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困难群众补助实施方案

时间:2022-02-14 04:25:00

城乡困难群众补助实施方案

为贯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妥善解决城乡困难群众的临时生活困难,不断完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切实提高对因临时性、突发性事件造成生活困难群众的救助能力。根据自治区民政厅《关于印发〈自治区农村牧区困难群众社会救助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民政保[5]9号)和《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市城乡居民临时生活救助办法实施意见的通知》(政办发[]13号)文件精神,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凉城县城乡困难群众临时救助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理念,紧紧围绕国家“保民生、保发展、保稳定”发展目标,积极整合社会各类资源,不断健全和完善临时救助长效机制,推进临时救助的法制化、规范化,切实缓解低收入家庭因特殊原因导致的暂时性困难,促进“和谐凉城”、“平安凉城”建设。

二、目标任务

从2012年1月起,在全县建立临时救助制度,对因临时性、突发性原因造成基本生活出现暂时困难的低收入家庭实施非定期、非定量临时救助,帮助低收入家庭解决特殊困难。临时救助制度建设列入民生工程考核,不断总结完善,逐步达到管理制度化、操作规范化的目标。

三、基本原则

城乡困难群众临时救助制度,是对在日常生活中由于临时性、突发性原因造成基本生活出现暂时困难的家庭,给予非定期、非定量生活救助的制度,应坚持以下原则:

1、坚持政府救助、社会互助、家庭保障相结合的原则。对低收入生活困难群众实施临时救助是实行城乡社会救助制度的必要补充,是完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的重要内容,是各级政府的重要职责,也是解决民生问题的重要举措,必须发挥政府在临时救助工作中的主导作用,明确责任、加强动员、加大投入,确保临时救助工作顺利推进。要积极动员、引导社会力量参与临时救助,多层次、多途径地缓解群众的基本生活困难。

2、坚持城乡统筹、协调推进的原则。按照城乡统筹发展的要求,在城市、农村共同推进临时救助工作。要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财政承受能力,因地制宜、量力而行,合理确定救助对象范围和救助标准、救助方式。要加强临时救助与其他专项救助、慈善救助的有机衔接,切实发挥综合救助效应。

3、坚持制度保障、规范管理的原则。要制定完善临时救助的各项政策措施,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要求,本着及时、高效、适度的思路,积极探索建立各种有效的规范化管理方式,使临时救助工作逐步实现制度化、规范化。

4、坚持非定期、非定量生活救助的原则。临时救助是一项“救济就难”的工作,必须明确一定时期内享受临时救助的次数或享受临时救助的时期,避免临时救助长期化、经常化。

四、救助范围

临时救助主要是为困难家庭提供临时性生活救助,其对象主要包括:

1、五保户、低保户、重点优抚对象中因受灾等特殊原因造成基本生活暂时出现较大困难的家庭。

2、在城乡低保制度和其他专项救助制度覆盖范围之外,因特殊原因造成基本生活出现暂时困难的城乡低保边缘家庭(家庭月人均收入在当地低保标准的1.5倍以内)。

3、在本行政区域内居住、就业一年以上,且符合居住地人民政府规定的低收入家庭认定条件的农牧民工等人户分离家庭。

4、当地政府认为应当救助的其他特殊困难群体。

有下列情形之一者,不予实施临时生活救助。

因打架斗殴、交通肇事、、、吸毒等原因造成家庭生活困难的;

家庭就业能力的成员无正当理由决绝就业,不自食其力的;

参与政府命令禁止的非法组织活动的;

决绝管理机关调查,隐瞒或不提供家庭真实收入、出具虚假证明的;

无理取闹或谩骂、侮辱、威胁工作人员的;

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其他不应列入生活救助范围的.

