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统筹论文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4 15:33:15

城乡统筹论文

城乡统筹论文范文篇1

1.1进一步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

改革开放以来,湖北农业和农村经济快速发展,但是农业基础地位脆弱的状况并没有完全改变,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任务,仍然是要大幅度增加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不断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

1.2继续强化完善支农惠农政策

虽然农民得到了较多实惠,但是农民收入水平依然偏低,农业生产条件依然落后。这就需要加大支农惠农政策力度,严格保护耕地,增加农业投入,促进农业科技进步,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1.3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农民是建设新农村的主体,这是毫无疑问的。

2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对‘三农’的支持力度

解决好三农问题是我党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针对湖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困难多,优势少,任务重的实际,必须格外精心地统筹处理好城市与农村、工业与农业的发展关系。

2.1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城乡和谐

统筹城乡发展,是实现科学发展的根本方法之一,也是湖北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需要着力加以解决的迫切问题。近几年来,湖北城市经济发展很快,城市面貌发生了相当大的变化,城市越来越漂亮,基础设施、服务功能越来越完备。与之比较,农村的发展相对缓慢,许多地方农村面貌变化不大,功能依旧,一些农村村容不整洁,生态环境较差。造成这一现象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很重要的原因是我们在工作指导上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重城市、轻农村的问题。由于抓城市发展出政绩快,抓农村发展出政绩慢,一些领导的注意力不自觉地倾向了城市。同时,抓城市发展办法多,抓农村发展办法少,也是我们工作方法上需进一步改进加强的重要课题。在体制和机制方面,一些不利于城乡协调发展、和谐发展的问题不同程度地存在。我们应该在这些方面不懈地努力,推进体制和机制创新,促进城乡和谐,加快城市化进程。

2.2积极调整经济结构,吸纳更多的农村劳动力就业

湖北经济结构优化调整应将农村劳动力就业作为重要内容。一是积极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是指单位劳动占用资本较少的产业。针对湖北农村人口多,劳动力资源丰富,第三产业比重低的特点,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服务业,除了发展传统的商贸、餐饮、修理业外,还要特别重视发展现代物流配送、连锁超市等新型业态以及社区服务、家政服务业。同时,要强化政府对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的政策扶持,为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发展创造更宽松的外部环境,在政策措施上,可借鉴发达国家经验,运用就业奖励、劳动成本补贴、减免税等政策工具,对创造就业多的劳动密集型企业提供政策鼓励。二是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农产品加工业是推进农业产业化,促进农村城镇化,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重要途径。三是鼓励发展农村民营经济。发展民营经济对于吸纳农村劳动力就业、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要积极营造有利于民营企业发展的政策投资环境,努力为民营企业发展提供各项优质服务。

2.3加大财政对农村投入力度,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在“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新阶段,要发挥公共财政的作用,使农村充分享受到公共财政的阳光。一是进一步加大对农村教育、卫生、文化的投入力度,主要包括农村义务教育、农民的科技文化知识教育和实用技术培训。政府要真正承担起农村义务教育的职责,让农村的孩子上得起学。积极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立起政府出大头的农村基本医疗体系和农民连续“参合”的奖励机制,调动农民“参合”的积极性,让农民看得起病。要积极推广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扎实做好农村低保工作。二是切实增加对农村“路水电气医学”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的投入,努力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大力推动城市基础服务设施向农村延伸,努力形成城乡衔接的公共交通、供水供电、广播电视、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网络。通过加大农村公共产品的支持力度,让公共服务更多地深入农村、惠及农民,逐步缩小各项公共事业方面的城乡差距。三是继续提高对农林牧渔业的投入。特别是要对种植大户、畜牧大户、养殖大户给予多方面的支持,及时掌握重要的、易产生波动的农产品、畜产品产销信息,应用财政补贴等手段进行政策引导,避免产品和价格的大起大落现象,稳定市场价格,统筹兼顾城乡居民利益。

3统筹城乡发展,建立城乡统一的社会统筹机制

湖北必须要在内在动力上探索新机制,推动制度创新,着力建立城乡统一的社会统筹机制。

3.1建立城乡统筹的就业制度

城区近郊农民的就业问题是城市化过程中的一个重大问题。这不仅由于大量土地征用造成了失地失业农民,而且由于在城乡二元分割体制下,城乡就业管理和就业服务的不统一,阻碍了失地失业农民和农村富裕农民的平等再就业。

3.2建立城乡统筹的社保制度

新一轮城乡发展,要围绕人人享有社会保障的目标,构建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多层次的社会保障和救助体系,加快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一是完善城乡养老保障制度。二是完善城乡医疗保障制度。

3.3建立城乡统筹的社会事业制度

把推进农村经济增长与推进农村社会全面进步结合起来,鼓励和引导城市社会事业向农村延伸,初步形成较为完善的国民教育体系、科技文化创新体系、全民健身和医疗卫生体系。一是加大基础教育投入,优化教育资源布局。二是加强公共卫生建设,重点改善农村医疗卫生条件。

总之统筹城乡发展是推动更好更快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所以,我们必须要深入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结合湖北实际,进一步加快城乡统筹步伐,逐步扩大城市规模,较快增加城镇人口比重,缩小城乡差距,真正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城乡统筹论文范文篇2

现阶段中国“三农”问题的实质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实质是收入问题;收入问题的实质是就业问题;就业问题的实质是劳动生产率问题和城镇化问题.20世纪40年代末,我国农业产值占GDP的比重达85%,目前已降至15%以下,但农村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仅从1949年的85%降至目前的61%。近年来,我国农民收入之所以无法得到较大幅度增长,其中的﹁个重要原因,就是农民的数量不能随着农业产值占GDP比重的下降而相应减少,从而严重地制约着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加入世贸组织后,许多人都担心我国农业会受到很大的冲击,这种冲击固然是可怕的,但更可怕的是由此需要农民脱离农业的速度跟不上,使农民蒙受难以预料的损失。一段时间以来,由于我国农业结构的调整严重滞后于产业结构的调整,致使我国农业领域里沉淀了过量的劳动力,这是农民依靠农业增收困难的深层原因。与此相联系,由于我国农业的就业份额过高,导致农业与非农产业的相对劳动生产率的差距,从1990年的4倍,扩大到2002年的5.3倍。这表明这段时间农业相对劳动生产率,不仅没有提高反而下降了。

那么,应当如何提高我国农业劳动生产率,进而增加农民纯收入?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分析影响劳动生产率的因素时,几乎都谈到物化劳动所起的作用。马克思指出:“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正是在于:活劳动的份额减少,过去劳动的份额增加,但结果是商品中包含的劳动总量减少,因而,所减少的活劳动要大于所增加的过去劳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第290页),在土地以及其他生产要素相对稳定的情况下,由于客观上存在着投资报酬递减趋势,农业劳动生产率往往因为劳动投入量的增加而趋于递减。如果多余的劳动力未能转移到农业以外的其他领域,则必然造成潜在的待业农业劳动力的增加。如果把所有的农业劳动力都投在数量固定甚至日趋减少的土地上,则必然造成农业劳动生产率的下降。这种因为农业活劳动投入量过多而造成的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偏低,实际上是属于不充分就业。这就说明了,对我国这样一个人多地少的国家,在农业部门中,仅仅节约劳动时间是不够的,还必须把富余的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产业领域,才有可能使农业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对农业生产要素(诸如土地、劳力、资金)的配置起着调节作用。根据边际效益递减规律,假设土地的边际效益递减了,就会有资金(技术装备的货币形态)来替代它。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的作用,就在于优化要素配置,但就我国农村当前的实际情况看,相对于劳动力的无限供给,劳动力价格甚为低廉,而其他相对稀缺的要素价格则是较为昂贵的,从而使得劳动力要素很难被替代出去。由于土地(包含耕地)是不可能增加的,而劳动力则随着人口的增加而不断增加,使得我国农业劳动生产率近年来不仅没有提高,反而趋于下降。在这种情况下,农业生产连社会平均利润率都产生不了,资金也就很难进入农业领域,在农业中物化劳动替代活劳动,资金替代劳动力的机制,也就很难形成。

本来,在难以改变我国土地资源短缺的条件下,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进而增加农民收入的另一条途径,就是通过转移剩余农业劳动力和土地使用权的流转,重新调整农业生产经营规模,让留在农业领域的劳动力拥有足够的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商品率的土地。但是,由于现阶段我国城乡非农业部门的扩张,还不可能提供足够的就业岗位,将农村中的剩余劳动力全部吸纳,这就很难在短时间内为实现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创造必要的环境条件。与此同时,我国是个人多地少的国家,人地关系相当紧张,对于大多数地区的农民来说,除了土地,还没有其他稳定的生活保障手段。土地既是农民最基本的生产要素,又是农民最基本的生活保障。进一步说,在人地关系高度紧张的情况下,耕地所承担的农民福利保障功能,远远“超越”了耕地所承担的生产要素功能。在耕地福利化趋势下,公平原则必然高于效率原则。这就必然极大地限制着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综上所述,当前制约我国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和农民收入增加的根本原因,在于生产要素的流动不能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的要求,以及与此相联系的由于市场取向改革目标还汉有到位,市场体系发育还很不完善,计划经济体制遗留下来的城乡二元结构的制度性障碍还没有完全消除,使得农村严重过剩的生产要素(主要指劳动力)流不出去,农村甚为稀缺的生产要素(如资金、技术和人才)流不进来,一句话,正常的生产要素流动严重受阻。这是近年来我国农业劳动生产率难以提高、农民收入增长趋于缓慢以及农村经济发展不快的根本原因。同时,也从另一个侧面说明,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继续深化市场取向改革,彻底打破城乡分割的传统格局,真正地把自主权、平等权和发展权还给农民。回顾中国农村改革与发展的历程,可以得出如下的结论:即中国农村必须经历三次深刻改革,才有可能引导农民最终走上富裕的道路,从根本上解决历史上遗留下来的“三农”问题。第一次是从僵化的农村体制下解放出来,把生产经营启主权还给农民;第二次是从极其有限的土地中解放出来,在农村地区发展二、三产业。这两次变革已经基本上完成,现在正经历着第三次变革,即从传统的城乡二元社会经济结构的束缚下解放出来,实现城乡一体化,使农民同市民一样,享有平等的生存权和发展权。

二、统筹城乡发展与壮大县域经济

从理论上说,要解决三农问题,就必须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而如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呢?党的十六大报告有个突破性的提法,这就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这是很有针对性的。长期以来,我国政府一直是重视解决“三农”问题的,但为什么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呢?其根本原因就在于过去对“三农”问题的认识以及寻找解决“三农”问题的途径,仅仅把眼光局限在“三农”本身,即就“三农”论“三农”。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这个新的提法突破了传统的就农业论农业、就农村论农村、就农民论农民的旧框框,站在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高度来考虑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但是,最近又出现一种倾向,即有些同志把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简单理解为跳出“三农”抓“三农”:即解决农业问题靠工业化;解决农民问题靠市民化(把农民变市民);解决农村问题靠城镇化。这种观点有对的一面,但还不够全面。正确的提法应当是:跳出“三农”抓“三农”与立足“三农”抓“三农”相结合。从我国国情出发,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和加快城镇化进程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良性互动关系,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如果农村经济繁荣不起来,城镇化进程就不可能加快,如果忽视了农业和农村自身的现代化,“三农”问题也不可QB得到解决。所以,党的十六大报告在论及“三农”问题时,是用两句话来概括:即“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加快城镇化进程”。这就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集中表现。

对于处于发展中国家的我国来说,相对于城市,农村所蕴藏的潜在力量要大得多。只要我国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不管经济社会发展程度如何,在农村这个辽阔的区域内,总是蕴藏着比城市丰富得多的可供利用的初级产品、劳动资源和自然资源。不仅如此,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由单一的农业经济向多部门、多层次、多功能的经济结构的转变,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和农村现代化的逐步推进,在农村区域内将会集中全国相当一部分工业、商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旅游业和其他服务业,农村经济的发展,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农村经济的繁荣,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整个国民经济的繁荣。这是由中国的具体国情所决定的。据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年末预报统计,2003年全国乡镇企业将实现增加值36600亿元,支付劳动者报酬9000亿元(农民人均910元),吸纳就业人员13500万人(占农村劳动力比重超过28%)。从总体上说,我国县域经济还是以农业和农村经济为主体的经济,也可以说是农村经济的基本单元。这就决定了县委、县政府要把农村工作作为各项工作的中心,县域经济要以农村经济为中心。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的“三农”问题,其落脚点应放在县、市,这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最直接操作平台。还须指出,县域处于城乡结合部,是城乡汇合点,因而应该成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环节。与城乡协调发展相比,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是站在更高的层次上,强调的不仅仅是城乡共同发展,而且是城乡相互融合,以城带乡,以乡促城的互动式发展。从实际解决“三农”问题以及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角度考虑,县(市)这个层次具有不可代替的作用。首先,作为宏观和微观的结合部,在发展规划的制定、经济结构的调整、产业开发重点等一系列发展重大问题上,县(市)都具有相对的、较大的自主权;其次,作为承上启下的行政管理层次,具有比较完备的管理职能,Q8够有效地调整县域内各产业之间的关系,统一各部门的力量,兼顾县(市)、乡(镇)、村三个层次,履行统筹、协调、组织、服务功能,统揽县域经济发展全局。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省始终坚持“强省先强县(市)”的原则,走出一条专业市场、块状产业和小城镇建设相互促进,发展县域经济的独特路子。2000年浙江省全省38个县、24个县级市的国内生产总值达到4310亿元,占全省的71%;财政收入达283亿元,占全省的43%。2003年,浙江省农村有2/3劳动力从事二、三产业,农民纯收入增量中有80%来自非农产业。县域经济的发展和壮大,不仅迅速推动浙江省成为全国的经济大省、经济强省,其在全国的排位,从第十二位进入前四位,而且显著提高了全省劳动者的就业水平和收入水平。浙江省农民收入增长幅度连续18年居全国第一,这正是发展县域经济的结果。

三、统筹城乡发展与小城镇建设

长期以来,在城市化问题上存在着认识上的偏差,即认为城市化是为了解决现有城市建设发展速度问题。在这种思想指导下,改革开放25年来,我国一直把城市化的重心放在城市自身的建设上,虽然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规模都有很大发展,城市居民生活水平也有显著的提高,但城市化程度却明显滞后,究其原因就在于忽视了农村自身的发展以及在农村自身发展的基础上促进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这就涉及到党的十六大报告所论及的“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实质是什么?我们认为,最根本的一点,就是指它是和解决农村、农业和农民问题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换句话说,城镇化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实现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逐步优化城乡人口结构,为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创造所必需的环境条件。如果说,以往发展大中小城市,是在城乡二元社会经济结构下运行的,始终没有顾及“三农”问题的解决,甚至是以损害“三农”为代价;那么,当今的小城镇建设则是着眼于解决“三农”问题的。也就是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所指出的“发展小城镇是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大战略”。当前我国“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核心是收入问题;收入问题的核心是就业问题;就业问题的核心是城镇化滞后。从党的十六大报告的体系看,关于加快城镇化进程的要求,都是结合着繁荣农村经济的内容提出来的。

小城镇是一个区域性概念,从狭义的小城镇概念出发,小城镇既有城市的特征,又有乡村的特征。小城镇具有城市的特征,指的是它是以一个中心点为依托,以中心至辐射点为半径所构成的区域网络。所不同的是小城镇的辐射点是周围的村。换句话说,小城镇最大的特点是建立在周围乡村的基础上,作为小城镇中心的镇,它的形成、发展与周围乡村发展的特点,乃至兴衰有着密切的关系。改革开放20多年来,蓬勃发展的小城镇已经成为区域性经济、政治和文化中心,担当起带动广大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任,在农村居民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的变革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改革开放富裕起来的农民,要求既有丰富的物质生活,又得有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享受到城市的文明。而小城镇经济的发展带动了小城镇建设,日益配套的文化、教育、卫生、娱乐等设施,极大地丰富了农民精神生活,提高了农民的素质。小城镇的发展是缩小城乡差别的重要因素。作为我国广义城市的重要构成部分的小城镇,不仅仅是大小城市功能的自然延伸,而且往往是当地经济、政治和文化中心,因而是联结大中城市和农村的桥梁。因此,小城镇不仅要发展成为吸纳和接收大城市功能辐射的地区,同时也要建设成为具有一定辐射和带动能力的农村区域经济文化中心。

