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区和谐社会创建活动方案

时间:2022-03-26 03:58:00

开发区和谐社会创建活动方案

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全面推进和谐社区建设的若干意见》(发[]16号)文件精神,开发区党委、管委会决定在全区开展和谐社区创建工作,为了全面提升开发区和谐社区建设整体水平,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党的十七大精神和《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社区服务工作的意见》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以构建和谐社区为目标,以提升社区服务水平为重点,积极探索创新基层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机制,不断完善社区工作平台和社区服务功能,努力建设居民自治、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治安良好、环境优美、文明祥和的新型和谐社区,使社区在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上发挥桥梁作用,在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和质量上发挥服务作用,在创建安居乐业美好环境上发挥促进作用。

二、工作目标

和谐社区创建工作目标:一是民主自治,自我管理和谐。二是管理有序,各种利益关系和谐。三是服务完善,居民生活质量和谐。四是治安良好,社会秩序和谐。五是环境优美,人与自然和谐。六是文明祥和,人际关系和谐。七是社区党建扎实,党群干群关系和谐。开发区今年要有五个以上的社区达到“和谐社区建设示范社区”标准。

三、主要任务和标准

(一)社区组织机构健全

1、社区党组织。党组织是社区工作的领导核心,按照中共市委市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和谐社区建设的若干意见》(发[]16号),加强社区党组织建设。一是社区党组织班子成员分工明确,团结协作,重大问题集体讨论决定,表率作用明显,无违法违规,能够带领社区党员积极投身到社区建设工作中,社区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显著,得到居民认可;二是社区党员情况明、底数清,有党员花名册、活动记录、党员培养计划、工作目标和计划;三是开展党组织生活,逐渐建立起联系群众、民主监督、学习例会等制度,开展形式多样的党课教育。

2、社区居委会。社区居委会是社区居民的自治组织和法定代表,要全面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发挥好居民自治组织作用。一是依法选举,依法及时选举产生社区居委会以及下属委员会等自治组织,按照民主选举程序产生社区居民代表和居民小组长。二是建立社区居民会议、居民代表会议等民主决策组织机构,决策程序规范,内容合法,凡涉及本社区全体居民利益的重大事项,社区居委会要提请社区居民代表大会讨论通过。三是社区居委会有任期目标和年度工作计划,居委会职责明确,治安、环保、调解等组织切实发挥作用。四是制定符合本辖区实际的《居民公约》或《居民自治章程》,用来规范社区居民的行为;五是社区居委会实行居务公开,自觉接受居民监督。居务公开的主要内容包括:人员分工、当月工作重点、财务收支情况、享受低保的家庭及补助金额、主要服务项目、社区服务电话号码等。

3、社区民间组织。主要包括社会团体和民办非企业单位,是社区事务管理和社区服务的重要力量。要积极培育和鼓励发展公益性、服务性的社会团体和民办非企业单位,引导其承接从政府部门剥离出来的部分社会职能,承办各类社区服务。一是社区志愿者服务机构健全,志愿者社会化服务制度完善,并能根据被服务对象的实际情况提供常项及个性化服务;二是社区根据居民需求成立法律服务、文体娱乐、维权服务、反家庭暴力等民间组织;三是社区内有双拥、扶贫、老年人、妇女、残疾人、青少年、计生等各类社团组织;四是社区志愿者、社会团体和民间组织管理实行登记和备案制度,活动档案健全。

(二)社区基础设施完善规范

按照市政府的要求,各社区基础设施总面积不低于300平方米,其中:社区办公用房面积不低于150平方米,社区服务用房面积不低于150平方米,还设有社区室外活动场地。各社区要按照创建的标准制定规划,努力在三年内实现达标。

1、社区办公用房是保证社区正常运转、维持社区秩序、方便居民办事的场所,主要包括社区党组织办公室、社区居委会办公室、社区服务站、社区安全警务站。其中,社区党组织办公室设有宣传党的基本知识、组织机构设置、发展党员及活动议事等内容的展板,党内活动、发展党员、党建带团建等各类档案齐全规范;社区居委会办公室设有建设和谐社区基本知识、组织机构设置、法律赋予的基本权利、年度工作目标等内容的展板,三年任期目标、年度工作计划、居民代表大会记录等各类档案齐全规范;社区服务站设有内容涵盖低保申请、优抚服务、计划生育、劳动保障、文教体、困难帮扶等的“一站式”服务的窗口,组织机构、规章制度、具体服务项目、居民日常服务指南、服务电话等要上墙,要为居民提供社区信息网络服务。重点服务对象、服务活动开展、下岗再就业、居民求助、走访慰问、帮扶结对等服务工作档案齐全规范;社区安全警务室设有内容包括治安防控网络图、社区民警工作职责、治保民调职责、辖区警务图、创建平安社区工作要求的展板,各类会议、防范工作、巡逻、社情民意等各类档案齐全规范。

