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关干部改革方案

时间:2022-09-26 07:08:00

机关干部改革方案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纲要》精神,推进党政机关干部制度改革步伐,建设一支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符合“三个代表”要求的干部队伍,根据《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暂行条例》及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要求

党政机关干部制度改革必须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服从于党的基本路线,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相适应,服从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党政干部制度改革必须认真贯彻党管干部的原则、干部队伍“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的原则,通过扩大民主,引入竞争机制,促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健全相关制度措施,形成正常的更新交替机制;逐步实现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考核、交流、监督等工作的规范化,从制度上防止和克服用人上的不正之风,提高党政机关干部人事管理规范化、科学化水平。

二、党政机关领导干部的选拔任用

1、实行职位预示制度。根据《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暂行条例》确定公开的岗位,并通过新闻媒体、会议、文件等形式向群众公开。根据不同的岗位和层次要求,由组织部门制定相应的岗位任职标准,包括任职资格(资历、专业、工龄、特定岗位的工作年限及现任职务)、任职条件(政治素质、知识结构、专业水平、组织领导和管理能力、工作实绩)。

2、采取多种形式推荐,扩大选人视野。推荐方式主要有群众推荐、领导推荐、个人自荐、社会知名人士推荐和党组织推荐等形式。群众推荐主要以召开民主生活会议、个别谈话、发放推荐表的方式进行,由组织部门负责组织实施,做好推荐表的回收、汇总统计和谈话记录整理工作。原则上,原班子成员(副职推荐正职)的得票比例不能少于50%,新推荐人选的得票比例不能少于30%。领导推荐、个人自荐、社会知名人士推荐要制度化,推荐必须写出推荐材料,填写推荐表,领导干部推荐实行属名推荐。各党委(组)在群众民主推荐、领导干部个人推荐后,结合本单位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工作和群众推荐情况,集中研究提出推荐优秀年轻干部人选报组织部。

3、公开考察,增加考察工作的透明度。组织部门通过简报、会议等方式向群众公开具体职位的考察标准,以便于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反映。符合民主推荐各项规定的确定为考察对象,向群众公布考察对象的情况。组织部门采取召开座谈会的办法,与考察对象上级主管部门或对口单位的有关领导座谈,与考察对象原上级领导座谈,与原任职单位群众座谈,通过全方位多层次的座谈,提高考察民意的准确性。组织部门根据考察结果按照职位与考察对象1:4的比例确定拟任人选,提交县委常委会议研究讨论,按照“一职双备”的原则确定拟任职人选。

4、全面推行公示制。对经过民主推荐、组织考察、县委常委会议讨论拟提拔任用的人选,通过召开公示会议、张榜公布、发放征求意见函、广播电视等方式向社会公示。公示的内容包括拟任人选的基本情况、主要政绩、经济审计、家庭财产申报结果、现任职务(职称)、拟任职务或使用意向等,公示的期限为5天。公示后,组织部门将备选人的基本情况及考察公示情况整理提交县委委员会议,以投票(1人1票)的方式进行表决,选举产生任职人员。

5、实行党政领导干部任职试用期制。对新提拔任用的党政领导干部逐步实行试用期制,试用期为一年。试用期内,新提拔任用人员必须定期向组织部门汇报思想和工作,原则上一季度一次。试用期满,由组织部门对新提拔任用人员的思想工作作风、工作实绩和群众满意率进行全面考核,经考核胜任现职的正式任职,不胜任现职的解除试任职务。

6、建立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责任制。根据《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暂行条例》及其《处理规定》等党内法规为依据,对党委(组)、组织部门及有关责任人在党政领导干部推荐、考察、任用等各环节应负的责任进行明确界定,对选用领导干部的责任组织和个人的行为进行规范,对失职者进行追究。责任主体按各环节的各类责任区分为集体责任与个体责任、组织(人事)部门责任与党委责任、提名责任与考察任用责任、考察者责任与谈话对象责任。被任用的干部暴露出的问题属任现职以前的,在纪检(监察)、检察机关查清事实的基础上,对选拔任用过程中失察责任主体和原单位党委的主要责任人实施追究;属任现职一年内所犯的错误,追究干部所在单位党委的领导责任和分管责任。对严重违反程序、规定而造成严重后果和用人失察者,给予相应的党纪、政纪处分,被追究者的追究结果,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公示。

三、党政机关领导干部的监督与管理

1、拓宽渠道,形成干部管理监督的群众参与机制。建立健全群众监督机制,提高群众参与干部管理监督工作的范围和程度。逐步推行党政部门政务、财务公开制度,进一步增强工作透明度,帮助广大.群众了解情况,实施监督,防止用人失误。建立党政领导干部信访、举报制度,对群众关于领导干部的来信来访,纪检、监察部门都要进行调查核实,对确实存在的问题,根据其情节轻重,按有关程序进行处理。

