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局全年工作思路

时间:2022-07-08 08:33:00

导语:科技局全年工作思路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科技局全年工作思路

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重大战略部署,抓住蓝色经济区建设重大战略机遇,以实施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为抓手,发挥区域特色,对接国家战略目标,聚焦科技工作着力点和科技资源配置重点,深化科技计划管理体制改革,突出抓好蓝色硅谷重大创新平台和科技企业孵化器“两大工程”建设,全面提升城市自主创新、成果转化和产业培育“三个能力”,推动科技工作加速、提升、增效,驱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全年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超过5000亿元,同比增长17%以上,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39%以上;发明专利申请量达到5000件,同比增长25%,每百万人拥有有效发明专利480件。

一、提高海洋科技创新能力,着力推动蓝色硅谷建设

1、将蓝色硅谷列入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示范区。对接科技部,深入科技创新机制体制配套改革,争取将蓝色硅谷列入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示范区。发挥海洋特色优势,通过海洋国家实验室建设,推进国家海洋科研力量整合,加快海洋科技成果转化,全面推进蓝色硅谷建设。

2、加快海洋科学技术国家实验室建设。加快实验室体制机制建设,完成二期规划组织论证并启动建设;会同有关部门,编制蓝色硅谷孵化器和海洋国家实验室配套园区建设规划,通过论证并启动建设;会同国家实验室参建单位,开展海内外高级人才招聘工作。

3、提高海洋科技创新能力。推动海洋科技成果交易服务与推广中心、蓝色生物医药创新平台等创新平台建设,规划建设海洋仪器仪表装备、海洋特征寡糖(库)等产业化基地,组建海洋可再生能源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建设500KW海洋能源示范基地。

二、发挥科技园区创新孵化功能,加快培育高端产业集群

1、大力推进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成立市孵化器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联席会议,研究解决孵化器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重大问题;根据产业布局和区域特色,组织制定全市科技企业孵化器总体建设规划,分步实施,五年内达到1000万平方米,突出以蓝色硅谷为核心的孵化器建设,年内启动200万平方米孵化器和孵化器内的20个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完善孵化器扶持发展政策体系,建立区市联动机制,制定考核办法,将孵化器建设纳入市委科技创新绩效考核,提高科技创新考核中孵化器建设的权重比例。

2、加快科技园区建设。引导省级以上经济技术开发区向高新技术产业转型,发挥园区功能;鼓励支持高新技术项目向科技园区集聚,重点抓好新能源材料产业园、国家大学科技园、海洋仪器装备产业园、橡胶谷、蓝色生物医药产业园、市工研院等园区的规划建设和培育。

3、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突出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重点支持10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新培育60家高新技术企业、50家创新型企业。

三、强化科技服务平台建设,提高科技创新服务水平

1、加强和完善科技综合服务平台功能。进一步完善大型科学仪器共享服务平台建设,整合集聚科技创新资源,入网大型仪器达到2200台(套),积极开展大型科学仪器共享、专利申请、科技文献检索、重大科学仪器应用等业务,为全市提供万人次以上服务。

2、支持企业研发平台建设。加快5家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和7家国家工程技术中心建设,提高行业和企业创新能力。2012年再争取2家国家工程技术中心,积极与国家战略对接,依托企业研发平台争取一批国家重点项目。

3、推进区市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建设。完善区市科技创新平台体制机制,拓展服务功能,发挥行业和区域创新平台作用,在工业设计、软件测试、精细化工、新材料、资源利用等领域,为区域中小企业提供全方位科技创新服务。

四、加快高端人才团队引进,提升我市自主创新能力

1、巩固与中科院战略合作成果。继续推进中科院光电院、兰化所、声学所、软件所三家研发基地建设工作。

2、推进国内外科技交流合作与高层次人才引进。重点引进中船重工710所、北京中星微电子公司,加快推进华大基因入住科技园区,在海洋新能源、生物医药等领域,引进一批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

3、拓宽国际科技合作渠道。搭建高水平国际合作与交流平台,重点建设高新区国际技术转移中心,举办科技外交官服务周活动。

五、组织实施关键技术攻关,加快培育战略新兴产业

1、确定高新技术产业重点发展领域。围绕“转方式、调结构”,研究确定我市重点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内容,按照省委省政府“新能源、新材料、新医药、新信息和海洋开发及高端装备制造”发展目标,确定我市8-10个重点发展领域。

2、组织实施科技发展重大专项。选择5个先进制造业和重大装备项目给予重点支持,抓好新材料、新能源等领域高压超高压海底电缆、锂电池、电动汽车、大型隧道掘进机等70项关键技术攻关,突破一批关键共性技术,开发一批重大战略产品。

3、发展现代服务业。以国家首批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示范城市为契机,打造现代物流、电子商务等产业链;科技支撑文化产业发展,开展动漫、三网融合等共性技术研发,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六、加快科技金融体系建设,扶持科技中小企业发展

1、全面启动科技金融工作。争取国家科技金融试点城市,与驻青金融机构合作建立科技支行,建立信贷风险补偿准备金池,解决科技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年内科技金融投资达到2亿元以上的信贷规模。

2、积极为中小企业开展投融资服务。年内选择100家左右符合条件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总额度达1.5-2亿元规模的信贷支持;选择有发展前景的企业,重点予以科技计划项目支持,培育有潜力的企业进入三板上市,推动企业做大做强。

七、实施科技惠民富农工程,促进公共事业健康发展

1、提高农业科技支撑能力。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建立区市二级农业科技信息110服务平台,构建农业科技专家信息库,充分发挥农业科技专家的指导作用,实现农业科技服务到田间地头。

2、培育发展农业高端产业。组织实施农业的粮种、果蔬、畜牧等10个以上新品种培育与应用;组织科技特派员农村科技创业行动计划,培育农业科技带头人万人以上。

3、提高市民医疗与健康水平。建立重大疾病疫情、群发性疾病预测预警预报技术体系,在重大病、突发病预防与治疗开展20项以上项目研究与应用,提升我市医疗服务水平。

4、加强节能减排与环境保护。支持一批环境保护、建筑节能、资源利用、清洁能源的重大项目,推动我市实现可持续发展。

八、加强创新政策措施保障,优化技术创新创业环境

1、实施知识产权战略。落实知识产权发展纲要,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法规体系,重点抓好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培育工程,鼓励企业申报发明专利,设立发明专利专项资金,加大发明专利支持力度,发明专利申请量达到5000件以上,同比增长25%。

2、加强科技政策体系建设。优化科技创新环境,制定《市科技创新条例》配套政策,调研修订《市专利保护条例》,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加快创新资源向企业集聚,落实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技术合同认定等优惠政策,发挥政策的导向性作用。

九、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提高科技管理服务效能

1、深化科技计划管理改革。创新财政科技投入方式,引导社会加大科技投入,重大项目分期投入;加强系统布局,突出企业主体地位,鼓励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创新型企业承担科技计划项目,支持企业工程技术中心建设,引导企业加大技术创新投入;加强科学管理、完善监督评估,强化绩效考核,自然科学引入创新性评价,社会科学引入学术不端系统比对,强化科技诚信建设。

2、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坚持反腐倡廉,完善监督体系,强化责任制建设,深化机关廉政文化建设,建立反腐倡廉教育的长效机制;强化行政监察,理顺监督机制,完善科技项目管理电子监察信息系统,加大重点领域和重点工作的监察力度;加强行风、作风建设,扎实有效地推进党员队伍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提高科技管理干部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