患。此外,每年都需要全面调试检查电梯,对磨损部件进行更换。

3 电梯维护保养的加强措施

3.1 对电梯维护保养制度进行构建和完善

要充分依据电梯使用环境、运行状况等,电梯维保单位和使用单位对电梯保养作业事项科学的编制,同时,将电梯型号与零部件寿命等充分纳入考虑范围,对各项作业事项的周期进行明确;将标准作业时间规范给构建起来,以便对电梯维护保养作业时间严格考核;结合电梯零部件使用寿命来对重要零部件更换计划科学编制;科学分析可能出现的故障,总结已出现故障,将其原因找出来,然后制定针对性的对策,促使电梯故障率得到有效降低;此外,还需要将故障分析数据库给构建起来,以便有效共享数据资源,这样处理员可以更好的处理故障,还可以更加警惕电梯故障;将维保成本单台核算制给实施下去,准确核算维保耗费的材料、工资、工时等,借助于成本核算,来对维保工作量、质量等进行量化,以便以此为指标有效考核维保工作。

3.2 对电梯日常巡检保养工作充分重视

在日常巡检保养中,需要设置专门的工作人员来日常巡检保养电梯,日常性检查电梯运行状况,及时向维保人员通报出现的异常现象,以便及时解决。巡检人员需要定期检查电梯主要电气和安全设施,促使其能够正常运行,如轿厢、机房、井道等都是非常重要的内容。使用单位每个年度都需要评定监督电梯的维保工作,相关技术人员彻底检查和测试电梯,技术检验电气、机械设备的工作情况、故障情况以及零部件磨损情况,结合检验结果,对那些存在着严重磨损的零部件进行更换或者修复。在使用电梯的过程中,每隔三年电梯维保单位都需要进行一次中修,五年要进行一次大修,要拆洗调整各个部位的轴承,加油等,对涡轮减速机油进行更换和清洗,促使电梯运行的安全性得到保证。如果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不需要使用电梯,那么就需要将电梯电源开关给关闭掉。

3.3 对电梯维护预防措施科学制定

要从技术角度来充分重视电梯维护预防工作,同时,要将维修过程中使用的器具提前准备,设置好相应的工作人员,以便能够顺利实施电梯设备维修技术,促使维修效率得到显著提高。在预防工作中,可以从这些方面来着手,电梯的正常运行不受影响的基础上,科学检查、调整、和测试电梯。维保单位需要将每个月的维保记录给妥善保存下去,对当前电梯机械设备和零部件的运行情况进行掌握和计算,对异常情况下电梯维护保养策略科学制定。在电梯日常运行维护过程中,需要对开关门声音、运行噪声、轿厢清洁、舒适感等方面充分重视,避免影响到电梯的正常运行,甚至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

4 电梯安全运行的保障措施

4.1 对电梯管理制度进行完善

要想促使电梯运行的安全性得到保证,就需要对电梯管理制度进行制定和完善,以便保证可以正常安全使用电梯。那么电梯维保单位和使用单位就需要将维保安全操作制度以及岗位责任制给制定下来,以便规范化制度化开展电梯管理工作;完善了电梯管理制度之后,对电梯值班人员严格要求,依据岗位责任制度和相应的安全操作规程来开展安全巡查工作,并且详细的记录电梯运行情况和故障处理过程,这样接班人员可以对电梯运行情况有效掌握。

4.2 科学管理维保人员

对于电梯维修人员来讲,需要具备相应的证书,并且将维保人员的经验年限、知识水平、工作技能等因素给充分纳入考虑范围,将级别管理和培训制度给构建起来,科学管理维保人员,促使维保人员的作业水平得到显著提升。对于维保人员来讲,需要对电梯常规保养事项以及常见故障的处理方法积极掌握,能够有效掌控电梯维保进度;对电梯系统分类和运行原理足够熟悉,这样如果有电梯故障出现,维保人员可以及时对故障范围进行判定,科学区分电梯故障性质。要对部件、构件的性能和功能充分了解,以便结合重点难点来顺利开展电梯维保作业。此外,在科学技术不断革新的今天,还需要积极运用电梯远程监控系统,这样可以实时监控电梯运行情况,向电梯监控人员及时提供出现的异常情况,以便更加有效的处理故障,促使电梯的安全运行得到保证。

5 结语

综上所述,电梯的出现,给人们的上下楼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是在电梯运行中,需要做好日常检修和保养工作,促使其能够安全运行。要将预防为主的原则和理念给贯彻下去,通过日常检修保养工作的开展,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各种风险问题,积极干预,消除掉存在的安全隐患,保证其能够稳定安全的运行,将电梯的作用给充分发挥出来。

参考文献:

[1]李宇杰,石凌宇.浅谈电气维修保养常见问题及解决措施[J].黑龙江科学,2014,3(10):133-134.

[2]赵事洋,李增息.浅谈电梯电气维护保养与维修[J].电子世界,2014,3(18):66-68.

