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家庭教育范文10篇

时间:2023-07-06 18:06:00

城乡家庭教育

城乡家庭教育范文篇1

农民工家庭教育的对象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随迁子女,另一类是留守儿童。这两大群体有着各自的特点,二者有相似之处,也有不同之处,由此而导致的家庭教育侧重点也不一样。从二者的共性特征来看,都属于农民工家庭教育的范畴,体现在家庭教育水平偏低,家庭教育质量低下,家庭教育的内容单一等方面。二者的差异主要表现如下:

1.1家庭教育主体不同

一般而言,农民工随迁子女的家庭教育实施主体仍然是父母,虽然父母为了生活忙于工作,无暇顾及随迁子女的日常家庭教育,使得随迁子女常出现缺乏管教等现象,但完整的家庭环境、能和父母在一起生活,对随迁子女本身会起到潜移默化的家庭教育作用。而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主体则一般为祖辈,“隔代监护”有着更大的弊端,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一般都会采用溺爱的管教方式,较多地给予物质、生活上的满足,相应缺少精神、道德上的管束和引导。此外,祖孙辈年龄差距大,“代沟”更加明显,难以相互沟通,家庭教育基本处于“真空”状态。留守儿童的另一类监护方式是“上代监护”,即由“留守儿童”父母的同辈人,如叔伯姑姨舅等亲戚或他人抚养的监护方式。这类留守儿童的监护主体也一般采用物质型和放任型的管教的方式,对相对较为敏感的儿童来说,容易产生寄人篱下的感觉,从而形成怕事、孤僻、内向的性格,且“上代监护”更不稳定,容易出现“转托”现象。这类儿童的家庭教育要么是完全缺失,要么是对留守儿童产生负面效应。

1.2家庭教育内容不同

基于农民工随迁子女和留守儿童家庭教育主体的不同,家庭教育的内容也不同。父母对随迁子女的家庭教育一般比较强调学习目标和期望,希望子女通过学习的方式摆脱农民身份进入城市生活,而对随迁子女的心理和行为方式较少关注,从而造成随迁子女的心理问题和各种社会问题。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主体一般也只能满足其物质生活方面的需求,对留守儿童学业、精神、道德层面的管束很少。这种隔代监护和上代监护都容易产生家庭教育的缺失,因此许多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基本处于空白状态。留守儿童父母也只能通过电话或者其他方式与留守儿童交流,这种交流基本很难起到教育的作用。

1.3家庭教育方式不同

随迁子女的家庭教育一般是父母面对面的直接教育,但由于父母本身素质的制约,通常都会采用简单粗暴的行为教育方式,缺乏礼仪健康的说服教育,这样的教育方式极易造成子女的逆反心理,甚至产生教育的“负效应”。留守儿童家庭教育中父母角色基本缺失,隔代监护祖辈则一般会以他们自己的成长经历来教育孙子辈,但由于精力有限和“代沟”的存在,基本起不到教育的作用;如果是上代监护,因为不是亲生父母,一般都不会严格管教,家庭教育也只是流于表面形式。

2.社会管理视角下农民工家庭教育存在问题分析

农民工是城市社会管理的重要对象,要取得良好的社会管理效果,农民工家庭教育相关问题的解决是关键,其不仅可以保障农民工随迁子女及留守子女的教育质量,而且能大大提升农民工家长自身的本身素质,维持农民工家庭的稳定,达到社会和谐发展的目的。针对上述农民工随迁子女和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不同特征,可看出当前农民工家庭教育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总结归纳如下。

2.1家庭教育主体角色定位偏差或缺失

无论是农民工随迁子女,还是留守儿童,家庭教育主体的角色缺失是主要问题之一,其不仅包括家庭教育主体角色的缺失,还包括主体角色定位的偏差。家长是家庭教育的主要实施者,但在农民工家庭中父母很少对子女实施家庭教育,生活的负担使得他们无暇顾及子女的家庭教育,认为将子女托付给学校就是所能承受的极限了。其中虽然有少数家长比较重视子女的成长,可是教育不得法,对现代素质教育理解不全面,常常与学校教育产生矛盾,家庭教育主体角色定位产生偏差,使得孩子无法正确把握教育方向,无所适从。

2.2家庭教育目标、内容和氛围缺乏合理性

通常家庭教育的目标取决于家长的思想觉悟、文化素质、职业经历、兴趣爱好的影响等。因此,农民工家庭教育的目标一般定位在“跳出农门”、“光宗耀祖”或者“学历竞争”等方面,很少考虑教育对象的身心特点及社会需求等。农民工家庭教育通常都是一味地强调学习,而不考虑子女的心理和行为规范教育。再加上家庭教育氛围不佳,父母自身存在行为不检点,不务正业,经常酗酒、等,对子女产生极为恶劣的影响。此外,农民工家庭许多存在夫妻关系不和,孩子缺少父爱或母爱,尤其单亲、离异家庭的孩子,往往自暴自弃,更容易产生各类影响社会稳定的因素,如发生盗窃、抢劫、寻衅滋事、非法侵入、贩毒、强奸等刑事案件。通常,这类事件的发生在随迁子女群体中较为常见,主要是家庭教育目标和内容缺乏合理性,再加上城乡巨大差异产生的心理不平衡。而在留守儿童群体中,家庭教育严重缺失,家庭教育目标、内容和氛围基本空白,父母“关爱缺失”引起严重的“情感饥饿”,同时隔代监护和上代监护的负面影响深远,对孩子要不就是娇宠过分,要不就是撒手不管,再加上文化素质低下,甚至是文盲,这样的家庭教育环境使得孩子容易产生依赖、懒惰、任性、霸道的习惯,心中只有自我,不考虑别人的情感和需要;不愿意受约束;对学习生活不感兴趣,没有上进要求等各类问题。

2.3家庭教育方式缺乏科学性

当前家庭教育存在三种不良的教育方式,过度保护型、过度严格型和过度放任型。过度保护型表现为家长不注重孩子自立意识和自理能力的培养,对孩子无原则包办代替;过度严格型表现为家长对孩子要求过高,限制过多,忽视孩子的独立性,严厉管教和强迫教育使孩子怯懦、消极缺乏自信和自尊;过度放任型主要对孩子不闻不问,放任自流,使孩子形成对社会行为规范和社会道德缺乏自我约束等。农民工随迁子女的家庭教育方式多为过度严格型和过度放任型两种,父母所采用的教育方式一般都简单粗暴,对孩子的过错、学习成绩不理想,不是打就是骂,不尊重孩子的人格,极易导致孩子心理畸形。而留守儿童的教育方式大多为过度放任型,因为父母长时间无法和子女进行沟通和交流,祖辈和上代监护人也无力承担起家庭教育的责任,导致对留守子女的教育无法深入,孩子处于放任自流、缺乏管教的状态。

3.农民工家庭教育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农民工家庭教育存在着各种问题,分析其成因大致可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整个社会环境造成农民工社会地位、生存状态现状,由此而产生相应的各类问题,家庭教育只是其中之一;另一类原因来自于农民工家庭自身的特征,这些与生俱来的特征对农民工家庭教育产生深刻烙印。

3.1社会整体环境的影响

农民工作为城市的特殊群体,始终游离于城市之外,受到排挤现象严重,即便是拥有了城市“新居民”这样的身份,仍然难以融入当地社会,农民工子女自然也随之承受着社会环境带来的压力,这种压力有来自城市居民的,也有来自农民工本身的居住环境。通常,大多数外来民工居住条件较差,外部社会环境恶劣,网吧、游戏机房遍布,对学生极易产生不良影响;而城市家长也经常会因自己的子女和民工子女同桌,或经常一起玩耍而到学校里要求老师换位置等,这种排斥行为都会影响农民工随迁子女的心理健康,导致民工随迁子女家庭教育困难重重。留守儿童的社会环境相对更差,表现为生存环境和生活质量的落后。由于缺乏父母的照顾、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较差,在情感与父母聚少离多,见面少时间短,沟通方式单一;在学习、思想和品行上缺乏正确引导;各种安全隐患存在等。这样的整体环境造成了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种种问题。

3.2家庭教育城乡发展不平衡

家庭教育的城乡发展不平衡造成教育主体发展的不平衡是是当前农民工家庭教育问题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城市家长能享受到相对完善的家庭教育公共服务资源,对子女的教育无论是从方式、内容还是投入上都具有较大优势;而农民工家长基本无法享受一些公共服务资源,更加缺乏家庭教育投入的精力和资本,由此导致随迁子女及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缺失或问题多多。其中,城乡家庭教育的发展不平衡造成农民工随迁子女心理不平衡,成为农民工家庭教育问题的主要成因之一。随迁子女由于家庭地位和求学障碍,通常会被激发出城市同龄人不具备的自尊、自强,但又存在强烈的被剥夺感,被隔离感。对他们来说,从家乡突然来到一个如此陌生和冷漠的地方,心理落差极大,加上农民工聚居区相对滞后的卫生及治安状况,使其内心变得十分敏感,也导致其难以接受父母的家庭教育。

3.3农民工社会管理体制不健全

农民工社会管理体制的不健全也是导致其家庭教育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农民工群体处于城市社会的底层,缺乏相应的社会保障,政府对农民工的社会管理重点也大多集中在维持社会稳定方面,对农民工自身的各种高级诉求(如发展和素质提升等)一时之间难以满足,由此带来整个农民工群体生存状态差,使得农民工无暇顾及子女的家庭教育。农民工社会管理体制的不健全也使得其无暇顾及在农村的留守子女,没有完善的城乡统筹保障体系,农民工父母也不能为留守子女提供更多的家庭教育指导和关怀,最多也只能是从物质上满足。因此,社会管理体制不健全对农民工家庭教育的影响也是相当大的。

3.4农民工群体自身特征的影响

农民工整体文化素质偏低,从事的职业类型以及农村社会的集体烙印等都使得其在家庭教育的目标、内容和方式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农民工来自于农村,但居住于城市,传统的农村家庭教育观念与现代社会的生存标准产生冲突。在农村时,农民工以子女跳出农门、当干部、搞技术或从事其他职业为主要家庭教育目标和期望;而到了城市工作生活后,现代社会的生存标准又使其可能产生“读书无用论”的思想,尽早让子女就业或结婚生子等观念在农民工群体中较为常见,如此的家庭教育理念必定会产生各种家庭教育问题。此外,由于农民工父母自身文化素质偏低,有些监护人甚至是文盲,无力在家庭教育中承担起教育子女学习教育的任务,只能通过言传身教的方式来影响子女进行家庭教育,而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又因其从事的职业而极易产生家庭教育的负面影响。

4.社会管理视角下提高农民工家庭教育素质对策建议

农民工家庭教育水平的提升,能有助于社会管理水平的提升;同样地,有效的社会管理手段也能促进农民工家庭教育素质的提升。

4.1改善农民工生存现状,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通过区域统筹、城乡统筹的发展战略,改善农民工生存现状和生活条件,将农民工纳入社会管理体系,提高其社会保障水平,不仅使农村基层组织能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为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还能使农民工在城市中也能拥有良好的社会环境,形成全社会都关心爱护农民工随迁子女的良好社会风尚,有效推进农民工子女家庭教育管理工作,提供平等的发展机会。

