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建设管理范文10篇

时间:2023-08-31 16:47:13

城市建设管理

城市建设管理范文篇1

关键词: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建设管理;对策

伴随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化及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信息化不仅带来了巨大的社会变革,更使城市化呈现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的趋势。党的“十六大”明确指出,必须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为奋斗目标,在实现该目标的道路上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对社会经济发展至关重要。城市规划管理作为城市管理的重要内容,良好的城市规划将有利于为城市创造更多的发展空间,同时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中具有十分深远的影响。然而目前我国城市规划以及城市建设管理都存在着一些问题制约着城市的发展。为此,本文将对目前我国城市规划的现状和城市建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城市规划和建设管理的对策。

1目前我国城市规划的现状和城市建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城市规划的现状。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城市建设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在各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升,但是在取得成就的同时也面临着许多问题:①城市规划随意性,很多城市规划都不具备科学性、合理性和有效性,这样会给城市的规划和建设带来巨大的隐患。②城市规划急功近利,有的城市规划为了追求所谓的经济效益,从而忽视了城市发展的整体效益,这种急功近利的现象在我国城市规划中是比较普遍的,一些城市为了所谓的良好形象,都是做面子工程,最终导致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的严重浪费。③城市规划缺乏必要的前瞻性,主要是由于我国目前城市人口大量的增长,很多城市规划没有良好的前瞻性,造成城市建设满足不了人们的实际需求。④城市规划的趋同性,很多城市规划都是照搬别人的东西,忽视了本身的历史文化特色,没有具有独有的风格,从而失去了城市建设和发展的竞争力。这些都是我国目前城市规划的现状。1.2城市建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①缺乏城市建设管理的手段。主要体现在城市规划建设的审批管理不到位,没有按照相关的规范和要求来进行;同时管理职能不够健全,规划管理的经费不到位,执法人员的素质和能力不足等。②城市建设管理的机制不健全,很多城市在处理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问题时,往往都会把它当做政府事务来进行处理,并没有充分发挥出公众的力量,同时在对城市规划建设的社会效益进行评价时,也没有健全的评价机制,这些都会导致城市建设管理中出现很多问题,影响到城市建设管理的水平和效率,对城市的发展也带来巨大的影响。

2城市规划与建设管理的对策

2.1坚持先规划,后建设的原则。在城市规划和建设管理中,其主要的目的就是要实现城市中各种功能要素的合理布局,并能够充分的发挥这些布局的作用,从而使城市得到可持续的发展。为此,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一定要坚持先规划后建设的原则,制定统一的规划和管理标准,同时还要使城市规划具有一定的特色,切不可为了追求一时的经济而忽视了城市的整体效益,协调好各方面的因素,确保规划和建设的顺利进行。2.2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理念。城市规划与城市建设管理最终的目标就是为了服务于人,因此,在城市规划和建设管理的过程中,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理念,做到一切从人们的实际需求出发,让城市规划和建设能够满足人们的实际需求,有效的解决人们实际关心的问题。另外,城市规划和建设还要具备科学性、合理性和有效性,在规划和建设中要量力而行,制定好统一的建设标准,一切都要讲人们的实际利益放在第一位,只有这样才能规划和建设出更加符合人们满意的城市。2.3加强规划实施的部门协调。在城市规划和建设的过程中,各个部门应对规划部门工作给予积极支持,做好衔接和配合城市规划审批工作。根据规定建设项目可获取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如建设项目无法获取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则建设部门不能进行施工许可证的发放,如规划验收不合格,则产权部门不能进行产权证明的发放。通过各个部门间的相互配合和协调,从而确保城市规划建设能够按照相关的规范标准来实施,这也是城市总体规划水平有效提升、城市结构改善及综合协调机制与责任管理体系建立的重要保障。

3小结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也在不断地加快,城市规划和建设作为城市管理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应具备科学性、合理性和有效性,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理念,加强规划建设过程中各部分之间的协调,坚持先规划后建设的原则,努力提升城市规划和建设的管理水平,从而推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富海,孙施文,周剑云,等.城市规划:从终极蓝图到动态规划———动态规划实践与理论[J].城市规划,2013(1).

城市建设管理范文篇2

[关键词]城市建设;城市规划;城市发展

1城市规划建设是城市化健康发展的保障

城市规划建设对城市化进程的稳定和谐发展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城市规划建设水准在一定程度上关乎着城市功能的完善程度以及城市环境的优美程度,对城市形象起到了决定性的影响作用。现代化城市规划建设过程当中,一定要对城市规划建设与城市化进程间的关系进行科学地处理,这是确保城市健康稳定发展的基础保障。城市经济如果想要实现迅速的增长,可以说社会经济的繁荣与发展是确保城市发展的先决性因素。即便目前城市经济增长的速度非常快,但并不会带来非常高的居民福利,但是,如果没有良好的经济条件做基础,人们根本不可能过上高质量的城市生活。除此之外,城市要促进整体的和谐发展,在城市经济增长过程当中一定要以低代价、环境友好为中心,反之,若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将城市环境污染和不可居住性作为发展的成本,势必会使得城市居民的基本生活质量大打折扣。城市建设管理可以说是保证城市发展的基本保障,是城市规划与城市建设的有效途径,是保证城市未来发展的基础要素。总而言之,城市规划与城市建设管理工作是紧密联系的统一整体,可以说是一门综合性非常强的社会系统工程。各方面只有彼此兼顾、相互促进,才能够确保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各方面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

2城市规划发展研究

2.1统一协调发展

城市规划管理一定要坚持统一协调的基本发展理念,认真坚持科学规划与合理布局的基本原则,从城市社会经济、市场环境、生态效益等多层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高度,认真落实规划建设基本方针,做到统一规划、统筹兼顾,综合权衡及各方面协调发展。不仅要对城市的总规划布局作出综合性的考虑,同时要对城市内部空间进行合理化的布局。在城市规划管理的过程当中,从具体的城市规划现状入手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逐渐建立城市规划管理分级审批机制,这样才能够使得城市规划更为科学、更加合理。

2.2坚持量力而行

现代化城市规划管理工作当中,一定要牢牢坚持“量力而行”这一基本准则,对城市建设目标作出合理化的决策。针对某些与城市规划管理相关的重要性问题,则需要开展综合性的调查与研究,在经过深入地调查与考证的基本前提下,研发制定最为合理的管理方案,尽可能地将有可能导致的损失控制在最小的范围。在此期间,一定要坚持根据当下城市建设的实际状况,围绕社会广大公众最为关心的问题这一基本出发点,探索出一套与自身城市发展相适应的全新的管理模式。城市规划与城市建设管理工作当中,一定要牢牢地树立起资源节约的基本准则,这样才能够形成科学合理的城市规划管理格局,从而使得城市各方面的功能得到行之有效地发挥与呈现,与此同时,认真处理城市规划管理中有可能会出现的一些问题,这样才能够实现城市的稳定可持续发展。

2.3引导公众参与

正确引导广大公众积极参与到城市规划与城市建设管理工作中,这样才能够满足现代化城市管理的基本准求。要知道,城市规划管理是与城市各方面利益间息息相关的,同时,国家及当地政府部门、投资者、开发商及城市规划与城市建设管理间有着非常紧密的关联,为此,现代化城市规划与城市建设管理工作当中,我们一定要创建完善化的信息公开机制,这样才能够让广大社会公众积极地参与进来,逐渐构筑起与广大群体在城市规划管理中积极参与的相关机制,从而促使城市规划与城市建设管理工作更为科学化、更加合理化。

3城市规划和建设要改善生态环境

城市建设管理工作的开展要很好地确保本地区城市的生态环境与安全,满足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在我国社会经济水平迅速提升的同时,我国生态环境问题逐渐凸显出来,城市生态问题可以说早已上升为对城市社会经济稳定可持续发展的一大重要因素。通过对世界各国城市发展基本现状的调查可以了解到,城市化具有正面与负面两大不同的效应,其一,城市化在一定程度上可促使社会经济的发展与繁荣,但是,不管是城市内部或是郊区的工业企业都一定要做到清洁生产,重点做好技术改造工作;其二,城市化在给人们创造出巨大效益的过程当中,不可避免的会引发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这不但会给人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生态环境造成不利的影响,甚至会威胁到人们的身体健康安全。在我国机动车需求日益增长的情况下,汽车尾气逐渐上升为市区居民生活健康的真凶,为能够促使大气环境质量得到显著性的提升,加强大气污染治理工作力度可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4结束语

简而言之,通过本文对现代化城市发展过程中问题的分析,对城市规划与城市建设管理问题作出了简单的陈述。城市规划与城市建设的管理是非常复杂的一项工作,其不但要兼顾到城市的经济与发展、人文建设等,同时也要致力于城市环境的管理。坚决不能简单的为了一时的城市发展与建设,以影响城市生态环境为代价。城市规划与城市建设的管理要牢牢坚持以人为本这一基本原则,明确科学合理的发展目标,制定科学合理的城市发展规划,同时一定要严格遵循城市规划要求来认真执行,与此同时,要不断地强化城市建设管理力度,唯有如此,才能够推动现代化城市得到健康稳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洪仕怀.浅析城市规划与城市建设管理[J].四川水泥,2018(08):114.

[2]王驰.浅析城市规划与城市建设管理[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8(14):32-33.

城市建设管理范文篇3

关键词:城镇化;管理;建设;对策

目前,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镇化和建设水平越来越高,但是保障城市健康运行的任务日益繁重,加强和改善城市管理的需求日益迫切,城市建设管理是提高城市建设效率,优化城市环境,构建友好型城市的重要因素。积极努力做好城市管理工作,探索提高城市管理执法和服务水平,对改善城市秩序、促进城市和谐、提升城市品质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在实际的城市建设管理中存在着一些城市建设和管理方面的问题影响城市建设管理水平,制约城市的文明和发展程度,我国多数地区在城市建设和管理方面仍有较大差距,城市管理执法工作还存在管理方式简单、缺乏数据支持、执法行为粗放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城市的发展。为此,探索和研究制定合理的措施,促使城市建设管理水平的提升,构建一个健康、文明、完善的城市,满足人们的生活迫切需求。

1强化城市建设和管理工作的基本原则

在实际的城市建设中,加强城市建设管理可以提高城市建设效率,减少违规建筑,构建文明城市,促使城市更加符合人们的生活需求,促使城市健康有序地发展。城市建设管理是城市化进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首先要树立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牢固树立为人民管理城市的理念,努力消除各种“城市病”,坚持依法治理。完善执法制度,改进执法方式,提高执法素养,把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的要求落实到城市管理执法全过程。坚持源头治理。增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协调性,综合考虑公共秩序管理和群众生产生活需要,合理安排各类公共设施和空间布局,加强对城市规划、建设实施情况的评估和反馈。变被动管理为主动服务,变末端执法为源头治理,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违法违规行为。坚持权责一致。明确城市管理和执法职责边界,制定权力清单,落实执法责任,权随事走、人随事调、费随事转,实现事权和支出相适应、权力和责任相统一。合理划分城市管理事权,实行属地管理,明确市、县政府在城市管理和执法中负主体责任,充实一线人员力量,落实执法运行经费,将工作重点放在基层。坚持协调创新。加强政策措施的配套衔接,强化部门联动配合,有序推进相关工作。以网格化管理、社会化服务为方向,以智慧城市建设为契机,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加快形成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匹配的城市管理能力。

2城市建设管理存在的问题

城市建设管理过程中,一些问题是切实存在的,影响城市建设质量,制约城市的健康有序发展。因此,需要加强对城市建设管理中存在问题的分析。

2.1基础设施及其配套不够完善,规划不够合理

在实际的城市建设中,基础设施及其配套建设的全面与完善,能够有效地发挥城市基础设施的功能和性能。但是在实际的城市建设管理中,不能有效地对城市基础设施及其配套的建设进行完善,使得基础设施及其配套建设缺乏良好的规划,导致基础设施不够合理。例如,某市的城市基础设施及其配套不够完善,出现地下管网规划不够合理,重复建设现象严重。城市道路缺乏良好地规划,导致道路狭小,容易造成交通事故的发生。而且,该市在城市交通规划设计上也存在一定欠缺,没有合理地对公交站点和文化休闲场地进行规划,导致城市建设成本增加,制约城市的持续健康发展。

2.2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不够规范

基础设施的施工中,需要具有严格的施工规范,施工人员需要严格按照施工图纸和设计图纸进行施工。如果基础设施建设施工不能达到设计标准就会导致城市基础设施的功能和安全系数达不到保障,制约城市的持续健康发展。例如,某市在实际道路的建设过程中,没有严格地按照施工图纸和设计图纸进行施工,导致城市道路出现裂缝、塌陷、平整度不够的情况,导致城市交通不能得到良好地应用,增加了道路的维护成本,制约城市的发展。

2.3城市生态问题

城市生态环境是影响城市居民生活的重要因素,在实际的建设过程中,会对城市生态环境造成影响。城市生态问题是城市建设管理中关键部分,但是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一些企业忽视了城市生态环境的保护,导致侵占绿地,损害绿地的情况时有发生,不但影响城市美观,还会造成城市生态环境的破坏。而且,城市建设过程中,一些企业为了追求经济效益,没有合理地对污染物和废水进行处理,直接排放到河流中,造成水体污染严重,制约城市生态环境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2.4城市建设监管机制不够健全

城市建设监管机制是促进城市建设管理水平提升的有效途径,促使各项管理工作能够严格地按照规范执行。然而,城市建设监管机制不够健全,不能满足城市建设管理的需求。相关法律法规的约束力度不够强,一些监管部门的责任不够明确,职能发挥不够合理,使得监管力度有限,制约城市管理水平的提升。此外,一些城市建设管理中,忽视城市监管作用,导致为城市管理建立的相关法律法规束之高阁,其真正作用不能得到有效地发挥,影响城市建设的质量。