对中国来说,发展小城镇是个大战略,也是逐步变农村为城镇、变农民为市民的动态过程。这个过程是与农村工业化、农民职工化、市民化相互交织、同步运行的过程,是城乡经济发展、农村社会进步的必然结果。其基本动力则是农村工业化。反过来,小城镇建设又会大大推动农村工业化的发展和农村社会的进步。在过去的相当长时间,中国一直停留在农业社会,农民太多是其贫穷的根源,要让农民富裕起来,就要让农民减少下去。不把农民变非农民,中国就无法实现现代化。而小城镇分布于广大农村之中,既具有农村的某些优势,又能发挥城市的一定功能,只要建设得好,对周围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引力是相当大的,可以成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栖息地和向城市化过渡的前沿阵地。况且,随着小城镇的发展,还可以逐步提升为小城市、中等城市。最近几年,国家城建部门在重视大中城市建设的同时,已经开始把重点放在巩固、提高现有小城镇方面,并在这个基础上建设起一批起点较高、经济和社会效益俱佳的新型小城镇,逐步形成以中心城市为依托、县城为龙头、小城镇为网络的城镇化体系。这就是理想的中国特色的城镇化之路。

我国人口众多,又处在经济体制变革和经济结构调整的双重转折时期,无论是农村或者城市,就业压力都相当大。这就给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业劳动力、农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变带来特殊的困难,这就决定了实现城镇化目标将是一个比较漫长的渐进的社会转型过程。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城镇化会表现出多种多样的过渡形态,就业形式也会表现出多种多样的过渡形态。其中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在相当程度上是采取不完全转移方式。这是和我国农民缺乏社会保障联系在一起的。对于我国农民来说,在今后相当长时间内,土地不仅仅是农业最基本的生产要素,而且是农民最基本的生活保障。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基本上是以追求相对较高的经济收入为目标和动力,因而基本上属于一种经济行为。一旦城市失去就业机会,或者城市就业成本过高,他们就会退回到农村,因为农村还拥有长期而又稳定的承包地。这就涉及到我们所要加以分析的“农民工”问题。“农民工”是中国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过程中出现的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农民工”作为一种制度安排,是和城镇化的本质要求相背离的。许多“农民工”虽然在城镇打工多年,却始终是城镇的边缘群体。他们和原有城镇职工相比,付出同等的劳动得不到同等的经济待遇,甚至付出加倍的劳动,也得不到同等的经济待遇。由于有城市户籍的正规就业职工的利益是刚性的,他们的工资水平一般是呈上升的趋势;农民工的利益则没有保障,同时由于进城“农民工”队伍越来越庞大,数量越来越多,供大于求的趋势有增无减,使得“农民工”的工资水平越来越低,更谈不上享受原有城镇职工的各种社会福利待遇。如此庞大的“农民工”队伍,虽然已经从农村走向城镇,却不被城镇所完全接纳。这就不难理解,“农民工”现象的出现,是与城镇化进程严重滞后联系在一起。

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改变传统的城市化理念。传统的城市化理念是产生于城乡分割的二元社会经济体制。在以往的一个相当长时间内,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是在城乡隔离的环境下完全独立于农村而运行的。这就使得迅速增加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无法被城市所吸收。而目前我国正在进行着的城镇化进程中,却直接面对的是广大农村,九亿农民。在这种新的背景下,城市化的理念就必须更新,即不能仅仅理解为“单向城市化”,还应当理解为农村通过自身的发展以及城市文明的普及,逐步转化为城市。“单向运动”必然是少慢差费;“双向运动”必然是多快好省。由此决定了我国城镇化的工作重点,应当放在农村。只要我们冷静地思考一下,就会逐渐意识到,我国城镇化所面临的诸多问题,与其说是在城市,不如说是在农村。要加快城镇化进程,就必须致力于农村的现代化。如果农村经济繁荣不起来,城镇化进程就不能加快;如果忽视了农业和农村自身的现代化,忽视了农民收入的持续增长,“三农”问题终究不可能得到解决,更谈不上把“农民工”转变为市民。我国城镇化进程,包含着农村人口自身的生活消费方式、闲暇生活方式、社会交往方式、工作方式、思维方式、价值标准及接受现代文化传播和受教育的程度等各种因素在内的变化,其实质是农村社区生产力结构、生产经营方式、收入水平与收入结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人口素质等方面与城市文明逐渐接近、趋向同一的历史过程,是城乡差别逐渐缩小,并最终走向城乡一体化的历史过程。在城乡差别还相当悬殊的情况下,要加快城镇化进程是相当艰难的。而小城镇又是农村的经济中心、政治中心、文化中心,离开了小城镇的发展,离开小城镇的辐射带动作用,农村经济就繁荣不起来,城乡差别就很难缩小,更谈不上把“农民工”转变为市民。

城乡统筹论文范文篇3

关键词:统筹城乡路桥城市城乡发展

一、路桥城市建设的现状

1994年11月路桥建区后,根据自身工业化和私营经济发达、民间资金充足的起步条件,按照“大投入、大配套、大建设”的工作方针,积极推进城市建设进程。在总体布局上,坚持城乡协调发展,整体推进,突出发展城区,积极培育次中心金清镇;在建设目标上,注重城市形象,强化内涵,形成特色,提升品位,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城市;在工作重点上,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市功能,推进人口和产业向城市集聚;在特色建设上,弘扬路桥优势,创办大市场,促进大商贸,发展大工业,促进区域经济合理调整;在建设途径上,树立整体经营城市的理念,深化改革,敢于创新,走城市建设市场化和管理法制化、规范化道路。建区九年来,共投入城市建设资金100多亿元,建成区面积从建区初期的3.5平方公里扩大到目前的16余平方公里。共投入16余亿元,修建路桥大道、南官大道、腾达路、银座街等30多条街道和交通道路,新增三级以上公路69.6公里,公路密度从建区前的0.27公里/平方公里提高到0.646公里/平方公里。投资近10万元,新改建市场25个,相继建成富仕广场、中国建筑装饰城、台州电子电器市场、浙江方林汽车城等一批较高档次的市场。通过整合,建成全国乡镇企业(台州)高科技园区、路桥节日灯加工园区、新桥模塑工业园区等6个工业园区,总规划面积1207.67公顷,总投资达82.1亿元。建成鑫都国际大酒店、金佩大酒店等10多幢15层以上的高楼大厦;建成嘉绿苑、方林苑等一批中高档居住区。建成黄椒温路桥段引水工程、五镇供水工程,日供水能力达6万吨;建成投资1.5亿元的污水处理厂,日污水处理能力达4万吨;建成110KV变电所4座,35KV变电所2座,主变容量达31.9万KVA。建成永安广场,黄石、硕雨、避风塘等公园,共绿化城区面积166.27万平方米,城区绿地总面积达280.4万平方米。通过九年建设,路桥远东商贸广场开发建设已具一定规模,旧城保护改造已全面启动,城市基础设施得到不断完善,城市品位明显提高,城市竞争力逐步提升,一个中等城市的格局已基本形成。

路桥城区从一个集镇变成中等城市的格局,应该说建设成就巨大。当我们在感叹路桥九年大变样之余,用更高的眼光去审视,用更冷静的头脑去思考路桥的城市形象和品位时,我们会深深感到,由于路桥脱胎于建制镇,城市建设底子薄,城建人才缺乏,对民间资金依赖性强,且追求高速度等原因,致使路桥城市建设存在着很多的不足和遗憾。主要表现在:

(一)中心区不突出,功能区块不明显。由于路桥是“无街不市、无户不商”的市场大区,各骨干市场零散在城区的各个片区,市场和街道都聚集了大量的人流、物流,到处显现着商业氛围,各区块功能布局相差不大,而在夜晚却到处人影稀疏、街落冷清,这在主观上给人以中心城区难找的感觉。同时,路桥“跨越式”的城市增长模式,导致老城和新区并存,老街和新道相接,城市中心区建筑密度不高,市政公共基础设施不多,功能区块衔接不强,且在沿街、沿路建有较多低档次的村民安置房,在客观上造成路桥城市中心区总体建筑形态档次不高,地标性建筑不突出,导致了中心区形象难突出。

(二)商业街(区)建设档次不高。路桥目前已形成以生活消费品市场群和生产资料市场群为特色的两大专业市场群体,专业街区和超市、连锁专卖等各种现代商贸业态并存的商业格局。目前,路桥市场林立,到处可见充满生机活力的市场,但却缺少一条档次高、能充分展示现代繁华气息的商业街。银座街、富仕路、卖芝桥路是目前路桥繁华和最具活力的商业街,但它只能是普通的商业街,却难以承担起展示一个区域高档次、高品位、良好形象的使命。且不说银座街南段和卖芝桥路是原老镇的建筑布局,即使新建的银座街中段和北段以及富仕路,其整体街区的规划设计和建筑形态总体档次不高。特别是富仕路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造就了其商业街的功能形态,但其整幢单间立地式的建筑结构,即使通过立面改造,也难以体现现代高档商业街的气息。而开发建设中的远东新区,其一大功能定位为商业中心,目前只有一条贯穿城区东西作为交通要道的路桥大道,以及几条南北走向较短的支干道,也难以承担起作为展示路桥良好形象、高档次、高品位的现代商业街(区)的重任。

(三)交通规划和建设滞后。路桥目前给人的感觉是路桥“路难行、桥难走、车难停”。路桥的路方向性差,连贯性不强,初来路桥的人很难弄清方向,搞清方位。路桥的路小,三车道少、双车道多、单车道更多,一些道路经常会造成堵车。当然这具有客观性,路桥城区由于河道纵横,老国道走向弯曲等原因,造就了路桥主骨干街道路网方向性差;由于旧城新区并存,城区发展速度快等原因,造成街道路网连贯性不强。同时,由于人流杂、车流多、交通管理滞后造成严重的堵车现象。而其最根本的原因在于交通规划的滞后。在交通道路规划建设时,没有充分估计到路桥社会经济的发展速度,一些主干道路等级不高、宽度不够,许多道路没有设计非机动车道,功能不全。如泰隆街、腾达路、石浜山洞等,都成了交通的“瓶颈”。104国道复线、路院路高速公路连接线、滨海大道等主骨干道路建设滞后了好几年。同时,一些公共设施在设计时没有充分考虑停车位,导致城区停车位严重不足。

(四)城市公共设施薄弱、布局差。由于路桥是从一个镇升格为一个县级区,基础设施相对比较薄弱,特别是公园、广场等公共活动场所、休闲场所明显不足,如图书馆、青少年活动中心、科技馆、文化宫等公共基础设施都还未开建,致使

群众在双休日、在晚上无处可去,这也是造成路桥街落冷清的一大原因。同时,由于地下排污、通信等管网规划设施滞后,造成目前街道经常“开膛剖肚”,给行人带来极大的不便。而已建成的一些公共设施,也由于布局、规划、档次等原因没有充分发挥应有的功能。如影剧院本来是一个文化宣传和集聚人气的场所,但由于形象不鲜明、缺少停车场以及规模少、档次低等原因,成为了一个被遗忘的“角落”。而投资多、规模大、环境美的永安广场,由于建在交通要道边,离居民小区远,致使功能发挥十分有限。又如客运中心由于设计规模少、发展空间不足,带动周边要素发展十分有限,又面临着被置换的命运。

(五)建筑形态档次不高。城区各建筑单体总体档次不高,除了10多幢高楼以外,基本上以5—6层的单间立地排式结构建设,高度不高,体量不大。特别是建区初期的村民安置房,还超脱不了农村建筑“大寨式”连排单间的影子,建筑形态单一,材质较差,色彩零乱,立面难看,和现代城区的形象极不相称。同时,由于民间资金丰厚,居民普遍较富,对单间街面房的需求强烈,而政府过多强调利用民间资金推进城市建设,致使长期以来城区宗地出让较少,城区缺乏功能配套设施完善、档次较高的居住小区的开发,导致人居环境相对较差,也导致街面房基本以单间立地形式建设,缺少那种高耸、豪华且层次感强的现代建筑,严重影响了现代商贸城的亮丽城市形象。

二、路桥城市发展的框架和蓝图

浙江省城市化发展布局总的构想是把整个城镇体系分为五级,杭州、宁波、温州为一级主区,台州和金华是两个一级亚区。根据最新的《台州市城市总体规划纲要》(稿件),台州的城市性质定位为浙江中部区域中心城市,制造业、商贸发达的现代化港口城市;城市主要职能是我国东南沿海重要的现代化工业基地和商贸中心,浙江中部沿海港口城市、重要的旅游集散地,台州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发展总体目标是经过20年的努力,经济社会与城市的主要发展指标达到或接近发达国家水平;成为浙江省一类城市,长江三角洲经济区二类城市;充分发挥对市域的辐射带动作用;拥有完善的公共设施、基础设施与高效的交通系统,具备良好的人居环境与优美的城市景观;经济繁荣,社会文明,适于生活居住、适于创业发展的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近期(2002-2008)发展主要目标是集中力量,完善铁路、港口、高等级公路等对外交通系统,加快环境、供水、供电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使台州的区域基础设施建设达到沿海地区先进水平,进一步推动市区建设,启动各类工业园区开发,引导产业集聚。基本改善城市形象,美化城市景观。中期(2008—2010)发展主要目标是进一步完善城市基础设施与公共设施,市区功能日臻完善,文化、教育、体育、卫生等设施的建设达到浙江省先进水平。同时,黄岩、路桥等城区的城市功能进一步完善。完成主要工业园区的开发,工业园区产值占工业总产值得60%以上。城区生活环境进一步改善,绿心生态环境得到良好维护和保护性开发,各项指标基本达到现代化标准。远期(2010—2020)发展主要目标是进一步推动产业与人口的集聚,同时工业污染得到基本控制和治理,城市生态环境根本改善。产业结构持续调整,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水平明显提高,第三产业比重超过52%,区域中心城市的作用不断强化,发展为浙江省一类城市。

路桥城市发展的目标定位是建设区域性的现代商贸中心。根据路桥区现状发展特点及未来发展趋势,其空间结构将形成一轴两片多组团的格局。一轴:指贯穿路桥区东西两翼的空间发展主轴,该轴线以滨海大道和104国道等重要东西向主干道为载体。两片:分别指主城区和滨海工业区。多组团:根据总规修编主城区一片可分为三个组团,分别为中心组团、桐屿商贸组团和中部发展组团。滨海工业新城可分为产业发展组团、居住服务组团。组团与组团之间通过以天然水系或山体为核心景观的生态基质进行隔离。这四个组团的功能结构如下:

(一)中心组团。该组团即路桥主体城区,范围包括路桥、路南、路北三个街道的大部分用地。组团着重改善城市环境、提高文化品位,体现水乡特色,突出现代化城市气息,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以培育中心城区的聚集功能、创新功能、管理功能和服务功能为趋势,大力发展金融、信息、商贸、文化、旅游等高服务产业。同时,重点发展都市型工业,对不适宜中心城区发展的工业企业逐步迁至滨海工业新城,以优化城市环境、美化城市形象、提升城市空间。并实行旧城改造策略,采取保护与改造并举的方针,对文物古迹加以妥善的保护和恢复,着重挖掘其旅游价值。用地以商业、文化居住为主要内容,重点整理老城路网系统。

