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产品设计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2 17:54:41

工业产品设计

工业产品设计范文篇1

关键词:工业产品设计;色彩设计;研究

产品设计中需要使用色彩丰富产品表现力,加深人们对于产品的第一印象,从而增强好感度。产品的色彩设计不是只有装饰产品的功能,在表现出产品设计师审美观念的同时,设计师需要将自身的情感融入其中,这样才会使得产品色彩更具人性化,并且结合自身对其蕴含的文化,使得产品更加具有内容,而不显得单调空洞。另外在色彩设计过程中,要以产品自身特性为出发点,在此基础上进行色彩设计。从而通过色彩使得人们能够感受到产品的生命力,不仅是视觉体验上,更是心理上的感受,因此进行色彩设计极为必要。

一、工业产品设计中色彩的重要性

1.1色彩具有艺术感染力

眼睛是人们通过了解外界的第一道门,第一扇窗。在用眼睛进行外界事物观察过程中,色彩是最为直接能够被感受到的。因为人类视觉对色彩具有极高的敏锐度,不仅是小孩会五颜六色的事物吸引住,成人也不例外。所以在工业产品设计过程中,需要抓住人类市局这一特点,在色彩设计上下功夫。从而能够带动人类对产品进行深入的观察,从而能够进一步了解产品实际作用,以及有兴趣去了解该产品所背后所蕴含的文化,这是一个积极进阶型的引导过程,可见色彩具有艺术感染力,从而建立人们对产品好感度,对其接受度也得到提高。

1.2色彩具有情感象征

色彩设计不是单纯将色彩运用在产品设计中即可,它是产品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不仅是对产品进行颜色的丰富,更是具备一定象征意义,是设计者自身对产品的感知,以及理解,通过色彩将其表现出来。因为色彩具有情感意义,只有将其正确应用,才能够更加体现出产品功能作用。如何色彩设计与产品主题格格不入,在产品使用功能上有所不符合,则十分不利于产品推广使用。色彩设计需要紧扣产品本身进行设计,才能够在激烈的市场进行中有一席之地。并且可以对色彩设计进行科学合理的搭配组合,在不同模式下的色彩设计,又会表现出不同作用,给消费者带来不同体验,使得产品文化表现形式更加多样。

1.3色彩具有商业价值

随着工业产品设计的不断发展,色彩在产品设计中也得到了更加广泛的使用,并且体现出自身更高价值。在今后产品设计道路上,色彩将会发挥更大作用,其商业价值是值得一提的。像日本汽车设计就能够很好诠释这一点,日本汽车色彩设计历经白色时代、彩色时代以及如今的无彩色时代,四十多年下来的汽车色彩改变迁促使了日本汽车发展,日本汽车畅销不仅是因为其质量技术领先,而且其对色彩设计的重视以及把握到位也很大程度上造就了日本汽车在世界上的地位。这也从侧面反映出,色彩设计对消费者购买具有很大影响力,以及在使用过程中也是有引导作用。因此,将色彩设计完美地运用在企业产品设计中,将会提高产品的商业价值,从而增加企业经济收益。

二、色彩设计在应用中需注意点

2.1色彩具有重量感

色彩具有重量感,体现在如果体积、外观相同的物体,颜色比较浅的物体给人的视觉体验上会比色彩深的物体显得质量较轻。这就是色彩重量感的体现。根据有关色彩研究表示,同样体积外观,白色物体与黑色物体相比,在重量上综合结果是轻至少1/2。因此在产品设计实际应用中,我们可以见到物流公司专用车都是以浅色为主,这就是为了让车辆质量在视觉感受上显得不会特别沉重,在快递运输过程中人们也较为轻松接受。另外对体积较大的机械设备则需要采用相反的设计,一般是上部分使用浅色系,底部采用深色,这样可以使得人们在视觉上更容易接受,一方面不会认为其质量过大有压迫感,但是设备因为底部是深色的,让使用者感受到设备的安全稳定性,巧妙利用色彩的重量感,有助于产品使用体验。

2.2色彩具有运动感

色彩运动感体现在像红色、黄色等高纯度色彩,是被划分为前进色。而紫色、蓝色等纯度较低的归为后退色。通过对这些色彩的不同组合运用,会让人们产生近远的视觉误差,这在产品实际设计中也得到广泛使用。有关汽车事故调查显示,在因追尾发生车祸的事故中,蓝色汽车的数量较多,这是因为后退色会让驾驶员认为与前方汽车的距离比实际距离远,而进行了错误的估算,最终酿成事故,不利于交通安全。因此汽车企业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会意识到这一问题所在,从而在使用蓝色喷漆时,会对颜色进行处理调和,从而弱化这种后退效果,使得汽车行驶更加安全,减少事故发生率。

2.3色彩具有体积感

色彩体积感体现在冷色系物体会让人有体积比实际体积大的错觉。相反如果在产品设计中使用以冷色系为主色调,则会让人们感觉物体体积相对偏小。在产品设计实际应用中,工厂车间等将这种色彩设计应用最为广泛,在操作车间等空间使用冷、浅色系可以在视觉效果上扩大体积感,并且使得车间相对整洁舒适。通过合理利用色彩特性,从而为人们生产生活带来很大便利。

三、结语

综上所述,可以认识到色彩设计在工业产品设计中不可替代的位置。工业产品需要色彩设计来进行更加深入表现,通过外观色彩来体现增加产品功能以及设计者情感,并且提升其商业价值,作为丰富产品表现形式的有效方式,为产品创造更多可能,促进工业产品设计发展。

作者:燕航程 单位:江苏省南京市南京工业大学

参考文献:

工业产品设计范文篇2

关键词:工业产品设计;探索型;教学体系;构建

通常情况下,人类为了改善现有的生活条件,将会作出一定的实践性创造活动,进而产生实用功能与审美功能。具体来说,在审美价值层面主要是体现在思维创新以及外观造型创新上[1]。现阶段,我国在工业产品设计教学上,已经很难适应社会发展需求了,传统形式的教学方法不可以真正应用到实际教学中,从而造成学而无用的问题时常出现。因此,学校应该在此基础上,对教学体系进行创新,工业产品设计专业探索型教学体系的推广与应用可以让学生们得到更好的学习,掌握实用知识,适应社会发展需求。

1工业产品设计专业探索型教学体系的基本概述

运用探索型教学体系开展工业产品设计专业教学中,教师往往不会急于把教材当中的相关知识点与实践学习中的难点问题事先告诉给学生,使学生产生规避心理,而是借助演示教学法以及实践教学法等,保证学生可以首先接触到产品设计,然后再对学生进行知识点的引导,整个教学过程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探索与思考过程,有助于学生自身学习能力的不断提升[2]。此外,借助工业产品设计专业探索型教学体系进行教学,可以使学生深刻记忆设计全过程,并在此基础上独立发现问题,最终提出合理化的问题解决方案,让学生快速成长,从根本上提升其独立设计能力。

2工业产品设计专业探索型教学体系的具体构建

2.1强调工业产品设计教学中学生的主体性地位

从某种程度上讲,探索型教学体系的应用主要是为学生搭建促进其成长、成才的空间平台,从而使学生可以在整个教育过程中不断提升自身的创造能力,为未来的工业产品设计奠定良好基础。所以,在探索型体系构建的时候,相关人员必须要严格遵守该教学体系的实际教学要求,最大限度突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地位,保证教师占据主导地位,为学生的行为把关[3]。让学生能够在工业产品设计学习中真正脱离教师束缚,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使学生可以在产品设计当中尽情驰骋,从根本上增强设计效果,更快地设计出大量美好且实用的产品。

2.2强调实践课程的合理化安排

探索型工业产品设计教学体系的科学构建必须要做到理论课程以及实践课程安排的合理化,特别是要注重实践部分的学习,教师应该给予学生更为充足的实践空间与精力,使学生可以平心静气的开展作品设计。在实际教学期间,虽然不可以忽视工业产品设计方面的理论知识教学,但也不可以让理论知识教学占据大部分时间。实质上,就工业产品设计专业课程来说,实践机会往往要比学生理论知识提升更具重要意义。

2.3强调工业产品设计教学的生活性

现阶段,工业产品设计过程中,艺术因素也占据重要位置,因此,产品的相关设计人员必须要高度重视设计的美观性以及艺术性,然而,工业产品大多数情况下还是回应用到人类生产与生活当中的,所以必须要将设计的生活性作为前提条件,重视其生活使用价值。在探索型产品设计教学体系构建期间,教师应保证课程的教学更加贴近现实生活,从而使学生从课程入门的时候就做好相应的思想准备,结合日常生活的实际需求来更好地设计产品。具体来说,一方面,工业产品设计应该坚持实用性的原则,要求设计人员重视生活性,然后将生活性有效融入到实际设计理念当中;而另一方面,在产品设计探索型教学中,教师需要给学生灌输一定的思想,那就是每件设计产品都必须要具备较强的生活性与实用性,发挥其重要价值。

2.4强调工业产品设计教学的美观性

目前,工业产品美观性也是实际设计工作中需要高度重视的,毕竟设计产品不可以只重视生活性与便捷性,若是不考虑美观,则就不是“设计”了。所以,在探索型教学体系构建中,产品设计教师需引导学生大力培养审美能力,提高其欣赏美以及感悟美,具备一定的创造美的能力,然后实现自身美学意识的良好应用[4]。此外,学生不仅要有审美能力,还必须要学会创造,固步自封是难以创造出美好工业产品的,教师应鼓励学生引领时尚潮流,进而创造出极具美观的产品。

3结语

总而言之,工业产品设计探索型教学体系的构建直接关系到工业产品设计教学质量水平的提升,是一项专业性以及复杂性都相对较强的工作。因此,教育工作者应该给予高度重视,承担起应尽的责任与义务,在探索型教学体系中,应重视学生主体性地位,强调实践课程的合理化安排,注重产品设计生活性与美观性等,充分激发学生潜力,提升教学效果。

作者:于鹏

参考文献:

[1]刘秭岑.工业产品设计探索型教学体系[J].山东工业技术,2015(23):230.

