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寓文化论文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9 09:32:05

公寓文化论文

公寓文化论文范文篇1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学生公寓;文化建设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党的十八大明确把文化建设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学校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摆在校园文化建设的突出位置,而学生公寓文化建设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个重要阵地。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公寓管理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学生公寓是学生日常生活和学习的重要场所,是课堂之外对学生进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和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不断改进并加强学生公寓的管理是高校高等学校的重要任务和主要责任。”[1]公寓文化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加强公寓文化建设成为我国高等学校的共识。

1当前大学生公寓文化及公寓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1公寓文化缺乏正面的主流价值观引领:公寓文化是一种伴随着学校而产生的特殊文化形态。西方学者沃勒指出:“学校中形成特别的文化。这种文化一方面是由不同年龄儿童将成人文化变成简单形态,或儿童游戏团体所保留的旧成人文化而形成,另一方面则是由教师设计,以遇到某些年龄学生的活动所形成的。”[2]目前,高校公寓文化建设明显偏重娱乐性。由于担心艺术性高、专业性强、思想内容深刻的活动不易组织,难以调动大学生参与的热情,因此,有些部门喜欢组织如主持人大赛、舍歌大赛等受学生欢迎、娱乐效应强的活动。娱乐性文化活动能够使大学生在紧张学习之余劳逸结合,但是教育性是公寓文化与其它社会文化不同之处。如果将公寓文化活动完全娱乐化,它将毫无文化内涵和艺术欣赏价值可言,将抑制其德育功能的发挥,难以切实提升大学生艺术修养和思想品位。另一方面,公寓文化的功利性、娱乐性突出。部分高校的公寓文化功利性、实用性动机明显,过分追求利益目标,部分公寓文化偏重于娱乐性和通俗性,不仅没有提升学生的艺术品位,反而消磨了学生的学习时光,使得公寓文化过分娱乐化。大力加强青年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已成为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摆在我们面前。

1.2学生在公寓缺少明确的理想目标和良好的文明习惯:大学生在入校前大多是“家中骄子”,严缺乏重独立生活的锻炼和艰苦生活的考验。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相当多的大学生仍崇尚物质主义、享乐主义价值观并将其作为行事的圭皋。他们将物质财富的获取和享受作为人生的目标,把物质追求作为实现幸福生活的唯一途径。他们对社会主义价值观的认识停留于字面,甚至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认识不清。刚升入大学,大学生充分释放了因升学而紧张学习的压力,放松了对自己学业要求和人生理想的追求。据统计每个学生平均在宿舍的时间超过12小时,除去睡觉时间,学生的学习时间较少而且不够专心。不少学生对未来定位迷茫,不知道上大学将来会干些什么,很少考虑自己应担负的责任,没有明确的奋斗目标,整天处于得过且过的状态之中。大学生公寓卫生平时保持不够好,抽查时会发现明显的灰尘、纸屑,垃圾堆在一旁不管,除非迎接学校统一检查时,卫生才会明显地改观。这反应出学生打扫不够及时、主动,心理上的懒惰。另外,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早上起床后不知道叠被子,未养成良好的习惯。大学生将公寓视作自己休闲娱乐的场所,活动多以娱乐为主,上网聊天、玩电子游戏,看电影,熄灯后部分学生还会打电话,甚至打很长时间,另外还有的看小说和电子书。有的学生由于迷恋网络游戏,导致挂科现象严重。

1.3高校公寓文化建设偏重活动组织缺乏系统规划:由于社会文化与校园文化交织,高校校园文化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共生,外来文化与民族文化并存,高雅文化与通俗文化相伴,高校公寓文化活动也呈现多元、多样、多层次的特点。[3]在色彩缤纷、连续不断的活动开展,经常使学生工作人员和大学生有应接不暇、疲于应付之感,究其主要原因是缺乏系统规划。从活动的主导思想方面看,由于没有能够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对活动的内涵、教育意义没有充分挖掘,使不少活动主题分散,品位不高。从活动组织者方面看,不同院系、部门、学生团体因沟通交流不到位,出现活动场地紧张、时间冲突、内容雷同等问题。从活动的表现形式方面看,很多活动的开展只关注场面是否活跃、场景布置是否醒目,而对活动的品牌效应、引领示范作用等缺少思考,学生是“看看很热闹,想想没味”。从活动参与者方面看,由于对活动的意义缺乏深刻的认识,学生参加活动的主体意识不强,还有的学生是带着能在评奖学金、综合排名时得到相应加分的心态参加活动,忽视了通过活动培养能力、提高素质的本。

2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学生公寓文化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2.1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校公寓文化建设,发挥先进文化的导向和凝聚功能:中国的快速转型和发展给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再加上目前中国教育改革事业面临的突出矛盾暂难完全解决,这些都对高校公寓文化建设形成强烈冲击。“作为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寓文化是一种不可替代的教育力量,对学生的成长成才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引领,有利于高校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塑造健康的人格,并将高校学生文化引向积极向上的轨道,从而起到正确的导向作用,发挥先进文化的功能,为培养高素质人才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2.2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校公寓文化建设,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需要:青年学生是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是关系着我们国家和民生发展的重要力量。青年学生易于接受新思想、新事物,同时由于缺乏辨别能力,一些不良的思潮也会乘虚而入。影响着大学生的精神世界,影响着高校学生文化。经济全球化发展带来中西方文化的碰撞冲突,网络信息传播的快速开放和无序等因素给学生公寓文化建设造成负面影响。目前学生文化建设中主要存在学生有个人理想但缺乏社会责任感,社会理想缺失;价值取向偏重实际和功利化文化活动形式丰富但内容通俗等。因此,在党的十八大已明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上,高校必须用引领公寓文化建设,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来武装大学生头脑,加强他们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教育,培养出高素质人才,从而保证社会主义事业能够不断发展。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学生公寓文化建设的实现途径

3.1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公寓文化建设的正确方向:首先,利用宣传工具把各幢公寓楼门厅里的宣传栏、黑板报作为舆论导向,通过对公寓中发生的各类日常事件的褒贬倡禁,对广大学生的日常行为起指导作用。通过公寓中各种宣传舆论工具,表扬好人好事,批评不良行为。其次,加强对学生公寓核心价值观日常化的宣传和渗透。社会宣传是是新时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抓手。要抓住理想信念这个核心,深入开展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大学生,引导大学生份当前出现的新形势、新特点、新问题,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与集体、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关系,形成正确的理想信念,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3.2创新开展丰富多彩的公寓文化活动:学生公寓在引导学生健康生活、陶冶性情、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成长成才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良好的公寓文化氛围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学生自身素质的高低,最容易从公寓的行为表现中体现出来。公寓文化对于学生人格塑造和素质培养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高校学生公寓文化建设的好坏与否,将影响学生的行为。开展多种形式活泼、内容丰富的公寓文化活动,把需要宣扬的信息寓于在各类活动之中,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良好的思想观念。由于公寓文化活动是大部分学生愿意参加的,所以通过这种活动,既可使广大学生更加热爱自己的公寓,热爱朝夕相处的同学,又可在公寓中形成浓浓的文化氛围和积极向上的思想情绪。例如通过开展宿舍标志大赛,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通过开展以“传统中华文化”为主题的宿舍书法绘画活动,弘扬传统优秀文化,陶冶学生良好的情操;通过开展“诚信自强之星”,增强学生诚信和感恩意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进一步提升资助育人实效,激励更多贫困学生积极进取、自立自强、成长成才。

公寓文化论文范文篇2

一、渗透式教育的理论及特征

1.渗透式教育的理论

德育教育一般通过施教者主动传递教育信息,受教者被动接受的过程实现,这种过程是典型的“显性”教育。与之相对的,则是一种受教者对教育内容无意识接受,心理上未察觉的潜移默化式的教育过程,也被称为“隐性”教育。我国历史上有很多“隐性”教育的典型案例,比如“孟母三迁”,其本质就是通过环境“隐性”因素影响加强教育效果。1968年美国教育家杰克逊总结了“隐性”教育的相关特征,进一步提出应该将教育内容设计在受教者所处的外部环境之中以更好实现教育效果的理论,一些学者在此基础上开展相关研究,形成了渗透式教育的相关理论。渗透式教育理论认为,显性教育的过程目的明确,带有一定的强制属性,受教者被动接受的过程中可能产生应付态度影响教育效果。而按照相同的教育主题和内容,淡化受教者的角色意识,以环境、舆论、制度、服务等载体,以过程、时间、空间等维度延展,通过灵活生动、喜闻乐见的形式呈现,能够有效提升受教者的接受度,尤其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德育教育方面,可以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

2.渗透式教育的特征

渗透式教育有其自身特点,遵循这些特点开展渗透式教育能够促进过程的最优化和效果的最大化。第一,渗透式教育的目标具有明确性。渗透式教育的开展过程中应该围绕明晰的目的、确定的主题设计渗透内容,否则,教育过程的开放性可能会导致目的偏离,进而影响教育效果。第二,渗透式教育的载体具有多样性。受教者所处环境是渗透式教育的载体集合,环境的多样性就决定了载体的多样性,不同受教者对某一教育内容根据载体的不同接受程度也有差异,因此教育内容应该渗透在多种载体之上,通过结合不同受教者的不同兴趣点达到教育效果。第三,渗透式教育的受众具有自主性。前文提到,渗透式教育着力淡化受教者的角色意识,从心理学来说其意义在于避免受教者因被动接受产生消极态度,相反,渗透式教育强调激发受教者自主性,使其处于一种自愿的“自我教育”心理状态下,主动获取甚至发掘教育内容。第四,渗透式教育的过程具有愉悦性。渗透式教育与显性教育在展现形式的最明显区别就是“非课堂”的,在这个过程中,施教者与受教者形成了一种开放式、无课堂、跨时空针对教育内容的交互过程,受教者自然地主动发现并接受教育内容,其氛围的和谐愉悦保证了教育效果。

3.工科高校研究生渗透式德育教育的开展维度

我国工科高校研究生培养过程紧凑有序,课余时间和所处空间呈现碎片化、分散化的特点,显性德育教育缺乏公共载体。在此情况下,德育教育应该主动结合研究生的培养环节,充分利用研究生个体的非课程教育时间和所处空间,通过生动的内容设计以渗透式教育的方式融合在研究生培养的“全过程、全时域、全空间”之中,以实现其教育目的。

二、“全过程”德育渗透及其重要节点

对研究生个体来说,自进入学校之后,到毕业之时,即其接受培养的全过程。在整个培养过程之中,研究生个体之间的身心状态、思想状况都存在各种各样的差异,但是在一些节点也存在着共性的需求,这些节点就是渗透式德育教育开展的最好时机。

1.结合入学环节,开展融入教育

站在新的学习生涯的入口处,研究生相较本科生来说一般具有较为明确的发展目标,但对于实现目标的途径却没有相关经验,另外,工科生培养时间短、培养内容多的特点也需要研究生尽快适应新的环境。在这个过程节点,需要德育教育从精神传承、学业导航、身心健康、沟通融合四个方面加强对研究生德育渗透,实现其完美“融入”。做好融入教育的基础是要营造温馨盛大的迎新氛围,通过校园布置、生活服务、助贫助困等拉近与研究生的心理距离,让其在充满归属感的前提下更好接受教育信息。在精神传承层面,可以通过组织开学典礼、参观校史馆等活动实现学校传统和校园文化的渗透;在学业导航层面,可以通过院士、专家见面会等形式为新生答疑解惑;在身心健康层面,可以通过团队训练等素质拓展培训做好保障;在沟通融合层面,可以通过专题书刊赠阅、媒体平台相关信息推送达到效果。

2.结合毕业环节,开展爱校荣校教育

在即将离开学校走向社会的节点,研究生对母校的留恋之情最容易升华为爱校荣校的深厚情怀,激发这种情怀最有效的渗透式教育方式就是通过仪式感极强的毕业典礼或学位授予仪式,由学校知名导师为毕业生援正流苏,由校长、导师、校友向毕业生深情寄语,爱校教育内容会渗透和沉淀在毕业生的记忆中。同时,作为学位文化符号的相关设计作品也会给研究生留下深刻记忆,比如象征学校学术文化神圣性的学术权杖,可派发给每个毕业生的毕业徽章,可作为获得学位象征的学位凭证,可自行设计带有浓厚学校文化积淀的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等等,这些设计作品可以通过纪念品、照片、影像资料等形式融入爱校教育的内容并长久保存下来,不断激励毕业研究生以母校为荣和报效祖国的坚定志向。

3.结合第一课堂,激发研究生创新创业意识

研究生通过第一课堂获取学科知识,而在第一课堂之外通过组织多种层次的学术活动,可以渗透学术交流和创新意识激发的教育内容。对研究生个体来说,参加国际、国内、校内等不同层次的学术交流活动所提升的方面也有所不同。国际学术交流因经费和资源限制,目前难以覆盖大多数研究生,因此应侧重于少数拔尖创新人才的能力提升,同时也可以通过组织这部分学生的返校交流来扩大影响面;国内学术交流多通过竞赛、暑期学校、博士生论坛等形式,更多的是对第一课堂知识和技能的再次提升,研究生通过竞技、交流可以充分认识到自身的优势和不足,进而推动第一课堂的学习;校内学术交流更多应该以沙龙、座谈的形式常态化开展,侧重于研究生的思维启迪。在国家发起“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号召的背景下,高等学校理应为国家输送大批具有创业意识和创业潜质的毕业生,相对于本科生来说,研究生价值观相对成熟,科研课题创业成果转化的可能性更大,因而更需要为之提供完善的创业教育平台和丰富的创业资源。创业教育的体系化是其完善与否的重要量度,通过选修课、沙龙、咨询等提升研究生创业素质,通博士学位授予仪式过创业大赛营造浓郁的创业氛围,通过基地建设为研究生提供试验平台,通过对接投资基金组织为学生企业孵化提供通道,并广泛挖掘和形成创业校友的互助网络,就可以为研究生的创业意识培养搭建一个庞大的渗透式创业教育体系。

4.结合就业需求,推进研究生助管育人工作

对于大多数研究生来说,就业代表了其学业生涯的终点和事业生涯的开端,就业成为其最关注的热点,同时职业能力也成为其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最想获得的能力之一。研究生“三助”工作是研究生培养的重要平台,尤其是其中的助管工作与研究生的职业能力培养有极大的相关性,可以将满足学生成长需求和实现职业能力提升统一起来。为了实现助管岗位对研究生提升责任意识、积累职业经验、增长知识才干的隐性教育作用,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完善助管工作体系:第一是建立完善的助管培训体系,包括全覆盖的基础培训、模块化培训和日常培训,通过满足学生的共性需求和差异化需求实现教育目的;第二是要设置合理的资助金额,按劳取酬是职业素质的基本内容,同时助管津贴也可以提升研究生生活水平,增强岗位对研究生的吸引力,资助金额可以参照高校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第三是要强化岗位指导教师的指导作用,通过定期召开政策交流会等形式强调助管岗位的首要作用是研究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从上述三个方面提供研究生职业能力提升的保证,并在研究生就业之前开展工作,以实现教育目的。

5.结合毕业论文撰写,提升研究生学术道德水平

学术道德是研究生的道德底线之一,应成为研究生的基本行为准则,但教育施加的过程如果和论文撰写的过程脱节,容易削弱教育效果。各高校可以按照研究生论文开题、中期、论文撰写等环节,寻找恰当时机开展学风学术道德的规范化教育。同时,教育不应该只通过讲座的单一形式开展,应通过宣传册、媒体等多种形式向研究生传递正反两方面的内容,并把相关内容渗透在导师讲述、同学沟通之中,以案例教育替代政策教育,以事实教育优化理论教育,逐步实现学生由心态上“不敢不遵守”、制度上“不能不遵守”向道德上“不想不遵守”的逐步过渡,并形成隐性的道德约束。

三、“全时域”德育渗透及其实现方法

工科高校研究生培养过程紧凑、科研任务量大,学业之余的公共时间较少,研究生个体的时间也呈现出碎片化的状态,且在这样的时间之内研究生渴望休息放松的主观意愿较强烈,这也给渗透式德育教育提供了机遇,如果能够把德育教育内容以寓教于乐、愉悦身心的形式填充到研究生各个课余时间段之内,充分考虑研究生个体差异化的成长需求,就能够从“全时域”维度提高德育教育的有效性。

1.利用暑期开展集中社会实践,提升研究生责任意识

关于通过社会实践途径完成研究生价值塑造和责任意识提升的研究很多,这里不再赘述。从时间角度来说,工科高校研究生社会实践更多是依托科研院所、企业等进行科技社会实践,因此暑期成为最优选择。首先,企业招聘大多在秋季学期启动,对用人单位来说,需要在暑期提前了解对口高校毕业生整体情况,对研究生来说,在择业前了解企业生态有助于形成更准确的判断;其次,应该坚持通过规范化、长效化和基地化的方式提升社会实践实效性,建立标准化的项目申请审批制度,公开公正招募社会实践队员,搭建学术论坛、参观调研、志愿服务等多种类别的社会实践平台并通过基地建设巩固高校和相关单位的合作关系;第三,应该统筹安排北上广、沿海城市等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的实践活动批次,充分激发研究生服务社会的意识。

2.利用碎片化时间设计传播内容,推进研究生全媒体建设

伴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微信、微博等为代表的新媒体和自媒体平台迅速吸引了大量受众,与之相伴的是人们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阅读的习惯广泛形成。对于工科高校研究生来说,学业、科研任务的繁重更使其时间碎片化程度较高,而微信、微博阅读不仅成为多数研究生的生活习惯之一,更成为校园文化和舆论的新阵地,这也就给德育教育提供了内容渗透的空间。工科高校应该通过传统纸媒、网站、微信、微博和校内宣传场所建立一体化的全媒体平台,并形成有效的内容组织模式和联动式的媒体传播模式,在此基础上增设媒体平台的应用功能,比如查成绩、查补助、查教室、查校车和互动式的投票等功能,以贴近学生爱好,吸引学生群体,继而实现教育功能。

3.利用课余时间开展人文素质讲座,加强人文沁润

工科高校因资源和时间的限制,所培养的研究生通常在人文素养方面仍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部分高校近年来相继启动的人文素质建设项目就是为弥补这一不足,也取得了值得借鉴的良好效果。通过邀请各行业、各领域,尤其是工科高校所缺乏的人文素质类名师名家来校,以讲座、交流、表演等具体形式将文化知识传递给研究生,尤其是对某一领域具有爱好的特定研究生群体、社团等进行针对性开展,可以有效实现教育目标。在时间的选择上,可以利用课余时间的选修课集中时段或者周末进行,这也符合研究生在课程培养外休息的同时陶冶情操,用文化艺术沁润心灵的需要。

4.利用闲暇时间组织研究生特色文化活动,满足研究生情感需求

研究生群体与其他群体有一些共通的文化需求,但也有属性明确的群体特色文化,根据相关调查,研究生的文化更加注重健康,更加结合导师,更加关注情感,这种特定情况也是与研究生缺乏锻炼时间,与导师朝夕相处,年龄层接近婚恋的现实情况相一致。因此,开展与上述特点相适应的文化活动更能够实现德育教育目标。比如以课题组为单位进行的团体竞技体育活动、跨学校跨专业开展的情感活动、为博士生举办的主题集体婚礼、邀请导师共同参加的体育比赛等等,都能够受到研究生的欢迎,这些活动对研究生健康意识提升、促进师生关系融洽、释放情感需求等方面有积极的推动作用。相关活动应该选择闲暇的、研究生身心最为放松的时段开展,以达到最佳效果。

