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经济支撑状况调查研究

时间:2022-05-18 04:13:00

组织经济支撑状况调查研究

党的*报告指出,要“注重解决基层组织经费保障和活动场所等问题。”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是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措施,也是增强农村基层组织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的重要物质基础。可以说,村级组织经济支撑状况如何,是事关农村发展稳定的大问题。随着农村税费改革的不断深入,一些村级组织因经济支撑状况差,出现了组织、服务功能弱化,无法履行应尽职责,甚至难以正常运转的情况。因此,深入分析当前村级集体经济的结构特点、发展趋势、影响因素、存在问题,认真总结在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工作中取得的典型经验,进而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建议,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紧迫任务。

一、我省村级组织经济支撑状况及存在问题分析

农村税费改革后,村级组织财政来源发生了重大变化,财政转移支付几乎成为没有集体经济的村级财政唯一来源。但由于财政转移支付资金不足及部分县乡转移支付资金没有及时足额拨付到村,直接影响了村级组织正常运转。所以,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成为解决村级组织经济支撑的关键。课题组以承德市为样本,对该市兴隆县、承德县、围场县南中北部三个县进行了抽样调查。按2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统计,兴隆县为3047.6元,位居全市8县第二位,比全市平均水平2581元高466.6元;承德县2416元,位居8县第4位,接近全市平均水平;围场县1900元,为8县最低。在三县中,又根据地域、交通状况、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农民人均纯收入等情况,按好、中、差各选其一的原则,每县确定3个样本村为调查对象。

从9个村的集体经济发展情况看,只有2个村有村办企业,共计5家;3个村有机动地计491亩;2个村有果园计18亩;4个村有山林、四荒地计1.6万亩,3个村有可出租房屋计28间;4个村村级固定资产总值(不包括耕地、山林等)不足*万元。由于村级拥有资源、资产少,大多数村集体经济发展缓慢。20*年,集体年收入超过50万元的村1个,占11.1%;年收入*-20万元的村3个,占33.3%;年收入2-4万元的村2个,占22.2%;年收入0.3-0.6万元的村2个,占22.2%;空白村1个,占11.1%。年收入最多的围场县大字村达到64万元,而兴隆县栅子沟、承德县前五沟村年收入只有几千元,承德县李家沟村无任何收入,实力相差比较悬殊。一些村由于集体经济薄弱,难以对新农村建设提供有力的资金支持,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新农村建设步伐。

综合分析地域状况、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等因素,制约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村级集体零经济实体或经济实体负效益。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一部分村筹资、借债举办了一些工业项目,这些项目绝大多数没有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有的还留下了沉重的债务“包袱”。目前,许多县(市)大部分村没有村办企业,即使有的也早已瘫痪或者改制。由于资金、技术、管理、地域等方面缺乏优势,再想新上集体工业项目难度较大。因此,依靠集体工业项目增收的可能性不大。

第二,村级组织掌控的集体资源有限。近几年来,不少地方的“三荒地”、机动地、中心村预留地等,已经通过竞价发包完毕。这些有限的集体资源,该利用的大部分已利用,土地二轮承包之后,除少数乡镇外,大部分乡镇已没有多少“机动地”、“三荒地”。因此,今后再想依靠集体资源生财或通过林权、农水等改革来增收,实际空间受到限制。

第三,属于村级组织的村集体固定资产较少。对村组合并后空出的村部、学校、卫生室等村级集体房产实行租赁,可以增加一点集体收入。但目前大多数村集体闲置房产都已承租出去,所剩无几,再“生”钱比较困难。

第四,村级组织集体服务收入呈逐步萎缩的趋势。原来绝大多数村设有村级经济服务组织,通过为群众提供信息技术或者提供生产资料经营服务,可以收取部分服务费用。但随着农村经纪人队伍的壮大,村级经济服务组织也逐步萎缩,已由原来的集体服务变为个人服务,目前,许多村已没有村级集体服务组织,这方面的收入实际上也没有多少。

第五,村级组织经济债务的“隐患”。一方面,村级负债严重。目前,有些县(市)村级负债额高达数千万元,而绝大部分村没有来源和渠道化解这些负债的本息。另一方面,农民的超支欠款严重。目前大部分村都存在相当数量的超支欠款,这些陈欠超支是导致村级负债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之一。即使税费改革后,农民上交税费规范化、法制化了,但农民仍然有可能会用手中的股金券等欠据抵算税费,这势必影响两税及两税附加的及时足额征收入库。因此,村与农民经济债务上的矛盾仍然比较突出。

第六,缺乏建立退职村级干部保障基金的预期支出。实施税费改革以后,被精减的村干部数量比较多,个体差异较大,情况比较复杂,特别是那些担任主要干部时间比较长,又没有什么致富项目的退职村干部,压力就更大,心理上最不稳定。鉴于乡镇目前的经济状况,对退职村干部的经济补偿一时难以全部兑现。因此,为稳定退职村干部队伍,由村集体拿出一块资金建立离退职村级干部保障基金等后续工作势在必行。