[2]吕荣丰.工业产品设计专业探索型教学体系研究初探[J].山东工业技术,2014(18):10.

工业产品设计范文篇3

绿色设计的应用,作为一种全新的方式方法,着重点在于人与自然生态关系的平衡,减少环境破坏程度是设计过程中不能忽视的问题。不能只在技术层面进行考虑,在思想上也要具有观念的转变,绿色产品设计在现代的工业设计中是企业竞争的优势与关键。设计的传统方法是以人为本,以满足人类各方面的需求为重点,忽略了资源消耗、环境污染等结果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与负担。产品本身是绿色设计的重点,忽略了其它绿色因素。传统产品设计要在原始基础上进行发展与创新。许多工业设计师人类基本生活需求用品上在进行了出其不意的探索,环境问题得以解决的情况下,发明了独特的产品形象。企业良好形象的塑造离不开绿色设计的支持,企业管理人员环保意识的增强有利于企业在绿色设计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2工业设计发展必将随着绿色设计的方向发展

不久前,我国倡议节约型社会的建设,建设节约型社会可以实现城市以及国家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这样的城市建设需要在社会的生产建设、资源流通、群众消费等领域进行根本上进行改变。在社会发展和社会经济发展等方面合理的保护和利用资源,不断提高资源的回收和利用能力。生态文化环境对绿色设计的理念有很大的启示,该理念由被动的适应向主动的创新进行发展,这种进步揭示着人们全新生活方式的开启,社会新型经济时代的迎来。该设计策略早已应用在多个行业,让这些行业实现了经济、社会、生态价值的重重收获与提高。绿色设计的目标是环保和让人类与自然达到平衡状态,这将成为工业设计的现今发展趋势。设计对环境的作用已经在诸多领域淋漓尽致的展现,也让国家及企业领导人越来越重视。许多国家因此制定了一系列相关的法律及法规以便人类在设计时为自身谋福利。例如,在德国,政府通过法律手段强制性要求电视机生产企业必须回收自己所生产的电视机,因此,施耐特电子公司开发设计出一种“绿色电视机”,该电视机的零部件回收率可达90%以上。当前,德国商品的30%以上都成为绿色产品,这主要是以为德国在1977年实行“蓝天使”计划:对生产及使用中,不符合环保要求的产品,对人体健康或生态环境造成损害的商品,排除在“绿色产品”之外,不授予“绿色产品”标志。没有该标志的商品,在进出口方面均有数量与价格限制,尽管有明显的贸易歧视意图,但也使得该国的商品生产者与消费者认识到环保的重要性。此后,其它一些国家,如日本也建立了绿色标志认证制度,确保了消费者对商品环保属性的识别,激励企业不断研究绿色产品。而中国在“九五”计划于2010年远景目标中提出常规产业规范与环保产业同步发展的过程中提出了可持续的发展方法及战略。在少许西方国家,新型绿色消费群体已经出现并在不断扩大,他们以每年20%的数量不断递增。这一群体的隶属者购买商品时,对用珍稀动植物皮毛或组成部分制成的产品持以拒绝的态度。人类在消费活动的过程中,不能光着重了解商品的使用价值及期限,还应该关注商品环保回收率等问题。好比棉花种植及收获期间需要使用大量的杀虫剂、化肥及复杂的人类活动,选择穿着纯棉服装时应先考虑其成本,尽量延长产品的使用期限。绿色设计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关注与接受,企业及国家应遵循其原则与时俱进。

3结语

工业产品设计范文篇4

在工业产品设计的领域中,探索型教学已经发展成了一个成熟的教学体系,能够帮助学生发挥自己的天分,并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从而促进学生成长,设计出更优质的工业产品。传统教学在实际的教学中也是有一定成效的,而且在长时间的应用过程中,也为社会培养了大量的设计人才,其功劳不能抹灭,但是也要以发展的眼光,客观评价传统教学方法。传统的教学方式多是由教师照本宣科,按照教学大纲,将教材中的知识点交给学生,并给学生规定题目,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随时指导学生,让学生能够按时完成任务。但是,从学生发展的角度看,学生并没有独立思索的时间,都是按照教师的要求一步一步完成,对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不利的。而探索型教学方式则不同,教师并不是急于将教材中的知识点,和实践中的难点事先告诉学生,从而让学生在设计中规避这些问题,而是利用演示法、实践法等,让学生首先接触设计,引导学生注意难点和知识点,这个过程就是让学生独立思索、独立探索的过程,对于学生能力的提高有着积极意义。通过探索型的教学,让学生将设计的全过程印刻在头脑中,并且能够独立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通过探索的方式让学生尽快成长起来,并提高学生的独立设计能力。由此可以看出,在工业产品设计方面,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探索型的教学方式是不同的,虽然在理论知识的学习方面,传统的教学方式更扎实、更全面,但是在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方面,却是探索型教学方式更能够发挥效力。

2工业产品设计探索型教学体系探析

要想让学生迅速成长,需要在学习阶段就着重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并为学生提供成长的平台,因此,要充分掌握,并利用探索型教学方式,从而形成一个完善的探索型教学体系,让学生能够接受到最适宜的教育,为工业产品设计行业培养专业型人才。

2.1注意工业产品设计的生活性

工业产品中也存在着一定的艺术因素,要求设计者在设计中注重美观性和艺术性,但是,作为人类生活、生产中的工业产品,还是应该以生活性为主,要着重体现其使用价值。因此,在探索型教学体系的构建中,应该尽量贴近现实生活,让学生从入门之初就有这样的思想准备,根据生活中的实际需要来设计工业产品。一方面,产品设计要以提高实用性为基本准则,要求设计者注意生活性,并将生活性融入到设计理念中;另一方面,在教学中应该向学生灌输这样的思想,要求每一件设计产品都是具有较高的实用性和生活性的,在教育体系中要将“生活性”的要求摆在最前面。

2.2注意工业产品设计的美观性

工业产品设计的美观性也需要注意,毕竟设计品不能只注重生活性和便捷性,如果不需要考虑美观,那么就不存在“设计”二字。由此,在探索型教学体系的构建中,要引导学生培养审美意识,并积极开设相关课程,如《艺术理论》、《美学理论》等课程,提高学生的欣赏美、感悟美、创造美的能力,并将这种美学意识应用到设计过程中,从而提高工业产品设计的美观性。在教学体系中,除了要培养审美能力,还要培养创造能力,因为固步自封是不会创造出美好的设计品的,要鼓励学生去创造,引流时尚潮流,创造出具有美观性的设计品。

2.3探索型教学体系要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探索型教学体系就要搭建一个促进学生成长、成才的平台,让学生在教育过程中提高创造能力,为以后的工业产品设计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要谨遵探索型教学的要求,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教师以引导者的身份出现在整体教学体系中,为学生的思想和行动把关,让学生在学习中真正地脱离教师的束缚,发挥想象,让学生在设计中尽情驰骋,才能收到良好的设计效果,设计出美好、实用的工业产品。

2.4探索型教学体系要合理安排实践课程

教学体系的构建要合理安排理论和实践课程,尤其是要侧重于实践部分,要给予学生充分的实践空间和时间,让学生能够专心于设计,虽然不能忽视理论教学,但是也不能让理论教学占用太多的时间。对于工业产品设计的工作来讲,实践机会对于学生的提升是有着重要意义的。

3结束语

工业产品设计范文篇5

关键词:UG软件;工业产品设计;机械设计

Unigraphics又称UG软件,是美国麦克唐纳.道格拉斯飞机公司最初研发的一种三维实体建模软件,它开启了机械设计与工业设计结合的应用模式。社会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提升了消费者对于工业产品的品质需求,企业要想获取一定的市场竞争力就必须致力于产品的设计研发,为了提升工业产品设计的市场占有率,企业必须要融入全新的设计理念以及构造方法,因此,UG软件这种人机交互设计应用就显得尤为重要。UG软件不仅能够满足用户的工艺设计以及虚拟产品设计的需求,还能够通过几何操纵而进行工业产品的设计研发,其广泛的应用对工业企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1UG软件概述

1.1UG软件的特点。首先,UG软件涵盖了当下世界范围内最为先进的各项产品设计应用模块。在制图功能以及机械设计方面,UG软件具备较高的性能,能够为工业产品设计提供较高的灵活性和可能性,进而设计出满足客户需求的任何复杂产品。其次,UG软件可以允许制造商对其产品的设计和开发过程进行虚拟的、数字化的仿真模拟、确认以及优化。产品制造商在开发周期较早的阶段利用UG软件的数字化仿真性能可以及时的调整产品相关设计数据,提升产品质量,同时,能够有效消除或减少对物理样机昂贵的耗时构建与设计,减少对变更周期的依赖性。再次,UG软件为产品技术革命以及培养创造性的工业企业进行产品设计和风格变换提供了强有力的解决方案。工业设计师利用UG软件进行建模,能够迅速的建立其复杂的工业产品形状,并对其进行改进,并通过先进的可视化工具以及渲染来最大限度的满足市场对于产品设计的一切需求,进而最大限度的满足产品设计概念的审美要求。1.2UG软件包含的主要模块。UG软件中主要包含的模块有:UG入口、特征建模、自由曲面建模、实体建模、装配建模、高级装配建模、工程绘图、加工基础、电气布线、用户自定义特征、产品级参数化设计、钣金设计、渲染、工业设计可视化、后处理、管路设计、车削、平面铣削、运动机构、样条轨迹生成器、定轴铣削、可变轴铣削、型腔型芯铣削、二次开发、数据交换、切削仿真以及有限元前后置处理等模块。1.3UG软件相比于其他三维实体建模软件在工业产品设计应用中的优势。当前工业产品设计应用的软件主要由UG软件以及PRO/E这两大软件,两大软件无论在使用功能上还是操作方式上,甚至整体的设计思路都有很多相似,但总体来讲,UG软件具有十分广泛的优势。第一,UG软件相较于PRO/E软件能够使用大型的飞机、汽车厂的复杂建模设计,适用于现代工业产品设计的市场需求。第二,UG软件相较于PRO/E软件属于混合建模,其完全参数化和局部参数化均不存在任何问题,更加有利于模型的更新,在进行大型的工业产品设计是,UG软件更加满足工业设计师的使用思路。第三,UG软件相较于PRO/E软件其曲面功能更加强大。工业设计师通过使用UG软件不仅仅能够提供更加丰富的曲面构造工具,曲面的精度控制还可以通过调整一些另外参数来实现,同时,UG软件的曲面分析工具也更加丰富。第四,UG软件相较于PRO/E软件具有较强的特征操作能力。由于UG软件具有很多细致划分的规格化特征,相当于几倍的PRO/E软件的特征数量,因此,UG软件具备更高的建模效率。