四、“全空间”德育渗透及其有效载体

研究生的培养要求决定了其课程选择的多样性和差异化,其科研场地也随着研究方向不同而分布在高校的各个楼宇内。空间的分散给德育教育带来挑战,但同时也给渗透式德育教育内容的多样性提供了机遇。

1.挖掘研究生科研空间内涵,实现实验室文化传承

教室和实验室是对研究生进行课程培养和科研能力培养的主要场所,其中实验室更可能是研究生工作时间最长的活动空间,实验室的文化、内涵和氛围将对研究生综合素质提升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客观上成为在空间维度进行渗透式德育教育的重要平台。加强实验室建设的关键不应只注重环境和氛围,更应该着眼于文化传承,实验室文化的要素应该包括:在实验室文化核心层面的导师育人传统、组织制度建设;在实验室文化基础层面的硬件条件、环境布置、活动制度建设;在实验室文化表征层面的师生典型树立、实验室理念等。通过不断的内涵挖掘可以充分实现实验室空间对研究生的德育培养作用。

2.加强研究生交流空间建设,搭建开放式学习平台

丰富的学术资源和充足的学习空间是一流大学的重要标志之一,根据前文所述,研究生在学术能力提升方面需要将交流活动常态化,因此在研究生经常经过的公共空间,应该建设一定数目交流场所,这类场所被称为公共交流空间。公共交流空间一般指实验室、教室集中的邻近区域或研究生流量集中区域,这些区域通过文化凝练和软硬件条件建设,提供必需的学习用电、交流设备以及咖啡角等,可以建成环境舒适、学科特色鲜明、便于研究生进行学术、文化交流的平台。

3.深化研究生公寓空间活动,服务自主性成长需求

公寓文化论文范文篇3

(一)教师师风教风尚需改善

1.治学态度不够严谨。在“任课教师中有老师常安排课后辅导答疑”的调查中发现:选择“非常符合”的同学仅有6.8%,选择“不太符合”和“极不符合”的同学共有62.15%。另外,调查发现有超过一半以上的学生认为教师不太“注重教书育人、言传身教”和不太“关注最新学术动态,重视教学方法改进”。可见,教师治学态度还不够严谨,没有很好发挥教书育人作用。

2.学术水平有待提高。在“教师学术能力”的调查中发现:学生认为教师总体“学术水平高,认真致力学术研究”的占6.82%,而认为“学术水平较高,积极开展学术研究”的占20.55%“,学术水平一般,有一定学术研究”的占27.45%,认为“学术水平较差”和“几乎没有什么学术水平”的加起有45.18%。可见,当前学生心目中教师的学术水平参差不齐,需要进一步提高。

3.授课方式不够创新。在“对教师教学评价”的调查中发现:只有8.01%的同学认为“教师教学生动活泼”,却有44.5%的同学认为“教师上课枯燥无味”。在访谈中,不少学生反映:希望教师能改进授课方式,不要老是背书式的教育,多利用新媒体丰富教学内容,多进行案例分析与模拟操作,多一些走进企业、社会的实践教学。可见,教师授课需要与时俱进进行创新,才能适应学生的多样化需求。

(二)学校教育教学急需改革

1.学术氛围不够浓厚。在“参加校内外科技创新活动和竞赛情况”的调查中发现“:直接参加(作为竞赛者或活动参与人)”的同学仅有19.6%,“间接参加(作为活动和竞赛的观众)”的同学有32.74%,“直接和间接均参加过”的有16.88%,而“直接和间接均没有参加过”的同学高达30.78%。另外,参与过创新基金课题申报和发表过专业论文的同学只有25.4%。可见,学生参与科技创新和学术活动积极性不高。

2.支持系统有待协同。“对学校开展学风建设活动总体评价”的调查中发现:认为“活动缺乏调研和协调,各个部门都在组织活动,使大家疲于参加过多活动”的同学占44.92%,而这主要是因为各部门没有进行协同,忽视了学生对自我成长成才的现实需要和社会对财经创新人才的培养要求。

3.教学模式还需改革。在“对学校教学模式的评价”的调查中发现:认为学校教学模式“好”的同学仅有8.27%,认为“一般”的同学有32.05%,而认为“较差”和“很差”的同学加起来59.68%。另外,在访谈中,不少学生反映学校考核方式单一,忽视了学生个性与创新潜能;学分制没有贯彻完全,选修科目范围小;课程设置重理论轻实践,与企业用人不能很好接轨,因此教学模式需要改革。

二、创新人才培养视角下财经类院校学风建设的有效措施

(一)树立创新人才培养理念是先导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创新人才培养理念是大学的灵魂。财经类院校要培养创新人才,必须树立创新人才培养理念来引导学风建设。创新人才培养理念的核心是以学生成长成才为中心,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人格为目标。根据财经类院校的特点,就是要围绕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经济管理人才的需要,立足经济管理领域,树立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科创能力、融合多元文化、具备良好人文素养、拥有扎实财经专业知识、熟悉国内外经济市场、了解现代经济运行的财经类创新人才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财经类院校还要认真总结自己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成功经验,结合当前经济社会对财经类人才的需求,构建多样化的财经人才培养方案以适应不同类型的学生成长成才,进一步推进经济学、金融学、财政学、会计学、管理学创新实验班或者创新基地班的建设,积极探索更快更好培养高素质财经创新人才的有效模式和机制。

(二)落实学校管理运行制度是基础

“从严治学、从严治校是学风建设的基础”。学风建设仅仅依靠师生自觉效果肯定不佳,因此,我们要改革和落实学校管理运行制度。一方面改革教学机制,构建以创新和探索为主的研究性与实践性教学,拓宽选修科目范围,要求名师、名教授多作专题讲座和学术报告作为其科研年度考核的一项指标;另一方面努力探索弹性学制和学分制的有效管理模式,如以积极创建“学习型寝室”为抓手,在寝室内开展“比、学、赶、帮、超”相关学习促进交流活动,从而形成“室风正,学风好”的氛围,然后“以寝室学风建设为突破口辐射到整个班级和学院”。此外,我们还要落实纪律处分制度和考试管理制度,对课堂出勤情况差和考试违纪的学生除应有的教育和引导外,加大和严历执行处分力度,而且做到公正对待、公平处理、公开通报,以此对其他同学起到警戒作用;对教师出现泄题漏题、学术造假、教学事故等也必须严肃处理。

(三)创新学生评价激励机制是保证

科学完善的评价激励机制是学生创新能力提升的保证。

(1)创新学生考核评价机制。对学生的考核不再局限于以往的闭卷、开卷考试,推广教考分离,多采用口试答辩、企业面试、模拟操作、学术论文、个案分析报告等创新考核方式;对学生的评价不再以学业成绩为主要衡量标准,固然学业成绩很重要,但实践证明仅仅成绩好并不受用人单位的喜爱,我们培养的应该是“德商好、智商高、情商强”的财经创新人才,那么评价学生时应该按照这三方面综合起来考虑。

(2)创新学生奖惩激励机制。我们要充分发挥奖助贷勤对学风建设的促进作用,将学生学习情况纳入评选或者申请的条件中,改革奖助学金评定方式和表彰方式,做到高度重视、严格把关、程序公正;加大学生科创奖励和资金支持,专门设立资金高额奖励和资助科创活动和学科竞赛。

(四)激发学生积极自我学习是根本

创新人才培养要尊重学生个性化发展,充分给予他们学习自由、时间自由、发展空间,这样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其一,尊重学生兴趣选择,根据专业特色成立各种学习兴趣小组,鼓励学生思考质疑,支持学生参加学科竞赛。其二,学生课程选择和学分获得方式多样化、灵活化,压缩学生课堂学习时间,以便学生合理安排自主学习和实践。其三,建立产学研课外基地和国际经济合作项目,提供广泛社会实践机会,让学生及早了解社会实际,从而激发学生自主学习、锻炼实干的紧迫感。其四,成立朋辈帮扶团和校友帮扶团,让学生多与高年级优秀学生和优秀校友接触,使学生们有榜样、有楷模,更加积极地开展自我学习。

(五)加强教师师风师能教育是关键

教师的师风师能对学风建设有着直接而深远的影响,是学风建设的关键问题。首先,要加强教师师德师风教育,“培养教师良好的学术道德、诚实守信、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提高教师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的责任意识,大力提倡教师严谨治学、从严治教,加大表彰敬业爱生教师的力度。其次,要加强提升教师教学科研能力的相关培训和交流,一方面让教学名师将其深厚的学术造诣、丰富的教学经验用“一带一”的形式传授给青年教师,另一方面支持和鼓励教师多开展教学方法和学术方面的研究与交流,多提供教师外出培训、进修、交流的机会以此开阔视野和提高水平。最后,改革教师遴选考核制度,建立严格科学的准入、流动、退出机制,加大学生和学风督导组对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评价比重。

(六)建立协同创新引导机制是保障

协同创新是创新人才培养视角下学风建设的必然选择。一方面,财经院校应该依托学科、人才和区域经济发展的优势,积极主动加强与其他财经院校、国外财经学院、财经研究培训机构、财经行业学会的交流与合作,深化与地方政府机构、财税机关、金融企业、商贸企业、理财咨询企业、会计师事务所的联系与合作。另一方面,校内各部门也应该协同,加强沟通与合作,不要出现“几张皮”现象;同时,各教育教学队伍要注意“实行全员育人,凝聚创新人才培养力量”,如采用“名师引导———教师指导———辅导员参与”的新型梯队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名师引导学生了解学科前沿并指导学生学业职业规划,专业教师传授学生专业知识和指导学生科研,辅导员“全程参与创新人才培养目标设计、过程培养和日常管理”。

(七)丰富财经创新文化活动是载体

公寓文化论文范文篇4

论文摘要:文章采用内容分析的方法,从广告传播表现着手,通过分析《宁波晚报》2006年一2007年期间的房地产广告,了解到宁波地区多样化的住房消费观,这种观念的形成是宁波人的精神品格、大众传媒的影响等多种因素交叉作用的结果。广告传播表现不仅是反映消费观的重要视角,它也影响甚至改变着人们的消费观念。

宁波市是长三角地区经济最重要的引擎之一,房地产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对于推动经济发展至关重要。而房地产行业的发展,又受到消费者住房消费观念的影响和制约,通过理解和掌握区域人群居住观念,能够更好地引导和规范城市住宅的良性发展,制定适合行业成长、有利于消费者的制度法规,为房地产经济发展助力。为此,笔者选择宁波地区发行量大、最具代表性的《宁波晚报》作为研究对象,统计并归纳了2006,2007年刊登在该报上的房地产广告,并对房地产广告的传播内容进行分析,借此探讨当前宁波地区消费者的住房消费观。

一、广告传播表现是反映消费观念的重要视角

消费观念是人们的价值观在消费活动中的具体表现形式,是价值观的组成部分,也是消费者使用价值判断来衡量事物、指导消费的一种观念。消费观念是对某一时期社会主导意识形态的反映,在不同的时期,消费观念的内涵是不同的。住房消费观念是指消费者对于住房的消费所持有的态度和看法,是指导消费者购买住房的价值判断。

以往对消费观念研究,多从以下方面进行:一是从消费结构看消费观念;二是从消费行为看消费观念;三是从企业营销活动、企业市场表现等去考察消费观念。木文主要从支配消费心理的消费观角度来了解住房消费观念的特征,并从广告传播表现视角出发,展开消费观念的研究。

广告传播表现受制于时代环境和人们的消费观念,因此成为反映消费观念变迁的一面镜子。广告不仅是一种经济现象,也是一种意识形态。它借助各种艺术表现形式,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等媒介,对人们的理想的生活情景进行描摹。这种理想生活,景就反映出了人们当前的消费理想和消费观念。此外,广告还从另外一个方面引导潮流,创造出新的生活方式,鼓励人们转变消费观念。研究广告的这种引导作用可帮助我们进一步理解人们消费观念转变的成因。因此,从广告的传播表现角度去了解消费观念是一种重要而独特的视角。厂一告传播表现主要包括传播主体、传播重点、传播内容、传播渠道、传播表现等内容,本文也将主要从这些方面展开。

二、房地产广告折射出的宁波地区住房消费观念

通过样本内容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在本地文化和外来因素的作用下,宁波地区住房消费观呈现多样化特征,主要表现如下:

(一)在感性泛滥的时代相对理性的消费观

从全国房地产广告诉求点变换的整体趋势看,过去单一的卖房已经升华为卖概念、卖文化、卖生活享受,过去简单的居住环境诉求升华为对楼盘附加价值的诉求。这也导致了房地产广告的通病—炒作概念。概念诉求广告看重虚无缥缈的情感诉求,注重展现浪漫唯美的画面,追求所谓的“意境”,激发消费者深藏的情感并产生购买。

与这种整体趋势相反,宁波地区房地产广告更注重理性的诉求。如表1:

通过对诉求点的分析,我们发现,地理位置、配套服务管理、建筑设计风格及屋内设施、价格、规格档次、信心保证、前景及价值、金融利益及优惠、现房、促买等理性诉求点占据了大约97.6%的比重,而人情味(安全感、温馨感)仅仅占据了2.4%,从中可以看出宁波人看重实际价值的理性消费心理。

除此之外,在所有诉求点中,最能代表节俭消费的诉求点应该是价格、金融利益和优惠。价格在所有的诉求点中所占的比重为8.7%,而金融利益和优惠所占的比重为6.8%,两者相加在所有的诉求点中位居第二。这说明了宁波地区住房消费观念仍然以适度节俭消费为主,经商的传统让宁波人直接将目光放在价格上,房产的附加意义被彻底剥离。

(二)追求居住的硬件设施,更看重居住文化环境的消费观

通过分析表1,我们发现,排名11位的诉求点是人情味(安全感、温馨感)等生活理念,这说明大多数楼盘开始强调居住的环境,尤其是居住的文化环境。

例如,获得“全国人居经典综合大奖”的楼盘亲亲家园,在广告中传递“现代街坊,都市邻里”为核心的幸福居住理念:风格城事提出“新都市主义”,倡导较高密度、重视邻里关系的社区,广泛提倡不同阶层融合,以步行系统为主要交通形式的居住模式;青林湾提出“亲情和睦传三代,温馨相伴青林湾”的生活理念。

这些广告证实了宁波目前的房地产营销观念主要植根于老百姓的小日子,是一种草根阶层、普罗大众日常生活引发的一种理念。它是一种居住文化的生活理念,消费者期望选择居住氛围好,配套齐全,产品合适,物业服务专业的居住环境,让社区承载一种文明、一种居住文化的邻里生活理念,使居住空间的钢筋水泥具有更深厚的情感内涵。

曾经有媒体对宁波市民做过“幸福里征询幸福居住指标”的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市民对幸福居住的渴望及标准己经发生变化:从最初只要求满足单一居住功能的房子,到对生活环境、配套有一定要求的社区,再到当前注重居住文化、居住氛围,宁波人已把居住与幸福感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三)广告表现反映出个性化的消费观

从样本内容看,大多数楼盘广告在选择目标受众时,并没有清晰定位。不同年龄层、不同收入的人都可能成为楼盘的目标对象。

但另一方面,宁波市场老年公寓、单身住宅以及适合核心家庭的小套型住宅以及多代人的同居型住宅,都有了差异性的市场需求。在2006年1月25日的报纸广告中,出现了老年居家养老公寓的差异化营销广告。除此之外,房地产开发商针对为数不多的向往分居但经济实力有限的单身工薪阶层和新婚消费者的需求,推出了1室1厅的小居室和单身公寓。通过张扬自我的表达方式,打出了针对这群人的个性广告,迎合了年轻消费者渴望自由、追求爱情和享受的轻松生活态度。由此可以看出,现在的消费者对于住房的需求已经发生很大变化,对于个性化追求体现得愈加强烈。

(四)炫耀性消费观盛行

通过对样本的内容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在排名前三十位的楼盘中广告中,以“炫富”为广告主题的占到了33%随处可见标注着“奢华”、“贵族血统”、“凌驾众生”、“豪"l官邸”、“名流贵胃”、“王者”“皇家”、“至尊”等诱惑性的词语,张扬着奢华与富贵,这就是“炫富”厂一告。“炫富”广告通过建构差异性消费符号,迎合富人们自我实现的需要,促使他们不断购买高档住宅来炫耀财富、彰显身份。尽管公众从社会责任的角度,对于炫富的房地产广告给予激烈的批评,但是炫富广告满足了部分消费者对于身份的展示和证明,因此有广阔的市场,是响消费者购买决策的重要诱因。

当然,这类炫富营销观念的弊端是显而易见的。在当前住房矛盾突出、房价高企的情况下,炫富广告一方而刺激了消费主义,引发不健康的消费欲望,另外也将加剧弱势群体的仇富心态,为构建和谐社会带来隐患。

(五)阶层性消费观凸显

我们从房地产广告中很清晰地感觉到,房地产在光彩绚烂的“图像”的纯粹表征中被彻底抽象化,而其文化功能进一步彰显,使购置房产行为逐渐演变成“构造有关自我社会身份认同以及社会关系的意义”。这层“意义”使房地产广告中处处体现“阶层性”。

频繁出现的整版、双整版房产广一告,将“身份”表现得淋漓尽致。这是关于“阶层”的“神话”。在以往的意识形态中,“顶层”是可鄙的,而现今的广告文本体现了消费者对于新的价值观念的认同,以及努力成为“顶层”的企图。“朴素、节检的时代己经过去,而奢华、消费的观念是现代的,合乎时代潮流的;公有、集体己经消失更逞论对它的信任与依赖,私有财产、个人的高低贵贱被大声地诉求。

于是,在一些房地产广告中,出现了这样的说辞:“丛林下,教孩子们识名贵树种,看四季轮回;游泳池里,孩子们扮了回童话里的美人鱼:温莎馆的贵族情怀,孩子们在咖啡香里慢慢品位,不知不觉,他们具备了王子和公主的风范。”(《宁波晚报》2006年9月11日春江花城)主流文化阻挡不了王子公主、贵族情怀的糖衣炮弹,成千上万的广告为消费者打造贵族的生活方式和梦想,在潜移默化乃至明目张胆地影响每个人的精神世界。这是广告作为意识形态的力量,它对社会的作用是积极的:同时也是消极的。因此,在对“阶层”的意义进行不断演绎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对于“阶层”的消费应该适可而止,否则,勤俭务实的宁波人将培养出好逸恶劳、追逐消费的贵族一代,宁波也会失去最核心的文化价值。

(六)产品消费观向品牌消费观的转变

分析表2可以看出,住宅项目(包括二手房、住宅)广告占到86,而企业形象广告只占,也就是说,目前的宁波楼市广告以产品广告为主,形象广告为辅。这种格局近几年内不会改变,因为房地产是高投资的产业,消费者在置业时也必然权衡再三,反复比较物业的位置、价格、品质等条件,传统的产品消费观依然大行其道。

但是,随着楼盘销售竞争的白热化,楼盘广告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使得消费者在挑选房屋时,会摒弃形似意近的楼盘广告,转而在实力雄厚、业绩优异的发展商的企业形象广告中获取信息。对消费者而言,牌子硬、形象好、实力强的开发商开发的房子意味着信誉好、质量好、品位高;同时,品牌的文化和附加价值也能迎合消费者对彰显身份和品味的要求,为其带来强烈的归属感。

