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岸委工作总结暨工作思路

时间:2022-08-14 09:19:23

口岸委工作总结暨工作思路

2012年以来,我局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和全市港口口岸工作会议要求,按照年初制定的工作目标,抢抓机遇,攻坚克难,锐意进取,着力加快区域性中心港口建设步伐,全面提升港口综合服务功能,积极发挥龙头辐射带动作用,为推进全市崛起振兴、带动沿海开发和促进东西部区域共同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一、今年以来港口口岸建设发展情况

今年以来,港口口岸系统努力克服国际金融危机给航运市场带来的不利影响,全力推进重点工程建设,积极营造港口发展环境,着力研究会办矛盾问题,港口口岸各项工作整体运行良好,呈现平稳上升的良好态势。1-11月份,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1.7亿吨、集装箱455.7万标箱,分别同比增长10.9%、2.5%;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7亿元,超额完成年度投资任务。

1、深水航道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30万吨级航道一期工程自开工以来累计完成投资42.7亿元,其中今年完成投资9.9亿元。区25万吨级主航道完成交工验收,并对外正式通航,已成功接卸25万吨级以上船舶18艘次,其中最大载重吨30.5万吨级。徐圩港区航道外段15公里10万吨级航道已经建成,港内航道正在从5万吨级向10万吨级加快推进。17.6公里的旗台作业区和徐圩港区围堤均已建成。30万吨级航道二期工可初稿通过专家咨询,争取年内召开省内预审会议。

2、主体港区综合服务功能不断完善。区旗台防波堤通过交工验收,氧化铝、散化肥码头具备投产条件,液体化工泊位水工主体完工。内河港中云台作业区一期29个泊位主体基本完成,保税物流中心二期堆场建成,庙岭集装箱办理站堆场完工,港口中心货运站综合楼年内封顶,墟沟作业区61-66号泊位升级改造工程年内开工。矿石带式输送机工程单向掘进880米,北疏港高速公路单洞掘进1260米,226省道跨烧香河大桥建成通车,旗台作业区铁路专用线年内主体完工。

3、两翼港区开发取得实质性进展。徐圩港区防波堤东斜坡堤于10月23日正式开工建设,东直立堤工程工可、初步设计均已获批,将于年内启动开工,2个10万吨级通用泊位建设加快推进,5万吨级液体散货码头起步工程开工建设。赣榆港区5万吨级航道、防波堤、一期4个5万吨级通用泊位主体建成,年内将实现开港运营。灌河港区海河联运区2个2万吨级通用泊位主体建成,燕尾作业区2个3万吨级泊位加快建设,灌河口拦门沙治理2万吨级航道建成通航。

4、港口生产经营稳中有升。港口新开辟、、、等集装箱航线8条,目前,港口运营稳定的集装箱航线达到53条,月航班超过300班次。港口海铁联运业务不断做大,至被铁道部纳入全国35条客车化运营模式范围,与、等城市签订深化战略合作协议,新建霍尔果斯内陆场站。1-11月份,集装箱铁水联运量28.1万标箱,位居全国沿海首位,其中大陆桥过境运输完成集装箱7.3万标箱,同比下降26%;中韩客运班轮运行364个航次,运载旅客10.9万人次,集装箱运输7.5万标箱,同比分别下降15.8%、1.5%;港口保税物流业务不断壮大,保税物流中心进出货物260万吨、总货值超过9.6亿美元。

5、以港容港貌整治出新为突破口的港口转型升级实质性启动。编制完成区布局优化方案,各大作业区功能布局更加清晰。港口整治出新成效初显,散装木薯干限装停装,疏港道路改造工程试验段施工完成,总计200多栋、50多万平方米的港区建筑物主体出新完毕,港口散杂货按照“统一货种、统一垛型、统一色调”要求大部分实现标准化堆码。港口科技创新和节能减排成绩显著,30万吨级航道开敞海域淤泥质浅滩深水航道建设关键技术研究课题正式入选国家863计划,船用岸电技术获得多项国家专利,并上升为国家标准,至阿拉山口铁水联运物联网示范工程获批实施,港口成为全国唯一低碳试点港和科技示范港。