(二)桐屿商贸组团。该组团由桐屿街道及螺洋街道用地组成。面积约16.8平方公里。组团的发展方向为以区域性批发市场建设为重点的现代商贸区,强调人居环境的生态居住区。该组团毗领中心城区,由于台州市火车站线的选址一直悬而未定,其用地故得以控制并保留至今。这为中心城区的空间整合和功能置换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随着台州市铁路线选址方案的逐步明朗化。该组团的发展优势将更加突现,是未来五年内路桥区重点发展的区域。如果客运站及货运站落户于该组团,可结合路桥中心城区专业批发市场面临整合的趋势,在组团中心区位结合客运站的设置,高标准建设功能更新、环境更好,以生活消费品为主的现代化市场群,大力发展现代商贸区。由于火车客运站前空间也是展示台州城市新形象的重要门户,因此,该区域的城市建设必须重点考虑城市景观环境的设计及城市交通的组织。适量开发若干具有一定规模和高水平建设的现代生态居住区。

(三)中部组团。该组团以迎宾大道、机新路及南山东麓为组团边缘。面积约19.6平方公里,包括峰江、路南街道及新桥镇用地。其中大部分用地已规划为过渡型的中部工业区用地。路桥中部工业园区的规划目标为:建设路桥近期先进特色产业制造基地和大型生产资料市场园区,并为远期城市功能结构调整建立基本构架。近期发展现代制造业和生产资料市场及以花木基地为主导的现代生态农业,远期重点发展现代商贸业及居住功能。选择峰江驻地作为组团的服务核心,以组团规模为单位,高标准配置各项公共设施及相关市政配套设施。新桥镇应弱化其行政功通能,逐步发展以组团内的现

代居住社区。

(四)滨海工业城。滨海工业新城的建设为路桥的城市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与提升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是路桥未来新的经济增长点。由于机场的限制,工业呈一定的跨越式发展格局。当工业区人口集聚到一定的规模,则须在滨海沿线发展以居住和公共服务为主的新组团,最终实现从工业新城到滨海新城的跨越。因此,滨海工业城的定位不仅仅是大规模的工业区,而是未来台州市的新城区,其开发建设必须树立高标准的规划原则和建设原则,为未来城市发展留有充分的想象空间。目前,路桥各组团建设的规划已基本明确,未来发展的蓝图已基本绘就,其中部分已开始了实施。现阶段,路桥远东新区、省级历史文化保护区、中心工业区、中部工业区、滨海工业新城以及绿心规划区、灵山居住区、南山生态观光园区等几个更为具体的子组团,已基本完成了规划设计,许多工程已开始实施。远东新区在现有4.32平方公里的基础上,通过新行政中心、台州医学城、博物馆等项目建设,北扩西延,形成占地10平方公里,以新行政中心、商贸、会展、居住、科教文卫设施为主体的新核心区。规划面积2.28平方公里的路桥省级历史文化保护区,分为重点保护区、风貌协调区、建设控制地带和文物保护单位及保护点四个部分,以十里长街为主体,以商贸活动为特色,通过严格、细致的保护与合理的开发,展现路桥浓厚的宗教文化特色和传统民居建筑群体景观,使“十里长街”成为设施先进、环境优美,具有浓厚历史传统、地方特色以及商业活动的特色街区。目前一期保护改造古街轮廓初现。中心工业园区将以火车场站、吉利汽车城、物流园区、工业、商贸业建设为重点,打造路桥未来现代商贸区。中部工业区以工业、商业街区和生产资料市场群为主,将城区向南延伸,形成未来的中部组团。绿心旅游休闲度假区将按照市里的绿心开发总体规划,引进中国民营经济论坛、高尔夫球场等项目,建设成为集旅游、休闲、健身、集会、度假为一体的高档次度假区。灵山生态居住区将通过建设沿山一带的高档住宅区,带动整个山体的旅游休闲开发。南山生态旅游观光区通过南山植物园二期、石滨和南山游步道、花卉苗木园区等项目建设,建成以生态农业、花卉苗木、植物林带、山体观光、沿山居住为主体的高档旅游区。通过这几个子组团的建设,扩大路桥建成区面积,提升城市空间,初步形成“古今商城,生态都市”的新框架。

三、城市新区开发建设的几点思考

经过前一轮的城市建设,我们在取得巨大建设成就的同时,也看到了存在的许多不足。当前,我区下一轮的城市建设蓝图已基本绘就,进入打造“都市路桥”,实施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的关健时期。因此,我们在新区开发中,要认真总结上一轮我区城市建设的经验教训,借鉴各地城市建设的成功经验,全面推进城市建设进程,全力打造“都市路桥”。为此,在新区开发建设中,应重点把握好以下几方面。

(一)在发展战略上,要实施大集中小分散的城镇空间发展模式。路桥作为一个以市场为主导、制造业为带动,自下而上发展起来的城区,既面临以工业扩张为主的城市快速非理性扩张的压力,也面临着城市化水平低、区域发展不平衡发展的现实问题。我区现在的城乡空间发展是一种基于乡村工业化发展模式上的自下而上的无组织的分散发展模式,造成城乡空间无序分散的形态,土地资源粗放利用。在我区社会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时期,我们必须为路桥区提供一个合理的空间构架和现实的发展空间。我区城市建设发展到目前的状态,进一步的分散发展危害巨大,集中发展建设是路桥区城镇建设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因此,路桥城市建设在空间上应强调集中,以突出紧凑的空间形象。在城市以外的地域,根据现状和未来发展,适当小分散的控制建设发展。要打破村、镇(街道)两级行政界限的限制,最大限度地发挥城市建设空间聚集效益和规模效益,对城市空间资源进行合理配置。我区只有实施大集中小分散的发展战略才能从根本上扭转分散发展的低水平状态,保证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达到高水平的城市发展阶段。同时,根据我区现状的发展条件和未来的发展需求,我们可以判断,路桥城区还处在内聚式与外溢式相结合的发展过程,城市的主要发展方向是往西和往东。向北受行政边界的制约,基本上没有发展空间。西侧距离城区中心较近,有一定的建设用地,且用地条件优越,是城区发展优先考虑的方向。主城区往东由于受机场的限制,有一定的制约,但随着滨海大道的修建及未来滨海工业城的发展,城市宏观跨越已是必然的选择。

(二)在规划把关上,要重视规划的超前性,确保规划的权威性和严肃性。规划是龙头,有一个高起点的总体规划、分区规划、控制性详规和实施蓝图,并保证严格实施,就能营造城市的品牌形象,创造富于吸引力的投资环境,凝聚人气和资本,提升城市品位和档次。我区以前总体规划意识不强,存在着“先繁荣、后市容;先流通、后交通;先污染、后治理”的现象,一切都被动应付。城市虽有规划,但立意和起点不高,缺乏超前意识和大手笔,修订得也不及时,城市功能不全,系统性和配套性差,特别是环境意识淡薄。有些规划有了,水平也是可以的,但由于执行力度不够,缺乏权威性和统一性,执法、监督队伍素质低等原因,执行中往往走样,结果最终还是不理想。应该说,城市规划本身是难以调控城市规模的,也不可能为城市功能进行终生定位,但是规划可以调控和影响城市未来的发展。因此,我们要强化规划意识,树立生态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坚持适用、经济、美观相结合的原则,严格规划控制,注重建筑、环境容量、配套设施、形体景观等规划元素的互相配比,不要顾此失彼。在不影响自然人文景观和周围建筑的采光通风的情况下,鼓励建设高层建筑,全面实行立改套。适当降低建筑密度;根据所在区域的自然和人文情况,对人口密度、绿化率、空地率做出适当限制;注重对建筑的风格、色彩、轮廓空间组合等方面进行控制;重视中央商务区(CBD)的规划建设,特别强调园林绿地、各类公共活动场所和各类停车场等三种具有静态功能的公共场地建设,这对于提高城市品位,发展城市经济和增进城市居民生活质量,意义非比寻常。

(三)在土地开发上,要实施城市土地的综合开发模式。城市土地的综合开发,也叫房地产综合开发,包括土地开发、房屋开

发(请登陆这个网址浏览更多文章)和基础设施开发三个部分。城市的发展应以房地产综合开发为依托。在建区初期,路桥的城市建设是线条式发展,城市框架的拉大主要靠道路建设和群众建房来实现。群众建房多以5-6层的立地房为主,且房前屋后多乱搭建,这造成了城市景观零乱、立面单一,功能不全,缺乏品位。同时,我区以前在城市土地出让上走的是成熟一块出让一块建设一块的单项出让的路子,这不仅降低了单位土地的收益而且导致城市建筑缺乏整体感和协调性。因此,我们在新区土地开发模式上,要根据城市总体规划和社会经济发展计划的要求,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征地、统一设计、统一施工、统一配套、统一管理”的原则,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综合开发建设。在具体开发内容上,要对规划设计、征地拆迁、土地开发、组织施工、验收交用,做到各个环节紧密衔接、互相配合和协调发展,以求缩短工期,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对工业、交通、住宅、科教文卫、商业服务、市政工程、园林绿化等所需用地,根据需要和可能,分轻重缓急,统筹安排,配套建设,分期交付使用。要通过对各项目的综合平衡,最合理地安排交通、电力、通讯、给排水、供气、消防等诸种设施与主要用地功能之间的比例关系和开发秩序,避免各项开发投资因互相干扰而降低效益。在开发规模上,要做到合理适度。要研究开发强度,保证城市社会、经济、环境三大效益均衡发展。通过综合开发,合理安排互补功能用地的充足空间,实现规模经济,提高土地的利用系数。

城乡统筹论文范文篇4

现阶段中国“三农”问题的实质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实质是收入问题;收入问题的实质是就业问题;就业问题的实质是劳动生产率问题和城镇化问题.20世纪40年代末,我国农业产值占GDP的比重达85%,目前已降至15%以下,但农村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仅从1949年的85%降至目前的61%。近年来,我国农民收入之所以无法得到较大幅度增长,其中的﹁个重要原因,就是农民的数量不能随着农业产值占GDP比重的下降而相应减少,从而严重地制约着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加入世贸组织后,许多人都担心我国农业会受到很大的冲击,这种冲击固然是可怕的,但更可怕的是由此需要农民脱离农业的速度跟不上,使农民蒙受难以预料的损失。一段时间以来,由于我国农业结构的调整严重滞后于产业结构的调整,致使我国农业领域里沉淀了过量的劳动力,这是农民依靠农业增收困难的深层原因。与此相联系,由于我国农业的就业份额过高,导致农业与非农产业的相对劳动生产率的差距,从1990年的4倍,扩大到2002年的5.3倍。这表明这段时间农业相对劳动生产率,不仅没有提高反而下降了。

那么,应当如何提高我国农业劳动生产率,进而增加农民纯收入?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分析影响劳动生产率的因素时,几乎都谈到物化劳动所起的作用。马克思指出:“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正是在于:活劳动的份额减少,过去劳动的份额增加,但结果是商品中包含的劳动总量减少,因而,所减少的活劳动要大于所增加的过去劳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第290页),在土地以及其他生产要素相对稳定的情况下,由于客观上存在着投资报酬递减趋势,农业劳动生产率往往因为劳动投入量的增加而趋于递减。如果多余的劳动力未能转移到农业以外的其他领域,则必然造成潜在的待业农业劳动力的增加。如果把所有的农业劳动力都投在数量固定甚至日趋减少的土地上,则必然造成农业劳动生产率的下降。这种因为农业活劳动投入量过多而造成的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偏低,实际上是属于不充分就业。这就说明了,对我国这样一个人多地少的国家,在农业部门中,仅仅节约劳动时间是不够的,还必须把富余的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产业领域,才有可能使农业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对农业生产要素(诸如土地、劳力、资金)的配置起着调节作用。根据边际效益递减规律,假设土地的边际效益递减了,就会有资金(技术装备的货币形态)来替代它。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的作用,就在于优化要素配置,但就我国农村当前的实际情况看,相对于劳动力的无限供给,劳动力价格甚为低廉,而其他相对稀缺的要素价格则是较为昂贵的,从而使得劳动力要素很难被替代出去。由于土地(包含耕地)是不可能增加的,而劳动力则随着人口的增加而不断增加,使得我国农业劳动生产率近年来不仅没有提高,反而趋于下降。在这种情况下,农业生产连社会平均利润率都产生不了,资金也就很难进入农业领域,在农业中物化劳动替代活劳动,资金替代劳动力的机制,也就很难形成。

本来,在难以改变我国土地资源短缺的条件下,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进而增加农民收入的另一条途径,就是通过转移剩余农业劳动力和土地使用权的流转,重新调整农业生产经营规模,让留在农业领域的劳动力拥有足够的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商品率的土地。但是,由于现阶段我国城乡非农业部门的扩张,还不可能提供足够的就业岗位,将农村中的剩余劳动力全部吸纳,这就很难在短时间内为实现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创造必要的环境条件。与此同时,我国是个人多地少的国家,人地关系相当紧张,对于大多数地区的农民来说,除了土地,还没有其他稳定的生活保障手段。土地既是农民最基本的生产要素,又是农民最基本的生活保障。进一步说,在人地关系高度紧张的情况下,耕地所承担的农民福利保障功能,远远“超越”了耕地所承担的生产要素功能。在耕地福利化趋势下,公平原则必然高于效率原则。这就必然极大地限制着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综上所述,当前制约我国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和农民收入增加的根本原因,在于生产要素的流动不能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的要求,以及与此相联系的由于市场取向改革目标还汉有到位,市场体系发育还很不完善,计划经济体制遗留下来的城乡二元结构的制度性障碍还没有完全消除,使得农村严重过剩的生产要素(主要指劳动力)流不出去,农村甚为稀缺的生产要素(如资金、技术和人才)流不进来,一句话,正常的生产要素流动严重受阻。这是近年来我国农业劳动生产率难以提高、农民收入增长趋于缓慢以及农村经济发展不快的根本原因。同时,也从另一个侧面说明,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继续深化市场取向改革,彻底打破城乡分割的传统格局,真正地把自主权、平等权和发展权还给农民。回顾中国农村改革与发展的历程,可以得出如下的结论:即中国农村必须经历三次深刻改革,才有可能引导农民最终走上富裕的道路,从根本上解决历史上遗留下来的“三农”问题。第一次是从僵化的农村体制下解放出来,把生产经营启主权还给农民;第二次是从极其有限的土地中解放出来,在农村地区发展二、三产业。这两次变革已经基本上完成,现在正经历着第三次变革,即从传统的城乡二元社会经济结构的束缚下解放出来,实现城乡一体化,使农民同市民一样,享有平等的生存权和发展权。

二、统筹城乡发展与壮大县域经济

从理论上说,要解决三农问题,就必须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而如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呢?党的十六大报告有个突破性的提法,这就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这是很有针对性的。长期以来,我国政府一直是重视解决“三农”问题的,但为什么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呢?其根本原因就在于过去对“三农”问题的认识以及寻找解决“三农”问题的途径,仅仅把眼光局限在“三农”本身,即就“三农”论“三农”。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这个新的提法突破了传统的就农业论农业、就农村论农村、就农民论农民的旧框框,站在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高度来考虑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但是,最近又出现一种倾向,即有些同志把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简单理解为跳出“三农”抓“三农”:即解决农业问题靠工业化;解决农民问题靠市民化(把农民变市民);解决农村问题靠城镇化。这种观点有对的一面,但还不够全面。正确的提法应当是:跳出“三农”抓“三农”与立足“三农”抓“三农”相结合。从我国国情出发,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和加快城镇化进程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良性互动关系,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如果农村经济繁荣不起来,城镇化进程就不可能加快,如果忽视了农业和农村自身的现代化,“三农”问题也不可QB得到解决。所以,党的十六大报告在论及“三农”问题时,是用两句话来概括:即“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加快城镇化进程”。这就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集中表现。

