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行政执情况报告2篇

时间:2022-10-19 03:29:40

粮食行政执情况报告2篇

第一篇

我局的粮食行政执法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省、市粮食局的悉心指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粮食流通管理条例》等粮食法律法规,围绕粮食规范化执法示范单位的总体要求,根据我县实际,认真开展工作,为提高粮食流通监督检查工作的规范化水平,积极探索,使我局的监督检查工作不断朝着规范化方向发展。现就我局今年粮食行政执法有关情况作个简要汇报。

一、提高认识,加强对行政执法工作的领导

省局授予我局全省粮食流通监督检查规范化示范单位称号是对我局粮食执法工作的肯定和鼓励,对于我局深入贯彻落实《粮食流通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提高行政执法规范化水平具有促进作用,为树立我局粮食执法队伍形象,打造一支严格、公正、文明执队伍提供了动力。为做好粮食行政执法规范化单位建设,我局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执法大队常年进行粮食市场监督,切实维护了全县粮食市场秩序。

二、构建四大体系,筑牢粮食安全防线

一是建立执法工作领导体系,成立县粮食流通市场管理领导小组,下设粮食行政执法办公室,将执法工作列入局长办公会重要议事日程。二是建立起涵盖粮食收购、储存、运输、销售等环节和政策性粮食购销活动全过程的粮食安全体系,做到全行业全方位涵盖,不留死角。三是建立法制健全、功能齐备、服务完善、运行安全的粮食监管体系。四是建立健全内设机构,成立了调控和监督检查股、粮食执法大队、粮油质监站,设立案件评审委员会、听证委员会等机构,组建业务精通,装备精良的执法队伍,形成粮食监督检查行政体系,落实人员编制,筹措执法经费,配备粮食执法车两辆,购置电脑、摄像机等数字化办公用具,建立粮食质量化验室;形成集受理举报投诉案件,收购许可申报,统计报表报送,质量检测报告为一体的政务处理体系,构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为加强粮食流通监管提供坚实的组织保证。

三、完善程序建设,规范执法行为

规范行政执法程序制度建设,事关监督检查工作的成败。为加强和改进执法工作,我局注重增强执法人员的法制观念,树立“管理就是服务”的理念,贯彻高效服务,高效落实的思想。通过走访企业,举办业务人员培训班,提高经营人员业务素质等多种方式,帮助经营者解决生产经营中的实际困难,用服务性“执法”密切执法者与相对人的服务和协作关系。实行政务公开,在政府网站公布粮食执法依据、处罚种类等信息,设立有奖举报电话,主动接受上级部门的层级监督,主动接受人大、政协和社会各界的监督。做到查办案件及时、准确,在监督检查中“依法执法,文明执法,廉洁执法”,树立公正、规范、文明的执法形象。实行“三在先,四公开,四统一”的执法程序,即出示证件在先、明确法律法规在先、说服教育在先;执法依据公开、人员身份公开、执法程序公开、处理结果公开;统一持证上岗、统一处罚标准、统一罚款票据、统一法律文书。行政处罚案件做到无行政复议撤销、变更或诉讼败诉发生。工作中不“越位”,不“缺位”,不“错位”,年内无行政复议撤销、变更或诉讼败诉发生。在案件处理时,严格执行罚没收支两条线的规定,按照规定期限全部上缴国库。及时整理执法文书,管理规范。做到每一项检查结束建立一个档案,一事一卷。每个案件建立一个档案,一案一卷。档案材料齐全,登记内容规范准确,档案装订符合相关要求,归档及时。并设立独立的粮食流通监督检查行政执法档案室。

四、加强业务学习,搞高执法人员素质

学习是提高监督检查人员素质的基础,要围绕中心工作,组织干部职工参加各类理论、业务、法律法规培训班,到目前为止,我局已有11人取得省行政执法证,1人取得省行政执法监督证,12人取得省粮食监督检查证。建立健全学习制度,鼓励采取各种学习方式,并记学习笔记,使全局干部职工受教育面达到100%。