从投放《宁波晚报》的企业形象广告来看,全国的知名品牌有万科、金地、绿城、中海、万达、坤和等,而本土的有雅戈尔、联合、银亿、宁兴、交通等品牌。金地、万科、绿城、雅戈尔等地产大鳄,都不再是所谓的土地开发商或住宅供应商,而是生活方式的营造者和生活保障的提供者,他们之间的竞争己经成为企业品牌的互相较量。

三、结语

透过宁波房地产广一告,我们看到了宁波地区消费者多样化的消费观念,这是多种因素交又作用的结果。

一方而,宁波地处沿海,具有东方文化的“轻消费、重储蓄”的传统,居民崇尚节俭,消费观念总体上较为保守。尽管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加大,但是宁波人依然信守谨慎购房消费观念。在心理因素的作用下,宁波的住房消费观念始终坚持理性导向。另一方面,生活条件改善,主力购买群体更新换代,他们拥有更加前卫的消费观念,超前消费、个性消费、品牌消费逐渐成为潮流。

公寓文化论文范文篇5

论文关键词:广告传播表现住房消费观念房地产广告

宁波市是长三角地区经济最重要的引擎之一,房地产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对于推动经济发展至关重要。而房地产行业的发展,又受到消费者住房消费观念的影响和制约,通过理解和掌握区域人群居住观念,能够更好地引导和规范城市住宅的良性发展,制定适合行业成长、有利于消费者的制度法规,为房地产经济发展助力。为此,笔者选择宁波地区发行量大、最具代表性的《宁波晚报》作为研究对象,统计并归纳了2006,2007年刊登在该报上的房地产广告,并对房地产广告的传播内容进行分析,借此探讨当前宁波地区消费者的住房消费观。

一、广告传播表现是反映消费观念的重要视角

消费观念是人们的价值观在消费活动中的具体表现形式,是价值观的组成部分,也是消费者使用价值判断来衡量事物、指导消费的一种观念。消费观念是对某一时期社会主导意识形态的反映,在不同的时期,消费观念的内涵是不同的。住房消费观念是指消费者对于住房的消费所持有的态度和看法,是指导消费者购买住房的价值判断。

以往对消费观念研究,多从以下方面进行:一是从消费结构看消费观念;二是从消费行为看消费观念;三是从企业营销活动、企业市场表现等去考察消费观念。木文主要从支配消费心理的消费观角度来了解住房消费观念的特征,并从广告传播表现视角出发,展开消费观念的研究。

广告传播表现受制于时代环境和人们的消费观念,因此成为反映消费观念变迁的一面镜子。广告不仅是一种经济现象,也是一种意识形态。它借助各种艺术表现形式,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等媒介,对人们的理想的生活情景进行描摹。这种理想生活,景就反映出了人们当前的消费理想和消费观念。此外,广告还从另外一个方面引导潮流,创造出新的生活方式,鼓励人们转变消费观念。研究广告的这种引导作用可帮助我们进一步理解人们消费观念转变的成因。因此,从广告的传播表现角度去了解消费观念是一种重要而独特的视角。厂一告传播表现主要包括传播主体、传播重点、传播内容、传播渠道、传播表现等内容,本文也将主要从这些方面展开。

二、房地产广告折射出的宁波地区住房消费观念

通过样本内容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在本地文化和外来因素的作用下,宁波地区住房消费观呈现多样化特征,主要表现如下:

(一)在感性泛滥的时代相对理性的消费观

从全国房地产广告诉求点变换的整体趋势看,过去单一的卖房已经升华为卖概念、卖文化、卖生活享受,过去简单的居住环境诉求升华为对楼盘附加价值的诉求。这也导致了房地产广告的通病—炒作概念。概念诉求广告看重虚无缥缈的情感诉求,注重展现浪漫唯美的画面,追求所谓的“意境”,激发消费者深藏的情感并产生购买。

与这种整体趋势相反,宁波地区房地产广告更注重理性的诉求。如表1:

通过对诉求点的分析,我们发现,地理位置、配套服务管理、建筑设计风格及屋内设施、价格、规格档次、信心保证、前景及价值、金融利益及优惠、现房、促买等理性诉求点占据了大约97.6%的比重,而人情味(安全感、温馨感)仅仅占据了2.4%,从中可以看出宁波人看重实际价值的理性消费心理。

除此之外,在所有诉求点中,最能代表节俭消费的诉求点应该是价格、金融利益和优惠。价格在所有的诉求点中所占的比重为8.7%,而金融利益和优惠所占的比重为6.8%,两者相加在所有的诉求点中位居第二。这说明了宁波地区住房消费观念仍然以适度节俭消费为主,经商的传统让宁波人直接将目光放在价格上,房产的附加意义被彻底剥离。

(二)追求居住的硬件设施,更看重居住文化环境的消费观

通过分析表1,我们发现,排名11位的诉求点是人情味(安全感、温馨感)等生活理念,这说明大多数楼盘开始强调居住的环境,尤其是居住的文化环境。

例如,获得“全国人居经典综合大奖”的楼盘亲亲家园,在广告中传递“现代街坊,都市邻里”为核心的幸福居住理念:风格城事提出“新都市主义”,倡导较高密度、重视邻里关系的社区,广泛提倡不同阶层融合,以步行系统为主要交通形式的居住模式;青林湾提出“亲情和睦传三代,温馨相伴青林湾”的生活理念。

这些广告证实了宁波目前的房地产营销观念主要植根于老百姓的小日子,是一种草根阶层、普罗大众日常生活引发的一种理念。它是一种居住文化的生活理念,消费者期望选择居住氛围好,配套齐全,产品合适,物业服务专业的居住环境,让社区承载一种文明、一种居住文化的邻里生活理念,使居住空间的钢筋水泥具有更深厚的情感内涵。

曾经有媒体对宁波市民做过“幸福里征询幸福居住指标”的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市民对幸福居住的渴望及标准己经发生变化:从最初只要求满足单一居住功能的房子,到对生活环境、配套有一定要求的社区,再到当前注重居住文化、居住氛围,宁波人已把居住与幸福感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三)广告表现反映出个性化的消费观

从样本内容看,大多数楼盘广告在选择目标受众时,并没有清晰定位。不同年龄层、不同收入的人都可能成为楼盘的目标对象。

但另一方面,宁波市场老年公寓、单身住宅以及适合核心家庭的小套型住宅以及多代人的同居型住宅,都有了差异性的市场需求。在2006年1月25日的报纸广告中,出现了老年居家养老公寓的差异化营销广告。除此之外,房地产开发商针对为数不多的向往分居但经济实力有限的单身工薪阶层和新婚消费者的需求,推出了1室1厅的小居室和单身公寓。通过张扬自我的表达方式,打出了针对这群人的个性广告,迎合了年轻消费者渴望自由、追求爱情和享受的轻松生活态度。由此可以看出,现在的消费者对于住房的需求已经发生很大变化,对于个性化追求体现得愈加强烈。

(四)炫耀性消费观盛行

通过对样本的内容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在排名前三十位的楼盘中广告中,以“炫富”为广告主题的占到了33%随处可见标注着“奢华”、“贵族血统”、“凌驾众生”、“豪"l官邸”、“名流贵胃,,、“王者”“皇家”、“至尊”等诱惑性的词语,张扬着奢华与富贵,这就是“炫富”厂一告。

“炫富”广告通过建构差异性消费符号,迎合富人们自我实现的需要,促使他们不断购买高档住宅来炫耀财富、彰显身份。尽管公众从社会责任的角度,对于炫富的房地产广告给予激烈的批评,但是炫富广告满足了部分消费者对于身份的展示和证明,因此有广阔的市场,是响消费者购买决策的重要诱因。

当然,这类炫富营销观念的弊端是显而易见的。在当前住房矛盾突出、房价高企的情况下,炫富广告一方而刺激了消费主义,引发不健康的消费欲望,另外也将加剧弱势群体的仇富心态,为构建和谐社会带来隐患。

(五)阶层性消费观凸显

我们从房地产广告中很清晰地感觉到,房地产在光彩绚烂的“图像”的纯粹表征中被彻底抽象化,而其文化功能进一步彰显,使购置房产行为逐渐演变成“构造有关自我社会身份认同以及社会关系的意义”。这层“意义”使房地产广告中处处体现“阶层性”。

频繁出现的整版、双整版房产广一告,将“身份”表现得淋漓尽致。这是关于“阶层”的“神话”。在以往的意识形态中,“顶层”是可鄙的,而现今的广告文本体现了消费者对于新的价值观念的认同,以及努力成为“顶层”的企图。“朴素、节检的时代己经过去,而奢华、消费的观念是现代的,合乎时代潮流的;公有、集体己经消失更逞论对它的信任与依赖,私有财产、个人的高低贵贱被大声地诉求。

于是,在一些房地产广告中,出现了这样的说辞:“丛林下,教孩子们识名贵树种,看四季轮回;游泳池里,孩子们扮了回童话里的美人鱼:温莎馆的贵族情怀,孩子们在咖啡香里慢慢品位,不知不觉,他们具备了王子和公主的风范。”(《宁波晚报》2006年9月11日春江花城)公务员之家

主流文化阻挡不了王子公主、贵族情怀的糖衣炮弹,成千上万的广告为消费者打造贵族的生活方式和梦想,在潜移默化乃至明目张胆地影响每个人的精神世界。这是广告作为意识形态的力量,它对社会的作用是积极的:同时也是消极的。因此,在对“阶层”的意义进行不断演绎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对于“阶层”的消费应该适可而止,否则,勤俭务实的宁波人将培养出好逸恶劳、追逐消费的贵族一代,宁波也会失去最核心的文化价值。

(六)产品消费观向品牌消费观的转变

分析表2可以看出,住宅项目(包括二手房、住宅)广告占到86,而企业形象广告只占,也就是说,目前的宁波楼市广告以产品广告为主,形象广告为辅。这种格局近几年内不会改变,因为房地产是高投资的产业,消费者在置业时也必然权衡再三,反复比较物业的位置、价格、品质等条件,传统的产品消费观依然大行其道。

但是,随着楼盘销售竞争的白热化,楼盘广告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使得消费者在挑选房屋时,会摒弃形似意近的楼盘广告,转而在实力雄厚、业绩优异的发展商的企业形象广告中获取信息。对消费者而言,牌子硬、形象好、实力强的开发商开发的房子意味着信誉好、质量好、品位高;同时,品牌的文化和附加价值也能迎合消费者对彰显身份和品味的要求,为其带来强烈的归属感。

从投放《宁波晚报》的企业形象广告来看,全国的知名品牌有万科、金地、绿城、中海、万达、坤和等,而本土的有雅戈尔、联合、银亿、宁兴、交通等品牌。金地、万科、绿城、雅戈尔等地产大鳄,都不再是所谓的土地开发商或住宅供应商,而是生活方式的营造者和生活保障的提供者,他们之间的竞争己经成为企业品牌的互相较量。

三、结语

透过宁波房地产广一告,我们看到了宁波地区消费者多样化的消费观念,这是多种因素交又作用的结果。

一方而,宁波地处沿海,具有东方文化的“轻消费、重储蓄”的传统,居民崇尚节俭,消费观念总体上较为保守。尽管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加大,但是宁波人依然信守谨慎购房消费观念。在心理因素的作用下,宁波的住房消费观念始终坚持理性导向。另一方面,生活条件改善,主力购买群体更新换代,他们拥有更加前卫的消费观念,超前消费、个性消费、品牌消费逐渐成为潮流。

公寓文化论文范文篇6

序言

侯孝贤、杨德昌、李安三人被认为是目前台湾新生代最重要的导演。台湾著名资深影评人焦雄屏女士曾把侯孝贤和杨德昌两个人对电影的不同认知和信念加以对比,她认为侯孝贤是中国的传统的,感情饱满而丰富;杨德昌是西方的、现代的,感情冷静而内省。而李安所采取的是现代人的中庸之道,他游刃于杨德昌的理智和侯孝贤的情感之间,“取其道而用之”。学贯中西,正是李安的导演风格。

第一章与电影结缘

一、往事

李安是一位大器晚成的导演,当他拍摄完成其处女作影片也是奠定了其杰出导演地位的影片《推手》时,是1991年,当时他已经37岁。

李安1954年10月23日出生于台湾一个中产阶级家庭,从小在台湾屏东乡下长大。1972年考入台湾艺专影剧科导演组学习。1974年获台湾话剧赛大专组最佳演员奖。1975年他自己编导,摄制了一部短片《星期六下午的懒散》。1978年赴美留学,在伊利诺斯大学戏剧系导演组学习,两年后获学士学位。1980年凭着以前的作品《星期六下午的懒散》进入纽约大学电影系学习。纽约大学电影系是美国培养电影专业人才的一座摇篮。这所大学云集了美国众多电影业内的资深教授和专业学者。李安在这样一所大学学习,自然而然为他后来的导演生涯打下了牢固的基础。1983年因拍摄纽约街头失业演员求生百态的《荫凉的湖畔》而获纽约大学奖学金和1983年台湾金穗奖最佳剧情片奖。他于1985年毕业,获得纽约大学电影硕士学位。他的毕业作品是45分钟的影片《分界线》,获纽约大学学生影展最佳影片和最佳导演两项奖。

也许是因为父亲是学校校长的缘故,从小被灌输“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思想,李安花在读书上的时间整整29年。毕业后,他留在美国发展。李安写过很多剧本,但都因种种原因不能拍成,这对一位立志想当导演的人来说是一件异常痛苦的事。1990年,台湾“新闻局”征选优秀剧本,李安在美国听说此事后,便将他于1982年开始创作,构思多年,写了27稿之多的剧本《推手》和《喜宴》双双寄上,结果双双获奖,真可说是“蛰伏六年,一鸣惊人”。后由台湾中央电影影业公司制作出品,相继于1991年推出《推手》,1993年推出《喜宴》。《推手》是奠定李安导演地位的处女作,也是奠定了其在台湾新生代导演地位的影片。影片

一经推出便获得了极大的轰动。人们开始关注李安,李安的出现为台湾影业注入了生机和活力。李安的电影在艺术上和商业上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推手》获1991年台湾金马奖八项提名,李安获最有潜力新导演“评审团特别奖”。此后,李安被视为台湾影视界的“不可多得的人才”。

李安自编自导的“父亲三部曲”《推手》、《喜宴》、《饮食男女》都是以一个家庭作为主线,描写的是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生存的境遇。中国传统文化在影片中得以充分地发掘。以现代人的目光观照中国传统文化对今天社会生活的适用性,并以此来挽救现代社会中人们的麻痹和冷漠。李安为他的影片找到了连接点,构成了思想上的脉络,贯穿于影片始终,从而一气呵成。李安在影片中所表现的这种文化倾向与他人生经历有关。作为一个在台湾长大的中国人,李安自幼受到中国传统文化道德的熏陶,以李安这个年代的人来说,这种影响力和教育力尤其深厚。有人评价说“台湾人似乎比大陆人更像中国人”,他们从父辈那里学到了很多有关中国的传统文化,儒家、道家,更是了然于心,深谙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这种童年经历,更使像李安这样的导演永远无法忘记他背后的强大的文化背景支持。李安曾说自己是一个“内在道家,外在儒家”的人,“在精神境界中,李安追求静观调合,虚无清静的''''出世‘的修养品格。而他在现实的处世原则上则是谋求进取,顺应机变,进而有所成就和作为这种‘入世’的态度”。

二、走向电影艺术世界

古语曰“十年磨一剑”,自1972年入台湾艺专影剧科算起,到1985年取得纽约大学导演硕士学位,到他成功拍摄完成自己的第一部影片1991年为止,这个中间过程近二十年。李安是从创作剧本开始其电影生涯的,他认为导演是一个巨大的工程,需要各方面的支持与合作,而写剧本相对就简单容易一些,可以将自己的思想呈现出来。因此他奉劝立志从事电影事业的青年人应先从写剧本入手。李安本人走的正是这样一条道路,他的成功来自于不断地努力。

李安看起来文质彬彬,有一种书卷气,似乎更像一个学者,而不像一位导演。李安电影的突出特点是平易近人,不故作高深,注重故事表意,并从中渗透文化精神,以探讨人情伦理和文化冲突的趣味作为影片的价值取向。李安的经历使其电影有一种东西方贯穿的精神力量。他在美国有很长时间的求学经历,在他的影片中,他不知不觉地将这种经历作为一种原动力融入了影片中,西方现代社会的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在不断地发生碰撞。“以最现代化的电影语言来表现最传统的中国文化,以国际主流电影的模式来展现东方文化的特色。”因此有人评价李安其人正如李安电影一样是中西文化结合的产物。

第二章文化意识与伦理道德批判

一、文化背景

《推手》、《喜宴》、《饮食男女》三部影片“均以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自身的宽容和在当代社会条件下的存活力为特征,注重探讨家庭伦理亲情、代际关系(父子、父女关系)。有时甚至涉及非理性因素。但在他的故事中,人物之间最后总是会达到谅解和平衡”。北京电影学院王志敏教授在他的著作《现代电影美学基础》中对李安的三部作品做出了如上概括性的描述。在李安的这三部曲中,我们会尽可能多地体会出一种东西方文化间的碰撞和冲突。

在侯孝贤的作品《悲情城市》中曾就历史的原貌将在台湾生活的人分为三类,一是台湾本地原住民;二是本省人,指在17世纪至二战前大陆移住民;三是外省人,指二战后移住民。李安应属外省人。李安作为一名台湾籍的导演,他生活在一个强大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包围之中,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也是台湾人对自己是中国人这一民族身份的认证。在更多的接受儒家文化关于家庭传统观念,讲求父亲权威在家庭中的地位,以家庭为纽带,联络感情这样一种浓厚的文化氛围的浸染下,似乎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刻在骨子里的观念:家是一个人的根,是无法剪断的牵挂。而李安在留美学习中所接触到的西方社会则是一个注重个体自我发展、自我意识张扬的社会。人作为社会的主体,人必须追求自由。在西方的伦理精神里,每个人的社会价值与伦理价值都是以个体的形态被认识和衡量,并且在法律精神统一的制约之下,个人存在的意义是被肯定的。与中国传统文化的隐忍、宽容、严肃对立的是张扬、奋斗、自由精神。这种美国精神曾带领美国人取得了历史性的成功,但是相对而言却忽略了人与人之间情感的表达,存在的是孤立的个体,缺少的是一种连接。深刻地体会东西方文化差异的李安,一直在思索这个问题,他试图做到一种沟通和共容。李安的影片注重表达的意念是“文化沟通与伦理道德”这个大的母题。他是在一个大的文化背景下来探讨家庭中的人际关系和文化伦理问题。正如李安自己所说他的影片都是在讲述一个家庭的解构和重新结构的进程,表现的是细腻的感情,而且戏剧性很强。

二、“父亲三部曲”伦理观念分析

首先,我们对李安“父亲三部曲”--《推手》、《喜宴》、《饮食男女》的内容做一概括、比较和分析。《推手》借中国太极拳中的“推手”,探讨的是人际关系的平衡问题。父子关系在一个别样的文化背景下也要重新定位,重新寻求平衡。《喜宴》也是着重探讨父子关系,主要讲述中西方文化关系,即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冲突与和解,贯穿着李安的宽容与谅解的电影精神。《饮食男女》在展示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同时,探讨的是父女关系、代际关系,问题最后似乎都得到了最佳的结局。在李安的电影中经常涉及的主题是中西家庭伦理观的对比。李安影片中人物遇到的问题也往往是李安自身所思考、解决的问题。

