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的决定

时间:2022-09-18 08:28:00

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的决定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发[2006]1号)精神,加快我县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确保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取得实效,根据自治区党委、政府关于将我县确定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县的部署和要求,特作如下决定:

一、高度认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一五”规划建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这是我们党统揽全局、着眼长远、与时俱进作出的战略决策,集中反映了中央对“三农”工作新的形势判断、新的指导思想、新的方针政策,充分体现了时代的要求、发展的要求、人民的要求。自治区党委、政府把××县确定为全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县,在政策上给予倾斜,在财力、物力上给予扶持。全县各级各部门一定要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惠民富民的一项重要举措来抓紧抓好。

改革开放以来,我县农村发生了历史性的深刻变化,农村改革不断深化,农业经济快速发展,农民收入稳步提高,农村党建工作、精神文明建设取得长足进步,农民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发生了重大转变。但是,农村各项事业的发展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仍有较大差距,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尚未消除,促进农民持续稳定增收的长效机制还未形成,“三农”问题仍然是制约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因素。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我县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完全可以大有作为。现在,全国各地都在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如火如荼地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形势逼人。如果我县不立即行动起来,就会落在后面,就会失去根本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契机,影响我县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因此,全县各级各部门和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必须认清形势,珍惜机会,充分认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把思想统一到中央、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决策和部署上来,积极探索出一条具有××特色的、行之有效的路子,不断开创“三农”工作新局面,确保全面完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各项任务,为区、市党委政府,为全县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二、明确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指导思想、建设目标、基本原则及主要任务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县工作的重中之重,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以基础设施建设为突破口,科学规划,统筹安排,量力而行,分步实施,协调推进农村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实现新农村建设的良好开局,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推动全县农村走上生产发展、生态良好、生活富裕的文明发展道路。

(二)建设目标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三)基本原则

1、政府引导,农民主体。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根本保证;政府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组织引导者,要整合资源、加强引导、强力推动、搞好服务;农民群众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要牢固树立农民主体意识,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群众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引导群众用勤劳的双手,艰苦奋斗,积极、主动建设自己美好的家园。新农村建设是一项涉及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方方面面的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界、各层面的大力支持,各级各部门要充分调动参与建设的积极性,积极整合各类支农资金,引导和促进社会投资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

2、科学规划,合理安排。要充分尊重客观规律和农民群众的意愿,科学编制试点发展规划及其专项规划。根据发展可能制定阶段性目标,突出建设重点,合理规划布局,分步实施,有序推进新农村建设。

3、因地制宜,分类指导。要结合我县的自然条件、民俗民风及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水平,坚持从实际出发,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设方案,量力而行,因镇制宜、因村制宜、因屯制宜;实行分类指导,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形成各具特色的建设格局,不搞一刀切、齐步走。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当中,一定要注意保持鲜明的民族特色,保持独特的地域特征,保持优秀的文化传统。

4、基础先行,务求实效。要抓住新农村建设的突破口,要抓住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要抓住农民群众最关心的问题,从改善农民群众最关心、要求最迫切、最容易见效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入手,积极争取上级扶持资金,集中力量,搞好道路、水利、能源、教育、卫生、文体、广播电视、通讯等基础设施,要保证质量,让农民直接受益,同时为实现新农村建设的其他目标任务打下良好基础。

5、先易后难,循序渐进。建设新农村是一项长期的历史任务,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广泛听取基层和农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尊重自然规律、经济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区分轻重缓急,先急后缓,选准突破口,找准切入点,从基础条件较好、干部群众积极性较高的地方入手,从比较容易见成效的事情入手,从资金筹措比较容易到位的项目上入手,集中力量,分项分组分步实施,扎实推进,尽快达到目标要求,取得实在效果。

6、以点带面,示范引路。要结合我县实际,通过实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以点带面,点面结合,全面扎实推进我县新农村建设。

(四)主要任务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个全面目标和长期历史任务,我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为期两年。结合我县实际,新农村建设要突出抓好“四基”建设:一是基础产业建设;二是基础设施建设;三是基本素质建设;四是基本保障建设。具体工作上,着力抓好“三化五建六新”。“三化”,即推进农业产业化、农村工业化、农村城镇化。“五建”,即抓好路、水、电、沼气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抓好中小学校和农民成人文化技术学校等教育设施建设,抓好农村广播电视电讯设施和村级文化活动中心等文体设施建设,抓好镇、村卫生院(所)和村计生服务室等医疗卫生设施建设,抓好房屋和村容村貌等人居环境建设。“六新”,即发展新经济、创造新生活、塑造新风尚、建设新村貌、建立新机制和培育新农民。

三、开放创新,统筹协调,重点突破,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各项工作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内容丰富,涉及面广,必须树立开放创新新理念,大胆探索,努力培育建设创新型农业、创新型农村、创新型农民,逐步探索出一条具有××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路子,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具体工作中,突出抓好以下六个方面:

(一)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加快推进农村“三化”实现新突破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首要任务是全面加强农村生产力建设。要创新发展思路,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要坚持以推进农业产业化、农村工业化和农村城镇化为目标,以加快城镇建设为载体,以推进农业科技进步为动力,以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为保障,不断加快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加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设,促进农业生产稳步发展。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充分利用沿海发达城市产业转移和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有利时机,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承接农业及农产品加工产业转移,培育具有地方特色、市场竞争力强的优势产业、优势企业和优势产品,不断提高农村工业化水平,增强二三产业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能力,千方百计发展壮大县域经济,促进“富裕××”建设。