五、加强粮食经纪人管理,规范粮食收购行为

粮食经纪人是新的粮食流通政策的产物,他们没有粮食收购许可证,以一种中间人的身份出现在粮食收购市场,在农户与粮食经营者之间搭起交易桥梁。改制后,一般基层站所人员紧张,粮食经纪人恰好解了企业人员之困。管理得好,经纪人在企业粮食收购中会发挥积极作用。对经纪人的管理我们采取多种办法,充分保护和发挥好他们与粮食部门合作的积极性。一是实行委托制。由于经纪人没有粮食收购许可证,只能由企业出具委托书,他们可按企业的指导价收购,免除收购市场风险。二是实行报告制度。经纪人受企业委托后入市收购必须向县粮食局报告收购有关情况,以掌握全县粮食收购市场动态,防止经纪人私自经营粮食。三是奖励制度。粮食经纪人完成合同交售任务后,由企业给予一定比例的奖励。四是实行监督制度。在鼓励经纪人为国有粮食企业服务的同时,还对他们进行监督,对哄抬粮价、扰乱市场,压级压价、坑害粮农,私自把收购的粮食出售给其他经营者的,轻者予以警告,影响较大的取消经纪人资格,触犯法律的则移交司法机关依法处理。今年来,我局共处理23起违规粮食收购案件,给以罚款11650元,警告12起次。配合相关部门收缴非标衡器2把,为农户挽回经济损失2000多元,受到农民好评。

六、积极引导多主体入市收购,促进粮食生产流通

切实做好《粮食流通管理条例》宣传工作,积极引导和鼓励多种所有制市场主体从事粮食经营活动,促进粮食市场公平、公正,有序竞争。同时按照有关规定组织引导粮食流动收购者按照国家法规政策进行收购,通过监督促使买卖双方按照自愿、公平、诚实信用的原则,保护粮食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维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加强粮食行业自律,确保在粮食收购中做到按质论价,严格执行国家粮食收购政策,确保农民增收和中央惠农政策的落实到位。

七、规范零星收购行为,全面掌握粮食流通动态

根据有关规定,年收购量在50吨以下的粮食收购者无须办理粮食收购许可证。为了防止少数人借此规避监督,从而大量收购粮食,造成市场混乱,损害合法粮食收购者的利益,我们已经作出年收购量50吨以下的零星粮食收购者实行报告制度的规定,即所有粮食收购者在入市收购前须向粮食执法大队报告,由执法大队登记。凡未报告而入市收购粮食者,第一次告知注意事项,第二次则以超出50吨论处。一年来,对13个违反规定者作出了警告、罚款等处理,有效维护了市场秩序。

八、贯彻依法管粮方针,扎实开展监督检查

扎实开展监督检查,是规范粮食流通秩序的保障。采用定期监督检查,专项监督检查,抽查和专案调查等四种形式,扎实开展监督检查。一是开展日常监督检查,重点对粮食收购资格进行检查,对辖区内粮食收购者是否取得了粮食收购许可证进行核查,对没有办理粮食收购许可证非法收购粮食的移交工商部门查处,对已获得粮食收购许可证的粮食收购者,按规定进行核查。对粮食收购活动进行检查,通过粮食收购政策落实情况的检查,督促粮食收购者严格执行有关政策和新的粮食质量标准,做到价格上榜、标准上墙、样品上台,让农民交上“明白粮”,不准压级压价、克斤扣两和收“人情粮”,不准拒收、限收符合质量标准的粮食,不准打“白条”和代扣各种税费,不准将粮款挪作他用。对粮食流通统计制度执行情况进行检查,通过对粮食流通统计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督促各类粮食经营企业自觉执行粮食流通统计制度,履行向县粮食行政管理部门报送粮食购销存等基本数据和有关情况的义务。按规定建立粮食经营台账,执行粮食流通统计制度,对政策性用粮购销活动进行检查,使辖区内从事政策性用粮购销活动的粮食经营者执行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对粮食质量进行检查,通过加强对粮食质量的监管,督促各类粮食经营企业自觉执行粮食出入库检验制度,切实履行好对粮食质量的监管职责,重点加强对粮食收购、销售的质量监管,严防不符合卫生标准的粮食,特别是陈化粮流入口粮市场,确保粮油食品安全。对粮食仓储设施及运输工具进行检查,通过对粮食销售的质量监管,进行粮食仓储设施及运输工具检查,对粮食经营者使用不符合有关标准和技术规范的仓储设施、设备及运输工具责令其禁止使用;二是开展粮食库存情况检查。重点对粮食经营者执行省粮食局、省发改委规定的最低最高库存标准进行核定,要求粮食经营者必须严格执行,保证全社会保有一定数量的粮食库存量,更好地发挥粮食库存“蓄水池”和“安全阀”作用,维护粮食流通的正常秩序。对违反库存量规定的按照《粮食流通管理条例》第四十六条的有关规定严肃处理,对群众举报,社会影响面大的案件要加大执法力度,认真查处。做到案件查处率,结案率,有效执行率达到100%。

