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观的解读与思考

时间:2022-07-12 10:34:00

发展观的解读与思考

同志在今年“七一”讲话中指出:“发展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政治文化相协调的发展,是促进入与自然相和谐的可持续发展。”刚刚闭幕的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又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这是我党在十六大精神的基础上,对发展观的新概括。这一新概括丰富了发展的内涵,符合时代的要求,反映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代表了人民的利益和要求,是与时俱进的新发展观。认真学习领会这一新发展观,对于紧紧抓住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具有重大的意义。

一、发展经济是新发展观的基础

经济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尤其是我国现在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文化均处于不发达状态。要改变这种状态,实现现代化,首先要从发展经济人手,集中力量把经济搞上去,同时不断推进社会的全面发展。我党当初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方针,就是针对我国的国情和社会主要矛盾的实际情况而提出来的。跨入新世纪,我国已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过程中,还要不要继续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呢?回答应当是肯定的。

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方针指引下,经过20多年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我国的经济实力和社会生产力有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综合国力有了明显增强,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但目前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整体水平仍然比较低,实现工业化、现代化的任务还需走较长的路,区域经济发展还很不平衡,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还只是处于低水平、不全面的小康状态。因此,大力发展经济,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仍然是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我们的中心工作。这也是我们进行政治建设和文化建设、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的基础。当然,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并不是凝固的和一成不变的,它应当根据国家的现实情况和社会发展规律的要求适时加以调整。但就我国.目前的整体情况而言,讲发展,还是应当继续把发展经济摆在“中心”地位。应当明确的是,讲经济发展的“中心”地位,决不包含不重视政治、文化建设之意。相反,新发展观所表述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经济政治文化相协调的发展”,就表明新发展观虽然继续强调经济发展的基础地位,但“协调发展”的地位有了明显的提升。

二、协调发展是新发展观的核心

新发展观的核心,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党的十六大提出,把“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建设成为“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的“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推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同时必须注意三大文明建设的协调发展。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彼此紧密联系而又有各自的发展规律,互为条件、互为目的、相辅相成。物质文明的发展处于基础地位。物质文明不断发展,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才有必要的物质条件。政治文明为物质文明的发展提供政治保证和法律保障,精神文明为物质文明的发展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它们对物质文明的发展能够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进程,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全面建设的进程。如果三者在发展进程中不能相互协调,就会发生相互制约的情况,影响整个社会的发展进程,甚至会造成不良的社会后果。中外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党的十六大还提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明确提出这样的目标,既是社会发展规律的要求,也是我国现代化建设协调发展的现实要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的成就举世瞩目,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这为加快民主政治建设和文化建设提供了很好的前提条件,同时,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完善,进一步加强政治建设和文化建设就显得更为迫切。特别是要加快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积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加强制度建设,从而为经济发展提供切实的政治保证和法律保障,以确保“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政治文化相协调的发展”。

从广泛的意义上讲,“协调发展”,还包括地区间、城乡间的协调发展。也就是,要着重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地域、城乡、不同社会阶层和社会群体等差距较大的问题,促进整个社会的协调发展,共同进步。

三、可持续发展是新发展观的重要方面

党的十六大报告强调,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入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新发展观强调可持续发展,就是强调要更加重视发展中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促进入与自然相和谐的可持续发展”,为人的发展和中华民族的长远发展创造良好的、可持续的发展空间和发展条件。坚持发展的可持续性,既是中国基本国情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要求,也是一个负责任的、有长远眼光的执政党及其政府所必须采取的战略举措。

我国提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已有lo年,取得了明显的成绩,特别是控制人口方面成绩巨大,节约资源方面也有成效,但是在保护环境方面却问题严重,令人担忧。这主要是因为保护环境与发展经济的矛盾比较尖锐,在实践中没有切实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如,有的地方认为发展就是经济的增长,其他社会事业都要为经济的增长服务,即使破坏了生态环境也在所不惜。有的地方甚至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暂时发展和所谓的“政绩”。有的地方在环保执法中明显存在地方保护主义,结果,由此带来的恶化的生态环境严重威胁了当地人的生存和发展,同时还严重地制约了当地经济的发展。这种高成本的发展将会带来本末倒置的结果。我们确实应该认真总结经验教训,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采取更加严厉有效的管理措施,加大执法力度,遏制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真正切实防止重蹈西方国家走过的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发展的痛苦教训的覆辙。

新发展观要求我们走文明发展道路,既要发展经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又要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大气、淡水、海洋、土地、森林等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在人与自然的相和谐中持续发展。同时启示我们,在我国经济已发展到目前水平的今天,任何再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的发展,都只能是贻害无穷的“发展”,决不是我们所追求的发展,更不是我们所需要的发展。

四、整体发展是新发展观的基本特征

社会是个有机的整体,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是一种系统的综合的合乎规律的历史运动过程。如果这种社会运动的整体性受到破坏,社会的维系和发展就难以继续下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也是如此。新发展观既讲经济的发展,又讲经济政治文化的协调发展;既讲经济社会发展,又讲人的发展;既讲当前发展,又讲可持续发展,具有明显的整体性特征。

把握社会发展的整体性,保持各个方面的综合平衡,防止和克服单打一,当前最重要的是处理好经济增长与社会其他各个方面综合发展的关系。必须肯定,为了达到现代化的目标,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人民富裕,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完全必要的和正确的。但是,在实际工作中,有些地方的个别领导却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战略方针理解为单一的经济增长的发展战略,把“中心”误解为“惟一”,把现代化的发展过程误认为仅仅是经济发展的过程;而他们所理解的经济发展又往往是扩大规模、增加数量、粗放式的经济增长模式;他们所热衷的政绩,往往只是单纯的经济增长指标。这种认识和这种影响下的实践,违背了社会有机体的整体性,违背了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目标和进程所固有的全面性、系统性及其各项任务之间的相互依存性,不仅妨碍社会全面进步,也十分不利于社会主义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有学者提出“发展=经济+社会+人”的观点,认为在影响现代经济发展的各类因素中,非经济的社会因素已占70%以上。因为实现经济增长的动力和基础是: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科技贡献率,提高管理效益,提高产业结构,提高国家经济质量。这“五个提高”,都要依靠科技、教育、文化和社会整体素质的进步和优化,而这些方面的进步和优化的载体又是人。由此可见,发展是经济社会相协调的整体推进过程,单纯突出哪一方面的发展都是违背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

总之,新发展观站在时代的高度,总结了国际国内社会发展的经验教训,揭示了规律性的东西,表明我们党对发展的认识达到了新的科学水平。这一新发展观,无疑是我们今后规划和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