4.2构建专业化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

构建专业化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并将其纳入城乡公共服务体系之中,逐步建立覆盖城乡、立足社区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网络体系,扩大家庭教育指导服务覆盖率。为农民工所居住社区培养专业化、职业化的家庭教育社会工作者队伍,提高社区家庭教育工作的职业化、专业化管理水平,发挥社区社会化服务的特点,建立专家队伍、家长、志愿者和社区工作者协同配合的家庭教育工作队伍,为农民工家庭教育水平的提升提供专业化的指导。

4.3加大财政投入,扩充家庭教育资金渠道

针对农民工家庭教育现状,加大政府财政投入,为农民工家庭教育提供必要的经费支持,夯实家庭教育发展的经济基础,如可为农民工居住社区免费提供家庭教育场地,开展各类亲子互动交流活动,使农民工父母和子女之间能加强沟通。同时兼顾效率与公平的关系,鼓励社会力量参与、项目化运作等方式,拓展家庭教育经费渠道,开展家庭教育工作的城乡一体化与区域均衡化建设,优化农民工随迁子女及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途径。

4.4更新家庭教育理念,优化农民工家庭环境

强化对农民工家长的教育引导,倡导家长更新转变教育理念,重视配合学校抓好孩子的教育,本着沟通—理解—宽容—尊重的前提,和孩子建立良好的关系。家庭教育的方式也应由传统的简单粗暴的行为教育向健康的礼仪说服教育方式转变。同时,注重培养各类家庭教育优秀典型,如“文明家庭”、“学习型家庭”、“绿色家庭”、“无毒家庭”、“零家庭暴力”的创建活动等,提升农民工父母的素质,为子女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家庭环境。

5.结论

城乡家庭教育范文篇2

一、“双合格”家庭教育实践活动的意义

(一)现实性。“双合格”家庭教育实践活动是加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促进素质教育,坚持“为国教子,以德育人”的有效途径,对提高国民素质,培养社会主义合格接班人具有重要意义。

(二)科学性。“双合格”家庭教育实践活动体现了育人工程的基本途径,反映了家庭教育育人工程的主体性,突出了对广大家长的素质要求;同时也把家庭,特别是家长的教育作为育人工程的前提。从而营造了学习型家庭的良好氛围,达到两代人学习,两代人提高,两代人双赢的效果。

(三)社会性。“双合格”家庭教育实践活动主题鲜明、要求明确。这项活动不是一般的创先达标活动,标准不是高不可攀,它是以家庭和做人基本准则为依据,普通家长和孩子都能做得到的要求制定活动计划,从而促进社会群体的进步,这一活动抓住宣传、教育、实践三个环节,能够得到广大家庭的积极参与。

(四)创新性。“双合格”家庭教育实践活动,是新形势下家庭教育工作又一创新。这一活动与“六个一”工程、原创:“五小”活动结合在一起,产生积极的社会效果。“双合格”家庭教育实践活动还为家长学校增添了活力,使家长学校不再流于形式。同时,拓宽了企业家长学校、新市民家长学校、流动人口家庭学校的空间。

(五)指导性。家庭教育工作经过20多年努力,有了较大的提高,在知识健全、理念更新、宣传普及等方面都有了发展。但是,我们也应该引起关注:社会的炒作、商业化的运作、家庭教育误区也还困扰着家庭教育。“双合格”家庭教育实践活动,无疑是一个适合广大家长教育实践的良好平台,对指导家长科学教子,促进儿童健康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

二、“双合格”家庭教育实践活动中的差距

“双合格”家庭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取得了初步的成绩,但由于我国的地区、城乡、职业等诸多生存状况不同,也造成了明显的差异,制约着这项活动的发展,表现出这项活动的不平衡性和间断性。

(一)认识差距。“双合格”家庭教育实践活动在一些地区还存在着认识不到位的问题,缺乏广泛宣传。不少群众、不少家长还不甚或不了解“双合格”的活动要求。有些地方这项实践活动还仅限于妇联组织实施落实。党委、政府部门还没有将这项活动与构建和谐社会、打造学习型社会有机地结合起来,缺乏应有的重视。

(二)城乡差距。“双合格”家庭教育实践活动在城市开展较为广泛,在农村却不尽人意。一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约有六成家长外出打工,这些为父母者,迫于生计基本上或完成放弃对孩子的教育,而祖父母大都受文化局限,只能给儿童衣食上照顾。一些农村除贫困外,受到重男轻女和读书无用论影响,使儿童、特别是女童辍学,家庭教育出现弱化或虚化现象。由于农村基层干部的压缩,有些农村村一级妇联组织不能充分发挥作用,家庭教育实践活动成了空中楼阁。

(三)实践差距。“教无定法”家庭教育是一项复杂的教育工程,因人因家庭而异,它只能有普遍的认知规律,没有一成不变的模式。近来,由于媒体的炒作,家庭教育有简单化、教条化的趋势。如媒体炒作“哈佛女孩”、“高考状元”,把成才和家庭教育成功局限于升名牌大学。我们不能用特定教育方法去指导所有的家庭,成为教育儿童一成不变的模式。

(四)理论差距。在当前的家庭教育中教育理论呈多元化态势,也不乏商业运作,有意作秀,出现了良莠不齐的状况,出现了一些值得探讨的理论“瞎教育不如不教育”、天津“郝氏协议书”等等。这里在有的仅仅是自我感知,家庭教育理论目前还存在着“老方法不灵,新方法不明”的特征,要让家长有普遍的认同感就要建立科学的理论不能以偏概全,更不能断章取义,使家长处于难辩真伪,无所适从的境地。

(五)家长差距。在市场经济发展大潮中,家庭结构也发生了变化。独生子女家庭增多,出现了单亲家庭、留守儿童家庭、流动人口儿童家庭、特困儿童家庭等,这些家庭在一些地区约占儿童家庭总数的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这些家庭比一般家庭的儿童更需要关爱,一些单亲家庭缺少父爱或母爱,一些特困家庭忙于生计,儿童缺少基本的教育条件。一些失去双亲的家庭,有的与祖父母生活,生活拮据;有的与叔叔等亲戚生活,受到歧视等等,更谈不上家庭教育。

一些独生子女家庭对独生子女教育特点缺乏足够重视,这些捧出来的儿童往往感情脆弱,经不起挫折。

(六)两种教育差距。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应对,始终对家庭教育的形成新的挑战。应该说: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不是对立的两种教育,素质教育更侧重人的德与才的培养,而应试教育注重识记、理解力的培养、缺乏一定的创新性。目前,儿童学习没有彻底减负,过重的升学负担使家庭教育和素质教育显得苍白无力。

城乡家庭教育范文篇3

一方面嘉兴市政府在外来人员管理服务上创新举措,成立了新居民管理局,出台了相关政策法规来保障新居民群体享有的权利,在缓解外来人员子女就学难问题时,加快了公办学校建设进度,尽可能吸纳外来人员子女入学,据统计,公办学校班级中外地生占近1/3,并采取公办民营、民办公助等形式建设外来人员子女学校,现全市外来人员子女入学率超过了95%。另一方面,就外来务工子女受教育权而言,这类群体在享有教育资源公平性上仍面临严峻的挑战,于此同时衍生而来诸多教育问题,究其形成原因更值得深思。调研分析结果显示,外来务工随迁子女家庭教育形势不容乐观,突出问题具体现在以下方面:

1.家庭教育环境差、学习条件缺乏

家庭背景对未成年儿童的成长有重大影响。团队调研的均是小学阶段学生,年龄段在小学6~12岁,正处于身心健康成长的关键时期,由于家庭经济收入水平不高,其家庭教育环境并不乐观。在调研问卷中“如果给孩子购买图书,每学期您能接受的金额是多少”,仅20%的家长表示能接受100元以上的图书支出。在蓝天民丰学校及其周边社区走访中笔者发现这些外来务工群体多住在城乡结合部,或近郊的工棚、集体房、廉租房,周边文化教育设施差,儿童学习书籍资料少,缺乏休闲、娱乐和学习设备,而且周边人口复杂,居住环境不具备子女学习相适应的环境与条件。

2.教育内容单一、教育方式简单粗暴

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是家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从调研中发现,进城农民工随迁子女的家庭教育内容比较单一,不少家长过于注重孩子成绩高低、升学率,对孩子期望很高。分析调查结果显示,91.3%的家长都较为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只有8.3%的家长关注到了孩子品德修养和人际交往等方面。另外,83%的家长希望孩子获取大学以上学历,而“轻松、收入高、自由”的工作期待比例占到65%,由此可见,外来务工随迁子女家长大多一味追求子女的学习成绩,这种学习成绩至上的价值观往往导致家长忽略子女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其次是家庭教育的方式简单粗暴,多数家长在对子女的教养上还是以“棍棒教育”为主,据调查其比例占到45.92%,能耐心教导的只占3.44%。此外,外来务工随迁子女家庭常常是上演“家庭暴力”的重灾区,在受访的73个外来务工随迁子女中,有20个孩子不同程度的经历过家暴。

3.家长家教水平低,家教能力和沟通能力欠缺

外来务工群体自身文化水平有限、综合素质低,在对子女的教育方式上往往有失理性与科学。就家长文化层次而言,初中以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占到70.5%,当子女犯了错或者学习成绩不如人意时,多数家长在对子女的教养上还是以“棍棒教育”为主,据调查其比例占到45.92%,能耐心教导的只占3.44%。在调查中,63%的家长认为家庭教育对孩子成长起着最直接最重要的影响,但是他们的行动却和想法却背道而驰,而与家长深入访谈中,87%的家长表示自己不清楚孩子的喜好、性格。他们也表示自己起早摸黑,根本无心照顾与关心子女,从而与子女存在一定隔阂。

4.家长与学校缺乏沟通交流

当前,在针对进城农民工随迁子女的教育问题上,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尚未有效形成教育合理,这正是当前我们进城农民工随迁子女的教育问题中不可忽视的一面。访谈了解,学校与家长联系偏少,家长也不主动与学校联系。一般家长认为把孩子送到学校就是教育,甚至拒绝学校通过家校通平台与家长的交流,对孩子的健康状况不闻不问。有不少家长告诉我们,“我在外工作,孩子就一人在家活动”,从侧面反映出外来务工随迁子女的活动场所仅限于狭窄的小区。由此,在相互联系、相互的教育系统中,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缺乏配合与协调,导致家庭教育封闭。

二、影响进城农民工随迁子女家庭教育的因素分析

1.家庭内部因素

在受访的180名家长中,年龄在25~35岁为主占60%,35~45岁占30%,45岁以上则占10%。现有学历在小学、初中、中学、中专、大专各占40.5%、30%、18%、3%、2%,无家长学历在本科生及以上,不到5%的家长取得中专大专学历,学历集中在小学。在受访人群中文盲率则占约6.5%,而我国人口粗文盲率早在2010年就已经降低到了4.08%。由以上两组数据,可得出结论:作为家长的外来务工人员自身的文化程度偏低。由于自身的文化水平有限,势必会影响对孩子的家庭教育,突出表现以下四方面:家庭教育观念落后,教育方式简单,日常管教不到位,忽视心理健康教育。

