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环境第三战役工作方案

时间:2022-03-22 10:51:00

城市环境第三战役工作方案

按照省、市关于市容环境卫生整治工作的部署和要求,为迅速解决社会各界和广大市民关注的城市环境脏乱问题,全面提高市容环境卫生质量,市委、市政府决定,在以棚改路改、裸土地面硬化绿化为主要内容的市容环境综合整治第一、二战役基础上,集中开展市容环境综合整治第三战役,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实现“中兴”战略为目标,以解决清扫保洁不到位、垃圾收集清运体系不完善、城市容貌秩序乱等问题为重点,通过全市动员、市区县(市)联手、社会广泛参与,举全市之力集中开展市容环境综合整治第三战役,迅速改变城市环境脏乱局面,打造干净、整齐、靓丽、有序的城市环境,整体提升城市形象。

二、工作原则

(一)突出重点,全面整治。以治脏、治乱为重点,集中实施市容环境综合整治,扮靓城市环境。划分不同城市管理区域,实施分级、分类整治和管理,提高对中心城区、重点区域、出入城口、江河沟岸及政务、商务、旅游3个通道的养护作业和管理标准,消除背街背巷、城中村卫生死角,实现中心城区、重点区域环境卫生质量提档升级,偏远区域规范达标。

(二)统筹规划,坚持标准。发挥规划先导作用,树立现代大都市的规划理念,高起点规划、高水平设计,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在对城市容貌形象整体设计、优化管理作业流程的前提下,全面实施城市环境整治和管理,做到整体规划与专项整治相统一,单体景观与周边环境相协调,养护作业与系统管理相匹配,日常管理与现代科技相结合,提升城市整体形象和管理水平。

(三)市区结合,以区为主。强化市级宏观调控和监督考核,充分发挥各区、县(市)的城市环境管理主体作用,严格落实属地化管理责任,牢固树立各级党政一把手作为市容环境管理第一责任人的理念,坚持城市建设与城市管理并重,经济增长与环境改善同步,推进城市管理重心下移,实现城市环境管理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四)长效管理,全民参与。在实施市容环境整治改造的同时,努力实现建管的有序衔接、有机结合,强化城市环境常态化管理,落实长效管理机制,全面巩固整治成果。按照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人民管的思想,广泛动员企事业单位、商家业户、市民群众积极参与城市环境整治管理,通过共建美好家园、共享环境整治成果,培养广大市民的归属感,提升整体文明素质和爱护环境的自觉性。

三、整治任务

(一)以治脏为重点,打造干净城市面貌

重点强化城区、县(市)城关镇街路、旅游景点、广场、绿地、出入城口、江河沟岸、城乡结合部、城中村清扫保洁和垃圾管理。

1.集中清理垃圾

集中清理背街背巷、居民庭院、出入城口、城乡结合部、城中村、江河沟岸等区域积存的垃圾堆、残土堆、污物,重点解决江河沟岸存留垃圾,出入城口清扫保洁有盲点,边石、树池、墙根不净等问题。背街背巷、城乡结合部、城中村达到无三堆、无散袋垃圾;出入城口达到路面净、无废弃物,两侧边沟、路基无垃圾积存;江河沟岸达到护坡、堤岸、滩涂干净整洁,无白色垃圾。

牵头部门:市城管局、市水务局、市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局。

责任部门:各区、县(市)政府,开区、区管委会。

2.实施清扫保洁分级管理

实行分区、分级管理和作业,按照不同区域,实行不同作业标准,重点解决城区街路清扫与保洁衔接有空隙、清扫时间不合理、街路清扫保洁不到位、重点区域作业标准不高等问题。将清扫保洁作业按照不同标准划分为3个级别管理作业区域,其中,主干街路、重点区域、重要通道、出入城口、城区内江河沟岸为一级清扫保洁区域,实行“两扫全保”,第一次清扫从清晨3:30时开始,6:00时结束,第二次清扫从下午13:00时开始,14:00时结束,每次清扫结束即开始保洁作业,夏季保洁至晚23:00时,冬季至晚22:00时,保洁频次达到每半小时1次,清扫保洁标准达到“七净五无”,机扫率争取达到50%;城区次干道、背街背巷、城乡结合部、城中村为二级清扫保洁区域,实行“一扫全保”,清扫从清晨4:30时开始,7:30时结束,清扫结束即开始保洁作业,保洁至晚22:00时,保洁频次达到每1小时1次,清扫保洁标准达到“六净四无”,机扫率争取达到20%;城区外江河沟岸段、近郊农村、出入城口沿线村屯为三级清扫保洁区域,实行“一扫重点保”,清扫从早7:00时开始,9:00时结束,对重点部位全天保洁至晚21:00时,保洁频次达到每2小时1次,清扫保洁达到“四净三无”。

