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局工作计划范文10篇

时间:2024-01-01 22:11:04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民政局工作计划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民政局工作计划

民政局工作计划五

我市民政工作在建阳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南平市民政局的支持和指导下,我局坚持以党的十七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并根据南平市民政局绩效评估考核指标,认真开展绩效评估和创业竞赛活动,把创业竞赛、绩效评估与民政各项工作相结合,坚持“以人为本、为民解困”的民政工作方针,不断解决好民生问题,认真做好民政的各项工作。现将2008年民政的主要工作总结如下,并提出2009年民政工作要点。

一、2008年主要工作总结

(一)救灾救济工作

1、救灾工作:今年来,我市共发生各类自然灾害12起(其中:火灾6起),受灾8692户,受灾人口21698人;损坏房屋3636间;特别是年初的雪灾,给我市经济作物造成较大的损失,全市农作物受灾面积16.004千公顷,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3004.5万元(按民政自然灾害统计口径),每当灾情发生后,我局领导高度重视,深入到各灾区抗灾救灾.指导抗灾救灾工作,并发动群众积极投入生产自救工作之中。

一年来,我局共下拨各类救灾款127.7万元,用于灾民生产生活;发放救济棉被445床,棉服150件。妥善解决灾民的吃、穿、住等问题。

今年5月,四川汶川特大地震后,我局与市文明办积极向社会发出“情系灾区、众志成城”的倡议,为灾区捐款捐物,共接受全市各单位、个人和社会为四川汶川大地震捐款446.27万元(不含红十字会),入冬来又接受捐赠衣被款15万元。我局向灾区紧急调运帐篷250顶。

查看全文

民政局工作计划

2018年,民政局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州民政局的悉心指导、大力支持下,切实开展各项民政工作,为构建和谐做出了积极贡献。2019年,我局将继续坚持“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宗旨,贯彻“民政为民、民政爱民”的工作理念,认真落实“保障民生、落实民权、维护民利”的基本职责,做好各项民政工作,现将2019工作计划安排如下:

一、认真开展城乡社会救助工作

1、严格落实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按时、及时发放2019年城乡低保金,切实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

2、全面落实2019年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的提标工作,补贴标准由2018年的每人每月80元提高到90元,并按时、及时发放补贴金。

3、建立完善贫困人口的医疗保障制度,对大病慢病致贫、返贫等对象参加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保险及其他政策性医疗保险的个人缴费给予资助和实施医疗救助,确保病困群众及时得到救助。

4、加强流浪乞讨救助工作。认真落实救助管理机构基本规范和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基本规范,提高救助管理工作水平,做好生活无着的流浪未成年人、危重病人、传染病人、精神病人等特殊困难人员的救助、劝返和护送工作。

查看全文

民政局帮扶工作计划

根据县委县府关于驻村帮扶工作的有关要求,扎实推进精准扶贫连片开发,帮助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结合民政局和村的实际情况,经局党组、行政研究,特制定本年度工作计划。

一、村基本情况

(一)村情概况。村位于县乡,距县城59公里,距乡场镇12公里,幅员面积9.7平方公里,辖7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009人,农村居民262户,(其中贫困人口57户,215人)。村“两委”班子健全,村干部团结协作。现有党员24名。在外务工人员600多人,在外送小孩读书200多人,在村留守老、弱、病、残人员120余人,全村农民经济收入主要来源于外出务工,农村农业收入仅能养家糊口,2014年末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为2700元。

村平均海拔1060米,耕地面积868亩,土壤有夹沙土、黄泥土两种,村有7口堰塘,均无法正常蓄水灌溉。

村现有村社公路40公里,已硬化10公里,户道路30公里未硬化,2户未通公路,大多数仍处于贫困线上。

村地处贫困山区,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现村无集体经济收入,无主导产业,无龙头企业入驻,靠传统种养品种自给自足。

查看全文

民政局帮扶工作计划

根据县委县府关于驻村帮扶工作的有关要求,扎实推进精准扶贫连片开发,帮助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结合民政局和村的实际情况,经局党组、行政研究,特制定本年度工作计划。

