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的意见

时间:2022-12-02 05:22:00

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的意见

从现在起到2010年,是我市巩固小康建设成果、提高小康水平、向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迈进的决战阶段,是工业化转型、城市化加速、市场化完善和国际化提升的关键时期,全市工业战线肩负着保持优势、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的重任。为在新的起点上进一步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实现工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的决定》(苏发〔2005〕15号)精神,现提出如下工作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坚持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突出抓好自主创新、优化结构和资源节约三大重点,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全面优化提升产业结构,促进产业高度化、布局合理化、生产集约化、管理科学化,全力打造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和安全发展型的先进制造业高地,促进我市经济社会率先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

在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中,要坚持以下几条原则:一是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相并重。充分发挥制造业优势,以结构调整为契机,大力发展与制造业相配套的生产性服务业,促进服务业与制造业协调并进,进而提升制造业水平。二是对外开放与自主创新相结合。进一步坚持对外开放,加大科技招商力度,努力将外向型经济优势转化为自主创新优势。促进高科技企业技术外溢,强化产业配套协作,提高我市本土企业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和集成创新的能力。三是产业结构与资源禀赋相适应。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坚持节约优先、环保优先,针对土地、能源、资源和人口禀赋情况,实施产业创新,优化产业结构,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城市,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四是经济发展与社会文明相同步。强化企业的社会责任,引导企业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切实加强环境保护、劳动保障、节能减排、安全生产等工作,大力推进企业文化建设,维护良好的市场经济秩序。五是增长速度与增长方式相协调。按照“好中求快、快中求优”的要求,把科学发展的思想贯穿于增长方式转变全过程,坚持以调整促发展、在发展中调整,通过调整与发展的相互支持、相互促进,实现结构优化升级,保持工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二、发展目标

(一)实现工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十一五”期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和销售收入年均增长15%,工业增加值增长16%,综合效益指标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二)民营经济发展质量稳步提高。坚持量质并举,到2010年,全市私营个体企业注册资本超过3000亿元,民营科技企业达到3000家。

(三)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提升。“十一五”期间,以电子信息为代表的先进制造业产值年均增长20%,到2010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40%;工业投入中技术改造比重、技术改造中装备更新比重分别逐年提高2个百分点。

(四)产业集聚程度明显提高。按照“两轴三带”实施产业集聚,打造沿沪宁、苏嘉杭高速公路以及沿长江、沿沪浙、沿太湖各具特色的产业格局。重点建设部级、省级开发区和市级特色产业基地,到2010年,产业集聚度达到85%。“十一五”期间,培育具有综合竞争力的年营业收入超100亿元的工业企业25家。

(五)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切实提升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到2010年,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2.5%,省级以上企业研发中心累计达130个,部级品牌累计达80个,科技创新示范企业累计达200家,科技进步对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超过55%。。

(六)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水平得到提升。到2010年,单位GDP能耗比“十五”末降低20%,年均降低4.4%;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下降30%,年均下降6%;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处置率达到100%。全市化学需氧量(COD)、二氧化硫和氨氮排放总量在2005年的基础上分别削减20.1%、24.9%和18.0%。环境质量综合指数超过90,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建成500个循环经济试点与示范企业。

(七)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调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总量实现倍增、结构明显优化、功能大幅提升。“十一五”期间,软件产业年均增长20%,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年均增长20%以上。

三、主要措施

(一)调整优化产业结构

1.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深入实施“苏州市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变增长方式行动计划”,依托部级、省级开发区以及高新技术产业带,大力发展电子信息、集成电路、精密机械、生物医药、光机电一体化、汽车及零部件、新材料、软件等高新技术产业,着力抓好一批新兴科技产业重点项目,培育一批拥有核心技术的自主产品,做大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企业,形成一批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实施一批重大科技攻关、产学研联合、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加大科技招商力度,引进一批具有国际国内一流水平的高新技术和发明成果,通过转让、合作等方式,实施成果转化,提高产业科技含量。