2、根据党政领导干部职务的不同,建立相应的领导任期目标责任考核制度,加强对领导干部日常工作的管理。党委、政府领导班子成员的任期目标包括经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发展、党的建设等方面;党政机关职能部门领导班子任期目标包括党的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职能目标。任期目标由领导干部根据本班子总体目标和职位要求提出,在本单位内部一定范围内组织干部群众进行讨论后,报送上级党委、政府主管领导或分管领导修改、完善并签定责任状。

3、党政领导干部任期目标考核以日常考核为基础,基本程序是:自我总结、民主测评、调查核实、综合评价以及结果反馈等。考核坚持以实绩考核为主,既看干部的现实成果,又看干部是否致力于长远发展,为下一步工作打基础。考核采取民主评议、民主测评、个别谈话、实地查看和专项调查等方法。加强日常考核,保证考核结果的全面性和客观性。对党政领导的考核严格按照优秀、称职和不称职三个等次评定,依据评定的等次,对实绩突出的领导干部进行表彰奖励,对实绩较差的和不称职的领导干部坚决进行调整。

4、严格党内民主生活。总结和借鉴“三讲”教育的经验,每次民主生活会都要解决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在党性党风方面存在的一两个突出问题。民主生活会召开前,要认真听取群众的意见;召开后,要及时向群众通报有关情况,接受群众的监督。切实加强对领导干部参加双重组织生活的管理,党组织对每个领导干部参加党内活动的情况要做好记录,经常不参加组织生活的,按照规定进行严肃的批评和处理。

5、构建各部门密切配合的协作机制。进一步完善组织部与纪委、监察部门的联席会议制度,及时就干部中存在倾向性问题进行沟通。干部有来信来访或举报时,反映问题比较严重的,由纪委进行立案审查,提出处理意见或建议;反映一般问题、够不上立案审查的,由组织部调查核实,进行告诫谈话;对领导干部实行在任和离任审计,凡有调整意向的干部,组织部门结合班子考察、年度考核,告知审计部门安排审计,避免使用干部失误。建立年审制度,对一些重要单位、部门每年进行一次审计,规范其财务行为。加强新闻单位监督力度,建立党政领导干部监督专栏,凡被纪检监察部门查处的干部,都要通过广播电视等媒体进行曝光;经县委常委会议批准,新闻单位有权对有关问题进行跟踪调查与报道。

四、党政机关领导干部的交流与解职

1、干部交流坚持效益优先的原则,既注重发挥领导干部的个体效益,又注重发挥领导班子的整体效能;坚持“优秀干部优先交流,年轻干部大跨度交流”的原则,对肯干事、会干事、有实绩的干部大胆交流,委以重任;对那些不安心工作,打不开局面的干部采取必要的组织措施实行免职或降职使用。加强县直党政机关与基层乡镇干部的交流力度,保持干部队伍旺盛的工作状态。对交流到基层工作的干部,成绩突出的一方面大胆提拔任用,另一方面组织外出考察学习,今后每年都要组织一批优秀干部到外省市发达地区考察学习或挂职锻炼。

2、充分运用目标考核的结果,对在考核中群众反映比较强烈、情况复杂或意见分岐较大、不称职票达到二分之一的,由组织、纪检部门进行联合调查,确有问题的免去现职,不保留原职级待遇;问题比较突出的,免去职务,保留原职级待遇,由组织部门安排适当工作或进行培训,待岗半年后,由组织部门对其待岗期间的情况进行考察,根据本人表现,提出重新安排工作的建议;对领导干部在思想政治素质、组织领导能力、工作作风、工作实绩、廉洁自律等方面问题不突出的,组织部门实施诫勉,主管领导与其谈话谈心,对其指出问题,限期改正。对领导水平和能力不能胜任现职岗位的,一般安排担任低一层次领导职务。

3、建立领导干部个人申请辞职、引咎辞职、责令辞职制度。领导干部由于个人或其它原因,主动申请辞去领导职务的,由个人写出书面申请,按干部管理权限审批;领导干部因工作或生活中有严重过错,造成重大损失和影响的应引咎辞职,拒不辞职的,按干部任免权限免去现职。领导干部在平时考核中被认定为不适宜继续担任现职的,责令辞职。涉及国家安全、重要机密等特殊的领导干部不得提出辞职。未经批准擅自离职的,视其情节给予纪律处分。

4、实行末位淘汰制。以领导干部年度考核为基础,结合组织部门平时考核,每年对全县正副科级实职领导干部按总数1%的比例实行末位淘汰和诫勉。根据考核结果,将不称职票所占比例从高到低排列,进入科级干部总数2%以内的为初步淘汰对象,组织部门在初步确定的末位淘汰对象进行重点考核核实的基础上,拟定末位淘汰人选,县委常委会议根据拟确定人选的不称职率和组织考察情况,做出对1%人选免职、对1%人选给予诫勉一年的决定。被淘汰免去现职的领导干部,一律由原单位安排做一般干部工作,不保留原职级待遇,安排到什么岗位就享受什么待遇。被诫勉人员诫勉期满工作仍未有起色的,免去现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