(1)教育观念落后

农民工家长教育观念表现出了极强的功利性,更关注学习成绩,忽视能力的发展。并且受经济能力和时间所限,较少有家庭让孩子参加兴趣班,对孩子才能的发展往往力不从心,让孩子潜能失去发展的机会,缺少创新意识培养。

(2)教育方法简单

调查表明农民工群体对待子女教育片面强调物质强化。不会激发孩子的自我教育能力。农民工家庭教育在激发孩子发展内驱力方面表现出较多不足:过于溺爱孩子、不善于与孩子进行良好的沟通、不会尊重孩子的意见和看法、默然对待孩子的进步或好的表现、强调父母的身份与权威等。

(3)日常管教不到位

平时疏于对孩子的管理,给子女的学习帮助偏少。如子女不做作业、玩电子游戏、交友不善、形成不良的行为习惯等问题都是农民工家庭容易忽视的。行为纠错能力不足。青少年儿童正处在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的个性心理、行为习惯正在形成,稍不注意,孩子容易形成逃课、上网、吸烟等不良的行为习惯。对于不良的行为习惯,家长不应简单训斥甚至打骂,也不能过于偏爱、护短任其滋长,农民工父母往往缺少这些应有的教育纠错能力。

(4)忽视心理健康教育

不懂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不会疏导孩子情绪。农民工父母往往缺少对孩子自信心培养的有效手段,许多家长不会发现孩子的闪光点,不会及时肯定孩子的进步;相反有些家长会在孩子犯错时责怪他们,遇到挫折时谴责他们,不利孩子自信心的培养。

2.家庭外部因素

(1)教育环境

公办学校教育资源短缺。民工子弟学校师资力量弱,资金来源匮乏,设备简陋,教学质量不高,这些都限制了民工子弟学校的发展。民工子弟学校急需解决正规化的问题,才能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教师水平低,教育方式不当。个别教育者自我要求不严,言行不慎,教育方法不当,对学生不尊重、不信任、不能一视同仁,有的甚至对学生讽刺挖苦,变相体罚等等,这是教师的“师德问题”,这也对农民工子女的成长造成严重的影响。在走访的过程中,有老师这样讲到“我们学校也有出现体罚的事件,虽然说老师也是抱着‘恨铁不成钢’的心态,但其实这也是师德问题”。教学资源差距大。特别显现在民办学校与公立学校,甚至是纯民工子性质的学校,集中表现为教学硬件设施简陋,文化建设紧张、资源短缺,校园安全建设不到位。

(2)社会环境

以上原因均成为制约进城农民工随迁子女家庭教育之类的重要因素,但城乡二元结构是产生进城农民工随迁子女家庭教育问题的根本原因。主要表现为城乡之间的户籍壁垒以及在城乡户籍壁垒基础上的其他问题。在城乡二元结构体制下,农民工家庭虽然已经流入城市,但在养老、医疗、失业、救济、补助等方面不能与城市市民享有同等待遇,农民工家庭并没有真正融入城市社会,随迁子女由于户籍限制并不能真正公平地享受当地的教育资源,加大了心理落差,也增加了家庭教育的难度。

三、改进进城农民工随迁子女家庭教育的对策思考

1.家长应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尽可能地转变自身教育理念。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掌握科学家教方法,从而改变自己的教育方式和教育观念。应认识并接受继续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不断加强学系,主动参加培训,提升自身教育水平。应加强与孩子的交流和沟通,及时与学校、老师进行联系,掌握孩子成长情况。

2.学校应创设一定的条件帮助进城农民工随迁子女进行家庭教育。应积极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学校定期开家长会,教师经常性家访,定期开展亲子活动。应建立家校合作制度,定期与家长沟通,汇报子女在学校的学习情况、思想情况,搭建一个学校和家庭共同教育的局面。最后,学校应该建立心理咨询室,随时帮助孩子解决一些心理问题。

3.社会应提供相应的场所和设施来提高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家庭教育质量。积极举办多种形式的家长学校以提高进城农民工家庭教育质量。建立儿童少年机构,定期开展讲座、经验交流会等活动。搭建进城农民工随迁子女帮护体系,减少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

城乡家庭教育范文篇4

国外关于养老保障制度对子女教育投入的研究多为实证研究,主要以无限期界模型和世代交叠模型以及内生经济增长模型为基础,研究不同养老保险制度模式对家庭教育投入影响。绝大多数学者认为,利他主义假设下现收现付制养老保险制度可以增加家庭教育投入,促进人力资本积累,基金制养老保障则没有这一功能。Zhang(1995)利用内生经济增长模型分析了社会保障与生育率之间的关系,发现现收现付制社会保障模式能显著降低生育率。孩子的数量和质量之间具有替代性质,因此,生育率的降低就会伴随对现有子女教育投入的增加,但是基金制对生育率基本没有影响,因此不能影响单个子女获得的教育投资。Kaganovich和Zilcha(1999)分析了政府税收和补贴行为下,养老保障水平的提高会使家庭增加对子女人力资本投资,政府给予家庭的补贴也会使家庭教育支出增加。Kemnitz和Wigger(2000)将人力资本积累及家庭教育投入的外部性纳入到分析中,认为养老保险体系实际上是政府纠正市场失灵的政策手段,可以促进人力资本水平达到最优,而基金制与没有养老保险的自由放任经济一样都会造成人力资本积累的不足。认为,养老金体现代际交换功能,在子女未来的福利状况是由其自身人力资本水平决定的前提下,父母的效用函数由当期自身消费情况和子女当期的人力资本回报来决定,因此,养老金可以看作是子女对父母教育培养投资的回报,父母对子女教育投入越高,子女收入及缴纳的养老保险费用也相应提高,父母的养老保障水平也会提高,因此,会激励父母增加对孩子的教育投入。国内关于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对家庭教育影响研究较少。主要有以下结论:我国一直实施二元社会保障制度,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的缺失产生家庭教育投资的不平等,造成了城乡之间健康、教育方面的不平等,使城乡差距越来越大(田永坡、和川、于月芳,2006,王晓春、崔彩云,2009)在农村建立社会养老保障制度,会削弱农村传统的养儿防老保障观念,降低农村的生育率,由于孩子数量和质量之间存在替代关系,就会提高农村居民对子女教育投入,提高农村人口人力资本水平,因此,应该建立城乡统筹社会保障制度。国内外相关文献的研究都说明,养老保障与家庭人力资本投资之间有着非常重要的联系,但是,国外的文化背景、养老保障制度设计与保障水平等与我国有很大差异,因此,国外的研究结论未必适用于我国。我国目前理论界从社会保障角度探讨农村家庭子女教育投资的研究尚属少数,且多是作者主观态度的表达,缺少有效数据的论证,本文试图从养老保障制度对生育率及家庭收入两个方面对农村家庭教育投入的影响进行分析。

二、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对家庭教育投资影响分析

(一)养老保障制度通过生育率影响家庭教育投资

我国现在实行的养老保障制度虽然是统账结合制度,但是由于个人账户一直在空账运行,本质上就是现收现付制度。如本文文献综述所述,诸多学者采用两期或者三期世代交叠模型的分析已经充分证明现收现付养老保障制度能够降低生育率。在我国农村也被证明存在这样的情况(龚六堂,2006;申曙光、龙朝阳等,2008)。长期以来,我国农村居民养老主要依靠土地保障与家庭保障,普遍存在“养儿防老”的传统心态。父母在年轻时会选择增加子女人力资本数量的投资,年老后父母会得到子女精神与物质的照料,代际间转移基本是双向平等的。因此,无社会化养老保障制度下,农村一直保持较高的生育率和对男孩子的生育偏好。但是,在存在养老保障制度经济模式下,父母在年轻的时候需要缴纳社会养老保险费,老年时可以获得养老保障,对子女的经济依赖减轻。我国农村家庭中父母利他主义情况较为普遍,近年来子女的养老功能正在日渐弱化“,啃老”的情况却日益普遍,代际间流动出现不平衡。农村父母不仅在孩子年轻时要承担抚养义务,在子女成年后还得帮忙抚养第三代,子女的投入与回报的不平衡使很多家庭降低数量。养老保障制度带来的这种外部性,使家庭倾向于减少子女生育率。贝克尔(G.S.Becker,1981)家庭经济理论认为,孩子的数量和质量存在替代关系,在家庭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生育率的降低必然会提升家庭对质量需求。我国农村家庭是否也存在子女数量与子女质量的替代呢?鉴于数据来源的全面性和有效性,本文选取历年统计年鉴中“农村居民家庭生活消费支出”中”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这项数据来代表农村家庭对子女的“教育投资”,观察生育率对家庭教育投入影响。首先按照东、中、西部为标准在全国随机选取九个地区进行研究。农村家庭人均教育投资受到家庭人均纯收入影响,人均收入越高,人均教育支出总额越高,东部地区教育投资高于中西部;教育支出占家庭总消费支出比重与生育率关系密切,两者呈现反向变动,总和生育率越高,人均教育投资越少,反之亦然。人均消费支出比例和总和生育率之间的关系。通过计算得出两者相关系数-0.82,呈现高度负相关。进一步可以证明贝克尔关于子女数量与子女质量的替代关系在我国农村是存在的。因此,养老保障制度的建立降低了我国农村生育率,提高了单个子女教育投资水平。

(二)养老保障制度通过农村家庭收入影响家庭教育投资

影响家庭教育投资的诸多因素中,家庭收入被学术界关注最多,也被证明是重要决定因素。如舒尔茨(1993)认为,低收入国家或地区的父母会因为惧怕风险或者厌恶借贷,会降低对子女的教育投入,而高收入家庭在孩子胚胎时期和婴幼儿时期便开始比贫困家庭投入更多的教育资源。

1.我国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的实施可以增加农村家庭的收入,外扩农村家庭预算约束线,从而提高农村家庭的人均教育投资。从2009年推行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以来,政府对符合领取条件的参保农民全额支付基础养老金,其中,中央财政对中西部地区按中央确定的基础养老金标准给予全额补助,对东部地区给予50%的补助。截至2013年底,中央财政总计向新农保投入补助2320多亿元,如果再加上各级地方财政投入的300多亿元的缴费补贴,新农保财政投入补助已经超过了2620亿元。2013年以后,我国合并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该制度实施后国家财政对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的支出在继续上升。因此,可以把农村养老保险政策的实施看做一定意义上的家庭老年补贴行为,促进农村家庭实际收入的增加。农村家庭收入增加,人均教育支出就会相应增加。

2.我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采用个人账户+社会统筹基本养老金,农民个人账户当期缴费和储蓄积累决定退休后养老金收益的高低。个人缴费档次越高,将来领取养老金越多,养老金替代率就越高,养老保障越强。但是,目前我国农村现实的情况是,很多农村老人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缴费资金是由子女资助的,高人力资本子女因为收入较高会为老人选择较高档次缴费,进行高积累账户储备,低人力资本子女普遍收入较低影响账户储备。这样就会形成一种示范效应,让农村居民普遍意识到随着我国农村人口结构和家庭结构的转变,子女数量不再是影响农村养老主要因素,子女的质量(受教育年限)才是影响养老的关键。很多农村老年人也会受此观念影响,增加对家庭子女早期教育投入和高等教育投入。

三、完善农村养老保障制度,促进家庭教育投资的对策建议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和人口老龄化加速,相比较城市,农村养老保障问题更加复杂与紧迫。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农村人口老龄化比例高于城市,农村老人空巢化和隔代化趋势快于城市。农村老人占据全国老人总量的58%,比例由2000年的10.89%上升到2010年的14.98%,其中单身老人家庭和只有一对老人夫妇所占比例由2000年的10.7%和10.2%,增加到2010年的14.7%和16.1%。未来农村人口老龄化和空巢化的趋势还会加强。农村养老问题本身面临考验,如何未雨绸缪,在做好养老保障的同时促进农村家庭教育投资?

