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思维培养范文10篇

时间:2023-09-28 17:06:11

法律思维培养

法律思维培养范文篇1

关键词:法学本科生;法学教育;法律思维能力;模式建构

一、国内法学本科生法律思维能力的整体现状分析

第一,法学本科生法律思维能力的整体现状及其原因。笔者曾在2013年12月末做了一项调研。调查的对象是,在随机挑选的几所法学院校中随机选出数十位在校本科生和刚毕业不久的本科生。调查的内容是,让这些学生(老生)思考笔者现场提供的关于法律方面问题的生活案例。调查结果显示,大概有70%的学生只是生搬硬套现有的法律条文;大概有10%的学生以这问题太难或是课堂上没学过为由拒绝回答;只有少部分人可以从不同角度(主要是结合理论和实践),采用逻辑思辨的方式为案例提供解决方案。这份调研报告所显示的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法学院校本科生法律思维能力的整体现状,即欠缺应有的法律思维能力。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有:其一,本科生自身的问题。即不正确地求学法学知识,所谓的方法论错误。他们常以“死记硬背”的方式学习,纯属机械性记忆、理解和运用。法学实践就是到律师事务所或是相关司法部门打小杂。其二,教师教学的问题。暂且抛开学生培养法律思维的自觉性和自主性,刚开始求学的学生难不了对法学求学方法论的认识存在误差,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逐渐引导。但是,在实际教学实践中,教师常常忽略对他们法律思维能力的培养。其三,法学教育的问题。无论是本科生自身的问题,还是教师教学的问题,在当前中国高校法学教育模式下,应该主要归根于法学教育问题。首先,当前的法学教育过于重视行政式教学,其次,当前的法学教育以“工匠式教育”为主要模式,即以职业培训教育为模式。把学生类比成工匠,教育的目的是让这些“工匠”具备从事法律职业的“技术”。第二,培养本科生法律思维能力的重要性分析。法学教育是追求卓越人才的教育,它的中心任务应放在对法科学生如何运用法律原理的能力培养。教育部、中央政法委员会在《关于实施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当前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时期,我国高等法学教育应适应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需要,但是在教高[2011]10号文件中也反映“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还不够深入,培养模式相对单一,学生实践能力不强,应用型、复合型法律职业人才培养不足”,即学生学习法律知识相对只是死板地输入,无法很好地法律思维,形成自身的法学理论和实践体系,因此“提高法律人才培养质量成为我国高等法学教育改革发展最核心最紧迫的任务”。“大学之法学教育的首要任务,并不是只为了养成律师或法官,而是要培养法律人能够认识、理解‘法’在社会应有之机能为何,使其在面对具体问题时,有予以分析、判断之能力,这就是培养法律专家所共通的素养——法律思维能力。”与此同时,它是检验法学教育质量好坏的重要标准之一,对法学院校的教育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笔者认为,本文提及的法律思维能力应该包括两个方面:即法学本科生需同时具备理论性法律思维能力和实践性法律思维能力:理论性的法律思维能力指学生具备了体系化、网络化的灵活的法律知识框架,同时能不断挖掘出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办来扩大框架;实践性的法律思维能力指学生能自信地将理论化的法律思维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具备逻辑分析能力,能灵活地分析问题,并提供明确的解决方案。二者是并重的关系,法学教育应该着重从这两方面入手,并建构一定的培养模式,从而培养学生的法律思维能力。

二、国内外法学院校法律思维能力培养模式的比较

翻看了相关文献和参考文书,国内外一些法学院校有着值得思忖以及学习和借鉴的法律思维能力培养模式,笔者重点总结并比较分析了如下几种模式。通过下文的比较分析,会发现它们的目标都是:意图改变传统的教学和求学模式,追求多样的灵活的培养模式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理论性法律思维能力和实践性法律思维能力。第一,读书会的模式。西北政法大学在课堂之外设立了“终南山法学小组读书会”,它是一种在院校领导、青年教师指导和广泛邀请校外知名学者参加下,由学生和教师自发组成的以研讨法学原著为主要内容,采用主题报告、评论或者自由讨论的方式,让学生自由发挥,进行思维碰撞和融合,以此培养学生分析法律问题能力、提升科研能力的重要形式。终南山法学小组的读书会模式是有值得借鉴的地方:它很好地利用了课余的时间,在课时之外实现教师和学生间平等、自由的交流;在知名学者和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进行头脑风暴、发散理论性思维、通过逻辑突破涵摄限制。当然,读书会法律思维能力培养模式也有它的局限性,即它只以理论性思维培养为目标且是精英式培养,会带给学生很大的压力。第二,导师辅导的模式。导师辅导模式指院校通过分散学生集体学习的方式,任命每个教师负责指导几个学生,其中指导的内容是不受限制的。这种模式它一方面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因为它是一个教师负责少数学生),另一方面也提升了学生法律思维的能力。这种模式的优点是采用“一对少数”的方式进行创新性因材施教,避开记忆性交流,采用灵活的自主的交流方式。但是,这种模式在实际运行中并非很理想,特别是在本科阶段。主要原因是导师辅导主要集中在抽象理论的指导,总体上缺乏一定的生动性,并且这种模式留给学生的自由空间过大,这样学生积极性、自觉性、重视性和主动性欠缺或是交流的重心偏移。第三,研讨会的模式。研讨会培养模式为德国法学教育最是常见,即学生在参加研讨会之前需花费较长的时间精力准备某一论题并撰写论文,研讨会开始时学生需先宣讲论文,然后评讲自己的思路,再由学生和教授评论。研讨会的最后,学生需要上交一份报告。这种模式的教育理念是让学生通过舌枪论剑的方式进行循序渐进的思维,因此,德国以研讨会及其他类似的培养模式培养出了一大批法律精英。由于这种模式以理论性研讨为主,所以在法律思维能力培养方面局限性和读书会模式相类似。因而在2013年,德国颁布并实施法学教育改革法,用于弥补理论性教学的不足。第四,法律诊所的模式。“诊所式法律教育”(clinicallegaleducation)最早源于美国的教学改革,它的理念是重视实践性教学,让学生亲自参与和诊断,从而“对症下药”。〔4〕西北政法大学是中国法学院校中最早采用法律诊所模式培养学生思维的,但大体都是针对本科3年级以上的学生。西北政法大学的诊所培养模式的有很多优点,能根据学生的兴趣设计诊所类型,同时它重视实践效果,具备现实可操作性,规定了相关管理制度(类似一个机构),让学生真实投入现实中产生一份实实在在的责任感(类似在工作),即以律师或是法官、检察官等身份来审视问题,以求形成自己的理论性和实践性的逻辑思维。这是不同于只停留在虚拟层面上的模拟法庭培养模式的。

三、国内法学院校对本科生法律思维能力培养的模式建构

在法学教育改革方面,考虑到出台类似德国的《教育改革法》需要一定的过程,因而笔者结合国内的教育国情即逐渐转变传统记忆性教学,暂且只从具体可操作的角度,围绕理论性思维能力培养和实践性思维能力培养建构如下模式。第一,理论性的法律思维能力培养。其一,想象型教学和脑图型学习。这是由导师辅导式和研讨会式引发的设想。导师辅导式的一大特色是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下进行思维碰撞,研讨会式的一大特色是学生能直抒己见,想象型教学和脑图型学习模式就是充分利用并创新了这些特色。想象型教学是教师教学的模式,它应该成为法学教师教学的主流方法。它的关键是让学生不受束缚地想象和理解,是突破传统的死记硬背,将抽象的法学概念或是命题有形化,同时又要造成恰当类型的混乱,仿佛每一个法学概念或命题都是看得见的又四处蹦跳的小精灵。通过想象型教学,一方面教师教学轻松,另一方面学生能饱含兴致,通过想象深刻理解和反思理论问题。脑图型学习是学生在课上和课下培养理论性思维能力的模式。脑图型学习源自“头脑风暴”,即借鉴图表的方式,把自己头脑所思索的或是人与人间所交流的形成无限制的头脑网线,并将该网线一一记录下来。脑图型学习的关键作用是有着哲学上所阐述的非线性作用的特征,即1+1>2的效果。其二,聚会式交流。这是由西北政法大学的读书会模式引发的设想。考虑到读书会模式会带给学生压力,笔者构建了类似社团交流的培养模式——聚会方式的交流“。聚会式交流”即要求学生和教师像家人一样聚在一起畅谈,只是畅谈的内容必须限定在法律相关的问题、事宜,参加聚会的人通过畅谈能形成一定的理论性逻辑思维“。聚会式交流”应该成为法学院校的一项品牌教学模式,让每个人(不论老师还是学生)都是教师,同时也都是学生。法学院校应该隐形地把学生和教师在“聚会式交流”中的表现当成他们素质(教师是教学质量等)考核的评判标准之一。第二,实践性的法律思维能力培养。实践性法律思维能力的培养重在引导学生积极实践,引导他们将理论性思维同实际相结合,形成一套实践性逻辑思维。基于以下几点考虑:一是虽然法律诊所教学模式已经在多所法学院校践行,但还是处在雏形阶段尚未成熟;二是模拟法庭的发展成熟度相较诊所式更高;三是模拟法庭模式的虚拟程度较深,无法让学生真切感受现实。笔者借鉴了法律诊所式的优点和模拟法庭模式的发展程度,在实践性思维能力培养上,构建了法律援助型模拟法庭模式。法律援助型模拟法庭模式包含两个特点:一是具有公益性援助的性质。二是具有模拟法庭的性质。当然,该模式能否健康运行前提需要各法学院校向校内校外宣传“公益性法律援助”,以求获得大量的案件。其次,虽然该模式强调学生的自主性,但也应该设定一定的实践性绩效管理机制,避免该模式流于形式。最后,学生自主性应起关键作用,需要学生明确实践性思维能力培养的重要性,积极主动参与到援助型模拟法庭来。

四、结束语

笔者通过建构理论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模式和实践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模式,希望能对国内法学本科生的法律思维的养成和提升有所帮助,对国内的法学教育改革有所借鉴。培养一大批具备卓越的法律思维能力的法律人是你我共同的追求。

作者:何佩佩 刘风 单位:福州大学法学院

参考文献:

〔1〕王瀚主编:《法学教育研究(第九卷)》,法律出版社2013年版。

〔2〕邱联恭:“法曹养成教育之课题与展望”,载其所著《程序制度机能论》,自印本1996年版。

〔3〕邱昭继:《读书会与法科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载王瀚主编:《法学教育研究(第四卷)》,法律出版社2010年版。

法律思维培养范文篇2

关键词:刑法教学;学生;法律思维能力;培养策略

一、刑法学习要增强学生的法律思维能力

每个人的思维方式是不同的,增强学生法律思维能力是刑法教学的最终目的。在刑法学习中,会接触到众多的刑法概念、理论、条款以及法律逻辑和判断推理,形成了学生对刑法的认知,其法律思维能力也会在学习中逐步地构建起来。但是我们的刑法教学往往停留在一般知识的阅读和掌握上,还不能够通过刑法学习将学生的法律思维能力建立起来,看问题的角度,对于社会事物理解和辨析还不能站在法律的维度上,没有独到深入的眼光,缺乏专业的视角。刑法学习与培养学生法律思维能力的关系在于认清其中的内在的联系,不仅仅满足于掌握了多少理论知识,关键要看应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多少,专业能力和素质能否具备将来的职业需要。

