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作文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9 09:32:34

高考语文作文

高考语文作文范文篇1

一、二者的区别:

概念不同

所谓材料作文是相对于命题型议论文而言的,即在提供材料的基础上写议论文,其特点是要求作者必须根据材料进行规定写作。话题作文是以某一话题材为范围,不限文体、不限题材的作文。其特点是思考时围绕一则材料(某一触发点),展开想象,全面拓展思维空间。

作用不同

传统的给材料作文,作文的主题必须直接从材料中提炼、挖掘,并且材料必须运用到写作中,作论据使用。话题作文的主题则不必从材料中提炼,而是从话题引发出来的,材料的作用在于阐发话题,启发学生作文思路,就材料本身而言,既可以运用到写作中,也可以不加采用。话题作文与材料作文相比较,在命题形式和要求上都发生了很大变化。话题作文不明确规定主题,只要求作文主题与“话题”相关,事实上,话题作文提供的是一个主题的范围。而话题作文中对材料的运用比议论文的材料运用更为灵活,更具创造性,不像材料作文,引用材料是作为引出论点的楔子。

写作的思路不同:议论文的主题大体上是固定的,所以给材料作文,一般而言,先要读懂原材料的中心意思,或材料所蕴含的几个方面的意思。对于只有一个中心意思的材料而言,要围绕这个中心意思确立一个中心观点,在写作时在文首高度概述材料,快速切题,提出中心论点。接着,在正文部分客观、全面、辩证地分析问题,在运用原材料分析论证的基础上再旁征博引,进行充分的论证。结局再紧扣材料,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希望。

话题作文不明确规定主题,只要求作文主题与“话题”相关。审题时应准确把握话题的内涵和外延,明确限制内容和开放内容,确定选材范围和和所要表现的主题。特别不能放过“话题阐述”,而不应过分拘泥于材料,对话题阐述的理解把握比研读材料更重要。因为阐述部分往往能帮助考生更好地理解话题,更有效地打开思路。如果过多关注材料,思路反会受到约束。因为阐述的材料涉及面比材料本身广阔得多,引导考生思路的意图很明显。而且作为衔接材料与话题的枢纽,其对话题的阐释既明确又要丰富。这就避免了考生对话题内涵理解上的单一。

不仅如此,审题时,不能割裂材料与话题之间的有机联系。

二、写作指导:

怎样指导学生写作材料作文,这恐怕还是一个关键的问题。

材料作文成功的关键有五个方面:一读材料。粗知材料内容,初步理解含义,细细地全面地了解材料,要一字一句地读,做到心中有底。二找中心。此过程类似于语言表达题中的压缩语段。先看每句中讲什么内容,然后分层,最后归纳概括出中心。三思角度。在粗读材料之后,就需要运用脑筋认真地咀嚼、品味、联想、提炼。尽可能地多角度思考材料的寓意。四巧立意。在明确中心,思考众多角度之后,撷取一个最擅长最有话可说的角度来立意。五有亮点。江苏省高考语文阅卷组组长、南京大学文学院院长何永康教授曾对“亮点”如此评价过:“它必须有光辉,没有太阳,应该有个月亮,没有月亮,总得有个星星,没有星星,总得有个萤火虫。”无论在立意选材,还是在文采上总得有个能吸引阅卷者眼球的亮点!

三、实战演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与800字的文章。

有一年轻人跋山涉水历尽艰辛去寻找宝物,最终在热带雨林找到一种能散放香气,放在水里却沉到水底的植物,他想这肯定是宝物,就满怀信心地把香木运到市场去卖,可是却无人问津,隔壁的木炭总是很快卖光,开始还能坚信自己的判断,可是最终改变了想法,把香木烧成木炭,结果很快一抢而空,他很高兴,回去告诉他父亲。父亲却老泪纵横。原来,青年烧成木炭的香木,正是这个世界上最珍贵的树木——沉香,只要切下一块磨成粉屑,价值就超过了一车的木炭。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问题,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高考语文作文范文篇2

在经历了十年动乱之后,1978年夏季,我国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又恢复了“”前的全国统考,至今已进行了20次。二十年来,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不仅为高校甄拔了千百万合格的新生,而且有力地推进了中等教育的发展,指引着基础教育,尤其是普通高中各门学科的走向。在这方面,语文尤为明显。二十年来,中学语文在教学思想、教学内容、试题形式诸方面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目前,中学语文的发展面临着诸多困惑。这一切都与语文高考紧密相关。因此,我们应该认真总结语文高考对该学科的影响,探寻中学语文前行的坦途。

一、在新时期,高考语文统考推进了中学语文学科的发展

在我国,中学语文学科是一门既古老又年轻的基础学科。它与我们的传统文化一脉相承,而它以现代白话文作品为主要教学内容仅始于新中国成立以后。建国初,我们从苏联移植了语文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经过17年的实践和研讨,我国的语文工作者刚刚触摸到汉语语文教育的一些规律,一场动乱开始了。可以这样说,高考恢复全国统考之际,恰是中国的现代语文教育振翮高飞之时。新时期的语文高考试卷真实地记录了中学语文学科发轫前行的全部历程,记载着语文工作者对汉语母语教育冷静的反思,深入探讨所得出的一个个科学结论。

1.引导中学语文实现教学大纲。按照新时期制定的语文教学大纲,中学语文的主要目标是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高考紧紧围绕这个关键出题,落实了语文智育的目的。语文德育是大纲规定的一项主要的教学目标。高考作文是检验语文德育的有效手段。考生要想写好应试作文,必须注意思想品德修养,树立健康向上的人生观。近年来,语文界越来越重视美育在语文中的地位。1996年高考的现代文阅读题《贝多芬之谜》涉及音乐知识;1997年的古诗鉴赏题要求赏析两首意境优美的唐诗。这些试题体现了“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的教学目的。因为高考的范围与大纲规定的教学内容基本一致,所以,这二十年以来,高考有效地约束了高中语文全面完成教学任务。高中语文是母语教育全面提高的重要阶段。高考语文试题覆盖面广,不仅促进了高中语文实现大纲规定的任务,而且使人们能直观地认识到,在母语基础教育完成以后学生应该达到的水平。

2.促进中学语文提高教学质量。因为高考是选拔性考试,必须保证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所以,试题不能出现旧题,命题角度不能墨守成规。国家教委考试中心每年设计、出台的高考试卷已经成为普通中学相应科目日常教学的重要参照物,促进了基础教育质量的提高。翻阅历年的高考语文试卷,明显地感觉到试题对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要求逐步提高。例如,辨认字形正误的第2题,1995年卷要求在16个词语中辨认出3个错别字;1996年卷要求在16个词语中辨认出5个错别字;1997年试卷要求考生在16个词语中辨认出7个错别字。成语知识考核逐年由课内向课外扩展,1997年该题中出现4个成语有3个属课外知识,其中“不孚众望”和“万人空巷”很难把握。历年的高考语文试卷都有一项规定:文学常识题答案如有错别字不给分,这条规定在引导学生正确使用汉字方面起了积极的作用。高考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方面的严格要求,促使中学语文重视双基训练。高考强调对能力的测试。例如,语法修辞题并不要求回答现成的定义规则,而是要求考生根据学过的理论知识,辨别言语的正误优劣,构成通畅的语句。难度增加最明显的是文学赏析题和现代文阅读题。从1992年开始,高考的现代文阅读从一篇增加为两、三篇,选文的内容和问题的设计在加深。写作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能力,从1978年至今,高考作文有两大类:全命题作文和给材料作文。不少的高考作文题目,本身就是匠心独运的杰作,成为作文教学的经典题目,例如:《读“毁树容易种树难”》、《看漫画“这里没有水,换个地方再挖”有感》、《由圆联想到另一物体》、《读〈鸟的评说〉有感》等。高考作文的显著的特点是不束缚考生的思路,有利于他们展示才华。在精妙的高考作文题的引发下,每年都能涌现大量优秀的作文。总之,以测试能力为中心的语文高考,推动了中学语文教学从重视传授知识到重视培养能力的转变。

高考的直接目的是选拔,试题一方面要反映教学研究的新成果,另一方面必须切中日常教学的薄弱环节。因此,目前这种最具权威的考试就具备了提示教学疏漏的功能。70年代末,语文界非常注意基础知识的补习,而忽视了现代文阅读。80年代初期,高考试卷出现一道系统考查现代文阅读的试题,考生对此竟无从下手。这一现象震动了语文界,它暴露了我国语文教育长期未解决好的一个大弱点:现代文阅读教学。从那时起,语文界特别注意阅读教学研究。在改革基础知识教学方面,高考语文同样起了重要的提示作用。中学语文一向重视同音字的教学,而忽视了双音节的同音词现象。1995年语文卷第3题要求分辨“化装”与“化妆”,1997年卷第5题要求分辨“考查”与“考察”。再如,标点符号的使用说明规定:表示约数的连续出现的数词之间不加顿号。1995年卷第5题A项“小河对岸三、四里外是浅山,……”大多数考生却判断为正确。句内括号与句外括号的区别一向不被重视。1997年卷涉及了这个知识点。语文高考缜密的出题思路,促使基础知识教学逐渐走向系统化。在80年代,高考作文都是写议论文。这是重视议论文写作的社会思潮在语文教学中的反映。这一阶段作文教学出现了忽视其它文体的倾向。从1990年开始,高考小作文出现描写类、记叙类或说明类作文。1993年的作文《梧桐树下》为1980年以后第一次出现的非议论文体的大作文;1994年的作文《尝试》(60分),彻底纠正了长期困扰高中作文教学的错误认识:议论文是高中作文的唯一重点。现在,作文教学不仅重视培养整篇作文的写作能力,也重视表达方式的综合或分解。写作训练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我们应该既借鉴传统经验,也重视创新。只有这样,作文教学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

