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师家访总结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1 14:22:13

导师家访总结

导师家访总结范文篇1

【关键词】家访家校合作高校学生

家访不是一个新鲜词,尤其是大学之前的教育,近些年高校也逐渐兴起家访,但是高校家访倾向于针对一些需要特别关注的学生。从培养学生和构建和谐家校合作关系的角度来看,高校家访是非常重要的。

一、家访的原则、目的和意义

学校教育要本着“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原则,这一原则适用于各个阶段的教育,高校家访正是体现这一原则的载体。家访是为了让学校和老师能够全面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和思想动态,同时也为了让家长更好的了解学生在校的情况,进一步加强家校合作,寻求家庭对学校各项工作的支持与配合,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并形成家校育人的合力。此外,家访还能够帮助老师建立起与学生以及学生家长更有效地沟通和对话,从而确保学生工作和家校合作的持续性与有效性。

二、家访的形式

家访包括上门走访、电访和函访三种形式。高校家访应该将“普及性”与“重点性”相结合。如今大学基本都是开放的,学生来自五湖四海,他们之前所受到的教育包括家庭教育差异很大,我们很难把握学生,也就很难有针对性的开展学生工作,培养好人才。因此,在新生入学之初(有条件的甚至可以在新生入学前)开展家访工作。在基本了解学生情况的前提下,今后的家访工作就应该是有重点的进行了。

上海大学在钱伟长校长“发挥学生家庭的作用,共同教育学生”的理念指导下,一直将家访工作尤其是新生家访工作作为学校的重要工作,个别学院还专门成立了家访项目组,将家访工作作为学院的专项工作。每年新生入学不久,学校就开始组织新生家访工作,各学院也根据各自的特点,纷纷开展有学院特色的家访工作,当然现在上门走访还主要是针对上海本地学生,外地学生主要是函访和电访。

三、家访对象与家访实施

3.1家访的对象与措施

第一次新生家访应该针对所有新生进行普及性的家访,在这个阶段时间要尽可能的短,并且将上门走访、函访与电访充分结合起来。在此基础上,确定需要进一步回访的学生,如家庭发生变故、单亲或者离异的家庭等。除此之外,通过对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的了解,确定需要跟踪访问的学生,对于之前通过函访和电访的学生,要进一步进行上门走访。

3.2实施过程

这里以新生的第一次家访为例。第一次家访可以参照如下程序进行:

(1)家访前的准备工作

前期的家访预案,这是家访实施的保证。

组织并动员各部门共同参与家访。家访不只是辅导员的事情,要营造全员育人的氛围,动员其他部门参与家访,这是为了更好地开展学生工作,更好地培养学生。

家访老师在家访前应该对被访学生的基本情况包括家庭背景等相关情况进行充分的了解。学院甚至有必要进行家访培训。在培训会上,包括对家访的原则、意义和学院的教学计划等内容,以及被访学生的整体情况进行阐释。

对于需要上门走访的学生,家访老师要提前与家长约好时间。

上门走访的老师自备好鞋套。现在很多家庭进门都需要换鞋,如果家访老师能够自备鞋套,无疑会给家长留下好印象,看似一个很小的细节,也能够促进家访工作的开展。

(2)家访实施过程

如果是电访,要选择恰当的时间,并且在征得家长同意的情况下与家长进行电话沟通,并做好记录。如果是函访,函访的材料应该有需要家长反馈的内容,并且对所反馈的内容进行认真的分析与关注,确保家访的有效性。

上门走访要在事先与家长约定好时间的前提下,家访老师要严格按照约定的时间进行家访,并注意交谈的时间。第一次家访主要任务:一是介绍,介绍所在大学的基本特色和学院、专业的特点,提醒家长要对孩子特别关照的方面;二是倾听,听家长说,必要时给予解释并回答家长的疑问;三是纠正,很多家长和学生在入学前都认为考上大学就是成功了,大学不需要像高中那样辛苦,大学应该是很轻松的,其实这种认识是不对的,家访老师在家访过程中需要对这种认识进行纠正。

(3)家访总结

家访结束后,家访老师需要对家访反馈进行认真分析,并撰写家访小结,必要时召开座谈会。在小结和座谈会上家访老师要反馈需要重点关注的学生,并告知学生辅导员和学生导师。与此同时,学院和学校都需要召开家访总结会议,根据家访情况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培养和教育,需要的话要对教学计划进行适当的修改。

新生家访工作只是构建家校育人合力的开幕,在接下来的学生培养与教育工作中,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在新生家访的基础上,辅导员和学生导师必要时需要进行回访和跟踪家访。90后的大学生的确有着他们这一代人的特点,虽然他们整体上是积极向上的,但是他们的个性特征更加明显,受到外界的影响而发生改变的可能性较大;同时作为独生子女,对他人的依赖性也较强,这又可能导致他们的自我管理能力较弱。如今仅仅依靠学校很难做到把每个学生都培养好、教育好。因此,寻求家庭的帮助是高校教育必不可少的途径。

四、家访存在的困难及建议

即便像上海大学这样重视家访并一直坚持家访的高校,在实施家访的过程中也还是存在一些困难。总结起来,家访存在的困难目前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如何调动家长参与家校合作的积极性?

学生进入大学阶段基本到了成年的年龄,加上如今高校都走开放性、综合性的发展道路的形势下,学生来自五湖四海,家庭与学校之间的沟通明显少于中小学。对于大多数高校而言,召开日常的家长会显然是不现实的,上门家访就更加不可能。即便像上海大学这样的高校每年组织新生家访,但也集中在对本地学生入学初的上门家访。“发挥学生家庭的作用,共同教育学生”的教育理念不是一个阶段的理念,应该贯穿学生教育始终。然而在现在的体制下,在高校进行经常性的家校沟通是有很大的挑战,但对学生的成长却是至关重要的。就学校和老师而言,现阶段必须积极主动地与家长沟通,做到家校沟通经常化,并拓宽家校沟通的渠道,寻求家校育人的合力,尽可能的帮助每一个学生成长与发展。

从以往经验来看,家长对大学进行家访在惊讶的同时都表示欢迎,但是更多的家长只是被动的接待来访的老师,家长缺乏参与家校合作的积极性,即便有这种热情,也不知道如何参与其中。学校缺乏较为完善的机制和相关的制度。因此,要建立家校合作的长效机制,需要成立家长委员会或者类似的组织,建立和完善家访制度,从而调动起家长参与家校合作的积极性。与此同时,学校、老师可以借助家庭的力量,加强家校沟通,给家长一些理性的指导和帮助,毕竟一个学生的成长关系到一个家庭几代人的幸福。

(2)学校如何更好地引导家庭教育走向科学化?

曾经我的一个大一学生,入学后不久,他的家长每周来宿舍帮他打扫卫生,走前还削好苹果,并留字条“苹果已经削好,放在……”。虽然在日常工作中,学校、老师也会对家长进行适当的提醒,对学生进行引导,但是效果并不明显。在学生工作中,我们认为有时候不是学生能力不行,也不是学生不愿意去做,而是学生家长不愿意放手,他们包办各种事情,他们的行为超越了职责,变成了剥夺孩子的权利。如何让家长放手,让孩子独立成长,有时也许只需要家长退后一小步,学生就能够前进一大步,但是家长很多时候却拉住学生前进的脚,害怕他们出错,担心他们受挫。因此,要教育、培养学生,首先要“教育”家长。

家访过程中,我们发现不同的家庭孩子的差异很大。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毫无疑问父母的言行举止、生活方式、自身素质和思想观念以及教育方式对孩子的成长有着重大的影响。现代独生子女家庭很多,每个家庭只有一个孩子,父母的所有期望都集中在一个孩子身上,尤其在今天这样的知识经济时代,封建时代“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思想还影响着父母的教育孩子的方式,家长“望子成龙”期望值普遍偏高,

家庭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固然离不开家庭教育。从胎教到婴儿的启蒙教育再到入学后的跟踪教育,如今到了大学父母依然不肯放手,很多家庭还是用以往的教育方式教育着大学孩子,甚至一些家庭溺爱、迁就、放纵,不知道如何科学的教育孩子。而且现代家庭的生活环境、教育背景、教育方式等方面参差不齐,孩子的差异也很大,到了大学这种差异性就更加明显。因此,孩子进入大学,父母的教育方式也应该有相应的变化,树立正确的成才、成人观念,尊重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和个性特征,家庭教育应该科学化。

(3)面对如此之多的大学生尤其是外地学生,如何进行有效的家访?

上海大学现在外地学生也已经占到40%左右(其他学校外地学生比例更高),并且还会逐步扩大,面对这么一个大群体,如何进行家访?目前是以函访为主、电访为辅以及部分上门走访。对于外地学生,可以采取外地老师利用回家、探亲的时间(如节假日、寒暑假)对同地区或者临近地区的学生进行家访,并且打通各学院的关系,合理地进行资源整合,最终形成全校资源共享。

(4)如何保证足够的经费支持?