6、口岸建设取得明显成效。空港临时开通至香港航线,30万吨级矿石码头正式开放通过省级验收,大型自动取制样系统安装调试完成,庙岭突堤集装箱码头开放工作加快推进;赣榆口岸联检大楼即将投入使用,港区年内实现临时开放,徐圩港区、灌河港区口岸开放前期工作加快推进。H986大型检测设备通过验收并投入使用,边防检查站指挥中心年内投入使用,国检综合试验楼地基部分全部完工,海事基地陆域完工,车牛山VTS雷达站设备安装完毕并试运行。

二、全年目标预计完成情况

港口生产方面。预计全年完成货物吞吐量1.85亿吨,比去年净增2000万吨,集装箱完成500万标箱,略有增长;集装箱海铁联运有望突破30万标箱;大陆桥过境运输预计完成8万标箱,相比去年有明显下降。

建设投资方面。预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9亿元,其中航道和防波堤工程预计完成投资13亿元,码头工程预计完成投资19亿元,其他项目约7亿元,新增5万吨级泊位4个,10万吨级泊位2个,新增吞吐能力1400万吨。

三、主要经验做法

回顾2012年港口口岸的建设发展,成绩的取得来之不易,主要得益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努力。

(一)坚持“三个突出”,抓好年度工作部署落实。一是突出省市党代会及领导要求推进工作部署。在对省市党代会精神和省主要领导多次来连考察讲话精神进行及时贯彻的基础上,组织召开全市港口口岸工作会议,明确了2012年港口口岸工作的主要目标和八项重点工作。二是突出港口转型升级推进港容港貌整治出新。着眼于港口发展的转型升级和一体两翼格局的全面形成,拟定了港转型升级三年实施方案,认真组织研究港容港貌整治出新作设计方案,报请市委、市政府同意后立即组织实施,督促港口集团成立指挥部专门负责整治出新工作,在推进过程中,市分管领导带队每周现场督查、会办解决矛盾问题,确保整治出新工作按序时进度顺利推进。三是突出港口可持续发展推进港口建管体制研究。着眼于一体两翼港口长远发展,深化港口在公共基础设施管养、两翼管理体制、一站式服务中心管理、物流园区开发等方面体制机制的研究,为市委常委议港会的召开做了充分调研、提出相关建议。

(二)抢抓有利时机,积极争取各方支持。一是争取国家政策支持。在全国两会、十八大期间,协调市主要领导走访国家相关部委,争取在港口重点工程建设、口岸特殊监管政策等方面的支持。二是巩固省级层面对港口的支持。对港口口岸的发展情况和问题矛盾,及时向省各部门汇报,争取省政府在政策、资金、项目上继续给予港口倾斜和支持。三是吸引各方资源投资港口发展。务实做好在新加坡、等国家和香港、台湾等地区港口专场招商各项工作,进一步吸引世界知名航运公司参与港口建设和运营;促成神华集团与我市成功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推动近期投资200亿元、远期500亿元的大型煤电中转储运综合能源基地落户建设。

(三)强化沟通协调,营造一流口岸发展环境。进一步加强与各口岸查验单位的协调,切实增强查验单位加大服务地方发展的支持力度。海事局组织开展了“碍航养捕治理”、“客渡船专项治理”等专项活动,确保30万吨级航道等重点工程施工和生产船舶安全进出港;帮助实施“一船一议”政策,仅今年前11个月超等级靠泊为港口增加货物吞吐量约6600万吨。海关推进分类通关改革,出台了促进地区外贸稳定增长的16项工作举措,扩大了“属地申报、口岸验放”通关模式的适用范围,进一步减少进出口环节收费和优化减免税审批程序,前11个月港口向中西部转出关税85亿元,占实际入库海关税收近70%。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推动构建了“港地联动、合作共赢”苏北五市检验检疫合作机制,为苏北地区货物直通放行奠定了基础;研究优化检验流程,提高检测速度,铬矿等进口矿产品检测周期很自由规定时间的三分之一;积极落实促外贸稳增长各项措施,预计四季度为全市进出口企业减免检验检疫费用4000万元。边防检查站推出服务沿海开发16项举措,全面实行网上报检、网上办证,打造“边检服务安捷通”品牌;持续推进爱民固边模范码头创建活动,开展专项行动和专项治理11次,有力维护了口岸安全稳定的形势。