(一)提高农村养老保障水平

前面已经论证,社会化养老保障制度的实施能够增加农民总收入,有利于增加子女教育投入,养老保障制度的实施还能使农民意识到高人力资本水平子女对养老保障的重要性。但是,目前我国农村老年人领取养老金水平过低,平均每月只有70多元,对增加农村家庭收入几乎是杯水车薪,也很难形成示范效应激励老人增加子女的教育投入。因此,一方面,财政转移支付要加大对农村养老保障投入,增加贫困家庭养老救助;另一方面,加强宣传,增强农民养老保险投资意识。只有形成有效养老保障才能提高社会化养老保障制度吸引力,激励农村居民进入收入增加,更加注重家庭教育投资这样的良性循环。

(二)政府应该重视农村教育福利

城乡家庭教育范文篇5

在高考刚刚结束、中考即将来临之际,在全社会高度关心关注教育工作之时,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家庭教育工作协调委员会工作会议。刚才,市妇联主席作了很好的工作报告,我完全赞同;市文明办、教育局、关工委、区和县分别作了交流发言,我很受启发、很受鼓舞;会议为获得全国表彰的三个单位颁发了奖牌。借此机会,我谨代表市政府和市家庭教育工作协调委员会向获得表彰的单位表示热烈的祝贺,向长期以来为我市家庭教育工作付出辛勤劳动的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家庭教育工作,采取一系列有力措施促进家庭教育事业发展,家庭教育的外部环境以及儿童生存、发展和保护条件得到显著改善。各级妇联组织、教育部门和关工委切实担负起指导和推进家庭教育工作的责任,形成了多层次、多渠道、全面发展的家庭教育格局。有关部门各司其责、密切配合、积极协调,使我市家庭教育指导和研究水平不断提高,实践与服务能力不断提升,阵地和网络建设不断发展,家庭教育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下面我就进一步做好新时期的家庭教育工作谈三点意见,供大家参考。

一、进一步提高认识,增强做好新形势下家庭教育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构成了“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这其中,家庭教育是人之初的教育,对儿童的健康成长和素质提高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人的一生有着很重要的影响。家庭教育既是教育子女的阵地,也是教育家长的阵地,是家庭成员相互学习、陶冶情操的重要舞台。孩子的纯真、家长的成熟,在理念上相互碰撞,可以演绎出多彩的生活。家庭是推进社会进步的细胞,细胞虽小,但作用很大,每个家庭都是健康的细胞,社会就会成为和谐的大家庭。伴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家庭教育工作正面临着发展的大好机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实践为家庭教育发展带来了生机与活力;未成年人保护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为家庭教育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法制保障;家庭教育科学研究的突破、指导服务机构的发展、教育活动载体的创新、家长理念和素质的提升,为家庭教育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和环境。

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深刻变化,经济转轨、社会转型所带来的各种价值观念的相互交织碰撞、家庭结构的变化、教育观念的多元化,给家庭教育带来的影响不容忽视,家庭教育工作面临着需求多元化、问题多样化、环境复杂化的挑战。城市流动儿童、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问题日益突出;部分未成年人基本生活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不强;有的在校学生面对较大的学习压力心理脆弱,自我调节能力差;部分家长重智育轻德育、重知识轻能力;有的家长对子女尤其是独生子女过分溺爱或期望值过高,影响了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环境。

面对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新形势,我们一定要站在历史的高度,深刻认识到家庭教育不仅关系到每个家庭的幸福,是提高家庭幸福指数的需要;而且事关国家的长治久安和民族的兴旺发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我们一定要站在新的起点上,抓住机遇,应对挑战,把家庭教育工作作为一项民心工程、德政工程抓紧抓好,抓出成效。

二、加大工作力度,推动家庭教育创新发展

家庭教育工作看似简单,但是做起来相当复杂。我们要针对家庭教育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特点,拓宽视野,创新方法,扎实有效地开展工作,开创我市家庭教育工作新局面。

一要开拓创新,不断提升家庭教育工作水平。创新是各项事业发展的不竭动力,也是家庭教育工作的生机所在。我们要不断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推动家庭教育工作内容创新、方法创新和手段创新,使家庭教育工作体现时代性,符合规律性、富于创造性,推动家庭教育与时俱进。要围绕四个“新”做好文章:加强源头参与,在研究解决重点难点问题上有新突破;推进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网络建设,在促进“三个教育”协调发展上有新进展;在完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上有新探索;在统筹城乡、区域、群体,促进家庭教育全面协调发展上有新举措。家庭教育应该是全方位、多角度的,应该是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方式方法应该与时俱进,能够入脑入心。

二要拓展渠道,完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要巩固和发展各级各类家长学校,发挥家长学校提高家长素质的主阵地和主渠道作用;要积极探索家庭教育与校外教育的有效衔接,探索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社会化、市场化运作新模式;要大力发展家庭教育指导中介服务机构,加强行业管理和服务;要着力建设和发展一支以专兼职教育工作者为主体、社会工作者以及方方面面参与的家庭教育工作者队伍,汇聚各方面力量,夯实家庭教育工作基础。成员单位的领导要成为行家里手、成为专家,要勇于作为、勇于创出成效。

三要科学指导,增强家庭教育工作实效。要加强调查研究,开展经常性的家庭教育学术交流活动,组织好课题研究,更好地指导家庭教育实践。要准确把握家庭教育工作的新情况、新问题、新趋势,掌握家庭教育的特点和规律,广泛宣传和传播正确的家庭教育理念,使科学育儿理论成为家长的行动,让更多家庭受益、更多儿童受益。要抓好社区、村镇家庭教育示范点建设,不断积累经验,以点带面,形成家庭教育新风尚。

四要关注弱势,促进城乡家庭教育均衡发展。弱势群体、特殊群体的家庭教育是当前家庭教育工作的薄弱环节。要特别关注留守流动儿童、单亲、残疾和困境家庭的家庭教育。重点抓好农村留守儿童和城市流动儿童家长的家庭教育,引导他们承担家庭教育责任,为他们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和服务,促进城乡家庭教育均衡发展。

三、密切配合,进一步巩固家庭教育工作的合力

城乡家庭教育范文篇6

(一)物质基础薄弱,家庭教育投入有限

本次调查中,78.5%的农民工集中在30~40岁之间,这个年龄段的人既要赡养老人又要抚养子女,经济压力比较大。从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看,农民工在城市拥有的资源非常有限,他们是缺乏可靠的社会资源扎根城市的,因此他们在城市生计压力比较突出。在对农民工子女所拥有的学习工具的调查中,字典所占的比例最大(66.4%),其次是课外书,占了62.2%。甚至很多农民工表示一般都是子女提出要求,他们只管给钱让子女自己去买,而买什么样的书,利用程度有多大,他们从来都没有了解过。很多农民工子女的书桌通常是家中的餐桌。一些家长每个学期用在子女教育的费用不到200元(厦门已经免除学杂费)。另外农民工由于住在城乡结合部地带,或者近郊工棚、集体房或租赁房,几乎不能为其子女提供必要的学习场所。

(二)家长精力有限,子女教育辅导能力一般

从在厦农民工的调查情况来看,农民工劳动强度总体偏大,有相当比例的农民工感觉累,没有精力顾及孩子的学习。调查显示,38%的表示没有时间为子女辅导功课。在“有时间”的农民工中,受制于其教育背景,也使得他们在教育时显得力不从心。超过半数的农民工只有初中文化程度,15.3%的是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只有5.3%的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者。调查表明,大多数农民工每天劳动时间会超过8个小时,即8~10小时的123人,占36.3%,10~12小时的有100人,占29.5%,12小时以上43人,占12.7%。况且,农民工在周末和节假日还会遇到加班的情况,经常加班的占29.8%,偶尔加班的38.1%,从不加班的只有13.0%。针对家长是否具备辅导孩子学习的基本知识而言,资料揭示,43.7%的家长表示他们“有一些但很缺乏”,47.8%的家长表示具备辅导孩子学习的知识,8.5的家长表示“没有”。随着子女读书年级的上升,往往农民工不具备辅导知识。

(三)家庭教育内容不全面,面临困难多而大

从调查情况来看,农民工更多地关注子女良好习惯和性格的培养、思想道德教育。针对“教育内容”(限选三项)问题,被访者的回答主要集中在习惯的养成和性格的培养(占81.7%)、思想道德教育(占84.8%)、生活自理能力(占66.6%)这三大方面。其他依次为文化课学习(占53.4%),课外技能(计算机、音乐、艺术等方面)仅占13.1%,其他教育(智力开发、体育教育等)仅占1.0%。可见,农民工最关心的是子女的人品,重视子女习惯的养成和性格的培养、生活自理能力。这是农村的传统教育观念在城市社会的复制。中国农民期望他们的子女举止得体并且有孝心,能遵循祖辈们传递下来的传统惯例和习俗[5]。但是,农民工缺乏对子女关于计算机等课外技能的培养,不够重视子女的体育锻炼和智力开发。这是由于传统教育观念导致了农民工在意识层面上忽视了对子女的体育锻炼和智力开发。子女进入城市读书,必然给打工的父母带来家庭教育的困扰。从调查资料看,农民工遇到的主要困难在于孩子不听话、自身文化水平低、时间与精力不足。40.9%的农民工认为“自己没有什么文化”,36.2%的认为困难之处在于“自己没有太多的时间和精力与子女沟通”,认为子女“不听话”的占54.4%,“家里老人太溺爱子女”以及“夫妻之间意见不合”的比重分别在8.5%、9.7%。这表明,农民工子女家庭教育所面临的困难主要是在于农民工的文化水平和时间精力问题。其一,文化程度低导致农民工不知道如何对子女进行家庭教育,会影响家庭教育的有效性。其二,没有时间和精力直接导致了家庭教育的缺失。