二、我省发展农村集体经济、保障村级组织良性运转的典型经验

调研中,我们总结了我省村级组织经济发展状况良好的典型经验。他们的共同特点是:发展壮大集体实力,夯实基础。主要方式是:通过巩固和发展集体企业、高效农业、第三产业,兴办各类实体,完善农村双层经营体制,清理债权债务,实现村集体资产保值增值,增强集体经济实力。

正定县积极探索村级财富积累机制,努力破解资金瓶颈。农村税费改革后,河北省正定县在全国率先推行农村集体财富积累机制,找到了加强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和增加集体收入的切入点,为农村公益事业的发展提供了资金保障。一是摸清底数,盘点核定村级集体资产。针对大部分农村集体资产处于无序管理状态的问题,正定县首先明确界定村级集体资产产权,理清集体资产和个人资产的边界,对集体资产逐一进行核实、丈量、评估、登记、造册,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村级集体资产台账,摸清了村级集体资产家底。二是因村制宜,实行村级资产有偿使用。根据各村的经济状况和农民群众的承受能力,在不违背国家政策及法律的前提下,从村级集体资产中选择确定适合本村情况的几项资产实行有偿使用。同步健全制度,形成财富积累工作的长效机制,为村级集体资产有效使用、村级财务规范化管理提供制度保障。三是服务群众,规范资金支出和用途。县委明确规定,村级集体资产有偿使用费,只能为群众生产生活提供全方位服务,不能挪作他用。为规范资金的支出和用途,各村街还分别成立了卫生保洁、治安联防、水电管理、农技服务四个服务组织,制定资金支出明细,并不断健全完善相关管理规定,保证了农村社会生活的良性运转。

张北县因地制宜,多渠道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河北省张北县坚持富村与富民相结合,因地制宜,抢抓机遇,广开渠道,积极探索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新路子,村级集体经济在为民服务中得到新的发展。一是抢抓“京津风沙源治理”机遇,围绕实施“一退双还”工程,集体种草育苗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京津风沙源治理”生态工程实施后,张北县以“一退双还”(退耕还草、退耕还林)和小流域治理等生态开发项目为依托,本着“宜草则草、种草养畜,宜林则林、育苗植树”的思路,把村集体农场、“三荒”(荒山、荒坡、荒滩)等土地资源充分利用起来,立体式发展,深层次开发,多形式经营。二是合理开发利用闲置的土地资源,村集体返租承包外出农户撂荒耕地,兴办集体农场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按照“合法、自愿、有偿”的原则,把外出农户撂荒的耕地集体返租承包,通过兴办集体农场,每年可增加收入120多万元。三是组建村级集体服务组织,围绕种养业结构调整,靠有偿服务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本着“强化服务,群众受益,集体创利,实现双赢”的原则,以有偿服务为主,及时组建集体服务组织,为农户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目前,全县366个村都有村级服务组织,村级服务组织靠有偿服务为集体增加收入*0多万元。四是盘活集体现有的闲散资产存量,通过转换经营机制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针对村集体部分资产长期闲置的状况,县委制定优惠政策,通过采取拍卖、租赁、承包、参股、开发等形式,让村集体的闲散资产“活”起来,增加村级集体收入。

兴隆县充分发挥村级组织的作用,大力开展“产业兴村”建设。河北省兴隆县根据各村不同的产业基础和特点,坚持一村一品、一村一策,走出了一条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新路子。一是适应本地山多地少的特点,积极鼓励支持各村利用“四荒”建集体果园,栽植速生林。目前,全县50%以上的村建起了百亩以上的集体果园,并对集体山林进行经营管理,发展壮大了集体经济。二是采取“支部+协会”的管理模式,由村集体牵头组建农民协会等中介组织,为农民提供更好的服务。全县先后建起苹果、山楂、板栗等协会30余个,实现了科技培训——经营管理——产品销售的一体化经营。三是开展矿业秩序整治,引导有矿产资源的村利用资源增加集体收益。目前,全县有矿产资源的42个村,采矿证全部由村集体办理,通过拍卖、承包等形式,既确保了合理开发,又增加了村集体收入。四是发展设施农业、养殖小区、加工企业,增强村集体经济实力,提高村级组织“想办事、办成事”的能力。20*年,全县就有70多个村自筹资金1400万元,进行修路架桥、垒坝造田、改善环境,有效地推进了全县的新农村建设。

大成县盘活集体资产,探索增加集体收入的新路子。河北省大城县积极探索增强村级集体经济实力的培育模式,引导农村干部按照市场化运作方式,立足村街实际,深入实施“村村富”工程。一是承包。村集体把集体资产在规定期限内以一定的承包费承包给他人(承包合同期限可延长到30年,但承包费每年收取一次,不得一次性收取全部承包费)。主要适用于果园、机井、弃耕地、无主地、沟渠、堤埝、坑塘及“四荒”地。二是租赁。村集体把集体资产在规定的期限内以一定租金的形式租赁给他人使用。主要适用于闲置的学校、厂房。三是入股。村集体把集体资产所有权量化为股份,以股份形式与他人合作,共同生产,按股分红。主要适用于机动地、沟渠、堤埝、废弃地、机井等。四是拍卖。村集体把集体闲置的资产,进行招标拍卖。主要适用于机井及配套设施、厂房、校舍。五是有偿使用。就是村集体筹资兴建一些公用设施,受益群众在使用过程中要交纳一定的费用。主要适用于机井、桥梁、道路、街道等农村公用设施。六是有偿服务。通过村级协会组织,为广大村民提供技术服务,既方便了群众,又增加了集体积累。目前,全县已有23个村街成立了各类服务型协会组织,每年累计增加集体收入45万元。

