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景观规划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4 15:38:01

城市景观规划

城市景观规划范文篇1

为了分析建筑设计对城市景观规划的影响,有必要首先认识一下城市景观规划的相关内容。主要包括城市景观规划的内涵、内容、意义和原则。

1.城市景观规划的内涵和内容

城市景观规划是基于城市的各个要素,结合“要素分析法”理论,从整座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对城市中的各个要素按照人们的日常生活习惯、城市的发展、相关规范、法律等规定进行合理布局和设计,以期使得城市景观规划符合城市发展的要求并满足人们的生产生活。城市景观规划的内容主要是结合其组成元素来说的,一座城市主要是由基础设施、住宅建筑、公共建筑、学校、医院、厂房等要素组成的。其中,基础设施建设主要包括道路、管道、广场、园林等要素,这些要素成为了城市景观规划的内容,这些要素之间的有效布局和设计铸就了城市的景观规划。

2.城市景观规划的意义

毫无疑问,城市景观规划具有重要意义。自古以来,城市的规划和设计尤为重要。例如,古代的护城河为保护城市的安全提供了保障,现代的城市布局也必然有其重要的意义。(1)城市景观规划展现了一座城市的外在形象城市景观规划从形式上说是平面规划和空间规划的结合体,从技术上说主要有控制性规划和详细性规划,不仅涵盖立面规划,更包括俯视图规划和剖视图规划。就像一个人的外在一样,其好坏直接影响了人们对其印象的好坏。好的城市景观规划必然给人们特别是旅游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必然使“头回客”变成“回头客”。因此,城市景观规划是一座城市的外在形象。(2)城市景观规划体现了地方特色城市景观规划禁忌千篇一律,没有特点,否则一座城市就会失去其自身的吸引力和活力。城市景观规划要符合当地的风俗习惯,体现当地文化特色,体现当地传统文化,这样的城市才更能吸引人。把传统文化和现念进行很好的融合,对实现历史文化与现代城市的统一很有意义。(3)城市景观规划预示城市的建设管理城市景观规划是在城市领导、市民和城市建设者的共同规划、设计和努力下完成的,城市景观规划的好坏直接反映了一座城市的管理建设问题。好的城市规划说明城市的管理建设比较优秀,相应地,这座城市就会给人舒适感和安全感。(4)城市景观规划代表了城市的文明程度城市景观规划是一座城市的外在表现,它的美观度、洁净度和有序度代表了这座城市市民的文明度。好的文明度更受人们的青睐,直接反映了当地的教育环境和人文素养。

3.城市景观规划的原则

城市景观规划一定要按照一定的原则进行,否则就会盲目规划、盲目建设,造成“建了拆、拆了建”的不良局面。一般来说,城市规划的原则主要有以下几个:(1)满足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需要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2)坚持历史文化和现代建设理念的统一;(3)提高城市规划的使用年限;(4)体现地方特色,不能千篇一律;(5)把整座城市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规划。可以先规划再逐步实施,但不能先局部规划再形成整体规划等。这些规划原则为很好的进行城市景观规划提供了参考。

二、建筑物对城市景观规划的影响

上文阐述了城市景观规划的重要性和规划内容,提到了住宅建筑、公共建筑和厂房是城市规划的组成要素。因此,分析建筑对城市规划的影响并提出好的对策建议很有实际应用价值。下面,从建筑规划对城市规划的引领、促进和阻碍三个方面的影响进行阐述。

1.建筑规划引领城市规划

建筑是一座城市的标志,近些年来,标志性建筑的建设成为城市建设的亮点。就建筑自身来说,无论从基地面积比例或高度上,都是一座城市的第一要素。其规划建设在城市景观规划建设中起主要作用,引领着其他要素的逐步规划建设。因此,一座城市的景观规划设计应以建筑为中心,采用辐射式设计进行。

2.建筑规划促进城市规划

建筑规划不仅是城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很大程度上带动和促进了城市规划的进一步实施。标志性建筑、高水平大学、高星级酒店、完善的医疗设施等必然为市民和游客带来归属感,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地方收入,为城市规划的经济保障奠定了基础。

3.建筑规划阻碍城市规划

我们说,世间万物都是有生命的,都是有寿命的,城市规划会因时间的改变而改变,既有的规划也会随时间的改变而改变。那么,作为建筑这个实体,在规划、设计、施工和维护过程中,其材料强度会降低、出现风化污染、颜色颓废等问题,必然会影响到建筑的形象,阻碍城市景观规划的步伐。因此,规划的时间效应也是我们应该注意的问题。

三、城市景观规划中的建筑规划建设的对策

上文分析了建筑规划在城市景观规划中的正作用和逆作用,说明了建筑规划对城市规划的影响。另外,现代建筑的使用寿命为50年,也即建筑规划的有效年限仅为50年。鉴于此,我们必须采取一定的对策提升建筑规划的正作用,减弱或消除其逆作用。

1.建筑规划和设计

建筑规划是城市景观规划的首要工作,建筑规划要在对建筑进行分类和考虑城市等特点的基础上进行。民用建筑、工业建筑、娱乐建筑等的布局要符合城市的特点,满足人们的日常生活需要,城市规划部门应做好控制性规划和详细性规划工作。建筑设计是把建筑从立体放到平面的过程,包含建筑的形式、构造、色彩、材料等,并直接用于指导施工建设。建筑设计是建筑规划的具体实施,我们常说,初始质量决定最终质量。在建筑设计阶段,一定要确保控制性规划设计和详细性规划设计的实施。特别是建筑外表的材料和颜色,要保证其抗老化、抗污染、抗褪色的能力。

2.建筑施工和围护

建筑施工是建筑设计的实施建设,也是决定建筑质量的重要环节、在施工阶段,施工单位应严格按照建筑设计的意图、方法、图纸和相关规范进行,以确保施工质量。保证建筑在使用寿命内的强度、刚度、稳定性和抗老化、抗污染、抗褪色问题。建筑维护属于建筑使用期间的环节,建筑物从使用开始,其结构特别是外表在自然环境下,不可避免的存在风吹日晒、雨淋霜冻等问题,必然造成建筑外在的不美观。因此,我们要定期或有针对性的进行建筑的外表清洗,消除污染物,保证外在的干净。

3.建筑改造拆除

建筑改造拆除是基于建筑的再规划或建筑寿命进行的,是不得不采取改造拆除后再使用时的措施。建筑改造拆除的过程由于建筑垃圾、灰尘、噪声等的产生,必然会影响城市的美观度和洁净度。因此,在建筑改造拆除时,应做到生态改造和生态拆除,采取措施降低灰尘、减少噪声等。另外,城市中的古建筑,代表着地方历史文化和地方特色,也是一座城市的标志和亮点。可能其外表和结构跟不上时代的发展,且已经很破旧很脏,我们也不能进行拆除。因为这些“破旧”和“脏”里同样蕴含着传统的味道,同样是一种美的感受。

四、结语

城市景观规划范文篇2

关键词:城市景观;设计结合自然;可持续发展;方法

1城市与可持续发展的含义

在历史长河中,城市见证着人类从野蛮社会到文明社会的发展历程。城市景观①和形象随着城市的诞生应运而生。每个时期的城市景观和形象都直接或间接地受到政治经济、地理环境、文化思想的影响,这就出现了景观思想与景观设计表现手法的多样化。新时代下的可持续发展要求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不能有“我是大自然的主人”的这一想法。大自然真正的主人是其自己,而人类在依靠大自然而存在与发展,正如昼夜交替而产生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四季交替时人们添衣缩衣都是臣服于大自然的有力证据。

2城市景观设计的目的和原则

为了使景观设计更为准确与科学,其必须遵守一定的原则,根据城市景观设计的为人类服务的本质特点,在坚持可持续发展道路上,促进当下与未来的共同发展,要求设计师遵循以下原则。2.1以人为本原则以人为本,一切都是为了人类而产生和发展的。做服务于人类的景观,做贴近人类生活的景观,在规划上满足人类的需求。2.2发展原则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人类社会是在不断进步着的,必须坚持正确的道路,发展社会与景观规划设计,如果走到错误的道路上,则会产生社会与景观规划设计的倒退。2.3整体性原则城市作为一个整体,在规划景观时应该与城市整体规划一起布局。城市的整体规划与景观设计与建筑规划是不可分割的②。2.4经济性原则经济性是人们在规划景观时总要考虑到的问题,这就导致了“预算”这一职业的兴起与发展。

3大自然与城市景观设计相融合

从在景观规划设计的问题上人们更应该思考的是如何将景观设计与当代社会相融合。城市景观设计并不是单纯的追求功能的使用与艺术的美感,更要协调好人与自然与城市的关系,现在的社会上已经有更多的人去关注景观规划设计,但还是有一少部分人认识到做景观设计时,应该将其与城市的整体规划与建筑规划相结合。城市是人类与大自然共同进步的产物,是人类文明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的象征,从经济活动的角度来看,城市的发展来源是商品经济的发展,而早期的城市就被定义为经济交换中心。城市在社会历史不断发展的阶段中,产生了大量的物质、信息与能量,早期社会中人们渴望得到生活水平的提高,这一渴望促使人类在发展中需要进行经济交易,增强了人类对城市的向往性。

4结语

在做城市景观设计时,考虑宏观的规划,就需要认识到在新时代快速发展的节奏中,景观设计必须结合大自然,与大自然融为一体,正确利用大自然;并且通过推动城市景观设计的可持续发展,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质量,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物质及精神层面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刘滨谊著.现代景观规划设计.第3版[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0.

[2]王其钧.城市景观设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3.

城市景观规划范文篇3

一、户外广告与城市景观之间的密切联系

顾名思义,户外广告是指具备广告功能和宣传作用的户外广告媒介,一般设置于人流密度较大的户外空间。“户外空间”的概念是相对于“室内空间”而言的,它是一种利用装饰手段传递信息给受众的特殊的广告形式。通常来说,设置于包括绿地、道路、广场在内的户外空间的各类广告都属于户外广告。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以及广告概念的大幅度延伸,户外广告逐渐演变成一种多功能、综合性的媒体形式。户外广告的种类繁多,常见的有路牌广告、墙体广告、电子显示屏广告、流动广告等。现代社会的进步使人们的日常生活到处充斥着广告,户外广告的社会价值也越来越大。一方面,户外广告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快速发展,它以具有高识别度的形象,带给受众直观的视觉冲击,从而为其留下深刻的印象,这有助于提高品牌知名度,能够给商家带来经济效益,刺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另一方面,户外广告还具有引领社会价值观的功用,其在传递商品信息的同时,也将健康积极的消费方式、生活态度、道德取向、审美情趣反映给受众,从而给受众带来正能量。城市景观是由一个个人类活动的场所构成的,注重人的主体性,而户外广告在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兼具装饰城市的作用。自然与城市景观的整体性密切相关,不论是古时候的街道,还是如今的商业中心,户外广告始终发挥着装饰城市的作用。尤其是夜幕降临的时候,灯光映照下的户外广告绚烂多彩,给深夜的城市带来梦幻一般的景致。众所周知,任何广告形式都必须依附于媒介存在,户外广告也不例外,其依附的对象诸如广告牌、建筑墙体及公共设施等,都可以作为城市景观的设计元素,且内容极具多样性和可变性,是城市景观组成中的活跃因素。

二、我国户外广告发展与城市景观之间的矛盾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户外广告行业迎来了发展高峰,整体呈现出“低投入、高回报、增速快”的特点。由于网络等新媒体与传统电视、报纸行业的竞争逐年加剧,很多商家将宣传资金投入到压力相对较小的户外广告上,使户外广告获得了极大的发展,但是也给城市景观整体规划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相关人士必须清楚认识到我国户外广告发展与城市景观之间的矛盾,具体表现在如下三方面:

(一)户外广告破坏了景观的整体性

户外广告与其依附的媒介共同在城市景观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户外广告设计者需要考虑广告、载体和周边环境的一致性。但是很多时候,在进行城市景观规划的过程中,设计者忽视了户外广告的存在,即在城市规划前期并没有考虑到户外广告的加入,这就导致户外广告在后期加入时可能会与城市整体景观不协调。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设计师必须从更高的层面做出调整来弥补前期规划的缺憾。然而,令人遗憾的是,我国户外广告设计从业者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他们更多地将注意力集中在广告的内容与传播效果上,忽视了户外广告与城市景观必须保持一致性的原则。虽然很多户外广告设计得比较精彩,给受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达到了广告的基本目的,但是从本质上看,这些脱离整体环境孤立存在的户外广告都是不成功的,它们破坏了城市景观的整体性。

(二)户外广告削弱了城市形象的特色

由于历史和地域文化的差异,我国各个城市形成了别具风格的景观特色,但是这种城市形象的特色正在遭受户外广告的侵蚀,城市景观无差别现象愈演愈烈,尤其是以户外广告为主的城市商业景观大同小异。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城市景观规划缺乏合理性,另一方面,户外广告的雷同性过高。笔者认为,不同商家的广告不应以同样的设计出现,其在缺乏个性的同时也容易使受众产生审美疲劳。城市商业景观主要是通过户外广告来体现,相似的表现形式削弱了城市形象的特色,无差别的城市面貌势必会影响城市形象的外推。

(三)户外广告扰乱了城市景观的秩序性

人具有追求秩序、和谐与美的本能,人们只有在充满秩序的环境里才能获取舒适和美的体验。因此,城市景观规划也应符合人的审美需求,营造出有秩序且颇具美感的城市景观。具体落实到城市景观规划中,应以城市标志建筑物的天际线为中心点,使建筑物在水平方向上数量均等、大小一致,摆放有序且兼具多样性。而随意悬挂的建筑屋顶巨型广告牌,由于比例和尺度的夸张,以及信息过于繁杂,势必会影响城市景观的秩序性,带给受众不佳的视觉体验,反而不利于商品的宣传。

(四)户外广告破坏了城市的生态性

城市本身就是一个生态系统,生活在其中的人与自然应该和谐相处,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但是为了达到宣传目的,部分商家不惜以破坏生态为代价换取经济效益,如为了突出商业中心户外广告而砍伐树木,巨型广告牌遮挡周边居民的日常采光,夜里户外广告灯光带来光污染等,这些都在不同程度上破坏了城市的生态性。

三、景观意识在户外广告设计中的体现

虽然户外广告的发展与城市景观设计之间存在着种种矛盾,但是世界上仍然存在着很多通过户外广告设计优化城市景观规划的实例,如美国克利夫兰市中心的巨幅耐克广告,它增加了城市的认同感与象征性,在城市景观中扮演着标志物的角色。所以,设计者应将景观意识融入到户外广告设计过程中,这样才能实现户外广告与城市景观的和谐共存。

(一)追求整体性

人们在回想起某个户外广告时,脑海中总是会不自觉地浮现其周边环境,这就是户外广告设计的整体性意识。户外广告与城市景观并不是两个孤立的个体,受众在看到户外广告的同时,也会获得对景观的整体感知。因此,就城市景观规划的艺术性而言,必须考虑到户外广告与环境的整体性,从而衬托出景观的协调美。首先,在进行设计时,设计者需要以户外广告与周边景观的契合度为参考点,根据整体景观的形态特点,细致设计广告的尺寸、形状、结构等,这里的景观形态指的是户外广告媒介物、周边环境及整体氛围,尤其要注意媒介的结构特点,不要一味地模仿大尺寸广告牌,因地制宜往往会带来令人惊喜的效果。其次,色彩作为第一视觉要素,对于维持景观的视觉协调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户外广告的色彩与周边环境不协调,将会影响商品的宣传效果,同时也削弱了景观的整体美。因此,在色彩搭配上,户外广告设计必须坚守“适度对比,整体协调”的原则。令人欣慰的是,我国很多城市逐渐认识到色彩的重要性,如北京等城市均构建了属于自己的色彩系统。最后,户外广告的选材也需要匹配周围景观,视环境与媒介的变化而定,如采用透光、质轻的单透膜材料覆盖建筑的玻璃幕墙而形成户外广告面,这既实现了画面的自然美,又保留了玻璃的质感。

(二)追求个性化

城市景观的服务对象形形色色、各有不同,如果说整体性奠定了景观风格基调,那么个性化就是皇冠上引人入胜的明珠。户外广告设计追求个性化的表现手法有很多,鉴于其传递信息的瞬间性,即人们往往没有足够的时间去关注广告内容,机会只是存在于视觉转移到广告的一瞬间,所以户外广告应力求以恰当的个性化吸引受众。一方面,户外广告形象一定要简洁明了,尽量减少复杂文字的使用,多利用图片在表达效果上的直观性,如苹果公司的户外广告往往就是以品牌图标为主体,配以简单的文字达到宣传的目的。另一方面,广告应展现一定的动感,比起静态物体,动态的物体能够给人更深的印象。如北京地铁轨道中的动态广告就是很好的例子,人们在乘坐地铁的过程中经常会被跳动的形象所吸引,广告效果极佳。

(三)追求场所感

景观也是一种场所,而场所感决定了受众能否获取舒适的体验。所以,作为当代城市景观中最活跃的组成部分,户外广告需要利用自身灵活多变的优势营造出更具亲和力的场所感。具体表现为创造出适宜的尺度,根据不同色彩带给人的心理感觉传递出一种舒适感,同时要增加互动性,使人们在与广告信息交互的过程中,获取景观的认同感和融入感,这样人、景观与户外广告三者之间才能真正地融为一体。

四、结语

总之,由于我国户外广告行业缺乏景观意识,忽视了户外广告与城市景观之间的密切联系,导致很多城市的户外广告与整体城市景观不协调。当代户外广告的发展要求设计者必须立足于景观意识,摒弃传统的只重视经济效益的错误理念,充分发挥户外广告的艺术性,使其与城市景观之间达到完美的协调,最终实现美化城市的目的。

作者:刘大智 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参考文献:

[1]武彩云.景观意识下的户外广告设计研究[J].大众文艺,2015(9):88.