家访尤其是上门走访一般是利用假期开展工作,那么对假日工作的老师来说,应该给予一定的补助;与此同时,老师家访的路费、通讯费等费用由谁来支付?仅仅依靠学院或者学校支付,远远不够,那么就需要当地教育主管部门以及当地政府部门给予一定的经费支持,这样才能够解决家访工作的后顾之忧。

虽然对大学生进行普遍的家访存在很多困难,但是相信随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随着家访工作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以及人们对家访的日益重视,一定会突破家访工作的瓶颈,从而更好的发挥家访对学生工作的促进作用。

导师家访总结范文篇2

1.1吴江区汾湖高级中学实施德育导师制的实施方案

(1)实施德育导师制的目标:学校通过实现德育导师制,把德育任务分配到导师工作中,导师通过用心沟通,竭诚交流;以情动情,以行导行的原则对学生进行深刻的思想教育和引导,集学业辅导、思想教育、生活指导和心理疏导为一体的全面德育教育工作。

(2)德育导师制的工作机制:为了德育导师制工作的顺利展开,需要建立学生档案和导师工作方案,建立总结汇报制度,建立家访联络工作安排,建立导师与学生定期开展交流的时间方案以及德育考评制度,保证导师能够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完成自己的工作。

(3)德育导师的制的考评方案:学校大力推行的德育导师制工作,需要高中各个年级和班级师生的全力配合。首先各个年级要组织每学期最少三次的师生面对面交流,每学期要召开一次德育导师制的汇报总结和专题研究会,把每个班开展德育导师制的相关材料上报,由政教处对每个班的情况进行考核,决定奖惩。每位教师每月至少一次找学生沟通,写好交流的主要话题,要有一定的文字材料为依据,非班主任可在年终考核得基准分五分,并且可以作为评优的先决条件。

1.2平望中学德育导师制的实施方案

(1)学生分组实施步骤:首先在高一、高二年级进行试行,全体教师承担学生的德育导师。其次以班级为单位,由班主任协同班干部负责分组工作,按照个体差异,优化组合的原则,实现小组的编排。在编排过程应该注意,本小组内部既要有基础好成绩好的学生,还要有基础相对薄弱的学生,而且性格方面也应该均衡,男女比例应该达到一致。

(2)确立受导关系实施步骤:学生在进行分组后,教师抽签确定自己所负责的德育合作小组,并承担该组全部学生的德育导师。每个班的班主任负责向德育导师提交受导学生的兴趣爱好、学习情况、性格特点和家庭背景灯,作为开展德育工作的素材。

(3)导师工作职能:导师应该关注学生在思想、品德和行为等方面细节上的表现,帮助和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质和正确的行为导向。关心受导学生平时的学业情况和家庭情况,以及特长的发展等,指导学生如何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成绩。为受导学生有针对性的安排课余活动,让学生积极参与文化娱乐活动和兴趣小组,让学生的兴趣爱好全面发展。关心学生的心理健康和情绪波动,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和调整。随时与学生家长进行沟通交流,及时了解学生的遇到的各种情况。

(4)考核方案:学校每学期组织一次考评。考评主要包括学生自评、年级组考评、导师考评和政教处考评。主要是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行为规范等综合素质进行全面考核。评选出优秀德育导师和学生给予表彰。

2.高中德育导师制的优点

德育导师制主要学校为了满足学生在思想心理和行为规范等方面需要帮助的制度。学校选择一批专业能力强、教学水平高和关心学生并且在学生中有一定威信的教师贴近学生,对学生进行具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指导,达到引导学生积极向上健康成长的目的。德育导师制的重点是动员多方面的教师力量,整合多种教育资源,对学生进行一对一的指导和帮助。德育导师制能够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安排的导师将充分尊重学生自己的意愿,在导师和学生间实行双向选择。德育导师应该充分了解到学生的心理变化和思想变化,同时对学生群进行指导,让学生觉得导师平易近人。总之德育导师制是一种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科学合理的教育模式。

3.结束语

导师家访总结范文篇3

在问及“造成成绩差的主要原因”时,有68.5%的学生回答是“基础差”“智力差”;在回答“是否有信心成为自己所学专业里的行家里手”这一问题时,选择“信心不足”或“毫无信心”的学生竟达74%。这反映出学生对所学专业不接纳,心理上的抵触情绪和失落感比较严重。在此学习心态中,不少中职生由厌学而致厌校,对学校没有归属感,在生活习惯上表现为自由散漫,得过且过,有的还染上抽烟、喝酒等不良嗜好,早恋的学生也占了一定比例。面对这样的情形,德育导师制更凸显了它的价值:“德育导师制的实施,实现了全员育人的新局面。充分挖掘了教育群体的潜在力量,改变过去辅导员孤军作战、单一的德育模式,由于课任教师与家长的加入,扩大了教育者的范围,加大了教育力度,增强了教育的时效性、针对性。”[4]

二、中职学校践行德育导师制的现状

浙江省教育厅出台《关于全省中小学生实施“德育导师制”的指导意见》至今已有九年。学校对德育导师制的重视程度不一,效果也有差别。我省德育导师制开展较早的属长兴中学,已积累了丰富的实际经验。浙江省教科院院长方展画在对长兴中学德育导师制的实践进行调研后认为:“德育导师制是学校班主任工作必要而有效的补充,具体就是在‘整体、合作、优化’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将学校班级德育的诸多目标、诸多任务分解到作为‘导师’的任课教师身上,导师依据‘用心沟通、以德树德;竭诚交流、以情动情;刻意磨练、以志励志;修身垂范、以行导行’的育人原则,既教书又育人,既管理又管导,从而形成整体合作、优化班级教师管理群的一种班级管理模式。”[5]与之不同的是,还有一些学校仍处于尝试阶段,没有作深入实践。笔者所在县的职业学校推行“德育导师制”已有三年,积聚了一定的经验,也暴露出很多问题。学校推行德育导师制历经三个阶段:一是筹备阶段。由德育安全处着手准备,先在教职工大会上动员,再由各班主任根据需要列出受导学生的名单,分给各任课老师。原则上受导对象为所谓的“后进生”———学习能力、思想品德、行为习惯上存在问题的学生,每个德育导师负责一至三名学生。二是施导阶段,学校发放德育导师及受导学生的记录表,用于平时交流时填写,学期结束上交学校。三是考核阶段,将平日要求施导教师与受导学生记录的谈话表及相关材料作为考核依据,纳入学期或学年德育考核。实践下来,效果不很理想。据笔者调查,在实施初期,教师“每周与受导学生交流一次”的占45%,“两至三周一次”的为30%;后来就迅速减少,有的甚至一个月不与学生交流一次。学期结束前,有的德育导师一次性填完表格上交即完事,有的干脆没交。在考核方面,学校考核过于笼统,缺乏评价的操作性,缺乏过程性考核制度,大多德育导师由开始的一点“勤”,演变为后来的形式主义。学校整个德育导师制的实践可谓“浅尝辄止”。师生对“德育导师制”总体上满意程度较低。

三、中职学校在德育导师制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应对策

中职学校中推行的“德育导师制”,让更多的教师关心、指导学生的思想、生活、心理健康与学习,有助于形成全员参与管理的新格局。但在实践中也暴露出一系列问题。

(一)定位不准:应明确自身角色

角色定位是角色执行的前提,模糊的角色定位只能带来行动上的不自觉,以致效果受损。一些中职学校对德育导师的角色没有形成统一的认同,以致产生了各自为阵、随意施导的现象。有的教师因为教学任务重,就对受导者予以一点学习上的鼓励就算是德育导师施导的全部内容了;有的教师在自己空闲时,叫来受导学生,随意聊一通话,算是尽上导师的职责;有的教师纯粹从经济上关心,受导学生缺乏生活费,慷慨地拿出钱借给对方就算完事。如此种种,都是对德育导师制职责的片面解读。笔者以为,德育导师制首先需要在概念上加以明晰:教师担任学生德育方面的导师,有对学生进行教育的职责,其角色应是“学生思想上的指引者、学习上的辅导者、物质上的求助者、心理上的疏导者与学习上的指导者”,其中“,思想上的引导者”与“心理上的疏导者”是主要角色。同时,德育导师制不能代替德育安全处与班主任的职责,中职学校应采用以班主任工作为主、德育导师制为辅的多元德育模式。

(二)准备不实:应满足培训需要

学校推行德育导师制首先就要让德育导师对自身的职责、德育的任务及方法有充分的了解。笔者所在的学校没有实施这个准备阶段,德育导师在没有准备的情况下,就仓促地接受“导师”的身份与使命,效果自然就不理想。问卷调查显示,认为“开展德育导师制前需要培训的”占95%,说明绝大多数教师需要并希望学校能组织相关的培训,学校或师资培训机构可以把德育导师的培训作为一个新的培训项目。与德育导师制相关的培训主要涉及两大内容。一是开展学校相关工作负责人的培训,学校要预先提供制度保障,如档案制度、学生家访制度、谈心与记录制度、会诊制度等。这些制度需要在“德育导师制”开展前预先设置,否则会直接影响后面的工作成效。二是开展德育导师的培训,以理论学习、专题讨论、模拟实践的方式对他们进行培训,让他们掌握一定的心理健康辅导与咨询技巧。这样的培训可以贯穿在“德育导师制”实行的整个过程中。

(三)教育不当:应尊重学生心理需求

德育导师制工作的核心与落脚点是学生的实际需求,包括思想上的矛盾、心理上的困惑、行为习惯上的偏差等。在具体的实践中,教育不当的问题也比较突出。一是沿袭旧的说教式教育方式。德育导师制关注的是学生的个体生命体验,“把他们看作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体去呵护、去赞美、去矫正,让学生的生命在发展的过程中享受生命成长的快乐……德育不再是板着面孔的说教,而是朋友式的推心置腹,亲人般的亲切自然”[6]。德育的本质意义在于生命关怀,至少是心理关注,所以应该基于学生的需要去倾听,但在与受导学生交流中笔者发现,学生反映最多的是教师的道德优越性,这容易使他们本能地产生抵触情绪。如有个德育导师第一次把受导对象叫来,简略地询问了对方学习生活的情况后,就请学生在“受导学生手册”中填写谈话记录内容。这让学生感受到自己“是班里不听话的人”或“有些不良习惯,被人当作另类学生,而且被询问一些隐私”。可见,德育导师应充分尊重学生心理,特别是对方的隐秘,教育方式不能居高临下地说教,而应以平等的朋友身份与学生相处。二是忽视学生心理层面的需求。相对传统的德育,德育导师制的一个特征就是对学生心理层面的关注。据调查,笔者所在县的职业学校,有60%的教师认为“德育导师最基本的任务是给予学生心理疏导”。中职学生的一些不良习惯及行为不完全是道德问题,更为主要的可能是心理问题。德育工作的核心不是知识性地说教,而是一种情绪的感染与交流。忽视对方的心理需求是造成“德育导师制”实效低下的重要原因。

(四)评价不全:应落实德育实效

导师家访总结范文篇4

德育工作特点及成效:

大力推行“德育导师制”,是20*年柯城区德育工作重点之一。随着我区基础教育民主化、均衡化水平日益提高,过去仅靠班主任教学生“做人”的传统教育模式已经难以满足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需求。据了解,新实施的“德育导师制”,就是要改变以往“班主任当家”的模式,选拔专门的德育导师把学生的德育工作“包干到户”,导师通过建立“师生交流档案”、“学生个性档案”等方式,认真倾听学生的诉求,了解学生的成长需要,充分关注学习有困难、行为有偏差、家庭有困难的学生,从学生的思想、生活、心理健康和学习等多个方面给予关心和指导,与学生们结为真正的“知心朋友”。