3城市建设管理存在问题的对策

3.1合理规划城市基础设施及其配套的建设

城市基础设施及其配套的完善是促使城市功能提升的有效途径,针对城市基础设施不够完善的情况,首先,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及其配套的投入,提高城市基础设施及其配套的完备程度,促使城市功能的提升。其次,强化城市基础设施及其配套的规划设计,在充分了解城市情况的基础上,科学地展开规划设计。并由专业的审核人员对城市规划设计进行审核,确保规划设计的科学性与可行性、经济性,促使城市基础设施及其配套能够合理建设。例如,城市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规划,需要符合城市特点,并将安全性和功能性等纳入到规划中,促使城市交通的规划更加合理完善。

3.2规范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数字化管理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包含的种类繁多,对于运行工作首先要保障施工的规范和严格。这就需要制定严格的施工规范,提高施工规范的约束力度,减少人为因素的影响。同时,按图施工是最基本也是最为原则性的要求。施工人员能够严格地按照施工图纸和设计图纸的方式方法和时限进行施工,提高施工的准确性。并加强设计变更的审核流程,避免施工过程中为了利益等目的肆意修改施工图纸的情况发生,提高施工的有效性、安全性。在项目建成后要注重运用现代化的手段提高城市设施管理水平,运用物联网、大数据等现代化信息手段打造城市公共信息平台,整合公共设施信息并提高公共基础服务的准确性。同时,要注意综合利用各类监测监控手段,丰富监管手段。在管理中不只是依赖施工图一项措施,更要形成综合性城市管理数据库,依靠数字化的手段构建智慧城市,依托数字化手段,精确化的强化城镇重点应用工程建设,强化行政许可等,并建立社会诚信等城市管理全要素数据的采集与整合,建立多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实现公共数据资源开放共享,用数据创新的新机制,发展智慧水务,发展智能建筑,实现建筑设施设备节能、安全的智能化管控。

3.3完善城市市政设施管理优化人居环境

市政公用设施的良好运行关系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居民的感受。加强市政设施的维护首先要做好信息整理工作。由于我国的特殊情况,比如地下管网有很多是日伪时期建设的,有一些是建国初期建设的导致资料图纸不全材质老旧等问题突出,基于以上历史等各方面原因,使得市政设施维护和保养都遇到了很大的困难。为此,城市管理部门应该组织人员和力量逐步对老旧设施进行排查并建档,对新改扩建的设施项目应当及时将管理信息移交城市管理部门,并建立完备的城建档案,实现档案信息共享。同时为了保障各项城市市政设施的安全高效运行要加大市政公用设施管护工作。对于老旧道路,管道等设施要采取责任到岗的方式,在加强维护的同时要防止道路开挖、不规范施工等因素对设施的破坏,对于破坏人要追究相关责任。对于不可避免的相关施工要从提高人居环境的角度出发,将施工对城市生态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将绿色施工技术应用到城市建设中,构建良好的城市环境。对于“占绿毁绿”的情况进行规范和严厉查处,有效地提高城市建设的绿化程度,改善城市人居环境。

3.4加强城市管理工作相关法律法规和执法力量建设

首先,要保障城市管理工作有效进行就要制定权责清单,按照政府转变职能和规范行政权力运行的原则来进行,社会公众对城市管理职能、执法依据、监督方式和问责等相关机制有知情权从而保障该项工作有效、透明、有序公正地开展。同时,执法方式的不同对执法效果有着很大的影响,直接影响到受众群体的感受,进而对执法成效有着巨大的影响。城市管理执法人员要从自身约束才能提高执法水平,做到按程序执法。要从及时化解矛盾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大局出发,采取处罚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灵活运用不同执法方式加强教育和引导工作,采取“一罚了事”的态度对于城市管理工作百害而无一利,对情节较轻的,应当多采用教育沟通的方式,说服当事人自觉遵守相关法规。最后应该采取把权力关在笼子里的原则,防止权力滥用完善监督机制尤其是强化外部监督机制。让群众的诉求有机会发表,让群众监督有渠道,城市管理部门执法人员要主动接受法律和群众监督,加强自我约束。注意利用视频等一体化技术,探索非现场执法等新型执法模式,改善受众群体执法感受。

4结语

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积极推动了城市建设的步伐,在实际的城市建设中,城市建设管理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针对城市建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结合实际的城市建设情况,制定合理的应对措施,有效地提高城市建设管理水平,提高城市的功能性和安全性,从而有效地提高城市建设质量,构建健康、生态、绿色的城市空间,促使城市更加符合人们的生活需求。

作者:于婷婷 单位:辽宁城市建设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丘曙兰.市政设施建设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经营管理者,2013(10):57,42.

[2]王占芳.谈城市建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山西建筑,2013(18):245-246.

[3]许劲,任玉珑.总承包体制下项目质量管理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7(04):186-188.

[4]徐丽娟.城市社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4(06):139-141,144.

城市建设管理范文篇4

城市建设管理工作必须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建设和谐**的总体目标,抓住“城市建设管理年”和辖区旧城改造的良好机遇,加快城市建设管理的步伐,提升辖区形象,改善辖区面貌,改善人民群众居住生活环境,迎接2008年奥帆赛,增强综合竞争能力,实现辖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目标要求

(一)积极配合上级有关部门的规划修编、住房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

(二)深化城管理念。进一步完善城市管理体制,强化“规划城管、法治城管、信息城管、精细城管、人本城管、和谐城管“的管理理念。

(三)突出整治重点。重点抓好社区环境卫生、楼院容貌以及干道两侧的市容环境整治、抓好旧城区的改造和违法建筑的拆除。

(四)提升管理水平。不断加强制度创新、机制创新、手段创新,积极探索建管的新思路,提升城市管理水平。

三、工作重点

(一)市容环境卫生整治

加强居民楼院、楼道、背街小巷的清理整治,清除卫生死角,提升城区环境卫生水平,是我街道**年城市管理工作重中之重。

1、加大对社区甬道、楼院、楼道、清扫保洁力度,建立健全保洁制度,做到人员、时间、设备、地域、责任五落实,将各社区的城市管理工作列入街道办事处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监督考核。

2、协调城维公司加强垃圾的收集和清运工作,各社区要协助和监督城维公司,做好垃圾的管理工作,确保生活垃圾日产日清,确实做到不撒漏、不落地,无二次污染。

3、加强对居民楼院内的违法建筑和乱堆乱放、乱写(贴)乱画等问题,拆除、清理整治力度,年内重点清理拆除:嘉善社区、阜宁社区、华星社区、昌化社区、上**社区、瑞昌社区、建国村社区、港政等社区比较集中的违法建筑群计6000余平方米。全面完成管区内背街小巷、楼院的硬化、绿化、美化改造任务。改善和提高管区居民的居住环境,各社区年内必须完成乱堆乱放、乱写(贴)乱画的清理整顿工作。粉刷楼道、整治楼院,年内再创建一个“两无三化”社区,6个“两无三化”楼院。

4、各社区要结合城市管理年活动,于3月31日前,恢复和健全城市管理体制,建立健全卫生组织和长效管理制度,目标责任、任务落实到人,建立一只行之有效、切实可行的城市管理综合服务队,借爱国卫生月之东风,开展轰轰烈烈、扎扎实实的城市管理年活动,全面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和城区形象。

(二)绿化整治

年内各社区要建立和完善楼院内的树木和草坪的管理制度,落实管护人员,提高庭院绿化水平。

(三)积极配合创建和谐社区

按照和谐社区的标准,搞好楼院的绿化、美化、硬化,清除乱搭乱建、乱堆乱放;协助社区进一步完善社区的办公、文化活动等公共设施,力争年内街道管区的居民楼房基本完成自来水一户一表改造工程;力争亮化工程让更多的居住小区得到亮化,为和谐社区的创建提供良好的硬件环境。

(四)完善街道属地城市管理的协调机制

按照**市三级政府四级网络的城市管理体制,年内要进一步完善以街道办事处为中心的街道城市管理组织。加强街道办事处与辖区内的城管中队、环卫公司、公安派出所、工商管理所以及各社区城市管理工作的沟通与协调,成立城市管理领导小组,并于每季度末旬召开调度会一次,协调、研究解决辖区内城市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共性及难点、重点问题。街道城管科要分工包干深入社区协助指导,督导社区城市管理工作,形成城市管理的合力,全力打造“规划城管、法制城管、信息城管、精细城管、人本城管”和谐城管的街道城市管理典范,争创一流的街道城市管理水平。

(五)重点围绕辖区旧城区改造,加快老城区建设

紧紧围绕旧城区改造建设,切实履行属地管理的责任,全力抓好辖区内改造项目的组织调查摸底、群众思想动员,组织领导拆迁等工作。

四、实施步骤及时间

(一)宣传发动、部署准备阶段(**、1月至3月)

此阶段为市、区、街、居各级的宣传发动、部署准备阶段,召开动员大会,制定工作计划、方案,建立健全组织机构,明确任务分工,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为实施阶段工作的开展做好社会环境、组织、计划、制度、物质等方面的准备。

(二)组织实施阶段(3月至11月)

全面开展专项整治工作,集中人力、物力,按制定的方案要求和责任分工进行全面的清理整治。责任单位每个月下旬要向城市管理领导小组办公室报送责任目标进展情况,查找问题、及时整改,做到边整治、边提高、边巩固,全面落实本方案提出的各项目标任务。

(三)督查验收、总结表彰阶段(11月至12月)

城市建设管理范文篇5

建设部于2003年《城市建筑垃圾和工程渣土管理规定》,对城市建设中各项建筑垃圾的设置了相关规定。随着各地城市建设的飞速发展,增加了对各种建筑垃圾运输车及混凝土搅拌车等建筑材料输送车的需求,由于这些车辆体积较大、车型较多、责任人员素质不一,对城市交通安全和市容环境带来很大的问题。目前散体物料车主要有渣土车和混凝土搅拌车等,渣土车运送余泥、渣土、建筑废弃物等到垃圾填埋、消纳场,或者回填到其他建筑工地。混凝土搅拌车主要是从搅拌站运送混凝土到建筑工地,其运行范围主要如图1:图1散体物料车运行范围各地相继成立了很多专门机构对散体物料运输车进行管理,并出台诸多的管理办法,例如《广州市散体物料运输车辆监管平台管理办法》《北京市建筑垃圾运输车辆标识、监控和密闭技术要求》。通过对散体物料运输车设定统一的标准,加装GPS定位系统等设备,建立信息化平台来加强管理。以上诸多的管理办法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城市建设中使用违规散体物料车的情况仍然很多,主要有以下特点:1)虽然成立专门机构,但渣土车本身注册由专门机构管理,上路时候是由交委及交警管理,而出现的撒漏等污染情况是由城市管理部门管理,在具体建筑工地的作业则是由建设部门监管。2)各部门的信息化管理都是仅仅针对自己的业务范围,比如城管对于工地附近的余泥,交委对于散体物料运输车本身的运营情况,缺乏整体性的管理思路。3)中心城区监管力度强,但多年来的城市建设后中心城区的建筑工程越来越少,大部分集中在城市远郊区,管理容易出现漏洞。而违规运输车屡禁不绝是因为始终有利益链条的存在,工程的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工程所在区、镇、街,甚至具体管理部门之间存在各种利益关系。

2管理思路探讨

2.1数据共享,集成到智慧城市数据中心。智慧城市的数据中心是在统一的数据标准规范体系下,对全市范围的数据资源进行共享交换,并按信息资源目录来汇总整合,是智慧城市上层应用的基础。一方面,利用城市的数据中心共享多年来各部门针对散体物料运输车的管理信息,比如核发车辆营运证或建筑废弃物准运证等,对渣土车及其驾驶员进行统一编号和备案,加装GPS车载终端后车辆的运行轨迹数据等。另一方面,梳理与散体物料车管理有关的信息资源,比如建筑工地的工程项目信息、管理人员信息、散体物料车运营公司的信息等,并以此为基础,对不同来源的数据进行关联和整合。2.2多方协作、以智慧城市为中心改进管理模式。散体物料车作为营运车辆的一种,需要交通部门核发相关证照。其营运过程中的超速问题由交警管理,建筑垃圾的抛撒滴漏、遮挡不严由城管部门管理,其在工地范围内的作业由城建部门监管,这种多头管理的模式势必存在监管盲点。为改变此种局面,可利用智慧城市建设中整合各管理部门业务的契机,建立多部门协同的机制,成立专门的联络机构,对互相的信息进行共享沟通,将对散体物料车条块化的业务管理整合到城市治理机制中。2.3诚信引导、在智慧城市建设中加强各主体监管。到目前为止,多地管理部门已着手建立其建筑废弃物处置企业及营运车辆的诚信评价系统,对长期违规的企业及车辆予以清退。但散体物料车监管方案的监管重点对于建筑废弃物车辆的运输企业或具体车辆的营运情况,缺乏对于使用车辆相关责任主体的约束。随着智慧城市中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对散体物料车的管理不仅仅对于渣土车运营企业本身,还要对围绕工程项目建设相关的建设单位、施工企业、监理企业、混凝土生产企业等多种类型的企业都通过诚信监督的手段和散体物料车的行为挂钩,才可以从使用主体的角度上进一步加强对于散体物料车的监管。

