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创新路线交流

时间:2022-11-29 04:52:00

实践创新路线交流

党的十六大确立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勾画了我国本世纪头20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这对于凝聚人心、鼓舞斗志,加快推进我国现代化建设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大政方针已定,关键在于落实。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我们党坚持先进性和增强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这是我们党结合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对党的思想路线的丰富和发展。在新的实践中推进各项工作,完成十六大提出的各项任务,必须始终坚持这条思想路线。

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十六大精神上来。对于共产党人来说,解放思想是一个永恒的课题。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解放思想,就是要适应实践发展的要求,自觉做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云南作为欠发达边疆民族省份,制约其发展的一大障碍就是干部群众的思想观念滞后。云南要发展,迫切需要解决思想观念、精神状态、工作作风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头脑,努力破除五种旧思想,树立五种新观念,即破除长期自然和半自然经济状况下形成的小生产习惯和小农经济意识,树立与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市场化的社会化大生产相适应的新观念;破除“肥水不流外人田”的保守思想,树立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新观念;破除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因循守旧、墨守成规和等、靠、要的依赖思想,树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新观念;破除守摊子、无所作为、当“太平官”的思想,树立奋发有为、敢试敢闯、敢为天下先的新观念;破除公有制经济比重越高越好的思想,树立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新观念。通过解放思想,把干部群众的思想统一到党的十六大精神上来,把力量凝聚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上来。

实事求是,发挥优势,科学制定发展规划。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胸怀全局,立足省情,科学制定发展规划,使各项工作措施符合客观实际。由于历史、自然及社会的原因,云南广大少数民族地区发展较慢,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经济结构不合理,劳动者科学文化素质较低。在清醒地看到面临严峻挑战的同时,我们还要看到加快发展的有利因素和良好机遇: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为云南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良好政策环境和发展机遇;我国加入世贸组织,正在构建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和大湄公河流域区域合作,将进一步开拓云南的发展空间。特别是党的十六大的召开,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指明了方向,注入了强大的动力。具体来讲,云南经济社会发展具有三大比较优势。一是资源优势。云南资源总量居全国第六位,人均资源总量是全国的两倍。二是民族文化优势。云南少数民族众多,文化丰富多彩,而且独具特色,堪称一部活的社会发展史。三是区位优势。云南是中国通往东南亚、南亚的通道,是中国、东南亚、南亚三大市场的结合部,有望建成经由云南从陆路沟通太平洋与印度洋的“大陆桥”。针对这样一种实际,云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坚持精心组织,分类指导,重点突破。贫困地区要尽快脱贫,实现温饱的地区要加快迈向小康的步伐,较富裕的地区要积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扎实推进各项工作。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能否做到这一点,决定着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对于云南而言,是否具有这样的精神状态尤为重要。坚持与时俱进,要求我们在思想上不断有新解放,理论上不断有新发展,实践上不断有新创造;要求我们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要求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谱写新的理论篇章结合起来,把发扬革命传统与创造新鲜经验结合起来,永不自满,永不懈怠。落实到具体工作中,就是要增强抢抓机遇、只争朝夕、不进则退的紧迫感,坚决扫除一切影响社会发展的思想障碍和体制性束缚,振奋精神,知难而进,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创造良好的发展氛围;就是要结合新的实际,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更好地团结和带领全省各族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是要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到党的建设的各个方面,从严治党,全面推进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和制度建设,不断提高广大党员干部的理论水平、领导水平、执政水平,不断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不断增强党的凝聚力、创造力和战斗力,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