一、村基本情况

(一)村情概况。村位于县乡,距县城59公里,距乡场镇12公里,幅员面积9.7平方公里,辖7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009人,农村居民262户,(其中贫困人口57户,215人)。村“两委”班子健全,村干部团结协作。现有党员24名。在外务工人员600多人,在外送小孩读书200多人,在村留守老、弱、病、残人员120余人,全村农民经济收入主要来源于外出务工,农村农业收入仅能养家糊口,2014年末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为2700元。

村平均海拔1060米,耕地面积868亩,土壤有夹沙土、黄泥土两种,村有7口堰塘,均无法正常蓄水灌溉。

村现有村社公路40公里,已硬化10公里,户道路30公里未硬化,2户未通公路,大多数仍处于贫困线上。

村地处贫困山区,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现村无集体经济收入,无主导产业,无龙头企业入驻,靠传统种养品种自给自足。

查看全文

民政局工作计划三

(一)城乡社会救助

1、进一步加强城乡低保工作,把改善民生、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用作为重中之重的工作来抓。要不断完善工作制度,规范操作程序,强化动态管理和监督机制,严把审批关,并认真做好低保资金的监管工作,督促各乡(镇)按时足额将保障金发放到低保户手中。

2、认真贯彻落实《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切实做到应保尽保、按标施保。进一步加强对现有农村敬老院的管理,改善在院老人生活,不断提高集中供养水平。

3、切实做好城乡医疗救助工作,积极帮助城乡低保对象、重点优抚对象、五保户等困难群体缓解看病难问题。

(二)救灾救助

1、进一步完善救灾应急预案,加强与有关部门的协调,确保重大灾害来临时能迅速、高效地开展抗灾救灾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查看全文

民政局工作计划四

2008年上海民政工作的总体思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市委、市政府“促发展、调结构、抓统筹、重民生”的工作基调,按照“惠民”、“强基”、“善政”的基本要求,务实创新,狠抓落实,深化落实上海民政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探索现代民政理念,完善现代民政方法,提升现代民政手段,健全现代民政制度,加快形成与率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相适应的现代大民政格局,在推动科学发展和促进社会和谐中作出新的贡献。

2008年上海民政工作的总体要求:一是更加注重改善民生。重点围绕“三类群体”解决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优抚安置保障中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健全既适度普惠又可持续发展的民生保障。二是更加注重能力建设。重点围绕“三社互动”,充分发挥社区基层组织的自治能力、社会组织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以及社工队伍的专业能力,不断提高民政部门化解社会矛盾、促进多元共存的和谐能力。三是更加注重平台建设。重点围绕市委、市政府明确的民政工作“五大平台”,在救助帮困、社区建设、双拥工作、老龄工作、民间组织管理方面强化服务功能,更好地为部门决策服务,为基层和社会服务,形成推动民政工作的合力。

一、进一步推进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切实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

通过细分困难人群、细化救助政策,深化“分类施保”,完善政府救助和社会帮扶相结合、“刚柔相济”的救助体系,加强对困难人群的托底性保障,做到“应保确保、应业尽业、应帮即帮”。

1、完善社会救助政策。根据物价变动情况,适时调整城乡低保标准,相应调整特殊救济对象补助等标准;会同有关部门研究进一步降低低保家庭和低收入家庭就学子女在义务教育阶段以及高中和职校阶段的费用减免等措施;配合居民医保制度出台,提高医疗救助的力度和受益面;以促进就业为导向,提高低保家庭就业人员的收入豁免标准,健全救助与就业联动机制。

2、推动社会慈善事业发展。拓展互助帮困工作的参与面,加大对社区综合帮扶工作的资金支持力度。进一步培育慈善意识,研究扶持政策,营造慈善氛围。

查看全文

民政局工作计划

2009年全市民政工作要以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市委、市政府工作大局,紧扣构建和谐社会这个主线,不断强化“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理念,深化“亲民、利民、为民”实践,着力改善民生,推进基层民主,深化双拥创建,加强社会管理,优化民政公共服务,努力铸造社会平衡稳定机制,切实保障困难群众、特困群体、优抚群体的基本权益,充分发挥民政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基础作用,为我市在全省率先进入全国先进县市行列、率先实现全面小康目标作出新贡献。按照上述要求,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加快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切实保障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

