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部协会调研报告

时间:2022-09-25 09:22:00

支部协会调研报告

**市在深入开展农村党的建设“三级联创”活动过程中,努力探索“支部加协会”党建工作新机制,把千千万万分散生产经营的农户组织起来,纳入整个市场体系,使之真正成为市场竞争的主体;把农民自产自销的单个产品纳入整个产业链条,从而形成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科学化管理、规模化经营和社会化服务的格局。实践证明,“支部加协会”的党建工作机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上述难题,在带领农民群众共同致富奔小康过程中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市农民专业协会发展势头迅猛,目前,全市现有各类农村专业协会共有64个(支部加协会32个),会员8210人,会员中共有党员1062名,入党积极分子2630人,共建立党小组62个,已单独建立党支部2个;64个支部共吸引和带动农民70770人,覆盖全市54个村,占全市村总数的64%,占全市农民总数32%。农民专业协会按行业分有8种类型:竹业协会17个、畜牧水产协会21个、药业协会7个、水果营销协会14个、科普协会2个、蔬菜协会1个、滑杆协会1个、综合协会1个;按运作模式来分有5种类型:能人带动型17个、市场带动型7个、企业带动型7个、部门带动型20个、其他类型13个。全市64个农村专业经济协会共有资产228.25万元,运行态势较好的协会17个,运行一般的协会28个,运行较差的协会19个。

二、主要做法

1、结合实际,围绕协会抓党建。一是对帮助协会建立健全组织机构和各项规章制度,实行规范化管理。全市各地农民专业协会在当地党委、党支部以及协会党支部等各级党组织的指导和帮助下,按照“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健全各项制度,引入现代化管理制度和市场竞争机制,建立健全理事会、监事会等组织管理机构,制定和出台《协会章程》、《协会组织工作规范》以及协会党支部的各项相关制度,坚持用制度来规范和约束协会党组织和协会的运作,使各项工作有章可循,促进了协会的规范化管理和健康发展。如长期镇生猪养殖营销协会建立了《支部、协会联席会议制度》、《协会党小组活动制度》、《党小组培养入党积极分子制度》、《入党积极分子到协会挂职制度》等,加强党建工作的覆盖面。二是在协会中建立党的组织,加强党组织对协会的领导。市委组织部明确要求各乡镇办党委要加强对协会工作的领导和指导力度,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在符合条件的农民专业协会中设立党小组、党支部,帮助建立健全各类组织机构,开展党的工作。全市64个支部中,建立党小组或党支部的有32个,培养入党积极分子101人,发展党员67人。如天台镇党委在生猪养殖营销协会中单独成立了党支部,目前协会党支部共有11名党员,同时还培养了7名积极分子。三是使村党支部发展经济找到抓手。可以说,“支部+协会”不仅增强了村党支部“围绕经济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信心,更重要的是,为村党支部抓经济发展提供了一条切实有效的途径,使之进一步明晰工作思路,提高村情认识,调整工作重心。党员干部带头加入协会,依托远程教育,结合市场需求,坚持走产业化发展的路子,从而有效地解决了抓党建与发展经济“脱节”,避免出现“两张皮”现象。对此,市中办事处城郊村的赵支书感言:“以前搞经济,不知从何做起,没什么可行的办法。现在好了,通过开展‘支部+协会+远教’,随着村里花卉业和服务业的不断发展壮大,农民被带动起来。”四是强化对协会中党员会员的教育管理,促进农村党员干部转变作风。通过开展“支部+协会”,广大农村党员干部在参与协会工作中,在实践中经受了煅炼,拓宽了视野,提高了工作能力和工作效率。农村党员干部过去那种认为党建工作只是软指标,写写算算应付了事的错误思想观念逐步转变了,作风更加务实,由“行政事务”型转变为“经济服务”型,切实“沉”下去,根据生产和销售的需要,积极主动性地找信息、跑市场,助民发展。天台镇星光村是乌骨鸡养殖专业村,为帮助农户搞好生产,村干部结合专业户实际,从生产、销售到疫病防治等各个环节,及时为他们提供技术支持和服务。五是开展“双化”工程。各地要在“三培养”的基础上,积极把农村党员干部转化成专业合作组织的骨干和致富带头人,把专业合作组织中的致富能手转化成村干部,加强农村专业合作组织队伍建设和村级干部队伍建设。

