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法干警招录培养考试公科考试大纲解析

时间:2022-02-25 03:29:00

政法干警招录培养考试公科考试大纲解析

7月15日,2014年基层政法干警招录培养考试公共科目考试大纲如期。犹如一丝细雨,冲刷掉考生内心的迷雾,为炎炎夏日里依然奋战在备考路上的学子送去凉意,也让翘首期待了多日的万千考生静下心来,明确了复习备考的方向。

基层政法考试去年在部分省份进行试点,今年将试点扩展到全国绝大多数省、市、自治区。与去年相比,今年的公共科目考试大纲可谓是稳中有变,呈现出一些新的亮点。

亮点一:科目设置科学化,保持专科和本硕的分类

由于招考对象的特殊性,基层政法招录考试的试卷有所不同,分为“专科类”和“本硕类”两种版本,分别适用于报考“专科试点班”的考生和报考“本科及法学硕士班”的考生,两份试卷在题目类型、数量、难度等方面有所区别,本硕类试卷的题量、难度上均大于专科类试卷。

亮点二:考试时间增加,题量加大

从2014年的考试大纲可以看出,去年的行测时间分别是专科类90分钟作答80道题目,本硕类90分钟作答100道题目,而今年的行测考试时间增加到120分钟。因此,中公教育专家预计无论是专科类还是本硕类,行测考试的题量都将会有大的变化。至于申论,考试时间则没有变化,仍然为150分钟。

亮点三:题型更加丰富,试卷组合多变

细心研读大纲,我们发现今年的大纲题型有所增加,丰富了言语理解与表达部分的考查内容,在保留阅读理解和选词填空的基础上,新加入了病句辨析。这使得行测部分的体型更加全面更加丰富,基本囊括了公职类考试的所有题型,也更有助于全面考查应试者的综合素质。

与去年的考试大纲不同,今年的大纲一改过去将试卷题型构成和数量以表格形式清晰展现的方式,而变为笼统语句的表达。在言语理解与表达部分的描述中,明确标明“各省区市应根据实际情况,从中选择至少两种以上题型进行命题,并针对专科类和本硕类考生两张试卷,在题目数量、类型和难度上进行区分。”在判断推理部分的描述中,也标明“各省区市应根据实际情况,从中选择至少三种以上题型进行命题,并针对专科类和本硕类考生两张试卷,在题目数量、类型和难度上进行区分。”由此,我们不难发现,命题者在此和考生打起了心理战,这也从侧面要求考生复习时要注重策略,在全方位备考的基础上,合理安排不同考试内容的复习时间。

下面就行测和申论具体加以说明。

一、行政职业能力测验

1.数量关系

命题趋势:注重数字推理常规技巧,基础运算和综合性运算各占半壁江山

应对策略:注重锻炼数学思维,掌握一定运算技巧,提升运算能力

数量关系测验含有速度与难度测验的双重性质。在速度方面要求应试者反应灵活,思维敏捷;在难度方面该测验涉及到的都是数学的基本知识或原理。着重考察应试者对规律的发现、把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数量关系这一部分仍然包括数学运算和数字推理两类。这一部分历来是区分度最明显的地方,是拉开考试成绩差距的关键部分,也是被很多考生放弃的地方。数字推理是一种对数学思维的考查,考生应加强对数字的敏感度,数学运算考察的题型常常集中在较为常见的行程问题、工程问题、比例问题、平均数问题等方面。

中公教育专家建议:考生在备考过程中应该着重培养数学思维能力,掌握一定解题技巧,这样才会在考试中将题目逐一击破。

2.言语理解与表达

命题趋势:加强词、句、文段的层级考查,测查范围全面提升

应对策略:着重提升言语思维能力

放眼整个言语理解与表达部分,都是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和把握,着重考察考生对语言文字的综合分析能力。包括词语的选用、病句的辨析、片段阅读三种题型。其中,词语选用着重于对常用词语在特定语境下的选用,病句辨析则是对言语表达时逻辑能力的测查,这两种题型难度都不大。片段阅读相对难度较大,主要集中在①概括归纳阅读材料的中心、主旨;②判断新组成的语句与阅读材料原意是否一致;③根据上下文合理推断阅读材料中的隐含信息;④判断作者的态度、意图、倾向、目的这四类知识点上。

中公教育专家建议,考生在日常备考中主要加强阅读的训练。平时多做公务员考试真题、强化训练,在读练结合中培养自己语感,在阅读中明晰语意,从而提升自己的言语思维能力。

3.判断推理

命题趋势:推理方法不变,推理层次性多变,更强调逻辑思维

应对策略:掌握推理方法,形成严密逻辑思维,提升综合素质

判断推理是考察应试者逻辑推理判断能力的一种测验形式,主要测查考生对各种事物关系的分析推理能力,涉及对图形、语词概念、事物关系和文字材料的理解、比较、组合、演绎和归纳等方面。