(一)刑法学习的根本目的所在

法学教育就是让学生通过法律的专业学习具备今后就职所需的法学理论,通过专业的学习和实践掌握将来就职法律技能,关键还是要对他们法律思维能力进行综合培养,使他们能够通过所学的法律知识对面临的法律问题作出客观公正的判断。[1]法律思维能力一方面要通过理论学习来获得,另一方面要通过实践来锻炼自己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能够对复杂的刑事案件进行缜密的法理分析。可以说,没有职业所具备的法律思维能力,将无法胜任以后的法律工作,也是刑法教学不成功的重要标志。

(二)法律执业所必备素质

法律工作者是一个特殊的职业,它面临的工作对象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每一个案件都带有自己的独特性,复杂多样。在任何案件中,人是整个案件的核心,由此而引发复杂的逻辑关系,仅仅通过理论的分析还不能看到问题的实质,就要借助法官自身的法律思维能力和相关的经验进行判断,最终得出正确的结论。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往往不是法律理论,而是利用法律思维能力而表现出来的逻辑思维能力,透过事物表象看到本质的本领,这需要过硬的专业水准和优秀的综合素质做保证。[2]

二、要促进学生刑法特点与思维方式的认知

刑法是法学专业核心课程,几乎包括了法学原理中的所有基本知识,鲜明的特点体现着法律的严肃和严谨。在司法实践中,优秀的法官不但需要丰富的理论知识,他的法律思维能力才使法律成为真正的武器。刑法相对于其他法律更为成熟和严谨,牵扯到社会的方方面面,上到国家建设,下到普通百姓的生活,关系到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以及社会的稳定和谐。这就要求刑法教学的重点要放在学生基本素质的培养上,使他们能够对刑法特点与思维方式有个正确的认知,形成自己的稳定的逻辑思维方式,才能够对社会事物有个全面准确的判断。

三、构建学生法律思维方式

(一)刑法观念的树立

刑法观念的树立需要一个过程,循序渐进,逐步深入,不能急于求成。一是,从提高认识开始。传统的刑法观念在部分学生中形成了一定的印象,比如刑法就是用来惩罚犯罪的,通过罚款和限制人身自由来制裁,自己将来就会成为那个制裁者。这种观念只看到刑法的表象,而没有认识到法律的本质意义。通过学习要让学生树立起刑罚不是目的,惩恶扬善,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才是法律的最终责任。二是,要判明罪刑法定的观念。就是说,要让学生明白,所有的犯罪指控都应以刑法的规定为准绳,法律条文没有明确规定的不能定罪。[3]但是这其中就不能死扣法律条文,需要学生从僵化的思维方式中解放出来,用法律思维方式来理性地分析罪与无罪的界定。

(二)创新刑法教学方式

刑罚的内容庞大复杂,所涉及的条款众多,学生学起来枯燥无味,这就需要刑法教学方式的创新。[4]首先,要改变传统的的课堂灌输教学方式,因为填鸭式的方法很难使学生形成深刻的记忆,对于概念和理论的理解也只是停留在表面上,水过地皮湿,就会给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造成障碍;其次,在社会的司法实践中,存在着许多经典的案例,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大量的案例分析来促进学生法律思维能力的构建,对于刑法条款的应用有个更为直接的感受;再次,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这就需要刑法教学从课堂上走出来,通过实习和实训亲身参与到司法实践中去,感受刑法应用的氛围,培养学生法律思维用于实践的能力。综述:刑法学习是法学的重要课程,它对于学生法律思维能力的提高相当重要,要让学生通过刑法学习,全面接触刑法概念中的所有理论内涵,通过实践锻炼获得全面的法律思维能力的提高。

作者:李玉德 单位:甘肃民族师范学院

参考文献:

[1]郑绪诚.试论刑法教学对学生法律思维能力的培养[J].读书文摘,2015(10).

[2]龙江.浅析刑法教学对学生法律思维能力的培养[J].法制博览,2015(22).

法律思维培养范文篇3

(一)法律思维概念的界定。关于法律思维,不同学者基于不同的立足点也有不同的认识与阐释。在法律专业教育中,法律思维往往是指职业法律群体根据法律对人的思维走向进行抽象概括所形成的一种思维定势,是受法律意识和操作方法所影响的一种认识社会现象的方法[1](P5-8)。在多元化教育中,我们对法律思维的理解是:在法律制度架构之下对法律的认识态度,以及从法律的立场出发,思考和认识社会的方式,并且在这一过程中,运用法律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2]。(二)法律思维的基本特征。1.法律思维是系统的思维。一是法律思维的本质就是以权利和义务为基点进行观察与分析的,运用法律思维处理问题体现着对各种价值和正当利益的合理平衡,尽可能把事情统筹考量、协调安排,以取得最佳效果。二是法律思维是从现象到本质以达到法律真实的理性思维。法律思维不同于感性思维,感性思维是无数的纷繁无序的客观事物通过人的感官直接反映于人的大脑之中;而法律思维作为一种理性思维,在于习惯性地通过思维方式,如演绎、归纳和类比等思维方式,依照特定程序收集信息进行分析判断,进而发现事物本质。2.法律思维是规则思维。法律自身作为具有明确性、普遍性和强制性的社会规范,在以权利义务双向规定为调整机制整人们的行为关系时,为社会生活提供了稳定的、一致的、连续的和可预见的行为模式[3](P529-533)。因此,法律思维具备规则的相应特点。一是法律思维具备规则的确定性、可预期性的特点,即明确的权利义务关系。二是法律思维具备规则的程序性特点,即法律思维提供了统一的认知标准,通过法律思维能够对等地认知事物,法律思维具备监督的内涵。3.法律思维是建设性思维。思维的目的在于通过认知事物以帮助我们作出判断及一定行为。而法律思维在于剖析事物之后帮助我们得出一个合理、合法的行为引导,以预防和解决社会问题,修复被损害的社会关系为目的,从而达到建设社会的效果[4]。

二、大学生教育中法律思维培养现状及原因分析

(一)大学生教育中法律思维培养现状。一是法律课程学时安排不足。法律基础课程的安排仅体现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其作为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最重要的公共课程,因课时少、考试松、对毕业升学影响小,而普遍被称为“副课”。二是教师队伍参差不齐。思修课的任职教师多为思想政治教育类、哲学类专业的教师。他们由于专业知识欠缺,在教法律基础部分时效果不理想。三是学生自觉学习法律知识的能力不足。由于部分法律知识晦涩难懂,学生通过自学难以理解,因此,多数学生并不会主动学习法律知识。此外,由于缺乏系统、基础的法律知识灌输,单纯依靠日常积累很难构建起法律思维,这也打消了学生主动学习法律知识的积极性。四是法律思维的培养还停留在理论教学阶段,缺乏实践的配合,导致法律思维培养只是纸上谈兵。(二)法律思维培养缺失的原因。笔者认为,法律思维培养缺失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是没有设置专门的法律基础教研室,没有特定的法律思维培养教学计划及项目投入,加之课程安排不合理,导致法律思维培养缺失。二是现高校非法学专业并没有配备专门的法学教师任教《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基础课程。此外,对于各专业中涉及的法律方面的课程,也没有配备专业的法学教师任教,如财会专业中的经济法、税法课程一般由财会专业课教师代为讲授。这部分教师法律思维素养本身并不高,从而忽视对学生法律思维的培养。三是高校虽然认真学习贯彻思想政治工作的有关会议和文件精神,但并未落实到位。法律思维的培养作为思政教育中的重要内容,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机制制度不完善,尤其理论与实践没有有机结合起来。四是大学生没有认识到法律思维养成的重要性,忽视自身素质教育。

三、培养大学生法律思维的意义

(一)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思维模式。法律思维作为理性的、综合性的、社会性的思维模式,能和各个专业思维相辅相成,不会因思维模式之间的差异而给学生的学习带来困惑。例如,企业管理专业的学生善用“SWOT”思维模式分析和处理问题,在管理领域能起到较好的效果,但在面对法律问题时却束手无策。法律思维在有效处理法律问题的同时,能和“专业化”思维模式相互融合。因此,法律思维模式就成为打破单一特定的“专业化”思维壁垒,引入多元化思维模式的最佳选择,从而提升大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二)提高大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法治社会是当今社会的主旋律,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在该社会背景下,大学生要提高法律意识、增强法治观念。而法律思维作为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的基础,能帮助大学生在社会之中正确认识和处理权利与义务的关系,避免违法犯罪,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成长为符合社会主义法治社会要求的栋梁之才。(三)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必然要求。党的报告多次强调“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提高全民族法治素养”,这需要大学生具备良好的法律思维能力。大学生作为“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储备力量,其知识储备、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等都将影响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因此,必须要将大学生法律思维培养放在重要位置,这是建设和谐校园和法治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迫切需要。

四、多方位构建和培养法律思维

法律思维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学校作为教育的主战场,应当发挥主导作用,通过潜移默化的渗透,使学生逐渐养成运用法律思维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一)转变教学理念,重视法律思维教育的普及。一是各高校要提升对法律思维培养的重视,根除“副课”思想,将培养法律思维放在社会主义法治社会建设的高度上加以认识。只有各高校领导和教师充分认识到法律思维培养的重要性,才能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真正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法律思维。二是保障法律课程及课时的安排。掌握基本的法律知识,是形成法律思维的前提。笔者建议,各高校可增设民法、刑法等基础法律课程,开设从入学到毕业每个特定阶段所需的相关法律课程,确保学生能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应对生活中遇到的法律问题。三是加强对相关法律课程的考查,将法律思维能力作为毕业、升学的重要考查项目,促使学生主动学习法律知识。(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身教重于言传”,教师法律水平及法律思维能力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学生法律思维的形成。因此,各高校首先应组建具备专业知识的教学团队,特别是要配备法律思维相关课程的教师,只有教师具备法律思维专业技能,才能做到“授业解惑”;其次,培养其他各个专业教师的法律思维能力,定期对教职工进行法律培训,并法律思维能力作为定级评优的考查项目,以提升教师的法律思维水平。(三)优化教学手段。为了有效培养学生的法律思维,各高校要丰富教学手段,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形成独具特色的校园法律文化。例如,通过创建模拟法庭教室、校园微信公众号、法律宣传展板等基础设施来进行法律教育教学。此外,在校园外,可以组织法律实践活动以辅助教学,如让学生深入司法第一线体验职业性法律思维的运用;聘请优秀法律工作者开展讲座;组织学生参观看守所、监狱等。总之,各高校要使法律学习成为校园文化,用理论来推动实践,用实践来修正或补充理论,最终首先学生法律思维能力的培养。(四)发挥高校科研的优势,鼓励理论创新。高校不仅仅是教书育人的场所,也是理论科研的前沿阵地。各高校应充分发挥理论研究的优势,加强社会主义法律思维研究,并给予资金扶持。对研究成果突出、教学业绩显著的个人及团队给予表彰,对优秀经验成果及时推广。此外,各高校之间也应充分互动,建立资源共享平台,在学术及教学方面形成良好的氛围。(五)大学生要自觉树立法治观念。当前社会上频频发生的大学生“裸贷”“校园暴力”等事件,正是大学生缺乏法律思维能力的表现。因此,大学生作为教育的主体,应充分认识到法律思维的重要性,自觉学习法律、树立法治观念,当遇到问题时,学会运用法律思维思考,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综上所述,在各专业学科教育中引入法律思维不仅能使大学生形成多元化的思维模式,而且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法治意识及法治素养。因此,各高校应积极推进法律思维教育,使其成为有理想、有担当、有修养的朝气蓬勃的当代大学生。

参考文献

[1]陈瑞华.法律人的思维方式[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1.