㈠完善城乡低保制度。城乡低保工作以加强规范化管理和争创全国基层低保工作规范化建设先进单位为重点,进一步完善低保申请、入户调查、民主评议、审核审批程序。强化家庭收入核算,倡导诚信求助,加强动态管理,切实做到公平施保,应保尽保,应退即退。扎实推进分类施保,对重点保障对象实行重点保障。密切关注生活必需品价格变动对困难群众生活的影响,建立与经济增长和物价水平相适应的保障标准增长机制,适时调整提高保障标准、发放临时补助。协调配合有关部门落实水电、住房、医疗、教育等配套救助政策。组织低保对象参加职业技能培训,促进再就业。不断创新救助机制,完善救助政策,规范救助行为,形成以城乡低保为基础,以其它社会救助和社会帮扶为补充的社会救助方式,实现城乡社会救助一体化、组织网络化、管理社会化,最大限度保障城乡困难群众基本生活。

㈡提高五保供养水平。认真贯彻落实《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完善五保供养配套政策,严格审批条件和程序,落实供养责任和待遇。建立五保供养标准自然增长机制。强化服务理念,优化管理服务机制和制度。大力开展模范福利院创建和提档升级活动,提高农村福利院的管理和服务水平。

㈢优化医疗救助制度。按照便民救急的原则,改进救助方式,采取比例救助与定额救助相结合,事后救助与事前、事中救助相结合,大病住院救助与慢性门诊救助相结合的救助方式,资助农村五保户、农村低保户和重点优抚对象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市低保对象参加医疗保险,确保参合率和参保率达到100%。加大城乡贫困群体大病医疗救助力度,降低救助门槛,取消病种限制,提高救助标准。

㈣完善城乡居民临时救助制度。对因病、因残、因灾等各种特殊原因造成基本生活出现暂时困难的家庭,给予非定期、非定量的临时救助,着力缓解城乡困难群众突发性、临时性生活困难。

查看全文

民政局工作总结与工作计划

一年来,全市民政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民政部门的大力帮助指导下,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结合本部门的实际,既立足本职做好传统民政工作,又不断创新民政工作新思路,开拓民政工作新渠道,在局党组的带领下,紧密团结,相互配合,扎实工作,各项民政重点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为促进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一)精心组织,应急避险移民安置任务顺利完成。

*年8月,台风“云娜”给我市带来了一场罕见的灾害。龙西、仙溪和福溪爆发了特大泥石流。灾情发生后,市委、市政府及时组织成立安置移民工作领导小组,认真部署,精心组织,决定在大荆镇下干村建造应急避险移民住房。在移民建房上,加强质量监督,确保移民住房高质量的完成,严把移民资格关,在审核移民资格时确保移民资格符合要求。2月份,236户应急移民顺利入住“温暖家园”A区,7月份,286户避险移民入住“温暖家园”B区,至此,应急避险移民任务圆满完成,由于各项组织工作严密,使整个移民安置工作进展顺利,完成任务出色,不仅受到了灾区人民的称赞,也得到了上级领导的肯定和社会群众的好评。

(二)健全保障机制,各项社会救助政策得到了全面贯彻落实。

1、继续贯彻落实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按照《*市最低生活保障实施办法(暂行)》要求,进一步规范最低生活保障的申请、审核、审批和资金发放的程序,严格执行应保尽保、应补尽补、动态管理,狠抓低保资金的落实,切实维护低保对象的合法权益。一年来,共二次对全市的困难户进行摸底调查,对符合低保条件的困难户及时纳入低保,对已经脱贫的低保户及时取消低保。截止目前,全市共有低保对象6937户11917人,占全市总人口的1.02%,其中居民低保对象227户394人,占居民总人口的0.35%,村民低保对象6710户11523人,占村民总人口的1.1%,年发放低保金822.42万元,其中市财政支出574.66万元,乡镇财政支出247.76万元。