城市景观规划范文篇4

在园林景观后期设计的过程中,结合实际特点和应用作用趋势等可知,需要立足于城市规划的阶段,推动整体进步。建设绿色城市是当前城市规划的基本目标,在园林建设阶段需要秉承这一特点,合理实施。1.园林设计的必要性。在城市化规划和设计的过程中,良好的城市规划和进步等是发展的必然条件,在城市化建设的过程中,需要明确发展前提。园林设计通过城市化规划和设计能实现自然环境的改善。园林设计的阶段,必须提升生活质量。在城市化发展中,合理有效设计后能满足人们视觉美的需求,同时彰显出生态环境层面和科学发展观的积极落实。2.园林设计原则。在园林设计的过程中,需要明确现有的原则,按照当前设计流程要求实施,以下对设计内容和要求进行分析。(1)整体性原则作为一个生态系统的城市景观系统,在功能性和结构预设的过程中,贯彻的是整体性原则,以景观预设作为基础,在各个角落设计阶段,秉承整体性的设计原则。在城市化发展的阶段,将其作为一个整体,充分考虑到城市景观的影响因素,自然环境和城市景观规划等需要实现融合,在园林设计的阶段,发挥城市化建设的最大作用,在科学化应用的阶段,灵活应用现有的知识,尽量满足人们的需求。(2)个体化原则在区域化和城市化发展的阶段,对文化形式类型有严格的要求,要求在城市规划和建设的阶段,彰显出城市差异性。在环境预设的过程中进行多样化评估,园林建设阶段,体现出多样化原则,在城市化建设的过程中保证结构多样化,彰显出整体设计的优势。(3)多样化原则城市化建设本身是个复杂的过程,在规划设计中以城市建设作为基础,体现出城市建设的要求。

二、园林设计在城市规划设计中的现状

园林设计是个整体性过程,在整个设计阶段要求做好规划和调整等工作,但是变量因素比较多,规划设计影响因素多。以下对问题进行分析。1.整体设计比较单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对环境质量和整体舒适程度等有严格的要求,在当前建设过程中为了改善居住环境,采用各种合理的举措进行面积调整。在生态环境保护以及作用框架落实的过程中,城市景观建设和设计不仅仅是单纯增加绿化面积,更需要实现多方面的进步,在当前全面化和丰富化落实中,园林设计后,植物品种选择是多样的,在过去园林景观设计中,不能满足现代化城市发展需求,原有的景观建设中种类少,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城市生物多样化进步和发展。根据种植方式和植物正常发育情况以及整体趋势等,如果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在后续现代化建设中,综合考虑其他因素,满足人的需求,尽量保证符合生态要求。2.设计认知度不足在原有的城市化景观建设的阶段,最重要的是满足实用性要求,在城市景观绿化建设的阶段,考虑到占有率和美观性等因素,在园林方案编制的过程中,兼顾到美学特征,在城市化建设的过程中,如果不能从真正意义上理解园林设计的意义和内涵,容易对绿化设计产生其他不良影响。设计师需要立足于园林景观预设,站在城市整体规划和设计的角度,确保景观设计的协调性。

三、园林量观设计在城市规划建设的具体应用

结合现有系统模式设计要求可知,在城市化规划建设的阶段,如何保证园林系统的稳定是关键,在城区建设的过程中发挥景观设计的具体条例,在现有基础上调整,实现整体应用。以下对具体规划设计要求分析。1.构建完善的园林系统。在园林设计的阶段,对城市景观规划设计有严格的要求,为了保证规划设计的稳定性,在新型园林景观预设的过程中,兼顾到地形特点。在城市化发展和特征表现等方面,兼顾到区域特点和景观设计植被的融合概况等,分析景观设计的观赏功能,在园林景观构建的阶段,尽量满足审美需求。2.实现合理规划。在城市化景观规划设计中,从地理位置入手,掌握建筑功能形式、社会需求和观赏性等方面具体情况等,在园林建设的阶段,科学合理进行植物造景选择。利用植物本身的色调和层次等建立观赏性的景观,此外在植被布置的阶段,充分考虑到区域特点,以自然景观作为基础,一般情况下在地貌以及景观预设的阶段,相关部门和其他部门等要求采取对应的保护措施,降低对人为景观的破坏,在后续规划和预设的阶段,考虑到城市整体风格,从不同的地质概况入手,选择不同的植被类型,在当前城市绿化管控现状,最好的领域是实现周围城市规划重建,根据城乡—体化建设要求和注意事项等,在城乡统筹规划和预设的阶段,保证周边建设模式符合要求,结合生态保护和景观恢复具体情况等,恢复城市周边的自然环境,尽量保证框架的合理性。3.提升城市绿化设计要点。在城市景观规划和后续设计的阶段,建筑用地范围扩大,在城区建设和落实中,可能存在不同程度的水土流失的现象,结合温室效应和空气污染等环境现状,需要兼顾到的是城市绿化设计,如何有效控制和管控是关键,在扩建和后续实施中,如何提升城市绿化的规模是重点,在区域管控的过程中,对城区发展引起重视,综合布局,此外合理有效控制很重要,在城区建设的过程中,对自然植被保护,在不影响城市正常运作的前提下实施,扩大城市绿化范围。4.构建衡量标准。在城市景观预设和规划的过程中,相关部门需要对城市环境建设引起重视,在数据衡量和管控中进行综合管理和落实。城区规划和布局过程中,制定有效的循环管理标准,在城区绿地系统控制中,为了避免出现过度使用的情况,需要明确再生资源的类型,根据地方管控需求和风土控制标准等,形成地方特色,完善现有的衡量指标,为城区建设提供参考,促进整体进步。

四、结语

城市景观规划范文篇5

关键词:景观设计城市规划

城市夜景观是城市景观在夜间的再次表现。广义城市景观与城市夜景观的概念是包容与被包容的关系,城市夜景观概念是对城市景观概念的补充,它使城市景观的含义更加明确。但是,长期以来由于对城市夜景观重视不够,一到夜晚城市环境或一片漆黑或一片杂乱,这正是忽视了它们在夜间的表现效果造成的,所以有必要对城市夜景观进行单独的规划设计研究。

1城市夜景观与夜景观规划设计

1.1城市夜景观是城市自然科学文化与社会科学文化的集中体现

夜晚的城市为夜空间环境提供所需的必备机能,如:商业机能、娱乐机能、休闲机能、交通机能,并通过各种高科技演光手段对城市夜间景观环境进行二次审美创造,为市民夜生活提供必要、舒适的休闲、娱乐、购物及交往的人工照明环境。城市夜景观可以表现自我,也可以通过城市夜间的各种物质组成要素间接展现出来,如:灯光、建筑、广告、橱窗、小品、绿化……一个城市夜景观的自然科学文化表现反映了这个城市的科学技术水平、经济发展程度和整体审美层次。

如果说城市夜景观的自然科学文化表现是舞台背景,那么社会科学文化表现则是夜景观的主题,背景始终是为了主题的展现而烘托气氛,并随着主题的展开而不断变换。它通过人的各种夜生活行为来展现,如:商业活动、娱乐活动、交通活动、节日活动……同时它还决定着自然科学文化的表现形式。高质量的城市夜景观环境可以通过它的夜间照明水平来体现,但现代城市夜景观环境不仅仅包括高质量的城市照明体系,它更与城市居民的活动体系交融在一起。

1.2对城市夜景观认识的两种误区

误区1:城市夜景观=城市夜景观照明

城市夜景观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并反映为城市夜景观照明,但照明在意义上仅属于科学文化的一种表现手法。舞台背景表现得再好,但如果主题的展开却不能令人满意,那么其总体效果也不算是成功的。城市夜景观与城市的交通体系、文化背景、市民的消费及价值观念密不可分。

误区2:城市夜景观会造成经济与能源的浪费

在能源紧缺的今天,节约能源已成为国际社会的主题,而城市夜景观照明需要大量的电力能源无疑是与这一主题相悖的。过去的教训告诉我们,事故率和犯罪率的高低与之有着相当的关系,现代城市生活不可缺少夜景观照明。另外,创造性地运用现代灯光照明技术来改善城市夜景观会对发展城市的旅游观光业、改善居住环境等产生积极影响,会给城市带来巨大的经济收益与社会效益。所以,提高城市夜景观环境质量是我们必须要做的。

1.3城市夜景观规划设计是城市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规划思想的具体贯彻

城市夜景观规划设计是规划师在综合考虑城市的自然经济历史社会和区域发展的前提下,对城市夜环境提出总体的及分区的宏观意向构思,并提出详细要求和限定条件。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针对城市建设的不同情况,有两种操作系统:一种是城市夜景观规划设计的独立操作系统;一种是贯穿于城市规划和城市设计中的城市夜景观规划设计。对于历史文化名城或已建成的城市和城市中的传统街区或城市已建成区域的夜景观规划设计采用第一种操作系统较直接一些,而且见效快;而对于新兴城市或城市某一区域的重新改造,采用第二种操作系统会使城市夜景观特色更加统一、完善。由于长期以来对城市夜景观缺乏统一的规划设计,第一种操作系统实际上是对城市规划与城市设计工作的进一步补充完善。

城市夜景观规划设计是对城市夜间环境形态作出的合理组织,是城市美学在夜晚中的体现。之所以把城市夜景观从城市景观中提取出来单独加以研究,是因为城市夜晚的景观与白天的大不相同,规划设计者必须熟知这些变化,哪怕是极微妙的一点,如果运用得当,也会创造出令人感动的城市夜空间效果。城市夜景观规划设计不仅要从城市空间在白天的特征这一角度来考虑,还要通过各种方法手段来改变日光下形态很差的空间及相互间没有关联的存在形式。

城市夜景观规划设计跨越多门学科,最成功城市夜景观规划设计作品其最突出的特点是技术与艺术的完美结合。在美国,主要通过完善的教学体制、法律制度、雄厚的财力与激烈的市场竞争体制来使其夜景观规划设计方案付注于实践。在我国,不同的政治、经济、法律制度与城市不同的建设发展历史给夜景观规划设计实践带来不同程度的困难。将城市夜景观规划设计成果纳入城市规划(主要是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详细规划)便使其具有了一定的实践性、可依据性和政策性。此外,在进行夜景观规划设计时要依据城市规划的指导思想来进行,所以说城市夜景观规划设计本身也是城市规划思想的具体贯彻。

2我国城市夜空间环境的现存问题

2.1内容单一、缺乏特色

白天由于繁忙的工作,人们的活动势必延至夜晚。因此,城市夜晚应为市民提供更多方面的服务机能,如:旅游、购物、散步、娱乐、休闲……有活力的城市夜景观必具备丰富的功能区域,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文化、不同职业、不同年龄的人对夜生活的心理需求。但是我国目前大多数城市的夜空间环境往往围绕着商业机能展开,其中又以购物为主,这样势必造成了城市商业中心明亮一片,而在多数居住区、文教区或其他无明显经济效益的城市片段却漆黑一片。可就是那些夜景观环境较为丰富的城市街道、商业地段,也存在着盲目西化、千城一面的倾向,这些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我认为在城市夜景观规划设计过程中,可以通过突出表现城市的以下六点来形成特色:

(1)自然景观特色

城市自然形体是城市夜景观形成的基础;是背景;是活跃城市夜景观气氛的要素之一,更是表现力极强的夜间标志点,最能增强城市在夜间的可识别性。但在景观利用的同时,还要综合考虑生态保护。

(2)季节特色

季节的变化对北方城市街道结点处的水池最有影响,这些水池在冬天大都放空停用,从而改变了该点的夜景观特征,所以在规划设计时必须考虑到这一点,做出相应的冬季夜景观变化措施。例如,哈尔滨城市街道充分利用冬季积雪,制作成冰雪雕塑,把雪作为突出街道夜景观个性的背景,来形成具有寒冷地区城市特色的夜间景观。其实对于大自然中的季节变化、气候、晴雨天等天赋的因素,只要认真加以研究利用,都会成为丰富城市夜间景观的不可缺少的因素。

(3)建筑特色

建筑是城市空间最主要的决定因素,即使到了夜晚也是如此。夜景观规划设计可以通过光对城市空间进行二次设计,考虑到建筑的文脉,从弹性驾驶城市夜空间的管理法规和艺术入手,包括对建成建筑的高度、体量、外观、材料质感、风格及色彩的二次表现。这种驾驶并非是硬性、僵死的,而是弹性、动态、阶段性的,这正是“规划”概念的体现。现代城市夜景观规划设计与以往的城市夜景观照明规划相比,在处理夜间建筑物形态及其组合方式方面最根本的差别就在于前者更注重物质形态背后隐含的深层文化底蕴。

(4)科技特色

利用高科技演光手段美化城市夜空间。即便在没有艺术品点缀的情况下,也能达到美化市容的效果,甚至建立独特的空间个性,如各种激光灯的灵活使用等。

(5)节日特色

中国传统节日的确定和节日娱乐的安排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时期才逐步臻于定型,成为人们乐于接受的习俗。每个节日都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与历史渊源,而这些节日的游戏娱乐活动又各自具有不同的内容与特色,如舞龙灯、除夕夜、元宵观灯、中秋赏月……这些活动均需要有一定的设施与场所来支持。

(6)人文特色

我国幅员辽阔,东西南北差异很大,几乎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民间活动特色,所以在城市夜景观规划组织人文景观时,可与当地的民间习俗联系起来,形成有中国特色的“夜生活”场所。

2.2缺乏尺度感

主要反映在夜间硬质景观的表现上,普遍的问题是宏观有余而细部不足。许多在白天为行人设置的小尺度设施到了夜间反而成为路障,而且灯具无论在造型还是尺度上均缺乏细致的考虑。事实上,城市空间中的各种灯具是联系白天与夜晚景观的纽带:白天可以点缀空间特色;入夜则是人类的“第二只眼睛”,能充分发挥其指示和引导作用,而且其本身的造型也是夜间标志城市尺度与特色的活跃因子。