为了让全体教师们进一步了解“德育导师制”,落实“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德育理念,新学期开学初*第三小学就举行了“德育导师制”专题学习动员大会。

通过学习宣传,让教师们了解了“德育导师制”的相关理论和本校的德育工作方向,为导师制的进一步开展打下了基础。

大会由校长主持,少先队总辅导员主讲。辅导员首先介绍了“德育导师制”的理论研究和他人实践经验,然后结合本校实际情况,讲述了“德育导师制”的指导思想、工作目标、导师工作原则与方法、导师工作制度等八个方面内容,并着重分析了具体任务和操作方法:

每个年级有不同的基本任务,如一、二年级是加强学生的养成教育,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三、四年级是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合作精神;五、六年级是抓学生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培养学生竞争意识。

学校建立年级德育导师制工作小组和个人德育导师制工作小组。年级德育导师制工作小组由年级组长担任小组长,年级组长协调各项工作的开展、实施和落实。全校45周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和党员教师原则上必须担任德育导师,其余教师自愿报名。之所以选择45岁以下的教师作为导师,学校是基于两个方面的考虑,首先,青年教师积极热情、精力充沛,而且因为其自身的年龄优势,更容易与学生进行平等、朋友式的沟通;其次,很多青年教师尚不具备担任班主任工作的条件,让他们担任导师也是给他们提供提高自身业务素质的机会,有利于青年教师的成长和发展。

学校要求导师与学生进行双向选择的原则,选择1~2名不同个性特征的受导学生,组成个人德育导师制工作小组。导师要对受导生进行思想引导、学业辅导、生活指导、心理疏导,经常与家长沟通,并做好记录,建立档案,比较不同,分析研究,追踪学生成长轨迹。

导师制的实施宣传动员(20*年2—3月)、试行(20*年4月)、全面展开(20*年5月开始)三个阶段,校长、书记亲自担任大组长和副大组长。在“六一”来临之际,我校组织了“班班有歌声”歌咏大赛,此活动受到了广大家长的好评,并在*电视台播出;杨轶飞同学获得了柯城区第六届十佳少先队员荣誉称号。

德育导师的工作应重在平时,做到“随风潜人夜,润物细无声”。为规范德育导师的常规工作,根据本校实际和学生实际,制定下列制度,主要有:

1、档案制度。对每位学生建立档案,内容包括学生家庭详细情况,学生道德品质、心理健康和学生跟踪档案,记录受导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闪光点和不足之处,分析对照,绘制学生学业变化曲线,制定学生发展目标并指导其完成。

2、家访联络制度。建立家访联络制度,导师对受导学生家长每月多次电话访问,每学期至少一次家访。导师密切与家长联系,指导家庭教育,共商教育之策。

3、谈心与汇报制度。导师坚持半个月至少一次与学生进行个别谈心,并要求学生半个月一次向“导师”汇报思想、生活、学习情况。建立导师工作手册,记录师生活动全过程。

4、会诊制度。由班主任组织召开定期或不定期的班级德育会议,本班级的所有导师一起交流、讨论,针对存在情况,研究对策,发挥“整体、合作、优化”的功能。每月至少一次导师工作会议,对学生中发生的突发事件及时会诊,捕捉教育的最佳契机。

自从学校实施德育导师制之后,不少学生还主动找到导师倾吐心中的困惑和烦恼,师生的关系因此日益和谐,学生的学习成绩也稳步提高。

教师队伍的建设:

1、坚持依法治教、人性管理,通过完善管理制度、激活竞争机制,促进教师的职业自觉,焕发教师的生命活力,努力打造一支“人格魅力强、教学业务强、创新能力强”的专业教师队伍。

(1)骨干教师培养。中青年骨干教师是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主要力量,同时又担负着承上启下的历史重任。建设好一支骨干教师队伍,是师资建设的重点。

(2)新教师培训。新教师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后继力量,为新教师指派优秀指导教师开展带教活动。以课堂教学为基点,采用观摩活动与听课、评课相结合,来解决课堂中某个重、难点问题。把理论学习、课堂活动、研讨交流、撰写论文有机结合起来,来提高青年教师的课堂教育教学能力。学校尽可能为新教师多创造条件,开展学习、实践活动。

坚持实行民主管理,唤醒教工的主人意识。继续强化实行党务校务公开,引导广大教职工参与学校管理,主动接受广大教职工的监督。透明收支情况,实行党务校务公开,完善监督机制,凸显党风廉正建设,实行民主管理,提高科学管理水平。

2、加强研究,深化教科研工作。

(1)抓好各级课题研究。各课题研究组的组长制定阶段性的研究计划,并带领相关老师开展理论学习和行动研究,并做好过程性资料的积累,填写好《教科研工作手册》。

(2)落实研究实践活动,组织推荐,积极参加论文评比。一年一度的教学论文评比是教科室的一项重要工作。教师可以从宏观的角度对教育教学改革进行探讨,可以就某些教育现象和观念发表自己的见解,可以对教育教学中的热点难点问题作一番评述;也可以从比较微观的角度对学校教育管理和活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提出自己的建议,还可以对具体的教育教学的实践包括课题研究、学生管理等方面交流自己的经验、体会甚至是困惑。我们把撰写论文作为每一个老师的基本要求,有效的促进了我校教师的教科研意识,改变了过去那种只讲实践,不注意总结的局面,更重要的是提高了老师的意识。方海霞的《浅谈单青家庭儿童的教育对策》获柯城区心理健康教育论文三等奖、周梦媛的《持笔换来天地》获柯城区语文案例三等奖和《爬山虎的脚》柯城区语文教学设计三等奖。周建琴的《浅谈小学生课外阅读指导》在语文报(教师版)发表、毛静的《意外事件巧处理》在中小学外语发表,郑国成的《新课标下体育作业布置初探》在衢州教育发表。杨莹的《少先队在社区活动地方特色化研究》获衢州市课题三等奖。

抓教学质量的具体举措:

一、加强师资培训,转变教学观念,不断提高专业素质

在新课改的形势下,我们努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制定与素质教育要求相适应的教师发展目标,转变教育思想,提高教育教学能力,树立全新的现代化教育理念,增强了教师的整体素质。

1、组织教师继续学习新课程改革内容。理念是先导,学习是保证。采用理论联系实际,集体学习与个人自学相结合的办法,把整体培训与实践应用结合起来的方法,继续加强教师的理论和业务学习,使先进的教育思想牢牢扎根于每位教师心中,从而更有效地指导了自己的教学实践。

2、多方面创造条件为教师提供提高和培训的机会。本学期教导处组织教师到衢州市二附小、衢州市新世纪学校、衢州市新华小学等学校观摩课堂教学,使老师们有机会获取先进的课改信息,学习先进的教育理论和实践经验。本学期,全校教师共听课1020节。

3、自主学习是校本培训的重要方式。全体教师面对学习内容的无限、学习时间的有限,在辛勤耕耘的同时,不忘给自己“充电”:读读专著,翻翻教学杂志,做做读书笔记,浏览教学网页等,从而提升了自身的文化品位。

二、狠抓教学常规管理

教学常规管理,是教学管理的基本内容,加强教学常规的建设与实施,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保证。本学期,我们依然遵循此规律,狠抓教学常规管理,向管理要质量。

1、落实各项制度。严格按调整的《新课程设置建议方案》开齐、上足课程,教好每一门课程,不随意增减及占用。

2、进一步规范和强化教学“六认真”工作。继续以备课、作业为抓手,完善课前准备、课中教学、作业与辅导三环节的实施与管理。教导处以不定期抽查和分阶段普查相结合的形式,检查每位教师的教学进度、作业批阅、学生辅导等项目,以达到规范教学各环节的目的。

3、着力抓好学生的“规范”教育,重视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从学生的基础文明行为,养成教育的训练抓起,抓纪律,抓常规,抓行为。全体教师都能以新的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指针,从文明礼仪、课堂纪律、学习习惯入手进行养成教育,并以思品课、班队课及综合实践课为主渠道,实现全员管理、全面管理、全程管理。

三、深化教改,推进教学质量全面提高

本学期,教导处深入开展教研教改活动,以教研为龙头,促进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1、充分发挥教研组教学研究的职能,努力开创教研工作新局面。各教研组扎扎实实地开展教研活动,提高教师对课程的建设能力、实施能力和研究能力,适应课改的需要,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

2、课堂教学的优劣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的高低,因此,全体教师立足课堂,深入研究,主动构建具有自我特色的个性化教学模式,在课堂这一舞台上展示自己的风采,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

本学期组织语文、数学、音乐、科学等学科开展了以“实施新课程,推动新课改,构建新课堂”为主题的教学研讨活动。教师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认真上好每一节教学研讨课,既把自己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展现出来,也在活动中发现不足,找出改进的方法,逐步提高教学水平。

本学期,还开展了高级教师示范课展示、青年教师成长课竞赛及组织教师参加柯城区优质课竞赛。在教学中,能重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三维兼顾,注重效率意识,倡导创新意识,求真务实。此外,在课堂教学中努力实现“基础化”、“综合化”、“生活化”、“时代化”。

3、继续规范考试制度,坚持学科教学质量的调研测试。教导处继续采用期末各备课组背靠背出卷、阅卷、结分的方式进行质量调测。组织任课教师进行认真地阅卷、分析,针对调测结果,分析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的意见。科学的考试制度鞭策着老师们在课堂教学中努力实现“基础化”、“综合化”、“生活化”、“时代化”,使教育质量得以全面的提高。因此,20*年4月,在*中学组织的新初一学生教学质量检测中,我校毕业生又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四、重视教师的岗位练兵,促进素质教育的实施

加强教师的岗位练兵是提高办学效益的关键。学生全面素质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全面素质的高底,因此,建设适应现代教育的教师队伍至关紧要,加之我校青年教师比例很高,实行岗位练兵,校本培训势在必行。

1、练内功,提高教师业务素质。组织老师们学习新课标、新教材,更新知识,借鉴新教法,及早打破旧框框,杜绝陈旧的教学方法。组织高级教师开展示范课教学展示活动。老教师们认真备课、认真上课,起到带头示范作用。

2、加大青年教师培养力度,鼓励争先,勇挑重担

继续对对青年教师做到“放心、放手、不放松”,从思想、业务、生活等方面给予关心、帮助,要求青年教师“争先、争鸣、不争利”。本学期,积极组织老师们参加了柯城区数学、语文、美术、英语等学科优质课竞赛,陈艳、尹丹、毛静老师分别荣获数学、美术、英语学科优质课竞赛三等奖。通过各种优质课竞赛活动,促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