[2]谌洪果.法律思维:一种思维方式上的检讨[J].法律科学,2003,(2):9-14.

[3]E•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M].邓正来,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

法律思维培养范文篇4

【关键词】法学教育;法律思维;培养困境;优化路径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实现中国法制现代化是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因此培养优秀的法学专业人才,对推进我国社会法制现代化进程以及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我国各高校不断扩招,法学专业的学生不断增多,为法治现代化事业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法学人才,为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然后从现代阶段我国法学教育现状来看,对法学思维培养不够,学生缺少敏锐的法律思维能力,不利于学生个人成长,对中国法治现代化进程也产生了一定阻碍。对此应提出相应的措施,不断提高法学教育水平,培养更多具有法律思维能力合格的法学人才。

一、法学教育中法律思维的培养困境

思维决定行为,法治有与之相应的思维方式,才会在思考问题时,主动的遵循法治理念,并产生相应的法治行为方式。所以法律思维是法治建设的核心,在法学教育过程中,必须重视学生法学思维的培养,提高学生思维运用能力,提升学生法学素养。但是实际法学教育过程中,却忽略了法学思维的培养,具体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法学教育目的偏离。法学教育目的直接影响法学教育效果。法学教育不仅要丰富学生法律知识,同时学生还应具备法律思维,能够运用法律思维思考问题、推理问题。培养学生的法律思维,实质上是促进学生法律知识的内化,只有学生具备“法律头脑”,才能产生相关法治的实践行为。所以培养学生的法律思维方式,比丰富学生法律知识更加重要。因此缺少法律思维,就不会将人头脑中的法学知识输出,不能转化为推动法治发展的力量。所以应将培养学生法律思维方式作为法学教育的终极目标,将其作为法学教育的核心任务。但是目前我国法学教育过于注重对学生法学知识的传授,不重视对学生法律思维以及法律实践能力的培养,这对学生走向社会的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2.法学教育方法单一。法学教育方法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进而影响法学教育的效果。随着我国教育教学的发展,法学教育方法有所改善,但是仍然有部分教师采用传统填鸭式教学方式,课堂教学主要以教师讲解为主,学生学习较为被动,而法学知识中的概念、原理以及法律条文都是枯燥的文字,所以造成课堂教学氛围过于沉闷,学生缺少学习兴趣,学习效果不理想。这种传统教学模式注重法律理论的传授,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丰富学生的理论知识,加强法学理论知识的系统性以及完整性。其主要弊端忽视了学生法律思维的培养,不重视法学知识运用能力。目前在法学教育中,案例教学法应用的较为广泛,案例教学法实际上就是培养学生运用法律知识以及法律思维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然而,一些教师将案例作为解释和印证学习的理论或法律条件,没有充分发挥案例教学法在法律教育中的作用。3.教育实习的形式化。法学具有较强的实践性,所以在法学教育过程中,也比较重视法学实践,学校经常组织学生进行教育实习,其主要方式是学校与当地的律师事务所、法院、检察院合作,学生完成课程学习后,学生会到这些地方进行实习,但是这种教育实习方式没有获得实效。这主要是因为一方面部分学生选择考研,会将主要精力放在考研的相关事务上,一部分学生选择参加工作,会将主要精力放在找工作上。所以学生对待学校安排的教育实习往往是应付了事,使得教育实习形式化。而对于接收实习生的法院、检察院或者律师事务所,更不会将重要的法律事务交给实习生,所以一般学生去实习,主要是见习或者打杂。而法律思维的培养是在不断的实践中训练形成的,如果脱离于法律实践,学生就无法形成法律思维。所以如此形式化的教育实习无法实现培养学生法律思维的这一目标。

二、法学教育中法律思维的培养的优化路径

1.明确法学教育目标。法律是国家强制力的重要武器,如果出现错误的法律思维,会严重危害个人利益、集体利益以及社会利益。所以与其它学科相比,对法学这一学科的逻辑性和严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在法学教育下,不能将知识灌输作为法律教育的主要目标,而重视法律思维的培养,并将其纳入到法学教育核心任务中,应将法律思维融入到具体的法学教育中,将培养学生法律思维作为最终的目标,使得学生能够形成正确的法律思维,提高学生的法律思维的运用能力。法律思维的培养关键在于学生对法学这一学科的价值认同,只要具有统一的价值追求,才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即使学习都是文字的法律条文,也不会感到枯燥,从而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2.合理运用案例教学法。作为高素质的法律人才要有丰富的法律知识以及较高的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所以在培养学生法律思维时,应以法律知识为基础,既要不断丰富学生的法律思维,同时还要加强学生对法律思维能力的培养。这就要求应改善传统的法学教育方法,应正确合理的运用案例教学法,应将培养学生法律思维作为核心理念。因此在具体法学教育过程中,教师应结合法学教育内容,基于提高学生法律思维能力,科学、合理的设计案例,组织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对案例进行分析探讨,教师应明确学生讨论规则,学生在分析案例时,应充分发挥学生的引导作用,应适时的参与到学生的交流讨论中,适当的为学生提供思路,指导学生运用法律思维以及法律知识来解决问题。教师在指导学生时,应避免表露自己的观点,否则对学生的思维会产生束缚。学生交流讨论之后,小组选择一名学生作为代表,阐述自己的观点,学生阐述时,教师应观察学生逻辑思维是否严谨、叙述是否准确,加强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培养。3.开展法律实践活动。在法学教育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法律思维,离不开实践活动,所以法学教育中,不能仅限于课堂教学,还应加强法律实践活动的开展,使得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增长法律知识,形成正确的法律思维,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所以教师可以建立模拟法庭,并还原典型的案例,让学生在法庭中演绎被告、原告、律师、检察官、公诉人、公安局侦查人员等等,开展法庭辩论、最后申述、法庭调解等环节,在这些实践环节中,能够实现理论知识的运用,并在反复训练过程中得到强化。另外教师还应组织参与法律援助等实践活动,在这些实践活动,增长知识与见识,促进学生法律思维的提升。

总之,培养学生的法律思维是法学教育的重要目标。所以在法学教育过程中,教师应明确以培养学生法律思维的教学目标,并改善传统的教学方式,加强案例教学法在法学教育中的运用,开展多样化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不断加强对法律知识的运用,提高学生的法律思维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得法律思维成为一种思维习惯,不断增强学生的法律素养,从而成为一个合格的法律人才,为社会法治建设作出更多的贡献。

参考文献:

法律思维培养范文篇5

法律思维是按照法律的逻辑来观察、分析、解决社会问题的思维方式。具体而言,法律思维是一种特殊的思维,主要是指职业法律群体根据法律的品性对人的思维走向进行抽象、概括所形成的一种思维定势,是受法律意识和操作方法所影响的一种认识社会现象的方法。也有人认为,法律思维是根据法律的既有规定,通过推理、判断、程序和自由心证,也即通过法律方法给争议双方一个解决问题的结论,注重的是对法律事件的处理。概言之,法律思维是诸多思维中的一种,它以法官或律师的思维为典型代表,是指根据法律进行的思维,目的是探索事物的法律意义。法律思维包含诸多方面,法学教学中主要是对法科生进行思辨能力、质疑能力和批判能力的训练,由此强化法律的理性判断,打破对所谓“权威”观念的崇拜,有质疑能力就有了创造性的能力,同时对于不符合法律价值判断或不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的法律规则或错误思想要大胆地否定、揭露,进而提出新的规则,从而保证法律的适用性和革新性,最终将学生培养成为“法律人”。

二、法学教育中缺乏对学生法律思维的培养

随着依法治国方针的贯彻实施,法制观念也逐渐深入人心,人们越来越多地依赖法律来解决生活中出现的各种矛盾和冲突。民众对法律的需求使得法律专业成为热门的专业,因此,我国的法学教育得到了空前的大发展,很快就出现了法学毕业生人满为患的表面现象,但另一方面却是能够满足社会需求的法律人才仍有很大缺口。出现这一矛盾的主要原因在于我国现有的法学教育的产品没办法满足社会的需求,法学教育与法制社会的需求严重脱节,法学教育水平总体不高,教学方法不得当,并由此导致了法科学生的素质总体不高。笔者认为,就现状而言,法学界中的不少同仁对于法学教育中存在的这一问题的严重性认识并不够,甚至是没有意识,法学界对于法学教育水平不高的认识程度和重视程度远远不及近些年来法学界的专家学者对于部门法学的研究和探索时所具有的认识程度和重视程度,很多专家学者忙于在自己的专业领域从事科研活动,研究具体问题,研究制度建设,并且著书立说形成成果,这些学术研究当然是有意义的,但是相对于教师长期在课堂上“深耕”而去完成提高学生法学素养的基本任务,难免显得急功近利。目前,多数法学专家、学者对法学教育的研究现状是限于教学方法上的改进,例如“模拟法庭教学研究”、“法律诊所研究”、“某某课程案例教学研究”、“财经类(或其他类)院校法学课程设置研究”等等。同时,法学界一些从事一线教学的法学教师,即使是有重视教学效果和提高教学水平的愿望,但是也不一定教的得法并且收到良好的效果。究其原因,知识教学的传授一项“显性”的目标,比较容易考量和实现,因为这一目标的实现有课程计划、教科书、课堂讲授等外在的客观条件作为保障,还有方便的检测手段;但是思维能力的培养则是一项“隐性”的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更多的是需要教育者的主观努力,特别是教师的积极态度、教学艺术和克服困难的精神。法律思维方式培养困难的这一特点直接影响了从事法学教育的院校、从事法学教学的教育者更倾向于显性目标的选择,从而法律思维方式的培养就成为法学教育中被人忽略的价值目标。正如郑成良教授的精辟阐述:“法治固然取决于一系列复杂的条件,然而就其最直接的条件而言,必须存在一种与之相适应的社会思想方式,即只有当人们能够自觉地而不是被动地、经常地而不是偶然地按照法治的理念来思考问题时,才会有与法治理念相一致的普遍的行为方式。”因此,如果我们培养出的法律人才都只知道法律规定,却不能按照正确的法律思维方法去思考和解决问题,法治精神和法治理念也难以在实践中真正得以实现。