2.3缺乏整体性

受经济观念的影响,许多行业在夜间不同程度的利用各种灯光技术树立自身形象,这样就会给城市带来一系列的景观问题。德国哲学家谢林在他的《艺术哲学》中指出:“……个别的美是不存在的,唯有整体才是美的。”整体概念是审美的基础。目前我国多数城市不令人满意的夜景效果主要是由于缺乏城市整体观念造成的。

2.4缺少规划

在许多大城市,单体建筑照明百花齐放,但缺乏统一,具体表现在:色彩杂乱;照明灯具、广告灯箱随意摆放,影响行人的心理舒适度与人身安全;缺少发展眼光,照明技术落后,以至于经常性地进行更换,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浪费。虽然从另一角度来说,大大小小、色彩纷杂的照明广告(尤其是霓虹灯招牌)也算是一种特殊的景观,但如果在毫无规划的情况下,并不会令人引以为豪。针对这种现象,我认为城市夜景观规划设计面临的任务是如何把无序的混乱变为有序的丰富。

2.5交通不便

城市多数居民的交通工具以自行车和公交车为主。停车场、步行者安全性与夜生活时间成为影响市民夜生活心理与行为的主要因素。

3城市夜景观规划设计的体系构想

如何将城市夜景观规划设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我认为,可以把全过程分为三个步骤,即:城市夜景观总体规划、城市夜景观详细规划、城市夜景观景点设计,其中每一步又均可与城市规划各阶段相融。

3.1城市夜景观总体规划

城市夜景观总体规划从宏观上解决城市夜间景点的分布,景点之间的联系,主次的确立,性质特征及照明技术上的和人文活动的宏观问题,以及节假日夜景观系统问题,即在宏观上对艺术、技术、经济等因素进行限定。

城市夜景观总体规划直接根据城市总体规划所确定的以下内容进行:

(1)城市人口、用地规模、规划区范围;

(2)城市用地发展方向、布局结构、市中心区位置;

(3)城市道路系统、道路等级和干道系统、广场及主要交叉路口形式;

(4)城市河湖水系和绿化系统的治理、发展目标、总体布局;

(5)需要保护的自然地带、传统街区等的有关保护措施;

(6)旧城改造、用地调整的原则、方法和步骤。

城市夜景观总体规划成果应纳入城市总体规划成果中,包括总体规划文本和图纸。在进行综合技术经济论证时,应对城市夜景观实现所带来的一系列技术、经济问题也有所涉及,并提出其实施步骤和方法建议。

当总体规划的某些基本原则与框架不能适应城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要求,需要调整或修改时,对有关的夜景观总体规划内容也要进行相应的调整与修改,因为城市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是城市夜景观规划实施与实践的直接影响因素。

城市夜景观总体规划还有一部分内容反映在城市分区规划中。当分区规划在总体规划的基础上确定了城市公共设施的分布;城市主、次干道形式;绿化系统、河湖水面、风景名胜的用地界限和文物古迹、传统街区的保护范围后,要对城市夜景观做出进一步的规划安排,为城市夜景观详细规划和规划管理提供依据,这一部分成果也应纳入分区规划文件和图纸中。

城市夜景观总体布局是城市夜景观总体规划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它是在城市空间结构基本形成的情况下,在市民夜生活的基础上对城市夜间各景区、景点进行统一安排、合理布局,使其各得其所、有机联系。城市夜景观总体布局是城市一定历史时期、自然条件、一定的经济、生活要求下的产物,通过城市夜景观建设的实践得到检验,不断发现问题,修改完善。因此,随着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规划布局所表现的形式是不断发展、变化的。

3.2城市夜景观详细规划

城市夜景观详细规划是在总体规划的指导下,对某一景区(商业街、校园、居住区……)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规划,应结合城市规划,充分考虑到景区的属性、特征、重点和元素(建筑、设施、环境及人文因素)的相互关系,根据属性确立要创造的气氛,根据特征创造特色,根据重点确定主景,根据元素之间的关系确定配景、底景等创造整体效果。

在城市夜景观总体规划与详细规划的过程中,有一条贯穿始终的线,就是:结合城市的经济状况、自然条件及历史背景,充分考虑到人对夜生活的生理及心理需求。

在城市规划区内,城市夜景观详细规划成果相应纳入控制性详细规划文件和图纸中;在当前开发修建地区,则是修建性详细规划成果的一部分。

3.3城市夜景观景点设计

城市夜景观景点设计是在城市规划指导下进行的,(包括城市总体规划、城市夜景观总体规划、城市夜景观详细规划)对景区景点的夜景观元素进行具体的设计。景点设计要以造型、美学等为出发点,但与前两部分内容相比较,它更需要与电气工程师的紧密配合。

城市夜景观景点设计成果可以作为城市详细规划成果的一部分。

城市夜景观规划设计每一步工作应在充分尊重以下五点原则的基础上进行:

(1)符合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即城市夜景观规划设计受:

●城市性质的制约;

●城市规模的制约;

●城市社会文化和经济能力的制约;

●城市发展要求的制约。

(2)城市整体美的原则;

(3)以人为本的原则;

(4)经济性原则;

(5)环境建设与保护相结合的原则。

4高质量的城市夜空间环境是城市设计理论与照明技术完美结合的产物

城市夜景观规划设计不同于城市景观照明设计。虽然夜景观离不开光,需要通过合理的照明来表现,但光的因素只是景观空间特性中的一种,而且单从光的特性来讲,它又包含了美学与技术两方面的内容。传统城市夜景观照明往往会由于景观设计师与照明工程师之间的互不理解与让步而带有令人遗憾之处。

城市景观规划范文篇6

一是环境景观设计缺乏地方特色。目前的环境景观设计者大多是规划,建筑、地理环境等专业的人才,他们对县城的历史文化研究太少,对环境景观的整体把握和细部刻画不够,设计的成果缺乏地方特色。

二是景观建设的品位不高。精品不多,粗放型发展,贪大求全。尤其是一些开发商过于追求经济利益,只注重房屋建设,不注重环境景观的建设和配套,造成有些城市景观单调、乏味,缺乏品位。再者,建成的一些景点由于监管不到位,破坏性也比较严重。

三是建设资金投入不足。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通过财政政策对公共设施的资金投入比重不大,造成一些好的设计理念得不到实现。通过市场手段建设公共设施,由于开发商片面追求利润的最大化,造成开发地区的开发强度过大,设施配套不全,环境景观效果较差。

四是环境的整体效果不佳。只注重经济效益,忽视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造成绿化少,硬化多;树木少,建筑多;城市大,环境差。

五是重近期效果轻长远目标。目前的一些项目建设没有从整个城市的环境景观出发,只注重近期效果,缺乏历史文化的内涵,造成重复建设,资金浪费。

六是规划执法不严。一些建设单位和开发商为了追求低投入、高回报,随意改变设计图纸,先造成事实违法,再接受规划部门的罚款处理,致使一些美好的蓝图不能变成现实。

2县城景观特色塑造的方法

城市景观特色的塑造必须要把城市景观艺术看成最易于人民生活、居住的城市的重要基础。为此,我们不仅要把县城建设成一座“能用、好用、耐用”的城市,而且还要把它建设成为一座“能看、好看、耐看”的城市,坚持“顺应自然、整体设计、尊重历史、发挥特色、分期实施、长期完善”的城市景观设计和建设理念,从总体规划、详细规划、建筑设计、规划管理等四个层面全面塑造县城景观特色。

2.1城市总体规划阶段城镇景观特色的塑造

在城市总体规划阶段,城市景观系统规划指对影响城市总体形象的关键因素及城市开放空间的结构,所进行的统筹与总体安排。为了突出县城景观特色,应该按照舒适性原则、城市审美原则、生态环境原则、因借原则、历史文化保护原则和整体性原则,充分利用自然条件、挖掘景观资源潜力、延续城市文脉,构建县城景观总体框架。

一是从大生态、大环境的角度出发,通盘考虑县城周围环境。保护好县城规划建成区周边的山体植被,把东部的东塔岭、珍珠山,南部的马鞍岭,西部的宝岭,北部的万宝山等山体建成为县城的生态保护圈,改善县城的大环境,体现山地城镇和生态城镇的特色。

二是贯彻“开敞空间优先”的用地布局原则,突出山中有城,城中有山,依山傍水的城镇风貌。使规划建设区形成“四面”“八线”“多点”的绿化景观格局。

1)“四面”。即建设四大公园。将东面的东塔公园建成以突出历史古迹为主的综合性游憩公园,东北面的塔背水库建成突出水上娱乐特色,建设成为水上公园,南面的新澄建成突出山林野趣,为居民提供闲场所,西部的宝岭建成突出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形成人防与体闲娱乐相结合的场所。

2)“四线”。即四横四纵的道路绿化网络。规划要求横向的舂陵大道、欧阳海大道、向阳路、城南路,与纵向的珍珠大道、金叶路、迎宾路、蔡伦路、环城西路两侧建筑均应按规划要求退让道路红线,人行道两侧布置具有地方特色的适生性花草树木,在人行道比较宽敞的路段要求在人行道上建设花池,确保道路绿地率达到20%-30%的目标。

3)多点——把景观深入到城市居民区和整个社区,建设小区级公园、游园、街头绿地、公共建筑院落绿化景观。如建设金叶广场、“八字塘”游园、蔡伦广场等绿化景点。

三是把城市广场与文化体育中心、行政中心、商业中心、娱乐中心结合,建成易识别且具有桂阳地方个性的节点景观。如把欧阳海广场结合新四大家机关大院布置,形成集体闲、集会、纪念于一体的市民广场;在城市中心区把蔡伦广场与商业步行街有机结合,突出商业的文化氛围;在郴州方向来县城入口处规划一个入口广场,修通南面厦蓉高速公路互与县城的桂阳大道,打造县城入口形象,美化亮化县城的主要门户,提升城镇品位和形象。

四是充分挖掘桂阳的历史文化,延续古城风貌,建设一批具有桂阳地方文化底蕴环境景观。一方面坚持贯彻开发新区,保护旧城的原则,强化十字街和七里街两大古街区的保护,协调好建设与保护的关系。对旧城区的改建项目进行严格把关,实行成片改造,避免零星插建。另一方面要强力推进“桂阳文化园”建设,以桂阳的历史事件和人物为原型,集中建设和恢复有价值的历史文化景点,充分展示桂阳悠久的历史文化。进一步弘扬蔡伦文化、赵子龙气节、欧阳海精神。再者是要建设一批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文化娱乐设施,提升县城的文化氛围。以展览馆、影剧院、文化宫、体育场等重要文化设施建设为重点,进一步丰富市民的文化生活。

2详细规划阶段的城市景观设计,实际上是城市景观专项规划。它是以总体规划为依据,确定城市景观的功能特点、设施等景观的具体内容,对重点景观项目进行深化和直接设计,保障城市景观与城市大环境协调发展。在规划时要充分利用艺术手法,整体把握各类景点、景区的特色、巧妙布置景观设施、仔细推敲空间尺度、精心设计环境小品,美化亮化城市形象。

一是要严格控制城市天际轮廓线,精心设计街道广场景观。

1)天际轮廓线是城镇景观潜在的生命力的体现,也是城镇主要艺术形象的重笔。桂阳县城的天际轮廓线控制要在注重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的前提下,把建筑融入桂阳城镇的大环境中。如在欧阳海广场周边中高层建筑的布局和控制时,要在注重突出城市中心的前提下,保护视线走廊、显现周围山体;在东塔公园周围的建筑控制时,尽量以点式低层和多层建筑为主,保护山体轮廓线,把自然景观引入城市;在街景设计时整体把握街道空间的收放和建筑的高度,使临街建筑依山就势,跌宕起伏,街景有节奏,有韵律,有强烈的空间序列感。

2)街景是一种线性景观,良好的街景实际上是一支悠扬甜美的音乐,它应该抑扬顿挫,有委婉有高潮,有独奏有交响,有和声有咏叹,更重要的是它必须有自己的主旋律,这样的音乐才能既丰富又不凌乱,主旋律就是街景的基本风格,自身特色。所以在进行景观规划设计时,首先要处理好风格与变化的关系,要在统一中求变化,在变化中寻规律。其次要充分利用易于造型的绿化、有文化品味的雕塑小品、有艺术设计的街头灯具、能够渲染气氛和勾勒造型的灯具、休闲设施、水景造型、街区灯光标志等来塑造街道景观特色。要以迎宾路、欧阳海路改造提质为重点,全面提升街景的文化品位,形成县城建设管理的样榜街。同时,注重各街道相互之间的协调,形成县城别具一格的线性景观。

3)城市广场被喻为城市的客厅,可见城市广场在城镇景观建设中至关重要。桂阳在广场的规划建设上要注重现代功能与历史文化、布局结构与社会生活的巧妙融合。如在“四大家”新办公大院配套建欧阳海广场,弘扬烈士精神,提高广场的文化品位,强化广场的地域性,为市民休闲、娱乐、集会提供场所。在十字街旧城区的居民提供一个交流的开敞空间。另外其它广场建设要以规模小、分布广、设计妙为原则,把小广场深入到城市居民区和整个社区,融入到市民的社会生活,为市民提供方便、舒适的休憩场所,让市民充分享受现代经济社会发展成果。

二是要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地形,合理进行建筑布局,围合和创造开敞空间。一个优秀的景观设计成果,不仅要在艺术手法上下功夫,更重要的是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具体的地形地貌,创造出具有一定地域特色的、体现一定地域文化的环境景观。

1)桂阳县城内低丘岗地较多,在进行建筑布置时要充分考虑现状地形,减少土石方工程,形成城镇特有的建筑群景观;要依山就势尽可能将建筑平行于等高线布置,使建筑之间错落有致。同时最大限度地节约建设投资。

2)要加强现状调查,对一些文物古迹、古树名木或富有特色的山头、水体、石休、树林合理利用,融入城市公共绿地和市民广场之中。

3)要重点进行竖向设计,尽可能减少挡土墙,多用土质护坡,并进行绿化。如果必须建档土墙,则必须对档土墙进行垂直绿化和美化。

4)要创造城镇开敞空间和公共空间,为市民休闲、娱乐提供场所。如在居住区规划时,要充分利用建筑的围合,创造出宜人的庭院空间,结合地形利用建筑群的围合,在小区中央创造较大的公共空间,为居民提供一个陶冶情操、娱乐放松的场所,提升小区建设的环境品位。另外,在临街建筑布置时,要打破单调的直线型布局,使建筑形成有进有退的锯齿形布局,扩大开敞空间,融合内外空间。

三是要强调以人为本,加强静态设施的精心布置。

城镇不但要有公共空间和开敞空间,而且要让居民充分利用和享受这些空间。在规划设计时必须打破大草坪的做法,要以种植大树和常绿树为主,在建造绿地时要预留供市民休息、滞留的场所,要让景色不但可观,而且要可亲。在具体布置时,要增加适宜的硬质铺地面积,增设建筑小品和环境小品及健身休闲设施,完善景观设施,让居民增强对空间的领域感和认同感。

四是要加大力度,增加投资进行县城的美化亮化工作。结合道路和重要的建筑及景点合理设计亮化方案,创造点、线、面相结合的县城亮化格局,并提出实施亮化的具体计划、步骤、措施,近期要以迎宾路、欧阳海大道改造提质带动县城亮化工作上档次、上台阶。

2.3建筑设计阶段城镇景观特色的塑造

建筑设计阶段是对局部建筑或某一单体建筑进行具体的建筑方案设计,它对城市景观有直接而重大的影响。这一阶段一定要在所设计区域的城市详细规划的指导下,重点把握与相邻区域和建筑的关系,把新设计的建筑融入其特定环境当中,做到风格统一、整体协调、过渡自然;其次要精雕细刻,整体把握建筑造型,重点刻画建筑细部,把一些具有民居特色的符号灵活运用于建筑设计之中。