2、社区服务用房是为社区居民提供的用于学习、健身、娱乐、培智等活动的服务用房,免费向社区居民开放。可以设室、娱乐室、健身室、图书室等,要配备娱乐器材、健身器材、桌椅、阅读刊物、电视、DVD、音响等,有专人负责,并设有活动制度及注意事项,器材损坏后及时更换。

3、室外活动场地是为社区居民在户外锻炼身体所建的设有一定数量健身器材的固定场地,地面平整,配置1名专(兼)职管理人员,负责健身器械管理、维修和健身指导。

(三)社区服务功能完备

1、社区就业服务。①在社区服务站设立社区劳动保障工作站,实现机构、人员、经费、场地、制度和工作“六到位”;②对社区内下岗失业人员开展的就业再就业政策宣传入户到人率达100%;③对社区内下岗失业人员就业能力与愿望调查摸底率达100%,全面掌握各项基础信息,并建立详细台帐;④就业再就业扶持政策,包括公益性岗位的社会保险补贴和岗位补贴、灵活就业人员中“4050”人员的社会保险补贴、小额贷款的信用担保等,在社区真正落实到位;⑤努力开发公益性岗位,挖掘辖区各类用人单位空岗信息,使持《就业失业登记证》和《再就业优惠证》人员基本实现就业,就业困难人员得到有效救助,“零就业家庭”基本消除。

2、社区社会救助服务。①严格执行最低生活保障政策,最低生活保障金发放准确率100%,各项操作符合要求;②对困难群众的最低生活保障公平、公正、公开,建有公示栏,无因违规引发的举报和上访事件;③对困难群众的重大医疗救助、临时救助和专项救助,操作规范,资金发放及时、规范;④规范执行优抚对象抚恤补助标准自然增长机制,抚恤金发放准确率100%;⑤积极开展面向老年人、残疾人、优抚对象和困难群体的居家养老、生活照顾、法律援助、卫生医疗等方面的特色服务。

3、社区卫生、文化、教育服务。①居民能够方便的到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辖区社区卫生服务站享受到社区卫生服务;②积极开展家庭出诊、家庭护理、老年护理、临终关怀等多样化、方便化和家庭化服务,建有社区卫生宣传专栏,社区居民防疫知识普及率达90%以上;③社区有音、舞、戏、书法、摄影等业余文艺队伍,每年配合街道、区组织大型活动1—2次;④社区建有固定规范的板报、阅报栏、科普宣传栏等宣传阵地3—5处,宣传内容及时更换;⑤文化管理规范有序,各种不良文化现象得到及时有效制止,各种封建迷信、伪科学和庸俗文化得到自觉抵制,、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基本消除;⑥利用社区内中小学和其他教育单位及培训场所,开办“市民学校”,对社区居民进行创建和谐社会、和谐社区、和谐家庭的教育和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技术技能培训,创建学习型楼院、学习型家庭、学习型个人成效显著;认真开展文明市民、“五星级”文明家庭、文明楼道、文明楼院评比活动;

4、社区养老服务。①对社区鳏寡孤独人员、60岁以上老年人档案资料建档率100%;②积极开展面向社区老年人的社会化养老和居家养老服务,提供日常用品配送、生活照顾、医疗康复、精神慰藉等方面的服务,基本做到个性化服务、人性化关怀,居民满意率80%以上;③对鳏寡孤独及子女不在身边的老人,通过通信设施与志愿者“一助一”结对相结合的模式给予服务,服务率达100%。

5、社区安全服务。①认真开展法制、疾病传染、食品安全、公共安全、灾害事故、消防安全等知识宣传,普及居民对涉及社区安全的基本内容及防范常识;②社区矛盾纠纷排查调解机制完善,调解成功率达95%以上;治安隐患、群体性事件、上访苗头消灭在萌芽状态,无矛盾激化现象;民间纠纷发生率控制在社区人口千分之二以下;③刑满释放人员、解教人员的帮教工作成功率在85%以上,重新犯罪率在百分之一以下;④社区内消防设施健全,居民有一定消防知识,能控制一般火灾,不发生重大火灾;⑤组建1支群防群治队伍,每天24小时有人巡逻值班,无入室盗窃和车辆被盗案件发生,居民对社区治安的比较满意。

6、社区流动人口管理和服务。①出租房屋底数清,基础台帐健全,建立流动人口的登记、办证、注销、通报协查、网上对比和出租房屋备案、检查的工作制度,暂住人口登记办证率达90%以上;②按照有固定收入的暂住人员、工作不太固定的暂住人员、无固定职业和合法收入的暂住人员三类对流动人口实施分类管理;③完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双居”工程,实现居住地管理、居民化服务;④流动人口与社区居民关系融洽、和睦相处。