结合“体、艺2+1”活动突出学校办学特色:

一、全面贯彻落实“体育、艺术2+1项目”

1、宣传发动,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通过多种宣传手段让老师和学生了解推行“2+1项目”的目的、意义、内容及标准要求,同时告知家长,争取学生家长的支持,引导学生积极参加“2+1项目”和各项文体活动。

2、结合学校实际及特色,全面开展体艺“2+1项目”

根据学校实际以及体、艺类教师师资情况,体育以球类、跳绳为主,艺术类以声乐、儿童画为主,学生可根据自身实际进行自由选择项目。

以课堂教学为主,课外活动小组(跨班同项目的学生)为辅组织教学。在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的基础上,为进一步扩大学生的参与率,广泛开展小型多样、特色鲜明的课余文体比赛活动和各类实践活动。

学校成立了各类有助于学生开发智能和提高体育艺术技能的社团:田径运动队、足球队、篮球队、跳绳俱乐部、学生合唱团、校舞蹈团等,让学生自由选择自己喜爱的活动内容,自己参加喜爱的社团。

同时,学校组织了各类特色鲜明的课余文体比赛活动:4月,班级黑板报评比;5月,四—六年级的篮球赛;6月,开展了“班班有歌声”、学生书画作品展示等活动。

3、创设条件,师生同步发展。

开展课外文体活动工程,为满足学生技能发展的需求,推进“体育、艺术2+1项目”的进程,需提高体育、艺术教师师资的专业水平和教育能力,不断充实其他学科教师体、艺方面的技能。为此,学校组织教师学习体育、艺术技能。同时也进一步拓展教育空间,师生互动,教学相长,促进了师生共同发展。

安全工作:

我们牢固树立“学校安全重于泰山”的思想,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积极打造“平安学校”,把维护学校安全和稳定放到重要的位置。

1、本学期进一步加强学校安全工作,并层层落实到位有专人负责,对外来人员进入校园一律登记、验证,未经允许不能进校,为学校的财产安全和师生的生命安全提供了保障。

2、安全领导小组定期对校舍及教育设施、设备的安全进行检查,发现隐患,及时排除。

3、各班主任及职能科室在安全教育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坚持做好常见病的预防和宣传教育,利用广播媒体,向学生宣传卫生小知识和常见病的预防知识。

4、加强对食堂的饮食卫生监督检查的管理,经常检查食堂食品卫生与安全,努力促使食堂工作规范化。总务处每天有针对性地对食品的质量、食堂卫生状况、从业人员的身体健康等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并将检查情况作好记载。千方百计地让师生吃得安全、卫生、放心和满意

体卫工作:

1、我们结合柯城区“创体育强区”精神抓好学校体育工作。认真抓好“两课两操”质量。抓好常规教学。抓好校足球男、女队的日常训练和运动队的训练。发挥学校的特色,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区组织的各类体育活动。本年度召开了第13届了全校运动会,有1名同学打破了学校男子甲组铅球记录。进行了班际篮球赛学生踊跃参加非常喜欢。

2、积极加强卫生宣传、疾病预防、学生体检等健康教育,以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我们积极创造条件,完善卫生档案,开展心理健康咨询和教育。密切注意新型传染病的预防、控制,并在控制近视新发病率和对常见病的防治方面有所突破。

总务后勤工作:

1、后勤工作人员深入各组、各处室了解情况,及时搞好日常教学的后勤服务,确保教学需要。

2、严格执行校产登记、保管、使用、赔偿制度,使物尽其用。严格财务制度,按规定收费,定期清帐理财,做到财物相符、开支合理、帐目清楚。依法治校、规范办学、规范办班。

4、建立完善校务公开制度,按照柯城教文体局的要求做好收费公示,严格按要求做好免收杂费、降低课本费等工作。管好理好学校财物,增收节支,确保学校经费正常运转。认真做好收费自查。

5、合理调配各种教育资源,发挥最佳效益,根据学校实际,增添部分教育教学设施,改善办学条件。

导师家访总结范文篇5

(一)健全德育常规管理体系,提高德育实效。

根据区本年度的德育工作要求,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保持优良传统、完善有关制度、深化活动层次,促进教师、学生和谐、健康、主动发展。

1改进考核和培训制度,引领班主任成长。

A改变以往以班级日常管理积分评选优秀班主任的方法,建立以“日常管理、班级活动、德育科研、班主任成长、德育课”等五个版块独立考核的制度,制定了考核细则,积极引导班主任科学管理学生,学习提高自身,善于科学探究。

B以改进后的《班主任考核细则》为依据,探索新的班主任工作展示模式(期末以汇报形式展示自己一个学期的学习、管理和成长),建立星级班主任评选制度。即:每个版块的前四位班主任,可以获得本版块的一个星,综合考查后获得三个和三个以上星的班主任为三星级班主任,获得两个的为二星级班主任,余者为一星级班主任。

C建立班主任读书制度。每学期每位班主任必读一本书,选读一本书;每月末进行一次读书交流活动(以网络论坛和读书沙龙两种形式交替进行),并以班主任教师的交流心得作为他们学习的成果记录于考核中。本年度上学期必读书目为:《还老师的谈话》(赞科夫),选读的书目为:《教育过程最优化》和《小学生心理辅导札记》(王蓓蕾)

D建立班主任培训制度。每周一放学后的一小时为班主任集中培训学习时间。培训形式以经验交流、听课、评课、参观、演讲等多种形式为主。培训内容包括两个层面:一是根据德育工作需要;二是来自班主任自身要求。

F建立班主任考核与奖金挂钩制度。

G继续上学期的班主任“青蓝结合”培训学习方法。本年度上半年,根据学校教师的情况,采取级部结合和跨级部结合两种方法。如:一年级级部林洁老师与邱晓研、李苗苗老师结合;具有低、中、高年级管理经验的于淑娜老师与张伟伟、吕林晶老师结合。下半年则根据教师的工作情况具体决定。

2增加德育课管理力度,开发德育课教材。

A结合学校特色及《我能行特色素质教育评价体系(一)》中的每月主题(纪律模范星、文明修身星、敬老尊老星、清洁劳动星、行为规范星、团结互助星、尊老爱幼星、爱校爱班星)的有关内容开发德育课的内容,逐步形成学校特色德育课。(具体见附件。)

B通过“同研一节课”活动,举办研讨课和展示课,进行德育课教学比赛等活动,积极探索德育课的教学内容、方法和模式,利用本年度的时间逐步完成完善学校的德育课教材的开发。

C将级部“同研一节课”成果及个人德育课展示成绩记入教师班主任考核的有关版块中。

3关注弱势群体,实施德育导师制,让阳光洒向每个孩子。

A学校继续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档案》《单亲学生档案》《身体情况特殊学生档案》《学困生(问题学生)档案》,本年度为更好地引导和教育学生,做好为学生服务工作,做好《早晨学生家长离家和晚到家情况调查》,实行《大课间活动请假登记制度》。

B在学校特色“阳光教育”的基础上,完善“德育导师制”,制定明确的德育导师要求,指导教师做好这些学生的工作。德育导师制要求教师:接手前全面了解学生的情况;前一周每天发现学生一个优势进行表扬;前一个月每周至少有两次与该生的深层次谈话,对学生进行指导;每学期至少做一次家访,与家长进行沟通;每月至少写下一篇教育随笔,记录自己对学生的教育、发现和感悟,反思自己的教育过程,做到对辅导的学生负责。

C关注早晨、晚上家长不在家的学生的教育,关注寄居在爷爷辈的孩子。对于家长大多数时间不在家的孩子,学校将采取这样的措施:一,学校通过家长学校,指导家长教育孩子自立安排自己的生活。二,班主任与学生沟通,及时了解学生情况,引导学生学会自理;三,针对个别有问题的学生则采取电话指导、家访与周围学生组成互助学习小组等方法,帮助学生及早成长。

4完善习惯养成目标,强化习惯养成教育。

A完善学校特色《我能行特色素质教育评价体系(一)》,把《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有关内容内化在每月主题中,并通过每月一个主题的形式,利用根据条款自评、小组评及星章授予等方法和手段,逐月逐条地培养学生的行为习惯。每月主题共八个,分在上下学期的每个月中,他们分别是:纪律模范星、文明修身星、敬老尊老星、清洁劳动星、行为规范星、团结互助星、尊老爱幼星、爱校爱班星。

B月主题的内容利用细致的有指导性意见的条款指导学生日常行为,并根据年龄的特点形成具有梯度性的要求。如:“爱校爱班”主题中,一年级其中的两条这样规定:1、不在课桌椅、墙面等涂抹刻画,不损坏花坛栏杆。2、认真按时做好值日,爱惜打扫工具。二年级则这样规定:1、不在课桌椅、墙面等涂抹刻画,不损坏花坛栏杆,爱护花草树木。2、认真按时做好值日,爱惜打扫工具,保持教室、校园整洁。

C加强礼仪教育与训练。本年度继《课堂礼仪》录像的录制和播放后,录制《就餐礼仪》、《社交礼仪》《课间活动礼仪》,并通过让学生观看、学习活动,让学生对己讲仪表,对人讲礼貌,学习讲勤奋,社会讲公德,在家讲孝顺。期末将评选四个类别“礼仪小标兵”。

为了使这一活动开展得扎实有效,学习先进学校经验,组织优秀班主任把每项礼仪要求编成儿歌形式,分阶段指导学生,以促进学生的礼仪习惯的养成。三月份:课堂礼仪;四月份:就餐礼仪;五月份:课间活动礼仪。