总之,二十年来,语文高考为广袤国土上的城市、乡村,南国、北疆的中学提供了母语教育所应达到的高水准的范本,推动了中学语文学科的教学改革,使得中学语文学科在经历“十年动乱”以后,教学水平得以迅速提高。

3.确立中学语文标准化考试的模式。标准化考试是按照系统的科学程序组织,具有一定的标准,并对误差作了严格控制的考试。有了标准化试卷才能实现计算机阅卷,并有效减少人工阅卷的误差。怎样把语文学科的内容编制成客观性试题,即选择题,是一个科学性、技术性都很强的问题,是语文学科能否实施标准化考试的关键。高考语文较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为语文选择题的设计提供了成功的范例。高考语文试卷的文字、词汇、语法、修辞、标点符号和阅读,以及文学常识等内容均能设计成选择题。这些选择题有较高的效度和信度。例如,文言文阅读采用选择题形式,能够准确测试考生对文言实词虚词的掌握情况,以及对句义文义的理解程度。和其它学科的标准化试题一样,采用选择题形式能在有限的时间内,最大限度地增加题量,能为优秀的考生提供表现才华的智力空间,使他们脱颖而出。有些语文选择题的选项文字较多,能够迅速准确地读懂选项,本身就是对语文能力的考核。例如,1997年高考的古诗鉴赏题,选择项A:“刘诗中‘潭面无风’句和雍诗中‘烟波不动’句,都贴切地描绘了月光下湖面风平浪静、山影凝重、朦胧而又静谧的景象。”是一项错误的解说。因为雍陶的《题君山》所描写的并非“朦胧”的月色。这项解说的其它语词都很恰当,如果没弄清“朦胧”的含义,就会失分。这样的选择题,不仅考查是否掌握题干所要求的内容,实际上也测试了对选项文字的理解。在语文学科中,这种测试是有意义的,因为理解表述性文字也是一种重要的语文能力。总之,语文标准化考试从无到有,从开始在语文基础知识方面设计选择题,到后来在阅读与文学鉴赏方面也设计了信度、效度都很高的客观性试题,这是语文学科的一大进步。高考语文卷创立了一种能显示汉语特殊规律的试题模式,这在我国语文教育史上是一次深刻的变革。标准化试题在语文高考中获得成功,使语文这门古老的学科焕发出了新的光彩。

4.初步划定中学语文的知识体系。中学语文是对学生进行母语教育的基础学科。因为人类的语言现象很复杂,所以,至今还没有哪一门科学能涵盖一种语言的全部知识。要学好母语,必须学习多门社会科学。语文课的理论依据比较复杂,与之相应的社会科学可以分为三大类:语言文字类、言语作品类和言语表达类。语言文字类包括汉语理论与汉字理论;言语作品类包括文学作品和其它类别的书面语作品;言语表达类包括演讲学和写作学。中学语文以多门社会科学为理论依托,是为了使学生真正掌握祖国的语言文字,使他们成为既有较系统的语言理论知识,又具备较强的言语能力的人。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我们必须建立中学语文学科完整的知识体系。在新时期,安定的社会环境使语文工作者得以冷静地构建语文学科的理论框架。高考语文试卷就像一方屏幕,按年度展现中学语文学科知识体系不断完善的过程。历经近二十年的探索,高考语文试卷的格局基本稳定了。它分为5个部分:汉语知识及运用、文学常识及文学鉴赏、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和写作。这5个方面就是目前中学语文教学体系的5个组成部分。高考语文试卷将中学语文繁复的知识板块化、条理化,将内容深邃、形式灵活、科学性很强的试题一批又一批地编制出来,浓缩了中学语文的教学内容,勾勒出中学语文的知识框架,为其知识体系的完善做出了贡献。近二十年来的高考语文试卷传达出了本世纪中晚期人们对我国中等语文教育内涵的共识。后来者将会以此为基址,构筑汉语教育的殿堂。

5.带动语文教育科学研究的发展。高考统考是选拔性(常模参照性)考试。它的直接目的不是验收学习效果,而是把考生从高分到低分拉开距离以便选拔。现在,标准化语文高考试卷对考生要求很高。在150分钟内,考生要阅读约6千个印刷符号(包括汉字、数字和其它符号);做完约25道客观性试题;回答7至8道填空题,其答案总字数约200字;写两篇作文,共800字。折合每分钟要理解50多个印刷符号,并同时写出7个以上的汉字。虽然语文高考题量大难度高,但每年都能涌现出大批成绩合格的学生。这证明了中学语文所取得的成就。选拔性考试的独特的意义在于使好学生有充分显示优势的机会,发挥出在其它类别的考试中无法显示的潜能,让语文教育工作者有机会观察到本学科目前所能达到的最高水平,并能以此为标本研究学科教育的规律,争取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单以高考成绩评定教学质量是不科学的,但是无视这种常模参照性考试所特有的研究价值也是片面的。

中学语文近二十年来发展很快。原有的教学内容都在逐步地充实加深。例如,高考的文言文大都选自史书,现代科技说明文的选文也比课文深奥。文章的内容涉及物理、生物、医学、考古等多门学科。有国外的名家之作,如奥地利作家茨威格的《世间最美的坟墓》,英国作家萧伯纳的散文《贝多芬之谜》;有当代中国名家的作品,如吕叔湘的《〈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序》,钱仲书的《中国诗与中国画》,郁达夫的《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二集〉导言》等。这些选文给中学语文教坛带来新鲜的气息,引导学生把课内所学到的阅读方法迁移到课外,提高阅读水平。高考语文试题深化教材的走向,带动了中学语文逐步深化教学内容。为了将中学语文建设成适应时代需要的基础学科,必须引进相关的科研成果。例如,在语言学领域,现代汉语虚词研究是薄弱环节。现在,现代汉语虚词研究日益受到重视。高考试题较好地把握了这一学术动态。测试虚词的试题年年出。在修辞学方面,高考语文经常考查消极修辞手法的运用,选择最佳表达方式成为较稳定的题型。现代文阅读方面,语文高考引进的阅读学的先进理论较多。例如,以语用学为指导,考查结合语境对语义作出正确阐述的能力。在作文方面,重视引进思维学的成果,重视考查形象思维能力和比较、综合、分析能力的综合运用。语文试题的设计者把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积极引入高考,促进了中学语文的学术化、科学化。总之,语文高考展示了语文教学的水平;深化了教学内容;推广了新的学术成果。它已经成为语文教育科学研究的引擎力。

二、高考语文统考目前存在的问题

高考语文统考对语文学科的发展作出重要贡献的根本原因是:二十年来,语文高考自身在不断地发展、完善。新世纪即将到来,语文高考面临严峻的挑战。今后,它能否继续推动中学语文的发展,能否为基础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服务,这取决于它能否清醒地认识并克服目前存在的问题。

1.语文高考试题严重脱离现行语文教材。普通高中的一项重要任务是为高校输送人才,所以,普通高中语文日常教学必然十分关注高考语文试题。这是不以任何人的主观意愿为转移的客观现实。目前的高考语文卷,基本脱离教材“独立”命题,其用意在于突出对考生语文能力的测试,避免出现死记硬背和压题的现象。这样命题纠正了语文教学重知识轻能力的传统思想,有利于课外知识丰富的考生脱颖而出。其消极影响是造成高中语文课无视教科书的存在,架空能力训练,致使教学自由化倾向泛滥。为了克服这一消极影响,语文高考必须按比例体现课本的内容。这样既有利于能力的测试,也有利于引导教师日常教学中重视培养学生的能力,而不是纵容脱离课本另搞一套。

2.测试语言表达能力的试题比例畸轻。语文教育的核心任务是“使学生具有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的能力”。言语表达是语文能力的最高层面。它体现了人的本质力量,决定一个人能否顺利地工作和生活。从选拔人才和推进语文教育两方面考虑,高考必须重视对语言表达能力的测试。选择题的特点是节约答题时间,最大限度地增加题量。正因为选择题要求考生多想少答,所以,不利于测试考生的表述能力。目前高考统考中填空题答案字数少,答案语句的质量不便再设采分点。测试考生的表达能力主要靠大、小作文。可是按作文分项分等评分标准,语言等次的分值差别很小。例如,大作文语言一等(准确流畅)比语言四等(语句不够通顺语病较多)只多7分。这总分150分当中的7分,表示的是考生之间语言能力的质的差别。要提高表达能力须花费极大气力,但是这项最艰苦的训练在高考中却只占总分数的1/20弱。表达能力在高考中的可悲的微弱比例,对中学语文教学所产生的消极影响极为恶劣。现在许多学生很“善于”做选择题。他们从题干和选项提供的信息中能判断正误,但是他们却不善于独立地阐述思想,心明了口嗫嚅。长此以往,我们的学生都变成鲁迅笔下的“闰土”,“大约只是觉得苦,却说不出来”。果真如此,我们这一代语文教育工作者岂不成了民族的罪人?现在,不少学生写作文重视提炼中心,充实内容,却不重视推敲语句。因为只要中心明确内容充实,即使语言不通顺,也扣不了几分。目前,在公开发行的书刊和各类公涵文件中,在各种新闻媒体的采访报道中,语句不通的现象比比皆是。在造成此种现象的诸多因素中,高考的误导不可低估。因此,高考语文试卷必须加强对考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测试。应限制选择题的比例;增加表述性试题,并加大其分值;增加大、小作文语言分的分值(语言分应占到约1/3强,即占20分以上)。