一是建筑要体现地方化特色。建筑是凝固的音乐,无声的诗歌,是反映一个城镇文化品位和风格特色的重要标志。为创造出具有桂阳地方特色的建筑景观,必须对县城的建筑特色进行定位,即建筑设计要有民族味、地方味,要研究桂阳的人文历史、文化习俗、风俗民情,创造出现代建筑与古典建筑相结合,地方建筑与外来建筑相结合的有地域特色的建筑景观。不论是一条街,一条路或一个组团,还是零星房屋建设都要依据这一城镇建筑特色原则进行设计。

二是建筑细部的地方性、适用性、美观性。为使建筑形体更加丰富,我们要注重利用具有桂阳地方特色的“窗眉”、“飞檐”、“线条”等元素进行建筑细部刻划;利用窗套把推拉玻璃安装在外侧,防盗网安装在内侧的方法,美观建筑外形等。

三是在旧城改造时,应注重新老建筑的协调。桂阳是一座古城,有很多建筑值得保护,在十字街及七里街两大古街保护区内进行局部改造时,新建建筑要服从于现有的老建筑,使新老建筑风格、造型、色彩等方面相互协调统一。

2.4规划管理阶段对城镇景观的全面监督

城市规划的目的是为了实施,“三分规划,七分管理”已经得到人们的共识。小城镇管理是一项重要的具体行政行为,为使美好的蓝图变为现实,形成良好的城市景观,我们要正确运用规划管理的行政机制、法律机制、财政机制和经济机制,要以法律机制为核心,依法行政,严格执法,同时要因地制宜,灵活处理,主要从以下几个层面做好、做实城市景观规划管理工作。

一是要认真组织编制县城景观专项规划,运用先进的理念和手法,深入研究县情县策,充分挖掘历史文化内涵,设计出具有桂阳地方特色的城市景观蓝图。

二是要建立规划评审制度,强化规划委员会的作用。邀请有关部门和专家对规划方案和建筑方案进行评审,并把设计成果向市民公示,广泛征求市民的意见,扩大规划设计的参与层面,增加设计成果的科学性、可性性。

三是要严格规划审批制度,坚持“一张图纸、一套程序、一支笔”审批,对不符合环境景观规划的,侵占道路、绿地、管线工程、高压走廊等公共用地的项目一律不予审批。

四是要建立项目跟踪管理制度,由结果管理转向全程管理。要建立专门的规划执法队伍,对县城的建筑、道路、绿化、景点、配套设施等进行经常性的监督检查,对建筑的立面、造型、色彩等进行全程跟踪管理,及时发现不符合城市景观规划和影响城市景观的问题,妥善处理建设过程中的矛盾,使规划实施不走样。

五是要严格建设项目竣工验收制度。在竣工验收中进一步核实规划实施情况,督促业主单位按照规划蓝图如质如量完成主体工程和绿化、环卫等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对不按照规划实施、影响城市景观的建设项目一律不予验收发证。

3结语

在当今经济全球化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形势下,城镇在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文化艺术精华最集中的体现,是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我国小城镇数量众多,且有地域经济、文化民俗、历史风情等方面的差异。象桂阳这些先天自然条件不是很优越的小城镇,应该注重从多方面、多层次塑造具有地域特征的城镇景观特色,提升城镇品位,促进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增强小城镇的活力和凝聚力。

参考文献:

[1]郴州市规划设计院.桂阳县城总体规划2005-2015.

[2]梁高峰回路转等人.自然,绿色,节带,城市规划,2001,6.

[3]张正先.开拓创新,精心规划,塑造生态城市特色,湖南城市规划,2002,3.

[4]许洁,朱家瑾.创造城镇特色街区景观,规划师,2002,12.

[5]郑宏.用艺术设计方法和规律建设中国城市景观.

城市景观规划范文篇7

1城市河道景观规划设计的方法

1.1河道植被景观规划设计。河道植物的景观设计可以创造城市的生态环境,所以,在城市的河道景观规划中占据重要的位置。尤其是植物的形状和大小,都是影响城市景观规划设计的重要因素。所以,在进行规划时,必须要注意植物与植物之间的距离以及植物与绿色空间的设置。优美的生态环境可以缓解人们疲惫的心情,优化城市的风景。所以,使用植物进行景观规划时,需要结合各方面的影响因素来确定设计方案。例如夏日炎炎,可以在空旷的绿色空间搭建休息的亭子。也可以根据地方区域来确定景观设计的方案,就像南方的植物乔灌木,可以搭配植物的造型和草坪进行设计。对于植物的景观规划设计,必须要保留当地植物,再融合外地的植物,表现植物的多样化。并且,需要注意季节的划分,保证一年四季都有花有草。1.2道路设计。道路设计需要与大自然融合,坚持返璞归真的设计理念。它同样其他的道路设计不同,主要是休闲散步的道路,所以,在进行设置时,应当注意它与交通道路的区别。在道路的宽度设计上,应当围绕着城市的景色修建,休闲的道路与绿色草地和游园相互交错,既能够营造道路的美景,也可以作为人们休闲娱乐的场所。1.3文化景观设计。在进行河道的景观设计时,文化景观是展现城市特色的主要因素,也是吸引世界各地游人的特色之一。文化景观设计的内容主要包含了当地的文化遗产、传说等,并且,与其他公园或者景观区的设计不同,存在着很多限制条件。在挖掘河道时,必须要与城市的历史文化融为一体,例如河道的老码头、文化遗产以及典故等。1.4设施景观设计。河道景观的设计中,城市的基础设施也是缺一不可的。主要包括桥梁、亭子、垃圾桶、公共电话亭、路灯以及标志性事物等,它们本身具有的功能可以展现城市的景观设计价值。例如,桥梁有交通的功能,也可以成为风景,人们可以站在桥上欣赏风景,也可以通过观桥,欣赏河道两边的风景,它是展现城市发展的重要性建筑之一。所以,在进行设计时,除了考虑景观方面的因素以外,还可以考虑这些设施的功能。1.5夜景景观设计。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对城市的夜景要求也越来越高。尤其是立体空间的景观的设计,它可以提高城市的形象,增加城市的夜色魅力。所以,在河道夜景的景观设计中,必须要根据城市的标志性建筑以及城市特色,进行夜景景观设计。例如在河道两边,可以建立具有本地特色气息的风景河道,配上五颜六色的灯光。也可以利用利用桥梁、路灯,营造绚丽多彩的夜色城市。

2城市河道生态景观的管理

2.1植物的养护管理。在进行河道植物景观设计时,必须要考虑洪水冲刷岸堤的问题,并在河岸两边摘一些树,但是树木不能高于20m。如果树冠超过了岸堤0.3m,就需要进行修剪,以免在防汛时期,出现意外事故。并且,在进行植物的养护管理时,必须要根据植物的生长需求和生长情况,进行维护和管理。河流岸堤的植物管理,需要考虑植物被河水淹没的危害情况以及河道两旁的环境特点,选择合适的养护方式,并做好防护措施。2.2保留生态的完整性。在进行河道的管理时,需要定期的更换河道护岸的规划和材料,来减少河水的冲刷情况,让河水顺着堆砌的河道向下流。但是,这样的防护措施却破坏了生态环境,让原有的生态失去了净化的作用,对周围的环境和动物造成了极大的伤害。所以,在进行规划设计时,必须要保留原有的自然河流,以原有的河流走向为基础,规划河流走向的设计。2.3其他防护措施。河道的防护措施和绿化是共同存在的,需要鼓励社会人士共同参与其,并加强管理力度。这样,才能保证各项工程能够按部就班的实施。

3结语

在进行城市的河道景观规划设计时,必须要从不同的角度和实际需求出发,根据城市本地的文化背景和习俗、天气、地理环境等方面进行设计,并结合当地需求,在保留城市文化遗产的前提下,进行安全设计,保证城市景观规划设计的合理性。

参考文献

[1]李洋.关于城市河道景观规划设计方法探析[J].江西建材,2017(10):38,40.

城市景观规划范文篇8

关键词:城市景观保护设计

引言

城市景观环境,是城市设计中一种表象的物质形式,通过视觉审美而形成。城市景观规划,指的是在一定时期内,实现城市发展相关任务和目标,是整个城市建设的重点部署内容。旨在全方位考察城市内容及其周边的环境,进行可行性分析,然后通过设计以及施工建设来达到提供给居民以理想、安静、舒适等交通居住环境。作为城市的景观设计以及建设,对城市土地综合利用,改善土地相关特有功能,都十分有利。城市景观的保护意义重大,是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

一、城市景观保护现状概述

我国经济的腾飞,给城市的发展带来了蓬勃生机,而在城市建设中,相应地面临的困难以及环境问题也日益严峻。比如由于历史、政治以及相关技术的发展,人们思想观念随着历史的河流而相应改变。但是长期的封建思想,使得人们在追求美丽景观的过程,日趋漫长。特别是官僚主意以及暴发户特征意识,导致中国城市的景观缺少人性化考虑,在景观设计中,只是片面追求某种视觉效果,而对于景观给人们带来的其他环境因素,欠缺考虑。在景观改造过程中,没有遵循景观保护原则,严重破坏了自然环境。

所谓城市景观保护设计,必然遵循自然景观的保护,严格意义上来说,就是生态设计。生态型指具有较为完整的生态系统、能够开展适当游憩活动的城市自然遗留地,管理的目标是保护生态系统的完整性,维持生态的稳定性和多样性。生态型城市自然遗留地包含有代表性的生物群落和风景样本,其中的动植物物种、生境和地貌具有保护、教育、游憩和科普的意义。根据管理目的的不同,还可以再分为生态保护型、生态游赏型、生态科普型等。必须保护生态多样性,而生物多样性不是简单的生物个数,而是包含生物基因多样性在内的,具体分为物种以及群落和生态系统等不同。在城市景观设计和建设中,生物多样性,是必须考虑的因素,它们是构成生态环境最为主要的因素之一。可以这么说,城市生态多样性,无论是基因、物种,还是群落及生态系统等,都和城市自然生态环境具有某种和谐的联系。作为人居的环境,它们是人们在生活以及生产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城市景观设计中,必须考虑景观设计给生物多样性以及生态环境带来的正面以及负面影响,必须明细景观的设计除了给人带来最大利之外,还不能影响生物多样性原则,不能破坏生态自然环境以及自然遗留地的物种特性。

二、城市景观保护设计策略

2.1城市建筑景观保护策略对于建筑景观而言,通常由于历史以及文化等原因,我必须充分考虑其存在的价值。历史建筑作为城市景观保护设计中最为重要的一环,其意义非常重要。通常情况下,建筑具备几个方面的因素,一个是人居因素,一个是时间因素(即历史因素),另一个便是文化因素。无论是名人居住的名人效应,或是历史遗留的历史效应,还是其璀璨的文化效应,都构成了建筑景观的保护与否的影响因子。从这三个方面,进行全面分析,确定其声望值,当声望值超过需要保护的临界值时,必须对建筑景观进行保护设计。

建筑景观的保护设计,必须充分考虑资源的优化利用,在城市整体设计中,资源的合理利用最为重要。作为一个世纪以来的科技和商业发展的结果,城市中心总是处于适应更多用途和人口的压力下,然而许多城市中心却有一种错综复杂的特性,很容易被增长的交通和重建破坏。取代所有旧的事物来满足新的要求会浪费资源,而且很昂贵,这会有效地毁灭一个地区甚至整个城市。不满足今天的需要、不预测明天的需要,可能会成为经济和文化的自毁。我们必须在某处打破平衡。如何做呢?答案可能介乎一座城市和一个社区之间;或者是它们的特性值得保护,或者一种古老的、很受喜爱的形式;又一次,是思想还是艺术品。建造什么,何时何地重建或彻底修改,保留什么以及如何去做,是一个判断力的问题,在实践这种判断时,应该简要地参考别的地方的经验。

2.2生态景观保护设计除了建筑景观的保护设计外,生态景观的保护设计也是城市景观保护设计的重点。因为,作为城市生态系统中的第一生产者——绿色植物,它是城市生态系统中最为主要的纽带,其为城市整个生态系统提供物质循环和能量交换。所以绿色植物的保护设计以及生物多样性设计,是城市生态景观保护设计中的主要内容。植物园以及树木园,作为城市生物多样性的中心,必须全面收集相关植物,重点保护相关等级的生物,必须组建生物基因库以及城市种子库,便于对生物进行离体保存。植物园既是植物资源迁地保护、植物科学研究的基地,也是对公众进行植物科普宣传和教育的基地,在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中起着核心作用。笔者认为,植物园、动物园对城市生物多样性的保护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均存在一些限制:①保存超过一定限量的某一物种的遗传多样性标本,在经济上是行不通的;②保护中几乎没有直接的生境敏感反应(habitat.resonsive)发生,所以这种人为控制的种群往往无法适应环境条件的变化;③受到保护的种群其遗传基础似乎很窄小,但又不可能大量收集其个体以使之表现出广泛的基因型;④保护还依赖于政策和资金的持续稳定,但这远没有把握性;⑤在很大程度上将动植物物种与野生的群体和自然环境相隔离,其结果往往是削弱了物种的自然生态习性,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物种的遗传多样性,这样并未起到真正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目的。在城市生态景观保护过程中,充分利用景观规划方法,实现最优化保护效果,这样可以减少植物园以及生态园的数量。

作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途径,景观规划可以分两种方式来实现。①传统保护模式,即基于物种保护的方法来进行生物多样性保护。②最优化保护模式,即基于生态系统保护的方法来进行生物多样性保护。一般来讲,第一种方法在早前运用的比较广泛,它对于濒临物种,能起到很好的保护效果;而第二种方法是从源头来避免濒临物种的产生,强调的是和谐发展,即全面联合景观系统以及生态系统,让各物种以更好的状态来生活于生态系统中,或适应新的生态系统。从实际效果来说,从物种保护这种单一的保护来看,这种做法有待改进,因为,单一的物种保护只是没有办法之中的办法,充其量只能是事后保护而已,其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以及财力,来改善事后的环境,人为地构筑适合物种生产的环境。而生态景观学最优化景观保护是以最优化模型为基础,从事前控制出发,充分考虑生态和谐因素,建立适合物种生物链的生态保护模式,是城市景观保护中可持续设计的重要环节,所以,以第二种保护模式——最优化保护模式,是景观设计的重中之重。公务员之家

三、结语

城市景观保护意义重大,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只有全面认识当前景观保护形式,从建筑保护到生态保护出发,才能把我国城市景观保护工作提升到一个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王启照.城市景观设计新思维——可持续发展范式刍议[J].上海商业.2009.(9).48-50.