D积极开展“五个十”道德体验活动。“五个十”道德体验活动宗旨是:每一个学生都有平等的参与权利,即:每一个学生都拥有“十项权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十项活动”;每一个学生都要养成“十个良好习惯”;每一个学生都可以获得“十种奖励形式”;每个学生都要履行“十项责任”。通过逐项结合日常的活动(如:家庭道德教育、三八节体验活动等)引领学生完成其中的内容,树立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E抓住各个重大节日的教育契机,如:雷锋日、植树节、妇女节、节水日、清明节、五一国际劳动节、六一国际儿童节、七一党的生日等节日,结合学校的特色以及对学生的养成教育内容,,有计划地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系列主题教育活动。以主题队会、走访、慰问等形式开展“红领巾献爱心”、“学雷锋”主题活动,深化“小公民道德建设计划”,深化拓展“中国少年儿童平安行动”,开展以学习自护知识、培养自护能力为主题的体验活动。促进学生各项思想行为习惯的落实和时间。活动的内容遵循“小、实、近、亲”等原则。例如,三八节期间,学校将开展““尊妇女爱母亲”体验生活。要求一、二年级的学生利用周六及周日,体验一天或两天的洗碗和抹桌子的活动;三四年级体验买、择、洗菜的活动;五年级体验做三顿饭的活动,体会妈妈为自己服务的辛苦,学会感恩,学会关爱。

5学习学区中兄弟学校,提高自身各项工作水平。

根据学校的特点,积极和学区兄弟学校沟通,利用好学区活动时间和采取自主申请学习机会,诚恳学习兄弟学校的先进经验和做法,弥补自己的不足;同时深层次挖掘学校自身优势,加快成长步伐,赶上兄弟学校的水平。

(二)深化家校合作,完善学校、家庭、社区紧密配合的德育网络。

1、多种渠道沟通,指导家庭教育,提高家教水平。

A抓好家长学校的组织管理和教育教学活动。本年度上半学期力争聘请关于家庭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专家到学校进行一次面对面的讲座。下学期将从家长中选取优秀者以经验交流的形式进行讲座。

B保质保量用好《家校联系信息卡》,做到每学期同每位学生家长均有一定程度的书面联系,特别重视做好与后进生家长的经常性联系;加强对教师家访工作的组织管理,积极开展家访活动,要求班主任和任课老师共同进行家访,并把家访工作纳入对教师工作的考核之中。

C开发利用网络模式。继续利用好学校的“家长学校”网页和《家校彩虹报》,向家长宣传家庭教育和心理健康知识和理念,提高家长的家庭教育水平。本年度将开通家长与教师沟通的《家教论坛》,方便家长之间、家长和教师之间的沟通。

D探索开放模式。本年度将组织部分骨干教师进行向家长半日开放活动,并召开学校、班级家长座谈会,沟通情况,交流家教经验和体会,促进家长与家长间、家长与教师间的情感交流,进一步听取家长对学校、班级管理和教育教学的意见。

E完善亲情模式。本年度将在以前的亲子运动会和亲子读书会的基础上,完善活动内容,扩大活动范围,增加活动内容,挖掘和增加活动的辐射带动价值,使学校的亲情模式更加为学校、家长与社区的沟通服务。本年度计划上半年五月份进行《亲子趣味运动会》,下半年九月份进行《亲子读书会》。

2双管齐下,家庭道德教育为学生的成长加油。

A宣传层面:

通过致家长一封信及家长学校、家长会、网上家长学校、《家教彩虹报》等途径,向家长宣传家庭道德教育的理论知识及重要性,积极倡导家长争做合格家长,科学培养自己的孩子,配合学校的有关活动,也通过新开设的《家校论坛》,成为家长和教师,家长和家长之间沟通的新天地,促进家长在家庭中积极开展道德教育。

对学生的教育则通过家长和教师的双层教育,在学校利用德育课,晨会时间,以故事、演讲、表演等多种手段向学生进行教育。

B活动层面“

面向家长:本年度7月和12月,根据家长和孩子在活动中的表现评选出十个“家庭道德教育先进家庭”,十位“家庭道德教育先进家长”。

面向学生:第一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及家庭道德教育的有关内容,学校制定《学生家庭道德星章评选标准》,我们分“家庭道德勤劳星、家庭道德礼仪星、家庭道德孝敬星”三个方面,制定详细的条款,如:“家庭道德勤劳星”我们制定的细则是:1每天帮助家长至少干一件家务活。2熟练掌握本年级应会的生活技能。3掌握高于本年级以外的生活技能。4中高年级的学生能够洗自己的袜子,刷自己的鞋。5中高年级的学生自己的房间、自己的床铺自己收拾整理。第二步:通过一个学期的学生实践,学期终则根据对照细则家长推荐、学生申报等方法和途径,对每个学生在家庭中的行为和习惯进行评价和指导。第三步:评选出班级“家庭道德勤劳星、家庭道德礼仪星、家庭道德孝敬星”和校级“家庭道德勤劳星、家庭道德礼仪星、家庭道德孝敬星”。第四步:结合学校感动校园人物评选活动,宣传在家庭道德方面做得优秀的同学事迹,从中评选在这个方面做得比较突出的同学,授予“年度感动校园人物”。

3、齐抓共管,营造良好环境。

加强对周边环境的综合治理,努力营造良好的社会育人环境。充分发挥社会教育委员会、家长委员会、校外辅导员、德育基地的作用,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和共建活动。还要积极争取望岛派出所和望岛村委及周边厂矿企业的支持和关心,加大校园周边环境的整治,形成齐抓共管、共同培育一代新人的局面。

(三)积极探索,整体推进心理心理健康教育

1、优化学科教学。

课堂是实施德育教育的主阵地,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是一种全员性策略,教师要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诸方面渗透德育教育来优化课堂教学的全过程。

A通过推荐读书、专家讲座、自主学习等形式和途径,强化教师的心理健康知识的学习和获取,积极提高教师的认识高度和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能力。

B本年度,注重各学科德育渗透,通过在课堂教学评估中增加此项的评分要求等办法落实好学科渗透德育教育的研讨和实施。

C通过开展“同研一节课”、研讨课、展示课等途径,带领教师积极进行心理健康课内容、方法和模式的研究。

2、开展实践活动。

紧紧把握教改脉搏,开展学科综合实践活动,并同学校的课外大阅读等特色紧密结合。学科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来自社会生活、自然世界,任课教师要结合教材内容向学生推荐主题。结合德育课题,组织学生考察、实验、探索、研究,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发现和解决问题,发展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

3、开展德育科研。

要树立向科研质量要效益的现代意识,要认真学习教科研理论的书籍,并运用于德育实践研究。认真作好学习笔记,要针对新形势下的学生特点,进行分析研究,撰写有一定质量的教育论文,积极向报刊杂志以及环翠区教育网或其中的“环翠德育“中投稿。期末将继续举行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会和全体教师落实新评价的总结交流。

①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充分利用“清晨一刻钟”时间抓好学生的日常心理疏导,发动全体教师参与学生的日常心理疏导。

②开设网上心理咨询栏目“心语小屋”。学生通过网络倾诉心中困惑和疑问,教师通过网络倾听学生的心声,积极观察、谈话、问卷调查等形式了解学生的心理现状,尝试开设不同年龄段的心理健康教育课,以培养学生健全良好的人格。

③筹建心理咨询室。利用学校教师资源——李苗苗的“助理心理咨询师”证,开设心理咨询室,做好学生的心理咨询工作。

导师家访总结范文篇6

1、各校有符合本校实际的德育目标

2、在学校醒目处有校训、校风、教风、学风

3、在学校醒目处有日常行为规范和学生守则

4、在学校醒目处悬挂名人画像

二、组织机构

1、有德育领导小组

2、学校全员参与德育

3、共青团、学生会、少先队组织健全

4、组织职能明确

三、计划总结

1、每学年或学期有一个德育主题

2、有德育工作计划、总结

3、有团、队计划、总结

4、德育档案健全

四、阵地建设

1、有标准的升旗设施

2、有宣传窗、每两周一期

3、有黑板报、每两周一期

4、有广播站,定期播音,有资料存档

5、有德育报、刊,(或校报、刊中有专版)

6、有少年党、团校或警校

7、有团、队活动室

8、有校外德育基地1处以上

9、是警校共建单位

五、环境建设

1、校园绿化好

2、布置美观、大方

3、物品堆放井然有序

4、校园整洁、卫生,无脏点

5、净化校园环境

六、制度建设

1、有德育管理机制、管理有效

2、校、班对学生有定时教育制度

3、有后进生结对、教育制度

4、卫生制度健全,落实到位

5、有出勤、纪律、卫生等检查、评比制度

6、学校开展评比活动

7、有定期的德育研讨会

8、有德育经费保障

七、活动内容

1、定期升降国旗、仪式规范,有国旗下讲话,资料有存档;全面开展德育指导师工作。

2、每学期组织爱国主义教育活动2次以上

3、每学期组织观看爱国主义影视3部以上

4、每年组织好一次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

5、每学期组织一次社会教育活动1次以上

6、每学期召开班主作会议2次以上,对班主作工作有考核

7、每学期全校性班、团、队活动2次以上

8、每学期召开家长会1次以上

9、每学期生均家访1次以上

10、政治(思品)课时足

11、学科渗透德育,全员参与德育工作

12、学生参与兴趣小组活动参与率60%以上

13、学生会唱《国歌》

14、学校设立“知心信箱”,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15、持之以恒地开展“学生带法回家”活动

16、开展预防爱滋病、禁毒教育,每学期有1次以上讲座或图片展

17、开展环境保护教育,积极创建绿色学校

18、开展国防教育

19、行为规范教育常抓不懈,开展达标评比

20、学校或各班有学生好人好事和不良行为记载

21、重视后进生转化工作,师生结对率80%以上

22、配备法制副校长,每学期开有1次以上法制讲座

八、教育效果

1、无学生被公安机关拘留或登记

2、无学生被学生处分

3、无学生抽烟、喝酒、打架、斗殴

4、无其他不良言行举止

5、每学年有德育论文专集

6、有德育研究课题

7、某项德育工作经验被推广

8、团队工作在县级以上获奖

9、学校被评为行为规范达标学校

导师家访总结范文篇7

一、指导思想本学期我校德育工作,将以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加强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的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以创建良好班集体为基础,以塑造美好灵魂、四有新人为目标,在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上下功夫,推进素质教育,为培养跨世纪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工作要点

(一)认真做好以“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月”系列教育活动。

以“弘扬民族精神”教育为主题,充分挖掘“中华健儿拼搏雅典“这一奥运教育资源,深入开展爱国主义、理想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中华传统美德教育,民主法制教育,努力培养学生讲公德懂规则的自觉行为,创造性推出我校“弘扬民族精神”系列活动。

