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机局全年工作汇报

时间:2022-03-20 11:09:00

农机局全年工作汇报

2011年,市农业机械管理局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兴机富民”为总抓手,坚持“立足大农业,发展大农机,服务新农村”的发展战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全市农机化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到年末,全市农机总动力达到120.4万千瓦,比2010年增长3%;农机总值达到8.02亿元,比2010年增长5%;主要农作物农机化综合水平达到89%,比2010年提高1个百分点。2011年4月,市被省人民政府评为全省农业机械化先进县。今年以来工作亮点:

一、抓好农机监理与安全生产工作

一是创新安全生产监管机制,增强农机安全监管能力。按照区域和农机保有量,在全市设立了6个农机监理中队。各中队负责做好辖区内的3—4个镇的农机安全监理工作,实施网格化监管,建立了安全生产监管的长效机制,有效地促进了农机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的开展。为充分调动各中队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农机监理站与每个监理中队签订了《农机安全生产责任书》,同时制定了对各中队的考核、奖励办法,实行中队的考核同辖区内的“三率”挂钩,调动中队工作的积极性。

二是完善村级农机服务组织,提高为民服务水平。在全市选聘1000名具备一定的农机专业知识和组织协调能力的村级农机安全协管员,协助镇做好拖拉机挂牌、年检和驾驶员办证等业务工作。村级协管员充分利用早晚的时间,对全村机主登门服务,使机主不出村,就能办理年检、挂牌等有关手续,深受农机手欢迎。

三是投入移动式农业机械安全技术检测设备,对拖拉机安全技术状态实施机械检测,主要对拖拉机的动力性、经济性、安全性、可靠性以及噪声、污染排放等状况进行检测,为农机管理提供公正的、科学的数据,改变以往靠“眼看、耳闻、手摸”的传统的人工检测方式,提高了拖拉机的安全技术状态。抽调骨干力量组成的农机年检小组携带检测设备深入村镇,对参加年检的农业机械的安全技术性能,逐台进行检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提高了拖拉机的技术状态,消除了事故隐患。同时实施服务中心下移,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简化有关手续,推行现场办公,促进了农机年检工作。3月在金口镇村举行了“2011年农业机械年检现场会”,仅一个村去参加年检的拖拉机就达150余台,起到了以点带面的作用。

2011年,全市新办理拖拉机、联合收割机挂牌1960台,年检1.82万台,拖拉机、联合收割机挂牌率和年检率均达到91%,驾驶员持证率达到92%,年内没发生重特大农机安全事故,全市农机重特大安全事故率始终控制在0.4‰以内。由一名党委副书记具体靠上抓本系统内部安全管理,年内没有发生一起安全事故。

二、加强农机培训机构规范化建设,抓好农机技术培训工作

一是加强学校的规范化建设。2011年根据农业部制定的《全国县级农业机械化学校章程》,对农机化学校的教学、后勤、物资设备管理等制订了实施细则,建立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实现了“人定岗,岗定责”,使农机化学校的各项工作有章可循,顺利进展。规划建设了拖拉机驾驶员场地驾驶培训专用教练场,指定了道路驾驶培训行车线路,确保了农机培训的安全。加强驾驶员档案管理,驾驶员一入校就建立完整的档案,培训完成后签培训记录。

二是注重提高教师素质,加强教师继续再教育,更新教师知识结构。2011年3月参加了农业部在河南洛阳组织的农机化教师培训班,参加培训人员获得农业部颁发的农机维修技师资格证书。9月份参加了市农机局培训处组织的农机化教师教学观摩交流比赛,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三是加大新型农民(农机)科技培训力度,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贡献。新型农民农机培训是新型农民培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农机培训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新型农民农机培训紧密结合农机合作社、农机维修从业人员和农机大户,对他们加以培训和引导,为广大农村培养了一批懂技术、会管理、善经营的新型农民农机队伍。促进农机规模化、产业化发展,带领农民共同致富。