2当前我国工业产品设计的发展现状和遇到的困局

2.1当前我国工业产品设计发展现状。我国工业产品设计初期多以手工劳动生产加工为主,设计者更加注重产品对于使用者功能性和实用性的需求,也就是传统的机械设计。机械设计就是通过对产品机械的工作原理、运动方式、力和能量传递方式以及结构进行系统分析,通过形状尺寸、零件材料、润滑等方法的设计和构思,进而转化成为具体描述产品的机械设计过程。20世纪70年代,随着新技术革命的兴起,我国的工业产品设计领域受到了巨大的冲击,人们日益增长的审美需求使得人们对于工业产品的关注点不仅仅局限在产品使用性能方面,更加注重其外观宜人性的需求,进而诞生了综合性较差学科—工业产品设计。工业产品设计是在机械设计的基础上,通过合理的运用人机交互设计软件,来把人、空间环境、机械产品、科学技术与艺术表现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充分展现出设计的创造技术人性化的重要特征,进而设计出满足消费者全方位需求的工业产品。2.2当前我国工业产品设计遇到的困局。首先,市场需求考虑不周。我国的工业产品设计起步较晚,其发展并不完善,设计师在进行工业产品设计时只注重个人意识,并不能将自身的意识与社会意识有效结合,不能够充分考虑产品的使用人群特点,不能以市场需求作为工业产品设计的主要参考因素,因此,设计出的产品绝大多数不能够被市场所接受。其次,相关应用软件使用程度不够。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众多工业设计中所使用的三维实体建模软件应运而生,而多数企业的设计生产部门还固步自封,不能适应潮流的发展,工业设计师自身对全新设计软件的利用程度还不足,使得工业产品设计一直无法取得突破性的发展。

3UG软件在工业产品设计中的应用

UG软件在工业产品设计中应用是通过其各自的应用模块来得以实现的。从UG软件的使用界面选择起始并下拉菜单就会找到工业产品设计中所需要使用的应用模块,针对不同模块的使用用途,来满足工业产品设计电子、机械、航空航天、汽车制造等不同领域的不同需求。3.1UG软件中的CAD模块应用。UG软件中的CAD模块包含用户的基本环境、建模模块、装配模块以及制图模块,这也是工业产品设计应用的主要模块。第一,用户基本环境是UG软件应用的基础。这是工业产品设计应用UG软件上其他模块的平台,它支持关键操作,建立全新的部件文件和存储问价等操作。第二,建模模块提供了几何建模和特征建模两种方法,为工业产品设计提供符合建模方案,设计师可通过这个模块进行二维和三维的线框、扫描和旋转实体,依照产品的设计要求来选择不同的零件设计方法。在这部分模块中,UG软件可以针对工业产品设计的零件进行更改,并自动、快速、准确的反应到工程图、装配图等相关模块当中,设计师可以随时进行改动,提升工作效率,使工业产品设计师将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产品设计上。第三,UG软件的装配建模是面向团队设计的,这部分模块可以帮助工业产品设计师通过每一个小零件的装配来通过导航器提供的图形显示,并通过一定的配对关系条件建立起相应的约束关系,使得产品设计的整个单独部件都保持关联性。第四,UG软件的辅助设计组成部分即为工程制图。工程制图主要是针对工业设计师所画出的实体模型进行投影,进而扫描出二维平面图,这些工程制图当中的尺寸标注、技术要求、公差符号、表面粗糙度等要求构成了工业产品从模型设计到生产的主要组成部分。3.2UG软件中的CAM加工模块应用。UG软件中的CAM加工模块在整个工业产品设计应用中中属于零件加工。在整个工业产品设计过程中,生产设备的操作和控制都通过这个模块进行,它的输入信息是零件的工序内容和工艺线路;它的输出信息是刀具加工时的数控程序和运动轨迹。UG软件的CAM加工模块被主要应用在航空航天、高科技产品、机械汽车、日用消费品等工业产品的设计当中,是UG软件的主要应用模式。3.3UG软件中的CAE模块应用。UG软件中的CAE模块主要是一种运动仿真模块,工业产品设计主要是应用其动力学中的运动分析,工业设计师通过使用UG软件CAE模块的运动分析找到产品设计模型的受力分析,并通过分析结果来指导产品的零件结构设计,或者调整零件的制造材料,通过利用其运动仿真的动力分析,对设计产品零部件的运动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和结算,进而通过动画模拟的效果来实现工业产品设计的完美效果。

综上所述,工业产品设计在我国工业产品的发展进程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现代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为工业产品的设计创新带来了巨大的变革。工业设计师要充分重视产品市场的需求,利用现代化的人机结合交互软件,将UG软件广泛应用到工业产品设计当中,通过不断的强化自身的技术能力和UG软件的专业知识能力来提升工业产品的设计水平,进而帮助工业企业走出当下工业产品设计的市场困局,促进企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参考文献:

[1]冯颖.关于模块化设计在工业产品造型设计中应用的探究[J].电子测试,2014(13):138-140.

[2]郭圣路.UGNX5.0中文版从入门到精通[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8.

[3]黎楠.UG软件在机械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J].中国设备工程,2016,26(11):130-133.

工业产品设计范文篇6

【关键词】工业产品设计;工业设计;产品设计;基本原则;创新

1前言

工业产品设计是指从确定设计项目起,经过市场调查对工业产品的结构、工艺、材料、外观等方面进行的产品设计,工业产品设计讲究产品设计的市场性和可实现性。工业产品设计又叫做产品设计、工业设计(IndustrialDesign)。产品设计的范围包括中小产品设计、家具设计、交通设施设计、公共设施设计四大内容。中小产品设计包括厨卫用具设计、小家电产品设计、电子产品设计等,一般由大约十到三十人组成的产品设计公司设计,例如洛可可设计公司;家具设计包括座椅设计、茶几设计等,一般由家具公司设计,例如索薇娅衣柜集团;交通设施设计包括汽车设计、农用车设计等,一般由专门的汽车公司设计生产,比如北京现代公司、广州汽车有限公司;公共设施设计包括公共座椅设计、电话亭设计、公交车站设计等,一般由政府部门设计而成。