《推手》中从北京来到美国的退休太极拳师朱师傅遇到的是如何与家人沟通的问题。“李安说过,推手之意就是要将一个致虚极、守静笃的太极拳师老头儿放在一个戏剧性结构的故事里考验考验,与命运推手过招,看他沉不沉住气。”儿子是留美博士,娶了一位洋媳妇。媳妇一直在努力成为一位知名作家,每日在家里写作。朱师傅不会英语,与儿媳妇无法做到沟通。而整日只有两个人在家。在这样尴尬的处境下,矛盾自然而然就产生了。李安处理这种矛盾的技巧很到位,他完全用一种画面语言表现。在本片的开始部分,有10多分钟的没有对白的画面。李安完全凭借场面调度和人物表演,尽可能地拉开了人物之间的心理距离。

人物一动一静、一老一少、一中一洋,导演仅仅用10多分钟的时间就将这种强烈的对比反差交代得一清二楚。又将人物的活动范围限制在一个房子内,通过家庭这种不和谐的氛围,又突出了中西文化的对比。儿媳妇是一个美国人,所能接受的是美国式的生存方式,显然是无法接受朱师傅的突然到来。人物台词告诉我们,自从朱师傅来了之后,一个月的时间她一个字也没有写出来。朱师傅用“没劲”来概括他的生活,“退休了之后没劲,来美国更没劲”,他到美国来只是想颐养天年,尽享儿孙膝下承欢之乐,这是每一个中国老年人的梦想。儿媳妇玛莎对丈夫晓生说让朱师傅到老年公寓去住,就代表了绝大多数美国人对这样的事的看法。年老以后住老年公寓,这也许是一个美国人看来很自然的事,可是在中国人看来,儿子让父亲住老年公寓很有些大逆不道。

影片的转折之处是朱师傅离家出走。他一个人到餐馆打工,情急之下与餐馆老板发生冲突,被警察带进监狱。朱师傅在监狱中说出了心里话:只要看到孩子好,就是他最大的欣慰。影片中的李太太与朱师傅是同病相怜的两个人。他们最后都住进了老年公寓,这是无奈的选择。在影片结尾一段,两位老人站在纽约街头,在如森林般耸立的楼群外,感叹道天气很好,他们的命运是否如天气呢?他们最后的归宿,李安在影片中没有做出明确的安排。影片最后是以宽容与理解结束,而这种结局也许是中国老年人在美国社会中最好的选择。“李安在《推手》中借用朱师傅在离家出走后说''''拳谱上说练精还气,练气还神,练神还虚。这练神还虚就难了。这句台词在电影中说得真是感人至深。这三还步骤是道家丹法理论,为太极拳所借用。李安用一个丹法名词,来比喻人终难什么都无所谓的人生感慨,的确是高明。”

《喜宴》是李安创作的第一个中文剧本,但是由于美国人嫌它太中国化,而台湾当局又嫌它触及了同性恋这个敏感社会问题而没有成拍。直到李安的《推手》获得成功之后,才拍成影片。《喜宴》中的故事和各种处理与影片的宽容、平衡和兼容并蓄是完全一致的。这种精神就是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保守与开放、中国与美国、台湾与大陆、同性恋与异性恋的交融。

李安对影片中的人物身份的设置就能说明李安这种电影精神;高伟同是影片纽带衔接的关键人物,他是一个在台湾长大、到美国留学的人物,与李安本人经历很相像,他接受了美国文化,同时美国文化也容纳了他。他作为一个同性恋者,有一位同性恋恋人,但是他又无法摆脱父母对其婚姻的催促,为了满足父母心愿,他只好为父母演一场戏,以解二老焦虑。高父、高母代表中国传统道德观,高父作为当年从大陆撤退到台湾的一名高级将领,他秉承了中国传统观念,要求儿子结婚生子。顾威威是一位从大陆到美国求学的女孩,她本是“临危受命”,但她不断地被两位老人所感动,在洞房之夜与伟同假戏真做,而且还怀了孕,最后她决定生下孩子。塞门是伟同的同性恋爱人,原本为帮助伟同,同意伟同与威威假结婚,却想不到他们假戏真做。伟同的父亲了解了这一切之后,经过痛苦的思索,无奈地面对事实,承认塞门的身份。最后伟同、威威、塞门以及孩子组成了一个特殊的家庭。李安对其影片人物身份做出了具体而细致的认证。

影片情节冲突转折都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一个个矛盾随着情节的展开不断的展现在观众面前。

伟同与塞门是同性恋

高父催促伟同结婚

塞门出主意让伟同与威威假结婚

高父、高母突然抵达纽约

伟同、威威仓促结婚,高父不满意

高父旧部为伟同、威威办喜宴

伟同、威威洞房花烛之夜假戏真做

威威怀孕,塞门不满与伟同吵架,威威决定打掉孩子

高父病倒,威威决定独自生下孩子

高父认可了塞门

高父、高母离开

伟同、塞门、威威以及孩子组成一个特殊的家庭

在情节总是即将到达悬崖边上的时候,忽然出现一个转折,体现了李安驾御剧本的能力。

影片的结局很耐人寻味:高父走向机场,通过检查人员时举起了双手,是一种意义双关的表达,既是一种必经的程序,又是对儿子选择的宽容和谅解。

《饮食男女》将故事发生的地点移到了台湾。所谓“饮食男女,人之所欲,不想也难”。这部影片体现了李安擅长处理家庭题材的剧作的能力,并且表现出风趣、幽默的风格。人物性格十分鲜明,总是会带给人出乎意料的惊奇。影片着重表现了中国古老而悠久的饮食文化。影片开头一段与《推手》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没有人物台词,只有郎雄所扮演的父亲朱师傅在做饭。伴随着民族传统音乐,朱师傅简直就像在进行一项艺术创作。“饮食同样是一种文化。”朱师傅一家靠着每周一次的聚餐来联络大家的感情。但似乎每次都不是很顺利,总是要发生什么意外,总是会有一个惊人的消息告诉大家:二女儿家珍要搬出去住;三女儿家宁要生孩子;大女儿家珠要结婚;最后是朱师傅自己在饭桌上提出要和大女儿的同学锦荣结婚。种种事态变故都是在饭桌上提出来的。影片贯穿着两条线索:“饮食”与“男女”。一条总的脉络是“饮食”,“男女”作为大的脉络的小的分支,层层向前推进。其实如果家庭生活用四个字概括就是“饮食”、“男女”。

李安从家庭生活写起,从他最熟悉的题材写起,以“小宇宙”带出一个“大宇宙”。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中人与人之间有着细腻而微妙的变化。人际关系、伦理关系体现出整个社会的文化倾向和伦理道德倾向。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郑洞天教授指出:一位导演真正杰出之处在于他向大家讲述什么,而不是他采取什么样的方式讲述。李安电影经常涉及的主题是中西方家庭生活中伦理观念的对比。李安的伦理观更倾向于传统东方观念,注重家庭,注重传统的伦理道德。

三、李安电影中父亲形象

李安的华语电影中,总会出现由郎雄扮演的父亲形象,这是李安电影的一个标志特征。李安对中国的社会体制、伦理观念和人际关系的理解都是通过一个“父权”来表现的。李安通过这样一个由郎雄扮演的“父亲”而化抽象为形象,概括演绎了所有中国传统道德的本质。“父亲”形象是一个承载体,它所代表的含义绝不仅仅是“父亲”这一人物本身。以传统道德印证中国的人生哲学,以“父亲”形象体现中国文化。有人认为李安的影片体现了其某种“恋父情结”,而实质上绝不是如此。绝不是简单的套用弗洛伊德的恋父观点就可以解释李安影片的深厚。“父亲”形象所包涵的内容的深厚,是文化伦理道德的浓缩。在谈到贯穿这三部影片中的“父亲”形象时,李安曾这样说:“从《推手》当中一心想要与儿子团聚的太极拳大师,到《喜宴》最后承认儿子是同性恋事实的将军,再到《饮食男女》中压抑感情的国厨,他们都代表了某种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质,而在《饮食男女》里老朱后来接受家庭翻掉的事实,开创自己的新生活,这可能也算是我对中国文化的一点祝福吧!”

郎雄所扮演的父亲具有很明显的职业特征:《推手》中,他是一位精通中国太极拳的武术学院的太极拳教练;《喜宴》中的高父是一位戎马生涯多年的将军,又会书法,又通英语;《饮食男女》中的朱师傅是一位厨艺大师。中国几千年的文化史浓缩后便是武术、书法、饮食等。李安无疑将这种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搬上了银幕。“父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而“父亲”所处的环境又是充满骚动和喧嚣的现代都市社会,能否达到与这样的一个社会的沟通和融洽,能否适应于这样一种社会,“父亲”最终给了我们这样一种答案;以宽容和谅解、变通达到了与社会的和解。在西方社会,老人与子女的关系问题是一个很沉重的话题。父母与子女是分开居住的。而中国传统社会观念是“养儿防老”,父母晚年要享受到天伦之乐,儿女要尽孝心。两种观念的冲突极为强烈。《推手》中朱师傅不愿变成儿子朱晓生的负担,毅然决然地离家出走,77岁高龄仍到餐馆打工,这在中国社会是无法想像的。朱师傅与儿子在狱中相见一场戏是本片高潮。儿子痛哭流涕地跪在父亲面前,请求父亲回家,父亲对儿子说了一番感人肺腑的话:“只要你们过得好,我这把年纪了,又在乎什么呢?”朱父选择了一条双方妥协的道路,自己一个人住老年公寓,偶尔到儿子家居住。

《喜宴》中高父知道了自己儿子是一个同性恋者。这对一个传统中国人,盼望儿子娶妻生子、传宗接代的父亲来说,不啻于晴空霹雳,他因此而中风。但是高父最终还是接受了儿子伟同同性恋的事实,接受了塞门。高父这样一个传统思想很深的人做出这种选择,是经过了深刻而痛苦的思索之后做出的无可奈何的选择。事实已经残酷地摆在老人面前。高父将儿子伟同托付给塞门便是对塞门身份的认同。同时传递高家香火的任务也即将完成,儿子伟同毕竟名正言顺地娶了威威作妻子,且威威身怀有孕。高父认可了这种中西合璧的家庭。

《饮食男女》中朱师傅将女儿一个一个嫁出去,又不愿意成为女儿的负担,开始寻找自己的归宿。影片中朱师傅对锦荣的女儿很关心,是李安编剧中打下的伏笔。在结尾出人意料的是朱师傅选择与锦荣的结合而不是与锦荣的母亲。朱师傅第二春的到来是他对自己今后生活的一种选择。

在《冰风暴》中李安选择了一位美国的父亲形象。影片中的父亲代表了美国当时父亲共同的品质。他们是冷漠的,与妻子儿女无法达到沟通。在寻找情人的安慰中也是备受情感的煎熬。他们是失败的父亲,但家庭又是他们最终的归宿。如何面对自己?如何面对家庭?他们将在生活中为自己寻找答案。

第三章走向好莱坞

一、涉足西方影坛

李安凭借他的“父亲三部曲”一举引起国际影坛瞩目,开始了他闯荡好莱坞的导演生涯。华人在好莱坞拍片者很多,像吴宇森、唐季礼、陈凯歌等,大都像李安这样拍片引起了世界轰动,随后到美国发展。李安凭着他对电影叙事技巧的娴熟运用,很快在好莱坞打拼出一片天地。《理智与情感》打开了认识西方的大门;《冰风暴》探讨了美国家庭伦理观念;《与魔鬼共骑》则体现了李安对南北战争又一层面意义的理解。

李安反映西方的影片,在电影语言技巧的运用上已经达到了日臻完善的水平。单从影片的技术方面看,已经可以与好莱坞大牌导演并驾齐驱。但好莱坞之所以选中李安到好莱坞来拍片,最重要的是看到了他在影片中所表现出的独特人文气质。李安的电影美学成就在于他展现了一种理智与情感、东方与西方碰撞交汇中的生命体验,并演化为从容、质朴,又不失幽默的叙事风格。即使李安到好莱坞拍片,触及到反映西方社会问题等题材时,他的这种电影美学风格仍是自然而然地不经意地渗透到其影片中来。这表现出导演已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审美品质,是一位导演成熟的标志。

我们仅以《理智与情感》、《冰风暴》中的两个场面为例,来探讨李安的电影美学风格。《理智与情感》是18世纪英国女作家简·奥古斯汀的作品。李安在原著的基础上,更多地融入了节制、隐忍与热情、奔放这种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对比的叙事。同时,导演的目光又是异常的冷静、客观。在处理妹妹病重的一场戏中,导演运用了强烈的黑白对比。镜头内以二分之一对角线明暗光区将画面分为两部分。妹妹处在明亮光区内,她正站在死亡的大门口,身上的衣服和床单都是白色的,脸的表情是安详的。而姐姐与一支蜡烛为伴,身穿深色衣服处在一片阴暗的光影里。画面明显地带出了生存与死亡这一凝重的主题。李安整个画面上的处理是沉静的,生命与死亡同时凝固在这一刻,二者的距离仅一步之差。李安很擅长表现婚姻生活。“在这部影片中,李安也在表现婚姻是妥协的产物,它是与感情分离的,是有缺憾的,必须接受和容忍这种缺憾,才能保证它的稳固。不完美的婚姻是最适当的婚姻。李安又一次显示了平衡矛盾的才华。”

在《冰风暴》中,影片开头和结尾的段落是相同的,都是一家人迎接儿子回家。但是在观看这两段时,观众的心情是绝对不同的。当了解到一家人在一夜之中的变化后,再迎接儿子的归来心情是异常复杂的。李安在处理这两个场面时都用了静场,没有声音。以“无声”胜“有声”。在凝重的气氛中传达出人物的情感体验,而这种情感体验,又能引起观影者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冰风暴》中的风暴代表了某种毁灭性的打击,对一个家庭而言,它是致命的,是一种深刻的变故,但又意味着新的开始和重获新生。李安的影片表现的不是彻底的绝望和悲观,而是带给人一丝宽慰、一点勇气、继续生存下去的必不可少的信心,是刺痛人心的温和的反讽。这也是中国文化带给李安的影响。彻底的孤独、绝望在中国文化中是很少的,只要有人的存在、有家的存在,人总是能够从他人和家庭中寻找到支持和帮助。人不是孤立无援的,可以拾回信心,重新开始。《冰风暴》中的这个家庭中的每个人也在风暴之后获得人格自省。这个家庭将会在未来漫长的日子里重新寻找到支撑点。

二、挑战奥斯卡

目前在全世界引起轰动的影片便是李安的新作《卧虎藏龙》。李安借这部影片实现了他自幼年时代起的一个理想。20世纪60~70年代正是胡金铨电影的辉煌时期。胡金铨是第一位将武侠片推向国际的中国电影导演。他在武侠片中融入了相当深邃的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受到这样一种影响,李安从小对胡金铨的武侠电影情有独钟,这便带给他一个江湖的梦。《卧虎藏龙》中玉蛟龙在某种意义上说就代表了李安童年向往江湖的一种心态写照。

在这部影片中,李安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表现很充分,是一种中国传统道德中的隐忍和克制。李慕白和俞秀莲、玉蛟龙和罗小虎,是李安在影片中的人物,这些人物的性格十分鲜明。礼教是影片中李慕白和俞秀莲之间无法逾越的障碍。他们所以这么多年来互相坦然面对,将恋情埋在心底,正是因为这份“礼”与“义”。李安将中国精神、中国武术推向了世界。《卧虎藏龙》展示了中国人的礼义观念,渲染了一片江湖豪气,表现了道家天人合一的思想。武当剑法及各种武术经典得以在世界观众面前做出精彩的表演。这些都迎合了西方观众对中国----带有神秘感的国家的探究心理。这部影片创造了华语电影在美国电影史上的一次奇迹。成为美国最卖座的外语片。美国各种新闻媒体纷纷做出报道,在美国掀起了李安电影热。

《卧虎藏龙》这部影片的成功,不涉及发行手段,单从影片本身来看有以下几个原因:(一)表现了所谓江湖。在影片中,反复提到了“江湖”二字,这也是本片吸引了众多西方电影观众关注的原因之一。究竟何为江湖?汉语词典中做出了如下注释:“江湖,指四方各地;旧时流浪各处卖药、卖艺为生的人叫''''走江湖的''''。”在影片中指代了一种无拘无束、游荡四方的生活。渴望自由的人对这种生活充满了向往之情。西方观众亦如影片中人物玉蛟龙一样对江湖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二)中国武术,中国功夫。李慕白能够一手挥剑潇洒动作,大彻大悟的神情也使西方观众更加痴迷。(三)礼教精神对李、俞爱情的约束,使西方观众看到了内敛而含蓄的感情。(四)中国山水风光。李安将故事发生的场景辗转几次,武当高峰、浙江富阳竹林、新疆大漠风光,令观众一饱眼福。考虑到以上几个因素,《卧虎藏龙》在美国取得巨大的票房也就不足为奇了。《今日美国报》首席影评家迈克尔·克拉克称赞李安的这部力作将传统的讲故事手法与上乘的武打特技镜头融合在一起。在第74届奥斯卡颁奖典礼上,《卧虎藏龙》共获得十项提名,最后捧走四项奥斯卡金像奖。李安携《卧虎藏龙》获奖的意义在于他让美国人,也让西方人认识了中国电影,使他们了解了中国传统文化,将最富有中国民族特色的东西介绍给了西方观众,拓展了中国被世界所认识、了解的渠道,将华语电影引向了世界。李安成为将华语片引向世界的领路人。

结语

作为台湾新生代最重要的导演之一的李安,不论拍英语片,还是华语片,传递东方文化和中国人的情感始终是他的追求。他的影片始终围绕家庭而展开,探讨的始终是文化与伦理道德这一主题,这使得李安的影片有了一定的深度,渗透着文化精神,而绝不是肤浅的反映生活本身。

以“学贯中西”来评价李安可谓恰如其分。关注李安的影片,会有很多收获。李安独特的文人气质,所传达出的正是一以贯之的中国传统人文精神。李安和中国电影史上被称为诗人导演的费穆先生有很多相像之处,最突出的就是二人共有的文人风格。中国传统人文精神是接受儒家的思想,以洞察的眼光和悲悯的情怀,带有人性的视点,关注人本身。他们的影片中关注的是人与文化,更注重传达一种情感和情绪,给人以回味。费穆的《小城之春》讲述的是一个女人在两个男人间的矛盾选择。其主题是一种“剪不断,理还乱”的情绪,表现了中国传统精神中的“发乎情,止乎礼”,体现了费穆的文人气质和诗化风格。20世纪上半期,费穆让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在最现代的艺术形式电影中复苏;20世纪末,李安又一次使中国传统精神在电影中表现,并且将这种精神推向了世界。李安与费穆有着相同的文人气质,二人深厚的学识与修养,使他们的名字永远地记录在电影史上。

从李安的整个创作形象、创作风格、创作倾向以及创作主题的表达看应该属于一位中国导演。李安的独特价值在于他的影片开创了一种探求文化与亲情、伦理与道德关系的类型。同时他还使影片在艺术上和商业上找到了完美的契合点,使影片既有较高的艺术水平,又能在商业发行上取得不俗的票房成绩。这一点尤其对当下中国电影的发展有着极强的借鉴意义。