电梯试用期工作总结篇10

关键词:红外热成像技术;电梯检验;检测

一、前言

红外热成像运用光电技术检测物体热辐射的红外线特定波段信号,将该信号转换成可供人类视觉分辨的图像和图形,红外热成像技术使人类超越了视觉障碍,由此人们可以“看到”物体表面的温度分布状况。红外热成像技术是以接收景物自身各部分辐射的红外线来进行探测,利用景物自身各部分辐射的差异获得图像的细节,其实质是一种波长转换技术,即把红外辐射图像转换为可视图像的技术,同时,由大气透红外性质和目标自身辐射所决定,红外热成像技术通常采用3~5μm和8~14μm两个波段内工作【1】。

老旧电梯检验评估基于国家定期检验标准,但又高于定期检验项目,相关项目更偏向于技术层面的判断分析。随着电梯使用年限增长,机械、电器元件老化严重,发热量增大;非正常运行状态下部件也会产生热效应。与传统电梯检测方法相比,红外热成像电梯检验相关突出优势有:非接触式检测;操作简单方便、安全性高;更直观的反应检测部件的温度状况,便于专业分析。但红外检测不能完全取代传统的测试技术,在某些方面还存在局限【2】。

二、红外热成像技术在老旧电梯评估中的应用

根据《在用电梯安全评估导则(试行)》和GB/T 31821-2015《电梯主要部件报废技术条件》的要求,以及在使用年限较长的老旧电梯的检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分为如下几个方面进行检测:

⑴电梯电机三相交流电检测

输入电机的三相电不平衡会导致损耗增加:由于三相交流电的特殊性,在三相完全平衡与极端不平衡的情况下相比,后者的线路损耗将是前者的6倍;电压质量降低:由于三相不平衡,就会使有的相电压偏高,有的相电压偏低,不仅影响电机的正常使用,电压过低会产生电流损坏,电压过高会产生电压损坏;维护成本增加:三相电压不平衡的发生将导致达到数倍电流不平衡的发生。从而使电机效率下降,输出亏耗等影响。当负载变更或交替时容易发生超载、短路现象。加速设备部件更换频率,增加设备维护的成本;损坏用电设备:三相不平衡会导致电机的局部过热而使局部加速老化或直接烧坏,从而使整个设备损坏;易发生火灾:一旦三相不平衡导致电机过热乃至产生火花,电气本身或周围环境达到一定条件,就会引起火灾,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因此,三相电不平衡在老旧电梯评估检验中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大隐患。

⑵电机及制动系统检测

现用曳引机主要分为永磁同步式和涡轮蜗杆式,永磁曳引机使用年限长易出现退磁、电机发热、制动力不足的现象,而涡轮蜗杆式曳引机易出现蜗轮蜗杆配合间隙变大、传动温度升高、电动机线圈温度升高、抱闸温度过高等问题,都可以通过红外热成像进行识别。

⑶电控柜继电器接触器检测

在电梯控制柜中,尤其是使用年限较长的老旧电梯,继电器接触器是很容易出现问题的重要部件。导致继电器接触器老化失效的原因错中复杂,失效机理众多。通常,影响继电器可靠性的因素主要包括温度、湿度、振动与冲击、盐雾等腐蚀性介质以及电磁干扰等【3】。每个继电器接触器都有正常工作的温度范围,高温环境会加速出点材料的氧化,加剧表面膜电阻的形成,引起接触电阻增大或出点时断时通;焊弧困难,触点腐蚀加剧,产生粘结故障;另外,高温下漆包线老化加剧,导致线圈电阻改变或短路。因此,通过运用单一变量控制的方法,对比同一台电梯控制柜中继电器接触器的温度(参照正常值)可以给评估工作带来参考。

三、总结

电梯机器工作温度受周围环境影响较大,冬季夏季差异性不能对比,另外机房布局、通风降温设备也对机器的温度和使用寿命有很大影响,所以测量必须保证机房温度在+5℃-+40℃的范围内测量温升才有意义;各个元器件特别是继电器接触器对温度的耐受程度不同,各个厂家对自身产品的设计标定不同。即使超出了设计值,能继续使用的时间需要进行可靠性研究分析,红外热成像只能从温度上对比判断,温度只是继电器失效的原因之一。红外热成像技术是运用于电梯检验的新的尝试,不同于GB755-2008提出的电阻法、埋置检温计法、温度计法。对于电机绕组、轴承的测量温度的可行性和准确性需要进一步试验考证。

参考文献:

【1】王瑞凤,杨宪江,吴伟东. 发展中的红外热成像技术[J]. 红外与激光工程,2008,S2:699-702.

【2】郑祥盘. 基于红外热成像技术的电梯电气系统检测技术研究[J].中国特种设备安全,2016,32(2):16-19.

【3】赵昔,黄卫刚,陈世均,张晓明,李少平.核电站继电器老化及可靠性分析[J].核动力工程,2006,12:99-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