2工业产品设计的基本原则

产品设计不是“灵感设计”“一拍脑袋”的设计,产品设计有其设计规律和原则。请思考一下,您将如何设计一款简约时尚的灯具?您将从哪些方面设计灯具?产品设计需要讲究哪些原则呢?2.1创新原则。产品设计不能照搬照抄市场上已经生产的产品,产品设计的创新性告诉我们,设计师们设计的每件产品都要有独特的设计理念、创新性的设计思维,即要讲究产品设计的创新原则。如何才能设计出创新性的产品呢?有两种方法,一是创新全新产品,二是改良现有产品。2.1.1创新全新产品。创新全新的产品指创新目前市场上没有设计生产的产品。比如为解决收音机不能观看画面的问题,创造出了电视机:为解决电视机不能查阅网络资源等问题,创造出了电脑。电视对收音机而言是全新产品,而计算机对电视而言是全新产品。全新产品有三层概念,分别是功能上的全新产品、造型上的全新产品和材料工艺上的全新产品。2.1.1.1功能上的全新产品功能上的创新产品指引进新技术创新出全新的产品,或者揉合多种产品结合创造出全新的产品。例如目前市场上插排与插头配合过紧,造成插头拔插不方便。针对这种问题,国外设计师将插头顶部安装圆柱形按钮,按钮与内部弹簧装配,通过按动按钮,插头可自动从插排弹开,实现插头与插排的分离,解决不易拔出问题。又例如,国外设计师设计一款折叠式鼠标笔(FoldingPenMouse),该产品是将鼠标和与手绘板配套使用的压感笔相结合,设计出一款全新的产品。由于鼠标和压感笔都是配合电脑才能使用的,因此将鼠标和压感笔合二为一,提供给设计人员和商务人事办公使用。2.1.1.2造型上的全新产品。创造造型上的全新产品是指创造出一款与目前市场产品外观不同的新颖产品。如下图,图中座椅整体造型仿照人屈膝单手拿书的动作,而座椅的“手部”又增加放置书籍的作用,该产品将座椅和桌子结合设计出一款外观全新的产品,值得大家借鉴。2.1.1.3材料工艺上的全新产品。创造材料工艺上的全新产品是指突破传统的材料创造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的全新产品。例如,斯特拉迪是世界首款3D打印而成的全身是碳纤维及塑料的小型汽车。该汽车制作时长约为44小时,成本约3500美元。该车外观看起来并没有金属材料耐用结实,但最高时速达80公里每小时,可以行驶大约100公里。车子靠电动能源,充一次电花费3.5小时。2.1.2改良现有产品。改良现有产品的设计是指在目前现有市场已有产品的基础上对产品进行改良。比如通过体重秤可以合理控制体重,但是同样身高、体重的多人的体型是不一样的,这是由不同人的体脂率所决定的,因此体脂率越低体型就越苗条,体脂率越高体态就越臃肿。所以衡量减肥是否成功的指标不是体重而是体脂,测量的产品是体脂称而不是体重秤。体脂称是体重秤的改良,例如有品(PICOOC)体脂称不仅能测量体重、体脂率,还能测量脂肪率、肌肉率、基础代谢率等十三项指标,根据这些指标能分析您减肥方式是否健康并给您在饮食和运动上提出合理的减肥方式。2.2美观原则。美观性原则指产品设计要考虑外观造型的艺术性。这种艺术性可以从产品的形、色、质三个方面来理解,即形态设计、色彩设计和材质搭配。2.2.1形态设计。形态设计是指产品的外观造型设计,可以从三个方面对产品造型形态进行设计。2.2.1.1基本几何图形的组合与变形。任何产品形态都可以总结归纳为基本几何体的切割和叠加而成的。比如Edifie漫步者品牌rR208PF型号的音箱外观主要由长方体和圆柱叠加而成;商务风格的台灯形态简洁,多由圆柱体、圆台、倒圆角后的长方体叠加或者切割而成;图2中的水母座椅,由椭圆体和圆台叠加而成。2.2.1.2仿生设计仿生设计是指产品的外形由某种动物或者植物的特征外形抽象、提炼而成。例如图2中的水母座椅在外观上模仿水母。值得注意的是,外形上的仿生不是将拟仿生的植物或动物形象的刻画出来。比如图3是一款手机支架,该支架模仿水龙头水流出的画面。该设计存在的问题是仿生得过于形象非抽象的提取特征元素,比如水龙头的把手和水纹描绘得过于细致,设计思维过于简单。图32.2.1.3参考已有产品形状进行设计。这种设计方式是国内目前大多数设计公司的设计方法,这种设计方法可以有效提高工作效率,但是创新性思维简单、与其他产品的相似率过高。2.2.2色彩设计。色彩的三原色是红、黄、蓝,在三原色的基础上进行二次调和叫做二次色,三次调和叫做三次色。不同色彩有不同的寓意,比如红色寓意着温暖、火热、喜庆、紧张、危险;黄色寓意着尊贵、温暖、庸俗;绿色寓意着生机、活力、青春、阴森;蓝色寓意着纯洁、平静、寒冷、薄情等。不同的色彩会给人不同的感觉。2.2.2.1冷暖感暖色:人们见到红、橙、黄等色后,马上联想到太阳、火焰等物像,产生热烈、危险等感觉。因此红、橙、黄为暖色系。冷色:见到蓝、蓝紫、蓝绿等色后,则很易联想到天空、海洋等物像,产生平和、冷静等感觉。因此蓝、紫为冷色系。产品设计时,尽量讲究冷暖搭配,冷暖面积各占据三分之二为宜。2.2.2.2面积感。深暗色的产品视觉上面积小,浅淡色的产品视觉上面积大,这也就是为什么深色衣服显瘦,浅色衣服显胖的原因。2.2.2.3重量感。明度高的产品视觉轻,明度低的产品视觉重。比如天上的白云看起来很轻,“黑云压城城欲摧”则描写乌云看起来的沉重感。产品设计时,尽量讲究深色在下部空间,浅色在上部空间的感觉,反之则显得头重脚轻。2.2.2.4软硬感。暖色、亮色的产品视觉软而柔和,冷色、暗色的产品视觉硬而沉着。比如周杰伦的歌曲《白色毛衣》歌词里的白色毛衣给人以柔和、亲近、怀念的感觉,而海中的深色礁石给人生硬、危险的感觉。产品设计时,尽量根据产品类型来确定其软硬感。2.2.3材质搭配。不同质感材料的运用会给人带来不同的感受,一般归纳为粗犷与细腻、粗糙与光滑、温暖与寒冷、华丽与朴素等基本感觉特性。木头、塑料、橡胶的产品视觉有亲近感、舒适感,玻璃、金属、陶瓷的产品视觉给人危险感,所以建议两类材料相搭配使用;纤维、皮革、石头可以与任何材料搭配;而玻璃与金属尽量不要放在一块使用。例如,在2013年鲁迅美术学院毕业设计展上一款木质和金属两种材料相结合的座椅引发大家的关注。因为木质给人以古朴、韵味、自然舒适的感觉,金属给人以明亮、刚性、时尚、挺拨刚劲、深沉稳重的感觉,在这个作品中充分显示了轻巧与稳重、复古与时尚相结合的设计风格。又如,该次毕业展上另外一款座椅。改座椅将木材与牛奶皮的结合,用大理石点缀其中,在祖光浩方的外观中又不失细腻,牛皮的舒适,实木的质朴,大理石的奇妙变换,三者的完美结合构成了这样一组具有简练、质朴的家具。牛奶皮又在这简单中加入一丝神秘的气息,黑白纹路交错,仿佛把人们带回最初的状态,配合看大体块的塑造,给人以心灵上的安全感,坐在上面,感受大自然最原始的呼吸,仿佛心灵也回到了最初的纯净。2.3使用优先原则。使用优先原则是指任何产品的设计都要满足其功能性,例如设计的座椅要满足坐的功能,课桌满足写字、放置物品的功能,手机满足通话、上网等功能。此外产品在满足基本使用功能同时,增加新功能或者改进原有产品,是使用优先原则的另一层含义。例如,以前市场上特别流行将安卓和苹果充电线二合一的充电器,是将产品多功能化;又如一款获得国际工业设计大奖的创意水杯。该水杯外部形态和市场上大部分水杯大体相同,唯独水杯由弧形把手做成了三角形把手。那这个三角形的把手有什么用呢?请尝试把水杯倒扣放置,倒扣放置后会发现水杯杯口不需要完全贴合桌面,贴合处而是水杯的把手,这样就巧妙的解决了水杯沥水困难、杯中有水渍的问题。该解决方法没有耗费多余材料,没有改变产品的开模方式,在经济成本不变的情况下通过改变产品的外部形态解决问题,这种用四两拨千斤的方法堪称产品设计的典范。2.4经济效用原则。经济效用原则是指产品设计要考虑产品的生产成本。当产品定位的高端人群时,产品的生产成本可以适当提高,当产品定位的是大众人群时,就要从加工工艺、材料、结构等方式压缩产品成本。

3结语

本文通过举例分析国内外优秀产品,总结归纳了工业产品设计的基本原则,提出了产品设计的新思路。希望通过本文案例讲解方法,大家能改进设计方向,设计出更多创新的、具有市场可实现性的产品。

参考文献

[1]罗辉.实用产品设计经济分析[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4.

[2]樊力源.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的数码产品设计研究[D].湖南工业大学,2015.

[3]吴秋林.图像文化人类学[M].贵州:民族出版社,2010.

[4]王学义,张伟,马维宁.信息可视化中色彩的应用研究[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8(26).

[5]丁蕾.数字媒体语境下的视觉艺术创新[D].南京艺术学院,2013.

[6]唐绪军.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2013)[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

[7]袁晓如,张昕,肖何,等.可视化研究前沿及展望[J].科研信息化技术与应用,2011,2(4).

[8]蔡浩.从现代视角看李渔的创意设计[J].明日风尚,2018(13).

[9]张宗登,张红颖.基于现代生活方式的竹产品创新设计思考[J].包装工程,2017(2).

[10]刘馨忆.基于日常生活的产品创新设计[J].设计,2017(1).

[11]张肖,浦叶.创客的品牌观教育与可持续性研究——以深圳技师学院产品创新设计与制造创客实践室为例[J].艺术教育,2017(Z2).

工业产品设计范文篇7

1专家系统与工业产品设计

1.1专家系统及其发展状况

专家系统是人工智能的一个重要研究分支。它是一种具有大量知识和经验的计算机程序。专家系统从领域专家那里获得知识,用一定的方法进行表达、存储、管理和维护,通过对专家知识和经验的综合运用,进行推理和判断,从而解决现实世界中的复杂问题。[1]目前已有多种类型的专家系统被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包括解释型、诊断型、设计型等多种不同的类型。虽然它们的功能不同,但是它们具有下列共同的特点:

1)以足够复杂的问题为对象;

2)从某个问题领域的专家处获取专业知识;

3)能对知识进行推理或控制;

4)具有与专家同等程度的解决该专业领域内问题的能力。不同领域的专家系统,其功能和结构也不尽相同。但一个完整的专家系统有以下六个主要部件:即知识库、推理机、综合数据库、知识获取、解释机制和人机接口。现在流行的专家系统的一般结构如图1所示。其中,知识库和推理机是主要部件。

1.2工业产品设计与专家系统

通过上面的阐述,知道一个专家系统能利用专家的知识进行启发式推理,能解释其推理过程,对用户的询问做出回答,并且能够不断地、灵活地增加新的知识。专家系统把许多事实和有关专业内的经验法则结合在一起,通过系统地应用这些事实和启发规则,不断地缩小搜索范围,引导问题的解决。[2]对于工业设计来讲,目前工业设计被广泛采用的定义为:“就批量生产的工业产品而言,凭借训练、技术知识、经验及视觉感受而赋予材料、结构、形态、色彩、表面加工及装饰以新的品质和资格,叫做工业设计。”通常工业产品设计具有以下两个特点:第一,在设计过程中,很多工作是非数值计算性的,更多问题要通过思考、推理和判断来解决。设计过程不能追求唯一解,往往是在多个设计可行解中进行优化决策,且设计结果具有模糊性;第二,由于大多数设计模型不是简单的数学模型,而是建立在大量知识基础上的知识模型,因而,设计结果的优劣大多取决于设计者的知识、经验和思考问题的方法。工业产品设计也是一项系统工程,在总体设计过程中,要对大量的信息进行处理,需要运用多学科的专门知识与丰富的设计经验,并要通过多次反复的综合分析才能得到一个好的设计结果。通过上面的定义和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一个工业设计师的能力是通过训练,学习相关的技术知识和经验得来。设计过程是在综合大量的知识基础上推理、思考和判断。由此工业设计专家系统的知识库即包含产品的主要组成要素——材料、结构、形态、色彩、表面加工及装饰的相关知识,以及基本的设计理论,其推理过程则是对相关的信息作出比较、筛选、判断,用专家的设计经验结合在一起进行而得出能够解决问题的方案。