三、培养学生法律思维的重要意义

从价值主义而言,法学教育应当体现人文关怀,敢于担当,有历史责任感,无论是乱世还是太平盛世,与国家和民族同呼吸、共命运,推动国家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人民的福祉。就工具主义而言,法学教育应该传道、授业和解惑,遵循教育的一般规律,培养优秀的法律人才,提高全社会的法律意识,建设法制社会、和谐社会。重视培养学生法律思维,不仅是法律职业者对自身工作方法的反思,更是凸显法治自身张力的积极尝试。从目前法学教育中教学研究的趋势来看,法学教学方法是法学教育中亟待研究解决的突出问题,笔者认为,培养学生的法律思维有助于法学教育水平的提升。第一,培养学生的法律思维能激活、启动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系统,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情感和创新能力。第二,培养学生的法律思维能弘扬学生的主体意识,促进学生个性和谐发展。第三,培养学生的法律思维体现了素质教育的本质和核心内涵,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并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第四,培养学生的法律思维,有助于树立学生的法律信仰,培养学生遵循法律思维方式之思路去解决、分析、判断问题的世界观,法律信仰的确立有助于对学生法律主动认同,并以法律为生活行为准则,以实现法治为理想,客观上使学生对法律产生尊重和信仰。总之,借助培养学生的法律思维来构建法学教学的理论和实践模式,既是深化素质教育的迫切呼唤,也必将为提高法科学生的素质做出积极的贡献。固然通过良好的教学方法传授知识是重要的,然而,“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培养学生的法律思维并让学生掌握更多的学习方法、并且从根本上提升法科学生的法律认知水平和理论水平,才是法学教育的真谛,才能根本上达到法学教育的目的。因此,这一问题虽有学者论述,但是我们仍需要进一步展开研究并不断实践,从而明确法学教育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方法。

四、培养学生法律思维需要重视的几个问题

第一,重新探究正确的法学教育目的。要实现对学生法律思维方式的教育,就必须从仅注重于知识传授的误区中走出来,将思维能力的训练作为法学教育的重要目标。当前的法学教育带有极大的实用性和功利性,学生选择法律专业常常缺乏有效指导,对法学缺乏兴趣;即使是积极进取的学生也忙于跟随老师研习法律条文,为应付司法考试而背诵法条、搞“题海战术”,结果是众多的法科毕业生只掌握了法律条文和基本的法律常识(基础知识),而没有形成较为成熟的、先进的、科学的法律思想和法律思维模式。笔者认为,这一目的指引下的法学教育是失败的,大学法学教育传授的应当是一种法律的艺术,而不是一种纯粹的法律技术,要注重培养学生公平正义的理念、崇尚法律和献身法治的精神、清正廉洁的职业道德、忠于法律和维护法律的使命感与责任感,以及良好的合作能力与团队精神。

第二,提高法学专业学生法律思维素质的培养内容在整个人才培养计划中的比重。法律思维方式的形成依赖于合理的知识结构这一硬件系统。所以,培养学生的法律思维方式,还必须从课程设置方面入手,只有课程设置合理、科学才可能为学生合理的知识结构奠定基础。在课程设置方面,多注重基础知识学习,既缺少能够培养和提高学生法学思想、法律精神的理论研究,也缺少富有意义的法律实践教学。因此,课程设置上,应当注重专业与非专业知识的合理配置、国内法知识与国外法知识的合理配置、规则知识与方法知识的合理配置、事实知识与价值知识的合理配置、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的合理配置。

第三,提高对法学教师的要求。法律这种实践理性决定了教师既要精通专业理论又要具有实践经验,法学教师担当着为法治事业造就高素质法律人才、繁荣法学学术和推进社会进步的社会职责。在当代社会,随着教师作用重心的转变,作为法学教师还应具备创新品质,在制度创新、科技和教育创新中,教育创新是处于基础的地位,因为教育担负着为其他方面的创新提供知识和人才的重任,而教育的创新关键在于教师。此外,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运用对于学生法律思维能力的培养亦非常重要,课堂教学形式中的讲授法和案例教学法对法律思维能力的影响最直接,这两种教学法形成于不同的法律传统,因而导致了这两种教学法对于法律思维能力培养的不同路径,讲授法通过系统地讲授法律原理,培养学生清晰的理论洞察力,从而较容易地运用逻辑来推定法律,案例教学法是通过判例教学把律师职业中必须具备的知识能力、思维能力和获取信息能力有机地融合在整个的教学过程中,加强了能力的训练,通过学生对判例法知识的深化处理,最大限度地使知识本身转化为一种认识法律的能力,这种能力赋予了知识的无限创造性,能够使知识本身不断地增殖。

法律思维培养范文篇6

关键词:翻转课堂;创造性思维;深度学习;经验主义;教学设计

创造性思维能力是突破常规思维进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翻转课堂是法学本科教育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良好途径。创造性思维能力是法学本科生应当具备的重要能力,是高等院校法学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之一。《普通高校法学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要求,法学本科毕业生应当“具备利用创造性思维方法开展科学研究工作和创新创业实践的能力”[1]。法学的学科特点,要求学生在对现有法律规范的学习中,能够发现问题并依据基本理论进行分析,进而提出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当前我国高校的法学本科教育,可以通过翻转课堂的引入,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作为一项重要的基本能力进行培养。

一、传统法学教学模式下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缺位

法学专业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是其运用创造性思维处理现实法律问题的能力。创造性思维,亦可称之为创新思维、创新性思维,在现有研究中对三者一般不作严格区分。对于创造性思维的概念,教育学、心理学等领域的学者多有研究。例如,创新思维是以创新为导向,在把握事物发展客观规律基础上实现变革和创新的思维模式[2]。创新思维是一种复杂的心理现象,是创造力的核心,人类所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成果在一定意义上都是创新思维的结晶[3]。创造性思维是在突破原来固有思维模式的基础上,以一种新的方式处理某件事情或表达某种事物的思维过程[4]。总体而言,目前学界对于创造性思维特征的表述,可以归纳为三点:一是创造性思维不囿于原有的思维模式,相对于原有思维模式更加新颖且具有一定的思维高度;二是创造性思维要遵循客观规律和基本原则,不应不顾客观规律、随意否定众所周知的基本原则;三是能够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并对当前世界作出一定贡献。创造性思维的概念和特征,是厘定其在法学本科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的基础,也是法学专业教学模式改革的理论依据。一般说来,传统的教学模式包括两个阶段:知识的传授和知识的内化[5]。传统法学教学模式以讲授法为基础,力求通过教师讲授将法律原则和法律规范传递给学生。这种教学模式具有简单方便、可以迅速讲解大量知识、可以将教师的体验和感悟直接传递给学生的优点。然而,这种以授课为主导的课堂也限制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对话,对学生的学习方式产生了负面影响[6]。传统授课模式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缺失问题显而易见。法学是研究法律规范的学科,法学教育的目的应当是培养学生能够创造性地运用法律规范,这一点传统法学教学模式殊为不足。传统法学教学模式下培养的学生,容易形成从课本和法条出发记忆法律的思维习惯,在面对真实案件时往往表现出缺乏创造性思维能力的严重问题。

二、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在法学本科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在法学本科教育中的地位

创造性思维本质上是一种目标导向性的思维方式,即“明确目标—整合资源—解决问题”的综合思维过程[7]。创造性思维在本科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例如在新加坡,发展学生创造性潜能的重要性可以从国家教育构想和课程政策中看出[8]。法学是比较特殊的社会科学,我国的法学本科教育体系与某些发达国家相比具有较大差异。例如,美国的法学教育是一种本科后教育,只有完成了大学本科阶段的学习并取得了相应学位之后,才有资格申请就读法学院[9]。因此,相对于美国法学本科生而言,我国法学本科生的入学年龄、知识起点和能力起点均较低。在法科学生培养过程中,我们更需要将创造性思维能力放在能力培养的核心地位。将创造性思维能力作为法学本科教育培养的核心能力,至少应当包括三重含义:法学本科培养方案应当围绕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而设计;法学本科的教学过程应当贯彻创造性思维培养的内容;法学本科培养过程中应当有专门的、具有针对性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训练环节。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较好地体现了创造性思维培养在法学本科教育中的核心地位。翻转课堂基于行为主义的教学模式,鼓励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获得对法律知识和法律运用的直接认知,为学生探究法律规范的效力范围和运用方法提供了学习环境。翻转课堂的小组讨论合作模式,鼓励学生将创造性思维运用于信息交流,通过小组协作解决给定案件的法律疑难问题。在总结与评价环节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采用小组汇报以及项目报告的方式,灵活地将法律规范分析与个案分析结合在一起,将案件的诉讼策略制定任务分配给学生,进一步有效锻炼法学本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二)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在法学本科教育中的作用

法学本科教育在本质上是应用型法律人才的培养过程,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在法学本科教育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可以使法科学生具备辩证唯物主义精神,可以培育法科学生的基本职业素养,进而锻炼法科学生在社会法律工作中正确分析问题、妥善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教育者来说,利用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十分重要[10]。创造性思维能力可以使学生从实际出发,辩证地分析法律现象和法律问题,塑造法学本科学生的基本职业素养。法律职业以个案分析为主要工作内容,需要法律职业人具备冷静客观、坚韧严谨、独立决策、责任心强的基本职业素养。具备这一职业素养是法律职业人分析法律争议、解决法律冲突的基础。具备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法学本科学生,能够在符合法律规范的前提下独立分析案情,并独立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诉讼策略或诉讼替代性解决方案。在与对方律师或对方当事人进行辩论时,具备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法律职业人能够坚持自己经过系统分析形成的观点,并依据事实和法律明晰说理。作为法官的法律职业人,还应该能够从创造性思维出发,以公允的视角分析案件而不被当事人或人的观点轻易影响。这种法律职业人特有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必然需要在法学本科教学中进行针对性培养。构建于经验主义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天然具备法学专业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的特点。在法学专业的翻转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需要在视频教学中阐释法律规范和法律原则,还需要录制大量模拟案例或真实案例。前置视频的教学方法,可以使学生通过阅读详细了解案件卷宗的内容。学生在课堂小组讨论时,能够以具备细节和真实性的案卷为依据,完成独立判断思考、合作分析案例、讨论和争辩等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过程。