五、救助方式

实行现金救助、实物救助和其它服务形式救助相结合的救助方式。

六、家庭收入核定与计算

在核定家庭收入时,既要看申请人家庭收入,又要考虑家庭因特殊原因造成巨额开支后的实际困难。对申请临时救助对象的家庭收入计算,可按照自治区城乡低保规程进行认定;对患重症病的城乡低保户、城乡低保边缘户的核定,要按《市城乡特困群体医疗救助实施细则》执行。

七、救助标准

临时救助标准根据救助对象困难程度、家庭收入状况、救助形式等因素确定。

1、五保户、低保户、重点优抚对象因特殊原因造成基本生活暂时出现较大困难的家庭,根据其家庭困难程度给予资金300—500元或提供实物及其它服务等形式实行救助。

2、在城乡低保制度和其他专项救助制度覆盖范围之外,因特殊原因造成其基本生活出现暂时困难的城乡低保边缘户,根据其家庭困难程度给予资金300—400元或提供实物及其他服务等形式实行救助。

3、当地政府认为应当救助的其他特殊困难人群根据其家庭困难程度给予资金200-300元或提供实物及其他服务等形式实行救助。

临时救助规定在5个工作日内给予救助,原则上不超期救助。

八、救助申请、认定、审核、审批程序

(一)个人申请

申请人应当向户口所在地村(居)委会提出书面申请,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城乡低保边缘户出具收入证明、单位和社会救助帮困的情况证明以及其他能够证明其困难程度的有效证明材料。如遇突发事件还应提供突发事件(故)证明或现场目击证明材料。

(二)村(居)委会认定

村(居)委会接到申请后,应在10个工作日组织必要的入户调查、收入核实,经村(居)委会集体认定,并在张榜公示7天后,对符合条件的填写《凉城县城乡困难群众临时救助申请审批表》,报乡镇(办事处)民政所审核。

(三)乡镇(办事处)审核

乡镇(办事处)对村(居)委会上报的材料进行认真审核,对有疑问的人员要采取上户调查、邻里访问等方式,对申请人临时性突发事件等相关材料进行调查核实,对不符合条件的将材料退回并在申请表上说明理由,在10个工作日内对符合条件的签署意见后报县民政局审批。

(四)县民政局对乡镇(办事处)上报的有关材料在10个工作日进行抽查,对符合临时救助条件的家庭,通知乡镇(办事处)再次在申请救助家庭户籍所在村(居)委会张榜公示。无异议的,按照批准的救助金额一次性发放给申请救助家庭。对不符合条件的退回材料,并说明理由。

九、临时救助款物的筹集、管理和发放

(一)救助资金的筹集

临时救助款物以政府投入为主,社会捐助为辅。鼓励社会组织和个人为临时救助提供捐助。县财政要按户籍在册的城乡总人口每人不低于1元的标准列入当地财政预算。

(二)救助款物的管理

临时救助资金实行专户管理、专款专用。救助物资实行造册登记、专人管理。

(三)救助款物的发放

临时救助资金的发放实行社会化发放,通过惠农“一卡通”下拨。原则上不容许以实物发放。

十、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加大宣传。各相关部门要从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充分认识建立临时救助制度在社会救助体系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把临时救助制度纳入社会救助体系建设总体规划,列入民生工程考核内容。要按照建立公共财政的要求,把临时救助资金列入财政预算,不断加大投入。广泛宣传临时救助政策,动员社会力量参与临时救助工作,在全社会弘杨中华民族扶贫济困的传统美德。

(二)强化措施,规范管理按照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既要严格临时救助的申请、评议、审核、审批及发放程序,又要尽可能避免繁琐复杂,体现“救急救难”的特点。要做好临时救助档案管理,强化居民群众的参与和监督,确保临时救助政策公开、程序规范、结果透明。

(三)做好政策衔接,确保取得实效

要认真把握临时救助的工作特点,准确理解救助制度与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及其他专项救助制度的关系,加强各项救助制度的衔接配套,发挥社会救助的综合效应,以现行的“慈善超市”为平台做好实物发放,并与结对救助等其他社会救助措施相互衔接、良性互动,提供多方位服务救助,确保各项救助政策落到实处,使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得到有效保障。

十一、本方案自2012年月1日起实行,最终解释权归县社会救助领导小组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