2专家系统在工业产品设计过程中的应用

工业设计的宗旨就是创造更为合理的生存方式,一个新产品的诞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而是一个不断发展、渐进和系统的过程。设计的起点首先是从生活中发现问题,收集各种信息,然后是分析问题。通过前期设计调研和分析,对收集的各种信息进行分析使之概念化,也就是确定一个可开展的方向。接下进入创意设计阶段,即把产品概念转换成可视化的具体若干形态方案。形成形态方案后,必须通过设计评估,以选择最优设计方案,最后实现设计的商品化。基本的产品设计过程可以抽象成图2所示。在工业产品设计的这几个流程中,用专家系统来解决相关的设计问题,将对设计时间的缩短和设计质量的提高有着实际的作用。

2.1信息搜集与整理

信息的获取将是整个系统最首要的工作。建立智能信息采集系统,根据事先的设定目标,自动在一些信息载体上采集相关的设计信息和资料,在获取包含所需信息后,能够有效的提取出所需信息和数据,将这些数据下载到本地进行分类整理,以特定的形式存入数据库,为设计人员检索资料奠定基础。当然如果能从已有的设计资料中直接获取所需要得资料信息是最理想得,通过市场调查,获得需要设计的产品的相关信息,主要有文字的描述信息,产品的尺寸信息以及产品的图形图像信息,一般以图形图像信息居多。于是就要求系统能够自动从图片中提取产品的一些关键要素,如色彩,线型等信息,并能按照一定的规则,如时间得顺序,线型得相似性等等进行归类排列,整理出具有一定规律性和逻辑性的信息,并能求解设计风格变化趋势,做出预测,以为后面创意设计阶段所用。

2.2产品创意设计

创意设计的主要内容体现在产品的外观形态设计上。由于产品形态千变万化,因此产品形态设计方法具有较大的灵活性。设计师在长期的设计实践中总结出一些较为实用的设计方法,如比例设计方法、线型设计方法等。所谓比例设计方法即产品形态比例设计应遵循和符合美学法则的常用比例关系,如黄金分割比。这些典型的比例不仅自身有良好的比例美效果,而且它们之间又存在多种形式的转换与变化关系以及内在的数学关系,种种比例性质及变化为产品造型设计提供了多种多样形态间的比例关系和丰富多彩的构成形式。产品形态中的线条是形态要素的内容之一,而线的形式和风格往往是整体形态风格和特征的重要表现形式。因此产品形态设计可以首先从线型的风格定位及总体协调的角度出发,建立整体的产品形态,这就是形态设计中常用的线型设计方法。进行产品形态的线型设计时,首先确定产品的形态线型风格,如流畅、柔和、坚硬、刚毅等,然后确定线型的组织方式,即形成产品的基本形态。以上形态设计基本原理知识已经成熟并为设计师所公认,任何形态的设计都需遵循这些原则。这样就为产品形态设计提供了一个成熟的知识库,输入产品的风格特征,通过推理机的运算,可以得出适合需要的形态设计方案。此模块的专家系统的基本方法是把产品的特性进行分解,排列,最后检测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可能的组合方式。首先定义基本信息特征,是指从不同角度反映产品整体信息的基本构成要素,如产品的功能特征、形态特征、结构特征等等,从这些角度对产品信息特征进行切割,使这些产品信息特征成为相对独立的形态特征。通过专家系统的对独立的产品形态信息特征的辅助设计,形成若干设计形态。最后进行组合,将分别来自专家系统的输出的形态特征进行合并,生成一个新产品。此过程的流程如图3所示。

2.3设计评价决策模块专家系统

对于设计方案的评定涉及到很多领域的知识,包括美学、人机工程学、社会心理学、加工制造工艺学、市场营销学等等,而且具有随机性和模糊性,单独一名设计师很难掌握如此广泛的知识,因而也就很难独立完成产品的方案评定。要想全面对产品的各方面进行综合评定,而又在缺乏相关领域专家的情况下,可以采用专家系统来辅助完成工作。

2.3.1确定设计方案的评价准则评价准则制定得是否合理是保证评价科学性的关键问题之一。评价准则来自产品所追求的目标,也即对产品提出的要求、愿望和通常的约束条件。评价准则应该全面包括主要的目标和约束,包括整个产品生命周期中的不同方面,如技术、经济、安全、外观、环境等。这些方面具有不同的重要性。因此,评价准则不止一个,其重要程度也不相同,它们组成了一个评价指标系统。评价指标系统的制定必须遵循科学性与实用性、完整性与可操作性、不相容性与系统性、定性指标与定量指标结合、静态指标与动态指标相统一的原则。[3]一般采用多层次的结构模型,水平方向各项是评价指标项目,垂直方向表示指标的分级层次。一般来说,垂直方向的分级不宜多于4级,水平方向的指标项目不宜多于10个。对于某个具体产品来说,垂直方向分几级,每一级的指标项目是多少,应就问题的复杂程度而有所取舍。

2.3.2确定各评价目标所占的权重由于各评价指标对设计总目标的重要程度不同,首先必须确定各个项目的权重。针对评价主体的不同,同一个产品相同的项目所给的权重有可能不一样,对于一般企业而言,可以通过市场调查,从某个产品以往的用户的各种评价中得出各项指标的评价权重,然而这种数据及其难以获得,而且不具有通用性。更多的情况下,是对每个产品详细划分的评价指标进行优劣判断,分别代表优、良、中、差、劣五个等级来判断。其优点在于不仅保持了这种经验知识的模糊性,同时可采用软件方法处理,易于产生对比标度值。相对而言,评价的专家系统方面的研究较多,较为成熟,很多其他的各种评价的专家系统的都可以为工业产品设计的专家系统所用。

工业产品设计范文篇8

人通过这种有意识的活动改造了自然,并使自己获得人类的灵气。自然界就被赋予人的意义,出现反映人的意向和活动的世界,"文化"也就开始了它的一发而不可止歇的生命运动。一块天然的岩石不具备文化意蕴,但经过人工打磨,便注入了人的价值观念,进入"文化"范畴。人类适应环境、改造环境并改造自身的过程与产物就是文化。人打磨石器的过程,人在打磨石器的过程中知识和技能的提高,在打磨石器中人与人结成的相互关系,以及最后成就的这件包蕴着人的价值取向的石器,都是文化现象。

文化是指在人类社会的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人类为了以一定的方式来满足自身需要而进行的创造性活动"。"社会的人是动物长期发展的产物。但是,只有当人不满足于坐享大自然的赐予,而开始亲自生产他所需要的消费品时,人类的文化史才开始了。"这种文化诞生于人类最初的"造物"活动之中,可以称之为"造物文化"。只是到了后来,生产力发展了,人的需要丰富了,文化的内涵就由简而繁、由单一到多样,文化的概念也随着文化学研究的深入而被赋予越来越复杂的内涵。但有一点,即人类文化是由一元向多元发展的,没有改变。

一部人类的文化史,无论哪个地区和民族,可说都是从制造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开始的。人类在打制第一件石器作为工具的时候,并不是出于"艺术"和"审美"的考虑,而完全是出于"劳动",利于"生存"的实用目的。也就是俄国普列汉诺夫(1856-1918)提出的"实用先于审美"。因此,从最早的意义上讲,造物活动是综合的、笼统的、实用的。但是,一般的人造物只要一旦作为物质出现,就会具有一定的实用功能;作为物质的存在,就会对人产生精神的影响。在"劳动"、"生存"的实用目的达到以后,就开始了附加上"艺术"和"审美"的考虑,一般的人造物就上升为造物艺术。在长期的历史中,随着人类进行"艺术"和"审美"考虑的越来越丰富,人造物作为它原来的载体已不能充分满足了,便逐渐从中派生出、分离出现在所谓的"纯艺术",由此形成艺术文化,譬如独立欣赏的绘画。以致出现了"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分野。然而,造物文化作为原发性的"母型"并没有被解体,而是沿着自身的轨迹发展。而此时的造物文化也就是造物艺术文化。

人类的造物活动,是以人类自身的创造性获取一种自然界中本来所没有的功能形式,求得在自然中的主动生存的开始,是最本质的文化现象。造物文化就是一种在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之间或之上未经分解的文化,带有原发性和综合性。张道一教授在造物艺术论中把这种兼具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而不可分离的文化称为"本元文化"。并在《跨世纪的造物艺术》一文中说:

"……一般的人造物,按照通常的说法,多称作为''''物质文化'''';它是相对于''''精神文化''''而言的。……严格地说,这方面的''''人造物'''',不能算作纯''''物质文化'''',而是带有文化的综合性,我称之谓''''本元文化''''。即在文化分为多元之前,一种最早的文化形态。随着社会的和生产的分工,文化由一元而分作多元,本元文化并没有被解体,而是同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并行发展。而且由于它同科技的发展同步,又合着生活的脉搏,一直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如以陶瓷为例,从它的历史演变中不难看出,尽管技术变了,生活方式变了,它的制作、式样、用途也随之变化,而且能够看出各代陶瓷和品类式样上的风格差异,成为实用与审美的统一物,但上万年来并没有中断。由文化上的综合性,决定了它在艺术上和美学上的综合性。我们所要研究的''''造物艺术''''及其设计,正是指这一类的文化。"