李安和费穆是我最喜欢的两位导演。费穆的《小城之春》已经成为中国电影史上最为经典的一部电影。我相信,李安连同他的“父亲三部曲”也会成为中国电影史上经典的一页。

期待李安,期待李安的电影佳作;相信李安,也相信李安电影佳作的诞生。

参考资料

1.王志敏著《现代电影美学基础》中国电影出版社

2.《世界电影鉴赏词典》福建教育出版社

3.乌兰主编《世界著名电影导演研究》中国电影出版社

李安导演作品年表:

1991年《推手》(“PushingHands”)

获1991年台湾金马奖8项提名。李安获得最有潜力新导演“评审团特别奖”、亚太影展最佳影片奖。

1992年《喜宴》《TheWeddingBanquet“》

获1993年柏林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奖。

1993年《饮食男女》(”EatDrinkManWoman“)

1994年戛纳影展”导演双周“单元开幕电影并获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

1995年《理智与情感》(”SenseandSensibility“)

第53届金球奖6项提名,获最佳影片、最佳剧本奖;第68届奥斯卡金像奖7项提名,获最佳改编剧本奖;获第46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

1997年《冰风暴》(”TheIceStorm“)

英国学院最佳女主角;第50届戛纳电影节最佳编剧;多伦多影评协会最佳导演。

1999年《与魔鬼共骑》(”RidewiththeDevil“)

2000年《卧虎藏龙》(”CrouchingTiger,HiddenDragon“)

2000年台湾金马奖最佳影片;第73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语片奖、最佳原创音乐奖、最佳摄影奖、最佳艺术指导/道具装饰奖。

公寓文化论文范文篇7

序言

侯孝贤、杨德昌、李安三人被认为是目前台湾新生代最重要的导演。台湾著名资深影评人焦雄屏女士曾把侯孝贤和杨德昌两个人对电影的不同认知和信念加以对比,她认为侯孝贤是中国的传统的,感情饱满而丰富;杨德昌是西方的、现代的,感情冷静而内省。而李安所采取的是现代人的中庸之道,他游刃于杨德昌的理智和侯孝贤的情感之间,“取其道而用之”。学贯中西,正是李安的导演风格。

第一章与电影结缘

一、往事

李安是一位大器晚成的导演,当他拍摄完成其处女作影片也是奠定了其杰出导演地位的影片《推手》时,是1991年,当时他已经37岁。

李安1954年10月23日出生于台湾一个中产阶级家庭,从小在台湾屏东乡下长大。1972年考入台湾艺专影剧科导演组学习。1974年获台湾话剧赛大专组最佳演员奖。1975年他自己编导,摄制了一部短片《星期六下午的懒散》。1978年赴美留学,在伊利诺斯大学戏剧系导演组学习,两年后获学士学位。1980年凭着以前的作品《星期六下午的懒散》进入纽约大学电影系学习。纽约大学电影系是美国培养电影专业人才的一座摇篮。这所大学云集了美国众多电影业内的资深教授和专业学者。李安在这样一所大学学习,自然而然为他后来的导演生涯打下了牢固的基础。1983年因拍摄纽约街头失业演员求生百态的《荫凉的湖畔》而获纽约大学奖学金和1983年台湾金穗奖最佳剧情片奖。他于1985年毕业,获得纽约大学电影硕士学位。他的毕业作品是45分钟的影片《分界线》,获纽约大学学生影展最佳影片和最佳导演两项奖。

也许是因为父亲是学校校长的缘故,从小被灌输“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思想,李安花在读书上的时间整整29年。毕业后,他留在美国发展。李安写过很多剧本,但都因种种原因不能拍成,这对一位立志想当导演的人来说是一件异常痛苦的事。1990年,台湾“新闻局”征选优秀剧本,李安在美国听说此事后,便将他于1982年开始创作,构思多年,写了27稿之多的剧本《推手》和《喜宴》双双寄上,结果双双获奖,真可说是“蛰伏六年,一鸣惊人”。后由台湾中央电影影业公司制作出品,相继于1991年推出《推手》,1993年推出《喜宴》。《推手》是奠定李安导演地位的处女作,也是奠定了其在台湾新生代导演地位的影片。影片

一经推出便获得了极大的轰动。人们开始关注李安,李安的出现为台湾影业注入了生机和活力。李安的电影在艺术上和商业上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推手》获1991年台湾金马奖八项提名,李安获最有潜力新导演“评审团特别奖”。此后,李安被视为台湾影视界的“不可多得的人才”。

李安自编自导的“父亲三部曲”《推手》、《喜宴》、《饮食男女》都是以一个家庭作为主线,描写的是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生存的境遇。中国传统文化在影片中得以充分地发掘。以现代人的目光观照中国传统文化对今天社会生活的适用性,并以此来挽救现代社会中人们的麻痹和冷漠。李安为他的影片找到了连接点,构成了思想上的脉络,贯穿于影片始终,从而一气呵成。李安在影片中所表现的这种文化倾向与他人生经历有关。作为一个在台湾长大的中国人,李安自幼受到中国传统文化道德的熏陶,以李安这个年代的人来说,这种影响力和教育力尤其深厚。有人评价说“台湾人似乎比大陆人更像中国人”,他们从父辈那里学到了很多有关中国的传统文化,儒家、道家,更是了然于心,深谙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这种童年经历,更使像李安这样的导演永远无法忘记他背后的强大的文化背景支持。李安曾说自己是一个“内在道家,外在儒家”的人,“在精神境界中,李安追求静观调合,虚无清静的''''出世‘的修养品格。而他在现实的处世原则上则是谋求进取,顺应机变,进而有所成就和作为这种‘入世’的态度”。

二、走向电影艺术世界

古语曰“十年磨一剑”,自1972年入台湾艺专影剧科算起,到1985年取得纽约大学导演硕士学位,到他成功拍摄完成自己的第一部影片1991年为止,这个中间过程近二十年。李安是从创作剧本开始其电影生涯的,他认为导演是一个巨大的工程,需要各方面的支持与合作,而写剧本相对就简单容易一些,可以将自己的思想呈现出来。因此他奉劝立志从事电影事业的青年人应先从写剧本入手。李安本人走的正是这样一条道路,他的成功来自于不断地努力。

李安看起来文质彬彬,有一种书卷气,似乎更像一个学者,而不像一位导演。李安电影的突出特点是平易近人,不故作高深,注重故事表意,并从中渗透文化精神,以探讨人情伦理和文化冲突的趣味作为影片的价值取向。李安的经历使其电影有一种东西方贯穿的精神力量。他在美国有很长时间的求学经历,在他的影片中,他不知不觉地将这种经历作为一种原动力融入了影片中,西方现代社会的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在不断地发生碰撞。“以最现代化的电影语言来表现最传统的中国文化,以国际主流电影的模式来展现东方文化的特色。”因此有人评价李安其人正如李安电影一样是中西文化结合的产物。

第二章文化意识与伦理道德批判

一、文化背景

《推手》、《喜宴》、《饮食男女》三部影片“均以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自身的宽容和在当代社会条件下的存活力为特征,注重探讨家庭伦理亲情、代际关系(父子、父女关系)。有时甚至涉及非理性因素。但在他的故事中,人物之间最后总是会达到谅解和平衡”。北京电影学院王志敏教授在他的著作《现代电影美学基础》中对李安的三部作品做出了如上概括性的描述。在李安的这三部曲中,我们会尽可能多地体会出一种东西方文化间的碰撞和冲突。

在侯孝贤的作品《悲情城市》中曾就历史的原貌将在台湾生活的人分为三类,一是台湾本地原住民;二是本省人,指在17世纪至二战前大陆移住民;三是外省人,指二战后移住民。李安应属外省人。李安作为一名台湾籍的导演,他生活在一个强大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包围之中,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也是台湾人对自己是中国人这一民族身份的认证。在更多的接受儒家文化关于家庭传统观念,讲求父亲权威在家庭中的地位,以家庭为纽带,联络感情这样一种浓厚的文化氛围的浸染下,似乎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刻在骨子里的观念:家是一个人的根,是无法剪断的牵挂。而李安在留美学习中所接触到的西方社会则是一个注重个体自我发展、自我意识张扬的社会。人作为社会的主体,人必须追求自由。在西方的伦理精神里,每个人的社会价值与伦理价值都是以个体的形态被认识和衡量,并且在法律精神统一的制约之下,个人存在的意义是被肯定的。与中国传统文化的隐忍、宽容、严肃对立的是张扬、奋斗、自由精神。这种美国精神曾带领美国人取得了历史性的成功,但是相对而言却忽略了人与人之间情感的表达,存在的是孤立的个体,缺少的是一种连接。深刻地体会东西方文化差异的李安,一直在思索这个问题,他试图做到一种沟通和共容。李安的影片注重表达的意念是“文化沟通与伦理道德”这个大的母题。他是在一个大的文化背景下来探讨家庭中的人际关系和文化伦理问题。正如李安自己所说他的影片都是在讲述一个家庭的解构和重新结构的进程,表现的是细腻的感情,而且戏剧性很强。

二、“父亲三部曲”伦理观念分析

首先,我们对李安“父亲三部曲”--《推手》、《喜宴》、《饮食男女》的内容做一概括、比较和分析。《推手》借中国太极拳中的“推手”,探讨的是人际关系的平衡问题。父子关系在一个别样的文化背景下也要重新定位,重新寻求平衡。《喜宴》也是着重探讨父子关系,主要讲述中西方文化关系,即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冲突与和解,贯穿着李安的宽容与谅解的电影精神。《饮食男女》在展示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同时,探讨的是父女关系、代际关系,问题最后似乎都得到了最佳的结局。在李安的电影中经常涉及的主题是中西家庭伦理观的对比。李安影片中人物遇到的问题也往往是李安自身所思考、解决的问题。

《推手》中从北京来到美国的退休太极拳师朱师傅遇到的是如何与家人沟通的问题。“李安说过,推手之意就是要将一个致虚极、守静笃的太极拳师老头儿放在一个戏剧性结构的故事里考验考验,与命运推手过招,看他沉不沉住气。”儿子是留美博士,娶了一位洋媳妇。媳妇一直在努力成为一位知名作家,每日在家里写作。朱师傅不会英语,与儿媳妇无法做到沟通。而整日只有两个人在家。在这样尴尬的处境下,矛盾自然而然就产生了。李安处理这种矛盾的技巧很到位,他完全用一种画面语言表现。在本片的开始部分,有10多分钟的没有对白的画面。李安完全凭借场面调度和人物表演,尽可能地拉开了人物之间的心理距离。

人物一动一静、一老一少、一中一洋,导演仅仅用10多分钟的时间就将这种强烈的对比反差交代得一清二楚。又将人物的活动范围限制在一个房子内,通过家庭这种不和谐的氛围,又突出了中西文化的对比。儿媳妇是一个美国人,所能接受的是美国式的生存方式,显然是无法接受朱师傅的突然到来。人物台词告诉我们,自从朱师傅来了之后,一个月的时间她一个字也没有写出来。朱师傅用“没劲”来概括他的生活,“退休了之后没劲,来美国更没劲”,他到美国来只是想颐养天年,尽享儿孙膝下承欢之乐,这是每一个中国老年人的梦想。儿媳妇玛莎对丈夫晓生说让朱师傅到老年公寓去住,就代表了绝大多数美国人对这样的事的看法。年老以后住老年公寓,这也许是一个美国人看来很自然的事,可是在中国人看来,儿子让父亲住老年公寓很有些大逆不道。

影片的转折之处是朱师傅离家出走。他一个人到餐馆打工,情急之下与餐馆老板发生冲突,被警察带进监狱。朱师傅在监狱中说出了心里话:只要看到孩子好,就是他最大的欣慰。影片中的李太太与朱师傅是同病相怜的两个人。他们最后都住进了老年公寓,这是无奈的选择。在影片结尾一段,两位老人站在纽约街头,在如森林般耸立的楼群外,感叹道天气很好,他们的命运是否如天气呢?他们最后的归宿,李安在影片中没有做出明确的安排。影片最后是以宽容与理解结束,而这种结局也许是中国老年人在美国社会中最好的选择。“李安在《推手》中借用朱师傅在离家出走后说''''拳谱上说练精还气,练气还神,练神还虚。这练神还虚就难了。这句台词在电影中说得真是感人至深。这三还步骤是道家丹法理论,为太极拳所借用。李安用一个丹法名词,来比喻人终难什么都无所谓的人生感慨,的确是高明。”

《喜宴》是李安创作的第一个中文剧本,但是由于美国人嫌它太中国化,而台湾当局又嫌它触及了同性恋这个敏感社会问题而没有成拍。直到李安的《推手》获得成功之后,才拍成影片。《喜宴》中的故事和各种处理与影片的宽容、平衡和兼容并蓄是完全一致的。这种精神就是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保守与开放、中国与美国、台湾与大陆、同性恋与异性恋的交融。

李安对影片中的人物身份的设置就能说明李安这种电影精神;高伟同是影片纽带衔接的关键人物,他是一个在台湾长大、到美国留学的人物,与李安本人经历很相像,他接受了美国文化,同时美国文化也容纳了他。他作为一个同性恋者,有一位同性恋恋人,但是他又无法摆脱父母对其婚姻的催促,为了满足父母心愿,他只好为父母演一场戏,以解二老焦虑。高父、高母代表中国传统道德观,高父作为当年从大陆撤退到台湾的一名高级将领,他秉承了中国传统观念,要求儿子结婚生子。顾威威是一位从大陆到美国求学的女孩,她本是“临危受命”,但她不断地被两位老人所感动,在洞房之夜与伟同假戏真做,而且还怀了孕,最后她决定生下孩子。塞门是伟同的同性恋爱人,原本为帮助伟同,同意伟同与威威假结婚,却想不到他们假戏真做。伟同的父亲了解了这一切之后,经过痛苦的思索,无奈地面对事实,承认塞门的身份。最后伟同、威威、塞门以及孩子组成了一个特殊的家庭。李安对其影片人物身份做出了具体而细致的认证。

影片情节冲突转折都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一个个矛盾随着情节的展开不断的展现在观众面前。

伟同与塞门是同性恋

高父催促伟同结婚

塞门出主意让伟同与威威假结婚

高父、高母突然抵达纽约

伟同、威威仓促结婚,高父不满意

高父旧部为伟同、威威办喜宴

伟同、威威洞房花烛之夜假戏真做

威威怀孕,塞门不满与伟同吵架,威威决定打掉孩子

高父病倒,威威决定独自生下孩子

高父认可了塞门

高父、高母离开

伟同、塞门、威威以及孩子组成一个特殊的家庭

在情节总是即将到达悬崖边上的时候,忽然出现一个转折,体现了李安驾御剧本的能力。

影片的结局很耐人寻味:高父走向机场,通过检查人员时举起了双手,是一种意义双关的表达,既是一种必经的程序,又是对儿子选择的宽容和谅解。

《饮食男女》将故事发生的地点移到了台湾。所谓“饮食男女,人之所欲,不想也难”。这部影片体现了李安擅长处理家庭题材的剧作的能力,并且表现出风趣、幽默的风格。人物性格十分鲜明,总是会带给人出乎意料的惊奇。影片着重表现了中国古老而悠久的饮食文化。影片开头一段与《推手》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没有人物台词,只有郎雄所扮演的父亲朱师傅在做饭。伴随着民族传统音乐,朱师傅简直就像在进行一项艺术创作。“饮食同样是一种文化。”朱师傅一家靠着每周一次的聚餐来联络大家的感情。但似乎每次都不是很顺利,总是要发生什么意外,总是会有一个惊人的消息告诉大家:二女儿家珍要搬出去住;三女儿家宁要生孩子;大女儿家珠要结婚;最后是朱师傅自己在饭桌上提出要和大女儿的同学锦荣结婚。种种事态变故都是在饭桌上提出来的。影片贯穿着两条线索:“饮食”与“男女”。一条总的脉络是“饮食”,“男女”作为大的脉络的小的分支,层层向前推进。其实如果家庭生活用四个字概括就是“饮食”、“男女”。

李安从家庭生活写起,从他最熟悉的题材写起,以“小宇宙”带出一个“大宇宙”。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中人与人之间有着细腻而微妙的变化。人际关系、伦理关系体现出整个社会的文化倾向和伦理道德倾向。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郑洞天教授指出:一位导演真正杰出之处在于他向大家讲述什么,而不是他采取什么样的方式讲述。李安电影经常涉及的主题是中西方家庭生活中伦理观念的对比。李安的伦理观更倾向于传统东方观念,注重家庭,注重传统的伦理道德。

三、李安电影中父亲形象

李安的华语电影中,总会出现由郎雄扮演的父亲形象,这是李安电影的一个标志特征。李安对中国的社会体制、伦理观念和人际关系的理解都是通过一个“父权”来表现的。李安通过这样一个由郎雄扮演的“父亲”而化抽象为形象,概括演绎了所有中国传统道德的本质。“父亲”形象是一个承载体,它所代表的含义绝不仅仅是“父亲”这一人物本身。以传统道德印证中国的人生哲学,以“父亲”形象体现中国文化。有人认为李安的影片体现了其某种“恋父情结”,而实质上绝不是如此。绝不是简单的套用弗洛伊德的恋父观点就可以解释李安影片的深厚。“父亲”形象所包涵的内容的深厚,是文化伦理道德的浓缩。在谈到贯穿这三部影片中的“父亲”形象时,李安曾这样说:“从《推手》当中一心想要与儿子团聚的太极拳大师,到《喜宴》最后承认儿子是同性恋事实的将军,再到《饮食男女》中压抑感情的国厨,他们都代表了某种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质,而在《饮食男女》里老朱后来接受家庭翻掉的事实,开创自己的新生活,这可能也算是我对中国文化的一点祝福吧!”