(四)亲子关系互动较少,家-校合作不够密切

从调查情况看,农民工每周与子女的沟通时间较少。在“您每周与子女的沟通交流时间”选项中,选择“4小时及以下”的占68.6%,而4到8小时的占17.2%,8小时以上的更是只占10.8%。在交流时间少的原因调查中,“没有时间”是最主要的原因,但是因为“不知道怎么与子女交流”和“子女不愿意与自己交流”也不少,共占32.4%。有46.3%的家长认为当孩子与家长一起参加的亲子活动时“会想尽办法参加”,36.3%的家长表示“有时间就参加”,“只有学校老师要求时才去参加”的比例为11.2%,还有3.8%的家长“觉得是浪费时间,不去参加”,1.5%的家长持“无所谓”态度。在家长了解子女当前状况的途径调查中,50.4%的家长表明会“直接与子女沟通”,22.4%的家长选择“自己观察”,仅有14.5%的家长会“询问老师”,还有10.9%的比例去询问与孩子较为亲密的伙伴。农民工对子女的了解主要是来自与子女的沟通,但是农民工与子女的沟通又是比较少的,可见农民工与其随迁子女的互动不充分,亲子关系一般。另外家庭教育方式存在部分的失当,家长的榜样作用不能很好地示范。仍然有部分家长在孩子成绩下降、做错事等行为时会给孩子一些惩罚和打骂。调查资料揭示,对“如果子女学习退步了,您会如何做(最多可选两项)”的调查中,“选择和子女一起分析原因并进行鼓励”的比例高达68.0%,“会限制孩子活动”的比例为30.9%,仍有19.0%的人会“会批评挖苦孩子”的占10%,还有6.6%的被调查者表示会“打骂孩子”。同样在孩子做错事方面,“会批评挖苦孩子”的占22.6%,还有20.2%的被调查者表示会“打骂孩子”。一些农民工根本不重视在子女前面的言行举止,他们行动鲁莽、语言粗俗,在孩子面前缺乏家长的风范。“我们是农村出来的,也没太多的经验,只能走一步看一步。我是急性子,经常打骂孩子,很少给他讲道理,缺乏耐心。给他举例子,说邻居孩子乖,他就反驳说,‘你就知道人家孩子乖,我就不乖。’孩子他爸是建筑工人,根本没时间过问孩子的学习,都是我在问。好好给他说,他不当回事。平时只有对孩子凶起来,他才会听我的。平时我也没有注意自己的行为举止,说过一些脏话。每天回来和孩子一起看电视,经常和孩子争遥控器。”(HJF家长,女,家庭主妇,35岁)农民工随迁子女家庭教育的现状主要体现在物质基础薄弱,投入较少;家长辅导能力与精力有限;家庭教育内容不全面;亲子关系不够亲密,家-校合作有待深化,责罚与打骂方式并存等,也就是说厦门市农民工子女的家庭教育更多地处于缺失状态,这与农民工本身的弱势地位有关。这种弱势地位是农民工进入城市之后面对城乡二元社会结构的约束,由于自身劳动技能不高、社会资源缺乏、经济基础薄弱等因素所使然,加之农民工的家庭教育观念、教育认知、乡土习性与城市社会不能顺利对接,这种社会结构制约与农民工的能动力量建构相互融合于农民工子女的家庭教育之中,呈现一种家庭教育缺失问题。对此问题,本文从结构-能动视角进行阐释和分析。

二、农民工子女家庭教育缺失的结构

结构—能动分析是安东尼•吉登斯倡导的一种社会研究模式,旨在从社会结构与行动者的能动性来阐释社会现象。吉登斯把结构视为规则和资源的统一[6]69;能动涉及到行动者的一种转换能力,即能动作用不仅仅指人们在做事情所具有的意图,而是首先指他们做这些事情的能力[6]80。换言之个体有能力“改变”既定事态或事件进程,这种能力正是行动的基础,但个体行动者的“改变”能力是受到一系列具体境况的限制。从结构-能动视角来看,行动总是在一定的时空条件下进行的,具有社会结构的属性,是在特定的社会背景下被结构化的;同时,作为资源和规则集合体的结构,通过行动者的记忆痕迹体现出来,对行动具有制约作用和促成人们行动的二重效果。从结构-能动视角看农民工随迁子女家庭教育的缺失,既有当前城乡二元社会体制的客观限制,也与农民工记忆痕迹建构的偏差有关。

(一)从社会结构视角看

从社会结构角度考察农民工子女家庭教育的缺失所反映的是中国城乡二元分治下社会结构与个体农民工的关系。由于城乡二元社会结构,农民工的现实农民身份决定了其不能享受城市居民所享有的居住、医疗、就业、社会保障及子女教育等权益和权利。在农民工受到的这些不平等待遇背后更深层的原因,是以城乡二元户籍制度为基础的对农民工的制度性歧视[8]。具体而言,农民工在就业选择与劳动保护受到限制,居住条件差、安全隐患多,社会保障权利缺位、子女教育权益被忽视。这种现状不利于农民工子女的家庭教育,因为“农民工”身份,导致就业质量不高,农民工经济收入有限,还要为住房、生活开销、子女教育等方面维持必须的开支。农民工进入城市因为生计问题不得不靠加班加点来挣钱,这又使得他们没有精力投入在子女家庭教育方面。

1.工作稳定性差。在当今城乡二元结构的就业制度下,农民工无法享受到城市良好的福利待遇、工资收入缺乏基本的保障,以至于他们会频繁地换工作。农民工在城市更换工作频繁,往往也要经常变换住所,这会导致他们首先关注自己的生计,无暇顾及子女家庭教育。从在厦农民工调查情况来看,三年内农民工换过4次及以上的工作占15.3%,换过三次工作的占17.1%,两者相加为32.4%;换过两次工作占20.9%。对于农民工来说,经常换工作势必占用一定的劳动时间、休闲时间,甚至牺牲教育和辅导子女的时间,还会影响农民工经验的积累进而影响到其工资水平,诸多弊端结合起来就势必导致其子女家庭教育的缺失。劳动时间长,劳动强度大也是容易造成农民工没有精力关注子女家庭的重要因素。他们很少去和子女沟通,更不用说每天检查子女的作业和辅导子女功课。厦门农民工集中在商业、餐饮服务业、制造业及建筑业领域从业,就业于又苦又累的行业和去技术化的职业之中。

2.收入低开销大。农民工在城市的生活开销很大,但是家庭收入是有限的,这直接影响了农民工父母对子女家庭教育的投入。本次调查中,农民工月平均收入在2500元左右。其中,月收入在1501~2000元、2001~2500元以及2501~3000元之间的农民工数量相差较小,数量分别为62人、79人及72人,比例分别为18.3%、23.3%和21.2%。同时农民工在城市日常开支也是比较多的。根据统计资料,农民工在厦门的支出主要用于饮食、租房、孩子读书、通讯费、人情交往等,家庭月支出水平2000元以上者,152人,占44.8%,1601~2000元者62人,占18.3%,1201~1600元者55人,占16.2%,1200元及以下者有70人,占20.6%。这样农民工在城市所剩无几,要想在城市能够多挣钱,就得依靠加班赚取加班费实现。这是农民工以额外的劳动时间和劳动力所得的。因而,这必然导致农民工对子女的家庭教育缺乏时间的保证。但是如果不去加班,会导致农民工的收入降低很多,又影响了其家庭教育的物质基础。农民工在经济承受能力上的劣势,使得农民工对子女家庭教育的物质投入和金钱投入相当有限,容易使其产生对家庭教育的无力感,最终在对家庭教育的资源获取中处于下风,并影响其对家庭教育的有效性。

3.受教育程度低。处于底层社会,农民工受教育程度低,缺少家庭教育的相关知识和经验。一方面,家长受教育程度影响了随迁子女家庭教育内容。由前文可知,家庭教育内容主要集中在习惯的养成和性格的培养、思想道德教育、生活自理能力等三大方面。另一方面,家长受教育程度低是农民工子女家庭教育问题的最大障碍。前文的现状分析到,农民工在家庭教育中遇到的主要困难在于“孩子不听话”(54.4%),这导致他们不知道该如何去教育孩子,影响家庭教育的有效性。同时,比较多的(40.9%)农民工认为在家庭教育遇到的困难主要是“自己没有什么文化”。这表现出农民工在文化方面的自卑感以及对文化的崇拜。他们认为自己没有文化就不能够扮演好主导家庭教育的角色。农民工认为自己低学历,工作不好,在子女面前抬不起头,很少以自己为典范来教育子女。在子女看来,父辈们在城市处于边缘阶层,做着苦、累、脏、差的工作,居无定所、毫无保障的生活状态,是不成功的体现,这样农民工在教育子女的时候往往难以有效,使得他们很少与子女有深刻的沟通与交流。

(二)从能动视角看

从能动视角看,既定社会结构下,农民工子女的家庭教育是如何被各种正式或非正式的规则、资源所刺激、鼓励、指引和限定的。因为农民工子女家庭教育的缺失是现时各种规则与资源以及社会关系结构复杂作用的结果。农民工携带子女进入城市,本可以对子女的学习、生活、思想等方面更好的监护,但是他们促进子女学习的意愿与其自身的家庭教育能力存在一定张力,即农民工在教育观念、教育认知及其生活习性与城市社会结构存在偏差。具体表现为:

1.教育观念与城市的脱离。农民工沿袭了原先在乡土社会沉淀的教育观念,用传统的教育方式对待其随迁子女。“多数流动家庭中的教养行为还是以家长式的权威和命令主义为主,以家长为中心,过分强调其子女的服从,子女的个性受到严重的压抑,子女的创造力受到极大挫伤,甚至形成了孤僻和冷漠的性格。”[9]一些农民工对随迁子女身心特点的不正确认识,再加上传统的“棍棒教育”等不科学教育观念的影响导致他们对子女的家庭教育方式有失理性和科学。强调棍棒下出孝子,采用责罚式教育方式,在农民工的心目中,“乖巧听话”才算得上好孩子的标准,对于孩子的智力开发,兴趣培养,他们较少考虑。他们认为子女就是要管教要责骂,认为并不需要花太多时间去对子女进行家庭教育。只有管教和打骂才会有利于孩子的成长。这是一种与现代教育格格不入的教育观念,不利于随迁子女的成长。

2.教育认知的偏差。大多数农民工家长认为把子女送进了学校就等于送进了“保险箱”,培养和教育孩子属于学校的应尽之责。农民工把教育孩子的责任全部推给了学校,家长不主动与学校沟通,将孩子交到学校之后不闻不问,一年半载,家长不到校过问子女的成绩和表现,更谈不上为了子女的教育主动找学校和老师交流意见。在对农民工通过谁了解子女的当前状况的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农民工(占44.6%)会直接与子女沟通,仅有17.5%的家长会询问老师。在对YZ学校老师的访谈中,当提到农民工家长与学校的联系时,K老师讲到:“少数家长会主动联系老师,了解孩子情况。但是大部分家长基本上都不跟我们联系的,对学生的情况是不闻不问的。有一次,一位家长因为学生不见了很久,才打电话过来问我小孩子怎么没有回家。放假前我们发通知单给家长,让家长签字然后收回执单的,以让学生能够在家长的督促下准时返校。但放假后有些学生却没有回校,我们打电话过去问,家长才知道小孩该上学了。”(KYR,女,27岁,老师)