城市景观规划范文篇9

关键词:地域性因素;园林景观规划

1研究背景

我国的城市化进程是空前绝后的,未来城市发展是必然趋势,城市空间有限,生活节奏较快,这些都影响着景观规划建设,城市园林建设可以更好的使劳动者融入到城市生活中,也可以起到改善自然环境的作用,好的城市园林规划建设更是一个城市的明信片,吸引人走进城市发展的长廊,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与信息化程度的增加,很多时候城市园林景观规划都有相同的借鉴成分,这样避免了设计过程的繁琐,但是这就形成了相同的城市园林景观建设,减少了地域性因素在景观规划中的比例,但是这种规划建设已经无法满足紧张忙碌的社会需要了,这就需要在城市园林景观规划中加入地域性因素,让生活者有更多美的享受的同时可以融入城市的建设中。我国的园林景观建设是一个较广泛的课题,我国的经济发展速度加快,造成大量的城市建设没有进行必要的规划,就开始动工,这样本身就对长期的规划产生了影响,同时各个地域间的较流程度不断增加,已经没有特定的地域因素在城市建设中,时空概念的认识也不是那么强烈,这种地域的模糊就导致了异域文化的大量介入,这就在城市园林景观规划中更多的注重全球化和地域性因素的有机结合,尊重地域性文化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引入更为广泛的国际概念,现代的信息化社会已经没有办法让一个城市偏安于一隅,只能更多的跟上时代的步伐才能不被时代抛弃,尤其是我国改革开放至今,我们更应该保持一个开放的心,了解世界分析自身优势,结合自身的建设特点,不能将地域性狭隘的理解我一个自我封闭的空间,地域性是一种文化的体现,是一种悠久历史的见证,既可以起到美的享受,同时也为后人留下更多美好的回忆,地域性因素在城市的建设中有很高的影响,更好的发挥地域性因素在城市园林景观规划建设中的作用,可以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对文化的影响也是深远的。

2国内外研究现状

随着人们对生活水平要求的提高我国已经不再是只要求吃就可以,更多的开始关注美的享受,改善生活条件加快城市美化环境,是我国未来人居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影响因素,随着我国社会化进程的提高,城市园林景观规划成为了一个城市发展规模与城市发展形态的见证,我国的景观规划建设更多的是注重对大环境的绿化,对生态位的考虑不是特别明显,目前做的比较好的有北京、上海、秦皇岛、威海、烟台等改革与发展前沿城市,其他的城市再其带动下也开始了大面积的绿化建设,但是这种建设大多是更多的注重国际化特色,追求新奇特,盲目的跟风国外的景观设计思路及手法,造成当地一些地域特色明建筑不断消失,这对我们未来的文化发展影响非常大,我们既要可以承受世界文明为我们带来的改革成果,同时也要留得下老祖宗给我们的文明,这样才能更好的做到不忘本,现在研究的城市景观规划方面我国已经有了较深的研究,但是大部分都是分析景观环境的建设形势,很少有地域性因素的融合。西方发达国家在城市园林景观规划建设的研究上比我们要早好多,其设计特点也是有自身的地域特点,例如古埃及就自然条件、社会发展状况、宗教思想和人们的生活习俗等综合因素来进行考虑城市园林景观规划建设,这种建设及符合了自身的发展需要,同时对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进行了必要的融入。意大利的城市景观规划建设与自身的地理相对吻合,之后通过对自然因素的融入加入现代气息,从而更好地反映了意大利人的浪漫与执着。西方园林主从分明,重点突出,各部分关系明确、肯定,边界和空间范围一目了然,空间序列段落分明,给人以秩序井然和清晰明确的印象,这是在发展中总结出来的,同时也是结合当地的经济发展与地域文明而形成的特定文化。

3园林景观规划建设中的地域性因素分析

要在城市园林景观规划建设中纳入地域性因素,首先必须了解当地的地域因素,结合城市的地理位置和城市的发展规划,例如长春就是个发展中的城市,地理位置比较偏北,冬季温度极低,夏季干燥少雨,结合这些特点在建设中要注重气候因素对景观规划设计的影响,长春处在山地区域,在城市的建设中大多是依山而居,这在规划重要注重城市的美感,既要立体又不是局域的美,在植被的选择上更是要注意,长春冬季最低气温零下30度左右,大多数作物没有办法存活,夏天有干旱少雨,需要的植被既要抗低温,同时可以抗干旱,这样才能避免更多的市政投入。除了自然因素对认为因素的注重尤为重要,民俗是一个地区人民的生活习惯的一种具体表现,例如北方人有其豪爽的一面,再例如可以将重大的事或者人物融入到建设中,这些不仅是规划,同时亦是历史的见证。东北的民俗就来不自身的民间艺术,比如二人转是东北家喻户晓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来源于社会劳动,发展于民风民俗,其产生的原因和历史背景都有着非常浓厚的艺术色彩。等等一些民俗深刻反映了我广大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这些建设内涵的融入很好的体现了乡土气息,也更好地将广大人民的感情加入其中。

4地域因素在城市园林景观规划建设中的应用策略

在城市园林景观规划建设中注重保护现有的文化资源,结合发达的建设理念,发挥民众的聪明才智,将地域性因素体现在规划中,更好的服务于社会发展。首先要想更好的应用地域性因素,理念是十分重要的,我国的经济发展速度是就是瞩目的,但是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大量的问题,我们要想更好的发展园林规划建设,就必须尊重自然,自然是生活的一切物质来源基础,在建设过程中结合自然因素,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在城市中建立一块清新的文明之风,其次是更多的发掘生活中的人文美好,了解当地的风俗传统,将这些历史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融入到生活中,这个属性的特点就是传承、转换与创新。城市园林景观规划建设是一个体现历史,迎合新生的过程,只有把握好了城市的地域性风貌才能更好的增加城市的印记。第三是要尊重自然的整体性,充分的考虑到人与自然的有机融合,不能单独割裂开自然因素,城市建设中固然土地价值较高,但是人文的园林景观建设更能体现城市的关怀,可以给人以美感,当人行走于城市间,有一种置身大自然发自内心的轻松,这是设计的最初理念,地域性因素在城市园林景观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既有美的享受又可以发现过去的文明,这是十分重要的一个建设因素。最后是要从发展的角度看地域性在城市园林景观规划建设中的应用,我们在思考问题的时候要考虑到过去与未来,尤其是园林景观规划设计,在其中最好的方式是现代与历史的有机融合,单独的考虑历史因素时代就会落后,单独的融入现代因素,我们的建设就失去了本身的意义。为此只有更好的结合分析当地的自身情况,才能更好的完成这一建设任务。

城市的发展是日新月异的,我们生活在钢筋混凝土的建筑中,工作的压力非常大,城市园林景观规划建设是一种城市文明的体现,同时也是人文关怀的体现,我们不能一味去模仿外国的先进经验,需要更多的将我们的历史文明融入到建设中来,这样既可以保留现代的城市之美,同时可以更好的唤醒大众对历史的共鸣,从而更好的融入城市,本文以长春为例说明了地域性因素在城市园林景观规划建设中的重要性和必然性,希望可以在未来我国的城市景观规划建设中有一定的作用。

参考文献

城市景观规划范文篇10

1景观园林建筑的现状研究

1.1设计理念与思想观念传统老化

当前我国在建造现代景观园林建筑时,由于传统观念的深远影响,在设计外观形象时虽然考虑了引进国外先进的理念,但在融会贯通这一方面还没有做到特别好,大部分的作品还没有拥有真正具有属于自己的特色,很多都是在生搬硬造,及忘记了中国建筑传统的神韵也没有学到西方建筑方面的精髓。景观园林建造的重点在于景观的设计,但目前国内大多数作品在景观设计上往往差强人意,主要景观和次要景观不明显,主次现象比较混乱。设计者在设计时往往借助过多的质地比较硬的景色,对于质地较软的景观的运用较少,显得极不协调。景观园林要求景观与园林建筑都要全面考虑,既要重视人造的建筑要考虑在树木,花草以及流水方面的设计,使其交相辉映,达到更好的建筑效果。在现代景观设计时,设计师对于场地位置的考虑还不够,留有的场地位置仅仅满足前来旅游的游人进行休息使用,显得比较拥挤。设计师在设计时应考虑到现代园林的建筑的建造目的是为了为人们带来良好的视觉感官的感受,足够的活动场地才是设计的出发点。但目前这一目标我们还远远达不到,为达到这一目标还需要长期的努力。

1.2对于园林建筑下相关专业要进行优化改革

目前,我国开设的景观园林学科相关的各个专业还不完善,还处于萌芽阶段。并且统一的传统园林学的格局已处于分崩瓦解的状态。现代景观园林建筑处于三足鼎立的状态。环境艺术专业的核心是研究视觉形象的设计,园林绿化艺术与技术专业研究的重点是环境绿化与格局设计、流水以及土地官话与整理。园林林专业研究的重点是旅游、休憩、娱乐,但目前又新增加了一个旅。针对于各个学科的发展现状现状进行研究发现园林专业相比于国际上流传百年的学科而言较为传统。我国的园林设计专业目前正经历着结构改革,专业重组,以及研究重点进行转变的改革阶段,而改革的动力是目前社会对其的迫切需求,并且越来越大的需求量导致学校与学院不得不重视园林规划设计相关专业的改革。与传统的景观园林相比现代景观园林建筑的发展历程虽然只有短短十年的发展历史,但相比于传统的景观园林建筑的重点是古典园林的设计想,现代的景观园林设计的研究重心是现代园林,结合现代先进的设计理念,进行景观与园林建筑的完美。向具有先进设计与建筑技术的国际园林专业展业进行学习,逐渐缩小与国际的距离。

1.3现代景观园林的设计理念比较落后

传统观念的根深蒂固的影响以及现代园林设计发展的时间不够长直接导致现在景观园林在设计时的设计理年“两不像”的局面。及丢失了传统园林建筑的精髓,有没有达到现代景色园林建筑的要求。因此,现代园林经管的发展不单单是一个过程,还要在实践中积累大量的经验。根据我国的发展现状适度的、积极得向国际学习,学习他们先进的理念,解放自己思想方面的束缚,适度引进他们先进的景观园林设计与规划方面的理论。第一要以人为本的理念,适度扩大休憩场地的面积,给游人带来更舒适,安全的环境,第二,要重视景观园林在设计时对于时间与空间等元素的掌控能力。第三要明确该园林设计理念的价值观念,要充分考虑经济政治人文等方方面的因素。

2园林规划以设计的项目实践研究与分析

通过研究近些年来国际与国内,园林规划与设计方面的设计理念来对景观园林规划的时间项目进行分析。从多种角度来考虑与分析现代景观园林设计的理念,方法,基本要求,与所要达到的效果。

2.1对现代景观园林带来的视觉方面的感受层面来考虑

从某一方面来讲,现代景观园林在视觉效果的营造方面主要借助于自然或者人工雕刻而成的作品来烘托。将自然景观与人造景观相结合,让人们在看到它时有良好的心理感受,能带来预约的感受,这就是现代景观园林建造的目的。比如,有一个供学生进行休憩的新校园广场,其利用自然的环境加上人工的修剪让普通的小草达到了起起伏伏的效果,另看到她的人们都不免感到心胸开阔,带来心情愉悦的感受。还有在起起伏伏的小草上修建一条条弯弯曲曲的道路,打破原有直来直去的常规理念,给人一种曲径通幽的感觉,领看到他人都感到非常的惬意,令辛苦学习一天的学生在这一广场休息时会感到彻底的放松,将一天的疲惫一扫而光。再加上草地旁边竖立着一块经过人工雕刻的巨石,其上雕刻的“学海无涯”的字样,利用景观园林的设计与规划令学生在放松的时候也能牢记其学生的身份,现在经过适当的休息时能够重新振奋精神,投入到积极紧张的学习之中。这就是现代景观园林建筑的目的与意义。

2.2对现代景观园林在景观园林方面给人们带来的感悟的层面进行分析

园林景观的设计要充分考虑方方面面的因素,既要利用现存的自然现状又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利用自身所掌握的技术对周边的事物进行新创作或者创作出自己学要的事物来达到想达到的理想效果。比如说想要达到人文和谐的效果所常做的景观。在我国某个角落,在一所大学门口原本什么东西都没有,只有一条条供机动车形式的车道,显得很呆板,没有生机,也不会让人感到和谐亲切的感觉。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高校的扩招,学校的建筑面积也在不断扩大。在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其大学校门的建筑风格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原本显得呆立孤独的校门此时多了许多人性化设计的台阶,每一级台阶的高度与宽度都经过合理的研究,使人们在上面时能达到最佳的感受。旁边还有郁郁葱葱的树木与各种不知名的鲜花,道路也一改往日直来直去的形象,设计成圆弧状将大学的校门围在其中,在学校大门的里面还有一座高约两米多的人工瀑布,其上流水潺潺,并且流水清可见底,其上放置的各色鲜花与小草交相辉映,达到了良好的效果,在假山瀑布的下方还建有一个小型的池塘,里面各式各样是小鱼轻松自然而又惬意的游来游去,红的,白的、黑的各种颜色也给人们带来了很强的视觉冲击效果,令人耳目一新,性情瞬间愉悦,游来游去的鱼儿更能引起人们的爱护之心,无形之中对人们的心理带来良好的影响,符合人文和谐的要求,并且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2.3现代景观园林给人们带来的心理上精神上带来的感受及影响

传统的景观园林的建筑和现代的景色园林的建筑追求的境界是一样的,目的是一样的并且都具有很强的艺术性,通过艺术的手段对各种因素进行重新组合和排列,并且运用艺术的手法创作出一些作品。通过一系列的自然非自然的事物给人们带来精神的愉悦,激励或者其他方面的感受,现代景观园林的设计与建筑更注重精神层面的要求,更注重给人们带来的精神方面的感受。

3结语

从以上的描述中我们可以看出优秀的景观园林建筑必须要有一定的意境与寓意,并且能够更人们带来-目的明确的精神享受,可以达到一定的目的。要兼具视觉层面以及形象设计方面还有给人们带来的心理方面的美感。结合我国目前的国情要求以及与现代景观园林建筑与国际的差距,要努力向国际多多学习先进的理念以及基本方法,开拓思路,努力缩小与国际的差距,使现代景观园林的建筑与设计能够兼具园林建筑要求的各种美感。

作者:张紫葳 穆战强 单位:河南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第二篇:乡村园林景观规划设计研究

1乡村园林景观存在的问题

1.1没有正确把握乡村建设的要求

由于地方政府没有正确理解中央制定的新农村建设理念,将建设农村乡风文明、生活富裕、管理民主制度、村容整洁片面地理解为乡村整改建设,所以在整改乡村规划中,没有根据乡村特有现状进行整改。此外,各具特色的乡村风貌日益消退,千村一面的景象普遍存在。

1.2乡村生态环境严重受到污染

由于乡村政府一味地追求乡村经济的发展,对生态景观不合理开发利用,严重破坏了乡村生态环境的平衡。例如:大量农用田地开始退化,林地面积减少,自然景观跟人为景观不协调。

1.3用地类型不规整

大量的人工景观元素出现在城乡结合中,随着近年来城市的盲目扩展,导致农业产业布局不合理,农业用地跟工业用地分散式经营。导致乡村自然景观与半自然景观失去统一性,严重破坏了乡村原有景观。

1.4乡村特色逐渐匮乏

在乡村景观形象的规划设计问题上,设计之间缺乏个性鲜明、吸引人的特色作品,没有充分利用地域特征及景观形象。导致地域景观特征没有特色,甚至脱离地方特色转换成其它景观类型。由于城市的开发与扩张,导致原始自然景观及文化遗址受到了严重的破坏。

2乡村园林景观的规划设计

2.1乡村景观规划内容

2.1.1景观生态要素分析:景观生态系统要素包括气候、地质、植被、水文及人类建(构)筑物等,其特征及作用研究都表现了诸多自然和人为因素的互相作用和互相影响。

2.1.2景观布局规划与生态设计。布局规划与生态设计主要有以下几种:规划各种土地利用方式、生态过程的设计规划、生态环境的设计以及特色乡村景观类型的规划设计等。

2.1.3景观空间结构与布局。景观的空间组合形态及群体空间组合形式是作为研究乡村景观空间结构与功能是否合理的主要要素。

2.1.4景观生态分类。景观生态分类旨在结合乡村景观特点,在景观的功能特征及其空间形态的异质性进行景观单元分类的基础上对景观结构及其空间布局进行合理研究。

2.2乡村景观规划设计重点

2.2.1乡村景观意象设计。在该意象设计中着重加强对乡村景观的可发展性、效益性、可居性的研究,能够为更好地发展乡村景观、经济与生态的发展提供可靠的依据,推进乡村经济的发展。