3.一些试题偏难偏怪,影响了高考语文的信誉。为了增加考试的信度、效度,试卷的设计者不断地创造新鲜试题,这是必要的。但是,每年总有几道难题、怪题,好学生不懂,差学生不会,只好一起“蒙”。这就造成“语文学得好,不一定能考好,语文学得不好也不一定就考坏”的怪事。这种情况严重地挫伤了教与学的积极性,致使语文高考的效度、信度明显低于其它学科。例如,1997年高考卷第4题C项(B卷):“这次选举,本来他是最有希望的,但由于他近来的所作所为不孚众望,结果落选了。”“不孚众望”一词《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和《中国成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均未收录。考生要把“深孚众望”中的“孚”想清楚,再转换为它的反义词“不孚众望”(绝少使用),才有可能理解这个词。这样的要求未免太苛刻了。几乎没有考生能懂,回答此题(3分)只有瞎蒙。1997年试卷第3题(肠脑和颅脑)的20、22、23题(共7分)的答案都过于隐蔽晦涩,使多数考生答题靠偶然因素取胜。赏析古诗的第11题的B项(B卷):“两首诗都将洞庭的山水景物描写得高旷超俗,使人读后油然生出范仲淹《岳阳楼记》中那种‘心旷神怡,宠辱皆忘’的感觉。”要求判断为错(3分)不合情理。文学欣赏应充许有心理运作的自由。阅读这么优美的古诗,为什么不允许考生产生“心旷神怡,宠辱皆忘”的感觉?……据统计,每年有20分左右的考题太难太怪,再加上作文分项评分标准不尽合理,于是,约30分至40分的试题不能科学地分离考生,大大削弱了语文高考的信度。

总之,现在的语文高考试卷还存在不少问题。如果不尽快改进,语文高考亦有可能变成语文教育发展的桎梏。

三、目前中学语文教学出现困惑的原因

从高考反馈的信息中,我们看到了中学语文取得的成绩,也发现了存在的问题。

1.中学语文教学理论的匮乏。高考语文试题数量丰富、内容精深。这些试题启发了语文教育工作者。人们意识到,很多试题应该是母语教育重要的内容,在以前却忽略了。例如,判别语句的优劣,这已经成为语文科常见的试题。现在,考生回答这类试题仍然只凭借语感和经验。汉语修辞学在这方面没有提供系统的理论,语文教学没有现成的依据。怎样鉴别句子、句群及作品的言语质量,在同义手段、同义结构中如何选择最佳表达方式,这些应该是语言研究的重要内容,却被理论语言学忽视了。而语文教学一向习惯于从现成的经典理论中移植教学内容。语言学中没有的,语文教学也不讲,于是造成该项内容的空白。出台鉴别语句优劣的试题,击中了汉语研究和汉语教学的空白。我们不能总让学生凭语感和经验断定言语质量,语文界对此应该做出理论的阐释。类似这样的教科书上没有,而高考试卷已经考出来的问题,还有不少。例如,优秀的高中毕业生的识字量和词汇量基数是多少?应该有个较为具体的规定。现在我们只能抽象地说:多多益善。阅读理解应该包括哪些内容,如何提高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如何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这些问题亟待深入研究。语文教师不能让学生在回答语文试题时,总是“跟着感觉走”。训练语文能力要有理论依据,没有理论指导的训练是盲目的、低效的。中学语文教学理论的匮乏成为扼制语文学科发展的瓶颈。

2.高中语文教材亟待更新。全国统编的高中语文教材是以单元为单位的文选型课本。这种教材是30年代由叶圣陶等语文界前辈倡导的。其优点是课文按体裁组元,便于读写训练。缺点是知识不系统,阅读理论浮浅,作文没有教材。现在,语文高考试题对考生的要求越来越高,而语文课本却几十年未变。试题的超前和教材的严重滞后,使目前的高中语文课处于尴尬的境地。语文高考内容教材上没有;课内的教学内容高考大多不考。语文教师不知该讲些什么指导应考。高中语文实际上在做有“课”无“本”的无米之炊。教与学两方面都十分吃力。近年来,社会上出现许多模仿高考卷的试题集。语文习题集大有与课本并行成为第二教材的趋势。语文题海泛滥的根本原因是超前的高考试题与落后的教材之间的矛盾亟需一种缓解的办法。“题海”应运而生,行政干预无法使其退去。要解决语文高考与教学之间的矛盾,只有两条路:把语文高考拉回来,迁就陈旧的教材;肯定高考试题的方向,更新语文教材。显然,选择后者是历史赋予语文工作者的责任,是时代对语文学科的召唤。

高考语文作文范文篇3

——高考语文标准化试题刍议

高考制度恢复20年来,语文学科考试和其他学科考试一样,在考查、鉴别人才方面,曾经做出过重要贡献,为国家选拔了大批有用之才。但是长期以来,特别是实行标准化试题后,高考语文出现了严重偏差,很难检验出考生真实的语文能力。语文界的一位很有名望的人士说,现在的高考语文试题,好学生不一定能考好成绩,考分最高的往往不是最好的学生。回顾多年来高考语文试题的题型和结构,不难发现其中的偏差和弊端。

一、答案唯一,限制了语文思维的发散性

人类思维,依据解决问题所沿的方向,分为发散思维和辐合思维。前者是多方向的分析和寻找方法、途径,具有流畅性、变通性、独特性的特点,后者是单一模式进行归一求取答案。作为最具人文性、情趣性的语文学科,它的思维当然属于前者。在语文教学中,应当引导和鼓励学生进行多思维活动,养成多面向、多角度的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但是,在语文标准化试题中,选择题和判断题占到半数以上。这类题答案明确划一,固然有利于电脑阅卷,但却违背了语文思维的发散性规律,限制了考生答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一些所谓主观性的“简答题”中,答案往往把复杂问题简单化、绝对化,甚至限定“字数”、“要点”,迫使考生沿着出题人的思路和想法答题。如果不看“参考答案”,语文水平很高的人恐怕也得不了多少分。再说这类题的答案也未必都正确。如1995年全国高考试题第4题要求选出“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答案是D。这句是:“关于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的种种天真的、想入非非的神话和传说,说明古埃及人有着极为丰富的想象力。”其中“想入非非”这个成语有胡思乱想之意,多含贬义,用在这里感情色彩不对。

此外,这一类选择题,只考查识别信息的能力,不考查获取信息、记忆信息的能力,而记忆能力在语文学习中占有重要位置。因此,这类题型使考查出现了严重失误。

二、零敲碎打,破坏了语文知识的系统性

自古以来,语文学科就是充满人性、最有趣味的学科。但是长期以来,语文教学受西方,特别是前苏联教育模式的影响,不是从整体上宏观上去把握,而是从局部和细节入手,对每篇课文,采用“庖丁解牛”式的方法,条分缕析,不厌其详,把生动活泼的有机完整的文章讲得支离破碎,味同嚼蜡。这种教法也反映到了考试上来。尤其是所谓“标准化”考试,据说这种考试出题,主要是从“题库”中检索拼题,只要请一二位专家审题就行了,不必兴师动众搞“大会战”。这种信物(电脑)不信人的做法实在不太高明。国外曾有人把语言输入电脑,让电脑“创作”文学作品,尽管事先有第一流的文学家或语言学家为它编排程序,但结果还是洋相百出,令人啼笑皆非。很难设想,这种从“题库”中拼凑出来的试题到底能不能用来考查语文知识的内在规律?到底有多大实用价值?以1995——1997年全国试题为例,这三份试题先后考查了古代人物称谓(95年)、“文房四宝”、“殿试”中榜者的叫法(96年)、剧中人物角色的名称(97年)等。试问这些知识在语文知识体系中究竟占多大份量?记住这些在现实生活中有什么作用?考不考这些又有多大关系?考查这类琐碎无用的知识,只能破坏语文知识的系统性,只能冲击对实际能力的检测。因此,高考语文试题的编制,应当从语文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出发,把考核实际能力放在首位,毫不留情地砍去一些琐碎无用的知识考题。