2.积极利用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实施信息化带动工程,促进企业管理现代化、工艺自动化、产品数字化、交易网络化,引导、支持企业运用ERP、BI等信息化应用技术。加大以信息化技术为主的新型实用技术对传统产业的改造提升,提高技改投入的“两个比重”。大力发展嵌入式软件,以提高自动控制能力为突破口,以数控机床、智能装备、测量器具、医疗器械、纺织机械、汽车电子等行业和产品为重点,加快开发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有芯”装备产品,在机械装备制造业、检测装备制造业、光电产品装备制造业、材料加工装备制造业、化工医药装备制造业、节能环保装备制造业等重点行业推广应用信息技术,加快装备制造业的技术升级。对传统产业面广量大的通用设备,探索应用新型实用技术加以改造提高,每年排出100家信息化技术应用改造试点企业,以点带面,切实提高企业的产品质量和节能环保水平。

3.大力淘汰落后产能。按照国家《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暂行规定》的要求,坚决制止低水平重复建设。以化工、冶金、电镀、水泥、印染等行业为重点,淘汰落后生产工艺装备和生产能力。通过严把准入关,根据资源、环保、安全的许可,做好产业选择,限制一批新增项目;通过加大法律法规以及产业政策贯彻力度,压缩一批过剩产能;通过布局集中调整、转移,规范一批存量企业;通过政府引导、政策扶持,转产一批落后企业。通过“十一五”努力,全市关闭调整1000家落后企业。

4.全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以完善生产供应链及降低物流成本、提高效率为主要目标,整合各类社会资源,营造良好的现代物流发展政策,完善现代物流基础设施,大力发展综合保税区、综合物流中心、专业物流中心和配送分拨中心,建设现代物流基地,培育一批大型现代物流企业集团。积极兴办各类科技服务机构,建设公共服务平台,大力发展技术开发及转移、软件和业务流程外包、科技信息咨询、知识产权及认证、技术交易等专业性技术服务业。支持金融创新,积极引进、发展各种所有制的创投、风投公司,鼓励民间资本开发地方金融产业。积极开发金融衍生产品,发展和利用资本市场、产权交易市场。大力发展特色化、专业化市场和各类商务中心。抓住新农村建设的有利时机,将生产性服务业向农村拓展,建立健全农村生产经营服务体系,包括鼓励农民发展各类经济合作社、构建农产品大流通体系、积极稳妥发展农村金融服务业、改革完善农村科技服务体系。

5.切实提升企业经济国际化水平。充分发挥对外开放优势,提高利用外资质量和水平,促进利用外资与调整产业结构紧密结合,更加注重产业投向,加快引进更多基地型、龙头型、科技型项目,引进更多促进产业链拉长的生产性服务业项目。把各级开发区和特色产业基地建成新型工业化示范区,积极推进发展方式创新、科技自主创新、服务功能创新、发展环境创新,在调整提升产业层次上走在前列。加快企业“走出去”步伐,充分利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在海外投资建厂、参与开发区建设,建立科技研发基地和国际化营销网络,开展跨国合作经营,在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分工和竞争。

(二)调整优化产业布局

1.构筑以电子信息产业为代表的先进制造业空间构架。进一步向沿沪宁线发展轴、沿苏嘉杭发展轴集聚,重点布局昆山市、吴江市、苏州工业园区、苏州高新区以及吴中区。提升发展微电子技术、光电子技术、软件技术、计算机技术、半导体集成电路、光电产业以及相应的上下游配套行业,加快形成集群分布、分工明确、互相支持的完整产业链。同时,瞄准国际IT产业发展的最新前沿,不断引进最先进的研发技术和高端制造行业,努力使苏州成为全球具有一定影响力和知名度的电子信息产品的研发、制造、销售基地,其中集成电路和光电产业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产业。

2.科学规划现代物流产业发展布局。依托先进制造业,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沿江地带、沿交通枢纽发挥港口码头、各类各级开发区、专业市场和产业集群地集聚优势,重点布局大物流园,努力完善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服务功能,培养一批具有战略眼光、适应现代物流产业发展的企业家队伍,培育发展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到2010年,全市社会化、专业化第三方物流的比重超过20%,形成年物流服务总额超100亿元的大型物流基地(园区)1~2个,年物流服务总额超50亿元的物流基地(园区)2~3个。

3.发展总部经济及建设研发设计集聚区。依托区域和产业优势,在沿湖、沿山、沿沪地带,重点布局总部经济和研发设计中心,在产业调整转移中吸引集团公司总部落户,吸引先进制造业的研发机构、技术中心入驻。大力发展工艺刺绣、工艺雕刻、休闲旅游及商贸会展、体育健身等新兴服务产业以及花卉苗木、观光农业、特色旅游等产品。