3.不良习性的示范。言传身教是家庭教育的关键因素。但是一些农民工有不良的生活习惯,而且有时候个性冲动,出口成“脏”,给子女树立了一个很不好的榜样,容易令子女滋长了一些不良的想法并体现于言行举止上和日常生活中。在家庭中,家长没有起到榜样作用,没有在子女面前树立良好的形象,这对长期生活在他们身边的子女产生了消极的影响。“我爸爸很少在家,有空就出去打麻将,我很少看到他会笑,除了打麻将还有跟别人开玩笑的时候才会看见他笑。……爸爸很少管我,他觉得我没出息,不会读书,每次发成绩单的时候就打我一顿……他们抽烟喝酒打麻将的时候就会说很多粗话,我的很多粗话都是在爸爸跟他朋友们那里学来的。……”(XF,15岁,初二未读完已辍学)在成长过程中,农民工子女往往会从身边的重要他人习得经验,并逐渐构建人格、情感和价值观。而家长是与之较常接触的重要他人,家中的这些不良习惯将严重阻碍子女正确生活态度和个人价值观的建立。总之,农民工子女家庭教育的缺失是当前中国二元社会结构下各种规则与资源以及社会关系结构复杂作用的结果。城乡二元体制下,农村教育资源匮乏,经济欠发达,使得一些农村人口无法接受更深一步的教育,只能过早结束受教育机会,进入城市务工经商,成为农民工。成家以后,由于早年的农村生活经历、缺乏必要的工作技能、匮乏的文化资本以及有限的社会资源,在城市他们处于弱势地位,这种弱势地位在既定的社会结构下使得他们处于城市的边缘阶层,农民工就业不稳定、收入少、劳动强度大且要经常加班加点,居住在城乡结合地带,游离于社会保障之外,子女教育的权益得不到保障,这种边缘地位对农民工子女的家庭教育带来诸多限制,而且农民工的家庭教育观念、教育认知以及乡土习性与城市社会的教育现实存在一些张力,这又进一步加剧了农民工子女家庭教育的缺失。

三、改进农民工随迁子女家庭教育的启示

基于以上对厦门农民工随迁子女家庭教育缺失问题的分析,要有效解决该问题,就要从根本上改善农民工城市的生存状态,提升农民工收入水平入手;加强农民工的家庭教育和管理能力、提升家庭教育认知水平;逐步提高农民工的文化水平,促进其城市就业能力的提升;农民工借助社会工作的介入,通过家庭教育的实践来改善农民工随迁子女的家庭教育状况。具体而言,要从以下方面着手:

(一)根本上改善农民工城市的生存状态,提升农民工收入水平政府督促企业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履行劳动合同制度,合理调整农民工工资水平,建立企业职工最低工资标准定期调整机制,对最低工资标准定时调整,逐步提高工资标准。建立健全农民工工资稳定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使劳动报酬增长与经济增长和企业效益增长相适应。这对于创造良好条件让农民工能够享受法定休息时间和合理的劳动报酬,能够更多地参与居住地的各类社会生活,尤其是能够为农民工随迁子女创造良好的家庭教育条件。没有良好的家庭教育条件,农民工子女的教育是不完整的,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家庭教育必须引起重视[9]。只有彻底改善农民工,尤其是普通外来民工的生存环境,提高农民工的生存质量,提高农民工的整体素质,农民工子女才会有一个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才能获得强健的身体和健康心智的全面发展,真正成才。

(二)逐步提高农民工的文化水平,促进其城市就业能力的提升农民工已经成为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民工的文化生活已成为城市文化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长期文化生活的贫乏与发展繁荣城市文化、创建文明城市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都是不相符的[11]。在城市文化建设进程中,如何帮助农民工融入城市文明,尊重和保障农民工的文化权益,这是构建和谐社会,创新城市社会管理需要解决的问题。在城市建设中,要加强引导和教育,帮助农民工提高文化水平,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政府部门应以财政投入为主导,开展适合当前农民工受教育程度低的成人教育,不断提升其体制化的文化资本,以增强农民工的城市就业能力。成人教育要把开展实用技术培训,提高新农民工的职业技能素养作为重点。成人教育的形式主要有函授教育、夜大、自学考试、现代远程教育等,他们是保障农民工融入城市的有效方式。同时要举办各种形式的专业技术、技能知识和文化培训班,使农民工在参加完成职业技能课程的学习和培训后,就能获得相关的就业资格证书,直接进入就业岗位。通过培训从根本上改善农民工的文化水平,增强农民工的就业能力,这对于农民工改善城市生存状态,提升家庭教育认知水平,增强家庭教育和家庭管理能力有着实际需要。

(三)加强家庭教育和管理能力,提升农民工对随迁子女的家庭教育认知水平首先,加强农民工随迁子女的家庭教育和管理能力。众所周知,很多农民工忙于生计,无暇顾及子女教育、关心子女成长。在外来人口比较集中的社区或学校,开展多种形式的家长教育活动,如开办家长沙龙,利用专家讲座、集体讨论、案例分析的形式指导家长,提高家长的家庭教育水平,使他们配合学校解决好子女教育问题[11]。地方政府应当依据本地实情,组织各方面力量开办多类型的针对农民工的家长学校,组织家庭教育方面的专家以及志愿者构成家庭教育讲师团,定期开展讲座,向家长宣传国家教育方针及各级政府、教育行政部门颁布的有关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政策、法规、条例、文件[12]。建立家校合作系统,促进家长与教师的交流与沟通。学校要建立健全家校合作制,定期向家长通报学校和子女情况,家长要主动配合、主动了解,保证家长与学校及时交流。其次,提升农民工的家庭教育认知能力。学校和社区要积极举办专业水平较高但又通俗易懂的改善亲子关系的相关讲座,普及改善亲子关系的相关知识。通过家访、印发告家长书等形式,介绍、推广成功的家庭教育经验,帮助和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提高教育子女的能力。引导农民工积极学习,不断进步,引导他们积极参加各种有益培训和分析家庭教育的成功案例以提升自身素质,改变自己的家庭教育观念,改善自己的教育方式,真正做到教育的民主性;引导农民工家长注意自己在生活中的言行举止,培养积极的生活态度,以促使子女养成良好习惯、学习和生活态度。培养农民工主动与学校老师联系的意识,及时了解和反馈子女的状况。

城乡家庭教育范文篇7

关键词:“互联网+”;农村;家庭教育

当今,互联网络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和生产的方方面面,对外界的了解亦因网络而变得极为便利。家庭教育特别是农村家庭教育搭乘“互联网+”这一快车,谋求家校间的协同,促进家庭教育。结合当地农村实际,全面提升家庭教育理念及家庭教育水平,推动形成“家校共育”合力,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进一步提高育人质量。利用“互联网+”为每个家庭提供系统、科学的优质家庭教育服务,提升农村家庭教育之整体水平,形成“家校共育”之新局面。

1搭乘“互联网+”,开辟网络时代农村家庭教育之新天地

1.1搭建网络家长学校,促进线上及线下家庭教育新进程。各县(区)在传统“家校共育”的基础上,通过合作开发、购买服务乃至自主建设等方式,整合搭建县(区)域网络“家校共育”平台或开发“家校共育”公众号,通过各种形式开发网上学习课程,实现家庭教育在线上学习,在线上交流,在线上评价等功能,为本区域家长提供网络化学习、信息化交流和科技化研讨的平台,同时,各级各类学校要结合本校特色和当地家庭教育实际,定期的推送具本校特色的教育内容及“家校共育”实践活动,为家长提供学习、实践中的资源支持,不断提升家长家庭教育方面的水平和效益。重视网络“家校共育”平台及“家校共育”公众号在指导家庭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从师资队伍建设,从课程标准实施,从制度建设等方面落实工作,保证网络“家校共育”的常态化、体系化和制度化。1.2搭建“家校协作”云平台,实现家校沟通“即时通”。各学校(幼儿园)结合实际情况,遵循学生(幼儿)特点,构建完善各年级各学期涵盖各个事件节点及时间节点上的家校(园)间沟通的内容体系,实现沟通之内容的系统化、规范化。借助“家校协作”云平台有效开展家校(园)的沟通工作,实现家校(园)沟通之即时、高效,便于交流学校教育工作、利于家庭教育及时指导的实施。达成共识、形成合力,推进“家校共育”。1.3组建“家委会”交流群,实现家长线上线下交流。重视且发挥好家长委员会在学生教育(主要是家庭教育)方面的示范、引领作用,在“家委会”传统活动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创新(“家委会”活动的)组织形式,采取线下活动和线上活动(交流)相结合的方式,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教育论坛、家庭教育主题交流等活动,充分发挥“家委会”在引导教育观念,促进共同进步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引导、鼓励各级家委会组织开展各种亲子交流活动,在实践体验中提升家庭教育水平。1.4搭建家庭教育虚拟社区,服务社区家长在线学习。将县(区)域网上家长学校平台向社区延伸,覆盖到每一个社区,服务社区内每一个家长,确保家长教育全覆盖、家庭教育无死角,为全面提升家庭教育水平提供基础保障。有条件的中小学幼儿园可以派教师到街道、社区(村)蹲点服务,为家长提供公益性家庭教育指导。各县(区)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幼儿园要积极引导多元主体参与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依托青少年宫、乡村少年宫、儿童活动中心等公共服务阵地为城乡各学段学生家庭提供家庭教育指导服务。要广泛开展适合留守学生(儿童)、流动学生(儿童)、贫困学生(儿童)、残疾学生(儿童)等困境学生(儿童)特点及需求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以及“关爱”帮扶活动。

2多方助力促保障

2.1健全领导和监督考核机制。各县(区)教育行政部门要在其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切实要把家庭教育工作列入其议事日程,多方联合建立家庭教育工作领导协调机制,并制定实施办法。推动学校(幼儿园)建立以表扬鼓励为主要形式的家长教育过程性与终结性相结合的评价机制,将家庭教育工作纳入对县(区)教育考核和专项督导。2.2建立专兼结合的家庭教育工作队伍。市(州)及县(区)分别成立“家庭教育专家委员会”和“家庭教育研究中心”,并建立以热爱家庭教育研究为主体的全市(州)家庭教育专业研究团队,进一步加强对家庭教育的指导,支持、指导志愿者有计划地开展志愿服务,组建家庭教育讲师班,定期组织家庭教育知识宣讲和与家长面对面交流指导活动。各学校建立一支由教师、专家学者、优秀家长、社会机构专业人员共同参与的专兼结合的家庭教育骨干队伍,扎实推进家庭教育工作开展。学校把参与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工作计入教师的总工作量,并纳入绩效考核。将家庭教育工作纳入市(州)、县(区)教育行政干部、校长(园长)和教师的年度培训计划。2.3建立科研引领、典型带动机制。市(州)、县(区)教育科研部门要坚持问题导向,围绕家庭教育主要工作任务,设立一批家庭教育研究课题,以县(区)或学校幼儿园为单位,申报课题,整合优秀教科研力量开展研究,力争3年内,在家庭教育工作格局、家庭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和家校共育等方面形成一批高质量的家庭教育研究成果。积极选树和推广家庭教育优秀学校和典型案例,点面结合,推动形成学校引领、家校互动、社会参与、政府支持的家校共育新局面。

总之,做好家庭教育工作,促进下一代健康成长,是时代的要求、人民的期望。让我们利用“互联网+”这种新媒体、新平台,努力开创家庭教育工作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雷世斌,郝琦.网络时代青少年家庭思想道德教育问题研究[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2).