2、支部牵头,围绕产业建协会。一是围绕各村产业特点,因村制宜,组建农村专业协会。对有产业基础的村,先与产业大户协商,再建协会和阵地,然后加强培训教育,逐步开展工作。按照“把协会建在最具优势的产业上,建在农民最需服务的项目上,建在党员干部发挥作用最突出的地方上”的方针,在全市16个村新建起16个支部加协会。二是选好协会负责人。专业协会有支部领办型的,有大户牵头型的,有基地带动型的。协会负责人由支部书记担任的,支书本身就有一定带动能力,并有自己的基地或企业,比如大同镇大同村党支部副书记王德全的创办的竹木营销协会就是依托自身的竹木营销公司建立的;由大户担任的,这些大户不是种养殖大户,就是加工大户,比如,天台镇的养猪大户张仁霞,就是以自身的养殖场为中心,辐射联系周边群众建立集养殖、加工、营销为一体的兴红生猪协会。三是理顺支部与协会的关系。支部领导协会,不是靠行政命令,而是按照协会章程通过支部与协会联系会议制度、例会制度和工作汇报制度来进行协调指导。全市的支部加协会都建立了协调制度,并组织开展培训,召开协调会议。

3、因地制宜,围绕协会抓远教。

**市在实践中积极探索,以产业为依托,效益为中心,探索实施“支部+协会+远教”,努力把“党支部”与“协会”、“远教”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一个整体。它的作用机理是,以远教作为中心和纽带,村党支部利用远教组织农民群众培训,协会则指导农户把掌握的远教知识和信息运用到生产中,最终达到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实现农民增收的目的。一是提高农民组织化和信息化程度,提高增收能力。村党支部立足村情,坚持由党支部牵头,以协会为主体,把不同产业链上分散的农民组织起来,改变过去传统的听报告、读文件的学习方式,采取送技术光盘、视频点播、网络信息查询、示范基地观摩、交流讨论和现场讲解等多种手段,根据季节和农户的需要开展远教培训,针对性和实效性大大增强,农民生产的盲目性被扭转,兴奋点被触动,参与兴趣浓。这里,体现了“支部”+“远教”的结合。正因为这样,广大群众深感有差别,就是学与不学效益不一样、收入不一样。**年初,长期镇共和村村民孔令香种植了30亩花卉苗圃,因缺乏花卉栽培管理知识,花卉苗长势差、销售难,孔令香在艰难中维持,一度曾想放弃。**年共和村远程教育开通,孔令香一次在村里收看远教节目后,学习兴趣“意”犹未尽,他留言:“多点先进的花卉种植技术就好了”。村花木协会收到反馈后,急孔令香所需,及时通过镇远教网络收集相关资料制成VCD光盘送给孔令香。从此,孔令香成了镇、村接收站的“常客”,他不倦地学习科学种花技术。一年多来,孔令香的花苗圃规模扩大,管理逐步规范化,市场销售好,经济效益开始显现,孔令香抑制不住内心增收的喜悦。事实上,许多象孔令香一样的农户,通过实施“支部+协会+远教”获益,不同程度地增长了致富本领。不仅如此,村支部还积极引导农民加入或成立专业协会,这些农民在协会指导下发展生产,与市场“零距离”接触,协会“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团结协作和共同发展”的宗旨,又消除他们后顾之忧,致富信心更足,积极性更高,“进协会,学技术致富”一时间成为时尚。这里,体现了“支部”+“协会”的结合。据统计,我市农村各类协会呈逐年增长趋势,全市累计带动农户达1.41万多户,特别是生猪和竹编协会会员,**年比**年增加了2倍,达1000多户。协会为农民群众有效组织生产和市场销售,搭建了平台、创新了方式,使理论教育、生产实践与市场几者的有机结合起来,农民生产组织化程度不断提高。二是构筑农业产业化良好发展平台。实施“支部+协会+远教”,不仅为农村信息化建设提供了一个有效的切入点,而且为推动农业产业化构筑了良好的发展平台。