4.完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强化科技服务支撑,完善服务机制,构建服务平台,健全服务网络,重点布局古城区以及部级、省级开发区等区域,加强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构建面向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的科技公共服务设施、行业共性技术创新服务设施以及创业服务设施,重点发展咨询业、金融业、中介服务等,支持社会力量创办科技中介机构,为企业创新活动提供良好平台。

(三)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1.加快创新载体建设。以落实自主创新政策为抓手,引导并推动企业加大科技投入。夯实企业自主创新的主体地位,着力推进企业技术中心建设。鼓励和支持企业加强技术研发机构建设,完善申报审核、评价考核,建立优胜劣汰机制,促进企业技术中心水平的整体提升。在重点领域、行业选择1~2个关键技术,组建一批共性技术创新平台;在产业集聚区、特色产业基地建立集产品攻关、新品开发、工艺设计、技术咨询为一体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企业设立开放式、跨地区、国际化的研发机构,以及走出去设立海外研发机构。

2.深入推进产学研联合。进一步把产学研联合向深度、广度和高度推进,引导建立市场化、多形式、多层次的产学研联合体。发挥政府在信息、政策制定、平台搭建、引导服务等方面的作用,促进企业与国内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密切合作,建立长效合作机制。完善产学研联合运行方式,以政策支持、技术投资、提供中试基地、合作攻关、参股配股等形式,提高科研成果转化效率,加快科技项目的产业化步伐。

3.着力提升企业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能力。把加强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作为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力的突破口。引导企业瞄准国际先进科技成果、高端技术、关键技术,在引进的同时注重消化吸收再创新,特别是引进的通用技术、共性技术的再创新。各行业要排出一批重点科技攻关项目,集中力量、集中要素实施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提高技术创新的效率,以此推动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稳步提升。

4.努力打造工业经济人才队伍。推进人才总量和人才素质的同步提高,实施引进、培养双管齐下的策略,加强技术人才、管理人才和企业家队伍建设,着力建立以公开、竞争、择优为导向的人才成长机制,探索建立职业经营者市场,完善人才交流、培训平台,大力开展企业职工培训教育,全面提高职工职业素养和技能,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人才总量与经济增长相适应、人才结构同新型工业化需求相适应、人才素质与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相适应。

5.积极实施技术标准战略。围绕提高工业产品竞争力,进一步加强技术标准化工作,“十一五“期间,支柱产业中80%以上的规模企业要建立企业标准体系,新增采用国标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600项,制订国家标准、行业标准100项。加强技术标准战略研究和规划,建立完善技术标准社会公共信息服务和检测服务平台,构建与出口贸易相适应的技术性贸易壁垒预警机制,加快技术标准人才队伍建设,努力提高全社会的技术标准意识。

(四)建立绿色制造体系

1.推进循环经济试点示范工作。全面实施《苏州市循环经济发展规划》,以与高校合作攻关为抓手,以省级试点城市为契机,围绕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目标,积极采用低投入、高产出、低污染或无污染的经济运行模式,促进能源、原材料的循环利用。大力发展循环型产业,按照“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的原则,构筑循环经济产业体系与空间格局,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发展循环经济的机制,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重点从企业、区域和社会等三个层面推进循环经济,打造一批循环经济示范园区,推广一批循环经济示范点,实施一批循环经济重点项目。

2.推进节能减排工作。结合区域、行业和企业特点,突出抓好重点耗能行业和年耗能5000吨标准煤以上重点耗能企业的节能工作。推进十大节能工程建设,重点抓好燃煤工业锅炉(窑炉)改造工程、节约和替代石油工程、区域热电联产工程、余热余压利用工程、电机系统节能工程、能量系统优化工程、建筑节能工程、绿色照明工程、节能监测和技术服务工程等,每年实施一批节能技术改造项目。加强减排工作,明确目标,落实责任,切实将主要污染物削减措施落到实处。控制新增排污总量,积极推动规划环评,提高环保标准,严格环保执法,使新增污染物排放量得到有效控制。