四是改变培训模式采取灵活的方式,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方便群众,积极送教下乡。在拖拉机驾驶员培训和新型农民培训过程中,市农机化学校积极结合农村和农民特点,采取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做到点面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方式,根据各乡镇的机具数量和实际情况,积极送教下乡。发放相关资料,深入到田间地头,采取重点讲解、现场提问、互相讨论、手动操作等多种形式对农民进行培训,激发了学员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了授课效率和质量,受到广大农民一致好评。

2011年培训拖拉机驾驶员1211人,农机专业技能培训及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406人,新型农机人才培训385人,举办短训班20期,短训人数达6000人次,所有培训合格率均达到100%。

三、扎实落实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全市农机化水平大幅度提高

购机补贴工作事关农民切身利益,是政府“支农、惠农”政策的具体体现,同时工作量大,政策性强,程序要求严格,党委多次召开专题会议进行专题研究,并制定了详细的农业机械购置补贴工作实施方案,力争把购机补贴工作抓好,落实好。不断扩大农业机械补贴的类型和范围,使玉米收获机械、保护性耕作机械、深松机械、畜牧机械、设施农业机械和小型农业机械都享受到了补贴。今年市争取并落实农机购置补贴资金1150万元,其中部级补贴资金850万元,市级补贴资金300万元。补贴各类农机具2996台。农机具中凡属国家规定实行牌证管理的,全部办理了相关手续。所有补贴机具按要求进行了编码登记。并为每位享受补贴的农民建立了信息齐全的购机补贴档案。

结合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实施,加大了自走式玉米收获机械、保护性耕作机械和深松机械等机械的推广力度,抓好机具的选型、购机和用机工作,年内共推广新型自走式玉米联合收获机械81台,保护性耕作机械51台。

通过购机补贴政策的拉动,有力地促进了玉米、花生和薯类机械化收获技术的推广,2011年,全市的玉米联合收获机械发展到860台,玉米联合机收率达到85%,花生机收率达到66%,薯类机收率达到50%。

四、围绕农民增收,周密组织跨区作业

今年“三夏”“三秋”前期,市农机部门先后4次组织专门人员到河南、安徽、江苏、临沂、枣庄、淄博等地,进行了实地考察,充分做好信息考察和各项准备工作。“三夏”期间,组织1055台小麦联合收割机,奔赴河南、安徽、江苏、等省内外12个作业地点开展了小麦机收跨区作业,完成跨区机收作业面积80万亩,实现农民增收3500万元;“三秋”期间,组织375台玉米联合收获机开展玉米机收跨区作业,完成作业面积12万亩,实现作业收入600万元。同时,及时根据进度需要,引进河南、江苏、安徽、枣庄等地的机械到本地作业,加快了我市“三夏”“三秋”农业生产进度。

五、抓好农机合作服务组织规范化建设,扎实落实农机安居工程项目专项补助资金

2011年抓好农机合作服务组织规范化建设,新成立农机专业合作社15个,全市农机合作社达到90个。

根据市2011年农机化推进工程项目指南要求,市农业机械管理局、财政局组织指导对浩硕农机专业合作社和善舵农机专业合作社承担的“2011年市农机安居工程项目”进行建设和验收,均达到项目建设标准。

浩硕农机专业合作社安居工程项目占地3.01亩,建筑面积373平方米,总投资32.2万元;善舵农机专业合作社安居工程项目占地8.24亩,建筑面积415平方米,总投资27.93万元。