三、舍本逐末,导致了语文教学的逆转性

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这两个字中的“语”就是指口头语言,“文”就是指书面语言。语文教学的任务,是帮助学生养成使用语文的良好习惯。作为应用学科(工具课)的语文,它着眼于熟练的技能技巧,而这些技能技巧却是在实践中长期下苦功夫得来的。因此,提高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应成为语文教学的重头戏,在考试中,作文理所当然地应占举足轻重的地位。衡量一名考生乃至任何一个人语文能力高低的最重要的标准和最终分界线,只能是作文(书面表达能力)。一般说来,文章写得好,听、说、读自然也不成问题。但是,在标准化考试中,作文总分只占总分的三分之一多,这样的考法,显然是轻重倒置,舍本逐末。不仅如此,这种标准化也严重干扰了对作文的考查,一份试题中往往是两篇作文,把写作能力“科学”分解,分类计分,很难考出考生真实的写作水平。有时作文题刁钻古怪,深奥难懂,作文给分也只能是主观随意了。如1995年作文是根据两幅漫画,让考生以“我更喜欢漫画《》”为题,写一篇评论文。这两幅漫画的题目分别是“为六指做整形手术”和“截错了”。这是让写一篇比较性的文艺评论,远远超出了中学生的实际写作水平。笔者所碰到的考生,包括语文学得最好的学生,几乎没有谁能弄清漫画的寓意,写的文章就可想而知了。但是这一届高考语文分数普遍很高,可见这篇作文并没有能够拉开考生的档次。

四、面面俱到,失去了语文考查的真实性

高考语文作文范文篇4

一、答案唯一,限制了语文思维的发散性

人类思维,依据解决问题所沿的方向,分为发散思维和辐合思维。前者是多方向的分析和寻找方法、途径,具有流畅性、变通性、独特性的特点,后者是单一模式进行归一求取答案。作为最具人文性、情趣性的语文学科,它的思维当然属于前者。在语文教学中,应当引导和鼓励学生进行多思维活动,养成多面向、多角度的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但是,在语文标准化试题中,选择题和判断题占到半数以上。这类题答案明确划一,固然有利于电脑阅卷,但却违背了语文思维的发散性规律,限制了考生答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一些所谓主观性的“简答题”中,答案往往把复杂问题简单化、绝对化,甚至限定“字数”、“要点”,迫使考生沿着出题人的思路和想法答题。如果不看“参考答案”,语文水平很高的人恐怕也得不了多少分。再说这类题的答案也未必都正确。如1995年全国高考试题第4题要求选出“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答案是D。这句是:“关于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的种种天真的、想入非非的神话和传说,说明古埃及人有着极为丰富的想象力。”其中“想入非非”这个成语有胡思乱想之意,多含贬义,用在这里感情色彩不对。

此外,这一类选择题,只考查识别信息的能力,不考查获取信息、记忆信息的能力,而记忆能力在语文学习中占有重要位置。因此,这类题型使考查出现了严重失误。

二、零敲碎打,破坏了语文知识的系统性

自古以来,语文学科就是充满人性、最有趣味的学科。但是长期以来,语文教学受西方,特别是前苏联教育模式的影响,不是从整体上宏观上去把握,而是从局部和细节入手,对每篇课文,采用“庖丁解牛”式的方法,条分缕析,不厌其详,把生动活泼的有机完整的文章讲得支离破碎,味同嚼蜡。这种教法也反映到了考试上来。尤其是所谓“标准化”考试,据说这种考试出题,主要是从“题库”中检索拼题,只要请一二位专家审题就行了,不必兴师动众搞“大会战”。这种信物(电脑)不信人的做法实在不太高明。国外曾有人把语言输入电脑,让电脑“创作”文学作品,尽管事先有第一流的文学家或语言学家为它编排程序,但结果还是洋相百出,令人啼笑皆非。很难设想,这种从“题库”中拼凑出来的试题到底能不能用来考查语文知识的内在规律?到底有多大实用价值?以1995——1997年全国试题为例,这三份试题先后考查了古代人物称谓(95年)、“文房四宝”、“殿试”中榜者的叫法(96年)、剧中人物角色的名称(97年)等。试问这些知识在语文知识体系中究竟占多大份量?记住这些在现实生活中有什么作用?考不考这些又有多大关系?考查这类琐碎无用的知识,只能破坏语文知识的系统性,只能冲击对实际能力的检测。因此,高考语文试题的编制,应当从语文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出发,把考核实际能力放在首位,毫不留情地砍去一些琐碎无用的知识考题。

三、舍本逐末,导致了语文教学的逆转性

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这两个字中的“语”就是指口头语言,“文”就是指书面语言。语文教学的任务,是帮助学生养成使用语文的良好习惯。作为应用学科(工具课)的语文,它着眼于熟练的技能技巧,而这些技能技巧却是在实践中长期下苦功夫得来的。因此,提高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应成为语文教学的重头戏,在考试中,作文理所当然地应占举足轻重的地位。衡量一名考生乃至任何一个人语文能力高低的最重要的标准和最终分界线,只能是作文(书面表达能力)。一般说来,文章写得好,听、说、读自然也不成问题。但是,在标准化考试中,作文总分只占总分的三分之一多,这样的考法,显然是轻重倒置,舍本逐末。不仅如此,这种标准化也严重干扰了对作文的考查,一份试题中往往是两篇作文,把写作能力“科学”分解,分类计分,很难考出考生真实的写作水平。有时作文题刁钻古怪,深奥难懂,作文给分也只能是主观随意了。如1995年作文是根据两幅漫画,让考生以“我更喜欢漫画《》”为题,写一篇评论文。这两幅漫画的题目分别是“为六指做整形手术”和“截错了”。这是让写一篇比较性的文艺评论,远远超出了中学生的实际写作水平。笔者所碰到的考生,包括语文学得最好的学生,几乎没有谁能弄清漫画的寓意,写的文章就可想而知了。但是这一届高考语文分数普遍很高,可见这篇作文并没有能够拉开考生的档次。

四、面面俱到,失去了语文考查的真实性

高考语文作文范文篇5

如何进行语文复习才有利于知识的巩固和升华,有利于在高考中考出好成绩呢?我们大多数语文教师是能妥当地安排好语文复习的,但是,存在的问题也不少,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内容:认为复习不复习一个样,随意复习,连考试范围,有多少个知识点都不闻不问。

方法:为了赶进度,由教师一人唱独角戏,堂堂填,天天灌,学生无暇动脑与动手;复习无计划,见到什么复习什么;只练不讲评,公布答案就完事。

资料:滥发资料,整天做练习,消化不良。

时间:为赶进度“开快车”,煮“夹生饭”;“老牛拖破车”,考试日期到了还未复习完一个循环;无计划无目的,听其自然,复习到哪里算哪里。

二、控制论及其核心

控制论创始人维纳曾说过,所谓控制就是“根据过去操作情况去调整未来的行为”。控制论的核心是反馈原理。“任何系统只有通过反馈信息,才能实现控制”。人们要实现主客观世界的有机统一,就得有意识地对反馈信息进行自我调节。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卢姆认为,反馈信息主要是通过评价发生的,并进而提出了诊断性评价(学生入学时对学生的认识和情感评价)、形成性评价(在课程编制、教学和学习过程中使用系统性评价)、终结性评价(对整个教学过程所取得的较大成果进行更为全面的评定)。通过诊断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的转换,形成“螺旋式”反馈信息网,教学信息能够及时反馈调节,教学不断向最优化发展。

三、高考语文复习中的控制思想

将控制论思想运用到高考语文复习中,就是要随时通过反馈来掌握复习现状与目标间的距离,以达到教学目的的最优化。为此,在复习过程中,应经常搜集学生对复习内容、方法的看法,可采用个别谈话和问卷调查的方法,以便及时调整复习节奏、方法等。

传统的语文复习方法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安排学生做练习的单向信息传递的过程,学生感到枯燥无味,觉得语文复习不复习一个样。如图一:

定向→讲知识(师)→做练习(生)→讲评(师)

而采用反馈式复习,则有助于教学双方充分的信息反馈,能使学生从被动的接收状态转变为富于强烈的参与意识,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便形成能力,在高考中考出好成绩。如图二:

(附图{图})

四、教学实践

根据反馈原理,要实现语文复习过程的最优化,就必须对复习信息实行目标控制、结构控制和数量质量控制,即定向、定量、定势、定序和定度。下面就从这几个方面谈谈笔者在高考复习中的一些探索。

(一)定向控制

所谓定向控制,就是指每一阶段的教学都应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对于高考语文复习来说“教学大纲”和“考试说明”就是教学目标。我们在复习中常常会发问,为什么我辛辛苦苦地耕耘,却收获不多?为什么有些人没我投入多,而收获却大于我?实际上,这是在复习中做了不少无用功的缘故。

严格按照考试说明来指导我们的复习与训练,是大面积提高高考质量的有效途径。要知道,高考命题的唯一依据就是“考试说明”的30条要求。它是命题的指挥棒,代表了社会,也代表了高等院校在具体学科上对考生知识水平和能力素质的质量要求。我在指导学生复习时,首先组织学生学习“考试说明”。在复习每一个知识点时,明确“考试说明”中有何规定,从而懂得考什么和不考什么,知道哪些内容在历次高考中已经出现过,哪些还没有露过面。比如不少的高考复习资料中都设计有“单纯词和合成词”专项训练,实际上这是没有必要的。因为“考试说明”明文规定“不考名词术语”。高考也多年未考单纯词和合成词了。又比如1995年“考试说明”删去了“能比较熟练地使用常用的字典词典”一项,于是我们复习字典词典的时间就可大大减少。总之,只要按照“考试说明”来复习和训练,我们就可以少走弯路,提高复习效率。