按照《市城市管理目标考评办法》和环境卫生管理标准、要求,加大对实施市场化、内部承包环卫作业区域和作业主体的日常检查和考核,以及作业人员的绩效考核,考核结果与划拨的作业经费及个人收入挂钩,做到奖罚分明。

牵头部门:市城管局、市水务局。

责任部门:哈工大集团,各区、县(市)政府,开区、区管委会。

3.完善垃圾收运体系

解决垃圾收运不及时、垃圾滞留时间长等影响环境卫生的问题。推进中心城区垃圾不落地、非中心区域配备垃圾收集容器工作,采取居民定时定点投放、专业人员定时收集、专业部门按时清运、固定垃圾存放地点、限定垃圾滞留时间等方式,重点对现有垃圾压缩转运站辐射范围内的居民区设置小型垃圾收集容器,引导居民定点定时投放垃圾,由专门收集人员用运输机械定时将垃圾容器内的垃圾倒运至垃圾转运站进行压缩运出;对压缩转运站辐射范围以外的居民区设置大型垃圾收集容器,由专用倒运车定时将垃圾收集容器内的垃圾倒运至区域内的压缩车内运出;非袋装化收集区域,按照1000米半径为1个区域设置移动式垃圾压缩转运站,由街道办事处负责垃圾转运和站点管理,城管部门负责运出;临街散袋垃圾收集,由各区、县(市)配置小型散袋垃圾收集车辆,街道办事处定时上门巡回收集。一类区域散袋垃圾在街面滞留时间不超过半个小时,重点区域内市民、游人丢弃物随丢随检;二类区域散袋垃圾在街面滞留时间不超过1个小时;三类区域散袋垃圾在街面滞留时间不超过2个小时,垃圾达到定点定时收运,无乱堆乱放。垃圾箱、垃圾桶等垃圾收集容器定期清洗,垃圾站点达到干净整洁标准。落实城乡结合部、城中村垃圾管理责任主体,统一纳入城市垃圾收运体系,增设垃圾收集容器和垃圾站点,实现垃圾定时定点收运。

牵头部门:市城管局。

责任部门:各区、县(市)政府,开区、区管委会。

(二)以治乱为重点,净化城市空间环境

重点整顿广告牌匾、占道设施、街面秩序,打造有序环境。

1.整治广告牌匾

对市区277条街路、13个重点区域、10个出入城口和各县(市)主干街路的广告牌匾进行整治和规范。全面拆除破坏城市天际线、影响城市整体形象的楼顶户外广告;利用自管楼体设置的破坏建筑风格的户外广告;权属人弃管的各类户外广告设施;遮挡采光窗的各类户外广告设施;依附历史建筑的各类户外广告设施;不与人行天桥结合的跨道路设置广告设施;违规设置在道路、桥梁、绿地及各类公共设施的落地灯箱广告、单立柱广告和杆体广告等户外广告设施;影响城市容貌的建筑物外立面牌匾设施;废业商家牌匾;大版面商品菜单和经营项目的牌匾标识和一店多匾;悬挑式灯箱(旗、幌);整治规范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在楼顶设置的名称标识和公交车辆车体广告;维修整饰蒙尘、破损、缺字和线缆脱落的户外广告和牌匾设施。

对区域广告牌匾进行风格定位和整体设计,对广告牌匾的形式、规格、材质、式样和画面色彩进行系统设计,使户外广告牌匾画面清晰,内容无不良影响,视觉上具有融入性、观赏性和艺术性,与依附的建筑物、车体及周边环境统一协调,充分体现文化内涵和城市符号。

