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组织资源思考

时间:2022-10-15 03:16:00

党组织资源思考

**年底,曾庆红同志在全国组织部长会议上提出“提高整合组织资源能力”的要求,强调“有效地整合各种组织资源,增强我们党的组织优势”。为认真贯彻落实曾庆红同志指示精神,从组织部门的工作职责出发,中组部部务会议决定把“整合党的组织工作资源问题研究”作为**年组织工作重点调研课题。

按照部里的要求,我们室成立了课题调研组,先后到省区市,召开各种座谈会30次,个别访谈市级以上领导干部29人,进行了比较深入的调研。

在调研中,大家认为,整合党的组织工作资源,是组织工作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对党的组织工作资源的整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整合党的组织工作资源,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科学发展观所指的发展,不仅是指经济社会发展,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既是发展的重要保证,也是发展的重要内容。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关键是“五个统筹”,这些都包含着对整合党的组织工作资源的内在要求。整合党的组织工作资源,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变化的客观需要。在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我国国民经济迅速发展,社会生活发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变化,组织工作所处的环境与过去大不相同,对组织工作提出了整合资源的新要求。组织工作只有与时俱进,主动适应新形势,不断丰富和改进资源整合的方式和方法,进一步拓展资源整合的广度和深度,才能有效地覆盖经济社会发展的广阔领域,始终走在时代的前列。整合党的组织工作资源,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重要举措。党在组织上的强大是党的执政能力和党的先进性的一个重要体现。组织工作资源的质量越优、配置得越科学、整合得越有效,党的组织力量就越强大。整合党的组织工作资源,是更好地履行组织部门职责和提高组织工作效能的有效途径。随着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日益显现,组织工作资源由计划经济时代的高度集中逐步走向多元、分散,使组织工作的战线更长、头绪更多、难度更大,如果对各种资源不加以有效整合,就难以做到突出重点、统筹兼顾,就会影响组织部门职责的正确履行和职能的充分发挥。

一、整合党的组织工作资源的现状分析

调研中大家一致认为,要搞好课题研究,应当首先界定党的组织工作资源的内涵。对此,各地的同志从不同的侧面和角度作出解释。有的认为,组织工作资源,是构成组织工作体系、维持组织工作运转、推进组织工作发展的各种要素的总称。有的认为,组织工作资源主要包含人力资源、物力资源、组织资源、政策资源、精神文化资源等,既有内部资源、又有外部资源,既有有形资源、又有无形资源,既有传统资源、又有现实资源。多数同志提出,从组织工作的职责和任务看,主要应包括领导班子、干部队伍、人才队伍、基层组织、党员队伍和组工干部队伍等六个方面资源。综合大家的意见,我们认为,党的组织工作资源,是各级党委及其组织部门开展组织工作的一切有利条件和积极因素的总和,是党的组织工作顺利推进的载体和基础,对党的组织工作发挥着支撑、保障、影响等作用。整合党的组织工作资源,是对组织工作各类资源进行合理开发、优化配置、科学管理和充分利用,优化组织工作管理,增强组织工作效能,提高组织工作质量,使组织工作资源优势最大限度地转化为党的组织优势和政治优势。

从调研情况看,整合党的组织工作资源尽管是一个新提出的命题,但实际上各级党委及其组织部门多年来一直在进行这方面的实践,围绕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不断改进组织工作,促进内部的协调配合,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合作,增强与社会资源的良性互动,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其中许多内容都属于整合组织工作资源的范畴,这方面的好经验、好做法应当认真进行总结。