2.2.2乡村聚落为核心的生态景观规划。建设乡村景观生态规划的首要核心是乡村聚落,该核心包括乡村景观意象设计、产业适宜地带规划、土地利用景观生态规划与生态平衡,乡村聚落形态与空间景观生态扩展规划、乡村聚落规模与产业功能区规划、乡村聚落体系与乡村聚落特色塑造、乡村交通系统规划、乡村聚落基础设施规划、林地系统与自然景观环境建设规划、景观功能区划与地域景观特征控制规划等规划内容。

2.2.3乡村产业适宜地带的规划。合理有效地规划乡村产业适宜地带进行,并综合分析乡村景观局部及整体要素,建立适合乡村景观的相容性规划。根据景观行为相容性程度分级,建立景观相容性判断矩阵,在此基础上规划产业适宜地带,以确定合理的景观行为体系。

2.2.4乡村田园公园规划设计。随着乡村生态旅游产业的发展,田园公园作为一种主题公园越来越受到游人的喜爱,其构成部分主要是以乡村生态景观为核心形成的游玩与休闲的的生态景观综合体。因乡村生态旅游是一种文化性、休闲性、整体性很强的产业,所以设计有特色的田园公园,发展以生态旅游为主的旅游产业来发展乡村经济。

2.2.5乡村土地利用景观生态规划。通过全面分析乡村景观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法,根据乡村景观可持续建设原则,可将建设乡村景观过程中所利用的土地划分为4个区域:保护区、整治区、恢复区和建设区。

3乡村园林景观规划设计的意义

乡村景观规划设计其实强调的是生态资源的合理高效利用,建立起城市与乡村环境的协调统一,可以使乡村在发展过程中充分考虑区域生态景观特征及环境特征。保护乡村景观,建立长期的可持续发展均衡模式,在发展乡村经济的同时注重人地协调,提高生活品质,改善生活环境。加强对乡村生态环境的保护,并在其基础上进行有特色乡村气息的生态环境建设,使自然景观跟人文景观更好地结合,进而增加视觉上的美感。

作者:陈斌 单位:杭州丽尚景观设计有限公司

第三篇:园林景观工程规划设计改进措施

1长春市园林景观工程规划设计存在的问题

城市园林景观规划设计不仅要到达绿化环境的目的,而且还要充分发挥园林艺术效果,带给人美的享受。在长春园林景观规划设计工程中,常常忽视这两个重要方面,只追求表面的新颖和创意。

1.1城市园林景观自主规划体系不够完善

中国园林历史悠久,在世界文化上也是名列前茅。可是,随着现代科技的高速发展,现代城市园林景观工程存在的不足越来越明显。长春市园林规划受古典园林史的影响,在自主规划体系上不够完善。一个城市的园林绿地系统至关重要,就我国城市绿地系统而言并没有做出具体的补充说明,只是对城市园林绿地分布进行简单地考虑和规划。设计者无法明确城市园林绿地的建设主题和具体标准,限制了城市园林景观规划设计的自由发展空间。

1.2过度追求景观效果,忽略园林规划实用性

很多城市对城市环境和文明建设的作用和地位认识不足,比较局限地认为大、奢华、气派就是完美的城市园林景观。长春的园林设计者更是忽视人们的客观实际需求,而不是从园林功能和自身地位出发,设计出符合人们行为规范的城市园林。而且为了追求经济效益和暂时利益,放弃了园林本来的生态效益和绿化效益。

1.3盲目跟从,失去本真

一个好的园林景观设计应当体现城市特征和文化内涵,带给人美的享受。但是,当前长春市园林景观规划设计不是照抄别人的设计理念,就是过分夸大外观,产生一种华而不实感。目前,国内的城市园林景观设计大都抄袭欧美式设计理念,长春市内到处可见欧美式的露天庭院建筑,街道失去了原来的古朴和纯真。大量抄袭现象的发生,说明国内设计师缺乏创新能力和爱国主义精神。甚至,一些设计师违背日常道德,硬是引导行人在草坪里踏出一条路来,将中国的仁、义、礼、智、信这五常抛之脑后。另外,有些园林景观设计师忽视当地环境和气候影响,盲目引进一些稀有树种,既破坏了城市空气质量,又使得树种死亡率过高,浪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

1.4植物景观配置不合理

一个城市得以发展的重要前提就是要有良好的空气质量,对于长春市的发展也如此。然而,新鲜空气的形成必须依赖于城市绿化系统构建和合理的植物景观配置。一般来说,城市园林绿化带一共分为5个部分:公园绿化、生产绿化、防备绿化、附带绿化和其他绿化。每个绿化带所起的功能和作用不同,所以长春市的园林景观设计师在配置植物时要采取针对性的策略,以此彰显每个绿化带的非凡价值。但是,现实生活中不合理配置城市园林植物景观的现象时有发生。一些绿化带只着眼于空间尺度的大小,而忽视本身净化环境空气的作用,导致城市空气质量每况愈下。与此同时,在不同绿化带内种植相应的植物也是至关重要的。比如,在防备绿化带内要种植一些能阻止风沙危害的树种,如杨树、沙柳、灌木类等,起固沙和构建绿地的作用。

2改进措施

一切问题的根源都是由不重视引起。对于长春市园林景观设计规划存在的各种问题,要根据生态平衡发展规律和城市地理状况制定出一系列针对性方针,最大限度减少损失。只有设计者们充分认识到城市园林景观的重要性,才能将园林景观价值实现最大化。

2.1以人为本,重视园林景观的实用性

长春人是长春市发展的主体,园林绿地服务于人,起美化社会环境的作用。建立城市园林景观的主要目的是为人们提供一个休息娱乐的公共环境,提高日常生活质量。园林绿地系统在起到遮蔽、防火作用的同时,也是居民休憩聊天的好场所。明确园林绿地景观建设的最终目的,设计出实用性和经济性的作品。与此同时,园林也是城市环境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需要发挥其存在作用。为了防止“美而不用”现象的发生,设计师们要避免把城市绿地当作花园进行景观设计,要在一定程度上符合人的行为规范并具备一定实用效益。只有有活力的园林景观才能给人以美的享受,只有生态化的城市景观才能满足人类社会发展和生存需要,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2.2创建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规划设计

园林处于城市景观的重要地位,其悠远发展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起重要作用。生态文明的人居环境需要符合绿地生态性、景观优美性、生态稳定性、景观通透性等。长春园林景观在人工造景中应该体现出自然美,甚至高于自然。同时增加景观视觉多样化和生态多样化,避免产生视觉疲劳,这才是城市园林的最高境界。另外,可持续园林景观规划设计的根本目的在于保护生态敏感区,创造全面完整的绿地规划体系,其中包括生态建造过程可持续、对物质能源循环利用及可持续处理方法运用等方面。可持续生态规划的关键在于创造性和发展性,利用科技创造环境。在保证最初预期目标实现的同时,尽量减少物质和人力投入,将其对自然生态环境产生的消极影响降低到最小。

2.3以尊重自然为前提,追求艺术

城市园林景观规划工程除了提供人们活动场所和美化城市环境之外,还是长春人追求艺术景观美的表现。但是不能过度追求艺术美而否定自然,应该以自然发展为前提,尊重生态发展规律并且结合艺术设计手法,这样才能完成长春市园林景观规划设计的目标。艺术景观在引进外来物种的同时,要考虑其生长特性和对本土环境的影响,结合当地景观和气候选择合适的移植植物。而且要密切关注植物的自然生长,而不是为了景观效果强行改变植物变化过程甚至让其逆生长。自然界有一定的演变和发展过程,在设计时应考虑自然和人的关系,关注植物生长,尽量保留自然美。

3结语

城市园林景观是城市环境的重要支柱,没有园林景观的城市了无生趣。景观园林工程作为长春城市形象工程之一,不仅代表着当地的人文风情和地域特征,而且时刻影响着城市发展。因此,要及时发现长春城市园林景观工程规划设计存在的不足,采取有效措施解决问题,为构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做出贡献。

作者:苏正阳 单位:吉林森工开发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第四篇:城市园林景观大道规划设计前瞻性

1城市园林景观大道的发展现状分析

1.1国外城市景观大道

国外的城市景观大道的研究较早,在19世纪50年代以后,一些西方的发达国家在城市建设与规划上开始注重城市道路景观方面的设计。20世纪初,美国一些建筑设计师已经开始针对城市道路设计相应的景观。20世纪40年代,英国一些工程师已经把道路美学纳入建筑业中。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美国和原苏联相继出台了关于道路景观的法律规定。国外很多国家都已经在20世纪50年代以后逐渐开始对城市景观道路的研究和规划设计,同时,国外的一些研究项目还具有许多借鉴经验的地方,比如法国巴黎在19世纪改造的香榭丽舍大道是世界上最早的城市景观大道之一,是非常成功的典例,而且香榭丽舍大道在改造完工后就被世界上许多国家所借鉴与研究。

1.2国内城市景观大道

我国的道路景观设计虽然在古代有很大的发展,但是在我国近现代的发展,相对一些西方发达国家而言还是比较落后的,无论是对城市景观大道的相关理论研究,还是对城市景观大道建设的实践都没有非常大的发展;改革开放之后,经济飞速发展,我国城市建设加快,在城市景观大道规划设计方面上投入很多研究,并积累了很多经验。现在我国已经建成的城市景观大道比较著名的有北京奥运景观大道、上海浦东大道、深圳深南大道等,我国各大城市甚至中小城市也基本已经都建成了许多城市景观大道,城市景观大道的发展非常迅速。

2城市园林景观大道规划设计

城市景观大道规划设计应当考虑很多综合方面的问题。一方面,城市景观大道规划设计首先应当满足对交通运输方面的最基本要求,其次,城市景观大道的设计应当注意景观的设计,考虑景观功能。比如,在“两块板”道路设计中应在道路中央设置绿化隔离带和人行道;在“三块板”,横断面道路设计中,要在外侧布置绿化带;对两块机动车道和两块非机动车的路面应当在两侧布置绿化带。一方面,在城市景观大道规划设计中,还应当考虑对景观绿化方面的设计,除了对美观的要求还应考虑对景观的遮荫效果。另一方面,城市景观大道还应当满足对公共设施的设计要求,比如在道路旁边设立垃圾箱、路灯等等公共设施。

3城市园林景观大道的前瞻性

3.1城市景观大道规划设计应当考虑与城市路网的关系

城市景观大道作为进入城市的交通要道,关乎城市的形象,是正式对外展现文化的窗户,因此在规划设计上不能仅考虑其对城市景观方面的影响,还应考虑城市景观大道对整个城市交通系统路网的影响。

3.2城市景观大道规划设计对道路断面的设计应当作合理的调整

在调整道路断面时,还应充分考虑街道空间、城市交通、绿化系统等众多方面的影响,对道路断面进行合理有效的设计,以避免对其他道路的交通造成干扰。对一些交通拥堵的路段,还应对道路断面更多的设计机动车与非机动车车道,其次还应当尽量避免道路主干道上设置太多的路口。

3.3对城市景观大道的展望

对城市景观大道的合理规划和设计,可以实现对道路交通的优化升级,以及促进环境保护,同时,城市景观大道还能给景区带来经济效益,并使道路周围土地增值,拉动周围经济的增长。相信对城市景观大道自然和人文景观的深入设计,以创造一个优美静谧的环境,也为城市景观大道带来美感的效果。

4结语

从我国城市景观大道规划设计发展中可以看出,我国城市景观大道发展非常迅速,在城市景观大道的规划设计注重对人文、环保、生态、美学以及景观等方面的关注,我国相关研究设计工作者也在不断的实践中对城市景观大道设计规划上进一步努力。

作者:王盼盼 付超英 单位:新疆农业大学

第五篇:行政广场绿地景观规划设计

1项目概况

该地位于大庆市中心地带,北临市行政中心楼,东西两侧为居住区,四面环有城市干道,交通便利。场地总体呈规则形状,北高南低,整体地形较平坦。周围环境优美,建筑风格现代,各类市政设施齐全,适宜建设市民户外悠闲活动的场所。

2规划指导思想与设计原则

2.1规划指导思想

在大庆市某行政广场的规划设计中,以“生态化”为第一理念,为市民营造清新优雅的休闲与居住环境的同时,力求为城市的生态可持续发展提供一个范例。城市与自然相容。作为国家园林城市中一个黄金地段,本案努力使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达到和谐与统一。历史文化与现代都市文化相融。大庆市既有历史文脉,又具现代特色。作为市区未来的经济政治文化中心,既承载着历史文化,同时也融合现代生活。健康与运动相溶。本案设计力求实现适当的运动,自然的生活,充分的交流,这种良好的生活方式将实现社区居民从身体到精神的全面健康。

2.2设计原则

特色性原则:整体设计要突出大庆特色,通过空间组织、环境创造,在绿地休闲空间设计中,着重营造舒适、宽松、惬意的空间意象。人性化原则:设计中充分考虑人体行为学和心理学,配备齐全的社会公共设施和市政公用设备,强化生活、服务的核心意识,真正为市民提供舒适方便的高品质生活环境。生态性原则:设计中充分尊重自然,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地形、地貌、地物,形成自然舒展、富于变化的开放空间和疏密有序、错落有致的实体城市空间。

3规划设计

整个广场为满足不同市民群体的需求供分为5大部分,分别是:中心广场区、休闲区、林间漫步区、健身活动区、党政社团区。总体以中轴控制整个广场,各分区有序布置,规则中体现变化,变化中体现和谐,庄重中体现活泼。运用现代造景手法,将人文景观融入自然景观。广场空间力求开阔和大气,以大面积绿化和铺装为主,设有水景、雕塑、建筑小品。结合绿化和景观设施,形成开敞宜人的城市空间环境。在大对称与大秩序的基础上,采用几何线条与色带穿插等手法,形成个性的、具有鲜明艺术风格的总体格局。

3.1入口设计

主入口紧邻行政中心,入口区视野开阔,两侧种有高而挺拔的行道树,形成视觉的屏障和视线的收缩。次入口位于广场南侧中心处,呈近似圆形,入口两侧配有水景和大面积的草坪,显得灵动而大气。

3.2中心广场

中心广场是为市民提供大型集会、表演的场所。铺装形式和绿化分格均以横线条划分,大面积的铺装与大面积的绿化在秩序的组织上,彰显出中心广场的非凡气势。广场周围配有座椅和草地,正中心为巨型变频式音乐旱喷泉,白天跳动的水体与夜晚斑斓的灯光使其成为一个最活跃的因素,是整个广场的视觉中心所在。

3.3主轴线设计

主轴线连接南北连个入口,远处可延伸到行政中心楼,整个轴线以水景贯穿,起到控制整个景观的作用。主轴两边绿化以彩色模纹作为装饰,像是飘舞的彩带,亦像挥舞的翅膀,为景观添加了亮点。

3.4其他分区设计

休闲活动区在主入口的左侧,可以作为市民活动的一个空间,设有几个小空间,布置有花坛和座椅等;党政社团区位于主入口右侧,主要开展党团活动及社会主义教育场所,设有报刊长廊;林间漫步区位于次入口左侧,分2个独立空间,此区域植物种植较密,林下设有休闲小路及座椅;健身活动区位于次入口右侧,是广场的健身活动场所,设有篮球场、网球场和羽毛球场地,广场周围设有健身器材,满足不同群体的健身需要。

3.5植物种植设计

整个广场在植物种植上力求与广场设计相统一,尽量通过植物种植来弱化大面积铺装的硬度感,使人感到亲切。广场的入口和中轴采取行列式和规则式种植,各分区内根据分区不同采取灵活多样的种植形式,体现宁静、活泼、庄重、悠闲等。广场上有很多大块草坪,在草坪中可用孤植、丛植、群植的植物做观赏主景,位置应选在道路轴线的延线交点处;草坪边缘可用草花或宿根花卉控制转折点,植物配置应注意层次关系及景深效果,可近低远高,或近高(只限落叶乔木或分枝点高的常绿乔木)、中低、远高。植物配置上体现四季常绿,三季有花,乔灌草相结合,植物与硬质景观相协调的原则。