截止目前,我市建成各类接收站点150多个(不含光盘播放点),呈网状遍布乡镇和村级站点,似一个巨大的“资源库”,显示出信息丰富、高效高速、覆盖面广的特点。而另一方面,协会要抢占市场,出效益,得靠先进的科技知识和灵敏的市场信息。客观上,远教为之提供了强大的资源支撑。这里,体现了“协会”+“远教”的结合。协会把农民组织起来,一边通过“资源库”为产业发展提供针对性、时效性强的先进技术和市场信息;一边大力推广应用实用技术,使农民更好地贴近科技;一边把握市场动态及时调整产业结构和生产,引导农民更好地适应市场,“三管”齐下,协会农民掌握了适用的新技术、新产品和信息流,自觉不自觉地运用新技术来从事产业的规模经营,从而增强农民驾驭市场的能力。这种能力增强了,农民增收有了希望,相应产业也就能获得发展,不管是种植的、养殖的,还是搞加工的协会和农民,都会赚到钱,而这些推动了农业产业化建设和经营,逐步形成本地的特色产业。长期镇华阳村支部组织协会农民“网上淘金”,通过网上信息,帮助生猪专业户卖得好价钱,使长期镇这个传统的商品猪基地更上规模。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是增加农民收入的一条快速有效的途径。而农村远教信息资源中,蕴藏着丰富的劳务信息,通过支部和协会源源不断送到村组农户,使劳务输出成为一个热门产业。天台镇星光和三块村党支部利用远教当“红娘”,向协会会员和农民群众提供劳务信息,农民实现稳步增收。据了解,**年远教开通至今,该镇累计组织1000多名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仅此一项,寄回汇款近900万元。通过“支部+协会+远教”,我市形成一批特色产业群。天台镇形成生猪和竹乡乌骨鸡养殖示范基地,现共有生猪存栏5000多头,竹乡乌骨鸡10000多羽;大同镇、宝源乡形成竹编产品基地。

4、注重实效,围绕增收做文章。一是要把支部加协会工作同两个中央一号文件的贯彻落实结合起来,以服务群众为主要目标,通过协会的服务作用的发挥,增加农牧民的收入,是落实好“支部加协会”的首要环节,最终逐步实现协会向经济实体转变。作为群众性的组织,在经济活动中按照“双方自愿、互惠互利、契约管理”的原则,支持协会在提供种子、设备和销售产品等环节收取合理的费用,实现以费养会,不断发展壮大,以确定其在经济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更好地服务群众。二是要与农业产业化建设相结合。协会的创建和发展围绕我市竹、畜、果、药四大产业来展开,尤其是紧紧抓住竹浆基地建设这个产业发展大局,从生产、收购、加工、销售、运输等各个环节建立起专业化协会,以农村经济的发展实际“催生”专业经济组织,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民增收。三是要与“五型特色”专业村的建设相结合。在2000年市委组织部就提出了打造“五型特色”(工业经济、旅游三产、科技农业、畜牧养殖、生态农业)经济强村的目标,实行一乡一品、一村一业的农业产业建设,这些年在专业村建设中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产业特色基地的初步形成和市场化集约成度之间的矛盾也突显出来。在支部加协会工作中,我市把这该工作同“五型特色”村建设结合起来,把千千万万分散生产经营的农户组织起来,纳入整个市场体系,使之真正成为市场竞争的主体;把农牧民自产自销的单个产品纳入整个产业链条,从而形成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科学化管理、规模化经营和社会化服务的格局。