六、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实现突破

2011年,是我市实施保护性耕作项目的第5年,在各级农机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和市农机培训站、保护性耕作专家组的直接帮助指导下,我市认真贯彻落实市关于做好保护性耕作项目实施工作的要求和指示精神,从农业和农机化实际出发,严格按照项目实施方案和合同的规定,精心组织,周密安排,科学实施,做了大量认真细致的工作,确保了项目实施工作的顺利开展,圆满完成了项目年度工作任务。按照《市2011年度保护性耕作项目实施方案》的要求,本着巩固成果、扩大示范的原则,市在2010年项目实施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推广应用力度,扩大示范面积,提高示范效果,增强辐射带动作用。2011年重点建设了2个市保护性耕作续建区和1个部级保护性耕作示范区。主要位于刘家庄、灵山、段泊岚三个镇,2011年部级项目示范区新增保护性耕作实施面积2万亩,使全市保护性耕作实施面积达到11万亩。项目示范区内重点试验、示范、推广小麦玉米一年两作免耕播种、秸秆还田覆盖、深松、病虫草害防治等保护性耕作技术和机具,达到了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量,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七、精心组织农机深松整地作业

今年,市首次实施土地深松作业补贴,积极争取资金320万元,用于补贴土地深松作业,农机购置补贴深松机63台,在移风店、刘家庄、段泊岚、灵山、华山、七级、普东等7个镇建立项目示范区。各项目镇认真落实《市2011年农机深松整地作业实施方案》,切实把深松作业当作农机化的重要任务来抓,精心组织,严格程序,加强监督检查。加强组织协调,切实做到机具组织到位、技术指导到位、人员培训到位、地块落实到位、服务保障到位。发挥农机合作社的主力军作用,做好拖拉机和深松机的统一调配,推行连片作业,整镇整村推进,组织好土地深松的跨区作业和合同作业,努力扩大作业面积。搞好试验示范,积极推进土地深松作业示范镇、示范村建设,分别在经济作物地块、主要粮食作物地块、保护性耕作示范区、冬闲地块开展试验示范,不断改进完善作业模式和技术规范,形成成熟经验,推进深松整地工作在面上展开。严格程序,协调农机作业服务组织与农户签订作业合同,明确作业地块及面积、作业时间、质量要求、补贴金额,搞好公示,加强监督检查,保证作业质量,强化资金监管,确保专款专用。11月下旬开始,市农业机械管理局组成7个检查验收小组,由党委成员带队到项目镇检查验收,全市完成9.5万亩农机深松整地作业。

八、周密部署,科学安排,确保“三夏”“三秋”农业生产顺利进行

围绕“三夏”“三秋”农机生产,对涉及农机工作的组织领导、机械检修、技术培训、技术推广、作业组织、跨区作业、安全生产等都做了周密部署和科学安排。“三夏”“三秋”期间,成立了党委书记、局长任组长的农机生产指挥小组,下设机械调度组、农机三包维修服务组、农机安全生产组、后勤保障组4个服务组,明确职责,统一协调,全面服务。“三夏”“三秋”生产前,依托农机校、农机推广站和全市170余处农机维修网点,组织200名农机专业技术人员,分组分片,举办各类农机技术培训班,使机手熟练掌握联合收获机械、耕播机械的检修、安装、调试和维护、使用技术,确保人、机状态良好,农机作业生产顺利进行。

九、加强管理,完善制度,抓好“文明监理,优质服务”示范窗口建设,实现优质高效服务

从制度建设、业务创新、设施改善等方面入手,切实抓好示范窗口的创建,擦亮窗口,展示农机监理的新形象。设立政务公开栏,将监理行政事业性收费标准、执法内容、执法程序通过宣传材料和政务公开栏等多种形式公布于众,向社会做出服务承诺,全面推行政务公开,自觉接受群众监督。重新调整了工作岗位,完善了业务程序,业务受理岗、制作岗、档案管理岗,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相互监督;制定完善了督察制度、全程办理制工作规程、奖惩制度、工作人员职责、电话受理制度、回访制度等,印发了《全程办事制服务指南》小册子,将每个办事项目的各项内容,向社会公开,接受群众监督;采取不同方式,对受理人员进行培训,以增强事业心和责任感,提高服务态度和质量,达到内强素质、外树形象的目的;服务大厅人员互为A、B制,本职岗位为A,相邻岗位为B,互为A、B,代替工作,不耽搁机手办理任何业务。全年受理群众办事项目1.2万件,办事效率、按期办结率、群众满意率均达到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