1、唱一首爱国歌。

2、讲一个为祖国、为民族争光的故事。

3、人人背20首古诗。

4、编一期手抄报或画一幅画。

5、选一句名人名言勉励自已。

6、认真开展“弘扬民族精神”优秀活动方案设计比赛。

(二)加强德育队伍建设

1、为营造“教师人人是导师,学生个个受关爱”的良好育人氛围,组织教职工认真学习《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及《中小学生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使教师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和良好的师表风范。2、建立德育领导小组,抓好班主任队伍建设,定期举行班主任例会,有计划、有重点地对班主任进行思想、业务等常规培训。

3、建立班主任岗位职责、工作条例,考核奖励制度,把班主任工作的实绩作为评优的重要依据。本学期,将评选校级优秀班主任若干名。

4、班主任参观学习,经验介绍,取长补短。并要求每一位班主任每学期必须撰写一篇德育工作论文或心得体会,并将组织评选,不断提高班主任的业务水平。

(三)抓细抓实德育常规工作

1、结合新日常行规教育,开展锦绣学生“五个一”礼仪行为养成教育,化大力气训练我们的学生从小养成“文明用语脱口而出,文明行为随处可见”的好习惯。

2、根据《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及《学生在校一日常规》,抓好学生养成教育,每周根据学生的纪律、出勤、课间操、仪表、卫生等方面评价每个班级,最高荣誉为“示范班”,其次是“文明班”,每周在全校公开,并发给流动红旗,激励先进,鞭策后进。班级根据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每月评选小绅士、小淑女,期末进行锦绣骄子的评选。

3、根据每月教育重点和班级实际、生动活泼的上好每一堂晨会课,有计划地组织好每周一次的班会课。班会课要求班主任老师认真设计班会内容,写好教案。平时要严格检查,期末进行总结评比。

4、分利用学校广播站、宣传橱窗、班级板报、校报宣传校园的文明佳事,建立一支学生教师通讯员队伍,及时采集学生间、教师间的好人好事、加大宣传力度。

5、真贯彻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认真落实每周一节心理健康教育课,设立心理咨询信箱,开好讲座,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如成立学雷锋活动小组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开展校内外志愿者服务,组织学生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或观看电影等,让学生在活动中受到感悟、教育。6、创建“安全文化”,人人视安全为首位,天天有安全教育时间,班班有安全警视角,同时把每学期开学第一周作为我校“平安周”创建活动。

7、加强学校、家庭、社会的联系,如通过电话、家访、开家长会、建立家长学校联系卡等形式,多渠道与家长沟通信息,形成共同抓好德育工作的合力。

(四)搞好校园文化建设,让环境育人。

建立一个合理、健康的有利学生道德成长的校园文化建设,充分利用宣传橱窗、走廊、教室里的四壁、黑板报等进行宣传教育活动,让学生一进校园目之所及均是引导他们启发向上的教育内容,使他们在此环境的熏陶下,产生一种昂扬向上的力。(五)全面推行“学生成长导师制”

“学生成长导师制”全面关注学生的整体成长发展,关注学生的精神生活质量与个性化学习需要,是一种全新的学生指导与成长指导同步的教育教学一体化管理制度,是一种更适合学生发展需要的亲情化、个性化的优质教育。根据我校学生来源广、学生家庭比较富裕、学生自理能力较差等实际情况,确定被导学生,明确导师的工作职责和工作任务,工作中的有关原则和制度。定期组织导师进行交流研讨,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具体工作安排:

九月份:“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月”系列教育活动。

十月份:

1、重阳节敬老活动

2、班级文化建设评比

3、社会实践活动

十一月份:

1、导师交流研讨

2、校级广播操比赛

3、各年段定期召开家长会

十二月份:

1、主题班会观摩

2、元旦文化汇演

一月份:

1、评校三好生、优秀学生干部、锦绣骄子、优秀班级集体等

导师家访总结范文篇8

一、学校的办学理念、学校的发展目标:

我校一直坚持“树师德、促规范、抓改革、成特色、出效益、树形象”的办学理念,紧紧围绕这一办学理念,通过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树立学校良好的社会形象。

1、抓好教师队伍师德建设,强化德育意识。

本年度重点抓好班主任队伍建设,构建班主任队伍科学管理的机制,抓住“选拔、培训、激励”这三个环节。继续组织定期学习,现场观摩和举办班主任沙龙、班主任论坛研讨、新老班主任结对等活动。在建立班主任岗位职责规范、严格考核的同时,建立文明班级、优秀班主任评比制度,进一步提高班主任工作的积极性。

学校充分利用每周一学习时间进行“教育法规、德育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意见》、《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专题学习和教育思想大讨论,使全体教师主动适应德育教育新形式,创设“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氛围。学校并被区教体局推荐参加市级教师群体师德创优先进单位的评选。

2、以少先队为主阵地,严格常规管理,促进良好习惯养成。

本年度,我校重新印发学习《小学生在校一日常规》、《校园环境管理十项要求》等,重新出台《常规管理评分办法》,有专人负责,每天检查扣分,并及时把扣分情况反馈给班主任,让班主任督促学生立即整改,并且每周一小结,每月一总结,检查结果与文明班级评比挂钩。同时,我们更加注重对学生的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本学期,我校组织了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开办了“知心姐姐”信箱等,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学习习惯、文明礼仪等方面的养成教育。

学校大队部规范了以学生为主体的升旗仪式,组织学校国旗护卫队,负责学校每天的升降旗工作,升降国旗队礼严肃,过程认真,成为学校育人体系中独特的一笔。对国旗下讲话的内容则由大队部统一安排命题,在围绕中心、突出主题、紧扣时势的前提下让主讲老师或各中队自己搜集,合理安排,为各位老师、中队干部提供一个能力锻炼的空间。

坚持“中队黑板报检查”制度。由学生自己组稿,版面设计,书写,每两周检查一次,既起到了宣传教育作用,更培养了学生的能力。在内容、图案、色彩、字体变化等方面都在不断进步。黑板报设计已成为我校少先队工作的一个亮点。

3、以弘扬孔子文化精神为内力,打响德育品牌。

学校确定每学期开学初的第一个月为弘扬孔子文化精神月,以年级组为单位全面开展读书活动,以班级为单位编排表演论语节目,以大课间为契机学习由学校音乐老师编创的健身操《弟子规》。本学年,学校还专门在教学楼的各楼层走廊的墙上添置了孔子《论语》精华摘录并附有孔子画像的镜框,随处可见的《论语》精华摘录时时激励着莘莘学子。校园内的孔子文化气息、书香更浓了,学校的每个学生在这样的校园文化氛围中受到熏陶、感染和教育,从而发挥了孔子文化效应,凝聚了尼山精神,打响了具有尼山特色的德育品牌。

4、以认真做好德育导师制的实施工作为抓手,加强学校的全程全员全方位育人工作。

根据浙江省教育厅关于印发《在全省中小学实施德育导师制的指导意见》的通知及市、区教育局对实施德育导师制有关要求,认真实施“德育导师制”。学校成立学校德育导师制实施领导小组,组建了导师队伍,导师队伍由行政领导和班主任及部分任课教师组成,其中行政领导分到年段。建立了结对档案,班主任调查需要导师的学生及辅导的主要内容(学习、道德、行为、心理、特长等),调查并填写被辅导学生的基本情况表、为每位学生建立档案,内容包括学生家庭详细情况,学生道德品质、心理健康和学生跟踪档案,记录受导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闪光点和不足之处,对症下药,制订学生的改进和发展目标。

5、加强家校联系,发挥好“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育人功能。

学校认真办好家长学校,我校的家长学校集中培训学习8个晚上,有专家作家庭教育讲座、有市妇保院副主任作少儿保健知识讲座、有校长教导作常规教育行为习惯养成学习方法培养辅导、有班主任或家长谈家教方法经验,一年级各班教师还为各班家长上了开放课,一年级学生家长还各自写了学习心得体会。通过家长会,家校联系手册,给家长的一封信,家访问卷调查等形式对家庭教育的内容、方式、方法进行指导,重视单亲家庭、离异家庭的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导。此外,学校还通过做好家访工作、做好社区协调联系等形成教育合力。在德育工作中,我校凸显了一个“儒”字,突出了一个“实”字。

(二)抓好教师队伍建设,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是学校建设永恒的主题。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是提高教师的素质,为了尽快让青年教师适应教学工作岗位,并逐步走向规范,学校教导处组织青年教师认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尽可能多的提供机会让青年教师外出听课学习,还热心地给青年教师搭建舞台,提供教学实践研究,大多数青年教师得到了参与公开教学实践的机会。

1、“师带徒”工作进一步开展。

每位年轻教师都和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结对子,其中校长就与多位年轻教师结了对子。在师带徒的教学研究中,大多数都采取了课例研究的形式:徒弟课备好师傅修改后上课,师傅评课后,徒弟修改后再上,如果还不到位再修改再上。一学期来年轻教师在师傅的精心指导下都取得了明显的进步。在本学期中徒弟学到的不仅仅是教育教学,学到更多的是教育教学理念和做人的道理以及班级管理的方法,这正是学校要引导“师带徒”工作的最终目的。

2、开展了“推门课”制度

为了进一步促进教师的素质,本学期根据“推门课”制度。学校中层以上领导听规定老师的课。通过听课、反馈来促进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进一步的提高。“推门课”的继续开展促进了教师认真上好每一节课,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我们开展“推门课”的一个重要目的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如:本学期发现了两位教师在课堂中对学生的评价不到位,和学生的沟通存在问题。于是我们就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个案分析组,通过多次的听课,对这位教师存在的问题进行反复的分析,再把结果反馈给教师,教师在接受了个案分析组的意见后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3、开展了以教研组、年级组为单位的教改活动

为了更好的落实新课程,本学期开展了以以教研组、年级组为单位的教改活动。目的是鼓励教师在课堂中落实新课程理念,鼓励教师创新课堂教学,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及教育教学质量。如:本学期开展的新教师见面课、1至5年和6至10年教龄教师的课堂教学展示课、复习课研讨活动和复习课的展示活动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4、加强校本培训。在新课改的新形势下,必须逐步建立并完善以校为本的教师培训制度。我们在抓好通识培训、学科培训的基础上,着力开展了业务培训,创造条件,做好了"走出去,请进来"工作。本学期围绕"四校联谊"的主题,继续抓好“四校联谊”活动。我校在校际之间继续做好“龙头”作用,进一步使“四校联谊”成为四校教师甚至全区教师共同成长的摇篮。除了外出培训、校际交流之外本学期利用本校资源组织了有经验的高级进行了班级管理、数学日记的撰写、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等讲座。通过校内、校际、校外间的交流教师的业务水平明显提高。