2、加强灾后救助,完善救灾信息系统,全面推动救灾救济工作。今年我市分别遭遇第5号台风“海棠”、第9号台风“麦莎”和第15号台风“卡努”等重特大自然灾害,造成116万人受灾,死亡4人,倒塌民房2378间,损坏民房27014间,直接经济损失27.94亿元。面对灾情,严格按照《*市重特大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试行)》,及时准确完成计灾、报灾和核灾,开展了卓有成效的恢复重建、生产自救和互助互济工作,共安排救灾款525.4万元,重建民房1391间,发放春夏荒和冬令救济款共150万元,冬令救济棉被2500条,救济粮6.2万斤,油236箱,另外,火灾救济183户670人,救济款18.75万元,救济棉被48条;发放临时救济款29.7万元,救济988户,有效保障了灾民的基本生活。加强对定期定量救济对象的管理,切实解决救济对象的困难,共有精减退职职工、40%精减退职职工、在乡“三老”人员、社会定救、百岁老人等定期定量补助对象2794人,年发放补助金425.6392万元,40%精减职工补助药费82192元。

查看全文

民政局百千万工程工作计划

根据市委组织部、市直机关工委《关于在市直单位实施城乡基层党组织结对共建“百千万”工程的意见》(组通字[2011]33号)文要求,围绕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部署,突出以城带乡、城乡互促、共建共享、协调共进,促进城乡党建工作有机融合,推动城乡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努力实现“机关干部作风有新转变、服务基层能力有新提升、村级班子与党员队伍建设有新加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有新改善、村级集体经济实力有新增强、农业产业化格局有新推进、化解社会矛盾有新方法、统筹城乡基层党建有新突破”的目标。联合党委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特制定2012年工作计划。

一.组织共建

根据市委组织部、市直机关工委组通字[2011]33号文件要求,在充分征求市民政局和高潮村党组织、党员群众意见的基础上,报市直机关工委批准,于2011年12月21日成立了市民政局舒城县万佛湖镇高潮村联合委员会,2012年1月5日联合党委挂牌,工作正式运行。

二.健全机制

1.联合党委制定了会议和领导班子理论学习制度。每个月召开一次联合党委会,主要任务:传达学习上级会议精神及有关结队共建文件精神;组织理论学习、研究安排下个月工作计划。

2.每个季度确定一天为结对共建党组织集体活动日。主要任务:党员交流学习及工作体会、开展主题实践活动。

查看全文

民政局市民政工作计划

民政局2007年市民政工作计划

关于2007年的全市民政工作,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加快民政事业发展为第一要务,抓牢“保障民生、维护民利、落实民权”这一主线,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抓管理、强服务、创品牌、出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亮点,努力开创2007年全市民政工作新局面,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更大贡献。

2007年全市民政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健全一个体系,完善两个机制,推进四项工作,实现三个目标。

一、健全一个体系,即健全全员覆盖的社会救助体系。按照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提高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由156元提高180元,扩大城市低保的覆盖面;取消农村特困户救助制度,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施动态管理和低保资金社会化发放,确保低保资金及时足额发放到位;建立以财政供养为主的新型农村五保供养机制,切实加强乡镇敬老院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高敬老院的管理和服务水平,力争全市农村五保对象集中供养率达到60%以上;建立城乡大病医疗救助制度,区别不同情况给予定额救助;进一步规范完善自然灾害应急救援和灾民生活救济制度、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制度、教育救助制度、住房救助制度、法律和就业援助制度;大力发展社会慈善事业,认真组织开展慈心“一日捐”活动,抓好慈善资金募集和项目实施,建立“慈心超市”等新型社会互助形式。通过以上制度的不断建立和完善,确保在全市建立起全员化、系统化、规范化的社会救助体系。