1、开展的历次集中教育活动

在全党开展的历次重大集中教育活动中,党中央总揽全局,组织和调动全党的力量,形成各级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具体组织指导,有关部门共同参与,齐抓共管、整体推进的工作格局,从组织指导到具体实施都实现了各种资源的有效整合,保证了集中教育活动扎实有效地开展。特别是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中央及地方党委都成立了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领导小组,并从有关部门和单位抽调精干力量,组成领导小组办公室以及督导组和巡回检查组,承担了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具体组织指导工作。在整个先进性教育活动中,组织部门注意与各有关单位加强协调配合,共同做好调查研究、制定方案、工作指导、督促检查等工作。各地各单位抽调大批力量参加先进性教育活动的组织实施工作,据统计,县以上党委(党组)共抽调50多万名党员干部,组建了15万多个督导组和巡回检查组,加强督促检查;在第三批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各地从相关单位抽调了113万多名党员干部,派驻到62万个村,面对面帮助指导。为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还与宣传部门及新闻媒体加强协作,通过大量的、富有成效的新闻宣传工作,增强了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可以说,这次先进性教育活动,就是一次党建工作力量的大整合,是一次整合党的组织工作资源的成功实践。

2、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

在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中,以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为目标,以选准用好干部为重点,不断拓宽渠道,改进方式方法,动员广大干部群众以及社会各方面力量,共同参与到干部选拔任用、监督管理和教育培训中来。围绕扩大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的民主,积极探索更大范围干部群众能够有效参与干部推荐、考察的途径和方法,民主推荐、民主测评、民主评议成为干部选拔任用的必经程序,公开选拔、竞争上岗成为干部选拔任用的一种重要方式;干部考察面不断扩大,考察预告、差额考察普遍实行,民意调查开始在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换届考察中全面实施;各级组织部门在将拟任人选提交党委讨论前,主动征求纪检监察机关的意见,并在党委讨论决定任命后进行任前公示。为加强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监督管理,中央及各省区市党委建立了巡视制度,由纪委和组织部门联合成立巡视组,定期开展巡视工作;各级组织部门建立了与纪检监察、信访、审计等相关部门组成的干部监督联席会议制度,定期沟通干部廉政勤政情况,普遍开通了“12380”举报电话,畅通群众参与干部监督工作的渠道。为落实大规模培训干部的战略任务,各级组织部门积极拓展培训渠道和培训阵地,在充分发挥党校、行政学院等干部教育培训主渠道作用的基础上,还广泛运用高等院校等社会培训资源,普遍开展国际合作培训与交流,特别是中国浦东、井冈山、延安三所干部学院的建成和投入使用,进一步丰富了全国性的干部教育培训资源,目前已初步形成组织部门牵头抓总、相关部门和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多层次、多渠道、大规模的干部教育培训体系。

3、人才工作中坚持党管人才原则

在人才工作中,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树立和落实科学人才观,在中央和各级党委的领导下,各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各司其职,并动员社会力量广泛参与,有效推动了人才工作的开展。全国人才工作会议后,中央将原来的人才工作协调小组和全国知识分子工作联席会议合并,成立了新的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各级地方党委也相应成立了人才工作协调机构,加强对人才工作的统筹规划和宏观指导。中组部及地方各级组织部门把人才工作放在了更加重要的位置,使组织工作的整体布局从干部工作、组织工作“两个轮子”向干部工作、组织工作、人才工作“三位一体”转变。充分调动各方面的力量,积极探索政策指导与市场配置相结合的方式方法,推动各类人才资源的开发、培养、使用,使人才队伍的总量和整体素质得到明显提高。围绕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实施和重点工程建设配置人才和智力资源,组织开展了“西部之光''''、“博士服务团”活动,选调干部援藏援疆,选派科技副职等,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一些地方还在消除人才流动中的区域、部门、行业、身份、所有制等限制方面进行了大胆尝试,促进了人才的跨区域跨行业流动。

4、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

在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中,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新情况,积极探索基层党组织的设置方式,丰富活动内容,改进活动方法,加强对党员的教育管理,努力夯实党的执政基础。全面开展了农村基层党的建设“三级联创”活动,形成了县(市)、乡镇、村上下联动、整体推进的工作局面。注重在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中建立健全党的组织,努力扩大党的工作的覆盖面,仅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就新建党组织13万个。针对流动党员增多的情况,一些地方通过开展党组织找流动党员、流动党员找党组织的“双找”活动,实施流动党员“安家工程”,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得到明显加强。在农村基层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工作中,不少地方很好地运用了有线电视、电信、移动通信等国家基础设施资源,节约了成本,大大加快了远程教育网络的建设进程。