郎雄所扮演的父亲具有很明显的职业特征:《推手》中,他是一位精通中国太极拳的武术学院的太极拳教练;《喜宴》中的高父是一位戎马生涯多年的将军,又会书法,又通英语;《饮食男女》中的朱师傅是一位厨艺大师。中国几千年的文化史浓缩后便是武术、书法、饮食等。李安无疑将这种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搬上了银幕。“父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而“父亲”所处的环境又是充满骚动和喧嚣的现代都市社会,能否达到与这样的一个社会的沟通和融洽,能否适应于这样一种社会,“父亲”最终给了我们这样一种答案;以宽容和谅解、变通达到了与社会的和解。在西方社会,老人与子女的关系问题是一个很沉重的话题。父母与子女是分开居住的。而中国传统社会观念是“养儿防老”,父母晚年要享受到天伦之乐,儿女要尽孝心。两种观念的冲突极为强烈。《推手》中朱师傅不愿变成儿子朱晓生的负担,毅然决然地离家出走,77岁高龄仍到餐馆打工,这在中国社会是无法想像的。朱师傅与儿子在狱中相见一场戏是本片高潮。儿子痛哭流涕地跪在父亲面前,请求父亲回家,父亲对儿子说了一番感人肺腑的话:“只要你们过得好,我这把年纪了,又在乎什么呢?”朱父选择了一条双方妥协的道路,自己一个人住老年公寓,偶尔到儿子家居住。

《喜宴》中高父知道了自己儿子是一个同性恋者。这对一个传统中国人,盼望儿子娶妻生子、传宗接代的父亲来说,不啻于晴空霹雳,他因此而中风。但是高父最终还是接受了儿子伟同同性恋的事实,接受了塞门。高父这样一个传统思想很深的人做出这种选择,是经过了深刻而痛苦的思索之后做出的无可奈何的选择。事实已经残酷地摆在老人面前。高父将儿子伟同托付给塞门便是对塞门身份的认同。同时传递高家香火的任务也即将完成,儿子伟同毕竟名正言顺地娶了威威作妻子,且威威身怀有孕。高父认可了这种中西合璧的家庭。

《饮食男女》中朱师傅将女儿一个一个嫁出去,又不愿意成为女儿的负担,开始寻找自己的归宿。影片中朱师傅对锦荣的女儿很关心,是李安编剧中打下的伏笔。在结尾出人意料的是朱师傅选择与锦荣的结合而不是与锦荣的母亲。朱师傅第二春的到来是他对自己今后生活的一种选择。

在《冰风暴》中李安选择了一位美国的父亲形象。影片中的父亲代表了美国当时父亲共同的品质。他们是冷漠的,与妻子儿女无法达到沟通。在寻找情人的安慰中也是备受情感的煎熬。他们是失败的父亲,但家庭又是他们最终的归宿。如何面对自己?如何面对家庭?他们将在生活中为自己寻找答案。

第三章走向好莱坞

一、涉足西方影坛

李安凭借他的“父亲三部曲”一举引起国际影坛瞩目,开始了他闯荡好莱坞的导演生涯。华人在好莱坞拍片者很多,像吴宇森、唐季礼、陈凯歌等,大都像李安这样拍片引起了世界轰动,随后到美国发展。李安凭着他对电影叙事技巧的娴熟运用,很快在好莱坞打拼出一片天地。《理智与情感》打开了认识西方的大门;《冰风暴》探讨了美国家庭伦理观念;《与魔鬼共骑》则体现了李安对南北战争又一层面意义的理解。

李安反映西方的影片,在电影语言技巧的运用上已经达到了日臻完善的水平。单从影片的技术方面看,已经可以与好莱坞大牌导演并驾齐驱。但好莱坞之所以选中李安到好莱坞来拍片,最重要的是看到了他在影片中所表现出的独特人文气质。李安的电影美学成就在于他展现了一种理智与情感、东方与西方碰撞交汇中的生命体验,并演化为从容、质朴,又不失幽默的叙事风格。即使李安到好莱坞拍片,触及到反映西方社会问题等题材时,他的这种电影美学风格仍是自然而然地不经意地渗透到其影片中来。这表现出导演已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审美品质,是一位导演成熟的标志。

我们仅以《理智与情感》、《冰风暴》中的两个场面为例,来探讨李安的电影美学风格。《理智与情感》是18世纪英国女作家简·奥古斯汀的作品。李安在原著的基础上,更多地融入了节制、隐忍与热情、奔放这种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对比的叙事。同时,导演的目光又是异常的冷静、客观。在处理妹妹病重的一场戏中,导演运用了强烈的黑白对比。镜头内以二分之一对角线明暗光区将画面分为两部分。妹妹处在明亮光区内,她正站在死亡的大门口,身上的衣服和床单都是白色的,脸的表情是安详的。而姐姐与一支蜡烛为伴,身穿深色衣服处在一片阴暗的光影里。画面明显地带出了生存与死亡这一凝重的主题。李安整个画面上的处理是沉静的,生命与死亡同时凝固在这一刻,二者的距离仅一步之差。李安很擅长表现婚姻生活。“在这部影片中,李安也在表现婚姻是妥协的产物,它是与感情分离的,是有缺憾的,必须接受和容忍这种缺憾,才能保证它的稳固。不完美的婚姻是最适当的婚姻。李安又一次显示了平衡矛盾的才华。”

在《冰风暴》中,影片开头和结尾的段落是相同的,都是一家人迎接儿子回家。但是在观看这两段时,观众的心情是绝对不同的。当了解到一家人在一夜之中的变化后,再迎接儿子的归来心情是异常复杂的。李安在处理这两个场面时都用了静场,没有声音。以“无声”胜“有声”。在凝重的气氛中传达出人物的情感体验,而这种情感体验,又能引起观影者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冰风暴》中的风暴代表了某种毁灭性的打击,对一个家庭而言,它是致命的,是一种深刻的变故,但又意味着新的开始和重获新生。李安的影片表现的不是彻底的绝望和悲观,而是带给人一丝宽慰、一点勇气、继续生存下去的必不可少的信心,是刺痛人心的温和的反讽。这也是中国文化带给李安的影响。彻底的孤独、绝望在中国文化中是很少的,只要有人的存在、有家的存在,人总是能够从他人和家庭中寻找到支持和帮助。人不是孤立无援的,可以拾回信心,重新开始。《冰风暴》中的这个家庭中的每个人也在风暴之后获得人格自省。这个家庭将会在未来漫长的日子里重新寻找到支撑点。

二、挑战奥斯卡

目前在全世界引起轰动的影片便是李安的新作《卧虎藏龙》。李安借这部影片实现了他自幼年时代起的一个理想。20世纪60~70年代正是胡金铨电影的辉煌时期。胡金铨是第一位将武侠片推向国际的中国电影导演。他在武侠片中融入了相当深邃的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受到这样一种影响,李安从小对胡金铨的武侠电影情有独钟,这便带给他一个江湖的梦。《卧虎藏龙》中玉蛟龙在某种意义上说就代表了李安童年向往江湖的一种心态写照。

在这部影片中,李安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表现很充分,是一种中国传统道德中的隐忍和克制。李慕白和俞秀莲、玉蛟龙和罗小虎,是李安在影片中的人物,这些人物的性格十分鲜明。礼教是影片中李慕白和俞秀莲之间无法逾越的障碍。他们所以这么多年来互相坦然面对,将恋情埋在心底,正是因为这份“礼”与“义”。李安将中国精神、中国武术推向了世界。《卧虎藏龙》展示了中国人的礼义观念,渲染了一片江湖豪气,表现了道家天人合一的思想。武当剑法及各种武术经典得以在世界观众面前做出精彩的表演。这些都迎合了西方观众对中国----带有神秘感的国家的探究心理。这部影片创造了华语电影在美国电影史上的一次奇迹。成为美国最卖座的外语片。美国各种新闻媒体纷纷做出报道,在美国掀起了李安电影热。

《卧虎藏龙》这部影片的成功,不涉及发行手段,单从影片本身来看有以下几个原因:(一)表现了所谓江湖。在影片中,反复提到了“江湖”二字,这也是本片吸引了众多西方电影观众关注的原因之一。究竟何为江湖?汉语词典中做出了如下注释:“江湖,指四方各地;旧时流浪各处卖药、卖艺为生的人叫''''走江湖的''''。”在影片中指代了一种无拘无束、游荡四方的生活。渴望自由的人对这种生活充满了向往之情。西方观众亦如影片中人物玉蛟龙一样对江湖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二)中国武术,中国功夫。李慕白能够一手挥剑潇洒动作,大彻大悟的神情也使西方观众更加痴迷。(三)礼教精神对李、俞爱情的约束,使西方观众看到了内敛而含蓄的感情。(四)中国山水风光。李安将故事发生的场景辗转几次,武当高峰、浙江富阳竹林、新疆大漠风光,令观众一饱眼福。考虑到以上几个因素,《卧虎藏龙》在美国取得巨大的票房也就不足为奇了。《今日美国报》首席影评家迈克尔·克拉克称赞李安的这部力作将传统的讲故事手法与上乘的武打特技镜头融合在一起。在第74届奥斯卡颁奖典礼上,《卧虎藏龙》共获得十项提名,最后捧走四项奥斯卡金像奖。李安携《卧虎藏龙》获奖的意义在于他让美国人,也让西方人认识了中国电影,使他们了解了中国传统文化,将最富有中国民族特色的东西介绍给了西方观众,拓展了中国被世界所认识、了解的渠道,将华语电影引向了世界。李安成为将华语片引向世界的领路人。

结语

作为台湾新生代最重要的导演之一的李安,不论拍英语片,还是华语片,传递东方文化和中国人的情感始终是他的追求。他的影片始终围绕家庭而展开,探讨的始终是文化与伦理道德这一主题,这使得李安的影片有了一定的深度,渗透着文化精神,而绝不是肤浅的反映生活本身。

以“学贯中西”来评价李安可谓恰如其分。关注李安的影片,会有很多收获。李安独特的文人气质,所传达出的正是一以贯之的中国传统人文精神。李安和中国电影史上被称为诗人导演的费穆先生有很多相像之处,最突出的就是二人共有的文人风格。中国传统人文精神是接受儒家的思想,以洞察的眼光和悲悯的情怀,带有人性的视点,关注人本身。他们的影片中关注的是人与文化,更注重传达一种情感和情绪,给人以回味。费穆的《小城之春》讲述的是一个女人在两个男人间的矛盾选择。其主题是一种“剪不断,理还乱”的情绪,表现了中国传统精神中的“发乎情,止乎礼”,体现了费穆的文人气质和诗化风格。20世纪上半期,费穆让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在最现代的艺术形式电影中复苏;20世纪末,李安又一次使中国传统精神在电影中表现,并且将这种精神推向了世界。李安与费穆有着相同的文人气质,二人深厚的学识与修养,使他们的名字永远地记录在电影史上。

从李安的整个创作形象、创作风格、创作倾向以及创作主题的表达看应该属于一位中国导演。李安的独特价值在于他的影片开创了一种探求文化与亲情、伦理与道德关系的类型。同时他还使影片在艺术上和商业上找到了完美的契合点,使影片既有较高的艺术水平,又能在商业发行上取得不俗的票房成绩。这一点尤其对当下中国电影的发展有着极强的借鉴意义。

李安和费穆是我最喜欢的两位导演。费穆的《小城之春》已经成为中国电影史上最为经典的一部电影。我相信,李安连同他的“父亲三部曲”也会成为中国电影史上经典的一页。

期待李安,期待李安的电影佳作;相信李安,也相信李安电影佳作的诞生。

参考资料

1.王志敏著《现代电影美学基础》中国电影出版社

2.《世界电影鉴赏词典》福建教育出版社

3.乌兰主编《世界著名电影导演研究》中国电影出版社

李安导演作品年表:

1991年《推手》(“PushingHands”)

获1991年台湾金马奖8项提名。李安获得最有潜力新导演“评审团特别奖”、亚太影展最佳影片奖。

1992年《喜宴》《TheWeddingBanquet“》

获1993年柏林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奖。

1993年《饮食男女》(”EatDrinkManWoman“)

1994年戛纳影展”导演双周“单元开幕电影并获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

1995年《理智与情感》(”SenseandSensibility“)

第53届金球奖6项提名,获最佳影片、最佳剧本奖;第68届奥斯卡金像奖7项提名,获最佳改编剧本奖;获第46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

1997年《冰风暴》(”TheIceStorm“)

英国学院最佳女主角;第50届戛纳电影节最佳编剧;多伦多影评协会最佳导演。

1999年《与魔鬼共骑》(”RidewiththeDevil“)

2000年《卧虎藏龙》(”CrouchingTiger,HiddenDragon“)

2000年台湾金马奖最佳影片;第73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语片奖、最佳原创音乐奖、最佳摄影奖、最佳艺术指导/道具装饰奖。

公寓文化论文范文篇8

序言

侯孝贤、杨德昌、李安三人被认为是目前台湾新生代最重要的导演。台湾著名资深影评人焦雄屏女士曾把侯孝贤和杨德昌两个人对电影的不同认知和信念加以对比,她认为侯孝贤是中国的传统的,感情饱满而丰富;杨德昌是西方的、现代的,感情冷静而内省。而李安所采取的是现代人的中庸之道,他游刃于杨德昌的理智和侯孝贤的情感之间,“取其道而用之”。学贯中西,正是李安的导演风格。

第一章与电影结缘

一、往事

李安是一位大器晚成的导演,当他拍摄完成其处女作影片也是奠定了其杰出导演地位的影片《推手》时,是1991年,当时他已经37岁。

李安1954年10月23日出生于台湾一个中产阶级家庭,从小在台湾屏东乡下长大。1972年考入台湾艺专影剧科导演组学习。1974年获台湾话剧赛大专组最佳演员奖。1975年他自己编导,摄制了一部短片《星期六下午的懒散》。1978年赴美留学,在伊利诺斯大学戏剧系导演组学习,两年后获学士学位。1980年凭着以前的作品《星期六下午的懒散》进入纽约大学电影系学习。纽约大学电影系是美国培养电影专业人才的一座摇篮。这所大学云集了美国众多电影业内的资深教授和专业学者。李安在这样一所大学学习,自然而然为他后来的导演生涯打下了牢固的基础。1983年因拍摄纽约街头失业演员求生百态的《荫凉的湖畔》而获纽约大学奖学金和1983年台湾金穗奖最佳剧情片奖。他于1985年毕业,获得纽约大学电影硕士学位。他的毕业作品是45分钟的影片《分界线》,获纽约大学学生影展最佳影片和最佳导演两项奖。

也许是因为父亲是学校校长的缘故,从小被灌输“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思想,李安花在读书上的时间整整29年。毕业后,他留在美国发展。李安写过很多剧本,但都因种种原因不能拍成,这对一位立志想当导演的人来说是一件异常痛苦的事。1990年,台湾“新闻局”征选优秀剧本,李安在美国听说此事后,便将他于1982年开始创作,构思多年,写了27稿之多的剧本《推手》和《喜宴》双双寄上,结果双双获奖,真可说是“蛰伏六年,一鸣惊人”。后由台湾中央电影影业公司制作出品,相继于1991年推出《推手》,1993年推出《喜宴》。《推手》是奠定李安导演地位的处女作,也是奠定了其在台湾新生代导演地位的影片。影片

一经推出便获得了极大的轰动。人们开始关注李安,李安的出现为台湾影业注入了生机和活力。李安的电影在艺术上和商业上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推手》获1991年台湾金马奖八项提名,李安获最有潜力新导演“评审团特别奖”。此后,李安被视为台湾影视界的“不可多得的人才”。

李安自编自导的“父亲三部曲”《推手》、《喜宴》、《饮食男女》都是以一个家庭作为主线,描写的是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生存的境遇。中国传统文化在影片中得以充分地发掘。以现代人的目光观照中国传统文化对今天社会生活的适用性,并以此来挽救现代社会中人们的麻痹和冷漠。李安为他的影片找到了连接点,构成了思想上的脉络,贯穿于影片始终,从而一气呵成。李安在影片中所表现的这种文化倾向与他人生经历有关。作为一个在台湾长大的中国人,李安自幼受到中国传统文化道德的熏陶,以李安这个年代的人来说,这种影响力和教育力尤其深厚。有人评价说“台湾人似乎比大陆人更像中国人”,他们从父辈那里学到了很多有关中国的传统文化,儒家、道家,更是了然于心,深谙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这种童年经历,更使像李安这样的导演永远无法忘记他背后的强大的文化背景支持。李安曾说自己是一个“内在道家,外在儒家”的人,“在精神境界中,李安追求静观调合,虚无清静的''''出世‘的修养品格。而他在现实的处世原则上则是谋求进取,顺应机变,进而有所成就和作为这种‘入世’的态度”。

二、走向电影艺术世界

古语曰“十年磨一剑”,自1972年入台湾艺专影剧科算起,到1985年取得纽约大学导演硕士学位,到他成功拍摄完成自己的第一部影片1991年为止,这个中间过程近二十年。李安是从创作剧本开始其电影生涯的,他认为导演是一个巨大的工程,需要各方面的支持与合作,而写剧本相对就简单容易一些,可以将自己的思想呈现出来。因此他奉劝立志从事电影事业的青年人应先从写剧本入手。李安本人走的正是这样一条道路,他的成功来自于不断地努力。

李安看起来文质彬彬,有一种书卷气,似乎更像一个学者,而不像一位导演。李安电影的突出特点是平易近人,不故作高深,注重故事表意,并从中渗透文化精神,以探讨人情伦理和文化冲突的趣味作为影片的价值取向。李安的经历使其电影有一种东西方贯穿的精神力量。他在美国有很长时间的求学经历,在他的影片中,他不知不觉地将这种经历作为一种原动力融入了影片中,西方现代社会的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在不断地发生碰撞。“以最现代化的电影语言来表现最传统的中国文化,以国际主流电影的模式来展现东方文化的特色。”因此有人评价李安其人正如李安电影一样是中西文化结合的产物。

第二章文化意识与伦理道德批判

一、文化背景

《推手》、《喜宴》、《饮食男女》三部影片“均以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自身的宽容和在当代社会条件下的存活力为特征,注重探讨家庭伦理亲情、代际关系(父子、父女关系)。有时甚至涉及非理性因素。但在他的故事中,人物之间最后总是会达到谅解和平衡”。北京电影学院王志敏教授在他的著作《现代电影美学基础》中对李安的三部作品做出了如上概括性的描述。在李安的这三部曲中,我们会尽可能多地体会出一种东西方文化间的碰撞和冲突。

在侯孝贤的作品《悲情城市》中曾就历史的原貌将在台湾生活的人分为三类,一是台湾本地原住民;二是本省人,指在17世纪至二战前大陆移住民;三是外省人,指二战后移住民。李安应属外省人。李安作为一名台湾籍的导演,他生活在一个强大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包围之中,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也是台湾人对自己是中国人这一民族身份的认证。在更多的接受儒家文化关于家庭传统观念,讲求父亲权威在家庭中的地位,以家庭为纽带,联络感情这样一种浓厚的文化氛围的浸染下,似乎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刻在骨子里的观念:家是一个人的根,是无法剪断的牵挂。而李安在留美学习中所接触到的西方社会则是一个注重个体自我发展、自我意识张扬的社会。人作为社会的主体,人必须追求自由。在西方的伦理精神里,每个人的社会价值与伦理价值都是以个体的形态被认识和衡量,并且在法律精神统一的制约之下,个人存在的意义是被肯定的。与中国传统文化的隐忍、宽容、严肃对立的是张扬、奋斗、自由精神。这种美国精神曾带领美国人取得了历史性的成功,但是相对而言却忽略了人与人之间情感的表达,存在的是孤立的个体,缺少的是一种连接。深刻地体会东西方文化差异的李安,一直在思索这个问题,他试图做到一种沟通和共容。李安的影片注重表达的意念是“文化沟通与伦理道德”这个大的母题。他是在一个大的文化背景下来探讨家庭中的人际关系和文化伦理问题。正如李安自己所说他的影片都是在讲述一个家庭的解构和重新结构的进程,表现的是细腻的感情,而且戏剧性很强。

二、“父亲三部曲”伦理观念分析

首先,我们对李安“父亲三部曲”--《推手》、《喜宴》、《饮食男女》的内容做一概括、比较和分析。《推手》借中国太极拳中的“推手”,探讨的是人际关系的平衡问题。父子关系在一个别样的文化背景下也要重新定位,重新寻求平衡。《喜宴》也是着重探讨父子关系,主要讲述中西方文化关系,即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冲突与和解,贯穿着李安的宽容与谅解的电影精神。《饮食男女》在展示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同时,探讨的是父女关系、代际关系,问题最后似乎都得到了最佳的结局。在李安的电影中经常涉及的主题是中西家庭伦理观的对比。李安影片中人物遇到的问题也往往是李安自身所思考、解决的问题。