3管理模式研究

对散体物料运输车的管理应纳入到智慧城市的建设体系中来,将散体物料运输车本身通过物的互联接入城市管理单元,将相关的车辆、企业、人员、活动区域等管理数据共享到城市数据中心,将管理系统和服务整合到城市管理体系,以城市管控中心进行统一的指挥和调度,以诚信和综合服务进行公示引导。从而将单一的政务业务管理转换为车辆本身、企业、工地、管理部门、社会公众等有关要素的城市综合治理。3.1纳入智慧城市感知体系。要把散体物料车作为感知实体纳入到智慧城市中,可以利用物联网、互联网、移动网络、卫星定位等技术,记录散体物料运输车运营的整个过程。采用有源或无源物联网传感器为车辆做身份标识,比如在散体物料车上安装难以拆卸的RFID标签,在标签上加密记录车辆的牌照、准运证号、编号等唯一信息。同时在建筑工地、混凝土搅拌站、道路卡口、垃圾填埋、消纳场安装读取设备,记录车辆的出入情况,完成运营的闭环管理。也可以通过制定相关标准或定制车辆的形式,加装重力计等物联网设备,记录并控制车辆的载重和行驶速度等,还可利用GPS设备通过卫星导航记录车辆的运行轨迹。同时,还可以调度建筑工地、搅拌站、道路的监控摄像机,记录散体物料运输车的实时装运状况。这样,散体物料运输车活动的路线、地点等运营全过程的要素都纳入到城市感知体系中来。3.2纳入智慧城市管控体系。智慧城市管控体系,可以将散体物料运输车的在城市活动的各个要素进行综合管理。通过城市数据中心,将各种政务、企业的信息资源进行共享汇总,在统一的城市电子地图服务上将散体物料运输车的活动集中展现。在具体的管理方式上:1)加强对散体物料车责任主体的管理,违规散体物料车屡禁不止是因为其利益链条始终存在,工地负责人员可能因为个人利益,或者建设单位、本身施工企业,以及工程所在地某些利益关系者的影响,去使用违规散体物料车。为了改变此种局面,就要保障合规散体物料车的合法权益,发现并制约违规散体物料车的使用。首先要建立散体物料车的基础信息库,比如车辆本身管理部门记录的牌照、车型、购置年月、所属公司、驾驶员、准运证编号等,交通部门记录的行车轨迹信息,城市建设管理部门记录的全市正在施工工地的空间位置、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管理部门、项目经理、监理师信息。还有全市混凝土搅拌站和垃圾填埋、消纳场的分布情况及责任人员。在统一的数据和信息平台对合规散体物料运输车的整个运营过程进行完整记录。有了这些车辆相关要素的完整记录,就能够以此为基础,找出哪些工地有可能使用了违规车辆。在实施初期,可针对于违规车辆的利益环节进行针对性监管,比如房建工程在基坑阶段、隧道工程在挖掘阶段都会产生大量的渣土垃圾,需要集中批量使用渣土车,此时违规车辆有足够利益去冒着风险运输。目前多地都出台了建筑垃圾量的计算标准,对新建房屋、拆除工程、道路管线工程都制定出了大概的计算依据。根据城市建设管理部门建立相关系统,通过对工程本身、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的管理,可获得基坑、隧道阶段产生的土石方数,根据运营标准中车辆单次运送的土石方数,可得出每天运输渣土需要的车次数,还有在基坑、隧道某个施工阶段的周期内需要的车次总数。根据工地本身记录的合规渣土车的运输车次数与计算需要值的比对,可得出该工程是否有使用了违规渣土车的可能。另一方面通过合规渣土车在工地出入记录和倾倒场出入记录,可以判断渣土车是否将建筑建筑垃圾随意倾倒。在工程主体施工阶段,根据城市建设管理部门记录的工程量信息可得出工程所需的混凝土立方数,同样,假如搅拌站与建筑工地之间合规混凝土搅拌车的使用车次数大于所需的车次数,该搅拌站及工地就有可能使用了违规车辆,或者是该工地施工单位可能使用了袋装水泥。2)加强散体物料车交通情况的管理。根据城市GIS地图可掌握建筑工地、填埋场和搅拌站的位置分布,结合城市建设管理部门的数据,可得知该工程购入混凝土的搅拌站以及消纳建筑垃圾填埋场的位置。再结合智慧城市交通管理体系,可根据时段、拥堵情况指定散体物料运输车的运营线路,如果某车辆GPS轨迹信息出现了路线偏移,通过城市管控中调度交管部门及时管理。3.3纳入智慧城市信用体系。对违规的散体物料车及驾驶员本身,以及使用违规车辆的建筑工地或者混凝土搅拌站,不仅仅要在行政处罚的角度进行惩治,更要建立长效机制,纳入智慧城市信用体系,使其行为受到更加深远的影响,并受到整个社会的监督。违规散体物料车若出现违规行为,比如在运输过程中的超速、乱倾倒、撒漏、未按规定路线行驶等,按相关信用标准降低其所属企业和驾驶员的信用评分。对使用违规车辆的生产企业、施工企业、监理企业或是建设单位,以及该工程的项目经理和监理工程师都要按规定明确责任,依据相关标准降低其行业诚信得分。最终将行业评分汇总到城市信用体系,对相关企业、单位和人员进行面向整个社会的信用公示。3.4纳入智慧城市服务体系。目前智慧城市建设的发展理念已经从技术为先向以人为本转变,城市发展的核心也是如何能为市民提供更好的生活环境,不但要为民众提供更好的社会服务,更要让市民参与到城市治理中来。首先要在城市管理服务中及时向社会公众公示施工工地、混凝土搅拌站在城市中的位置分布、施工时间、运营时间和相关行政许可,使生活在其周边的市民能够知道了解相关情况。并公示出城市交通管理体系指定的散体物料运输车的运营线路及时段,使市民能够避开相关路线。其次,鼓励市民进行社会监督,若发现明显的违规散体物料车的运营行为,以及合规散体物料车的超速、撒漏、未按规定路线运营的行为进行举报,使管理部门能够及时制止,从而让全体市民都参与到城市管理中来。

参考文献:

[1]中国电信智慧城市研究组.智慧城市之路:科学治理与城市个性[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1.

[2]岳梅樱.智慧城市:实践分享系列谈[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2.

[3]尹丽波.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世界智慧城市发展报告(2016-2017)[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

[4]安东尼.汤森.智慧城市[M].赛迪研究院专家组,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5.

城市建设管理范文篇6

第一条为了加强城市建设管理,增强和完善城市功能,促进城市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和国务院《城市道路管理条例》、《城市绿化条例》、《城市供水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在本省城市规划区内进行城市建设管理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应当遵守本条例。

第三条本条例所称城市建设管理,包括城市建设专业规划、市政公用事业、城市园林绿化、市容和环境卫生、市政设施运营安全、市政公用事业特许经营以及城市建设监察等方面的管理和监督。

第四条城市建设管理遵循以人为本、科学规划、节约资源、因地制宜、公众参与、建管并重和持续发展的原则。

公众对城市建设管理依法享有知情、参与、建议、批评和监督的权利。

第五条城市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城市建设管理的领导,将城市建设管理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保证城市建设管理经费,提高城市建设管理水平。

第六条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省城市建设管理工作。

州(市)、县(市、区)城市管理、城市规划、市政公用、园林绿化等主管部门(以下统称城建主管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城市建设管理工作。

发展和改革、财政、国土资源、环境保护、安全监管、交通、水利、林业、公安、工商、卫生、旅游、邮政、通信、电力等主管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做好城市建设的相关管理工作。

第二章城市建设专业规划管理

第七条城市人民政府城建及有关主管部门应当根据城市总体规划,组织编制城市道路、供水、供气、供热、供电、节水、排水及污水处理、公共客运、消防、邮政、通信、园林绿化、环境卫生、垃圾处理和关系公共安全的各类专业规划。

编制城市建设专业规划,应当从城市风格、风貌,道路、建筑、景观、公共设施建设等方面,突出当地传统文化和民族特色,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编制城市建设专业规划应当向社会和有关部门征求意见,经城建和有关主管部门组织评审后,由城建和有关主管部门报有审批权的人民政府批准。州(市)所在地的城市建设专业规划自批准之日起15日内,由负责报批的部门报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及省有关主管部门备案。

第八条城市建设专业规划经批准后应当在30日内在本行政区域内公布。

经批准的城市建设专业规划,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变更。确需变更的,应当依法按审批程序报原审批机关批准。

第九条城市人民政府应当严格执行经批准的专业规划,按照城市建设专业规划的要求建设城市道路、桥梁、广场、供水、供气、供电、供热、绿地、停车场、公共客运、应急场所、节水、排水及污水处理、环境卫生及垃圾处理等市政公用设施。

城建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建设单位应当加强社区的教育卫生、文化体育、商业金融、市政公用、办公场所等服务设施的规划、建设和管理。

第十条新建、扩建、改建工程,需依附或者穿越城市道路等市政公用设施的,建设单位应当根据批准的城市建设专业规划,经城建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后,统一建设。

第十一条单位和个人自行建设的专用道路、管线等,与城市市政公用设施连接时,应当符合城市建设专业规划并经城建主管部门批准。

第三章市政公用事业

第十二条市政工程建设项目的初步设计由城建主管部门按照权限组织有关部门审批,其中使用部级、省级财政资金建设的工程项目的初步设计由省建设、水利等行政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审批。

第十三条城建主管部门和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加强对城市道路的管理,严格控制城市道路的挖掘和占用,保证城市道路设施完好和交通畅通、安全。

新建、扩建、改建的城市道路交付使用后5年内、大修的城市道路竣工后3年内不得挖掘;因特殊情况确需挖掘的,应当经上一级城建主管部门和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批准,限期完工,恢复原状。

确需临时占用或者挖掘城市道路的,应当经城建主管部门和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批准。

因特殊情况需占用城市道路时间超过半年的,由上一级城建主管部门和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批准。

经批准占用或者挖掘城市道路的,建设单位应当在占用或者挖掘前10日向社会公告。

有条件的地方应当建设地下公共管沟等设施,尚不具备条件的地方应当统筹规划、逐步实施。已建成公共管沟等设施的,相应管线应当进入公共管沟。

第十四条城市实行统一供水,计划用水,厉行节约用水。城建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编制城市用水、节水计划和相关行业综合用水定额、单项用水定额。

城市供水应当安装分户计量水表。非居民用水实行超计划累进加价制度,居民生活用水实行阶梯水价。

城市规划区范围内严格控制取用地下水。城市公共供水管网覆盖区域内因供水不能满足需要,确需取用地下水补给的,应当听取城建主管部门的意见。

第十五条在城市规划区范围内新建、改建、扩建下列工程项目,建设单位应当同期配套建设再生水利用设施:

(一)建筑面积在2万平方米以上的宾馆、饭店、商场、综合性服务楼、高层住宅;

(二)建筑面积在3万平方米以上的机关、科研单位、大专院校和大型综合性文化体育设施;

(三)建筑面积在5万平方米以上的居住区和集中建筑区;

(四)可回收水量在150立方米/日以上的建设项目;

(五)其他应当配套建设再生水利用设施的项目。

再生水利用设施应当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交付使用,所需资金应当纳入主体工程投资总概算;未纳入同期建设的,有关部门不得办理相关审批手续。

符合本条第一款第(一)至(五)项规定条件已投入使用但未建设再生水利用设施的建设工程,城建主管部门应当督促业主单位建设配套再生水利用设施。

第十六条业主或者管理单位应当加强再生水利用设施的管理和维护,确保水质达到再生水回用规定的标准。

第十七条市政工程质量的监督由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州(市)、县(市、区)城建主管部门依法委托的市政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具体实施;无市政工程质量监督机构的,可以委托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具体实施。

市政工程质量的检测应当由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考核审定的市政工程质量检测机构承担。

第十八条向城市排水管网及其他设施排水的,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向县级城建主管部门领取城市排水许可证。

第十九条城市燃气设施不得擅自改动。确需改动的,建设单位应当报经县级以上城建主管部门批准。

第二十条新建、扩建、改建的工程项目,应当采用国家推广的节水、节能等工艺、设备、器具。

进入市场营销的城市燃气燃烧器具,应当经具有资质的检测机构检验合格并加贴合格标志后,方可销售。

省建设行政等主管部门应当会同其他有关部门定期向社会公布符合国家标准的燃气、节水、节能设备、产品的目录和本省限期淘汰的耗气、耗水、耗能高的设备、产品目录。

第二十一条城建主管部门应当配套完善公共客运设施,加强对城市公共客运的管理。城市公共客运的运营时间、线路、站点的确定和变更应当公示,征求市民意见,由州(市)、县(市、区)城建主管部门会同公安交通管理部门确定。

第二十二条经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审核批准的单位方可承担市政公用设施的检测、养护、维修。

第二十三条城市规划区内禁止下列危害市政公用设施的行为:

(一)擅自连接、改装、拆除供水、供气、排水等公用管线、公共管沟、亮化照明电源;

(二)擅自在城市公共供水管道上安装抽水水泵;

(三)擅自将自建的供水、供气、排水、再生水利用等设施与城市相应的设施连接;

(四)擅自停止运行再生水利用设施;

(五)向城市排水设施排放或者倾倒有毒、易燃、易爆和未达到排放标准的污水以及废弃物;

(六)擅自在已实施雨水、污水分流的区域将雨水、污水系统混接;

(七)损坏城市道路、桥梁、供水、供气、排水、公共管沟、城市公共客运等市政公用设施、设备;

(八)损坏、偷盗窨井盖;

(九)擅自占用城市道路、桥梁、广场、绿地、应急场所和压占地下管线。

第二十四条鼓励社会投资市政公用设施建设。

社会投资建设的市政公用设施,可以实行有偿服务;收费项目和标准由财政、价格行政主管部门审批。

第二十五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城市建设资金的监督和管理。

市政工程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招标要求的,应当依法实行招标。

第四章城市园林绿化

第二十六条城市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创建生态园林城市。

城建主管部门应当定期对本行政区域内城市绿化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单位和个人应当爱护城市的绿化,保护城市园林绿化设施。

第二十七条城市公共绿地、居住区绿地、风景林地和干道绿化带等绿化工程的规划、设计方案,应当经当地城建主管部门审查同意后实施。其中,政府投资总面积达2万平方米以上的建设项目,其绿化工程的规划、设计方案应当报经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同意。

因条件限制绿化面积达不到规定指标的城市市区建设项目,经有审查权的城建主管部门审查同意,建设单位应当实施异地绿化。

第二十八条城市绿化工程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招标要求的,应当依法实行招标。

第二十九条从事城市园林绿化工程规划、设计、施工、监理的企业,应当取得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核发的城市园林绿化企业资质证书,并接受年度复审。