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切实增强村级集体经济实力的对策建议

要充分认识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实力的重要性。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实力具备四个方面的功能:一是解决村干部的报酬,切实调动村干部带领群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积极性。二是逐步解决广大农民分散经营与大市场脱节的问题,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统分结合。三是促进传统农业的生产方式的转变。四是发挥一定的社会保障作用,促进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各级党委、政府要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实力作为推进基层组织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作为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来抓,切实加大发展集体经济的工作力度。要把发展村级集体经济、集体资产保值增值指标列入对乡镇党委、政府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有关部门要按照各自的职责,加强对村级集体经济的指导、管理、服务和扶持,共同营造发展集体经济的良好氛围。

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实力,必须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坚持因地制宜,积极探索多途径、多元化增加村级收入的新路子。事实证明,只要顺应市场经济规律,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大胆探索、积极创新,就一定能够找到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好路子。总结近年来一些地方的成功经验和做法,我们认为,发展农村集体经济有以下几条主要路径可供选择:一是有偿服务型,走依靠服务创收的路子。围绕农业产业化经营,搞好产前、产中、产后有偿社会化服务,可以形成村级集体经济新的增长点。通过创办多种形式的村级经营性服务实体,为农户及时提供生产资料、农业机械、病虫害防治、技术咨询等服务,提供实现公司和农户有效联结的中介服务,提供农产品和市场顺畅购销的流通服务,不断提高农业的集约化、组织化程度,增加集体经济收入。二是土地经营型,走以地生财的路子。发展村级集体经济,首先要把土地资源利用好、经营好、发挥好。利用村边、路边、河渠边、池塘边发展林业生产;加强对荒山、荒地、荒沟、荒坡资源的改造,同时要通过建设商用设施、开展物业租赁经营等方式,有偿转让土地使用权,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三是资源开发型,走靠资源增收的路子。充分挖掘山岭、林地、矿产以及生态旅游等自然资源的潜力,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是增加村级收入的一条重要渠道。四是资本运营型,走盘活集体资产增收的路子。主要是通过深化改革,建立资产有偿使用制度,使农村集体存量资产合理流动和优化组合,确保集体资产保值增值。五是项目兴业型,走企业强村的路子。把发展村办企业作为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重要途径,通过上项目、抓投入、促改革,使企业规模不断扩大,效益不断提高。

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实力,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抓住基层组织建设这个关键。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首先要把村领导班子建设好,关键是要有一个事业心强,有经济头脑,有经营能力的好支部书记。要认真总结加强村级组织建设的经验,进一步加大力度,搞好村级领导班子特别是村党支部领导班子建设,选好配强党支部书记。要加强村党支部书记以及其他成员的教育培训,增强其带领群众致富的本领。按照德才兼备的原则,从加快经济发展需要出发,在乡村企业、专业户和外出务工经商的优秀分子中选拔经济型人才;从抓好农村中心工作出发,在党小组长、村民小组长和复退伍军人中选拔管理型人才;从提高干部队伍素质出发,在回乡青年、优秀党团员中选拔知识型人才;积极鼓励机关、企事业干部,大中专毕业生中素质高、懂经济、热心农村工作的同志到村“两委”任职或挂职。要加大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和党员队伍建设力度,保持一批高质量的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和入党积极分子,切实解决村干部“后继乏人”的问题,为村级集体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积极发展民主政治,健全完善制度,强化监督制约,不断推进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发展农村经济,人是关键,但根本在制度。要大力推进村务公开制度建设。抓好村级财务和关系村民直接利益的事项的公开,特别是对村集体资产、财务收入、有关土地征用补偿费分配、农村机动地和“四荒地”发包、村内“一事一议”筹资筹劳、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种粮直接补贴、国家资助村集体的政策落实情况,都及时纳入公开的内容。要大力推进农村财务管理制度建设。积极推行农村财务委托服务制度,加强对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的管理。建立健全村民民主理财制度,规范农村集体收支程序。制定完善集体资产监管办法,定期对农村财务进行清理审核,防止集体资产流失,确保集体资产保值、增值。要大力推进农村基层民主制度建设。深入推进以村民委员会或村民代表会议为主要形式的民主议事、民主听证和民主恳谈制度。健全完善农村基层干部民主集中制度,完善民主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督促基层干部严格执行重大事项集体决策制。建立农村基层党员和干部廉洁自律规范,逐步将廉政谈话、诫勉谈话、述职述廉、民主评议、个人重大事项报告、质询等党内监督制度向村一级延伸,保证基层干部正确行使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