5、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工作

在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工作中,坚持统筹谋划,全面部署,重点突破,把自上而下的推动与自下而上的探索结合起来,改革的力度明显加大,步伐明显加快,取得了丰硕的成果。2000年青岛会议以来,各级党委及其组织人事部门围绕贯彻落实《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纲要》确定的方针原则、基本目标和主要任务,不断探索深化改革的有效方法和途径。以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为目标,以建立科学的干部选拔任用和监督管理机制为重点,在改革的总体布局上实现了由局部改革、单项突破向综合配套、整体推进的转变。坚持尊重基层和群众的首创精神,鼓励和支持各地各单位大胆实践,探索创新,同时加强宏观指导,及时对基层创造的好做法好经验进行总结、规范,加以推广,形成了上下联动、合力推进改革的工作机制。坚持调查研究,先行试点,借助组织部门内外的工作资源,逐步完善各项制度。中央前年出台的“5+1”法规性文件和去年底、今年上半年先后出台的任期制等5个法规性文件,以及《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试行办法》等,都是通过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听取方方面面的意见,反复论证,充分试点后颁布实施的。经过多年的实践,目前已建立起包括一个法、一个纲要、三个条例、十几个配套文件在内的较为完备的干部人事工作法规体系。

6、构建组织工作的运行机制

在构建组织工作的运行机制中,注重加强组织部门内部、组织系统上下以及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与配合,努力形成推动工作的合力。在制定《公务员法》过程中,中组部同人事部密切配合,并注意与全国人大法律委、法工委、国务院法制办等单位协商沟通,保证了《公务员法》的顺利出台。为加强对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综合指导,中组部建立了部内的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每年年初研究制定部内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工作方案,年中几次工作进展情况的汇报交流,促进各单位的协作配合和工作的整体推进。在诸如集中教育、换届考察、公开选拔等中心任务、重点工作的推进过程中,各级组织部门普遍实行部领导牵头、将部内各部门的工作力量重新进行整合的方式,集中力量保重点,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质量。中央及地方各级组织部门每年在确定重点调研课题的过程中,广泛征求部内各单位和下级组织部门的意见,并通过组织系统的上下协作,共同进行重点课题的调研,联合攻关,形成了一套较好的工作机制。以“三网三库一平台”为载体,大力推进组织系统的信息化建设,开通了全国组织系统专网和远程视频会议系统,在运用现代技术手段推动组织系统信息化建设、加强信息资源共享方面迈出了重要步伐。

从调研看,我们虽然在整合党的组织工作资源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实践,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这仅是初步的、不系统不完善的。当前,整合党的组织工作资源中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部分组织工作资源的配置不够合理;二是部分组织工作资源的功能还没有得到正常发挥;三是组织工作资源的整合机制尚未建立起来。

二、整合党的组织工作资源的初步思考

整合党的组织工作资源,必须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要求,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突出重点、统筹兼顾,以人为本、协调发展,与时俱进、改革创新,科学配置、有效利用等基本原则,通过调整充实、有效开发、充分利用、提高能力、完善机制等措施,以实现资源效益最优化为目标,进一步盘活现有资源;以实现资源总量最大化为目标,积极开发新的资源;以实现资源共享为目标,充分利用党内资源和社会资源,从而不断改进和加强组织工作,提高组织工作的效能和水平,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和人才支持。