在本省行政区域内承担城市园林绿化工程规划、设计、施工、监理的省外企业,应当到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第三十条县级城建主管部门应当指导实施园林绿化的企业和单位选用《云南省城市绿化树种名录》中具有地方特色、适应当地自然条件的树种,并按规定的乡土树种用苗比例进行城市绿化。

城市古树名木应当统一挂牌,依法保护。

鼓励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认养绿地、树木。

第三十一条禁止侵占城市公园、风景林地、水体、公共绿地或者改变其使用性质。

禁止毁损城市树木、花草和绿化设施。

禁止擅自砍伐或者更换城市树木。确需砍伐或者更换的,应当经县级城建主管部门批准,并依法办理有关手续。

第五章市容和环境卫生

第三十二条城市建成区内实行市容环境卫生责任制,具体责任区和责任人由县级城建主管部门和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共同确定。

第三十三条鼓励社会减少垃圾产生量,对垃圾进行综合利用。城市生活垃圾应当日产日清,逐步做到分类收集,在规定的时间内封闭运输到垃圾处理场,由环卫机构或者经营单位进行无害化处理。

城市主要街道、广场、公共水域和公共卫生间等公共场所的垃圾、粪便,由环卫机构或者经营单位负责收集、清运、处理;其他场所的垃圾、粪便等,由业主单位或者个人负责清运,也可以委托环卫机构或者经营单位清运、处理,实行有偿服务。

有毒、有害的废弃物,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无害化处理,不得任意堆放、倾倒、处置。

第三十四条运载砂石、渣土和粉尘物等的车辆应当严密封闭,防止运输物品沿途抛撒,并按城建主管部门、公安交通管理部门规定的时间、路线和地点进行运输和处置。

第三十五条在城市规划区内禁止下列行为:

(一)擅自在公共区域或者空间设置户外广告牌、标语牌、宣传栏、招牌、指示牌、实物造型等;

(二)擅自在建筑物外侧、绿化树木和市政公用设施等上面钉、挂、贴、刻、写、画等;

(三)擅自在公共场所散发、张贴广告;

(四)在公共区域乱倒垃圾、污水,任意堆放杂物,随地大小便,放任宠物便溺;

(五)在城市干道两侧和景观区域内以及临街建筑物的阳台外、门窗外、屋顶外或者其他公共场所、公共设施上吊挂、晾晒和堆放影响市容的物品;

(六)运输车辆沿途泼洒渣土、粉尘、垃圾等;

(七)擅自拆除、移动、封闭、挪用或者损坏环境卫生设施;

(八)擅自占道经营。

第六章市政公用设施运营安全

第三十六条新建、扩建、改建的市政公用、园林绿化、市容环境卫生等工程应当同时配备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的安全设施,经建设单位组织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第三十七条城市供水、供气、排水及污水处理等单位的水质、燃气质量、管网压力等应当符合有关标准,并由城建主管部门核准的具有资质的检测单位定期检测,确保安全。

城建主管部门应当对检测结果进行审核后予以公布。

第三十八条市政公用运营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度,配备专职管理人员,制定运营设施管理和维护计划,保证资金投入,及时对运营设施、设备进行安全维护、检修。

市政公用运营等城市建设行业经营单位从业人员经安全生产业务培训考核合格,由城建主管部门颁发合格证件,持证上岗。

第三十九条市政公用运营单位应当保证生产设施的持续、稳定、安全运行,因施工、设备维修等确需停止生产设施运行的,应当经城建主管部门同意,并于24小时前通知用户。因不可抗力或者意外事故不能提前通知的,应当在抢修的同时通知用户,并报告城建主管部门。

城市公共客运、公园因市政工程建设、大型公益活动需要临时变更客运线路、站点、开放时间的,运营单位应当于10日前通过媒体向社会公告。

第四十条从事供气、供水的经营企业,应当取得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核发的经营许可证后方可开展经营。

第四十一条在市政公用设施安全保护范围内施工作业的单位,施工前应当制定安全防护方案,征得运营单位同意,报县级城建主管部门批准后,方可施工作业。

运营单位对城市供水、供气、垃圾处理设施进行扩建、改建和改造的,应当将安全防护方案报县级城建主管部门备案。

第四十二条城建主管部门应当编制市政公用事业重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并送上一级城建主管部门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备案。

市政公用事业企业应当制定专项应急预案,报当地城建主管部门备案。

第七章市政公用事业特许经营

第四十三条市政公用事业实行特许经营制度。

特许经营制度是指人民政府对市政公用领域的公共资源和直接关系公共利益的特定行业,通过市场竞争机制,许可投资经营者在一定范围和期限内建设、经营市政公用事业产品或者提供服务的制度。

第四十四条特许经营的范围:

(一)城市供水、供气、供热;

(二)城市排水及污水处理;

(三)城市绿化的养护;

(四)城市公共客运;

(五)城市生活垃圾处置、清运项目;

(六)利用城市公共区域或者空间设置户外广告及实物造型;

(七)城市道路、桥梁、隧道、公共管沟、广场、公共停车场、洗车场;

(八)州(市)人民政府确定实行并报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备案的其他特许经营项目。

特许经营期限根据行业特点、规模、经营方式等因素确定,一般不超过10年,最长不得超过30年。

法律、行政法规对特许经营的范围和期限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四十五条特许经营权出让方案由城建主管部门组织编制,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跨行政区域的特许经营权出让方案,由相关的城建主管部门联合编制,报其共同的上一级人民政府批准。

经批准的出让方案,城建主管部门应当在批准之日起15日内向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第四十六条特许经营权出让方案上报前,城建主管部门应当公开听取公众意见。

特许经营权出让方案批准后,城建主管部门应当向社会公布具体的特许经营项目。

第四十七条特许经营权出让通过招标投标、公开拍卖的方式确定。不具备招标投标、公开拍卖条件的,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同意,通过公众媒体和场所公示15日后,在指定场所采用协商、挂牌等方式确定。

第四十八条县级以上城建主管部门应当将拟确定的特许经营者向社会公示,公示不得少于20日。无异议的,应当在公示期届满后20日内向特许经营者颁发特许经营许可证。领取特许经营许可证的特许经营者,应当自收到许可证之日起20日内与当地人民政府授权的管理部门签定特许经营协议。

未取得特许经营许可证的单位和个人不得从事特许经营活动。

特许经营许可证由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统一印制;特许经营协议的示范文本由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制定并公布。

第四十九条在特许经营期限内,协议双方认为特许经营协议需要变更或者解除的,应当协商确定,未达成一致的,任何一方不得变更或者解除原协议,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特许经营者认为确需提前终止特许经营协议的,应当提出书面申请,城建主管部门自收到申请之日起3个月内提出意见,并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后10日内作出答复。终止特许经营协议的,应当明确终止协议的时间,并签订解除特许经营的协议。解除特许经营的协议生效前,原特许经营协议继续有效,特许经营者应当保证正常的经营与服务。

特许经营协议终止的,终止前城建主管部门应当按照本条例规定的程序重新选择特许经营者。

第五十条特许经营权出让收入,应当全额上缴财政。

获得特许经营权的经营者应当依法履行普遍服务义务,并享有通过合法经营取得合理回报的权利。

特许经营者承担政府公益性指令任务造成经济损失的,由该人民政府给予相应的补偿。

第五十一条特许经营者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将特许经营权设定担保或者擅自转让、出租、处置、抵押属国有资产的特许经营设施、生产设备;

(二)未按特许经营协议约定从事特许经营活动,不履行普遍服务义务,产品和服务质量不符合标准,不履行养护、维修和更新改造义务,危及公共安全、公共利益;

(三)擅自停业、歇业;

(四)法律、法规禁止的其他行为。

第五十二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建立社会公众参与机制,保障公众对特许经营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

县级以上城建主管部门应当制定特许经营项目的临时接管预案,采取有效措施保证市政公用产品供应与服务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第八章城市建设监察

第五十三条依法成立的城市建设监察机构受城建主管部门的委托,履行下列职责:

(一)宣传、贯彻、执行有关法律、法规、规章;

(二)对城市建设专业规划管理、市政公用事业、城市园林绿化、市容和环境卫生、市政设施运营安全、市政公用事业特许经营活动进行监察;

(三)受委托的其他职责。

第五十四条城市建设监察执法人员执行公务时,应当统一着装,佩戴执法标志,出示执法证件;未佩戴执法标志、出示执法证件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有权拒绝。

城市建设监察执法人员应当公正、文明执法,不得越权执法、滥用职权、截留和私分罚没物品、故意刁难行政管理相对人或者服务对象。

县级以上城建主管部门应当对城建监察人员进行法律和业务培训,制定文明执法的行为规范,建立健全行政执法责任制,开展行政执法评议考核。

第五十五条城建监察执法人员依法履行职务时,有权进行现场检查,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应当给予支持和协助,不得妨碍和阻挠。

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协助城市建设监察人员依法履行职务的行为受法律保护;成绩显著的,城市人民政府应当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九章法律责任

第五十六条违反本条例第十五条第一款规定,建设单位未按规定建设再生水利用设施的,由县级以上城建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整改;逾期不改的,处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款。

第五十七条违反本条例第十九条规定,建设单位擅自改动燃气设施的,由县级以上城建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的,处2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罚款。

第五十八条违反本条例第二十条规定销售本省公布淘汰的燃气、节水、节能等设备、产品或者销售未加贴检验合格标志的燃气燃烧器具的,由县级以上城建主管部门对销售者给予警告,责令停止销售,没收违法所得,可以并处3000元以上3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五十九条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三条、第三十四条、第三十五条规定的,由县级以上城建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可以并处300元以上3000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3000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造成设施、设备损坏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六十条违反本条例第十七条第二款、第二十九条第一款规定,未经考核审定从事市政工程质量检测或者未取得城市园林绿化企业资质证书从事城市园林绿化工程规划、设计、施工、监理的,由县级以上城建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所得,可以并处5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六十一条违反本条例第三十一条规定的,由县级以上城建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可以并处1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罚款;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第六十二条违反本条例第三十六条规定,安全设施未验收或者验收不合格擅自投入使用的,由县级以上城建主管部门责令停止使用,可以并处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

第六十三条违反本条例第三十七条规定,城市供水、排水及污水处理、供气等单位的进出水质、燃气质量,供水、供气管网压力等不符合有关标准的,由县级以上城建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的,处5000元以上2万以下罚款。

第六十四条违反本条例第三十九条规定的,由县级以上城建主管部门处1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罚款;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第六十五条违反本条例第十条、第二十七条第一款、第四十一条第一款规定,未经城建主管部门批准进行施工作业的,由县级以上城建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逾期未改的,处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

第六十六条违反本条例第四十条、第四十八条第二款规定的,由县级以上城建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所得和从事违法经营活动的设施、产品,可以并处违法所得2倍以下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可以并处5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

第六十七条违反本条例第五十一条规定的,由城建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并处5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逾期不改的,撤销特许经营权,终止特许经营协议,实行临时接管。

第六十八条城市建设执法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发证机关暂扣或者收回其行政执法证件,并依法给予行政处分;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不履行法定职责或者滥用职权、滥施处罚的;

(二)侵犯当事人合法权益的;

(三)对控告、检举、申请行政复议及提起行政诉讼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打击报复的;

(四)在行政执法活动中徇私舞弊、索贿受贿的。第十章附则

城市建设管理范文篇7

[关键词]城市规划;城市建设;管理

1城市规划与城市建设之间存在的主要关系

我国的城市规划,和国外相比较发展速度还有很多差距,发展过程不是很顺畅,现阶段,我国处于信息化全球化时期,城市发展的形势也非常的快,在对城市整体实施规划当中,往往很难有效的适应,对城市总体规划中突破以及改变和违反城市规划要求的状况经常出现,这样就是的市场环境和行为作用力双重压力下体现的非常不足。另外,城市整体规划还存在落后以及被动的情况,通过对一些大中城市当中的城市建设发展一体化当中相应的建设成果进行分析,可以发现,我国市场经济体系在不断改革和发展中越来越完善,城市经济一体化在经历工业化的发展初期以及成熟阶段,后工业化阶段以及成熟阶段等四个阶段中以后,产生了相应的发展机遇,因此,城市在社会发展一体化当中,需要将自身的功能有效定位,并且在此基础上将城市的发展作为视角进行结合现阶段的形势进行发展,以此来为城市的规划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2对城市进行合理规划的重要性

城市在发展中,为了能够实现强有力的发展,就需要将规划和建设工作作为基础内容,在对发展目标确定之后,就需要能够从宏观角度以及微观角度对城市的发展布局实施合理思考,加强城市绿化合理建设,对人们的生活质量不断提升;城市的科学合理发展一般都是多年发展成果经验逐渐积累的,因此可以将城市的可利用土地实现合理的利用,将土地使用权变为资金,以此来对土地开发当中所存在的调节机制问题进行合理处理,从而为改善城市的整体发展形态提供良好的基础,使得投资人员加大资金投资力度,将城市的土地开发以及使用成本有效节约;并且城市合理规划可以对城市的环境合理改善。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于相应的先进工业技术的发展当中,给城市环境造成很大的破坏,对于城市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因此人们逐渐开始加大了对环境的有效保护;对城市科学合理的规划,可以将城市当中的生活区域和工业区域进行合理划分,对城市当中的每一个区域实现有效布局,同时还需要将城市污染问题的处理作为城市规划的一个方面,这样才能够使得城市的发展更上一层楼。