4道路系统分析

该广场道路采取2级布置形式,一级道路为景观主轴以及与各分区相连接的分支道路,各分区内道路为二级道路,主要满足分区内功能需要。一级道路要满足同时大量人力通行的需要,尤其是一些大型集会活动,必须满足人流畅通,铺装以花岗岩为主,道路宽度一般5~10m;二级道路是分区内道路,主要满足分区内需要,人流相对较少,且不会出现瞬时高峰,铺装以步道板为主,道路宽度一般2~4m。

5结语

行政广场是城市公共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现代都市生活,往往成为市民室外活动的主要场所,具有城市公园性质与功能。大庆市某行政广场设计体现了大庆市特色,融合了大庆地域文化,规划有市民休闲娱乐设施,同时也体现市政广场的形式与功能,必将成为市民重要的室外活动空间。

作者:叶明香 单位:大庆石化公司矿区事业部物业管理中心

第六篇:风景园林规划设计

一、计算机地理信息系统与风景园林规划设计

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涉及到环境监测、地质勘察等学科内容,因此,GIS在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早有应用,随着GIS的不断发展,借助图像叠合方式,又形成了全球定位系统(GPS)及遥感系统(RS),在城市规划及地质调查中加以应用,极大提高了规划的科学性和直观性。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也有效借助了GPS及遥感技术,在园林乔灌木的具体类别、园林面积大小及长度范围、园林树种种类等方面都能够有效识别并分析。例如,在我国安徽阜阳西湖区域生物繁衍栖息地的规划上,借助GIS、GPS及RS技术,设计规划师在计算机数据支撑下,对园区空间分布、地质状况、水文状况及物种资源加以综合分析,在采集园区坡度、径流及辐射数量的基础上,合理布局风景园区,提高了风景区规划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二、计算机生态辅助设计与风景园林规划设计

计算机生态辅助设计是将各种环境因素综合考量,将其融入设计规划中,以辅助设计决策的做出,减少设计成果对环境施加的影响。计算机生态辅助设计技术符合现阶段生态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在众多学院中都开设了相应的课程,并在节能政策及节能技术开发中得到了广泛运用。在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计算机生态辅助设计技术主要在以下几方面发挥作用:1)分析气象数据。计算机生态辅助技术能够对园林气候数据加以采集,确定气候特征,从而为后期规划设计提供参考。采用WeatherTool计算机生态辅助工具,能够计算出风景区建筑的太阳辐射状况,从而确定建筑的最优化朝向。2)分析热环境。借助计算机生态辅助设计中的DesignBuilder软件,可以分析得出建筑物外观材料与热舒适性之间的关系,以为风景区建筑材料及结构确定提供依据。采用DesignBuilder软件,还可以分析出建筑物内部热舒适性浮动状况,从而帮助优化建筑布局结构,达到能源节省的效果。此外,在通风、照明等环节,都可借助DesignBuilder进行模拟分析。3)模拟景区环境。这里的模拟景区环境,指的是模拟风环境、水环境及光环境。在风环境模拟上,主要采用Phoenics-Flair软件,能够对风景区风速、风压情况加以分析,从而指导景区建筑合理规避季风,优化建筑结构设计,如建筑布局样式、进出风口设置、建筑内部布局方式及开窗方式等。在水环境模拟上,采用用Flow-3D软件,能够对水速情况及水深状况加以评估,有助于保持景区生物多样性,此外,Flow-3D还能对雨水及景区水源污染状况加以控制,利于景区生态规划决策实施。光环境模拟,借助Ecotect软件实现,能够对日照状况加以分析,在风景区建筑高度及布局上、景区植物规划上、景区建筑内部采光设计上能够给出相应的指导。例如,法国波尔多植物园在规划设计时,就有效采用了计算机辅助生态设计软件,将景观区各种动态因素加以分析,在此基础上,对景区进行了优化布局,使植物园彰显了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实用价值。

三、计算机模型构建与风景园林规划设计

计算机模型构建在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的运用,更多地被称为计算机辅助制图。通过CAD平面制图、3DMAX三维视图、SketchUp三维推敲及Lumion可视化软件,能够对风景园林整体面貌加以数字模拟,构建出景区轮廓。作为计算机辅助设计的重要内容,计算机辅助制图能够有效参与到模型构建中,国外设计时采用数字技术,已经对建筑物及城市加以了模型构建,并指导于城市建设的具体实践中,如Revit、DigitalProject都是主要的计算机辅助设计模型构建平台。在计算机模型构建中,SketchUp与Revit等参数设计平台具有某些不同之处,SketchUp三维推敲侧重于对模型加以构建,操作上较为简易,但在模型方案设计上需要耗费较多精力,而Revit等参数设计平台,采用Python程序语言,融合了节点式操作方法,为构建出可视化的模型提供了更多可能。模型构建与地理信息系统之间可以实现有效衔接,如根据GIS得出的景区坡度数值,可以在Revit等参数设计平台中加以规划,形成可视化较强的模型,根据模型中显示出的数据,划分出较为适宜景观布置或不宜进行景观布置的区域,从而在规划设计上有的放矢。在安徽阜阳西湖区域生物繁衍栖息地的规划设计上,就借助参数平台,对景区的生态状况进行了模型构建,分析得出了高适宜区、中适宜区、低适宜区及不适宜区四类景区分区,为规划人员合理布置景观提供了科学指导。

四、结语

总之,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各个行业都融入了信息化浪潮中,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也不例外。计算机辅助设计中的地理信息系统、生态辅助设计技术与模型构建是有机结合的三个方面,在风景景观设计规划中经常综合使用,三方面共同促进,互相补充,为风景园林景观规划的科学合理提供了信息技术保障。

作者:刘昶 单位:华南农业大学珠江学院

第七篇:农业生态观光园景观规划设计

一、农业生态观光园景观规划设计的概念

旅游生态理念的提出是从二十世纪末发展起来的,旅游生态理念的提出不仅被界定为以自然为基础的顺应市场机制的转变而新兴的旅游,同时也符合了国家提倡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目前在对于生态、旅游、观光等概念的定义大致可分为需求行为和产业发展。生态农业旅游是在充分利用农业资源的前提下发展的旅游业,利用内涵上开发出以农村独特的地理优势、田园景色、农务劳作及其农村特有的地方风土人情为旅游开发内容,具有极强的参与性的新型旅游观光活动。生态农业观光旅游发展史一种新兴农业生产经营形式展现的一种模式,是在旅游发展和农业生产互不影响的前提下发展的交叉性产业,是现今旅游发展时代化的必然产物,是利用农村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利用农业生态经营模式发展农业生产,同时利用这样的一个外向展示过程来吸引游客的观赏、体验、品尝、购买的一个过程,让游客体验到劳作的辛苦和收获的喜悦。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加剧,人们的活动都是要对环境负责,生态旅游运营理念的出现就是让旅游和观光行为为环境负责。主要是通过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发展的策略实施,来提高当地环境和人口的可持续性发展的目的。

二、农业生态观光园景观规划设计的主要类型

生态农业发展对于拥有特色农副产品的农业区来说,可以以农业生产和农产品销售为核心的观光旅游模式,从而展开主题辐射性的发展模式。也就是在一个区域范围内依据独特的资源优势、围绕特色旅游开发生态农产品链条,实行多元化生产经营模式。农业生态观光旅游发展,是将农业发展和旅游开发结合起来的旅游观光活动,其类型繁多,形式多样,规模和影响力较大的有5类:

1)农业观光园,这样的园区一般会在城市的郊区附近,或者是风景区附近开辟出来的果蔬采摘园等,供游人观赏、采摘、购买为一体的园区,在享受农田作业的乐趣的同时感受到收获的喜悦,这种观光园区在国外普遍出现,同时国外这种经营模式发展的也比较成熟。

2)以农业为主的公园,是按照公园的运营理念思路,将休闲旅游、农产品生产、农产品销售链条相互结合为一体。比较有代表性的就是日本的葡萄公园,这个主题公园就是将葡萄观赏、采摘、品尝以及与葡萄有关的绘画、摄影灯活动融合为一体。在农业主题公园中储粮水果、农作物、花卉等专业农作物公园外,大多数还是综合性容纳型的公园,包括自然区域、森林、花甸等区域的相互衔接和融合。生态农业公园的占地面积,根据运营性质和区域功能需求而异。

3)教育主题的农业生态园,这样的生态园区是兼顾科普教育功能和农作物生产的多重经营形态,利用农业生产、养殖的过程和相配套的设备设施,进行农业、科技知识的学习,例如农作物的栽植要从土地的耕地过程、种植过程到收割、加工、销售为一体的过程,这样就是一个科普教育学习的展示过程,传授游客农业播种生产等知识。这样的经营模式最具代表性的是法国的教育农场、台湾的自然生态园教育教室、日本的学童农园等。

4)以林牧业为主的森林牧场生态园区,这样的园区具有多样性的地形,开阔的林带和草地,在种植结构上林带树木上的话阔叶树、针叶树、灌木、果树种植要相互结合。在土地资源的划分和空间的布局上,林、牧、鱼、果、花之间要相互结合。以林、牧风光为特色配套设置狩猎、游泳、垂钓、采摘、野炊等多功能的旅游林牧场,让游客有回归自然休闲度假、避暑纳凉、科普学习的理想园区。

5)随着商品住宅产业的萧条,随之发展起来的旅游地产开始复苏,民俗观光村的兴起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多数处在近郊,既具有地方民俗特色,还有度假游玩美食的享受,这样的观光村的开发,是让游客亲身体会农家饭、农家院、农家事的乡土人情别具一格的民间文化和地方习俗体验区。在陕西家喻户晓的就有袁家村、马嵬驿、周至水街等,都以地方文化的衬托下,发展起来的地方小吃特色的经营模式的民俗观光村落。

三、农业生态观光园景观规划设计的目标

1)经济效益目标,农业生态观光园区是现代新兴农业发展的一个小的分支,是以农业生产为基础,发展起来的观光旅游业,在游客观光旅游的过程和农业产品的销售经营也是必然的联系在一起的链条,这样就的考虑到游客的观光旅游过程所带来的后续的购买欲望,因此就会获得直接的经济效益,这样才能维持园区的正常运行,形成良性的循环,这个是观光农业持续发展的基础。

2)可持续性发展目标,无论是对农业生态观光园区的生态系统发展还是园区的经营模式的制定,都必须遵循可持续性发展的目标,这样的话才能在改善生态环境、美化自然等措施的前提下提高居民的经济水平,提升居民的思想觉悟,丰富居民的休闲娱乐生活,才能形成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生态观光环境。

3)示范性观赏区目标,之所以能称之为观光园,就是有了生态农业观光的示范作用。示范观光目标会直接影响到经济效益和可持续性发展的目标的,相互之间是互相之间存在延展性关系。只有三者相互促进,才会形成一个具有经济效益的可持续性发展的示范观赏性的生态园区。

作者:张亚娟 单位:咸阳师范设计学院

第八篇:水文景观规划设计研究

1水文园林景观概述

水,自古以来就是人类社会的生命线,孕育了人类灿烂的文化,促进了整个世界文明的发展,已经渗入到了人类社会的每一个角落。人类悠久的文明史就是一部与水相伴相生的历史,四大文明古国无一不是在河流的滋润下发展起来的,人们也亲切的将其成为母亲河。在我国,水被视为万物之本原,华夏文明在七大水系的滋养下的蔚为大观、生生不息。人类的亲水情结是刻在内心深处不可磨灭的烙印。水库风景区中的水文景观包括湖泊、江河溪流、瀑布跌水、泉井潭池、沼泽滩涂和冰雪冰川等,景观种类丰富,水库型风景区的最大水景特色即是人工湖泊。水库蓄水后,水位上升,在群山环抱中形成大面积的湖泊,开阔的水面、扑塑迷离的湖湾构成了一幅神秘壮阔的画卷。

2水库湖泊的景观特色

据宋代画家郭熙著名的“四可”中提出了山水景观的“可望”“可行”“可游”“可居”,水景观作为自然景观中最重要的一类,也符合这些理论。水库湖泊清澈的水质、平静的水面,天光云影、湖光山色共同组成其整体景观印象。清澈的水质使人们向渴望亲近水面、甚至有纵身一跃的冲动,引起人们的无限向往;湖泊镜面水的特质使其将山形云影收入,如同自然所作的长卷一般的自画像,倒影使水面不再呆板,显得多姿多彩;微风袭来,湖面波光粼粼,展现出了令人称赞的动态美;水本身无色,但在环境中,水包容一切的环境色,水中的矿物质和微生物为水体带来了基本色,水库动辄几十米的深度保证其色彩的纯度,朝阳晚霞、春华秋实无所不包,夕阳西下,呈现出半江瑟瑟半江红的醉人画面。

3水库湖泊的平面形状研究

在我国古典园林中,一池三山是经典的理水法式,在开阔的水面之中要有相应的点缀和隔断,这样才能形成层次丰富的空间。可见水面的平面形状对湖泊的景观质量有很大的影响。水面形状可看作是由山体围合而成的图形,是在水陆空间结构共同制约下形成的形态,在水、陆空间相互渗透下,这样的形态可以带来更大的空间视觉感受。为了研究水陆空间相互作用对水面空间形态所带来的影响,需要对其平面形态进行进一步的量化分析,分析中可采用形状率等相关形状指标特征值,包括面积——;周长——;最大外接圆半径——:最小内切圆半径——。;最长轴长度——。通过简单测量方法即可得到这些参数。其中,近圆率越小、其岸线就越曲折,值也就较小,水陆渗透性也就越强;形状率及圆接近度越大,空间渗透性就越弱。等面积的湖泊,近圆率越小,其周长相应越长,其轮廓曲率变化越大,水面渗透的空间就越广,旅游环境容量也随之增加。同时,湖泊的曲率变化及组合特点决定了景观的幽深之美。

4水库湖泊园林景观设计

水库湖泊的景观设计包括视觉景观设计和体验景观设计两个方面。视觉景观设计是较为静态的设计,其目的是保护和创造静态景观,吸引和引导人们进行观赏;体验景观设计主要强调人们的参与,包括生活体验、科教体验和情景体验等。视觉景观设计的成果成为体验景观的布景与基础,后者则丰富了视觉景观的吸引物。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4.1水库湖泊视觉景观设计

景观视觉即是研究视觉化了的景观视觉基本特征。其基本结构包括视点、视角、视距、视点位于环境中的相对位置、景观视觉空间及视觉时空序列等。游人在观赏中通过视觉实现对外界景物的感知和审美,包括景物的造型、体量、颜色和质感,景物与周边环境的关系。水库湖泊视线包括近景、中景和远景,视点所在区域为近景,视线延伸为中远景。视线通廊是观赏点与景物之间的视线通道。为保证人和自然及人物景观要素在视觉上的延伸关系,获得良好的效果,就需要保证视廊通畅。视线通廊主要是依靠区域内景物的布局、高度体量、周边环境以及植物来共同建立的。近景景物,主要是观赏景物细节及环境的感受,近距离观赏是,原来对景观影响较小的视觉构成要素就会起着更大的影响,特别是近距离景物或配景的色彩、质地等。中景景物,在近视与远视之间,主要是观赏景物的结构全貌及其主体造型,以及景物与环境的搭配关系。远景景物,主要是关注景物的整体轮廓,一般是通过对图形特征的把握来观赏。所以湖泊尽头的远山的天际线非常重要,不能随意破坏,在保证天际线完整的同时,可慎重加入少量景观建筑,以丰富天际线。