作为本元文化的造物文化从其出现的时候就具有了实用和审美的双重社会功能。实用功能的发挥是个体的,而审美功能的发挥是整体的。

而造物艺术文化从它形成起就具有了造物文化的性质。前苏联学者卡冈认为,艺术文化从文化形态上是不同于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特殊文化,由此,他将整个文化分为物质文化、精神文化、艺术文化三部分。物质文化是指从自然向文化的转化,包括物质生产的产品和方式;精神文化是指由精神生产创造的意识形态方面的文化,两者是互为的。而艺术文化则是这两种文化有机互融的结果。他认为:"人的艺术活动的这种特殊的精神--物质完整性导致了:定形于艺术活动周围的艺术文化不能纳入精神文化的界限内,它在文化的空间中既区别于精神文化,又区别于物质文化,具有相对的独立性。而这就是说,艺术文化的内部结构具有特殊性,既区别于精神文化的结构,又区别于物质文化的结构,因为它由艺术活动本身的特性所决定。"这里卡冈所说的"艺术文化"就是造物艺术文化。

人类文化的发展,如今已是丰富多样,绚丽多彩。高尔基把大自然看成是"第一自然界",而人类创造的文化是"第二个自然界"。他说:"学者观察着,研究着一切存在在''''第一自然界''''里的现象,教人用这''''第一个''''的力量去创造''''第二个'''',教人关心自己的健康,延长自己的生命。艺术家观察着人的内心世界--心理。"他认为"三个人是创造文化的:学者、艺术家和工人。"艺术是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它的品类更是错综复杂,几乎无法从同一个角度进行分类。一般的艺术,是"纯然"的意识形态,作用于人们的精神,起着认识、教育和审美的社会作用,是易于辨别的。但是也有的艺术门类,并不纯是意识形态,它以物质形态出现,同时又影响着人的精神,这就是造物艺术。造物艺术直接关系到人们的衣食住行,它既是物质文化又是精神文化,是适应着物质生产而发展起来的一种表现的艺术。造物艺术也就兼具了造物文化和艺术文化的特征。

大千世界中,多样的造物艺术已是司空见惯。然而,当我们生活在一切需用之物齐全的环境里,对这些无时无刻不接触的造物艺术的存在以为都是天经地义的。于是便视而不见、熟视无睹了,对这些人造物的"母型"地位也就漠视了,把这种造物文化简单化地归入"物质文化",斥为工匠之作,并排除在艺术与美学之外。特别是我国自先秦以来,奉行形而上之道,以形而下之器为不齿。造物属于形而下的范畴,由此它从思想观念上和社会实践上都被纳入了世俗末流之中,这种思想影响于历代。正是我国这种传统的"重道轻器"思想的沿袭,在实践上强烈的社会需求促使工艺及产品大量介入人的生活,成为一种左右社会和人们心态的物质力量;而在人们观念上却又鄙视这种工肆之人的艺术劳动,不仅大批艺人、工匠得不到应有的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造物活动作为一项文化也没有在整体意义上得到相应的承认和重视。中国古代文人士大夫们甚至"坐而论道":"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致远恐泥,是以君子不为也。"这种"君子不为",不知影响了多少人。

马克思指出:"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因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为基础,人们的国家制度、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而,也必须由这个基础来解释,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做得相反。"我们不能否认造物艺术文化的本质。造物艺术文化是艺术文化的基础和根源,又是艺术文化的一种特殊形态,是视觉艺术语言,是艺术语言的一种表现形式。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造物艺术文化的不断积累,才将人类的艺术文化逐渐充实丰满,才将人类的文明高高托起。

我们知道,人类是自然的一部分。因为自然是一切生命存在的基础条件,人也不能离开自然而完全独立生存。人类的祖先就是这样作为自然的一部分而生活于自然之中。在这种状况下,人类的生存受到当时人们的意志难以改变的、复杂的法则的支配。在自然中固定着自己的位置,不能从自然的循环中摆脱出来。当时,人们依kao树木的果实、优裕的自然而维持生命,遇上严酷异常的自然灾害时,只有冻死、饿死。这样,自然对于人类的存在来说,是绝对的条件,同时,有时也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为此,人类便开始努力,尽可能逃避不利的自然环境,创造出有利的环境以便更容易生存。人类变得有意志和自然相对抗了。拒绝由自然来摆布本身生存的一切,开始作用于自然而又改造自然,对此,人类在人和自然之间,创造出了应称为第二自然的人工环境,借此,从自然的直接的异动中逃避出来,开始调整人类和自然的关系,把自己生存的某部分掌握在人类自己手中。因为"动物仅仅利用外部自然界,单纯地以自己的存在来使自然界改变;而人则通过他所作的改变来使自然界为自己的目的服务,来支配自然界。"

因此,不管自然环境如何多变,随着创造出适应多种情况的人工环境,人类便可以在地球上的任何地方生存。人类创造了制服猎取物的武器,创造了满足各种生活所必需的工具。最初是kao手,尽管所用的材料也往往是原封不动地搬用自然的材料,但已经深深地刻上了人类的痕迹。在保留着打击痕迹的人类第一件工具的石器中,却能看出,人类经过漫长的岁月制造出了最顺手的和最能发挥功能的造物艺术。"可以把一切意识性的、物象化的、符合某种目的的物品都称为产品设计。若一般通俗地说明的话,即,把具有目的,由人类创造出来的所有实体都可称为产品设计"。这些造物艺术都是手工产品,因此,也可以笼统地称为工业产品设计。

可是,随着时代的发展,技巧的熟练,所使用的材料既有取自自然的,也有人工制造的。譬如说,制陶术的发明,是人造物由物理的性质向化学的性质扩延的一次大的成功。人类从此不仅能改变天然物的形态,而且能利用火对粘土的烧结,改变材料的性质。这是中国科技史上的一大发明。这一发明,是烧制出规整、饱满的陶器。从而开扩了工业产品设计的领域和及其性质,艺术的手段可以轻而易举的被体现,只不过当时的工业概念仍然是手工业。

在人类社会文明高度发展的过程中,工业革命开始以后,造物艺术伴随着大工业生产技术和艺术文化的不断融合,并在20世纪初凝聚成为工业设计,并作为一门独立完整的现代学科得以确立,工业产品设计才成其真正意义。

工业产品设计就是对工业产品的功能、材料、构造、工艺、形态、色彩、表面处理、装饰等诸因素从社会、经济、技术等方面进行综合处理,既要符合人们对产品物质功能的要求,又要满足人们审美情趣的需求。

也就是在对工业产品进行外观设计时,不仅要研究工业产品制造的可能性、操作时的可kao性、经济上的合理性、形态表现的艺术性等,同时还要研究工业产品对社会的价值,对环境的影响,对人的生理和心理的作用。这里的"艺术性"是一种综合性的概念,它不仅包括产品的造型处理、色彩处理、纹饰处理与视觉效果相关的结构处理、纹理效果处理,还包括人的触觉、听觉等综合感觉效果的处理。

工业产品设计也是人类创造的物化形态、是一种造物艺术的同时,它已经成为一种综合艺术语言。作为人类造物活动的延续和发展,同样是一种艺术文化。在技术手段上,它拥有以往任何一个时代都无可比拟的现代工业文明;在审美精神上,它又是传承不断的人类创造力与文化传统的延伸与发展。于是,工业产品设计将人类完善自己制造产品的努力从个人性的劳动转变为专业化的社会性劳动,变为运用社会的宏观力量控制和优化人类生活与生存环境的浩大工程。这意味着,人类已不满足于将生产力的发展仅用于从自然中获取财富;人类已觉悟到、并有意识地运用现代工业技术和艺术手段去拓展文化生活中的精神空间,以求得人类自身的不断完善。

工业产品设计范文篇9

关键词:系统科学;工业产品:设计方法

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是与当时的科技和哲学思想相关的。工业产品是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并且受到此阶段科技和哲学认识的制约。从工业革命时代一直到20世纪末。机械唯物主义是占据一定地位的,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具有孤立、静止、片面的一面。而系统科学的出现给现代人的认识带上了一个新台阶。从系统科学的角度研究工业产品,将给产品的设计带来新的视野。

一、工业产品系统、元素与环境

工业产品是个复杂的系统,它由许多元素组成,同时又处于一定的环境中,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同时工业产品系统与环境之间不断进行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流,离开了环境,工业产品系统就成了孤立的、封闭的系统。因此,元素和环境对研究工业产品系统具有重要的意义。

1.1工业产品系统概述

工业产品是否是系统,是否具有系统的特性?让我们先来看看系统的定义。一般系统论的创始人贝塔郎菲定义为:“处于相互关系中并与环境相互联系(从而形成组织整体)的元素的集合。”这说明,系统与环境的相互联系和作用,具有整体性的行为和功能。

每个工业产品都是由一定的元素组成的,各元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和作用组成了一个新的整体,具有新的产品功能。如工业产品冰箱的各个组成部分由压缩机、冷凝器、温度控制器、箱体等,组成一个有机系统,就成了一个具有冷冻、保鲜功能的新产品。而如果把这些零件单独的扔在一起,就成不了特定的产品为人们所使用。这表明,工业产品是—个系统,它符合系统的一般定义,具有系统的普遍特性。因此,我们因从系统科学的角度对工业产品进行系统的考虑与研究,以便工业产品更好的为人类服务。

1.2工业产品的元素

系统科学认为:“构成系统的最小组成部分或基本单元,即不可再细分或无须再细分的组成部分,称为系统的元素。”并且,“系统内部诸元素不是毫无关系的偶然地堆积在一起的,而是有着紧密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否则它就不是一个系统。”如冰箱中各元素(压缩机、冷凝器、温度控制器、箱体等)相互作用,通过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流才使这个整体产生保鲜、冷冻新的功能,否则只是一堆普通的工业零件。