1、切实增强整合组织工作资源的意识

整合党的组织工作资源,必须顺应经济社会发展变化和组织工作客观实际的要求,调整工作思路,树立科学理念,增强“整合”意识,提高整合资源的自觉性。要跳出“就组织工作抓组织工作”的思维模式,围绕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自觉把整合组织工作资源放在全党工作大局中去谋划、去部署、去实施,牢牢把握大局,自觉服从大局,有效服务大局。要强化效率观念、成本观念,谋划工作要坚持从实际出发、统筹兼顾,推进工作要科学安排、简洁有效,落实工作要脚踏实地、注重实效,通过资源整合,努力降低工作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努力实现组织工作资源的政治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要摒弃“组织工作仅是组织部门的工作”的观念,运用系统论的观点来思考组织工作,充分发挥组织部门对资源的调控、配置作用,注重组织工作资源的共建、共享,发挥其他职能部门的作用,形成推动工作的整体合力,使组织工作从内容到形式更加适应新的实践要求。

2、有效整合组织系统内部资源

许多同志认为,整合党的组织工作资源,重要的在于整合好组织系统内部资源,提高组织部门的工作效能。目前需要从四个方面入手:一要认真履行组织部门职责。对普遍存在的组织部门牵头抓总的任务日益增多的现象进行深入研究,从体制和机制上找出解决的办法,使组织部门真正能够按照确定的工作职责、承担的工作任务,集中时间、集中精力,卓有成效地做好本职工作,避免疲于应付和“越俎代庖”。确需组织部门牵头抓总的工作,要发挥组织优势,加强宏观指导,注重协调解决重点难点问题,同时重视发挥参与各方的作用,支持他们各司其职地开展工作,做到整合到位而不“越位”。二要合理配置组织工作力量。根据精简、效能的原则,合理确定组织部门内部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一些同志提出,当前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任务繁重,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很多,应根据工作需要,适当增设相应工作机构,增强工作力量,大体实现基层组织建设工作机构与干部工作机构的平衡。要加强地方组织部门的建设,适当增加市、县一级组织部门的人员编制和财力支持。三要加强组织部门内部的统筹协调。理顺组织部门内部机构的工作关系,形成权责清晰、协调便利、信息通畅、高效运转的工作机制;进一步健全部办公会制度,加强部门之间的工作协调,统筹推进组织、干部、人才工作,使“三个轮子”和谐运转、相互促进;建立工作通报和信息沟通制度,尤其要加强干部工作信息的沟通,打破实际工作中一定程度存在的“三块”工作相互分割的樊篱,打破干部教育、干部监督与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脱节的现象,做到相互联通,信息共享。四要搞好组织系统上下联动。上级组织部门要利用信息资源和人才优势,加强对下级组织部门的工作指导和业务培训,为他们开展工作提供便利条件,减少他们在人力、物力、财力上的消耗,帮助他们提高工作能力和工作水平。上级组织部门要尊重基层的首创精神,及时发现、总结和推广各地富有成效的创新经验,为各地各部门有效开展组织工作提供方法论指导。重要的、具有普遍意义的探索性课题,可以统一组织试点工作,并实现成果共享,避免各地各部门各搞一套,减少重复探索的成本。

3、充分运用党内资源和社会资源

新时期组织工作任务重、头绪多、战线长、涉及面广,仅仅依靠组织部门“单兵独进”,封闭运行,很难出色完成工作任务。因此,必须有效整合全党的工作资源,充分利用和依托社会资源,加强与党委、政府相关部门及社会各个方面密切配合、通力合作。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要进一步拓宽选人用人的视野,畅通全社会的举贤荐能渠道,使原来不在视野的干部或发展潜力大尚未被认识的干部脱颖而出,不断开发干部资源。要注重整合有关组织人事部门的力量,建立一支素质较高、相对稳定的干部考察队伍,丰富干部考察工作资源。在干部监督工作中,要注重与纪检监察、审计、统计、环保等部门的沟通合作,落实干部监督联席会议制度,进一步发挥好信访、“12380”举报电话的监督作用,共享干部监督信息资源。在人才工作中,要充分发挥人才工作协调机构的作用,注重整合相关部门的力量,形成人才工作整体联动的合力,努力培育新的人才资源。在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中,要善于运用有关职能部门、群团组织的力量,共同推进党建带工建、带团建、带妇建和社区共建,进一步拓展基层党建工作资源。在干部培训工作中,要充分挖掘党政领导干部、高校教师、科研机构专家队伍资源,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统一规划和组织实施境外培训,防止和避免多头培训、重复培训现象;积极推进党校办学体制的改革,可将县(市、区)委党校改为所在市委党校的分校,避免教育设施建设重复投入,盘活党校系统内部资源;对各部门的培训机构,要进行认真评估,需要保留的应加强管理,使其充分发挥作用,不需保留的及时予以撤并,避免资源浪费。要注意运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传媒和视频会议系统宣传组织工作、推动组织工作。

