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建设路子思考

时间:2022-09-26 06:31:00

新农村建设路子思考

**县是一个以哈萨克族为主体民族的边境少数民族县,行政区域面积5.43万平方公里,四分之三以上面积是牧区。全县总人口8万余人,其中,哈萨克族占总人口的65%以上;牧业村17个,牧业人口4188户2.3万人,共成立牧区党支部17个,有牧民党员215人。由于受自然环境和传统习惯的影响,长期以来,**县哈萨克族牧民“逐水草而居”,四季迁徙,长年跋涉往来于南北480公里长的冬夏牧场放牧牲畜,平均一家每年转场搬家80余次,传统落后的游牧生产生活方式,不仅严重阻碍了牧区经济发展和牧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步伐,也给牧区党建工作带来了诸多不便。为彻底改变这一现状,近年来,**县委结合边疆牧区实际,坚持规划先行,紧紧围绕牧民脱贫致富奔小康这一宏伟目标,狠抓基层党组织建设,积极探索牧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新形式,走出了一条建设牧业中心村、让牧民享受现代文明的新路子,有效地促进了牧区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

一、选好支点,社会主义新农村在牧区建起来。为改善牧民生产、生活条件,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县委根据牧区特点,以建设牧业中心村为支点,加快牧民定居步伐。一是高起点规划。县委在中心村建设中,坚持“统一规划,多元投资,城乡联动”的方针,严格遵循“先规划、后建设”的原则,从自治区聘请有资质的规划部门对牧业集中定居进行统一规划,中心村的建设立足于功能齐全,实行行政、教育、治安、卫生设施和基础设施并重齐上,保证牧民定居的高标准、高档次。将扶贫搬迁、水土开发、节水灌溉、退牧还草、防病改水、乡村公路、通讯、农网改造、世行义教工程等多个项目资金集中在中心村实施。二是跨越式配备基础设施。在市场体系建设方面,逐步完善商品交易市场建设,新建的6个中心村都建起了市场,喀拉通克乡沙尔托海中心村建起了集贸市场,牧民定期赶集,商品交换意识悄然形成。吐尔洪乡阿克哈仁中心村新建了活畜交易市场,使中心村商业发展的基础条件更加完备。在库尔特乡阿克哈拉中心村,千余平方米的商业用房已被农牧民订购一空;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中心村建设以水土开发为依托,所有定居牧民都占有人均20余亩的土地。如萨尔托海中心村,**年新开发土地8000亩,哈拉恰海中心村人均占有土地30余亩。同时,大力推进畜牧业生产方式的变革,推广暖圈舍饲、“三贮一化”等先进生产技术,推行“十配套”服务,同步规划渠、田、林、路、桥、屋、圈、棚、窑、池等设施。据统计,仅乌河一线,四年内就建设新型暖圈750余座;在公共设施建设方面,坚持彻底改善牧民生活条件,大力加强路、电、水、通讯等公共设施建设。目前,街道、公路、供水、电力、通讯等设施全部畅通,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雏型已经形成。三是深入动员广泛参与。在建设过程中,立足“建设模式标准化、建设项目的捆绑化、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和建设内容的系统化”的“四化”要求搞建设,采取政府支持一部分、专项资金争取一部分、民间投资吸纳一部分的方法多渠道融资,逐步从建设资金短缺的困惑中解脱出来。县委将中心村建设任务全部分解到全县六乡三镇及县直147个单位,使每个单位都有担子和任务,全部投入到中心村建设中,有4000多名党员参与到中心村的建设中。