3城市规划的现状和城市建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3.1城市规划的现状。在社会经济整体发展中,我国城市发展进程非常的快,各个方面都取得了很好的发展,但是在这当中也产生了很多问题,第一,城市规划比较随意,对城市规划项目进行分析,往往存在一些不合理以及不科学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对于城市规划和城市建设的开展有着很大的隐患存在;第二,一些城市发展规划急于求成。一些城市在实际的规划建设中只重视经济效益,对城市的综合发展不是很重视,这种行为在现阶段我国城市规划建设中比较常见,这些城市为了维护自身的城市形象,加大对城市面子工程的建设,使得人力以及物力和财力等资源产生很大的浪费;第三,城市在规划中缺少相应的前瞻性。随着现阶段城市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多,很多城市在规划中缺少前瞻性,这样就会造成城市建设和现阶段人们的实际需求不能满足;第四,城市规划趋同化。现阶段,很多城市在规划建设中照搬照抄其他的城市,没有和城市自身的实际人文入手,使得缺少相应的独特性,这样城市的发展建设就缺少一定的实力。3.2城市建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第一,缺少城市管理的方法。在日常的管理中城市建设审批制度不是很到位,没有按照国家既有制度和规范以及要求实施相关工作。另外,在城市管理中相应的职能不是很健全,在实际的规划管理中成本投入不到位,人员的素质不到位和专业技术能力不高等;第二,城市建设管理制度不完善。很多城市在规划管理当中,所遇到的问题之后主要就是政府进行处理,对社会广大群众自身的力量很难调动起来,在这当中,对于城市规划建设的社会效益实施评价当中,缺少完善的评价制度,这些问题存在就会造成很多城市建设管理矛盾产生,这相对于城市建设管理效率的提升来讲有着很大的影响作用。

4解决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的具体措施

4.1严格按照城市建设规划体系进行实施。城市在建设中需要可城市规划的要求相符合,城市建设也需要能够根据城市规划需求来实施,将城市规划管理作为核心,和国家所制定的相关要求以及规范等因素结合起来,对建设项目实现有效的划分以及整合。对项目的重点和要点加强重视,按照城市规划流程做好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的建设,在对于基础设施的建设过程中,需要建设具有代表性和指引性的服务设施,并且还需要重视的就是在对这两个方面进行合理建设当中,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运行方式,使得人们对设备加强投资,以此确保能够节约成本。4.2对规划理念进行创新,建立健全的规划管理模式。城市规划管理的内容主要就是对于一些强制性指导不需要进行改变,在规划编制和市场设计要求的基础上,对市场体制加强有效应用,在对城市规划建设规划过程中,完了能够使得执法程度比较完善和具体,还需要建立相应的违法以及处罚管理制度,这样不但可以避免产生随意对规划方案进行改变的情况,还可以对管理人员自身的法律意识提升;还需要建立相应的监督管理体系,这样就可以对于一些违章建筑和用地等实际情况做好合理的管理;城市规划管理和城市建设之间的关系非常紧密,为了能够对城市规划建设实现合理管理,就需要降低一些违规和违法行为的产生,对规划理念不断加强创新,对执法能力加强,对管理机制不断完善。

5结语

城市规划建设的合理性,不但能够确保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还能够对人们的生活环境改善,然而,在现阶段城市规划建设中还有很多问题存在,所以相关的管理部门就需要加强有效分析,制定科学合理的对策,确保城市很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城市建设管理范文篇8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省委九届八次全会和市委一届十一次全会精神,按照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围绕建设繁荣富裕秀美文明新的目标,面向未来、着眼发展,系统设计、全面推进,加强我市城市建设管理各项工作,促进经济社会更快更好发展。

一、认清形势,提高认识,把加强城市建设管理放到更加重要的战略位置

撤地设市以来,我市城市建设管理取得了明显成效,初步形成以城市为中心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格局,为实现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作出了积极贡献。一是城市规划工作上了一个台阶。按照先规划、后建设的方针,先后编制完成了《市城市总体规划》、《市城市近期建设规划》、《市古城历史街区保护规划》、《市城市道路网规划》、《西秀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新城控制性详细规划》等。2005年,市级详规覆盖率达到了90%以上。依法建设管理城市明确了思路和战略方向。二是城市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市区道路骨架网初步形成,城镇供水排水、公共交通、文化、教育、体育、卫生、医疗、环保等基础设施得到改善,城镇的服务功能普遍增强。三是城镇建设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各具特色的城镇产业开始形成,中心城区、县城和重点建制镇成为区域经济的生产聚集地。四是城镇人居环境明显改善。2000年至2005年,房地产开发企业完成投资年均增幅34.82%,房屋竣工面积年均增幅8.27%。城镇人均道路面积、住房建筑面积、公共绿地面积、用水普及率进一步提高。五是城镇建设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深化。撤地设市后新成立了规划管理局、城市管理局、房产管理局;制定了《市城市规划管理办法》、《市建设管理办法》、《市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暂行管理办法》、《市环境噪声污染管理规定》等一系列政策措施,为依法建设管理城市提供了政策、法规依据。六是城镇综合整治工作深入推进,市民的文明意识不断提高。城区、城郊结合部、公路沿线、各类道路、学校、景区的“脏乱差”综合整治取得阶段性成效,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逐步展开,城乡绿化工作进一步加强。前不久,被中国城市网评为省惟一的“公众最向往的城市”。

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市城市建设管理与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的要求相比,与广大人民群众加快建设秀美文明新城镇的愿望相比,差距还很大,面临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是:城镇化水平低,城镇规模普遍较小,辐射带动能力弱;城镇建设管理特别是规划人才匮乏,规划编制工作还有待加强;城市道路交通大框架尚未形成,污水、垃圾处理、市政公用设施等建设滞后;城市建设融资渠道狭窄,多元投资机制尚未形成;城市建设和改造力度不大,新的建设统筹平台尚未形成;城市建筑设计风格单一,特色不足;居民小区数量少、质量低,低收入群体的基本住房供给严重不足;公益性建筑和公共活动场所太少;城市建设管理系统作风、效率和水平有待改进提高等。对这些问题,我们必须迅速采取有力的措施,尽快改善。

加强城市建设管理工作,对促进经济社会更快更好地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一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城市是人类社会文明和进步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城市建设管理直接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基础性条件,直接为人民群众服务。城市建设管理的好坏,同改善投资环境、扩大招商引资和对外开放、增强城市辐射带动能力、促进先进生产力的发展,紧密相关;同先进文化的建设,培养人民群众的文明意识、文明行为和美好情操,紧密相关;同改善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紧密相关。二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城市发展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加快经济发展,增加经济总量,必须改善和提高城市环境、人居环境、生态环境、交通环境、社会环境质量,改善和提高市民群众生存条件和生活质量,增强城市组织现代大生产的能力、核心竞争力、辐射带动力。加强城市建设管理是加快城镇化进程、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加快小康社会建设进程的重要工作。三是实现“黔中崛起”,加快建设繁荣富裕秀美文明新的必然选择。实现经济社会更快更好发展,必须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更好地实现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更好地改善发展环境、投资环境,树立良好的对外开放形象,为加快新建设提供新的有力支撑。需要强调的是,城市化进程是不断推进和竞争发展的,哪里的城市建设管理搞得好,哪里的人才吸引力、生产集聚力就强。城市建设管理无功即过,小进亦退。我们必须进一步增强工作的责任感、紧迫感、使命感,提高认识,统一思想,把进一步加强城市建设管理放到更加重要的战略位置,用好规划成果,改进工作措施,在“十五”工作的基础上,从今年开始、从现在开始,大力推动我市城市建设管理实现跨越式发展。

二、理清思路,加强统筹,提高我市城市建设管理的总体把握和系统设计水平

城市的优先发展、加快发展是一个规律。其意义不仅仅在于城市本身的发展,而且是带动整个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确定在“十一五”期间初步形成繁荣富裕秀美文明新的基本框架。其中一个重要的综合性指标,就是到2010年全市生产总值要突破200亿元。围绕这个目标,“十一五”期间生产总值年均增长必须达到13%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必须达到18%以上。当前和今后很长一段时期内,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仍将属于投资拉动型,城市建设改造以及管理经营是实现投资拉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增加投资、增加生产总量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当前,加快我市城市建设管理面临良好的机遇。中央继续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新阶段扶贫开发战略,省委、省政府把确定为省优先发展的重点旅游区,以及政银合作支持力度的不断加大、建立城市经济圈共识的形成、泛珠三角经济协作的逐步加强等,为我市的城市建设管理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保障、良好的物质基础。各级各有关部门要抓住机遇,用好机遇,与时俱进,加快发展,把加快城镇化进程、加强城市建设管理切实抓在手上。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强统一规划和系统设计,坚持走统筹城乡发展的道路,立足于城乡和区域协调发展、持续发展,合理利用和切实保护好城乡自然资源和历史人文资源,科学合理地确定城市空间结构、产业布局、功能区划以及城市发展规模、建设速度。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打破城市建设管理常规发展思路、一般工作格局,下大力气提升城市品位、树立城市形象、扩大城市规模、繁荣城市经济,通过2-3年的努力,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开创城市建设管理工作新局面,实现我市城市建设管理的跨越式发展,带动和促进经济社会更快更好发展。在“十一五”期末,力争创建中国最佳旅游城市、全国文明城市,建成西部地区环境一流的专业旅游城市、生态人居城市。

——首先把中心城市做大、做强、做优。坚持走进,走进自然、走进历史、走进文化,走进现代化城市,倾力打造“若飞故里、瀑布之都”、“西部之秀、屯堡之乡”等城市品牌。一是要做大。现有城市规模和质量严重制约了生产力集聚和辐射带动作用的发挥。要以建设100万人口的大城市为目标,修订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完善城市功能,切实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社会各项事业发展、户籍制度改革等工作的力度。二是要做强。要以旅游服务、新型工业、会议会展、度假休闲、金融商贸、物流运输等产业为支撑,促进城市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十一五”期末,中心城市人口要达到50万。三是要做优。要依托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和独特的喀斯特地貌景观,突出旅游兴城、生态建城、文化立城,不仅求大、也要求佳,做到城在绿中、山中、历史文化中,人在画中、景中、和谐社会中,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和创业环境,把建设成为特色突出、现代化程度高的重要旅游中心城市和西部经济文化中心。

——加快全市城镇化进程。用新的方式编制、修订县城和部分基础条件好、发展潜力大的建制镇建设规划,引导农村各类企业合理集聚,完善农村市场体系,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和社会化服务,着力发挥规模效益和集聚效益,建设成为有一定规模、规划合理、功能健全、环境优美,具有较强辐射带动能力的一定区域的经济文化中心。区位较好、基础较好的县城、建制镇力争发展为中小城市。坚持资源决定城镇发展的原则,抓紧编制完善县区城镇体系规划,认真组织实施。加强小城镇规划的编制和调整完善工作,提高规划设计水平。结合各地实际,认真做好重点地段的景观设计和重要建筑的设计,力求体现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

——加快全市产业化进程。产业是立城之本、兴市之基,是城市发展的推进器。产业化与城镇化是互为依托的。在城镇产业的布局上,既要积极发展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又要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特别是要优先发展技术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产业。要积极引导乡镇企业向工业园区集中,充分利用城镇基础设施,减少重复投资,防止资源浪费,降低生产成本。要把优化城市功能布局与调整产业结构、提升产业素质结合起来,发展现代流通、旅游、服务业和城郊生态农业、观光农业等多种产业。通过优美的城市环境和完善的基础设施来吸引投资、发展产业。

——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以城市建设的理念和组织工业的办法抓农业农村工作。要搞好乡镇、村寨规划建设,改善农民居住条件,改变乡村面貌,提高生活质量,做到“环境生态化、生活城市化”。随着一系列促进农民收入增长政策措施的落实,农民收入有了较快增长,农民自发新建、翻建住房的数量在显著增加,必须抓住这一时机,结合“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的要求,按照节约用地、保护耕地的原则,明确城镇、村寨空间布局,加强对农民建房的规划引导与控制,分期分批搞好现有村寨的整治,配套完善相应设施,引导农民相对集中建房。严禁在责任地上随意建房。要搞好对农民建房的技术服务,组织力量设计符合农民生产生活要求、体现当地农村传统文化与风貌的建筑,保证农民房屋的安全与质量,组织开发和推广适用于农村的供水、沼气、垃圾和污水处理等技术与产品。

三、提升品位,树立形象,把我市城市建设管理提高到新的水平

要以更高的标准、更高的质量、更高的效率,在全市范围展开新一轮城市建设改造,强化城市管理和经营。中心城区在加强城市建设管理中要迈大步、走前列、作表率,不断探索新办法、新思路,多出经验、多出精品。

(一)发挥调控功能,切实加强城乡规划指导工作

要进一步树立统筹规划理念,完善规划编制体系。改革城市和乡村分离的规划体系,构建城乡一体的规划新体系。在加快城市规划编制的同时,更加重视村镇规划的编制和实施。要加强区域规划和区域重大基础设施布局规划,指导和调控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协调处理好城市与农村、城市近期建设和远期发展、城市拓展和资源保护等问题。抓好市区与郊区基础设施和城乡公共服务设施的统筹规划。各级建设部门要加强与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党建扶贫单位的联系和合作,充分发挥各部门在村镇建设中的作用,增强村镇建设力量。

要强化规划调控功能,提高规划的编制、管理水平。规划既是政府配置社会经济资源的重要手段,也是政府加强宏观调控、体现公共政策、维护公共利益的主要职能,具有综合性、战略性、统筹性、公益性、前瞻性、强制性。这几年,市县两级在科学规划上下了很多功夫,要用好已有的规划编制成果指导好城市建设改造和管理经营工作。城市、城镇建设不得超出总体规划确定的规划区和用地范围,新建项目必须符合近期建设规划,要坚决按照控制性详细规划进行土地招标、拍卖和挂牌上市。

要创新规划管理体制,依法加强规划管理工作。进一步加强政府的规划管理职能,理顺规划管理体制,建立和完善村镇规划建设管理机构,将规划建设管理范围向村镇全面延伸和覆盖,实行城乡一体化管理。调整规划管理手段,通过综合运用法律、经济和行政手段,实现由单纯的规划审批式管理转变为综合性的规划实施管理。要调整规划管理内容,把保护资源与环境放在规划管理的突出位置,作为规划的强制性内容。

“三分规划、七分管理”,“三分管理、七分宣传”,要认真抓好规划的公示和宣传工作,让群众全面了解规划、主动宣传规划、自觉遵守规划,避免盲目和被动,最大限度减少违规行为的发生。必要的局部、细部规划调整,必须广泛征求意见,严格审批程序。公务员之家:

(二)提升形象品位,全面加强城市建设改造工作

要充分发挥基础设施建设引领城市发展的关键性、先导性作用,巩固和提升区域中心城市的地位。通过新一轮城市建设改造,调整建设结构,增强综合效益,提高城市建设改造的效率、质量、形象和品位,进一步把打造成为“公众最向往的城市”。主要是加强“一个重点”,突出“两个特色”。

要加强基础设施重点建设改造。调整城市建设结构,坚持把改善人居环境、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功能、增强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市政公用基础设施作为建设的重点。双管齐下,加强旧城改造和新城区建设,完善旧城配套设施,加快新城区建成进度。加快国有企业、集体企业改革改制进程和“城中村”、“城郊村”调整改造步伐,整合土地资源,充分开发城区现有可用空间。积极引导军工企业生活区向环境、质量更好的城区集中。继续加强城市主次干道建设,完善路网结构,加强交通配套设施建设。加快市区黄果树大街、东西大街、二环路建设进度,规划建设三环路;打通市域南北向通道,完善交通网络,实现纵向横向道路通达,消除中心城市扩展障碍,大力拓展城市发展空间。整合资源,组建市公交总公司,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加快发展大巴公交车,有序发展小型出租车,限期取消市内中巴公交车,向城郊、景区、城镇延伸公交营运线路,扩大辐射覆盖面,切实改善城市交通环境。加强市域边界、入城处和城市沿街道路景观设计。改造提升公交和长途汽车站、火车站、机场等公共服务窗口单位设施和功能。加快城市会展中心、演艺中心、青少年活动中心、老年活动中心、体育场馆、博物馆、公园等的规划建设,完善城市重要设施。抓紧编制、实施污水、垃圾处理等环境保护建设项目,尽快实现中心城市和县城建成投用满足要求的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和污水集中处理设施。

要突出专业旅游城市特色。规划、设计、施工、监理、竣工验收等各环节,都要严把城市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的质量安全关、艺术审美观,提高建筑物和构筑物的美誉度。是开发、开放最早的地区之一,城市建设既要注重保护历史文化资源,传承优秀黔中文化、民族文化和城市文脉,又要鼓励百花齐放、异彩纷呈、各展所长,造型别致、功能齐全、色彩多样,形成既富于特色又兼收并蓄、博采众长的城市风格。实施塔山公园二期治理工程,进一步保护和突出文峰塔历史城市地标。加强城市重点建设项目管理,提高设计水平和施工质量,建设成为精品工程、名牌工程。要加强城市水体、湿地保护和开发,培育城市灵气之源。加快实施虹山湖生态建设工程,增加入湖水量,进一步改善贯城河生态环境、水体质量;加强各类湖泊、水库生态、水体保护和利用。加快历史文化街区恢复性建设、重点文物修复和王若飞故居陈列馆、停车场建设。实施贯城河两岸深度规划开发,突出历史文化风貌,完善配套设施,建设连结历史文化街区、王若飞故居、府文庙、武庙的旅游商品街,形成游客重要集散地。严格限制房地产市场零星割据和破坏性建设,提高准入条件,鼓励引进有实力的大企业进行整体设计、连片开发。

要突出生态人居城市特色。以加强生态保护、植树造林、园林绿化为切入点,大力营造良好的城市人居环境,建设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城市。以开展“整脏治乱”工作为契机,推进贵黄公路“绿色通道”建设,加强城市绿化、美化、净化、亮化工作。城市绿化要坚持因地制宜、物种多样、成片成线、易于管养、降低成本、群众接受,遵循自然规律、经济规律,在加强“绿线”管理、提高覆盖率、增强观赏性上下功夫。加强景区、街区、广场、机关、小区、企业、学校、庭院绿化建设,宜树则树、宜花则花、宜草则草、宜藤则藤,土栽、盆栽、无土栽培相结合,专业绿化与群众绿化相结合,分类指导,立体绿化。加强城区及城市周边山头、坡地的封山育林、植树造林,坚持不懈地抓好造福子孙后代的市区环城林带建设工作。搞好建筑物与山头、湿地、河流等自然形态的整体设计,促进人与自然、城市与自然的贴近与和谐。城市建筑要形成错落有致,适当发展一批大型特色建筑,一般建筑应以中低层为主,高、中、低结合,保持城市整体协调。要有计划地推进城市、城镇现有建筑屋顶“平改坡”工程,今后对民居原则上不再审批平顶建筑,并积极引导乡村发展坡屋顶、歇山式建筑。强化重要建筑单体设计审查,实行设计方案招投标,树立创优和精品意识。建设资源节约型城市,按照“低消耗、低污染、高产出”的循环经济理念,发展城市产业和城市基础设施,避免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按照减量化、再利用的原则,搞好资源的综合利用。鼓励推广运用新技术、新工艺、新结构、新材料,尤其是有特色的地方建筑材料。加强城市地下管线的规划、建设、管理,遵循统一规划、综合开发、配套建设的原则,对给水、中水、雨水、污水、燃气、热力、电力、电信、路灯、广播电视管线及其附属设施实行入地敷设,最大限度减少道路重复开挖。与电力开发、煤化工产业发展相结合,认真规划实施城市清洁能源工程。推广绿色建筑施工方式,降低施工噪音,减少建筑垃圾。统一生活垃圾分类方法和标识,推进城市垃圾分类收集、处理工作。

(三)加强综合执法,大力提高城市管理水平

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是提高城市管理法制化水平的新型、有效行政执法模式。要坚持整体目标和阶段工作推进相结合,有计划、分步骤、有重点、分阶段,积极稳妥地推进城市管理领域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工作的开展。一要进一步理顺城市管理执法体制。合理完善执法机构设置,区分行政审批权和执法权,从体制上形成行政处罚职能相对集中、执法机构相对独立、权力主体相互制约的格局。二要建立长效管理机制。要把加强城市管理与提高市民素质结合起来,以科学的城市管理促进市民综合素质的不断提高,以高素质的市民来推动城市管理工作的不断进步,建立疏堵结合、以疏为主,教育惩戒结合、以教育为主的长效管理机制。要寓人性化于管理之中,寓亲和力于服务之中,变“以管为本”为“以人为本”。三要构建保障体系。要妥善处理好加强城市管理与维护群众合法权益的关系,严格落实拆迁计划和拆迁补偿标准,保障被拆迁人的利益;加强住房公积金管理,维护公积金缴交者的利益;加强供电、供气和供水安全管理,维护城市公共安全;加强公交客运市场和出租车市场管理,既要加快发展,又要避免出现重大的矛盾冲突。四要建立有效的技术支撑。按照建设数字化城市的发展方向,坚持城市管理执法手段的现代化、科技化,建立城市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加快城市管理信息化进程,提高城市管理的透明度、有效性和快速反应的能力,实现城市管理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四)创新体制机制,积极探索城市经营新路

要加强对城市土地资源的宏观调控,在经营城市土地上取得明显实效。政府控制土地一级市场,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征用、统一储备、统一开发、统一管理。完善土地使用权招标、拍卖制度,实现国有土地资产价值最大化。放开二级市场,激活房地产市场,实现土地经营市场化。要结合企业改革改制最大限度加强城区土地收储。在全面清理的基础上,对恶意屯积土地、炒卖土地、抬高房价等违法违章行为,要采取有力措施依法依纪严肃处置。对城市规划范围内影响自然景观的非绿化荒山、非宜林石山开展普查和统一整治,集中采石采砂,限期平整后由政府收储。

建立城市建设多元化投融资体制,为加大城市建设改造提供有力的保证。创新城市建设改造运作方式,加快组建市城市建设投资公司,牵头开展连片成规模改造建设,实行投资、建设和管理“三分离”的体制,构建新的投融资平台。要进一步开放城镇基础设施、市政公用行业市场,坚持“谁投资、谁经营,谁受益、谁承担风险”的原则,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与市场化经营。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方向,组建一体化经营的城市供水公司、污水处理公司、城市公交客运公司、大型汽车站管理公司。对出租车营运权、公交线路经营权、道路桥梁冠名权、城镇公共空间广告经营权等无形资产应采用拍卖、招标等方式,实行有偿使用。

(五)坚持为民务实,城市建设管理成果由人民群众共享

要让人民群众在加强城市建设管理中得到更多实惠。加大对困难群体和弱势群体所需基础设施的投入,切实解决拆迁改造户、低收入人群、进城务工人员在住房、教育、医疗等方面的困难。采取综合配套措施,降低房地产业成本,合理分配开发利润,调整住房供应结构,增加普通商品房、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的供应量;加强市场监管,严肃查处违法违规开发、销售行为,推行预(销)售房屋的即时合同备案和实名制购房,真正让广大干部群众买得起房、住得起房、换得起房。旧城改造要实行先安置、后拆迁。加快城市背街小巷改造,加强道路无障碍、集贸市场、公共厕所、警务岗亭、问事咨询、社区居委会用房等设施建设,提供更多便民为民服务。积极稳妥地推进市政公用事业价格改革,健全价格听证制度,既要以价格手段促进资源节约,又要考虑企业和居民的承受能力。综合运用法律、经济、行政等手段,从源头上防止拖欠工程款和农民工工资问题的发生。

(六)抓紧当前工作,以城市建设管理新貌迎接瀑布节、全省旅发会来宾

继我市2004年、2005年成功举办两届黄果树瀑布节之后,2006中国•黄果树瀑布节开幕式、首届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定于今年9月中旬在我市举行。这是省委、省政府在“十一五”新时期把建设成为旅游大省,把旅游业培育成为新的支柱产业的一项重要举措,是加快旅游业发展和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又一次重大机遇。城市建设管理工作一定要抓紧、抓紧、再抓紧,市、县区各项建设重点工程特别是黄果树新城建设有关项目要全力推进,创造“速度”,确保办节办会需要。要加强“脏乱差”综合整治,营造优美整洁的城市环境和隆重热烈的节日气氛。通过全社会动员,倒计时开展工作,向会议来宾、中外游客、外来投资者展示城市建设管理新面貌,进一步树立良好对外开放形象。

四、加强领导,开拓创新,为实现我市城市建设管理的跨越式发展提供坚强保证

一是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不改革就没有思路,不开放就没有出路”。我市城市建设管理工作,要彻底从不合时宜的旧观念束缚中解放出来,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坚持不争论、不折腾,把创新思路、创新体制、创新机制贯穿于城市建设管理的各个方面,推动我市城市建设管理迈上新台阶。要自加压力,高起点、宽眼光、大手笔、重实效,切实增强在较短时期内推动我市城市建设管理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信心和决心,确保每季度都有新变化,每年有大变化,“十一五”期间形成大的跨越。

二是要全面推进,狠抓落实。大力推进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进程,实现城市、农村经济的共同繁荣。要把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理顺部门之间的职责分工,作为提高执行力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深刻认识和正确把握加强城市建设管理的内在要求和运行特点,增强按法律法规、市场经济规律办事的意识和能力,增强运用经济、法律、宣传等综合手段推进城市建设管理的能力。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加强行政能力建设,发挥好、引导好职能部门的作用,更好地履行职责,形成推动新一轮城市建设改造和加强城市管理、经营的工作合力。

三是要发动群众,全民参与。要落实“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人民管”的方针,发动人民群众积极参与、全面参与,形成城市建设管理的强大推动力。在加强城市建设管理的进程中,要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坚持以人为本,调动群众支持城市建设管理的积极性。城镇建设项目的安排要突出为民办实事、求实效,尽心尽力把涉及群众利益的事情办实办好。所有建设项目都要实行公示牌制度,把名称、业主、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工期、外观图等重要信息公开披露,接受群众监督。要妥善处理好加快城市建设与维护群众利益的关系,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发动群众,增强做群众工作的本领,理顺群众情绪,解决实际困难,争取更大支持。

四是要造就一支过硬的城市建设管理队伍。城市建设管理系统的干部职工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执政为民的思想,保持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要全面贯彻落实《实施纲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深入开展反腐倡廉思想教育,切实纠正个别地方和部门存在的行业不正之风。坚持既要勤政又要廉政,全面推行“阳光操作”,做到政务公开、办事公开,各项工作经得起历史的检验、人民群众的检验。要坚持廉者、能者上,贪者、庸者下。提倡敬业奉献、为民务实,强化绩效考核、责任追究、群众评议,不断提高城市建设管理系统干部职工队伍政治思想水平和业务工作能力。

城市建设管理范文篇9

(一)全力以赴,强力推进重点工程建设。一是突出抓好棚户区改造。进一步强化责任意识,增强紧迫感,加大推进力度,确保各重点项目严格按计划推进。街以南、南三角地两个片区要做好拆迁收尾工作,尽快进入工程建设阶段;庄片区要在7月底前完成拆迁任务,并全面启动项目建设;大街、片区4月份要进入实际动迁阶段,10月份开始工程建设;门、片区7月份要进入实际动迁阶段,年底前完成拆迁任务。二是抓好重点道路建设。积极做好阳光新路、路的道路绿化、线缆落地等扫尾工作,加快建设路、七里山路、二七新村南路、旅游西路、建辛路等道路的土地收购和拆迁工作步伐;配合市里做好路拓宽改造、路BRT改造工作;同时,做好京沪高速铁路市中段建设的拆迁工作,确保项目顺利实施。三是抓好区全民健身活动中心的规划建设,确保按时投入使用。

(二)攻坚克难,不断加大环境综合整治力度。环境综合整治工作量大面广,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时间紧迫。我们要以只争朝夕、争创一流的精神,科学安排进度,严格工程标准,确保按时完成各项整治任务。

1、夜景亮化工程建设。我区共需对163栋楼体实施亮化改造,其中重点楼体84栋,占全市的36%。我们要突出重点,抓点带面,有步骤、有计划地铺开。着力抓好路、大街、经七路、经四路、大路、高架路等6条道路沿线楼体的夜景亮化建设与提升,9月底前完成全部84栋重点楼体的夜景亮化任务,年底前剩余79栋楼体的亮化改造任务要确保完成。