加强广告规划管理,根据区域功能,设立广告禁设区、限制区、准设区等不同管理区域,进行分级分类管理;对设置在城市桥梁、公园围栏、基建工地围挡等设施上的广告严格审批手续,原则上不予审批商业广告;对经过审批的广告予以保留,按照要求进行规范达标,期满后不符合条件的予以拆除。

牵头部门:市城管局、市城管行政执法局。

责任部门:市城乡规划局、市交通运输局,各区、县(市)政府,开区、区管委会。

2.整治占道设施

对8区、开区、区及县(市)城关镇各类公共设施及占道设施进行规范整治。

(1)清理整顿各类占道设施。清理整顿由无照经营衍生的以贩卖蔬菜、水果等为主的各类铁皮房、板塑房以及占用人行道的车载房、棚架、固定摊床等违章占道设施;清理规范占用桥下空间擅自设置的各类构筑物和设施;清理整顿未经批准占用城市道路设置的杆体、桩、链和有人值守电话亭、商亭以及闲置弃用的站台、路牌、IC磁卡电话亭等占道设施;组织动员产权或管护责任单位对破损、陈旧的各类公共设施进行维修、整饰和提档升级。

牵头部门:市城管局、市城管行政执法局。

责任部门:公共设施产权或管护单位,各区、县(市)政府,开区、区管委会。

(2)清理规范占道市场摊区。对自发形成的市场摊区进行整合规范,清理固定设施,查处下道经营和外溢经营,严禁提前入市和延时经营,治理脏乱问题。对达到规范化标准的予以保留,对管理不力的限期整改,逾期不整改的予以撤销。

加强市场摊区管理,在城区划定禁设区域,控制总量,明确卫生保洁标准,逐步实施退路进厅。通过试点建设推行标准化管理,实行监管包干落实管理责任,采取不达标就撤销摊区等硬性措施进行规范整顿,确保市场摊区达到设置规范、全程保洁、按时开闭、设施规整、经营守规、消除污染、环境整洁的标准。

牵头部门:市城管行政执法局。

责任部门:各区、县(市)政府,开区、区管委会。

3.整治街面秩序

按照行商入市、坐商归店的总体要求,采取规范疏导和清理取缔相结合的措施,疏导流动、无照商贩进入周边市场摊区合法经营,取缔所有店外经营行为;清理取缔占用人行道停放三轮车行为;清理整顿乱堆乱放、乱扯乱挂、乱摆乱设、乱贴乱画等“八乱”,净化城市空间。

划定重点区域,将一、二类街路及其辐射区域和商业繁华街区、旅游景点、党政机关、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医疗机构、车站码头、宾馆场馆、窗口部位等区域划定为重点区域,加大人员投入,进行集中严格管控。

落实网格化管理责任,管理和执法人员分布在责任区域内,定人定岗定责,加强巡视检查,增加巡视频次,主要街路、重点区域、重要通道每半小时巡视1次,其他区域每小时巡视1次,各类问题从发现到处置解决不超过半个小时,实现街面环境秩序常态化管理。

牵头部门:市城管行政执法局。

责任部门:各区、县(市)政府,开区、区管委会。

(三)以扮靓城市为目标,整体提升城市品位

重点实施楼体美化、灯饰亮化、园林绿化三大工程,提升城市形象。

1.楼体美化

对市区政务、商务、旅游3个通道涉及的20条城市景观街路、10个重要景观节点、2个出入城口以及路改等重点工程周边、县(市)城关镇主干街路主要临街建(构)筑物外墙立面进行整治改造。对临街褪色、脱落、斑驳的建(构)筑物外墙立面进行粉刷;对临街蒙尘、污垢的建(构)筑物外墙立面进行清洗;对位置重要、景观影响度较高的临街建筑楼体,按照城市规划和城市设计要求,增加屋顶造型,立面点缀欧式符号,达到符合区域特色、还原建筑风格、体现城市风格、整体美观协调的标准;对临街单位、商家门前踏步、扶手、栏杆、门脸等设施进行整治修缮。