对于处于发展中国家的我国来说,相对于城市,农村所蕴藏的潜在力量要大得多。只要我国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不管经济社会发展程度如何,在农村这个辽阔的区域内,总是蕴藏着比城市丰富得多的可供利用的初级产品、劳动资源和自然资源。不仅如此,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由单一的农业经济向多部门、多层次、多功能的经济结构的转变,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和农村现代化的逐步推进,在农村区域内将会集中全国相当一部分工业、商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旅游业和其他服务业,农村经济的发展,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农村经济的繁荣,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整个国民经济的繁荣。这是由中国的具体国情所决定的。据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年末预报统计,2003年全国乡镇企业将实现增加值36600亿元,支付劳动者报酬9000亿元(农民人均910元),吸纳就业人员13500万人(占农村劳动力比重超过28%)。从总体上说,我国县域经济还是以农业和农村经济为主体的经济,也可以说是农村经济的基本单元。这就决定了县委、县政府要把农村工作作为各项工作的中心,县域经济要以农村经济为中心。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的“三农”问题,其落脚点应放在县、市,这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最直接操作平台。还须指出,县域处于城乡结合部,是城乡汇合点,因而应该成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环节。与城乡协调发展相比,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是站在更高的层次上,强调的不仅仅是城乡共同发展,而且是城乡相互融合,以城带乡,以乡促城的互动式发展。从实际解决“三农”问题以及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角度考虑,县(市)这个层次具有不可代替的作用。首先,作为宏观和微观的结合部,在发展规划的制定、经济结构的调整、产业开发重点等一系列发展重大问题上,县(市)都具有相对的、较大的自主权;其次,作为承上启下的行政管理层次,具有比较完备的管理职能,Q8够有效地调整县域内各产业之间的关系,统一各部门的力量,兼顾县(市)、乡(镇)、村三个层次,履行统筹、协调、组织、服务功能,统揽县域经济发展全局。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省始终坚持“强省先强县(市)”的原则,走出一条专业市场、块状产业和小城镇建设相互促进,发展县域经济的独特路子。2000年浙江省全省38个县、24个县级市的国内生产总值达到4310亿元,占全省的71%;财政收入达283亿元,占全省的43%。2003年,浙江省农村有2/3劳动力从事二、三产业,农民纯收入增量中有80%来自非农产业。县域经济的发展和壮大,不仅迅速推动浙江省成为全国的经济大省、经济强省,其在全国的排位,从第十二位进入前四位,而且显著提高了全省劳动者的就业水平和收入水平。浙江省农民收入增长幅度连续18年居全国第一,这正是发展县域经济的结果。

三、统筹城乡发展与小城镇建设

长期以来,在城市化问题上存在着认识上的偏差,即认为城市化是为了解决现有城市建设发展速度问题。在这种思想指导下,改革开放25年来,我国一直把城市化的重心放在城市自身的建设上,虽然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规模都有很大发展,城市居民生活水平也有显著的提高,但城市化程度却明显滞后,究其原因就在于忽视了农村自身的发展以及在农村自身发展的基础上促进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这就涉及到党的十六大报告所论及的“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实质是什么?我们认为,最根本的一点,就是指它是和解决农村、农业和农民问题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换句话说,城镇化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实现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逐步优化城乡人口结构,为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创造所必需的环境条件。如果说,以往发展大中小城市,是在城乡二元社会经济结构下运行的,始终没有顾及“三农”问题的解决,甚至是以损害“三农”为代价;那么,当今的小城镇建设则是着眼于解决“三农”问题的。也就是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所指出的“发展小城镇是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大战略”。当前我国“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核心是收入问题;收入问题的核心是就业问题;就业问题的核心是城镇化滞后。从党的十六大报告的体系看,关于加快城镇化进程的要求,都是结合着繁荣农村经济的内容提出来的。

小城镇是一个区域性概念,从狭义的小城镇概念出发,小城镇既有城市的特征,又有乡村的特征。小城镇具有城市的特征,指的是它是以一个中心点为依托,以中心至辐射点为半径所构成的区域网络。所不同的是小城镇的辐射点是周围的村。换句话说,小城镇最大的特点是建立在周围乡村的基础上,作为小城镇中心的镇,它的形成、发展与周围乡村发展的特点,乃至兴衰有着密切的关系。改革开放20多年来,蓬勃发展的小城镇已经成为区域性经济、政治和文化中心,担当起带动广大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任,在农村居民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的变革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改革开放富裕起来的农民,要求既有丰富的物质生活,又得有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享受到城市的文明。而小城镇经济的发展带动了小城镇建设,日益配套的文化、教育、卫生、娱乐等设施,极大地丰富了农民精神生活,提高了农民的素质。小城镇的发展是缩小城乡差别的重要因素。作为我国广义城市的重要构成部分的小城镇,不仅仅是大小城市功能的自然延伸,而且往往是当地经济、政治和文化中心,因而是联结大中城市和农村的桥梁。因此,小城镇不仅要发展成为吸纳和接收大城市功能辐射的地区,同时也要建设成为具有一定辐射和带动能力的农村区域经济文化中心。

对中国来说,发展小城镇是个大战略,也是逐步变农村为城镇、变农民为市民的动态过程。这个过程是与农村工业化、农民职工化、市民化相互交织、同步运行的过程,是城乡经济发展、农村社会进步的必然结果。其基本动力则是农村工业化。反过来,小城镇建设又会大大推动农村工业化的发展和农村社会的进步。在过去的相当长时间,中国一直停留在农业社会,农民太多是其贫穷的根源,要让农民富裕起来,就要让农民减少下去。不把农民变非农民,中国就无法实现现代化。而小城镇分布于广大农村之中,既具有农村的某些优势,又能发挥城市的一定功能,只要建设得好,对周围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引力是相当大的,可以成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栖息地和向城市化过渡的前沿阵地。况且,随着小城镇的发展,还可以逐步提升为小城市、中等城市。最近几年,国家城建部门在重视大中城市建设的同时,已经开始把重点放在巩固、提高现有小城镇方面,并在这个基础上建设起一批起点较高、经济和社会效益俱佳的新型小城镇,逐步形成以中心城市为依托、县城为龙头、小城镇为网络的城镇化体系。这就是理想的中国特色的城镇化之路。

我国人口众多,又处在经济体制变革和经济结构调整的双重转折时期,无论是农村或者城市,就业压力都相当大。这就给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业劳动力、农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变带来特殊的困难,这就决定了实现城镇化目标将是一个比较漫长的渐进的社会转型过程。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城镇化会表现出多种多样的过渡形态,就业形式也会表现出多种多样的过渡形态。其中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在相当程度上是采取不完全转移方式。这是和我国农民缺乏社会保障联系在一起的。对于我国农民来说,在今后相当长时间内,土地不仅仅是农业最基本的生产要素,而且是农民最基本的生活保障。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基本上是以追求相对较高的经济收入为目标和动力,因而基本上属于一种经济行为。一旦城市失去就业机会,或者城市就业成本过高,他们就会退回到农村,因为农村还拥有长期而又稳定的承包地。这就涉及到我们所要加以分析的“农民工”问题。“农民工”是中国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过程中出现的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农民工”作为一种制度安排,是和城镇化的本质要求相背离的。许多“农民工”虽然在城镇打工多年,却始终是城镇的边缘群体。他们和原有城镇职工相比,付出同等的劳动得不到同等的经济待遇,甚至付出加倍的劳动,也得不到同等的经济待遇。由于有城市户籍的正规就业职工的利益是刚性的,他们的工资水平一般是呈上升的趋势;农民工的利益则没有保障,同时由于进城“农民工”队伍越来越庞大,数量越来越多,供大于求的趋势有增无减,使得“农民工”的工资水平越来越低,更谈不上享受原有城镇职工的各种社会福利待遇。如此庞大的“农民工”队伍,虽然已经从农村走向城镇,却不被城镇所完全接纳。这就不难理解,“农民工”现象的出现,是与城镇化进程严重滞后联系在一起。

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改变传统的城市化理念。传统的城市化理念是产生于城乡分割的二元社会经济体制。在以往的一个相当长时间内,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是在城乡隔离的环境下完全独立于农村而运行的。这就使得迅速增加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无法被城市所吸收。而目前我国正在进行着的城镇化进程中,却直接面对的是广大农村,九亿农民。在这种新的背景下,城市化的理念就必须更新,即不能仅仅理解为“单向城市化”,还应当理解为农村通过自身的发展以及城市文明的普及,逐步转化为城市。“单向运动”必然是少慢差费;“双向运动”必然是多快好省。由此决定了我国城镇化的工作重点,应当放在农村。只要我们冷静地思考一下,就会逐渐意识到,我国城镇化所面临的诸多问题,与其说是在城市,不如说是在农村。要加快城镇化进程,就必须致力于农村的现代化。如果农村经济繁荣不起来,城镇化进程就不能加快;如果忽视了农业和农村自身的现代化,忽视了农民收入的持续增长,“三农”问题终究不可能得到解决,更谈不上把“农民工”转变为市民。我国城镇化进程,包含着农村人口自身的生活消费方式、闲暇生活方式、社会交往方式、工作方式、思维方式、价值标准及接受现代文化传播和受教育的程度等各种因素在内的变化,其实质是农村社区生产力结构、生产经营方式、收入水平与收入结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人口素质等方面与城市文明逐渐接近、趋向同一的历史过程,是城乡差别逐渐缩小,并最终走向城乡一体化的历史过程。在城乡差别还相当悬殊的情况下,要加快城镇化进程是相当艰难的。而小城镇又是农村的经济中心、政治中心、文化中心,离开了小城镇的发展,离开小城镇的辐射带动作用,农村经济就繁荣不起来,城乡差别就很难缩小,更谈不上把“农民工”转变为市民。

城乡统筹论文范文篇5

统筹城乡社会保障并不意味着在农村建立与城镇完全相同的社会保障体系,那样既不公平也不现实,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应当有其特殊性,必须考虑我国农民实际,创造性地寻找城乡社会保障制度的平衡性发展,最大限度地为城乡的每个公民提供平等的社会保障权利。因此,统筹城乡社会保障实际上统筹的是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权利,这是原则,而不是绝对的平均主义。所以,统筹城乡社会保障就要做到城乡居民享有同等的社会保障权利,不因城市身份或农村身份而有差别;就是要求城乡居民享有平等的社会保障规则和内容,在此基础上达到社会保障待遇的相对公平。统筹城乡社会保障必须要厘清为什么要统筹?这个问题涉及当前城乡社会保障制度的现状、问题,以及统筹城乡社会保障的重要性或必要性。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我国城乡社会保障制度现状和问题的研究已经很多,在此主要谈谈对必要性的认识和理解。

首先,如上述,统筹城乡社会保障是确保农村居民平等享受基本公民权的必然要求。社会保障是社会化大生产的产物,动用的是国家公共资源,而公共资源不能由城市居民独享;其次,统筹城乡社会保障是统筹城乡系统工程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和内容,同时,统筹城乡社会保障也是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和条件。第三,统筹城乡社会保障是应对内需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必然要求。内需不足是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而城乡社会保障发展不均衡是城乡居民消费需求差异日益扩大的重要原因之一。第四,统筹城乡社会保障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必然要求。我国已经进入快速老龄化的阶段,目前老年人口已超过2亿,而农村老年人口占到老年人总数的60%左右,但他们的保障待遇很低,只有象征性意义。与此同时,农村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长期与老人分居,老年人和子女间的感情受到一定影响,再加上传统孝道观念日渐式微,导致子女对老年人的经济支持不足,相当部分老年人生活贫困,甚至处于绝对贫困状态,迫切需要加速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第五,城镇化进程加速的必然要求。当前,我国已经进入城镇化的快速发展期,每年都有大量农村居民离开农村进入城市居住和工作。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市民化,是使进城农民真正享有和城镇居民平等的各种权利,其中社会保障是关键内容。第六,维护社会公平、稳定的需要。

社会保障制度的主要功能是充当社会的“安全阀”和“减震器”。目前,我国城乡社会保障制度双轨并行,待遇差距巨大,但农村保持了相对的稳定,这最主要得益于农民,尤其是老年农民从自身纵向上物质生活的提高:从解放前的食不果腹到现在生活水平的显著提升。但年轻一代的农民则完全不同,他们从一出生就享有较高的物质生活水平,认为这种生活是很自然的,天经地义的。这种情况下,和城市居民横向对比的差异就往往会被放大,追求公平就成为自然之需,这种需求如若处理不好,将会对社会稳定造成影响。社会保障和每个公民的切实利益密切相关,必须积极回应,进行城乡统筹。

二、统筹城乡社会保障需注意的几个问题

首先是要和其他改革协同推进。我国当前处在经济转轨、社会转型、文化转变的大变革当中,全方位深化改革成为主旋律。在这一背景下,统筹城乡社会保障必须和其他方面的改革协同配套,如在户籍制度、教育制度、住宅制度、劳动保护制度等方面。否则,单纯的社会保障自身改革,其效果难免大打折扣。其次是要统筹谋划,分类逐步推进。统筹城乡社会保障要站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宏观高度,把城乡社会保障的发展纳入整个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全局之中统一规划,综合考虑。要充分考虑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整体经济发展水平依然较低,经济发展仍然是当前的首先要任务的现实,在统筹城乡社会保障的过程中要控制好节奏,确定合适的保障水平,不能超出国家财政、企业和个人承受能力,影响经济的发展。第三是要考虑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我国几千年来形成的通过血缘、亲缘、地缘、业缘的家族及社会网络化纵向分散社会风险的非正式制度,是我们需要继承和发扬光大的优良文化传统,这种传统在受现代化、工业化影响相对较少的农村地区保留的还比较好,但在城市已有相当程度的弱化。

城乡统筹论文范文篇6

[论文关键词]统筹城乡;产业融合;产业枢纽

前言

实现城乡统筹发展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是针对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和二元经济社会结构下工农分割、城乡分治的发展状态而提出来的。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和二元经济社会结构消极影响的日益显露,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内在地要求城乡统筹,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发展的良性互动。这是因为,作为国民经济系统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工业与农业、城市经济与农村经济是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关系。只有两个方面协调发展,才能够促进整个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地发展。

统筹城乡发展,要求把农村经济与社会发展纳入整个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全局之中进行通盘筹划。综合考虑,以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为最终目标,统筹解决城市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打破城乡界线,优化资源配置,把解决好“三农”问题放在优先位置,实现城乡共同繁荣。因此,探讨城乡产业的融合发展、推动城乡经济社会资源有效配置、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改变目前城乡产业分离的现状、推进城乡产业的转换升级和协调发展,对城乡统筹发展的探索具有特殊的意义。

一、对统筹城乡产业发展的认识

在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中,统筹城乡产业发展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它不仅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内容,是适应产业融合趋势的需要,也是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突破口,还是优化产业结构的重要途径。要通过统筹城乡产业的发展,带动农村工业化,实现城乡互动、工农良性互动,最终实现城乡统筹发展。

(一)统筹城乡产业发展是统筹城乡发展的前提和重要内容

一方面,要实现统筹城乡发展的目标,就必须以经济实力的不断提高为基础,并随着经济的发展而逐渐推进,所以,发展经济就成为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前提工作。特别是统筹城乡发展的核心——“三农”问题的解决,更是要依靠城乡经济的发展来解决。而国民经济是由不同的产业部门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国民经济的发展,本质上是各个产业部门发展的综合体现,因此,统筹城乡发展必须以统筹城乡产业发展为前提。另一方面,统筹城乡产业发展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前者是后者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城乡相关产业的统筹发展,推动和促进城乡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二)统筹城乡产业发展是适应产业融合趋势的需要

产业融合,是20世纪90年代末随着经济信息化的进程出现的不同产业或同一产业内的不同行业相互渗透、相互交融,最终融为一体,逐步形成新产业的动态发展过程。产业融合预示着产业经济发展的新趋势,标志着一种新兴的产业经济革命的开始,并将导致整个社会经济系统的深刻变革。产业融合为我国实施统筹城乡发展战略提供了一个新思路、新途径。通过城乡产业融合,能够促进城乡产业结构的变革,突破城乡产业分立限制,打破传统工业化生产方式纵向一体化的市场结构,塑造出新型横向结构,产生边缘、交叉产业,促生新的产业领域,产生新的经济式样,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聚集并释放出城乡产业内部所具有的潜力,拓展城乡产业的利润空间,可以解决农村工业与城市工业的结构雷同的现象,形成合理的城乡产业分工体系。