《推手》中从北京来到美国的退休太极拳师朱师傅遇到的是如何与家人沟通的问题。“李安说过,推手之意就是要将一个致虚极、守静笃的太极拳师老头儿放在一个戏剧性结构的故事里考验考验,与命运推手过招,看他沉不沉住气。”儿子是留美博士,娶了一位洋媳妇。媳妇一直在努力成为一位知名作家,每日在家里写作。朱师傅不会英语,与儿媳妇无法做到沟通。而整日只有两个人在家。在这样尴尬的处境下,矛盾自然而然就产生了。李安处理这种矛盾的技巧很到位,他完全用一种画面语言表现。在本片的开始部分,有10多分钟的没有对白的画面。李安完全凭借场面调度和人物表演,尽可能地拉开了人物之间的心理距离。

人物一动一静、一老一少、一中一洋,导演仅仅用10多分钟的时间就将这种强烈的对比反差交代得一清二楚。又将人物的活动范围限制在一个房子内,通过家庭这种不和谐的氛围,又突出了中西文化的对比。儿媳妇是一个美国人,所能接受的是美国式的生存方式,显然是无法接受朱师傅的突然到来。人物台词告诉我们,自从朱师傅来了之后,一个月的时间她一个字也没有写出来。朱师傅用“没劲”来概括他的生活,“退休了之后没劲,来美国更没劲”,他到美国来只是想颐养天年,尽享儿孙膝下承欢之乐,这是每一个中国老年人的梦想。儿媳妇玛莎对丈夫晓生说让朱师傅到老年公寓去住,就代表了绝大多数美国人对这样的事的看法。年老以后住老年公寓,这也许是一个美国人看来很自然的事,可是在中国人看来,儿子让父亲住老年公寓很有些大逆不道。

影片的转折之处是朱师傅离家出走。他一个人到餐馆打工,情急之下与餐馆老板发生冲突,被警察带进监狱。朱师傅在监狱中说出了心里话:只要看到孩子好,就是他最大的欣慰。影片中的李太太与朱师傅是同病相怜的两个人。他们最后都住进了老年公寓,这是无奈的选择。在影片结尾一段,两位老人站在纽约街头,在如森林般耸立的楼群外,感叹道天气很好,他们的命运是否如天气呢?他们最后的归宿,李安在影片中没有做出明确的安排。影片最后是以宽容与理解结束,而这种结局也许是中国老年人在美国社会中最好的选择。“李安在《推手》中借用朱师傅在离家出走后说''''拳谱上说练精还气,练气还神,练神还虚。这练神还虚就难了。这句台词在电影中说得真是感人至深。这三还步骤是道家丹法理论,为太极拳所借用。李安用一个丹法名词,来比喻人终难什么都无所谓的人生感慨,的确是高明。”

《喜宴》是李安创作的第一个中文剧本,但是由于美国人嫌它太中国化,而台湾当局又嫌它触及了同性恋这个敏感社会问题而没有成拍。直到李安的《推手》获得成功之后,才拍成影片。《喜宴》中的故事和各种处理与影片的宽容、平衡和兼容并蓄是完全一致的。这种精神就是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保守与开放、中国与美国、台湾与大陆、同性恋与异性恋的交融。

李安对影片中的人物身份的设置就能说明李安这种电影精神;高伟同是影片纽带衔接的关键人物,他是一个在台湾长大、到美国留学的人物,与李安本人经历很相像,他接受了美国文化,同时美国文化也容纳了他。他作为一个同性恋者,有一位同性恋恋人,但是他又无法摆脱父母对其婚姻的催促,为了满足父母心愿,他只好为父母演一场戏,以解二老焦虑。高父、高母代表中国传统道德观,高父作为当年从大陆撤退到台湾的一名高级将领,他秉承了中国传统观念,要求儿子结婚生子。顾威威是一位从大陆到美国求学的女孩,她本是“临危受命”,但她不断地被两位老人所感动,在洞房之夜与伟同假戏真做,而且还怀了孕,最后她决定生下孩子。塞门是伟同的同性恋爱人,原本为帮助伟同,同意伟同与威威假结婚,却想不到他们假戏真做。伟同的父亲了解了这一切之后,经过痛苦的思索,无奈地面对事实,承认塞门的身份。最后伟同、威威、塞门以及孩子组成了一个特殊的家庭。李安对其影片人物身份做出了具体而细致的认证。

影片情节冲突转折都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一个个矛盾随着情节的展开不断的展现在观众面前。

伟同与塞门是同性恋

高父催促伟同结婚

塞门出主意让伟同与威威假结婚

高父、高母突然抵达纽约

伟同、威威仓促结婚,高父不满意

高父旧部为伟同、威威办喜宴

伟同、威威洞房花烛之夜假戏真做

威威怀孕,塞门不满与伟同吵架,威威决定打掉孩子

高父病倒,威威决定独自生下孩子

高父认可了塞门

高父、高母离开

伟同、塞门、威威以及孩子组成一个特殊的家庭

在情节总是即将到达悬崖边上的时候,忽然出现一个转折,体现了李安驾御剧本的能力。

影片的结局很耐人寻味:高父走向机场,通过检查人员时举起了双手,是一种意义双关的表达,既是一种必经的程序,又是对儿子选择的宽容和谅解。

《饮食男女》将故事发生的地点移到了台湾。所谓“饮食男女,人之所欲,不想也难”。这部影片体现了李安擅长处理家庭题材的剧作的能力,并且表现出风趣、幽默的风格。人物性格十分鲜明,总是会带给人出乎意料的惊奇。影片着重表现了中国古老而悠久的饮食文化。影片开头一段与《推手》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没有人物台词,只有郎雄所扮演的父亲朱师傅在做饭。伴随着民族传统音乐,朱师傅简直就像在进行一项艺术创作。“饮食同样是一种文化。”朱师傅一家靠着每周一次的聚餐来联络大家的感情。但似乎每次都不是很顺利,总是要发生什么意外,总是会有一个惊人的消息告诉大家:二女儿家珍要搬出去住;三女儿家宁要生孩子;大女儿家珠要结婚;最后是朱师傅自己在饭桌上提出要和大女儿的同学锦荣结婚。种种事态变故都是在饭桌上提出来的。影片贯穿着两条线索:“饮食”与“男女”。一条总的脉络是“饮食”,“男女”作为大的脉络的小的分支,层层向前推进。其实如果家庭生活用四个字概括就是“饮食”、“男女”。

李安从家庭生活写起,从他最熟悉的题材写起,以“小宇宙”带出一个“大宇宙”。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中人与人之间有着细腻而微妙的变化。人际关系、伦理关系体现出整个社会的文化倾向和伦理道德倾向。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郑洞天教授指出:一位导演真正杰出之处在于他向大家讲述什么,而不是他采取什么样的方式讲述。李安电影经常涉及的主题是中西方家庭生活中伦理观念的对比。李安的伦理观更倾向于传统东方观念,注重家庭,注重传统的伦理道德。

三、李安电影中父亲形象

李安的华语电影中,总会出现由郎雄扮演的父亲形象,这是李安电影的一个标志特征。李安对中国的社会体制、伦理观念和人际关系的理解都是通过一个“父权”来表现的。李安通过这样一个由郎雄扮演的“父亲”而化抽象为形象,概括演绎了所有中国传统道德的本质。“父亲”形象是一个承载体,它所代表的含义绝不仅仅是“父亲”这一人物本身。以传统道德印证中国的人生哲学,以“父亲”形象体现中国文化。有人认为李安的影片体现了其某种“恋父情结”,而实质上绝不是如此。绝不是简单的套用弗洛伊德的恋父观点就可以解释李安影片的深厚。“父亲”形象所包涵的内容的深厚,是文化伦理道德的浓缩。在谈到贯穿这三部影片中的“父亲”形象时,李安曾这样说:“从《推手》当中一心想要与儿子团聚的太极拳大师,到《喜宴》最后承认儿子是同性恋事实的将军,再到《饮食男女》中压抑感情的国厨,他们都代表了某种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质,而在《饮食男女》里老朱后来接受家庭翻掉的事实,开创自己的新生活,这可能也算是我对中国文化的一点祝福吧!”

郎雄所扮演的父亲具有很明显的职业特征:《推手》中,他是一位精通中国太极拳的武术学院的太极拳教练;《喜宴》中的高父是一位戎马生涯多年的将军,又会书法,又通英语;《饮食男女》中的朱师傅是一位厨艺大师。中国几千年的文化史浓缩后便是武术、书法、饮食等。李安无疑将这种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搬上了银幕。“父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而“父亲”所处的环境又是充满骚动和喧嚣的现代都市社会,能否达到与这样的一个社会的沟通和融洽,能否适应于这样一种社会,“父亲”最终给了我们这样一种答案;以宽容和谅解、变通达到了与社会的和解。在西方社会,老人与子女的关系问题是一个很沉重的话题。父母与子女是分开居住的。而中国传统社会观念是“养儿防老”,父母晚年要享受到天伦之乐,儿女要尽孝心。两种观念的冲突极为强烈。《推手》中朱师傅不愿变成儿子朱晓生的负担,毅然决然地离家出走,77岁高龄仍到餐馆打工,这在中国社会是无法想像的。朱师傅与儿子在狱中相见一场戏是本片高潮。儿子痛哭流涕地跪在父亲面前,请求父亲回家,父亲对儿子说了一番感人肺腑的话:“只要你们过得好,我这把年纪了,又在乎什么呢?”朱父选择了一条双方妥协的道路,自己一个人住老年公寓,偶尔到儿子家居住。

《喜宴》中高父知道了自己儿子是一个同性恋者。这对一个传统中国人,盼望儿子娶妻生子、传宗接代的父亲来说,不啻于晴空霹雳,他因此而中风。但是高父最终还是接受了儿子伟同同性恋的事实,接受了塞门。高父这样一个传统思想很深的人做出这种选择,是经过了深刻而痛苦的思索之后做出的无可奈何的选择。事实已经残酷地摆在老人面前。高父将儿子伟同托付给塞门便是对塞门身份的认同。同时传递高家香火的任务也即将完成,儿子伟同毕竟名正言顺地娶了威威作妻子,且威威身怀有孕。高父认可了这种中西合璧的家庭。

《饮食男女》中朱师傅将女儿一个一个嫁出去,又不愿意成为女儿的负担,开始寻找自己的归宿。影片中朱师傅对锦荣的女儿很关心,是李安编剧中打下的伏笔。在结尾出人意料的是朱师傅选择与锦荣的结合而不是与锦荣的母亲。朱师傅第二春的到来是他对自己今后生活的一种选择。

在《冰风暴》中李安选择了一位美国的父亲形象。影片中的父亲代表了美国当时父亲共同的品质。他们是冷漠的,与妻子儿女无法达到沟通。在寻找情人的安慰中也是备受情感的煎熬。他们是失败的父亲,但家庭又是他们最终的归宿。如何面对自己?如何面对家庭?他们将在生活中为自己寻找答案。

第三章走向好莱坞

一、涉足西方影坛

李安凭借他的“父亲三部曲”一举引起国际影坛瞩目,开始了他闯荡好莱坞的导演生涯。华人在好莱坞拍片者很多,像吴宇森、唐季礼、陈凯歌等,大都像李安这样拍片引起了世界轰动,随后到美国发展。李安凭着他对电影叙事技巧的娴熟运用,很快在好莱坞打拼出一片天地。《理智与情感》打开了认识西方的大门;《冰风暴》探讨了美国家庭伦理观念;《与魔鬼共骑》则体现了李安对南北战争又一层面意义的理解。

李安反映西方的影片,在电影语言技巧的运用上已经达到了日臻完善的水平。单从影片的技术方面看,已经可以与好莱坞大牌导演并驾齐驱。但好莱坞之所以选中李安到好莱坞来拍片,最重要的是看到了他在影片中所表现出的独特人文气质。李安的电影美学成就在于他展现了一种理智与情感、东方与西方碰撞交汇中的生命体验,并演化为从容、质朴,又不失幽默的叙事风格。即使李安到好莱坞拍片,触及到反映西方社会问题等题材时,他的这种电影美学风格仍是自然而然地不经意地渗透到其影片中来。这表现出导演已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审美品质,是一位导演成熟的标志。

我们仅以《理智与情感》、《冰风暴》中的两个场面为例,来探讨李安的电影美学风格。《理智与情感》是18世纪英国女作家简·奥古斯汀的作品。李安在原著的基础上,更多地融入了节制、隐忍与热情、奔放这种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对比的叙事。同时,导演的目光又是异常的冷静、客观。在处理妹妹病重的一场戏中,导演运用了强烈的黑白对比。镜头内以二分之一对角线明暗光区将画面分为两部分。妹妹处在明亮光区内,她正站在死亡的大门口,身上的衣服和床单都是白色的,脸的表情是安详的。而姐姐与一支蜡烛为伴,身穿深色衣服处在一片阴暗的光影里。画面明显地带出了生存与死亡这一凝重的主题。李安整个画面上的处理是沉静的,生命与死亡同时凝固在这一刻,二者的距离仅一步之差。李安很擅长表现婚姻生活。“在这部影片中,李安也在表现婚姻是妥协的产物,它是与感情分离的,是有缺憾的,必须接受和容忍这种缺憾,才能保证它的稳固。不完美的婚姻是最适当的婚姻。李安又一次显示了平衡矛盾的才华。”

在《冰风暴》中,影片开头和结尾的段落是相同的,都是一家人迎接儿子回家。但是在观看这两段时,观众的心情是绝对不同的。当了解到一家人在一夜之中的变化后,再迎接儿子的归来心情是异常复杂的。李安在处理这两个场面时都用了静场,没有声音。以“无声”胜“有声”。在凝重的气氛中传达出人物的情感体验,而这种情感体验,又能引起观影者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冰风暴》中的风暴代表了某种毁灭性的打击,对一个家庭而言,它是致命的,是一种深刻的变故,但又意味着新的开始和重获新生。李安的影片表现的不是彻底的绝望和悲观,而是带给人一丝宽慰、一点勇气、继续生存下去的必不可少的信心,是刺痛人心的温和的反讽。这也是中国文化带给李安的影响。彻底的孤独、绝望在中国文化中是很少的,只要有人的存在、有家的存在,人总是能够从他人和家庭中寻找到支持和帮助。人不是孤立无援的,可以拾回信心,重新开始。《冰风暴》中的这个家庭中的每个人也在风暴之后获得人格自省。这个家庭将会在未来漫长的日子里重新寻找到支撑点。

二、挑战奥斯卡

目前在全世界引起轰动的影片便是李安的新作《卧虎藏龙》。李安借这部影片实现了他自幼年时代起的一个理想。20世纪60~70年代正是胡金铨电影的辉煌时期。胡金铨是第一位将武侠片推向国际的中国电影导演。他在武侠片中融入了相当深邃的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受到这样一种影响,李安从小对胡金铨的武侠电影情有独钟,这便带给他一个江湖的梦。《卧虎藏龙》中玉蛟龙在某种意义上说就代表了李安童年向往江湖的一种心态写照。

在这部影片中,李安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表现很充分,是一种中国传统道德中的隐忍和克制。李慕白和俞秀莲、玉蛟龙和罗小虎,是李安在影片中的人物,这些人物的性格十分鲜明。礼教是影片中李慕白和俞秀莲之间无法逾越的障碍。他们所以这么多年来互相坦然面对,将恋情埋在心底,正是因为这份“礼”与“义”。李安将中国精神、中国武术推向了世界。《卧虎藏龙》展示了中国人的礼义观念,渲染了一片江湖豪气,表现了道家天人合一的思想。武当剑法及各种武术经典得以在世界观众面前做出精彩的表演。这些都迎合了西方观众对中国----带有神秘感的国家的探究心理。这部影片创造了华语电影在美国电影史上的一次奇迹。成为美国最卖座的外语片。美国各种新闻媒体纷纷做出报道,在美国掀起了李安电影热。

《卧虎藏龙》这部影片的成功,不涉及发行手段,单从影片本身来看有以下几个原因:(一)表现了所谓江湖。在影片中,反复提到了“江湖”二字,这也是本片吸引了众多西方电影观众关注的原因之一。究竟何为江湖?汉语词典中做出了如下注释:“江湖,指四方各地;旧时流浪各处卖药、卖艺为生的人叫''''走江湖的''''。”在影片中指代了一种无拘无束、游荡四方的生活。渴望自由的人对这种生活充满了向往之情。西方观众亦如影片中人物玉蛟龙一样对江湖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二)中国武术,中国功夫。李慕白能够一手挥剑潇洒动作,大彻大悟的神情也使西方观众更加痴迷。(三)礼教精神对李、俞爱情的约束,使西方观众看到了内敛而含蓄的感情。(四)中国山水风光。李安将故事发生的场景辗转几次,武当高峰、浙江富阳竹林、新疆大漠风光,令观众一饱眼福。考虑到以上几个因素,《卧虎藏龙》在美国取得巨大的票房也就不足为奇了。《今日美国报》首席影评家迈克尔·克拉克称赞李安的这部力作将传统的讲故事手法与上乘的武打特技镜头融合在一起。在第74届奥斯卡颁奖典礼上,《卧虎藏龙》共获得十项提名,最后捧走四项奥斯卡金像奖。李安携《卧虎藏龙》获奖的意义在于他让美国人,也让西方人认识了中国电影,使他们了解了中国传统文化,将最富有中国民族特色的东西介绍给了西方观众,拓展了中国被世界所认识、了解的渠道,将华语电影引向了世界。李安成为将华语片引向世界的领路人。

结语

作为台湾新生代最重要的导演之一的李安,不论拍英语片,还是华语片,传递东方文化和中国人的情感始终是他的追求。他的影片始终围绕家庭而展开,探讨的始终是文化与伦理道德这一主题,这使得李安的影片有了一定的深度,渗透着文化精神,而绝不是肤浅的反映生活本身。

以“学贯中西”来评价李安可谓恰如其分。关注李安的影片,会有很多收获。李安独特的文人气质,所传达出的正是一以贯之的中国传统人文精神。李安和中国电影史上被称为诗人导演的费穆先生有很多相像之处,最突出的就是二人共有的文人风格。中国传统人文精神是接受儒家的思想,以洞察的眼光和悲悯的情怀,带有人性的视点,关注人本身。他们的影片中关注的是人与文化,更注重传达一种情感和情绪,给人以回味。费穆的《小城之春》讲述的是一个女人在两个男人间的矛盾选择。其主题是一种“剪不断,理还乱”的情绪,表现了中国传统精神中的“发乎情,止乎礼”,体现了费穆的文人气质和诗化风格。20世纪上半期,费穆让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在最现代的艺术形式电影中复苏;20世纪末,李安又一次使中国传统精神在电影中表现,并且将这种精神推向了世界。李安与费穆有着相同的文人气质,二人深厚的学识与修养,使他们的名字永远地记录在电影史上。

从李安的整个创作形象、创作风格、创作倾向以及创作主题的表达看应该属于一位中国导演。李安的独特价值在于他的影片开创了一种探求文化与亲情、伦理与道德关系的类型。同时他还使影片在艺术上和商业上找到了完美的契合点,使影片既有较高的艺术水平,又能在商业发行上取得不俗的票房成绩。这一点尤其对当下中国电影的发展有着极强的借鉴意义。

李安和费穆是我最喜欢的两位导演。费穆的《小城之春》已经成为中国电影史上最为经典的一部电影。我相信,李安连同他的“父亲三部曲”也会成为中国电影史上经典的一页。

期待李安,期待李安的电影佳作;相信李安,也相信李安电影佳作的诞生。

参考资料

1.王志敏著《现代电影美学基础》中国电影出版社

2.《世界电影鉴赏词典》福建教育出版社

3.乌兰主编《世界著名电影导演研究》中国电影出版社

李安导演作品年表:

1991年《推手》(“PushingHands”)

获1991年台湾金马奖8项提名。李安获得最有潜力新导演“评审团特别奖”、亚太影展最佳影片奖。

1992年《喜宴》《TheWeddingBanquet“》

获1993年柏林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奖。

1993年《饮食男女》(”EatDrinkManWoman“)

1994年戛纳影展”导演双周“单元开幕电影并获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

1995年《理智与情感》(”SenseandSensibility“)

第53届金球奖6项提名,获最佳影片、最佳剧本奖;第68届奥斯卡金像奖7项提名,获最佳改编剧本奖;获第46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

1997年《冰风暴》(”TheIceStorm“)

英国学院最佳女主角;第50届戛纳电影节最佳编剧;多伦多影评协会最佳导演。

1999年《与魔鬼共骑》(”RidewiththeDevil“)

2000年《卧虎藏龙》(”CrouchingTiger,HiddenDragon“)

2000年台湾金马奖最佳影片;第73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语片奖、最佳原创音乐奖、最佳摄影奖、最佳艺术指导/道具装饰奖。

公寓文化论文范文篇9

一、形成点、线、面三结合的学校德育教育空间,建立了一支优秀的德育骨干队伍。

我校属寄宿制中学,对学生的教育管理属24小时监控,全校近两千学生来自近百个村庄,汇聚成一个较庞大的群体。由于他们的生活背景,家庭状况、社会关系、思想状态、品德修养,行为习惯,心理素质、性格气质、情感和爱好、法制意识、纪律观念、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取向以及与人的交往能力,学习能力等各有不同,意味其教育、管理难度是较大的。因此,学校把德育工作队伍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学校领导从我们的教育和管理对象出发,成立了由一把手牵头的学校德育工作领导小组,以此为点,形成三条线:其一:政教处、年级组、班主任;其二:公寓管理老师;其三:学校团委会及学生会干部。以此三线辐射到学校的各个部位,形成了齐抓共管的德育氛围,大大提高了学校整体的德育工作意识,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德育工作者的道德素养、专业素养和教育素养,直接影响学校德育工作的质量和效果,因此加强德育队伍的组织建设、思想建设和专业学习活动是必要的,是需要长期不断加强和改进的。一年来,在校领导的高度重视下,我校在德育工作建设过程中,始终把队伍建设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上来抓。具体做法如下:

1、进一步建立了一套较为完善的工作制度。如年级组、班主任、公寓管理老师的每周例会制度,班主任工作综合考核评价制度,公寓老师工作职责,德育研讨会制度等,实行班主任、年级组长、楼管员工作责任制,这些制度的贯彻实施,有力地促进了我校德育工作队伍的建设。

2、注重德育队伍素质培训,努力提高德育管理水平。政教处经常组织班主任、公寓老师学习教育管理方面的理论知识及教育方面的政策、法规。每年开展一次德育论文评比活动,每学期召开一次德育教育经验研讨会。对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进行交流、探讨,特别对年轻的新班主任进行定期培训。2003年10月组织部分班主任赴洋思考察、观摩、学习。整个德育队伍的每一员都有吃苦耐劳、甘于奉献的精神,有着踏踏实实、努力进取的工作作风,具有科学、规范的管理方法。正是因为有了这支精良的德育队伍,我们的德育工作才顺应和促进了学校的快速发展。

二、以人为本,营造有利于学生身心发展的校内环境,全方位育人。

1、管理育人。根据《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内容,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在年初修改完善了一系列的管理制度,如:《班级考评实施细则》、《升旗制度》、《公寓楼管理制度》、《内务卫生检查评分细则》等等。每期开学,教育处统一安排组织学生学习。根据全寄宿制学校的特点,我们采取班级管理与公寓管理相结合的原则,实施全方位管理。一方面,每期坚持开展班级文明建设达标活动,各班从创建文明合格班级开始,逐步提升为先进班级和模范班级(每学期评价一次)。依照制定的评比细则对班级文明礼仪、学习纪律、体育、卫生等常规管理及学习成绩进行全程监控,由政教处、学生会干部具体检查,政教处及时公布各班情况,严格实行升降级和一票否决制度。另一方面:对学生公寓实行文明寝室评比制度,对学生的生活习惯、就寝纪律、文明行为进行规范化管理。教育处每期都将各项管理制度进行修订、补充和完善,使日常管理工作有章可循,在严格合理的规章制度下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规范。一系列的评比制度,激发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增强了班级体的凝聚力。

2、活动育人。学校有组织的各类活动,是德育工作的有效载体,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体现学生良好精神风貌的重要舞台。年初,教育处以国务院关于《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若干意见》为指导思想,以加强“养成教育”、“爱国主义教育”、“诚信教育”、“环保教育”、“革命传统教育”、“法制教育”等六大教育为重点,制定了详细的德育活动计划,发挥学生自主管理和创造能力,采取长期性和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使全年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

长期性的活动有:

(1)利用每周一升旗仪式这块基地,学生整装列队,通过出旗、升旗、唱国歌、国旗下讲话等规范形式教育感染学生,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2)每周日晚政教处召开全校学生广播会,及时通报上周情况,表扬先进,指出存在的问题,狠抓学生的养成教育。

(3)充分利用每周的班会课进行多方面的教育,每次都有主题、有计划、有总结。

(4)广播站每天上午、下午两次播音,由学生自己编辑、播音,及时报道国际国内新闻,成了学生关心、了解国家大事的重要窗口。

(5)学生会组织了学生监督员执勤活动,每天对学生的文明行为进行检查监督。

(6)每学期开学的第一个月开展“文明礼貌教育”活动,采用“主题班会”、“主题黑板报”、“专题手抄报”等多种形式,加强对学生进行不良行为习惯危害性教育、社会公德教育、社会责任感教育、文明健康生活方式教育、环保教育,培养学生的公德意识,提高学生的自身修养。

(7)开展了法制教育系列活动,聘请了县司法局干警作了法制教育报告,观看法制教育片《少年犯》和亲情教育片《暖春》。开设“预防末成年人犯罪法”等知识讲座,由语文组配合开展了“听法制教育报告有感”的征文比赛活动,各班围绕法制教育主题组织了主题鲜明、形式新颖、参与性和实效性强的班会课,出了一期法制教育黑板报,各班对此系列活动写出了书面总结。通过这次活动的开展,大大增强了学生的法律意识

(8)九月份组织了教师节师生联欢会,并以教师节为契机,开展了尊师教育活动。

(9)十月份,组织学生观看了爱国主义影片,举行了国庆节演讲比赛,激发了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使命。

以上活动的开展,为学生提供了自由发展的空间、表现自我的平台,全面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营造了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创造了一个有利于学生身心发展的校内环境。

3、服务育人。班主任和公寓老师不仅肩负着对学生进行规范化管理,还要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和心理辅导;特别是公寓老师不仅仅是学生尊敬的师长、亲近的父母,更是贴近学生心灵的知心朋友。我们的每一位公寓老师不仅有良好的修养,还树立了正确的服务意识,帮助同学们过好生活关、人际关、学习关,不仅是对学生服务好,更注意育人导向功能。

一方面,公寓管理老师以"爱"为出发点和归宿点,使学生在爱心中生活,在爱意里成长。

另一方面,公寓管理老师始终把育人摆在第一,努力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公寓文化论文范文篇10

在××中学校长室的正确领导下,学校政教处依托广大师生,坚持全员育人的理念,不断推进德育创新工作,探索德育系列课程的开发与研究,使德育内容更加贴近学生,德育方式更加吸引学生,追求德育的无痕性,德育工作实效不断提高。经过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我们顺利地完成了《××市××中学2009—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德育工作计划》中的各项工作,同时认真完成了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布置的各项德育工作。现将本学期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优化育人队伍、提升育人实效

1、构建德育工作网络

本学期为了加强德育工作领导力量,校长室组建政教处,增派两位同志担任政教处副主任,同时在原有团委、学生会负责同志的基础上,选派两位同志担任干事,极大地增强了学校德育工作的领导力量。目前学校有完整的德网育工作网络。

2、培训班主任群体

本学期以来,由于××扩轨的需要,初一年级充实了一批年轻班主任,他们富有工作热情,但工作经验欠缺,急需培养锻炼。为此,政教处在期初、期中、期末分三次召开初一年级班主任会议,对各项班主任工作进行手把手的指导,并建立××中学班主任青蓝结对制度,让年轻班主任迅速成长起来。此外,政教处在期初修订班主任工作条例,组织学习各项条例和制度(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的通知,××市××中学班主任常规工作条例,××市××中学班主任一日工作常规,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学学生一日常规,××市××中学学生十项礼仪常规,××市××中学教室规范化管理条例),让各位班主任带着规则走上班主任岗位。学校与每位班主任签订《××市××中学班主任工作责任书》,明确职责。10月19日晚,总校在尚雅楼举行了师德报告会,我校教师认真听取了报告,无不深受感动,为之动容。在报告会上,班主任代表黄颖泉、张辉、王丽萍等以质朴的语言,讲述了他们不断学习,勇于探索,积极实践,无私奉献的一件件鲜活的感人事迹。这次师德教育活动,极大地激发了全校教师尤其是班主任的工作热情,提高了教师的职业道德素质,并为造就一支思想端正、具有现代教育观念、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教师队伍奠定了良好的基矗12月份政教处组织班主任沙龙,主题为如何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会前,政教处印发了学习习惯培养方面的有关学习材料,会上,全校班主任热烈发言,各自讲述自己的绝招,实现了工作方法的互通有无、工作经验的共享共赢。此外,学校校长室还在每月印发班主任工作介绍材料、发送班主任工作信息短信等,使我校班主任的工作能力得到不断加强。

3、展示团委、学生会风采

团委、学生会在有关同志的辛勤努力下,已经成为落实政教处各项工作计划的生力军,同时,他们的工作也是政教处工作的有效补充。学生会完成了新一届的学生会换届选举,完成每月的校园黑板报的更新,落实学校卫生值周工作的班级顺序,召开了每周值周班级会议,并制定了相关要求、考核表格,操作程序,顺利地完成了本学期班级值周考核。组建新一届校园广播台,实现了大课间和中午的正常广播。制定××市××中学校园文明监督岗招聘方案,召开志愿者会议,进行了分组和相关要求的讲解工作,校园文明监督岗志愿者实行试用期制度。向全校发出建设文明卫生校园倡议书。学校团委举办少年团校一期,本学期发展团员142人,宣传各班优秀典型“××之星”共四期。

4、彰显家校合力

××中学一直重视家庭教育在培育学生中的作用。有事与家长多沟通已成为学校工作的常态,本学期发放《寄宿生家长须知》、《关于参加高中部体育节入场式告家长书》、《防诈骗致学生家长的公开信》、《运动会安全注意告家长书》、《关于开展“洁净家园、有序市容”专项活动告家长书》、《关于××中学学生综合素质评定工作告家长书》等。2009年9月8日下午召开全体走读生家长会议,告知五严规定下新的作息规定,蒋校长作了发言。十月份,成立家长委员会,修订《××市××中学家长委员会章程》。11月11日学校开办第九期家长学校。年级组长周颖作了初一年级上半学期工作汇报,副校长蒋国生作了题为《高品质服务,育持续发展之才》的报告,介绍学校的工作思路与办学理念。特邀专家作关于《怎样让孩子自主学习》的报告。12月25日,我校开展了以“孩子,我想对你说”为主题的家庭教育交流活动。该活动是在亲情家书交流的基础上开展的,孩子们在亲情书信中真切地表达了自己对父母的感激之情和在成长过程中渴望被理解、被认可的心愿;家长在书信中,真诚流露出渴望和孩子沟通增进了解的愿望,并对孩子提出了真诚中肯的建议。在交流中,家长代表就自己的教育经验和困惑谈了深切感受,以最鲜活的实例激起了在座家长和孩子的共鸣。2010年1月9日我校开展了以“两代人心灵碰撞”为主题的家庭教育交流活动。上午,在高中部尚雅楼我校召开会议,校长、40名学生家长代表、新“三好”标兵和模范家长参加了会议。在会议中,一大批新“三好”标兵和模范家长获得了表彰,部分家庭教育优秀论文获得了荣誉证书。会议结束以后,全体人员听取了首都师范大学李文道博士的报告。下午,初二年级学生和学生家长在各班教室里进行交流活动。家长代表畅谈自己的成长历程以及相应的子女发表感言,接着,家长代表谈对孩子的殷切希望以及子女谈如何实现对家长的期望。到会学生和家长无不激动落泪,整个活动内容充实,意义深远,极大地提高了家长和学生的认识水平。以本次活动为纽带,学校、家长和学生的心连结得更加紧密。

二、落实一月一事、实现系统育人

本学期政教处认真学习《新教育实验【每月一事】操作手册》,在校长室的指导下,制订学年度一月一事活动计划,然后分月制订活动计划,严格按计划实施活动细则,每月进行评比表彰,并把每月活动的详细资料台帐整理归档。2009年九月份规则主题教育月80页;十月份爱国主题教育月209页;十一月份奋斗主题教育月132页;十二月亲情主题教育月170页;2010年一月节约主题教育月142页。

三、建设校园文化、提升办学品位

1、完善制度文化

和谐校园需要人本科学、和谐民主的制度保障。富有人文情怀、创新活力与团队精神的制度文化体系,是维系学校正常秩序必不可少的保障机制,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保障系统。它要求学校建立起完整的规章制度,规范师生的行为,借以建立起良好的校风,保证校园各方面工作和活动的开展与落实,同时还要搞好相应的组织机构建设和队伍建设,保证各项规章制度得以贯彻。在新的“五严”形势下,学校的一些规章制度已经不符合“五严”要求,政教处系统整理了学校以前的各项规章制度,废止了一些重复的、落后的制度,完善修改了一些新的制度,并在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指导下制订了一些新的规章制度。具体分类为:

班级建设、评比制度:

《××市××中学班主任常规工作条例》、《××市××中学班主任一日工作常规》、《××中学学生一日常规》、《××市××中学学生十项礼仪常规》、《××市××中学教室规范化管理条例》、《××市××中学班集体达标创优考核评比条例》、《××中学文明中学生评比条例》、《××中学课程全优生、特优生评比条例》、《××中学优秀共青团员评比条例》、《××中学优秀学生干部评比条例》、《××中学“十佳文明标兵”、“十佳艺体学生标兵”、“十佳优秀学生干部”评比标准》、《××中学升国旗礼仪规范》等。

学校宿舍管理制度:

《关于寄宿生管理与考核的有关规定》、《××市××中学寝室管理制度》(包括××市××中学宿舍管理条例,住校生管理制度,文明寝室评选标准,寝室长职责,××中学值日轮流表,寝室物品摆放标准,学生宿舍管理内务、卫生、纪律扣分处理意见)、《寄宿生须知》、《寄宿生家长须知》、《××中学文明寝室评选标准》、《××中学学生“星级宿舍”评比有关规定》、《××中学新生入校承诺书》、《生活指导老师安全工作规范》、《生活指导教师职责》、《生活指导教师一日工作流程》、《生活指导教师工作考核办法》等。

2、提升环境文化

这里所说的学校环境文化,具体指的是学校建筑文化的创设。我校建筑物以欧式建筑为主,本学期随着300米操场和××报告厅的投入使用,学校又增添了两道靓丽的风景线。首先,政教处确保了学校环境的洁净和靓丽。开学初划分好卫生清洁区和公共教室包干明细表,实行各班一日三扫制度,一周一大扫制度;加强值周班的检查力度,值周班实施了一日四查制度(早晨、中午、晚会、不定期抽查一次)。响应南通市和××市爱卫会关于开展冬春季灭鼠工作的号召,切实加强冬春季除四害工作,有效改善环境卫生。积极开展“洁净家园、有序市容”冬春专项行动,为美化城市卫生环境,优化交通秩序,做出了我们应有的贡献。其次,政教处坚持以“文化品位、现代信息、人文精神”为理念,着眼于环境文化氛围建设对师生的熏陶和感染。政教处向全校师生征集教育箴言,择优张贴,还通过教室美化布置、墙报、网站、校训、校歌、荣誉室、阅览室、体育场等,展示各种积极向上的文化,再次,政教处努力管理学校学生公寓,为全体寄宿生营造一个家的氛围。“安全为基础,温馨为目标”一直是宿舍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的基本理念。政教处着力使环境成为校本课程的载体,成为德育美育的载体,成为文化育人的载体。

2、丰富精神文化

精神文化是学校文化建设的核心,体现在办学理念。校风、校训、教风、学风等价值体系和育人取向之中。首先,政教处始终贯彻××中学的育人取向:基础扎实,习惯优秀,能力见长,发展持续。学校的一台文艺节目或一个文化艺术节,所追求的立意就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艺术才能;学校的一个科技讲座或一次制作活动,想达到的目的就是奠定学生终身热爱科学的精神。其次,政教处继续做大做强校刊《江海人文》,成立了由毛校长率领的10位乐于德育探索的教师参与的《江海人文》工作室,本学期起《江海人文》坚持一月一主题,与学校主题教育月相呼应,同时建设副刊《人文苑》,使《江海人文》成为××学子的精神家园,成为学校进行润物无声教育的第二课堂。再次,政教处突出人文环境的建设,搭建民主平台,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管理氛围,让教师、学生时时刻刻感到自己是学校的主人。同时,政教处两位同志工作中坚持求真务实,以自身言行为标杆,引导教师珍视和热爱手中的教育权力,使教师的职业意识、角色认同、教育理念、教学风格、价值取向等与学校的主体文化协调一致,促使学校价值与教职工价值共同实现而获得双赢,进而让校园人文氛围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提供了丰富的“养料和水分”,为创新人才的培养搭建了平台和阶梯。

四、德育硕果累累、冷静反思不足

1.喜获累累硕果

本学期,在校长室的正确领导下,在××全体师生的支持努力下,德育工作由务虚走向务实,取得了一系列喜人硕果。学校校刊《江海人文》在第四届全国中小学校刊校报评比中获得“最佳教科研刊一等奖”,主编宋军老师被评为“最佳编辑”;2009年11月获得南通市“我爱我祖国”主题教育系列活动先进集体;学校公寓被评为“南通市文明宿舍”;初二(3)班团支部被评为南通市红旗支部;陈冬霞老师的《香溢校园阅读伴成长》在“南通市第三届中小学优秀班会课预赛××赛区方案评比”中获得一等奖。在××市第四届“家庭教育日”“家庭教育论文”、“教子有方故事”征文活动中,初一(6)施澍芃家长李静《我的信,我的心》荣获一等奖;初二(8)李路遥家长陆袁燕的《陪伴孩子一起成长》、初三(3)邢睿凌家长杨晶的《家有小女,加油小女》、初三(5)邱雨桐家长徐菊的《要问兴趣哪里来》、初一(5)张悦雯家长张辉的《我为女儿发工资》和初三(2)张雨嘉家长张辉的《寓教于叙谈笑之间巧疏导》获“教子有方故事”征文二等奖;初一(10)倪冰冰家长赵冬梅的《我家有女初成长》荣获三等奖。初一(10)宋喆人家长宋军的《育儿杂谈》和初三(3)蔡雯佳家长徐益红的《家庭教育应注重细节》荣获“家庭教育论文”三等奖,获奖数量和质量遥居全市之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