(四)强化行业管理,增强服务港口发展保障水平。一是进一步加强港口口岸行政执法建设。按照全市“三集中四到位”统一部署,增挂行政服务处牌子,将港口所有行政审批业务集中到一个部门办理,大大提高了行政审批效率;依法完善和规范港口建设项目招投标行政许可程序,对所有港口在建工程实施质量安全全过程监督,港口工程优良率达到100%;积极加强执法队伍建设,组织参加全省港政执法培训,统一执法服装,推动港口行政执法的规范化建设。二是进一步增强服务港口发展的水平。及时落实集装箱航线补贴政策,增强航运企业增开集装箱航线的积极性;不断放大集装箱公路通行全免的优惠政策效应,推动在浙江义乌、苏州、淮安等地设立办理窗口;在全省率先引入直升机接送引航员,更好地满足了大型船舶快速进出港需求;建立规范了港口建设费、货物港务费的征收及使用管理制度,编制了港口规费年度支出预算,重点支持港口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维护及信息化建设。三是进一步加强港口安全稳定工作。积极开展平安港口建设和水运工程“打非治违”专项行动,定期进行港口安全检查和安全隐患排查;组织开展了2012年度港口危险化学品集装箱安全和保安演习,联合海事、边防、渔业等部门积极开展港口碍航养殖捕捞联合清理活动,为港口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安全环境。

(五)加强党的建设,为港口发展提供坚强组织保证。一是深入开展廉政建设。推进港口工程建设领域专项治理活动,强化对港口重点工程项目招投标、资金使用的监督,强化党员干部党风廉政建设教育、管理和监督,确保“工程优质、干部优秀”双优目标。二是注重人才队伍建设。针对省财政同意拨付的1000万人才支持资金,会同市组织人事、财政、科技等部门研究制定了港口口岸人才培养引进实施方案;围绕沿海开发战略、港口行政管理、突发事件处理等内容,邀请相关专家开展专题培训,全局干部职工的眼界和水平得到显著提高。三是积极开展港口宣传和典型挖掘工作。积极报送政务信息,局政务信息采用量位居市级机关前列;加大港口重点工程、发展亮点的题材撰写,在人民日报、新华日报、中国水运报等各类媒体上宣传报道港口最新发展情况,有力提升了港口的美誉度和知名度;强力推进港口生产一线先进典型,高级引航员张留成获得全省交通十大“最可爱的交通人”荣誉称号。

四、2013年形势分析、工作思路和主要工作举措

2013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第一年,也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之年。我们将按照国家和省委、省政府对港口发展的战略定位和要求,深入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港口“转型升级、综合发展、做大做强”的决策部署,以落实沿海开发规划为工作重心,进一步加快区域性中心港口的建设,提升新亚欧大陆桥东方桥头堡的辐射带动作用,为推进沿海开发和国家东中西区域共同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一)对2013年形势的初步认识

从总体上,2013年港口口岸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

机遇方面:十八大以后,国家将会在基础设施投资、重点项目建设以及刺激经济增长上出台一系列措施,引导我国进入新一轮发展周期,形成更加稳定的发展环境和更加有利的发展机遇,这对于加大项目争取及信贷投资创造了条件;四大国家战略加快实施,国家和省里对的政策、资金、项目等方面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强;大型央企及国际知名航运企业对港口关注越来越高,参与发展的热情越来越高;30万吨级深水航道和专业化码头的带动效应不断放大,对港口持续上量提供了坚强支撑;两翼港区临港产业发展势头迅猛,赣榆、灌河港区的石化、钢铁、造船等产业初具规模,徐圩港区一大批产业已落户并将陆续形成产出,这些都将对港口与产业的互动发展提供难得的机遇。