三、成效及存在问题

经过近一年时间的探索,“支部加协会”这种工作模式主要取得了三个方面的成效:一是把分散生产经营的农户组织起来,纳入整个市场体系,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二是因为由支部规范、监督协会运作,把农民增收作为中心任务,确保了专业协会与千家万户的农民的紧密联系;三是把基层党组织的组织领导、政策引导、发动群众的优势,同协会在技术、市场、资金上的优势有机结合起来,使支部与协会、协会与农户相互结合,良性互动,改变了过去一些地方农村党建工作与经济工作“两张皮”的现象,加强和完善了党对农村经济工作的领导,从而实现了农民增收得实惠的目标。

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协会组织结构比较松散。现有的农村专业经济协会,多数是生产服务型协会,主要承担部分技术和生产指导,既没有向会员收取费用,会员也没有分利,协会内会员之间尚未形成联合经营,少数协会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价格同盟,但会员之间的生产和经营都是独立的,获得的利益各自享有,经营风险独自承当,未能真正把单家独户的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相连接。二是推行过急,同经济发展有脱节现象。积极引导农民发展农村专业经济协会,走农村专业合作的路子无疑是必然的发展趋势,但其发展成熟要有一个发育过程,现在的状况是统一推进,一轰而上,搞行政捏合,村村办协会,脱离了各地经济发展的实际,这不利于协会的健康发展。三是协会对自身法律主体地位的认识淡薄。现有的协会,多数处于为农民提供专业技术服务上,从事市场交易的较少,经济来往不频繁,使协会没有要求取得法律主体地位的意识,不登记不注册,在经营中遇到如不能依法保护合法权益;无法在银行、信用社取得贷款支持等难题。

四、下步工作打算

1、明确发展目标。今后一段时期,“支部加协会”建设的目标是:到**年底,争取全市80%的村均发展有比较规范的“支部加协会”型专业合作组织,全市总数达到80个;力争培育17个规模大、效益好、带动力强、机制健全、管理规范、运转良好的市级示范性合作组织。

“支部加协会”建设的工作重点是:以竹业、柚果业、生猪营销养殖、大棚蔬菜、石斛等5大特色产业为依托,以村为单位,以农民为主体,培育发展“支部加协会”型专业合作组织,坚持支部抓协会、促产业、带农民增收的发展方向,形成特色产业的专业合作组织“群”。

2、营造发展环境。一是开展学习培训。各乡镇办要根据本地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的需要和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需要。结合本地党建工作和远程教育工作,采取举办培训班、考察交流等多种方式,有针对性地深入开展农村党员干部教育培训,提高对“支部+协会”工作实质的认识。二是开展示范带动。各乡镇办要选择有条件的1-2个村结合当地的特色产业、运销大户和经纪能人,由村党支部领办、创办协会,在取得经验的基础上,再在面上推广;已经有“支部加协会”的乡镇,要继续深入发展,各地要制定具体的试点示范方案和推广计划。三是各级职能部门要充分发挥、承担相应的工作职责,加强管理,积极协调,提供必要的指导与服务。四是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学习和借鉴各地先进经验,尽快研究制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支部+协会”型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的意见》,出台相关政策措施。

3、切实加强管理。一是要进一步帮助协会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使各会建设好会员代表会议制度、理事会制度、监事会制度,使各合作组织有章可依,照章办事;二是帮助他们建立内部会员管理、财务管理、经营管理等制度,切实加强民主管理。三是村党支部要规范协会的运作,督促协会按照“入会自愿、退会自由、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原则,指导帮助群众共同致富,为会员提供无偿技术技能的服务;同时,按照“双方自愿、互惠互利、契约管理”的原则,支持协会在产销等环节收取合理费用,实现以会养会,不断发展壮大。党支部要保证协会始终沿着服务群众的发展方向,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中心任务和最终落脚点。四是要采取支部一班人和协会负责人“双向进入、交叉任职”的方式,把党员干部推向协会的关键岗位,在协会中挑大梁,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和骨干带头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