(二)定量控制

所谓定量控制,就是对课时量、课堂教学容量及训练量要进行控制。量次不足,固然不能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量次过于频繁,学生不胜负担,同样也会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

现在在定量控制上分歧最大的是训练量的控制。到了后期,我的做法是:以练评为主,一日一小练,一周一中练,一月一大练。练后必讲评,而练习和评讲都安排语文课堂上,不占用课外时间。有的教师常常说要“精讲多练”“多读多写”。但讲多少为精,练(读写)多少为多,缺乏一定的标准,缺乏量的依据。还有“题海战术”。到底做多少题才成其为“海”,也不得而知。我的理解是,只要不再做“重复劳动”的练习,就不是“题海战术”。为衡量是不是“重复劳动”,我设计了一个表,如下所示:

(附图{图})

每次考试后,我都用它来统计测验情况,凡正确率高于80%的题目,就认为该知识点和能力点已达到要求,以后就可少做此类练习;正确率低于80%的题目,就认为该知识点和能力点未达要求,评讲时更细,以后就可多做此类练习。这样,使训练做到有的放矢,减少无效劳动。

(三)定度控制

定度控制,其实就是如何遵循量力性原则的问题。量力性原则告诉我们:教学必须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水平和特点,处在一定年龄阶段的青少年学生,其身心发展既有共同的发展水平和特点,也有不同的发展水平和特点。因此高考语文复习也要因材施教。

对于语文差生,必须加强课外辅导,每次考试后,我都对差生进行单独辅导,指出其试卷中存在的知识和能力问题,提高语文成绩的途径,以及解题的方法,并激励他们拼搏的信心,在高考中收效颇大。

在复习期间,我通过个别谈话发现,一部分学生对单一的语言训练已露出厌倦情绪,这是个危险信号,控制不好就会影响复习效果。其实这也不奇怪,因为根据量力性原则,重复的单一劳动会引起大脑疲劳。根据学生实际,在一堂课开头的三至五分钟,我开辟了一个小栏目——“时文美文欣赏”。那些针砭时弊的杂文、引人入胜的散文、出人意料的微型小说、幽默风趣的笑话、贴切生动的广告,博得了学生的阵阵笑声,感受到了语言的魅力,激发了学好语言的强烈愿望。

(四)定序控制

所谓定序控制,就是指对进入流动过程的信息在程序上进行科学组合,它是优化学生思维流程的重要手段。

我在高考复习和训练中是这样安排的:以两个星期为一个单元,把语文复习分为四部分进行:语言知识及其运用4课时,文言阅读2课时,现代文阅读3课时,作文3课时。这四部分交叉进行,而都以“考试说明”为根据。为了巩固分项复习的成果,强调其目的是为了提高综合检测成绩,每月还安排了一次综合考试,并做好讲评工作。到了后期,综合检测和专项练习(难点疑点训练)交叉进行。

高考复习不但要有宏观上的总体安排,还要有微观上的局部操作程序。比如作文的复习和训练,就要全方位地规范化地进行,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应用文都要练;命题作文要练,材料作文也要练;整篇文章要写,片断训练也要搞,甚至文章修改也不能放松。要用一定的课时来进行审题训练,并努力提高作文讲评课的质量。同时,对书写训练,要经常提醒,不断检查。这不仅是为了高考,更是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为了控制好学生的规范化作文训练,多年来,我一直进行卡片作文教学,如下图所示:

(附图{图})

这样,有利于克服写作中的随意性和盲目性,有利于高考,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写作水平。

(五)定势控制

所谓定势控制,就是对学生理解教学内容,实现教学目的过程中的思维趋势、思想感情的控制。当学生的思想感情与教学内容不协调时,教师要加以诱导,使之与教学内容相协调;当学生思维不是处于积极状态时,教师应通过口头语言、态势语言以及所创设的情景使之兴奋。

在进行复习和训练过程中,要十分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学生高考前的压力很大,有的急得坐卧不安,有的到处猜题押题,有的变得焦躁、失眠,不思茶饭,有的则破罐子破摔。这些都是心理素质不好的体现,会影响学生语文水平的发挥。因而平时必须注意良好的心理素质的培养。我的做法是:从总体上加强班集体管理,以形成良好的学习环境、生活环境;要求每个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找每个学生分别进行单独谈话,分析其答题时的心理障碍,提出下次测试时的要求。

五、教学效果

高考语文作文范文篇6

一、重视基础,覆盖面宽。

除作文外,1995语文试题31道题中,约有半数的题目是考基础知识的,内容包括了语音、字形、词义、词语选用、成语使用、标点符号、语句衔接、语病修改、文学常识、文化常识等最基本的语文知识,具有较宽的覆盖面。

今年语文试卷的第1题和第2题考查词语的形、音、义,这是语言学习的最基本的内容,在语言交际中也最容易出现失误,如读错音,写错字,解错义等。这类题年年都考,往年只有一道,今年分作两道,足见对基础的重视。

考基础知识的题目还有第5题的标点符号的使用,第8题对作家、作品的表述,第9题对诗所涉及人物的判断,第10题对人物称谓的解说,第29题对名句的默写等。这些试题重在对基本的语文知识的识记,重在对语言材料的积累,只要有一定的知识基础,答题就没有问题。

第3题是让考生结合语境选择近义词。这道题看似容易,但因为选项中的词语或同音,或同义,没有一定的基础很难确立答案。解答这道题首先要明确词义,懂得结合语境辨析词义的同异才能选择正确答案。这道题属于语言运用题,能够反映学生建立在基础知识之上在一定范围内所蕴含的潜在能力。除第3题外,这类题还包括第4题的成语使用,第6题的语句衔接,第7题的病句修改等,它们既重视知识,又强调运用;既着眼于基础,又注重基础上蕴含的能力,这种试题无疑对中学的语文教学将会产生良好的导向作用。

1995高考语文试题中的文言文阅读也是着眼于基础的。文言文阅读材料讲的是郑母教子为官清正的故事,选材注重了思想性,弘扬着民族的传统美德;命题考查涉及了实词词义、句意理解、文意理解等常规内容,紧紧扣住了《考试说明》中“能够阅读浅近文言文”的要求。

二、加强了语文能力的考查。

语文能力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对语言材料的感悟能力,语言的应用能力和对语言材料的分析、概括能力等。1995高考语文试题涉及了这些能力的考查。

第11题是一道文学鉴赏题,要求选出对李清照《如梦令》一词分析不当的一项。这道题考查对语言材料的感悟能力。考生须借助已有的经验,通过比较、分析,感受词的主旨和意象才能作出判断。这道题启示我们:感悟能力的培养要重视丰富、积累语言材料,这既是理解的基础,也是能力形成的关键。

第30、31题侧重于语言运用能力的考查。第30题对一张便条作修改,主要是从语言运用是否得体出发。便条不同于正规的文函而注重于口语的运用,修改只需要将便条中的“光临”、“决定”、“磋商”等不得体的书面用语换为口语即可。

第31题是一道很具综合性的题目,它要求选用表内提供的资料,就某地区女职工增长人数及增长率,用列数字、作比较的方法续写句子。答这道题至少要考虑以下几点:①要写清女职工的人数,表明增加的情况;②须按年份分段写清男性和女性职工的增长率,用比较的方法说明问题;③语句要通顺、连贯、简洁(注意字数的限制);④数字的表述和书写要正确、规范。这道题涉及到理解与表述,考查的能力是综合的、多向性的,它至少包括:①对抽象的内容加以阐发的能力;②用列数字、作比较的方法说明问题的能力;③综合运用多项语文知识将材料中重要语言信息组成一个复杂语句的能力。

现代文阅读的第二个文段,较多采用了主观测试题,答案多数需要考生动笔写出来,主观性强,能力的检测更为明显。我们知道,判断能力和概括能力在层次上是有区别的,判断能力好不等于概括能力好,让考生动笔写出答案,有利于考查学生的概括和表述,增加试题的区分度,更好地进行选拔。如第25题、第26题、第27题,这几道题都要求考生结合阅读材料,或筛选文中重要的语言信息,或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或表述自己对材料的理解认识,并在答题的文字量上有所限制,这种主观测试,有利于让考生积极思维,可以看出考生是否真正读懂了文章的内容,是否具有一定的概括能力和表达能力。

三、作文具有导向性。

1994年高考作文是写一篇命题记叙文,这是1992年、1993年高考重记叙命题思路的延续,反映了要纠正中学作文教学重材料轻命题,重议论轻记叙的不良倾向的命题意图。以给命题写记叙文对于写作是最基本的一种训练形式,对学生写作能力训练最为全面。但是,由于记叙文的写作随意性大,给命题的限制条件过少,势必造成评分的误差。因此1995年高考作文命题在总结了近几年高考作文命题的成功与不足的基础上推出了一种以一个材料写一小一大两种文体的新的命题形式。

根据材料作文,有利于限制立意、取材、文体,有利于控制评分误差。而一卷两文,两文两体,共用一个材料,不仅有利于全面考查,而且既可以减少阅读量,增加思考和写作的时间;同时也使考生在思维转换上,不至于另起炉灶,减少了不适应感。这是1995年高考作文命题所具的显著特点。