牵头部门:市整治办、市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局、市城乡规划局。

责任部门:市城乡建设委、哈物业供热集团,各区、县(市)政府,开区、区管委会。

2.灯饰亮化

市区围绕政务、商务、旅游等主要通道和主干街路、重点区域以及交通节点、主题广场,县(市)城关镇以主干街路为主,在现有亮化的基础上,按照节能、环保的原则,规划建设一批永久性精品灯饰小品和季节性冰景以及节日性氛围亮化,重点打造机场路、新阳路、红军街、中山路和松花江沿岸灯饰景观,对临街重点部位建(构)筑物外墙立面进行整治改造及新建成的大型桥梁同步实施灯饰亮化,突出“流光溢彩展中兴”主题和欧陆风情,兼顾白天与夜晚的景观效果,兼顾与周边环境的协调统一,提升城市夜景观档次和品位。对已有的夜景观亮化设施进行全面维修养护;对档次低、光衰严重、存在光污染的夜景灯光设施进行提档、完善。

牵头部门:市整治办、市城乡规划局。

责任部门:哈电业局(路灯处),市城乡建设委,各区、县(市)政府,开区、区管委会。

3.园林绿化

对市区342条街路、县(市)主干街路进行行道树补植,并结合秋冬植工作对街路行道树树种、树姿及规格等进行适度整合,达到整齐划一,无缺苗断空。对“无树街”开展盆栽植物试点工作,打造3至5条盆栽树试点街路。结合三沟一河治理,启动两岸拓宽绿化工程,建设带状防护绿地或公园规模性景观廊道;结合松花江南岸综合整治,对道外区松花江沿岸进行绿化提档;结合新建小区和棚户区改造,加大中心城区绿量,不断改善和优化人居环境,提高市民生活质量;结合群力、哈西、哈南工业新城等新区改造,规划建设一批面积大、理念新、档次高、功能全的公园绿地,增加城市靓点。

加强城市绿化规划建设工作,使城市绿地点、线、面合理布局,服务功能更趋完善,全面提升城市绿化档次和品位。通过园林植物的艺术、科学配置,融入历史文化、现代文明、城市精神等文化因子,建成一批体现历史、展示文化的园林美景,形成层次丰富、景观秀丽的绿化系统。

牵头部门:市城管局。

责任部门:各区、县(市)政府,开区、区管委会。

四、实施步骤

(一)动员摸底阶段(2010年9月17日前)

1.制定全市市容环境综合整治第三战役工作方案,确定整治任务和整治标准,明确牵头部门和责任单位。组织召开全市市容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动员大会。

2.各区县(市)、各有关部门按照本方案和动员大会的安排部署,制定本区域、本部门具体实施方案,进一步细化工作目标和工作任务,层层分解,落实责任制。

3.由各区、县(市)政府组织开展本地区列入整治范围的楼体立面、牌匾广告、灯饰亮化设施全面摸底普查工作,并将普查摸底情况进行分类登记,建立整治工作台账,为全面实施整治工作奠定基础。

(二)整治达标阶段(2010年9月18日—2011年2月1日)

各区县(市)、各有关部门按照本地区、本部门制定的实施方案要求,按步骤、分阶段认真抓好落实。市城管办负责加强督促检查,做好阶段性考核工作。

1.垃圾突击整治和管理。2010年9月30日前,完成背街背巷、出入城口、城乡结合部、城中村、江河沟岸等区域积存的垃圾清理;12月31日前,逐步实行清扫保洁分区、分级管理和作业,实施新的垃圾管理方式。

2.广告牌匾整治。2010年9月30日前,完成20条市容卫生环境示范街路和103条达标街路的户外广告牌匾清理整顿工作;12月31日前,完成牌匾广告规划设计和规范设置工作。2011年启动完成300条(段)街路的户外广告牌匾清理整顿工作。

3.占道设施和街面秩序整治。2010年9月30日前,初步完成大型户外广告拆除、桥下空间整顿、市场摊区规范管理和街面秩序整治工作;11月30日前,完成占道市场摊区及街面秩序规范管理和巩固提高工作。2010年9月20日前,完成第一批35条街路占道设施清理整顿和规范管理工作;12月31日前,完成第二批主次干道、重点区域占道设施清理整顿、规范管理和全市占道设施规划设计工作。