5、教育教学硕果累累。在本学年,通过全体教师努力,取得了一系列优异的成绩:教师有49人次在区级以上的论文、案例、教学比武中获奖,其中徐娟老师获得思品教学比武市一等奖,省二等奖,获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比武二等奖;姜雅丽老师获得市区片语文教学比武一等奖,王群卫老师获得城区片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比武一等奖,吴锡珍老师获区小学语文写字教学校长展示课暨教师优质课评比活动一等奖,小学劳动与技术课堂教学比武二等奖,徐柳珍老师获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比武二等奖,姜丽丽老师获区小学英语优质课评比二等奖;11篇文章在市级以上的刊物上发表;教师课题研究获市一等奖1个,二等奖1个,三等奖2个,区二等奖1个;学生参加各类比赛获区级以上奖励50多人次;31位老师通过了省教师素质提升工程的考核。

二、学校在依法治校、规范办学、规范办班行为中的目标、措施和成效:

提高学校的规范化程度,是我校的工作重心之一。20*学年,我校按照计划,从四个方面入手,强力推进学校的规范化建设:首先是规范招生行为。根据20*年来全市户籍制度改革的实际情况,及时召开了会议,落实了政策,按《柯城区中小学规范招生承诺书》的要求,严格规范学校招生行为,确保学区内适龄儿童的正常入学。其次是规范办班行为。2007年,根据上级要求,在困难班上,我们坚决按照区教体局退费不停班的要求继续做好接送困难学生的看管工作,并做好教师的思想稳定工作。再次是加大经费投入,实现学校资产“保值、增值”。根据《柯城区中小学、幼儿园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责任书》的有关规定,我校加大经费投入,努力改善教育教学设施。本学年度共投入29.9616万,添置了14台教学背投,14张钢制讲台,2台实物展示台,14个班级配备了电脑,新增图书3000多册等,极大地改善了办学条件。

三、学校的办学特色:

我校于2001年开始,针对当前小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滑坡的现状,开展了儒家传统美德教育。并把传统儒家教育作为学校的办学特色。把儒家学说中的优秀文化与新型道德紧密结合,并将其融入课堂,开展小学生儒家传统美德教育,对小学生儒家传统美德教育的基本内容、有效方法和最佳途径进行了积极探索。本学年,我们继续深化研究,主要开展了:

1、“尼山小学第三届读书节”。全校21个班级六个年级组,于六一前夕以年级组为单位全面开展“与圣贤为友、与经典同行”的读书活动,将“诵读论语、经典名篇”这一文化滋养活动进一步引向深入,弘扬孔子文化的精神。

2、儒家文化课题校本教材的编写工作。在上个学年的基础上,本学年编写组对我校的校本教材进行了大量的修改设计工作,并印出样本向专家学者征求意见,现已定稿,并与出版社签订出版协议,下学年将在学校全面试用。

3、为推广我校儒家传统美德教育的成果,20*年9月,柯城区教育体育局、孔子学术研究会、衢州人民广播电台联合举办第三届“尼山杯”《论语》朗诵演讲大赛,取得了圆满成功,我校陈茜雅同学获得全市一等奖、周雨杰同学获得二等奖。

四、“体、艺2+1项目”开展情况:

我校确定的“体、艺2+1项目”分别是少儿排球和威风锣鼓,在少儿排球训练上,学校聘请了衢州中专的专业排球教师作教练,本校教师作辅助,对学生进行精挑细选,组织了校排球队,在每天的早上和体艺活动时间进行训练.学校还成立了女教工排球队,每天利用放学后的时间开展训练,不仅提高了教师的身体素质,也为少儿排球的训练培养了一批辅导教师.通过相互影响,校排球队的队员学习兴趣浓厚,已初步掌握了一些排球运动的相关技巧.威风锣鼓的训练组织工作也在有序进行.

五、其它方面:

1、安全工作:安全工作是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建立安全保卫工作领导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层层签订责任书。将安全教育工作作为对教职员工考核的重要内容,实行一票否决制度。不断完善学校安全保卫工作规章制度。在今年作息时间调整的情况下,仍要求在课前用十分钟时间进行晨检活动。

导师家访总结范文篇9

关键词:江门二中;住宿部;管理制度

1江门二中住宿部概况

广东省江门市第二中学住宿部于2015年正式成立,编制上隶属于广东省江门市第二中学,但其管理制度相对独立于广东省江门市第二中学,下文将从教学管理及学生生活管理两方面简要介绍江门二中住宿部的概况。1.1教学管理。江门二中住宿部采用小班教学模式,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在招生时限制学生人数,至今招收初中学生两个年级,总数在150人左右。在班级分配上,每年级两个班,2015级学生每班35人,2016年扩招后每班40人。在教师配备上,初中13门学科教师均有配置,其中语文、数学、英语各配置2名固定教师专门负责住宿部的主要科目教学。而其他科目老师则为校本部教师流动教学。所有教师的课题活动及科研活动均在校本部进行。住宿部的行政管理上,仅设置主管一名,负责日常教学事务安排及住宿部校区的一切行政性事务。1.2学生生活管理。江门二中住宿部实行全封闭式寄宿制,为保证学生生活作息规律,学校为每个学生宿舍配备两名生活老师,负责督促学生进行早操及课间健身活动、看管晚自习以及在宿舍内部出现矛盾时进行协调。而学生日常生活则需要自理,以此培养学生自理自立。

2管理中出现的问题

江门二中住宿部成立之初,在学校管理的各个方面存在不少的漏洞和问题,在行政管理方面,主要问题在于没有完善的管理制度;在教学管理方面主要问题在于教师人员配置上;而在学生生活管理方面主要存在一些细节问题。2.1行政管理方面的问题。江门二中住宿部成立时日尚短,在学校的行政管理方面并没有完善的模式与制度,而校本部从建校之初至今近百年时间均为走读制学校,其行政管理模式与住宿制学校存在一定差异,且江门二中住宿部情况较为特殊,其校舍与中港英文学校共用,这也要求住宿部的行政管理不能生搬硬套校本部的管理模式,而需要打造一套适合自身使用的管理模式与相应的管理制度及条例。然而在笔者担任江门二中住宿部主管之前的职业生涯中,未曾进行过相关的制度设计,且学校领导秉承打造有活力有创新精神的住宿部的理念,也为了免除老教师们奔波劳碌的辛苦,为住宿部配备的教师均为年轻的新生代教师。这也使得住宿部的管理模式搭建无法借鉴前人经验,只能由住宿部全体教师共同摸索前进,在建立管理模式过程中难免走弯路,也出现了部分年轻教师产生畏难情绪,申请撤离住宿部的问题。2.2教学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由于江门二中是一所近百年的老校,其校本部坐落于江门市中心一字山上,校舍已无法扩建。而江门二中校本部为完全中学,初、高中六个年级近三千名学生已经将校本部校舍分配完毕,且住宿部校区校舍需要分为教学区及生活区两部分。因此,住宿部只能另行选址。由于历史原因,目前江门二中由广东省中港英文教育集团承办,而中港英文教育集团江门校区因缩小招生规模,空置了一批设施齐备的校舍,因此江门二中住宿部在多方协调下落址于中港英文学校江门校区的空置校舍。上文中提到江门二中住宿部在教师配置上,采用主科目固定教师、副科目流动教师的模式。使用此种模式原因在于,江门二中拥有一支业务水平较高的教师队伍,且群众对于江门二中的师资力量认可度较高。而学生报读江门二中住宿班的原因之一就是江门二中拥有优良的教师队伍。但江门二中近几年几经扩招,导致副科目教师人才相对紧张,而由于学校现阶段为民营性质,成本核算紧张使得无法分调出一支固定的教师队伍驻扎于住宿部,因此只能采取副科目教师于校本部与住宿部之间流动教学的方式,保证住宿部的教学质量。然而,这样的方式存在很多缺陷。首先,由于副科目的流动教师在住宿部仅仅负责教学,其科研活动和课题组活动均需要在校本部进行,且其行政关系仍然在校本部教师系统下,因此,流动教师几乎每日奔波在相距将近20公里的校本部和住宿部,其工作压力更大,也不便于校本部进行教师管理。其次,副科目教师的流动性和工作压力也使得教师们不愿意前往住宿部任教。更重要的是,副科目教师的流动性也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住宿部学生学习该科目的积极性。2.3学生生活管理方面。由于江门二中住宿部与中港英文学校江门校区共用校舍,导致了一系列学生生活管理中的问题。首先,中港英文学校实行的是香港学制,其日常作息时间及假期均与实行内地学制的江门二中住宿部大相径庭。因此,在学生生活中,大到校舍设施使用,小到作息时间的铃声均有冲突,不仅使住宿部学生难以适应,也不便于学校进行管理。其次,中港英文学校江门校区招收的学生大多为华侨子女或即将随家人移民的孩子,其接受的教育与内地学生接受的教育并非完全一致。中港英文学校的某些课程在内地学生看来似乎就是玩耍,而江门二中住宿班的学生为12—14周岁的青少年,正是容易受外界影响或者发生青春期叛逆的时期。在和中港英文学校共用校舍时,容易受到中港英文学校学生的影响,对自身学业产生抵触心理。另外,因两校适龄学生家庭背景不同、学制不同等原因,学生之间容易产生冲突,容易酿成校园事故,也对学生的成长极为不利。另外,由于中港英文学校招收学生的年龄普遍较小,其生活区校舍是针对年龄在6—10周岁的学生进行建设的,部分设施,如床铺、桌椅等并不是十分适合江门二中住宿部的学生使用。尽管在第一届学生开学之前就已经更换了一批床铺和桌椅,但部分硬件设施仍然不适合住宿部的学生使用。综上所述,在江门二中住宿部成立之初,学校管理的各方面确实存在不少的问题,笔者身为住宿部主管,在不断的探索和实践中发现问题、总结经验,力求创建一个完善的管理体制,从而给住宿部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真正做到教书育人。