挑战方面:从宏观经济形势看,世界经济缓慢复苏所表现出来的反复与低迷可能还将持续一定时间,国内经济面对外需疲软、投资放缓、成本上升等多重压力,经济发展增速下滑风险不断累积;从航运市场来看,受国际贸易需求不足影响,国际航运市场形势依然十分严峻,航运企业为减少成本,纷纷采用超大型船舶运输,对港口航道及货源组织提出更高要求;从港口自身来看,石料短缺、征地拆迁、资金紧张等矛盾更加突出,重大项目批准的前置条件更加严格,港口重点项目推进的难度和复杂性进一步加大。所有这些问题,都使港口在激烈的港际竞争中面临更多挑战。

(二)2013年港口口岸发展思路

2013年港口口岸工作主要思路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建港80周年为契机,以“转型升级、综合发展、做大做强”为重心,以增强港口核心竞争力为目标,更加注重港口功能的发挥,更加注重港产城的协调发展,更加注重一体与两翼的错位发展,更加注重港口与口岸协同发展,持续兴起港口口岸跨越发展的热潮。

围绕以上发展思路,2013年港口计划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5亿元,新增10万吨级泊位5个,新增吞吐能力1700万吨;港口货物吞吐量确保完成2亿吨、力争2.1亿吨,集装箱吞吐量确保540万标箱、力争560万标箱。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我们将重点推进以下工作:

1、持续加大投资拉动力度,真正形成一体两翼发展格局。航道建设方面。全面建成30万吨级航道一期工程,并力争二期工程明年年底开工;力争开工建设赣榆港区10万吨级航道。防波堤方面。徐圩港区防波堤工程完成投资10亿元,加快东斜坡堤、东直立堤建设,开工建设西防波堤;加快赣榆港区防波堤二期前期工作。码头建设方面。区55-57号泊位主体建成并具备靠泊条件,加快旗台作业区液体化工泊位及后方罐区建设,升级改造31-33号、61-66号等泊位;徐圩港区实现开港运营,2个10万吨级通用泊位主体建成投产,一期液体散货泊位加快建设,年底实现开港运营;赣榆港区一期4个泊位全面建成,推进二期前期工作和建设,神华集团大型能源基地开工建设;灌河港区燕尾港实现开港运营。园区建设方面。公路中心货运站一期工程、内河港29个泊位建成运营,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商务中心一期工程开工建设。集疏运建设方面。力争开工建设连盐铁路,完成大港路中期改造,北疏港公路掘进1500米,墟沟互通主线桥主体工程完成70%,基本建成临海高等级公路段,推进两翼港区铁路专用线前期工作。

2、持续攻坚航运市场开发,确保完成吞吐量2亿吨大关。拓展腹地货源市场。加快推进、、霍尔果斯、奎屯等场站建设,不断完善苏北、鲁西南以及中西部广大地区场站布局。发挥深水航道、大型专业化泊位的带动效应,盘活有色矿、焦炭、铁矿石等贸易市场,拓宽上量增效新渠道。开辟航线航班。充分用足用好航线奖励政策,全力开辟近远洋航线、加密内贸航线,开通至盐城、扬州、淮安等内河航线,实现“远洋补上、近洋争优、内贸稳增、内河突破”。开发铁路班列。加快形成“一港三通道”运作格局,扩大—阿拉山口通道示范效应,推进—霍尔果斯班列实现常态运营,加快开发银川、兰州、霍尔果斯等新的铁路班列,强化与上海路局合作,提升全港装卸车能力,实现铁路日均装车突破2000车、力争2200车。

3、持续推进整治出新工作,实现主体港区面貌全面改观。显著改善港区环境。完成港区内所有主干道、次干道和支路的改造工程,按照统一标准重新制作道路标志、隔离栏、城市家具;进一步规范港区货物堆存,逐步淘汰更新遮盖苫布;高标准完成10号岗、6号岗重建和新东方集装箱进出门岗出新工作。推进货物结构调整。主体港区部分货种向赣榆港区转移,墟沟、庙岭作业区铁矿石向旗台作业区转移,马腰作业区件杂货向墟沟作业区转移,庙岭作业区部分泊位调整为散粮码头,加快旗台液体化工泊位建设,推进将危险品库区迁至旗台作业区。加快设施设备改造。进一步加大港区非生产性设施整合改造力度,开工建设墟沟、庙岭、马腰、旗台西侯工辅助区以及旗台综合办公区,完成中远修造船的搬迁,加快启动客运站建设,完成两航基地、海军79大队迁建工作。