第二篇

2011年,我县粮食流通监督检查工作以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上级提出的粮食流通监督检查工作任务,紧密结合粮食流通新形势,认真做好粮食清仓查库工作,积极开展国家各项粮食政策落实情况专项检查,依法加强全社会粮食流通监督检查,严肃查处各类涉粮案件,切实维护粮食流通秩序,保障了国家粮食安全。并在以前的基础上,克服困难,不断探索,扎实开展,稳步推进了粮食流通监督检查工作。具体情况总结汇报如下:

一、粮食收购行政许可管理工作稳步推进

根据《粮食流通管理条例》和省《粮食收购资格许可管理办法》,认真履行职责,有效地开展粮食收购行政许可证审核和发放工作。我们本着依法行政,严格标准,热情服务的原则,2011年许可1户,同时根据我局制定的《县〈粮食收购许可证〉年检暂行办法》,对所有粮食收购许可证进行了年检,吊消了两本粮食收购许可证。工作中严禁吃、拿、卡、要等不正之风,受到全县上下一致好评。截止2011年年底全县持有粮食收购许可证12户,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购销企业10户,私营企业2户。

二、认真组织、实施2011年粮食库存检查工作

为准确掌握全县粮食库存真实情况,巩固全国粮食清仓查库成果,进一步加强粮食库存监管,根据省粮食局、省农发行、中储粮分公司《2011年省粮食库存检查工作实施方案》(赣粮检[2011]4号)文件,结合我县实际,于4月初成立了以局长刘佳寿同志为组长的粮食库存检查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县2011年粮食库存检查工作方案》。全县抽调了5人组成了检查小组,对全县6个国有粮食企业进行为期6天的粮食库存检查。

全县实有17个库点,实际存粮79个仓,全县现有仓容50800吨,2011年3月底实际储粮11600吨。通过库存检查,所有储粮数量真实、质量良好、储存安全,各项制度健全,管理工作扎实。

三、加大省级、县级储备粮食收购和轮换监管力度

今年我县省储粮轮入计划300万公斤,县级储备190万公斤。经批准的收购库点17个,累计收购省级储备粮263万公斤,县级储备粮万190公斤。各收储库点均在收购场所公示了收购价格、质量标准、结算方式和执行时间等信息,做到公开透明,严格执行了国家粮食质量标准,未发现放宽标准抬级抬价、压级压价收购和拒收符合质量标准粮食的行为;未发现给农民打白条或代扣各种收费情况;收购进度都能抄报县粮食局。

出库政策执行情况。2010年1至6月累计出库省储粮食局300万公斤。承储企业能严格按照合同规定的品种、数量、质量及时组织出库,未发现设置障碍或以各种借口拖延出库进度现象。买卖双方都能按交易细则和合同约定及时交割并严格执行有关规定;未发现向买方额外收取或索要其他费用;未发现承储企业和购买企业粮食统计账务处理不妥情况;未发现收储库点购买本库国家政策性粮食、出现“转圈粮”等违法违规、违反政策及交易细则等问题。