二、完善两个机制,即完善村民自治机制和社区管理机制。一是着力完善以村务公开、民主管理为核心的村民自治机制。深入贯彻落实中办发[2006]17号文件精神,制定出台《莱芜市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规范》,进一步规范完善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的内容、形式、程序和监督措施,实现村务公开民主管理、民主决策和民主监督的规范化、制度化,是“四民主一公开”上一个新台阶;充分发挥各级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机构的作用,落实工作职责,形成齐抓共管的合力,积极开展示范带动活动,培养一批典型示范单位,促进全市村务公开工作进一步深入;加强调度检查,狠抓制度落实,确保全市村务公开率达到100%,落实比较好的村达到90%以上。二是着力完善以基础设施和社区服务为重点的社区管理机制。按照“改制先行、改造提升、整合规范、调整完善”的工作思路,将社区基础设施纳入“城中村”开发规划,实行规划、设计、建设、验收“四统一”,争取三年内全部落实“城中村”社区办公服务用房;对其他社区办公服务用房,采取新建、购买、租赁等形式,逐步进行解决。认真落实社区干部工资,充分调动社区干部工作的积极性。按照居民自治和费随事转的原则,不断改革完善社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逐步落实居民户口、计划生育、城市低保和劳动保障等各项社区事务的属地化管理;坚持“政府主导、社区主办、民间力量参与”的方针,制定加快社区服务业发展的规划和政策,进一步健全社区服务网络,拓展社区服务领域,逐步实现社区服务市场化、产业化和社会化。

三、推进四项工作,即大力推进双拥优抚安置、农村经济协会、社会福利社会化、社会行政事务管理工作。一是大力推进双拥和优抚安置工作制度化。以争创新一届“全省、全国双拥模范城”为目标,全力抓好《莱芜市拥军优属拥政爱民工作三年规划》的落实,围绕“致力全新双拥、共建绿色钢城”这一主题,广泛开展国防教育和双拥宣传,不断强化军民双拥意识,营造双拥工作良好的社会环境;积极开展社区拥军和企业拥军活动,提高双拥工作的社会化程度;加大为部队办实事解难题力度,重点解决军地双方共同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认真落实《军人抚恤优待条例》,制定完善优抚工作配套政策,确保优抚对象抚恤定补金及时足额发放,指导各区做到重点优抚对象“四位一体”医疗保障制度的常态运行,切实解决重点优抚对象医疗难问题;做好城镇退役士兵安置工作,继续实行全面考试考核、公开自主择岗的安置办法,加强安置工作政务公开,不断提高安置工作透明度,使城镇退役士兵得到妥善安置。认真落实我市《关于扶持城镇退役士兵自谋职业优惠政策的意见》,及时足额发放一次性经济补助金,全市城镇退役士兵自谋职业率保持50%以上。二是大力推进农村经济协会特色化。坚持以区级协会为龙头,以乡镇级协会为重点,以村级协会为基础,重点在三辣、畜禽、林果等优势产业,积极推行“协会+公司+基地+农户”和“支部+协会”的模式,帮助已经成立的农村经济协会建立健全组织管理机构、完善以协会章程为中心的规章制度,加强对农村经济协会负责人的培训力度,促进农村经济协会管理的规范化,为促进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发挥更大作用。三是大力推进社会福利事业发展社会化。认真抓好“明天计划”项目的实施,积极探索推动社会福利社会化的具体办法和措施,开展养老服务社会化示范活动,妥善搞好孤残儿童安置;加强社会福利基础设施建设,努力发展“增量”、盘活“存量”,力争使各种所有制形式的福利服务机构床位数达到1800张。四是大力推进社会行政事务管理法制化。社会行政事务管理工作要在依法行政上抓规范。立足服务经济和社会发展,强化区划地名工作,争取出台《莱芜市地名管理办法》,促进地名管理的标准化、规范化;积极推进乡镇驻地标志设置工作,完成市级城市地名规划;认真开展边界线自查和联检,切实维护边界地区稳定;实行“两图一责”的管理模式和“三位一体”信息管理,逐步建立界线管理的长效机制。加大婴弃收养登记工作力度,认真落实《弃婴管理办法》,维护弃婴合法权益,加快社会福利院建设,力争上半年投入使用。继续深化殡葬改革,加大对乱立墓碑、乱建坟头、大操大办等陈规陋习的查处力度,净化社会环境。加强福利企业管理,认真搞好福利企业年检,对不符合福利企业条件的坚决予以撤消,全面维护残疾职工的合法权益。

查看全文