从大纲对判断推理的描述来看,考查题型没有大的变化,仍然是5种题型:(1)图形推理(2)定义判断(3)事件排序(4)类比推理(5)逻辑判断

大纲连续两年给出的图形推理例题都是同一道视觉推理题,因此,我们预计2014年考试会以视觉性推理为主,以古典型推理为辅。定义判断、类比推理是公务员考试的固定题型,事件排序考查的是对事件内在联系性的认识,这三种题型相对较为简单,考生可参考国家公务员考试进行备考。逻辑判断是历来考试的难点之一。考生在日常备考中尤其需要加大对这一板块的复习力度。逻辑判断部分将是必然性推理为主,但参考近年来可能性推理比重上升这一趋势,考生也应该注重加强对可能性推理的复习力度。

4.常识判断

命题趋势:考查核心内容不变,向其它领域延伸

应对策略:识记并应用法律知识,积累其他知识

常识判断主要测查考生对法律常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涉及宪法、民法、商法、行政法、经济法、刑法等。除了法律常识,常识判断还涉及政治、经济、行政管理、人文科技等方面的内容。作为政法类招录考试,常识部分自然以法律知识为主,这是合情合理的。此外,选拔合格公务员的考试性质决定了法律不同寻常的地位。今年的考试则在去年单一考查法律知识的基础上,将常识部分的考查范围进一步延伸,以求在良好的法律素养基础上加强公务员在其它方面(政治、经济、行政管理、人文科技等方面)的能力。出现这种变化是有一定理由的。这与我国当前注重人文关怀的大形势紧密相连,体现了对国家工作人员全面综合素质的新要求。

常识判断的针对性较强,主要是针对法律常识的积累。所以,中公教育专家建议考生主要加强对法理学、民法和行政法的复习力度。此外,对于新增加的知识,考生在平常应该多关注生活、思考生活,加强经验常识的积累。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只有在平时建立自己的知识储备体系,并在复习中不断去完善这个体系,在考试时才能高人一筹。

5.资料分析

命题趋势:计算步骤增加,计算量加大

应对策略:注重层级思考,合理推敲,切实提升分析能力

资料分析试题着重考察考生对文字、图形、表格三种形式的数据性、统计性资料进行综合分析推理与加工的能力。针对一段资料一般有3—5个问题,考生需要根据资料所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比较、计算,才能从问题后面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符合题意的答案。

考生需要注意的是资料分析并不难,难点是如何在不够充分的时间里快速阅读资料并分析数据作出答案。这就要求考生们在解答资料分析的时候,需要认识到资料分析题目本身材料、选项的特殊性,掌握多种估算技巧,快速准确的答题。

五、专业综合Ⅰ——刑法学、民法学

法学考试的专业性一贯较强,刑法、民法也是历来政法专业职位必考的科目,考生应根据自己的报考方向,选择一门或将两者同时作为备考的重点。考试时间为180分钟,满分为150分。这份试卷包括刑法学和民法学两部分内容,两者各有75分的分值。在考查刑法学和民法学基础知识、基本理论的同时,注重

考查考生运用刑法学原理和民法学原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对考生的具体要求是:1.正确理解和掌握刑法学和民法学的重要概念、特征、内容和其法律规定;2.运用刑法学和民法学原理解释和论证某些观点,明辨法理;3.结合社会生活背景或特定的法律现象,分析、评价有关案件、事件,找出运用法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4.准确、恰当地使用法学专业术语和运用法律思维进行表达,论述有据,条理清晰,符合逻辑,文字表达通顺。

六、专业综合Ⅱ——法理学、中国宪法学、中国法制史

这门课程的考查目标包括法理学、中国宪法学和中国法制史三部分内容。考试时间是180分钟,满分为150分。试卷构成方面,结法理学预计在60分,中国宪法学有50分,中国法制史在40分左右。主要考查上述学科的基本概念、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从理论法学的角度测试考生是否具备法律硕士专业学位培养目标所要求的知识、能力和素养。在考查考生对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的理解及掌握的同时,侧重考查考生运用法律语言的表达能力和综合运用法学知识和原理分析、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对考生的具体要求是:1.正确掌握和准确理解法理学、中国宪法学和中国法制史的基本概念、特征和基本原理;2.正确运用法理学、中国宪法学和中国法制史的基本知识和原理对给定材料进行分析处理和正确评价;3.结合我国法治建设的实际,综合运用法理学、中国宪法学和中国法制史的基本知识和原理,对我国现实法律现象和法治问题进行综合分析,并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4.准确、恰当地使用法学专业术语和运用法律思维进行表达,论述有据,条理清晰,符合逻辑,文字表达通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