4.2水库湖泊体验景观设计

水库湖泊的体验设计,主要是各种亲水设计。亲水是人们根深蒂固的天性,因此亲水设计的内容是根据人们亲水活动范围而确定的,其主要内容是亲水设施及相关场地,如亲水、亲水平台栈道、码头等。按照游人的活动方式及配套设施,可分为多种类型。亲水设施、场地及相关项目的设计必须满足安全性、生态性、舒适性等原则。如在滨水区域考虑栏杆等安全措施。相关设施的设计在造型、材质和色彩上都要与周围环境等相协调,且需与区域内的地域风情相融合,以传承当地方文化。

4.3水库湖泊水上空间利用研究

水库蓄水后,水位上升,低矮的区域被淹没在水下,整体景观随之上移。而原河流两侧山体下部通常较平缓,水淹后的,水位以上的山势更为陡峭;水位的涨落导致了大规模的消落带。这些水库所具有的特点导致了滨水用地紧张,景观设施布置困难,若景观设施位置较高,在枯水期景观设施距水太远,亲水性太差;而位置低了,则有长期被水浸泡的危险。因此对水上空间拓展利用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1)水上空间拓展设施。水上空间拓展设施包括交通设施、游览设施和体验设施等。交通设施主要是各种类型的水上码头,通常码头一般是固定在滨水区域,而水库水位的涨落使得码头的建设非常困难,而水上码头随着水位的涨落而上下漂浮,完全能解决这个问题;游览设施包括各种水上平台、浮桥、栈桥等,滨水的游览设施都非常强调其亲水性,漂浮的水上亲水设施同样能有效应对水位的涨落;水上体验设施是水上拓展设施的重点,包括餐厅、泳池、舞台等设施。如水上泳池,在炎热的夏季,无边湖水中的一汪清池能加大的增强游人的景观体验。(2)水上浮筒。水上设施的基础是漂浮的工程技术和材料,目前水上浮筒的使用最为广泛、成熟。水上浮筒也成为组合模块式浮动平台,是指漂浮在水面上的密闭筒,有多样的筒体、组合方式及材料。材料有金属、塑料等,另有一种新型浮筒,采用高分子聚乙烯材料,可有效抗冲击破坏、紫外线、防冻等的侵蚀。浮筒结构包括筒体和短接连栓、长连接栓、间隙垫片、侧面固定栓、防碰垫护、羊角栓等配件。浮筒体表面采用防滑处理,安全稳固;四角要求为圆弧钝角造型。浮筒的优点包括筒体平稳、耐久、较高承载力,采用模块结构造型多样、组装简易、灵活快速。

5结语

水库型水利风景区是水利风景区六大类型之一,是风景区建设中最普遍也是最重要的一类。水库风景区在当前空前的发展的同时,由于缺乏规划理论的指导,不可避免的出现了系列问题,如风景区规划滞后、建设粗放,景观同质化严重,生态系统破坏严重等。在水库风景区的景观设计中应遵循水安全第一、整体设计、地方特色和生态可持续原则。水库风景区中的水文景观中湖泊是其核心,湖泊宽广的水面,遍布的港汊洲岛都是其不同于一般湖泊的特色,但又存在水位变化大等缺点,通过对湖泊特征的研究,有益于发扬场地特色。人文景观是风景区的底蕴所在,本研究通过对水库风景区的人文特色的总结,并提出了相应的保护和利用方法。

作者:陈娟 王洋 单位:鄂北地区水资源配置工程建设与管理局 湖北省汉十高速公路管理处

第九篇:遗址公园景观规划设计研究

1我国遗址公园发展情况及存在问题

遗址公园是城市重要的景观节点,是历史与现代的发展见证,既是物质景观上的,也是精神景观上的。(1)设计中要尊重历史,有历史感,要深刻理解地方传统文化,要有场所感,在对遗址的保护同时整治周边环境作为辅助功能,形成舒适的参观环境与休息空间。(2)遗址公园设计应尽量保持遗址及其周边原有风貌,恢复真实的历史环境。(3)遗址公园内应配备科普展示区,使这里成为一个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的科普教育平台,成为了广大青少年全面了解历史最生动的读本。(4)遗址公园可以承载着一些文化的展示活动,带动周边地区以旅游业为主的经济发展,成为为所在区域的名片和时代文化的载体。

2永安桥遗址公园景观规划设计实践

2.1历史文化情况

永安桥是沈阳市现存比较完整的一座石拱桥,位于沈阳市中心城区西北部,于洪区沈马公路上,隶属于马三家街道永安村,距今将近400年历史。永安桥,俗称大石桥,为三孔石拱桥,全长37米,外宽14.5米,路面宽8.9米,桥头宽12米,是沈阳市现存比较完整的一座石拱桥。永安桥在清初是一座重要桥梁,是清朝各代帝王东巡的必经之路。据《奉天通志》载,清崇德六年(1641年)皇太极下令,在永利闸的原址,并利用该闸的石材,修建大石桥,即永安桥。永安桥是进入盛京的必经之地,是盛京城历史上重要的门户区域之一,盛京留都十六景中包括“永安秋水”和“御路神桥”。清帝从顺治元年(1644年)入主中原后,有4个皇帝10次东巡,16次走在大御路上,并从永安桥上通过,往返于京师与盛京。每次皇帝东巡,盛京城大小官员都要在永安桥接驾。

2.2现状交通情况

永安桥位于永安桥村境内沈马公路上,现状为环岛布局。永安桥西南部为沈山铁路线,北侧为六零灌渠,同时未来京沈高铁线选址也从永安桥北侧穿过。

2.3生态水系情况

永安桥周边景观资源丰富,拥有“一湖三河”生态水域资源,水域面积大、岸线长,具备良好的生态景观资源优势。

2.4现状问题

永安桥周边主要问题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文物保护措施不足,文化挖掘力度不够;人居环境较差,村屯、棚户区暂未改造;区域交通不便利,道路等级较低;水质及环境品质较差,绿化空间不足。

3遗址公园景观规划设计

永安桥遗址公园主要以永安桥文物保护为切入点,对永安村周边建设容量和用地规模进行控制,探索土地利用的生态格局,新型城镇化的生态模式,构建合理的文化产业体系,最终建立城市绿色空间的科学发展通道,用以作为遗产文化保护的有益借鉴。

3.1规划范围

依据辽宁政府审批通过的保护范围为桥外四周30米以内;保护范围外50米以内为V类建设控制地带,并需要保持区域内的地形地貌的基础上,结合周边用地未来发展情况及神马公路的调整,确定遗址公园规划范围面积为3.4公顷。

3.2设计原则

(1)遗址保护,以永安桥遗址保护为基础,以桥为中心,30米保护范围内不建设构筑物,50米保护范围内不宜建设造型突出的构筑物,形成以绿化为主的环境氛围。(2)文脉继承,运用满清文化的符号与元素,通过设计语言的解读展现区域文脉与历史传承。(3)绿色映衬,运用绿化打造良好的景观空间,重点对周边环境及铁路控制带进行设计,阻隔不佳的景观。(4)规划延续,以永安满清文化旅游小镇为契机,形成特色的文化与绿化中心,形成标志性的景观节点。

3.3设计思路

设计围绕永安满清小镇的规划,恢复永安桥水与六零灌渠联系并形成水轴,使得永安桥成为主要人流、车流方向的视觉焦点,形成以历史文物保护中心,将文化、旅游、休闲、科普教育等特色融于一体,将项目打造成具有满清风情的遗址公园,并作为沈阳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节点,重现永安秋水、御路神桥盛景。设计方案遗址公园设计基于对永安桥的保护,以重现大御路为设计理念。参观步行道路向桥的东西方向延伸,作为历史的轴线,讲述清朝入关的艰辛和东巡的壮观。轴线上的两块场地,分别讲述永安桥和东巡的始末。两侧用地可布置周边的满清民俗设施,可规划为商业用地。纵向的水轴蜿蜒曲折,映衬出永安桥的岁月的痕迹。桥北侧设置人行路,在人多时可关闭永安桥通路,分流人群。小品设计从永安桥中提取古典要素,并呈现出满清文化的特征,铺装材质选择坚固、耐磨的石材主要体现遗址公园的特征,突出永安桥及大御路的历史感,加深文化印记。

3.4永安桥保护措施

(1)拆除桥面石板:对原桥面的石板先进行统一编号,再进行小心拆除,不应有破损,拆除后的石板进行统一集中摆放,注意保护。(2)重新铺筑:拆除后的原桥面,对基底进行清理,对桥面进行抗渗处理,依照原形制、原结构、原材质、原工艺进行恢复。(3)栏杆、栏板、桥身石材、石狮修复与保护:主要栏杆、栏板的风化、破损部位进行按原形制、原材质进行修复。(4)石碑保护:建议复制新石碑将原碑放入博物馆,石碑的位置可以适当调整。(5)排水及周边的保护区的处理:在桥体保护区周边做排水系统,石桥的东西两面的地面用石材重新铺装,并在地面上做石礅,防止交通工具对其造成危害。

4近期遗址公园景观实施方案

根据于洪区建设局提供的图纸和永安桥30米与80米的保护范围,在多利用集体土地,尽量减少百姓和企业的拆迁,同时能满足一定的视觉景观效果的情况下,重新划定近期实施遗址公园面积为12520㎡。

4.1近期实施方案

近期设计在清洁水体,修复护岸、保护桥体的基础上,调整沈马公路的线位,将桥北侧道路取消,南侧道路加宽,使桥北侧形成完整的遗址公园。对沥青路面进行平整,并增设花箱、减速带、路缘石等设施,以增强区域的安全性。在永安桥北侧新铺设沥青路方便村民通行。北侧入村道路旁设置停车场和公厕(含管理用房)。停车场对面为遗址公园入口广场,设置了树池座椅和座椅。公园内部设置一条游路,方便游人游览。沿游路在水面上设置一座景观桥,可分担永安桥的人流量。结合水面设计了1个观桥平台和2个亲水平台,满足人们观看永安桥和市民亲水的需求。进入永安桥的道路两侧种植草花带,突出永安桥遗址公园的景观氛围。西南角补植一棵柳树,搭配水边黄菖蒲等水生植物,使永安桥映衬在自然美景之中。北侧绿地以疏林草地为主,内部种植柳树和京桃,搭配狼尾草,体现休闲绿地的自然野趣。东北水塘内,设置生态浮岛,净化水体;同时设置水井和曝气设施,保证景观环境。

4.2周边界面整治

近期对永安桥周边可视范围内的民房进行适当改造,减弱对永安桥遗址的干扰,改善遗址周边风貌,提出对脏污或有涂鸦的建筑立面进行清洗,恢复其原貌,对色彩突兀、形象欠佳的建筑立面进行改造,形成以水泥灰和砖墙色为主的色调,对建筑屋顶、周边的乱摆乱放的物体进行清理。

4.3植物景观

在永安桥西南角水岸旁种植一棵大柳树,桥体周边种植黄菖蒲,与桥体相映衬;桥体北侧水塘边种植芦苇,南侧水体旁种植黄菖蒲,形成质朴无华的风格。西北角休闲绿地以柳树作为基调树种,点缀京桃,树下种植狼尾草,形成野趣的自然景观。沈马线道路两侧有条件的区域种植柳树作为行道树,同时种植马鞭草,提示进入永安桥保护区。入村路旁种植狼尾草,营造永安桥周边优美的环境氛围。

4.4水质改善

由于老蒲河水道位置改变,现状水体为封闭式水体,不能实现水体更新。为满足现状水塘水体补给的需求,(可结合实际情况,如水面下降到设计水面以下,给与补给)在永安桥西北侧增设给水井一口,给水井直径300,井深40米,结合公厕设置相应的配套设施。增加曝气设备一处,给水体充氧并清理水体内的淤泥石块及生活垃圾,保证水体清洁。通过生态护岸的设计,并种植芦苇和黄菖蒲等湿地植物,并在水体内部布置生态浮岛3处,提高水体的自净能力。

5结语

永安桥遗址公园通过对桥体保护、遗址周边环境风貌的改善、以及并增加文化体验与休闲活动等内容,将遗址景观与公园景观相结合构成城市独特的文化遗产节点,维护了历史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并在桥体周边绿地中增加历史典故,让游人感受昔日胜景,增强遗址感染力。同时,它又是改善城市及村庄周边生态和提供人们活动、游憩空间的休闲廊道。永安桥遗址公园的设计要依据城市规划,了解遗址的现状,明确公园定位,在正确保护桥体遗址的基础上,采用现代景观设计手法进行公园的深化设计,形成集感受历史氛围、提供休闲娱乐和改善生态环境为一体的城市公园绿地,打造城市名片,提升区域经济发展与文化感染力。

作者:杨涛 单位:沈阳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第十篇:城市公园园林规划设计研究

1园林规划设计在城市公园规划中的应用

1.1基本原则

在城市中,公园历来是人们娱乐、休闲的常去场所,所以,对于城市公园的规划要本着以下3条原则进行:第一,在设计时,要考虑人们的要求;第二,根据地理位置,进行合理地设计;第三,要注意公园的整体规划与当地自然环境以及人文环境相结合。

1.2注意的问题

在规划时需要注意2点:首先,在满足人们需要的同时,还要对不同季节的植物进行合理的搭配,不能太过于单薄,应该在每个季节都有可以观赏到的植物;其次,还要多注意在整体布局上,公园规划线条的流畅。

2园林规划设计在城市居住区绿化中的应用

2.1设计思想

针对一个城市的小区规划,依据的原则就是为人们提供一个好的居住环境,将该小区的绿化工作做好,所以,基于城市居民区绿化的园林规划一定要合理地进行设计,突出绿地的应用性,而不只是摆设。

2.2设计中要注意的问题

人们在优美的自然环境之下,心情也会非常舒畅,所以,在对小区进行绿化规划时,一定要注意完全覆盖黄土,彰显出绿色城市的特点;同时也要结合城市中建筑物的特点,进行相对应的设计,显示出一种和谐的美观,提高小区的整体形象。

2.3整体设计原则

根据设计理念以及设计中要注意的问题,园林规划在整个城市居民区绿化中的设计应该体现以下几点:①小区绿化设计时一定要保证绿地设计在规划中的均匀分布,同时,还要注意与小区走廊的结合,使小区绿化能够更加和谐;②园林设计时一定要使整体设计与小区格调相统一,当然在统一的同时也要体现个性以及构思的独特;③整个的园林设计要以植物造景为主,运用植物的搭配、剪裁的不同,体现不同的风格。

3园林规划设计在城市街道和学校中的应用

在城市街道防护林的应用中,园林规划设计一定要选择适合当地生长、生长较葱郁的树木,能够真正达到绿化城市街道、净化城市空气的作用,在整个的设计中,我们可以选择遮荫式、密林式、群落式等不同的设计方式,并注意乔灌木的结合,使城市街道防护林能够形成多层次的绿化景观。在校园中,也要对园林进行规划,在设计时,要结合学生的不同需要,让他们在繁忙的学习之后,感受到植物赋予自己的美好感觉。如:可以以高大的乔木为基调,配合灌木、花草等进行配置,还可以利用一些爬藤植物设计一些植物走廊,方便学生在炎热的夏季乘凉学习。

4园林中各种景观的联系与分隔

园林中各个景物和景区之间都是相互关联的关系,不是孤立存在的,分为有形和无形的联系,比如在道路、走廊、水系等交通上的相通,这是一种有形的关系;还有一种是无形的联系,比如景观的相互呼应,相互衬托、相互对比等。在空间构图上,可以形成一定的艺术效果的关系,还要尽力使景物之间具有内在的联系,联系是求得园中各个局部组成一个整体,分隔是因功能或艺术要求将整体划分若干局部。分隔同联系一样,主要目的是为了使得园林的布局趋向于一种完美的和谐。经过分隔后的小区中,便于布置成具有特色的内容与四周有不同的情趣。分隔的内容及其手段要配之得当,如读书区与喧闹区应用粉墙、长廊来分隔,体育区与教室区分隔用林带。这样既不受外界的影响,又便于独创一格;再者可以引起大与小、开与合、动与静的对比效果。

5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