(三)统筹城乡产业发展是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突破口

在传统体制下,我国的城市和农村被作为两个独立的板块,自成体系、自我发展,导致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凝固化。一方面,城市以社会化大生产为基本特征的现代工业为主,农村则以小生产为基本特征的传统农业为主,两者形成明显反差。另一方面,城乡产业自成一体,关联度不高,城市对农村起不到应有的带动和辐射作用。要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必须以统筹城乡产业发展为突破口,通过城乡产业的相互融合、分工协作、互促共进,实现城乡经济的良性循环和一体化发展。

(四)统筹城乡产业发展是优化产业结构的重要途径

目前,我国的产业结构仍不合理、产业整体素质不高、结构矛盾突出,主要表现在:一是农业基础脆弱,劳动力严重过剩,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低下;二是工业整体素质不高,技术水平、产品质量和档次低,竞争力不强;三是服务业发展滞后,无法满足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需要。推进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必须实行城乡联动,统筹城乡相关产业的发展。无论是加强农业还是提高工业或发展服务业,都不可能仅靠城市或农村就能单独完成。因此,统筹城乡产业发展,是实现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途径。

二、统筹城乡产业发展的思路

统筹城乡产业发展,就是指各级政府在制定产业发展规划和产业政策时,必须对城市和农村的相关产业统筹考虑,打破城乡分割的二元格局,加强城乡产业之间的联系,充分发挥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和农村对城市的促进作用,实现城乡产业相互融合、良性互动、协调发展。

(一)推进城乡产业融合,优化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

统筹城乡产业发展,必须以城乡产业融合发展为导向。产业融合发展的关键在于培育产业链、促进产业集群、扶持一体化。统筹城乡产业发展,需要强化三次产业的内在联系、完善三次产业的布局,形成区域分工合理、特色优势鲜明的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要以现代农业理念破解农业难题,以高效生态农业的发展促进二、三产业的升级,以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推动三次产业的融合,形成城乡产业相互促进、联动发展的格局。具体措施为以下四点。

1.通过新技术产业和传统产业、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有机融合,形成符合我国国情的、发挥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资本密集型产业中的劳动密集生产环节竞争优势的产业结构,从而营造出新的就业空间,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创造新的就业机会。

2.通过农业与加工工业、服务业的互补性融合,使农业生产链条不断向加工、销售、服务一体化方向延伸,加速形成一个以市场为导向,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和规范化管理的农业生产经营体系。

3.城乡产业融合会使城乡产业形成利益共同体,可以改变传统的资源配置方式,形成统一的分配格局,使经济要素在城乡产业间进行统筹整合,并以产业链条为主导在区域经济范围内集中配置,使城市产业资本持续投入农业和农村产业,使区域经济资源综合发挥效益,做到优势互补,有效地解决农业发展中的资本不足问题。

4.在产业融合过程中,农业、加工业、流通服务业各个环节会在空间上形成聚集的结点。即农业、加工业、流通贸易业合理地布局在乡村、小城镇、城市的地域空间上,以产业为纽带形成城乡之间的有机经济联系。各个产业在空间上的聚集,为城镇体系的发展提供了产业支撑,使产业发展和城镇体系建设形成良性互动的过程,促使城镇体系和产业布局的合理化。

(二)坚持工业化与城市化相结合,构建产业发展的大平台

城市化是适应现代化大生产方式要求的产物,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必须以产业作为依托,产业转移也必然要推动承接地的城市化进程。而城市化又为工业化提供有效的基础设施、市场网络和组织体系。只有根据产业发展来给城市定位、建设城市,才能做到低投入、高产出,才能使城市充满活力。通过工业化与城市化的紧密结合,构建产业发展的大平台。公务员之家:

促进工业化与城市化互动,构筑新一轮产业发展的有效载体。充分发挥城市的服务功能将有利于提高产业发展的组织化程度,这是改善城市投资环境的重要方面。要树立科学的态度,从实际出发,充分考虑产业、人口的集聚趋势和土地、水等资源的开发利用潜力。在把握工业化与城市化互动的关系中,要把单纯依赖开发区(园区)发展制造业的思路,调整到依靠城市工业功能区和专业镇发展工业、促进产业集聚上来。

(三)以农副产品加工业为枢纽,推进城乡产业协调发展

农副产品加工业在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推动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城乡产业融合,实现农业工业化、现代化等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统筹城乡产业发展中起着枢纽作用。

1.农副产品加工业具有较强的产业融合性。农副产品加工业连接着城乡居民的最终消费。农副产品加工产品的用途在不断增加,所应用的行业和领域不断扩展,它的发展能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同时,农副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可以有力地推动工业反哺农业,机器制造业为农副产品和农副产品加工业的发展提供设备,使其通过改变产品结构消化过剩的产能。因此,农副产品加工业有着产业融合的天然属性。

2.农副产品加工业具有多样性,可以解决产业发展过程的同构性。各地根据市场需求,调整本地农业产业化项目以及农副产品加工的等次、程度、种类,形成自己的最有优势和特色的产业体系。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可以利用“资源就在手头”这一天然要素的禀赋,大大节省成本。比如,农副产品具有数量大、份量重、易腐烂等性质,在原料产地就地加工,可以减少损耗和运输费用。

3.农副产品加工业对经济发展具有较强的拉动性。农副产品加工业涉及上下游众多产业,具有很强的关联效应,对区域经济增长拉动性强。从国际经验来看,在工业化中期阶段,农副产品加工业对一个国家经济增长的贡献显得更为关键和重要。农副产品加工业是推动农业工业化的一个重要产业,农副产品加工业在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方面将发挥重要的作用。

4.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推动小城镇建设。小城镇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的空间枢纽,农副产品加工业是小城镇的枢纽产业,是小城镇建设的重要支撑,为小城镇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崛起提供物质基础。它对周边农村和乡镇具有较强的辐射能力,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起飞,实现农业和小城镇建设相互协调、双向带动、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郭翔宇.统筹城乡发展的理论思考与政策建议[J].山东财政学院学报,2004,(5):76-78.

[2]路远,左晓民.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产业枢纽选择[J].商洛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6,(1):38-41.

城乡统筹论文范文篇7

论文关键词:重庆师范大学;教师教育改革;地方发展;城乡教育统筹

今年初,国务院下发了《关于推进重庆市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3号),进一步明确了重庆新阶段发展的指导思想、奋斗目标和战略任务。其中提出:“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加快教育体制改革,形成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机制,支持重庆建设国家统筹城乡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我校认真学习落实国务院文件精神和重庆市的工作部署,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努力探索教师教育改革与服务统筹城乡教育发展相结合的途径。现将有关工作和相关发展思路陈述如下。

一、深刻认清形势,明确统筹城乡教育的任务,谋划服务统筹城乡教育发展的着力点

(一)重庆统筹城乡教育发展的目标任务

重庆市统筹城乡教育改革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建成“一个中心”、“一个高地”、实现“三个普及”,即:把重庆建设成为“长江上游教育中心和西部教育高地”,在西部地区率先“高标准高质量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高等教育进入普及阶段”。战略方向重点在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统筹发展,重中之重是农村教育,特别是农村义务教育。一是构建城乡一体化的公共教育服务体系;二是创新统筹城乡教育发展的体制机制;三是加快发展农村教育,推动农村教育发展上一个新台阶;四是改善农村办学条件,加快农村学校硬件、软件建设;五是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全面提升农村教师素质,创建一批农村特色学校。

(二)重庆实现统筹城乡教育发展面临的问题

影响实现统筹城乡教育发展的因素很多,包括政策、体制机制、投入等等,其中师资是关键因素之一。

在师资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一是城乡优质师资资源分布不均,农村教师队伍缺额较大,大班现象比较突出。二是农村教师队伍整体业务素质不高。三是农村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多数农村学校的教师队伍正面临着年龄断层的现象,部分中小学外语和音体美教师不足,课程无法正常开设。四是全市教师职称层次偏低。据统计表明,与同属西部地区的四川和宁夏相比,全市小学高级职称教师比例分别低8个百分点和12个百分点;初中一级教师职称及以上的比例分别低4个百分点和17个百分点。

(三)我校服务统筹城乡教育的着力点

面对重庆统筹城乡教育的难题和任务,我校广泛开展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大讨论,进一步明确了学校的顶层设计。深刻认识到,全面深入参与统筹城乡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既是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的客观需要,也是学校自身发展的迫切需要。

为此,我们着力从以下几方面探索服务统筹城乡教育:一是建立职业品格和职业能力相融合的培养模式,培养具有现代教育思想观念,品格优秀、充满爱心、业务精良,乐于奉献基层、立志农村从教的优秀师资;二是建立教师深人基础教育学习实践的制度,使教师深入到基础教育第一线,了解基础教育发展现状,寻找研究项目,把成果应用在大库区、大山区,转化为提高基础教育质量的推动力;三是根据职业教育不断发展的新形势,积极参与破解职教师资不能满足迅速发展要求的难题;四是设立校地合作互动的“教育综合试验区”,使之成为我校服务统筹城乡教育的“试验田”,促进试验区教育和我校又好又快地发展。

二、发挥特色优势,融入统筹城乡教育改革,履行师范大学使命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建设,我校在教师教育方面形成了自己的优势和特色,为服务统筹城乡教育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一)发挥教师教育优势,支撑统筹城乡教育的师资需求

我校顺应国内外教师教育改革方向,注重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可持续性和终身性,教师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一体化,形成了集学前教育、小学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职业技术教育、特殊教育和海外华文教育师资培养培训为一体的教师教育体系,适应统筹城乡教育发展多元化师资的新需求。

职前培养方面,为重庆基础教育发展培养了大批专业化教师,他们大都成为了基础教育领域的中坚骨干力量。据统计,在重庆市一级示范幼儿园的现任园长中90%出自我校、小学特级教师和骨干教师中我校毕业生分别占50%和60%、中学特级教师和骨干教师中我校毕业生分别占45%和52%职后培训方面,充分利用设在我校的“全国重点建设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基地”等国家和市级培训基地,积极开展基础教育,特别是农村义务教育教师职后培训。近两年就开展了国家和重庆市培训项目近30期,培训学员达3659人次。其中,为提升库区师资队伍业务素质而开展的“三峡之光”培训项目,已为三峡库区培训了7批骨干教师和教育管理干部。

(二)深化教育教学改革,适应统筹城乡教育发展要求

我校以服务统筹城乡教育改革发展要求为导向,以学分制改革为契机,建立了“通识教育+学科基础教育+教师教育+专业方向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了“通识教育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课程+教师教育课程+独立实践教学”为主的课程体系,构建了包括“基础实践、专业实践、综合实践和创新实践”等四个模块的实践教学体系。同时,形成了教育理论、教育技能、教育科研和实践环节等四个课程模块的教师教育课程群。确保学生树立现代教育观念,掌握教育理论知识,具备基本的教育教学技能,满足统筹城乡教育改革发展的新要求。

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创造性地提出了“人才培养与科学发展观‘三融人”’的思路,并在教育部部属高校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视频会上作了交流发言,得到了教育部和中央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的重视和肯定。

我校坚持“以文化人”的办学理念,强调文化在育人功能中的重要作用。经过多年探索和实践,我校形成了以“自省、自律、自助、自强、自立”为主要内容的学生“五自”教育的特色教育模式。同时,采取多种措施鼓励学生自主创业,在全国率先投入了5O万元设立大学生创业基金,现已资助两批毕业生创业项目和非毕业年级创业团队,共发放资金24.4万元,《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等媒体进行了专门报道。通过这些教育活动,学生在思想道德修养、专业能力、综合素质等方面得到了极大提升,普遍具备专业思想稳固、基础知识扎实、从教技能过硬、工作作风朴实的特点,成为巴渝地区基础教育战线的中坚力量。

(三)积极探索,开辟职业教育师资培养新途径

我校在大力开展普教师资培养的同时,积极向职业教育师资培养拓展。以教育部“全国重点建设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基地”为平台,先后承担了“中澳(重庆)职业教育与培训项目”、“中德职教师资进修项目”、“中等职业学校专业骨干教师部级培训”等部级培训项目。研制出《中职学校教师能力标准》,并开发出相应的课程与教材,向全国推广,产生了重要影响。在此基础上,我校乘势而上,在全国率先组建了职教师资学院,培养培训了大批优秀的职教师资,为服务重庆城乡统筹发展作出了积极的有益尝试。

三、加强校地合作,积极参与统筹城乡教育综合试验改革

在参与统筹城乡教育综合试验改革中,我校先期实施了一批特色试点项目,并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开始着手建立合作领域更为广泛的校地合作联动的“教育综合试验区”,探索服务统筹城乡教育的新路子、新方法,探索教师教育改革的新途径。

(一)先行先试,实施统筹城乡教育改革特色试点项目

在重庆市教委的支持下,我校实施了“特殊教育学校和乡镇中心幼儿园规范化建设,探索建立特殊教育和学前教育发展的体制机制”特色试点项目,旨在探索建立城乡特殊教育和学前教育均衡发展的具有典型意义和推广价值的规范化运作模式。目前,已在沙坪坝区、巫溪县等区县开展了项目试点,对重庆城乡特殊教育学校和幼儿园硬件建设标准、管理机制、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等系列问题进行深人的探索。

(二)拓展试点内容,开展深度合作,破解统筹城乡教育改革难题

在特色试点项目实施的基础上,我校结合重庆的市情、教情,正大力推进与区县全方位、深度合作,设立“教育综合试验区”。日前已与渝北区、黔江区、开县等区县陆续达成合作意向。在“教育综合试验区”内,将开展教育教学全方位合作,探索统筹城乡教育改革发展的体制机制。

下阶段,我校将与合作区县重点开展以下合作试验,力图取得突破性进展。

(1)开展新课程标准研究。重庆市在小学、初中已全面实施新的课程标准,高中将在2010年9月实施。我校协助合作区县加强对试验区教师新课程标准的培训;派出专家与试验区教师联合教研,对新课程标准进行研究,以课题立项方式加大新课程标准试教实验,对实施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进行探讨,提出解决方案。

(2)开展教师教育制度应用试点。在试验区进行《教师教育机构资质标准》、《教师教育课程标准》、《教师教育质量标准》、现代教师培训制度和现代教师资格制度的应用试点,为国家教师教育标准体系和制度的完善提供实践支撑。通过中小学标准化建设,为改善农村义务教育办学条件,解决城镇教育容量不足、大班额突出的问题,改善城乡教师分布不均的状况,为逐步实现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供制度支撑。

(3)开展教师培训模式改革。遵照教师成长规律,探索教师集中培训、校本研修、远程学习等多种模式,构建教师终身学习体系。特别要探索农村中小学教师培训的新模式,通过“对口帮扶、滚动培训、送教下乡、合作研讨”等措施,帮助提高农村教师素质。在合作区域内培养一批农村名师,使之在区域内起带动、示范作用,破解农村师资业务素质不高的难题,促进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

(4)合作提升试验区教师学历层次。发挥我校完备的教师教育体系和多学科优势,以及研究生的培养能力,帮助试验区教师提升学历层次,同时结合试验区“新课标”全面实施的要求,提高教师学术水平,增强教师教学研究、教学改革及课程开发的能力。

城乡统筹论文范文篇8

论文关键词:统筹城乡;城乡空间;城乡产业;社会进步

政府是统筹城乡发展的主体。这不仅是政府职能的要求,而且也是市场经济赋予的历史使命。城市与农村虽然是两个不同性质的经济社会单元和人类聚落的空间,但同时又是相互依存、融合竞争的统一体。城市的繁荣要有农村的需求和支持;农村的发展也离不开城市的扩散和带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城乡的物质资源、社会结构、生产手段、生活方式以及人的文化素质的差异,城乡处于不平等竞争状态,城市相对于农村在发展上总是处于优势,而农村则处于弱势。但是,无论从国民经济发展与增长,还是从社会稳定来说,这种优势和弱势的关系都不允许成为城乡自由竞争的依据和手段,否则,将由于农村的相对落后而难以实现现代化和国家的长治久安。面对这种情况,任何一国政府,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政府,为了使城市优势能够成为促进农村发展和城乡互助互利的积极因素,不得不利用“看得见手”,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城乡良性互动机制。这就是政府之所以要统筹城乡发展的内在原因及其理论依据。