三、法学本科翻转课堂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机制设计

作为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新颖教学模式,近年来翻转课堂备受推崇。翻转课堂在发挥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的前提下,依据深度学习和自主学习的教学理念,实际上增加了学生接触目标知识的时间和机会。学生在自主努力下,突破了“学习在学校进行、在课堂进行、在上课时间进行”的传统学习模式。翻转课堂将生活实践和学习实践相结合,将知识学习和技能学习相结合,成为高等院校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的良好模式。法学本科的翻转课堂教学,可以采用“三阶递进、两元互动、整体考量”的机制设计。在法学本科翻转课堂设计中,应当采用课前自主学习、课中小组讨论、课后案例分析的教学过程,从而形成三阶递进教学过程机制。在课前自主学习阶段,教师应当明确设定学生的学习目标,并通过发放视频、资料等途径保证学生能够获得必要的学习材料。学生应当以知识探索为主要手段,通过检索法律规范、查阅已有典型案例、分析给定材料等,初步了解将要在下一教学阶段讨论的案例基本情况,并自主“发现”与之相关的法律规范。受益于网络技术的个性化选择,学生可以自由决定何时完成作业、在哪里完成作业以及如何深度学习给定材料[11]。在课中小组讨论阶段,每组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逐一解决给定问题,并以小组为单位作出确定的结论并汇报。基于经验主义的小组讨论,既是学生协同合作的过程,也是学生案例分析的过程,更是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过程。学生讨论并汇报每一小组的结论后,教师应当及时点评并指出存在的问题。在课后案例分析阶段,教师提供给学生另一个类似但不完全相同的案例,要求学生分组进行分析报告,以检验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三阶递进教学过程机制的关键在于,学生应当树立自主学习的深刻意识。意识上积极主动的学生,能够充分运用三阶递进教学过程机制提供给学生的广泛探索机会和合作空间,通过类似项目化的学习活动,完成对给定法律知识和法律思维模式的学习任务。在教学实践中,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是逐步养成的。教师的教学素养、翻转课堂的设计水平、学生的家庭背景和学习习惯、其他课程对自主学习意识的培养等,均与其具有复杂相关性。在法学本科翻转课堂设计中,应当以学生为中心,贯彻学生-教师双向交流的两元互动教学提升机制。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仅限于课上提问、课下批改作业等简单范畴。传统教学模式侧重于教师向学生单向传递知识信息,教学活动的中心是教师而非学生。教师传递的知识信息主要是法律规范以及经最高人民法院等权威机关确认的典型案例,其内容不容学生质疑。法学本科翻转课堂教学中,教学活动的中心则是学生而非教师。翻转课堂围绕着给定学生任务—解决学生困惑—指导学生讨论—评价学习效果的主线展开,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来完成对法律规范和典型案例的“发现”任务。学生-教师之间的两元互动机制具有即时性、双向性和目标性。在翻转课堂教学策略中,教师的角色是学生通过课前准备的材料进行学习的中介者和激励者[12]。学生在学习中遇到问题,可以随时通过网络系统等途径向教师请教,教师予以即时回复。教师同时可以随时布置新任务或调整任务内容,以适应学生思维水平的提升。以学生为中心的双向交流模式,还可以使教师根据不同学生的法律认知水平和创造性思维水平,予以针对性指导和帮助。特别是在课中小组讨论过程中,对于学生的针对性指导、鼓励的双向交流,对提升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具有明显效果。两元互动的教学目标由教学计划确定、由教师实施引导。学生通过该阶段的翻转课堂学习,能够把握对法律规范和实际案例的创造性分析思维范式,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此外,法学本科翻转课堂还应当构建整体考量的教学评价机制。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过程,需要多门课程、多个教学环节的共同努力。因而,在对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进行考核评价时,运用整体考量的教学评价机制更为适当。在翻转课堂学习考核评价中,应当摒弃传统的闭卷考试。可以尝试采用项目设计或案件系统分析的考查模式,让学生通过对复杂案件的整体分析,展示其法学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法学创造性思维能力的运用水平。教师甚至可以采用几个学生共同完成一件案例分析或(辩护)案件思路设计的模式进行考核,使学生面对的考核内容更接近办案实际。整体考量的教学评价机制,既是对学生综合知识水平的评价方式,又是对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过程。

四、法学本科翻转课堂的创造性能力培养实施策略

法律思维培养范文篇7

随着我国建设法治社会的工作日益推进,法律领域人才的重要性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法学教育方法的有效性对法律人才培养水平提高的积极作用也得到学术界的更多关注。从我国建设法治社会的角度来看,法学教育过程中应当以法律相关职业需求为导向开展教学,以学生在进入岗位后的实践需求为目标开展教学,才能为我国培养出更具有专业性、综合实力的法学人才,培养出更具有法律思维的法学人才。目前,在我国的法学教育中存在一定的问题:(一)更重视理论知识的学习。我国法律体系中,法律条款非常多,且在不断发展和优化,无论是民法领域还是刑法领域,法学的教师和学生都无法忽视对法律条款的研习,然而,在教师和学生都更重视对法律条款理论知识的研习时,对法律条款的实践和应用就有所忽视,更不用提对学生法律思维的培养和训练,这样方式培养出的学生并不能满足我国建设法治社会的需求。(二)现代化教学手段效果有限。教育界一直在进行改革,希望从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设备等角度进行优化,然而,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在法学教育中的应用虽然能提高法学理论知识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并不能有效改善法学教育对实践、思维的培养现状。目前,在法学教育中能够训练和培养学生法学思维的方法还很少,需要法学领域和教育领域的专家学者进行更多的研讨,积极优化教学手段,培养法学学生的法学思维,为我国法治建设奠定人才基础。(三)对法学方法论的重视程度不高。法学方法论加入法学教育课程体系的提议已经有学者提出,然而,这种提议并未得到法学领域的重视,法学方法论课程受到学校、教师的重视程度也十分有限,并没有充分发挥出对于法学人才培养的积极影响作用。因此,法学教育领域应当从课程体系建设和改革、考核评估等方面入手,提高对法学方法论教学的重视。

二、哲学方法论和法学方法论

根据马克思和恩格斯所言,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一般方法”,是帮助人们解决理论和实践中所遇到的问题的方法,在各个学科、领域的发展中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在哲学领域中,哲学方法论是研究社会发展中遇到问题的重要方式,在法学领域中,法律方法论是法学与哲学方法论的结合体,经过我国国内和国际上法学专家学者的研究,法学与哲学方法论的结合已经成为世界法学的增长点,是法学理论知识在法学问题解决和实践中不断突破、优化、细化的基础,被大批法学学者应用于法律研究中;然而,法学方法论在法学教育中的应用尚浅,尚未得到应有的重视,但法学方法论对法学领域的重要性决定了其在法学教育中应用的必要,应用在法学教育中是必然的。

三、哲学方法论在法学教育中的具体应用

(一)哲学方法论在法学教育中运用的方式。哲学方法论是法学方法论的基础,为学生认识和理解法学方法论提供渠道,训练并培养学生的法学思维,为培养法律方面人才提供了方法。哲学方法论与法学领域的结合是法律体系扩展和发展的重要动力,教师需要重视哲学方法论在法学教育中的应用,借助哲学方法论使学生理解法律体系的由来和发展,引导学生将更多的法律知识应用于法律实践中,从思维和实践中培养更加优秀、专业的法学人才。教师要应用哲学方法论使学生在法律条款和事实案例之中培养法学思维,对既定事实进行分析和观察,分析既定事实中对法律条款的契合,探讨法律条款在事实案例中的应用,使学生形成良好法学思维,将法律理论知识灵活运用于既定事实之中,培养出更符合国家建设法治社会需求的人才。(二)哲学方法论相关的课程建设。想要更多发挥哲学方法论在法学人才培养中的作用,我们需要进行哲学方法论相关课程建设。首先,高校应当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公共基础课中增加方法论的相关内容,避免马原课程中的空谈和脱离实际,避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畏惧纯理论的马原课程,也为法学学生应用哲学方法论在法学学习中奠定思想基础。其次,积极做好哲学方法论与法学领域知识的结合,从教学内容优化、教师进修培养等方面入手,为哲学与法学领域结合提供机会和渠道,促进法学方法论的形成和在教学中的应用。然后,高校法学教育中需要彻底践行因材施教,优化法学课程的教学方法,将哲学方法论加入法学课堂教育之中,使学生能够在理论知识学习和实践应用中践行方法论。

四、结束语

法学教育的目的是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优秀的法律人才,若教育课程内容和方式已经不能满足人才培养要求,改革就势在必行;哲学是有关思维的学科,哲学方法论是培养学生思维方式的方法,将其应用在法学教育中可以有效提高法学教育质量和效率,弥补传统法学教育中的不足,加强对方法论的重视,加强对法学方法论课程建设,提高对学生法学思维的训练。

[参考文献]

[1]赵彦波,陈晓利.哲学方法论在法学教育中的应用研究[J].黑龙江工程学院学报,2016,30(06):68-70+75.

法律思维培养范文篇8

20世纪90年代以前,大学生是高人一等的天之骄子,大学更是高不可攀的象牙塔似的存在,大学校园在世人眼中是纯净的一方乐土。自大学合并扩招以后,大学这方乐土即不复存在了,上大学对大部分家庭来说不再是传说,同时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成为每所大学面对的严峻考验,越来越多的媒体与学校考评毕业生的就业方向,大学校内师生也更多地关注专业的前途,大学的功利性不可避免。传统教育与创业教育一开始有些格格不入,大学的传统教育是培养高素质的专业人才,注重知识的传授与创新,在大学这个无需担心衣食住行的小世界里,学习可以是学生生活的全部。而创业教育更注重学生的社会能力,在创新的基础上,强调学生学以致用,为将来融入社会打好基础。毋庸置疑,在当今社会环境下,创业教育更契合时代背景、符合时代的发展规律。大学教师如何调和二者之间的差别,笔者认为,通过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方式,可以搭建沟通传统教育与创业教育、净土与功利之间的桥梁,也能使大学教师在教学中重新定位。批判性思维与传统的形式逻辑思维不同,是一种综合性的思维,是集形式思维与辩证思维、思维认知与情感能力于一身的思维方式,既是一种学习能力,也是一种生活态度。批判性思维在西方是作为一门大学必修课程存在的,目的是注重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要求学生能在学习中自己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进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一种生活态度,将批判性思维渗透到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这与创业教育的目的是一致的,创业教育并非要让每个学生都自主创业,更重要的是挖掘学生的潜力,使其更快更好地适应社会。作为一名非创业教育培训的大学老师,应该在传统讲授知识的教学方法中,加入批判性思维的培养,结合专业的特点,配合创业教育的推进。

二、大学生创业教育与传统教育的磨合

根据《教育部关于批准实施“十二五”期间“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2012年建设项目的通知》,部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内容包括创新训练项目、创业训练项目和创业实践项目三类。创新训练项目是本科生个人或团队,在导师指导下,自主完成创新性研究项目设计、研究条件准备和项目实施、研究报告撰写、成果(学术)交流等工作。创业训练项目是本科生团队,在导师指导下,团队中每个学生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扮演一个或多个具体的角色,进行编制商业计划书、开展可行性研究、模拟企业运行、参加企业实践、撰写创业报告等工作。创业实践项目是学生团队,在学校导师和企业导师共同指导下,采用前期创新训练项目(或创新性实验)的成果,提出一项具有市场前景的创新性产品或者服务,并以此为基础开展创业实践活动。从以上三点要求可知,创业教育并不是职业培训,虽然创业教育目的在于让学生融入社会,但大学并非是学生职业训练场,学生的创业是在完成现在学业基础上的创新与发展,因此创业教育不能也不应取代传统教育中知识的讲授与积累,只有当知识储备到一定量时,学生才会有质的飞跃。因此,调和学生职业实践与传统教育的差别,应通过批判性思维进行。