城乡家庭教育范文篇8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对策研究

随着社会的稳步发展,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越来越突出,造成社会的压力也越来越大。本文通过调查分析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产生的原因,能为留守儿童家长对儿童家庭教育问题提供参考,并以为农村留守儿童提供好的家庭教育环境为目的,希望能够引起农村留守儿童家长对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关注和重视[1]。

一、调查对象和方法

(一)调查对象。本次研究的对象为某农村留守儿童以及农村留守儿童家长。通过访谈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来调查家庭教育问题。(二)研究工具。第一,运用文献分析法整理出有关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及其对策研究相关的信息。第二,采用问卷调查法,根据问卷调查内容,收集相关的数据并进行分析。本研究问卷是在许向东《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及其对策研究》的问卷调查基础上作出改进,主要从监护人的教育理念、工作状况、教育行为、生活环境等层面进行调查,并对家长的一些基本情况和孩子的学习情况以及留守儿童家长对家庭教育的认知程度等方面进行了解。除了监护人,也有针对性地对部分留守儿童进行调查,涵盖他们的生活、学习状况、人际交往等方面。最终对问卷调查所搜集的农村留守儿童基本情况做出数据分析。

二、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生活上管束不当。儿童的心理很脆弱,需要父母的呵护与陪伴,但是因为现实的原因,父母又不得不外出,所以常常导致孩子只能在祖父母身边长大,这就形成隔代教育,而隔代教育在生活上往往管束不当[2]。祖父母思想往往比较陈旧,对隔代的孩子往往容易溺爱,因此对留守儿童的监管也不到位。很容易造成孩子学习上没人指导而落后,心理上得不到父母关心而思想扭曲。作为孩子往往希望父母能陪伴着自己,完整的家庭结构对孩子的成长非常重要,具有深远意义。很多时候祖父母因为年纪大,不了解孩子们的心理需求,更多在于对儿童生活上的照料,而家庭教育方面做得并不够。(二)溺爱现象严重。农村留守儿童的家长由于在外打工,父母往往会觉得自己亏欠子女,对待孩子的问题上完全放纵孩子,甚至想用金钱来弥补不能陪伴孩子的这种缺失,孩子想要什么父母就给什么,可这样非但对孩子没有任何帮助,反而不利于孩子发展。所以在留守儿童中也普遍存在溺爱的现象,尤其是监护人是祖父母的情况,他们的教育思想比较陈旧再加上对孩子本身就比较溺爱,也会要求父母不要严格监管孩子,觉得父母不在身边的孩子需要加倍的呵护。但是过分溺爱反而不利于农村留守儿童发展,这会造成学校教育更加难以进行。造成这一现象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许多家长因为没法在孩子身边便对孩子心存愧疚,加之监护人是祖父母辈,他们的教育观念和方式往往不够合理,对家庭教育理解程度不深,在对待教育孩子的方法上存在不足,他们认为不能陪伴在孩子身边,尽量想从物质上满足孩子,认为给予他们想要的物质需求就是最好的帮助,这些最终导致溺爱现象严重。(三)学习缺乏有效地管理和监督。很多家长虽然在外出打工后,对孩子也有较高的要求,但是却缺乏与孩子的学习交流互动和指导,孩子抛给学校后对孩子的教育管理不够,甚至对孩子基本的学习情况都不了解,导致孩子在教育管理上缺乏应有的管理和监督,在学习过程中得不到父母帮助和指导,造成孩子学习落后,情感上也无处寄托,甚至对学习失去了兴趣。农村留守儿童的学习相对于正常家庭来说落后,经常易产生逃学和不按时完成作业现象,更多是因为没有家庭方面的监督,很多家长在访谈中都觉得是自己的监管缺乏才使孩子成绩落后,很多孩子也觉得在家庭学习中得不到帮助而很无助,问卷调查中甚至很多家长都认为是自己太忙没法注意到孩子作业完成情况,所以造成留守儿童学习上的不足。(四)思想道德教育缺乏。由于家长不在身边,孩子的家庭结构往往不全面,缺少应有的家庭方面的教育,致使留守儿童容易在思想道德方面存在很多问题。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他们能够从自己父母身上学习到优秀的品质,而父母长期在外会导致孩子与自己相处的时间少之又少,使自身没有办法在孩子面前建立好的家庭教育氛围,这就造成留守儿童容易受到外界不良环境的影响,在思想道德方面得不到好的教育,道德相比于普通孩子更加容易缺失。(五)亲子间缺乏沟通交流。因为留守儿童缺少父母的陪伴在情感上容易缺失,容易感到孤独,尤其是父母在外忙于工作忽视自己孩子。据有关资料显示,留守儿童的犯罪几率大于父母正常陪伴的孩子,主要由于他们从小得不到父母关心,心理容易更加孤独,不合群。造成这一现象的问题就在于亲子交流上,因为父母外出与孩子之间的亲子沟通较少,导致亲子间的情感变淡,孩子缺少能够交流的对象,思想也可能容易出现问题,就会造成与人交往能力的下降。

三、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的对策

(一)政府要均衡城乡发展。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家长外出工作没法陪在身边,孩子长时间缺少与父母的相处并且没有完整的家庭结构而导致的。农民工外出说到底是因为农村工作条件差,难以维持家庭开支,而城市经济发展快速造成的城乡差距大。政府应该多鼓励农村发展,加大发展农村的产业经济结构,鼓励年轻人留在农村发展,提高农村的吸引力,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这样就能让更多农村孩子从小可以得到父母的陪伴,能够减少农村留守儿童的数量。政府同时可以保障外出农民工应有的待遇,让外出打工的人能够有更多时间回家看望孩子,还可以鼓励子女跟随着父母一起,完善和健全农民工子女在外的教育政策,使他们的子女也能够获得和当地人相同的教育条件,这样就能够减少因为人口流动造成的留守儿童。(二)家长要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一个人想要接受优秀的教育那么必然离不开好的家庭教育的教导,优秀的教育方式对孩子的影响也是非常重大,很多农村留守儿童父母的教育观念和方式上还有很多的不足,所以才会出现很多家庭教育问题。家长对待孩子教育上不是简单的放纵,不要因为自己没法陪伴在孩子身边就对孩子用物质弥补,好的家庭环境需要家庭中的每个成员之间相互换位思考,作为家长要多站在孩子的角度想一想问题,而不是简单地满足物质需求。作为家长要树立平等的教育理念,尊重和保护孩子的自尊心,亲子之间一定要多交流多沟通,原本陪伴在孩子身边的时间就不够多,所以更加需要家长在有限的时间里为自己的孩子创造更好的家庭氛围,提供好的成长环境。家长也不能过分看重成绩,许多家长望子成龙,但留守儿童本就在学习中缺乏应有的家庭指导,成绩不好时可能产生厌学,要多培养孩子学习兴趣,多与孩子分析原因,找老师了解情况,鼓励孩子学习。(三)家长要加强亲子间的沟通。现在许多留守儿童父母外出后对孩子学校表现缺乏应有的关心,学校在对于留守儿童教育这方面也做得不够到位,这样就造成了留守儿童许多问题的出现。家长要多和学校老师交流孩子在学校的情况,既能了解孩子在平时生活的日常,也能从老师的描述中得到孩子在学校方面的学习情况。老师也应该用更多的耐心和时间去关注留守儿童,及时向他们的父母反馈他们在学校的情况,可做到虽然农村留守儿童父母不在身边,但是仍能够弥补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缺失,这样无论是对学校教育还是家庭教育都非常有帮助,也能够让留守儿童得到更好成长。(四)发挥学校对留守儿童教育管理作用。家庭教育的落实离不开学校教育,农村留守儿童在学校的时间甚至不比在家的时间少,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需要学校发挥一定的作用。学校一定要与留守儿童家长以及监护人之间及时沟通反映留守儿童最近的情况,加大家校合作力度。老师也可以和家长、监护人一起讨论教育孩子方面的问题,了解他们的需求,在教育上共同促进孩子的进步和发展。学校还可以针对在校的留守儿童,提前了解他们的特殊家庭环境,对他们进行关爱和关注,使他们虽然在家庭教育上有所缺失但是能够在学校教育中得到好的帮助,解决他们在学校学习中遇到的困惑并对其心理问题作出疏导。同时对留守儿童要采取合适的教育方式,尤其是在学习和生活上的监督,防止留守儿童受到周围不良环境的影响。老师要留意班上留守儿童表现出的情况,多在生活中了解他们的性格,对留守儿童学习进行帮助,创造好的学校氛围,使他们在学校中体会到温暖,发挥学校在教育中的作用。(五)学校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疏导。家庭教育的缺失会造成许多农村留守儿童出现了很多心理上的问题,从而也会对学校教育产生一定的影响。想要营造好的教育环境,学校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去鼓励留守儿童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并且需要对留守儿童心理方面进行疏导,清楚留守儿童的基本信息,增加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咨询,多为他们排忧解难,多组织家长与留守儿童之间的联系。学校也可以定期进行家访,与留守儿童谈心,与留守儿童家长固定通话,一起为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创造好的环境。

四、结语

本次研究发现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存在很多的问题,家长需要重视起来,运用合理的教育方式对待孩子,帮助孩子成长。农村留守儿童监护类型还是以隔代教育为主,外出家长要从孩子心理、行为上多了解孩子,加强与孩子之间的联系沟通,减少农村留守儿童在当下出现的一些问题。

参考文献:

[1]卢德平.中国弱势儿童群体:问题与对策[M].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城乡家庭教育范文篇9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市家庭教育研究会第八届会员大会,共商家庭教育大计,我觉得很有意义。在此,我代表市政府向大会的召开,向各位理事,向受表彰的先进集体和个人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多年来关心支持我市家庭教育工作的各级领导、专家、学者以及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这次大会选举产生了新一届理事会,为我市家庭教育研究工作提供了组织保证。会议还表彰了家庭教育工作的先进集体、先进个人、热心会员和优秀论文,为我市家庭教育工作树立了典型,提供了经验,相信这次会议必将为我市家庭教育工作注入新的活力,增添新的动力,推动全市家庭教育工作跃上一个新的台阶。这次大会聘请我担任家庭教育研究会名誉会长,我感到很荣幸,同时也觉得是一份责任,今后我将努力为家庭教育工作做点事情,如果研究会平时工作有需要,本人也将尽力而为。借此机会,我就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家庭教育工作谈三点想法,与大家交流和共勉。