(二)进一步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和就业创业能力,推进农民增收迈上新台阶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心任务是促进农民增收。要紧紧围绕农业结构调整,积极发展特色农业,大力发展水产畜牧业,重点培育扶持龙头企业,切实抓好基地生产,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要积极引导农民成为产业主体和市场主体,组织、引导千家万户农民参与产业开发与建设,培植拓宽农民增收致富门路。要坚持统筹城乡居民就业的方针,继续优化农民进城务工经商的政策环境,以南宁市“百万市民素质培训”活动为抓手,健全推广“乡土人才”工程,整合农村各种教育资源,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进一步提高农民职业技能和创业本领。要加强劳务输出工作,有效地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不断拓宽农民增收新渠道。要高度重视解决农民工问题,加强对农民工就业技能培训和职业安全卫生保护,增强农民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和履行义务的自觉性。

(三)深化城乡体制改革,建立健全农村发展新体制

要进一步加快农村改革步伐,巩固和发展农村税费改革成果,逐步建立高效运转的基层行政管理体制和覆盖城乡的公共财政制度,创新农村公益服务运行模式,健全和完善农民增收减负的长效机制。严格执行农村土地管理制度,适当提高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标准,切实安置好失地农民。坚持以村民自治制度为基础,扩大农村基层民主,健全村务公开制度,开展普法教育,确保广大农民群众依法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

(四)统筹城乡基础公共设施建设,加强村庄规划和人居环境治理,构建整洁、亮丽的新村貌

统筹城乡规划建设与管理,坚持一手抓建设新城镇,一手抓建设新农村,从方便生产生活、美化绿化环境、节约保护耕地、尊重传统文化等方面出发,认真做好新农村的规划建设,进一步加快农村道路、水利、能源、通讯、基础公共设施建设,努力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城市文明向农村辐射,城市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围绕建设“生态××”,大力开展环境整治,改变农村“脏乱差”现象,建设一批布局合理、环境优美、服务配套、生活舒适的新农村。

(五)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和民主法治建设,倡导健康文明的新风尚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一项重要任务是促进乡风文明。继续深入开展文明村、文明户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引导农民破除陋习、崇尚科学、反对迷信,努力形成安居乐业、邻里和睦、民风淳朴、文明祥和的良好氛围。深入开展创建“平安××”活动,强化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确保农村的和谐稳定。在建设“文化××”过程中,广泛开展送文化进农村活动,用健康向上的先进文化占领农村阵地,形成民主法制、诚信友爱、富裕平安、文明健康、和谐发展、充满活力的良好风尚。进一步完善村民自治,培养农民“爱国、守法、诚信、知礼”,激发广大农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六)全面推进城乡社会事业发展,为农民安居乐业、致富奔小康提供新保障

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不足,是农村发展中薄弱的环节。要全面落实农村义务教育制度的政策措施,加大力度调整学校布局,改善办学条件,优化师资队伍,提高办学质量。进一步巩固和扩大农村新型合作医疗覆盖面,加快建立和完善县、镇、村三级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不断提高农民医疗卫生水平。加快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探索建立以失地农民为重点的农村基本保险体系,逐步推行农民养老保险制度。

四、建立健全党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领导机制

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切实加强党对农业农村工作的领导,努力形成“党委领导,政府引导,农民主体,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

(一)坚持党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的领导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事关我国农业和农村的长远发展,事关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大局,全县各级党委和政府要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出发,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加强领导。县委、县政府成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新农村建设工作的组织、指导、协调和督促。领导小组各成员和各具体责任单位要按照职责分工,认真研究,细化方案,切实履行好工作职责。各部门和各镇、村也要相应成立领导机构。要采取县领导包镇、部门包村、镇村包屯的方式,层层抓落实,各级各部门、各镇村(屯)要相互配合,搞好服务,形成合力,全面扎实推进我县新农村建设。

(二)整合资金,统筹安排

县财政要视具体情况预算安排一定比例的专项资金用于新农村建设。各责任单位要积极向中央、自治区、南宁市争取扶持资金,并把扶贫、农业、交通、水利、能源、教育、卫生、计生、文体、广电通讯等专项资金捆绑用于新农村建设。发挥农民主体作用,积极引导农民投资投劳,建设美好家园。

(三)广泛宣传,营造新农村建设的良好氛围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涉及面广、内容多、任务重,需要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响应和参与。各级各部门、各责任单位要采取各种有效形式,广泛宣传发动,真正做到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县内各新闻媒体要及时报道工作进展情况,开辟专题专栏及时报道新农村建设的好思路、好经验、好典型。

(四)加大督查力度,严格考核机制

要加强督促检查,确保新农村建设工作的健康有序进行。对工作抓得紧、成效明显的,给予通报表扬;对工作不到位、进展慢、成效不明显的,要责令限期整改,并给予通报批评。要把新农村建设成效作为检验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执政能力、领导水平的重要内容,作为班子年度考核和干部奖惩、任用的重要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