二、突出重点,基层组织建设在牧区强起来。**年以前,绝大多数牧民党员是名符其实的“马背”党员,正常的组织生活都无法得到保证,管理监督难以到位,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难以有效发挥。当时的牧业村集体经济空壳村占到了70%,发展党员工作连续5年呈停滞态势,牧区发案率、牧民孩子失学率、辍学率始终居高不下,甚至在牧区出现了散发非法宗教宣传品,党员参加宗教活动的现象。针对牧区党建中存在的“公章随身带、会议流动开、党员四处找、电教上马背”的问题,县委详细制定了《**县牧区党建五年规划》,依托国家生态移民搬迁工程,实施了“牧业中心村党建工程”,使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得到进一步提高。一是让牧区党组织“下马”。建设“1村+1总支+1校+5户”的中心村牧区党建新模式,即:围绕中心村对全县牧业村的党支部进行了调整、合并,在每个中心村均成立了1个牧业党总支,支部书记由乡党委副书记兼任,支部成员由六乡牧业村支部书记组成,建立1个牧区党校,并通过开展牧区“科技中心户”、“文化中心户”、“民族工艺中心户”、“小康中心户”、“特色中心户”创建活动,创建各类“中心户”680户。形成了以牧业中心村为核心,以牧区党校远程教育为阵地,以各类中心户实践教育为辐射的牧区党员教育新模式。并根据牧业生产情况,制定了冬夏两套“三日一会”制度,规范了牧区党员活动日、民主议事日、主题实践日和党员大会,使牧区彻底告别了“马背党支部”、“流动党校”的历史。二是让牧民党员“进家”。按照“实用、实效、适度、超前”的原则,制定了《**县牧区“中心村”模式阵地建设五年规划》,统一设计村级阵地指导样图,统一实施“牧业中心村”阵地建设。经过近几年的努力,300平方米以上的精品阵地达到54.2%,200平方米以上的一类阵地占到45.8%,实现“八室两场一园”的标准。即:村“两委”及其配套组织办公室,党员活动室、村民会议室、文化娱乐室、广播电视室、图书室、卫生室、健身室,篮球场、足球场,花园式庭院;达到“六通六有”,即:通水、通电、通暖、通电话、通广播电视、通现代远程教育网,有各类办公设施、有齐全的电教设备、有2000册以上图书、有健身器材、有村民自娱设施、有配置较好的电脑。彻底解决牧区无固定党员活动阵地、党员活动不能制度化、经常化的问题,真正把党员活动室办成“党员之家”、“牧民之家”。三是集体经济“摘帽”。按照“城市支持农村、工业反哺农业”的发展要求,因地制宜发展牧区经济,中心村将牧民定居、水土开发、商业区开发结合为一体,通过转移劳动力、发展特色产业、完善牧区功能建设等方式,进一步推动农牧区集体经济发展。同时,中心村立足实际,实施了支部带头、党员示范、“一村一品”战略,吐尔洪乡阿克哈仁中心村已建成年育肥出栏3000头(只)的牛羊育肥党员示范基地,库尔特乡喀拉吉拉中心村建成5000亩年种植加工5万吨的青黄贮饲料基地,杜热乡阔克布拉克中心村建设了2000亩的优质哈蜜瓜基地,库尔特乡阿克哈拉中心村正在筹建年出栏3000只的小尾寒羊养殖基地。方兴未艾的“牧业中心村党建工程”强力推动了牧区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预计到**年年末定居牧民人均纯收入将达到5000元以上,2010年在全县率先全面实现小康社会。

三、解决难点,定居牧民群众富起来。牧民定居下来是基础,留得住牧民是关键。对此,县委采取一系列措施,拓宽牧民群众致富渠道。一是排忧解难帮富。围绕推进牧业中心村建设,在县直机关广泛开展“同学习、同劳动、同闯市场”的“新三同”活动,坚持下派得力干部组成工作组,进村入户帮助牧民解决定居后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先后为定居牧民办好事实事1400余件,解决发展实际困难800余个。喀拉布勒根乡唐巴勒塔斯村是全县有名的贫困村,该村距乡政府180公里,这里的哈萨克族牧民常年生活在大山深处,过着“靠天种田养畜”的贫困生活。为尽快使这个村脱贫致富,县委、政府从**年起在乌河南岸喀拉恰海筹建牧业中心村,在建设过程中,县乡干部吃住在生产第一线,帮助牧民盖房、开发土地,使全村136户哈萨克族牧民全部搬迁到规划整齐的牧业中心村。二是县乡联动促富。广泛开展“联一村包十户增百元”和“一帮一”对口帮扶活动,广大机关党员干部和技术员进村入户动员,引导牧民走种养结合的致富路,给牧民面对面地讲科技知识,手把手地教种植技术,仅去年以来,县委共抽调干部212名,帮助定居牧民种植玉米、哈密瓜、油葵、蔬菜等经济作物,牧民的收入明显提高。2005年底牧业中心村定居牧民人均收入达4280元,较定居前的1800元净增了2480元。常年在马背上放牧的哈萨克族牧民思想观念得到了较大转变,如今的他们离开了马背,放下了鞭子,开起了现代化的农用机械,走上了致富路。三是长效机制保富。根据牧业中心村实际情况,县委、政府先后制订出台了《**县牧业中心村经济社会发展五年规划》和《牧业村定居牧民致富奔小康五年规划》等6项惠农富农政策,县财政投入2170万元专门用于牧业中心村建设和定居牧民致富,建立了牧业产业化发展基金、牧民发展基金和贫困牧民扶助基金,并对发展二、三产业的牧民,从征地、办证、资金、技术、营销等方面建立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为农民增收致富开辟了“绿色通道”。

到目前为止,全县已建成集住房、棚圈、学校、卫生所,以及交通、通讯、广播电视为一体的牧业中心村6个,实现牧民高标准定居1276户、7613人。“十一五”期间,全县拟新建牧业中心村14个,使全县100%的牧民按照牧业中心村的模式实现定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