2、道路环境整治。我区将对14条重点道路进行整治,整治内容主要包括拆除沿线的违法违章建筑、整治广告牌匾以及进行绿化提升等工作,其中仅拆迁量就达到3万平方米。整治工作中,要突出抓好样板路整治,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努力把经八路和大街打造成精品工程。3月中旬要完成两条样板路的房屋平改坡、墙体粉刷、绿化美化等招投标工作,7月份完成整治任务。要参照样板路的标准,抓好经七路和大街两侧的环境提升,完成路、路等10条重点道路的环境综合整治,打造路面平整、广告规范、绿化宜人、设施完善的城市道路新形象。

3、环卫设施建设。要围绕城区环境卫生上水平、城郊环卫管理全覆盖的目标,进一步加大环卫设施建设力度,年底前再新建垃圾收集站7处、大箱35个,新建改建公厕12座,并增加部分环卫专用车辆。要加大道路保洁力度和密度,主次道路机扫率要达到80%以上,主次道路洒水率、生活垃圾密闭化运输率要保持100%。同时,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实行包片负责制,彻底消灭各类垃圾死角,消除环境卫生管理的空白点。

4、窗口部位整治。我区作为众多党政军机关的所在地,窗口部位数量占全市的三分之一,整治任务艰巨,意义重大。窗口部位整治项目组和有关街道办事处要在对7个窗口部位调查摸底的基础上,高标准制定整治方案,突出抓好广告牌匾整治和绿化提升,努力打造城市亮点。全部整治任务要确保9月底前完成。

5、除烟尘整治。要切实加大扬尘污染防治力度,对所有道路、施工工地全程监控;大力开展结构减排、工程减排和管理减排,对污染防治设施不能正常运转的重点排污单位要限期治理;加大执法力度,对耗能高、污染重的企业坚决予以关停取缔。通过以上措施,确保全年空气良好天数比率达到85%以上,确保完成市里下达给我区的污染减排指标任务。

6、拆除违法违章建设及“八乱”整治。按照市里要求,我们还有20万平方米的违法违章建筑需要拆除。下一步,我们必须加大执法力度,对影响市容和占压道路规划红线的违法违章建筑进行彻底整治和依法拆除,并坚决遏制城乡接合部违法违章建设滋生蔓延的势头。坚持突击整治与长效管理相结合,基本消除城区内的“八乱”现象。

7、“平改坡”及居民小区整治。全区共需对139栋楼体进行“平改坡”改造,总面积约8.9万平方米。我们要在3月底前完成全部45栋直管房“平改坡”改造工程,同时,尽快拿出整治方案,抓紧做好单位自管房整治工作,年底前要完成总工程量的77%。居民小区整治要突出抓好“脏乱差”整治,完善以停车场和农贸市场为主的配套设施,并完成75条背街小巷、811盏路灯的安装,力争年底前完成其余17个居民小区的整治任务。

8、河道整治。要把河道整治作为防汛工作的重点来抓,特别是河整治,要配合市里做好拆迁工作。5月底前要完成对河和广场东沟沿岸的绿化整治,对、、大沟等河道要加大清淤除污力度,确保河道行洪安全,同时达到提升功能、美化景观、改善环境的目的。

9、园林绿化整治和破损山体治理。要充分利用春季绿化的有利时机,突出抓好路、路等20条重点道路的绿化整治;加快公园建设步伐,力争6月底前完成二期工程建设任务;积极做好社会绿化工作,年底前新增绿地面积30万平方米。同时,按照治理计划要求,加快破损山体治理进度,积极争取市里的资金支持,力争10月底前完成剩余18座山体的治理任务。

10、城市出入口及铁路沿线整治。城市出入口关系到市的形象,必须坚定信心,采取强有力的措施,下大力气进行整治。尤其是省道103线两侧,要结合片区开发和旧村改造,对影响城市形象的建筑坚决予以拆除。有关街道办事处和村(居)要统一思想,做好群众工作,确保整治到位。铁路沿线要突出抓好绿化整治,10月底前新增绿化面积3.6万平方米;同时,要结合铁路沿线整治,加快推进两侧片区开发,彻底改变铁路沿线容貌。

城市建设管理范文篇10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省委九届八次全会和市委一届十一次全会精神,按照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围绕建设繁荣富裕秀美文明新XX的目标,面向未来、着眼发展,系统设计、全面推进,加强我市城市建设管理各项工作,促进经济社会更快更好发展。

一、认清形势,提高认识,把加强城市建设管理放到更加重要的战略位置

撤地设市以来,我市城市建设管理取得了明显成效,初步形成以城市为中心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格局,为实现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作出了积极贡献。一是城市规划工作上了一个台阶。按照先规划、后建设的方针,先后编制完成了《XX市城市总体规划》、《XX市城市近期建设规划》、《XX市古城历史街区保护规划》、《XX市城市道路网规划》、《西秀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双阳新城控制性详细规划》等。20*年,市级详规覆盖率达到了90%以上。依法建设管理城市明确了思路和战略方向。二是城市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市区道路骨架网初步形成,城镇供水排水、公共交通、文化、教育、体育、卫生、医疗、环保等基础设施得到改善,城镇的服务功能普遍增强。三是城镇建设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各具特色的城镇产业开始形成,中心城区、县城和重点建制镇成为区域经济的生产聚集地。四是城镇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年至20*年,房地产开发企业完成投资年均增幅34.82%,房屋竣工面积年均增幅8.27%。城镇人均道路面积、住房建筑面积、公共绿地面积、用水普及率进一步提高。五是城镇建设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深化。撤地设市后新成立了规划管理局、城市管理局、房产管理局;制定了《XX市城市规划管理办法》、《XX市建设管理办法》、《XX市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暂行管理办法》、《XX市环境噪声污染管理规定》等一系列政策措施,为依法建设管理城市提供了政策、法规依据。六是城镇综合整治工作深入推进,市民的文明意识不断提高。城区、城郊结合部、公路沿线、各类道路、学校、景区的“脏乱差”综合整治取得阶段性成效,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逐步展开,城乡绿化工作进一步加强。前不久,XX被中国城市网评为XX省惟一的“公众最向往的城市”。

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市城市建设管理与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的要求相比,与广大人民群众加快建设秀美文明新城镇的愿望相比,差距还很大,面临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是:城镇化水平低,城镇规模普遍较小,辐射带动能力弱;城镇建设管理特别是规划人才匮乏,规划编制工作还有待加强;城市道路交通大框架尚未形成,污水、垃圾处理、市政公用设施等建设滞后;城市建设融资渠道狭窄,多元投资机制尚未形成;城市建设和改造力度不大,新的建设统筹平台尚未形成;城市建筑设计风格单一,特色不足;居民小区数量少、质量低,低收入群体的基本住房供给严重不足;公益性建筑和公共活动场所太少;城市建设管理系统作风、效率和水平有待改进提高等。对这些问题,我们必须迅速采取有力的措施,尽快改善。

加强城市建设管理工作,对促进XX经济社会更快更好地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一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城市是人类社会文明和进步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城市建设管理直接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基础性条件,直接为人民群众服务。城市建设管理的好坏,同改善投资环境、扩大招商引资和对外开放、增强城市辐射带动能力、促进先进生产力的发展,紧密相关;同先进文化的建设,培养人民群众的文明意识、文明行为和美好情操,紧密相关;同改善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紧密相关。二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城市发展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加快经济发展,增加经济总量,必须改善和提高城市环境、人居环境、生态环境、交通环境、社会环境质量,改善和提高市民群众生存条件和生活质量,增强城市组织现代大生产的能力、核心竞争力、辐射带动力。加强城市建设管理是加快城镇化进程、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加快小康社会建设进程的重要工作。三是实现“黔中崛起”,加快建设繁荣富裕秀美文明新XX的必然选择。实现XX经济社会更快更好发展,必须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更好地实现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更好地改善发展环境、投资环境,树立良好的对外开放形象,为加快新XX建设提供新的有力支撑。需要强调的是,城市化进程是不断推进和竞争发展的,哪里的城市建设管理搞得好,哪里的人才吸引力、生产集聚力就强。城市建设管理无功即过,小进亦退。我们必须进一步增强工作的责任感、紧迫感、使命感,提高认识,统一思想,把进一步加强城市建设管理放到更加重要的战略位置,用好规划成果,改进工作措施,在“十五”工作的基础上,从今年开始、从现在开始,大力推动我市城市建设管理实现跨越式发展。

二、理清思路,加强统筹,提高我市城市建设管理的总体把握和系统设计水平

城市的优先发展、加快发展是一个规律。其意义不仅仅在于城市本身的发展,而且是带动整个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确定在“十一五”期间初步形成繁荣富裕秀美文明新XX的基本框架。其中一个重要的综合性指标,就是到2010年全市生产总值要突破200亿元。围绕这个目标,“十一五”期间生产总值年均增长必须达到13%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必须达到18%以上。当前和今后很长一段时期内,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仍将属于投资拉动型,城市建设改造以及管理经营是实现投资拉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增加投资、增加生产总量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当前,加快我市城市建设管理面临良好的机遇。中央继续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新阶段扶贫开发战略,省委、省政府把XX确定为XX省优先发展的重点旅游区,以及政银合作支持力度的不断加大、建立XX城市经济圈共识的形成、泛珠三角经济协作的逐步加强等,为我市的城市建设管理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保障、良好的物质基础。各级各有关部门要抓住机遇,用好机遇,与时俱进,加快发展,把加快城镇化进程、加强城市建设管理切实抓在手上。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强统一规划和系统设计,坚持走统筹城乡发展的道路,立足于城乡和区域协调发展、持续发展,合理利用和切实保护好城乡自然资源和历史人文资源,科学合理地确定城市空间结构、产业布局、功能区划以及城市发展规模、建设速度。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打破城市建设管理常规发展思路、一般工作格局,下大力气提升城市品位、树立城市形象、扩大城市规模、繁荣城市经济,通过2-3年的努力,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开创城市建设管理工作新局面,实现我市城市建设管理的跨越式发展,带动和促进经济社会更快更好发展。在“十一五”期末,力争创建中国最佳旅游城市、全国文明城市,建成西部地区环境一流的专业旅游城市、生态人居城市。

——首先把中心城市做大、做强、做优。坚持走进XX,走进自然、走进历史、走进文化,走进现代化城市,倾力打造“若飞故里、瀑布之都”、“西部之秀、屯堡之乡”等城市品牌。一是要做大。现有城市规模和质量严重制约了生产力集聚和辐射带动作用的发挥。要以建设100万人口的大城市为目标,修订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完善城市功能,切实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社会各项事业发展、户籍制度改革等工作的力度。二是要做强。要以旅游服务、新型工业、会议会展、度假休闲、金融商贸、物流运输等产业为支撑,促进城市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十一五”期末,中心城市人口要达到50万。三是要做优。要依托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和独特的喀斯特地貌景观,突出旅游兴城、生态建城、文化立城,不仅求大、也要求佳,做到城在绿中、山中、历史文化中,人在画中、景中、和谐社会中,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和创业环境,把XX建设成为特色突出、现代化程度高的重要旅游中心城市和XX西部经济文化中心。

——加快全市城镇化进程。用新的方式编制、修订县城和部分基础条件好、发展潜力大的建制镇建设规划,引导农村各类企业合理集聚,完善农村市场体系,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和社会化服务,着力发挥规模效益和集聚效益,建设成为有一定规模、规划合理、功能健全、环境优美,具有较强辐射带动能力的一定区域的经济文化中心。区位较好、基础较好的县城、建制镇力争发展为中小城市。坚持资源决定城镇发展的原则,抓紧编制完善县区城镇体系规划,认真组织实施。加强小城镇规划的编制和调整完善工作,提高规划设计水平。结合各地实际,认真做好重点地段的景观设计和重要建筑的设计,力求体现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

——加快全市产业化进程。产业是立城之本、兴市之基,是城市发展的推进器。产业化与城镇化是互为依托的。在城镇产业的布局上,既要积极发展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又要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特别是要优先发展技术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产业。要积极引导乡镇企业向工业园区集中,充分利用城镇基础设施,减少重复投资,防止资源浪费,降低生产成本。要把优化城市功能布局与调整产业结构、提升产业素质结合起来,发展现代流通、旅游、服务业和城郊生态农业、观光农业等多种产业。通过优美的城市环境和完善的基础设施来吸引投资、发展产业。

——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以城市建设的理念和组织工业的办法抓农业农村工作。要搞好乡镇、村寨规划建设,改善农民居住条件,改变乡村面貌,提高生活质量,做到“环境生态化、生活城市化”。随着一系列促进农民收入增长政策措施的落实,农民收入有了较快增长,农民自发新建、翻建住房的数量在显著增加,必须抓住这一时机,结合“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的要求,按照节约用地、保护耕地的原则,明确城镇、村寨空间布局,加强对农民建房的规划引导与控制,分期分批搞好现有村寨的整治,配套完善相应设施,引导农民相对集中建房。严禁在责任地上随意建房。要搞好对农民建房的技术服务,组织力量设计符合农民生产生活要求、体现当地农村传统文化与风貌的建筑,保证农民房屋的安全与质量,组织开发和推广适用于农村的供水、沼气、垃圾和污水处理等技术与产品。

三、提升品位,树立形象,把我市城市建设管理提高到新的水平

要以更高的标准、更高的质量、更高的效率,在全市范围展开新一轮城市建设改造,强化城市管理和经营。中心城区在加强城市建设管理中要迈大步、走前列、作表率,不断探索新办法、新思路,多出经验、多出精品。

(一)发挥调控功能,切实加强城乡规划指导工作

要进一步树立统筹规划理念,完善规划编制体系。改革城市和乡村分离的规划体系,构建城乡一体的规划新体系。在加快城市规划编制的同时,更加重视村镇规划的编制和实施。要加强区域规划和区域重大基础设施布局规划,指导和调控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协调处理好城市与农村、城市近期建设和远期发展、城市拓展和资源保护等问题。抓好市区与郊区基础设施和城乡公共服务设施的统筹规划。各级建设部门要加强与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党建扶贫单位的联系和合作,充分发挥各部门在村镇建设中的作用,增强村镇建设力量。