政府统筹城乡发展统筹什么?用十六大报告的表述,是指物质文明建设、政治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统筹城乡发展的对象包括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内涵丰富。从我国现阶段城乡关系的现实看,当前各级政府应重点做好三个层面上的协调发展,即统筹城乡空间、统筹城乡产业和统筹城乡社会进步。

1统筹城乡空间

城市和农村是人类生产、生活的全部空间,其空间布局和规模比例既受到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又受到自然地理条件的影响,由不得人们主观臆断,是自发决定的结果。我国现存的城乡空间布局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和发展起来、带有浓厚的行政圈定色彩。从许多国家经验看,调整与优化我国的城乡空间结构,矛盾多且任务繁重,当前特别应注意如下三个问题:

1.1正确处理城乡布局与城乡差异的关系

统筹城乡空间布局不是要消灭城乡差异,而是在保持城乡差异特色的同时,统一规划城乡布局,充分发挥城市和农村的各自优势。城市化的进程自然引发城乡布局的调整。但是,调整城乡布局必须有利于保持城乡差异,充分发挥城乡功能差异、行业差异和景观差异的优势作用。城乡分开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无论经济社会如何现代化,城乡差异仍然是定义城市、区别农村的标准。我国出现了许多“城不城,乡不乡”的地域,从外部景观上看,“走了一村又一村,村村象城市,走了一城又一城,城城象农村”,正是城乡差异不明显的具体反映。因此,合理布局城乡空间的前提条件是准确定位城乡差异,否则,紧凑型城市无边界的扩张,和开敞型农村越来越一个样。

1.2尊重城乡布局规律,防止“长官意志”决定

城乡空间结构包括城乡规模、人口比例、地点配置等结构。一国或地区的城乡空间结构主要由经济发展水平和人文地理条件决定。经济发展水平制约城乡规模及人口比例,是经济发展过程中自发决定的。而且,城乡的地点选择受到历史、地理、生活习惯、技术条件的影响,是自然选择的结果。不能由“长官意志”决定。中国人口众多、国土面积广阔、经济自然条件各不相同,在这种情况下,统筹城乡空间结构要特别尊重客观规律,防止计划经济的决策方式,主观决定城乡布局。虽然城乡空间结构是经济发展水平自主决定和人文地理条件自然选择的结果,但是政府也可以发挥两方面的积极作用:一是政府可以实施灵活的工商企业政策、土地政策和劳动力流动政策,使有潜力的小城镇在条件成熟时自发形成新城市,现有的城市也可以随着经济发展而不断扩大规模;二是可以通过专家对城乡的各种功能和配套条件进行论证规划,在继续增加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加大农村道路、电网、自来水建设投入,以利于营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

1.3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并举,协调发展

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是中国国情和城市化的客观要求。中国是世界上第一人口大国,到人口峰值时城镇人口总量将超过10个亿,城市化任务之重,是世界上其他任何国家无可比拟的。无论是仅靠大城市,还是仅靠小城市都不可能容纳如此多的城镇人口。所人,统筹城乡空间必须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并举,协调发展。协调发展最根本的要求是,各类城市的区域布局和规模结构要科学合理,形成健全完善的城镇体系。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既有大中城市,也有小城市和小城镇,各类城镇依其在城市体系中的功能定位,发挥相应作用。目前社会上忧虑较多的仍然是害怕“大城市病”。其实,只要经营管理得好,大城市不一定就会生“病”,现代化越发展越是如此。美国的纽约、中国的上海等都是超千万人口的巨型城市,也没有见到明显的“大城市病”。城市规模由小到大,是城市不断发展的一般规律。尤其是城市化初期,大城市规模的扩张一般都要快于中小城市,是因为城市基础设施、投资环境等条件优于中小城市,比中小城市有更强的吸引力,能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当然城市规模也不是越大越好,而是要从实际出发,能大则大,而不能盲目贪大。特别是已有数百万人口的超级大城市,控制人口规模的大幅度膨胀是必要的。但那些中等城市,不仅不应控制,而且应该重点发展,使其成区域中心骨干城市。

2统筹城乡产业

统筹城乡产业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城乡产业分离是历史的必然,人类社会的文明与进步。然而,统筹城乡产业发展又是政府协调国民经济部门,弥补市场失灵,促进宏观经济平衡发展的份内事,一般意义上的城乡产业分工:“城市——工业”与“农村——农业”。但当今中国的城乡产业格局却有双重二元结构:即城市工业与农业;乡村工业与农业。因此,我国政府统筹产业发展的根本任务是改变这种双重二元结构。

双重二元结构可以看做经济断裂的两种表现,其形成断裂的机制有行政性的,也有市场性的。正因为如此,我们要全方位统筹兼顾,分步实施,促使融合,消除断裂。

2.1实行城市工业和乡村工业一体化的发展战略,变双重二元结构为一重二元结构

所谓一重二元结构就是将在不同体制下和不同资源配置方式的城市工业和乡村工业,纳人到一种体制轨道和一种资源配置方式上来,使双重工业化转为一重工业化。改变双重工业化为一重工业化,并不是要让城市工业按照计划经济的方法吞并或消灭乡村工业,把农民重新赶回土地上去;而是要对城市工业和农村工业实行统一平等的市场经济制度和无歧视的产业政策,鼓励两种工业在一种体制、一种产业政策下,按照比较优势原则,实行融合与重组。

(1)通过市场机制使城乡工业根据资源要素禀赋,发展各自有比较优势互补的行业。城市工业可利用资金、技术、人才等能迅速集聚的优势,偏重发展一些高技术含量的产业门类和产品。随着城市地价的提高,留在城市的只能是具有更高价值有能力偿付较高的租金的要素和产业。对于那些占地面积大、单位占地面积创造价值低的劳动密集型的制造业要通过置换逐步退出下乡。城市传统制造业进入农村工业区后,因相对便宜的地价和劳动力成本的下降而得以扩大规模,也可以为吸收农业富余劳动力提供就业岗位。乡村工业应按照市场需求变化,调整企业经营内容和经营方向。大力发展有农村资源优势、传统工艺和特定市场优势的特色产业。在市场制度安排下,凡是适宜在农村抑或在城市发展的产业和项目,不能人为设置进入门槛,要让资源要素自由流动。

(2)实行平等和一体化的产业政策。改革开放以来,城乡产业政策和制度虽然经过了多次大的改革,但是仍然保留着浓厚的计划经济痕迹。目前要尽快清理现存两种不平等或带有歧视性的产业发展政策,在城乡之间、国有工业与非国有工业之间,应逐步淡化差别意识,按同一产业政策标准,在市场准人、财政金融支持、股票上市、土地占用、劳动就业与人才引进、科技攻关以及技术改造等方面,采取一种政策、一种待遇,指导城市工业与乡村工业在同一起跑线上平等发展。

(3)加快资本市场改革,推行城乡统一金融政策。统一城乡金融政策是城乡工业进行渗透、融合的重要条件。因为资金是企业发展的载体,如果国家的金融政策和资金供给的政策偏向城市,不但会引起城市工业在资金供给充裕的条件下提前进行“资本深化”,而且还会导致农村工业资金供给不足。为了解决资金供给不足的矛盾,农村工业企业就借助市场或地方政府力量,千方百计地从农业转移剩余资金。为此,要积极引导国有商业银行及非国有银行,进入农村拓展业务,开展存贷款活动。同时,探索并建立适合乡村企业特点的资格认证、贷款抵押担保制度。改革现行的农村信用社体制,最终将其改造成农民自己的信用合作组织。积极支持农村发展民间金融组织,开放农村金融市场。

2.2实行现代工业和传统农业协调发展战略,变二元结构为一元结构

工业与农业协调是国民经济稳定持速健康发展的基础。我国仍然处在传统农业阶段。传统农业的主要特征是分散经营、缺少组织性。由此造成面对现代工业,农业无竞争力可言;面对市场,无谈判能力可言。因此,实行现代工业和传统农业协调发展的基本要求是农业生产方式的提升,使农业同工业居于同等的竞争地位。这意味着,随着工业化发展,农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份额虽然逐步下降,但农业的竞争力不仅不因此而削弱,相反,却因农业和现代工业之间联动性的增强而得到不断扩张。

我国传统农业与现代工业的矛盾集中于两个方面:一是传统农业与现代工业并存,现代工业并未完成对传统农业的改造;二是传统农业与现代工业的位置至今未发生互换,“先进”的工业还要依靠“落后”农业的支撑。解决这些矛盾,必须依靠国家宏观调控力量,采取工农业协调发展战略,放弃工业化初期追求农产品产量最大化和过度抽取农业剩余资本的政策目标,将重点转移到增加农民收入和对农业的支持保护等方面来。当前的重点有:一是要建立对农业的支持保护体系,包括增加农村基础设施投入,加强农田水利、生态环境和农村公共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二是加大对农村教育培训的投资力度,免费对农民进行技术培训;三是减轻农民负担。继续深化农村税费改革,统一城乡税费结构和负担比例,降低农业税,取消农业特产税,规范农村税费征收管理,坚决杜绝向农民乱收费;四是建立农业风险补贴机制;五是加大对农村贫困户的扶贫力度对农村贫困户的扶贫方式要创新,不是单纯给一点资金上的扶持,而且要在技术培训、市场信息、优良品种提供等方面给予支持。

3统筹城乡社会进步

城乡协调发展离不开城乡社会全面进步。统筹社会进步包括统筹劳动就业、教育卫生、政治文化及其它社会事业的发展。

3.1在统筹城乡劳动就业,建立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制度框架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对农民就业和流动的某些束缚被解除,但是,在改革城乡分割的就业制度方面仍没有迈出实质性步伐,进城打工农民在就业、公共服务等方面仍受到各种歧视性待遇。因此,要统一城乡就业政策和管理体制,实行城乡开通的制度创新。其核心内容有三:建立健全统一、有序的劳动力就业市场体系,积极完善政府的疏导和调控功能;大力降低农民进城门槛,尽快取消影响人口和劳动力流动的政策限制;取消城乡分割的户籍管理制度,实行城乡就业的公平竞争、同等待遇制度,切实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

3.2调整农村基础教育投入的分配政策

作为基础教育大头的农村义务教育,其发展任务及资金投人职责主要落在了县、乡、村基层,这与其所具有的财政能力极不匹配。而中央和省级财政教育投人分配,主体部分用于了高等教育,极少或很少用在支持农村义务教育。由此造成的后果是,农村基础教育发展滞后,欠帐较多,成为我国当前整个教育领域最为薄弱的环节。为了加快农村基础教育发展,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工资要完全由中央政府的财政来承担,这既体现义务教育的精神,也可以减轻农民的负担。同时,必须强化省级财政对农村基础教育的支持,真正将农村九年制义务教育落到实处,实现城乡教育统筹。

3.3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实现城乡社会保障体系

目前,尽管我国城乡之间的社会保障体系尚未对接,特别是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在城乡之间的配置结构还很不合理,但建立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体系,已是人们的共识。在这个问题上,要注意防止两种倾向:一是重城市,轻农村的倾向;二是不顾客观现实情况,主张实行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在短时间内实现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是不现实的,各级政府要从本地区的实际经济状况出发,逐步在养老,医疗、最低生活保障等方面实现城乡并轨,最终实现城乡保障一体化。①建立健全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体系,积极创造条件,加大扶持力度,努力做到应保尽保。②全面推行农村医疗保险制度,在大力落实重大疾病救助制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建立突发性救助机制,以利农村弱势群体得到有效救助。③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暂不完善、土地对农民的生活保障功能强于生产功能的情况下,城市建设征占农民承包土地,必须给失地农民接近市场价格的经济赔偿,而不是补偿,以利其依靠应得赔偿金平稳转业或自主创业。

3.4深化农村政治体制改革,实行村镇自治制度

改革行政管理体制,将乡镇站、所改制为合作经济组织。这样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管理成本,减轻农民负担。村一级实行村民自治组织与村集体经济组织职能分开。建立农民合作组织,充分发挥农民组织的自我管理、协调作用,提高农民自我权益和化解市场风险的能力。公务员之家

4统筹城乡发展的政策取向

4.1统筹城乡发展的目的是实现城乡平等和增加农民收入

统筹城乡就是为占总人口64%的农民群众服务,以增加农民收入,保障城乡居民权利平等为根本目的。只有这样,统筹才不会偏离方向,脱离实际,急功尽利。统筹城乡发展并不一定就是指农民的生活变得和城市居民一样好,而是在消除城乡隔离制度的过程中,通过维护城乡平等权益,使农民收益得到增长。这种收益增长既不是政府给予农民的优惠,也不是对农村的政策倾科,而是对农村、农业和农民的非歧视性待遇改善的结果,即由城乡不平等造成经济效益损失而转化的“制度”收益。

4.2统筹城乡发展要以制度创新为主,调整分配格局为辅

统筹城乡发展有两条基本思路:一是政府“少花钱”的统筹,即下决心着力推进制度创新,政府从制度供给方面改变现行对农村歧视的做法,为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创造相对公平的制度环境;二是政府需要“花钱”的统筹,也就是从宏观上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加大政府财力资源对农业和农村分配的力度。按照新制度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制度是内生的,并且是决定经济绩效的首要因素。制度本身并不能增加资源禀赋,但可以协调利益关系,降低交易成本,调动市场主体的积极性,可以改变生产要素配置的环境和相对价格,从而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方向、速度和效率。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重要根源是制度性因素。因此,统筹城乡发展必须以制度创新为主,调整分配格局为辅。现在,人们在讨论城乡统筹问题时,往往强调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甚至主张增加非农产业部门的税收来反哺农业,走政府“花钱”为主的统筹城乡发展道路,这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可取的。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城乡统筹不要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统筹本意就包含了城乡利益的调整与重新分配。但是,政府“花钱”统筹要遵循一个原则,即城乡双方都能获益。因此,政府加大对农村财力资源分配要建立在做大国民经济“蛋糕”基础上的增量支持。

城乡统筹论文范文篇9

摘要:农村金融是现代农村经济的核心。统筹城乡发展必须建立在健全农村金融体系,促进农村金融改革发展的基础上。分析农村金融发展中的问题,确立农村金融改革发展的原则,在体制和政策上创新,实现金融在城乡间协调和均衡发展,是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的重要任务。

一、兼顾城乡分析配系变革背景下的重庆乡村金融需要综合

(一)农业财物化停滞的微弱趋向请求翻新金融货物需要金融保障农业财物化停滞是晋升农业运营效益的无效路径。正在政府指导和市面推进双重作用下所引发的农业财物化运营风潮,带来了金融效劳的深入变迁:一范围,农业财物化将消费、加工、出售各个环节,构成了一个完好价格链系统,相较于疏散、隔断的原始农业消费运营形式发作了基本性变迁,请求金融效劳改观一家一户、单点单环的保守效劳形式,站正在消费联系链的立场,从效劳农业财物化车把企业溯及服务到庄户;站正在价格链的立场,从效劳消费环节蔓延效劳到加工、出售环节,以完好的链条型金融效劳促进农业财物化停滞。另一范围,以车把企业为主体,机构展开的范围化、市面化消费运营,将千家万户的小消费与大市面对于接,其消费运营联系联接了多个主体、横跨多个财物、面临国际海外,没有只需求保守的取款、存款、预算效劳,还蔓延出境内业务、期货交易、消费运营安全等全方向的金融需要;同声,随着消费运营范围的一直扩展和治理程度的进步,其扩张性筹融资需求担保公司等信誉增级组织的支撑,需要囊括银号、安全、证券、期货买卖公司等各类金融成员正在内的齐备金融系统,依据农业停滞特性,翻新金融货物,为其需要完好的一揽子金融效劳。