7、社区环境保护和服务。①无违章建筑,乱张贴、乱图画、乱设摊、乱停车等现象得到有效制止;楼道清洁,无自行车和堆积杂物;②社区卫生设施完善,有专人负责;社区街巷、道路、集贸市场和生活小区无脏、乱、差现象;无违章饲养家禽、家畜现象;社区内禁止种菜;③环境卫生门前三包责任落实良好,路面、地面、店面、绿地、花坛卫生清洁;④垃圾站点、道口器具密闭,无暴露式垃圾堆放点,生活垃圾日产日清;⑤蚊、蝇、鼠、蟑螂“四害”及时灭杀,“四害”滋生地及时得到控制,“四害”密度控制在国家规定标准之内。

四、方法步骤

开发区和谐社区建设工作共分三个步骤实施:

第一步:制定实施方案,落实责任制(2009年3月—4月)。制定“开发区和谐社区建设”实施方案,将“和谐社区”建设任务和目标进行细化,与各街道签订责任制。各街道办事处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具体可行的方案和计划,召开创建动员会,扎扎实实开展“和谐社区”建设工作。

第二步:扎实开展工作,努力建设和谐社区(2009年4月—12月)。各街道、社区按照省、市民政部门《关于开展“建设和谐社区示范单位”创建活动的通知》和开发区管委会《关于印发〈开发区“和谐社区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的要求,认真对照,逐项查漏补缺,全面开展和谐社区的创建工作。开发区社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对当年申报建设的社区,根据工作进度,适时召开现场观摩会或工作调度会,及时通报工作进展情况。

第三步:检查验收,总结经验(2010年元月)。各街道、各社区先进行自查,及时总结工作经验,开发区再组织检查,并召开经验交流会,最后接受市级的检查验收。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密切配合。开发区党委、管委会高度重视“和谐社区”建设工作,成立“和谐社区”建设领导小组,组长由分管负责人担任,区政治处、经济发展局、财政局、规划局、国土资源局、建设局、社会发展局、教文卫局等为成员单位,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社会发展局,并负责日常工作。社会发展局要把此项工作作为民政工作的重中之重,加强检查指导,以点带面推动工作开展;其它各部门,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相互配合支持,按照各自职能做好社区建设的相关工作;要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组织在社区建设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努力形成党政领导、民政部门牵头、有关部门配合,社区居委会主办、社会力量支持、群众广泛参与的创建合力。

(二)落实经费,提供保证。要把社区建设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保障社区建设工作正常运转。社区办公经费按每个社区每月1000元标准执行,列入开发区财政预算;社区干部工资,从年1月1日起,社区正职、副职、委员及社区低保就业专干的工资标准分别调整为1200元、1100元和1000元,工资增加的部分由市、区各承担一半;社区干部的五项保险(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经费按原体制执行,即属纯居民社区的,由开发区承担50%,街道(镇)和社区承担50%,其他社区由街道(镇)社区共同承担。

继续加强社区基础设施建设。为使每个社区居委会办公和服务用房面积达到300㎡以上的要求,年至年,区财政每年安排1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建设和改善居、村办公和服务工作的环境,对经市级验收达标的和谐示范社区,分别给予1万元奖励。

(三)严格标准,保证质量。各街道、社区要认真学习和深刻领会国家民政部和省民政厅、市民政局有关“和谐社区”建设工作的通知,按照开发区“和谐社区”建设工作的实施方案,根据实际,组织力量抓紧制定符合实际的实施方案。实施方案既要符合省、市、区的创建精神,又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既要立足当前,与完善社区服务有机结合起来,又要着眼长远,通盘考虑,坚持高起点、高标准、严要求,搞好统筹规划。

(四)夯实基础,分类指导。和谐社区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要从基础工作抓起,夯实基础,扎实推进。各街道要根据社区特点,加强分类指导,尤其注意抓好外部环境、工作基础相对较差社区的整治和进位工作,从而推动社区建设工作整体水平的提高。

(五)积极探索,不断完善。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按照开发区和谐社区建设的标准和要求寻找差距,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实践科学发展,切实完善居民自治,不断加强硬件建设,完善社区服务功能,提高社区管理水平,逐步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社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六)抓好典型,扩大宣传。街道、社区是社区建设活动的主体,要深该认识到社区建设的重要意义,教育引导广大居民和驻社区单位积极参与社区建设活动,充分发挥其积极性和主动性,共同营造富裕、安宁、欢乐、文明、祥和的家园,为建设和谐开发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贡献。要注意培养和树立一批先进典型和“样板社区”,及时总结和推广先进经验,加强对典型社区的宣传,通过典型示范和辐射作用,引导、带动面上工作的普及和推动。

(七)以人为本,注重实效。要紧紧围绕全区工作中心,抓住本辖区、本部门的工作重点和薄弱环节,务求在解决难点问题上有所突破。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社区建设基本原则,以群众高兴不高兴、拥护不拥护、满意不满意为标准,一切从实际出发,不搞形式主义,使和谐社区建设活动成为解决实际问题,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的过程,推动全区和谐社区建设的深入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