1.课堂教学中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大学教育是对某一专业进行深入学习与研究,更注重专业知识的培养,即将学生限制在一定的专业框架内,对其他专业涉猎较少。因此,首先学生应注重专业知识的积累,这一阶段应抛弃功利的影响,认真做学问,教师应在此阶段潜移默化地渗透批判性思维,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意识。最能直接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课程是逻辑学,尤其是法学专业中的法律逻辑学。批判性思维脱胎于传统的逻辑学,只有在学好普通逻辑的基础上,才能进一步深化到批判性思维。形式逻辑思维主要训练概念、命题、推理、论证等一系列内容,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形成逻辑思维。大部分大学都将形式逻辑或数理逻辑作为一门必修课,所以大学生都会受到逻辑课程的培养。在此基础上,将形式逻辑向非形式逻辑引导,可以通过命题推导和论证实现,即以不要求唯一正确答案的方式,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对同一件事物想出多种解决方法。法律逻辑在法学专业学生中能很好地起到培养批判性思维的目的。法律逻辑是从属或依附于法律的,法律逻辑要在法律实践中,发挥并完善其工具性功能。这种工具性功能是基于法律特征、通过非形式逻辑研究方法提升的,而不是照搬数理逻辑的形式化方法获得的。在概念讲授中,对法律概念内涵与外延的理解要注意到法律概念的特点,法律概念有规定性、模糊性的特点,且正是由于法律概念是人为规定的,所以在具体到案例时,要求学生把握设定该法律概念时的立法政策、司法走向等问题对概念内涵与外延的影响。命题讲授一样要注意法律条文的特点,在隐含命题转换时,也要注意法律命题与一般性质命题的区别。在推理讲授时,要求学生掌握基本推理规则的基础上,注意法律推理实践中的目的性,要结合实践的需要,找寻适合自己的推理方式与过程。这些都是在形式逻辑讲授的过程中渗透到学生思维中的。法律推理的特点使其与传统逻辑有很大区别。在法律逻辑课程中,与法学专业联系比较直接的是侦查假设与论证。这两部分内容在教学中可直接结合法律实践。侦查假设是根据司法实践中调查取证、刑事侦查的需要而设置的课程内容。这是一种逆向思维的过程,与事物的发展规律相反,侦查等司法实践中需要从已经发生完毕的事物中找寻事物发生时的真相,能否实现真相的还原不仅与侦查学中科技使用相关,对于司法工作者来说,更重要的是其逆向思维的能力。不同角色的司法人员,其对于真相的需要是不同的,在法律中,只有法律的真相而无所谓事实的真相,只有能被证据证明的真相才是法律评判中的真相。所以,在此部分中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作用很直接,如作为律师搜集证据时,要从当事人的利益考量,以何种问话方式取得需要的证据,锻炼学生谈话技巧与思维的能力;作为刑侦人员,从揭示真相出发,如何从现有证据中推论事发时的真相从而进一步寻找案件突破口,锻炼学生逆向推理思维的能力;作为法官,如何从正反两方面的证据中判明事实真相从而作出判决,锻炼学生综合推理思维的能力;作为控辩双方,如何利用双方证据达到己方的目的,锻炼学生论证思维的能力。这些思维能力的培养,仅仅以法律逻辑学一门课程的讲授显然达不到预期目的,还有赖于在部门法教学中贯彻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在法学教育中,部门法的比重是最大的,通过部门法渗透批判性思维能在潜移默化中转变学生的思维方式。法学教育并非要学生熟知现行的一切法规,当然学习法规是其学习内容中的一部分,但更重要的不是背熟所有法条,而是掌握一种理念,要从现代立法的精神出发,了解法的内涵,追求法治的实质。学生固然要为了前途去面对各种考试,但却不能在考试中变成考试机器,盲目遵从标准答案。“一个只从教师或书本上获取一切教益的人,即使躲开了来自四面八方的使自己满足于填鸭般灌输的诱惑,也不会被迫去兼听双方观点。”当学生的思维在应付考试中已成为一种定式时,这将是教师的悲哀。针对各个部门法的特点,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方法也不同。法理、宪法类理论性较强的课程,主要通过比较中外法学理论基本观点、文化基础等对比方法;刑法、民法、行政法等专门的部门法可通过案例讲解等方法;与诉讼法相关的部门法可在讲解诉讼程序中培养学生思维方式。这些课程的讲授固然可以传达给学生一种新的思维方法,但却不能让学生得到有效的实际锻炼,因此需要学生参加各种学生活动,以达到批判性思维的实际操作。在其他专业中,并没有如法律逻辑这种专门能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课程,也不能如法学部门法那样可以与法律逻辑结合。但由于批判性思维是一种思维能力,在各个学科中都可以找到适当的方法。对于文科学生而言,评论即是一种很好的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方法,通过对名著的评论,对外文的不同翻译,甚至是学生间作品的互相评论,都可以达到培养批判性思维的目的。对于理工科学生来说,方法就更丰富了,虽然对于理工专业正确的结论应只有一个,但通往这种理论上唯一正确答案的道路却有无数条。这个正确答案有的要通过无数的实验才能真正找到,有的要通过无数次演算才能证实。因此,做实验的方法、效率、结论的准确度等都是对大学生批判性思维培养的考验。让学生对自己的实验、报告的结论能找到进一步完善之处,失败了也能很快重新振作寻找方法,这才是培养大学生正确学习的方法。

2.教学活动中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当知识累积到临界点时,学生自然会针对专业知识有新的见解,此时应引进创业教育,对学生自己发现的有针对性问题开展社会实践性的调查与服务。不同专业创业选择有各自特点,其中创业训练项目是以学生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扮演角色达到训练目的的。如果将角色扮演这一阶段加入角色互换这个环节,可以更好地完成职业训练的目的,这也是培养批判性思维的一个必要手段。以法学专业学生为例,由教师指导让学生模拟一个案例,尽可能地让所有的学生参与进来。由学生出演当事人、证人、警察、律师、检察官、法官、社会群众等众多角色,让学生真实体验案件发生过程、取证过程等实践,案件模拟在开庭阶段时会遇到很多“意外”,如证人当庭翻供使原本的设计难以进行的情况,或是原告又拿出新证据等状况,这些意外很考验学生的临场应变能力。在实践中,以“许霆案”为背景,由教师设计一场因银行人员操作失误导致的当事人账户金额超出实际数额的案件。对于此案,从一开始的案件定性问题,学生们就展开了激烈的争辩,开庭阶段,双方更是针锋相对,辩论时已达白热化,情绪激动,而法官的扮演者此时能掌握庭审的节奏,当即宣布休庭。活动中的各种变化既让参与演出的同学感受良多,也让开庭现场的观众感受到实际庭审的激烈与戏剧化。正当所有人为法官宣布判决松一口气时,教师宣布互换角色,即原来的原被告与法官进行角色调换,律师与公诉人进行调换,警察与证人进行调换,目的是打破学生原来的思维惯性,迫使他们站在原来立场的对立面重新思考同一问题。这种思维转换的训练经实践证明可以很好地锻炼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学生们在活动中虽有过怨言,有过争论,但到活动结束时,却又意犹未尽。其他专业亦可采取类似方法,结合专业特点选取具有代表性的角色,如旅游专业中导游与游客角色,会计专业中会计与审计角色等。智慧来源于经验,角色互换活动主要考虑学生在今后工作中可能遇到的场景作为模拟,而且尽可能让所有学生参与到各个细微环节,尽量让角色扮演真实,有真实的参与感,真正实现创业训练的目的。

三、大学生创业教育与传统教育的关系

法律思维培养范文篇9

关键词:法学本科教育;批判性思维;误读

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与人的创新能力直接相关。我国高校法学教育中多年来对批判性思维的误读,不仅直接导致法学领域人才创新思维能力的欠缺,而且使我国执法人员思维僵化,无法应对复杂多变的执法现实。本文通过对美国等国外高校批判性思维教学及其模式的回顾、总结以及对我国法学本科教育中批判性思维能力教学的梳理,希望为我国高校法学专业批判性思维教学提供借鉴。批判性思维是一种对现有思维形式用谨慎的态度去思考并进一步提出质疑的倾向和技能,是一种理性精神和思维品质。批判性思维概念,由美国批判性思维教学之父杜威最先在其著作《我们这样思考》一书中提出,他认为批判性思维是根据信仰或假定的知识背后的依据及可能的推论而对新知识进行的主动、持续和缜密的思考[1]。随后批判性思维教学于上世纪70年代被美国政府作为对大学生教育的主要目标之一。美国高校联合会(AAG&U)指出,“批判性思维、分析性阅读和写作、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技术的熟练使用”[2]为大学生学习的首要目标。198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21世纪的高等教育:展望和行动》文件中就曾指出:大学教育必须培养能用批判性思维去思考和分析社会问题并寻求合适的解决办法的公民为其主要任务。哈佛大学前校长博克也曾提出“思维清晰和具有批判思维的能力”是大学本科教育的目标。华盛顿州立大学1996年制定的学士培养方案规定,认为批判性思维教育的目标即是能理解别人的观点、能有效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并且具有批判性的能力和习惯,善于提出自己具有建设性的思想[3]。有美国学者指出,批判性思维决定着美国未来的生活质量及世界的未来[4]。

一、国外大学批判性思维教学状况

国外大学通过多种渠道和方法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归纳起来,批判性思维教学模式主要有以下两种。(一)批判性思维的专题训练。该训练主要由从事逻辑学研究和教学的教师来完成。因为批判性思维与逻辑学科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逻辑学对于批判性思维的形成不仅具有方法论意义,而且具有原则性意义。首先,逻辑元素是批判性思维的基本成分。批判性思维的核心问题是论证我们应该相信什么该怎么做,对该问题的回答需要理由和论据,需要将理由或论据与讨论的问题有机地联系起来。而这个过程需要逻辑知识来完成。论证的语言、论证的结构、论证的评估、论证的类型、对论证的批判等,都与逻辑学的教学内容相关。其次,逻辑分析技术是学习各种课程的工具。任何学科都是由具内在逻辑、学习的目标及一系列关于那些目标的合逻辑理论集组成。因此,要掌握一门知识,都要运用逻辑。逻辑学知识既包括形式逻辑部分,也包括非现实逻辑的内容。形式逻辑主要是关于概念清楚准确、判断恰当和推理如何有说服力的理论,而非形式逻辑主要研究论辩的方法、驳倒谬误的知识等。目前,以论证理论为基本内容的非形式逻辑在批判性思维培养中的作用已被许多学校认识,并作为批判性思维培养的基础课程而开设。斯坦福商学院就设有批判性思维课程———“批判与分析思维”,首先由教师介绍非形式逻辑中关于论证的理论,然后课程以讨论的模式进行:学生选题———课前做详细的准备———课程辩论———分析结论[5]。在逻辑教学的基础上,一些学校还精心设计并编写了与逻辑学紧密联系的批判性思维训练的教科书,如埃默里和亨利学院(Emoryandhenrycollege)哲学系的丹莫尔(T.EdwardDamer)就亲自开发批判性思维课程,其教科书为《攻击有缺陷的推理》[6]等。(二)结合学生所学专业课程,将批判性思维融。入到具体的教学内容中结合学生所学专业,将批判性思维变成学生思考各专业问题的技能和习惯,这部分工作主要由各专业课教师来完成。其方法主要有“苏格拉底对话法”“学科交叉思考法”“案例法”等。使学生或者在教师的提问引导下有序思考,或者利用学科之间的差异,拓宽学生的认知模式;或者是结合具体的学科情景的“案例法”,让学生就某一案例查找资料并寻找答案,教师与学生讨论并寻找最佳答案。以此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例如,20世纪80年代,美国加利福尼亚的19个院校,除了要求本科生修一门批判性思维的专门课程外,同时要求批判性思维要在不同专业具体化———批判性思维可以渗透到诸如社会学家所教授的一般化方法论课程中。美国路易斯维尔大学也要求将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整合在各门具体的课程中。美国肯尼索州立大学启动了一项web2.0技术实施以学生为中心的研究式教学项目,旨在提高学生在各学科中的质疑和概念理解能力[7]。