1.3工业产品的环境

任何工业产品都存在于一定的环境中,并和环境保持着密切联系。长期以来,人们对产品环境的理解只是从产品使用的自然环境着手,把产品使用的地点当成了产品的唯一环境,而忽略了其他因素。这是简单的、线形的环境观。为了更加全面理解工业产品的环境,先来看看系统科学中环境的含义。“所谓系统的环境。指的是与系统组成元素发生相互影响、相互作用而又不属于这个系统的所有事物的总和。”这说明环境是系统之外所有与之相关联的事物。可见,产品的环境并非仅仅指产品使用的地方。而是产品系统之外的所有与它有关联的因素,包括自然、社会、经济等等因素。当我们分析产品与其环境的关系时,应当将产品作为其环境所构成的大系统的元素,从而使环境的功能最优化。

因此,工业产品系统、元素以及环境,这三者之间关系十分紧密。工业产品系统决定着产品元素,同时元素的组成制约着产品系统。环境对工业产品系统也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产品通过与环境之间的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可以使产品自身更加稳定。从而给产品用户带来方便,给人类带来舒适的生存环境。

二、工业产品系统的功能

“凡系统都有自己的功能,这是功能的普遍性。”前文已说明工业产品是系统,那它就有功能。如手机的功能是通信,并且系统的功能不是单一的,而是有多种功能。手机不仅满足通信功能,还有娱乐功能等。

另外,“系统的功能还与环境有关。同-一系统对不同功能对象可能提供不同的功能服务。对象选择不当,系统无法发挥应有的功能,即所谓‘大材小用’。”冰箱具有保鲜冷冻的作用,但我们不能在夏天的时候把冰箱门打开来降低房间的温度。这会对产品系统功能的发挥产生不利的影响,从而影响产品的使用寿命。总之,系统的功能由元素、环境共同决定。

三、工业产品系统的特性

工业产品是一个复杂的整体,它由许多部分组成。由于人们长期受线性思维的影响,把工业产品看成是线性系统。在这种思想下,人们往往只注重产品的各个部分,而忽略了对各个部分之间关系的重视。工业产品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它主要有整体性和自组织性等特性。

3.1工业产品的整体性

在工业产品设计中,往往有这种现象,设计师在遇到一个自己喜欢的结构或外观时,总喜欢把这种样式附加到其他产品中去,即便这种样式与该产品的功能不符合。为什么一个工业产品的组成部分均来自于其他经典产品样式,而整体效果却并不理想呢?那是因为工业产品系统的整体性强调的是综合性,目的是总的效果,而不是简单的组分叠加。设计师陷入了对产品局部功能的追求。而忽略了对整体的考虑,从而破坏整体功能。只有处理好各部分的关系,才能使产品的整体功能得以发挥。仅仅认识部分不可能真正地认识整体,单单从整体来把握对象而不深入到部分也不可能全面地认识整体,必须将两者统一起来。

3.2工业产品的自组织性

在产品设计中,设计师经常抱怨,自己满意的设计作品却得不到市场的认可,只是主观的认为是消费者对产品的欣赏能力有问题。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设计师没有认清产品自身的规律。把自己的意志当作产品本身的规律。工业产品作为系统,有它自己特定的规律。如果设计师能按照产品自身的规律去设计,那么上面的现象将会得到根本好转。

按工业产品自己的规律进行设计,在系统科学中称作自组织性。“自组织是开放系统在内外因素的非线性相互作用下,自发地组织起来,使系统从无序到有序,从低级有序到高级有序的活动。”并且“自组织表示系统的运动是自发地、不受特定外来干预地进行的。其自发运动是以系统内部的矛盾为根据、以系统的环境为条件的系统内部以及系统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系统的自组织常常与系统的自发运动相联系,是系统本身存在的客观规律。工业产品系统的自组织作为一种客观现象体现在产品处在自发运动、自发地组织起来、自发地形成结构的过程之中。

四、系统科学的工业产品设计方法

4.1工业产品的整体性设计

工业产品的整体性特性要求产品的整体性设计,整体性设计原则就是各组成元素相互协调,相互合作,平衡各个方面,而不是只求一点。我们在设计时应该从产品的各个组成部分构成的一个整体来研究产品的功能以及它的运转规律。那种只追求经济不注重质量,或者只追求外观而不注重实用的产品都不是一个好的产品。只有各种元素相互和谐的产品才是好的产品,并且我们追求的是产品的整体优化。系统科学认为“优化是在一定条件下对系统的组织、结构和功能的改进,从而实现消耗最小而效率最高、效益最大的过程。”优化的最终目的是生成后的产品消耗最少、功能最大,使它在竞争中取得有利地位,否则就会被淘汰。这就要求设计师在设计时把握每个细节,做到产品整体最优化。

4.2工业产品的自组织规律设计

工业产品系统的自组织规律是客观存在的,我们应该利用它。目前,产品的设计与开发大致分为6个阶段:

(1)方案的提出:寻求产品构思,是产品创新过程的一个必经阶段。

(2)可行性分析:包括市场需求分析,经济分析以及技术分析。

(3)样品开发:试制少量产品,看看在产品和工艺规格方面是否存在问题。

(4)设计审查:进行必要的修改,或者放弃。

(5)市场检验:通过市场检验确定顾客的接受程度。

(6)后续评估:确定是否需要对产品做一些改进。

以上是产品的设计开发流程,设计师应该按照产品的自组织规律来设计开发产品。协调好每一个步骤,而不是人为的干预其自组织规律,最后使其功能最大化。

4.3对工业产品功能设计的要求

系统都具有功能,并且功能不是单一的。最主要的是以下几个功能:

目的功能:这是最简单也是最重要的功能,如前文提到的汽车的功能是代步,冰箱的功能是保鲜冷冻。这是产品的主要矛盾,在设计时尤其考虑这一点。

社会功能:这是针对产品的社会环境决定的。例如现在都讲究环保,在设计时就需要考虑这点,以满足人们的消费心理和国家政策。混合动力汽车和太阳能汽车就是最好的例子。另外。在社会功能中还具有文化功能。人类的设计活动所创造的产品已经不仅仅是一种物质性的存在,而且已经成为了一种重要的文化形式,产品可以传播文化。公务员之家

审美功能:为避免视觉疲劳,产品在获得使用功能外,还应具有美观性。这样产品外观就非常重要:古典的、现代的、后现代的,以及产品的色彩都应在设计时考虑清楚,以满足不同用户需求。

人机工程:人对于产品来说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因为人不仅是产品的设计者,更是产品的使用者。这就需要在设计时考虑人的因素,使人的生理尺度与产品尺寸协调起来,从而设计出更宜人、更有效的产品。

因此在设计产品时应注意以上这些功能的协调性,不是简单的功能叠加,而是对产品的整体考虑,以便获得产品功能优势最大化。

工业产品设计范文篇10

人通过这种有意识的活动改造了自然,并使自己获得人类的灵气。自然界就被赋予人的意义,出现反映人的意向和活动的世界,"文化"也就开始了它的一发而不可止歇的生命运动。一块天然的岩石不具备文化意蕴,但经过人工打磨,便注入了人的价值观念,进入"文化"范畴。人类适应环境、改造环境并改造自身的过程与产物就是文化。人打磨石器的过程,人在打磨石器的过程中知识和技能的提高,在打磨石器中人与人结成的相互关系,以及最后成就的这件包蕴着人的价值取向的石器,都是文化现象。

文化是指在人类社会的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人类为了以一定的方式来满足自身需要而进行的创造性活动"。"社会的人是动物长期发展的产物。但是,只有当人不满足于坐享大自然的赐予,而开始亲自生产他所需要的消费品时,人类的文化史才开始了。"这种文化诞生于人类最初的"造物"活动之中,可以称之为"造物文化"。只是到了后来,生产力发展了,人的需要丰富了,文化的内涵就由简而繁、由单一到多样,文化的概念也随着文化学研究的深入而被赋予越来越复杂的内涵。但有一点,即人类文化是由一元向多元发展的,没有改变。

一部人类的文化史,无论哪个地区和民族,可说都是从制造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开始的。人类在打制第一件石器作为工具的时候,并不是出于"艺术"和"审美"的考虑,而完全是出于"劳动",利于"生存"的实用目的。也就是俄国普列汉诺夫(1856-1918)提出的"实用先于审美"。因此,从最早的意义上讲,造物活动是综合的、笼统的、实用的。但是,一般的人造物只要一旦作为物质出现,就会具有一定的实用功能;作为物质的存在,就会对人产生精神的影响。在"劳动"、"生存"的实用目的达到以后,就开始了附加上"艺术"和"审美"的考虑,一般的人造物就上升为造物艺术。在长期的历史中,随着人类进行"艺术"和"审美"考虑的越来越丰富,人造物作为它原来的载体已不能充分满足了,便逐渐从中派生出、分离出现在所谓的"纯艺术",由此形成艺术文化,譬如独立欣赏的绘画。以致出现了"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分野。然而,造物文化作为原发性的"母型"并没有被解体,而是沿着自身的轨迹发展。而此时的造物文化也就是造物艺术文化。

人类的造物活动,是以人类自身的创造性获取一种自然界中本来所没有的功能形式,求得在自然中的主动生存的开始,是最本质的文化现象。造物文化就是一种在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之间或之上未经分解的文化,带有原发性和综合性。张道一教授在造物艺术论中把这种兼具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而不可分离的文化称为"本元文化"。并在《跨世纪的造物艺术》一文中说:

"……一般的人造物,按照通常的说法,多称作为''''物质文化'''';它是相对于''''精神文化''''而言的。……严格地说,这方面的''''人造物'''',不能算作纯''''物质文化'''',而是带有文化的综合性,我称之谓''''本元文化''''。即在文化分为多元之前,一种最早的文化形态。随着社会的和生产的分工,文化由一元而分作多元,本元文化并没有被解体,而是同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并行发展。而且由于它同科技的发展同步,又合着生活的脉搏,一直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如以陶瓷为例,从它的历史演变中不难看出,尽管技术变了,生活方式变了,它的制作、式样、用途也随之变化,而且能够看出各代陶瓷和品类式样上的风格差异,成为实用与审美的统一物,但上万年来并没有中断。由文化上的综合性,决定了它在艺术上和美学上的综合性。我们所要研究的''''造物艺术''''及其设计,正是指这一类的文化。"