(二)新乡村建立请求扩展乡村金融范围和提供公益性金融效劳一是正在施展县域乡村共同制度劣势、整合停滞资源,经过扩展关闭吸引资金、技能、俊杰、治理等内生因素,深浅开拓乡村地域劣势资源,放慢停滞二、三财物的进程中,必定正在乡村地域催产少量的以企业法人造主体的钻工性范围化金融需要。二是正在农村途径、风力、水利、甲烷等旨正在好转乡村消费生涯环境的根底设备建立和乡村城镇化建立进程中,需要多本质、范围化金融需要。正在该署需要中,一全体名目因为输入范围大、周期长、公益化本质一般,没有适合生意金融染指,需求制度性金融组织施展作用;一全体名目存正在较好的间接筹融资环境,可应用银号、担保组织、政府施行信誉增级,采存入售信托基金、公债券等形式停止间接筹融资,防止适度依托直接筹融资。三是正在医疗、养老、文化等乡村政法公同事业建立中,其输入、治理、运用需求制度性金融与非制度性金融和银号、安全、注资组织等金融成员协力共举,一揽子处理资金筹得来、管得好、能升值、开启用等成绩。

(三)农业消费形式和农家计涯形式的演化要求金融效劳多元化乡村劳能源转移,大范围的务工经济加长了资金汇兑需要;同声正在务工中实现了原始利润积攒、具备了守业环境的务妇幼民,正在回乡守业进程中,需求存款、担保、出租等金融效劳。随着农民支出沟渠没有断拓宽和财产的增多,需求以财产保值升值为手段的分析理财效劳,同声衍生出置业、消耗性金融需求。随着农业财物化和田地流转粗放运营的一直发展,基于庄户范围化消费、机器化工作的消费形式变革,需求大额庄户存款、农业机具出租、农业消费保险等金融效劳。分析上述,随着农民消费生涯形式的改造、财产的一直增多和文明高素质的晋升,其金融效劳需要曾经由容易的小消费存款向筹融资、出租、保险等多元化金融需要改变;由保守的消费型金融需求向财产治理型和消耗型金融需要改变;由繁多的情理型效劳沟渠向电子化效劳沟渠改变。

二、重庆乡村金融变革与停滞中存正在的次要成绩

(一)乡村金融供应总量及构造平衡,金筹融资源配置错位

1.乡村金融供应有余,构造平衡。近年来重庆乡村金融供应涌现了一些新的变迁和新特性:一是乡村金融供应重大有余的冲突开端由整个乡村地域向经济更落伍的乡镇转移集合。二是乡村存户金融供应有余的冲突开端由乡村地域整个存户集体向农村巨大企业和庄户转移集合,而乡村地域的一些资质优良的高端存户变化金融组织竞相抢夺的优良客户资源。三是信贷业务种类供应有余的冲突开端由整个“三农”信贷业务向“三农”信贷业务中注资回收期长、收益低、危险大的根底设备和乡村种养业信贷业务转移集合。

2.乡村金融组织格局没有正当。一是乡村地域金融网点单位偏偏少。据统计,全市主市区以外的县域地域每万人占有金融网点1.39家,只占主市区每万人占有金融网点数的33.7%,内中经济停滞较好的渝西南翼金融网点遮盖面为90.7%,经济停滞绝对于较差的渝西北翼金融网点遮盖面为85.6%。二是乡村金融组织效劳古代农业停滞的性能弱。一范围乡村金融组织因为单位少,运营垄断性强,缺少充足的市面所作,招致乡村网点根底设备配置差,需要金融效劳的高科技含量低,效劳频率没有高;另一范围,农村金融组织怠于开拓新的金融货物,业务种类大多局只限保守的取款、存款和预算业务,远远满意没有了乡村经济主体停滞示代农业所需求的古代金融服务。

3.金融货物和业务流水线钻工化成绩一般。次要体现方式是沿用效劳乡村存户的准入规范和业务流程,与现阶段“三农”存户业务运营急需的存户准入低规范、效劳范畴一点径、业务操持短流水线和操作方法简洁化的事实金融需要没有婚配,招致“三农”存户的金融需要无货物支撑,无流水线合作。

4.制度性银号的性能缺位。“三农”存户对于低圆周率存款请求急迫,而正常的银号和市面化金融机构没有能满意其低圆周率的请求,因而必须要有制度性金融作为支持。眼前重庆处置乡村制度性业务的金融组织只要农业停滞银号一家,且仅正在食粮收买方面施展着制度性金融的作用,正在乡村公益性、临时性、高危险和低频率等急需低存款圆周率支撑的制度性金融范围施展的作用没有够,招致制度性金融正在重庆乡村金融的停滞中缺位。

5.支撑新式乡村金融机建立设的力度没有够。从2006年终开端,国度银监会为处理乡村地域银事业金融组织网点遮盖率低、金融供应有余、合作没有充足等成绩,先后出面了乡村村镇银号、存款公司和资金相濡以沫社等一系列新式乡村金融组织治理方法,依照“低门坎、严监管”准则,鼓舞各类利润为农民需要优良、高效的金融效劳。而重庆市作为国事院同意建立的通国最大的兼顾城乡分析配系变革实验区,却只争得了荒村镇镇银号目标,眼前仅重庆大足汇丰村镇银号歇业。因为正在建立新式乡村金融组织制度促进上滞后,以致重庆乡村地域金融组织单位少的成绩临时未能失去无效处理,反应了乡村经济的停滞进度,同声也抑止了乡村金融的可延续停滞。

(二)支持乡村金融停滞的经济根底雄厚1.乡村根底设备保证水平差,农业分析消费能力低。乡村田地、水利设备、途径交通、树林遮盖、气象台站等根底设备保证水平,是权衡农业分析消费威力的主要目标,是承载金融利润输入的无效载体。重庆是大水乡、大乡村、大库区,根底设备建立欠账多,注资保证威力差,难以吸收金融2.农业财物化水平低,企业运营消息没有通明。因为本市农业财物化停滞水平低,财物运营链条短,货物外加值低,形成乡村运营因素输入多,产出低,糜费重大。而与农业财物化水平低相伴而生的是企业运营范围小,治理没有标准,广泛具有着企业财务制度没有健全,公司管理缺失,运营治理消息没有通明,金融组织信贷治理难度大等成绩,增多了金融组织的治理利润和注资危险。

3.乡村劳能源高素质低且活动性大,注资危险大。一是乡村劳能源全体高素质没有高。目重庆65%的农民只要小学以次文明,缺少增收脱贫致富的技艺。二是农民活动性强,治理难度大。有700万农民正在市内外活动务工,通国范畴内的集体征信零碎建立绝对于滞后,金融组织贷后治理难,存款催收获本高的成绩日益一般,也已变化障碍乡村金融组织向农民发放存款的主要要素。三是缺少存款质押担保威力。从事乡村种养业的庄户消费机器容易,家族无效财产少,该署财产难以变化存款质押担保物,招致庄户贷款的第二还款起源难以失去保证。

(三)支持乡村金融停滞的政法保证缺失

1.支撑乡村金融停滞的制度建立滞后。一是贷款财税弥补没有够,监保管度指导有余;二是配系金融纪律法规没有完美,农民无效质押有余,甚至农民的各种权利和财富无奈尽快参加乡村金融运动中。

2.金融危险摊派机制没有健全。一是政法担保体系没有健全。担保组织少,缺少市面所作,对于“三农”存款需要信誉担保的自动性没有强,通畅了乡村金融效劳“三农”的停滞步调。二是农业安全缺位。由于农业安全赔偿率高、报答率低,正常金融组织没有愿意对于农业展开安全业务。三是政法信誉支撑系统建设滞后。眼前乡村经济主体合议制观点冷淡,逃债、废债的信誉守约景象少量具有,缺少信誉建立根底。

3.政府效劳乡村金融的职能施展没有充足。一是对于效劳乡村的金融组织制度待遇没有同等,对于效劳三农的金融组织缺少相反的制度条件。二是对于金融机构提的请求多,为其排忧解围处理详细成绩的少。一般中央政府以至对于金融组织守法清收或者从事危险财产停止行政干涉,重大伤害了金融组织效劳“三农”的踊跃性。三是中央政府正在解决信誉守法者时常常做官法稳固范围为专款人思忖的多,为金融机构资金保险思忖少,执法单位“有法没有依、执法没有严”景象时有发作。

三、放慢乡村金融建制变革,构建与完美乡村金融系统的准则

(一)保持市面导向、放宽市面准入的准则正在变革与翻新乡村金融建制中,构建和完美适应“三农”特性的多档次、广遮盖、可延续、低利润的乡村金融效劳系统,必需一直保持以市面导向,放宽市面准入的准则。

(二)保持推销性、竞争性、制度性相联合的金融系统建立准则保持推销性、竞争性、制度性相联合的“三结合”准则,能力完成乡村金融效劳有可延续性,能力完成乡村金融与乡村经济共生共赢、延续互动。

(三)保持增强制度支撑与进步金融组织运营威力的偏重的准则增强制度支撑能力无效安置金融组织支农的积极性,支撑金融组织向“三农”歪斜。同声,也有益用鼓舞和推进金融组织进步本身运营威力,翻新农村金融货物,进步金融效劳程度。

四、放慢乡村金融建制变革,构建和完美乡村金融政策

(一)建立多档次、多元化的乡村金融系统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请求:“翻新乡村金融体制,放宽乡村金融准入制度,放慢构建推销性金融、竞争性金融、制度性金融相联合,利润紧缺、性能健全、效劳完美、运转保险的乡村金融系统”。建立多档次、多元化的乡村金融系统是乡村金融建制变革停滞的首要使命。

1.进一步强化乡村制度性金融性能。作为乡村制度性金融组织的农业停滞银号应进一步施展对于农业的五大职能。一是充散发挥对于农业财物的帮助职能。支撑农业构造调动、农业财物化运营,合作政府建立劣势农货物海域化格局、业余化消费、范围化经营的农业消费格式,支撑农业根底设备建立,加长土地疏浚、农网革新、乡村交通、通讯、动力等根底设备建立的输入。二是充散发挥对于农业支撑的补偿职能。关于农业消费存正在社会效益较高、经济效益相对于较低,推销性金融组织没有愿注资,农刊行能无效补充推销性、竞争性金融“量”上输入的有余。三是充散发挥对于农业输入的提倡职能。经过投放信贷资金,好转注资条件,升高注资危险,吸收其余资金从事相符政府农业制度企图的存款和注资,从而构成乘数效应,加强注资主体输入农业的决心。踊跃支持农业财物化车把企业停滞,进步农业财物化程度。四是充散发挥指导支农资金投向。作为农业制度性金融组织,应保持粮棉倒卖储业务的根底位置没有动摇,支撑地方和中央粮棉储藏、替换,保障方案的顺利施行;支撑粮棉倒卖企业展开粮棉调销业务,办好食粮收买资金的供给,掩护种粮农民利益,进一步巩固和停滞农刊行正在粮油油信贷市面上的主导位置,进一步强固和进步市面份额;踊跃支撑农业小企业停滞及其余业务,缓解“存款难”。五是充散发挥对于农业停滞的效劳职能。应用农刊行组织劣势,踊跃施展对于农业财物构造调动的消息指导、技能指导和制度指导作用,使农民经过财物构造、货物构造的调整实在进步支出。同声,进一步放慢货物翻新步调,特别要加长信贷业务货物的自主翻新力度,放慢研发和推行适宜农业企业特性的金融货物,经过真话地下一致授信,核定可重复运用信誉额度等形式,开辟绿色通道,进步效劳频率,及时满意企业的信贷需求。踊跃钻研翻新担保机制,打破农业中小企业融资瓶颈。

2.进一步加长农业银号的支农作用。农业银号临时以来正在支撑农业经济停滞、效劳“三农”范围发挥着主要的作用。以后,农业银号正正在停止改革,改制后的农业银即将存正在愈加正当与完美的金融企业管理构造,愈加顺应市面需要,支农性能愈加一般,必将从运营系统、机构保障、资金供给范围对于支农惠农更上一层楼,更好地施展农业银号支撑农业的传统劣势,表现出农业银号应部分支农性能,对于“车把企业+输出地+农民”经济体寄予更大的支撑,加长对于车把企业的资金输入,处理农业财物运营对于信贷资金的大范围需要。以此,牵动其余生意银号施展支农作用。

3.保持把停滞“三农”、效劳“三农”作为重庆农村生意银号任务的圆心。要优先支撑具有海域资源劣势、市面所作力强的主导财物的停滞,推进农业科技成绩转化,支撑范围型、特征型、高科技

型的“公司+输出地+庄户”的财物化形式的停滞,支撑力点龙头企业的停滞,支撑农货物输出地建立、呆滞机构停滞和市面系统建立。增强货物翻新,优化存款种类。依据存款对于象差别化发放存款,如对于播种小户采取质押、抵押、联保、担保等愈加灵敏的形式。

4.健全邮政存款银号建制,完美支农性能。增加邮政银号存款取款正在乡村的使用范畴,将县域一定对比的存款取款用来发放小额信誉支农存款,积极指导定然对比资金正在外地乡村生意银号、农业银行操持大额协定取款,增多乡村资金起源。

5.鼓舞各类股子制生意银号到县域建立组织。制订相关制度,鼓舞和指导国际、海外各类股子生意银即将组织、业务向乡村、农业、农民蔓延,进步乡村金融主力和效劳程度。

6.鼎力停滞新式乡村金融机构。新式乡村金融机构是乡村金融系统的多余补充。停滞以效劳乡村地域为主的村镇银号、小额存款公司、乡村资金相濡以沫社等新式金融组织,有益于处理乡村金融组织网点遮盖率低、合作没有充足、效劳有余的成绩,推进乡村构成注资多元、品种多样、管理灵敏、效劳高效的金融效劳系统。

7.指导和推进官方借债衰弱停滞。乡村官方借贷较为广泛,存正在借债联系消息对于称的自然劣势,一定水平上能满意正轨金融组织难以涉足或者供给有余的资金需要,是正轨金融的补充。官方借债没有存正在缩小效应,对于金融市面的反应是无限的。对于正当、合法的官方借债应掩护,指导和推进其衰弱停滞。

(二)进一步加长资金输入,踊跃指导资金回流,需要紧缺的支农资金

1.对于乡村竞争金融组织施行免缴或者减缴取款准备金制度,使其有更多的资金输入“三农”之中。

2.加长支农再存款的投放力度。进一步扩展现行小额存款额度,以满意农民消费范围扩展的需要;过度延伸存款期间,使存款期间与农业消费运营周期相顺应。扩展存款用处,满意乡村生意银号支农资金需要。

3.灵敏施展圆周率杠杆作用,生意银号投向农业的存款可施行较大宽度的圆周率浮动,安置支农踊跃性,对于庄户发放的支农存款圆周率应没有浮或者少浮,以减轻农民累赘。

4.构建乡村金筹融资金返流机制,明白规则县域内银事业金融组织新吸引取款,次要用来外地发放存款、支撑乡村经济停滞的对比,构建乡村资金良性重复机制。

5.把过火疏散的运用支农资金绝对于集合运用,进步运用效益。或者作为支农存款贴息,或者用来支撑金融组织支农存款处分,构成支农存款的鼓励机制。

(三)构建和完美农业安全政策农业是弱质财物,难以防止各族做作灾祸的侵害,强无力的制度保证系统将起到分摊乡村金融机构存款危险的主要作用。

1、构建农业巨灾安全基金。踊跃停滞洪流、干旱等面积广、反应大、灾祸屡次的杂项巨灾安全,加快构建全市范畴的制度性农业安全网络和农业安全基金。

2、经过定然的财政津贴、票据信贷、减轻役收等制度帮助,充散发挥和应用生意安全公司资源劣势,指导和推进旧有生意安全公司到乡村建立组织、开展业务、开拓适宜乡村需要的安全货物,充足安置农业车把企业和庄户的投劳踊跃性。