二、法学本科批判性思维教学模式及误区

法学教育应当把批判性思维教育作为主要教学目标,这在我国法学教育界早已经形成共识。批判性思维中关于随时抱着怀疑的态度去思考那些已经被认为是真理的东西,拒绝用单一的原因去解释复杂的事实,不轻易相信某一定论,是法律人能有效地探求事实真相、客观公正执法所必须具备的素质。从20世纪90年代,国内各大院校的法学专业大都开设了逻辑学、法学逻辑等相关课程,目的是要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合理的逻辑思维能力,但收效甚微。21世纪初,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又一次被作为大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目标被提出,且20多所院校争相开设独立的“批判性思维与创新”等课程,这对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起到新一波的推动作用,但从目前的情况看,批判性思维在法学日常教学中还存在诸多问题。(一)法学本科批判性思维教学的主要模式。目前,我国各高校法学专业本科教学中批判性思维培养模式与国外大学基本一致,除了给法学系学生开设逻辑学、法律逻辑学、批判性思维与创新等课程外,主要将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融合在日常专业课教学中,其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即是典型事例+专业理论分析,其中重在专业的理论分析。案例教学,可以通过一个或数个案例的分析和研究,发现其发展的脉络并合乎逻辑的进行推理,其目的从特殊中窥见普遍,以对类似案例做出阐明和解读。通过分析和解决问题,引导学生打破思维定势,学会批判性思考。当然,案例教学中案例的选择需要精准,分析要透彻。2.情景教学法。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设定角色、争议的问题、证据等情景,而后引导学生在模拟情景中进行思考、分析和论辩。从而让学生自己根据所掌握的逻辑知识,对案件事实、证据进行取舍;对人物关系及所适用的法律条文仔细斟酌,并合逻辑地推出结论。教师在学生之间据理力争、论辩之后,综合学生的分析并结合知识点给予评价性的分析和讲解,最后给出合乎逻辑的结论。3.提问法。一般是指教师在讲授某一章节之前先布置学生自学;然后针对学生在自学过程中遇到的难点、疑点,按照一定思路,对学生进行启发性的提问。该方式不仅能培养学生如何回答问题,而且能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如何思考和合理地解决问题,进而提升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当然,在运用提问法进行教学时,要允许学生互提问题、互相质疑,也允许学生大胆地向教师提问。该方法所产生的提问压力和学生的自我挑战有助于培养学生沉着冷静的心理和百折不挠探求新知识的精神。同时在提问中新问题的不断涌现,解决方法也呈现出多样性,这也有助于培养学生从多层面、多视角、多方位去思考法律问题的能力。通过上述一系列方法,在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习惯方面,应该说起到了较大的作用,但在我国法学本科教学中,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还存在许多被误用的表现或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二)法学本科批判性思维教学出现的误区。1.批判性思维专题训练难以与法学专业理论紧密结合。我国各高校法学专业为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都竞相开设“法律逻辑学”“逻辑学”等相关课程,但这些课程教学无论在教材写作还是教学中都面临着如何将法律专业知识与逻辑有效结合的问题。最终的教学模式都没有逃脱“案例教学法”“情景教学法”“提问法”等传统方法。批判性思维专题训练与法学专业理论难以系统的、有机的结合。2.专业课教师存在对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的误读。法学教师在课堂上过多的批评我国现行的法律及司法实践已成常态[8]。由于长期从事法学的研究和教学,一些教师对我国现行的法律及其缺陷了解的比较清楚,于是有教师将自己了解到的一些法律法规的不足之处进行豪无保留的简单批评。也有一些教师常常简单地比照西方法学制度,对中国现行的法律法规横加指责。这不利于明辨是非[9]。

三、法学本科批判性思维教学误区成因及危害

(一)批判性思维教学出现误区的原因。1.多数从事批判性思维专题训练教学的教师都没有法学背景,这是造成批判性思维教学的教师难以有效地将批判性思维的理论与法学理论、实践有效的结合的主要原因。由于缺乏系统的法学教育背景,在批判性思维教学中关于法学事例的分析难免片面。2.我国法制发展建设起步较晚。现代法治最早起源于西方,我国只是在清末或民国初期才开始产生法治的意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才真正确立将法制列入国家重点建设目标。但由于法学理论底蕴不足、立法经验欠缺,加上近些年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原有的法律法规远远不能满足现有社会发展的需要,法律法规修改较为频繁。3.理想与法学实践的现实常常存在一定的距离,理想需要几代人的持续努力才能实现。由于我国一些地方的执法人员无视法律法规,冤假错案层出不穷,这客观上为一些教师批评我国现行的法律提供了一定的素材。一些法学教师常常怀揣较高的法治理想,不自觉地将自己视为法治理想的守护者和真理的占有者,于是对法学实践中存在的或与法学人认知和理想不一致的地方采取无法认同的态度。课堂上常常会情不自禁地斥责当下的法律实践。4.中外交流的普及和深入,凸显了我国法律制度的不足。随着中外法学界交流的不断增多,我国法学界对西方法学原理及法律制度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在对比中外法律制度及实践中,发现了我国法律制度的诸多不足,形成了对我国现行法律制度及其司法实践的批判。5.个别教师对学术自由的过度解读。学术自由是现代大学的核心和基本原则,没有学术自由,就没有知识的创新。但学术自由是有原则的和相对的,教师的学术自由应以维护国家利益及学生学习自由权为基础;任何不负责任的简单鞭笞或者偏执地兜售自己的政治见解都是一种不负责任的做法。(二)批判性思维教学被误读的危害。批判性思维的内涵不是简单的否定或者质疑,而是要“辨析”、讨论,应是一种理性的合逻辑的批判。正如康德所说:“批判是理性的职责和使命,是理性本身的召唤。”批判性思维就是“要它建立一种法庭,来保证理性合法的要求,驳回一切无根据的僭妄。”[10]批判性思维教学被误用的危害主要有:1.不能真正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和思考问题的能力。调查发现,法学教师在课堂上对现行法律法规及司法实践的批判,大多采用一种缺乏逻辑和理性分析、盲目批判一切的思维方式。是一种为了批判而批判,视批判为目的。此种教学方式,对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作用甚微。2.降低学生对法科学的敬畏感和专业认同感。卢梭曾说:“一切法律之中最重要的法律既不是铭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铭刻在铜表上,而是铭刻在公民的内心里。”[11]学生是未来的法学从业者,是法学理论实践的主体,是我国法制的维护者和执行者。尤其是刚刚入学的大学生,他们对法学充满敬畏和信仰,是带着一腔热血和对未来美好的憧憬而来学习的。教师任何不负责任的、盲目批判,都会挫败学生的职业成就感,造成学生对国家法律的不信任感,使我们的法律失去应有尊严和权威。而且,挫败学生的职业成就感会直接导致批判性思维能力的降低。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自我实现的需要”即成就感是人的最高层次需要,这种成就感作为一种主观情绪,不仅可以激发正处于人生关键时期的青年学生对成功的强烈要求和对未来的期望;而且成就感和自我实现需要的满足对自我价值的实现并获得成就感具有巨大的推动力。强烈的成就感也会使学生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和对知识的批判精神,通过质疑、分析和问题的解决,会使学生获得自我实现的满足感;这样的良性循环过程,能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12]。所以,教师一方面要培养学生对我国法律制度的敬畏感和自信感;另一方面要理性地、合逻辑地分析现有法律缺陷。

四、正确进行批判性思维教学,培养法学人正确的思维模式

法律思维培养范文篇10

关键词:法学;实践教学;创造性思维;培养

法学本科教育作为高等法学教育体系中具有较高层次的专业教育,承担着培养法律人才,传播法律知识、传授法律技能和弘扬法治精神的重要任务。然而,当前法学本科教育教学与法律职业要求严重脱节,多采用理论灌输为主案例分析为辅的抽象思辨的教学方式,实践教学活动安排较少且敷衍了事,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重视不够,严重影响了创新型法律人才培养的质量。应当认真总结分析实践教学的现状及主要影响因素,构建创新型法律人才培养模式。

一、现行法学本科教育的现状考察

1.现行法学本科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不足之处

法学本科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是高校院校法学院、系为实现自己的培养目标——向社会输送合格的法律人才而实施的培养方式,是一个包括法学本科教育培养目标、课程结构、教育内容、教育手段、教育方法、考试形式等诸多内容在内的动态系统。我国的法学本科教育根据国家发展的形势和需要,不断调整培养模式,为国家输送了大批合格的法律人才,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现行法学本科教育在培养目标、课程结构、教育内容、教育手段、教育方法、考试形式等诸多方面都存在严重的问题,培养模式的欠科学性制约了法律人才的质量。综观我国现行法学本科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总体上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课程设置僵化,培养目标单一,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

现有的法学本科教育中,只开设一些法学的主干课程,忽视了课程之间的内在联系,只注重理论知识,忽视实践能力的培养,这种课程设置僵化,培养目标单一的人才培养模式致使学生知识面狭窄,基础知识薄弱,应用能力差,难解决稍显复杂和多变的综合性法律实际问题。我国高等法学教育较多受大陆法系的影响。大陆法系国家的法律教育不在于提供解决问题的技术,而在于对基本概念和原理的教导。法律教育所要求的内容并不是对世界情况的分析而是对法律组成部分的分析。从我国法律制度的特性看,成文法仍是其主要表现形式,受其影响,法学本科教育非常注重正规化的理论教育和法律知识的传授。这种以理论灌输为主、以案例分析为辅的抽象思辨的教学方式,所涉及的内容只限于对法律知识的掌握和法律条文的理解,着重对法律关系的研讨,从学理上分析各种法律现象,这种被动的教学方式使师生在课堂上缺乏讨论与交流,难于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实践能力。

第二,考试形式单调,考试内容教条

目前法学本科教育考试多采用闭卷笔试方式,大多以选择题为主,以案例为辅,且考试内容的记忆性或者说相对的死记硬背的成分较多并占主宰地位,侧重于考查学生理论知识再现的能力,而难以考查学生对法律问题的分析、识别与判断能力等。这种形式狭窄、内容教条的考试,要想取得高分凭的是记忆而非思维,对学生法律思维能力与水平、法律知识的储备与非法律知识素养的状况、法律实践操作技能的高低的测试则乏力显现。

第三,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要求错位

法律职业要求法律职业者具有法律职业思维和法律职业技术。法律职业思维是法律职业者必须具备的思维,如:观察和思考;通过程序进行思考;遵循“向前看”的教义式习惯;注重缜密的逻辑,谨慎对待情理等因素等等。同时,法律职业者更应具备法律职业技术,包括法律解释技术、法律程序技术、证据运用技术、法庭辩论技术、法律文书制作技术等等。虽然就现实而言,高等法学教育的职能还不能定位为法律职业教育,但由于课程设置僵化,培养目标单一,重理论灌输,轻能力培养,考试形式狭窄,考试内容教条等弊端导致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要求严重脱节,使培养出来的学生难以具备法律职业者应具备的法律知识、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判断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2.法学本科教育的现状分析