高考语文作文范文篇7

一、重视基础,覆盖面宽。

除作文外,1995语文试题31道题中,约有半数的题目是考基础知识的,内容包括了语音、字形、词义、词语选用、成语使用、标点符号、语句衔接、语病修改、文学常识、文化常识等最基本的语文知识,具有较宽的覆盖面。

今年语文试卷的第1题和第2题考查词语的形、音、义,这是语言学习的最基本的内容,在语言交际中也最容易出现失误,如读错音,写错字,解错义等。这类题年年都考,往年只有一道,今年分作两道,足见对基础的重视。

考基础知识的题目还有第5题的标点符号的使用,第8题对作家、作品的表述,第9题对诗所涉及人物的判断,第10题对人物称谓的解说,第29题对名句的默写等。这些试题重在对基本的语文知识的识记,重在对语言材料的积累,只要有一定的知识基础,答题就没有问题。

第3题是让考生结合语境选择近义词。这道题看似容易,但因为选项中的词语或同音,或同义,没有一定的基础很难确立答案。解答这道题首先要明确词义,懂得结合语境辨析词义的同异才能选择正确答案。这道题属于语言运用题,能够反映学生建立在基础知识之上在一定范围内所蕴含的潜在能力。除第3题外,这类题还包括第4题的成语使用,第6题的语句衔接,第7题的病句修改等,它们既重视知识,又强调运用;既着眼于基础,又注重基础上蕴含的能力,这种试题无疑对中学的语文教学将会产生良好的导向作用。

1995高考语文试题中的文言文阅读也是着眼于基础的。文言文阅读材料讲的是郑母教子为官清正的故事,选材注重了思想性,弘扬着民族的传统美德;命题考查涉及了实词词义、句意理解、文意理解等常规内容,紧紧扣住了《考试说明》中“能够阅读浅近文言文”的要求。

二、加强了语文能力的考查。

语文能力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对语言材料的感悟能力,语言的应用能力和对语言材料的分析、概括能力等。1995高考语文试题涉及了这些能力的考查。

第11题是一道文学鉴赏题,要求选出对李清照《如梦令》一词分析不当的一项。这道题考查对语言材料的感悟能力。考生须借助已有的经验,通过比较、分析,感受词的主旨和意象才能作出判断。这道题启示我们:感悟能力的培养要重视丰富、积累语言材料,这既是理解的基础,也是能力形成的关键。

第30、31题侧重于语言运用能力的考查。第30题对一张便条作修改,主要是从语言运用是否得体出发。便条不同于正规的文函而注重于口语的运用,修改只需要将便条中的“光临”、“决定”、“磋商”等不得体的书面用语换为口语即可。

第31题是一道很具综合性的题目,它要求选用表内提供的资料,就某地区女职工增长人数及增长率,用列数字、作比较的方法续写句子。答这道题至少要考虑以下几点:①要写清女职工的人数,表明增加的情况;②须按年份分段写清男性和女性职工的增长率,用比较的方法说明问题;③语句要通顺、连贯、简洁(注意字数的限制);④数字的表述和书写要正确、规范。这道题涉及到理解与表述,考查的能力是综合的、多向性的,它至少包括:①对抽象的内容加以阐发的能力;②用列数字、作比较的方法说明问题的能力;③综合运用多项语文知识将材料中重要语言信息组成一个复杂语句的能力。

现代文阅读的第二个文段,较多采用了主观测试题,答案多数需要考生动笔写出来,主观性强,能力的检测更为明显。我们知道,判断能力和概括能力在层次上是有区别的,判断能力好不等于概括能力好,让考生动笔写出答案,有利于考查学生的概括和表述,增加试题的区分度,更好地进行选拔。如第25题、第26题、第27题,这几道题都要求考生结合阅读材料,或筛选文中重要的语言信息,或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或表述自己对材料的理解认识,并在答题的文字量上有所限制,这种主观测试,有利于让考生积极思维,可以看出考生是否真正读懂了文章的内容,是否具有一定的概括能力和表达能力。

三、作文具有导向性。

1994年高考作文是写一篇命题记叙文,这是1992年、1993年高考重记叙命题思路的延续,反映了要纠正中学作文教学重材料轻命题,重议论轻记叙的不良倾向的命题意图。以给命题写记叙文对于写作是最基本的一种训练形式,对学生写作能力训练最为全面。但是,由于记叙文的写作随意性大,给命题的限制条件过少,势必造成评分的误差。因此1995年高考作文命题在总结了近几年高考作文命题的成功与不足的基础上推出了一种以一个材料写一小一大两种文体的新的命题形式。

根据材料作文,有利于限制立意、取材、文体,有利于控制评分误差。而一卷两文,两文两体,共用一个材料,不仅有利于全面考查,而且既可以减少阅读量,增加思考和写作的时间;同时也使考生在思维转换上,不至于另起炉灶,减少了不适应感。这是1995年高考作文命题所具的显著特点。

高考语文作文范文篇8

高考命题要向有利于实施素质教育的方向改革。对高考这样牵涉到千家万户的大事,需要研究并努力解决的问题是:怎样改革,才能体现素质教育而又避免在数万考生和数十万家长心中引起过大的心理波动?怎样改革,才能使好学生脱颖而出以确保高考的公平性、公正性?怎样改革,才能让语文教师放手教学,有所适从?

市教育考试院提出的“稳中求进,稳中求质”的改革方针是切实可行的。今年的高考语文命题,正是遵照“两个有利”的方针,在前几年高考试题改革的基础上,着手进行的。

我们以“服务素质教育,促进语文教改”为宗旨,给今年的命题确立了“一个前提,两大板块,三个能力”的总体思路。

一个前提,即在稳定的前提下求改革,在改革中注重试题质量。这个前提,是历年来高考命题改革得以稳步前进的保证。

今年的高考语文试题,稳定性主要体现在试卷总体难易度的把握上。为了配合中学语文教改,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今年试题的总体难度有所降低。首先是总题量从去年的40题减少到32题。这样做,可以给考生留下思考和复卷的时间,从而提高答题水平。其次是难易比例的变化。从阅读部分看,容易题占13.3%,较易题占53.4%,较难题占30%,难题占3.3%。难题较去年略有下降,较易题较去年增加了15%,大部分题目集中在较易和较难这些中档题上。这样设计,意在减少试题的绝对难度,体现试题的坡度,保证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体现自己的水平。再次是全卷从选材到题目设计均考虑难易的坡度,为考生答题铺设台阶,考生便不致因过早卡壳而影响考试情绪。以阅读部分为例。说明文的材料介绍知识经济浅显易懂,议论文论述艺术理论晓畅通达,散文以“画虎”谈创新,说振兴中华,深入浅出。文言文也是一短一长,一易一难。这种选材的由易入难,是符合考生阅读心理的。

在保持稳定的前提下,今年试卷的总体结构有了明显变化。即从往年的三大板块变为“阅读”和“写作”两大板块。基础知识不再单独考核。这样的结构变化,可以看作是语文高考全面转向能力考核所迈出的重要一步。

今年的语文试卷初步实现了“注重考核语文能力”的目标。从能力层次分析,今年的试题中属于识记层次的3题8分,理解层次的4题8分,应用层次的11题27分,分析综合层次的13题69分,鉴赏评价分布于3题中,共38分。显然,对考生考核的能力层次比较分明,能力考核点比较全面,考核的重点在应用、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这些较高的能力层面上。对这些能力的考核,今年全部采用了以篇带点、以点带面的整体阅读的考核办法。强调对考生整体阅读能力的考核,旨在提高考生具备较强的整体把握文章的水平,形成在较短时间内迅速阅读、提纲挈领、概括表达的能力。我们认为,对考生整体阅读能力的考核具有重要作用。

当然,注重较高层次语文能力的考核,并非忽视对考生语文基本功的要求。语文基本功,任何时候都是各种语文能力的基础。今年的语文试题,对答题提出了完整成句的要求,并在“答案要点及评分标准”中对一部分试题的答案作了不成句扣分的规定,就是为了强调考生必须具备良好的基本功。对于大作文错别字的扣分上限,也由3分提到5分,目的也在于此。我们希望,广大语文教师能在这些方面对学生加强要求。这也会是命题组长期坚持的标准。

需要指出的是,从今年起,基础知识不再单独考核,一是为了突出对语文能力的考核,二是为了区别于高中语文会考。但如果考生以为今后基础知识不再需要重视,则是一种误会。“考试说明”明确要求考生“掌握与阅读材料有关的重要的文学、文化常识”。今年的试题对此也作了考核。对写作方法等方面的基础知识,虽不再直接考核,但今年的不少题目从理解、应用的角度考核了考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可以说,对基础知识,高考试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今年特别强调考核学生以下三个方面的能力。