3针对各方面问题的改进措施及成果

导师家访总结范文篇10

[关键词]普通高中;德育;导师制;生涯规划;制度育人

通过对一所普通高中学校的调研发现,该校高一学生缺乏自信和归属感,自我调控能力较差;高二学生缺乏合作共进意识,规则意识淡薄,道德观念模糊;高三学生缺乏前期学业规划,不能面对挫折,情绪低落、焦虑,对人生感到迷茫。这一系列问题,严重阻碍了学生素养的全面发展。为了让学生在生活中阳光自信、学习上能同舟共济、行动上能自我控制、情绪上会自主调整、心中有学校荣誉感、为人上自尊自爱、精神上自立自强、困境中积极应对,从而绽放生命的光彩,德育活动应选择适合学生的内容,并加强激励机制的建设,使内容与目标相一致、途径与目的相吻合。这就需要德育工作者认真反思并明确职责,在此基础上设计方案、选择策略,做到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为此,应通过构建德育制度来推进德育实践,提高德育实效。

一、队伍建设推进德育实践

学校应整合德育工作队伍,设立德育处,下设学生发展中心(负责心理咨询、职业规划、生活指导等工作),人员包括1位德育处主任、3位德育处副主任(分别负责各年段德育工作),1位团委书记、1位团委副书记,1位心理咨询师、1位职业规划师、1位专职生活辅导员,共八人。1.德育处主任工作职责。德育主任工作职责包括:与校长一起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制定并实施德育计划,定期反思总结;部署阶段性工作,做好每月改进小结,并上报一周安排;协助校长选配各年段首席导师,审批首席导师计划,给导师提供培训和指导;掌握学生思想动态,制定有针对性的德育策略,及时处理学生违纪事件,对学生进行引导教育,而不是简单地将违纪情况记录在档案里;定期召开首席导师会议,做好学生的品德测评和评优工作;落实困难学生的经济补助和结对助学;协调团委、学生会开展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的教育活动,协助学生发展中心做好生涯规划及学生心理疏导等相关工作;努力争取校外教育机构和有关部门的配合,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2.团委书记工作职责。团委书记工作职责包括:根据学生实际,制定计划,负责评比总结;与各处密切配合,负责社团活动,加强学生核心素养教育;每年组织一次“团代会”和寒暑假社会实践活动,选举新的团委干部,并进行培训和指导,切实提升团员整体素质;通过中学业余党校培养品学兼优的学生,做好推优入党工作;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做好宣传、大型活动组织、升旗仪式、各班团支书管理等工作。3.德育处副主任职责德育处副主任职责包括:开展年段学生思想教育和主题班会活动;安排教师值周、在校生统计、校园卫生(如卫生服务站、卫生责任区、大扫除及值周班等)、红十字、全校家访、全体班干部培训等工作;做好会议记录和年级段首席导师考核。

二、全员育人推进德育实践

为进一步优化学校育人环境,强化全员育人的责任感,深入推进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学校应突出德育的核心地位,构建“教学治理与德育建设一体化”的联动机制。根据国家规范性文件和地方实施意见,制定导师制方案,提高学生的自主、自治、自理能力;建立由校长任组长,各年段分管校长为副组长,校办、德育处、教务处、各年级负责人为组员的导师制工作领导小组,日常工作主要由德育处负责。学校要积极探索在体验中成长、在实践中发展的德育机制。1.导师工作职责与待遇。(1)导师工作职责导师工作职责包括:管理学生,做好与学生、家长的沟通工作,指导学生的学习,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的道德品质和较高的文明素养;每周与结对的学生进行一次面对面谈话,了解学生在学习、生活上的困难和情绪变化情况,适时帮助学生转变态度,纠正不良行为,为学生的善行引航;发现严重问题时,及时与其他任课教师、家长交流与协商帮教策略,实现有针对性的教育,并让每一个学生享受到优质的教育;引导学生进行生涯规划,鼓励学生发展合理的个性特长,支持学生参加健康有益的校内外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的体魄,增强服务他人、服务社会的意识。此外,导师要协助首席导师策划、组织、实施班级重要事务工作,并要有较强的补位意识。(2)首席导师的其他职责首席导师还负责行政班学生和导师的结对,牵头制定班级目标、班级公约、班级日常管理细则(如班干部岗位职责、课代表工作职责、班级常规要求等),统筹安排班级参加大型活动;召集行政班导师团队定期召开思想分析会,及时分析整理班级情况,提出加强班级管理的措施,构建起和谐、合作、锐意进取的导师团队;做好学生基本情况登记,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并把相关信息输入学生的个人电子档案。(3)导师工作津贴待遇首席导师享受常规班主任津贴,非首席导师享受首席导师1/3或1/4的津贴。2.导师具体工作制度。导师应每月与结对学生进行一次深入谈心,督促学生制订下个月切实可行的计划和应对措施。重点关注单亲、重组、挂靠家庭的学生,指导家庭教育,并要特别关心孤儿。组织学生分享自己取得的成就,并鼓励学生将自己在思想、学习、心理、交往等方面的困惑说出来,进行师生间、生生间的互动交流。学校应定期召开导师案例交流会,组织导师探究特殊问题,“切片会诊”疑难问题,汇总交流情况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织导师参加各种观摩学习和培训,增强“实战”能力。3.导师考核评价制度。学校对导师进行公开考核,考核结果作为确定导师津贴标准的重要依据。并且在年度考核、评先评优、职称评定、职务工资等级晋升中,对考核优秀的教师给予适当的倾斜。

三、全程育人推进德育实践

随着信息化社会的高速发展,生涯规划对个体成长与发展的重要意义更为凸显。而现实情况是,大部分学生和家长对生涯规划的认识不足,对大学的情况也所知甚少,这就迫切需要开展生涯规划教育。“开展普通高中生涯规划教育是贯彻选择性教育思想,促使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发展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生涯规划教育,符合高中生身心发展的本质需求,有助于学生为未来的生涯发展做好准备,增强生涯奋斗的动力和自觉成长意识;符合社会发展的需求,引导人们认识到每个人的人生之路可以有不同的走向,兴趣不同、能力各异,从而不再过于关注升学率。因此,结合区域特点和学校特色,制定符合学生需求的生涯规划制度是不可或缺的。1.生涯规划教育原则。为了更有效地开展关乎学生终身发展和幸福的人生指导,高中生涯规划教育的实施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一是生涯教育主体原则。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和任务角色,辅导学生开展自我生涯规划,提高学生的调适、决策和执行能力,增强学生的自我建构意识,让学生自主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二是全面生涯教育原则。将生涯教育纳入学校德育,有机渗入学科教学中,全面渗透到实践活动中。三是生涯教育渐进原则。要实事求是,循序渐进地开展系列活动。2.生涯规划整体设计。生涯规划包括学业规划和职业规划两部分。学业规划主要是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学业水平、专业倾向、生涯发展意向,科学合理地安排高中三年的课程修习计划;职业规划是学生对自我未来生涯发展做出较为全面的设想和计划。学校可实施“一体两翼”课程,以各学科教学有机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全面渗透为主体依托,以辅导讲座和实践活动为两翼。(1)学科教学有机渗透在各学科教学之中,根据教学内容的呈现,有机渗透生涯规划教育。将有关的内容清晰地呈现在学科教学课程谱系之中,精心设计教学方案,激发学生的生涯规划意识。例如,英语教材中就有很多与职业教育相关的素材,在“奥林匹克”一课中,在不影响课时目标达成的情况下,可以适当引入深受学生喜爱的李娜、姚明等职业运动员的事迹,让学生讨论成功的职业运动员需要具备哪些能力和素质。又如,教学思想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综合探究“做好就业与自主创业的准备”,使学生认识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学科专业素养是实现职业理想的重要法宝,感悟努力学习和良好的道德素养对实现自己理想的重要性。(2)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全面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专门开设生涯导向课,设立“知己、知彼、选择”三个方面的理论学习内容。“知己”内容是生涯导向课的基础,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有助于学生适应新的环境。在“知己”内容的学习中,学生将学会情绪表达和情绪调节的方法,掌握有效的沟通技能;唤醒自我生涯规划意识,明确自己的升学意愿,学会对自己的选择负责;借助职业倾向测试,了解自己的职业偏好,将现在的学习与将来的生涯发展联系起来;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科学学习必修、选修课程,合理安排课余生活。在“知彼”内容的学习中,学生将了解各种职业及职业所需的知识和技能要求,进一步认识自己感兴趣的职业领域,了解该领域对学识、能力和特质的要求;查询自己感兴趣的大学,了解大学的科系、专业设置和招生要求;了解社会职业需求、专业发展趋向和人才市场需求。在“选择”内容的学习中,学生将明确专业性向,选择合适的发展方向;结合家长、教师的建议,初步选择适合的大学科系,明确高考选考科目,合理制订个人修习计划,并根据各阶段的变化情况及时作出调整,提升自己的生涯管理能力和行动力。(3)生涯讲座和实践活动辅助学校可以整合有用资源,针对学生普遍关心的问题,举办包括理论指导、生涯人物、学长大学、大学专业、心理问题、青年励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主题的系列讲座。而在让学生进行理论学习的同时,学校可以依托选修活动课、社团活动和职业体验馆,丰富学生的生活阅历,促进其知行合一。例如,组织学生参观职业体验馆,让学生体验不同职业,加深职业要求等规则的认识,调动全感官参与体验,思考和领悟不同职业的特点,发现自己的专业倾向。组织学生参加职业培训课程,让学生融入训练项目,增长职业见识,挖掘自身潜能,培养勇于拼搏、超越自我、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在任务完成的不同阶段进行团队分享,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与协作能力、交流沟通能力、感恩意识与奉献精神,并让学生学会理解、信任、尊重他人。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科技馆、高校、职业高中、企事业单位等场所,培养学生的兴趣,发展学生的特长。组织学生参加军训、励志远足、野营活动、素质拓展训练,使学生进一步认识自己的潜能并增强意志品质与身体素质。走进军营、走向自然,感悟生活、净化心灵,只要学生留心身边的一切,就会发现学习和生活处处充满奥妙和智慧。3.生涯规划保障措施学校要保障生涯规划教育的实施,满足学生多样化发展需求。如:学校建设以心理健康教师为核心的专业教师队伍和导师群,定期开展轮流培训;将生涯规划教育纳入学校三年发展规划中,并设立专项资金予以保障;学校学生发展中心负责协调各部门,科学制定规划和实施方案。

四、全面育人推进德育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