3.推进清洁生产工作。围绕水、大气两个环境系统,针对长江、太湖、阳澄湖三个重点流域,突出印染、冶金、造纸、化工、电镀、建材、医药等七大重点行业,在规模以上企业全面推进清洁生产。每年开展“千家企业清洁生产”活动,纳入强制实施清洁生产审核范围的排污企业全面完成清洁生产审核,形成一批资源消耗少、环境污染小的清洁生产企业,建成一批“零排放”企业。

4.推进资源综合利用工作。围绕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可再生资源开发利用等重点领域,抓好环保、节约、深度利用的技术开发、应用和推广。大力发展生态工业,加快推进静脉产业园建设,发挥资源综合利用典型的示范作用,全面提高废弃物回收、污水处理回用水平。强化对废弃物多、污染重的行业管理,提高废渣、废水、废气的综合利用率。培育一批适应污染控制和生态保护需要、具有竞争力的骨干企业和优质产品。

(五)创建良好发展环境

1.加快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构建政府引导、市场主导、企业主体、行会搭桥、中介服务的全社会支持服务体系,重点推进专业性强的工业行业协会建设。完善协会的组织架构,引导和鼓励具有行业代表性的龙头企业牵头,鼓励企业积极参加。加强对行业协会的业务指导,以行业协会建设协调和理顺各方面关系,构建起政府部门与企业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企业与社会之间的联系纽带,形成社会化的服务网络,真正发挥行业协会在规划布局、行业自律、协调沟通、行业服务等方面的作用。

2.搭建科技、会展、金融三大服务平台。一是搭建科技创新平台。整合全市科技服务资源,提供最及时、准确和有效的科技信息、专利情报,畅通科技传递渠道,完善科技研发、科技咨询、成果转让、科技中介、知识产权保护等相配套的服务体系。二是搭建会展平台。根据苏州的产业特点,举办产品、技术、商贸等各种会展,为企业提供市场信息,降低交易成本,成为苏州企业与外部加强经济技术交流合作的桥梁,成为全国乃至全世界了解苏州的窗口。三是搭建金融平台。支持金融机构深化与企业的联系、沟通和合作,建立“双向互动”的交流合作机制,推进银企项目授信对接洽谈,实施金融创新。大力引进境外金融机构入驻苏州,引导民营资本投向金融业,着力把苏州打造成为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互动融合的高活跃区。

3.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加快推进企业创新创业环境建设,重点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发挥“12312”功能,开展保护知识产权专项整治行动,保护专利权人的合法权益。突出做好食品、药品、农资等领域的监管,确保社会安全和人民健康。市保护知识产权举报投诉服务中心要积极组织宣传、培训工作,推动开展形式多样的培训与研讨活动,普及知识产权保护知识,提高全民知识产权保护意识。

4.着力推进政务公开。加强机关作风建设,促进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作,除涉及党和国家秘密以及法律法规明确之外,公开透明所有行政权力,制定行政职权目录、运行流程、工作规范,公开行政权力运行全过程,尽快建立完善长效的监督管理机制。进一步清理行政审批项目,加强企业减负工作,治理部门性、行业性垄断,坚决杜绝“乱摊派、乱罚款、乱收费”行为,形成公平、公正、公开的市场竞争环境。

(六)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为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充分发挥推进新型工业化工作领导小组以及办公室的作用,加大政府引导和扶持力度,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分管市长为召集人,成员为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定期召开全体会议,通报工作情况,研究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重大问题,建立指导、协调、督促体系。

2.落实各项扶持政策措施。全面贯彻国家和省推进新型工业化工作的政策措施,进一步落实市委、市政府“四大行动计划”各项扶持政策。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加快制定和修订产业、财税、信贷、土地、环保、进出口等相关政策的实施细则,进一步加大对新型工业化的支持。各项政策向重点产业、企业和品牌产品倾斜,发挥政策效应,扶优扶强,加快形成产业层次提升、布局合理、特色鲜明、节约环保的新型工业化发展格局。

3.建立科学综合评价制度。市经贸委和市统计局要在总结推进新型工业化实践的基础上,研究制订科学的工业经济发展综合评价体系。评价体系要具有可比性、公平性和可操作性,客观、科学、真实地反映我市新型工业化发展的状况。通过评价,引导和促进工业经济实现速度、质量、结构、效益的统一,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生产、生活、生态的和谐,实现全市工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