首先,增加主观性试题的题量和分值,强调对考生概括、表达能力的考核。中学生对需要加以概括并简要表达的主观性试题,应答能力较差。而恰恰是这类题目,能从一个方面反映考生语文素质的高低。因此,今年的试题,我们将客观性试题类型之一的选择题,题量从去年的14题减为9题,分值从去年的30分减为19分,而将主观性试题通过一部分简答题和填空题,将题量从去年的8题增为10题,分值也从去年的20分增为32分。为考核考生的概括表达能力,我们对这些题目大部分限定了答案的字数。我们也注意到,对限定字数的答题,不少考生形成了一种思维的定势:认为给定的格子必须填满,不然会造成错答漏答。于是一些考生硬凑字数,事倍而功半。其实,主观性试题的答案,往往有它的多样性,要求答案的客观正确,不等于说只能用唯一的词句回答。选用不同的词语和长短不一的句子,答案也往往能殊途同归。我们提供的参考答案,也不一定是最简要的答案。所以,为了鼓励考生尽可能简要地答题,我们在阅读部分的卷首首次用黑体字提醒考生:“填空、简答题的空格数是答案的最大限度,要求答题在准确的前提下,文字力求简明。”这也是对考生的概括表达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减少客观性试题,增加主观性试题,是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全面考核学生语文素质的有效手段,也是命题者和广大师生共同追求的目标。但是,如何在增加主观性试题的情况下,避免这类试题答案的多元化,力求答案的答观性,防止阅卷的随意性,保证高考的公正性,是确保这一改革成功的关键。今年,我们通过对试题题干的明确答案指向、限定答题角度等方法,对此作了努力。以第10题为例,原来的题干是:本文作者否定仰视的理由是□□□。否定俯视的理由是□□□。讨论中发现,考生在回答中未必会答成“仰视是‘阿谀逢迎对待读者’”,“俯视是‘盛气凌人教训读者’”,有可能会从文章中找出一些词语答成:“仰视是‘对读者的侮辱’”,“俯视也是‘对读者的侮辱’”。这个答案也有其理由。为使答案尽可能客观唯一,我们将题干改成:“为什么说‘仰视’是对艺术的侮辱?答:因为‘仰视’□□□。为什么说‘俯视’是对读者的侮辱?答:因为‘俯视’□□□。”这样,就对答案作了明确的限定,避免了考生答成“侮辱”,考生必须从文中概括出两个“侮辱”的具体含义来才能正确答题。这种尝试,在其他同类试题中也有体现。

其次,强调考核考生知识迁移、举一反三。

语文学习,如果能将教材中所学的知识和能力迁移到教材外的文章上,解析文章的立意选材,布局谋篇,遣词造句,表达技巧等问题,才可以说具备了一定的语文素质。从今年起,高考语文试题的命题材料不再直接选自高中语文教材。但是,这不能理解为语文教材可有可无,语文高考无章可循。每年的语文高考,都严格依据语文“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命题,“考试说明”也是根据“课程标准”制定的。高考考核的所有知识点和能力点都出自该标准。这一标准同样是语文教学的依据,因此,教师只要紧紧把握“课程标准”,充分发挥教材的范例作用,扎扎实实上好每一堂语文课,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考生就能以不变应万变。

今年阅读部分的五篇选文,全部选自课外。但文章的难易度均不超出高中语文教材,考核的知识点和能力点都是“课程标准”规定必须掌握的。现代文阅读所考核的词句在文章中具体含义的理解,文章段落层次的划分,结构特点的分析,表达方式作用的说明,主题思想的概括等,都是考生在平时学习中反复训练也应该熟练掌握的语文能力。文言文阅读的词语解释、句子翻译、词类活用、句式特点等,也都是以教材的知识和能力点为命题依据的。因此,语文教材仍然是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最有效的依据。命题材料选自教材之外,只会有利于语文教学,对改变应试教育的现状,实现素质教育的宗旨,会起到有力的推动作用。这也是我们在今年的试题中强调考核考生知识迁移、举一反三能力的根本目的。

最后,在今年的试题中,特别强调考核考生的鉴赏评价能力,以“写作”部分为例——

今年的小作文一改前几年说明性、应用性文体的考核形式,要求考生将冰心的一首小诗改写成250字左右的短文。从文体来说,它属于记叙性文章。从考核要求来讲,它需要考生具备一定的分析鉴赏能力和记叙描写的能力,也要求考生发挥想象联想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写好这篇短文,首先要具备初步的鉴赏能力,掌握该诗以景寓情,以物比人,以小见大的特点,从而准确把握全诗寓意。其次要善于运用记叙性文章的写作手法,从描述入手,以散文化的语言将全诗寓意、花的性格和花的环境准确形象地表现出来。

以记叙文为今年高考小作文的考核要求,也是为了在试卷中体现全面考核考生语文能力的要求。

大作文仍然是材料作文。

所选材料的内容见于前不久新闻媒体的报道。题目要求考生根据材料所列现象,针对日本军国主义分子炮制电影《自尊》否定侵略,美化战争罪犯的行径,发表评价,写一篇读后感。

这篇作文不同于通过材料提炼观点后,类比其他社会现象,由此及彼进行议论的文章。它要求考生针对材料所列事实,进行深入分析,驳斥谬论,确立正确观点。它需要考生调动平时的知识积累和思想积累来论证观点。它与1987年高考语文全国卷的大作文“有感于50年前的今天”,在题材上有类似之处,但对文章的针对性,议论的角度,论证的深度,文体的限制有更高的要求。单纯地控诉、揭露日军的侵略罪行是不够的。考生应该从材料罗列的错误观点和现象中,确立驳论、立论的角度,展开评伦。考生可以从“什么才是真正的自尊”入手,可以从“东条英机是英雄还是罪人”着眼,也可以从“历史事实不容歪曲”入题,可以是“篡改历史,意欲何为”,也可以是“警惕《自尊》者的阴谋行径”,等等。无论从什么角度着手,都必须针对材料,驳论立论,破立结合来深入论证。

高考语文作文范文篇9

一、重视基础,覆盖面宽。

除作文外,1995语文试题31道题中,约有半数的题目是考基础知识的,内容包括了语音、字形、词义、词语选用、成语使用、标点符号、语句衔接、语病修改、文学常识、文化常识等最基本的语文知识,具有较宽的覆盖面。

今年语文试卷的第1题和第2题考查词语的形、音、义,这是语言学习的最基本的内容,在语言交际中也最容易出现失误,如读错音,写错字,解错义等。这类题年年都考,往年只有一道,今年分作两道,足见对基础的重视。

考基础知识的题目还有第5题的标点符号的使用,第8题对作家、作品的表述,第9题对诗所涉及人物的判断,第10题对人物称谓的解说,第29题对名句的默写等。这些试题重在对基本的语文知识的识记,重在对语言材料的积累,只要有一定的知识基础,答题就没有问题。

第3题是让考生结合语境选择近义词。这道题看似容易,但因为选项中的词语或同音,或同义,没有一定的基础很难确立答案。解答这道题首先要明确词义,懂得结合语境辨析词义的同异才能选择正确答案。这道题属于语言运用题,能够反映学生建立在基础知识之上在一定范围内所蕴含的潜在能力。除第3题外,这类题还包括第4题的成语使用,第6题的语句衔接,第7题的病句修改等,它们既重视知识,又强调运用;既着眼于基础,又注重基础上蕴含的能力,这种试题无疑对中学的语文教学将会产生良好的导向作用。

1995高考语文试题中的文言文阅读也是着眼于基础的。文言文阅读材料讲的是郑母教子为官清正的故事,选材注重了思想性,弘扬着民族的传统美德;命题考查涉及了实词词义、句意理解、文意理解等常规内容,紧紧扣住了《考试说明》中“能够阅读浅近文言文”的要求。

二、加强了语文能力的考查。

语文能力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对语言材料的感悟能力,语言的应用能力和对语言材料的分析、概括能力等。1995高考语文试题涉及了这些能力的考查。

第11题是一道文学鉴赏题,要求选出对李清照《如梦令》一词分析不当的一项。这道题考查对语言材料的感悟能力。考生须借助已有的经验,通过比较、分析,感受词的主旨和意象才能作出判断。这道题启示我们:感悟能力的培养要重视丰富、积累语言材料,这既是理解的基础,也是能力形成的关键。

第30、31题侧重于语言运用能力的考查。第30题对一张便条作修改,主要是从语言运用是否得体出发。便条不同于正规的文函而注重于口语的运用,修改只需要将便条中的“光临”、“决定”、“磋商”等不得体的书面用语换为口语即可。

第31题是一道很具综合性的题目,它要求选用表内提供的资料,就某地区女职工增长人数及增长率,用列数字、作比较的方法续写句子。答这道题至少要考虑以下几点:①要写清女职工的人数,表明增加的情况;②须按年份分段写清男性和女性职工的增长率,用比较的方法说明问题;③语句要通顺、连贯、简洁(注意字数的限制);④数字的表述和书写要正确、规范。这道题涉及到理解与表述,考查的能力是综合的、多向性的,它至少包括:①对抽象的内容加以阐发的能力;②用列数字、作比较的方法说明问题的能力;③综合运用多项语文知识将材料中重要语言信息组成一个复杂语句的能力。

现代文阅读的第二个文段,较多采用了主观测试题,答案多数需要考生动笔写出来,主观性强,能力的检测更为明显。我们知道,判断能力和概括能力在层次上是有区别的,判断能力好不等于概括能力好,让考生动笔写出答案,有利于考查学生的概括和表述,增加试题的区分度,更好地进行选拔。如第25题、第26题、第27题,这几道题都要求考生结合阅读材料,或筛选文中重要的语言信息,或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或表述自己对材料的理解认识,并在答题的文字量上有所限制,这种主观测试,有利于让考生积极思维,可以看出考生是否真正读懂了文章的内容,是否具有一定的概括能力和表达能力。