法作为一种行为规范而且是一种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行为规范,其对于社会的作用就在于规范人们的行为,法的内容与社会实践紧密相连。法学实践教学是在传统法学教学模式上提出的一种新兴的法学教学模式,是通过学生眼观、耳听、动手等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理论联系实践,学以致用,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然而,实践教学在法学本科教育的开展状况堪忧,是法学本科教育一个极其薄弱的环节。

教学方法陈旧,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难以发挥出来法学本科教育教学多采用灌输式、填鸭式的理论教育,把教室当成是教师的领地,把讲台当成是教师的舞台。在“教”与“学”的关系中,“教”是主导,“学”要服从于“教”。课堂上,教师主要围着概念、定义、特征等展开讲述,学生则尽力记录、背诵教师的标准答案,力求使自己的认识与教师的认识相吻合,不敢也不会创造性思维。这种法学教育培养模式的最大优点是学生能够较为快捷地掌握法学基础理论知识,全面了解现行法律的已然性规定,具有一定的法学理论素养。而实践教学活动安排较少且敷衍了事,学生基本上是封闭读书,很少有时间和机会去接触司法实践。即使教师安排了实践教学活动,也仅是流于形式的模拟式的法庭。模拟法庭虽然能让学生了解案件的诉讼流程,或者让学生按照司法机关的审判程序模拟演示,但学生对如何搜集证据,何时运用何种证据来证明案件的事实,如何驾驭法庭等等常识均不知晓。而诊所法律教育、法庭观摩、法律调查、法律学术报告、法律文书写作、法律检索等实践教学活动的参与微乎其微,甚至连专业实习,时间也相当的短,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学生要全面学习各种法律技能、熟悉法庭程序、掌握法庭各角色的诉讼技巧几乎是不可能的,也由此缺乏相应的实践能力,这样学生的创造性很难以发挥出来,整个大学四年就在这里背书被了四年。

影响现有法学本科教育的主要因素

造成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法学专业课程设置欠妥。现行法学课程的开设主要以部门法学科的划分或国家颁布的主要法律为标准,重视理论课的开设而轻视应用部门法学的开设,导致以培养和训练学生的实践能力为主要目的的课程,如涉及市场经济法、比较法和国际商法的课程开设较少。二是受大陆法系学院式教学方法的影响深刻。虽然已有判例并不像美国那样必然成为日后审判实践的司法依据,但仍多采用理论灌输为主、案例分析为辅的抽象思辨的教学方式,这种被动的教学方式使师生在课堂上缺乏讨论与交流,难以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实践能力。三是教师自身业务素质欠缺。从事法学教育的教师,注意力更多地放在理论研究上,又由于本身没有足够的法律实务知识,不太了解法律实务,不可能培养出了解法律实务知识、掌握法律实务知识的法律人才。四是学校与社会实践基地合作度不够。限于教师的社会活动能力、学校的财力、社会对法学教育的支持力度等各种主客观因素,学校很难聘请有水平、有经验的法官、检察官、律师前来讲学,较难建立起固定的法律实践和实习基地,及时建立起实习基地,由于教学经费的投入不够,很少进行教学实习活动。

二、法学本科教育中创新思维培养的建议

法学本科教育有其内在的规律与功能、目标与模式,它负有为国家和社会培养高层次法律专业人才的重要任务,其培养目标是“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重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创新型法律人才。法学本科教育要准确定位培养目标,根据培养目标以实践教学促进创新型法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1.法学本科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法学本科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是法学本科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必须首先明确的一个问题。因为它涉及法学本科教育的内容、专业化程度、教学与学习的方法等一系列问题。我国的法学本科教育是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的核心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全面实施以创新教育为核心的高校素质教育,大力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已成为深化高校教育改革,推进高校素质教育向纵深发展的基本任务。加入WTO后社会对法学本科教育法律人才的培养提出了三个层次的需求,即培养既懂法律,又能熟练运用外语和具备国际交往能力的高级专门法律人才;培养既懂法律,又懂外语和精通某一方面专业知识的复合型法律人才;培养既懂法律,又具有一定外语水平的普及型法律人才。无论哪一层次的法律人才,都要求具备较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没有创新,就没有独创性的法学理论见解,人类的法律就不会进步;没有创新,就没有创造性的国际法律适应,先进法律理念、法律思想的融会,国家的法律就不会发展;没有创新,就谈不上国际竞争。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的成长靠教育。法学本科教育创新型法律人才培养目标的正确定位应立足我国的基本国情,认清加入WTO对我国法律人才的发展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树立素质教育理念,结合大学生自身特点和成才规律,满足社会对法律人才的不同需求。因此,法学本科教育创新型法律人才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扎实的专业知识,广博的行业知识,深厚的民族情感,开阔的国际视野,熟悉WTO规则,懂外语、懂经济贸易,具备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创新型法律人才。

2.改革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目前,在法学本科教育中,广大教育教学工作存在着认识上的误区,那就是认为在本科教育阶段不应当向学生过多地灌输什么创新思维,认为创新思维是研究生阶段所要解决的问题,或者有的人认为大一大二学生应该以注重基础,大三大四学生才扩展一下学生的思维。由于这一指导思想的错误,导致了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总是照本宣科,教育学生知其然,不叫学生知其所以然,这样的教学方法的直接后果就是,学生就成了背书、背法条的机器,加上考试也主要是记忆的东西,最后学生毕业时还不知道毕业论文写什么,如何写,因此而培养出来的学生高分低能以至于在激烈的就业竞争大潮中被淘汰那是意料之中的事情。笔者认为,创新是社会进步的动力,大学教育理应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不管是低年级还是高年级,那种到高年级才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做法是完全错误的,应当彻底地进行改革,创新能力的培养就像孩子学习外语一样,学习得越早越好,那种认为只有到高年级才适宜培养创新思维的做法无异于让一个人成年以后再去学习一门外语,耽误了学习语言的大好时机。所以要转变观念,大胆地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改变那种错误的做法,从大学入学就要开始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当然培养创新思维不是说不需要较好的理论基础,没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要培养创新思维就像空中楼阁,那时虚无缥缈的,所以说,培养学生穿新思维必须要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培养出更多更好的具有创新型社会主义法治人才。

3.不断增加实践教学课程的比重

创新型法律人才的培养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程。法学作为一门理论性、应用性、操作性极强的学科,创新型法律人才培养与实践教学紧密相联,培养创新型法律人才,就必须不断增加实践教学的比重。

第一,增加实践性课程。由于我国的法治发展很快,而撰写、出版、更新教材的周期比较长,我们所撰写的教材往往是比较陈旧的。与我国当前努力实行市场经济和对外开放的需要相比较,教材内容中涉及市场经济法、比较法和国际商法的所占比重不够,学生们对社会发展中新兴领域的法律知识了解不多,比如知识产权、商业谈判、企业兼并、证券金融、国际贸易、国际保险等领域的法律知识,而这些恰恰是社会实践最需要的。要增加实践性课程,一是进一步拓宽基础课,如开设法制史学、法律思想史、比较法、法律心理学、法律逻辑学等课程,拓展学生法学、哲学、历史学、思想理论及专业基本能力等方面的知识;二是根据不同的专业方向增加实际操作课程,如法律英语、法律文书、口才学、律师实务等,这是法律人才能够适应社会不可或缺的;三是增加选修课的数量,让学生自己选择感兴趣的课程;四是与时俱进调整课程设置,尽快加强有关WTO方面知识的课程建设,增加全球化知识的比重,培养学生全球化的思维方式,有利于学生熟悉全球一致的业务规范和趋向统一的游戏规则。

第二,强化实践教学方法。教师应以教学方法创新为重点,结合大学生自身特点和成才规律,根据社会对法律人才的不同需求,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注重实效的实践教学方法,如判例教学法、“诊所”法律教育、法庭旁听、模拟法庭、法律学术报告等,形成一整套有利于培养创新型法律人才的法学实践教学法体系。判例教学法打破了传统教学中千篇一律从序论开始讲概念、定义然后再阐述的理论性教学,而是通过选择一些与某一部门法或某一主题的典型判例让学生分析、讨论来理解法律理论和原则,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性,通过学生的自主性学习培养学生的求知欲及分析性思维和创新性思维,既让学生学到了法律知识,又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诊所”法律教育是让学生在“诊所”中在教师的指导下为处于困境中的委托人提供咨询,“诊断”它们的法律问题,开出“处方”,为他们提供解决问题的途径,并为他们提供法律服务。“诊所”法律教育使学生有机会直接面对社会开展法律服务(主要是进行社会法律援助工作),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事实际的法律服务工作,会见当事人,为客户提供咨询意见,乃至各种法律事务,让学生在一个个非控制的现实场景中锻炼自己的法律工作技能。学生在“法律诊所”中通过办理真实案件,可参与案件的全部过程和细节的处理,训练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能培养案件判断力、职业责任心和社会正义感。法庭旁听可以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所学法律知识和本专业工作特点的了解,进一步熟悉庭审程序,培养学生的反应能力和应变能力。组织学生开展模拟法庭教学活动,是培养和提高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通过模拟法庭实践教学,学生在庭审中扮演不同的角色,实践开展庭审中的各种工作,把学习到的实体法内容和程序法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提高了学生系统运用法学知识的能力,同时在角色分工和协调工作的过程中又提高了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在法庭调查阶段和法庭辩论阶段培养和提高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控辩能力。法律学术报告可促使学生自觉关注法律学术前沿,灵活掌握所学法学理论,根据研究方向和研究内容主动查阅有关资料,检索法律文献,有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理论功底和法学素养。总之,运用实践教学方法,将有利于学生迅速提高法律分析和研究能力、事实调查能力、组织和处理法律事务的能力,使学生直接了解真实的当事人和案例,直面各种社会冲突和纠纷,把理论与实际真正结合在一起。

第三,建立稳定的实践培养和实习基地,解决实习经费问题。一是通过提高教育层次,增设相关学科、扩大规模、完善结构、扩宽内涵,创造创新型法律人才的成长条件。二是积极创造条件,加大经费投入,主动与外界联系,聘请有学术造诣及实践经验的法学专家、学者、法官、检察官、律师前来讲学和指导工作,同时加强与人民法院、检察院、监狱部门、劳动教养管理所、律师事务所等单位的交流与合作,建立起固定的法律实践和实习基地。三是结合学生的自身素质和就业形势,通过国家司法考试、考取法律专业研究生、培育法律教学骨干、输送国家公务员等方面提升学生的法学素质,拓宽学生的就业渠道,加大创新型法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参考文献:

[1]李龙.我国法学教育急需解决的若干问题[J].中国高等教育,2002,(7)

[2]霍寇丹.法律职业的特征与法学教育的二元结构[J].中国高等教育,2002,(7)

[3]李钦奉.从高等学校专业看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3,(3)

[4]汪培栋.高等教育必须培养创新人才[J].现代大学教育,2001,(2)

[5]席建松,陈异慧?高等法学教育培养模式的改革[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6)?

[6]曾令良?21世纪法律服务贸易的发展趋势与中国法学人才培养的应有改革[J]?法学评论,2001,(1)?

[7]王晨光,陈建民?实践性法律教学与法学教育改革[J]?法学,2001,(7)?

[8]王英华?法律教学要增加实践性教学的比重[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3,(6)?〔责任编辑:西广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