一、提高认识,进一步增强做好家庭教育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党和政府历来关心和重视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和家庭教育工作,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强调“要重视和发展家庭教育”,“要建立健全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体系”,“使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学校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起点和基石,具有学校和社会难以替代的作用。父母是孩子的第一老师,家庭教育研究工作的实质就是将人的发展从家庭抓起,提高广大家长的素质和科学教子的水平,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培养和造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未来建设者和接班人。一百年前,梁启超先生就说过:“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如果我们每个家庭都能树立正确的教子观念,掌握科学的教育知识和方法,不仅有利于家庭生活的幸福,合格人才的培养,同时也关系到民族未来的素质,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建设人才强国必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近年来,我市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也越来越重视,家庭教育工作领域不断拓展,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网络不断完善,各项工作取得了明显进展,但也存在着一些薄弱环节,如社会各界对家庭教育的重视程度和认识水平还不均衡,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家庭教育是个人的私事,家庭教育处于随意性和盲目性状态;缺乏先进的教育理念和科学的教育方法,家庭教育中“重智轻德”、“重知轻能”、“重养轻教”等现象依然存在,一些家长对独生子女以“宠”代爱、以“惯”代教,造成孩子以自我为中心而带来的生理和心理问题日益突出;全市家庭教育工作人力、财力不足,家庭教育工作城乡之间发展不平衡,长效工作机制不健全,农村留守流动儿童等特殊群体家庭教育问题严重;家庭教育的理论研究有待加强,等等。因此,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做好家庭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家庭教育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增强做好家庭教育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发挥主动性,激活创造力,认真分析研究和推动解决当前家庭领域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自觉遵循当代未成年人的成长规律,认真总结经验,不断改进创新,探索长效机制,推动家庭教育工作开创新的局面,把家庭教育工作做成为千家万户服务的“民心工程”,做成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育人工程。

二、形成特色,进一步提升做好家庭教育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中央、省、市已经明确提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总体要求和工作任务,并对进一步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网络,更好地实现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有效衔接提出具体要求。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家庭教育工作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总体布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更加主动地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尊重家庭教育特点,努力创造特色,不断提高做好家庭教育工作的能力和水平,推动家庭教育工作再上新台阶。

第一,抓重点,力争在家庭教育的理论研究上创造特色。前苏联著名作家高尔基曾说过,“爱护自己的孩子,这是母鸡都会做的,但教育好孩子却是一门艺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家庭教育观念的普及,家长对子女教育的物质投入、情感投入都在空前增加。市家庭教育研究会要抓住这一良好机遇,以“为国教子,以德育人,促进儿童全面发展”为宗旨,围绕本地家庭教育工作中凸显出来的重点、难点问题开展研究,为家庭教育知识的普及推广提供理论支撑。作为南孔圣地,有“两子文化”的响亮品牌,有“诗礼相承、耕读传家”的优良传统,过去有“一门几状元”的佳话,现在有“一村多博士”的美谈,这几年随着各项创建工作的推进,还涌现了一批“和谐家庭”、“文明家庭”、“文化艺术之家”、“学习型家庭”等等,这都给我们开展家庭教育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素材。研究会的同志要善于挖掘和整理这些素材,从中研究出普遍性、规律性的东西,形成一批有特色的理论成果,增强家庭教育的实效性和影响力。

第二,抓品牌,力争在家庭教育的载体建设上创造特色。经过多年努力,我们已经形成了一批开展家庭教育的工作载体,如家长学校、家长委员会、家庭教育指导中心,还有“十佳好家长”、“十佳书香之家”评选、家庭教育巡回报告会以及“和谐家庭”、“文明家庭”等创建工作,都与家庭教育有着割不断的联系。这些载体都具有一定的影响力,涉及面广,参与人数多。特别是组织开展的一些针对家长和孩子的巡回讲座,很叫座、很受欢迎,这说明家长、孩子有这方面的需求。有需求就有生命力,就能把这项工作开展好。市家庭教育研究会要支持配合各级妇联、教育、关工委等部门,群策群力,巩固好现有载体,创出特色,打造家庭教育品牌,使我们的家庭教育工作不断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

第三,抓基层,力争在家庭教育的城乡统筹上创造特色。要把农村家庭教育工作和培育新一代农民、建设农村精神文明紧密结合起来,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加大阵地建设力度,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实现农村家庭教育工作和新农村建设同步推进、协同发展。要加强农村家庭教育,一定要重心下移、资源下送,一定要以帮助督导基层建立自己的工作队伍和工作阵地、培训师资队伍、完善工作机制为主,要推动相关政策和活动资源继续向教育资源相对缺乏的基层和农村倾斜,要特别关注贫困、残疾、农村留守流动儿童的需求,特别关心单亲家庭、困难家庭、流动人口家庭的未成年子女教育,不断夯实家庭教育的基础。

三、健全机制,进一步推动家庭教育工作深入开展

家庭教育工作是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环节之一,是需要合力推进的一项系统工程。要确保家庭教育工作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就必须进一步健全长效机制,整合各方资源,完善保障措施,不断提高新形势下家庭教育工作的科学化水平。

一要加强组织领导,形成整体合力。各级各部门要高度重视家庭教育工作,加强统一领导、统筹协调,实现优势互补、协调合作,整体推进;要站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确保党和国家事业后继有人的高度,把家庭教育工作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经常听取家庭教育工作汇报,研究工作计划和改进措施,并从财力物力上给予必要的支持,推动家庭教育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各相关部门包括社会各方面都要支持家庭教育工作。妇联、教育、文明办是开展家庭教育工作的主要部门,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分工协作。妇联组织要增强“牵头意识”,充分发挥自身所具有的广泛群众基础、健全的城乡组织网络等优势,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调动多方面积极性,形成全社会通力合作、共同推进家庭教育工作的良好局面。教育部门要增强“主角意识”,主动承担起组织和指导家庭教育的责任,把家庭教育工作作为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将其纳入学校德育工作的综合考评指标,促进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有机结合。文明办要将家庭教育纳入精神文明建设整体布局,纳入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目标,纳入文明村镇和文明家庭创建考评指标体系,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计生委要广泛开展优生优育优教知识的宣传,办好各类新婚夫妇学校、孕妇学校、母婴学校和人口学校,对家长进行科学养育的指导;报纸、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要推出一批独具特色的少儿节目和家庭教育品牌栏目,加大家庭教育知识的宣传频率和宣传量,创新宣传载体和方法,努力为未成年人提供更多更好的精神食粮,不断优化未成年人的成长环境。团市委要将家庭教育知识渗透到青年思想道德教育活动中,提高年轻家长和准家长的家庭教育水平。关工委要增强“参与意识”,充分发挥“五老”在家庭教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开展家庭教育宣传,关心留守儿童。市家庭教育研究会要善于利用现有的教育活动设施开展工作,尤其是学校、图书馆、儿童活动中心等各类教育资源,要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实现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有机融合。总之,各有关部门、学会必须牢固树立全局意识和一盘棋思想,全力以赴把各自的职责尽到位,把承担的任务落实好。

二要完善工作制度,强化各项保障。做好家庭教育工作,不仅要在思想上重视、政策措施上扶持,更要有健全的工作制度予以保障。要加强和完善家庭教育工作制度建设,如领导小组年度例会制度、家庭教育师资培训制度、家庭教育实验基地管理制度、示范家长学校考核评估制度、家庭教育工作评比表彰制度等,努力实现家庭教育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要在用好用足现有各项政策的基础上,积极推动有关部门出台各项扶持优惠政策,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多渠道开发资金来源,为做好家庭教育工作创造更有利的条件。

城乡家庭教育范文篇10

一、家庭教育工作基本情况

家庭教育是国民教育的三大支柱之一,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广大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更好的完成“指导和推进家庭教育”的工作,近年来,全盟各级妇联根据自身特点,积极发挥职能优势,充分调动各种社会力量,以实事求实效,创新工作方式,不断寻求强化家庭教育的有效途径,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果,具体做法是:

1、建立健全各级领导机构,深入调研,为长期开展家教工作奠定了组织基础。家庭教育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社会性事业,因此,兴安盟各级妇联都成立了家庭教育工作委员会,各乡苏木镇场也都成立了相应的领导小组,健全了各级领导机构,为在全盟范围内全面开展好家庭教育活动提供了组织保证。同时,为全面、深入地掌握全盟家庭教育情况,近年来盟妇联多次开展家庭教育专题调研,为及时调整家庭教育工作的新思路和新举措提供充分的依据。

2、以家长学校为主载体,架起家校联系的桥梁。近年来,针对不同年龄的孩子家长,坚持开办家长学校,着力提高家长科学育人的素质。目前,全盟共建各类家长学校720所,形成了有专家、学者、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教育工作者、离退休老干部等社会各方面力量组成的专兼职教育骨干队伍,在家庭教育工作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如各级关工委同志和关心下一代工作者经常组成讲师团、报告团等深入厂矿、机关、学校、农村开展家庭教育专题报告。

3、创新活动载体,不断完善家庭教育机制。近年来,兴安盟妇联努力开创家庭教育新举措,通过编制家庭教育学习辅导资料、开通家教网站、创建家教工作试点等方式,使全盟家庭教育工作不断完善。截止目前,全盟共编制家庭教育辅导材料读本6套。扎赉特旗在创建家教工作试点的过程中,根据农村实际,经常配合学校,开展母子共同参加的课外活动,每年的“六一”都举办母子运动会或家庭演唱会等。通过经常不断地开展丰富多采、健康向上的文体活动,推动和加强了家庭教育活动的深入和进展,使科学育儿知识逐步得到普及。扎旗第一所家长学校试点巴彦高勒家长学校成为区级妇联的家庭教育示范点,并在2005年度被评为全国“双合格”家庭教育先进集体,旗妇联也荣获全区“双合格”家庭教育先进集体奖。2007年,音德尔第一小学家长学校也被评为全国优秀家长学校,受到了全国表彰奖励。

4、明确社区家教指导中心责任,建立社区教育工作机制。近几年来,妇联系统配合社区文化建设,形成了以家长学校、社区家庭教育指导站(或基层妇委会)为基地,以O一3岁亲子工程为切入点的家庭教育基本模式,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协调社会有关部门,开展“优生、优育、优教”咨询活动及讲座。乌兰浩特市各社区妇联每年都举办2期以上市民培训班,同时,各级妇联坚持以优良的工作作风鼓舞人,开展家庭读书活动,并通过举办“向不文明行为告别”、“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等大型社区文化广场演出,引导广大家长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婚恋观和教子观,推进家庭教育工作的开展。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城乡家庭教育工作开展不平衡。

2、0—3岁幼儿家长多为哺乳期或孕妇,办班培训不好集中。

3、家长学校的主阵地和主渠道作用发挥不够,内容缺乏新意,程度不同地存在以家长会取代家长学校教育内容的问题。家长学校的管理水平和办学质量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4、家教工作缺少较为稳定的经费来源。家庭教育经费不足或没有家教经费,致使一些社区和村镇家教工作滞后,家教工作没有落到实处。

5、社会不良因素对学校、家庭教育的抵消和影响。

三、建议与对策

1、办好各类家长学校,加强阵地建设。各地要以中、小学、幼儿园为阵地,针对不同年龄段孩子的家长开办家长学校。

2、加大家庭教育专项经费的投入。积极争取财政、教育、物价等部门对家庭教育事业的发展给予大力支持,多渠道筹集资金,力求使家教工作有较为稳定的经费来源。

3、职能部门各负其责、通力合作。各级妇联、教育、民政、团委、关工委、宣传、广播电视、新闻出版、产业信息部门、社科院(所)、残联、卫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要各负其责、积极配合、加大对儿童发展规划纲要的实施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