要强化规划调控功能,提高规划的编制、管理水平。规划既是政府配置社会经济资源的重要手段,也是政府加强宏观调控、体现公共政策、维护公共利益的主要职能,具有综合性、战略性、统筹性、公益性、前瞻性、强制性。这几年,市县两级在科学规划上下了很多功夫,要用好已有的规划编制成果指导好城市建设改造和管理经营工作。城市、城镇建设不得超出总体规划确定的规划区和用地范围,新建项目必须符合近期建设规划,要坚决按照控制性详细规划进行土地招标、拍卖和挂牌上市。

要创新规划管理体制,依法加强规划管理工作。进一步加强政府的规划管理职能,理顺规划管理体制,建立和完善村镇规划建设管理机构,将规划建设管理范围向村镇全面延伸和覆盖,实行城乡一体化管理。调整规划管理手段,通过综合运用法律、经济和行政手段,实现由单纯的规划审批式管理转变为综合性的规划实施管理。要调整规划管理内容,把保护资源与环境放在规划管理的突出位置,作为规划的强制性内容。

“三分规划、七分管理”,“三分管理、七分宣传”,要认真抓好规划的公示和宣传工作,让群众全面了解规划、主动宣传规划、自觉遵守规划,避免盲目和被动,最大限度减少违规行为的发生。必要的局部、细部规划调整,必须广泛征求意见,严格审批程序。

(二)提升形象品位,全面加强城市建设改造工作

要充分发挥基础设施建设引领城市发展的关键性、先导性作用,巩固和提升区域中心城市的地位。通过新一轮城市建设改造,调整建设结构,增强综合效益,提高城市建设改造的效率、质量、形象和品位,进一步把XX打造成为“公众最向往的城市”。主要是加强“一个重点”,突出“两个特色”。

要加强基础设施重点建设改造。调整城市建设结构,坚持把改善人居环境、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功能、增强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市政公用基础设施作为建设的重点。双管齐下,加强旧城改造和新城区建设,完善旧城配套设施,加快新城区建成进度。加快国有企业、集体企业改革改制进程和“城中村”、“城郊村”调整改造步伐,整合土地资源,充分开发城区现有可用空间。积极引导军工企业生活区向环境、质量更好的城区集中。继续加强城市主次干道建设,完善路网结构,加强交通配套设施建设。加快市区黄果树大街、东西大街、二环路建设进度,规划建设三环路;打通市域南北向通道,完善交通网络,实现纵向横向道路通达,消除中心城市扩展障碍,大力拓展城市发展空间。整合资源,组建市公交总公司,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加快发展大巴公交车,有序发展小型出租车,限期取消市内中巴公交车,向城郊、景区、城镇延伸公交营运线路,扩大辐射覆盖面,切实改善城市交通环境。加强市域边界、入城处和城市沿街道路景观设计。改造提升公交和长途汽车站、火车站、机场等公共服务窗口单位设施和功能。加快城市会展中心、演艺中心、青少年活动中心、老年活动中心、体育场馆、博物馆、公园等的规划建设,完善城市重要设施。抓紧编制、实施污水、垃圾处理等环境保护建设项目,尽快实现中心城市和县城建成投用满足要求的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和污水集中处理设施。

要突出专业旅游城市特色。规划、设计、施工、监理、竣工验收等各环节,都要严把城市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的质量安全关、艺术审美观,提高建筑物和构筑物的美誉度。XX是XX开发、开放最早的地区之一,城市建设既要注重保护历史文化资源,传承优秀黔中文化、民族文化和城市文脉,又要鼓励百花齐放、异彩纷呈、各展所长,造型别致、功能齐全、色彩多样,形成既富于XX特色又兼收并蓄、博采众长的城市风格。实施塔山公园二期治理工程,进一步保护和突出文峰塔历史城市地标。加强城市重点建设项目管理,提高设计水平和施工质量,建设成为精品工程、名牌工程。要加强城市水体、湿地保护和开发,培育城市灵气之源。加快实施虹山湖生态建设工程,增加入湖水量,进一步改善贯城河生态环境、水体质量;加强各类湖泊、水库生态、水体保护和利用。加快历史文化街区恢复性建设、重点文物修复和王若飞故居陈列馆、停车场建设。实施贯城河两岸深度规划开发,突出历史文化风貌,完善配套设施,建设连结历史文化街区、王若飞故居、XX府文庙、XX武庙的XX旅游商品街,形成游客重要集散地。严格限制房地产市场零星割据和破坏性建设,提高准入条件,鼓励引进有实力的大企业进行整体设计、连片开发。

要突出生态人居城市特色。以加强生态保护、植树造林、园林绿化为切入点,大力营造良好的城市人居环境,建设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城市。以开展“整脏治乱”工作为契机,推进贵黄公路“绿色通道”建设,加强城市绿化、美化、净化、亮化工作。城市绿化要坚持因地制宜、物种多样、成片成线、易于管养、降低成本、群众接受,遵循自然规律、经济规律,在加强“绿线”管理、提高覆盖率、增强观赏性上下功夫。加强景区、街区、广场、机关、小区、企业、学校、庭院绿化建设,宜树则树、宜花则花、宜草则草、宜藤则藤,土栽、盆栽、无土栽培相结合,专业绿化与群众绿化相结合,分类指导,立体绿化。加强城区及城市周边山头、坡地的封山育林、植树造林,坚持不懈地抓好造福子孙后代的市区环城林带建设工作。搞好建筑物与山头、湿地、河流等自然形态的整体设计,促进人与自然、城市与自然的贴近与和谐。城市建筑要形成错落有致,适当发展一批大型特色建筑,一般建筑应以中低层为主,高、中、低结合,保持城市整体协调。要有计划地推进城市、城镇现有建筑屋顶“平改坡”工程,今后对民居原则上不再审批平顶建筑,并积极引导乡村发展坡屋顶、歇山式建筑。强化重要建筑单体设计审查,实行设计方案招投标,树立创优和精品意识。建设资源节约型城市,按照“低消耗、低污染、高产出”的循环经济理念,发展城市产业和城市基础设施,避免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按照减量化、再利用的原则,搞好资源的综合利用。鼓励推广运用新技术、新工艺、新结构、新材料,尤其是有特色的地方建筑材料。加强城市地下管线的规划、建设、管理,遵循统一规划、综合开发、配套建设的原则,对给水、中水、雨水、污水、燃气、热力、电力、电信、路灯、广播电视管线及其附属设施实行入地敷设,最大限度减少道路重复开挖。与电力开发、煤化工产业发展相结合,认真规划实施城市清洁能源工程。推广绿色建筑施工方式,降低施工噪音,减少建筑垃圾。统一生活垃圾分类方法和标识,推进城市垃圾分类收集、处理工作。

(三)加强综合执法,大力提高城市管理水平

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是提高城市管理法制化水平的新型、有效行政执法模式。要坚持整体目标和阶段工作推进相结合,有计划、分步骤、有重点、分阶段,积极稳妥地推进城市管理领域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工作的开展。一要进一步理顺城市管理执法体制。合理完善执法机构设置,区分行政审批权和执法权,从体制上形成行政处罚职能相对集中、执法机构相对独立、权力主体相互制约的格局。二要建立长效管理机制。要把加强城市管理与提高市民素质结合起来,以科学的城市管理促进市民综合素质的不断提高,以高素质的市民来推动城市管理工作的不断进步,建立疏堵结合、以疏为主,教育惩戒结合、以教育为主的长效管理机制。要寓人性化于管理之中,寓亲和力于服务之中,变“以管为本”为“以人为本”。三要构建保障体系。要妥善处理好加强城市管理与维护群众合法权益的关系,严格落实拆迁计划和拆迁补偿标准,保障被拆迁人的利益;加强住房公积金管理,维护公积金缴交者的利益;加强供电、供气和供水安全管理,维护城市公共安全;加强公交客运市场和出租车市场管理,既要加快发展,又要避免出现重大的矛盾冲突。四要建立有效的技术支撑。按照建设数字化城市的发展方向,坚持城市管理执法手段的现代化、科技化,建立城市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加快城市管理信息化进程,提高城市管理的透明度、有效性和快速反应的能力,实现城市管理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四)创新体制机制,积极探索城市经营新路

要加强对城市土地资源的宏观调控,在经营城市土地上取得明显实效。政府控制土地一级市场,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征用、统一储备、统一开发、统一管理。完善土地使用权招标、拍卖制度,实现国有土地资产价值最大化。放开二级市场,激活房地产市场,实现土地经营市场化。要结合企业改革改制最大限度加强城区土地收储。在全面清理的基础上,对恶意屯积土地、炒卖土地、抬高房价等违法违章行为,要采取有力措施依法依纪严肃处置。对城市规划范围内影响自然景观的非绿化荒山、非宜林石山开展普查和统一整治,集中采石采砂,限期平整后由政府收储。

建立城市建设多元化投融资体制,为加大城市建设改造提供有力的保证。创新城市建设改造运作方式,加快组建XX市城市建设投资公司,牵头开展连片成规模改造建设,实行投资、建设和管理“三分离”的体制,构建新的投融资平台。要进一步开放城镇基础设施、市政公用行业市场,坚持“谁投资、谁经营,谁受益、谁承担风险”的原则,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与市场化经营。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方向,组建一体化经营的城市供水公司、污水处理公司、城市公交客运公司、大型汽车站管理公司。对出租车营运权、公交线路经营权、道路桥梁冠名权、城镇公共空间广告经营权等无形资产应采用拍卖、招标等方式,实行有偿使用。

(五)坚持为民务实,城市建设管理成果由人民群众共享

要让人民群众在加强城市建设管理中得到更多实惠。加大对困难群体和弱势群体所需基础设施的投入,切实解决拆迁改造户、低收入人群、进城务工人员在住房、教育、医疗等方面的困难。采取综合配套措施,降低房地产业成本,合理分配开发利润,调整住房供应结构,增加普通商品房、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的供应量;加强市场监管,严肃查处违法违规开发、销售行为,推行预(销)售房屋的即时合同备案和实名制购房,真正让广大干部群众买得起房、住得起房、换得起房。旧城改造要实行先安置、后拆迁。加快城市背街小巷改造,加强道路无障碍、集贸市场、公共厕所、警务岗亭、问事咨询、社区居委会用房等设施建设,提供更多便民为民服务。积极稳妥地推进市政公用事业价格改革,健全价格听证制度,既要以价格手段促进资源节约,又要考虑企业和居民的承受能力。综合运用法律、经济、行政等手段,从源头上防止拖欠工程款和农民工工资问题的发生。

(六)抓紧当前工作,以城市建设管理新貌迎接瀑布节、全省旅发会来宾

继我市20*年、20*年成功举办两届黄果树瀑布节之后,20*中国•XX黄果树瀑布节开幕式、首届XX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定于今年9月中旬在我市举行。这是省委、省政府在“十一五”新时期把XX建设成为旅游大省,把旅游业培育成为新的支柱产业的一项重要举措,是加快XX旅游业发展和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又一次重大机遇。城市建设管理工作一定要抓紧、抓紧、再抓紧,市、县区各项建设重点工程特别是黄果树新城建设有关项目要全力推进,创造“XX速度”,确保办节办会需要。要加强“脏乱差”综合整治,营造优美整洁的城市环境和隆重热烈的节日气氛。通过全社会动员,倒计时开展工作,向会议来宾、中外游客、外来投资者展示XX城市建设管理新面貌,进一步树立XX良好对外开放形象。

四、加强领导,开拓创新,为实现我市城市建设管理的跨越式发展提供坚强保证

一是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不改革就没有思路,不开放就没有出路”。我市城市建设管理工作,要彻底从不合时宜的旧观念束缚中解放出来,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坚持不争论、不折腾,把创新思路、创新体制、创新机制贯穿于城市建设管理的各个方面,推动我市城市建设管理迈上新台阶。要自加压力,高起点、宽眼光、大手笔、重实效,切实增强在较短时期内推动我市城市建设管理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信心和决心,确保每季度都有新变化,每年有大变化,“十一五”期间形成大的跨越。

二是要全面推进,狠抓落实。大力推进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进程,实现城市、农村经济的共同繁荣。要把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理顺部门之间的职责分工,作为提高执行力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深刻认识和正确把握加强城市建设管理的内在要求和运行特点,增强按法律法规、市场经济规律办事的意识和能力,增强运用经济、法律、宣传等综合手段推进城市建设管理的能力。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加强行政能力建设,发挥好、引导好职能部门的作用,更好地履行职责,形成推动新一轮城市建设改造和加强城市管理、经营的工作合力。

三是要发动群众,全民参与。要落实“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人民管”的方针,发动人民群众积极参与、全面参与,形成城市建设管理的强大推动力。在加强城市建设管理的进程中,要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坚持以人为本,调动群众支持城市建设管理的积极性。城镇建设项目的安排要突出为民办实事、求实效,尽心尽力把涉及群众利益的事情办实办好。所有建设项目都要实行公示牌制度,把名称、业主、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工期、外观图等重要信息公开披露,接受群众监督。要妥善处理好加快城市建设与维护群众利益的关系,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发动群众,增强做群众工作的本领,理顺群众情绪,解决实际困难,争取更大支持。

四是要造就一支过硬的城市建设管理队伍。城市建设管理系统的干部职工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执政为民的思想,保持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要全面贯彻落实《实施纲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深入开展反腐倡廉思想教育,切实纠正个别地方和部门存在的行业不正之风。坚持既要勤政又要廉政,全面推行“阳光操作”,做到政务公开、办事公开,各项工作经得起历史的检验、人民群众的检验。要坚持廉者、能者上,贪者、庸者下。提倡敬业奉献、为民务实,强化绩效考核、责任追究、群众评议,不断提高城市建设管理系统干部职工队伍政治思想水平和业务工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