三、作文具有导向性。

1994年高考作文是写一篇命题记叙文,这是1992年、1993年高考重记叙命题思路的延续,反映了要纠正中学作文教学重材料轻命题,重议论轻记叙的不良倾向的命题意图。以给命题写记叙文对于写作是最基本的一种训练形式,对学生写作能力训练最为全面。但是,由于记叙文的写作随意性大,给命题的限制条件过少,势必造成评分的误差。因此1995年高考作文命题在总结了近几年高考作文命题的成功与不足的基础上推出了一种以一个材料写一小一大两种文体的新的命题形式。

根据材料作文,有利于限制立意、取材、文体,有利于控制评分误差。而一卷两文,两文两体,共用一个材料,不仅有利于全面考查,而且既可以减少阅读量,增加思考和写作的时间;同时也使考生在思维转换上,不至于另起炉灶,减少了不适应感。这是1995年高考作文命题所具的显著特点。

高考语文作文范文篇10

如何进行语文复习才有利于知识的巩固和升华,有利于在高考中考出好成绩呢?我们大多数语文教师是能妥当地安排好语文复习的,但是,存在的问题也不少,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内容:认为复习不复习一个样,随意复习,连考试范围,有多少个知识点都不闻不问。

方法:为了赶进度,由教师一人唱独角戏,堂堂填,天天灌,学生无暇动脑与动手;复习无计划,见到什么复习什么;只练不讲评,公布答案就完事。

资料:滥发资料,整天做练习,消化不良。

时间:为赶进度“开快车”,煮“夹生饭”;“老牛拖破车”,考试日期到了还未复习完一个循环;无计划无目的,听其自然,复习到哪里算哪里。

二、控制论及其核心

控制论创始人维纳曾说过,所谓控制就是“根据过去操作情况去调整未来的行为”。控制论的核心是反馈原理。“任何系统只有通过反馈信息,才能实现控制”。人们要实现主客观世界的有机统一,就得有意识地对反馈信息进行自我调节。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卢姆认为,反馈信息主要是通过评价发生的,并进而提出了诊断性评价(学生入学时对学生的认识和情感评价)、形成性评价(在课程编制、教学和学习过程中使用系统性评价)、终结性评价(对整个教学过程所取得的较大成果进行更为全面的评定)。通过诊断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的转换,形成“螺旋式”反馈信息网,教学信息能够及时反馈调节,教学不断向最优化发展。

三、高考语文复习中的控制思想

将控制论思想运用到高考语文复习中,就是要随时通过反馈来掌握复习现状与目标间的距离,以达到教学目的的最优化。为此,在复习过程中,应经常搜集学生对复习内容、方法的看法,可采用个别谈话和问卷调查的方法,以便及时调整复习节奏、方法等。

传统的语文复习方法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安排学生做练习的单向信息传递的过程,学生感到枯燥无味,觉得语文复习不复习一个样。如图一:

定向→讲知识(师)→做练习(生)→讲评(师)

而采用反馈式复习,则有助于教学双方充分的信息反馈,能使学生从被动的接收状态转变为富于强烈的参与意识,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便形成能力,在高考中考出好成绩。如图二:

(附图{图})

四、教学实践

根据反馈原理,要实现语文复习过程的最优化,就必须对复习信息实行目标控制、结构控制和数量质量控制,即定向、定量、定势、定序和定度。下面就从这几个方面谈谈笔者在高考复习中的一些探索。

(一)定向控制

所谓定向控制,就是指每一阶段的教学都应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对于高考语文复习来说“教学大纲”和“考试说明”就是教学目标。我们在复习中常常会发问,为什么我辛辛苦苦地耕耘,却收获不多?为什么有些人没我投入多,而收获却大于我?实际上,这是在复习中做了不少无用功的缘故。

严格按照考试说明来指导我们的复习与训练,是大面积提高高考质量的有效途径。要知道,高考命题的唯一依据就是“考试说明”的30条要求。它是命题的指挥棒,代表了社会,也代表了高等院校在具体学科上对考生知识水平和能力素质的质量要求。我在指导学生复习时,首先组织学生学习“考试说明”。在复习每一个知识点时,明确“考试说明”中有何规定,从而懂得考什么和不考什么,知道哪些内容在历次高考中已经出现过,哪些还没有露过面。比如不少的高考复习资料中都设计有“单纯词和合成词”专项训练,实际上这是没有必要的。因为“考试说明”明文规定“不考名词术语”。高考也多年未考单纯词和合成词了。又比如1995年“考试说明”删去了“能比较熟练地使用常用的字典词典”一项,于是我们复习字典词典的时间就可大大减少。总之,只要按照“考试说明”来复习和训练,我们就可以少走弯路,提高复习效率。

(二)定量控制

所谓定量控制,就是对课时量、课堂教学容量及训练量要进行控制。量次不足,固然不能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量次过于频繁,学生不胜负担,同样也会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

现在在定量控制上分歧最大的是训练量的控制。到了后期,我的做法是:以练评为主,一日一小练,一周一中练,一月一大练。练后必讲评,而练习和评讲都安排语文课堂上,不占用课外时间。有的教师常常说要“精讲多练”“多读多写”。但讲多少为精,练(读写)多少为多,缺乏一定的标准,缺乏量的依据。还有“题海战术”。到底做多少题才成其为“海”,也不得而知。我的理解是,只要不再做“重复劳动”的练习,就不是“题海战术”。为衡量是不是“重复劳动”,我设计了一个表,如下所示:

(附图{图})

每次考试后,我都用它来统计测验情况,凡正确率高于80%的题目,就认为该知识点和能力点已达到要求,以后就可少做此类练习;正确率低于80%的题目,就认为该知识点和能力点未达要求,评讲时更细,以后就可多做此类练习。这样,使训练做到有的放矢,减少无效劳动。

(三)定度控制

定度控制,其实就是如何遵循量力性原则的问题。量力性原则告诉我们:教学必须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水平和特点,处在一定年龄阶段的青少年学生,其身心发展既有共同的发展水平和特点,也有不同的发展水平和特点。因此高考语文复习也要因材施教。

对于语文差生,必须加强课外辅导,每次考试后,我都对差生进行单独辅导,指出其试卷中存在的知识和能力问题,提高语文成绩的途径,以及解题的方法,并激励他们拼搏的信心,在高考中收效颇大。

在复习期间,我通过个别谈话发现,一部分学生对单一的语言训练已露出厌倦情绪,这是个危险信号,控制不好就会影响复习效果。其实这也不奇怪,因为根据量力性原则,重复的单一劳动会引起大脑疲劳。根据学生实际,在一堂课开头的三至五分钟,我开辟了一个小栏目——“时文美文欣赏”。那些针砭时弊的杂文、引人入胜的散文、出人意料的微型小说、幽默风趣的笑话、贴切生动的广告,博得了学生的阵阵笑声,感受到了语言的魅力,激发了学好语言的强烈愿望。

(四)定序控制

所谓定序控制,就是指对进入流动过程的信息在程序上进行科学组合,它是优化学生思维流程的重要手段。

我在高考复习和训练中是这样安排的:以两个星期为一个单元,把语文复习分为四部分进行:语言知识及其运用4课时,文言阅读2课时,现代文阅读3课时,作文3课时。这四部分交叉进行,而都以“考试说明”为根据。为了巩固分项复习的成果,强调其目的是为了提高综合检测成绩,每月还安排了一次综合考试,并做好讲评工作。到了后期,综合检测和专项练习(难点疑点训练)交叉进行。

高考复习不但要有宏观上的总体安排,还要有微观上的局部操作程序。比如作文的复习和训练,就要全方位地规范化地进行,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应用文都要练;命题作文要练,材料作文也要练;整篇文章要写,片断训练也要搞,甚至文章修改也不能放松。要用一定的课时来进行审题训练,并努力提高作文讲评课的质量。同时,对书写训练,要经常提醒,不断检查。这不仅是为了高考,更是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为了控制好学生的规范化作文训练,多年来,我一直进行卡片作文教学,如下图所示:

(附图{图})

这样,有利于克服写作中的随意性和盲目性,有利于高考,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写作水平。

(五)定势控制

所谓定势控制,就是对学生理解教学内容,实现教学目的过程中的思维趋势、思想感情的控制。当学生的思想感情与教学内容不协调时,教师要加以诱导,使之与教学内容相协调;当学生思维不是处于积极状态时,教师应通过口头语言、态势语言以及所创设的情景使之兴奋。

在进行复习和训练过程中,要十分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学生高考前的压力很大,有的急得坐卧不安,有的到处猜题押题,有的变得焦躁、失眠,不思茶饭,有的则破罐子破摔。这些都是心理素质不好的体现,会影响学生语文水平的发挥。因而平时必须注意良好的心理素质的培养。我的做法是:从总体上加强班集体管理,以形成良好的学习环境、生活环境;要求每个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找每个学生分别进行单独谈话,分析其答题时的心理障碍,提出下次测试时的要求。

五、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