4、持续推进口岸开放,不断放大口岸引领作用。努力扩大口岸开放。推动赣榆口岸、空港临时开放的续期工作,满足临时开放需要,力争空港实现正式开港,加快赣榆、徐圩、灌河一类口岸开放的申报工作。加快口岸配套功能建设。确保海事监管基地、检验检疫综合实验楼及检验设施、徐圩港区口岸查验办公楼主体建成,推进海事巡逻船、搜救艇建造以及溢油应急设备库建设;争取木材检疫除害处理区获得国家批准,加大综合保税区、汽车整车进口口岸、大宗农产品示范口岸等特殊监管政策的争取力度。三是努力提升口岸大通关水平。推进海事沿海动态执法及调度指挥平台建设,启动运营新亚欧大陆桥检验检疫信息互通平台,持续落实稳增长促外贸的检验检疫和海关通行便利措施,稳步推进口岸查验信息化和优化边检勤务模式,积极克服人员不足矛盾。

5、持续推动多方集聚发展要素,促进港口综合发展。扩大开放与合作。积极扩大赴新加坡、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招商成果,推动新加坡万邦、巴西淡水河谷加快或参与矿石中转配送基地建设,争取新加坡国际港务、马士基等企业加盟集装箱运输,加快落实与中石化、中航油、神华等企业合作协议,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合作格局。进一步创新融资方式。继续深化银企合作,依托银团贷款、项目贷款、中长期贷款等,通过香港公司引入境外低成本资金,研究推动港口集团整体上市,保障港口发展资金供给稳定。进一步做大做强港口集团。协调做好港口集团与金港湾公司的整合工作,充分发挥港口集团的资本优势和金港湾公司已经初步形成的品牌效应,加快推动物流园区开发建设;积极争取财税政策支持,加快土地、岸线、海域等综合注入,进一步壮大港口集团资产规模,增强融资能力和竞争力。

6、狠抓低碳港口和科技示范港建设,提升港口竞争力和影响力。打造科技示范港口。组织落实科技示范港建设实施方案,以绿色、生态、智慧为导向,组织开展港口建设、经营、管理等重点科技项目攻关,积极打造行业标准、行业创新体系。大力推进低碳港口建设。充分发挥全国低碳试点港政策优势,加快推进船舶岸电系统的推广使用,重点实施5个泊位船用岸电设施装置改造,完成加油站油气回收应用、堆场倒运工艺改造、散矿作业高效节能工艺改进、LNG清洁能源的推广使用、龙门吊油改电节能改造等环保技术,加大节能设备研发投入,引导和鼓励港口企业节约使用水电煤油,争取率先在全国沿海建立资源循环利用系统。加快打造“物联港”。统筹推进港口、口岸、物流园区、中心货运场站等信息化建设的有机融合,推进信息互通、资源共享;拓展口岸公共信息平台功能,加快口岸数据开放共享;重点推进港口物流、电子商务等信息化建设项目,以铁水联运信息化为突破口,搭建以港口为枢纽的公共物流信息服务平台。

7、提升港口管理经营水平,增强港口发展的保障能力。深化港口管理体制改革。加快港口公共基础设施管理养护中心、航运管理中心、港口物流园区建设指挥部、赣榆港区管理机构的组建,统筹安排港口货物港务费、港口建设费的征管和使用。提升港口行业管理水平。加强港口建设市场管理和规范招投标有形市场,研究实施履约考核,认真做好港口建设项目招投标工作行业监管;加大港口经营市场监管力度,维护港口经营市场秩序;推进港口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修订港口总体应急预案,组织开展联合应急救援演练,不断完善港口应急救援体系。推进港口企业精细化管理。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和港口发展的形势需要,引导企业实施管理创新,研究制定推动物流、仓储、装卸等港口从业企业提升管理水平的培训计划,帮助港口企业转变发展方式,为港口从业企业转型升级提供行业宏观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