3、新建农业担保公司,逐渐构建以制度性的保险公司为主、推销性安全公司为辅的、可延续停滞的农业安全运营形式。

4、健全农业再安全市面系统。采取财政津贴、税收优越等措施,鼓舞各族推销性安全公司农业原安全需要再安全支撑。

(四)建立危险分摊与弥补机制,正当疏散支农存款危险

1、进一步施展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对于农业贷款施行财政贴息制度,指导银号信贷资金向“三农”畛域配置。

2、放慢构建政府帮助、多方参加、市面运作的农村信贷担保机制。鼓舞有环境的地域政府出钱、农民和乡村企业参预,成立相符古代企业政策的担保基金或者担保公司。经过财政帮助一批业余性的乡村信誉担保机构,建立特地的乡村信贷担保基金,踊跃拓展相符乡村特性的担保业务,实在处理农民存款担保难的成绩。

3、鼓舞和机构金融组织踊跃试点,依照因地制宜、灵敏多样的准则,探寻相符乡村实践的质押贷款,构建健全质押担保物件评价、治理、从事机制,扩大乡村无效担保物范畴。

4、新建农业危险注资公司、构建农业注资基金,用来高科技含量高农业名目注资,指导政法资金跟进。

5、构建乡村支农存款安全机制。推广乡村安全存款;指导构建由农民、乡村经济机构志愿出钱构成的非盈利性的相濡以沫安全机构;对于制度性农业安全、商业性涉农安全,以及相濡以沫性安全施行与正常生意保险有别的再安全,无效疏散农业安全的运营危险。

6、踊跃探寻多方竞争的担保机制。把农民、专业竞争社、银号、农资供给商、车把企业等农业消费运营中的有关利益者组成一条存款担保链,构成贷款利益共享、存款危险疏散共担。

(五)好转乡村金融生态条件,推进乡村经济金融谐和停滞政法信誉系统建立是个零碎工事。政法信誉体系建立既触及经济和政法的各个畛域,也受各个方面的反应和限制,需求充足安置各范围的踊跃性,将其归入到经济和政法停滞计划中。

1、提议政府就建立乡村金融生态保险区成立一个专职正式组织,鼎力依托群众银号整合旧有资源,构建遮盖面广的征信零碎,促进政府主导下的信誉工事建立。并经过整理标准市面经济次序、放慢信用政策建立、增强宣扬文化和言论监视等多种道路,分析使用纪律、经济、政法监视等多种手腕,一致部署,大局谐和,联结施行,无效地促进政法信誉系统建立。

2、以构建乡村金融生态保险区作为推进乡村经济的主要握手,分析使用好三大手腕,创立乡村金融生态保险区以此推进乡村经济的鼎力停滞。

一是正在公安层面踊跃建立乡村金融生态保险区。正在立宪上,要充足思忖乡村金融组织生活停滞的特别性,确立其绝对于于正常金融组织、政法机构的“超惠”待遇,正在公安受权、权利掩护、免责范畴、受偿位次等范围寄予歪斜;增强金融执法,严峻管教恶意逃废债权行止,着力点理施行工夫过长、施行用度高、抵账财产回气候效差等一般成绩;对于触及弱势群体、政法大众的金融事例,对于涉农金融组织为保护社会稳固所支付的利润应构建弥补、调理机制。

城乡统筹论文范文篇10

论文摘要:本文以日照市为例,对农村融资问题进行了专项调查。从调差情况分析,农村融资难的矛盾依然突出,并成为制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根本性问题。本文在对农村融资难的症结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改善农村融资状况的政策建议。

论文关键词:农村金融形势融资制度多元化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国务院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当前,新农村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就是资金问题.没有有效的资金投入.新农村建设这个命题就很难突破。为此,我们以日照市为例,实地走访调查了涛雒、陵阳、高泽等乡镇30户中小企业及450户农户,在此基础上,对农村融资问题进行了分析。

一、当前农村融资的基本形势

受政策、体制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三农”的弱质性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日照市农村融资难的矛盾依然突出.并成为制约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根本性问题。

(一)农村资金投入渠道呈现多元化

一是金融投入已经成为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资金来源。2006年末,日照市农村地区贷款余额61.84亿元,比l999年末增加42.42亿元,其中农业贷款余额57.94亿元。二是民间投入主要依靠原始资本积累。2005年全市农户生产性资金投入达50.18亿元。民间借贷成为弥补农村资金缺口的重要途径,规模约40亿元,64.3鬈的农户需要资金时首选民间借贷。三是财政对“三农”的资金投入逐年增加。随着国家一系列惠农政策的实施,财政投入“三农”的资金总量明显增加。据统计,2003—2005年三间,全市财政预算内农业支出总额3.08亿元,占财政总入的比例提高了0.63%。四是从市外争引资金投“三农”。2006年全市共落实各类农业项目35个.引进类资金8576万元。

(二)农村资金供求不均衡的矛盾相对突出

按照农村资金需求对象不同,大体可以划分为农户、村企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三类:一是农户方面。调查显示,农户资金需求5000元以上的占21.6%,5000元以下的占78.4%,其中2000元以下的占53.73%。二是农村企业方面,多数小企业初期基本建设资金主要依靠自筹.虽急需外部资金支持,但由于难以满足银行的贷款担保条件,所以获得贷款的难度较大,贷款满足率仅为26.4%。

而对于已经进入成长期和成熟期的中小企业来说,贷款满足率高达92.6%。三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目前金融资本基本没有介入这一领域,是新农村建设中面临的主要资金瓶颈。调查还发现,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直接决定资金配置效率和金融参与率,进而影响信贷供求关系。经济发展越好,金融的参与率就高,信贷资金利用就越充分,而经济越落后,金融参与率就低,资金配置效率低。据统计,经济发达地区的贷款满足率、人均贷款额、农村信用社贷存比等指标均远远高于经济欠发达地区。

(三)资金外流加剧农村资金短缺

由于资本的趋利性和农业的弱质性,导致资金外流的趋势比较严重.加剧了农村“失血”问题。目前资金外流途径主要有:一是国有商业银行对农村资金的“虹吸”效应。

2006年末,日照所辖五莲县、莒县国有商业银行贷存比分别为41.86%、58.56茗,存差合计高达40.99亿元。而同期全市国有商业银行贷存比为l44.87茗。二是农村信用社投向非农领域的资金越来越多。受改革利益驱动,农村信用社更加注重追求经营效益,所以对非涉农企业贷款、存放同业及投向货币市场的资金较多。据统计,2006年末全市农村信用社仅投向货币市场的资金就达4.59亿元。三是目前城市二、三产业积累已成规模,收益率明显高于农村,农民进城经商、购房、建厂、打工等渐成气候,加上农民医疗、教育等消费支出快速增长,加剧农村资金向城市的转移。

(四)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制约农村资本积累

1978—1989年.13照市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递增21.1%.1989—2005年,则减缓到12.1%.其中2002—2003年年均增长仅5.3%.2004—2005年出现恢复性增长.年均增长l1.68%。城市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民人均纯收入之比从1989年的1.84:1扩大到2005年的2.38:1。从近几年农民的现金支出结构分析,对农业的投入占比呈下降趋势。而对教育、住房、子女婚嫁、医疗等非生产性消费支出不断攀升,进一步弱化了对农业的投入能力。

(五)农村金融服务水平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一是农村金融服务机构数量明显不足。2006年末。日照市农村金融机构(含农村信用社和农业银行乡镇以下机构)有各类营业机构共184个,从业人员1724人。不考虑机构重合因素,相当于1个营业机构服务于16个行政村,1名工作人员服务于435个农户。二是农村金融机构信贷管理效率不高。农业银行乡镇营业机构基本是“只存不贷”,农业发展银行尽管试点性开办了小企业贷款。邮政储蓄开办了小额质押贷款。但对农民惠及很少。而基层农村信用社自主贷款审批权限一般只有5万元.相当多的农村信用社贷存比在60%左右,有的甚至不到40%。三是农村金融机构金融服务深度不够。以涛雒镇为例,有75%的农户有贷款需求。但目前农村信用社评定为“信用户”的农户占全镇农户的25.3%.有贷款关系的农户仅占全镇农户的18.4%。四是农村金融机构金融创新意识不强.使农民难以获得与城市居民相同的金融服务,特别是针对农村和农民特点的票据、理财、银行卡、信托、业务咨询、网上银行等新兴金融服务欠缺.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五是农村融资成本过高。目前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多数都在基准利率的基础上上浮70%,甚至“一浮到顶”.农民对利率过高反映比较强烈。

二、农村融资难的深层次原因分析

(一)传统城乡二元结构体制决定了“三农”长期处于弱势地位

建国后,我国长期对农业实行价格“剪刀差”和城乡分割的经济社会政策.从农业发展中获取了大量的工业化起步初始资本,减少了农村资本的有效积累。仅对“十五”时期统计,日照市第一、二产业平均年递增分别为4.9%和21.8%,两者相差16.9个百分点。财政对“三农”发展“取大于予”,农业税政策调整前的2003年,全市仅农业税和农业特产税两项就高达2.72亿元,占预算收入的15.7%,而同期农业支出仅占预算收入的4.6%。从农业发展模式分析。目前农村主要实行分散的、小规模的家庭经营模式,农民对农业行情、项目前景、收入预期等把握不准,只能局限在自有资金范围内或依靠小额贷款进行简单的农业再生产,农业产业化程度不高,制约农业效益的提高。按照1990年的不变价格计算,2005年日照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比2002年仅增加1.38亿元。

(二)落后的农村产权制度安排.从根本上弱化了农村的融资能力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原有的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核心的农村产权关系的一些弊端开始暴露。一方面,农村土地产权关系的法律保护不足。这种产权不明晰,直接决定了农民的土地使用权得不到有效保护。人均占有耕地面积不断缩减,部分土地被征用,并且补偿有限。1993—2005年日照市农民人均耕地面积从2.24亩缩减到1.16亩。另一方面,农村土地使用权的流转难以实现。农村土地划分面积少而分散,土地使用权又有30年的期限规定,没有建立统一的农村土地产权交易市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不具备现实条件,农民很难实现自愿、自由的流转,导致农业规模化发展不足。

(三)农村投融资环境相对不佳,制约了农村内部生产效率的提高

土地、劳动力、资金是实现农业规模化经营的三大生产要素。在资金问题之外。由于国家对用地指标严格控制.农村企业用地基本通过租赁形式,无法通过抵押获得贷款。

2005年末,13照市乡村劳动力资源134.76万人。但目前农民的劳动力素质还不高,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含文盲)的占83.5%,高中以上的仅占16.5%。同时。农产品市场小而分散,中介组织和流通队伍发育滞后。产品品牌优势不突出,难以形成价格优势和规模优势;农业龙头企业规模偏小,带动能力不强,订单农业发展程度低;农村信用环境建设滞后,目前全市信用户、信用村、信用乡镇评定面仅为30%、25%和20%,县域以下担保机构仅有2家。以上因素,限制了农村经济内部生产效率的进一步提升。

(四)财政对“三农”的投入明显不足

按常规,财政有义务解决市场无法解决的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问题,但农村多数公共产品则长期靠农民筹资投劳来解决。据统计,在2005年日照市66.63亿元农村固定资产投资中,预算内资金只占3.8%,贷款占6.9%。近两年,各级政府财政收入有所减少,对“三农”投入明显不足。目前财政投入“三农”资金分布在财政局等20多个部门,项目交叉重复,投向重点不突出,管理缺乏计划性和透明度,地区分布不均衡,贷款贴息规模小,资金到位不及时,极易形成权力寻租现象。财政“以小博大”的作用发挥有限。

(五)现有农村金融服务体系远远不能适应农村的实际金融需求

一是缺少真正为农村提供有效金融服务的金融机构。多数国有商业银行因改革动因从农村地区撤出,只有农业银行在乡镇一级保留了少量分理处。贷款投放很少。农村信用社贷款集中度高,对农民的小额信贷支持明显不足。二是政策性金融长期缺位。政策性金融是财政手段的延伸,是财政和金融的有机结合。但农业发展银行业务经营范围狭窄,决定了其支农的有限性。三是农村农业保险、期货交易等发展滞缓。据统计,2005年末,全市农业保险收入仅68万元,占全市财险保费收入的0.23%。按全市75万农户计算,户均投保费用不足1元。

三、改善农村融资状况的政策建议

(一)健全完善相关立法,认真落实中央提出的各项惠农政策

要确保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的各项惠农政策的落实,就必须完善相关立法,加快公共财政体系建设,建立稳定的财政支农资金增长机制。建议尽快制定《农业投资法》《农村金融服务促进法》等,保证财政金融对“三农”的持续有效投入。进一步完善《农业法》、《农村土地承包法等,明确农村集体产权关系,为现代农业的发展创造条件要综合运用税收、贴息、参股、担保等手段,建立健全城市“反哺”农村、工业“反哺”农业的保障机制,最大限度地吸引社会资金投入新农村建设。

(二)明确农村金融机构的市场定位,进一步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必须建立政策性、商业性、合作性等定位不同、功能互补、相互促进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一是农业发展银行要进一步扩充政策性职能,把投资规模大、回收周期长社会效益高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以及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前期示范性、引导性农业投资项目等,作为信贷支持的重点,为商业性金融的有效介入创造条件。二是农业银行充分发挥其资金、管理和服务优势,重点服务于农业龙头企业、农村工业企业、大型农产品流通企业、规模化农业生产基地等。三是邮政储蓄银行要定位为社区零售银行,充分发挥其网点和网络优势,做强做大中间业务。重点发展面向个人的消费信贷业务和满足临时性、周转性资金需求。四是农村信用社要借改革之机.进一步完善信贷管理机制,创新信贷服务产品,提高支农深度,保持与农村金融服务需求的有效衔接。五是规范发展民间借贷,允许其组建多种经营形式、灵活方便的新型小额信贷组织。六是由政府出面协调商业性保险机构开办涉农保险业务,并逐步推进政策性农业保险机构的设立。

(三)在农村地区合理增设银行业金融机构,提高金融机构网点覆盖面

目前国家对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逐步放宽.提出了支持和引导境内外银行资本、产业资本和民间资本到农村地区投资、收购、新设各类银行业金融机构。当前的首要任务是.对农村地区增设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可行性进行调研分析,并根据现有的金融机构整体分布,指导各地制定具体规划.有计划、按步骤地组织实施,切忌一哄而上。

(四)加快推进现代农业的发展,从根本上提高信贷资金配置效率

一是要立足现有农村优势产业,以产权为纽带,坚持扶优、扶大、扶强.推动企业间资本、技术、市场等要素的融合,大力培育起点高、规模大、带动力强的农业龙头企业。加快培育一批特色明显、类型多样、竞争力强的专业村、专业乡镇,建立农业产业链,加速构筑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二是积极创造条件,引导城镇企业进入农村设厂围绕当地优势农产品,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三是积极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经纪人等市场中介连同农村专业户、农技推广站等,共同参与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从而形成优势互补,结成利益共同体。四是创新工业反哺农业的形式,通过土地使用权人股、租赁、专业户承包等方式,实行农村土地流转,提高农业规模化、集约化水平。

(五)加大财政支农力度,形成财政与金融相互配合的良性机制

一是加大财政对农村公共产品及公共服务、农业综合开发等方面的资金投入,改善农村基础条件。二是完善农民补贴机制,实施如高效农业生产补贴、种粮大户补贴等项目。加大对农业的补贴力度,把补贴的重点由生产环节逐步扩大到加工和销售环节。三是整合现有的各类支农项目,根据受益范围和决策权匹配原则,把大部分项目审批权和资金分配权下放给熟悉本地情况的地方政府,由地方财政部门统筹安排。或采取由农业发展银行的方式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四是做好财政资金与信贷资金的有机衔接。财政资金要在弥补信贷资金的风险溢价方面发挥补偿作用,而对于财政资金启动的有发展潜力的项目.信贷资金要及时跟进,充分发挥杠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