四、做好早稻收购和秋粮收购监督检查工作

为切实维护好早稻收购和秋粮收购市场秩序,确保国家各项粮食调控政策落实到位,促进管理好通胀预期的宏观调控目标顺利实现,根据省粮食局《关于认真做好2011年早稻收购期间粮食流通监督检查工作的通知》和《转发国家粮食局关于做好2011年秋粮收购监督检查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县局成立了以刘佳寿局长为组长的粮食监督检查领导组,制订了工作方案,对县内所有从事粮食收购活动的各类经营主体共12户进行全面检查,切实做到了公开公正。

通过检查,规范了粮食收购主体;取消了2户粮食收购许可证;强化了收购价格监管;形成了粮食市场监管合力;维护了粮食收购市场秩序。

五、适时监督各级储备粮管理

对春季和秋季粮食普查查出的问题,我们精心组织整改纠正。通过整改,粮食库存账实相符、账账相符;库贷挂钩达100%;库存粮食质量良好;粮食仓储管理和储粮安全情况;专仓储存、专人保管、专账记载;仓储条件符合安全储粮要求;不存在储粮安全隐患。省级储备粮管理相关规章制度健全;出入库管理手续完备;不存在擅自动用库存等违规情况。

今年省储轮入稻谷300万公斤,县储轮入稻谷190万公斤,轮入稻谷质量良好,经过多次现场检查,粮食品种、质量、轮换时间等都符合规定要求。

六、加强粮食经纪人管理,规范粮食收购行为

粮食经纪人是新的粮食流通政策的产物,他们没有粮食收购许可证,以一种中间人的身份出现在粮食收购市场,在农户与粮食经营者之间搭起交易桥梁。改制后,一般基层站所人员紧张,粮食经纪人恰好解了企业人员之困。管理得好,经纪人在企业粮食收购中会发挥积极作用。对经纪人的管理我们采取多种办法,充分保护和发挥好他们与粮食部门合作的积极性。一是实行委托制。由于经纪人没有粮食收购许可证,只能由企业出具委托书,给他们可按企业的指导价收购,免除收购市场风险。二是实行报告制度。经纪人受企业委托后入市收购必须向县粮食局报告粮食有关情况,以掌握全县粮食收购市场动态,防止经纪人私自经营粮食。三是奖励制度。粮食经纪人完成合同交售任务后,由企业给予一定比例的奖励。四是实行监督制度。在鼓励经纪人为国有粮食企业服务的同时,还对他们进行监督,对哄抬粮价、扰乱市场,压级压价、坑害粮农,私自把收购的粮食出售给其他经营者的,轻者予以警告,影响较大的取消经纪人资格,触犯法律的则移交司法机关依法处理。今年来,我局共处理23起违规粮食收购案件,给以罚款11650元,警告12起次。配合相关部门收缴非标衡器2把,为农户挽回经济损失2000多元,受到农民好评。

七、规范零星收购行为,全面掌握粮食流通动态

根据有关规定,年收购量在50吨以下的粮食收购者无须办理粮食收购许可证。为了防止少数人借此规定大量收购粮食,保护合法粮食收购者的利益,我们已经作出年收购量50吨以下的零星粮食收购者实行报告制度的规定,即所有粮食收购者在入市收购前须向粮食执法大队报告,由执法大队登记。凡未报告而入市收购粮食者,第一次告知注意事项,第二次则以超出50吨论处。一年来,对13个违反规定者作出了警告、罚款等处理。

八、存在问题

监督检查的人员编制、经费、车辆等必要条件难以满足粮食流通监督检查要求。

九、明年工作打算

1、督促企业派员参加保管员和检验员培训。

2、争取财政预算落实监督检查经费。

3、加大对私营企业粮食流通统计执法检查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