作为本元文化的造物文化从其出现的时候就具有了实用和审美的双重社会功能。实用功能的发挥是个体的,而审美功能的发挥是整体的。

而造物艺术文化从它形成起就具有了造物文化的性质。前苏联学者卡冈认为,艺术文化从文化形态上是不同于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特殊文化,由此,他将整个文化分为物质文化、精神文化、艺术文化三部分。物质文化是指从自然向文化的转化,包括物质生产的产品和方式;精神文化是指由精神生产创造的意识形态方面的文化,两者是互为的。而艺术文化则是这两种文化有机互融的结果。他认为:"人的艺术活动的这种特殊的精神--物质完整性导致了:定形于艺术活动周围的艺术文化不能纳入精神文化的界限内,它在文化的空间中既区别于精神文化,又区别于物质文化,具有相对的独立性。而这就是说,艺术文化的内部结构具有特殊性,既区别于精神文化的结构,又区别于物质文化的结构,因为它由艺术活动本身的特性所决定。"这里卡冈所说的"艺术文化"就是造物艺术文化。

人类文化的发展,如今已是丰富多样,绚丽多彩。高尔基把大自然看成是"第一自然界",而人类创造的文化是"第二个自然界"。他说:"学者观察着,研究着一切存在在''''第一自然界''''里的现象,教人用这''''第一个''''的力量去创造''''第二个'''',教人关心自己的健康,延长自己的生命。艺术家观察着人的内心世界--心理。"他认为"三个人是创造文化的:学者、艺术家和工人。"艺术是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它的品类更是错综复杂,几乎无法从同一个角度进行分类。一般的艺术,是"纯然"的意识形态,作用于人们的精神,起着认识、教育和审美的社会作用,是易于辨别的。但是也有的艺术门类,并不纯是意识形态,它以物质形态出现,同时又影响着人的精神,这就是造物艺术。造物艺术直接关系到人们的衣食住行,它既是物质文化又是精神文化,是适应着物质生产而发展起来的一种表现的艺术。造物艺术也就兼具了造物文化和艺术文化的特征。

大千世界中,多样的造物艺术已是司空见惯。然而,当我们生活在一切需用之物齐全的环境里,对这些无时无刻不接触的造物艺术的存在以为都是天经地义的。于是便视而不见、熟视无睹了,对这些人造物的"母型"地位也就漠视了,把这种造物文化简单化地归入"物质文化",斥为工匠之作,并排除在艺术与美学之外。特别是我国自先秦以来,奉行形而上之道,以形而下之器为不齿。造物属于形而下的范畴,由此它从思想观念上和社会实践上都被纳入了世俗末流之中,这种思想影响于历代。正是我国这种传统的"重道轻器"思想的沿袭,在实践上强烈的社会需求促使工艺及产品大量介入人的生活,成为一种左右社会和人们心态的物质力量;而在人们观念上却又鄙视这种工肆之人的艺术劳动,不仅大批艺人、工匠得不到应有的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造物活动作为一项文化也没有在整体意义上得到相应的承认和重视。中国古代文人士大夫们甚至"坐而论道":"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致远恐泥,是以君子不为也。"这种"君子不为",不知影响了多少人。

马克思指出:"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因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为基础,人们的国家制度、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而,也必须由这个基础来解释,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做得相反。"我们不能否认造物艺术文化的本质。造物艺术文化是艺术文化的基础和根源,又是艺术文化的一种特殊形态,是视觉艺术语言,是艺术语言的一种表现形式。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造物艺术文化的不断积累,才将人类的艺术文化逐渐充实丰满,才将人类的文明高高托起。

我们知道,人类是自然的一部分。因为自然是一切生命存在的基础条件,人也不能离开自然而完全独立生存。人类的祖先就是这样作为自然的一部分而生活于自然之中。在这种状况下,人类的生存受到当时人们的意志难以改变的、复杂的法则的支配。在自然中固定着自己的位置,不能从自然的循环中摆脱出来。当时,人们依靠树木的果实、优裕的自然而维持生命,遇上严酷异常的自然灾害时,只有冻死、饿死。这样,自然对于人类的存在来说,是绝对的条件,同时,有时也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为此,人类便开始努力,尽可能逃避不利的自然环境,创造出有利的环境以便更容易生存。人类变得有意志和自然相对抗了。拒绝由自然来摆布本身生存的一切,开始作用于自然而又改造自然,对此,人类在人和自然之间,创造出了应称为第二自然的人工环境,借此,从自然的直接的异动中逃避出来,开始调整人类和自然的关系,把自己生存的某部分掌握在人类自己手中。因为"动物仅仅利用外部自然界,单纯地以自己的存在来使自然界改变;而人则通过他所作的改变来使自然界为自己的目的服务,来支配自然界。"

因此,不管自然环境如何多变,随着创造出适应多种情况的人工环境,人类便可以在地球上的任何地方生存。人类创造了制服猎取物的武器,创造了满足各种生活所必需的工具。最初是靠手,尽管所用的材料也往往是原封不动地搬用自然的材料,但已经深深地刻上了人类的痕迹。在保留着打击痕迹的人类第一件工具的石器中,却能看出,人类经过漫长的岁月制造出了最顺手的和最能发挥功能的造物艺术。"可以把一切意识性的、物象化的、符合某种目的的物品都称为产品设计。若一般通俗地说明的话,即,把具有目的,由人类创造出来的所有实体都可称为产品设计"。这些造物艺术都是手工产品,因此,也可以笼统地称为工业产品设计。

可是,随着时代的发展,技巧的熟练,所使用的材料既有取自自然的,也有人工制造的。譬如说,制陶术的发明,是人造物由物理的性质向化学的性质扩延的一次大的成功。人类从此不仅能改变天然物的形态,而且能利用火对粘土的烧结,改变材料的性质。这是中国科技史上的一大发明。这一发明,是烧制出规整、饱满的陶器。从而开扩了工业产品设计的领域和及其性质,艺术的手段可以轻而易举的被体现,只不过当时的工业概念仍然是手工业。

在人类社会文明高度发展的过程中,工业革命开始以后,造物艺术伴随着大工业生产技术和艺术文化的不断融合,并在20世纪初凝聚成为工业设计,并作为一门独立完整的现代学科得以确立,工业产品设计才成其真正意义。

工业产品设计就是对工业产品的功能、材料、构造、工艺、形态、色彩、表面处理、装饰等诸因素从社会、经济、技术等方面进行综合处理,既要符合人们对产品物质功能的要求,又要满足人们审美情趣的需求。

也就是在对工业产品进行外观设计时,不仅要研究工业产品制造的可能性、操作时的可靠性、经济上的合理性、形态表现的艺术性等,同时还要研究工业产品对社会的价值,对环境的影响,对人的生理和心理的作用。这里的"艺术性"是一种综合性的概念,它不仅包括产品的造型处理、色彩处理、纹饰处理与视觉效果相关的结构处理、纹理效果处理,还包括人的触觉、听觉等综合感觉效果的处理。

工业产品设计也是人类创造的物化形态、是一种造物艺术的同时,它已经成为一种综合艺术语言。作为人类造物活动的延续和发展,同样是一种艺术文化。在技术手段上,它拥有以往任何一个时代都无可比拟的现代工业文明;在审美精神上,它又是传承不断的人类创造力与文化传统的延伸与发展。于是,工业产品设计将人类完善自己制造产品的努力从个人性的劳动转变为专业化的社会性劳动,变为运用社会的宏观力量控制和优化人类生活与生存环境的浩大工程。这意味着,人类已不满足于将生产力的发展仅用于从自然中获取财富;人类已觉悟到、并有意识地运用现代工业技术和艺术手段去拓展文化生活中的精神空间,以求得人类自身的不断完善。

前"全苏工业设计科学研究所"所长尤里·苏罗维夫曾把工业设计评价为人类的"第二文化":"从属于文化,即由各种产品创造出来的''''第二文化'''',反映了由社会经济体系、意识观念的差异和物质与精神之间的矛盾所产生的全部结果的复杂性以及冲突。将工业设计这一行为和其成果(产品)内潜的长处和短处,与社会经济的形式及其设计所适应的社会文化分开来考虑,这已是不可能的了。"因此,一方面,工业产品设计必须依赖具体的文化环境;另一方面,工业产品设计本身,也创造了文化。工业产品设计的本质,也就是用艺术的语言(造型语言)体现造物文化,是艺术质的造物文化活动。在艺术质的造物中,艺术因素是一种本质的要素,它的存在实际上是将使这种造物更具文化的意义和深刻性。

大工业生产的产品不只是为了满足自给自足的生产和狭隘范围集团的要求而生产,而是以广阔的市场为目的。在加工技术机械化的同时,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新材料也不断产生了,过去不存在的各种工业产品渐渐进入到了人类的生活之中,过去不曾有的艺术手法纷纷显现于工业产品之上。工业产品设计向全社会生活普及和渗透。如今,塑料、汽车和电视,在现代生活中深深扎下了根,而我们却已忽视了工业产品设计的本质。

参考文献

1.张道一.张道一文集(上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351页。

2.陈筠泉、刘奔主编.哲学与文化.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64页。

3.普列汉诺夫哲学著作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227页。

4.张道一.造物的艺术论.福州:福建美术出版社,1989,37页。

5.卡冈.美学与系统方法.89页。

6.张道一主编.工业设计全书.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1030页。

7.刘俊田等译注.四书全译·论语.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8,323页。

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574页。

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517页。

10.(日)大智浩、佐口七郎合编.设计概论.杭州: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1995,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