4.楼体美化。2010年10月30日前,完成楼体立面整饰规划设计工作。2011年2月1日前,完成楼体维修粉刷清洗和立面改造工程。

5.灯饰亮化。2010年9月中旬,完成总体策划;10月31日前,完成现有灯饰设施维修工作和部分街路灯饰亮化小品工程;12月31日前,完成街路冰景制作和30条重点街路、20个重要景观节点氛围亮化工程。重点部位建(构)筑物外墙立面改造以及大型桥梁新建工程竣工后同步实施灯饰亮化。

6.园林绿化。2010年9月30日前,完成“无树街”盆栽植物试点工作和园林绿化环境容貌提档升级整治工作;11月15日前,完成20条重点街路园林设施安装工作;12月31日前,完成秋冬植任务。2011年启动沿江、沿沟、沿河绿化,庭院绿化建设和公园绿地建设工程。

(三)验收总结阶段(2011年2月1日前完成)

1.由市城管办负责按照工作标准,采取分阶段验收方式,对全市市容环境综合整治第三战役工作任务完成情况进行检查验收。

2.2011年年初,召开全市市容环境综合整治第三战役工作总结表彰大会,总结经验做法,表彰先进典型,引领城市容貌整治工作向纵深发展。

五、工作措施

(一)强化领导,落实责任。全市市容环境综合整治第三战役在市委、市政府统一领导下,在市城管委的具体指挥下,由市城管办负责编制方案、制定标准、组织推进以及综合协调、统一指导、考核评价、监督检查,内设环境卫生、牌匾广告、占道设施、街面秩序、楼体立面、灯饰亮化、园林绿化等7个专项工作推进组和综合督办组。各区、县(市)要参照市的模式开展工作,市政府各相关部门要按照工作职能承担整治任务,推进工作。各地区、各部门要把市容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按照实施方案,对各自承担的整治任务层层分解、明确分工,落实责任、扎实推进,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二)精心组织,强力推进。依据整治工作任务,结合整治标准,认真梳理、统一部署、精心筹划,真正把市容环境综合整治作为当前的重要工作,抓紧抓实、抓出成效。市城管办要定期召开工作例会,及时协调解决整治工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各区、县(市)政府及责任部门也要定期召开工作例会,研究处理整治工作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齐心协力、密切配合,强力推进整治工作。在调查摸底过程中,做到底数清晰、任务明确;在整治改造前,科学研究、精心设计,组织规划部门和专家论证;在集中整治阶段中,合理安排工作任务,倒排工期,抢抓整治进度;在检查验收过程中,坚持标准、严格把关,高标准、高质量完成整治任务。

(三)强化督查,严格考核。市城管办要切实加大监督力度,成立督导检查组,建立定期检查、定期公示、定期通报制度,及时公布集中整治进展情况。要加大考核力度,把此次集中整治工作纳入市委、市政府年度工作目标考核范围,作为评价领导干部的重要内容;作为文明单位评选达标升级的必备条件,对未完成任务的,实行一票否决。坚持奖优罚劣,对工作积极主动、任务完成好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扬和奖励;对于组织不力,达不到标准、任务完成得不好的单位和责任人,予以通报批评;纪检监察部门要对承担整治工作的部门和责任人进行效能监察。

(四)标本兼治,长效管理。坚持集中整治与规范管理并重的原则,在实施市容环境综合整治的同时,理顺管理体制,落实日常管护单位,明确管护责任,制定和细化管理标准,建立资金投入保障机制,强化市容环境考核工作,建立和完善长效管理机制,巩固环境整治成果,保持城市环境长久整洁有序。

(五)广泛宣传,营造氛围。加强宣传报道,及时通报整治进展情况,引导全社会关注并参与市容环境综合整治活动,形成人人支持、全民参与的良好氛围。对集中整治情况进行排序,在新闻媒体红黑榜。在报纸、电台、电视台等新闻媒体平台上开设宣传专栏,制作专题节目,对整治工作中涌现出的典型事迹和典型经验及时予以宣传报道,对在整治工作中不作为、目标任务不落实的单位、部门公开曝光,为市容环境综合整治工作营造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