4、不断完善组织工作的政策资源

一要科学制定政策。要规范政策出台的程序和规则,避免各行其是、政出多门。组织工作的政策制度设计一定要科学合理,讲求实效,具有指导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要定期对组织部门的现有政策规定进行梳理,增强政策合力。领导班子配备的有关政策要着眼于强化班子整体功能,既要对专业、年龄、文化、性别有“硬”规定,更要注重“能职匹配”的岗位“软”标准,以利于调动大多数干部的积极性。探索建立党务工作经费保障政策,把党务工作经费纳入同级政府财政预算,统一由财政渠道进行管理,同时适当提高基层组织部门党费自留比例,为开展组织工作提供有力的经费保障。二要强化政策执行力度。探索建立主体清晰、责任明确的政策执行体系,努力形成运转有序、保障到位的工作机制。加强各项政策规定贯彻落实情况的督促检查,及时解决制度执行中遇到的问题,提高政策的权威性和执行力。建立政策落实沟通协调机制,充分发挥部门职能作用,及时交流信息,沟通情况,协调解决有关问题,共同推进组织工作政策的落实。三要健全政策反馈制度。应建立组织工作政策执行情况定期报告制度,及时把基层对完善政策的意见和建议反馈过来。一些同志建议,建立政策效用评价制度,对一些重大政策出台一段时间后应进行全面评估。比如,这次党委换届后实行新的领导体制和运行机制,特别是减少副书记职数、扩大交叉任职后,要及时对领导班子发挥整体功能的情况进行评估,为完善政策提供依据。

5、努力优化组织部门人力资源

组织部门和组工干部是整合组织工作资源的主导力量,有效整合组织工作资源,必须优化组织工作人力资源。一是充分运用精神资源,提高组工干部思想政治素质。组织部门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形成了许多富有组织部门特色的优良传统和作风。这是我们的宝贵精神资源,越是面对新的情况和问题,越是要运用好、发扬好。要坚持把优良传统作风教育作为组织部门思想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进一步强化组工干部的大局观念、责任意识和党性原则,使他们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党的宗旨,坚持“两个务必”,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增强党性修养和道德修养,弘扬“政治坚定,公道正派,廉洁勤奋,求实创新”精神,始终保持“对己清正,对人公正,对内严格,对外平等”的组工干部形象,把组织部门建设成为党性最强、作风最正、工作最出色的部门。二是加强能力建设,提高组工干部工作水平。认真锤炼组工干部说、写、干的基本功,努力提高政治鉴别、政策运用、知人善任、组工业务、拒腐防变的能力和水平,教育和引导广大组工干部坚持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认真钻研组织工作的有关政策和业务知识,提高围绕党的中心任务谋划和推进组织工作的能力,学习现代管理科学、行为科学、人力资源开发等学科的最新成果,不断拓展知识面,更新知识结构。坚持把实践锻炼作为组工干部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除进行交流轮岗、挂职锻炼外,有计划地把组工干部放到急难险重工作岗位或重大政治活动中去接受锻炼和考验,让组工干部广泛参与社会实践,提高综合素质和实际工作能力。三是扩大选人视野,改善组工干部队伍结构。严把“入口”关,按照德才兼备原则,把最优秀且适合从事组织工作的干部调入组织人事部门。注意从各条战线特别是从基层选人,同等条件下优先选择熟悉基层、了解实际、有多岗位工作经历、实践经验丰富的干部,并兼顾文史、理工、经济、法律等各类专业的相对平衡,不断优化组工干部队伍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